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运动训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篇)

运动训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篇)

时间:2022-11-23 08:4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运动训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篇)运动训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与改革  李洪玉  【摘  要】Positionofcultivatingobjectivesisth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运动训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篇),供大家参考。

运动训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篇)

篇一:运动训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与改革

  李洪玉

  【摘

  要】Positionofcultivatingobjectivesisthecorecontentofsportstrainingmajor,andisalsothestartingpointanddestinationoftheteachingoperation.Thetrainingobjectivesofsportstrainingmajorshouldbemulti-target,sportstrainingmajorcandevelopsportcomplextalentsandsportadvancedexperts;Trainingobjectivesshoulddowiththetimes,adapttothedevelopmentofsociety,andaccuratelylocatethespecificationsofpersonneltraining,setupscientificandrationalcurriculumsystem.%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运行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向多目标方向转变,培养体育复合型人才及体育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要做到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规格,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期刊名称】《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13)005【总页数】3页(P147-149)

  【关键词】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作

  者】李洪玉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体育学院,吉林132021【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C642运动训练专业是我国体育专业目录中的一个重要专业方向,这个专业是由北京体育大学的运动系在1988年被国家教育部正式列入体育专业目录中。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许多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也相继成功申报成为运动训练专业的办学单位,为许多运动员提供了继续深造和学习的机会,并将他们培养成为优秀的体育人才。但是随着运动训练专业的快速发展,面对社会对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和体育人才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运动训练专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为适应当代社会对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促进体育学科的发展。培养目标是指不同专业、类型、层次所要培养的人才方向、人才规格及各种要求。[1]对培养目标的定位能够反映出学校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定位合理的培养目标使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各占其位、各守其责,使专业培养更加合理有序,并推动专业向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当前,我国拥有运动训练专业的高校对新时期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特色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对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尽相同。这种差异在体现特色的同时也导致了混乱,很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没有体现出区别于其他体育专业的鲜明特色,反而出现与其他专业交叉发展的情况,导致这一专业培养目标的模糊和混乱,在培养实践中出现无所适从的局面。[2]本文通过对国内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横向比较,探讨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在培养目标上的发展规律,提出新时期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战略性思考与相关对策。

  一、影响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因素

  培养目标是专业课程设置的出发点,也是专业教育的核心问题。通过对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横向比较,发现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定位模糊、方向狭窄、界限不清等问题。一个专业只有明确定位了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够进一步

  确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设置课程体系。影响运动训练专业定位培养目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决定了高校对这一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也深深影响到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深度和广度。

  (2)就业市场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决定了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也会影响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复合程度。

  (3)学校根据自身的教学资源做出相应的定位。每一所学校的发展都要制定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方向、办学理想和价值追求,这就是学校定位。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能够成为一个学校定位的重要评价指标。

  (4)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导向以及运动训练项目的区域特色等因素都会影响高校对运动训练培养目标的制定。

  (5)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不同的招生要求会导致生源上存在一定差距,学生的可教授性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和深度。

  二、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现状

  随着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类型也不断增多,由最初的培养教练员、运动员等方面人才到培养体育记者、体育经纪人、社会指导员等专业人才。很多高校的运动训练专业在培养目标的定位方面也向着较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同时人才的培养更加专业化、系统化。表1是对我国部分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对比:表1目前我国部分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状况培养目标北京体育大学

  培养从事运动训练实践和科学研究的专门人才。学校上海体育学院

  培养具有竞技运动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从事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从事运动训练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强调运动技术水平、专项素质、知识能力发展并重的思路,培养具有科学训练观念、扎实的运动训练基础理论知识和高水平的运动竞技能力,在国内外各类大型体育运动竞赛中能争创优异成绩,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指导运动训练、训练管理和训练科研的工作能力,以及从事国际体育工作能力的高级综合型人才。培养能够胜任大学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专业运动俱乐部或职业队的教练员、科研人员,并能够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体育管理工作、大型体育赛事策划与组织工作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复合型高素质体育专门人才。培养具有体育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技能,能够在专业运动队、各类体育院校、普通高等院校运动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各级体育俱乐部、业余体育学校等单位从事运动训练、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沈阳体育学院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竞技运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运动训练、体育教学、科研和其他体育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东北师范大学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训练理论知识、实践训练能力和一定科研能力的主修项教练(含业余体校教练、高水平运动队教练、传统校教练)和专项体育教师。北京师范大学

  通过对我国部分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对比分析了解到,当前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分为3个层次:1.主要培养教练员和体育教师的单一培养目标。2.主要培养体育复合型人才或体育专门人才的多培养目标。3.培养体育高级专门人才。以上三个层次从概念上看第二个层次的培养目标较第一个广泛,培养体育复合型人才或体育专门人才的多培养目标模式注重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专门人才。第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它的培养目标定位与国家对运动训练专业目录的培养要求基本相一致。运动训练专业是我国在体育人才培养中设置的一个布控专业,这个专业定位于培养高级体育人才,所以要求专业规模不能太

  扩大,要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对人才的高规格要求。由表1可以看出当前部分高校对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对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层次和规格不尽相同,方向过于狭窄而且混乱,这一状况应引起高校高度重视。

  三、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措施

  1.培养目标要与时俱进

  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要由单一的培养目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投入不断增多,体育健康娱乐等新型的体育产业也渐渐兴起,社会上需要很多体育专业人才,例如体育指导员、体育教练员、体育保健员、运动医学、体育营销员、体育经纪人等。早些年制定的运动训练单一的培养目标已经显得很局限和落后,不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对体育多方面人才的迫切需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要顺应时代需求,与时俱进地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让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成为广受社会欢迎的有竞争力的热门专业,培养出的人才更具社会适应力。

  2.培养人才的规格要做出准确定位

  人才的规格就是指同一类专业中不同的人才在未来社会使用上的规格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人口不断增多的压力,社会上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不断增加。另外高校生源的不断扩招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使得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次、要求和范围等方面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重心逐渐向研究生教育发展。作为4年全日制的运动训练专业在体育人才培养中只能作为高等教育体育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因此也可以考虑将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在“初级专门人才”这一层次上。

  3.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

  实现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就是围绕培养目标开设科学合理的体育相关课程。

  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设立相应的课程,使课程始终为培养目标服务。课程的设置还要考虑生源的特点。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很多来自于运动学校、专业运动队、体育俱乐部以及体工队。这些学生大部分从小就进行体育专业训练,文化知识水平相对低,专业技能较高。针对这样的生源特点在开设课程方面要注意理论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要着重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课程的覆盖面要广,全面提高这一群体的综合素质。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与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等其他专业区分开来,但也要部分与之融合开展,提高社会竞争力。

  四、结

  论

  现阶段,影响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就业市场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源、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导向、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不同的招生要求等5方面。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教练员和体育教师的单一培养目标、培养体育复合型人才或体育专门人才的多培养目标、培养体育高级专门人才等3个层次。

  针对上述状况,笔者认为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要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培养人才的规格,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1]陈伟霜,潘前,王萍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优化与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45-47.

  [2]陈少坚.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3(11):37-39.

篇二:运动训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纲要》自2002年新学年开始先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施行,以取得经验。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施行。各地、各校在施行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告我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已经施行《纲要》的学校即不再施行教体〔1992〕11号文件。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在总结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

  一、课程性质

  第一条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第二条

  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

  第三条

  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第四条

  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水平;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

  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心理健康目标: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社会适应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关心、积极参加社区体育事务。

  三、课程设置

  第五条

  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六条

  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四、课程结构

  第七条

  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第八条

  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第九条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

  第十条

  应把校运动队及部分确有运动特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

  五、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第十一条

  确定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是:

  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

  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要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并注意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

  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教学内容应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

  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第十二条

  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六、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第十三条

  体育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学校应当在上级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内,按照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授课、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完成培养优秀体育人才训练的任务,配备相应数量合格的体育教师。

  第十四条

  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养。学校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步提高学历水平,从而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第十五条

  体育教师在强化培养人才职能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职能和社会服务(含社区体育)的职能,开展经常性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研究,不断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第十六条

  学校应当按照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及有关规定进行规划和建设,创造条件满足体育课程的实际需要,采取措施延长体育场馆、设施的开放时间,提高对各项体育设施的利用率。

  第十七条

  要建立、健全体育课程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教师培养聘任制度;各类教学文件和教师、学生考核资料须归档立案;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建立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体育课程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计算机网络化。

  第十八条

  各校应根据本纲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大纲,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改革和试验,加强教学过程控制,防止以改革之名行无政府主义之实的不良现象发生。根据体育课程的实际情况,为确保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班人数一般以30人左右为宜。

  第十九条

  体育课程教材的审定工作由教育部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规划与组织。本着“一纲多本”的原则,博采众长编写高质量的教材。未经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体育课程教材,各地、各高校均不得选用,以杜绝质量低劣的教材进入课堂。

  第二十条

  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如:充分利用校内外有体育特长的教师、班主任、校医、家长、学生骨干等,开发人力资源。

  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体育场馆设施,合理布局,合理使用有限的物力和财力,开发体育设施资源。

  做好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对新兴、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开发运动项目资源。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获取信息,不断充实、更新课程内容。

  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节假日,开展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体育夏(冬)令营、体育节、郊游等各种体育活动,开发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

  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

  七、课程评价

  第二十一条

  体育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等三个方面。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教师的教学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业务素养(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可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专家评议等方式进行。课程建设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教材建设、课程管理、师资配备与培训、体育经费、场馆设施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采用多元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应,重视社会有关方面的评价意见。

  第二十二条

  体育课程建设的评价由教育部组织进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评价方案,定期表彰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成绩优秀的单位。教育部在四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进行全国性表彰和奖励,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八、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纲要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不适用本纲要。

推荐访问:运动训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训练 运动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