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谈谈如何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9篇)

谈谈如何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9篇)

时间:2022-11-21 11:5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谈谈如何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9篇)谈谈如何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知识点总结  国家性质亦称国体,指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体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谈如何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9篇),供大家参考。

谈谈如何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9篇)

篇一:谈谈如何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知识点总结

  国家性质亦称国体,指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体概念回答的是国家政权究竟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什么人行使国家权力的问题。

  4、什么是民主?——3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理解:无论国体、还是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5.

  怎样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了解】——3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

  A、工人阶级领导?:因为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严格的组织性不和纪律性,是领导阶级,是革命和建设的中坚力量。

  B、工农联盟?工农有共同利益和天然联系,是同盟军,是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保证

  C、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人民主体广泛。

  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意义,它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

  ②民主和专政相统一。

  A、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只有发扬民主,才能调动亿万人民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生机

  B、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只有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才能维护国内正常的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

  2、怎样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2)------履行国家职能

  内容:

  ①对内职能:A、维护国家稳定,打击各种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B促进社会发展。(如: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组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

  ②对外职能:主要是抵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安全利益、国家尊严等)。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

  ③履行国家职能的作用

  我国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证。

  【三个知识点:全国人大、人大代表、人大制】

  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主人,人民怎样行使管理国家权力?P45①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

  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注意: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说明人民间接行使管理国家权力】

  2、全国人大:(全国人大为什么要-----)

  ①地位、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职权:国家最高的立法、决定、任免、监督权

  【仔细看课本P46解释;注:与法律有关的通过属于立法权;与政策、报告等的通过属于决定权

  】

  ③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④常设机关、组成部分:

  A全国人大常委会(性质):全国人大常设机关、组成部分

  B产生: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其负责

  C职权:立法、决定、任免、监督权

  [不是最高]

  D作用:闭会期间,领导专门委员会工作

  3、人大代表:

  (1)产生方式:直接选举(县乡)

  间接选举(地区市、省、全国人大)

  (2)地位:全国人大代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地方------地方

  (3)权利:审议、表决、提案、质询

  (4)义务:①遵守法律

  ②与群众保持联系,听取群众意见,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③帮助当地政府推进工作

  D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总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3、理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能保证国家机关的高效协调运转?

  ①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②由人大产生的其他国家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既保证了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有利于各个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的履行职责)

  易错点区分:

  4、人大的权力与人大代表的权利

  区别

  ①全国人大:最高的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

  内容:①关系: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地位不同,目标相同】

  【参政表现:参加政权、参与管理、参与大政方针的协商、制定和执行。注:不包括参与决定。】

  ②前提和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组织领导吗?)

  ③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注:互相监督】

  ④活动准则:宪法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

  3、意义: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③祖国统一

  4、政协【注:与人大的性质、职权的区分】

  (1)性质:①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②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③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2)职能(作用:)

  ①政治协商:就重大问题,决策之前与实施之中进行协商,讨论。

  ②民主监督: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事关群众利益的落实、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协商式监督

  【没有强制力和法律约束力】

  ③参政议政:调研、提案、建议案形式提出意见,建议

  (3)主题:团结与民主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侧重选择】

  1、民族格局最重要特点:多元一体。

  即:有各自的历史文化;又处于统一共同体中

  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

  3、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1)民族平等:有差距,但无优劣之分。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地位平等】

  (2)民族团结:友好往来,和谐相处。

  【互相帮助】

  重要性: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稳定的前提,发展的保证,统一的基础

  (3)共同繁荣: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现代化和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定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

  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注:基础、前提:国家统一领导;自治地方:区、州、县;自治机关:人大和政府】

  5、为什么?

  基本政治制度;复兴的保证,增强凝聚力,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

  6、怎样坚持?

  ①保证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推动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②维护国家尊严,依法处理民族矛盾和问题,打击民族分裂,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进国家认同。

  7、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如何全面理解)

  ①宗教信仰自由:信与不信的自由;出发点与落脚点

  ②依法管理:

  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③独立自主自办:不受外国势力支配

  ④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国家服务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基层群众自治

  定义:

  【了解】

  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2、村委会、(城市居委会略)

  ①性质: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

  ②职能:办理本村公共事务、调解纠纷、维护治安、与政府联系,反映民意。

  【代表村民对村公共事务的管理】

  ③产生方式:由村民选举产生,对村民负责

  ④自治形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①民主选举②民主协商③民主决策:④民主管理;⑤民主监督

  3、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①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

  ②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篇二:谈谈如何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

  监督法的政治内涵:人民当家作主原则的体现

  -

  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已经颁布,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改革的一个必然逻辑结果,意义重大。正如很多人大代表所言,监督法的政治性很强。的确,监督法事涉国家宪政体制,其政治内涵深刻而且丰富。

  首先,监督法是人民当家作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它的出台和实施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机制。人大常委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常委会监督并不是人大监督,只是人大监督的一种形式。在现代政治中,人民主权为国家和政权提供合法性。不论是司法权、行政权还是常委会的监督权,乃至政党执政,其合法性都源自人民当家作主。在中国现行政治框架下,由于人大会期短,大量日常监督工作实际上还是由常委会在做。常委会监督权的必要性并不能证明它是绝对的权力,它也有自己行为的界限。在合法性意义上,常委会必须向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因此,监督法明确规定,人大常委会工作监督的情况,包括“一府两院”执行人大常委会决议的情况,都要向人大代表通报,并且向社会公布,要把人大的监督置于人大代表和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在制度层面,常委会监督不仅意味着职权的扩张,也意味着责任的加重,权责统一更好地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原

  则。

  其次,监督法有利于改善党的执政方式,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问题在于,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如何改善党的执政方式。党对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的领导,其中也包含监督的含义。党通过人大进行监督不仅体现了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执政的实质合法性,而且也在程序、规则上进一步体现了执政的形式合法性。在此意义上,人大常委会依法监督是共产党通过人大依法执政的一个方式。

  再次,监督法的实施有利于实现法制统一,依法治国。监督法的出台不仅意味着监督的程序化,保证了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合法性。同时,人大常委会对地方法规、对行政规章和司法解释的备案审查将有利于促进法制统一。监督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另外,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作出的决议、决定或者发布的命令,有些是超越职权、明显违法的。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监督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下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这一类不适当的决议、决定和本级政府发布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由此,人大常委会的备案审查和执法检查就会促进法制统一,有利于依法治国的实现。

  学习时报·王立峰

篇三:谈谈如何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

  2020考研政治12大核心考点整理

  考点1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

  第一,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

  第二,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引,对于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第三,新发展理念一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形势提出的治本之策;二是针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的战略指引。

  第三,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

  考点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第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

  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比如,我国一些行业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事实证明,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从供给侧发力,找准在世界供给市场上的定位;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第三,只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适应新需求变化,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推动高质量发展。

  考点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高质量发展,集中体现了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三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就要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

  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考点4把新发展理念融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一,更加突出发展的创新性,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创新成果重大突破。

  第二,更加突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第三,更加突出发展的可持续性,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第四,更加突出发展的内外联动性,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第五,更加突出发展的包容性普惠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考点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第一,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二,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第三,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第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第五,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第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考点6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一,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不懈奋斗。

  第二,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进行了广泛的民主实践,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

  第三,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越来越健全,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考点7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丰富实践和成功经验,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主要有:

  第一,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在国家根本性质(即国体)上,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体现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上,就是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第二,国家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和体制机制,保证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三,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第四,国家制定实施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必须体现人民意志、尊重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第五,国家各方面事业和各方面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考点8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

  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第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要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依法治国,就要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

  第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应该看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制、机制、程序、规范以及具体运行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发挥人民创造精神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必须继续加以完善。当前的重点任务,就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这是关系全局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革命。要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

  高效率效能,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第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要保持政治定力,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我们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考点9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

  (一)协商民主的必要性

  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求治国理政大政方针在人民内部各方面进行广泛商量。

  (二)协商民主的内涵

  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

  (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协商民主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需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

  明中国特色的重要民主形式。

  它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优秀传统政治文化,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的伟大实践,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

  (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独特优势

  第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我国协商民主建设是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从渠道看,包含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从内容看,涵盖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项,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各协商渠道自身建设的相关事务等;从层级看,包括从中央到基层各个层级。

  第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

  第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协商民主为社会各方面搭建了对话交流、恳谈沟通的平台。通过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能够更好地让群众表达诉求、理顺

  情绪,有效化解分歧、增进共识,形成顺民心、合民意的政策措施;能够让人们增进彼此理解,在关心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关切对方利益、理解公共利益、考虑长远利益;能够广泛形成人民群众参与各层次管理和治理的机制,有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可能产生的矛盾和风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点,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通过各种方式,在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同群众进行协商。

  第五,协商民主还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通过平等交流对话,党员干部和群众能够拉近距离、改善关系、增进感情,引导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并认同党的方针政策,从而凝聚起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第六,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考点10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化

  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惠民利民、安民富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事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滋养了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考点1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动力在改革,出路在改革。

  第一,要把握文化创作生产传播特点,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发展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二,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

  众性文化活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

  第三,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以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为重点,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成果,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考点12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一)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格局加速演变,世界面临开放与保守、合作与封闭、变革与守旧的重要抉择。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下抓住机遇、化解挑战,是我国对外开放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从国内看,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方向,如何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从而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对外开放工作必须把握的主攻方向。

  (二)全面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

  2018年4月,******在博鳌亚州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抓住机遇扩大开放是我们的宝贵经验。经过40年的改

  革开放,我国经济正在实现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转变,已经出现了市场、资源能源、投资“三头”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实践充分证明,对外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坚持对外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才能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加速融合的时代,只有打开国门搞建设,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才能获得更多推动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人才乃至机遇,才能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三)以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为核心,全方位升级开放型经济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这一重大工作部署,既包括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层次加深,也包括开放方式创新、布局优化、质量提升,具有深远战略意义。

  第一,坚持主动开放,把开放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开放。要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新要求,努力在经济全球化中抢占先机。开放发展核心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目标是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第二,坚持双向开放,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这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重要特征,也是更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的有效途径。在引进来方面,适应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着力提高引资质量,注重吸收国际投资搭载的技术创新能力、先进管理经验,吸引高素质人才。在走出去方面,适应我国对外开放从贸易大国、对外投资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对外投资强国,支持我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第三,坚持全面开放,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追求全面开放是提高开放水平的必然。全面开放体现在开放空间上,就是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改变我国对外开放东快西慢、沿海强内陆弱的区域格局,逐步形成沿海内陆沿边分工协作、互动发展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体现在开放举措上,就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自主开放与对等开放,加强走出去战略谋划,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等。体现在开放内容上,就是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全面开放,还要求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

  第四,坚持公平开放,构建公平竞争的内外资发展环境。公平开放要求改变过去依靠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的做法,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为外资企业提供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实现各类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第五,坚持共赢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方向发展。要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共赢开放主张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以开放发展为各国创造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促进形成各国增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赢新格局。

  第六,坚持包容开放,探索求同存异、包容共生的国际发展合作新途径。我们的开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主张要维护世界贸易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和融入,不搞排他性安排,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篇四:谈谈如何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

  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三、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真正实现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属性和鲜明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最高目标。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强调指出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这一精神,对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否定了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政治压迫,建立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人民从政治上争得了自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本质上都是为了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一切国家机关都是由人民产生的,必须全心全意依靠群众,执行人民的意志,向人民负责,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都是人民授予的,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否定了社会经济生活中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经济剥削,建立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就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人民能够以平等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参与政治生活。因此,能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根本区别,它直接体现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性质,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决定着社会主义的生死存亡。

  民主的基本含义是人民主权,是通过多数人的统治保障公民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国家形式。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反映了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要求。但历史上的民主,都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民主,只有社会主义才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纪元。能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剥削阶级民主的根本区别。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使人民群众对社会事务的参与不断地扩大和加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政治条件。它有利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社会矛盾的解决,促进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的形成;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减少并及时克服官僚主义;有利于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并使各项决策实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拥护和支持。当然,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表现为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按照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个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来进行。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首先,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民主政治建设只能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稳定要靠共产党的领导;经济的繁荣,政治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也要靠共产党的领导。正是依靠党的领导,广大人民才赢得了民主政治权利;也只有继续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才能进一步完善。其次,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民主政治建设只能在法制的轨道上推进。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在党的领导下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具有普遍的效力和至上的权威,因此,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把实行依法治国作为重要目标。再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人民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优势。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还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此,首先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次,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利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再次,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以保证党和政府的决策不发生失误。最后,要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不但提高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使我国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和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篇五:谈谈如何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

  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真正实现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属性和鲜明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最高目标。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强调指出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这一精神,对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否定了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政治压迫,建立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人民从政治上争得了自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本质上都是为了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一切国家机关都是由人民产生的,必须全心全意依靠群众,执行人民的意志,向人民负责,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都是人民授予的,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否定了社会经济生活中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经济剥削,建立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就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人民能够以平等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参与政治生活。因此,能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根本区别,它直接体现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性质,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决定着社会主义的生死存亡。

  你今天的日积月累,终会变成别人的望尘莫及。

  11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民主的基本含义是人民主权,是通过多数人的统治保障公民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国家形式。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反映了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要求。但历史上的民主,都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民主,只有社会主义才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纪元。能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剥削阶级民主的根本区别。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使人民群众对社会事务的参与不断地扩大和加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政治条件。它有利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社会矛盾的解决,促进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的形成;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减少并及时克服官僚主义;有利于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并使各项决策实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拥护和支持。当然,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表现为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按照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个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来进行。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首先,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民主政治建设只能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你今天的日积月累,终会变成别人的望尘莫及。

  22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局性作用。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稳定要靠共产党的领导;经济的繁荣,政治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也要靠共产党的领导。正是依靠党的领导,广大人民才赢得了民主政治权利;也只有继续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才能进一步完善。其次,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民主政治建设只能在法制的轨道上推进。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在党的领导下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具有普遍的效力和至上的权威,因此,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把实行依法治国作为重要目标。再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人民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优势。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还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此,首先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次,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利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再次,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以保证党和政府的决策不发生失误。最后,要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不但提高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使我国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和发展,为社会你今天的日积月累,终会变成别人的望尘莫及。

  33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你今天的日积月累,终会变成别人的望尘莫及。44

篇六:谈谈如何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

  第一课

  人民政权

  人民当家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是现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第一节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

  在政治生活中,国家政权问题处于核心地位。过去进行革命,是为了夺取国家政权,建立一个人民的国家政权;现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是要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考点二:识记国家政权的含义和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国家政权的含义,通常是指国家权力。国家权力是由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国家政权机关行使的。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政权掌握在人民手里,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本质所在。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政权

  1、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建立

  1)人民当家作主,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梦想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经历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前所未有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纪元,亿万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2)人民民主专政的的宪法规定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判断国家政权性质的根本标志

  考点一:识记国家性质的含义以及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政权性质的根本标志。

  国家的性质的含义,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即哪个(哪些)阶级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哪个(哪些)阶级是被排斥在政权之外的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自从国家产生以来,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四种类型的国家,即奴隶主掌握政权的奴隶制国家,封建主掌握政权的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掌握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内涵

  考点三: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和本质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对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的科学表述。

  概括地说,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1)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

  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是由工人阶级的阶级特点(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革命性、.

  组织性和纪律性)决定的。工人阶级领导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是通过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我国工人阶级在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始终代表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理所当然地成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

  2)工农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在我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国农民是农村集体经济的体现者,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工农联盟代表了我国的绝大多数人口,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工农联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基础和保障。

  3)人民民主专政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基础。

  建国初期,我国政权的社会基础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阶级结构上包括了两个联盟,除了工农联盟,还存在一个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随着我国阶级状况的变化,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被消灭,其中的绝大多数成员已被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爱国者,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社会基础更加扩大。在我国现阶段,参加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不仅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还包括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新的社会阶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企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重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们与工农、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

  二、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民主和对敌专政的结合

  考点四:理解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民主与对敌专政的结合

  我国是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有机结合。

  1、人民民主专政是最大多数人对极少数人的统治。

  1)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掌握国家政权,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因此,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首先,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他们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其次,我国宪法确认我国公民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享有民主和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有机结合

  1)民主与专政是不可分离的。

  .

  两者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统治阶级来说是民主,对被统治阶级来说则必然是专政。任何国家都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和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两个方面的结合。

  2)人民民主是主要方面,同时,也需要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在我国现阶段,作为专政的敌对分子,是指那些危害国家安全以及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犯罪分子,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犯罪分子,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犯罪分子,以及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分子。这些犯罪分子的破坏活动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严重威胁,与他们作斗争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的主要表现。

  3)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就是依据刑法,打击和惩罚极少数敌对分子的犯罪行为。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要在人民民主的基础上,切实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和稳定,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充分发挥保护人民、打击敌人的作用。

  4)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民主和对敌专政的统一。

  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是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发扬人民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对敌对分子实行有效的专政;同时,只有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二节

  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一、我国政权对内对外的国家职能

  1、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

  考点五:理解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

  国家职能是指国家在实现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中所负的职责和功能。国家政权具有对内对外两个方面的国家职能。

  国家职能体现了国家活动的基本方向、国家的根本任务和主要作用。国家职能与国家性质是密切相关的。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又反映了国家性质。

  考点六:运用我国政权对内对外国家职能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政治现象

  2、我国国家政权对内行使的国家职能

  1)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这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最主要的职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强对经济的管理,完善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国家政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同时,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以德治国方略,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我国现阶段,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将长期存在。这种阶级斗争,主要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的斗争。因此,必须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依法打击各种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各企事业单位及公民不受非法侵害,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常进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

  3)协调人民内部的关系和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在我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又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就必然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必须依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协调好人民内部的关系,兼顾各种不同的利益和要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创造一个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

  4)组织社会公共服务。

  为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必须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公共财产,兴办各种公共工程,完善各种公共设施,保护公共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建立和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3、我国国家政权对外行使的国家职能

  1)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

  我国还处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外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活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肩负着保卫祖国领土不受侵犯、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确保国家安全的重任。

  2)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协调我国和他国的关系。

  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扩展同各国的经济技术和文化教育的交流和合作,以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同时,为了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必须协调与他国的关系,通过外交活动,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团结,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总之,我国国家政权的对内对外职能,维护的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中反映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职能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考点七:运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要性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政治现象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最根本的国家制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建国以来的历史证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分不开的。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人民政权。

  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我们才能在人民内部实行最广泛的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2)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我们才能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有效的专政;

  3)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我们才能集中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

  4)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我们才能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粉碎国际敌对势力全盘“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

  总之,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人民的政权,我们才能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才能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邓小平指出:“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情,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努力增强自己的政权观念,增强当家作主的国家主人翁意识,时刻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记在心中,把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三、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考点八:理解人民军队的重要地位和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必须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保卫人民江山,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钢铁长城。

  1、人民军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我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并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

  2、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人民军队建设。在新的形势下,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立足打赢信息化条件的局部战争。人民军队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积极推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1)人民军队的革命化建设: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永远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2)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国防法》、《兵役法》。

  3)人民军队的正规化建设:科技强军战略。

  新世纪新阶段,必须努力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我们要遵循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国防投入,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这是人民解放军的历史责任,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3、建设强大的国防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考点九:理解建设强大的国防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建设强大的国防,维护国家的安全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神圣职责,也是青年学生的历史责任。

  1)要努力增强国防观念。要从国家安危和民族兴衰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强大巩固国防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使命感,自觉履行巩固国防、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2)要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

  3)要积极履行公民的国防义务,用实际行动参与国防建设。

  .

  我国《宪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我国《兵役法》规定“男18周岁进行兵役登记和18—22周岁应征服现役”的义务。

  我们青年学生要从加强国防、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高度,自觉地履行公民的国防义务,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参与国防建设。

  .

篇七:谈谈如何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

  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

  (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有什么特点?

  (1)最广泛的民主。

  表现:①内容广泛。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经济、政治、文化------);

  ②主体广泛。

  (2)最真实的民主。

  表现:①从政治保证上看,共产党领导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

  ②从制度和法律保障上看,(五、六课会涉及一系列制度)制度和法律保障了民主的落实

  ③从实现方式上看,实行民主选举和民主协商。

  (3)最管用的民主。我国的民主制度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创造活力,能够有效杜绝西方国家民主制度的弊端。

  了解两个概念:

  3.什么是国体?——3国家性质亦称国体,指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体概念回答的是国家政权究竟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什么人行使国家权力的问题。

  4、什么是民主?——3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理解:无论国体、还是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5.

  怎样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了解】——3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

  A、工人阶级领导?:因为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严格的组织性不和纪律性,是领导阶级,是革命和建设的中坚力量。

  B、工农联盟?工农有共同利益和天然联系,是同盟军,是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保证

  C、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人民主体广泛。

  第二框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二者相统一

  2.为什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意义,它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

  ②民主和专政相统一。

  A、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只有发扬民主,才能调动亿万人民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生机

  B、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只有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才能维护国内正常的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

  2、怎样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2)------履行国家职能

  内容:

  /①对内职能:A、维护国家稳定,打击各种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B促进社会发展。(如: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组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

  ②对外职能:主要是抵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安全利益、国家尊严等)。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

  ③履行国家职能的作用

  我国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证。

  第五课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制

  第一框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三个知识点:全国人大、人大代表、人大制】

  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主人,人民怎样行使管理国家权力?P45①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

  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注意: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说明人民间接行使管理国家权力】

  2、全国人大:(全国人大为什么要-----)

  ①地位、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职权:国家最高的立法、决定、任免、监督权

  【仔细看课本P46解释;注:与法律有关的通过属于立法权;与政策、报告等的通过属于决定权

  】

  ③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④常设机关、组成部分:

  /A全国人大常委会(性质):全国人大常设机关、组成部分

  B产生: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其负责

  C职权:立法、决定、任免、监督权

  [不是最高]

  D作用:闭会期间,领导专门委员会工作

  3、人大代表:

  (1)产生方式:直接选举(县乡)

  间接选举(地区市、省、全国人大)

  (2)地位:全国人大代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地方------地方

  (3)权利:审议、表决、提案、质询

  (4)义务:①遵守法律

  ②与群众保持联系,听取群众意见,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③帮助当地政府推进工作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定义:(同第1框第1个知识点)

  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行使具体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

  2、为什么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P52-----53【优越性】

  ①决定因素: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

  ②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什么?P51)

  ③意义:

  /A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B动员了全体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C保证了国家机关的高效协调运转。

  D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总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3、理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能保证国家机关的高效协调运转?

  ①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②由人大产生的其他国家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既保证了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有利于各个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的履行职责)

  易错点区分:

  4、人大的权力与人大代表的权利

  区别

  ①全国人大:最高的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

  第六课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包括: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民主党派的性质是什么?【了解】

  (----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说明:中共坚持民主执政】

  内容:①关系: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通力合作、共同致5/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地位不同,目标相同】

  【参政表现:参加政权、参与管理、参与大政方针的协商、制定和执行。注:不包括参与决定。】

  ②前提和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组织领导吗?)

  ③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注:互相监督】

  ④活动准则:宪法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

  3、意义: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③祖国统一

  4、政协【注:与人大的性质、职权的区分】

  (1)性质:①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②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③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2)职能(作用:)

  ①政治协商:就重大问题,决策之前与实施之中进行协商,讨论。

  ②民主监督: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事关群众利益的落实、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协商式监督

  【没有强制力和法律约束力】

  ③参政议政:调研、提案、建议案形式提出意见,建议

  (3)主题:团结与民主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侧重选择】

  1、民族格局最重要特点:多元一体。

  即:有各自的历史文化;又处于统一共同体中

  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

  3、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1)民族平等:有差距,但无优劣之分。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地位平等】

  (2)民族团结:友好往来,和谐相处。

  【互相帮助】

  重要性: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稳定的前提,发展的保证,统一的基础

  (3)共同繁荣: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现代化和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定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

  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注:基础、前提:国家统一领导;自治地方:区、州、县;自治机关:人大和政府】

  5、为什么?

  基本政治制度;复兴的保证,增强凝聚力,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

  6、怎样坚持?

  ①保证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推动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②维护国家尊严,依法处理民族矛盾和问题,打击民族分裂,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进国家认同。

  7、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如何全面理解)

  ①宗教信仰自由:信与不信的自由;出发点与落脚点

  ②依法管理:

  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③独立自主自办:不受外国势力支配

  ④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国家服务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基层群众自治

  定义:

  【了解】

  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2、村委会、(城市居委会略)

  ①性质: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

  ②职能:办理本村公共事务、调解纠纷、维护治安、与政府联系,反映民意。

  【代表村民对村公共事务的管理】

  ③产生方式:由村民选举产生,对村民负责

  /④自治形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①民主选举②民主协商③民主决策:④民主管理;⑤民主监督

  3、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①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

  ②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8

篇八:谈谈如何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知识点总结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

  政治与法治

  》

  表现:①从政治保证上看共产党领导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

  ②从制度和法律保障上看(五、六课会涉及一系列制度)制度和法律保障了民主的落实

  ③从实现方式上看实行民主选举和民主协商。

  (3)

  最管用的民主。我国的民主制度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创造活力能够有效杜绝西方国家民主制度的弊端。

  了解两个概念:

  3.什么是

  国体?--37国家性质亦称国体指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体概念回答的是国家政权究竟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什么人行使国家权力的问题。

  4、什么是

  民主?--38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理解:无论国体、还是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体现

  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5.怎样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

  了解】

  --37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

  A、工人阶级领导?:因为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严格的组织性不和纪律性是领导阶级是革命和建设的中坚力量。

  B、工农联盟?工农有共同利益和天然联系是同盟军是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保证C、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人民主体广泛。

  2、怎样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2)------履行国家职能

  内容

  :

  ①对内职能

  :A、维护国家稳定

  打击各种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B促进社会发展。(如: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组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

  ②对外职能

  :

  主要是抵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维护国家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安全利益、国家尊严等)。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

  ③履行国家职能的作用

  我国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

  可靠保证。

  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决定

  全国和地方的一切重大

  事务。

  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人民的意志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注意: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说明人民

  间接

  行使管理国家权力】

  2、全国人大:(全国人大为什么要-----)

  ①地位、性质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职权

  :国家最高的立法、决定、任免、监督权

  本

  【仔细看课本P46解释;注:与法律有关的通过属于立法权;与政策、报告等的通过属于决定权

  】

  ③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④常设机关、组成部分

  :

  A全国人大常委会(性质):全国人大常设机关、组成部分B产生: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其负责

  C职权:立法、决定、任免、监督权[不是最高]D作用:闭会期间领导专门委员会工作3、人大代表:

  (1)产生方式:直接选举(县乡)

  间接选举(地区市、省、全国人大)

  (2)地位:全国人大代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地方------地方

  (3)权利:审议、表决、提案、质询

  (4)义务:

  ①遵守法律

  ②与群众保持联系听取群众意见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③帮助当地政府推进工作

  既保证了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有利于各个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的履行职责)易错点区分:

  4、人大的权力与人大代表的权利

  区别

  ①全国人大:最高的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

  ②前提和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组织领导吗?)

  ③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注:互相监督】

  ④活动准则:宪法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

  3、意义:

  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③祖国统一4、政协【注:与人大的性质、职权的区分】

  (1)

  性质

  :

  ①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②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③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2:)职能(作用:)

  ①政治协商

  :就重大问题决策之前与实施之中进行协商

  讨论。

  ②民主监督

  :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事关群众利益的落实、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协商式监督

  【没有强制力和法律约束力】

  ③参政议政

  :调研、提案、建议案形式提出意见建议

  (3)主题:团结与民主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侧重选择】

  1、民族格局最重要特点:多元一体。

  即:有各自的历史文化;又处于统一共同体中

  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

  3、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1)

  民族平等

  :有差距但无优劣之分。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地位平等】

  (2)

  民族团结

  :友好往来和谐相处。

  【

  互相帮助】

  重要性: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稳定的前提发展的保证统一的基础

  (3)

  【注:

  基础、前提:国家统一领导;自治地方:区、州、县;

  自治机关:人大和政府

  】

  5、为什么?

  基本政治制度;复兴的保证增强凝聚力捍卫祖国统一

  保卫边疆。

  6、怎样坚持?

  ①保证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推动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②维护国家尊严依法处理民族矛盾和问题打击民族分裂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增进国家认同。

  7、宗教信仰自由

  政策

  (如何全面理解)

  ①宗教信仰自由:信与不信的自由;出发点与落脚点

  ②依法管理:

  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③独立自主自办:不受外国势力支配

  ④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国家服务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基层群众自治

  定义:

  【了解】

  人民群众在城乡

  基层党组织领导

  下在居住地范围内

  依托

  基层自治组织

  依法

  直接

  行使民主权利

  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2、村委会、(城市居委会略)

  ①性质: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

  ②职能:办理本村公共事务、调解纠纷、维护治安、与政府联系反映民意。

  【代表村民对村公共事务的管理】

  ③产生方式:由村民选举产生对村民负责

  ④自治形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①民主选举②民主协商③民主决策:④民主管理;⑤民主监督3、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篇九:谈谈如何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

  高中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探究教学案例

  课题: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

  永兴二中

  李永学

  一、背景分析

  1、使用教材:人教版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有一系列的政治制度保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表格和图示整合知识的综合探究能力,认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3、教学重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教学难点: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做主。

  5、教学方法:讲授法,图表法,图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法:设置情境、提供案例、引导点拨,贯穿启发式教学;学法:探究式学习,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个别思考与小组合作探讨学习相结合。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全体学生)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政治体制。下列属于基本政治制度的有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3、书85页的2个问题分别如何回答?

  从83---85页书中材料看,体现出政治生活前3单元哪些知识?(至少4点)并加以阐述。

  (二)热点导课,铺垫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我们先来读份早报。请一位同学朗读这段文字,其他同学注意把握材料提供的信息。

  出示早报内容: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引进西方民主后,民主要不已经失去了其进步的动力,要不已经沦落为政客操纵的民粹主义。在埃及,伊斯兰主义运动在推翻了旧政权之后,便挟持了民主,试图重新把国家转型为宗教政治。在乌克兰,民主只是腐败寡头政治的轮流执政,与民众没有多少关系;分裂的政治力量更使得国家面临外力的干预,导致国家的分裂。

  那么,中国的民主又是怎样的呢?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的优势在哪?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1、单元定位(图示:第一、二、三单元之间的联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第三单元)制度保障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内在要求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二单元)

  2、情境问题:(练习1-2014.江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下列选项中,对二者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二者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

  ②二者都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③国家法律依靠党的政策实施

  ④党的政策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三)联系实际、运用教材,合作探究,生成知识(学生分组讨论)

  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生根据教材回答)(第一组学生代表回答)(板书)

  (1)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④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师:任何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都要有它的制度做保障,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制度构成是怎样的呢?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第二组学生代表回答)(板书)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学生根据教材回答)(板书):

  ①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②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③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师: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等,我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哪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成(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内容归纳)(第三组学生代表回答)(板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的政治制度

  师: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有它的体制机制,我国政治制度的体制又是怎样的呢?(问题有点难度,老师展示图示,要求学生能根据图示描述我国的政治体制)

  ③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政治体制---中国六权分工政治体制(图示如下)(第四组学生代表回答)(生成知识)

  中国的六权分工政治体制党中央(领导权)全国人大(立法权)全国政协(参政议政权)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司法权)国务院(行政权)中央军委(军事权)

  第四组学生代表1: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国务院、中央军委由全国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第四组学生代表2: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第四组学生代表3:全国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机构也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

  教师点拨:党的领导权处于纵向权力分工的最顶层,通过行使领

  导权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起到引导的功能;全国人大的立法权处于纵向权力分工的第二层,行政权、司法权、军事权都由其任免,并接受其监督;参政议政权、行政权、司法权、军事权处于纵向权力分工的第三层,在党的领导下分别履行自身职权,并受到立法权的制约和监督。

  【练习2】(2015.浙江卷32)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为领导干部干预司法划出“红线”,从而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提供了制度保障。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自身特殊利益的政党

  ②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③在我国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统一的④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具有立法权但没有司法权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师:中国的六权分工政治体制呈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那它的优势有哪些呢?

  师:我国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它们是怎样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板书)

  (1)特点和优势之一:我国的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板书)

  我国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五组学生代表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能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第五组学生代表2:我国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其特点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第五组学生代表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保证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第五组学生代表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村委会主任和居委会主任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教师点拨:这四项政治制度保障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优势。

  师:阅读教材P83-85材料,思考回答:国家对于重大问题,如国家领导人选的产生,法律的通过,十三五规划的出台是如何做出决定的?

  师:国家领导人的产生是怎样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的?(P教材83)

  第六组学生代表1:中共中央建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六组学生代表2:全国人大**团提名,各代表团讨论酝酿,全国人大代表投票选举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第六组学生代表3:整个过程都按法定程序进行,体现了依法治国。

  教师点拨:国家领导人选的产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优势,也体现了我国的六权分工政治体制的优越性。

  (2)特点和优势之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板书)

  【高考试题回放】(2014.江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下列选项中,对二者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二者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

  ②二者都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③国家法律依靠党的政策实施

  ④党的政策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教师小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认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爱国意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贡献才智,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三)巩固练习

  1、国家作出重大决策的一般程序?(排序)

  ①与民主党派等充分协商

  ②交全国人大审议

  ③将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④在全国实施

  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⑥中共中央提出建议

  ⑦在全国政协广泛征求意见

  排序:

  2、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建议》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在广泛听取征求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

  《建议》形成后,由国务院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

  结合材料,说说“十三五规划”出台的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三、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比较科学: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分三段,第一段是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对着学案,分小组讨论;第二段是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分组讨论探究,教师点拨;第三段是巩固练习,检测教学效果。

  2、比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三维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进一步掌握了我国的四大政治制度及其政治体制(知识目标);能运用图表和图示分析整理学过的知识,构建简单的知识网络(能力目标);进一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增强爱国意识,树立正确的三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大胆的进行了探究式教学,这是我的一堂“一师一优课”,作为一个多年来习惯传统式教学模式的老师要跨出探究式教学这一步实在不简单,课前我和学生交流了很多,嘱咐他们一定要仔细研究学案,认真讨论。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极力配合。事实证明,其实学生还是喜欢参与课堂的,只是很多老师要么放不下,要么不放心。

  4、不足之处:(1)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不足,课程资源多种多样,比如我们常见的课程标准、课本、教师、网络、考试大纲、多媒体以及学生等均可称为课程资源。实际教学过程中课程资源丰富多彩。但在备课过程中还是感觉力不从心,备课组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搞单干还是会影响教学效果的。(2)教学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及时代感。教学过程中还是习惯把精力放在理论知识上,忽略将高中政治联系社会实际,使得政治教学理论被狭隘地记忆,而非系统全面地理解,这样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2016年6月17日晚

推荐访问:谈谈如何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 当家作主 谈谈 内涵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