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谈谈江山之助与文学风格的关系论文8篇

谈谈江山之助与文学风格的关系论文8篇

时间:2022-11-14 12:4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谈谈江山之助与文学风格的关系论文8篇谈谈江山之助与文学风格的关系论文  领取免费查重软件  +  一键修改降重  www.4koo.cn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选题参考  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谈江山之助与文学风格的关系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

谈谈江山之助与文学风格的关系论文8篇

篇一:谈谈江山之助与文学风格的关系论文

  领取免费查重软件

  +

  一键修改降重

  www.4koo.cn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选题参考

  1、观乎天文: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滥觞

  2、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写作的思考

  3、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

  4、中国古代文学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

  5、《中国古代文学十大主题》

  6、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系

  7、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目的与方式

  8、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

  9、江山之助——中国古代文学地域风格论初探

  10、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与反经典

  11、论“情”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原创意义

  12、略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媒介

  13、民族融合与中国古代文学

  14、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反思

  15、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刍议

  16、游侠、豪侠、官侠——中国古代文学侠特征的异变及原因

  17、论中国古代文学中杨柳题材创作繁盛的原因与意义

  18、中国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化教学

  19、孔子的文学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

  20、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领取免费查重软件

  +

  一键修改降重

  www.4koo.cn

  二、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题目大全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名篇今译

  2、立足社会发展需要

  打通文史哲

  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3、孔子的文学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

  4、双重文化视阈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5、《周易》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影响

  6、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

  7、从"观乎天文"到"观乎人文"——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视角转换

  8、论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的影响

  9、"文学数理批评"论纲--以"中国古代文学数理批评"为中心的思考

  10、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兼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大众文化的积极引导

  11、论中国古代文学的桑意象

  12、重本抑末写批判商贾──中国古代文学商人形象研究之一

  1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中的新收获——评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14、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鹤意象

  15、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小说卷

  16、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发展脉络及其基本特征

  17、论古代汉语的“诗性”与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学性”——以《关雎》“今译”为例

  18、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及其影响略论

  19、中国古代文学婚爱理想模式的嬗变与终结

  领取免费查重软件

  +

  一键修改降重

  www.4koo.cn

  20、空间与审美--文化地理视域中的中国古代文学

  三、热门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题目推荐

  1、中国古代文学松柏题材与意象研究

  2、中国古代文学杨柳题材与意象研究

  3、中国古代文学论稿

  4、生成性:课堂传播中生命主体知识目标的动态实现——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为例

  5、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导论

  6、论古代汉语的“诗性”与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学性”——以《关雎》“今译”为例

  7、“世纪之交∶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研讨会”综述

  8、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文分析

  9、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

  10、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

  11、价值观念的异动与商人形象的嬗变——中国古代文学商人形象研究之二

  12、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创新与体系建构——评梅新林新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

  13、文化研究:寻找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最佳思维

  14、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主体

  15、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边缘化问题

  16、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研究式教学模式的思考

  17、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嬗变过程

  18、中国古代文学的定量、定性和定位研究

  领取免费查重软件

  +

  一键修改降重

  www.4koo.cn

  19、复仇心态及中国古代文学复仇主题的审美效应

  20、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导向

  四、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

  1、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

  2、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六个层面

  3、中国古代文学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兼及中国古代文学的数理批评

  4、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

  5、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

  6、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绿色”观念

  7、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

  8、近百年中国古代文学的性别研究

  9、略论梦与中国古代文学

  10、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育活动

  11、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

  12、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研究的思考

  13、"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14、“君子谋道”: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主体意识——兼论中国早期知识分子的来历和特点

  15、“诗言志”: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一个标本

  16、论“情”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原创意义

  17、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世纪回顾与展望(笔谈)古典文学与素质教育

  18、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竹意象

  领取免费查重软件

  +

  一键修改降重

  www.4koo.cn

  19、加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研究

  20、北方民族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

  五、比较好写的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题目

  1、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中的文学教育研究

  2、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

  3、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价值判断

  4、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宏观考察

  5、创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的实践

  6、试论多媒体课件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7、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状与前瞻学术研讨会综述

  8、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位"圣母"--论《国语》中的公父文伯之母形象

  9、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文论卷

  10、女贞与女色——中国古代文学两极女性形象并存的民族文化缘由

  11、女贞与女色——中国古代文学两极女性形象并存的民族文化缘由

  12、试论中国古代文学阴柔审美的历史生成

  1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构想

  14、中国古代小说与方术文化——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丛书

  15、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生死主题

  16、古籍电子化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影响

  17、整合教学内容

  优化课程设置——高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构想之一

  18、为最近三十年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立块碑石

  领取免费查重软件

  +

  一键修改降重

  www.4koo.cn

  19、中国古代文学中“女强男弱”现象的文化读解

  20、经学与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

篇二:谈谈江山之助与文学风格的关系论文

  论赵翼诗歌之“江山之助”--以其在贵州的创作为例

  陈兰

  【摘

  要】赵翼在贵州任职贵西兵备道的一年时间里,对贵州的自然山水、人文风情给予极大的关注,创作了100多首诗歌。贵州的高山峻岭和深渊大川、山区秀丽景色、独特气候下的景致、浓郁的民族风情等都对他的诗歌创作的内容及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ZhaoYitookofficewesternsoldiersinGuizhouforoneyears,payinggreatattentiontonaturallandscapeandculturalcustomsofGuizhouandcreatingmorethan100poems.Thecontentandstyleofhispo?etrycreationhasbeengreatlyinfluencedbymountaingeography,beautifulmountainscenery,uniqueclimate,strongfolkcustomsandsooninGuizhou.

  【期刊名称】《毕节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4)001

  【总页数】6页(P86-91)

  【关键词】赵翼;诗歌;贵州;江山之助

  【作

  者】陈兰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I206

  “江山之助”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重要命题,最早出现在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府,略语则阙,详说则繁。然屈平所以能洞见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1]而今,这一论断已然成为文学创作得益于地理环境影响的理论依据。清代著名诗人赵翼的诗歌创作,也得益于“江山之助”。袁枚评价其诗“或谓耘崧从征滇徼,官海南黔中,得江山助,故能以诗豪”[2]P60,他认为赵翼诗歌之“豪”是得益于海南、黔中等地之“江山”。1771-1772年,赵翼奉旨任职贵州分巡贵西兵备道,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100多首诗歌,对贵州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加以描绘。通过对其诗歌的解读,我们可以窥见在贵州“大山风格”、“大山地理”的影响下,其诗歌创作中呈现出来的“忽正忽奇,忽庄忽俳,忽沉骜忽纵逸,忽扣虚而逞臆”[2]P60的艺术风格。

  清代诗人王鸣盛评价赵翼诗歌时说:“其出塞之作,境奇诗益奇。”[3]P62大抵因两广、滇黔等地同为边徼之地,故使用“出塞”一词称之。在此,不妨以出守广西镇安为界,姑且把赵翼诗歌分为出塞前和出塞后两个时期。出塞前赵翼正“宦迹京都”,出塞后,赵翼先后任职于广西、广州以及贵州等边徼之地,诗歌风格为之一变。

  1749年,赵翼迫于经济困境而离乡北上,之后便进入刘统勋幕,结识刘统勋之子刘墉。从冒商籍应科考结识汪由敦,后又补授中书舍人,到进入直隶军机处,再到供职翰林院,至1766年11月奉旨出守镇安止,在不到20年的时间,赵翼宦游京师,创作了700多首诗歌。此时,作为宦游者的赵翼,公务之余,常作些宴饮赠答、酬唱应和之诗,便成其生活的主要内容。经初步统计,在这段时期的诗歌创作中,宴饮集会酬和诗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便是叙事诗、题画诗和赠别诗等闲散诗歌。

  对于叙事应酬之作,赵翼不吝笔墨,浓妆艳抹。如随驾去木兰场围猎一事,赵翼几乎穷尽笔力,写了一首庞大的组诗《扈从途次杂咏》来细述相关的道具与事物,如

  《账房》、《风旗》、《晃灯》、《行床》、《矮桌》、《马绳》、《驼筐》、《铜砚》、《皮碗》、《火镰》等等,皆娓娓道来。另外还有《扈从木兰途次杂诗》11首,《木兰校猎恭纪》8首。这些诗不仅描写了与围猎相关之物,同时还极尽渲染之能事描绘了围猎时的盛况,如《扈从木兰途次杂诗》:

  诗用饱含激情的笔墨描绘了整个木兰的自然环境,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满心的喜悦与自豪,满腹的豪情与壮志。又如《木兰校猎恭纪》:

  千三百骑布围城,番部签来岁践更。拂镫鞭追飞兔影,鸣销箭作饿鸱声。烽烟前代防边地,裘褐中朝保塞兵。最是获禽颁赏处,满营膜拜颂恩荣。(其四)

  此诗更是盛赞了围猎时的宏伟场面,歌功颂德之情洋溢纸面。生逢盛世,又亲眼目睹围猎这等壮观场面,对于任何一个心存抱负、胸怀志向的人来说,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自是理所当然。

  赵翼虽身在京都,但其生活却极为单调贫乏,除却工作上的应酬之外,平时也只能与朋友集会游玩,曲水流觞,或是送别赠答,又或者题画题像,再就是记录工作之点滴和生活之琐事,其《分校杂咏》26首、《种树》、《哈密瓜》和《金鱼》等便是这种生活的写照。加之身在帝王脚下,文网严密,赵翼身心受到限制,其才华的舒展也受到抑制。因此,此时的赵翼,其诗歌“大致趋于拙直、平淡,时有陶潜诗之风味”[4]。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冬,赵翼出任广西镇安知府,五年后经调部引见,赵翼又出任贵州贵西兵备道。自离京“出塞”后,赵翼的诗歌风格呈现出或风趣谐俗且精深警辟、或流丽朴实而自然淳真、或清奇壮美又雄浑豪放的特点。他的诗“不宗一朝一家”[5],既有白居易之通晓,又有杜甫之深沉,还有李白之放达;其用典处似李商隐,咏史处似杜牧,叙事之处又似韩退之,博采众长可见一斑。然而,其诗歌风格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不断的游历中日臻完善。正如清人魏僖所说:“古之能文者,多游历山川名都大邑,以补风土之不足,而变化其天资。”[6]赵翼出守镇

  安特别是到贵州任职后,诗歌风格便发生了变化,由“出塞”前的博洽典赡、工于用典变为“出塞”后的清奇壮美、雄丽奇恣。从理论上说,应是受到所到之处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个文学家迁徙流动到一个新的地方,……他的作品的本籍文化色彩会有所减弱,会融进客籍文化的某些成分。”[7]此时赵翼的诗歌正可谓“有境以助其才,有才以写其境”[3]P62。

  从赵翼在贵州创作的诗歌中可以看到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黔中“大山地理”、“大山风格”的烙印。“大山风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崎岖之气和阳刚之美,二是涵纳殊方,广采百家之度[8]。而“大山地理”则是“兼具荆楚的清秀隽朗与塞漠的雄奇险峻于一体”的地理风格[9]。李淦在《燕翼篇·气性》篇中就指出:“地气风土异宜,人性亦因而迥异。”并说:“西南多水多陆,人性精巧,气柔脆,与瑶侗苗蛮黎蜒等类杂处,其俗尚鬼,好斗而近于智,其失也狡,或诡谲而善变。”[10]赵翼虽非黔中大山之子,但自奉旨升任贵西兵备道后,便踏上了自己的黔中之旅,途经都匀、贵阳、毕节、威宁,又因公赴古州、遵义等地,对贵州的高山峻岭、深渊大川等特殊的自然景色和民族风情报以极大的关注。他凭其天才之资,十分敏锐地感觉到贵州独特的地域特征,并将其诉诸笔端。可以说,赵翼的诗歌风格自“出塞”后而转变,作为西南“塞外”的贵州,对其“雄丽奇恣”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赵翼走到任何一个地方,似乎都会诗性大发,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无论是贵州的自然风光还是人文风情,在其笔下都充满诗意。

  1.贵州独特的自然景观对赵翼诗歌的影响

  (1)高山峻岭和深渊大川

  人们对于贵州素来有“地无三里平”之称,然而正是这种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才造就了贵州高山峻岭和深渊大川。面对这些壮丽的景色,赵翼固然不会心静如水,而是用他那去彩笔,刻下了他的足迹,抒写了他心灵的感受。

  如《鸭池河》其一:

  寥寥数语便将鸭池河两岸悬崖之陡峭,河水之湍急一一道尽,山势之险峻犹如巨斧劈痕,真乃鬼斧神工;生动形象的比喻不仅将山势之险峻再添一层,同时也渲染出河流的奔放之势,让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其想象之瑰奇堪比李白,气势之奔放雄浑不减高岑,用语奇峭处又似韩愈。兴酣落笔,造语雄浑,诗中“陡”、“劈”、“千仞”、“奔”等词不仅将黔中“大山地理”的真实面貌描绘出来,同时也赋予诗歌刚劲奇伟的魅力。又如《于役古州途次杂咏》其八:

  诗中两个“忽”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贵州群山高低起伏与坎坷不平的情状。诗人以调侃的口吻,将其身临“深谷”与“层巅”的感受比作“上穷碧落下黄泉”,如此形象的比喻,不仅让诗作妙趣横生,而且使人对山路之陡峭和山壑之高深感同身受,如临其境。诗人将黔地上山壑之间的巨大落差诉诸笔端,增添了诗歌中的雄奇险峻之气。

  又如《过三脚屯上牛皮岭》:

  首句云牛皮岭之高耸入云,次云凉风荡荡,次又云山峦层叠,表现出黔中高原的地貌特征。有趣的是,赵翼前两联还在描述山岭之险峻难攀,后两联笔锋一转,呈现的是翻越险峻之中的妙趣,自比夸父,让人一笑。诗之前后,意蕴不一,前部分亦庄亦正,后部分亦俳亦谐。这种“忽正忽奇,忽庄忽俳,忽沉骜忽纵逸”[2]P60的独特风格,正是黔中特有的“大山地理”、“大山风格”与诗人内在才华相互碰撞而形成。同样的笔法在《飞云岩》一诗中也有体现:

  浮踪讶入华岩误,千朵妙鬘飞入步。何年岩云触石出,复化为石此为柱。根无袅袅凌虚空,幻出宝珞龛一具。着色屏风非笔描,都是膚寸入炉铸。肖形百物无不有,花鸟欣愉龙象怒。名手道元不能画,巧匠刘銮不能塑。抟控空夸活脱成,刻画犹恐痕迹露。天公毋乃太狡狯,役使万灵劚三素。兹岩若得移江南,宛委嫏嬛敢相妒?紺宇琳宫知几重,朱廉碧槛应无数。罗绮佳人拾翠游,簪裾词客登高赋。惜哉抛落

  蛮荒中,千古胜流谁一顾?神鞭曾闻石驱走,灵鹫亦有峰飞度。归途我欲挟之行,携置姑苏虎丘路。

  从此诗中,我们可以想见飞云岩凌悬虚空的袅娜身姿和它那玲琅满目、奇形怪状的岩石,此景是天地之杰作,是鬼斧神工之开拓,非“名手道元”和“巧匠刘銮”之功可及。诗人以幽默的口吻说“兹岩若得移江南,宛委嫏嬛敢相妒”,将眼前的景观与自己家乡的景致相比较,江南之景怕也要甘拜下风了。面对如此壮丽的景色,诗人由惊叹到赞美,由赞美到怜惜,竟发出“惜哉抛落蛮荒中,千古胜流谁一顾”的感叹,似乎此岩是错置蛮荒的一块瑰宝,让人爱不是,恨不是,心中怜惜之情欲罢不能。最后,诗人又由怜爱之情产生出“归途我欲挟之行,携置姑苏虎丘路”的情感冲动。

  (2)山区秀丽景色

  除了那些雄奇险峻的山川河流,黔地山区中也有一些令人神往的秀丽景色,但这种秀丽是与王孟笔下那种恬淡的自然田园风光不同,这是一种峰路转式的风景,它们也为赵翼的诗歌增添几分清俊之气。如《谷峒道中》:

  从岭树之身长叶少写到溪流之浪急,从野禽之繁多写到远山之盘旋,山间景致一一道来,让人目不暇接;诗人选取岭树、溪流、野禽与山黛等几个典型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气象万千、恬静祥和与色彩绚烂的山区风景图,令人流连忘返,陶醉不已。在此,诗人不禁为此美景而叹息,借此表达自己深深的喜爱之情。

  如《都匀道中即景》:

  在这幅“山家画”里,我们看到的是自然而成的、朴质无华的田园风光。一片灌木,几蓬棘草,几张树皮便呈现出一派不同于江南的自然秀丽之景。这景象不禁让人联想起屈原所营造的香花香草的世界。同时,“架木桥欹驴不进,伐薪人出犬相随”也让人感受到王孟山水田园诗中的恬美景象和陶渊明“世外桃源”的清雅祥和。这幅“山家画”是在历代画家作品中绝难寻找的,可惜荆浩、关同这些山水画大师未

  曾亲睹,将其付诸丹青。

  此外,赵翼笔下的黔中小山城也别具风采。《水城》一诗云:

  在百里蚕丛之间,居然有山势开阔的平畴,那一碧江水映带孤城更是让人赏心悦目。此景正像庄周所描绘的“无何有”之乡,恰似梦中的虚幻境界,又如甘肃白顷山上的仇池,风光异常秀丽,以至于诗人不敢相信如此佳境竟会被抛落在这片乌蛮之地。

  与之前的高山峻岭、深渊大川的雄奇险峻相比,山中的丛林灌木、溪流池水、山丘田园以及竹屋木房让人更感清雅平淡、安静闲适。随着描写对象的不同,诗人的风格也随之改变,黔地山区的秀丽景色使得诗歌流丽朴实而又自然淳真。

  (3)独特气候下的景致

  虽然贵州的地理纬度较低,但海拔较高,所以有独特的气候特点。赵翼对贵州的气候变化是很敏感的,他曾在《牂江道中》写到:“山高见日常迟,日没又觉偏早。可怜深谷人家,常是夜多昼少。”诗中寥寥几句,便道出贵州昼少夜多,入冬树枯的气候特点。尤其是冬天的冰凌,让诗人有着独特的感受。如《回威宁途次遇凌》:

  凌之形,凌之色,凌之破碎声一一道来,如在人耳目。树枝变成了琼花玉圭,折断时泠泠作响,有如碎玉之声;冰花恰如梅蕾,似有傲雪之品格,却胜过梅之清寒。诗人笔端乍生清寒,读来自有傲骨之气冲荡于胸。其实,这与赵翼本身的傲气与清高相符。在《寒夜澄怀园步月》中,赵翼就曾表露心迹:“清寒只我与嫦娥,天上人间两不懵。兴来登上发长啸,喝退浮云不敢涌。林魈亦骇此狂生,潜伏深丛尽惊恐。”赵翼认为自己遗世独立,人间并无自己的清寒之友,唯有天上之嫦娥。而黔中高山之瘦骨嶙峋,古木之幽深参天,江河之沉寂清冷,加之清气冰寒刺骨,更激发出其内心的清傲之气。

  其五古长篇《凌》,更对冰凌景象作了细致的描绘:

  ……初疑霜色皑,旋讶雪光眩。霜应碎如粉,雪亦飘为片。兹独若雾雺,稀微常空溅。粗岂同霰珠,纤不及雨线。方其濛濛下,曾弗湿衣缘。著物乃作冰,其白忽如

  练。……

  这是山中岚气受寒而凝成。未凝时雾霭霏霏,无色无形,一与他物附着,便光洁晶莹,改换了整个世界的面貌,但见“山河水晶界,屋宇琉璃殿。枯枝银粟垂,老树琼花灿”,令人惊奇不已。更有意思的是,赵翼在诗中写道:“一笑威宁州,铅华产本擅。胡为不爱宝,尽出铺地面?”他将冰凌当作威宁出产的“铅华”一般,戏言其是铺于地面的宝贝,不觉也让人同他一起爱不释手。贵州冬天的寒冷气候造就了冰凌的晶莹剔透,凌的冰冷刺骨又造就了诗人笔端的清寒之气。

  2.浓郁的民族风情对赵翼诗歌创作的影响

  或许,在赵翼来黔之前,贵州的少数民族在其心目中也无非是“劫掠仇杀,犷悍难驯”的形象,加之贵州环境的恶劣,诗人心中更是愁苦。公元1771年十月朔日,赵翼抵达贵阳,即作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天许游踪遍八荒,一年辄易一殊方。滇云粤桥都行遍,又记邮签到夜郎。”并自注说:“出守镇安未一年,赴滇从军。在滇年余,回镇安,甫九月调广州。在广一年,今又入黔,每年辄易一地也。”(《十月朔日抵贵阳,闻官兵自滇入蜀路径威宁,余未及受代,即赴宁料理过兵,途次杂咏》)从中不难看出诗人内心的颠沛流离之感,尤其是到了素为鬼国的黔西北,心中更是抑郁。但是,赵翼并未始终抱以绝望的愁苦心态来面对这样一个充满民族风情的美丽土地,而是立刻被这里的少数民族的纯朴所吸引,并打开自己的心胸真诚地去感知这里的一切,以平等、开放的态度去接纳这里的一切。如《于役古州途次杂咏》之三:

  诗中,赵翼对苗民“插鬓鸡毛当翠翘,短裙及膝袄齐腰”的服饰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将其作为天南风物的一大特色加以记载,其内心对苗民的欣赏与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又如《苗人》:

  从诗中不难看出诗人对苗人的这种原始混沌的性格深为喜爱,认为苗人的“椎鲁”之气是一种“真”、一种“淳”。赵翼极为赞赏的这种“真”性情,与他所提倡的

  “性灵”不谋而合。赵翼论诗主张“性灵”,他在《瓯北诗话》中说“诗本性情,当以性情为主”,在他看来,这种鄙陋的行为举止,反而体现了苗族人民秉承自然的一种纯真和质朴。

  除了对苗民的描写,赵翼对贵州的彝族亦着墨颇多,尤其对黔西北威宁地区的彝族更是浓墨重彩。如《十月朔日抵贵阳,闻官兵自滇入蜀路径威宁,余未及受代,即赴宁料理过兵,途次杂咏》:

  诗中不仅粗笔勾勒了彝人的外貌特征,而且对彝人的性格也有新的认识,在其笔下,乌蛮之族也有温驯的一面,赞美之情显而易见。对彝族女性的描写,赵翼在诗中也有体现:

  诗中,赵翼充分发挥想象,将路旁芳草荡起的层层绿浪比作彝族女子婀娜的裙姿,又通过嗅觉的转换,联想到不远处那缓缓离去的彝族姑娘。整首诗不仅显得清新自然,而且一派纯真烂漫。

  清人张怀溎说:“耘菘……观察贵西,出入兵车戎马,历遍猺峒苗疆,因得展其胸中之奇。凡有所遇,一寓之于诗,以吐其磊落抑塞之气,故其为诗似谣似歌,若讪若笑,……”[11]赵翼本有一股奇气,遇到黔中之奇景、奇物、奇人,其胸中之奇丽气质立刻跃然笔端。在长诗《苗楼》中,赵翼不仅描写了苗民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对其攀岩绝壁的矫捷身手也赞不绝口:“每当滩高水急处,矫捷不减猕猿猴。跣足辄腾绝壁上,裸身或入怒浪泅。”诗歌用语也似苗民矫健的身手一般轻捷而有力,硬朗的语气中可见诗人内心的块然磊落之气。另一首长诗《猓猡》,赵翼描写了彝族人“牯羊闹尸聚群丑”的庄严森冷的原始场面和“犵狫打牙嫁彼殊”的奇异习俗,以及“亦复魋曷殊形模”的独特画面,对彝族人民“矫捷登山脚不襪,风流跳月唇吹芦”的特殊风情也十分喜爱。在赵翼看来,黔中少数民族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堪为一方风物,与众不同,难怪张怀溎说其诗“似谣似歌,若讪若笑”。

  蒋士铨说赵翼诗“自出都后且益工,盖天才卓厉其所固然,而又得江山戎马之助,以发抒其奇,常夫乘轺问俗,停鞭览古,兴酣落笔,百怪奔集,故雄丽奇恣,不可逼视,虽欲不传,不可得也”。[12]贵州不仅拥有别于江南、异于塞北的自然地理风光,也有独特新奇的人文风貌。山之险且峻,川之沉且深,气候之清与寒,民族之独特与奇异所塑造的“清秀隽朗”与“雄奇险峻”的“大山风格”与赵翼内在的磊落清奇之气正相契合。异居他方,远离京城,在黔中这块充满“大山风格”的土地上,赵翼不仅可以一展雄才,一施抱负,而且还吸取该地给予的阳刚雄豪的养料,并将其充斥笔端,创造出“奇思壮采,惊心动魄”的境界。[13]赵翼前期诗歌创作的不足至此得到更加充沛的弥补,其诗风格的大变,不可否认得益于西南“江山之助”,亦得益于贵州“江山之助”。

  【相关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物色[M]//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社,1978:695.[2]袁枚.瓯北集袁序[M]//华夫.赵翼诗编年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3]王鸣盛.瓯北集王序[M]//华夫.赵翼诗编年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4]赵兴勤.赵翼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380.[5]华夫.赵翼诗编年全集[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39.[6]吴曾祺.涵芬楼古今文钞简编·四[Z].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115.[7]曾大兴.文学地理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4.[8]黄万机.贵州汉文学发展史[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40-41.[9]汪文学.地域环境对黔中明清文学的影响研究[J].江汉论坛,2009(5):102.[10]李淦.燕翼篇·气性[M]//张檀.檀九丛书(第二集).康熙刊本.[11]张怀溎.瓯北集张序[M]//华夫.赵翼诗编年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81.[12]蒋士铨.瓯北集蒋序[M]//华夫.赵翼诗编年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58.[13]张舟.瓯北集张序[M]//华夫.赵翼诗编年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73.

篇三:谈谈江山之助与文学风格的关系论文

  初中议论文阅读题1

  人人皆可为国王

  梁衡

  ①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因此王位就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但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

  ②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比如,同是长度单位,以“里”去量路程可以,去量房屋之大小则不成;以“尺”去量房屋大小可以,去量一本书甚至一张纸的厚薄则难为它了。同是观察工具,望远镜可以观数里、数十里之外,看微生物则不行,能挥洒自如的是显微镜。以人而论,权大位显,如王如皇亦有他的局限。比如他就不能享受村夫之乐、平民之趣。《红楼梦》里凤姐说得好,“大有大的难处”。据说现在的荷兰女王也很为继承人发愁,因为她的三个子女因担心失去生活之趣对王位都不感兴趣。

  ③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享受高呼万岁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你看歌星、球星是追星族的国王;作家、画家是欣赏者的国王;学者、教授是他学术领域的国王;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教师整天享受着孩子们的拥戴,也俨然如王——孩子王。就是牧羊人,在蓝天白云下长鞭一甩,引吭高歌,也有天地间唯我独尊的国王感。

  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北宋时的柳永,宋仁宗不喜欢他,几次考试不第连个做臣子的资格也拿不到,他只好去当“民”。“凡有井水处都有柳词”。因而他在词坛成为了自己的国王——词王。林则徐被清政府贬到新疆伊犁,沿途官民却争相拜迎,泪洒长亭,赠衣赠食争睹尊容。到住地后人们又去慰问,去求字。以至于待写的宣纸堆积如山。在人格王国里林则徐被推举为王。

  ⑤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我看过一场演唱会,那歌手也没有什么名,但当时着实有王者风范,台下的女孩子毫不羞涩地高喊“我爱你”,演唱结束,要跟他拥抱。

  ⑥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只要做到这三点,不管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还是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诚实、勤奋就行——因为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虽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也可能还有崇拜者。所以人人皆可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要骄傲。

  17.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8.文章第②段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什么?作用是什么?(3分)19.文章第③段到第⑤段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章观点的?(3分)20.请在第④段结尾处列举一个事例来补充论述。(3分)21.你认为本文的观点对生活中的哪些人会有非常大的触动?(3分)【答案】

  17.人人皆可成为国王(3分)(意思相近即可)18.举例论证(1分)作用是为了证明“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是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这一观点。(2分)19.第③段: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1分)第④段: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1分)第⑤段: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1分)20.答案不唯一,能紧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这一分论点,举出例子并作简要分析即可。(3分)21.生活中的自卑的人(或骄傲的人)。(3分)初中议论文阅读题2

  江山之助

  据记载,隋代僧人智永,“闭门习书三十年,写得《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所退笔头五簏,埋作笔冢”。智永历来被视为勤学典范,尤其是心如古井的寺院生活,使他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离,沉浸在青灯黄卷、晨钟暮鼓的事佛环境里。

  古今确有一些书法家,适应于室内的寂寞生活,离不开邮票般大小的家园。书法本来就是寂寞之道,临摹古帖,遥追古人,都是独自在静谧中进行的。室内的苦练遂成美谈,似乎,书法学习就是室内的产物。

  其实书法家艺术生活的另一面是游山玩水。山水之乐同样是书法家的本性,“踌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是何等的

  。山水之乐洗去了书斋枯坐的寂寞,场景转换了,心境也为之一变。老子曾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在山水间徜徉和在书斋中勤奋,感觉是不一样的。

  山水对学书者好像是无所言无所教,但人在周游目览中“以悦为安”。王徽之称:“散怀山林,萧然忘羁”,山水美景洗去了杂念琐碎,使人进入其中,有回归天性的精神自由。像著名的竹林之游、兰亭修禊、西园雅集,文人都带有休闲交流的宽松。走出书斋,优哉游哉,一些佳作也在游山水间产生了。

  山水无语,处处都有玄机,试探着书法家的性灵。譬如荷池萧然远俗之美,在书法家眼里,构成了清幽脱俗的韵味。书法家对于景物有着天生的喜爱。王羲之爱鹅,支道林爱鹤爱神骏,王徽之爱竹,都钟情于清洁高雅的审美性格之物,它们传递着鲜活的信息,足以引发书法家遐想神游,使人脱略形迹而重精神享受,联系到书法之理、之趣。

  天地万物,品类繁盛,都从不同的方向开启了书法心灵的通道,获得书斋无法给予的生命体验。很多书法家正是由于山水游历而得笔法章法,得形态神韵。这在外人看来,真是荒诞不经,但事实却一再证明着。怀素“观夏云随风变化,顿有所悟,遂至妙绝”;文同“见道上斗蛇,遂得其妙”;黄庭坚“坐见江山,每于此中作草,似得江山之助。”这些都是美妙的例证。

  25.观点提取――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26.思路分析――表示文意的转折、标示本文由此而分为两大部分的一个词是:

  27.文题揣摩――从全文内容看,本文标题“江山之助”的含义是:

  28.语境品味――“兴高采烈、心旷神怡、豪情满怀、得意忘形”四个成语中,最适于用在第三段横线上的一个是:

  29.句意诠释――读第6段中画线的句,说说“事实一再证明”着什么。

  30.笔法探究――文章开头不提观点,却从智永“闭门习书”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

  参考答案:

  25.山水风物,从不同的方向开启着书法心灵的通道,让书法家获得书斋无法给予的生命体验。

  26.其实

  27.山水风物,滋润着书法家的性灵,开启着书法心灵的通道,让书法肖获得书斋无法给予的生命体验,帮助他们获得笔法、章法,获得形成形态神韵。

  28.心旷神怡

  29.很多书法家正是由于山水游历而得笔法章法,得形态神韵。

  30.①先由智永的事例引出人们对书法偏颇的认识,然后笔锋陡转,亮出正题,这样写既可巧出新意,又可避免偏颇

  初中议论文阅读题3

  眼界与读书

  (1)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周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既立志于中华之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冯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3)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还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4)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华尔特司各特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5)读书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么、采取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⑥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选自2011年3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问题:

  14、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第(2)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第(4)段提出了什么见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答案:

  14、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15、举例论证,列举了周、冯友兰读书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的观点。

  16、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文章第3段说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而第3段只论证了方式方法,第4段则论证了兴趣效果,使得论证更加全面而严密。

  17、示例:读书是一件高雅而神圣的事,要从中获得自己的时代使命,并为之努力奋斗。尤其是我们初中生读书,尤其是要超越升学的功利性,明确读书是为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增强自己的品德修养,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力。

篇四:谈谈江山之助与文学风格的关系论文

  论刘勰“江山之助”说的形成

  刘曼华

  【摘

  要】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提出的“江山之助”说得到了后世的广泛接受和认可,甚至成为文学批评家们评论文学创作中主客体关系的一个重要理论,对整个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自然观和创作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江山之助”说虽然是由刘勰所首创,但是,其理论内涵却是他受到了中国古人关于“天人合一”思想、地理环境论,以及“感物”说等理论的影响而形成的,是对前人所论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结和升华.本文将从以上所述三个方面对“江山之助”说的理论渊源进行探讨.

  【期刊名称】《宜春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8)011

  【总页数】5页(P97-101)

  【关键词】“江山之助”;天人合一;地理环境;“感物”说

  【作

  者】刘曼华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I022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最早提出了“江山之助”说,并用这一理论来概括自然景物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和作用,可以说是十分精到。此后,“江山之助”说也为后世所广泛接受和认可,并且成为了文学批评家们评论作家创作与自然景物关系的一个重要理论。“江山之助”说虽然是由刘勰所首创,但是,其理论内涵却是他

  吸收了前人关于“天人合一”思想、地理环境论,以及感物说等理论而形成的,它的产生和形成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刘勰“江山之助”说提出以后,后世作家及研究者从其理论内涵、价值、意义等多个角度研究颇多,本文对这些问题不作重复性论述,而是追根溯源,拟对其产生的理论渊源作一探讨。

  “江山之助”说论述的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中国古人对天人关系的讨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命题,我们研究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可以从天人关系论开始说起。中国古代天人关系论的核心是“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不仅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追求天人和谐一致的自然审美境界,对中国古典美学自然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江山之助”说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就受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天人合一”思想这一概念中的“天”有着复杂的多义性,根据前人的整理,“张岱年先生认为‘天’的含义有三种,有最高级主宰的意义,自然界和最高的原则的意思。任继愈先生认为关于‘天’的含义有五种,有主宰之天,命运之天,义理之天,人格之天和自然之天五种,季羡林先生则一概简化为大自然”[1]。我们并不否认“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有某种道德和意志方面的内容,但是在此讨论“天人合一”思想与刘勰“江山之助”说的关联性,并不对其复杂涵义作过多分析,而是仅取“自然之天”这一层意思。

  最早的“天人合一”思想来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恐惧和敬畏,它是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原始社会初期,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让人类感到神秘莫测,同时因为生产力水平的极为低下,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让人类感到无能为力,所以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对自然都是持有一种敬畏和崇拜的态度,这时的“天”在人们的意识当中是和人一样具有思想的,是一种人格化的神的形象。人类对自然的原始崇拜可以说就是最早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与“人”两个概念的并列对举最早出现于《尚书·周书·大诰》,其曰:

  予不敢闭于天降威,用宁王(即周文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天命)。即命曰:“有大艰(灾难)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

  天亦惟休(福佑)于前宁人(周文王)。[2]这里的“天”指的就是人格化的至高无上的神,它可以向人间降下灾难或福佑,而人(这里是指统治者)只有通过用“大宝龟”占卜才能得知“天命”。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最早的天命论的地位开始发生动摇。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天人关系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已经能够意识到“天”有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如《论语·阳货》中说: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3]

  这里强调四时交替、百物生长都是“天”本来的自然规律,因此,人也可以和“天”一样“无言”,这里的“天”已经是人可以效法和学习的对象。此外,老子在《二十五章》中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讲的也是同样的意思。这些都已经初步表达了天与人之间的相通性。基于此种观点,范蠡进一步提出人要遵循自然规律,《国语·越语下》载:

  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必有以知天地之恒制,乃可以有天下之成利……天因人,圣人因天;人自生之,天地形之,圣人因而成之……夫人事必将与天地参,然后乃可以成功。[5]他指出天、地、人都有其客观的自然规律,人只有按照自然的运行规律办事,“与天地参”,才能取得成功。

  除了对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有所认识外,认为天与人共生并存,人是自然界有机整体中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古人“天人合一”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周易·系辞下》云:“天地氤氲,万物化醇。”[6]认为万物都是天地和合的产物。《庄子·秋水》曰:“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7](P180)又《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

  生,而万物与我为一。”[7](P25)这些论述强调了人和万事万物一样,都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自然观后来一直为道家继承和发扬,如老子提出了“泛爱万物”、“纯任自然”、“无为”等一系列顺应自然规律的主张。也正是因为认识到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如《荀子·王制》中曰:

  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8]荀子提出,要根据草木、鱼鳖等生物的自然生长规律进行砍伐和捕捞等农事活动,这样才能保证百姓“有余食”、“有余用”、“有余材”,才是圣王的治道。又如《孟子·梁惠王上》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9]表达的也是追求天人和谐共生的观点。

  西汉时期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一个大发展。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说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阐述他的自然观,而是一套儒家政治学说,但是为了证明其学说的合理性,他的理论也涉及到了自然观的内容。如《春秋繁露·阴阳义》云: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喜气也,故生;秋,怒气也,故杀;夏,乐气也,故养;冬,哀气也,故藏。四者天人同有之。[10](P341)这种“天人相副”、“天人一也”的思想也是追求天人和谐一致的自然观的体现。又如《春秋繁露·为人者天》曰:

  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春秋冬夏之类也。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乐,夏之

  答也;哀,冬之答也。天人之副在乎人,人之性情有由天者矣。[10](P318-319)这里把人的喜怒哀乐与自然界的四季变幻联系起来,阐明了人的情感会受到自然界时令变化的影响,对“江山之助”说的形成更是有着直接的影响。

  “江山之助”说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脉贯通的,我国古代的自然观最早就是由“天人合一”思想发端而来的。从上述对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阐述,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先民们从敬畏和崇拜自然,到顺应自然,再到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的态度的发展变化过程。“江山之助”说也是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所讨论的问题都涉及到主客体的关系问题,都反映了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因此可以说,以“天人合一”为主流思想的天人关系论对刘勰“江山之助”说的形成是有着深刻影响的。

  刘勰在提出“江山之助”说时以屈原作为典型范例,他认为屈原所以能洞察诗歌创作的奥妙,是得到了“江山之助”,那么这里的具体语境下所谓的“江山”当指带有楚地特色的自然景观。这就涉及到了特定地域的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论也是刘勰“江山之助”说形成的一个重要基础。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或是影响其形体外貌和身体状况,或是塑造其不同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或是促进一地民风习俗的形成,等等。与此相关的论述可见于早期的诸多典籍,以下择其典型列举一二。

  中国自古以来就土地广袤,幅员辽阔,因而各地的地理环境,无论是自然地理特征,还是风俗习惯、乡土民情,往往都有很大的差别。又因为古时交通尚欠发达,各个地域之间的往来交流十分局限,各地的地域色彩就显得更加浓郁。古人的地理环境论已经涉及到了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

  古人认识到,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可以影响该地居民的生理特点和性格特征,并且其生理和性格特征是与该地的地形和气候特征相类似的。因此,刘安在《淮南子·地形训》中提出了“土地各以其类生”,而人“皆象其气,皆应其类”的理论,其

  曰:

  土地各以其类生,是故山气多男,泽气多女,障气多喑,风气多聋,林气多癃,木气多佝,岸下气多肿,石气多力,险阻气多瘿,暑气多夭,寒气多寿,谷气多痹,丘气多狂,衍气多仁,陵气多贪,轻土多利,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湍水人轻,迟水人重,中土多圣人,皆象其气,皆应其类。[11](P209-210)他认为自然地理环境,如一地的山川水土、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等因素直接影响人的身形外貌、身体素质和个性气质,造成他们或长寿或短命,或仁爱或贪婪,或敏捷或迟缓的不同特点,因而,他又进一步总结说:“是故坚土人刚,弱土人肥,垆土人大,沙土人细,息土人美,秏土人丑。”[11](P212)

  自然地理环境不仅直接影响人本身,而且也作用于不同地域的乡土人情和民风习俗的形成。如《礼记·王制》中就提到:“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12]这一论述明确指出了因为不同地理环境下“天气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的差异,而形成的“刚柔轻重,迟速异齐”等不同的风俗习惯。

  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人的生理特征和个性气质,而不同地域的人的个性特点和性格气质又可以通过该地独有的文学艺术反映出来。所谓文学即是人学,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经常也在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如《汉书·地理志》中记录了不同地域的环境特征在《诗经》中的反映,载曰:

  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故《秦诗》曰“在其板屋”。

  魏国,亦姬姓也,在晋之南河曲,故其诗曰“彼汾一曲”、“诸河之侧”。

  临甾名营丘,故《齐诗》曰:“子之营兮,遭我之间兮”。[13]关于人文地理环境对艺术的影响,早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的记载中就有体现,其曰:

  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优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太公乎!国未可量也。’……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14]

  这里讲的是吴国的公子季札到鲁国访问,请求鲁国的乐工为其演奏周朝各个诸侯国的音乐,并对不同国家的音乐进行评述的事情。季札每听到一段音乐,都能够根据该音乐“勤而不怨”、“优而不困”、“思而不惧”、“泱泱乎,大风也哉”等各自的特点分别判断出它是出自于哪一个诸侯国,他的判断依据正反映了不同地域的人文地理环境和风土民情对艺术的影响。

  古人关于地理环境对人的性格特征、地域的风土民情,以及不同地域文化艺术的影响的论述,可以说为刘勰“江山之助”说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地理环境论其实也就是古人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刘勰正是从这些论述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他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江山之助”说也可以说是文学中的地理环境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刘勰的“江山之助”说是《文心雕龙·物色》篇在探讨文学创作和自然景物关系时提出的理论命题,而《物色》篇阐发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文学创作中的情物关系。“感物”说论述“物”对人的感召和触动,讲的也是文学创作中情感的来源问题,因此它与“江山之助”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看作“江山之助”说的直接理论来源,而“江山之助”说是刘勰对“感物说”的进一步发挥和补充。当然,“江山之助”说也包涵了“感物说”以外的其他内容,在此不多作分析。

  中国古人很早就有“感物”的观念,认为人和自然事物是有感应的。《尔雅》载:“感,动也。”[15]这里已经体现出“感”有“使之动”的意思,但是尚且还没有明确“动”的主体和客体。而许慎《说文解字》的释义“感,动人心者也,从心咸声”[16]就阐释得比较清楚了。它已经明确交代了“动”的是“人心”。而“咸”与“感”本来就是一对古今字。《易经·咸卦》最早将“咸”释为“感也”。“咸”本是阐明男女婚恋道德的卦,由兑上艮下组成,兑为少女,艮为少男,咸卦讲的是阴阳、刚柔之间的相互感应。这样我们就知道,先秦时期的人们已经有了感应的意识。

  最早提出“感物”这一理论的是《礼记·乐记》。《乐记·乐本》云: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17](P498)它认为人的天性是好静的,一旦“感于物”就会有所动,而人心感物,又产生了好恶之情。又《乐记·乐言》曰:“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17](P507)这里说的是人有其本性,但是人的喜怒哀乐没有一定的规律,只有受到外物的感发,才会做出相应的情感反应。另外,《乐记·乐本》又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17](P494)认为音乐的产生都是来源于人内心的感情,而人的感情的生发则是由于受到了外物的触动,因此又把它概括为“乐也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者也。”[17](P494)这里讲的虽然是音乐理论,但我们知道,先秦时期所讲的“乐”并不完全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音乐,而是一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因此,以“感物说”论乐也就包含了论诗。

  西晋陆机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感物”说,并把它引入了文论,其《文赋》开篇即曰: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

  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18]陆机认为,世间万物和四时节气的变化引发了诗人的情思,由此产生了创作冲动。其中“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明确地表达了自然景物对作家创作构思的影响,这也是陆机“感物”思想的核心。

  刘勰的“感物”思想在《文心雕龙》的各个篇章中多有体现,如《明诗》篇揭示了“感应”发生的情感心理基础:“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19](P65)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等种种情感是与生俱来的,但是这些情感也只有在遇到外物的感召时才会呈现出来,而能够感动人心的莫过于天地间的自然景物。于是,在刘勰那里,自然景物对人心的感召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诠赋》篇曰:“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19](P136)《神思》篇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19](P493-494)这些论述都涉及到了自然景物对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激发作用。而《物色》篇更是专门讨论了自然景物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开篇就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19](P693)刘勰在《物色》篇中还强调了主客体的互动关系:“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所谓“随物宛转”、“与心徘徊”,讲的都是作家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刘勰在阐述他的“感物”理论的基础上,又结合了当时文坛过分注重物色描摹的状况,提出了“江山之助”,可以说,“江山之助”说包涵了“感物说”的相关内容,并在“感物”说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将作家对文学创作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提升

  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正如有学者所称“其(《物色》篇)论述之要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与《乐记》、《文赋》可谓一脉相通而更警拔凝炼,至于篇末宕扬一笔的“江山之助”论,堪称突破传统的感物说而高标千古。”[20]

  综上所论,刘勰“江山之助”说是对前人所论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结和升华,它的形成主要地借鉴了中国古人的天人关系论、地理环境论和物感说,并在此基础了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这一理论对整个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自然观与创作论都有着深刻影响。

篇五:谈谈江山之助与文学风格的关系论文

  明清汀州“龙山白云”诗与地理人文关系探析

  王水香

  【摘

  要】“龙山白云”名列“汀州八景”之首,明清时期受到众多文人的钟爱,产生了大量相关诗歌。“龙山白云”诗的创作与汀州独特的地理气候、人文底蕴、职官人才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古汀州府治所在地长汀县地处武夷山南麓,多山,汀水自北向南,蜿蜒迤逦穿城而过,依山傍水的独特地理条件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造就的山水景观为“龙山白云”诗提供了江山之助;长汀建置“肇于晋太康”,“成于唐开元”,悠久的历史,鼎盛的人文为“龙山白云”诗给予了人文之助;从创作主体而言,现存“龙山白云”诗的作者均工诗善文,且有相当功名职位,是为人才之助。%TheLongshanBaiyunsceneeverrankedthefirstinthe8Tingzhousceneries.ThewritingofLongshanBaiyunpoemshadverycloserelationswiththeuniquegeography,cultureandofficialpersonnelinChangting.TheancientTingzhouprefecturalgovernmentwaslocatedinChangtingCounty,whichisinthesouthofWuyishanmountainrange,withtheTingjiangRiverflowingfromnorthtosouth.ThelandscapesinChangtingwereandareverybeautifulsinceitissituatedatthefootofmountainsandbesidetheriveraswellasinasubtropicalmonsoonclimate.ChangtingCountyhasahistoryofseveralcenturiesandacultureoriginatedintheTaikangperiodoftheJinDynastyandbecameprosperousintheKaiyuanPeriodoftheTangDynasty.Thosepoemwriterswereallgovernmentofficialsandgoodatpoems.

  【期刊名称】《龙岩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1

  【总页数】5页(P112-116)

  【关键词】明清诗歌;汀州;龙山白云;地理;人文

  【作

  者】王水香

  【作者单位】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泉州362021;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福州

  350117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I207.22

  长汀县为古汀州府治所在地,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东南地理气候,造就了长汀众多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自然山水景观。“汀州八景”便是众多景观中的典型代表,八景之中又以“龙山白云”独占鳌头。“龙山白云”之美称源于长汀主山卧龙山气势雄伟,苍松直耸云端,每当雨过天晴,白云缭绕,云中见山,山中有云,宛若仙境。据可查文献资料,现存文人登临诗可追溯至宋代。宋元丰年(1078-1085)间,时任汀州通判郭祥正在游览美景后,赋诗赞曰:“卧龙胜事堪图画,迥压闽南七八州。”[1]100至明清两代,现存的“龙山白云”诗较前代更多,诗歌风格与内容亦更加丰富。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北方早出的《诗经》“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是质朴的“训深稽古”[2]5-6之作;而南方后起的《楚辞》“瑰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此“奇文郁起”的原因归于“楚人之多才”。[2]7-8魏征在《隋书·文学传序》中说:“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

  人得失之大较也。”[3]1730陆游《偶读旧稿有感》亦写道:“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4]1457可见,地理人文环境对文学创作及文学风格的形成具有深切的影响。综观“龙山白云”诗,其内容与特色亦与卧龙山的历史、地理、人文有着密切关联。

  关于卧龙山的山势特征,乾隆《汀州府志·山川》《古今图书集成·汀州府山川考》和乾隆《长汀县志》等史籍均有记载。乾隆《长汀县志》云:“卧龙山,邑治主山也。四面平田,一山突起,不与群阜相属,如龙盘屈而卧,中分九枝,故名‘卧龙’,又名‘九龙’,亦名‘无境’。”[1]100卧龙山有两点奇特之处,一为从远处眺望此山,形似盘曲卧于汀江畔匍匐着喝水的巨龙;二为从卧龙山巅环顾四周,只见四面群山环拱,似向卧龙作揖行礼。

  明清两代的“龙山白云”诗,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怀,无一例外均对“龙山白云”本身的地形、地貌乃至周边景色有相当的描绘。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卧龙山独特的地形使得文人们思绪翩跹,妙笔生花,写下不朽诗篇。

  与“龙山白云”结缘的诗人首推明代马驯。马驯,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出生于长汀县四堡马屋村,成化廿三年(1487),67岁的马驯辞官回乡,在长汀城郊十里铺张家陂筑屋数间,命名为“皆山堂”。晚年居汀期间,马驯常与好友游览名胜古迹,《鄞江八景诗》之一《龙山白云》即作于此时。诗曰:

  郡城有山何蜿蜒,恍若神物蟠其间。白云叆叇笼穷巅,依依约约相盘旋。

  云兮何日从龙去,大沛甘霖雨如注。直须一解枯槁容,山下苍生正延伫。[1]655乾隆《长汀县志》载:“邑治居龙山之阳,四望岗峦,崔嵬斗绝,水之所归,南走潮西,下豫章,东北注剑津,西北会于彭蠡,实东南上游,地既多山,流亦险阻,湍急奔腾,殆难名状。中间可数十里坦夷虚旷,忽突起一山,高数十丈,袤广将十里,山比峭壁,俯瞰南派,九支蜿蜒,飞处如虬,郾城北垣,高挂山巅,郡署数区,市尘井里,森列南麓。”[1]109马驯诗中的卧龙山正如《长汀县志》所载,于郡

  城之中蜿蜒蟠伏,山巅之间,白云萦绕,隐隐约约,宛如一条飞腾的巨龙。明代长汀人廖辅亦作《龙山白云》诗:“青山万仞云万重,蜿蜒神物蟠其中。有时汗漫接涛海,有时飘渺凌苍穹。飞腾变化世罕测,出没隐显人难穷。一朝霶霈作霖雨,会看四海歌年丰。”[1]655诗人用优美的诗句绘制出卧龙山“高数十丈,袤广将十里,山比峭壁”的景致。

  崇祯三年(1630)出守汀州的明代诗文家笪继良不仅描绘山中景致,还眺望远山美景,俯瞰山下汀水:

  万山廻合壮金城,二水交流正出丁。

  为有骊珠南面拥,遂令龙首北来擎。

  春深烟雨林多密,郡古人淳习尚轻。

  眺望不胜绵邈意,愿期永永乐升平。[1]111诗中所言“二水”指“鄞江”与“西溪”。“鄞江”即汀江,其流向一直为天下文士津津乐道:“天下水皆东,惟汀水独南,南丁位也,以水合丁为文。”[1]105“骊珠南面拥”指汀州城最南面的“宝珠峰”,因鄞江与位于府城西面的西溪二水合流之口形如珠圆而得名。诗中以俯瞰远眺的角度描绘龙山白云及龙山周边之景的地理位置、形象姿态,与文献资料的记载是非常符合的。

  自然山水景观的形成不仅基于地形地貌,还受到气候温湿的影响。卧龙山所在地长汀地处我国东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乾隆《汀州府志·气候》对长汀县气候有详细记载:“郡距江、广,复岭重岗,旧传为山都所居。率多岚瘴,故燥湿杂揉,寒燠靡常,大都恒燠鲜寒,冰雪罕见,禾稼再熟,民度腊少衣絮者。或一日暄凉顿别,所云‘日中常有四时天’是也,二、八月为甚。每岁正月即多阴雨。春、夏之交,霉雨蒸郁,琴书衣珮,湿润易斑。时复大雨,溪河暴涨,为田园陂坝害;时或终风不雨,或苦雨弥旬,或日中骤雨骤止。七、八月亦多阴雨,重阳以后,各以其风雨占冬及来岁所宜。其风有应时发者,春曰花信,夏曰吹荷花,秋曰冻木犀,冬曰黑风冻。若风雨不叶候,多损禾稼;而种山畬者,不嫌雨多。此通郡之气候也。然闽地最下,古称炎方。汀居闽上游,远溯九龙,至郡城最高,地气稍寒。至三月始蒸溽,可服葛。上、永二县,居郡下流,地近潮、漳,气益暖,故多产青果、柑桔之类。若郡邑各在万山之中,秋后岚气尤盛,虽朝食时,犹霏烟蔽空,草树尽溟濛色。或有微霜,朝凉昼燠,候多不正,行旅患之。此气候之大凡也。”[3]71正是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卧龙山上常年翠绿,山下江水灵动。诗人以细腻无比的眼睛欣赏着这清新、秀丽的山水风光,一山一云一水一色即从心底蔓延而出,晕染于笔墨之间。如丁潍《登卧龙山偶吟》诗:

  云在青山外,山在白云内。云山暗螭虬,鳞角宛修憩。风雨生灵光,星河落平地。千峰万峰云,呼吸通全气。松萝阴翳中,欲具结庐势。眼界空清虚,面面滴寒翠。缅彼山之人,林香吹薜荔。谁为诸葛君,慷慨隆中对?[5]616云在山外,山在云内,山与云已为一体。山之极远处,连绵的群山宛如一条虬龙影影绰绰地卧于白云之间;山之稍近处,耸立的山峰云雾缭绕,绵延而来;山之近处,树木青翠欲滴,枝叶如盖,清风拂面,野果清香扑鼻。丁潍以由远及近,大开大合又细致入微的笔法描绘了一幅卧龙山全景图。在诗之末尾,诗人由眼前的卧龙山联想到蜀国卧龙先生诸葛亮,诗句“谁为诸葛君,慷慨隆中对”,恰似一声感叹,感叹山中或有“诸葛君”,可又有何人能如刘备赏识其才,与之“隆中对”。怀才不遇的感叹或为人亦或为己,使清新的景致描绘带有淡淡忧伤。

  人文名胜往往是山水诗描绘图景、抒发情感的辐射源。“龙山白云”诗不仅取材于卧龙山独特的地形地貌,还生发于山上独有的人文底蕴。卧龙山上有北极楼、金沙寺、千松亭、风香亭、新乐亭等名胜古迹。北极楼,由明代崇祯年间知府唐世涵重建,又名玄武楼,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再次重建,道光年间又加修葺。楼内尚存《重建北极楼碑记》,碑头刻有双龙戏珠图纹。北极楼为卧龙山最高点,是俯瞰汀州美景的绝佳位置,文人们对其情有独钟,常登楼赋诗,吟唱咏叹。如清代徐曰

  都《北极楼》诗云:

  无境山高楼更高,虎头回望白云遥。

  金沙万户春风早,绿树清江晓放桡。[1]225“无境山”,卧龙山之别名。“高楼”,卧龙山上的北极楼。“桡”,原义为船桨,此处指在汀江上航行的船只。诗人伫立于卧龙山巅的北极楼,鸟瞰汀州城,城外田园似锦,四面黛山连绵,汀江蜿蜒南流,江上轻舟翩翩,好似一幅山水丹青佳作,美不胜收。

  熊为霖的长篇古风《登龙山北极楼放歌即书留壁》[1]175以北极楼为视角发散地,写出了卧龙山的奇特山势和周边的秀丽风景。“混然元气结枢纽,风雨不动蟠卧龙”,诗人把卧龙山比作一条巨大的卧于天地乾坤之间的蟠龙。“参差拱抱揖且跪,二十八宿齐森然”,写的正是卧龙山形似卧龙,群山环拱四周就像朝卧龙作揖行礼的山势特点。“黄姑织女河西东,转向南流作之字”,指汀江水由北往南穿过汀州城。“桑麻万井岑蜂房”,从北极楼俯瞰汀州城,城中建筑农田等一切恰似蜂房一般,突出了卧龙山之高峻。诗人以宏大的想象驾驭诗笔,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卧龙山“巍巍独立当天中”的雄伟壮丽,北极楼“万山丛杂一山尊”的堪比天齐,诗中充满了雄浑博大的气象。

  以北极楼为据点,抒写北极楼周边景色的还有杨联榜《登北极楼和韵》诗:“百尺高楼万里通,山灵此日醉词雄。眺来景物画图里,吐出风云诗句中。清磬一声烟树碧,飞鸦数点夕阳红。归馀胜事人争纪,柱史星文动紫穹。”[1]215李凌云的《夏日登北极楼》:“避暑高元揽,言登北极楼。峰岚拖画影,萝薜荫泉流。下界人烟渺,天心景物幽。已忘尘暍甚,三鸟共神游。”[1]190此二首诗以北极楼为据点,登高眺远,只见绿树清江,小舟荡漾,房屋鳞次栉比,环山层层叠叠,宛如一幅丹青佳作,令人内心逍遥,凡尘俗世已然忘却,唯有景色清新,神与物游。

  卧龙山的景致还在于其浓厚的人文底蕴。清熊为霖《书龙山讲堂壁示同学诸子三十

  韵》[1]157诗不但融合了龙山之人文渊源,还为龙山一景增添了人文特色。作为曾多次担任白鹿、岳麓等著名书院主教席的前辈,熊为霖在诗中贯穿了朱熹建立“白鹿洞书院”讲学开天蒙,主持修复岳麓书院受后人敬仰,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等重视教育的行为,既有对朱熹“卓哉紫阳子,疾呼当长风”的赞叹,又有“吾辈窃私淑,遗义参针锋”的敬仰;既有“修艺好密饬,器识先虚盅。鲸鳌浴海水,涛落青三峰”等谦虚敬慎学习方法的指点,又有对学子学成之后“如贾五都市,握瑾操璜琮”的美好展望。诗中用谆谆之言对龙山学子点拨心智,言语勉励,颇有启示之功。

  据已有资料,明清两代以“龙山白云”为题材的诗歌主要收录在《汀州府志》、《长汀县志》和一些诗歌总集、别集中,数量有几十首之多。“龙山白云”诗的创作与留存,与作者的身份、地位及其学识均有密切联系。现对部分留有诗作的诗人生平略加概述。

  “龙山白云”诗作者中,有一些原籍汀州,后或客地为官,或在乡居住的人士。他们的诗歌中既有美景,还包含着某种别样情怀。如明代马驯,字德良,正统乙丑(1445)进士,一生仕途较为平坦,处理政事颇有远见卓识,曾五次提升官职。明代廖辅,字舜元,号东山老人,岁贡,福建长汀人,孝宗弘治二年(1489)以贡知寿州,善诗,工草书。清代杨联榜,福建长汀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乾隆四十八年(1783)任浙江严州府桐庐县知县。据前引诗作,宦游经历使马驯在游览山水美景之时依然心系社稷,诗句中抒发出职官大济苍生的最强烈期盼;廖辅和杨联榜的诗歌表面描绘卧龙山美景,实则以景寄托久居他乡的游子对故乡山水的眷恋之情。

  另有一部分诗人为曾出守汀州的职官们,他们的“龙山白云”诗或描绘如画山景,或心系朝廷社稷,或笑谈闲适之乐。明代邵有道,都昌人,进士,嘉靖初为郡守,有诗:“万山触目势如龙,羽客登临气如虹。屈曲逶迤增变化,昂藏盘踞逼霄穹。

  苍松蓊郁看难尽,翠竹交加兴不穷。最是相逢真定数,斜阳可放酒杯空。”[1]111明代吴文度,江宁进士,弘治(1488—1505)间以南御史出守汀州,有诗:“孤城千堞寄荒村,百废萦心强就扪。海内黎元犹自困,客中襟抱向谁论。迂疏莫补承宣化,朽腐难酬旷荡恩。家国相期天万里,不胜归梦欲销魂。”[1]110明代笪继良,镇江举人,崇祯三年(1630)守郡。其诗前文已引。明代唐世涵,乌程人,崇祯八年(1635)以进士守汀州,有诗:“褰帷从北极,流览亦奇哉。五岭地逾僻,八闽天自开。浪花双镜合,黛粉一珠廻。无限凭高意,云谁卧里来。”[1]111明代王廷伦,泽州人,康熙三十四年(1695)由户部郎中出知府,著有八景诗,其中有《北山卧龙》:“无境天然卧九龙,蜿蜒山势壮堤封。齿因百雉临江水,鬛借千章绝顶松。杰阁勾留瞻魏阙,云潭应祷慰山农。桃花浪暖看飞跃,莫负城头鼎甲峰。”[1]670清代许殿辅,雍正五十五年(1730年)晋江进士,乾隆四年(1739)任汀州训导,著有《龙山讲堂对月赋尘贺峤太史》诗:“有月恰宜饮,花影如主人。杂坐二三子,随语皆天真。桂露洗怀抱,欲拟难具陈。且复倾我卮,弗事谭周秦。”[1]164清代徐曰都,字中甫,号目耕,建康乡人,少工诗、古文辞;乾隆十六年(1751),圣驾南巡献诗,赐杖一任长汀知县;乾隆三十三年(1768),中举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登陈初哲榜进士第,著有《北极楼》,已前引。

  还有一些诗人亦非汀州人士,因来汀游历讲学,留有“龙山白云”诗。这些诗歌往往具有山水之景与民风民俗密合无缝的特征。明代福建提学副使邵锐,字思仰,号端峰,别号半溪,仁和塘栖(今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人。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正德十五年(1520)为江西督学佥事,后历任福建提学副使、湖广参政、河南按察使等职。有文集《端峰存稿》。有七律一首:“北楼吟望有心期,公暇能来共一卮。满地江山春信早,万家烟火夕阳迟。省方到处长诹俗,体国平生重感时。振古唐虞真化日,百僚和让更谁疑。”[1]111清代熊为霖,字浣青、鹤价(一说学桥),江西

  新建人,进士。约在乾隆四十四年(1779)聘为岳麓书院院长。曾与李绂一起主纂《乾隆汀州府志》。有诗《登龙山北极楼放歌即书留壁》和《书龙山讲堂壁示同学诸子三十韵》,部分诗句已前引。

  综上11位诗人的粗略考论,全部为朝廷命官,从功名看,有8位进士,1位举人,1位岁贡。仅王廷伦,功名不可考,但其于康熙时由户部郎中出任汀州知府,列《汀州府志·名宦》,虽未明出身,亦可推论其应有相当的功名。要之,“龙山白云”诗的作者均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学识,且大多工诗善文。同样的“龙山白云”的景致,由不同身份、地域的诗人用如椽大笔绘出,即有了不同的情感和色彩,呈现出一种绮丽多姿的情态。

  【相关文献】

  [1](清)陈朝义,修,许春晖,纂.长汀县志[M].清乾隆四十七年刻本,稀见方志丛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2](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中华书局,1985.[3](唐)魏征.隋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3.[4](宋)陆游.陆游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5](清)曾日瑛,王锡缙,主修,李绂,熊为霖,主纂.汀州府志[M].中国方志丛书:据乾隆十七年修,清同治六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刊印,1967.

篇六:谈谈江山之助与文学风格的关系论文

  《文学与人生》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总学时

  32文学与人生

  LiteratureandLife授课学时

  32实验学时

  先修课程

  本科生

  负责人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

  0B

  通识选修课

  实践学时

  无

  姜金元

  0学分

  适用对象

  “文学与人生”课程是一门旨在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文化修养的通识课程,是教育部正式确认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之一。本课程贯课程简介

  (200字左右)

  通文学、历史和哲学,广泛征引古典的和现代的文学作品,广泛叙述古今中外文学故事和诗话词话和文学理论,在文学与人生的关系中展开对文学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人生是丰富多彩的,而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为我们描述、创造和保存了众多形态的人生。吸取其中的精华,又可以启示、培养新的人生。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感受到文学的丰富性和各种不同的人生形态,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感受能力,引导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感受人生,并积极健康地思考现实人生问题。

  三、学时分配

  以表格方式说明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

  教学课时分配

  教学形式及课时分配

  周次

  教学内容

  讲课

  4实验

  实践

  课时合计

  3241第一讲

  2345678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4424444

  4444444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讲

  绪论

  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了解了解文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特别了解吴宓的《文学与人生》教育思想,认识“博雅教育”的意义。

  本章主要内容:一、人生与教育

  二、《文学与人生》教学

  本章重点难点:吴宓博雅教育思想。

  本章参考文献:

  吴宓:《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ISBN:

  朱寿桐:《文学与人生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ISBN:3黄健:《文学与人生》,浙大学出版社,2004年,ISBN:4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博雅教育?

  2、在当前背景下,通识教育的意义何在?

  第一节、人生与教育

  1、生活即教育

  2、教育的去生活化

  3、教育生活化的回归

  第二节、《文学与人生》教学

  1、吴宓——《文学与人生》

  (1)博雅之士

  (2)“文学”与“人生”

  (3)《文学与人生》课程的开设

  (4)吴宓的文学观

  (5)吴宓的人生观理论及其人生观

  2、当代的“文学与人生”教学

  第二讲

  人生与文学关系略说

  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了解文学的观念、人生基本含义,以及文学与人生的关系的几层含义。

  本章主要内容:一、何谓文学?

  二、人生的含义

  三、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本章重点难点:文学的含义、文学与人生的关系的几种形式。

  本章参考文献:

  傅道彬,于茀:《文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ISBN:

  (美)莱斯利·费德勒:《文学是什么?高雅文化与大众社会》,译林出版社,2011年,ISBN:8本章思考题:

  1、谈谈你对“文学是什么”的看法。

  2、人生的基本层次有哪些?

  3、你认为文学与人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第一节、文学的含义

  1、文学的定义

  2、中国古代关于文学的描述

  3、《文心雕龙原道篇》对“文”的概括

  第二节、人生的含义

  1、大哉问——人生是什么?

  2、人生像什么?——诗人对人生的描述

  3、几种关于人生的理解

  4、人生的超越与诗性的生命

  5、人生的三大问题

  第三节、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1、文学——人认识自己的方式之一

  2、人生→文学

  3、文学→人生

  4、文学=人生

  第三讲

  自然的感召与呈现

  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自然的含义、自然对作者的感召,以及作者在文学作品中对自然的呈现。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自然的含义

  第二节

  自然的感召

  第三节

  鸢飞鱼跃——生命之自然秩序或自然境界

  第四节

  和之自然

  第五节

  自然的呈现

  第六节

  鲁迅、沈从文笔下的自然

  本章重点难点:了解自然观念的丰富性,了解自然与作者、作品的关系。

  本章参考文献:

  王吾道:《自然的回声:老子·庄子思想赏析》,海峡文艺出版社,2007年,ISBN:爱默生:《爱默生集》(上),三联书店,1993年,ISBN:2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自然?它有哪几层含义?

  2、谈谈你自己的一次在自然中的感应。

  3、自然的呈现有几种形式?

  第一节、自然的含义

  1、自然物、自然界

  2、万物原本的样子

  3、人的天性、天机

  4、课堂之外的生活、社会

  5、文学作品的风格

  第二节、自然的感召

  1、“物感”

  2、“物色”

  3、“江山之助”

  4、浪漫主义与自然

  第三节、鸢飞鱼跃——生命之自然秩序或自然境界

  1、中国古代道家的自然人生

  2、先秦儒家的自然人生态度

  第四节、和之自然

  1、人与自然的关系回顾

  2、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

  3、本真的生活与非本真的生活举例

  第五节、自然的呈现

  1、作为背景的自然

  2、作为手段的自然

  3、作为主体的自然

  第六节、鲁迅、沈从文笔下的自然

  1、鲁迅笔下的自然

  2、沈从文笔下的自然

  第四讲、风土、风俗与文学

  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作为生活的一种稳定形态的风俗与文学的关系。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社会环境与风俗

  第二节

  风俗与文学

  第三节

  风俗举例

  本章重点难点:文学与社会环境,特别是风俗的关系,风俗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

  本章参考文献:

  伏尔泰:《风俗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93年,ISBN:7伏尔泰:《风俗论》(中册),商务印书馆,2003年,ISBN:3伏尔泰:《风俗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ISBN:5汪曾祺:《汪曾祺文集

  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ISBN:2黄鸣:《左传与春秋时代的文学—兼论春秋列国民族风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ISBN:1邓云乡:《红楼风俗名物谭》,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ISBN:2韩经太等:《老舍与京味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ISBN:3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风俗?它有哪些特点?

  2、谈谈你家乡的某一较有特点的风俗。

  3、风俗在文学中有哪几种表现形式?

  第一节、社会环境与风俗

  1、社会环境

  2、什么是风俗?

  3、风俗的特点

  4、风俗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风俗与文学

  1、乡土与文学

  2、风土与人情

  第三节、风俗举例

  1、元宵

  2、上巳日

  3、端午

  4、中元节

  第五讲

  文学与人生的丰富性

  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文学在丰富人生中的作用。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文学为什么能使生活更多?

  第二节

  文学如何使生活更多?

  第三节

  当代的中国文坛为什么没有使生活更多?

  本章重点难点:通过与其他文化形式的比较了解文学使生活更多的内在机制。

  本章参考文献:

  (美)布兰德:《成为作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ISBN:6

  (英)迪克斯坦:《途中的镜子-文学与现实世界》,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ISBN:9本章思考题:

  1、文学与生活相比,哪一个更丰富?为什么?

  2、与其他文化形式相比,文学为什么能使生活更多?

  3、如何评价“戏说”历史、“穿越小说”等当代文坛现象?

  第一节、文学为什么能使生活更多?

  1、文体文学比政治更多“游戏”成分而少些功利色彩

  2、文学比道德更多些情欲少些“礼教”

  3、文学比哲学更多些“现象”

  4、文学比历史更多些“可能性”

  第二节、文学如何使生活更多?

  1、想象

  2、虚构

  3、认同与交流

  第三节、当代的中国文坛为什么没有使生活更多?

  1、娱乐化

  2、经济驱动

  3、形式的贫乏

  第六讲

  生活的两种色调——“苦”与“乐”

  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生活丰富性的两个主要表现形态。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人生的苦与乐

  第二节

  苦难与文学

  第三节

  快乐与文学

  本章参考文献:

  卢军:《救赎与超越:中国现当代作家直面苦难精神解读》,齐鲁书社,2007年,ISBN:7厉向君:《人生悲苦命运的象征——无名氏与其他中国现代作家作品论》巴蜀书社,2009年,ISBN:9

  一行禅师:《与生命相约:一行禅师的人生幸福三讲》,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ISBN:1毕淑敏:《毕淑敏散文作品精选集:幸福的七种颜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年,ISBN:7(以)沙哈尔:《幸福的方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ISBN:9本章思考题:

  1、谈谈你对“快乐”的理解。

  2、苦难与文学的关系如何?

  3、如何理解“仁者之乐”与文学的关系?

  第一节、人生的苦与乐

  1、忧乎?乐乎?

  2、快乐的两种形式(康德美学介绍)

  3、仁者之忧与仁者之乐

  第二节、苦难与文学

  1、苦难对作家的影响

  2、文学文本中的苦难表现

  第三节、快乐与文学

  1、游戏

  2、抽象的抒情

  3、幸福对作家的影响

  4、文学文本中的幸福表现

  第七讲

  行走中的风景

  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行走的含义与价值。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行走的意义

  第二节

  行走在美文中

  本章重点难点:掌握行走的意义,练习在文字中的行走。

  本章参考文献:

  季羡林:《行走天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ISBN:7毕淑敏:《我的行走笔记》,时代文艺出版社,2007年,ISBN:5余秋雨:《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1992年,ISBN:X余秋雨:《行者无疆》,华艺出版社,2001年,ISBN:张炜:《你在高原》之《无边的游荡》,作家出版社,2010年,ISBN:1本章思考题:

  1、行走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中国古代文学的行走

  3、以《行走XX》为题写一篇散文。

  第一节、行走的意义

  1、行走的哲学意义

  2、行走的人生价值

  3、行走的文学意义

  第二节、行走在美文中

  1、文学与语言

  2、几种常见的语言观

  3、直面语言

  4、汪曾祺论文学语言

  第八章

  向死而在

  本章教学目的:了解死亡对生命的意义。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生与死

  第二节

  临终之眼

  第三节

  死亡——文学永恒的主题

  本章重点难点:了解人的存在的两种基本方式,认识死亡的不同含义。

  本章参考文献:

  段德智:《死亡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ISBN:7(美)布朗:《生与死的对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ISBN:7(法)勒维纳斯:《上帝

  死亡和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ISBN:(美)雪莱·卡根:《死亡哲学》,耶鲁大学公开课,见互联网

  本章思考题:

  1、简述东西方对死亡的态度。

  2、如何理解“向死而在”?

  3、举例说明文学作品中的死亡表现。

  第一节、生与死

  1、中国古代哲人的死亡观

  2、西方哲学的死亡观

  3、生命存在的两种方式

  4、死亡对于生命的意义

  第二节、临终之眼

  1、死亡与审美

  2、生命的超越

  第三节、死亡——文学永恒的主题

  1、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死亡表现

  2、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死亡表现

  五、实践内容

  结合第四讲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做课后作业,批改后作课堂讲评。

  六、考核方式及要求

  期末考试以闭卷笔试方式进行。期末考试按70%,平时作业按30%计入总成绩。考试内容侧重考核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思维和分析文学现象、文学文本能力。

  七、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吴宓:《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ISBN:

  朱寿桐:《文学与人生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ISBN:3卢军:《救赎与超越:中国现当代作家直面苦难精神解读》,齐鲁书社,2007年,ISBN:7汪曾祺:《汪曾祺文集

  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ISBN:2爱默生:《爱默生集》(上),三联书店,1993年,ISBN:2

  大纲制定人:姜金元

  大纲审定人:

  教研室主任

  教学院长(主任):

  制定日期:2018年6月30日

篇七:谈谈江山之助与文学风格的关系论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中国现代文学主要作家

  1、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树,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鲁迅”是其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散文诗集有《野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主要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十四部鲁迅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奠基人,同时又是一座高峰。

  第一,鲁迅的文学创作是为了改造国民的劣根性,是为了重塑和振兴民族精神,是为了推进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他将文学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根本途径,他的创作是真正的为人生而艺术

  第二,鲁迅决不只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思想家,其作品的思想深度与众不同。这种深度来自他丰富的生活经历及深厚的文化修养。少年时代的鲁迅经历了家道中落,饱尝人间冷暖,体悟到人生真相。青年时代的他广为接纳中外文化,弃医从文,确立人生志向。他亲身经历了重大的社会变革,对现实有清醒深刻的认识,这些都决定了其文学成就远远高于其他作家。鲁迅的创作始终饱含着对民族劣根性的批判。这些都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审美方面,鲁迅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切体会,打下了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在南京求学和在日本留学期间,又大量阅读了西方古典美学著作,接触了最新思潮,这些为他后来从事文艺学术事业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附录一文学常识

  2.胡适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糜,学名洪骍,笔名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学者、诗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他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开新文学运动之风气,是胡适里程碑式的著作。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

  3.茅盾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主要作品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杰作,显示了左翼文学阵营的战斗实绩

  4.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也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主要作品有《女神》(包括《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等),历史剧作有《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蔡文姬》《武则天》等。《女神》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诗集,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不朽的诗歌作最,开创了一代新诗风,奠定了新诗运动的基础5.巴金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小说代表作有长篇《灭亡》及续篇《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憩园》《第四病室》

  《寒夜》等;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神·鬼·人》等;散文集有《海行》《旅途随笔》《生之忏悔》《点滴》《随想录》等

  巴金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勤奋多产的小说家;优秀的散文作家;出色的翻译家;在编辑出版方面贡献诸多。

  6.老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老舍著述宏富,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包括《惶惑》偷生》《饥荒》三部)《鼓书艺人》等;中篇小说《月牙儿》;短篇小说《断魂枪》;话剧《茶馆》《龙须沟》等。他成功地开掘了北京市民生活领域,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市民社会的人物形象

  老舍是现代著名的京味作家和语言大师。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表现在:成绩卓著的小说家;优秀的剧作家;抗战时期为巩固和扩大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巨大贡献。

  7.孙犁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解放区代表作家。他的小说清新优美,以诗意表现生活见长,常常以战争为背景,但并不正面描写战争,常常在战争中吟咏人性之善和人情之美。小说代表作有《荷花淀》芦花荡》嘱咐》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作品集《白洋淀纪事》等

  8.沈从文

  沈从文(1904-1988),原名沈岳焕,现代小说大家。尤其善于描写湘西边地的人情风土,被称作乡土小说别具一格的代表。边城》是其代表作。此外,还有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集《湘西》和《湘行散记》等。沈从文是“京派”小说的领衔者,其创作主要表现人性之“常”。他疏于政治而亲人性,即他主要不是从政治的角度,而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审视和剖析人生,高扬“道德”意识去抨击现代异化的人性,讴歌古朴美好的人性。

  9.徐志摩

  徐志摩(1897—1931),原名徐章垿,浙江海宁人,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夜》《猛虎集》《云游》等;诗歌名篇《沙扬娜拉》《再别康桥》《海韵》等;另有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等。

  10.戴望舒

  戴望舒(1905-1950),20世纪三十年代“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代表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诗歌名篇有《雨巷》《断指》《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因写有名篇《雨巷》,故有“雨巷诗人”的称号。

  11.周作人

  周作人(1885—1967),鲁迅的二弟,现代散文大家。“五四”时期,周作人一方面积极倡导“为人生”的创作主张和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人的文学”的理论,积极推进文学革命的发展,他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是新文学初期的重要文献;另一方面,也大力提倡发展现代散文,1921年6月,他发表了一篇名为《美文》的短评,鼓励“治新文学的人”大胆尝试现代小品散文,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积极推进它的发展和繁荣。散文集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苦茶杂记》《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等;散文名篇有《故乡的野菜》《乌篷船》《苍蝇》《苦雨》《鸟声》《喝茶》等。

  12.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原名林玉堂,福建龙溪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剪拂集》《大荒集》;散文名篇有《祝土匪》《论趣》《说文妖》等;小说代表作有《京华烟云》《红牡丹》《风声鹤唳》《朱门》等

  13.梁实秋

  梁实秋(1903-1987),北京人,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现代散文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杂文集《骂

  人的艺术》,散文集《雅舍小品》秋室杂忆》文学因缘》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

  14.丰子恺

  丰子恺(1898-1975),浙江石门湾人。最初以“漫画”知名于世,后来发表散文随笔。20世纪30年代出版散文集《缘缘堂随笔》《随笔二十篇》《车厢社会》和《缘缘堂再笔》等。散文内容丰富驳杂,以一种缘自佛理的眼光观察生活,将琐碎的事物叙说得娓娓动听,落笔平易朴实,有赤子之心

  15.钱钟书

  钱钟书(1910—198),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3年起,任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8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钱钟书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他的小说和散文都具有机智隽永的风格。有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16.朱光潜

  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安徽省桐城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是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被选为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政协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谈美》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等作品。朱光潜还写有《谈文学》等讨论文学写作和翻译技巧的论文集,以内容丰富、深人、切实、文笔流畅、易懂,深受读者喜爱。有《朱光潜全集》。

  二、中国当代文学主要作家

  1.舒婷

  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福建厦门人。她与北岛、顾城齐名,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露珠里的诗想”》等。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诗集《双桅船》获1979-1982年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

  2.余华

  余华(1960-),浙江海盐人,当代作家,先锋派小说代表作家,与苏童、格非等人齐名,著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X战栗》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2年获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4年获法国文学骑士勋章。长篇小说《活着》由张艺谋执导拍成电影。

  3.苏童

  苏童(1963-),本名童忠贵,先锋派小说家。代表作包括《园艺》《红粉》《妻妾成群》已婚男人》和《离婚指南)等。苏童尤为擅长刻画女性形象,“红颜薄命”的古训,在苏童手里特别富有韵味。在他看来,也许“女性身上凝聚着更多的小说因素”,那些女性优雅明净,任性而薄命,浑身散发着感伤的诗意

  4.铁凝

  铁凝(1957-),当代著名作家,现任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国文联**、中国作家协会**。主要著作有《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总计300余万字。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

  5、汪曾祺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在短篇小说创作

  上颇有成就。他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大夫”

  6、贾平凹

  贾平凹(1952-),陕西丹凤人,著名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商州》《妊娠》《逛山》《油月亮》《浮躁》《废

  都》白夜》《土门》《病相报告》《怀念狼》《秦腔》高兴》等;中短篇小说集《山地笔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美穴地》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走山东》《商州三录》说话》《坐佛》等;诗集《空白》

  以及《平凹文论集》等

  7.余秋雨

  余秋雨(1946-),浙江慈溪人,当代学者、理论家、散文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著有《戏剧理论史稿》等多部文艺理论著作。写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千年一叹》等系列文化散文。他是20世纪90年代“散文热”中文化散文的重要代表,是一位拓展了散文创作领域、成就突出、风格独特的散文家。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

  8.启功

  启功(1912-2005自称“姓启名助”,字元自,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其主要著作《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启功絮语》《启功赘语》《汉语现象论丛》《论书绝句》《论书札

  记》说八股》《启功书画留影册》。

  9.陈启佑

  陈启佑(1953-),笔名渡也、江山之助,台湾嘉义人,当代作家,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博士。现任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国文系所教授、国立中兴大学中文系兼任教授、中国修辞学会筹备委员、中华自然文化学会理事等职。有评论集《唐代山水小品文研究》《渡也论新诗》,诗集《手套与爱》《我是一件行李》,散文创作以小品为主,散文集有《历山手记》《永远的蝴蝶》等。

  10.李国文

  李国文(1930-),当代作家,1947年入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攻读理论编剧专业。1949年投奔革命到北京,进华北革命大学学习。1950年至1953年间先后任天津铁路文工团和入朝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文工团创作组长。1954年到中国铁路总工会宣传部任文艺编辑。1957年7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反对官僚主义的短篇小说《改选》引起一定反响。但不久就被打成“右派”,下放到铁路工地参加劳动,此后长期搁笔。198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于1982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1986年调到中国作家协会,担任《小说选刊》主编,至1989年底该刊停刊。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花园街

  五号》和中短篇小说集《第一杯苦酒》《危楼记事》《没意思的故事》《洁白的世界》等。随笔散文集:《骂人的艺术》《淡之美》《大雅村言》《楼外谈红》《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国文人的活法》《唐朝的天空》等。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大奖

  11.张洁

  张洁(1937—),祖籍辽宁抚顺,生于北京,当代著名女作家。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美国文学艺术院荣誉院士,国际笔会中国分会会员,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六届全委会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著有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中短篇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只有一个太阳》等

  12.张抗抗

  张抗抗(1950-),杭州市人,当代著名女作家。1969年赴北大荒农场上山下乡,在农场劳动、工作8年。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1979年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至今。现为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第七、八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代表作: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张抗抗自选集》5卷等,中篇小说《淡淡的晨雾》,短篇小说集《白罂粟》,散文集《嫁衣之纫》等

  13.史铁生

  史铁生(1951-2010),当代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描写残疾人的心态与命运,平淡质朴,意蕴深厚,有独特的风格。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

  14.黄苗子

  黄苗子(1913-2012),广东中山人。当代知名漫画家、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书法家、作家。早年就读于香港中华中学,先后任《新民报》副总经理、贸促会展览部副主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曾担任过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文联委员,第五、六、七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有散文集《货郎集》《青灯琐记》《风雨落花》,诗集《牛油集》《三家诗》,美术论著《八大山人传》等。

  15.余光中

  余光中(1928-2017),台湾诗人,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当代著名诗人、学者、作家、翻译家。余光中文学语言繁复善变,力求在“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炼出一颗丹来。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因题材而异。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膩而柔绵。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天国夜市X钟乳石》白玉苦瓜》等,其中最著名的有《乡愁》。散文集有《左手的掌纹》《分水岭上》《记忆像铁轨一样长》《隔水呼渡》《逍遥游》。

  16.迟子建

  迟子建(1964-),黑龙江漠河人,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北极村童话》,散文集《伤怀之美长篇小说《树下》《伪满洲国》等。其作品荣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部分作品在英法、意、日等国出版,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篇八:谈谈江山之助与文学风格的关系论文

  《文心雕龙》物色论

  摘要

  刘勰的《文心雕龙》,系统性地论述了文学的内容、形式,包含对前人的继承和对文学的创新,而“物色”论更是《文心雕龙》中所研究的重要文学理论。对于有着众多词义的“物色”,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解释了它在书中更深层的含义,并且在对“诗言志”延伸的基础上挖掘“物色”与情志之间的关系。刘勰通过对“物色”的研究,揭示了它的理论内涵,阐述了创作主客体的相互影响关系。更是对当时晋宋文风的“文贵形似”进行批判,肯定其中的价值,并提出对此的改良意见。本文围绕《文心雕龙》全文,以《物色》篇为主,对“物色”进行释义,研究其对于自然外物与创作主体之间关系的探讨,以及“心物交融”这个主要观点,探索其对当时文学创作重视“文贵形似”的批判。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物色

  诗言志

  心物交融

  Onthesearchofwenxindiaolong

  Abstract

  Liuxie"swenxindiaolongsystematicallydiscussesthecontentandformofliterature,includingtheinheritanceofpredecessorsandtheinnovationofliterature,andthe"search"theoryisanimportantliterarytheorystudiedinwenxindiaolong.Asforthe"search"withmanymeanings,liuxieexplaineditsdeepermeaninginthebookin"wenxindiaolong",andexploredtherelationshipbetween"search"andemotiononthebasisoftheextensionof"poemyanzhi".Liuxierevealeditstheoreticalconnotationandexpoundedthemutualinfluencebetweenthesubjectandobjectofcreationthroughhisresearchon"search".Moreover,itcriticizesthestyleofthejinandsongdynasties,affirmsitsvalue,and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foritsimprovement.Centeringonthewholetextofwenxindiaolong,thispapermainlyfocusesonthesearchandexplainsthesearch,studiesitsdiscussionontherelationshipbetweennaturalobjectsandthecreativesubject,aswellasthemainpointof"theblendingofmindandmatter",andexploresitscriticismoftheemphasison"thepreciousstyleofliterature"inliterarycreationatthattime.

  Keywordsliteraryheart,carvingdragon,searchingforpoetry,expressingaspirations,heartandthingblending

  目录

  引言………………………………………………………………………………………………………1一、“物色”释义……………………………………………………………………………………

  (一)“物色”的定义…………………………………………………………………………

  1(二)“物色”与情志关系………………………………………………………………………2

  二、“物色”的理论内涵………………………………………………………………………………3

  (一)外物对创作主体的感召……………………………………………………………………3

  (二)心物交融的理论原则………………………………………………………………………4三、对“文贵形似”的批判……………………………………………………………………………5

  (一)对“形似”的认可…………………………………………………………………………5(二)对文章“繁缛”的批评……………………………………………………………………6(三)对“文贵形似”缺点的建议………………………………………………………………6

  结语………………………………………………………………………………………………………9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引言

  刘勰的《文心雕龙[1]》,吸收了儒家、道家的美学思想,并且以儒家思想作为其核心和文学思想纲领。它对于文学的形式和内容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地论述,在文学的继承和革新关系上亦提出了新的探讨思路。

  沈约评价《文心雕龙》时说它“深得文理”,认为它对于文章诗歌的内在规律和道理都总结归纳的很深刻。黄叔琳说它:“于凡文章利病,抉摘靡遗”,赞叹它对当时诗文作品的缺点弊病总结的很到位,很全面。这两点在《物色》篇中很好地体现了出来。

  《物色》篇在《文心雕龙》全书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物色”论更是其中集大成的文学理论。它吸收了《诗经》、《楚辞》等经典著作中的优秀文学内涵,又融入了对当时文学风气的批评观点,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学理论,总结出了新的文学创造方法。

  刘勰在《物色》篇中详细地对“物色”进行了解释,阐述它的含义,探索自然外物对于创作主体的影响,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更是在其中提出了“心物交融”这一主要观点,讨论如何将创作主体和客体完全交融,从而达到“物有尽而情有余”的状态。

  我认为,刘勰之所以单独撰写《物色》篇,并在其中对“物色”如此大谈特谈,是因为他想通过“物色”论来表达他对于当时文学界“文贵形似”这一现象的批判,他在肯定文章需要重视“形似”的同时,还提出要把握好“神似”这一标准,并为此发表了《物色》篇主要探讨的“心物交融”这个观点。他以“心物交融”为基础,联系了屈原创作《楚辞》的成功原因,即“江山之助”,融合自己表达的“晓会通”的观点,对如何改变“文贵形似”这一创作现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一、“物色”释义

  “物色”一词有很多的定义,历代文学家都对它进行过解释,并试图阐释它的含义,而刘勰在《文心雕龙》也对于“物色”的释义表达了他的研究成果。

  (一)“物色”的定义

  《礼记?月令》中说:“瞻肥瘠,察物色。”根据研究,这应该是“物色”一词所出现的最早的文字记载。在这里,“物色”与当时的祭祀风俗牵扯到一起,它是指供祭祀时用的“牲畜毛皮的颜色”。

  [1]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194页。

  在与刘勰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一些文学家,也在文章中多次有“物色”一词的出现。南朝宋诗人鲍照的《秋日示休上人》说:“物色延暮思,霜露逼朝荣。”还有同时期的文学家和诗人颜延之在《秋胡诗》中有一句:“日暮行采归,物色桑榆时。”这里的“物色”其实都是指“风物;景色”。由此看来,“物色”在当时的意思,人们更倾向于理解成“景色”这一概念。

  到了南朝梁时,经由萧统组织编选的《文选》,其中收集了《风赋》、《秋兴赋》、《雪赋》、《月赋》四篇赋,并将其归纳于物色类,从这里可以理解为当时对于“物色”的解释主要是指“风、花、雪、月”之类,而这又是在刘勰的《文心雕龙》成书之后了。

  《诗经?小雅》记载:“三十维物,尔牲则具[1]”,意思是说有三十头杂色牛,根据考察,认为其中“物”指的是“杂色牛”,大多数学者也认为这就是“物”的本义。而“物”还有很多的引申词义,如许氏《说文》中认为“物”有“万物”这一意思,根据《文心雕龙》的《物色》篇中“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来看,其中的“物”显然指的是“自然万物”。

  至于“色”字,它的本义是指“脸色”。唐代李善对《文选》里的“物色”注解:“有物有文曰色,风虽无正色,然亦有声[2]”。风虽然没有物象,无法直接看到,但是却有“声”。“声”不只是可以听到风声,还是指我们可以感受到它,能够从非视觉感官感受到它,甚至能仅以此便明白这即风,这就是是“风”之“色”了。《文选》的创作时间与《文心雕龙》的相接近,我认为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勰对于“色”的定义便是对“物”的进一步阐释,他觉得“色”是“物”的本质,是“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文心雕龙?物色》篇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是该篇的第一句,却也说出了刘勰的看法,他认为四季之景物的不断变化会使人们的心情也发生改变,并因此使人们产生相应的感受。“物色”影响到观察它们的人,我认为这才是刘勰对“物色”解释的重点。“物色”可以对人们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使得观察它们的人们的感受不断变化,这正是因此,我认为在《文心雕龙》中,“物色”的意思不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景外物的声色形貌”,还指社会上的各种事物、事件和来自外界对创作主体的各种刺激,这就是我认为的《文心雕龙》中“物色”的定义。

  (二)“物色”与情志关系

  《文心雕龙?明诗》篇说:“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诗言志”最早出现于《尚书?尧典》中,古代文学家们在探讨诗的本质时,就是通过它来提出自己对此的看法。而各朝各代的文学家们

  [1]

  [2]

  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102页。

  涂光社:《早期“物色”描写的演进与三种写景风格的形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6期,第81~85页。

  对于“诗言志”的观点也不一样:春秋时期,《左传》认为它是“赋诗言志”,指引用《诗经》的话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战国时期,屈原在《离骚》中感慨“屈心而抑志”,又在《怀沙》中感叹“冤屈而志抑”,这里的“志”不仅有政治抱负的意思,还有其思想和感情的含义。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志”的意思跟随时代发生变化,它更多是趋向于思想、心灵和情感这一类,而这个时候的“诗言志”也多是指用诗来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情感。

  正是因为“志”的含义繁多,文学家们对此以不同的观点分成两个派别:一个是重视事理的叙述、强调诗文对于政治和教化的作用的重理派;另一个是重视情感的表达、追求诗歌感情抒发的重情派。而刘勰的“物色”论正是在此基础之上,对“诗言志”这个理论的引申和阐释。

  我认为生活在南朝宋时代的刘勰,自然会受到汉代以来文学界对于“志”的理解的影响,他也会认同诗歌是用来表达诗人内心想法和感情这一观点。《明诗》虽然主要是说四言诗和五言诗的历史与创作特点,但是其中的“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和“神理共契,政序相参”,也包含了他对于诗的看法,即是说诗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表达。刘勰认为诗应该是要与自然相一致,同时也要与政治结合起来,他也因此认识到诗歌的产生是因为诗人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便与“物色”的道理相映衬,刘勰借此来阐明他更深层的思想。

  《物色》篇中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诗人因受到外界的刺激,从而影响以及内心情感;随后“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即因情写作,用语言将感情表达出来。刘勰用“物色”来说明了诗人写诗是受到了现实中外物的感召,同时也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诗言志”的“志”虽然也强调了对诗人内心情感和情志的表达,但是它更注重于对社会政治方面表现的情感,包括对仕途不顺、国家安危等状况的感慨和悲叹。而“物色”却主要是包含自然景物和环境这方面,它实质上还是对情志的延伸。“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诗人先是以外物在主体,从而牵引出情感的流露;而后又以情感为主体,用言辞表达出来,描绘出外物的形貌声色。“物色”与情志正是这样相互影响,互为体用的关系。

  二、“物色”的理论内涵

  《文心雕龙》中,刘勰把《物色》篇单独提取出来,在其中融入了自己对“物色”的看法,从创作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物交融”这个主要观点两方面,详细阐释了“物色”的理论内涵。

  (一)外物对创作主体的感召

  钟嵘的《诗品序》中写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礼记?乐记》

  中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这两部著作中都提到了自然界的景物对于观察者情感的影响,与《文心雕龙》的《物色》篇首句有异曲同工之处。《物色》篇首句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即是说自然界外物的声色形貌会给文学作家带来不同的心情感触。

  正是在这样的观点下,刘勰总结出了自然界的景物对于作家的影响和作用,提出“情以物迂,辞以情发”这个观点。这两句阐释了自然环境与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正是因为作家对自然界景物有了深刻的感受,才能使得作家在这种感受下用艺术的言辞语句,将它们在文章诗词中详尽地表现出来。

  《文心雕龙·明诗》中说道:“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这句话也是对这个基本原理的补充说明:人拥有各种情感,或喜悦,或悲哀,当观察外界风景,聆听自然声音,就会因此有所感应,自然而然地就会借此吟咏自己的情感和志向。自然界的景物对于作家有着如此巨大的感召力,总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感情,使得作家们每当看到随着一年四季不断变化的自然景物时,往往也会情由心生、有感而发,感叹外物的多姿多彩,这就是“情以物迁”。

  而“辞以情发”则是指:正因为作家受到了外界景物的影响,所以才会运用艺术性的言语字词写成文章,从而抒发自己的在自然中体会到的思想情感。《文心雕龙?知音》中有一句话,“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而且《体性》篇中也有“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这都说明了“辞以情发”的重要性。作家观赏景物,看到或听见景物的容貌声音,触动自身的情感,激发了他们创作的冲动。为了满足这种创作的欲望,作家将其运用充满艺术性的言辞语句,写作出诗词文章来,以此表达自己的感情志向。

  所以,刘勰的物色论认为,自然界景物随着时间的变化,在改变的过程中也会影响到作家们的心情感受,使得他们在观景、赏物的时候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感想;为了抒发这种感想,作家们将其融入言辞之中,写成文章,从而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作为创作客体的外物对于创作主体的作家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也正是这样。

  (二)心物交融的理论原则

  “心物交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观点,是用来阐述创作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这个观点也正源自于“物色”论中。《物色》篇说:“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蒋祖怡的《物色篇试释》:中说:“写气”指神似,“图貌”是指形似[1]。“随物宛转”是指创作中,作家要以物为主,描写外物时要深入细致地观察,要发现外物的真实一面,不能只是凭借作家个人的看法随意改变其形象。而“与心徘徊”则是指创作时以心为主,要用心去驾驭物,写出自己所发

  [1]

  张灯:《文心雕龙物色疑义辨析举隅》,《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第62~67页。

  现的物的一面,在物中铭刻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这两者看似相互矛盾,但是其中是融入了刘勰对于创作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看法。刘勰认为,研究外物需要观察入微,甚至要让自己的精神与外物联系在一起,才能察觉到该事物的本质和真理,这已经达到心物交融的境界了。而正是能做到心物交融,才能将景物写得活灵活现。《物色》篇中也说:“以少总多,情貌无遗”,“以少总多”是描写景物的方法,“情貌无遗”则是描写景物的要求。“情貌无遗”要求的是写作时不仅要将景物的外表形状描写清楚,更要能将所写景物的精神面貌一并表达清楚,这就是要求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还要做到“神似”。正是因为作者和景物心神相通,物我合一,才能够将自己的精神融入到景物之中,做到借助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感志向。

  《文心雕龙》物色论也有对“天人合一”的讨论。“天人合一”这个观点认为“天”有意志,“天意支配人意,人意感动天意”,因此二者合一。《物色》篇中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物色相召,人谁获安?”这是说大自然的景色使作家受到了影响,让作家们心情无法安定下来,这是指天意影响到人意;而后“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作家因外物生情,而为了表达这份感情又要组织言辞、写成文章。而为此,作家们又要观察外物之景,研究外物之情,“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做到能够抓住物象的主要特点,将其运用文字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地步。《体性》篇说:“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正是因为感情充沛,作家才能写出感人的作品,人意也因此感动天意。

  从这里来看,“心物交融”说也正是这种追求创作主体和客体二者合而为一的文学观点,作家创作中不能仅仅以物为主,否则会使文章变成只是对物的临摹品;作家亦不能仅仅以心为主,否则会让文章变得只为抒怀己见,没有客观真实性。只有这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交融,才能使得诗词文章中作为创作客体的物栩栩如生,又能让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的心表达出来。正如《文心雕龙讲疏》所说,这是“以物我对峙为起点,以物我交融为结束[1]”。

  三、对“文贵形似”的批判

  刘勰在《物色》篇中探讨“物色”的含义,正是想借此将“物色”这一理论的内涵进行详细阐释,以此来表达他对当时晋宋文风的批评和改良意见。

  (一)对“形似”的认可

  刘勰在《物色》篇中对于晋宋时期的文章风格做出过批判,主要就是为了探讨怎样将创作主体和客体完全融合,从而达到“物色尽而情有余”的状态,对此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并非是完全批评了当时“文贵形似”这种创作现象,不如说他是肯定了“形似”这个准则,这一点从“功在密附”

  [1]

  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中可以看出,也就是说他认为作家在写作时要密切结合物象。

  刘勰总结晋宋以来的文章风格,作品大多是重视事物的形貌写得真实,即“体物为妙,功在密附”。作家们需要细致观察事物的形貌,深入研究景物的神情,从自身的精神情感出发,吟咏景物,要在“形似”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做到“神似”的标准。对于景物在描绘地更贴近真实,这就是“密附”的要求,写出其形貌特征、神情本质。所谓的神品诗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以及逸品诗句,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皆指其功在密附言之。”这些神品、逸品之诗,抓住了多种景物,“茅店”、“板桥、“明月”、“清泉”,寥寥几笔,却是勾勒出一幅幅清净悠闲、幽美和谐的自然画卷,使人感同身受,由此可见,“功在密附”何其重要。

  (二)对文章“繁缛”的批评

  而刘勰对于“文贵形似”所批评的,正是其“繁而不珍”的缺点。自然界景物繁多,物象各有其本身的特色,如春日牡丹花娇艳欲滴,又代表人间富贵;夏季莲花亭亭玉立,宛如花中君子。这许许多多的物象容易让人不知从何处入手写来,难以取舍。而晋宋时期的文人又多写物之景色,使得诗词文章变得繁缛起来,这也是刘勰所规避的。

  他在《文心雕龙?议对》中说:“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刘勰结合《诗经》《楚辞》,谈到此时,认为要“善于适要,则虽旧弥新矣”,即抓住物象的主要特点来描写景物。“《诗》、《骚》所标,并据要害”,如写桃花,不写其形状如何艳丽,不写其香味怎样浓淡,但以“灼灼”二字,将其花朵盛开之景、鲜艳之色摆在众人面前;如写杨柳,不写其枝叶细长,颜色翠绿,却是用“依依”来表现它枝条轻柔,这不仅使人联想到它随风舞动之景,更是赋予它柔弱之情。因此后世作家“莫不因方以借巧,即势以会奇”,试图通过文章的气势来抓住事物的要点,根据事物的规则,用简练的文字言辞加以修饰,使得文章清新脱俗,情趣盎然。

  (三)对“文贵形似”缺点的建议

  对于如何克服这种缺点,刘勰从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第一方面是以屈原为例。刘勰在谈到屈原之所以能够写出《楚辞》这么具有山水气息的卓越诗句,是因为他有“江山之助”。屈原受到了楚地山水的影响,从而领略了文章的写作方法,我认为,刘勰正是想以此激励作家们能够效仿屈原,可以走进大自然中,观察自然万物,领略诸多风景,这样才能写出更优美、更丰满的作品。江山景物种类繁多,诗歌文章的创作灵感便来自于其中,这正说明了创作得益于“物色”之中的道理。”自然景色随着季节变化,因此拥有着丰富的形貌声色,然而这正应了《物色》篇开头的那句话“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作家们正是因为景物的变化,从而产生了创作的愿望。这也是刘勰所想要表达的,在创作中,作家要让文章亲近自然,结合自然。

  第二方面便是《物色》篇提到的“物色尽而情有余者,晓会通也”中的“晓会通”。“会通”指的是“附会与变通”,“附会”是要继承融合前人创作方法,“变通”是指在此基础之上加以革新。这里的前人,是刘勰极力推崇的《诗经》《离骚》,甚至可以说《物色》篇就是在研究这两部经典著作时脱离升华出来的。刘勰鼓励作家在学习这两本作品时,要能够吸取其中的优秀写作方法,比如其中的“以少总多”、“善于适要”等,这些都是前人总结出的写作方法。而后人要能够在继承这些的基础上加以革新,因为时代的不同,很多物象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事物们也增加了更多的意象。作家们因为出生于不同的朝代、地域,出身环境也各不相同,思想志向也有所出入,这导致了相同的景物在不同文章中的意义也产生了变化。曾经人们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形容牛郎织女是悲惨爱情的化身;而在后世,却又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将二人塑造成有着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形象。因此,作家们在写作时要做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承接前人的传统,加以革新,做到“物色尽而情有余”,以此启发后人。

  第三方面是围绕着“心物交融”这个主要观点,这里更多的还是讨论文学创作描写景物的方法:

  首先要在创作中将自然界景物与作家情感联系到一起。《文心雕龙?物色》中写:“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诗人因看到景物,所以会联想其它景物,并观察它们的形状声色,从而受到影响,促进了文学创作这一行为的产生,同时也要求作家在写作时将外界景物与自身情感联系到一起。而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在于下面对描写景物时要注意的创作方法的讨论了。

  “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刘勰认为,在描写外物的时候,要跟随着其本身的外表形状的变化来着手;在选用言辞进行写作时,要结合自己的心情,联系当时自身的心境波动来书写。当作家能够在描写景物时,可以仔细观察清楚景物的形态相貌,就能抓住该事物的特点;当作家准备创作文章时,能够融入自己的心情,就能使文章表达自身的思想,这就是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

  “写气图貌”需要“随物宛转”,作家在写景物时,要对事物有准确细致的观察和理解,不是看了一眼、甚至一眼没看,就凭借自己的联想,将景物的形象想象出来的。作家们需要细致观察,并且要达到观察入微的地步,不是仅限于了解到该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气味、声音、用处等方面,这里与《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说的“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这句话意思相同。作家观察事物,不能只依赖于眼睛、耳朵、舌头这些人体感官,要能够做到从精神方面去深入细致地感受事物,发现事物表面下的真实,察觉到事物的本质,将自身的精神与思想彻底与外物融为一体,这才能彻底写尽其事物的精神,描绘其状貌,使它在文章作品中栩栩如生。

  “属采附声”依赖于“与心徘徊”,作家观察事物,构思言辞时,要能够融入他们对该事物的感受。

  描写柳絮时,韩愈说“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二首》其一),王安石却认为“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清平乐?春晚》)。前者感叹柳絮留恋春天,在春日将逝之时如雪漫天;后者却是称赞柳絮不沉迷与富贵乡,自由自在。相同的景物,却是不同的形象特点。韩愈在描写柳絮时,融入了自身对柳絮如雪般纷飞漫天,洁白飘渺之感;王安石在描写柳絮时,融入了自身对柳絮清洁悠闲,自由自在之感。正是因为对事物拥有自身独具匠心的感受,才能够使得作家可以赋予事物更丰满的形象,和更深层次的意义。

  其次是要在创作过程中概括景物特点,写尽景物神貌,《物色》篇以桃花和杨柳为例:“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灼灼”取自《诗经·周南·桃夭》中,《诗毛氏传疏》注解:“灼灼,即焯焯之假借。焯,明也。因之凡色之光华明盛者皆谓之焯,亦谓之灼矣。”这句诗仅用这“灼灼”二字,便将桃花那种鲜艳色彩如光华流转一般的形象完全地表现了出来。“依依尽杨柳之貌”引用于《诗经?小雅?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一句,“依依”指柔弱状貌,用在此中,将杨柳的枝条轻柔之感尽数描绘完整。并该篇下文所写:“及《离骚》代兴,触类而长,物貌难尽,故重沓舒状,于是嵯峨之类聚,葳蕤之群积矣”。骆鸿凯注此话是:“此云《离骚》,包《楚辞》而言。”也就是说,刘勰从《楚辞》入手,赏析其中形容外界景物特色的言辞手法,尤其重视“触类而长”这一方法,陆牟注解此话是:“所写事物触类旁通而有所发展”。“长”有“引申、发展”的意思,《楚辞》描写山川峻岭之险峻时用“嵯峨”等词语,以形容山峰高耸险要的样子;描写草木丛林繁荣茂盛时用“葳蕤”等词语,来表现草木叶片低垂之景象。《文心雕龙?诠赋》篇中说:“及灵均唱骚,始广声貌”,我认为,刘勰之所以如此重视《楚辞》,并将其与《诗经》一起放在《物色》篇中来作范例,正是因为这二者对于物象的自身特色把握得恰到好处,既让该景物的形象跃然纸上,又不显得描绘景物的文字繁冗复杂。这也让刘勰总结出了描写景物时的又一个创作方法,即“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吴林伯认为“情貌”是指自然景象的情况和形貌[1]。作家们在观察外物、描绘景象,将其撰写成文章时,需要用少量的文字来描写出景物丰富饱满的内容,并且还要把景物的神情形貌都要毫无遗漏地表现出来,这就是刘勰从中总结到的创作方法。自然界中的景物何其繁多,每一种景物又有诸多表象特征,如果非要把它们的特色全部说尽,那么文章就会变得冗长无味起来,这正是刘勰所要规避的,而他想到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概括”。

  前有“诗人感物,联类不穷”,后有“《离骚》代兴,触类而长”,作家们看到一种景物,所思所想的只会越来越多,若是想倾尽言辞将其铺满纸张,就会造成“丽淫而繁句”,反倒不美。这时作家们就要能够将面对该景物时所想到的诸多言辞概括起来,或是简要提及,或是选择其中最能表现它

  [1]

  吴林伯:《文心雕龙义疏》,《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第6期,第149~167页。

  特点的部分,达到“丽则而约言”的地步,这才能在保证文章不繁杂的基础上,也能够将景物写得绘声绘色起来。

  至于如何概括才能做到“以少总多”,刘勰通过《诗经》和《楚辞》进行举例论证。比如,“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杲杲”写日出之光明,“瀌瀌”写雨雪之繁多,这是《诗经》中对太阳东升、雨雪纷飞之景的描写。除此之外,“皎日”用“皎”字写太阳的明亮,“嘒星”用“嘒”字写星辰的微小,只用一字写尽这两个事物的道理。“参差”指事物样子不整齐,在《关雎》中用来形容荇菜;“沃若”指鲜美茂盛之景,在《氓萌》中用来形容桑叶,这里用两字便道出事物的形状外貌。“一字穷理,两字穷形”,《诗经》这种描写景物的方式,正是“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具体体现。

  结论

  综上所述,《文心雕龙》物色论探讨了自然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明确了自然界的景物对于文学作家的影响和作用,主张文章创作要亲近自然,结合自然,要效仿屈原的“江山之助”这种创作实践;又提到了写作中对于景物描写的创作方法,注重景物描写要能够抓住要点,“以少总多”,还要心物融一,做到“形似”“神似”这种形神兼备的状态,“神貌无遗”,达到“物色尽而情有余”的标准。在如何描写景物方法中,围绕“心物交融”说这个主要文学观点,认为要重视形似,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创作。物色论为后人在写作时如何处理文学和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也有助于后人鉴赏山水诗歌和文章作品,因此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参考资料

  [1]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2.[2]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3]涂光社.早期“物色”描写的演进与三种写景风格的形成[J],辽宁大学学报,1985.[4]张灯.《文心雕龙?物色》疑义辨析举隅[J].上海大学学报,1995.[5]吴林伯:《文心雕龙义疏》,《社会科学辑刊》,1981.[6]钱玄,钱兴奇:礼记,.北京:人民交通银行出版社,2001。

  [7]萧统: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8]许慎:说文解字,江苏:凤凰出版社,2012。

  [9]司徒博文.诗经全译[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10]唐占琴.论《文心雕龙?物色》的“情”“物”关系[J].安顺学园学报,2015.[11]任雪山.《文心雕龙?物色》的生态之思[J].文心雕龙研究,2013.[12]张晶,张佳音.刘勰“物色”论的美学释义[J].晋阳学刊,2014.[13]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2.[14]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5]刘绶松.文心雕龙初探[J].文学研究,1957.[16]骆鸿凯.文选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5.

  、

推荐访问:谈谈江山之助与文学风格的关系论文 江山 谈谈 之助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