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11篇)

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11篇)

时间:2022-11-18 14:5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11篇)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感性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百度文库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马克思主义感性意识形态的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11篇),供大家参考。

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11篇)

篇一: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tle>马克思主义感性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百度文库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马克思主义感性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作者:庞达

  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年第03期

  摘

  要:关于感性意识形态的研究是当前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新兴领域。但对于感性意识形态的内涵、特征及其发生机制等涉及其理论建构基础的关键问题目前尚没有研究成果能予以系统解答。基于此,文章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和论述,尝试对感性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做出初步概括,并提出马克思主义感性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逻辑性、社会性、客观性、生动性五大特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感性意识形态;内涵;特征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3.009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3-0045-06

  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学术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虽然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并没有对“意识形态”做出过严格的定义,但他基于实践的视角对这一概念做出地改造赋予了“意识形态”以新的含义,使其成为马克思批判之前“虚假”哲学理论的重要武器。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是社会实践在思想文化层面的综合反映。而人的实践是一种综合了情感、意志和经验的感性活动,因此,如果从实践的视角来观察意识形态现象,可以发现现实中的意识形态,除了系统化、抽象化的理论形态,还包含着广泛而丰富的感性形态。与理性意识形态相比,这些感性意识形态更真实、更生动、更接近于人的现实实践活动,因而对人们实际生活中的行为选择和价值认同也具有更大地影响和指引意义。近年来,关于感性意识形态的研究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对于感性意识形态的内涵究竟该如何界定?它有哪些基本特征?这些涉及感性意识形态理论建构基础的关键问题目前尚未得到有效解答。基于此,本文计划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和论述,对这些问题做出初步探讨,以期对感性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发展有所助益。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意识形态”的两种含义

  要理解感性意识形态的内涵首先要对意识形态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意识形态一词最早是由18世纪法国学者特拉西提出的,原是指一种研究观念及其起源的学科,也被称为“观念学”,特拉西把它称为一切科学的基础。自他之后,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理论背景和研究需要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意识形态概念,使意识形态成为使用最广泛而歧义也最多的政治术语之一。英国学者大卫·麦克里兰就曾评价说:“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科学中是最难把握的概

篇二: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tle>马克思的意识形态问题-百度文库

  意识形态有什么涵义?雷蒙。

  高斯(RaymondGeuss)依据意识形态在感情色彩上的差异,把意识形态分为三类:

  第一,中性意义(或描述意义)上的意识形态(ideologyinthedescription),人们把它当作一个描述性概念,以分析一定的社会结构与功能,不论真假是非,不做价值判断。

  现代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常常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这个概念。

  既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信仰体系和宗教仪式等,也包括一切精神现象、心理现象、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的综合。

  第二,贬义上的意识形态(ideologyinthepejorativesense),主要是指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等的“意识形态”概念。

  它把人类的一切精神思想文学艺术活动都看成是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虚假意识(falseconsciousness),从而否定它自诩、自命的普遍真理性,揭示它曲解社会存在并进而维护某些特定团体的利益的根本特征。

  第三,褒义上的意识形态(ideologyinthepositivesense),即建设性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取得胜利之后,列宁提出“建立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即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和工人处境的思想体系。

  它是在揭穿虚假意识的基础上,所做的建设性工作。

  无产阶级之所以急于建立正确的意识形态,是因为意识形态对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至关重要,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掌握了群众,便会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因而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真理性。

  曼海姆对意识形态的分类:

  /13

  基于知识社会学的学术背景,曼海姆把意识形态分为两类:

  一类是特定意识形态(particularideology),一类是整体意识形态(totalideology)。

  前者是个别人的观念和表象,目的在于掩饰某些集团的私利;后者是特定历史时期或特定社会团体的意识形态,目的并不在于现实利益的掩饰和遮盖,而在于塑造特定的世界观,确定理论思维的总体架构和主体的认知态度。

  前者的作用范围是个别人的心理,后者的作用范围是整体化的社会舆论。

  前者总是对敌对派思想的一部分提出质询,后者则是对其整体提出挑战。

  前者建立在对各种观念的心理分析的基础上,后者在认识论——本体论的层面上发挥作用。

  前者重在研究个人行为,后者重在研究集体行为。

  根据不同意识形态理论的知识背景和历史发展,把意识形态分为四大类:

  1、认识论意义上(epistemologicalapproaches)的意识形态。

  从历史上看,“意识形态”一词是法国18世纪末启蒙主义思想家们提出来的,他们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也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去把握这个概念。

  它是建立在感觉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

  特拉西首创了“意识形态”一词,并赋予其“观念科学”(scienceofideas)的意义,认为它的使命在于研究认识的起源与边界、认识的可能性与可靠性等认识论最为基本的问题。

  2、社会学意义上(sociologicalapproaches)的意识形态。

  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意识形态,就会把它看成是一套在某个特定社会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观念体系,它在社会和谐、社会控制、社会动员方面都能发挥巨大作用。

  /13

  除此之外,意识形态还可以为一个特定的目标、一套特定的价值进行辩护(或进行批判),还可以使一定的政治权力合法化(当然也可以非合法化)。

  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意识形态,可能赋予“意识形态”一词以贬义色彩,也可以赋予它中性意义。

  3、一般心理学意义上(psychologicalapproaches)的意识形态。

  把它看作是控制个人情绪的工具。

  弗洛伊德那里,宗教就是意识形态,认为宗教是人类为了抚慰心灵的创伤而制造的“狗皮膏药”,它虽然治不了病,却能给人提供一种幻觉(illusion),是人类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安宁而制造出来的“虚假意识”。

  撒顿(FrancisX。

  Sutton)认为意识形态是对心理紧张的一种回应,而心理紧张来源于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

  社会生活带来了大量难题,每个人都要应付各种各样的难题,每个人在日常性地扮演自己角色的过程中,都面临着相互冲突的需求和莫名其妙的情形。

  角色塑造了人的行为,也不可避免地使那些扮演角色的人产生了心理的紧张和焦虑。

  为了消除紧张和焦虑,人需要寻找恰当的“指导原则”(guidingprinciples)。

  意识形态就能起这样的作用。

  4、文化心理学意义上(psychoculturalapproaches)的意识形态。

  狄翁(LeonDion)把意识形态定义为“具有一定整合性的文化和精神的结构”,是一定价值规范的模式,这个模式既有客观性(文化)又有主观性(精神)。

  “个人或团体以它为基础设计政治蓝图,以便实现他们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高度评价过的抱负和理想。

  /13

  ”格尔茨(CliffordGeerts)对意识形态研究的现状十分不满,他想建立一个更加适当的非价值性的理论框架来处理“意识形态”这个概念。

  他从符号和符号行为的角度研究意识形态,试图回答(至少是部分地回答)这样的问题:

  “各种符号是如何符号化的?它们是如何调停各种意义而不使其相互矛盾的?”其基本假设是:

  思想是由符号体系的建构与操纵构成的。

  符号体系,不论是认知性的还是表情性的,都是信息的内在资源。

  人类生活就是根据符号体系予以模式化的,之所以如此,部分原因在于人类的内在资源十分贫乏。

  符号体系是感知、判断、操纵世界的非个人性的机制。

  文化模式,无论是宗教科学还是意识形态,都是一些纲要(programs),它为社会或心理过程的实现提供蓝图。

  “正是通过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的图解性意象的建构,人使自己或好或坏地成为一个政治动物。

  ”总之,意识形态不仅仅是对心理紧张的回应,它还是指导人类政治生活的文化符号体系。

  窃以为,其意识形态理论,具有浓厚的结构主义的色彩。

  意识形态理论得以产生的基本动机是去除意识形态的蒙蔽——?解蔽?,并确立科学的观念意识。

  ?解蔽?的思想萌芽:

  柏拉图的?洞穴说?,后来培根又提出了?假相说?。

  启蒙运动之所以为启蒙运动,在于它要去除人类信中的愚昧;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也表现在他勇于揭穿谎言并暴露真实的现实关系和现实利益;胡塞尔

  /13

  的精神现象学,主张把支配人们头脑的各种先入之见?悬置?起来,以解除精神上的蒙蔽;海德格尔把存在的本真状态理解为?解蔽状态?,存在的过程就是不断解蔽的过程。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

  意识形态的两条理论传统:

  一条是注重讨论认识真假的认识论传统(从黑格尔、马克思到卢卡奇及一些新近马克思主义者,一直将意识形态看做幻觉、歪曲和神秘化);另一条是关注意识形态社会功用胜于关注其真实性或非真实性的社会学传统。

  在马克思的理论传统中,这两条充满矛盾的不同理论传统似乎得到了同等重要的强调,从而使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呈现出认识论思想和社会学思想互相交叉的复杂状况。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马克思对意识形态问题的探讨,是从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开始的。

  马克思接着黑格尔对精神异化的揭示和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但将对意识领域的异化批判转入对个人所处的物质关系的批判。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借用拖拉西的意识形态这个概念,但对其意义进行了改造。

  马克思揭示了意识形态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是与社会的物质生产史、与社会经济制度的不断变革相联系的。

  不但揭示了意识形态的物质存在基础和存在倾向(?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13

  ”;而且提出意识本质上是实践的,意识形态的实践用途之一就是生成幻象和神秘,以维持现存的社会秩序或社会结构(“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抽象地讲,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惟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

  ”)。

  由此可见,马克思这时候的意识形态概念具有以下特征:

  具有意义的指向性;并没有自身绝对独立的历史“意识形态没有历史”(非历史性、永恒性);本质上受统治阶级思想支配;掩盖或扭曲现实的不公正,并为现实的合理化做有意无意的辩护。

  但在这里,马克思是辩证看待这个概念的,他似乎认同拿破仑的态度,对意识形态持否定、批判态度,但他也赞同法国意识形态家们对宗教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批判,反对将观念神秘化的倾向。

  这里他既有认识论的传统,也从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意识形态的社会学意味的作用。

  他看到意识形态本质是实践的,具有其物质产生条件。

  在《形态》中,马克思将“一般意识形态”看成是某种社会为维持自己的存在和运转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现象,属于耸立于社会生产条件之上的“观念上层建筑”。

  在这里意识形态指的是那些自由漂浮于它们的物质基础之上却否认基础存在的思想观念,是我们应该揭穿和批判的幻象。

  但还没有直接指出意识形态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无意识性或结构性),总的来说,认为这是统治阶级有意识的产物。

  随后在《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意识形态的内容被具体化,指的是创建于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之上的各种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

  /13

  他指出了资产阶级形成的基础和矛盾本性,还阐明其演变规律。

  1.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形成的基础及其矛盾本性。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形成依赖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客观发展条件,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

  这个革命自身是矛盾的:

  它本来不过是一种社会对抗的形式去代替另一种社会对抗的形式,因而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然而另一方面,它又只有通过广泛地动员群众,组织他们进行革命斗争,才能实现历史发展所必需的反封建变革,因而又需要广泛的群众性。

  在这一矛盾的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必然具有矛盾的本性:

  (1)以虚假的形式反映客观现实。

  在反映和论证反封建的社会变革的客观历史必然性的过程中,由于要把资产阶级特有的、本质上是自私狭隘的阶级利益表达为人民的普遍利益,因而使资产阶级意识在一开始便具有幻想的特征。

  它使抽象的理性原则作为社会生活的本质,它始终沉浸在自我陶醉中而缺乏真正的自我批评。

  尽管是一种幻想,它仍然反映了真实的历史过程,即消灭封建制度和建立资产阶级社会的必然性。

  其幻想的方式中仍然包含了部分真理性的内容,即在推翻封建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它给充满了英雄行为的革命群众提供了?为了不让自己看见自己的斗争的资产阶级狭隘内容、为了要把自己的热情保持在伟大历史悲剧的高度上所必需的理想、艺术形式和幻想?。

  (2)从历史传统中寻找现实斗争的旗帜。

  /13

  为了模糊现实斗争的阶级实质和真实内容,资产阶级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寻找精神支柱。

  ?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3)内部结构的矛盾性。

  意识形态的各种要素(知识和价值、抽象理论和实际策略、思想家和阶级等)都以矛盾的形式组合在一起。

  2.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演变规律(1)结构的多元化倾向。

  在资产阶级革命上升时期,其意识形态的主体(思想家和阶级)还基本一致的话,那么当它转向反革命时,这个主体自身也发生了分裂。

  ?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和资产阶级自己,代表者和被代表者,都互相疏远了,都不再互相了解了。

  ?(2)幻想作用的改变。

  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其意识形态的幻想具有双重的作用:

  一方面掩盖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阶级内容,同时,1848年革命表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幻想,已经丧失了革命的思想动力的作用而转变为纯粹的辩护意识。

  幻想的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其主要攻击目标已经不是封建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它不得不抛弃传统意识形态中的民主性精华。

  ?资产阶级正确地了解到,它为反对封建制度而锻造出来的各种武器都倒过来朝向它自己了,它所创造的一切教育手段都转过来反对它自己的文明了,它创造的所有的神都离奇了它。

  /13

  它了解到,一切所谓的市民自由和进步机关,都侵犯它的阶级统治,并且既威胁它的社会基础,又威胁它的政治上层,因此这些东西就成了,‘社会主义的’了?。

  在这种情况下,当它继续制造美化资本主义的幻想时,就是美化落后、腐朽、反动的事物,因而丧失了任何推动历史的思想动力的作用。。这只有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用阿尔都塞的话说,看到了意识形态的结构性、无声的一面。

  随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建立和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的深入,他认为意识形态错觉不仅是扭曲的思想观念或“虚假意识”的产物,而且是阶级社会本身物质结构所固有(必然产生)的东西。

  马克思在19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终写道: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基础上建立来的新的社会结构观,表明了社会存在的基本图式:

  从社会生产,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到社会意识形态。

  这说明马克思已经不再将意识形态简单看成带有贬义色彩的虚假或歪曲幻象,而更重视从唯物史观为意识形态定位,更重视揭示构成意识形态虚假性或歪曲性的社会关系根源。

  不再纠缠于对意识形态是否真实的追究和批判,而更加重视揭露和消灭造成意识形态虚伪性的真实物质条件。

  /13

  意识形态范畴已经被纳入到马克思的社会政治学和政治经济学框架中(这成为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起点),而意识形态研究也因此发生了真正的转向,即不能只停留在社会学的分析、真与假的揭示上,它更具体地表明观念如何与现实的物质条件相联系,如何遮盖或掩饰现实物质条件,如何用其他形式移置它们,虚假地解决它们的冲突和矛盾,把它们明显地转成一种自然的、不变的、普遍的状态。

  在这里,马克思将对旧意识形态的批判和政治斗争自然地融合为一体,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同时具有更新认识(认识论)与政治实践(激进改造)的双重意义。

  正因为马克思将意识形态纳入到社会生产关系当中去进行讨论,使得意识形态概念不再只代表虚假意识或欺骗意识,而成为构成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的重要概念。

  马克思对意识与权力、意识与语言表达之间密切关系的精辟论述,都使得人们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入,直接影响到阿尔都塞等追随者的意识形态观。

  此外,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和法学背后所隐蔽的深层意识形态欺骗性进行了更深入的揭示,并论述了艺术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艺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都深化了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

  在《资本论》中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思想——三大拜物教的批判,对人类学、东方社会研究和共产主义社会研究中的种种意识形态偏见的批判,对意识形态滞后性的批判都丰富了人们对意识形态范畴的理解。

  总而言之,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虚假性和虚假性产生根源的批判,真正奠定了正确理解意识形态范畴的理论线索和理论基础,对后世各派思想家的意识形态理论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马克思既从认识论角度戳穿了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又指明了彻底铲除产生虚假性的社会物质关系的实践道路(“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13

  ”)伊格尔顿说:

  “‘意识形态’话语经过一定方式的解码和破译之后,将在凸显和沉默以及断裂和内部矛盾中显示出现实物质冲突的印记。

  ”(《历史的政治、哲学、爱欲》)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呈现为一种元批判,即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意识形态的前提加以澄明、加以“去蔽”的彻底批判方式。

  (俞吾金:

  《意识形态论》)这种批判为意识形态范畴勾画了两种基本理论线索——认识论的揭露和对现存物质秩序的摧毁,这两条线索都存留在后来者对意识形态的讨论当中。

  科学(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对1848年革命中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使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确立了下述信念:

  科学意识形态同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的结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革命证明无产阶级的自觉意识正在增长,它正在成为革命群众反对封建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的中坚力量和领导者。

  但是,革命也证明工人阶级并不能自发地形成自觉的阶级意识,不能轻而易举地摆脱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幻想的影响,从而证明了科学的意识形态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意义。

  阐明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是促使科学意识形态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之必需。

  1.无产阶级意识的一般特点:

  (1)依靠科学和知识,不需要任何幻想。

  无产阶级意识不需要任何幻想,它只有消灭全部现存社会关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11

  /13

  在空前艰巨、十分现实的社会革命任务面前,需要的显然不是空话、幻想,而只能是科学态度和实际行动。

  因此,无产阶级意识的根本要求是:

  力求最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各种趋向,以及作为各阶级物质利益的冲突的社会斗争的本质和特点,就是说,它以科学地认识历史过程为前提。

  (2)不能从过去,而只能从未来吸取前进的力量。

  无产阶级的意识不需要借助历史传统来提出和实现自己的革命任务。

  相反,它处处要克服对于过去事物的迷信,以免束缚住自己的手脚。

  “19世纪的社会革命不能从过去,而只能从未来吸取自己的诗情。

  它在破除一切对过去的事物的迷信以前,是不能开始实现自身的任务的。

  从前的革命需要回忆过去的世界历史事件,为的是向自己隐瞒自己的内容。

  19世纪的革命一定要让死者去埋葬他们自己的死者,为的是自己能弄清自己的内容。

  ”

  2.无产阶级自觉意识的形成过程。

  (1)建立工人阶级政党,对工人群众进行广泛持久的宣传教育。

  (2)在批判和改造旧世界的同时“自己批评自己”。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关于意识、意识形态学说的基本精神,特别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对意识形态的含义作出了新的阐述。

  最为重要的是,列宁把马克思作为否定性概念的“意识形态”改铸成为一个描述性概念,使之等同于阶级意识。

  12

  /13

  列宁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领导力量时,不宜再以抽象方式谈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而应该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相对立。

  列宁对意识形态概念含义的这一转换,“出于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实际斗争的需要,因而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的重要推进和发展”。

  13

  /13

篇三: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tle>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流变-百度文库

  【内容提要】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是一个应当予以批判和超越的否定性概念。马克思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用唯物主义的方法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并成功地实现了对意识形态的超越,建立了科学的社会学说——共产主义学说。然而,在马克思之后,意识形态观念发生了流变。这种流变具有历史的深层根源,它对无产阶级解放斗争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又留下一定的缺憾。正本清源,继承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武器,在今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意识形态/实践/社会学说/共产主义

  【

  正

  文

  】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是马克思整个哲学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最具力度的一个部分。在这个理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作了既具科学精神、又具人文精神的批判,并进而提出了超越这种意识形态的初步设想,建立了科学的社会学说——共产主义学说。在对这个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有一些十分关键的问题,即马克思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马克思是如何对待意识形态的?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在以后又是如何发生流变的?这种流变产生了什么后果?这些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关系到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基本特质,关系到整个共产主义学说的基本性质。

  一、马克思是如何理解意识形态概念的?

  “意识形态”一词最初是由法国哲学家托拉西提出的。在托拉西那里,意识形态被理解为一门研究认识的起源、界限和可靠性程度的学问。他认为,意识形态的职责就是要科学地分析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批判各种对观念的神秘主义理解。然而,托拉西在其《意识形态的要素》中却体现出一种实证主义的非批判倾向。据俞吾金教授的观点,这部著作,“至少是作为这部著作的第四、第五篇的‘意识及其作用’本身是从属于国民经济学的,因而也是对真实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歪曲和神秘化”[1](P62)。于是,意识形态的含义就逐渐出现了逆转,意识形态被指认为粉饰现存、掩盖真实的观念和思想。马克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通过对普鲁士政府书报检查令的批判,通过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认识到统治阶级思想观念的虚伪性和隐蔽性,意识到这些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的关系。他开始认为,这种具有虚伪性和隐蔽性的统治阶级思想观念是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与国家机器一起发挥维护社会、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功能。他开始以自己在托拉西的基础上创制的Ideologie(意识形态)来指认这种思想观念。《莱茵报》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马克思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工作就是揭示这种意识形态的实质和社会作用。

  首先,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的政治哲学进行批判,指出这种政治哲学的特点是对国家的神秘化和对国家本质的遮蔽,因而充满了神秘性和虚假性。黑格尔是“通过对君主立宪国家形式的颂扬,表现了他向王室和贵族暗送秋波的庸人心理”[2](P65)。第二,马克思通过对鲍威尔宗教观点的批判,指出宗教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它既反映着社会的现实矛盾,同时又在现实矛盾上盖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把世俗问题变形、归结为宗教问题是统治阶级进行意识形态活动的一个基本手法。第三,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家进行批判,指出他们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理所当然的自然现象进行“实证”的分析,掩盖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异化本质和历史暂时性,掩盖了劳动的异化性质。因此,国民经济学是一种经济学领域的意识形态,是对资本主

  义经济关系的维护。第四,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进行批判,指出以“批判的批判”自居的青年黑格尔派表面上革命性十足,实际上他们对黑格尔哲学采取非批判的态度;表面上充满着斗争性,实际上远离现实,只是在和现实的影子作斗争;表面上弥漫着批判的力量,实际上只是在意识领域,主要是对宗教进行不切实际的抽象批判。因此,他们的思想终究只是一种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

  总结马克思对各种意识形态的批判,我们可以看到,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指的是对当时社会采取非批判和维护态度的思想观念体系,其主要的形式包括政治法律思想、经济和社会学说、道德、哲学、宗教等等,在社会地位上,它总体上属于统治阶级意识的范畴,或虽不属于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但对统治阶级的统治自觉或不自觉地起着维护和辩护作用的思想观念体系。

  意识形态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其一,统治阶级的统治性。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利益的观念代表,为统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服务的思想工具,是一种“软统治”工具。其二,对社会真实关系的遮蔽性。意识形态通过“公理”的设定、逻辑的推演、体系的构造等等有意无意地用思想观念对现存社会进行合理性的论证,用幻想的美妙景象掩盖真实的社会状况。其三,伪普遍性和伪人民性。意识形态总是以代表人民的意见自居,以宣扬和维护社会普遍利益的面目出现。在意识形态中,人们也可以看到不少对现存社会的指责和批判,似乎感到意识形态代表着人民的呼声。然而,这种指责和批判本身是非批判性的,它只是在维护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对统治阶级的“撒娇”。意识形态之所以是意识形态,根据之一就是它与人民真实思想的分离。其四,伪永恒性和伪真理性。意识形态总是标榜自己是颠扑不破的永恒真理,是科学的思想观念体系。其实这正好证明了它跟现实社会及其发展的脱节和它对这种脱节的掩饰,因而具有虚假性和荒谬性。马克思据此把意识形态称为“虚假的观念体系”,[3](P185)他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二、马克思是如何进行意识形态批判的?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建构是一个思想革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阐述了这个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马克思创造性地建立起科学的实践观,并把它作为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出发点和最基本的原则。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的批判归根到底是一种实践的批判,批判的目的也在于以实践的维度揭示意识形态维护现存社会的实质,揭示意识形态维护的现存世界所存在的真实矛盾,并通过实践,促使现存世界革命化。所以,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最基本的观点。当然,马克思对实践的把握,不是简单的感性经验把握,不是一种对非历史的“平日”生活的把握;也不是神秘的纯概念把握,不是一种对非现实的“思辨”运动的把握。马克思是将实践当作一种超越现存、面向未来的创造性和革命性的感性活动来加以把握的。同时,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思想观念体系,具有实践的根源。马克思指出:“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4](P127)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5](P5)因此,马克思认为,真正的革命批判,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化批判为武器的批判。实践既具有批判现存、超越当下的革命品格,又具有实际地改变世界的现实性品格。所以,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批判理论才能以彻底革命的姿态改造社会。

  第二,马克思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对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进行革命的改造,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建立了唯物主义的科学形态——唯物史观,使之成为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基本方法。唯物史观的意识形态批判方法具有如下一些基本内容:

  其一,历史性的思维方法。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总是以永恒的、颠扑不破的真理面目出现的,其虚假性的一个表现就是脱离真实的历史条件来谈论一切,掩盖住社会真实关系及其演变,掩盖住它们产生的真实历史基础。所以,意识形态批判的一个任务,就是去除这种非历史的虚假性。在社会学说史上,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曾经把封建的意识形态视为封建思想家对人民的有意欺骗,所谓历史就是一部坏人对好人的欺骗史。这是一种简单的批判,它不可能真正达到去除意识形态的目的。历史表明,这些启蒙学者以代表人民之心所炮制的社会思想最终仍逃脱不了意识形态的窠臼。与他们相反,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只有在社会历史中去考察,才能达到“打假”的目的。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总是把观念、精神作为历史的基础,而事实恰恰相反。“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

  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没有历史,没有发展;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5](P30)所以,意识形态的根源应当从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及其历史发展中去寻找。“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接下来的生产力、资金、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5](P43)所以,只有从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才能对意识形态进行科学的批判。离开这个出发点的批判只

  能是隔靴搔痒,不可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其二,整体性的思维方法。唯物史观把社会视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整体,提出必须通过多样性统一的理性具体来把握社会这个整体。在意识形态批判问题上,必须把意识形态放在整体中,具体地考察它在整体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马克思认为,把意识形态简单地归结为某种基础性的因素是不够的。他在评述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时说:“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5](P4)这主要的事情就是说明世俗世界是如何一步步地引出宗教世界的问题。只有做了这主要的事情,才能真正寻找到解决宗教异化的出路。而做这样的事情,就必须采取整体性的思维方法,分析对象的起点、中介和终点及其实际的“上升”关系,分析从基础的起点向终点的一步步、一层层丝丝入扣的“上升”演进,以达到对象以理性具体的形式在思维中呈现。

  三、马克思想建立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吗?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是以批判和否定的态度对待意识形态的。虽然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赋予意识形态以多种涵义,然而这些涵义都是以它的最基本的涵义即“虚假的观念体系”为主线的。例如,意识形态被理解为统治阶级的观念体系(制度化的思想体系)”(超级强兵www.superyoda.com)

  [3](P185)。初看,这是一种中性的事实判断,但是,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语境看,这里的统治阶级显然是指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所以这个判断还是隐含着价值评价的因素。又如,意识形态被理解为“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3](P186),似乎这是对意识形态的积极和肯定的理解。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出:1.马克思在这里说的革命阶级并非泛指所有的革命阶级,而主要是指资产阶级;2.马克思在这里讲的并不是直接的意识形态,而是那种以后变为意识形态的革命思想。所以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是一种应当予以扬弃的思想观念体系。跳出历史“轮回”,超越意识形态,建立科学的社会学说是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取向。那么,马克思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自己的理论目标呢?

  第一,把社会学说建立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指出,实践是一个不断进行的革命进程,离开实践的维度建立一种对未来社会状况的预见和遐想,不是沦落为难以在实践中得到实现的乌托邦,就是在一定时期指导实践但最终蜕化为落后于实践发展的意识形态。马克思建立的社会学说是一种关于实践运动的理论。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5](P40)因此共产主义学说无意强调某一种状况的合理性(因为在它看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一切固定的状况都会失去其原有的合理性),它的任务是证明这种一往无前的前进运动的合理性。所以,它脱离了为某一种滞后于实践发展的社会状况进行维护的保守立场。

  第二,把社会学说作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是争取人类解放的实际承担者,也是真正指向未来的现实的社会力量。“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的革命阶级。其余的一切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衰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6](P261),他们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致性,因而是最有前途的;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失去了一切做人的权利,他们在革命中毫无患得患失的不坚定性,他们“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6](P262),因而具有革命的坚决性和彻底性;无产阶级是一切被压迫阶级利益的忠实代表,他们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所以,“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自觉的独立的运动”[6](P262),马克思的社会学说作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反映的是人民的心声。它与人民的真实思想具有一致性,它无需向人民遮蔽什么、隐瞒什么,无需将外在于人民的思想强加给人民。换言之,人民就是它的现实主体,它

  就是人民的观念体系。所以,马克思的社会学说摆脱了伪普遍性和伪人民性的意识形态特质。

  第三,在实践性和阶级性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学说与实践、与社会发展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马克思直面社会的现实,以科学的精神探究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中逻辑地提出自己的社会学说。他认为,共产主义并不是从单纯道德批判中产生的脱离现实的“应然”道德理想,而是扎根于现实又指向未来的真实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5](P40)。对私有财产和资本主义,马克思把人道主义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精神有机统一起来,唯物而辩证地加以分析。马克思既无意掩盖自己的社会观点,也无意掩盖社会的真实状况。因为在他看来,理论越是科学,就越符合无产阶级和人民的利益。同时,马克思厌恶以前那种自以为是、固步自封的思想家将自己的思想视为永恒真理的做法,提出自己的社会学说是开放的理论,它在社会发展中将不断地改变自己,实现与无产阶级实践、与社会发展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他认为,理论一旦成为教条,就必然沦为意识形态或意识形态的附庸。马克思的社会学说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完善的体系,因而它摈弃了意识形态的伪永恒性和伪真理性,指导着无产阶级创造性地在争取解放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由此观之,马克思实现了对意识形态的超越,从而使他的社会学说达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有机统一。因而,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和科学社会学说在批判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上具有高屋建瓴的优势地位。

  四、马克思以后意识形态概念是如何流变的?

  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者基本上承袭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并用马克思的方法原则和科学的社会学说,从各个方面,对意识形态特别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从而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传播。

  随着这个进程的不断展开,共产主义从学说向实践的飞跃提上了议事日程。于是一些实际的问题摆在了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特别是胜利的曙光并未出现在马克思所期望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在东方不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因此,如何在东方夺取无产阶级的胜利以及在胜利以后如何巩固政权的问题,就不可能在马克思那里找到答案。马克思主义者不得不根据实际的社会状况,对马克思的思想进行一系列的“发展”,以适应革命发展的需要。作为革命的理论准备,马克思建立的意识形态批判也发生了流变,意识形态从一个否定性的概念变为一个中性的社会意识概念。列宁是促使这次流变的主要代表。

  列宁认为,意识形态指的是每个阶级都具有的反映其基本利益的“政治意识”。所以,资产阶级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无产阶级也有自己的意识形态。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反映在思想上就是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他指出,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学说,是科学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我们必须在工人中重视这种意识形态的灌输,否则“就是加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于工人的影响”。[7](P254)那么,具体地讲,列宁为什么要对意识形态的概念进行改变呢?我们认为,其一,列宁是出于对俄国革命实际需要的考虑。俄国当时的资本主义远远落后于西欧,无产阶级整体的素质(最根本的是阶级意识)也不及西欧,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社会和阶级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在这种条件下,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来自无产阶级外部的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学说,从无产阶级长远和整体的利益出发,灌输给无产阶级,使无产阶级在这种“强迫”的灌输中得到阶级的自为性和自觉性。由于和当时当地无产阶级思想实际存在的不一致性和外在性,马克思主义本身已经含有成为意识形态的可能。为了保持理论上的主动性,必须消解意识形态原有的否定性代之以阶级的政治意识。其二,列宁是出于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考虑。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建立的政权与马克思的设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它将长期存在于资产阶级力量的包围之中,抗拒着资产阶级对人民的利诱和对政权的颠覆。因此,列宁认为,为了人民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巩固新建立的社会,无产阶级政权必须用强大的政治力量和思想力量向人民展现自己的合理性。在思想观念上应当“牵引”人民,对新社会的现实必须以正面宣传为主。这样,作为新政权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也就可能暗含着某种意识形态性。同样,为了保持理论上的主动性,必须消解意识形态原有的否定性代之以阶级的政治意识。

  可见,意识形态概念发生流变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无产阶级实践根源的,它对于在一定条件下赢得人民的认同、信任和支持,对于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这种流变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后退性。随着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的深入,这种后退性所产生的效应正在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例如有可能

  减

  弱乃至遗失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优势;有可能拉大与人民真实思想的距离,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俄国革命前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者也较为普遍地接受列宁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卢卡奇把意识形态视为阶级的意识,并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命运(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是人类的命运)要取决于无产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成熟程度,即取决于它的阶级意识”,[8](P129)所以,必须重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建设。葛兰西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过程必须包含夺取意识形态和文化的领导权。他说:“一个社会集团在赢得政府权利之前能够而且确实必须行使‘领导权’(这确实是为赢得这样一种权力的主要条件);它以后变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那时它将行使权力,但即使牢牢地掌了权,它也必须继续‘领导’。”[9](P199)然而,随着西方无产阶级革命高潮的消失,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逐渐把理论的重点从革命的实践探讨转向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学理批判。与此相对应,他们对意识形态的看法似乎回归到了马克思那里,把意识形态视为资产阶级的虚假的维护意识;并把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任务。马尔库塞认为,建立在工艺合理化基础上的当代意识形态,其基本特征就是“单向度”(剑道真解

  www.jianmeini.com),它使人们习惯于对现存社会的肯定与认同,失去应有的理性的批判和否定的向度,安于现状。社会批判理论就是要努力实现对这类意识形态的超越。弗洛姆把意识形态和幻想作为同样特征的观念,即一种虚假的、遮蔽事实的观念。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任务就是“揭示出在各种幻想和意识形态后面掩盖着的实在”[1](P280)。哈贝马斯则把意识形态看作社会的维护意识,对人的统治力量。他认为,在当今社会中,科学技术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它压制着人们寻求解放的观念和努力,使人的交往发生异化。所以,必须对这种意识形态进行超越。这些批判对于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化意识的虚假实质,对于恢复和维持人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超越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这里恰恰遗失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最根本原则。他们的批判不是站立在现实大地上的科学批判,而是来自应然王国的道德批判;他们对意识形态的超越不是实践的现实超越,而是理论上的抽象超越。因此,他们的批判和超越的思想是对马克思思想在本质上的扭曲,在现实中也是无力的。今天应该是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正本清源的时候了。我们应当回到马克思那儿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它、发展它,磨亮批判之剑,共产主义理论与实践一定会焕发出它久远的魁力!

  【参考文献】

  [1]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2]孙伯@①,侯惠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第1卷[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3]侯惠勤.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9]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10]马克思的人权理论及其启示

  http://wenku.baidu.com/view/dbf7df0290c69ec3d5bb7554.html

  http://www.docin.com/p-479062408.html

  [11]论马克思经济学的社会性视角http://wenku.baidu.com/view/de332930ee06eff9aef807f9.html

篇四: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tle>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内涵和特征-百度文库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内涵和特征

  作者:孙兰萍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08期

  【摘

  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有着丰富的内涵;文章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容的同时还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从而得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是一个否定性概念,它的本质是一个总体观念概念的总和,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特征有阶级性、隐蔽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与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经济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

  (一)观念的上层建筑。19世纪,“意识形态”一词在马克思主义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马克思那里,他将意识形态理解是与一定经济基础所适合的观念上的“上层建筑”,这个理论包括社会中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主要有哲学、艺术、经济、政治、法律思想、道德等形式。马克思在他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提出,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就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指的是“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一直存在,意识就始终都是这种产物”。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二)虚假的体系。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从本质出发深刻地揭露了意识形态其实是一种虚假的意识。马克思指出:“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现着的,那末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像在眼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物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与此同时,伟大的恩格斯也将意识形态理解为:“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的真正动力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意识形态的产生过程就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掩蔽自身与社会经济事实进行联系的客观过程。

  (三)统治阶级的工具。马克思在其理论中又阐述了意识形态其实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一种思想理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因此可以认为,意识形态是属于每一个社会形态中统治阶级的理论思想。统治阶级施行某种仪式形态其本质目的就是促进资产阶级自身利益,使得阶级压迫得以延续下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去。这里要说明一点,“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

  二、意识形态的特征

  (一)阶级性。前文已经提出,意识形态是属于某个社会阶级集团的对于社会关系的观点,为自身的集团利益以及群体本身的社会利益做理论基础。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或主流地位的始终是属于统治阶级的。马克思认为,不管在哪个时代,统治阶级的思想都是要占领主要地位的,同时其思想也起到维护统治的精神力量,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统治阶级支配着社会中的物质生产资料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对于一部分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们的思想,必然会受到来自于统治阶级的控制作用。此外,随着统治阶级内部对于精神劳动以及物质分工的逐步出现,统治阶级中出现了一部分研究意识形态的思想家,他们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往往会编出大量的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甚至将这类思想边做成为谋取生存的基本手段。可以说某个特定时期的社会精神产物,就是意识形态,它的本质以及倾向都是为统治阶级所服务的。

  (二)隐蔽性。因为马克思是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的研究分析,使得他的意识形态的观点总体上是一个持否定性的,他认为意识形态的最根本特征是用神秘的方法来扭曲现实的东西。换句话说,意识形态和现实并不是一种真实的反映,而是一种模糊的、隐藏的关系。总之,意识形态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最根本目的是努力将本应该解释的现实生活的真实性而隐蔽起来,从而为统治阶级服务,巩固自身统治地位。

  作为统治阶级维护其长治久安的统治状态,意识形态一直在自觉或是不自觉地隐藏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真相,而且如果有一个新的新阶级想要推翻旧统治阶级,也会把自己的利益说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利益,然后再将其描述成为一个整体性的且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理论。在一个新阶级进行革命时,他们也总是代表全社会,进行反对统治阶级的活动,同时出现的新思想、口号和观念,而这些东西总是有着普遍性,这其实就是对这个阶级本身利益的隐藏。

  (三)实践性。本质上来看,意识形态带有明显的实践性特征,因为意识形态本身就是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所产生的,因此人们才愿意在主观上接受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在努力提高对于意识形态认同性。

  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学说、社会理想以及革命成果,马克思主义就是来自于实践,形成于实践,并且也是发展自实践。马克思注意的产生及发展都是以社会实践为根本依托的基础。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是这样阐述的:

  “共产党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现。”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必须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并且按照实践这一客观存在的标准,来不断修正。根据具体实践的需求,不断完善及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不会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幻想,也不会是僵化的教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五: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tle>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的论述及其意义-百度文库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的论述及其意义

  摘要: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科学中是最难以把握的概念。因为它研究的是我们最基本的概念的基础和正确性。因此,它是一个基本内涵存在争议的概念。[1]作为现代意识形态理论创始人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论述: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作为革命的“粘合剂”的意识形态,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全面系统科学的论述。

  关键词:意识形态;虚假意识;上层建筑

  中图分类号:B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183-02

  如同“空气”这一概念发明之前,我们也没有停止呼吸一样。同样,早在特拉西提出意识形态概念前,意识形态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早在公元前,柏拉图所提出的“理念世界”就可以被看做是意识形态的雏形。在西方进入中世纪后,出现了宗教对科学的迫害,科学沦为了神学的侍女,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幻化成了全知全能的上帝,人类思想被谬误和偏见所左右。随着中世纪世界观的崩溃和新教的影响,到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讨论意识形态的直接先驱如弗朗西斯·培根和托马斯·霍布斯等思想家。培根在《新工具》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共有四种幻想:种族幻象、洞穴幻象、市场幻象和剧场幻象。”培根认为:“迄今为止,人类的智慧都被那些他成为幻象——错误的、不理性的概念——所蒙蔽。“四幻象假说”为其后的意识形态学说奠定了基础,它是现代社会科学的开端。

  一、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

  虽然拿破仑“模糊不清的形而上学”的讥讽使得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广为流传,但意识形态的概念之所以像今天这样流行,还是由于马克思及其著作的影响。尽管马克思在批判意思形态时熟知特拉西将意识形态看做一门有益的“观念的科学”,马克思还是将批判的矛头对准了它。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不是什么“观念的科学”,只不过是特定的一群人用来自我辩护的一种虚构。[2]在其对意识形态集中阐述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看作是“虚假意识”,并援用照相机的比喻来说明。马克思认为:“迄今为止人们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3]

  意识形态在作为“虚假的意识形态”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思辨性、抽象性和对现实的非批判性的特征。最典型的例子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援引的:“一个好汉突然想到,人们之所以溺死,是因为他们被重力思想迷住了。如果他们从头脑中抛掉这个观念,比方说,宣称他是迷信观念,是宗教观念,他们就会避免任何溺死的危险。”[4]二、是对现实的歪曲的反映的特征。马克思之所以称意识形态为“虚假的意识”主要指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为了麻痹被统治阶级而向被统治阶级灌输的思想观念。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进行批判的时代环境及写作目的。马克思在写《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德国到处流行的是受黑格尔影响的唯心主义及剥削阶级的意识,他的写作意图就是为了与当时流行的这些“虚假的意识”进行斗争。所以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的是以往的意识形态的认识内容而不是意识形态概念。[5]

  (二)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称为观念的上层建筑,亦即统治阶级的思想。马克思在

  《路易·巴拿马的雾月十八日》说得明白,他写道:“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之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6]很显然,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整个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当然包括意识形态这一基本的社会意识内容。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与统治阶级的权利和利益相联系,他的“一般的意识形态”就是指统治阶级的是想体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写道:“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变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得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7]马克思还说过:“在这一阶级内部,这种分裂甚至发展成两部分人之间的某种程度的对立和敌视,但是一旦发生任何实际冲突,即当阶级本身受到威胁的时候,当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好像不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而且好像拥有与这一阶级的权利不同的权利这种假象也趋于消失的时候,这种对立和敌视便会自行消失。”[8]

  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意识形态的。使统治阶级的意识转化成意识形态的,是由于分工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关系之间的冲突。首先,体力和脑力的分工导致了劳动与劳动产品在数量和质量是那个的不平等分配:其次,分配的不平等,造成了私人财产的存在,以及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不一致。公共利益在现实生活中就以虚幻的共同体国家的形式出现。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冲突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相互之间的斗争,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等等,不过是一些虚幻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9]各种不同阶级之间的真实的斗争,使得实际上社会已被利益的冲突撕裂,为了不让它崩溃,这些对立被掩盖以为社会的权利不平衡分配辩护的思想观念,统治阶级的思想自此具有了意识形态的力量。“例如,在某一国的某个时期,王权、贵族和资产阶级为夺取统治而斗争,因而,在那里统治是分享的,那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会是关于分权的学说,于是分权就被宣布为‘永恒的规律’。”[10]

  在马克思看来作为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的都是“虚假的意识形态”,它是当时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基础,这是历史的现实。所以从这点说“虚假的意识形态”又是“真实的意识”,作为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

  (三)作为革命的“粘合剂”的意识形态

  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和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不是绝对统一的;在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中,只有那些使得宗派关系永恒化的部分才是意识形态。所以,任何阶级都能产生意识形态。但是,当工人阶级还不是革命阶级时,一盘散沙、没有统一起来,尽管有共同的利益和社会心理,其所产生的意识还是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当工人阶级只有在转变为革命阶级时,才有属于自己的用来号召和团结广大群众的旗帜——作为革命的“粘合剂”的意识形态。

  当然,在革命胜利后,革命阶级的意识形态必然会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但在革命过程中则存在着不同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

  在马克思看来只有消灭了剥削、消灭了国家,使得宗派关系得到彻底消除,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才会得到消失。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说:“不管阶级对立具有什么样的形式,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却是过去几个世纪所共有的事实。因此,毫不奇怪,各个世纪的社会意识,尽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总是在某些共同的形式中运动的,这些形式,这些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一切剥削阶级的意

  识形态都是其特殊利益的,任何剥削阶级的特殊利益都和人民大众的普遍利益相冲突。要想使特殊利益消失,只有进行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因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它的利益是与全人类的普遍利益一致的。

  二、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论述的意义

  (一)第一次全面系统的对意识形态进行了论述

  无论是柏拉图的“理念的世界”、特拉西的“观念的科学”、亦或是培根的“四幻象说”都只是阐述了意识形态的一部分,缺乏对其全面系统的表述。马克思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表述意识形态概念的,通过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相互联系阐述了作为社会存在对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和社会意识的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马克思通过社会意识和社会主体的互相规定和生成关系来阐述了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马克思通过社会意识的存在样式及如何被认识和起作用阐述了意识形态的认识性特征和作用机制。最终,马克思完成了对意识形态概念全面系统的表述。

  (二)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论述具有科学性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大都是运用唯心主义方法论证意识形态。马克思说过“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上是有害的。”唯心主义指导下的意识形态犹如不授粉的花朵,即使再鲜艳也不能在结出香甜的果实。而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证的意识形态与以往的意识形态相比具有科学性。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法国革命的实践向结合产生了法国的巴黎公社、与俄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产生后来与帝国主义头号强国并列为超级大国的苏维埃人民公共国、与中国的革命时间向结合产生今天令世界瞩目的新中国。所以说,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进行的论述具有科学性。

  (三)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论述孕育了之后的各种意识形态界定的胚芽

  包含对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完整论述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论》出版后得到了世人的关注,使得人们开始更多的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拷问和解答现实中的社会现象。复杂的社会生活又反过来加剧了意识形态语义的变化和逻辑认知的断裂,从而产生了后来各式各样的意识形态观的出现,如:“意识形态终结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各种意识形态观等。这些意识形态观的出现与流变,与我们的某些社会现实和之前的相关理论有及其深厚的渊源。从这点看,作为对意识形态第一次做出全面系统科学说明的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中对意识形态的众多论述,隐含着后来对意识形态进行各种界定的思想胚芽。

  参考文献:

  [1]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P1

  [2]利昂.P.巴拉达特.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P9

  [3][4][7][8][10][1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3、P4、P43、P43、P43、P17.

  [5][6]倪跃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探析[J]文史艺术.2010[2].P99

  [9]k.Marx,SelectedWritings,ed.McLellan,OxfordUniversityPress,Oxford,1977,P169

  [6]《马恩选集》第一卷P611

  作者简介:王艳君(1984.3—);女,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

篇六: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tle>意识形态概念基本特征逻辑辨正-百度文库

  意识形态概念基本特征逻辑辨正

  1意识形态概念基本特征的逻辑辨正

  意识形态具有自身独特的问题域。廓清意识形态概念的基本特征,有助于深化对于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基于马克思的理论逻辑与分析框架,相较于思想来源之实践性、利益主体之特殊性和具体内容之虚假性的意识形态概念特征认识,更加符合经典作家思想的意识形态概念特征应该包括三个方面:思想来源的实践性与继承性统一、利益主体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统一,以及基本内容的虚假性与真实性统一。

  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马克思哲学革命过程中发挥了理论中间环节的作用,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大厦的柱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工作被上升到一项极端重要工作的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把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要求在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值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从理论高度对于意识形态问题进行科学思考,显然对于党更好的

  2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基础性价值。但是,对于意识形态是什么、有什么特征的基本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论。尤其是,在基本特征层面,利益主体的特殊性、思想来源的实践性和基本内容的虚假性,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理解范式,其在理论逻辑和实践效果层面的不足之处正在显现。为了准确把握意识形态概念的基本特征,十分有必要回到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形成史中进行考察,特别是很有必要探讨意识形态问题展开的境域和方式。基于此,笔者拟从思想来源、利益主体和基本内容三个方面着手,尝试探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意识形态概念的基本特征,以深化这一问题的研究。

  一、思想来源:实践性与继承性的统一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是在与西方意识哲学的对话过程中形成的,其意识形态思想超越的对象是西方观念论哲学传统。在马克思看来,在德国思辨哲学那里,“由于思想脱离了他们的基础,即脱离了个人及其经验关系,才产生了

  纯粹思想的特殊发展和历史观念”。他扬弃了这种从意识出发去思考现实的致思路径,指出意识形态对于社会现实具有从属关系。不仅如此,马克思也超越了

  3费尔巴哈“没有了自然,人格性,‘自我性’、意识就是无”的直观决定论思想,提出“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从而将意识形态建立在科学的实践观基础之上。马克思将实践作为连接主客观的桥梁,把自然界当作实践对象,把意识形态当作实践活动的产物来考察,这解决了近代西方哲学从主客体关系角度进行逻辑运演之抽象本体论传统引发的诸多逻辑与现实背谬。

  然而,作为意识形态来源的实践是指什么呢?理论界对于这一基本问题始终存在着思想困惑。正如《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这一段经典表述,“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科学性的哲学根基在于,他完成了对德国观念本体论的逻辑颠倒,将人们的客观现实生活视为意识形态的来源。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崭新哲学思想,将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置于本体地位,而这一崭新本体论思想又是通过“实践”来规定和阐述的,因此对于实践观的把握成为了理解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核心任务。然而,在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诸种解读中,一种以卢卡奇为代表的流行理解范式把实践粗暴地置于现代形而上学的理论架构之中,实践日益被抽象化、4绝对化。根据这一逻辑,实践变成了具有最高原则的绝对存在,人则成为这种绝对存在的对象化及其达及自身。如此一来,马克思的实践观就被误解为与黑格尔关于绝对精神自我运动的观点具有内在一致性。还有一种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理解范式是把马克思的实践观还原为费尔巴哈直观的机械决定论,把意识形态理解为实践的简单派生物。

  实际上,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的产生与发展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但是社会实践与意识形态又不是简单的“源”与“流”关系。如果说费尔巴哈把人视为自然性存在,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两个自然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把实践活动排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外。那么,马克思则超越于此,把人看作社会

  性的存在,把自然界作为实践对象来考察。这样一来,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而且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正因如此,唯物主义才在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彻底性。

  正是在世界观和历史观根本变革的逻辑框架中,马克思论述了社会实践对于意识形态的基础性意义。他在历史唯物主义创立史上具有里程碑价值的著作《神圣家族》中初步提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

  5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而在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标志性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则明确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自此,马克思超越了以特拉西为代表的观念学派开创的感觉论意识形态思想,将其与改造社会的事业结合起来,并且在与实践紧密互动的过程中进行自身的界定。

  在思想来源方面,除了上述的实践性特征以外,意识形态还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特征,是实践性与继承性的相互统一。如上文所述,社会实践对于意识形态不是机械决定性作用,意识形态对于社会实践也并非亦步亦趋的反映关系,而是从更根本的历史观维度而言,需要在更长期的历史视域下来观察。正如《神圣家族》中谈到的“思想永远不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范围,在任何情况下,思想所能超出的只是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必然衍生出意识形态的继承性特征。对此,马克思强调:“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由此可见,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客观实在性具体体现在,它必然建立

  6在既有的社会环境之上,并受前一代人所遗留下来的社会条件所制约,这一点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构成了意识形态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来源。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结合法国革命的案例详细阐述了这一观点,指出在1848年革命中法国农民作为“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

  点”,从而在旧的专制观念的影响下投票把波拿巴推上了总统宝座并复辟了帝制。可见,意识形态的思想来源具有显著的历史继承性特征。

  从理论维度来看,意识形态思想来源的历史继承性根本在于社会基本矛盾关系。在马克思看来,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生产活动。“历史的诞生地”是在自我意识哲学所鄙夷的“地上的粗糙的物质生产”领域。从现实的人的生产出发,“人们先是在一定的基础上——起先是自然形成的基础,然后是历史的前提——从事劳动的”,这一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力处于第一性的地位。其后,“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7在由生产力的变化引发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意识形态相应变化的社会结构传导链条中,意识形态对于社会生产的反映具有相对滞后性。这导致了意识形态的思想来源具有对于前一社会阶段意识形态的历史继承性特征,也即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因此,意识形态“是从以前的各代人的思维中独立形成的,并且在这些世代相继的人们的头脑中经过了自己的独立的发展道路”。

  二、利益主体: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对于意识形态思想来源的探讨,往往引发对于利益主体的进一步追问。这是因为,人们的社会实践天然地具有功利性质,它常常被利益所驱使。对于现实利益的回应,成为意识形态思想无法回避的问题。当启蒙学者高呼自由民主口号时,捍卫人之利益已经成为革命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成为分析各种社会现象的重要出发点。这一点在爱尔维修那里表现得非常突出,他从感觉论唯物主义出发,指出人们精神活动的社会基础在于服从自己的利益,利益支配着人们的一切判断。对于个人利益,马克思从来不加以否认和反对。他在《神圣家族》中谈到:“感性的印象和自私的欲望、享乐和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不过,在马克思看来,旧唯

  8物主义并未达到对于世界的主体自觉。超越于启蒙学者的狭隘私人利益视界,他提出:“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

  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

  处理个别私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不仅是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核心议题,也是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展开的基点。对于利益主体的理论自觉,对于阶级特殊利益的明确指认,使其深化了对于意识形态问题的认识。这一认识的历史起点是,1841年普鲁士王室内阁颁布新的书报检查令,1842年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塞尔记者遭当局指责等一系列个别私人利益凌驾于社会整体利益之上的事件。这些事件让马克思清醒地认识到,在先验理性主义的思维框架中,国家和法作为原子式个人联合体的存在形式,无法保障大多数人的普遍利益,仅能代表统治阶级的特殊利益。

  正如《神圣家族》指出的,“‘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不仅回答了意识形态的思想来源问题,而且进一步回答了实践基础上意识形态的利益主体问题。曼海姆对此也给予了肯定,“在与其资产阶级对手进行斗争时,马克思主义重新发现,在历史事件和政治事件中,不可能有‘纯理论’。它看到,在每一种理论的背后,都隐伏着集团的观点。集

  9团思维这种现象依照利益以及社会环境和生存环境表现出来,马克思把这种现象称为意识形态。”换言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超越了个体与整体的两极思维,主张意识形态的利益主体是一种集团,归根结底是阶级,意识形态说到底是阶级意识。曼海姆认为,马克思关于利益主体意识形成的第一步是“民族精神”取代了“意识本身”,意识形态不再以抽象的人类精神的面貌出现。进一步,“仍嫌过于宽泛的‘民众精神’概念,让位于阶级意识形态,或者更正确地说,让位于阶级意识形态概念”。马克思把对个人利益的探究上升到对阶级利益的探究,通过实现阶级利益来实现个人利益,找到了维护个人利益的科学路径,从而也发现了意识形态利益主体的阶级本质。即使梯叶里、基佐、米涅、梯也尔在总结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事变时,也坦承阶级斗争是了解全部法国历史的钥匙。阶级分析,这为我们揭开意识形态之秘提供了一把钥匙。《共产党宣言》开篇即谈到,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算起,“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列宁明确阐述道:“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

  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因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意识形态作为阶级社会的特有现象,必然

  10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及其相应的政治上层建筑,以及反映社会上占据物质关系统治地位之阶级的利益诉求,这决定了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意识形态在利益主体方面具有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统一的特征。在剥削阶级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社会中,虽然意识形态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特殊利益,但是往往以普遍性的形式出现。因为统治阶级“必然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才能动员广大社会群众追随、拥护自身的统治地位,进而巩固和扩大自身的统治利益。因而,阶级意识形态具有一元化、普遍化的倾向。但是,意识形态性并不等于阶级性。在利益主体上,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与普遍性相统一的特征。在剥削阶级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推翻旧政权时期、自身执政初期与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具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从而体现出了统治阶级利益的特殊性与社会成员利益的普遍性相统一的特征。意识形态反映的是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即每一个领导革命的阶级借以认清使命,团结群众的思想观念及口号,因而它又必定是每一种革命得以成功的舆论基础。“任何在历史上能够实现的群众性的‘利益’,在最初出现于世界舞台时,在‘思想’或‘观念’中都会远远超出自己的现实

  11界限,而同一般人的利益混淆起来。”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发出人身自由、政治平等的号召,这符合了饱受封建专制压迫的农民、工人和贫民的利益,资产阶级革命进而得到了这部分占据人口最大多数的群众支持。法国革命史上的《人权宣言》这一重要文件倡导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提出“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口号,主张言论、集会、出版等自由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些观点得到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支持和拥护。虽然这些意识形态往往表现为抽象的、虚幻的政治价值观念,但是它作为资产阶级政权合法性的思想根基、资产

  阶级立国的思想资源,在持续宣传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政治动员功能,使资本主义制度相对于封建制度的先进性得到了广大社会成员的认同。

  不仅如此,在执政过程中,出于避免社会矛盾激化、维护自身长期统治的需要,从奴隶制、封建制发展到资本主义制度,剥削阶级的统治方式更加讲究策略性,也会呈现出一定的普遍性特征。统治阶级会通过出让一部分局部的、有限的利益,进而安抚民心、笼络民意,这也使得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与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一致性。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在利益主体上特殊性与普遍性的一致性仅仅是

  12形式上的,真正的统一则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

  三、基本内容:虚假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与思想来源、利益主体紧密关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问题。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等著作中作出“虚伪的意识形态”、“观念的统治”等重要判断,虚假性批判也确为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典型特征,不过虚假性的特征不是马克思赋予意识形态的。早在拿破仑对从历史观念论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特拉西定下“意识形态罪”之后,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就发生了变化,由“最值得尊敬的、作为实证与卓越科学的观念学逐渐让位于只值得受嘲笑和鄙视的、作为抽象和幻想观念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成为虚假性的代名词。此时的意识形态概念建立在感觉主义历史观念论基础之上,呈现出“一批据称是错误的、脱离政治生活实际现实的观念的主体”的主观性。

  然而,马克思意识形态虚假性批判的本质是社会历史批判,这是针对历史观念论传统而展开的,它建立在科学的实践观基础之上、形成于阶级利益的分析框架之中。在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诸多论述中,他的首创贡献并

  13非揭露意识形态虚假性,而是阐明这种虚假性并非来源于个人的主观故意,而是来自其客观的社会存在。在与黑格尔、鲍威尔、费尔巴哈等思想家对话的过程中,马克思日益认识到,历史上各种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不能仅仅停留于道义的批判,而需要上升到反思历史哲学思想体系的高度。通过研究,他发现以往的一切旧历史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试图把一般性的

  概念上升为所谓永恒不变的实体,进而通过把握某个终极实体的方式探寻历史之秘。马克思把意识形态虚假性的产生根源归结为脱离现实的抽象这一思辨唯心主义的错误思维逻辑,从而揭示出阶级社会虚假意识形态的伪真理性本质。

  虽然意识形态虚假性常常被解读为统治阶级在主观上对民众进行的有意欺骗,但是这并不是马克思的原意。基于《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等重要著作,不难看出,马克思通过回顾法国革命中资产阶级从革命力量蜕变为保守甚至反动力量的历史揭示出,意识形态围绕着社会利益关系,经历了一个从真实到虚假的历史演变过程,意识形态虚假性问题则是这一过程的必然产物,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揭露出意识形态利用群众、欺骗群众的伪群众性特征,这也成为了阶级社会意识形态虚假性的突

  14出表现之一。

  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虚假性问题并不产生于主观精神领域,所以不是可以通过理性批判、重建理性的方式来消灭的,“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怪影’、‘幽灵’、‘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里的“革命”之所指就是“实际地推翻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他揭示出,意识形态虚假性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在物质生产领域,理解意识形态虚假性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实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而不是抽象地重建理性。概括而言,马克思从来不把意识形态虚假性归结为有意的欺骗或谎言,而是着眼于对其进行社会历史结构的分析,因而其成为解剖资本主义物化世界的病理学切片。他从来不把意识形态虚假性归结为其天然本性,而是着眼于阶级意识和阶级统治的历史变动分析,因而其成为考察阶级局限性以及把握历史界限的鲜活坐标。

  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特征,但是意识形态不等于虚假观念。受到利益主体、思想来源和价值目标的影响,意识形态在内容上呈现出了虚假性与真实

  15性相统一的典型特征。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路径和逻辑,“市民社会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上层建筑必然植根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且反映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基于此,虽然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的特征,却不能因此进行狭隘化的理解,进而否定和抹杀其反映社会经济状况的真实性。如果我们只把注意力放在意识形态误导社会成员的虚假性上,就容易陷入片面误读的困境,因为一旦统治阶级把有意欺骗作为其思想统治的手段,那就标志着其意识形态失去了生命力。

  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在内容上是虚假性与真实性的统一。意识形态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实践导向,这成为了其真实性产生的源泉。“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这一重要论断,不仅揭示出以社会全体成员普遍利益面目而存在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之虚假性,还反映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影响力背后蕴藏着的利益真实性。

  其一,意识形态影响力建立在群众认同的基础之上。意识形态家在制造政治理论学说体系时,虽然主观上是

  16服务于统治阶级利益的实现,但是客观上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群众的利益诉求,这一意识形态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认同。尤其是,在革命时期“它的利益在开始时的确同其余一切非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还多少有一些联系,在当时存在的那些关系的压力下还来不及发展为特殊阶级的特殊利益”,进而形成领导革命、团结群众的舆论基础。

  其二,意识形态影响力建立在对于客观规律一定程度的把握基础之上。历史唯物主义是一门“真正的实证科学”。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精神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之中,同时接受社会实践活动的检验,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同时,历史唯物主义启示我们,真理是相对正确的,人的认识只能实现对于客观规律的无限接近,而不能达到完全的同一。近代以来,思想家们对于意识形态的研究工作,在逻辑理路上长期致力于探寻一种作为永恒

  法则的理性实体。即使这种研究路径在方法论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但是依然显现出了一定的真理光辉。例如,马克思对于黑格尔的历史观进行了辩证的分析,认为虽然黑格尔把历史视为绝对精神这一人格化逻辑自我发展和回归的过程,被普鲁士政府加以利用而成为维护其君主统治秩序的官方意识形态,但是他第一个证明了整个世界历史具有必然逻辑,并且

  17用逻辑再现了人类历史,使世界史有规律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可见,对于一种意识形态及其背后的政治哲学、历史哲学逻辑需要进行客观辩证的分析,既要善于发掘其虚假性掩饰下的阶级本质,也要善于发现其虚假性遮蔽下的真理因素。

篇七: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tle>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内涵和特征-百度文库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内涵和特征

  作者:孙兰萍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08期

  【摘

  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有着丰富的内涵;文章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容的同时还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从而得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是一个否定性概念,它的本质是一个总体观念概念的总和,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特征有阶级性、隐蔽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与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经济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

  (一)观念的上层建筑。19世纪,“意识形态”一词在马克思主义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马克思那里,他将意识形态理解是与一定经济基础所适合的观念上的“上层建筑”,这个理论包括社会中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主要有哲学、艺术、经济、政治、法律思想、道德等形式。马克思在他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提出,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就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指的是“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一直存在,意识就始终都是这种产物”。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二)虚假的体系。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从本质出发深刻地揭露了意识形态其实是一种虚假的意识。马克思指出:“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现着的,那末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像在眼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物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与此同时,伟大的恩格斯也将意识形态理解为:“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的真正动力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意识形态的产生过程就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掩蔽自身与社会经济事实进行联系的客观过程。

  (三)统治阶级的工具。马克思在其理论中又阐述了意识形态其实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一种思想理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因此可以认为,意识形态是属于每一个社会形态中统治阶级的理论思想。统治阶级施行某种仪式形态其本质目的就是促进资产阶级自身利益,使得阶级压迫得以延续下

篇八: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tle>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概述-百度文库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概述

  作者:王雪佳

  刘新

  连凯宇

  张洁

  曹传伟

  来源:《健康科学》2018年第07期

  摘要:意识形态是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的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有其发展过程,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中国选择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这种马克思主义必须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我们做好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基础。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决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努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方向,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意识形态保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是对经济基础的一种反映,如果没有正确的意识形态,一个国家就是混乱、是找不到发展方向和前进目标,国民没有了自身的优越感和认同感,找不到自己的归属,因此意识形态至关重要。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对以往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扬弃的智慧结晶,后经列宁、毛泽东等革命領袖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不断地在理论上得到丰富和创新。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意识是人们物质生产活动的直接产物。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马克思通过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深刻地阐明了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不是人们随心所欲的观念;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起源于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社会意识和现实社会关系的矛盾在本质上是现存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矛盾的反映,从而使“意识形态”成为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范畴。

  (二)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集中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意识形态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具有阶级性。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

篇九: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tle>马克思的意识形态问题-百度文库

  意识形态有什么涵义?雷蒙。

  高斯(RaymondGeuss)依据意识形态在感情色彩上的差异,把意识形态分为三类:

  第一,中性意义(或描述意义)上的意识形态(ideologyinthedescription),人们把它当作一个描述性概念,以分析一定的社会结构与功能,不论真假是非,不做价值判断。

  现代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常常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这个概念。

  既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信仰体系和宗教仪式等,也包括一切精神现象、心理现象、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的综合。

  第二,贬义上的意识形态(ideologyinthepejorativesense),主要是指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等的“意识形态”概念。

  它把人类的一切精神思想文学艺术活动都看成是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虚假意识(falseconsciousness),从而否定它自诩、自命的普遍真理性,揭示它曲解社会存在并进而维护某些特定团体的利益的根本特征。

  第三,褒义上的意识形态(ideologyinthepositivesense),即建设性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取得胜利之后,列宁提出“建立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即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和工人处境的思想体系。

  它是在揭穿虚假意识的基础上,所做的建设性工作。

  无产阶级之所以急于建立正确的意识形态,是因为意识形态对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至关重要,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掌握了群众,便会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因而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真理性。

  曼海姆对意识形态的分类:

  /13

  基于知识社会学的学术背景,曼海姆把意识形态分为两类:

  一类是特定意识形态(particularideology),一类是整体意识形态(totalideology)。

  前者是个别人的观念和表象,目的在于掩饰某些集团的私利;后者是特定历史时期或特定社会团体的意识形态,目的并不在于现实利益的掩饰和遮盖,而在于塑造特定的世界观,确定理论思维的总体架构和主体的认知态度。

  前者的作用范围是个别人的心理,后者的作用范围是整体化的社会舆论。

  前者总是对敌对派思想的一部分提出质询,后者则是对其整体提出挑战。

  前者建立在对各种观念的心理分析的基础上,后者在认识论——本体论的层面上发挥作用。

  前者重在研究个人行为,后者重在研究集体行为。

  根据不同意识形态理论的知识背景和历史发展,把意识形态分为四大类:

  1、认识论意义上(epistemologicalapproaches)的意识形态。

  从历史上看,“意识形态”一词是法国18世纪末启蒙主义思想家们提出来的,他们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也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去把握这个概念。

  它是建立在感觉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

  特拉西首创了“意识形态”一词,并赋予其“观念科学”(scienceofideas)的意义,认为它的使命在于研究认识的起源与边界、认识的可能性与可靠性等认识论最为基本的问题。

  2、社会学意义上(sociologicalapproaches)的意识形态。

  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意识形态,就会把它看成是一套在某个特定社会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观念体系,它在社会和谐、社会控制、社会动员方面都能发挥巨大作用。

  /13

  除此之外,意识形态还可以为一个特定的目标、一套特定的价值进行辩护(或进行批判),还可以使一定的政治权力合法化(当然也可以非合法化)。

  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意识形态,可能赋予“意识形态”一词以贬义色彩,也可以赋予它中性意义。

  3、一般心理学意义上(psychologicalapproaches)的意识形态。

  把它看作是控制个人情绪的工具。

  弗洛伊德那里,宗教就是意识形态,认为宗教是人类为了抚慰心灵的创伤而制造的“狗皮膏药”,它虽然治不了病,却能给人提供一种幻觉(illusion),是人类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安宁而制造出来的“虚假意识”。

  撒顿(FrancisX。

  Sutton)认为意识形态是对心理紧张的一种回应,而心理紧张来源于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

  社会生活带来了大量难题,每个人都要应付各种各样的难题,每个人在日常性地扮演自己角色的过程中,都面临着相互冲突的需求和莫名其妙的情形。

  角色塑造了人的行为,也不可避免地使那些扮演角色的人产生了心理的紧张和焦虑。

  为了消除紧张和焦虑,人需要寻找恰当的“指导原则”(guidingprinciples)。

  意识形态就能起这样的作用。

  4、文化心理学意义上(psychoculturalapproaches)的意识形态。

  狄翁(LeonDion)把意识形态定义为“具有一定整合性的文化和精神的结构”,是一定价值规范的模式,这个模式既有客观性(文化)又有主观性(精神)。

  “个人或团体以它为基础设计政治蓝图,以便实现他们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高度评价过的抱负和理想。

  /13

  ”格尔茨(CliffordGeerts)对意识形态研究的现状十分不满,他想建立一个更加适当的非价值性的理论框架来处理“意识形态”这个概念。

  他从符号和符号行为的角度研究意识形态,试图回答(至少是部分地回答)这样的问题:

  “各种符号是如何符号化的?它们是如何调停各种意义而不使其相互矛盾的?”其基本假设是:

  思想是由符号体系的建构与操纵构成的。

  符号体系,不论是认知性的还是表情性的,都是信息的内在资源。

  人类生活就是根据符号体系予以模式化的,之所以如此,部分原因在于人类的内在资源十分贫乏。

  符号体系是感知、判断、操纵世界的非个人性的机制。

  文化模式,无论是宗教科学还是意识形态,都是一些纲要(programs),它为社会或心理过程的实现提供蓝图。

  “正是通过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的图解性意象的建构,人使自己或好或坏地成为一个政治动物。

  ”总之,意识形态不仅仅是对心理紧张的回应,它还是指导人类政治生活的文化符号体系。

  窃以为,其意识形态理论,具有浓厚的结构主义的色彩。

  意识形态理论得以产生的基本动机是去除意识形态的蒙蔽——?解蔽?,并确立科学的观念意识。

  ?解蔽?的思想萌芽:

  柏拉图的?洞穴说?,后来培根又提出了?假相说?。

  启蒙运动之所以为启蒙运动,在于它要去除人类信中的愚昧;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也表现在他勇于揭穿谎言并暴露真实的现实关系和现实利益;胡塞尔

  /13

  的精神现象学,主张把支配人们头脑的各种先入之见?悬置?起来,以解除精神上的蒙蔽;海德格尔把存在的本真状态理解为?解蔽状态?,存在的过程就是不断解蔽的过程。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

  意识形态的两条理论传统:

  一条是注重讨论认识真假的认识论传统(从黑格尔、马克思到卢卡奇及一些新近马克思主义者,一直将意识形态看做幻觉、歪曲和神秘化);另一条是关注意识形态社会功用胜于关注其真实性或非真实性的社会学传统。

  在马克思的理论传统中,这两条充满矛盾的不同理论传统似乎得到了同等重要的强调,从而使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呈现出认识论思想和社会学思想互相交叉的复杂状况。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马克思对意识形态问题的探讨,是从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开始的。

  马克思接着黑格尔对精神异化的揭示和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但将对意识领域的异化批判转入对个人所处的物质关系的批判。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借用拖拉西的意识形态这个概念,但对其意义进行了改造。

  马克思揭示了意识形态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是与社会的物质生产史、与社会经济制度的不断变革相联系的。

  不但揭示了意识形态的物质存在基础和存在倾向(?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13

  ”;而且提出意识本质上是实践的,意识形态的实践用途之一就是生成幻象和神秘,以维持现存的社会秩序或社会结构(“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抽象地讲,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惟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

  ”)。

  由此可见,马克思这时候的意识形态概念具有以下特征:

  具有意义的指向性;并没有自身绝对独立的历史“意识形态没有历史”(非历史性、永恒性);本质上受统治阶级思想支配;掩盖或扭曲现实的不公正,并为现实的合理化做有意无意的辩护。

  但在这里,马克思是辩证看待这个概念的,他似乎认同拿破仑的态度,对意识形态持否定、批判态度,但他也赞同法国意识形态家们对宗教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批判,反对将观念神秘化的倾向。

  这里他既有认识论的传统,也从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意识形态的社会学意味的作用。

  他看到意识形态本质是实践的,具有其物质产生条件。

  在《形态》中,马克思将“一般意识形态”看成是某种社会为维持自己的存在和运转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现象,属于耸立于社会生产条件之上的“观念上层建筑”。

  在这里意识形态指的是那些自由漂浮于它们的物质基础之上却否认基础存在的思想观念,是我们应该揭穿和批判的幻象。

  但还没有直接指出意识形态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无意识性或结构性),总的来说,认为这是统治阶级有意识的产物。

  随后在《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意识形态的内容被具体化,指的是创建于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之上的各种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

  /13

  他指出了资产阶级形成的基础和矛盾本性,还阐明其演变规律。

  1.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形成的基础及其矛盾本性。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形成依赖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客观发展条件,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

  这个革命自身是矛盾的:

  它本来不过是一种社会对抗的形式去代替另一种社会对抗的形式,因而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然而另一方面,它又只有通过广泛地动员群众,组织他们进行革命斗争,才能实现历史发展所必需的反封建变革,因而又需要广泛的群众性。

  在这一矛盾的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必然具有矛盾的本性:

  (1)以虚假的形式反映客观现实。

  在反映和论证反封建的社会变革的客观历史必然性的过程中,由于要把资产阶级特有的、本质上是自私狭隘的阶级利益表达为人民的普遍利益,因而使资产阶级意识在一开始便具有幻想的特征。

  它使抽象的理性原则作为社会生活的本质,它始终沉浸在自我陶醉中而缺乏真正的自我批评。

  尽管是一种幻想,它仍然反映了真实的历史过程,即消灭封建制度和建立资产阶级社会的必然性。

  其幻想的方式中仍然包含了部分真理性的内容,即在推翻封建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它给充满了英雄行为的革命群众提供了?为了不让自己看见自己的斗争的资产阶级狭隘内容、为了要把自己的热情保持在伟大历史悲剧的高度上所必需的理想、艺术形式和幻想?。

  (2)从历史传统中寻找现实斗争的旗帜。

  /13

  为了模糊现实斗争的阶级实质和真实内容,资产阶级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寻找精神支柱。

  ?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3)内部结构的矛盾性。

  意识形态的各种要素(知识和价值、抽象理论和实际策略、思想家和阶级等)都以矛盾的形式组合在一起。

  2.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演变规律(1)结构的多元化倾向。

  在资产阶级革命上升时期,其意识形态的主体(思想家和阶级)还基本一致的话,那么当它转向反革命时,这个主体自身也发生了分裂。

  ?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和资产阶级自己,代表者和被代表者,都互相疏远了,都不再互相了解了。

  ?(2)幻想作用的改变。

  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其意识形态的幻想具有双重的作用:

  一方面掩盖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阶级内容,同时,1848年革命表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幻想,已经丧失了革命的思想动力的作用而转变为纯粹的辩护意识。

  幻想的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其主要攻击目标已经不是封建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它不得不抛弃传统意识形态中的民主性精华。

  ?资产阶级正确地了解到,它为反对封建制度而锻造出来的各种武器都倒过来朝向它自己了,它所创造的一切教育手段都转过来反对它自己的文明了,它创造的所有的神都离奇了它。

  /13

  它了解到,一切所谓的市民自由和进步机关,都侵犯它的阶级统治,并且既威胁它的社会基础,又威胁它的政治上层,因此这些东西就成了,‘社会主义的’了?。

  在这种情况下,当它继续制造美化资本主义的幻想时,就是美化落后、腐朽、反动的事物,因而丧失了任何推动历史的思想动力的作用。。这只有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用阿尔都塞的话说,看到了意识形态的结构性、无声的一面。

  随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建立和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的深入,他认为意识形态错觉不仅是扭曲的思想观念或“虚假意识”的产物,而且是阶级社会本身物质结构所固有(必然产生)的东西。

  马克思在19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终写道: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基础上建立来的新的社会结构观,表明了社会存在的基本图式:

  从社会生产,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到社会意识形态。

  这说明马克思已经不再将意识形态简单看成带有贬义色彩的虚假或歪曲幻象,而更重视从唯物史观为意识形态定位,更重视揭示构成意识形态虚假性或歪曲性的社会关系根源。

  不再纠缠于对意识形态是否真实的追究和批判,而更加重视揭露和消灭造成意识形态虚伪性的真实物质条件。

  /13

  意识形态范畴已经被纳入到马克思的社会政治学和政治经济学框架中(这成为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起点),而意识形态研究也因此发生了真正的转向,即不能只停留在社会学的分析、真与假的揭示上,它更具体地表明观念如何与现实的物质条件相联系,如何遮盖或掩饰现实物质条件,如何用其他形式移置它们,虚假地解决它们的冲突和矛盾,把它们明显地转成一种自然的、不变的、普遍的状态。

  在这里,马克思将对旧意识形态的批判和政治斗争自然地融合为一体,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同时具有更新认识(认识论)与政治实践(激进改造)的双重意义。

  正因为马克思将意识形态纳入到社会生产关系当中去进行讨论,使得意识形态概念不再只代表虚假意识或欺骗意识,而成为构成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的重要概念。

  马克思对意识与权力、意识与语言表达之间密切关系的精辟论述,都使得人们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入,直接影响到阿尔都塞等追随者的意识形态观。

  此外,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和法学背后所隐蔽的深层意识形态欺骗性进行了更深入的揭示,并论述了艺术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艺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都深化了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

  在《资本论》中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思想——三大拜物教的批判,对人类学、东方社会研究和共产主义社会研究中的种种意识形态偏见的批判,对意识形态滞后性的批判都丰富了人们对意识形态范畴的理解。

  总而言之,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虚假性和虚假性产生根源的批判,真正奠定了正确理解意识形态范畴的理论线索和理论基础,对后世各派思想家的意识形态理论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马克思既从认识论角度戳穿了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又指明了彻底铲除产生虚假性的社会物质关系的实践道路(“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13

  ”)伊格尔顿说:

  “‘意识形态’话语经过一定方式的解码和破译之后,将在凸显和沉默以及断裂和内部矛盾中显示出现实物质冲突的印记。

  ”(《历史的政治、哲学、爱欲》)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呈现为一种元批判,即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意识形态的前提加以澄明、加以“去蔽”的彻底批判方式。

  (俞吾金:

  《意识形态论》)这种批判为意识形态范畴勾画了两种基本理论线索——认识论的揭露和对现存物质秩序的摧毁,这两条线索都存留在后来者对意识形态的讨论当中。

  科学(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对1848年革命中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使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确立了下述信念:

  科学意识形态同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的结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革命证明无产阶级的自觉意识正在增长,它正在成为革命群众反对封建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的中坚力量和领导者。

  但是,革命也证明工人阶级并不能自发地形成自觉的阶级意识,不能轻而易举地摆脱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幻想的影响,从而证明了科学的意识形态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意义。

  阐明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是促使科学意识形态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之必需。

  1.无产阶级意识的一般特点:

  (1)依靠科学和知识,不需要任何幻想。

  无产阶级意识不需要任何幻想,它只有消灭全部现存社会关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11

  /13

  在空前艰巨、十分现实的社会革命任务面前,需要的显然不是空话、幻想,而只能是科学态度和实际行动。

  因此,无产阶级意识的根本要求是:

  力求最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各种趋向,以及作为各阶级物质利益的冲突的社会斗争的本质和特点,就是说,它以科学地认识历史过程为前提。

  (2)不能从过去,而只能从未来吸取前进的力量。

  无产阶级的意识不需要借助历史传统来提出和实现自己的革命任务。

  相反,它处处要克服对于过去事物的迷信,以免束缚住自己的手脚。

  “19世纪的社会革命不能从过去,而只能从未来吸取自己的诗情。

  它在破除一切对过去的事物的迷信以前,是不能开始实现自身的任务的。

  从前的革命需要回忆过去的世界历史事件,为的是向自己隐瞒自己的内容。

  19世纪的革命一定要让死者去埋葬他们自己的死者,为的是自己能弄清自己的内容。

  ”

  2.无产阶级自觉意识的形成过程。

  (1)建立工人阶级政党,对工人群众进行广泛持久的宣传教育。

  (2)在批判和改造旧世界的同时“自己批评自己”。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关于意识、意识形态学说的基本精神,特别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对意识形态的含义作出了新的阐述。

  最为重要的是,列宁把马克思作为否定性概念的“意识形态”改铸成为一个描述性概念,使之等同于阶级意识。

  12

  /13

  列宁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领导力量时,不宜再以抽象方式谈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而应该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相对立。

  列宁对意识形态概念含义的这一转换,“出于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实际斗争的需要,因而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的重要推进和发展”。

  13

  /13

篇十: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tle>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百度文库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

  作者:花倩茹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第01期

  摘

  要

  马克思在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过程中初步阐述了其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观点。在《资本论》中,他对意识形态有了更深入的研究;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维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基本内容

  意识形态安全

  中图分类号:A119文献标识码:A1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最开始是在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过程中,马克思不仅批判了黑格尔哲学的神秘主义,揭露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本质,还阐述了意识形态的问题。马克思在论述过程中批判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特征,他认为国家的意志和法律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它们必然是要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服务;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坚持唯物史观的原则,坚持从现实出发,从现实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出发来探索意识形态理沦问题,这也为其后来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既然是德国过去政治意识形式的坚决反对者,那它就不会集中于自己本身,而会集中于只用一个办法即通过实践才能解决的那些课题上去。”这说明马克思已经摆脱了唯心主义的观点,从而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去看待黑格尔在著作中所阐述的问题。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继续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并开始初步地论述意识形态的相关问题,逐渐形成了自己对意识形态的看法。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特征,而这种虚假性特征的根源在于异化劳动。马克思指出:“这种物质的、直接感性的私有财产,是异化了的、人的生命的物质的、感性的表现。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全部生产运动的感性表现,也就是说,人的实现或现实。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因此,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作为对人的生命的占有,是一切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从而是人对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身的人的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意识形态理论。一方面,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采取了扬弃的态度,在费尔巴哈提出的观点上开辟出新的道路。他指出“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另一方面,马克思还指出意识形态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存在,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只有在实践

篇十一: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le>意识形态的主要内涵和特征-百度文库

  意识形态的主要内涵和特征

  主要内涵

  意识形态一词出现之初,是一个纯粹的学科名词,无涉于价值判断。1796年,法国哲学家特拉西把意识形态定义为“观念的科学”,是一种哲学研究。在文义上,ideology一词是由“观念”(idea)和“学科”(ology)两字结合而成。特拉西尝试探索内在思维和观念的起源,希望意识形态此学科最后能和动物学、生理学一样,享有同样的学科地位。

  一开始,意识形态一词并不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在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用“意识形态”来概括“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精神现象”后,该词才在东方流行起来。与此同时它的内涵和指涉陷入了混乱的状态:大多数学者都从功能主义角度出发对它进行定义,使得它越来越偏离特拉西的原意。许多学者将它同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文化认同联系起来,指涉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各种价值凭依,而为了实现统治,这种凭依可以是扭曲事实的。

  马克思、恩格斯将意识形态看成“虚假的意识”与“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意指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马克思所理解的意识形态是具体社会中人对物质实践的一种理解和把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种理解和把握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即“虚假性”。从意识形态的功能上看,它们都在真实地维护自己的生产关系、既有的社会秩序和剥削利益。意识形态主要是受阶级性制约的观念形态,也可以说是反映阶级的社会利害关系的思想体系,是一种自我欺骗或欺骗他人的思想观念或理论体系,是一种虚假的、颠倒的意识,是

  对颠倒的现实的反映。它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持统治阶级的统治——它的目的不是揭示现实生活的真相,而是竭力把这种真相掩藏起来,以维护它所支持的统治阶级的统治。

  曼海姆试图将社会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原貌区分开来,于是就有了“知识社会学”。曼海姆对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意识形态”内涵和指涉进行整理和分析后指出,存在着两种意识形态类型:与阶级利益相关的特定意识形态和与价值无涉的总体性意识形态。特定意识形态就是社会意识形态或国家意识形态,而总体性意识形态则并不包含对弄虚作假的怀疑,它是在不考虑其动机形成的情况下,对某个时代或者某个社会群体在特定社会情境中形成的特殊思想进行形式色彩的功能分析,以及对精神之诸结构性差异进行客观描述。尽管曼海姆企图将总体性意识形态与特定意识形态相分割,去掉其政治性和工具性,但总体性意识形态的分析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利益格局的分析,因此这种分割是不成功的。

  约·埃尔斯特对意识形态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组信念或价值观,它们可以通过某一社会集团的地位或者利益得到解释。而这种信念或价值观隶属于某种更为一般化的、有偏见的信念群。他认为马克思从功能的角度来解释意识形态的出现和传播。这种功能解释的主要观点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契合于现存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并具有为之服务的功能,有此而得以出现和传播,最终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点是一种歪曲的意识、虚假的意识,为了阶级统治而不惜扭曲现实的意识。约·埃尔斯特认为对意识形态的定义应该是非功能主义的。他把意识形态看成是精神实体,并且否定了它的制度性定义,这种定义把意识形态看成是体现出某些信念或价值观的制度性的实体。

  我认为不应该从功能主义角度出发对“意识形态”进行定义,而应从意识形态的内涵和本质来定义它。特拉西把它定义为“思想的科学”、“观念的科学”,其目的是要研究认识的起源、界限和认识的可靠性程度。因此,我认为“意识形态”属于哲学研究的范畴,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某一社会群体大部分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它表现的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涉及任何价值观正误的判断,更不会因阶级利益的冲突而扭曲现实。

  基本特征

  一、真实性

  对于马克思、恩格斯二人来说,意识形态的明显特征就是它的虚假性。在他们心目中,并非所有政治观点皆有意识形态的特性,意识形态并不属于科学,是和科学相对立的错误意见:故有必要区分意识形态与科学、真理和虚伪的差异。然而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意识形态是一种价值观,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而这种反映是描述性的,并不应该包含任何价值判断和利益判断。因此,它应具备的首要条件是真实性,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反映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认为它具有虚伪性是因为将它看作阶级统治和教化的工具,相反地,我是要将意识形态去阶级性、去工具性。

  二、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具有阶级倾向性,它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阶级要以意识形态为工具维护其相应的统治,所以会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泛化为所有阶级甚至全体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用思想上的统治来配合政治上的统治。对于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意识形态是由社会中大部分成员认同的观念而形成

  的思想体系,因此它是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而不一定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此就并不存在“统治阶级泛化其思想”的说法。另外,这种观点还是无法将意识形态与阶级利益相分离,还是将它看作阶级统治的工具。

推荐访问: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 意识形态 基本特征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