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软件工程课程总结【五篇】

2023年度软件工程课程总结【五篇】

时间:2023-07-07 20:40: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提起软件,在当今社会人们并不陌生,正是由于软件的发展,使计算机应用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使各行各业都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同时也促进人们对软件的品种、数量、功能和质量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软件工程课程总结【五篇】,供大家参考。

软件工程课程总结【五篇】

软件工程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教学改进实践

中图分类号:

1、引言

提起软件,在当今社会人们并不陌生,正是由于软件的发展,使计算机应用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使各行各业都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同时也促进人们对软件的品种、数量、功能和质量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软件的规模越大、越复杂,人们的软件开发能力越显得力不从心。于是,人们开始重视软件开发过程、方法、工具和环境的研究,软件工程应运而生。

“软件工程”主要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开发方法和开发工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开发1个软件项目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以及“软件工程”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为进行软件开发打下1个良好的基础。

2、课程特点

1。课程综合性强。

软件工程与其他计算机课程,如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数据库以及操作系统等课程都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在1定程度上说,软件工程讨论的是在实际开发当中综合运用这些课程中讲过的理论和方法,将这些课程的理论和方法放在1个统1的目标下,这个目标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及预算条件下,开发出高质量的令用户满意的软件。

2。课程内容不断更新。

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课程培养的学生真正能够在软件行业中发挥作用。因此,在授课时,我们不能拘泥于教材内容的限制。在讲解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同时,介绍1些新方法、新技术。这样,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和培养创新意识与开发能力,使他们走向社会后不至落伍。

3。课程的实践性强。

软件工程是1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是各种开发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应注重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的掌握,更应注重方法、技术的实际应用。学习软件工程必须投身于软件开发的实践,才能真正领悟软件工程的精髓。

实际教学当中,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教师觉得这门课教起来较困难,学生学习中多数也觉得枯燥无味,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或获得较强的实践能力等预期目的。如何改善?结合软件工程的课程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软件工程》的教学质量。三、软件工程教学改进的内容和方法

1。教学过程引入实际案例

软件工程课程涉及面很广,如果不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教学,很难把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生动的实例进行诠释,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授课时教师可结合1个“学校教材购销系统”实例,给学生介绍具体的开发过程和方法。

另外,学校还可邀请领域内有实际经验的资深程序员,针对软件工程中具体理论和方法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面对面讲座,深入浅出地作讲解。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熟悉、掌握软件开发的过程。

2。组织课堂讨论,形成教学互动

我国有句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要利用合适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心理和参与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比如在讲授需求分析这章内容时,可结合“学校教材购销系统”这个案例,要求学生按照软件工程教学的思想和方法认真做好需求分析。在实施过程中,首先由学生独立思考,给出解决方案。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各自解决方案的优劣,并进行综合。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该案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及其应用方法,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可使学生进1步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的方法和步骤,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看得见,用得着,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3。加强实践环节

从本质上看,软件工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相关课程难以比拟的。因此,必须结合设计项目和实际应用加以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把握教学进度的同时,必须及早安排好课程设计,让学生同步开展课程设计。这样,理论课讲完了,课程设计也基本结束,学生们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对软件工程知识难点、重点的理解,进1步深刻理解软件过程和系统消化理论知识,训练项目设计的思路,锻炼实际开发能力,培养严格规范的项目开发方法和步骤,体验文档编写整理、阶段性评审总结以及软件测试等各个方面的工作流程,直接培养了学生从事实际开发的能力。

四、结束语

在教学中,我们还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总之,通过不断改进教学,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运用所学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史济民等。软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

软件工程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 教学改革

“软件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基础课程,在教学实施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现有的软件工程课程存在着体系不统一、定位不明确、知识与现实脱离等问题,课程内容比较庞杂和抽象,教学实践环节薄弱。因此,如何使教学内容先进、讲授生动实际、实践效果良好,一直是软件工程课程教学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1.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现状

普通高校传统的实验教学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积累,这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技能的培养和创新素质的形成。其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内容都严重滞后,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也很少;
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对理论内容进行验证的实践教学环节占较大比例,而有利于培养应用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实践性教学比例偏少;
在实践教学安排上仍采取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来确定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对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及过程与创新性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否相适应等问题的研究还相当不够。具体体现在:

(1)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够完善,缺乏对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没有建立配套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2)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到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的倾向,缺乏对实践教学内容的总体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及形式陈旧。

(3)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单一,仍旧采用以教师为主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4)不重视工程化思想的培养,普遍缺少对学生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训练,没有很好利用先进的实践教学管理平台跟踪管理学生实践项目。

(5)实验设备和计算机专业教师严重不足,目前的实验室设备与管理模式已很难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缺乏具备行业工程领域背景和国际化背景的高水平创新实践教学团队。

2.改革教学方式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四个专业方向中“软件工程”课程都是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专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这三个环节入手探索“软件工程”课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2.1案例辅助教学

“软件工程”课程主要内容涉及指导软件开发的原理、方法、工具。若脱离了软件开发实践,这些原理、方法、工具会变得枯燥、难懂。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辅助教学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课程中的每个重要知识点都应配备若干相关案例。在整个课程的教学中应有1到2个贯穿始终的综合案例。综合案例应为一个较为实际的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包括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综合案例中应包含各开发阶段中涉及的任务、技术、方法及工具。学生应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案例,并进行分析,老师同步在课堂上讲授案例,然后学生在实验课中,按照案例中的步骤重视案例中的系统开发过程,最后总结归纳。

2.2实训式实验

实训式实验是通过实例演示及模拟、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这三个环节使学生通过实验训练很好地掌握相关技术及方法。实训式实验包含如下三个环节:

(1)实例演示及模拟

每个实验,教师应先讲解实验步骤及要求。之后教师讲解并演示一个案例,在此过程中学生同步模拟每个实验步骤。教师做一步,学生跟一步,若有学生出现问题,教师及实验员应及时辅导使其能跟上大家的进度。

(2)课堂练习

案例讲解演示之后,教师应布置1到2个类似练习题学生参照前面所讲解的案例,按步骤完成这些练习。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全程指导,实验课结束时学生应将实验结果以电子邮件形式发给教师,并书写实验报告。

(3)课后作业

实验课结束时,教师应布置一个相关作业,学生在课下参照教师讲解的实例及课堂练习完成作业,以巩固相关知识。

2.3综合实践

“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中应注重综合实践环节的建设。综合实践环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软件工程”课程应设置两周左右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体验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且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项目,该项目的规模应与课程综合案例的规模类似。每个小组应完成项目的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这些阶段。各个小组由组长负责组织、分工、控制进度等,对小组成员的最终课程设计成绩有一定的分数浮动调整权;
组长带领全组顺利完成任务,总评可加一定分数。小组完成项目之后,应提交项目开发各阶段文档及课程设计报告。

(2)与其它课程的课程设计相结合

计算机专业的很多课程(如数据库原理、信息系统开发、数据结构、C语言等)的课程设计都与软件开发相关,可将这些课程的课程设计作为“软件工程”课程的辅助课程设计。在这些相关课程的课程设计中,可通过恰当地选择设计题目,将软件工程的原理、方法、工具应用于这些课程设计中,使学生体会到软件工程方法与各种软件开发的关系。

(3)与毕业设计相结合

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设计主要是进行实际的软件开发。目前毕业设计中学生一般面临全新的题目,设计过程中学生既要分析研究系统又要熟悉开发工具,这样很多学生会觉得头绪太多,忙不过来,最终不能完成一个理想的系统。鉴于此可将毕业设计作为“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的延续,延用课程设计中的分组,每个小组延用课程设计中的题目。由于课程设计时间较短,课程设计时各小组只进行了粗略并且简化的项目开发,在毕业设计的半年中,各小组可在课程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扩充已有成果,按照软件工程的步骤最终得到比较理想的系统。

参考文献:

软件工程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SEEK;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模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自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人们对于计算机的应用就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发展极大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政治关系。计算机软件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正扮演着一个核心角色,它涉及政府、银行和金融、教育、交通、娱乐、医疗、农业和法律等各个领域。软件产业已成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纷纷建立起软件工程学科,采取系统、规范的方式培养市场所需的软件工程人才。

软件工程作为一个专业方向,必须通过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来实施教学,ACM和IEEE-CS联合工作组织制定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WEBOK(Software Engineering Body of Knowledge)、计算教程软件工程卷CCSE(Computing Curriculum Software Engineering)及其中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EEK(Software Engineering Education Knowledge)都明确给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构成。我国于2006年推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软件工程方向)》,该专业规范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详细描述了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系、核心课程等内容。“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方向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目前还处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起步阶段,要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课程,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在总结SEEK及专业规范对课程的具体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南华大学的实际教学情况,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2该课程在SEEK和专业规范中的构成

2.1该课程在SEEK中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

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EEK分为三层结构,最高层是教育知识领域(area),它代表了软件工程的子学科,通常被认为是本科生应该掌握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的重要部分。知识领域是对软件工程知识进行组织、分类和描述的高层结构元素,每个领域使用一个缩写进行标识。每个知识领域又分成许多知识单元(unit),表示一个领域中的独立主题模块。在知识领域标识的后面,添加两到三个字母的后缀标识知识单元。每个知识单元被进一步分成知识点(topic)集合,知识点是层次结构的最底层。表1是SEEK总结的知识领域,列出了知识单元的集合,并推荐了每个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所需的最少学时数。表2则列出了SEEK中软件设计知识领域中包含的软件体系结构和设计模式的内容(其他四个知识单元的内容在此省略)。

由表1和表2的内容可知“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涉及到SEEK十个知识领域中的软件设计(DES)这一知识域,其中软件体系结构对应于体系结构设计(DES.ar)知识单元,而设计模式则属于详细设计(DES.dd)知识单元的知识点之一。

SEEK中知识域的划分是以本科教学和课程体系建设为目标进行的,尽管SEEK不代表教程,但是SEEK为构成软件工程教程的教学单元提供了设计、实现和交付的基础,在课程建设中需要研究各个知识域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合理的权衡和安排。

2.2专业规范中该课程的构成和要求

在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软件工程方向)》中,软件设计(DES)知识领域所包含的内容有:

软件设计策略(str):其主要内容为面向功能的设计、面向对象的设计、以数据结构为中心的设计、面向主题的设计。

体系结构设计(ar):其主要内容为体系结构风格、多属性间的体系结构折衷、软件体系结构中的硬件问题、特定领域的体系结构和产品线、体系结构的表示。

详细设计(dd):其主要内容为设计方法、设计模式、构件设计、构件和系统接口设计、设计表示。

设计支持工具与评价(ste):其主要内容为设计支持工具、设计属性的度量、设计标准、形式化设计分析。

专业规范中软件设计知识领域的知识构成跟SEEK中大体一致。规范中还对软件设计和体系结构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等做了具体的描述。对软件设计和体系结构知识的学习,旨在使学生能够在各种软件设计中应用多种设计模式、框架和体系结构,使用不同的中间件技术设计并实现软件,能使用合理的变更控制方法更改设计以及使用逆向工程技术重新获得软件设计。课程内容涵盖设计模式、框架和体系结构、当前中间件体系结构综述、用中间件技术设计分布式系统、基于构件的设计、度量理论和设计中的合理性准则、设计质量、设计的评估和演化、软件演化、再工程和逆向工程的基础知识。专业规范结合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对课程的规划和建设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3该课程目前的教学模式及分析

软件工程专业是南华大学2005年新办的专业,并将迎来第一届毕业生。“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已完成了第一轮教学。目前的教学计划将该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程,安排在学生第6个学期学习,学分为3分,以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总学时为54课时,其中理论课时占30课时,实验课时占24课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设计模式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掌握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法,熟悉在面向对象软件体系结构中常用的23种设计模式,并能够将这些设计模式应用到软件系统设计中。要求先修课程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软件工程”。

从SEEK和专业规范中可以看到,软件体系结构和设计模式虽然同属于软件设计这一知识域,但是分属不同的知识单元,软件体系结构描述的是软件工程实施中概要设计的部分,是一个抽象层次上的设计,而设计模式则输入详细设计阶段的内容,具体指导了编码。因此,将软件体系结构和设计模式放在一门课程中进行讲授不太合理,事实上在目前的教材中也很少要将二者放在一起的,在第一轮的教学中我们选用的教材是设计模式经典之作――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并以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面向模式的软件体系结构 卷1:模式系统》作为辅助教材,因前者仅对设计模式部分进行了介绍,选择后者补充体系结构知识的内容。

实践环节主要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设计,让学生熟悉使用统一建模工具进行软件设计,我们选用了IBM的Rational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tform 和 Rational Rose Enterprise Edition,就实验教学的情况看,部分学生对统一建模工具的使用稍显生疏,需要在此之前加强学生对建模工具的运用。

4几点建议

(1) 课程安排:将目前本门课程的内容划分为两门课程,我们已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对此作出了调整。

(2) 教学内容:设计模式的教学仅仅局限于23种设计模式是不够的,还应该将构件设计、构件和系统的接口设计等知识添加进来,以丰富详细设计阶段涉及的内容。

(3) 教师队伍:开设这门课的教师,最好由参与过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的人员承担,这样更有利于结合实际案例和经验进行授课。

(4) 前导课:软件工程、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这几门课程必须讲授到位才会给本门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设计模式中,对于模式应用的举例主要源自.NET和JAVA,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基础上,还需要学生对这些语言有一定的了解。

(5) 考核方式:本课程主要介绍各种体系结构风格与适用情况、23种常用设计模式及其应用、构件设计等,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在软件开发的实际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设计应用,对于各种体系结构、设计模式没有必要强行记忆,因此,如果单独出卷进行闭卷考试意义不大,重在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可要求学生根据对某些知识的学习体会、模式的使用情况等写总结报告,最后以所写报告、实验情况以及平时的表现综合给予评定。

软件工程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 工程软件 数字化制造工程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改革

一、引言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制造业和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制造业则借助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实现了从设计、制造全过程的并行模式,采用数字化三维数据模型取代原来的物理原型,从而缩短了新产品开发周期。现代制造业正逐步普及以三维CAD/CAM技术为核心的产品数字化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制造水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许多高校传统机械工程学科的教学模式是以常规机械设计制造流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的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各单元技术间存在很大的脱节与重复现象,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与企业的工程实践结合不紧密,没有体现行业的发展技术现状。

我院是新建本科院校,提出“工程教育,职业取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原有课程体系调整为:“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创新教育为主线、以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为手段、拓宽基础、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企业在制造活动中广泛使用工程软件,工程软件的应用能力和水平直接反映了企业的先进制造水平。为面向企业就业客户群,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机械专业人才,必须紧跟企业的生产技术,以典型企业的工程应用软件为教学工具,规划教学内容,探索行之有效的工程软件教学方法,通过工程软件实现产品的数字化的制造流程,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软件的使用中去指导应用,通过软件使用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制造综合工程应用能力。

二、教学规划

依据典型企业调研结果确定机械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标准,形成数字化制造课程群。数字化制造课程群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课外培养三大体系。以企业使用的主流典型工程软件为应用工具培养工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工程软件如表1所示。

课程采用基于企业情境的项目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多种形式,以企业典型零件加工为项目内容,每个项目包含若干子项目。项目分为基础项目、提高项目和拓展项目三大类,项目设计遵循由浅入深、循序递进的原则。

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密切结合,多媒体教室、CAD/CAM机房和数控实训室交替上课。讲授软件时,讲述基本的原理,学生课上和课后做练习,习题取自实际工程实例。

注重学生自学和课外培养相结合,机房根据学生申请开放管理,教师现场答疑,培养学生的工程软件使用能力。

课程考核有多种形式,理论课程考核有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考核包括课程表现、课后作业质量、阶段大作业质量、实验完成质量;
期末考核包括试卷成绩、现场考核等几部分。课程表现主要考核学生对教师课程参与的能力,占总成绩分数的15%,具体包括出勤情况、课上听课和上机的态度、课上回答问题的情况、完成软件练习的情况;
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完成与课上内容相关的软件使用解决具体问题。

对于纯工程软件应用类课程的考试,比如现代CAD/CAM应用,试卷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考试形式,统一于一张试卷内,在CAD/CAM机房考试,理论笔试和上机考试相结合进行,理论考试考查对工程软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占总成绩分数的25%;
上机考查利用工程软件解决零件的数控程序编制问题的能力。

对于基于项目的实践课程的考核,教师汇总学生的所有考核分数评定成绩,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包括出勤率分数、教师过程考核分数、项目分数、设计资料质量分数,总成绩按百分制给出。其中出勤率占10%,教师过程考核占10%,项目分数占70%,设计资料质量占10%。项目分数由个人自评分数、组内互评分数、组长评分分数、组间互评分数加权综合而成。

三、结语

我们在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利用工程软件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制造工程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学生乐于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使理论有用武之地,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动手能力,加强了团队的合作精神。对就业企业单位和就业学生的跟踪调查,表明学生从学校向企业的职场转换的时间明显缩短,工作后对岗位的适应能力明显增强,企业反映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刘丽娜.利用专业软件进行航海教学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9,266(3):83-85.

[2]王海根,马剑.仿真软件在数控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1):30-32,52.

[3]朱学超.高职院校数控实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3):157-160.

软件工程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 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a)-0157-01

《软件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以软件的说明、开发、维护和管理为主要内容,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典型的方法,并为今后参与大型软件开发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软件工程》与其他的计算机专业课有很大的区别,它并不是一个完全的计算机的概念,该课程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如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内容非常丰富。因此,该课程除了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很多领域也都有所开设,比如我们学校的理学院,为金融、数软、信软专业的学生也开设了该课程。

1 《软件工程》的教学现状

《软件工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时效性。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学生被动地听课;
而且重理论、轻实践,主要给学生讲解许多理论知识,但没有说明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生难以参与软件开发的全过程;
教学中所举的案例相对独立,前后没有衔接,缺乏完整性、实用性,常常让学生感到迷惑不解。没有任何软件开发实践经验的学生会对软件工程的抽象理论容易感到枯噪乏味,上课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甚至对软件工程的用途产生困惑,因而产生厌学心理。同时,学生的情绪反过来会影响老师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非常沉闷,导致课程的教学目的很难达到。

2 《软件工程》教学的改进对策

为了改善《软件工程》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以往难学、难教的局面,必须在教学方法等各方面上进行相应的改进。

2.1 教学方式的改进

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理论课应当采取案例教学模式,实践课则采取项目教学模式,也就是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案例教学法应贯穿于理论教学的全过程中,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按照知识点把课程独立划分成一个个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这种方法是将基本原理、实际案例(教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通讯录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与工具等有机结合,可以将复杂抽象枯燥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

要想达到《软件工程》的教学目的,就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软件的分析与设计,实践环节必不可少。除了课内实验外,在课程结束后还安排综合设计的环节。实践教学中就要采取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把一个项目划分成若干个子项目,然后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这些子项目中。实践活动应以团队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每个小组要完成一个子项目,需要5~6人分工合作,分别扮演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程序员和测试员等不同角色,然后运用软件工程中的技术、方法,并按照软件过程规范分阶段实施,逐步完成项目的开发计划、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用户手册和总结报告的书写。通过这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表达写作等综合能力,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教学内容的改进

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信息承载,教学内容的表述程度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把握程度。

目前,《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多数采用是以结构化方法为主要内容的面向过程的教材,这里面涉及很多抽象的高深理论,但是学生所学习的大多数程序设计语言都是面向对象的,如C++、JAVA等,《软件工程》教材理应与时俱进,教学方式应以面向对象为主,使学生掌握从OOA、OOD到OOP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掌握面向对象的建模工具Microsoft Visio或Rational Rose和建模语言UML等内容。

另外,软件工程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的领域很多。但就目前诸多的《软件工程》教材来看,在内容取舍、知识结构、章节安排、实践环节等多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其教学内容上较少体现软件工程与其他计算机课程的综合。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注意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的相互渗透。

2.3 学习时间的保障

《软件工程》这门课在我们学校的旧版培养计划中,被安排在大四的第一学期开设,只有40学时的授课,对于这样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来说,实验环节的缺失是软件工程课程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另外,一般大四的本科生一边要做毕业设计,一边要准备考研,还要找工作,甚至一些学生干脆就到某些公司上班实习,这也就导致安排在大四的课程出勤率不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当然学习的效果就不好。在近两年执行的新版培养计划中,《软件工程》这门课调至大三第一学期开设,首先保证了出勤率,而且增加了16个学时的实验学时,后续还有为期两周的《软件工程实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当然,要想学好《软件工程》这门课,这些实践时间还是有限的,因此,延长实践课的时间是非常必要的。

2.4 考核手段的改进

《软件工程》原有的考核方式就是理论考核,因为早期没有实践环节,课程结束后只能给学生出份试卷,考查一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了增强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的有效性,增加了实践环节,实践环节的成绩也应该算在总成绩中,因此,应该把考核方式调整为理论知识加实训考核方式。必要时也可采取软件工程建模、完成开发文档、结合软件工程知识答辩这种以实验为主的新的考核方法,该实验性考核方法以考促学,效果也是值得肯定的。

总之,在上述方式得以实现的基础上,我们还准备建立《软件工程》课程的专业网站,给学生学习提供一个网络教学资源和平台。在该网站上可以进行课件下载、习题布置、网上答疑、学生社区等功能,为学生学习该门课程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学生可以利用这样一个平成网上自学、讨论交流、提交作业、在线测试、教学效果评价等功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 程线,李功网,戴国梁.《软件工程》课程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1):172-175.

[2] 刘强.“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理工科通讯,2008(8).

[3] 于国树,严志安.如何把握软件工程课的课堂节奏[J].学园,2013(22):81.

推荐访问:软件工程 课程 五篇 软件工程课程总结【五篇】 软件工程课程总结(精选5篇) 软件工程的课程总结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