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形成诊断、反思、学习、改进的内生发展机制。(17篇)

形成诊断、反思、学习、改进的内生发展机制。(17篇)

时间:2022-11-21 15:4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形成诊断、反思、学习、改进的内生发展机制。(17篇)形成诊断、反思、学习、改进的内生发展机制。  浅谈教学诊断与改进:职业院校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  一、政策推动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和价值追求,是建设人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形成诊断、反思、学习、改进的内生发展机制。(17篇),供大家参考。

形成诊断、反思、学习、改进的内生发展机制。(17篇)

篇一:形成诊断、反思、学习、改进的内生发展机制。

  浅谈教学诊断与改进:职业院校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

  一、政策推动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和价值追求,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职业教育需求的重要保证。教学工作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过程。通过制度建设和管理模式改革,在职业院校建立内生的、可持续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进行教学工作的自我诊断、自我改进,是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制度安排,也是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事中事后监管,更好地履行管理职责的重要形式。

  长期以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关注重点,2014年5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专门就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要求。为了将《决定》要求落到实处,真正发挥职业院校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从2015年开始,教育部出台一系列文件,开始全面推动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工作。

  2015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布《通知》提出,从2015年秋季开始,逐步在全国职业院校推进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明确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基本内涵,是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

  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工作过程。提出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五项工作任务:一是理顺工作机制。坚持一个工作方针,即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以三项具体内容为主的工作机制,即基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自主诊断与改进、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二是落实主体责任。各职业院校要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做好三项工作: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证制度体系。三是分类指导推进。各地须根据职业院校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要,推动学校分别开展以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保证院校履行办学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集聚优势、凝练方向,提高发展能力等为重点的诊断与改进工作。四是数据系统支撑。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做好三方面工作:建立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和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状况,依法依规发布社会关注的人才培养核心数据。五是试行专业诊改。支持对企业有较大影响力的部分行业牵头,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设计诊断项目,以院校自愿为原则,通过反馈诊断报告和改进建议等方式,反映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对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质量的认可程度,倒逼专业改革与建设。

  2015年12月、2016年4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印发了

  《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分别公布了《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以下简称《高职方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以下简称《中职方案》),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部指导方案制定本省(市、区)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高职方案的目标是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具体任务包括三个方面:完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树立现代质量文化,并列举了体系总体框架、专业质量保证、师资质量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保证体系运行效果等5个诊断项目、15个诊断要素、37个诊断点,各省市结合实际制订相应的执行方案和工作计划,各高职院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构建符合学校现状和特点的质量保障体系。中职方案的目标是建立基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自主诊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具体任务包括三个方面:构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断、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搭建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引导中等职业学校逐步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并列举了办学理念、教学工作状态、师资队伍建设状态、资源建设状

  态、制度建设与运行状态、需求方反馈等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99个诊断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坚守底线原则,结合实际调整和注解诊断点提示内容、增加诊断点,并在省级诊改工作方案中予以说明。

  2016年5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相继印发了《关于成立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70号)、《关于确定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省份及试点院校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72号),决定成立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诊改专委会),明确了全国诊改专委会的职责:负责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指导方案研制、政策咨询、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理论研究以及职成司委托的其他相关工作。确定了天津等18个省(区、市)分别开展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工作,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安排专项经费,确保试点效果。

  二、专家视角

  教育部在2003年开始高职高专院校评估试点,从2004年开始正式启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目的是加强国家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促进学校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推动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其实质是通过政府组织的外部评估促进学校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探索,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

  作用,但同时也凸显了学校被动应付、发展动力不足、效果难以持久等问题。如何调动学校本身的积极性,由外力推动变为内生动力,是完善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评估工作的一个重点。而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的建立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和探索。对没有经历过教育教学评估的中职学校来说,借鉴高职的评估经验,加快建立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是当务之急。

  由评估到诊改是职业院校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一次嬗变,是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的、学校全体师生员工都要参与、涉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方面全过程的深刻变革。受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承担起教学诊改的培训与推动工作。2016年6月,全国诊改专委会在江苏常州举办了面向省级诊改专家、院校长的8期培训班,进行了诊改理念宣讲、文件解读、数据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培训,以及省级诊改方案、院校诊改方案研讨等,来自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企业和团体2200多名代表参加了培训。

  关于高职院校实施十余年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与当下推动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关系,全国诊改专委会主任杨应崧认为[1],由政府组织的,以督导和第三方评估为主要形式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建立的,以诊断与改进为主要特征的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共同组成中国特色、职教特点、完整现代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体到评估与诊改的区别与不同,杨应崧认为,主要表现在愿景目标、运作动力、标准设置、组织主体、教育行政部

  门角色、指标体系、运行形态、操作方法等八个方面,诊改是为了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自主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逐步建成覆盖全员、贯穿全程、纵横衔接、网络互动的常态化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体系,形成富有内生活力和创新激情的良性机制。诊改的运作动力主要来自于社会需求,来自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要,其标准由学校自己制定,组织主体是质量的直接生成者院校及其举办者。教育行政部门在诊改制度中扮演指导员和教练员的角色,引导、帮助院校建立教学工作诊改制度体系、复核院校诊改工作实际效果、督促院校有效改进。诊改是融入工作全程的,没有起讫时间的限制,类似于日常的自我保健,注重的是过程,并通过过程性数据的开发、采集、利用,使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持持续的提升。

  全国诊改专委会委员经贵宝对《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进行了解读,着重介绍了五纵五横一平台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架。五纵即纵向五个系统,包括决策指挥系统、质量生成系统、资源建设系统、支持服务系统和监督控制系统;五横即横向五层面,包括学校层面、专业层面、课程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形成以师生发展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和课程为载体,促使高职院校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一平台即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平台包括四大功能:现代质量保障体系的信息平台,现代管理、科学决策的支持平台,跨时空交流、智力资源共享的服务平台,激发内在活力、推动持续发展的创新平台。教学诊改要实现人人参与、处处覆盖、时

  时共享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即平台数据源头采集,人人都是源头数据的采集者;平台数据即时采集,源头数据一经产生立即采集;平台数据开放共享,人人都是数据的使用和监督者。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设计了以质量改进螺旋为基本单元、纵横联动、全覆盖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机制,按照目标、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学习、创新、存储、改进的流程进行诊改,一轮诊改结束后,在诊改基础上形成新的目标、标准,再进行下一轮诊改,循环往复,形成教学工作诊改的螺旋模式,在这样的循环过程中,形成诊改的目标链、标准链,诊改工作覆盖学校全员、覆盖纵向五系统和横向五层面。

  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校长周俊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进行了解读,提出中等职业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要建设好支撑质量的各项要素,如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实训条件、信息化资源、教育教学管理等;另一方面,要建设好质量持续自我提升的动力机制,防止和克服质量提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建设倦怠。诊断与改进的推出,开始了中等职业学校建构内部质量自我提升、持续提升的新的工程。诊断与改进作为认知学校工作现状与工作目标之间的差距,并致力于缩短差距的理论和方法的总和,奠定了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持续自我提升的新思维。诊断与改进从教学工作现状入手,依据计划目标寻找问题,进而界定和分析问题,找出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制订整改方案,着力于改进的过程。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是职业院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自我诊断与检查

  保障的手段,学校自己设定的标准和目标实现程度要通过数据进行检查和诊断,所以,实时性采集教学过程的源头数据并有效应用这些数据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全国诊改专委会委员樊至光指出,高职院校状态数据平台建设从2008年启动以来,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是配合教学工作诊改,还要在深度应用和高效采集上进一步推进。要通过数据分析,明确学校专业、课程、师资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的详细信息,全面掌握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状况,明确学校的发展定位,提升现代化管理意识等,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和改进服务。服务教学工作诊改,数据采集的重点是实时、准确,注重过程数据采集,实现数据采集的源头唯一、过程采集、全员参与的目标,从根本上解决数据滞后的问题,使学校进入全面的数据管理的新阶段。全国诊改专委会委员何锡涛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的数据管理系统2013年开始研制,2014年开始在一些学校安装运行,现正在已有基础上研制服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的数据要具有原始性、即时性、公开性、共享性和关联性。在应用上,主要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找到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为学校撰写《自我诊改报告》等奠定基础。

篇二:形成诊断、反思、学习、改进的内生发展机制。

  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推动职业院校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开展教学诊断和改进,推动职业院校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教学质量要“医院体检”,更要“自我保健”

  今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的通知》,受到职业院校的广泛关注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刚刚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进一步要求“建立诊断改进机制”“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为基础,开展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加强分类指导,保证新建高等职业院校基本办学质量,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全面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支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中国教育报邀请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简称“诊改”)方案的主要研制者杨应崧教授撰文,帮助各方深入了解推出这一举措的初衷、准确理解“诊改”含义、扎实开展“诊改”制度建设。

  ——编者的话

  我国的教育教学评估在保证办学方向、规范院校管理、促进加大投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管办评不分影响信度、主体单一影响效度、过滥过密干扰正常教学、责任错位侵犯办学自主权等批评声也不绝于耳。有专家研究指出,我国教育教学评估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主体不规范,连续性缺乏,数据欠准确。

  1/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推动职业院校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为尽可能减少评估的负面效应,近年来,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了大量而持续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就包括第二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从理念到方案、从指标到流程、从考察方法到数据采集的全面提升。

  教育行政部门不再组织评估但质量保证责任不能变

  2012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成立,标志着我国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做出重大调整,教育教学评估进入一个以“管办评分离”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

  尽管各方对“管办评分离”的实质内涵和实施途径等尚有不同认识,但是,实施“管办评分离”是为了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依法治校步伐、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办出真正让人民放心满意教育的目标毋庸置疑。“管办评分离”的直接目标是在实现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规范化的同时,提高评估结论的公正性和科学性,而不是要从此免除教育行政部门对院校进行日常规范管理与监督指导的责任,不是要从此取消弱化举办方和院校质量保证第一人的地位和作用,更不是要搞什么“权利再分配”,这同样是毋庸置疑的。

  在新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下,教育部明确要求职业院校的管理方、办学方(院校及其举办方)不再组织教育教学评估。这一方面意味着对教育教学评估的重新界定,即今后专指不包括管理方和办学方2/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推动职业院校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的其他利益相关方或第三方所组织的、来自于院校外部的评估,另一方面意味着管理方和办学方要对传统的院校质量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改”制度的初衷正是为了让职业院校能够在不依靠外部评估的情况下,把教学质量管理得更加规范、精细、到位,将社会赋予院校的质量保证责任落到实处,也是为了使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事中事后监管,更好地履行质量管理的职责。

  “诊改”并非“管办评分离”中的“评”

  建立“诊改”制度是一项事关职业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胆探索,而不是“管办评分离”之下的评估。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发展呈现从“新”到“常”的嬗变。毫无疑问,以“两个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理应率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人才需求,以创新质量保证体系为抓手,扎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教育十余年的评估实践,以及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告诉我们,保证质量离不开外部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检验、评估,但归根到底要依靠内外结合、以内为主,分工合作、协调平衡,既相互印证又相互制约的质量保障体系。因为评估带来的一些副作用而要求取消评估的主张,以及把质量保证的“宝”全部押到评估身上,把评3/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推动职业院校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估视为质量管理“不二法门”的想法都是片面的,落后于时代的,甚至是有害的。

  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改”制度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探索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的职业院校内部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营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特点的现代质量文化。《通知》中明确,“诊改”工作的内涵是“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工作过程”。由此,不难理解“诊改”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理顺工作机制,二是落实主体责任,三是分类指导推进,四是建立数据管理系统,五是试行专业“诊改”。

  评估与“诊改”并非相互排斥而是互为补充

  在有关“诊改”的议论中,比较集中的话题之一是,“诊改”和评估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笔者认为,主要有八个方面的不同。

  一是愿景目标不同。评估是为了督促院校按照既定目标、标准的要求,增强质量意识、端正办学方向、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建立起自上而下、周期性、层级式管理为基本架构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系统。而“诊改”是为了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发挥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自主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逐步建成覆盖4/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推动职业院校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全员、贯穿全程、纵横衔接、网络互动的常态化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体系,形成富有内生活力和创新激情的良性机制。

  二是运作动力不同。评估作用下形成的质量管理系统,其运作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部,来自于行政指令。虽然建成难度较小、效果易见,但院校容易产生被动应付心理,质量管理容易出现时紧时松、上紧下松现象,持续改进动力不足。而“诊改”的运作动力主要来自于社会需求,来自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要,来自于学校内部大大小小“质量改进螺旋”相互激励、牵制的潜在机制,虽然建设难度较大、过程较长,但能够形成常态,持续改进。

  三是标准设置不同。评估的标准由评估的组织者设定,因此,不同组织主体的同类评估会有不同的标准,而同一主体组织的同类评估的标准则基本统一,称之为“既定标准”。而“诊改”的标准由质量生成主体,也就是学校制定,因此,在不突破教育部设定底线的前提下,各院校都可以补充设定适合自身实际的标准,并可以随需求的变化和达成的状态不断修正,甚至提出“跳一跳够得着”的新标准,始终保持改进提升的激情与张力,故称其为“需求标准”。

  四是组织主体不同。评估的组织主体可以是利益相关方,也可以是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方机构,在实施“管办评分离”之后,则不包括职业教育的管理方和办学方。“诊改”的组织主体是质量的直接生成者——院校及其举办者,是质量保证的第一责任人。

  5/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推动职业院校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五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角色不同。在评估中,教育行政部门是组织主体,扮演的是指挥员、裁判员的角色。在“诊改”制度中,则起着规划、设计、引导、支持的作用,扮演指导员和教练员的角色。他们在质量保证中的作用主要通过引导、帮助院校建立教学工作“诊改”制度体系、复核院校“诊改”工作实际效果、督促院校有效改进来体现,而不是越俎代庖代替院校的第一责任人地位,直接组织“诊改”。

  六是指标体系不同。评估的指标体系为的是对评估对象做出价值判断,依据的标准是既定的、静态的,一般是按照“逐层分解”的模式设计。“诊改”的指标体系是质量生成主体用于诊断、定位、导航的,依据的标准是开放的、动态的,所以必定按“态(现实状态)-里(影响因素)-表(表现指标)”的逻辑展开,更像罗盘和坐标。

  七是运行形态不同。评估是为了对教育机构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等做出评议和估价,需要事先选定评估节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工作,给出评判结论,因此具有项目的性质,类似于到医院体检,注重的是结论。“诊改”是质量生成主体为了找准定位、调整纠偏、持续改进而设计的运行模式,所以是融入工作全程的,没有起讫时间的限制,类似于日常的自我保健,注重的是过程。

  八是操作方法不同。虽然高职院校第二轮评估试图突破“管理主义”桎梏,在操作方法上有许多创新,比如“深度访谈”“专业剖析”“数据说话”等,收到很好的效果,但由于缺少法规、体系、制度、机制等的支持,并没有完全达成预期。而“诊改”的操作方法体现以6/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推动职业院校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下特点:重视质量计划和质量标准的制定及其诊断与改进;广泛采用“深度汇谈”方法,即重视体会、经验、创意等的共同化、组合化、显性化;强调从源头(尽量不从管理部门)采集数据;强调“过程性”数据的开发、采集、利用;强调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展现。“诊改”为“共同建构”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效果会更加理想。

  至于评估与“诊改”的关系,在实施“管办评分离”之后,由政府组织的,以督导和第三方评估为主要形式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建立的,以诊断与改进为主要特征的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共同组成中国特色、职教特点,完整现代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外部的第三方评估,院校的自我诊改,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诊改复核,形成的“图像”不仅各有特定聚焦,也都会出现盲点,叠合三方图像才能获得最接近于真实的形象。因此,评估与“诊改”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有我无你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互制约的关系。

  近年来,许多国家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明显地反映出一些共性走向:注重现代质量文化建设,强调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重过程重微观,致力于每个参与者责任的落实,构筑多元主体组织多维评价格局,重视学生学习产出评价的研究和探索,及时引入最新信息技术,这些应当成为我们构建职业教育现代质量保障体系、打造人才培养质量共治机制的重要参照和直接借鉴。建立职业院校“诊改”工作制度是朝“零失败教育”走出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职业院校质量保证7/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推动职业院校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体系的完善和创新,是一件新事物,也是一块“硬骨头”。它涉及各个系统、各个层面,每位师生理念意识、形态模式、行为习惯等的改变,是一场所有人都必须直接参与、做出承诺,牵一发而动全身性质的深刻变革。这也是教育部要求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院校推进分类指导的原因。(杨应崧

  作者系“职业教育评估系统架构与高职院校下轮评估实施方案的研究与实践”总课题组组长)

  《中国教育报》2015年10月29日第10版

  8/8

篇三:形成诊断、反思、学习、改进的内生发展机制。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方案

  1明确目标任务

  1.1总体目标。构建自主诊断、持续改进、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改各项工作专题培训。实施分组培训: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培训、质量管理人员业务培训。2.2抓好重要环节。健全组织,构建组织机构:建立和完善教学诊改的组织机构,成立教学诊改工作领导小组、质量保证委员会、质量管理办公室,新建数据中心。完善规划,构建目标体系:科学制定规划,明确进展目标;合理支配任务,落实建立目标;建立反响机制,实现规划目标。完善标准,构建标准体系:完善学校各类部门管理标准;完善专业和课程标准;制定以提升老师的教育教学力气为目标的老师进展标准;制定以提高同同学涯进展力气为目标的同学进展标准。诊治结合,构建内控体系:建立质量监把握度,加强诊改工作监控;梳理重点风险点,加强过程性监控。搭建平台,供应技术支撑:完善根底网络设施,满足运行要求;规划业务应用系统,搭建智能网络;运用人才培育数据系统,建立质监预警平台。

  3建立工作机制

  建立学校螺旋上升机制:通过建立—诊断—自评—改进这一途径,建立学校各项工作8字形螺旋上升机制。建立质量报告反响机制:建立学校、专业、课程、老师、同学五个层面,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教研室三层级的质量分析、报告、信息机制,准时反响、实施、运行中毁灭的问题,反响诊断结果与改进建议。制定学校质量分析与报告制度,明确报告的频次、内容、要求。建立质量预警机制: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工程参考表?,对学校重点工程及重要诊断点进展预警。依据预警反响,指挥决策系统准时做出工作任务和实施进度调整,确保工作质量。

  4实施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学校诊改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和完善教学诊改的组织机构,成立质量保证委员会、质量管理办公室,新建数据中心。建立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教研室三级质量管理工作机构,明确责任人和主要职责。校长任学校质量保证委员会主任,直接领导质量管理办公室并配备特地人员,负责学校诊改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指导管理、推动、考核等工作。技术保障:在人员、经费等方面进一步充实信息中心,加强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组织网络技术、智能设备、云计算、数字资源等技术力气,为诊改工作供应技术保障,并由专人负责数据系统建立、运行与管理并认真、准时填报数据。制度保障:将诊改工作与常规工作有机结合,纳入各科室、各专业教研室的工作职责范围。在学校原有的管理制度的根底上,建立质量保证制度及组织体系,制定监视考核制度、鼓舞问责机制度、学校人才培育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及管理制度等,确保教学诊改的顺当实施。经费保障:将教学诊改工作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包括日常经费:用于学习培训、沟通提高、市场调研、专题商量

  、改进完善等等;以及专项经费:用于改善办学环境,确保三个根本,建立校本信息化管理平台,规划长远进展。

  :李卓慧

  单位:荆州市机械电子工业学校

篇四:形成诊断、反思、学习、改进的内生发展机制。

  高职院校教师诊断与改进的“8字螺旋”机制构建

  作者:石龙

  孙福才

  来源:《现代盐化工》2020年第03期

  摘

  要:基于高职院校教师诊断与改进的“8字螺旋”,按照事前、事中、事后3个阶段,通过设定标准、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诊断监测、考核激励、学习创新、改进提升、预警与分析、实时调控、及时改进等环节,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激发高职院校教师“诊改”内生动力,不断促进教师改进和质量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诊断与改进;“8字螺旋”

  为了构建完善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常态化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机制,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和《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为高职院校开展诊断与改进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1]。“诊改”工作涵盖了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5个层面,针对教师层面“诊改”中的“8字螺旋”机制构建问题进行探索与实践,以激发高职院校教师“诊改”的内生动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高职院校教师诊断与改进“8字螺旋”模型构建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是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做好教师诊断和改进工作对于解决现阶段学校教师队伍存在的一些问题、构建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运行机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2]。针对教师“诊改”,本研究依托

  信息化管理平台,运用“零缺陷”理论,构建了高职院校教师诊断与改进“8字螺旋”模型,如图1所示。

  教师诊断与改进“8字螺旋”模型由两个螺旋组成,分别为“静螺旋”和“动螺旋”,两个改进螺旋相交于计划、组织和实施环节,相互联动、相辅相成[3]。

  (1)“静螺旋”。以目标为出发点,通过设定标准、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诊断监测、考核激励、学习创新、改进提升等生成整个流程各环节的完整循环。在该循环过程中,依托管理制度、绩效考核标准以及相关激励机制等手段,促使责任主体不断学习创新;该循环结束后,教师按照信息化管理平台反馈的数据进行自我分析,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发现自我专业成长最近发展区的空白点,调整下一阶段工作目标,进入到下一个循环。

  (2)“动螺旋”。主要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大数据分析,充分发挥教师主体责任,对制定计划、组织实施等环节进行自我数据报告、预警与分析、实时调控,及时进行改进,保证计划目标实现,同时,为下一个质量周期目标的修正与实施提供依据,实现自我质量监控和保证[1-2]。

  2教师诊断与改进“8字螺旋”—“事前”

  教师诊断与改进“8字螺旋”—“事前”主要有目标和标准两个环节,如图2所示。

  (1)目标:在制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前,利用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SWOT)分析法,結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别从师资队伍规模、结构以及内生动力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建设目标,制定发展规划。

  (2)标准:根据国家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标准,建立健全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配套的标准,分别在“教师师德、专业知识、能力水平与职业发展规划、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社会影响力”5个维度和“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新教师”5个层面上进行量化[3]。

  教师根据学校、专业分配的任务,精准把握自身情况,确定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对照个人下一阶段“5个维度”“5个层面”标准,结合个人发展需要,制定个人长期发展规划,确定“诊改”周期。

  3教师诊断与改进“8字螺旋”—“事中”

  教师诊断与改进“8字螺旋”—“事中”主要有计划、组织、实施、检测、预警、改进等环节,如图3所示。

  (1)计划:按照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分解任务,教师根据个人发展规划目标,对照“5个维度”和“5个层面”标准,制定教师年度工作计划。

  (2)组织:学校和各二级单位组织各专业、教师进行计划实施,并给予大力支持,教师个人根据需求争取学校给予相关资源支持。

  (3)实施:分析任务实施需要的条件,在学校和二级单位资源支持下实施各项计划。

  (4)监测:教师“诊改”工作以“目标+过程”为导向,全面实施“精准诊断”,将影响教师发展的一切过程和问题作为监测对象。教师根据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自主检测,学校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进行过程性检测,即时掌握教师完成计划情况。

  (5)预警:根据影响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影响程度等设置,对监测情况与教师工作计划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信息化平台及时反馈给教师个人。

  (6)改进:改进过程以问题为导向,教师根据监测预警情况实时调整,制定改进计划和改进措施。

  4教师诊断与改进“8字螺旋”—“事后”

  教师诊断与改进“8字螺旋”—“事后”主要有诊断、激励、学习、创新、改进等环节,如图4所示。

  4.1诊断

  教师在“诊改”周期结束时,按照制定的个人计划进行自我诊断(目标完成率诊断),完成自我诊断报告。

  4.2激励

  学校和二级单位进行诊断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评奖评优、职称晋升以及绩效工资发放中。

  4.3学习、创新

  教师根据自我诊断报告发现问题,学习新技能、新方法、新知识,不断提升自身技能。

  4.4改进

  相比于“动螺旋”中的改进,“静螺旋”中的改进主要是教师针对一个“诊改”周期内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进而调整年度个人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5结语

  “诊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质量提升工程是高职内涵式发展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教师诊断与改进的“8字螺旋”更是这项工程中重要的质量保证机制,只有将“8字螺旋”的各环节有效落实,才能真正发挥教师“诊改”模型的效果。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是开展教师“诊改”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判断发展变化趋势、寻找影响因素,及时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统计信息,可以科学、有效地促进教师的“诊改”工作。

  [参考文献][1]陈向平.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策略—基于诊断与改进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17(20):56-58.[2]张金兴.“诊改”视域下高职教师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构想与实践[J].教育改革与发展,2019,11(22):102-105.[3]李宏昌,刘向红.“五纵”系统“诊改”探索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8,14(39):46-49.

篇五:形成诊断、反思、学习、改进的内生发展机制。

  内生或内源性发展理论

  摘要:20世纪70、80年代,在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等发展社会学的主流理论纷纷陷入困境后,一种内生或内源性的发展理论(模式)诉求在发展中国家出现。在解构主流发展理论发展主义话语的基础上。内生或内源性的发展理论寻求一种由发展地区内部来推动和参与、充分利用发展地区自身的力量和资源、尊重自身的价值与制度、不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内生;内源性;发展;发展主义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1)04-0044-0320世纪70、80年代以后,发展研究逐渐走入低谷。这种局面与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与世界体系理论在发展实践上的失败有直接关系。应意识形态需要而出现、以西方中心主义为基本立场、以理性主义和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以功利主义和经济增长为主要价值目标的现代化理论在理论逻辑和发展实践上的缺陷是显见的。继起的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对现代化理论进行了批判,揭示了发达国家的剥削与发展中国家的落后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却

  没有从根本上动摇现代化理论的西方中心主义立场、理性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发展主义的价值倾向。所以。一些学者认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除了证明资本主义体系剥削第三世界的丑恶嘴脸外,其余的什么也没有做”,它们“从来没有就发展的本体论基础进行过质疑”。

  威亚尔达指出:“马克思和非马克思的模式,最终都基于西欧部分国家(德、法、英)和美国的特定发展经历。但到20世纪70年代已经很清楚。两者都不适合或者基本不适合第三世界。因此新生出对建构一种确能反映本土文化和本土制度的内生模式的兴趣。”于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对三大发展理论进行解构,并寻求发展中国家内生或内源性的发展模式的努力就已经开始了。

  一、对既有发展话语的解构

  对发展话语的解构分析指向发展话语的建构机制、有关发展的知识与权力运作之间的关系、发展主义对第三世界传统知识与社群生活的破坏等。发展话语解构的实质,就是揭露和批判既有的发展理论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时空伸延的理念倾向及其在发展实践中对本土(内生)发展可能性的破坏或阻滞。

  在《权力与能见性: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发明与管理》一

  文中,埃斯科巴(A.Escobar)探讨了发展话语出现的历史条件和体制性根源,剖析了一些亚非拉国家是如何被建构为“第三世界”或“低度发展”地区的。他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国家被界定为“低度发展”地区后,发展目标都变成了创建―个工业文明的新社会。发展话语将这个单一目标潜移默化为每一个国家都必须达到的共同目标,并提供了达成这一目标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手段。这套话语使穷国的经济和社会事务成为了富国计划与干预的对象。他认为,这套发展话语的生产和流通是“二战”后西方世界权力运作不可或缺的部分。发展话语的生产和流通是由知识的专业化和实践的体制化这两个主要机制完成的。所谓知识的专业化是指将第三世界的(发展)问题纳入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科或理论范畴。实践的体制化是指各种关于发展的话语和技术,都在―个体制性的领域内生产及运作,让权力运作成为可能。

  埃斯科巴总结说,西方的实践和理性通过发展而被引入第三世界,旨在改变第三世界“还不太理性”的民众。他认为,要批判这种发展话语,应该探讨发展主体知识与权力的关系。

  班努里(T.Banuri)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剖析了发展理论的范式维护机制。他指出,当代的现代化理论(发展理论)包括几个次级学科:发展经济学;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及非依附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社会现代化理论。这

  些不同的现代化研究进路却分享着一些共同的立足点:单向直线历史观、理性、西方中心主义,等等。这些共同的立足点就是现代化研究(发展理论)的主流范式。每条研究进路的理论假设和研究结论相互支持其它进路的假设和结论,从而维护着它们共同的立足点。当现代化理论的主流范式面对来自圈子外的摧毁性批评(外部批评)时,现代化理论的圈子内部会形成一种内部批评,来维护现代化研究的共同立足点。内部批评只针对现代化理论范式内的各种具体假定和观点,却与现代化理论共享着一些共同立足点。于是。现代化理论的主流范式常常得以维持下来,理论的更新被收编进既有的范式里面。

  班努里反对现代化发展模式,提倡一种本土的发展。他指出。发展理论压抑了第三世界本土自发的发展动力,它与本土居民的“另类”发展视野相冲突。

  此外,阿帕杜雷(A,Appadurai)的《印度西部农村技术与价值的再生产》和马格林(S.A.Marglin)的《农民、种籽商和科学家:农业体系与知识体系》等文章剖析了现代化发展给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化造成的破坏。现代化理论或发展主义作为以西方价值为基础的现代知识系统,它们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给这些国家的民众带来双重的破坏:个人和团体的选择的减少(和风险的增加)以及核心文化价值被侵蚀。

  对发展主义倾向的发展理论的解构以西方中心主义为

  主要标靶,以发展中国家本土化的发展探索为主要旨归,直接开启了内生或内源性发展理论与模式的门?健?

  二、内生或内源性发展的含义

  亨利•明茨伯格在《发展的反思》一文中语重心长地质问:“无论对于国家还是领导者而言,是不是已经到了内生式发展的时候了?”他认为,发达国家主要是通过内生式发展实现现代化的。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上,发达国家却避免让发展中国家践行内生发展模式,而是在自由贸易、全球化的借口下把发展中国家引入歧途。他说:“通过那些东奔西走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外部机构和专家被动地进口技术、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可能正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全球化’当然会使经济发达国家的‘全球性’公司得到了发展。但是它也使正在发展中的贫穷国家得到发展了吗?抑或这只是外部剥削的另一种形式。”威亚尔达说:“一种本土的、地方的或者内生的发展理论的想法无疑是诱人的。20世纪70和80年代。它对第三世界精英和部分政治领袖确实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一些国家至今仍引人注意”。

  1974年。联合国大会在《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宣言》中宣告:“每一个国家都有权实行自己认为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制度,而不因此遭受任何歧视”。这个宣

  言已经蕴含了“内源发展”的理念。1975年,瑞典的一个财团在一份关于“世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内生式发展”概念,报告认为:“如果发展作为个人解放和人类的全面发展来理解,那么事实上这个发展只能从一个社会的内部来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7-1982年中期规划的目标之一,就是“研究符合不同社会实际和需要的内源与多样化的发展过程。它的社会文化条件、价值系统、居民参与这种发展的动机和方式”。黄高智说:“从本质上讲内源发展。是由内部产生的发展,是着眼于为人类服务的发展……

  一个机构必须按照自身的结构发展,由此可见,一个社会只有按照自己的方式。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威亚尔达指出,“迨至70年代,关于本土或内生发展模式的思想占领了第三世界各地。非西方国家被如下想法吸引:以本身既有的和最近重新发现的价值与制度为基础,构建自己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组织系统,而不是盲目地、缓慢地模仿西方”。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了弗朗索瓦?佩鲁的《新发展观》一书,提出了“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发展理论,指出,“内生的”发展表示一个国家合理开发与利用其内部力量和资源的发展。VanderPloegandLong认为。内生式发展意味着一个动员本地各种利益团体联合起来去追求符合本地意愿的发展规划以及资源分配机制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提升本地在技能和资格方面的能力。Garofoli认为,内生式发展是在本地

  层面进行创新的能力,包括:转换社会经济系统的能力、应对外界挑战的能力、引进符合本地层次的社会规则的能力。日本的鹤见和子提出“内发的发展论”,“内发的发展论”是指“不同地区的人们和集团适应固有的自然生态体系,遵循文化传统,参照外来的知识、技术和制度。自觉地寻求实现发展目标的途径,创造出理想的社会形态以及养成人们自觉的生活方式”。在2000年联合国和平文化国际会议上发表了《马德里宣言》,宣布了在四项新契约的基础上促进全球内生式发展计划的必要性。四项新契约分别是新的社会契约,承认人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新的自然或环境契约,包括保护世界生态环境的长期计划和即期措施;新的文化契约,以防止文化的单一性。维持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新的道德或伦理契约。以确保构成我们个体和集体行为准则的价值和原则全面落实。宣言提出。要积极促进以知识和内部能力为基础的全球内生发展。

  不同的学者或组织对内生式或内源性发展的具体理解不尽相同,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归纳出一些共同的理念:内生式或内源性发展是一种主要由发展地区内部来推动和参与、充分利用发展地区自身的力量和资源、尊重自身的价值与制度、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不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模式的发展。

  三、内生或内源性发展的方式

  亨利?明茨伯格指出,发展中国家“需要重新回到内生式发展为主的路线上来”。这种内生式发展,注重“以个体或群体方式独立自主解决问题而带来的自尊。而这种自尊。又是由立足于本土文化传统、能够独立自主、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经营之道的组织培育出来的”。他认为,内生式发展对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论对于富裕国家还是贫穷国家而言,健康发展的关键都是经济、社会和政治力量之间的某种平衡。而这要求我们认识到叫做内生式发展的第三种发展模式”。黄高智说:“内源发展则应从各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即一方面从人民的需要和愿望出发,另一方面从本国社会在人力、物力、技术和财政等方面现有的和尚未开发的资源出发,同时考虑到其国情所特有的各种限制。每个社会应该根据本身的文化特性,根据本身的思想和行动结构。找到自己的发展类型和方式”。

  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内生或内源性发展的方式。黄高智从文化角度论述了内源发展的路径。他说,发展即文化,文化即发展。因而,任何真正的发展都应该以一个民族的文化为基础,以人类本身为中心,这才是内源发展。黎成魁从科技角度论述了内源发展的方式。他说:“技术不

  是中性的,它传递着社会准则和社会关系”。因而,科学技术上的创造力是独立思考和研究自己的困难,并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而不是机械地模仿外界。他指出要培养科技上的内源创造力,就需要重新评价传统的知识,要选择需引进的知识,要发展适用于本国情况的新知识。罗朗?科兰分析了社会交流和大众参与对于内源发展的作用。他认为社会交流和大众参与是内源发展的基础。“向各民族提供表达自身愿望和世界观的手段,其前提是社会交流从基层开始,发挥内源发展的基础~人民参与的原动力的作用”。

  明茨伯格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列举了一些内生式发展的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家族企业。这种企业发展方式通常被现代化理论家们认为是传统的、边缘化的。但是,在新加坡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却涌现了很多较大规模的家族企业。第二种企业发展方式是分流,即从一家企业分流出许多创造了其他企业的企业家,意大利北部就存在这种情况。在美国的韩国移民和尼日利亚的伊博人都彼此互助创办企业。第三种发展方式是合作社,人们以某种社团的形式结合起来,把经济力量集合在一起共同发展。还有一种联合经营的网络方式,人们在特定商品的销售者之间建立起一种非正式的联系,有时还会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筹集资金。此外,明茨伯格还列举了其他一些内生式发展的途径。如,通过企业

  能力的构建而培育内生式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帮助提供资金、创建有益于国内企业发展的法律框架、传播重要信息等。如。非政府部门和各类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促进内生式发展。

  秉承内生的或内源性的发展理念,一些从事发展研究的学者们提出了参与式发展的理念以及一种适合于这种新的发展理念的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向当地居民学习来了解其发展意愿,鼓励他们对自身的困境和问题进行分析,向他们赋权,并调动本土的力量为实现他们的发展愿望而采取相应措施。在这种方法中,调研人员与当地居民是互相学习的关系。调研人员与当地居民现场交流,“鼓励农民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提出当地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办法。在调研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征求不同利益群体的意见。这种方法的核心是调研人员与提供信息者之间的互相学习”。

  参考文献:

  [1][27]杨小柳.发展研究:人类学的历程[J].社会学研究,2007,(4).

  [2][8][13]霍华德?威亚尔达.非西方发展理论[M].董正华,昝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A?埃斯科巴.权力与能见性: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发明与管理[A].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C].北京:中央编译出

  版社,2001.

  [4]T?班努里,发展与知识的政治:现代化理论在第三世界发展中的社会角色的批判诠释[A].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5]A?阿帕杜雷.印度西部农村技术与价值的再生产[A].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6]S?A?马格林.农民、种籽商和科学家:农业体系与知识体系[A].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7][19][20][26]亨利?明茨伯格.发展的反思[J].IT经理世界2007,(9).

  [9][12][21][22]黄高智,文化特性与发展:影响和意义[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内源发展战略[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10][15][16]张环宙,黄超超,周永广.内生式发展模式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2).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内源发展战略[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14]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现[M].张宁,丰子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7]王志刚,黄棋.内生式发展模式的演进过程[J].教学与研究,2009,(3).

  [18]DeclarationofMadridIntermtionalConferenceonaCultureofPeace,2000.http/www.un.org/documents/ga/docs/56/aS656.pdf.

  [23][24]黎成魁_科学和技术:内源发展的选择[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内源发展战略[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25]罗朗?科兰.社会变流和大众参与发展:传统与现代[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内源发展战略[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28]凯蒂?加德纳,大卫?刘易斯人类学、发展与后现代挑战[M].张有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梅瑞样

篇六:形成诊断、反思、学习、改进的内生发展机制。

  教学诊改之反思

  一、教学诊改的内涵

  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分析原因、调整、完善提高的过程。

  (一)

  依据(学校自己设计的。在学校发展规划中)

  1.

  学校的办学理念

  2.

  办学定位

  3.

  人才培养目标

  (二)

  项目

  围绕人才培养的主要工作要素展开

  1.专业设置与条件2.教师队伍建设3.课程体系与改革4.课堂教学与实践5学校管理与制度6.校企合作与创新7.质量监控与成效

  2.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六大项目,16个要素、99个诊断点)

  (三)

  工作内容

  1.对照目标,找到差距、寻找原因,制定和执行改进措施,实现目标。实际上是查找不足,科学分析原因,科学制定改进措施,执行改进措施完善提高的循环过程

  二、教学诊改的保障条件

  (一)

  组织机构(谁来干)

  构建学校内部的基于质量自主诊断与改进的工作机构和制度

  要成立学校的诊改领导小组;以及下设的办公室(诊改办、质量办等)

  (二)

  工具:搭建数据管理系统(用什么工具)

  搭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用数据说话是最有力的证明)

  要建立数据管理中心,负责数据的采集、管理、整合、分析等,特别是数据的对比分分析(防止片面性)

  (三)

  制度体系(操作规则)

  要建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

  三、操作路径

  (一)

  总的原则:

  对照目标,寻找差距、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执行改进

  循环提升

  (二)

  从问题到差距再到原因分析

  1.目标是什么2.现状是什么3.现状与目标的差距在哪里4.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要学会总结反思:不要仅限于找差距,而是要寻找产生差距的原因,要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寻找解决路径(要在争论、研究而不是争吵)

  (三)

  改进的路径和措施

  1.要根据原因寻找改进的具体措施(对症下药)

  2.制定的措施要直接指向目标状态(不要跑偏)

  (四)

  抓住中心工作,先从点开始,从点到面

  可以从一个专业搞试点;也可以从学校的某一个层面搞试点;也可以从专业的某一个层面搞试点(六大项目,16个要素、99个诊断点,可以从这些项目、要素

  或者点中先行开展,以点带面)

  如:教学管理1.首先解决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问题;再解决如何干的问题(制度与考核的问题)

  四、注意的问题

  (一)

  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1.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要严格按照省教学诊改的文件的共性要求,方针、目标、任务、职责等开展工作;一定要立足学校发展实际情况。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的特殊情况和发展的特点。要在上级文件的要求下,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卓有成效的诊改工作

  2.要处理好现状与发展目标的关系。(1)要科学分析我们学校某一方面的现状。我们的现状与预期目标到底有哪些差距(既不悲观也不乐观而是客观的分析)(2)要学会态势分析(SWOT分析):我们有哪些优势;我们有哪些弱点;我们是否还有有力的机会;我们还面临着哪些不利的因素

  3.要处理好差距、问题、原因、形势与措施的关系:要对照目标、寻找差距、分析原因和形势(有利、不利),在此基础上制定措施。防止跑偏

  (二)

  要注意工作程序的设计

  1.流程:教学整改工作推进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工作环节、步骤和程序。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有序性,防止出现混乱工作中的推诿、扯皮和内耗

  工作流程的三要素(1)任务流向:工作任务的传递方向和次序(2)任务交接:任务交接的标准与过程(3)推动力量:流程内部的协调与控制机制

  2.学校教学诊改工作的一般流程

  总的流程:对照目标,分析现状、寻找差距、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对照形势、制定措施、安排实施、效果评价、循环往复

  3.关于目标与标准的问题

  (1)

  目标就是个人或作者群体想要达到的境地。学校的目标链包括:学校发展目标、行政管理目标、教师发展目标、学生发展目标、专业建设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建设目标、课堂教学目标

  (2)

  标准: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的统一界定:学校发展分级标准、工作岗位标准、教师发展标准、学生发展标准、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课堂教学标准

  (3)

  目标、标准构建原则:符合最近发展区;学校特色;适合师生发展;具有连贯性(一致、不冲突);整体性形成体系

  第一、学校层面的目标与标准

  学校层面的目标:学校发展总目标(十三五规划);

  学校行政工作目标: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围绕高质量发展建立的工作管理目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服务,为师生发展服务,重点是提高执行力、减少内耗激发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学校重点工作目标:学校专业建设目标;课堂建设目标;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学生工作目标(对应的规划)

  课堂教学目标:课堂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指导实施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师生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

  诊改工作目标。显性目标:构建制度、机制、搭建数据管理系统、建立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隐性目标:配置内生发展力量;构建内生发展机制

  学校整体发展标准(1)基本标准: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2)发展标准:本

  省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3)自建标准:学校构建的发展标准

  学校行政工作标准(岗位、项目)对接整体标准(1)学校行政工作标准、工作岗位标准、工作项目标准

  课堂教学标准:230个中职教学标准(一共321各专业)

  第二:团队层面的目标和标准

  专业建设目标;课程建设目标

  单个专业建设标准;单门课程建设标准(9门公共课教学大纲;9门中职大类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

  第三:个人层面的目标、标准

  目标:教师个人发展目标、学生个人发展目标

  标准:教师个人发展标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等《教师专业化发展标准》

  学生个人发展标准:基本标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标准:文化基础要求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要求: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要求: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两链构建的注意点:国家标准最低要求;省级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学校标准高于省级标准

  (4)构建数据平台:立足真实,从编报走向采集。做好分析

篇七:形成诊断、反思、学习、改进的内生发展机制。

  高职院校课程诊断与改进问题分析与对策

  摘

  要:课程诊断与改进处于高校诊改工作至关重要的位置,如何形成有效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高校在推进诊改工作中的一项重大问题,从诊改实施以来,虽然在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存在主体意识不强、质量保障制度不完善和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提出通过统一认识凝聚共识、构建体系、打造目标链和标准链的解决对策,可以有效促进高校诊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课程诊改;质量保障制度;目标链和标准链

  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我国职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2017年6月,教育部职成司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作为两大工作主体,切实推进高校教学诊改工作的进行,各省市高职院校诊改工作全面形成。高职院校内部的诊断与改进工作需要严格遵循“五纵五横一平台”基本理念,根据高校具体实际情况,构建科学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1诊断与改进工作存在的问题

  1.1主体意识不强

  “五纵五横一平台”质量体系架构[1]五个横向面为“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诊断与改进工作强调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但在实际诊改工作开展不程中存在主题意识不强的现象。存在部分教师不了解诊改、不会诊改、不愿意诊改的情况,导致诊改工作流于形式,无法顺利推进。

  1.2诊改的校内保障制度有待完善

  从专业评估到诊改工作,产生了质的区别,不同于评估的外部评审,诊改工作是高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不断提升[2],对于这一新生事物,大多数高校还停留在学习和理解阶段,主要参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发布的指导性制度和文件,校内保障制度还无法及时跟进。诊断与改进工作的目标链和标准链[3]涉及五个横向面、五个纵向面,是一个系统工作,部分高校在工作推进中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标准可参照,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影响,随意更改性较大。

  1.3诊改的内生动力不足

  高职院校诊改工作任务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完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二是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三是树立现代质量文化。这三大任务决定诊改工作是一个具有时效性和持续性的工作,需要高校内部发现问题,高屋建瓴的从顶层开始设计直至学生层面,需要对原有的专业、课程、工作思路进行整理分析,并根据智能化平台实时收集和分析数据,这一工作必将占用教师、管理者以及学生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由于诊改主

  体没有认识到诊改工作的真正内涵和意义,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配合不到位、没有明确的诊改目标。

  1.4诊改的智能化平台功能有待加强

  诊改的事中监测需要实时采集数据进行分析,智能化平台[4]为诊改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但部分高校设计使用的智能化平台缺乏整合功能,或是缺乏动态的诊改过程数据,导致数据中心还没完善,不能有效进行数据分析。

  2诊断与改进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診改工作是全员参与的工作模式,高职院校需要大力宣传诊改工作的内涵和意义,让高校教师职工理解诊改的“五纵五横一平台”的基本理念,并深刻理解诊改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三步骤任务。紧紧围绕学校层面、专业层面、课程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五横进行诊改实务宣传。同时加强校内中层干部和中心组成员的重点培训,全体教师的集中培训,各教研室或者课程负责人的针对性培训,在学习文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宣传,统一认识,凝聚共识。

  2.2构建体系,融入日常

  诊改的基本框架是“55821”,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需要基本体系的支撑和保障,其中诊改的纵向系统是决策指挥、质量生成、支持服务、资源建设和监督控制,和五大横向系统相辅相成,高职院校需要理清诊改的基本框架,建立学校、二级学院组织体系,形成以学生为本的课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诊断与改进机制。

  2.3以打造目标链和标准链为切入点进行精准诊改

  诊改的有效切入点是打造适宜本校的目标链和标准链,这也是推进诊改的核心问题。决策团队需要根据本校十三五规划或长远发展打造学校层面目标链,下级学院制定本部门规划,以此推至专业、课程、学生,并按照SMART原则进行标准链设计,按照年度进行任务分解,确保目标链和标准链的科学性和可实现性。

  2.4打造试点模范,有效推进诊改

  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课程负责人和教师,以SMART为原则,明确各项目年度建设目标链和标准链,制定本年度建设措施,依据课程的监测点和诊断点进行自我诊断,作为下一时期规划参考依据。同时应定期组织研讨会和交流会,分析诊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享成功经验,探讨诊改难点和重点。必要时邀请专家评审,给予专业性的意见和建议。当此专业运行稳健后,积极进行经验推广,以点到面,实现各专业课程的有效诊改。

  3总结

  自诊改工作实施以来,各高职院校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表现为教师层面主体意识不强、保障制度不完善、内生动力不足。课程诊改工作是高校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的落脚点,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全体职工的诊改意识,把握构建目标链和标准链这一重要切入点,发挥试点模范作用,切实推动课程诊改工作,为提升学生区域经济服务能力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佳圣.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研究——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7(3):208-209.

  [2]刘光平.内部专业评估——高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核心[J].才智,2017(16):53.

  [3]刘志峰.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本质、意义和内容[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18):24-29.

  [4]罗金凤,石静,王亮亮.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运行机制创新研究——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8(3):40-43.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八:形成诊断、反思、学习、改进的内生发展机制。

  .WORD.格式.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

  (试行)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

  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

  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

  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

  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川教函〔2016〕501号),结合我校实

  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四川省人

  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

  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

  我校遵照)》和《四川

  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

  (试行)》的要求,按照“需

  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切实履行人才培

  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立常态化、周期性及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

  量保证体系,通过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工作,引导和帮助我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

  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

  量,促进学校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以学校“十三五”规划目标为依据,紧密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

  建校内全员全专业整理

  资料分享

  .WORD.格式.

  过程全方位“五纵五横”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以学校为工

  作主体、专家团队引领诊断、相关利益方有效参与的整改常态化周期性教

  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工作机制、预警和激励机制;以“提高人

  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围绕“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100个诊断

  点”开展诊断,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办学规

  范”,促进学校发展理念的转变、校园形态的转变、组织形态的转变、办

  学形态的转变。构建“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完成“健

  全组织、完善规划、构建体系、优化平台”四大任务,使教学质量管理“组

  织更健全,目标更明晰、标准更科学、制度更有效、机制更完备,平台更

  强大”,构建学校质量上升模式,激发学校可持续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动

  力。通过将自我诊断与改进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质量报告,实现的教学工作

  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递进循环的持续提升。

  三、建设任务

  (一)构建学校诊改运行机制

  依据学校发展的十大功能板块,进一步梳理和明确各部门任务与职

  能、员工目标与职责、工作标准与流程,学校日常工作模块化、制度化、流程化等基础上,围绕着“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决

  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等质量管控制度及相

  关流程,建立数据采集与管理制度、质量分析诊改制度、质量年度报告制

  度、考核性诊断制度,完善激励机制、问责机制,形成模块化的质量管控

  制度体系,并汇总成《诊改制度汇编》

  《工作流程手册》,进一步夯实学

  校规范发展、科学发展、目标发展的基础,为教学诊改提供常态化的制度

  保证。

  XXXXXXXX学校诊改制度任务表

  序

  制度体

  制度名称

  流程设计

  责任部门

  截止时间

  专业整理

  资料分享

  .WORD.格式.

  号

  系

  数据米集与管控制度

  质量分析诊改管控制度

  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质量考核性诊断制度

  1决策指

  挥规划性制度:学校章程、发展

  规制度

  划

  岗位聘任制度

  考勤管理制度

  绩效考核制度

  值班管理制度

  诊改办

  行政办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学生成绩评定制度

  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师资队伍培养制度

  教材建设管理办法

  教师培养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

  教师考评制度

  教务处

  2质量牛

  成制度

  德育队伍管理制度

  班主任工作制度

  班主任绩效考核办法

  学生日常管理制度

  政教处

  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制度

  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专业建设绩效管理制度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课程规范管理制度

  资产购置与招投标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3资源建

  设招生管理规定

  实习就业管理制度

  制度

  校企合作管理制度

  图书借阅管理制度

  教材征订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

  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

  支持服

  务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

  教代会制度

  民主管理委员会制度

  监督控

  制诊改预警制度

  制度

  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

  教务处

  总务处

  招就处

  教务处

  财务室

  信息中心

  r安全处

  工会

  诊改办

  教务处

  (二)建立和完善学校质量保证体系

  专业整理

  资料分享

  .WORD.格式.

  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确保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

  学条件和基本管理规范符合国家要求,建立完善“五纵五横”质量保证体

  系构架,即:五纵——纵向五系统(决策指挥系统、质量成长系统、资源

  建设系统、支持服务系统、监督控制系统)、五横——横向五层面(主体)

  (学校层面、专业层面、课程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通过各层面

  间体系化的目标、标准形成目标链,标准链,串接纵横,经由大大小小螺

  旋上的诊断与改进的交叉感应,实现纵向五环节与横向五层面纵横联动,构建起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质量保证体系,梳理

  各个系统的功能,建立包含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开放多元的质量保证制度,科学完善内部质量保障系统,构建质量预警机制,推动质量保证工作持续

  改进并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的持续提

  升。

  学校“五纵五横”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运行表

  、、横向

  纵向-..学校

  专业

  课程

  教师

  学生

  早程制度

  总规专业建设规划

  专课程建设规划

  决策指

  挥划、专项

  规划

  系统

  课程开发标准

  部门岗位工作

  标业建设标准

  准

  绩效考核标准

  培养体系

  质量文专业人才培养

  万质量生

  课程教学实施

  案

  化

  成系统

  师资建设规划

  教师发展标准

  学生素质培养

  规划

  学生发展标准

  学生的学习与

  发展

  教师的教学研

  究与专业发展

  资源建

  设基地建设

  资源管教学设施

  工作设学习设施

  生活设校企合作

  资源开教学条件

  实训条施

  系统

  施

  理

  发

  资产管理

  件

  资源使用

  教育教学条件

  设支持服

  务丿教政策

  内控制培训进修

  社会服专业设置

  教学运施设备管理

  文化务

  考核评聘

  系统

  度

  数据平台

  行

  实习就业

  教营造

  学研究

  环境管理

  师德师风、教

  学监督控

  预警发布

  质量管专业诊改

  课程诊改

  能力、服务

  能力控

  制系统

  诊改

  生活保障

  安全保障

  考核评价

  过程控制

  学习能力

  学习风气

  学业水平诊改

  (三)建立考核性诊断机制

  专业整理

  资料分享

  .WORD.格式.

  建立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学校、各专业组(行政处室)按年度编制质

  量分析报告,专业、教师、学生按年度撰写总结,进行质量分析,及时发

  现实施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部门诊改结果

  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教师个人诊改结论与年终考核、年度津贴、岗位聘

  任、职称评定挂钩;学生个人诊改结论与个人量化管理、评先评优、实习

  就业挂钩。通过建立质量年报及考核性诊断制度,使每一位师生都成为教

  学诊断者,每一个管理环节都成为诊断工作的抓手。

  (四)建立学校质量分析与监控数据平台

  开发学校质量分析与监控数据平台系统,完善数据平台在内部管理运

  行中的状态分析和监控功能,学校“精致教育”的战略目标要求“管理精

  细、执行精准、队伍精干、课程精当”,为此,以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为

  支撑,建立职责明晰、责权统一、管理高效、自我监控、自我诊改的人才

  培养数据运行及预警系统。对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过程、资源管理

  等4个项目,专业设置、设备设施、生源、经费等

  12个要素进行年度监

  控或实时监控,通过平台的有效监控,对质量生成的各个环节进行过程性、周期性诊断,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保证学校的“三个基本”,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终身发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偏离设

  定的质量目标。

  教学质量监控与预警系统

  专业设置的监控

  1.专业建设

  专业设施的监控

  专业考核的监控

  2.课程开发

  社会、学生需求;软硬件资源

  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师资配备;实训

  设施;课程标准;重点专业

  社会、学生满意度;政府部门满意度

  教学计划的预警

  教学大纲的预警

  教材的预警机制

  监控周期

  年度监控

  年度监控

  年度监控

  年度监控

  年度监控

  专业整理

  资料分享

  .WORD.格式.

  生源的监控

  3.教学过程

  教学与管理的监控

  毕业和就业的监控

  师资队伍的监控

  经费状况的监控

  招生规模及质量

  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授课情况;学生违

  纪情况;教学管理、实习管理制度

  资格证书;就业率;对口、稳定就业

  专兼师资;师资培训;师资奖惩

  财政拨款;专项经费;科研与开发项目;

  社会资助;免学费

  校内实训条件;校外实训基地;教学与

  辅助用房;学生人均占有教学资源量

  年度监控

  实时监控

  年度监控

  年度监控

  年度监控

  4.资源管理

  设备条件的监控

  年度监控

  四、任务推进

  (一)强化学习,理论引领

  学校将认真贯彻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加强理论学习提高

  认识,充分把握学校开展整改工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并通过学习将全校

  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整改工作的具体落实上。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以

  现代质量管理技术指导整改,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加强教学基本建

  设,强化教学管理,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保人才培养质

  量,自觉认真地做好整改工作。

  (二)顶层设计,科学规划

  按照“顶层设计、完善制度、规范运行、即时评价、循环改进”质量

  保证体系建设理念,根据教育部相关指导方案、四川省实施方案和操作规

  程,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及自身实际,学校进行顶层设计、统一

  规划,切实履行学校在质量保证体系整改中的主体责任。

  以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研究制订学校质量工作系列标准,搭建学校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五纵五横”质量保证体系,学校质量体系的建设步

  骤:①分析质量环、②研究具体组织结构、③形成文件、④全员培训、⑤质量体系审核、⑥质量体系复审等几个步骤。其次,抓住质量体系的特征,保证质量体系设立的专业整理

  资料分享

  .WORD.格式.

  合理性,使全面质量管理有效的发挥作用。最后,保

  证质量体系在质量管理中得到有效的实施。

  按“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个质量整改步骤,建立常态

  化周期性质量保证诊断与改进的工作机制,建设学校质量分析与监控数据

  平台,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整改工作。

  (三)

  专家指导,聚焦方向

  聘请以职教专家、行业(企业)专家、主管部门领导等组成的专家团

  队对学校发展能力进行诊断工作。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了解学校

  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各个专项规划,深度访谈学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专业组长、专业带头人和负责人等,对学校的发展能力形成初步调研报告,为学校集聚优势,凝练方向,增强学校发展能力提出指导意见。

  (四)

  文化辅助,突出特色

  在《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话方案(试行)

  》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增加一个诊断点“校园质量文化”建设,强化

  师生质量意识,营造校园质量文化氛围。

  注重文化引领作用,营造质量文化环境,树立“以人为本的质量文化”、“自律的质量文化”、“三全的质量文化”,将营建质量文化作为当前学校

  内涵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整改制度以人为本,以促进师生发展为宗旨,师生发展是质量提升的出发点和归宿;

  要保证质量,必须激发每位师生的内生动力,以自治为理念设计质量保证体系是产师生追求质量的内生动

  力,强化学校质量保证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责任;

  质量保证要靠全员、全程、全方向保证,最终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展开”质量文化。

  (五)

  分类培训,提升团队

  整改的组织主体是学校,而承担具体工作的是质量的直接生成者一一

  学校质量专业整理

  资料分享

  .WORD.格式.

  管理人员及教师,整改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因此,为加深对整改

  工作的理解、统一建设标准、明确工作职责,需要将整改培训列入学校质

  量管理的常态工作,面向全校范围开展不同对象组织不同内容的分类培

  训。

  (六)

  精细管理,持续改进

  学校把整改工作纳入学校每年的党政工作要点,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

  系的管理机制、约束机制、预警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充分发挥学校学科组

  长和各专业组长的作用,促使学校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

  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结合学校整改工作,梳

  理和优化学校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理清并确定各部门岗位及职责,健全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

  五、保障措施

  (一)

  制度保障

  以学校“十三五”规划目标为依据,优化纵向“5”系统组织机构职

  责,①理清各部门管控事项,②设计部门管控事项工作流程,③建立工作

  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横向“5”层面管理制度,建立学校内部质量

  保证的制度体系,为实现持续整改保驾护航。

  (二)

  机制保障

  建立整改相关运行机制,明确各级各类质量生成和保证岗位职责和相

  关工作流程,做到“五明确”(岗位、职责、程序、要求、绩效),将人才

  培养质量整改工作纳入职能部门和专业部常态考核指标体系,设立与绩效

  挂钩的质量考核奖,全面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三)

  组织保障

  依据《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

  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

  》的通知

  (川教函〔2016〕501号)的具体要求,学校以建立自主整改机制、建立

  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专业整理

  资料分享

  .WORD.格式.

  的体系及制度、搭建学校质量分析与监控数据平台为目

  标任务,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的持续改进的组织构架,成立学校领

  导工作组、分项常态工作组,落实专家团队的组建,确保整改工作的顺利

  推进。

  (四)

  工作保障

  1.

  坚持实事求是,确保整改质量。各责任主体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深入细致地开展自我诊断改进工作,使整改能准确聚焦问题所在,坚决杜

  绝任何形式的虚假和浮夸现象。

  2.

  严肃工作纪律,严格遵守规定。各责任主体从个人到部门到学校

  整体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长效机制,客观、公正地开展

  诊断与改进工作,及时推进、及时上报,对态度不端正、工作推诿拖拉、不服从管理等现象坚决严肃处理。

  3.

  坚持信息公开,实行阳光整改。建立整改工作信息公告制度,在

  学校网站上开设“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专栏”,及时上传整改相

  关政策文件、整改工作进程等相关信息,接受全体师生、学生家长、合作

  企业和社会的监督。

  (五)

  经费保障

  将整改工作经费列入学校预算,通过省市上专项经费支持和学校自

  筹,确保整改工作经费到位,确保整改工作有序推进。

  六、工作进程:

  (一)

  建设阶段(2016.9--2017.6)

  第一阶段(2016.9--2017.1)

  主要任务:

  (1)

  建立组织机构,成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办公室(简称诊改办)、办学条件组、课程管理组、专业建设组、队伍建设组、学生管理组、数据

  平台组;

  (2)

  组织深入学习,开展系统培训,更新观念;

  (3)

  制定和完善学校诊改方案;

  (4)

  完善学校“十三五”系列规划;

  专业整理

  资料分享

  .WORD.格式.

  (5)

  建立人才培养数据平台,进行数据采集、上传;

  (6)

  编制《诊改文件汇编》、《诊改明白纸》。

  第二阶段(2017.2--2017.6)

  主要任务:

  (1)

  质量文化建设;

  (2)

  梳理完善诊改制度;

  (3)

  完善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标准;

  (4)

  完善内控机制。

  (二)

  自诊阶段(2017.7--2018.1)

  (1)

  各部门依照目标链、标准链实施自诊,阐明目标达成程度,突

  出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提出针对性、可行性的改进措施;

  (2)

  进行数据采集、质量分析;

  (3)

  撰写年度诊改报告、质量年度报告。

  (三)

  复核阶段(2018.2--2018.7)

  (1)

  学校内部复核;

  (2)

  开始新一轮教学诊改;

  (3)

  迎接专家组的抽样复核.

  (四)提升阶段(2018.8--2018.12)总结提炼、完善提高。

  专业整理

  资料分享

  .WORD.格式.

  诊改工作推进表

  序号

  工作任务

  工作内容

  完成时限

  2016.12责任人

  领导班子、处

  室、专业组、全校师生

  1“十三五”发展规划、各项子规

  戈完善目标链,制定

  “十三五”发展系列

  9、专项规划,教师发展规划,学生规划及年度计划

  成长规划

  2制疋学校诊改方案

  制定学校诊改实施方案、诊改时

  间表

  2016.11成立质管办、专业质量保证工作

  组、2016.11数据采集及管理工作组

  组学习文件,组织培训,编制《诊

  改2017.6文件汇编》、《明白纸》

  将现有的53个模块、98个流程进

  行2017.6梳理完善

  诊改办

  3健全组织机构

  诊改办

  4营造质量文化

  诊改办

  行政处室、专

  业组

  行政处室、专

  业组

  诊改办

  5梳理制度、完善流程

  建立标准链

  67岗位工作标准;专业教学标准;

  课程2017.6标准;教师标准;学生成才

  标准

  完善诊改制度、建立

  诊建立教学诊改制度、人才培养状

  态数2017.6据采集及管理制度

  改机制

  建立诊改数据平台,进建立数据平台,组织数据采集上

  传,2016.11行数据管理

  建立预警机制

  诊改数据采集上传

  源头采集

  2016.122017.12进行数据分析

  阶段性总结各项工作、提出改进

  措施、制定阶段性计划

  撰写年度诊改报告、年度质量报

  2018.12018.32018.989信息中心、教

  务处

  行政处室、专

  业组

  诊改办

  1011122018.1撰写自我诊改报告、年告

  度质量报告

  进行复核

  各责任部门

  各责任部门

  开展校内复核;迎接国家复核

  专业整理

  资料分享

  .WORD.格式.

  七、自我整改

  (一)基础情况

  为建立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教育部逐步在全国职业

  院校推进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全面开展整改工作。四川省教育

  厅高度重视,制定了《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方

  案》成立了省教学整改专家委员会,积极推进教学整改工作。

  2008年,学校灾后重建,由全国7667万元特殊党费援建,按照绵阳

  市职教攻坚战略部署,以“建新校、创省示、办知名职校”为奋斗目标,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2011年以来,学校依托省市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结合梓

  潼县职业教育从数量规模到质量效益的转型,强内涵,提质量,实现了学

  校管理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信息化能力水平等多领域全方位的跨越提升。学校对行政事务、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教育教学等管理制度

  进行修订完善,对与制度相匹配的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再造,明确了部门职

  责和岗位要求,强化了过程管控,提升了工作实效,学校工作标准建设初

  具雏形,部门绩效评估、教师年度考核、班级常规管理等逐步实现量化并

  不断完善,搭建了各项工作布置、实施、督查、考核、反馈的基础链条。

  目前,学校尚有几方面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全校师生员工的质量意识

  有待增强,质量保证行为的自觉度和能动性有待提高,否则将制约质量保

  证工作的开展;二是学校虽在规划目标、制度建设、标准建立、考核评价

  等方面完成了初步探索,但学校质量保证工作体系尚未建立;

  三是学校个

  别专业虽通过了市级示范专业试点校验收,但信息化平台业务系统功能还

  不完善,对过程性数据的全面把控能力不足,数据分析、预警机制尚未形

  成。

  (二)

  整改思路

  专业整理

  资料分享

  .WORD.格式.

  我校整改工作的思路为:以学校“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

  本管理规范”为基础,通过学校现状调研,制订质量目标和标准,建立周

  期性的内部质量整改机制;以构建学校现实基础和改进目标的“五纵五横”质量保证体系为联动,按照“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个环节

  流程,形成人才质量持续上升的“质量改进螺旋渐进模式”。

  (三)

  整改路线

  以《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

  《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

  》为依据,学校紧扣总体目标和分项任务,以“五纵五横”为质量保证体系构架,以

  “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个环节为整改流程,①以构建学校

  整改工作机制、②建立和完善学校质量保证体系与配套制度、③建立学校

  质量保证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④提升专业建设能力四大任务为抓

  手,确保三年完成一次教学整改工作。具体整改工作路线图如下:专业整理

  资料分享

  .WORD.格式.

  ******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路线图

  校

  部

  量证V

  织

  柿

  尢成

  诊超

  袞核

  和现

  提交?救学二作滲贬埼茨送

  场复

  肯铁诊改报告沢5才捲樂

  核

  二作状态数据分所报告在

  ?Ar培养履董年虔报告》

  专业整理资料分享

  2017-2018孚年学校质量年

  度报告

  老成学桥年度

  何学工作诊

  断芍改进自我诊改技告》和

  W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捋分

  主成举校质量分祈后监控状态

  数据耳台建设

  学内贯昊组机

  .WORD.格式.

  附件1:学校内部质量保障组织机构及职能人员构成

  附件2:学校十三五规划及各项子规划

  附件3:专业质量保障工作组名单

  附件4:学校教学工作整改工作计划表

  附件5:四川省XXXXXXXX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表

  2017年12月专业整理资料分享

  日1.WORD.格式.

  附件1学校内部质量保障组织机构及职能人员构成

  一、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支部书记、校长)

  副组长:

  (副校长)、(副校、(副校成

  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专业组长

  职

  :能

  :

  (一)

  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二)

  制定学校“十三五”规划、子规划及章程;

  (三)

  制定学校各项子规划目标标准;

  (四)

  审定各项目组的工作计划;

  (五)

  监督全校各职能部门、专业部的质量提升改进措施;(六)

  协调改善外部政策环境、资源环境和合作发展环境;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办公室(简称诊改办)

  责任校领导:(支部书记、校长)

  主任:(副校长)

  副主任:各项目组牵头部门负责人

  成

  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专业组长

  职能:(一)

  负责推进学校质量保证体系整改工作;

  专业整理

  资料分享

  .WORD.格式.

  (二)

  负责统筹与协调整改工作专家组开展各项工作;(三)全面监督和协调六个分项目组的整改工作。

  三、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专家团队

  责任校领导:(支部书记、校长)

  主任:(副校长)

  成

  员:学校遴选的校内外专家(建立专家库,20人左右)

  职能:负责学校质量保证体系诊断和持续改进的研究与指导工作。

  说

  明:根据具体工作情况需要,专家组每次工作前从专家库抽取

  相应人员临时组建。

  四、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常态工作组

  (一)

  工作组

  责任校领导:

  组长:

  成员:

  职

  责:负责开展以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目标的学校组织结构调整

  与优化工作,对学校组织结构、管理程序及规章制度及质量文化建设规划

  的制订与执行进行全面诊断与改进。

  (二)

  (专业建设组)

  专业质量与机制建设常态工作组学校办学条件体系与运行常态(办学条件组)

  责任校领导:

  组长:

  成员:专业组长

  专业整理

  资料分享

  .WORD.格式.

  职

  责:负责开展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工作,对专业建设规划、专业

  整改、专业建设质量保证等进行全面诊断与改进。

  (三)

  (课程管理组)

  课程质量与机制建设常态工作组责任校领导: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开展对各学科、各专业开设课程质量保证等进行全面诊

  断与改进。

  (四)

  (队伍建设组)

  师资质量与机制建设常态工作组责任校领导:

  组长:

  成员:

  职

  责:负责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师资建设的全面诊断与改进。

  (五)

  工作组

  责任校领导: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育人体系、育人文化及学生成长环境的全面诊断与改进。

  (六)

  学校质量分析与监控平台常态工作组(数据平台组)

  责任校领导:

  组长:

  成员:

  专业整理

  资料分享

  学生质量监督控制与提升常态(学生管理组)

  .WORD.格式.

  职

  责:负责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建立学校质量分析与监控数据系

  统。

  专业整理

  资料分享

  .WORD.格式.

  附件2学校十三五规划及各项子规划

  规划目标

  学校章程

  学校十三五规划

  办学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素质教育工作规划

  专业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规划(含校本教材开发规划)

  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

  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日常教学经费投入规划

  共享信息资源系统建设规划

  专业资源建设规划

  图书资源建设规划

  校企合作规划

  学校管理制度建设规划

  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规划

  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规划

  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规划

  教学督导建设规划

  质量文化建设规划

  校园质量文化建设规划

  编号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责任部门

  负责人

  办公室

  办公室

  招就办

  招就办

  教务处

  教务处

  教务处

  教务处

  办公室

  总务处

  教务处

  诊改办

  教务处

  教务处

  招就处

  办公室

  教务处

  政教处

  办公室

  诊改办

  教务处

  诊改办

  23办公室

  专业整理

  资料分享

  .WORD.格式.

  附件3专业质量保障工作组名单

  \组别

  成员

  汽车运

  用高星级饭

  店与维

  修

  运营与

  管理

  计算机

  应电子技

  术数控技

  术用

  应用

  应用

  社会文

  化艺术

  航空服

  务

  组长

  成员

  附件4:学校教学诊改工作计划表

  第一阶段(2016年至2017年学年)工作内容

  1.兀善并形成学校十二五规划及各项子规划

  2016年

  2.组建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专家组

  3.专家把脉,凝练方向,形成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诊断与改进调研报告

  秋期

  4.调研建立人才培养组织体系及相应的工作职责

  5.完成2016年度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原始数据结构米集

  6.建立和完善学校质量保证制度体系

  (1)

  完善学校质量保证制度体系构成的质量制度和文化、质量目标和标准、过

  程监控和评估等关键要素建设

  (2)

  完善教学日常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监控、师资队伍、学生管理等制度

  7.建立和完善学校质量保证机制建设

  2017年

  (1)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机制、约束机制、预警机制和激励机制

  春期

  (2)

  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

  (3)

  建立整改相关运行机制,设计以“质量改进螺旋递进上升模式”为基本单

  位、纵横联动、全覆盖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机制

  8.初步完成针对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和101个主要诊断点的第一次

  诊断、分析及改进措施

  时段

  专业整理

  资料分享

  .WORD.格式.

  第二阶段(2017年至2018年学年)

  9.根据前一阶段形成的质量保证体系形成的学校组织架构,设立完善学校组织

  机构并进行人员聘任

  10.新建机构按质量标准规范完善办事流程及制度建设,管理手册》

  11.项目专家组对整改要素进行过程监控

  12.完成2016-2017学年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及发布工作

  13.完成学校年度《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自我整改报告》

  和《人才培养工作状

  形成相应的《学校质量

  2017年

  秋期

  态数据分析报告》

  14.对照学校质量工作手册,研究完成学校质量分析与监控状态数据平台建设

  2018年

  15.对照101个主要诊断点进行持续整改

  16.专家组对整改要素进行过程监控

  春期

  第三阶段(2018年至2019年学年)

  2018年

  17.完成2017-2018学年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及发布工作

  18.完成学校年度《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自我整改报告》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

  数据分析秋期

  报告》

  19.完成诊断抽样复核和现场复核

  2019年

  20.提交学校《章程》及“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1.提交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自我整改报告》、《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分

  析报春期

  告》和《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专业整理

  资料分享

  .WORD.格式.

  附件5四川省XXXXXXXX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表

  诊断

  项诊断

  要目

  素

  规划目标

  1.

  学校类型和层次定位

  1.12.

  专业设置数量与结构

  办学

  3.

  在校生规模

  定位

  4.

  社会服务面向、类型、规模

  5.

  学校质量文件建设规划

  1.21.

  知识、能力、素质标准

  2.

  毕业生双证书平均获取率

  诊断点提示

  现状

  1.

  在校生规模

  2.

  开设、新增、撤消、停招专

  业数量

  3.

  专业招生计划:面向、类型、层次、数量等

  4.

  社会服务类型、规模

  1.

  当年毕业率

  2.

  当年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3.

  当年毕业生就业率

  4.

  毕业生对口率

  1.

  当年德育课程建设计划

  2.

  当年班主任队伍建设计划

  3.

  在校生体质达标率

  4.

  当年学生违纪率控制目标

  5.

  当年创新创业教学建设计

  划

  6.

  当年标志性成果建设计划

  责任人

  主要诊断点

  1.

  在校生总数

  2.

  升学、就业学生占比

  3.

  招生专业数量、结构

  4.

  各专业学生数量分布及趋势

  5.

  毕业生去向分布及趋势

  1.

  辍学学生比例及趋势

  2.

  应届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3.

  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及趋势

  4.

  应届毕业生对口率及趋势

  中层

  校级

  诊断

  结原因

  分果

  析

  1.人才

  培3.

  毕业率

  办

  养

  目标

  4.

  毕业生平均就业率

  学

  理

  念

  1.

  学校德育目标、内容、途径

  1.33.

  体质达标率

  素质

  4.

  学生违纪率控制目标

  教育

  5.

  创新创业教学建设

  6.

  素质教育标志性成果

  2.

  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1.

  德育工作机构、队伍建设情况

  2.

  德育课程开设情况及其建设成

  果

  3.

  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成效

  4.

  应届毕业生体质实际达标率

  5.

  当年学生实际违纪率

  6.

  当年创新创业教学建设成果

  7.

  已建成素质教育标志性成果

  8.

  社会实践活动开设情况及成果

  专业整理资料分享

  .WORD.格式.

  1.

  专业设置数量、结构、特色

  2.12.

  专业建设标准

  专业

  建3.

  专业教学标准

  设

  状态

  4.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教学

  工作

  状态

  5.

  专业建设标志性成果

  1.

  课程体系建设规划

  2.

  课程标准建设目标

  1.

  专业设置、调整计划

  2.

  专业教学标准制定计划

  3.

  各专业建设目标

  4.

  专业建设、改革、竞赛、服

  务项目计划

  1.

  当年课程建设项目

  2.

  当年课程标准制定计划

  3.

  当年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4.

  当年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5.

  当年规划教材使用比例

  6.

  当年校本教材开发计划

  1.

  招生专业数量、结构(新设、撤

  销)

  2.

  各专业在校生数量分布及趋势

  3.

  各专业录取数

  4.

  就业率低于省内同类专业毕业

  占比

  5.

  专业建设标志性成果

  1.

  完成课程建设项目数

  2.

  已制定课程标准数

  3.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数

  4.

  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数

  5.

  课程建设标志性成果

  6.

  规划教材使用比

  2.23.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课程

  建设

  状态

  4.

  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5.

  规划教材使用比例

  6.

  校本教材开发规划

  专业整理资料分享

  .WORD.格式.

  1.

  当年校领导听课、听说课计

  1.

  校领导听课、听说课人均次

  数

  2.

  校领导深入实践教学场所

  人均次数

  3.

  同行评教覆盖面

  4.

  学生评教覆盖面

  5.

  社会评教覆盖面

  6.

  信息化教学手段覆盖面

  7.

  实践项目开出率

  8.

  以教学工作研究为主题的校党政联席会议次数

  9.

  教学事故控制目标

  2.3课堂

  教学

  与实

  践教

  学状

  态

  划

  2.

  当年校领导深入实践教学

  场所计划

  3.

  当年同行评教覆盖面目标

  4.

  当年学生评教覆盖面目标

  5.

  当年社会评教覆盖面目标

  6.

  当年信息化教学手段覆盖

  面目标

  7.

  当年实践项目开出率目标

  8.

  当年以教学工作研究为主

  题的校党政联席会议安排

  9.

  教学事故控制目标

  1.

  校领导听课、听说课人均次数

  2.

  校领导深入实践教学场所人均

  次数

  3.

  同行评教覆盖面

  4.

  学生评教覆盖面

  5.

  社会评教覆盖面

  6.

  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课程比

  例

  7.

  实践项目开出率

  8.

  校党政联席会议解决的教学问

  题数量

  9.

  教学事故数量

  10.

  学生迟到、缺课率(迟到学生

  人次/100生?周;缺课学生人次/100生?周)及走向

  专业整理资料分享

  .WORD.格式.

  1.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专任

  2.

  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教师

  队伍

  3.

  师资队伍能力与水平

  3.建设

  4.

  师资队伍培养提高

  师

  资

  状态

  队

  伍

  建

  设

  状

  态

  3.21.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兼职

  2.

  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教师

  队伍

  3.

  师资队伍能力与水平

  建设

  4.

  师资队伍培养提高

  状态

  4.1教学

  投入

  1.

  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及基

  2.

  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规划

  础设

  3.

  日常教学经费投入规划

  施建

  设状

  态

  3.11.

  当年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2.

  当年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3.

  当年师资队伍教科研计划

  4.

  当年师资队伍培养提高计

  划

  1.

  师资队伍数量

  2.

  师资队伍结构

  3.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

  4.

  教师培训类型与数量

  5.

  教师在专业中配置数量

  6.

  专业教师的专业对口率

  7.

  教师教研、科研、技术开发和社

  会服务成果

  8.

  教师企业实践情况

  9.

  专任教师“双师型”比例

  10.

  实践教学专职指导教师数量

  1.

  师资队伍数量

  2.

  师资队伍结构

  3.

  专业带头人数量

  4.

  教师培训数量

  5.

  教师在专业中配置数量

  1.

  当年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2.

  当年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3.

  当年师资队伍教科研计划

  4.

  当年师资队伍培养提高计

  划

  资源建设状态

  1.

  当年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计

  划

  2.

  当年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建设计划

  3.

  当年日常教学经费投入计

  划

  4.

  当年师资队伍建设经费

  5.

  当年教科研经费、教学改革

  经费预算

  1.

  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2.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建筑面

  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3.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量

  4.

  日常教学经费投入比例

  5.

  教科研经费、教学改革经费预算

  执行

  专业整理资料分享

  .WORD.格式.

  1.

  图书资源建设规划

  教学

  资2.

  共享信息资源系统建设规

  划

  源

  建设

  3.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规划

  状态

  4.21.

  当年图书资源建设计划

  2.

  当年共享信息资源系统建

  设

  计划

  3.

  当年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计划

  1.

  纸质图书总量

  2.

  当年新增纸质图书数量

  3.

  当年电子图书总量

  4.

  专业教学资源库等级、类型、数1量

  5.

  校本数据采集、管理与使用

  1.

  专业覆盖面

  2.

  当年合作企业数量

  1.

  当年校企合作数量与深度

  5.11.

  校企合作规划

  校企

  合2.

  当年校企合作制度建设计

  划

  2.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规

  划

  作

  状态

  3.

  当年校企合作内容

  3.

  接受顶岗实习学生比例

  4.

  录用应届毕业生比例及趋势

  5.

  企业捐赠数量

  6.

  企业输送兼职教师数量

  制度建设与运行状态5.2学校

  管理

  制度

  建设

  与运

  行状

  态

  1.

  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规

  划

  2.

  学校章程

  3.

  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

  等制度建设规划

  4.

  教学管理队伍、学生管理队

  伍建设规划

  5.

  质量文化建设规划

  7.

  企业接受教师企业实践情况

  1.

  学校章程

  1.

  当年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

  设计2.

  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3.

  学校规早制度

  划

  2.

  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

  等4.

  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5.

  校园卫生与安全情况

  制度建设计划

  3.

  教学管理、学生管理队伍建

  设6.

  学校依法办学情况

  计划

  7.

  教学及学生管理人员数量与结

  构

  8.

  校园质量文化建设成果

  1.

  质量保证制度及组织体系

  2.

  年度自我整改报告

  1.

  当年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计

  划

  3.

  年度质量报告

  2.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年度

  计划

  4.

  年度督导工作总结

  3.

  年度督导工作计划

  5.

  学校数据上传时间与质量

  1.

  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

  5.32.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

  建设质量

  监规划

  控

  状态

  3.

  教学督导建设规划

  专业整理资料分享

  .WORD.格式.

  6.1学生

  反馈

  6.26.用人

  方反

  馈

  1.毕业生管理规划

  年度毕业生跟踪调查计划

  1.

  在校生满意度调查结果

  2.

  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

  1.

  上届毕业生对口率及趋势

  2.

  上届毕业生转岗率及趋势

  3.

  上届毕业生升迁率及趋势

  4.

  新生报考原因分析

  需求

  方6.3反

  馈

  其他

  1.

  地市级以上评审项目结果

  2.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学生职业

  能力鉴定结果

  3.

  地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项目

  评审结果

  4.

  地市级以上师生竞赛获奖情况

  5.

  地市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表彰情

  况

  综合

  诊断

  结论

  改进

  工作

  建议

  专业整理资料分享

篇九:形成诊断、反思、学习、改进的内生发展机制。

  教

  学

  工

  作

  诊

  断

  与

  改

  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市XX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

  年月

  目录

  \””\\\

  (三)制定标准,形成标准体系.........................................................................

  (四)现状分析,明确起点?

  (四)教师层面,按照教师发展标准开展自我诊改和考核性诊改

  ..........................

  **市XX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人民**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号)、《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号)、《**教育厅关于启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粤教职函〔〕号)、《**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学校工作指南》要求,对照**《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根据我校办学基础,结合《XX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十三五”规划》等学校重要规划文件,按照**《关于确定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省份及试点院校的通知》(教职成司函[]号)的相关工作要求,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人民**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职业教育条例》等重要文件精神,以提高职业教育人民满意度为宗旨,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精细管理为载体,以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为抓手,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在**级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以南海教育“品质教育、学在南海”思想为引领,围绕XX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品质立校,创新强校,和谐治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为学生的出彩人生奠基”的育人宗旨,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提升内涵,打造“品牌盐职"的工作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发挥学校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求,开展基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自主诊断、自主改进、接受复核,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

  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建立高效的内部质量保证体制,持续提升我校办学质量,为企业和高校输送“德技双馨”、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市内一流的职业技术学校。

  二、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

  在搭建一个平台(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的基础、树立现代质量文化四个意识(主体意识、标准意识、数据意识、反思意识)、坚持四个结合(与学校“十三五”规划结合、与学校日常工作结合、与绩效考核相结合、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坚持三全原则(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体现三个特征(个性化、常态化、持续化)的工作思路下,激发内生动力,切实发挥学校的质量保证主体作用,通过开展为期三年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螺旋,在确保基本的办学方向、基本的办学条件、基本的管理规范基础上,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工作诊改制度与运行机制;构建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五横五纵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培育全员以人为本、谦虚、谨慎、自律、合作、创新、法治的现代质量文化;在“品质南海"的框架下,通过实施五大品牌工程(教师发展促进工程、品牌专业工程、品牌德育工程、双百社团工程、教科研工程),打造“品牌盐职”,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市内一流的职业技术学校.

  (二)任务

  。提高认识,树立现代质量文化意识

  ()主体意识

  学校发挥办学主体作用,明确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通过自我诊断和自我改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使每一位教职工树立立足岗位、创

  新发展的责任意识,最终实现人人参与诊改.

  ()标准意识

  通过宣传和培训交流,对全体教职工渗透现代职业教育管理的理念,进行质量文化的熏陶,将“品质立校,创新强校,和谐治校”的办校理念植根于每一位教职工的思想中,让每一位教职工主动向工作要质量,抓好每个环节,坚持“零缺陷”理念,最终使**项工作标准内化为全体成员的自觉意识,并外化为全体成员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

  ()数据意识

  通过培训指导,让全体教职工主动认识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并应用平台数据,建构工作过程预警监控机制,提高过程性管理的效率.

  (4)反思意识

  以诊改为抓手,培育师生员工自我反思的意识,使学校**职能部门、师生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梳理,思考分析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问题,以更好地成长和完善。

  .打造“两链”,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结合学校实施的五大品牌工程,运用分析方法,拟定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并进一步分解为学生素质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文化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形成目标链;在坚持底线的基础上,以目标链为起点,根据**级政策文件,明确学校**岗位的工作标准,**项工作最低标准,建立起学校**项工作的建设标准,形成标准链.通过健全目标链、标准链,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起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层面的工作流程,从决策指挥、质量生成、**保障、支持服务和监督控制**系统间完整且相对独立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加强建设,建立诊改机制

  参照**和本省市诊改工作方案为基础,建立学校诊改机制,包括主体责任落实机

  制、过程监控机制、反馈机制等,制定教学诊改工作例会制度、信息采集与报送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使诊改工作常态化,真正落实诊改到**责任主体,并以诊改为抓手,催生“”字形质量改进螺旋,从而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架构平台,建设智能校园

  通过建设智能校园,进一步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建立校本化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整合现有系统的数据,消除现有数据孤岛,最终建成学校智能校园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工作机制,坚持部门负责、源头输入原则,保证数据的准确、规范、唯一,及时掌握和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状态.健全智能校园信息化管理平台统计分析和和预警功能,为学校开展诊改提供数据支持,为学校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为学校提升办学水平、社会提供支撑。

  。建立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每年通过完成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形成诊断报告的同时,XX质量年度报告,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全面展示学校人才培养状况、教育教学、学生德育、学校党建等情况,总结提炼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做法、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办法.

  三、体系建设

  以学校“十三五”规划制定的一系列目标为依据,确立质量目标和标准,逐层建立“五纵五横一平台”为框架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五纵即决策指挥、质量生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个纵向系统,五横即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横向层面)实现内部管理水**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健全组织,形成组织体系

  。学校质量保证委员会

  主任:焦玉君

  副主任:华群青、闫灵麟、周立新、李师翔

  职责:由学校党总支委成员负责领导和统筹全校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工作的决策指挥;审定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审定学校年度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和诊改报告;定期听取**工作组的汇报,研究和决定重大事项;对**阶段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和督查等。

  .

  质量管理办公室

  学校质量保证委员会下设质量管理办公室(简称质量办)

  主任:陈俊清

  成员:**行政部门负责人、专业部部长

  职责:负责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项工作的统筹实施、协调推进和落实日常管理等工作;制定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指导**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和流程计划,跟踪任务完成情况;组织安排教学工作诊改**类培训;指导建设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平台,规范管理数据上传工作;组织数据采集分析和校级自主诊断工作,跟踪落实改情况;撰写学校年度自我诊改报告和年度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执行质量保证委员会的决策和决定等。

  。五个层面质量保证工作推进组

  ()学校管理质量保证工作推进组

  组长:焦玉君

  副组长:杨洁仪

  成员:办公室、**职能部门

  职责:负责开展以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目标的学校组织结构调整与优化工作,对学校组织结构、管理程序及规章制度的制订与执行进行全面诊断与改进。

  ()专业质量保证工作推进组

  组长:华群青

  副组长:黄桂胜

  成员:教务处、教研处、培训处、就业处、**专业部

  职责:负责制定学校专业建设规划,开展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工作,组织对专业建设质量进行全面诊断与改进,推进“品牌专业”工程建设,打造品牌专业.

  **专业设立专业质量保证工作组,由专业负责人任组长,由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XX本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开展专业调整与优化工作,负责推进专业建设和管理,构建特色育人模式,组织专业部全体教师规范实施专业教学,负责本专业质量的自我诊改,撰写专业质量报告等.

  ()课程质量保证工作推进组

  组长:华群青

  副组长:黄桂胜

  成员:教务处、教研处、**专业部、课程

  职责:负责制定课程建设规划,组织开展对**专业课程管理与建设质量进行全面诊断与改进,推进课改工程,提升教科研水平。

  根据专业小方向设立课程质量保证工作小组,由教研组长任组长,由课程教师组成,XX课程计划和标准,负责本课程质量的自我诊改,进行学生学业情况分析,撰写课程质量报告等.

  ()教师发展质量保证工作推进组

  组长:闫灵麟

  副组长:杨洁仪

  成员:办公室、教务处、教研处、**专业部

  职责:负责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教师个人成长规划、师资建设等的全面诊断与改进。推进教师发展促进提升工程,打造职教名师。

  ()学生发展质量保证工作推进组

  组长:闫灵麟

  组长:邓碧华

  成员:学生处、就业处、团委、**专业部

  职责:负责育人体系、育人文化及学生成长环境等的全面诊断与改进。推进“德育品牌工程”建设,提升“三牧德育”育人效果。

  。数据管理质量保证小组

  组长:陈俊清

  副组长:刘雄浩

  成员:陈文、邹霞、蔡华、梁伟聪、罗剑勇、祝家权、吴茜、彭润景、谢凯鸣、李晓琳、李琳玉

  职责:负责搭建学校诊断与改进的数据平台,推进智能校园建设工程;为每一位师生员工确定中心数据采集点;组织和跟进**职能部门、全体教师采集数据,将采集进度情况反馈到质量办、学校领导小组;完成数据的上报;将**类数据整理,为学校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引导教师学会运用数据实现工作过程的预警和监测.

  .全员责任制

  全面动员,发挥教师、学生质量保证主体作用,全员参与。

  组织体系架构图如下:

  图

  学校诊改组织体系

  (二)完善规划,形成目标体系。学校修订

  “十三五"规划

  运用分析法,通过开展**种形式的调研、分析,明确学校发展的基础、**状况、专业建设现状、课程建设现状、教师发展状况、学生发展状况等,对学校的内外环境进行科学分析,寻找差距,客观对待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面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认真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我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科学论证“十三五”期间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制定战略举措,在此基础上完善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学校的五大品牌工程。同时,厘清**部门在实现学校“十三五”发展目标中的职责和任务,制定目标任务分解表,梳理**项工程中的二级目标、主要举措、保障措施、时间进度、责任部门、考核标准等,使**项专项规划、子规划与学校的质量目标保持一致。明确**部门每年要完成的任务,为**部门、专业部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部门制定专项规划

  **部门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分解的任务制定学生素质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课程体系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企合作规划、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专业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校总规划和专项规划XX专业建设子规划。学校**职能部门、**专业部根据总规划、专项规划、相关子规划分解为年度工作目标,进而制定本部门、本专业部的学期工作计划。。教师制定发展规划

  **专业部根据年度工作目标进一步分解给每一位教职工。教职工依据学校和所在部门的发展目标,在充分进行自我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明确个人发展目标.

  .学生制定发展规划

  学生依据学校和所在专业的发展目标,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在班主任、德育教师、专业教师等的指导下,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明确个人发展目标。

  表XX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规划体系

  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专业建设专项规划

  课程体系建设专项规划

  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规划

  德育建设专项规划

  信息化校园平台建设专项规划

  校企合作专项规划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教科研工程建设规划

  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

  社会服务工作发展规划

  就业及顶岗实习管理发展规划

  专业建设整合发展提升”十三五“发展规划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规划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建设规划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规划

  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规划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三)制定标准,形成标准体系

  。梳理上级部门制定的有关中职学校工作**项标准

  汇编《职业教育文件选编》,学习**级政策文件,梳理出包括《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顶岗实习标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仪器设置装备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等,明确学校**项工作最低标准。

  .完善学校层面的质量标准

  根据决策指挥、质量生成、**保障、支持服务和监督控制大纵向系统相互关联、互相配合的需要,按照系部二级扁平化、网络化管理的设计理念和责权明确的工作思路,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进行原有管理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工作,进一步厘清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建立**类服务标准,完善行政处(室)、专业部目标考核标准。

  以《XX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为依据,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标制定教师培训标准、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骨干教师标准、专业带头人标准、教师职称评审标准等教师发展标准。

  .制定学生发展质量标准

  以立德树人、增强素质为根本,以激发活力、提升品质、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为核心,制定品德行为标准、专业技能标准、社会实践标准、三好学生标准等学生发展质量标准。

  表XX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主要工作标准

  序号

  名称

  岗位职责标准

  专业部绩效考核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性教学计划

  专业建设标准

  专业动态调整标准

  职业能力标准

  课程标准

  教学设计标准

  课堂教学标准

  序号

  名称

  新任教师标准

  初级职称教师标准

  中级职称教师标准

  高级职称教师标准

  双师型教师标准

  骨干教师标准

  专业带头人标准

  兼职教师标准

  学生发展标准

  四、组织实施

  按照**《关于确定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省份及试点院校的通知》、《**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以及《**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相关工作要求,学校根据以下程序开展诊改工作:

  .走出去,参加上级培训

  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参加由全国教学诊改专委会、**教育厅、**市XX组织的**类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加深对**文件精神的理解,深化对诊改内涵、工作目标、试点工作意义的认识,明确实施方案的制作要求。

  .请进来,专家指导培训

  邀请**级诊改工作专家委员会到校为全体教职开展诊改培训,强化教职工对诊改重要性的认知,使教职工形成诊改对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校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决定作用的共识,确保学校教学诊改工作的统筹安排**利开展。

  邀请专家、技术人员到校开展教学诊改数据采集培训和答疑,让每一位教职工提高认识,解开疑惑,为我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校本化,开展立体式培训

  通过组织召开教职工全员培训会、行政领导培训会、数据小组培训会、专业部老师培训会等,学习**、省教育厅、市XX相关文件要求,明确国家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的目的、学校开展诊改工作的现实意义和要求;明确数据采集的重要(一)培训学习,提高认识

  性以及指导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开展质量年报编写、数据分析报告、自我诊断报告、自我诊改报告编写等主题的专项培训.

  结合诊改工作进程,编写《诊改应知手册》、《数据采集手册》、《诊改问答》等作为校本学习材料,以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的方式提高对诊改的认识和对质量提升的责任意识。

  (二)建立机制,提供保障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组建开展教学诊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团队,建立学校质量保证委员会、质量管理办公室、五大(学校、教师、学生、专业、课程)质量保证工作推进组、数据管理小组等组织机构,组织和协调全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的**项工作。

  通过制定质量办岗位职责、数据管理办法、建立会议制度、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奖惩机制,以制度为保障,营造机制,确保诊改工作常态化运作.

  (三)现状分析,明确起点

  通过梳理学校的现状,为确立目标和开展诊改打下基础.年月前,依据年以来**、省教育厅、市XX**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系列规范性文件要求,在学校班子的领导下,分线、分部门、分专业对学校的办学现状进行调研,对是否符合设置条件、所开专业是否符合专业办学条件、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全面核查.

  (四)XX方案,指导实施

  在认真研读和吃透上级有关诊改的文件后,通过开展办学条件及专业设置条件自查,明确学校的基础状况后,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XX诊改实施方案,指导学校诊改工作阶梯式推进,一阶段一重点,前阶段为后阶段奠定基础,后阶段巩固前阶段成果.

  (五)搭**台,支撑诊改

  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搭建工作,XX《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手册》以及《状态数据使用管理办法》,明确数据采集责任、数据运行管理等环节的工作要求及责任主体,对全体教职工进行数据采集培训,坚持源头采集原则,保证数据的准确、规范和标准。

  结合学校“十三五"规划要求,对标修订《盐步职业技术学校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力使学校信息化平台建设助力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五个层面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学校信息化平台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收集、录入真实有效的数据,通过对平台数据提取、分析、挖掘,为学校、处室、专业部等**个层面自我诊改提供监测反馈、实时预警.另外通过信息化平台的数据供给,**处室部门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究,可形成教师每学期、每学年的数据清单,与教师个人的“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进行对比,为教师的绩效考核和自我改进提供数据依据.

  学校信息化平台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建设:第一阶段:年月前完成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建设;第二阶段:年月前完成智能校园平台的建设,建设好校本数据中心;第三阶段:年月前,实现以平台状态数据为**层面开展自我诊改提供实时预警、监测反馈数据,有效激发师生自主诊改的内生动力。

  (六)修订制度,规范管理

  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进行原有管理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工作。成立制度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成立制度建设工作小组,具体负责**个层面的制度修改、完善.**工作小组通过调研、讨论等方式,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对所有规章制度进行研究、审核。

  (七)目标引导,运行诊改

  在完成“两链”打造后,争取在年下半年开始开展**个层面的自我诊断和自我改进,年底至少进行专业层面的校内复核,形成自我诊改报告。

  (八)申请复核,总结提升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将试点诊改周期确定为三年,复核阶段为年上半年,学校结合学校诊改推进情况,制定复核工作计划。学校根据复核改进意见和学习、研讨结论制定改进方案,明确改进工作的责任主体,确定改进工作任务,制定改进工作措施。

  五、诊改运行

  根据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个层面所打造的目标链、标准链,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开展自我诊断、自我改进.

  (一)学校层面,按照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开展诊改

  将诊改工作融入到部门的绩效考核,强化**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主体责任,按照规划目标-—制定标准——制定计划——组织实施

  ——自我诊断——学校抽样复核(考核)——反馈改进—-学习创新-—改进提升的诊改流程,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螺旋式上升(如图)。

  图

  学校层面诊改运行图

  .**部门根据学校规划目标、专项规划目标、质量标准,结合《诊断项目表》制定每学期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部门每月开展一次目标完成情况自我诊断.

  .

  期中质量保证委员会开展一次诊改情况监测.监测工作任务落实、项目建设、过程管理成效,将诊断情况反馈给相关部门,由**责任部门制订改进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整改目标和整改期限等,落实改进任务,期间五个层面工作推进小组对改进事项进行跟踪督促。

  。每年结合岗位目标任务开展考核。

  (二)专业层面,基于专业建设方案及专业教学标准开展诊改

  以专业部为主体,每年基于专业建设方案和专业教学标准,结合数据状态分析进行专业质量分析,开展自我诊断和改进,专业诊改情况与专业部绩效考核、教研组绩效考核挂勾(如图).

  图

  专业层面诊改运行图

  .**专业每年开展市场需求调研,根据毕业跟踪调研、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学生能力测评情况分析、学生学业情况分析等,明确本专业发展定位,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专业的动态调整。

  基于专业建设方案实施专业考核。一方面专业部每月通过数据平台监测建设任务,诊断任务进展情况和改进,保证建设的进度与质量,学校职能部门予以督查,每学期对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诊断,与专业部绩效考核、教研组奖励性绩效、个人评优评先挂钩。另一方面吸收行业、企业、用人单位专家参与开展一年一轮专业质量考核,并及时反馈和改进。

  .基于专业教学标准实施专业教学质量诊改.每年结合专业课程教学状态数据,对照专业教学标准,开展专业教学质量的诊断。

  .专业部每年根据专业建设方案诊改情况及专业教学质量诊改情况形成专业自我诊断报告及专业年度质量报告。

  (三)课程层面,开展目标责任与过程监控诊改

  以专业教研组及公共基础教研组课程团队为主体,开展阶段性检查监控和即评即改的过程监控,每年基于数据状态分析进行课程质量分析,开展自我诊断和改进,课程诊改情况与教研组绩效考核挂勾(如图)。

  图

  课程层面诊改运行图

  .根据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教研组制定课程年度建设计划,明确年度建设目标和任务。修订和完善**门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环境建设、授课计划、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目标达成、课堂教学诊断等课程质量控制点,每月定期汇报任务进展情况.

  .通过开展教学巡堂督导,听课督导,实时跟踪改进,充分运用校内质量监控与管理平台,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课堂教学质量在线检测等,开展过程监控。

  。课程质量保证工作小组每年组织开展毕业生信息跟踪,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动态调整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授课内容、授课教案.

  .课程质量保证工作小组基于数据状态XX课程质量年度报告,课程质量保证工作组对教研组完成课程建设目标情况进行绩效考核,由工作小组及教师个人制订改进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整改目标和整改期限等,落实改进任务,期间课程质量保证工作组对改进事项进行跟踪督促。

  (四)教师层面,按照教师发展标准开展自我诊改和考核性诊改

  根据学校**类教师标准,学期末开展教师发展标准自诊,新任教师、兼职教师每学期由专业质量保证小组开展一次考核,其余校内专任教师每一学年由教师自诊后开展考核(如图)。

  图

  教师层面诊改运行图

  每位教师根据个人发展目标和标准,开展教学反思和定期的自我诊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改进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每年进行教师年度考核,形成每个教师的质量改进螺旋。

  (五)学生层面,根据学生发展标准开展自我诊改和考核诊断

  由德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老师及班主任指导每一位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每一学期末开展学生自我诊断和教师考核诊断,班主任、德育教师、科任教师等作实时外部情况反馈、指导改进(如图).

  图

  学生层面诊改运行图

  每位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及班主任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根据个人发展目标和标准,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定期的自我诊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改进问题,不断提高学习、成长质量,形成每个学生的质量改进螺旋。

  六、保障措施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是学校充分发挥教育质量保证的主体作用,查找不足和完善提高的工作过程,具有持续性、常态化,是全校师生员工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的过程.为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学校建立组织、资金、机制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成立质量保证委员会、质量管理办公室、专业(课程)质量保证小组、数据管理小组等组织机构,组织和协调全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的**项工作。

  (二)制度保障

  。建立主体责任落实机制

  依据我校“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对学校规划体系和年度工作计划所确定的方针和目标进行有效管理,坚持“分层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对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项目标和任务进行逐层分解,学校的每一个行政处室、专业部、师生员工都确立自身目标,明确工作任务,建立工作标准,定期开展自我诊断并实施自主改进,学校定期抽样复核,最终从下至上、由分到合形成学校整体层面的诊断改进,从而有效保证学校规划目标和年度计划落到实处,对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部门、个人进行提醒、帮助、指导.

  .建立过程监控机制

  将规划体系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实完成情况与数据平台相结合,实现过程性、实时性采集。学校、(部门)专业部基于数据与标准体系进行分析,开展自我诊断,形成诊断报告,**部门依据诊断报告,制定改进方案,逐渐逼近学校规划目标,实现规划目标。

  .建立沟通协调制度

  通过每两周至少一次的质量保证委员会会议,及时通报教学诊改的进度,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定期每月两次或不定期教学诊改工作会议,**工作推进小组向质量保证委员会汇报诊改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便对诊改工作进行及时全面的跟踪。

  .建立年度质量报告制度

  成立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横向层面的质量分析、报告、公开小组,“一把手”挂帅,明确职责,明确报告发布的时间、内容、要求。加强对质量年报撰写的培训指导,确保报告全面、系统、客观、真实地紧扣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展示人才培养状况、教育教学、学生德育、学校党建等情况,宣传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展示学校风采风貌和办学特色,总结提炼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做法、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和方法.采取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校务公开等公开方式发布质量年报,主动接受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社区、**等社会的监督,

  促进学校与社会的交流,形成良性的诊改循环周期,确保**项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形成.

  (三)资金保障

  我校作为诊断与改进工作的主体责任方,将主动争取**支持,在XX经费中将预留出诊改工作经费,包括信息化平台建设、培训等费用,争取专业示范点、专业带头人工作室专项资金支持,结合学校目前实施的五大品牌工程,在每一年月做好下一年关于骨干教师培养、“双百”社团、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等经费的预算申报,并保证合理规范使用.对实施考核性诊断的**项结果与绩效考核挂勾,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提供动力.

  (四)技术保障

  成立由学校计算机教师、校外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的技术团队,为诊改工作常态化、可持续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附件:XX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诊改工作推进安排表

  **市XX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

  附件:

  **XX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诊改工作推进安排表

  序号

  工作项目

  工作内容

  负责部门(人)全体行政、部学习**级有关诊改的文件精神、长

  **领导讲话精神

  教职工

  全体行政、部参加**级诊改专题培训

  长

  骨干教师

  召开全校教职工动员会

  校长室

  成立诊改领导小组(质量保证委校长室

  员会)

  培训学习

  全体行政、部开展中层行政干部培训

  长

  全体行政、部开展全员培训

  长

  教职工

  质量办、数据开展数据采集、管理培训

  管理小组

  邀请诊改专家到校进行培训

  质量办

  制定我校教学工作诊改实施方案

  质量办

  制定方案

  质量保证委员审定教学诊改工作实施方案

  会

  部署工作

  教职工会议部署诊改工作

  质量保证委员时间

  年月起

  年月起

  年月

  年月

  年月起

  年月起

  年-月

  年月起

  年月前

  年月

  年月

  数据采集

  现状分析

  完善制度

  修订规划

  会

  数据管理小组数据采集准备工作

  全体教职工

  质量办、全体数据采集员(全体教职工)培训

  教职工

  平台数据字段项的内涵解析培训

  数据管理小组

  完成第一次数据采集

  全体教职工

  进行办学条件、专业条件核查,明**处室、专业确定位

  部

  **职能部门、梳理和修订学校现有规章制度

  教职工

  学习原有规划,明确要建立的规划**职能部门、体系和要求,确定目标链

  师生员工

  完成数据录入

  数据分析培训

  全体教职工

  年月

  年月

  年月

  年月

  年月

  年月年月

  年月起

  年月

  学年数据分析

  质量办、专业年月

  部

  教职工

  年月

  数据分析

  形成数据分析报告

  质量办、**职年月

  能部门

  研究**、省、市相关教育教学管**职能部门

  年月起

  理文件

  研究和制定标**职能部门、准

  根据学校发展定位,结合实际情专业部、师生年月起

  况,制定**项工作标准

  员工

  -学年数据录入

  全体教职工

  年月

  年月

  年月

  年月-年月

  年

  月

  年-月

  年月

  年月

  学年数据录入数据分析

  和分析

  **部门、全体教职工

  **部门、专业形成数据分析报告

  部、**工作组

  **部门、专业撰写学校人才工作年度质量报质量报告

  部、教职工、告、个人总结

  学生

  进一步完善规**部门、专业形成完整的目标链和标准链

  划和标准

  部、师生员工

  五个层面工作开展**个层面的诊改

  推进组

  自我诊断

  质量保证委员进行校内抽样检查

  自我改进

  会、质量办

  **部门、专业撰写至少专业层面自我诊改报告

  部

  总结提升

  试点校复核

  持续诊改

  质量办、专业部、课程组

  根据自我诊改报告及学校抽样检**部门、师生查意见进行总结提升

  员工

  申请国家复核

  学校

  全校**部门、落实复核意见、总结提升

  师生员工

  撰写学校人才工作年度质量报告

  年月

  年—月

  年月

  年月起

篇十:形成诊断、反思、学习、改进的内生发展机制。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

  (试行)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川教函〔2016〕501号),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我校遵照《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要求,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立常态化、周期性及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工作,引导和帮助我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1-

  以学校“十三五”规划目标为依据,紧密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五纵五横”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以学校为工作主体、专家团队引领诊断、相关利益方有效参与的整改常态化周期性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工作机制、预警和激励机制;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围绕“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100个诊断点”开展诊断,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办学规范”,促进学校发展理念的转变、校园形态的转变、组织形态的转变、办学形态的转变。构建“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完成“健全组织、完善规划、构建体系、优化平台”四大任务,使教学质量管理“组织更健全,目标更明晰、标准更科学、制度更有效、机制更完备,平台更强大”,构建学校质量上升模式,激发学校可持续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通过将自我诊断与改进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质量报告,实现的教学工作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递进循环的持续提升。

  三、建设任务

  (一)构建学校诊改运行机制

  依据学校发展的十大功能板块,进一步梳理和明确各部门任务与职能、员工目标与职责、工作标准与流程,学校日常工作模块化、制度化、流程化等基础上,围绕着“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等质量管控制度及相关流程,建立数据采集与管理制度、质量分析诊改制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考核性诊断制度,完善激励机制、问责机制,形成模块化的质量管控制度体系,并汇总成《诊改制度汇编》《工作流程手册》,进一步夯实学校规范发展、科学发展、目标发展的基础,为教学诊改提供常态化的制度保证。

  XXXXXXXXX学校诊改制度任务表

  序制度体制度名称

  流程设计

  责任部门

  截止时间

  -2-

  号

  系

  数据采集与管控制度

  质量分析诊改管控制度

  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质量考核性诊断制度

  规划性制度:学校章程、发展规划

  岗位聘任制度

  考勤管理制度

  绩效考核制度

  值班管理制度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学生成绩评定制度

  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师资队伍培养制度

  教材建设管理办法

  教师培养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

  教师考评制度

  德育队伍管理制度

  班主任工作制度

  班主任绩效考核办法

  学生日常管理制度

  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制度

  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专业建设绩效管理制度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课程规范管理制度

  资产购置与招投标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招生管理规定

  实习就业管理制度

  校企合作管理制度

  图书借阅管理制度

  教材征订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

  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教代会制度

  民主管理委员会制度

  诊改预警制度

  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

  诊改办

  行政办

  1决策指挥制度

  教务处

  2质量生成制度

  政教处

  教务处

  总务处

  招就处

  资源建3设制度

  教务处

  财务室

  信息中心

  安全处

  工会

  诊改办

  教务处

  4支持服务制度

  监督控制制度

  5(二)建立和完善学校质量保证体系

  -3-

  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确保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和基本管理规范符合国家要求,建立完善“五纵五横”质量保证体系构架,即:五纵——纵向五系统(决策指挥系统、质量成长系统、资源建设系统、支持服务系统、监督控制系统)、五横——横向五层面(主体)(学校层面、专业层面、课程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通过各层面间体系化的目标、标准形成目标链,标准链,串接纵横,经由大大小小螺旋上的诊断与改进的交叉感应,实现纵向五环节与横向五层面纵横联动,构建起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质量保证体系,梳理各个系统的功能,建立包含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开放多元的质量保证制度,科学完善内部质量保障系统,构建质量预警机制,推动质量保证工作持续改进并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

  学校“五纵五横”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运行表

  横向

  纵向

  学校

  专业

  课程

  教师

  学生

  章程制度

  总规划、专项决策指规划

  挥系统

  部门岗位工作

  标准

  绩效考核标准

  质量生培养体系

  成系统

  质量文化

  校企合作

  资源建资源开发

  设系统

  资产管理

  产教政策

  支持服内控制度

  务系统

  数据平台

  监督控预警发布

  制系统

  质量管控

  专业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规划

  师资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标准

  课程开发标准

  教师发展标准

  学生素质培养规划

  学生发展标准

  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实施

  方案

  教学条件

  基地建设

  实训条件

  资源管理

  资源使用

  专业设置

  教学运行

  教育教学条件

  实习就业

  设施设备管理

  教学研究

  文化营造

  环境管理

  专业诊改

  课程诊改

  教师的教学研学生的学习与究与专业发展

  发展

  教学设施

  工作设施

  培训进修

  社会服务

  考核评聘

  学习设施

  生活设施

  生活保障

  安全保障

  考核评价

  过程控制

  师德师风、教学习能力

  学能力、服务学习风气

  能力诊改

  学业水平诊改

  (三)建立考核性诊断机制

  -4-

  建立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学校、各专业组(行政处室)按年度编制质量分析报告,专业、教师、学生按年度撰写总结,进行质量分析,及时发现实施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部门诊改结果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教师个人诊改结论与年终考核、年度津贴、岗位聘任、职称评定挂钩;学生个人诊改结论与个人量化管理、评先评优、实习就业挂钩。通过建立质量年报及考核性诊断制度,使每一位师生都成为教学诊断者,每一个管理环节都成为诊断工作的抓手。

  (四)建立学校质量分析与监控数据平台

  开发学校质量分析与监控数据平台系统,完善数据平台在内部管理运行中的状态分析和监控功能,学校“精致教育”的战略目标要求“管理精细、执行精准、队伍精干、课程精当”,为此,以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为支撑,建立职责明晰、责权统一、管理高效、自我监控、自我诊改的人才培养数据运行及预警系统。对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过程、资源管理等4个项目,专业设置、设备设施、生源、经费等12个要素进行年度监控或实时监控,通过平台的有效监控,对质量生成的各个环节进行过程性、周期性诊断,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保证学校的“三个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终身发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偏离设定的质量目标。

  教学质量监控与预警系统

  专业设置的监控

  1.专业建设

  专业设施的监控

  专业考核的监控

  2.课程开发

  社会、学生需求;软硬件资源

  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师资配备;实训设施;课程标准;重点专业

  社会、学生满意度;政府部门满意度

  教学计划的预警

  监控周期

  年度监控

  年度监控

  年度监控

  -5-

  教学大纲的预警

  教材的预警机制

  生源的监控

  3.教学过程

  教学与管理的监控

  毕业和就业的监控

  师资队伍的监控

  经费状况的监控

  招生规模及质量

  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授课情况;学生违纪情况;教学管理、实习管理制度

  资格证书;就业率;对口、稳定就业

  专兼师资;师资培训;师资奖惩

  年度监控

  年度监控

  年度监控

  实时监控

  年度监控

  年度监控

  4.资源管理

  财政拨款;专项经费;科研与开发项目;年度监控

  社会资助;免学费

  校内实训条件;校外实训基地;教学与辅助用房;学生人均占有教学资源量

  年度监控

  设备条件的监控

  四、任务推进

  (一)强化学习,理论引领

  学校将认真贯彻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充分把握学校开展整改工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并通过学习将全校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整改工作的具体落实上。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以现代质量管理技术指导整改,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自觉认真地做好整改工作。

  (二)顶层设计,科学规划

  按照“顶层设计、完善制度、规范运行、即时评价、循环改进”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理念,根据教育部相关指导方案、四川省实施方案和操作规程,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及自身实际,学校进行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切实履行学校在质量保证体系整改中的主体责任。

  以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研究制订学校质量工作系列标准,搭建学校

  -6-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五纵五横”质量保证体系,学校质量体系的建设步骤:①分析质量环、②研究具体组织结构、③形成文件、④全员培训、⑤质量体系审核、⑥质量体系复审等几个步骤。其次,抓住质量体系的特征,保证质量体系设立的合理性,使全面质量管理有效的发挥作用。最后,保证质量体系在质量管理中得到有效的实施。

  按“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个质量整改步骤,建立常态化周期性质量保证诊断与改进的工作机制,建设学校质量分析与监控数据平台,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整改工作。

  (三)专家指导,聚焦方向

  聘请以职教专家、行业(企业)专家、主管部门领导等组成的专家团队对学校发展能力进行诊断工作。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了解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各个专项规划,深度访谈学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专业组长、专业带头人和负责人等,对学校的发展能力形成初步调研报告,为学校集聚优势,凝练方向,增强学校发展能力提出指导意见。

  (四)文化辅助,突出特色

  在《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话方案(试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增加一个诊断点“校园质量文化”建设,强化师生质量意识,营造校园质量文化氛围。

  注重文化引领作用,营造质量文化环境,树立“以人为本的质量文化”、“自律的质量文化”、“三全的质量文化”,将营建质量文化作为当前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整改制度以人为本,以促进师生发展为宗旨,师生发展是质量提升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保证质量,必须激发每位师生的内生动力,以自治为理念设计质量保证体系是产师生追求质量的内生动力,强化学校质量保证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责任;质量保证要靠全员、全程、-7-

  全方向保证,最终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展开”质量文化。

  (五)分类培训,提升团队

  整改的组织主体是学校,而承担具体工作的是质量的直接生成者——学校质量管理人员及教师,整改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因此,为加深对整改工作的理解、统一建设标准、明确工作职责,需要将整改培训列入学校质量管理的常态工作,面向全校范围开展不同对象组织不同内容的分类培训。

  (六)精细管理,持续改进

  学校把整改工作纳入学校每年的党政工作要点,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机制、约束机制、预警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充分发挥学校学科组长和各专业组长的作用,促使学校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结合学校整改工作,梳理和优化学校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理清并确定各部门岗位及职责,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

  五、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以学校“十三五”规划目标为依据,优化纵向“5”系统组织机构职责,①理清各部门管控事项,②设计部门管控事项工作流程,③建立工作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横向“5”层面管理制度,建立学校内部质量保证的制度体系,为实现持续整改保驾护航。

  (二)机制保障

  建立整改相关运行机制,明确各级各类质量生成和保证岗位职责和相关工作流程,做到“五明确”(岗位、职责、程序、要求、绩效),将人才培养质量整改工作纳入职能部门和专业部常态考核指标体系,设立与绩效

  -8-

  挂钩的质量考核奖,全面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三)组织保障

  依据《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川教函〔2016〕501号)的具体要求,学校以建立自主整改机制、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的体系及制度、搭建学校质量分析与监控数据平台为目标任务,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的持续改进的组织构架,成立学校领导工作组、分项常态工作组,落实专家团队的组建,确保整改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工作保障

  1.坚持实事求是,确保整改质量。各责任主体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深入细致地开展自我诊断改进工作,使整改能准确聚焦问题所在,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虚假和浮夸现象。

  2.严肃工作纪律,严格遵守规定。各责任主体从个人到部门到学校整体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长效机制,客观、公正地开展诊断与改进工作,及时推进、及时上报,对态度不端正、工作推诿拖拉、不服从管理等现象坚决严肃处理。

  3.坚持信息公开,实行阳光整改。建立整改工作信息公告制度,在学校网站上开设“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专栏”,及时上传整改相关政策文件、整改工作进程等相关信息,接受全体师生、学生家长、合作企业和社会的监督。

  (五)经费保障

  将整改工作经费列入学校预算,通过省市上专项经费支持和学校自筹,确保整改工作经费到位,确保整改工作有序推进。

  六、工作进程:

  -9-

  (一)

  建设阶段(2016.9--2017.6)

  第一阶段(2016.9--2017.1)

  主要任务:

  (1)建立组织机构,成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办公室(简称诊改办)、办学条件组、课程管理组、专业建设组、队伍建设组、学生管理组、数据平台组;

  (2)组织深入学习,开展系统培训,更新观念;

  (3)制定和完善学校诊改方案;

  (4)完善学校“十三五”系列规划;

  (5)建立人才培养数据平台,进行数据采集、上传;

  (6)编制《诊改文件汇编》、《诊改明白纸》。

  第二阶段(2017.2--2017.6)

  主要任务:

  (1)质量文化建设;

  (2)梳理完善诊改制度;

  (3)完善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标准;

  (4)完善内控机制。

  (二)自诊阶段(2017.7--2018.1)

  (1)各部门依照目标链、标准链实施自诊,阐明目标达成程度,突

  出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提出针对性、可行性的改进措施;

  (2)进行数据采集、质量分析;

  (3)撰写年度诊改报告、质量年度报告。

  (三)复核阶段(2018.2--2018.7)

  (1)学校内部复核;

  (2)开始新一轮教学诊改;

  (3)迎接专家组的抽样复核.(四)提升阶段(2018.8--2018.12)总结提炼、完善提高。

  -10-

  诊改工作推进表

  序号

  工作任务

  工作内容

  完成时限

  责任人

  1完善目标链,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各项子规2016.12领导班子、处“十三五”发展系列划、专项规划,教师发展规划,室、专业组、规划及年度计划

  学生成长规划

  全校师生

  制定学校诊改实施方案、诊改时2016.11诊改办

  间表

  成立质管办、专业质量保证工作2016.11诊改办

  组、数据采集及管理工作组

  组学习文件,组织培训,编制《诊2017.6改文件汇编》、《明白纸》

  将现有的53个模块、98个流程进2017.6行梳理完善

  岗位工作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师标准;学生成才2017.6标准

  诊改办

  行政处室、专业组

  行政处室、专业组

  诊改办

  2制定学校诊改方案

  3健全组织机构

  4营造质量文化

  梳理制度、完善流程

  建立标准链

  567完善诊改制度、建立建立教学诊改制度、人才培养状2017.6诊改机制

  态数据采集及管理制度

  8建立诊改数据平台,建立数据平台,组织数据采集上信息中心、教2016.11进行数据管理

  传,建立预警机制

  务处

  诊改数据采集上传

  源头采集

  2016.12行政处室、专2017.12业组

  诊改办

  各责任部门

  91011进行数据分析

  阶段性总结各项工作、提出改进2018.1措施、制定阶段性计划

  撰写自我诊改报告、撰写年度诊改报告、年度质量报2018.1年度质量报告

  告

  进行复核

  开展校内复核;迎接国家复核

  2018.32018.912各责任部门

  -11-

  七、自我整改

  (一)基础情况

  为建立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教育部逐步在全国职业院校推进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全面开展整改工作。四川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制定了《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成立了省教学整改专家委员会,积极推进教学整改工作。

  2008年,学校灾后重建,由全国7667万元特殊党费援建,按照绵阳市职教攻坚战略部署,以“建新校、创省示、办知名职校”为奋斗目标,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2011年以来,学校依托省市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结合梓潼县职业教育从数量规模到质量效益的转型,强内涵,提质量,实现了学校管理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信息化能力水平等多领域全方位的跨越提升。学校对行政事务、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教育教学等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对与制度相匹配的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再造,明确了部门职责和岗位要求,强化了过程管控,提升了工作实效,学校工作标准建设初具雏形,部门绩效评估、教师年度考核、班级常规管理等逐步实现量化并不断完善,搭建了各项工作布置、实施、督查、考核、反馈的基础链条。

  目前,学校尚有几方面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全校师生员工的质量意识有待增强,质量保证行为的自觉度和能动性有待提高,否则将制约质量保证工作的开展;二是学校虽在规划目标、制度建设、标准建立、考核评价等方面完成了初步探索,但学校质量保证工作体系尚未建立;三是学校个别专业虽通过了市级示范专业试点校验收,但信息化平台业务系统功能还不完善,对过程性数据的全面把控能力不足,数据分析、预警机制尚未形成。

  -12-

  (二)整改思路

  我校整改工作的思路为:以学校“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为基础,通过学校现状调研,制订质量目标和标准,建立周期性的内部质量整改机制;以构建学校现实基础和改进目标的“五纵五横”质量保证体系为联动,按照“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个环节流程,形成人才质量持续上升的“质量改进螺旋渐进模式”。

  (三)整改路线

  以《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为依据,学校紧扣总体目标和分项任务,以“五纵五横”为质量保证体系构架,以“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个环节为整改流程,①以构建学校整改工作机制、②建立和完善学校质量保证体系与配套制度、③建立学校质量保证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④提升专业建设能力四大任务为抓手,确保三年完成一次教学整改工作。具体整改工作路线图如下:

  -13-

  XXXXXXX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路线图

  -14-

  附件1:学校内部质量保障组织机构及职能人员构成

  附件2:学校十三五规划及各项子规划

  附件3:专业质量保障工作组名单

  附件4:学校教学工作整改工作计划表

  附件5:四川省XXXXXXXXX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表

  2017年12月

  日

  -15-1附件1学校内部质量保障组织机构及职能人员构成

  一、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支部书记、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副校长)、(副校长)

  成

  员:

  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专业组长

  职

  能:

  (一)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

  (二)制定学校“十三五”规划、子规划及章程;

  (三)制定学校各项子规划目标标准;

  (四)审定各项目组的工作计划;

  (五)监督全校各职能部门、专业部的质量提升改进措施;

  (六)协调改善外部政策环境、资源环境和合作发展环境;

  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办公室(简称诊改办)

  责任校领导:(支部书记、校长)

  主

  任:(副校长)

  副主任:各项目组牵头部门负责人

  成

  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专业组长

  职

  能:

  (一)负责推进学校质量保证体系整改工作;

  (二)负责统筹与协调整改工作专家组开展各项工作;

  -16-

  (三)全面监督和协调六个分项目组的整改工作。

  三、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专家团队

  责任校领导:(支部书记、校长)

  主

  任:(副校长)

  成

  员:学校遴选的校内外专家(建立专家库,20人左右)

  职

  能:负责学校质量保证体系诊断和持续改进的研究与指导工作。

  说

  明:根据具体工作情况需要,专家组每次工作前从专家库抽取相应人员临时组建。

  四、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常态工作组

  (一)学校办学条件体系与运行常态工作组

  (办学条件组)

  责任校领导:

  组

  长:

  成

  员:

  职

  责:

  负责开展以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目标的学校组织结构调整与优化工作,对学校组织结构、管理程序及规章制度及质量文化建设规划的制订与执行进行全面诊断与改进。

  (二)专业质量与机制建设常态工作组

  (专业建设组)

  责任校领导:组

  长:

  成

  员:专业组长

  职

  责:负责开展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工作,对专业建设规划、专业整改、专业建设质量保证等进行全面诊断与改进。

  (三)课程质量与机制建设常态工作组

  (课程管理组)

  -17-

  责任校领导:

  组

  长:

  成

  员:

  职

  责:负责开展对各学科、各专业开设课程质量保证等进行全面诊断与改进。

  (四)师资质量与机制建设常态工作组

  (队伍建设组)

  责任校领导:

  组

  长:

  成

  员:

  职

  责:负责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师资建设的全面诊断与改进。

  (五)学生质量监督控制与提升常态工作组

  (学生管理组)

  责任校领导:

  组

  长:

  成

  员:

  职

  责:负责育人体系、育人文化及学生成长环境的全面诊断与改进。

  (六)学校质量分析与监控平台常态工作组(数据平台组)

  责任校领导:

  组

  长:

  成

  员:

  职

  责:负责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建立学校质量分析与监控数据系统。

  -18-

  附件2学校十三五规划及各项子规划

  编号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规划目标

  学校章程

  学校十三五规划

  办学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素质教育工作规划

  专业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规划(含校本教材开发规划)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

  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日常教学经费投入规划

  共享信息资源系统建设规划

  专业资源建设规划

  图书资源建设规划

  校企合作规划

  学校管理制度建设规划

  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规划

  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规划

  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规划

  教学督导建设规划

  质量文化建设规划

  校园质量文化建设规划

  责任部门

  办公室

  办公室

  招就办

  招就办

  教务处

  教务处

  教务处

  教务处

  办公室

  总务处

  教务处

  诊改办

  教务处

  教务处

  招就处

  办公室

  教务处

  政教处

  办公室

  诊改办

  教务处

  诊改办

  办公室

  负责人

  -19-

  附件3专业质量保障工作组名单

  组别

  成员

  组

  长

  汽车运用与维修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

  计算机应用

  电子技航空服术应用

  术应用

  化艺术

  务

  数控技社会文成

  员

  附件4:

  学校教学诊改工作计划表

  时段

  2016年秋期

  第一阶段(2016年至2017年学年)

  工作内容

  1.完善并形成学校十三五规划及各项子规划

  2.组建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专家组

  3.专家把脉,凝练方向,形成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诊断与改进调研报告

  4.调研建立人才培养组织体系及相应的工作职责

  5.完成2016年度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原始数据结构采集

  6.建立和完善学校质量保证制度体系

  (1)完善学校质量保证制度体系构成的质量制度和文化、质量目标和标准、过程监控和评估等关键要素建设

  (2)完善教学日常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监控、师资队伍、学生管理等制度

  7.建立和完善学校质量保证机制建设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机制、约束机制、预警机制和激励机制

  (2)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

  (3)建立整改相关运行机制,设计以“质量改进螺旋递进上升模式”为基本单位、纵横联动、全覆盖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机制

  8.初步完成针对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和101个主要诊断点的第一次诊断、分析及改进措施

  第二阶段(2017年至2018年学年)

  2017年春期

  -20-

  2017年秋期

  2018年春期

  2018年秋期

  2019年春期

  9.根据前一阶段形成的质量保证体系形成的学校组织架构,设立完善学校组织机构并进行人员聘任

  10.新建机构按质量标准规范完善办事流程及制度建设,形成相应的《学校质量管理手册》

  11.项目专家组对整改要素进行过程监控

  12.完成2016-2017学年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及发布工作

  13.完成学校年度《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自我整改报告》

  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分析报告》

  14.对照学校质量工作手册,研究完成学校质量分析与监控状态数据平台建设

  15.对照101个主要诊断点进行持续整改

  16.专家组对整改要素进行过程监控

  第三阶段(2018年至2019年学年)

  17.完成2017-2018学年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及发布工作

  18.完成学校年度《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自我整改报告》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分析报告》

  19.完成诊断抽样复核和现场复核

  20.提交学校《章程》及“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1.提交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自我整改报告》、《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和《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21-

  附件5四川省XXXXXXXXX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表

  诊断诊断项目

  要素

  1.1办学

  定位

  诊断点提示

  规划目标

  现状

  1.在校生规模

  1.学校类型和层次定位

  2.开设、新增、撤消、停招专2.专业设置数量与结构

  业数量

  3.在校生规模

  3.专业招生计划:面向、类型、4.社会服务面向、类型、规模

  层次、数量等

  5.学校质量文件建设规划

  4.社会服务类型、规模

  1.知识、能力、素质标准

  1.当年毕业率

  2.毕业生双证书平均获取率

  2.当年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3.毕业率

  3.当年毕业生就业率

  4.毕业生平均就业率

  4.毕业生对口率

  5.毕业生平均就业对口率

  责任人

  中层

  校级

  主要诊断点

  1.在校生总数

  2.升学、就业学生占比

  3.招生专业数量、结构

  4.各专业学生数量分布及趋势

  5.毕业生去向分布及趋势

  6.各类社会服务数量统计及趋势

  1.辍学学生比例及趋势

  2.应届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3.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及趋势

  4.应届毕业生对口率及趋势

  5.上届毕业生满意度及趋势

  1.德育工作机构、队伍建设情况

  1.当年德育课程建设计划

  2.德育课程开设情况及其建设成1.学校德育目标、内容、途径

  2.当年班主任队伍建设计划

  果

  2.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3.在校生体质达标率

  3.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成效

  3.体质达标率

  4.当年学生违纪率控制目标

  4.应届毕业生体质实际达标率

  4.学生违纪率控制目标

  5.当年创新创业教学建设计5.当年学生实际违纪率

  5.创新创业教学建设

  划

  6.当年创新创业教学建设成果

  6.素质教育标志性成果

  6.当年标志性成果建设计划

  7.已建成素质教育标志性成果

  8.社会实践活动开设情况及成果

  诊断结果

  原因分析

  1.办

  学

  理

  念

  1.2人才

  培养

  目标

  1.3素质

  教育

  -22-

  1.专业设置数量、结构、特色

  2.12.专业建设标准

  专业

  3.专业教学标准

  建设

  4.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状态

  5.专业建设标志性成果

  1.课程体系建设规划

  2.22.课程标准建设目标

  课程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建设4.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状态

  5.规划教材使用比例

  6.校本教材开发规划

  1.校领导听课、听说课人均次数

  2.校领导深入实践教学场所人均次数

  3.同行评教覆盖面

  4.学生评教覆盖面

  5.社会评教覆盖面

  6.信息化教学手段覆盖面

  7.实践项目开出率

  8.以教学工作研究为主题的校党政联席会议次数

  9.教学事故控制目标

  1.专业设置、调整计划

  2.专业教学标准制定计划

  3.各专业建设目标

  4.专业建设、改革、竞赛、服务项目计划

  1.当年课程建设项目

  2.当年课程标准制定计划

  3.当年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4.当年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5.当年规划教材使用比例

  6.当年校本教材开发计划

  1.当年校领导听课、听说课计划

  2.当年校领导深入实践教学场所计划

  3.当年同行评教覆盖面目标

  4.当年学生评教覆盖面目标

  5.当年社会评教覆盖面目标

  6.当年信息化教学手段覆盖面目标

  7.当年实践项目开出率目标

  8.当年以教学工作研究为主题的校党政联席会议安排

  9.教学事故控制目标

  2.教学

  工作

  状态

  2.3课堂

  教学

  与实

  践教学状态

  1.招生专业数量、结构(新设、撤销)

  2.各专业在校生数量分布及趋势

  3.各专业录取数

  4.就业率低于省内同类专业毕业占比

  5.专业建设标志性成果

  1.完成课程建设项目数

  2.已制定课程标准数

  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数

  4.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数

  5.课程建设标志性成果

  6.规划教材使用比

  7.校本教材开发数量

  1.校领导听课、听说课人均次数

  2.校领导深入实践教学场所人均次数

  3.同行评教覆盖面

  4.学生评教覆盖面

  5.社会评教覆盖面

  6.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课程比例

  7.实践项目开出率

  8.校党政联席会议解决的教学问题数量

  9.教学事故数量

  10.学生迟到、缺课率(迟到学生人次/100生?周;缺课学生人次/100生?周)及走向

  -23-

  3.师

  资

  队

  伍

  建

  设

  状

  态

  4.资

  源

  建

  设

  状

  态

  1.师资队伍数量

  2.师资队伍结构

  3.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

  3.11.当年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4.教师培训类型与数量

  专任

  1.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2.当年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5.教师在专业中配置数量

  教师

  2.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3.当年师资队伍教科研计划

  6.专业教师的专业对口率

  队伍

  3.师资队伍能力与水平

  4.当年师资队伍培养提高计7.教师教研、科研、技术开发和社建设

  4.师资队伍培养提高

  划

  会服务成果

  状态

  8.教师企业实践情况

  9.专任教师“双师型”比例

  10.实践教学专职指导教师数量

  3.21.师资队伍数量

  1.当年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兼职

  1.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2.师资队伍结构

  2.当年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教师

  2.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3.专业带头人数量

  3.当年师资队伍教科研计划

  队伍

  3.师资队伍能力与水平

  4.教师培训数量

  4.当年师资队伍培养提高计建设

  4.师资队伍培养提高

  5.教师在专业中配置数量

  划

  状态

  6.教师承担校内实践教学学时

  1.当年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计4.11.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划

  教学

  2.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建筑面2.当年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投入

  1.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积、建设计划

  及基

  2.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3.当年日常教学经费投入计

  础设

  规划

  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量

  划

  施建

  3.日常教学经费投入规划

  4.日常教学经费投入比例

  4.当年师资队伍建设经费

  设状

  5.教科研经费、教学改革经费预算5.当年教科研经费、教学改革态

  执行

  经费预算

  -24-

  4.2教学

  资源

  建设

  状态

  1.当年图书资源建设计划

  1.图书资源建设规划

  2.当年共享信息资源系统建2.共享信息资源系统建设规设

  划

  计划

  3.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规划

  3.当年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计划

  5.11.校企合作规划

  校企

  2.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规合作

  划

  状态

  5.制

  度

  建

  设

  与

  运

  行

  状

  态

  1.当年校企合作数量与深度

  2.当年校企合作制度建设计划

  3.当年校企合作内容

  5.2学校

  管理

  制度

  建设

  与运

  行状

  态

  5.3质量

  监控

  状态

  1.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规划

  2.学校章程

  3.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等制度建设规划

  4.教学管理队伍、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规划

  5.质量文化建设规划

  1.当年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计划

  2.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等制度建设计划

  3.教学管理、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计划

  1.当年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计1.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

  划

  2.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

  2.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年度建设规划

  计划

  3.教学督导建设规划

  3.年度督导工作计划

  1.纸质图书总量

  2.当年新增纸质图书数量

  3.当年电子图书总量

  4.专业教学资源库等级、类型、数量

  5.校本数据采集、管理与使用

  1.专业覆盖面

  2.当年合作企业数量

  3.接受顶岗实习学生比例

  4.录用应届毕业生比例及趋势

  5.企业捐赠数量

  6.企业输送兼职教师数量

  7.企业接受教师企业实践情况

  8.校企合作研发成果

  1.学校章程

  2.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3.学校规章制度

  4.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5.校园卫生与安全情况

  6.学校依法办学情况

  7.教学及学生管理人员数量与结构

  8.校园质量文化建设成果

  1.质量保证制度及组织体系

  2.年度自我整改报告

  3.年度质量报告

  4.年度督导工作总结

  5.学校数据上传时间与质量

  6.评教覆盖面

  -25-

  6.1学生

  1.毕业生管理规划

  反馈

  6.2用人

  方反

  馈

  年度毕业生跟踪调查计划

  1.在校生满意度调查结果

  2.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

  6.需求

  方反

  6.3馈

  其他

  1.上届毕业生对口率及趋势

  2.上届毕业生转岗率及趋势

  3.上届毕业生升迁率及趋势

  4.新生报考原因分析

  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1.地市级以上评审项目结果

  2.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学生职业能力鉴定结果

  3.地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项目评审结果

  4.地市级以上师生竞赛获奖情况

  5.地市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表彰情况

  综合

  诊断

  结论

  改进

  工作

  建议

  -26-

篇十一:形成诊断、反思、学习、改进的内生发展机制。

 。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培训总结

  2018年新来之际在黄爱明校长的亲自带领下全校的60多名老师参加这次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培训,这次的培训内容丰富、实际、专家和讲师各个都是优秀之才对我各方面收获很大。为此通过这次的培训我会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会付出微薄之力。

  具体培训内容

  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教学质量评价、专业建设、信息化教学、校园网络平台搭建、如何发展一个专业以及学校各面都有了重新的认识!

  这次的培训我感觉到内地中职学校和我们学校的办学区别和规模、我们西藏的10所中职学校和四川的100多所中职学校单独从规模上来说已经有明显的区别,可想而知竞争有多激烈!也了解到国家队职业教育的照顾和政策,职业教育是一个单独的平台,不同于高中,初中、中职学校有单独的升学政策,还要单独的技能锻炼这两种途径!

  如果在想更好的发展的学校要建立校企合作,这样才能提高中职生唯一的强项—技能。

  本次培训印象最深刻的是翁孝川老师的讲解,他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专家,他的故事很吸引人,他的事业和故事能感动到每一教育行业的工作者、他的能力毋庸置疑,队工作的认真远远超出普通老师的工作,他亲自把两个垃圾学校打造成一个国家和省级的重点学校,没有哪个人会做到这样的成就,不管是国家领导还是市级的教育工作人员对他的工作给予了非常大的认可,这个是我们每一个老师学习的榜样。

  在成都汽车学院的参观中我们看到过硬的实训器材,完整的实验和师精选资料,欢迎下载。资体,这些都我们很大的启发。

  培训收获与启发

  通过这次的培训个人觉的,合格师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资源的组织者,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保障者。由于长期以来对教学工作上的忽略,导致不少班级,专业并没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人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工作处于应付状态。

  教学工作诊改有助于构建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内生机制,增强学校发展软实力,一般来说,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大都通过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显示,虽然技能大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但因起多方面的局限性,并不能充分证明学校教学质量,就业在事实上成为学校的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显示器,由于昌都产业结构在低端运作,队员工素质,技术要并没有很高,由此带来教学质量淡化或忽略的问题。

  教师的自我诊断。教师诊断与改进课堂教学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更新观念,二是改善行为。

  二者都是师生进行有效的持续性学习的必要条件。

  在以转变观念和改进行为为目的的课堂诊断与改进中,最深层的观念冲突可以归结为到底是“学科中心”还是“学生中心”。

  从“学科中心”出发,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应该坚持三项原则:符合学科精神、“循序渐进”、重点突出。首先就是备好课,讲好课,突出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要备教法、学法,还要分析学生的学情。教师上课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是否听进去了,学进去了。精选资料,欢迎下载。对此,教师上课时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善于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对不同的同学应有不同的要求和期望。如果要求过低,优等生吃不饱,无法取得更大进步。要求过高,差生,甚至中等生吃不消,会一棍子闷死。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督促学生养成课前自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还有就是上课时随时记笔记的习惯。据我的观察,我带的班级中能做笔记的学生寥寥无几。不仅在公共课上如此,在专业课上也是如此。这不能不令人痛心疾首。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尤其是对于课堂上的教学要点,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需要学生拿笔记下来。因为学生即使暂时能记住,也会很快遗忘。假如,学生能及时记录,就能随时翻阅课本笔记时,能不断重现所学知识,久而久之,也就记住了。只有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严师出高徒,我们教学生不能仅仅是为了混张文凭,而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要有更高的要求,要能够使学生拥有真才实学的本领而非虚度光阴。并且教师的言传身教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负责任的老师会带出负责任的学生,不负责任的老师会带出不负责任的学生,不规范的老师将会直接导致学生的不规范。教师的随意直接导致学生的随意。

  今后的发展与计划

  作为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教师一定务必重视自身的修养,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此外让学生参与到教师评教活动中,让学生给老师打分,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督促教师本人进行校正、提升。学精选资料,欢迎下载。校应把视点放在教学第一线——课堂教学。重视教师间的听课与评课。同时积极开展示范课老师讲课活动,引领大家交流学习。此外,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同学科教学的整合,促进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提高。

  当然,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能离开“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个主题。

  强巴土旦

  2018/1/15精选资料,欢迎下载。Welcome!!!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篇十二:形成诊断、反思、学习、改进的内生发展机制。

 教学诊断与改进方案

  改进意思是改变旧有情况,使有所进步。改进是一种以追本溯源、追根追底的单元分析法为基本方法的有效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进效益及效率的系统理论。了教学诊断与改进方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内容

  职业院校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既是深化落实《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形势下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选择。“通知”从战略高度阐述了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原因、内容和流程设计,为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指明了方向。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内容,“通知”明确了10大要素。一是办学方向,这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二是办学定位,这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南;三是人才培养目标,这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依据;四是专业设置与条件,这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五是教师队伍与建设,这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条件;六是课程体系与改革,这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抓手;七是课堂教学与实践,这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八是学校管理与制度,这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保证;九是校企合作和创新,这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十是质量监控与成效,这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保障。

  (一)诊断与改进须完成的五项任务

  1.理顺工作机制

  “通知”要求依据一个方针,建构包括三项具体内容的工作机制。一个方针就是“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三项内容就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自主诊断与改进,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抽样复核;工作机制就职业院校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

  2.落实主体责任

  “通知”要求职业院校要切实履行好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责任,为此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主体责任的落实奠定制度基础;二是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为主体责任的落实奠定工作基础;三是构建校内“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保证制度体系,为主体责任的落实奠定组织基础。

  3.分类指导推进

  “通知”从提高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针对性和实施效果出发,分别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各自的诊断重点。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来说,因为统一的国家层面上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具体措施尚属首次,故其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重点是保证学校的“三个基本”,即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可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不同任务,确立不同层面的诊断重点,一是保证履行办学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二是集聚优势、凝练方向、提高发展能力。

  4.数据支撑系统

  为提高教学诊断与改进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知”要求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建立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为教学工作的诊断与改进建构技术基础;二是及时掌握和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状态,为教学工作的诊断与改进建构工作基础;三是依法依规发布社会关注的人才培养核心数据,为教学工作的诊断与改进建构动力基础。

  5.试行专业诊改

  由于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涉及面比较广,且不同的专业有其不同的特质要求,故“通知”提出试行要求,鼓励相关行业与院校联手进行试点,同时对试行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要求由对企业有较大影响力的行业牵头;二是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设计诊断项目;三是以院校自愿为原则,不强求所有职业院校都参加;四是要求通过反馈诊断报告和改进建议的方式,反映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对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认可程度;五是形成倒逼机制,即职业院校依据社会对其教学质量的认可程度,进行专业改革与建设。

  (二)诊断与改进的三项工作要求

  1.完善组织保证

  为将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落到实处,“通知”要求建构部、省两级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一是部级专家委员会,主要任务是研制指导方案、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另外还负责教育部委托的相关工作;二是省级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本省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

  2.加强省级统筹

  “通知”明确提出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主体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其工作职责主要是三点。一是制定本省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规划;二是根据教育部总体指导方案制定本省(区、市)工作方案、细则和实施规划;三是组织和检查本省区域内职业院校诊断后的改进情况。另外,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数量众多,而且办学情况比较复杂,故“通知”提出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3.确保公开透明

  为保证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能取得实效,在推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通知”提出加强管理的要求。一是要求相关组织机构、职业院校和专家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自觉遵守工作规则规程,规范工作行为;二要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信息公告制度,要求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将相关政策、文件、方案、标准、程序以及结论等均在适当范围内公开,接受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二、职业院校如何积极参与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是新形势下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新举措,是职业院校建构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制度的新尝试。职业院校是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主体,良好的顶层制度设计能否得到贯彻,意图能否得到实现,效果能否得到体现,处于一线的职业院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职业院校对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认知、态度

  和实践情况,决定了职业教育顶层设计的制度能否得到落实以及落实的程度,理性的职业院校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第一认真学习

  深刻认知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对促进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二更新理念

  牢固建构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就是理想与现实、目标与结果之间的差距。

  第三夯实基础

  建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校本制度和工作机制。

  第四培养队伍

  夯实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人力基础,队伍是教学工作诊断的前提,也是教学工作诊断能够取得成效的保证。

  职业院校只有做好上述四方面工作,才能使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做到常态化和周期性,才能真正发挥教学诊断与改进在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积极作用,才能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篇十三:形成诊断、反思、学习、改进的内生发展机制。

 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12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总(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

  为推动我校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引导和促进我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在学习先进学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我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目标,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为宗旨,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切实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引导学校主动融入省、市、县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

  1.“三全”原则。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全程诊改,让诊改工作成为一种常态,常做常新。全校师生人人参与诊改工作,诊改点覆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从调研、制定方案、实施诊改、总结规律、建章立制,全程不间断,在首轮三年循环之后,按照年度为单位循环,持续推进,有效改进,逐步提升,逐步完善常态化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体系,最终达成目标更新。

  2.自主原则。学校、教职工、学生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是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也是教学工作诊改的主体。在实际工作中要唤醒主体意识,明确教学工作诊改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教职工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生成长的基础。在教学工作诊改行动中,要以问题为导向,自主查找补齐短板。同时,也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3.质量至上原则。学校教学工作诊改的核心是质量,对象是“三个基本”。“基本办学方向”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根本,“基本办学条件”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基础,“基本管理规范”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保障,体现办学质量的主要指标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增强质量意识,加强质量提升,培育现代质量文化,是教学工作诊改的最终落脚点。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基于学校目前基础,我校力争通过实施教学工作诊改,建立并有效运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系统,完善学校自主诊改的人才质量培养评价机制,保证办学方向准确、办学条件完善、学校治理规范高效,逐步跻身综合实力省内一流、市内前列的品牌校,全面持续推动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具体目标

  (1)建好一支求真务实的自主诊改工作队伍。

  为顺利开展教学诊改工作,建设好平台数据采集和管理者队伍是重要保证。要培养一批熟练掌握数据平台准则和技术的专业人员,带动全员参与教学诊改基础性工作,便于客观、公正、及3时、准确地将相关数据报到平台上;要建设好校本诊改专家团队,指导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具体工作的诊改。

  (2)搭建一个运行有效的数据平台,为诊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在我省统一管理平台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招生与就业、企业反馈、学生家长反馈五大互动管理模块。通过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的普遍建立和优化升级,按照源头采集、实时采集、准确采集、全员采集的要求,保证数据上传、分析、使用的质量,及时掌握和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状态,依法依规发布社会关注的人才培养核心数据和年度教育质量报告。

  此外,依托“智能校园”建设,打造智慧课堂、虚拟仿真实训室、电子阅览室、面向职业教育的在线学**台、一体化智慧办公系统、校园服务平台。

  (3)建立一套完善的诊改运行机制。

  深入调研,制定诊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和内容、责任,为我校开展诊改提供目标和依据。我省诊改工作方案共包含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99个诊断点。逐步完善诊改流程,培训、采集、诊断、改进、研讨,再培训、再采集、再诊断、再改进、再研讨;持续、螺旋式上升进行。各工作小组不定期召开会议,针对阶段性、个体性的问题开展诊改,每学年至少进行二次专项诊改;全校至少进行一次全面诊改年度会议,并据此撰写质量年报。

  建立我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断、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定期从我校教学实际出发,积极调动利益相关方有效参与积极性,围绕人才培养工作要素,进行自我诊断,及时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和不足,制定相应措施进行及时改进,从而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4)建成一个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1.以质量文化引领自主诊改工作,营造质量文化氛围,引导全体师生树立质量至上的理念。

  2.落实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主体责任,梳理学校质量措施,调整质量目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手段,规范管理和办学,根据实际,建立符合地方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标准。

  3.以师生发展质量为核心,以专业、课程建设为载体,在学校、专业、课程、教职工、学生等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系统的联系,强化各层级各方面的质量依存关系,建立“质量改进螺旋”,形成“五纵五横”全要素、网络化、联动式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四、工作任务

  (一)

  健全组织,构建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教学部两级质量保证组织,分层推进学校质量保证工作。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教学诊改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安排诊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实施诊改工作。学校成立质量保证工作委员会,由校长任主任,负责质量保证工作的制度制定和业务指导等。设立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教学诊断与改进5工作制度的制定及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设计与考核诊断,编制学校质量年度报告,贯彻执行、组织落实学校质量保证工作委员会的决策和决定;下设学校考核诊断工作组,负责协调推进学校整体考核诊断工作。

  设立专业质量保证工作组,由主管领导任组长,负责专业建设、课程实施、师资队伍、德育管理的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标准、课程标准的审核及诊断监控,撰写专业质量年度报告,保证专业建设的实施质量。

  (二)完善规划,构建目标体系

  1.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制定学校“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及专项规划,在学校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基础上,编制部门规划(专项子规划),形成学校“十三五”战略规划体系,明确学校各项工作发展目标。

  根据规划目标,确定年度建设目标,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呼应的目标链。依据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了学校专业建设、信息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素质培养等八个专项规划。依托学校专业建设专项规划,各专业编制专业建设子规划、专业建设方案、课程建设规划,明确年度建设目标,形成学校专项规划与每一个专业及课程的目标执行链。基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规划,教师编制个人成长发展规划。基于学校学生素质培养专项规划,学生编制个人成长发展规划。

  2.合理分解任务,落实建设目标

  根据年度建设目标,编制年度工作计划,在此基础之上,编制年度任务书及任务分解表,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将6任务完成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确保各项建设任务的完成与规划目标的达成。

  3.建立反馈机制,实现规划目标

  将建设任务的落实完成情况与信息平台相结合,实现数据过程性、实时性采集。基于数据进行分析,每项建设任务进行自主诊断,形成任务执行报告。自下而上,完成部门规划、专项规划、学校总规划的年度执行报告。依据报告结论,不断修正目标链,逐渐逼近学校规划目标,实现规划目标。

  (三)完善标准,构建标准体系

  1.完善学校各类标准

  梳理学校各项工作,制定工作流程及标准;在工作程序及标准的基础上,配套制定该项工作的建设标准;为激发教职工的内生动力,保证各项工作按照建设标准保质保量完成,完善考核标准及绩效标准。

  2.完善专业和课程标准

  依据专业建设规划,分专业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建设标准,制定课程开发标准、课程实施标准、课程评价标准,形成专业教学标准体系。

  3.制定教师发展标准

  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能力、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规划教师职前—入职—职后成长路径,建立学校教师准入标准、入职培训标准,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资格认定标准,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

  4.制定学生发展标准

  以提高学生生涯发展能力为目标,规划学生适应—提升—成长途径,建立学生品德行为标准、身心健康标准、专业技能标准、社会实践标准,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四)诊治结合,构建内控体系

  1.梳理重点工作风险点,加强过程性监控

  根据“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

  五个纵向系统的职责,厘清各部门的管控事项,梳理、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及管控事项工作流程,形成学校内部制度体系。根据学校重点工作标准,确定其风险点、监控点,修改制度及流程,完善预警,并对其实施监督控制。学校层面,由办公室、督导室、质量管理办公室实施,对财务预算、财务收支、基础建设、招标采购、资产管理、人事任免等重大事项进行监督控制。

  专业层面,由教学部实施,对专业调整、建设、运行及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督控制。课程层面,由教学部实施,对课程开发、实施、评价进行监督控制。教师层面,由教学督导处实施,对教师考核聘任及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兼职教师、青年教师各类型师资队伍建设进行监督控制。学生层面,由政教处、资助办实施,对学生资助、学籍管理、宿舍管理等进行监督控制。

  2.建立质量监控制度,加强诊改工作监控

  在自我诊断的基础上,依据数据信息平台,质量管理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对其进行自诊报告评价。按照评价结果,出具质量报告,各部门依据质量报告,制定整改方案。为确保各项工作质量,在学校诊改工作中,相应制定数据采集、管控、应用制度及相应标准、自诊报告评价标准、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整改工作反馈制度等,形成考核性诊断制度体系,以“零缺陷”的思维保障教学工作的质量。

  (五)搭建平台,提供技术支撑

  在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搭建学校教学诊改工作信息化管理平台。完善现有业务应用系统功能,建设智能校园网络。在现有网络基础环境条件下,依据质量监控、大数据分析及数据挖掘理论,建立三层体系结构的信息化网络系统,即基础网络层、业务应用层、质量监控层,实现学校各项工作的智能化、透明化。

  1.完善基础网络设施,满足运行需求

  依据诊改工作需要,在现有网络基础之上,完善学校基础网络设施和环境,实现无线网络全域覆盖;建立学校数据中心,满足各项业务应用系统运行和质量监控工作的数值运算、数据存储需求。

  2.规划业务应用系统,搭建智能网络

  按照学校部门职能和专业教学工作需要重新规划业务应用系统。建立集成各业务系统的业务大厅,同时建立移动业务应用平台,实现学校各项工作的状态查询、流程跟踪、数据统计的信息可视化、应用智能化和办公高效化。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在信息化数据管理平台中增加在线课程评价、专业建设跟踪监测、教师、学生成长轨迹档案等功能,完善教学资源库建设,建立移动学**台,优化教学服务功能,使之更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3.建立质监预警平台,实现融合对接

  建立基于各项业务系统的质量监测预警平台,主要功能包括:业务状态数据采集、业务状态数据统计分析、业务发展趋势预测及预警、业务状态侦测反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学校业务工作实现及时、持续、有效的监控、诊断和改进,同时实现与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天津市职业教育信息化平台的融合对接。

  五、组织实施

  (一)构建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

  1.建立学校螺旋循环上升机制

  根据建设——诊断——改进的工作思路,确定各项工作的诊断与改进流程,构建自主诊改运行机制,即:规划目标——制定标准——年度实施——执行报告——生成系统部门自我诊断、提交诊改报告——学校抽样复核——学校反馈复核结论和改进建议——复核结论应用(绩效考核、校内通报)。通过反复循环,持续改进提高,直至达到既定目标。

  2.建立质量报告反馈机制

  建立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5个横向层面,学校—部门(学部)—教研组三层级的质量分析、报告、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反馈实施、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反馈诊断结果与改进建议。制定学校质量分析与报告制度,明确报告发布的频次、内容、要求。编制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向社会、家长及全校师生开放,接受大家的监督。

  3.建立质量预警机制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对学校重点项目及重要诊断点进行预警。根据预警反馈数据,指挥决策系统及时做出工作任务和实施进度调整,确保工作质量。

  (二)诊断与改进的运行实施

  根据“五纵五横”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要求,立足横向定标准,纵向抓落实的原则,对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个纵向系统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梳理,使每一个横向层面的诊改工作均能按照螺旋循环模式实施运行,不断提升,逼近目标。(具体情况见附件二)

  (三)诊断与改进的工作进程

  1.制定诊改实施方案。制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实施方案,并研讨论证,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工作实施方案,并启动学校诊改工作。

  2.培训学习,增强意识。组织全体管理人员参加省、市教学工作诊改实施方案研讨培训会,聆听专家讲座;利用校园网、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职教专家关于教学工作诊改文章,向全体教职工渗透诊改理念思想。

  3.编制与完善规划。学校将修改完善校级“十三五”规划、专项规划,明确规划目标标准,分解规划目标,搭建目标、标准链条;基于学校发展目标,从横纵两个维度编制发展规划,横向制定专项子规划,纵向各职能处室制定部门工作规划(计划),教师、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114.搭建体系,梳理制度。搭建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梳理学校管理制度,建立数据采集、监管及使用制度,建立诊断性考核制度。以中层管理、教学管理、骨干专业建设及财务管理为实验田,基于工作流程,细化各环节的建设要求与工作标准。

  5.建设实施与自诊。各个职能部门及系部进行自我诊断,并完成部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自我诊改报告》,每个质量保证主体形成一个质量改进螺旋。

  6.学校内诊。学校进行内部自我诊断,完成学校2017年度《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自我诊改报告》。

  7.接受复核。学校组织专家对诊改工作进行自我复核,对诊改不深入、不精准、不彻底的要责成相关部门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为确保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学校质量保证工作委员会、质量管理办公室、专业质量保证工作组,为该项工作提供人员保障。

  (二)机制保障

  从学校长远发展视角,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诊改工作绩效考核制度(部门绩效考核办法),组建专项督查组,结合诊改工作相关制度,将考核结果与激励挂钩,从严推动诊改工作落实。

  (三)资金保障

  12根据诊改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科学分析实现目标任务所需的资源条件,学校设立专项资金,统筹使用,用于添置设备、激励先进,加强诊改工作的资金保障。

  (四)技术保障

  全面对接我省统一的管理平台,依托学校“智能校园”建设,组建由基础网络、数字媒体、后台管理专业技术团队,负责学校数据管理平台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为诊改工作长期持续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13

篇十四:形成诊断、反思、学习、改进的内生发展机制。

 基于诊改背景下高职教师发展内生动力的探析

  摘要: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发展。目前,高职教师发展仍然存在自身发展意识具有被动性、实践教学能力具有薄弱性、发展动力具有不足性等问题。高职院校可借诊改之机帮助教师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发展自我,激发教师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诊改;教师发展;内生动力

  一、引言

  近几年,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下文简称“诊改”)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主体,在高职院校诊改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既担任教学诊改的任务,又要进行自身诊改和提高。高职院校可借诊改之机,以教师发展目标为基础,从制定教师标准,建立奖励机制、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建立阶梯提升的教师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实践探索,引导教师能力和水平提升,激发教师发展的内生动力,建立教师发展的“主体性”理念,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教师自主性发展,影响着教师教学活动的水平,决定着教师诊改工作的品质。

  二、内生动力的概念与意义

  (一)内生动力的概念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动力”指的是使机械作功的各种作用力,也比喻推动工作、事业等前进和发展的力量。“内生动力”是行为机制的原动力。最初出现在经济学领域,后来扩展到其他领域,不断在发展和完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动力就是人的动机,指的是人从事某种活动,驱使人前进的内生动力,这样的动力驱动行为,直到个体得到满足,形成了活动的原生动力。

  (二)教师发展内生动力对诊改工作的意义

  高职教师发展内生动力指的是教师作为主体,对其自身素质提升的诉求,以及内在动力外化为创造和创新能力,并形成持久的行为习惯的力量,促进教师自主性发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强调建立具有内生动力的常态化诊改机制,意味着学院需在很长时期不断探索改进问题、提升质量的方法。要建立常态化的教师诊改工作机制,如果教师群体缺乏自主性发展水平,其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将会受到影响,学院诊改工作也得不到持续的推进,只有激发教师发展的内生动力,教师具有较强自主性发展意识,并将个人发展客观需要和主观能力的提升诉求,不断转化为内生的意识和信念,持之以恒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进而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教师发展的现状分析

  教师是学院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力量,其自身发展水平对教学、科研水平具有直接影响。通过梳理文献和对本院教师调研,认为目前高职教师在发展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自身发展意识具有被动性。教师自身注重个人主体性发展是提升教师质量的首要前提,并且具有较强的正向促进作用。目前,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忽视了教师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导致教师个人发展主体意识不强。一是自上而下的传统教师培训模式使得教师个人发展主体意识相对淡薄,存在被动性倾向,教师缺乏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认识,对其个性发展和自我水平提升存在一定影响;二是教师个人发展主体性意识不强或者被动性导致教师丧失竞争力,不能有效感知工作中产生的危机,影响教师的职业发展;三是教师自身发展意识不足使得教师难以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与问题,难以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反思机制,导致教师缺乏对于自身发展的责任感以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意识。

  2.实践教学能力具有薄弱性。具备实践教学能力和理论教学能力是提升教师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部分教师往往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具有薄弱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授课方式比较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关注自己要所讲的课程内容,较少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忽视因材施教的原则。二是部分教师忽视课堂反馈环节。课堂情况反馈是保障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如果缺乏对自身工作的反思,不利于教育教学能力的进步。三是部分教师教学策略有待改进,特别是一些外聘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欠缺。

  3.教师发展动力具有不足性。高职教师发展动力不足是影响教师发展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发展动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目前教师短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承担了过多的教学任务,尤其是青年教师,从而在个人发展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影响其自身素质提升、比赛参与、学术研究等,不利于教师自身发展。二是教师在承担大量教学任务情况下,需要面对各式教学检查、能力考核、科研考核等,压力过大,不利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教师工资大多与职称挂钩,而目前教师职称晋升困难,致使教师发展的动力不足。

  四、借助诊改激发教师发展的内生动力

  1.以教师内在需求为基础。内生动力视角下教师发展主要在于教师的内在需求,学院诊改工作需要以教师内在需要为基础,通过教师内在需求激发内生动力进而促进其发展。一是内在需求引发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习惯。教师的发展经历了学历教育,工作后还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的需求。二是内在需求激发教育反思。教师需要不断地自我反思,以批判性的思维反思教学过程。三是内在需求促进自我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在不断自我发展中才能提升自身能力。

  2.建立教师发展标准。要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面向未来,促进教师有效地发展,核心在于学院层面须制订系统的教师发展标准,准确定位教师现状,制定教师发展规划,确定未来教师发展目标;实施教师自我诊改,促进教师自我不断完善和提升。教师发展标准的制订应体现以下四个特点:突出师德师风,要求师德高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强调实践为主,把教育实践、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新时代要求,教师要自我发展,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3.建立荣誉与奖励结合的激励机制。聚焦教师取得的业绩或结果,需要学院建立引导教师能力和水平提升的机制,而激励机制是有力保障。作为教师积极进行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用激励手段来调动教师自主性发展必不可少。学院在激励教师自主性发展提升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建立荣誉与奖励相结合的机制,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通过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提升教师自主性提供外部支持,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工作自主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教师队伍的优质和持续发展,推动诊改工作。

  4.建立阶梯提升的教师培养体系。依据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依托职称改革进行分类评价。将教师系列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社会服务型,针对不同类型教师,对其教学工作量、专业实践经历、科研工作任务等设置不同标准要求。同时,学院需要对教师进行分类指导、精准培养。可分为新入职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等培养。对新入职教师强调教学基本功、职业素养、岗位实践,进行师徒结对、培训指导,通过组建名师团进行分析诊改,精准培养。对于骨干教师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培训、信息化能力培训等。对专业带头人进行专业建设培训等。学院要从依据教师发展规律对不同成长阶段教师进行有序培养,到依据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实施精准培养,分类分层次培养,建立卓越教师的培养机制。

  五、结语

  高职教师的内生动力直接影响学院人才输出水平,在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需要教师不断自我提升,促进能力发展。高职教师的发展需要以内在需求为基础,借助诊改建立教师发展标准、激励机制、教师培养体系,通过内部激发和外在干预等综合施策才能取得成效,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东梅,庄敏.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21(18):62-64.

  [2]孙建玲.借助诊改推动高职教师发展[J].宁夏教育,2019(11):34-35.

  [3]肖珊,周静.教学自主性:高职教师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内生动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7(52):17-18.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8年院级课题《高职院校教师层面诊改路径及策略探究-一以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ZY2018-0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刘璐(1992.04-),女,汉,湖北省人,硕士,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通讯作者:胡英

篇十五:形成诊断、反思、学习、改进的内生发展机制。

 教师专业发展与自我诊断水平的培养

  正在逐步推行的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推动素质教育的有力促动,它通过对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不但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会,也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持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一个专业、教师成为专业人员并得到社会承认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不但是培养和教育教师的过程,而且是培养和教育教师的目标和发展趋势,体现了对教师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肯定和认可。

  那么,教师怎样有效的得到专业发展?一个基础性的判断标准是教师是否具备教学自我诊断水平。

  教学自我诊断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教师以预定的职责、素质和效能标准实行内省,检查自己的实际表现和行为,并判定自身症结所在,并对发展情况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历程。

  自我诊断实质上是一种内滋激励,它与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共同构成了教师的“自主发展”,通过持续的学习、实践、反思、探索,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升,形成持续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的“主体性发展”。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所在,其过程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教师的自我诊断是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教师要通过自我诊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调整自身的专业结

  构,形成真正的专业发展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学实践水平。在自我诊断、自我发展的带动下,改变教学实践、学生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

  要实行有效的专业自我诊断,必须有个标准。标准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专业标准》。

  今天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二、教师自我专业发展途经

  三、教师专业自我诊断

  第一个问题: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一、《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意义

  1、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南针

  A.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

  B.依据“以生为本、以德为先、水平并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

  C.要求小学教师“将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呵护好小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D.要求小学教师具有综合性知识,并突出教学水平

  2、是小学教师专业活动的坐标系

  A.是小学教师展开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

  B.“好教师”:三个维度、13个领域和60项基本要求

  C.要求教师“不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

  D.要求教师“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对教师的基本素养提出了要求

  3、是小学教师专业水平的测量仪

  A.是对小学教师实行专业评价的基本依据

  B.对于当前转变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中唯学历和唯论文发表的倾向

  C.能够通过具体的标准对教师的发展水平和进步状况实行科学的评价

  4、是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A.会激励小学教师实行专业的发展规划,通过各种校本研修和教师培训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B.能够借助外部的绩效考核和内部的专业规划推动自身的专业成长

  教育部文件(教师〔2012〕1号)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国家小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要准确理解《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把握《专业标准》的内容要求,切实增强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把《专业标准》作为展开教育教学实践、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行为准则。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动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小学教师是履行小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动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三)水平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水平;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持续提升专业水平。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升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水平,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维度

  领域

  基本要求

  (一)职业理解与理解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展开协作与交流。

  6.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7.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小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

  8.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

  9.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小学生的知识学习、水平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小学生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引导小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广泛兴趣、动手水平和探究精神。

  13.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14.尊重和发挥好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

  15.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6.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7.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8.勤于学习,持续进取。

  19.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20.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21.了解不同年龄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保护和促动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22.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

  23.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协助小学生顺利过渡的方法。

  24.了解对小学生实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25.了解小学生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与伤害

  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

  专

  业

  理

  念

  与

  师

  德

  (二)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专

  业

  知

  识

  (五)小学生发展知识

  (六)学科知识

  26.适合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

  27.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少先队活动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29.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30.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

  31.掌握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2.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

  33.具有相对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4.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5.具有相对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6.具有适合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37.合理制定小学生个体与集体的教育教学计划。

  38.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

  39.合理设计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班级和少先队活动。

  (七)教育教学知识

  (八)通识性知识

  (九)教育教学设计

  (十)组织与实施

  专

  业

  能

  力

  (十一)激励与评价

  40.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协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41.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反应即时调整教学活动。

  42.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结合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43.发挥小学生主体性,灵活使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

  44.发挥好少先队组织生活、集体活动、信息传播等教育功能。

  45.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

  46.较好使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与书面语言,使用普通话教学,规范书写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

  47.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48.鉴别小学生行为和思想动向,用科学的方法防止和有效矫正不良行为。

  49.对小学生日常表现实行观察与判断,发现和赏识每一位小学生的点滴进步。

  50.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给予小学生恰当的评价和指导。

  51.引导小学生实行积极的自我评价。

  52.利用评价结果持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53.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实行教育教学工作。

  54.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小学生实行有效沟通。

  55.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56.与家长实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动小学生发展。

  57.协助小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58.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持续实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59.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实行探索和研究。

  60.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持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

  (十二)沟通与合作

  (十三)反思与发展

  三、实施建议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

  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提升小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小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小学教师入口关;制定小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展开小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小学教师职业特点,增强小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增强从事小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小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展开校本研修,促动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小学绩效管理机制。

  (四)小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展开教育教学实践,持续创新;积极实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第二个问题:

  教师自我专业发展途经

  教师专业发展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就其途径和方式来看,一方面受到社会、教育机构等外在因素的规范和影响,另一方面来自于教师自身的需要、实践和追求。从某种水准上说,教师自我需求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所以,我国的教师教育正以此作为理论依据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以期能培养出一大批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

  一、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

  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强调教师不但是专业发展的对象,更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是一种自我更新、专业自主的发展。它不但包含传统意义上教师依其专业知能来从事教学工作时自由作决定、不受他人干扰控制的内容,而且包括教师能够独立于外在的压力订立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并有意愿和水平将所制定的目标和计划付诸实施。在此过程中,教师表现出一种较为强烈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发展水平。这种自主意识和水平恰恰又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两个核心因素,对教师发展影响很大。实践表明,教师专业发展不是一个自然的成长过程,只有具有专业发展自主意识和水平的教师才能自觉地持续促动自我的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发展自主意识,按照时间维度可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对自己过去专业发展过程的意识,对自己现在专业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意识,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意识。各维度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且各因素集于一身。

  教师的专业发展自主意识是教师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它既能将教师过去的发展进程、当前的发展状态和以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整合起来,又能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从而确保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当然,教师的自主意识,取决于教师对职业的理解。如果仅将教师职业看成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与要求,那么,这样的教师就只能成为社会的代言人和工具;如果将教师的职业看成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一种体验幸福的职业,那么,他就能体现教师内在的主体价值,就能丰富和提升自身的生命意义。显然,我们需要的是后面这样的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水平是在教师专业活动中形成并得以发展的,它需要教师专业生活的积累,也是教师进一步实现专业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活动有多种形式,如与领导的交流、同事的合作、家长的接触,但最基本的专业活动形式是课堂教学。英国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Stenhouse)认为,教师是教室的负责人,教室正好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实验室。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理解教育,都不得不承认教师充满了丰富的研究机会。教师的专业素质正是在特定的组织文化背景和课堂专业活动中形成的。因而,教师的专业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水平形成的现实土壤。一般来说,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包括一般水平(即智力)和特殊水平两方面。特殊水平是指与教师教学实践联系密切的,如语言表达水平、组织水平、学科教学水平、教育科研水平等。教师在智力上达到一定水平,又有自主发展的意识,经过一定时间的专业生活积累,专业水平肯定会得到整合和迅猛发展。

  教师的自主意识和水平反映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确实有强弱、大小的变化。如美国学者费斯勒(Fessler)从整体上考察教师发展历程,提出了教师生涯循环论。他认为,教师的发展经历职前教育阶段、入职阶段、水平形成阶段、热心和成长阶段、生涯受挫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生涯泄劲阶段和生涯退出阶段。费斯勒的理论生动地表现了教师在整个教学生涯中发展与变化的真实画面,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美国另一学者斯德菲(Steffy)吸取费斯勒等人的研究成果,把教师发展历程分为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和退出生涯阶段。他所提出的“更新生涯阶段”是对费斯勒理论的超越。从费斯勒和斯德菲的理论中可以发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并非总是一种正向的成长过程,有停滞,有低潮,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我国学者曾就教师个性和各种能力形成时间的分布情况作过分析,其个性动力系统的形成主要在职后(56.92%),其次是在大学前(31.5%),大学期间形成的比例最小(15.78%);教师教学内容处理的能力、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教学组织和管理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学科研的能力、教育机智和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等,形成时间主要在职后(65.31%),其次是在大学前(21.95%),大学期间的比例最小(12.74%),而且这七种能力的分布也不一样。可见,在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变化是相当明显的。具有强烈自主意识和能力的教师了解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阶段理论,就会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一种自觉的状态,有意识地去比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路径,有意识地去寻找学习的机会,并且及时调节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为方式,以达到理想的专业发展水平。

  二、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的自主意识为教师成长注入了生命活力,教师的自主能力使教师发展成为现实,以教育教学专业活动为契机的自我专业发展不仅要借助于外在的培训或帮助,而且也要依靠自身的努力。为此,我们必须寻找促进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下面四“点”值得借鉴。

  1.反思课堂教学的关键点

  当我们把目光瞄向教师的专业生活时,便可知晓:教师的的确确有许多重复性的工作,教师专业生活经历的时时事事并非都对自身专业发展有意义,只有课堂专业生活中的某些关键事件、关键时期和关键人物,才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所谓“关键事件”就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可能导致教师对某种特定行为作出关键性抉择的特定事件。从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来看,既有渐变的事件,也有突变的事件。所谓“关键时期”就是关键事件发生的敏感期,包括突发态关键时期和常态关键时期。

  所谓“关键人物”即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某个人或某部分人。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教师个人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以及教师相互听课、研讨、评课、学生意见调查等都比较容易成为教学中的关键事件而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契机。

  但课堂教学的关键点是否真正导致教师专业发展,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反思的意识、反思的指向和反思的深度,取决于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师专业活动的反思通常包括五个环节:(1)问题定向;

  (2)问题反思;

  (3)自我澄清;

  (4)改进或创新;

  (5)新的尝试。

  其中自我澄清环节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心环节。因为课堂教学中的关键事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只具备潜在的意义,教师自身还必须经过一个自我澄清的过程——对自己过去已有专业结构的反思、未来专业结构的选择以及在目前情境下如何实施专业结构重构的决策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通过反思,教师的自我觉察能力和自我反省水平得以提高。教师只有学会创造性地反思,才能不断思考,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研究自己的教学,使教学更加有效,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当然,教师期望在关键时期、从关键事件中一经反思就获得专业发展,那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教师经常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对教师专业活动中的关键事件作出决断和选择,不断自我澄清,最终获得自身专业发展。

  2.捕捉学生心灵的闪光点

  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在这种互动中不仅学生受益,教师本人的专业素质也会得到提高。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教育价值观等都将发生重大转变。教师不再把教学看作是“教给”学生如何去理解知识的过程,而是教师帮助学生去理解、构建“意义”的过程,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多方面发展。学生也不仅仅是教师工作的对象,他们是具有旺盛生命力、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构建“意义”。

  新的教育观使教师角色也发生了转变。教师不仅要“教”,更要“导”。“教师”与“导师”仅一字之差,却体现了两种教育理念。

  在“教师”的理念之下,教师司“教”之职,在“导师”的理念之下,教师负“导”之责。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更多的是“导师”而不是“教师”。今日的教育特别注重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和为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需的终身学习能力。作为“导师”应做好“五导”:

  (1)引导。教师不仅仅是“经师”,更是“人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实现途径,引导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指导。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

  (3)诱导。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辅导。为学生排忧解难,提供各种便利和服务。

  (5)教导。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以及区分良莠的能力。

  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善于捕捉教育的机遇,细心去发现学生心灵上的闪光点,肯定学生正确的见解和点滴进步,恰当地及时点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说明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又促使教师继续学习,使教师自身专业也得到发展。

  3.发掘教师合作的共同点

  教师自我专业发展不是主张把教师孤立起来,固步自封,而是让教师保持一种开放心态,不断吸收其他教师的经验,借鉴和学习其他教师的成果,共同提高。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掘有助于自我专业发展的教育资源,寻求他人的合作与帮助,促进自己更快发展。

  教师合作是针对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彼此各自为政的状况而提出的,合作的类型可分为合作授课和合作研究。合作授课的倡导者认为,一个教育者整日守在一间教室里的模式已不能适应21世纪的学校,在世界各国的学校中,专业合作开始成为一种新的教育范式。它要求两名或多名教师同时到场,共同承担授课责任,共同处理课堂事务,其显著特点是教师在课内直接相互帮助和相互支持。合作研究是在教师认识水平和精力有限,缺乏足够的理论准备和必要的研究技能,进而妨碍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成果的交流的情况下提出的用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一种研究方法。合作的方式有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研究学者、专家之间的合作。在合作研究中,作为研究主体的教师能否与其他研究人员处理好关系,是合作研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从态度和方法上说,一方面,教师要利用合作研究的大好时机,虚心求教,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共同研究,摆脱对研究人员的依赖心理,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体现一种主动发展的精神。从研究的内容上说,发掘合作的共同点是关键所在。专职研究人员理论知识丰富,了解该领域前沿发展状况,科研能力强,来自教育一线的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知识,他们的精诚合作给教师专业发展插上了翅膀。

  盛行美国的“专业发展学校”(PDS),是大学的教育学院与附近的中小学合作培养教师、共享教育资源的一种公立学校。他们一起思考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共同在中小学和大学进行教学,合作研究教学实践问题,合作督导未来的教师和行政领导。“专业发展学校”的建立在大学与中小学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提供了对话的平台,不失为教师合作的典型。

  4.寻找教学研究的切入点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不仅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教师所进行的研究不同于学者、专家的研究,它是一种特定的“教育教学研究”,是对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探究,其目的不是为教育教学工作增加额外的负担,而是力图使教育教学活动以更有效的方式展开,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由于这种研究根植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是“在教育中研究,在研究中教育”,是自我反省式的、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所以,教师一旦从自己的研究中找到有效的教学策略和管理策略时,就有可能熟练地解决教育教学上的种种“困惑”,减少无效的重复劳动。因此,教师成为研究者既是教师职业自主性的表现,同时也能实现教师专业上的自我发展。

  既然研究不影响教学,不额外增加教师负担,那么,教师的研究也不是到处撒胡椒面。找准研究的切入点是每一位教师走向成功,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基础和关键。目前,人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从问题入手,把教师的研究定位为反思性研究与行动研究。首先,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有价值、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其次,教师研究的问题应是实践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从研究实践问题中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再次,根据自己的爱好与兴趣、个性与特长、需要与追求,采用“故事研究式”的表达方式,不要盲目追求理论的升华和完善。反思性研究与行动研究是依据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有利于教师主动培养自己对课程、教学、教育研究等方面问题的理解能力,使教师成为“反思的实践者”,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现代教师应当自觉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在研究中提高专业发展水平,在研究中实现自身价值。

  第三个问题:

  教师专业自我诊断

  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诊断是指教师的教学自我诊断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是教师以预定的职责、素质和效能标准进行内省,检查自己的实际表现和行为,并判定自身症结所在及其对发展情况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历程。

  一、定义

  诊断,原本是医学上的一个名词,其本义是:诊察、分析病情资料,从而对病人的健康状况和所患疾病、症状做出概括性判断。

  什么是教学诊断呢?美国学者克拉克和斯塔尔曾明确指出:“教师看到学生学习中存在着困难,精确地找到这个困难是什么,并发现产生这个困难的原因,这就是诊断……诊断之后的教学必须纠正错误的东西或补足缺乏的东西。没有诊断,教学就没有方向。”

  教师“自我诊断”含义:教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回顾、反思,根据丰富的第一手教学教育资料,教师对自身值得肯定的地方或存在的不足做出判断,到底得与失在哪里,对得与失存在的原因进行探究,依此判断自己教育教学行为和思想合理性或不合理性,然后,依据自己的诊断对教育教学行为和思想做出调整,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效能。

  通常情况下,很多教师注重自身的经验积累,也有许多教师提倡反思性教学,但存在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或思想以后,对自身产生的或存在问题的“归因”探索不够。如何发挥优

  势,改进不足呢?教师首先对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合理地归因,通过一系列地思考和判断,借助自身的力量对教育教学行为做出诊断,对出现的情况及时调整,将自己带入一片新天地,求得教师的自我发展。

  二、自我诊断在教师自我发展中的价值

  1、自我诊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目前,许多教师专业发展的紧迫感不强,参考书、习题集、相关参考资料给教师带来依赖。如果教师专业不精,靠着这些帮助也可以基本胜任自己的教学工作。但从另一面来看,这些帮助者带来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局限。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本身树立一个理念——独立理念。依着独立的原则,教师根据教育教学实践,对自己的个体教学行为做出判断,做出诊断,有的放矢地进行调整教学行为,以达到专业的发展。

  2、自我诊断构建教师教育理念

  教师从自我诊断中领会教学理念的真正内涵,而不是随波逐流,在自我诊断中寻找教育规律,不断超越自己,不要被百家争鸣的潮流淹没。自我诊断是教师构建个人教育理念的平台。

  具体地说:

  (1)自我诊断促进教师形成个性教学方案

  “成为你自己”是一句镌刻在奥林匹斯山上的名言。“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在课改风潮中,一个教师的个性教学应是每个教师努力的方向。试想,如果教师人云亦云,充其量也只是一个教书匠而已。教师的个性集中着知识、技能、素养和情感、意趣、人格。教师凭借自我诊断,反思、调整、融合、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让自己的个性发扬光大。教师可以多方探索教学方

  案,通过自我诊断,体会特色个性方案的优势和不足,调整,选择,最后形成自己特质的教学方案。以自我诊断推进教师个性教学方案和模式的形成。可以说,个性化教学的形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教师自我反省诊断、调整、提升、形成的一个过程。现在各种教学方案模式值得我们去学习,关键是如何内化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这期间,教师需要对所采用的方案不断作出判断分析,将“自己”与“他人”融合,达到新的境界。

  (2)自我诊断推动教师提升教学效率

  教师有一个优势是,可以直接与学生交流、对话,通过相互之间的课堂沟通,及时反馈信息,将所获的第一手信息过滤、解析,对存在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诊断,将诊断的结果即时做出调整,利于优化课堂进程,将会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

  (3)自我诊断引领师生实现目标

  “没有人能教别人,也没有人能教自己,而是

  透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彼此教导。“(弗雷勒语)弗雷勒强调的是一种对师生的定位关系,只有“彼此教导”才能实现教育的目标。目标的达成,是通过互动传递的信息而实现的,教师借助自我诊断,通过检验判断,将目标落到实处。一般情况下,目标是三个维度的综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领着师生走到一起。通过教师自我诊断,将目标更好落实。

  三、自我诊断的方法

  1、审问法

  过去的教学基本功主要是从教师教的立场出发的。教师要认真研究大纲,准确把握教材;教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要由浅入深引

  导学生;教师讲解知识要科学、清晰、生动;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这些基本功对于每一位教师当然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应该以什么为依据去做这些分析和设计?又以什么为依据去落实有关设计?这是我们长期以来所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或者说有意识但不能很好地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新课程理念提出要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这提示我们教师应该把对学生发展需要的调研作为一切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依据,了解学生的需求应该是所有教学基本功中之最基本的。了解学生需求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要坚持全面分析。即教师不光要准确判定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要善于分析和诊断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不光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学习方法,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人际交往;不光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积累,还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等等。这些都会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学生的学习需求。

  而通过学生对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言语态度,教师可以有效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而这就可以通过审问法得以实现。

  审问法,可以是在教学前,即教学设计时就采用;也可以在教学中,在教学的某个环节上使用;还可以是在教学后采用。审问法,可以是以访谈的形式进行,也可采用问卷调查。

  比如我看过一个案例:教师在教授高中语文选修课时,在进入教学之前,不是主观地选择教学内容,而是通过意向表了解到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有极大的需求。于是在选择选修内容上,备课组特别侧重了文言文教学,即史传文学的教学。进而,在文言文教学的文与言教学重点的选取问题上,备课组继而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办法。备课组设计了针对文言文学习状况和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需求的《文言文学习情况调查表》,并在全年级中开展问卷调查,由各班任课教师统计。经调查,学生在读懂文言文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迫切需要掌握一些古汉语常见语法知识。备课组设计了强化实词学习的学案,并以单篇课文为样本,将古汉语常见语法知识逐个击破。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言的保证就有了显著提高。

  课前运用审问法,无疑是为教师的教学提前指明了方向,为教师教学策略的调整提供了依据。那么,课程之中呢?其实,运用好审问法,在课程之中也是极为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教学设计中的不足,教学过程中的偏差,有助于教师即时修正。

  还有一个案例,一位政治老师就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审问法。新课程强调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接受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位老师采用学案这种形式。她在课前给学生下发了学案,要求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但其后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时,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明显,特别是不能够保证全员参与。这位老师通过对学生所做学案的检查和研究,她发现她设计的问题过大:过笼统,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应把问题设置再细化些,应呈现出层次性来,例如:应把“你怎样理解运用财政赤字调节经济”改为这样两问,“你怎样理解财政赤字?”“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哪一种经济现象需要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如果这样设问,就会降低难度,就可以提高学生在探究学习时的参与度。这位老师审问的对象不直接是学生,审问的时间是在学生完成学案后,上课环节后。但这样的审问针对问题本身,有助于教师及时改进教学,优化教学,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落实有效课堂教学。

  2、比较法

  比较法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分析并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研究其得失来完成自我

  诊断。教师可以对不同教学设计进行比较,通过对教学设计中的不同点的研究分析,可以透视教学设计所采用的教育教学观念是否不同,从而选择哪一个更符合逻辑、哪一个更为科学。教师还可以就教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而具体分析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教学结果是否产生了影响,抑或是教学方式的选择影响着教学结果等等。除了针对自己的教学采用比较法,我们还可以将自己的教学和其他教师的教学相比较,从中也是可以看到教学观念、专业技能,甚至是专业知识方面的差异,从而达到对自我的诊断。

  某物理老师所设计的《重力势能》课时使用了比较法。她在设计本节课的引入部分时,力图创设师生共有的问题情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设计与实践的过程中,她设计了多个引入的问题情景,并进行了反复比较,最终收到满意的效果。从观看雪崩的视频,到悬置学生头项的装满水的瓶子,从这个引入的设计修改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老师没有满足第一设计给学生带来情绪上的刺激,而是在比较中,认识到此课的引入部分不仅是“创设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发现其物理的本质是物体拥有重力势能”。也就是将引课也作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的有效环节了。

  3、反省法

  反省,就是指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检查其中的错误。教师的反省,就是教师在教学完成后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冷静、细致的思考和总结。其目的在于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

  某地理老师注意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促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行为,甚至是教学观念,更加符合新时期教育改革所倡导

  的精神。她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写道这样一件事。在学习“区位因素”时,有一位学生提出质疑——“我们研究区位因素实际意义是什么?”这位老师感到学生的质疑是与教材的观点相悖的,就对学生进行了批评。课后反省此事时,她深感这样做是扼杀了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大胆创新的勇气。于是在下一堂课中,这位老师当全班同学的面作出了自我批评,并在后来的教学中注意宽容各种观点,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创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地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从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是否有公正的品质、豁达的胸怀、丰富的感情,以及敏锐的判断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王老师在反思中还认识到“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不仅会让我们的学生不会学,还会让我们的教师失去个性。而一名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唯有深入地钻研、积极地思考。”

  四、自我诊断的策略

  1、策略一:观念驱动

  实际教学中反映出来的事实已经证明,要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现有的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这样的要求。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求教师要主动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知识结构要从轻量型结构向重量型结构转化,要从单一结构向复合型结构转化,要从封闭型结构向开放型结构转化,要从被动型结构向创造型结构转化。教育观念的先行和时时地增补,为教师的自我诊断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比如课程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虚拟教室为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策略二:教研助力

  研究表明教师真正的成长不在于教学中的脱产培训,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是在教学实践中。新的教育思想必须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产生;新的教育观念,也只有在教育教学实验的探索之中逐渐确立。

  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确切说就是教师通力合作形成的支持教与学的氛围,有了这样的氛围才能形成改革的力量。学校应当在教师集体中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通过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进行个案研究促进教师不断反思,使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教师要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结合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和确立研究内容。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这样教研就不再是简单的备课,而是研究问题,这应当成为教研活动的新亮点。

  3、策略三:智囊策动

  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发生巨大的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同时还要成为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等多种角色。新课程实施后,教师们发现原来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就能应付下来的教学已全然找不到了。而且教材是新的,几十年不变的内容发生了改变,不仅有增删,而且还加大了容量;有些教材的编排体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参,更凸现了参考的意味,标准答案的影子难以觅到,取而代之以各家观点或研究动向等。这固然体现了课改精神,但是,教师也明显地表现出了力不从心。

  为了缓解课程改革的大步向前刻不容缓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对滞后需要积淀间的矛盾,教育专家、学科名师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教育专家、学科名师重视研究课程理念,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注重

  校本研究,不作空泛的指导,注重帮助教师寻找教学实际问题的答案。他们堪称是学校发展、教师发展的智囊团。

  这些专家通过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和评价,研究与分析,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探讨。在浓厚的以校为本的教研氛围下,帮助教师做好自我诊断,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辅导。

  经过新课程多次培训的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式都有了思想上的认识。绝大多数教师也正在努力将学习到的领悟到的转化为教学实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然而,由于理解的不到位,教学中出现了盲目追求课堂形式的变化,看起来热热闹闹,但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偏离,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我们的“智囊团”深入课堂,看教师教,看学生学;其后与授课教师共同研讨,摆出问题,查找原因。这种研讨交流的过程令教师们受益匪浅。

  五、课堂自我诊断

  1、“课堂自我诊断”的内涵

  “课堂自我诊断”,顾名思义就是教师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情况,对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对技术动作示范是否规范、教学组织是否高效、激励学生是否有效、场地器材安排是否得当、教材处理是否科学等方面与教学预设进行比较与分析,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进行思考与调整。

  2、“课堂自我诊断”的内容与方法

  (1)自我诊断的基本内容

  “课堂自我诊断”内容对照

  序号

  1学生表现指标

  参与学习

  积极热情

  教师自我诊断要点

  1.教学态度是否激情2.教学语言是否激扬

  3.教师表情是否亲和4.示范是否有感染力

  2学习过程

  合理互动

  1.教材处理是否得当2.学生分组是否合理

  3.教学思路是否清晰4.器材准备是否充足

  5.安全因素是否考虑6.学生情绪是否调动

  7.场地器材是否科学8.个体活动是否指导

  1.是否关注学生生成2.学习方法是否个性

  3.目标制定是否适度4.学生自评是否落实

  5.学生体验是否充分6.反思时间是否保证

  1.引导是否因材施教2.内容轮转是否科学

  3.教学环节是否紧凑4.过程安排是否最佳

  5.教学启发是否注重6.学习问题是否解决

  1.教学组织是否得当2.教学设计是否考虑

  3.学生分组是否合理4.探究内容是否明晰

  5.合作评价是否激励6.探究思路是否引导

  1.语言表达是否清楚2.小组合作是否合理

  3.要领讲解是否明白4.探究方法是否培养

  5.动作示范是否标准6.教材处理是否得当

  7.教学思路是否清晰8.媒体应用是否合理

  9.处理生成是否科学10.预设目标是否达成

  3学习运动

  主体鲜明

  学习过程

  科学有效

  45合作探究

  清晰充分

  6知识技能

  掌握情况

  (2)自我诊断的一般过程

  如图所示,“课堂自我诊断”的一般流程为“教学初诊——尝试用药——事后确诊”,但由于大部分教师教授的班级为多个平行班,所以,在主要环节中还可以增加可在其他平行班中进行的“再次诊断”、“再成对策”、“再次用药”三个补充环节。

  a.教学诊断

  教师可在课间休息时间,快速地对照表中学生的表现指标和自我诊断要点,与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简单比较,对有深刻印象的环节用记号在自己的教案上进行标注,并简要描述情节与感受,防止过后忘记。

  b.尝试用药

  在平行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在前一个班级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如,可以在课间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感悟进行快速地思考、分析,选择一个对策,在平行班的教学中再次进行尝试,检验对策是否有效,注意是否有新的问题产生,然后获得新的教学感受,并在课间再次进行简要记录。

  c.事后确诊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参考课间在教案上的标注和简单记录,再次回忆自己在教学中的情况,通过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的回顾,诊断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思想、情感是否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然后,在教学理论、经验的指导下,对自己课堂教学做出确切的诊断与分析。

  (3)“课堂自我诊断”四要点

  a.强调现实

  “课堂自我诊断”必须围绕教学实践进行,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只有以现实情境为自我诊断和对比分析的起点,所得到的诊断结果才可能是客观的、真实的,也才能够让教师得以围绕自我诊断深入展开教学反思,切忌虚构、猜测与想象。

  b.注重及时

  通常,在课堂刚刚结束时,教师的体验和感受最强烈,如果当时

  没有及时进行记录,等到过后再写作的时候,就会觉得没有继续写下去的冲动与念头,而且会有印象模糊的感觉,甚至完全遗忘细节。

  C.把握细节

  “课堂自我诊断”的切入点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细节,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关注和留意课堂教学中的细节,如,关注某一教学环节的处理是否得当、某一教学语言的运用是否激励了学生的积极性、某一教学方法或手段的使用是否科学,只有这样,“课堂自我诊断”才能够真正收到实效。

  d.发散思维

  在进行“课堂自我诊断”时,教师的思维应该是开放的、发散的。特别要重视一些求异

  和批判性的发散思维。如,当高效地完成一个技术动作的教学时,教师就应当多问自己一个为什么——为什么会成功,换一种思路是不是会更好;如果是失败的经历,教师就更应该多问为什么——为什么会失败,原因在哪里,要怎样修正才能够取得成功。只有以发散性的思维从多个角度去观察、思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闪光点,教师才能真正思有所获。

篇十六:形成诊断、反思、学习、改进的内生发展机制。

 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

  为推动我校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引导和促进我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在学习先进学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我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目标,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为宗旨,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切实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引导学校主动融入省、市、县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三全”原则。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全程诊改,让诊改工作成为一种常态,常做常新。全校师生人人参与诊改工作,诊改点覆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从调研、制定方案、实施诊改、总结规律、建章立制,全程不间断,在首轮三年循环之后,按照年度为单位循环,持续推进,有效改进,逐步提升,逐步完善常态化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体系,最终达成目标更新。

  .自主原则。学校、教职工、学生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是人才培养

  工作质量保证主体,也是教学工作诊改的主体。在实际工作中要唤醒主体意识,明确教学工作诊改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教职工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生成长的基础。在教学工作诊改行动中,要以问题为导向,自主查找补齐短板。同时,也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质量至上原则。学校教学工作诊改的核心是质量,对象是“三个基本”。“基本办学方向”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根本,“基本办学条件”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基础,”基本管理规范”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保障,体现办学质量的主要指标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增强质量意识,加强质量提升,培育现代质量文化,是教学工作诊改的最终落脚点。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基于学校目前基础,我校力争通过实施教学工作诊改,建立并有效运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系统,完善学校自主诊改的人才质量培养评价机制,保证办学方向准确、办学条件完善、学校治理规范高效,逐步跻身综合实力省内一流、市内前列的品牌校,全面持续推动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具体目标

  (1)建好一支求真务实的自主诊改工作队伍。

  为顺利开展教学诊改工作,建设好平台数据采集和管理者队伍是重要保证。要培养一批熟练掌握数据平台准则和技术的专业人员,带动全员参与教学诊改基础性工作,便于客观、公正、及

  时、准确地将相关数据报到平台上;要建设好校本诊改专家团队,指导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具体工作的诊改。

  (2)搭建一个运行有效的数据平台,为诊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在我省统一管理平台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招生与就业、企业反馈、学生家长反馈五大互动管理模块。通过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的普遍建立和优化升级,按照源头采集、实时采集、准确采集、全员采集的要求,保证数据上传、分析、使用的质量,及时掌握和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状态,依法依规发布社会关注的人才培养核心数据和年度教育质量报告。

  止匕外,依托“智能校园”建设,打造智慧课堂、虚拟仿真实训室、电子阅览室、面向职业教育的在线学**台、一体化智慧办公系统、校园服务平台。

  (3)建立一套完善的诊改运行机制。

  深入调研,制定诊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和内容、责任,为我校开展诊改提供目标和依据。我省诊改工作方案共包含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99个诊断点。逐步完善诊改流程,培训、采集、诊断、改进、研讨,再培训、再采集、再诊断、再改进、再研讨;持续、螺旋式上升进行。各工作小组不定期召开会议,针对阶段性、个体性的问题开展诊改,每学年至少进行二次专项诊改;全校至少进行一次全面诊改年度会议,并据此撰写质量年报。

  建立我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断、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定期从我校教学实际由发,积极调动利益相关方有效参与积极性,围绕人才培养工作要素,进行自我诊断,及时总结经验,找生存在问题和不足,制定相应措施进行及时改进,从而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4)建成一个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以质量文化引领自主诊改工作,营造质量文化氛围,引导全体师

  生树立质量至上的理念。

  .落实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主体责任,梳理学校质量措施,调整质量目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手段,规范管理和办学,根据实际,建立符合地方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标准。

  .以师生发展质量为核心,以专业、课程建设为载体,在学校、专业、课程、教职工、学生等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系统的联系,强化各层级各方面的质量依存关系,建立“质量改进螺旋”

  形成“五纵五横”全要素、网络化、联动式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四、工作任务

  (一)健全组织,构建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教学部两级质量保证组织,分层推进学校质量保证工作。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教学诊改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安排诊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实施诊改工作。学校成立质量保证工作委员会,由校长任主任,负责质量保证工作的制度制定和业务指导等。设立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的制定及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设计与考核诊断,编

  制学校质量年度报告,贯彻执行、组织落实学校质量保证工作委员会的决策和决定;下设学校考核诊断工作组,负责协调推进学校整体考核诊断工作。

  设立专业质量保证工作组,由主管领导任组长,负责专业建设、课程实施、师资队伍、德育管理的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标准、课程标准的审核及诊断监控,撰写专业质量年度报告,保证专业建设的实施质量。

  (二)完善规划,构建目标体系

  1,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制定学校“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及专项规划,在学校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基础上,编制部门规划(专项子规划),形成学校

  “十三五”战略规划体系,明确学校各项工作发展目标。

  根据规划目标,确定年度建设目标,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呼应的目标链。依据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了学校专业建设、信息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素质培养等八个专项规划。依托学校专业建设专项规划,各专业编制专业建设子规划、专业建设方案、课程建设规划,明确年度建设目标,形成学校专项规划与每一个专业及课程的目标执行链。基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规划,教

  师编制个人成长发展规划。基于学校学生素质培养专项规划,学

  生编制个人成长发展规划。

  .合理分解任务,落实建设目标

  根据年度建设目标,编制年度工作计划,在此基础之上,编制年度任务书及任务分解表,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将任务完成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确保各项建设任务的完成与规划目标的达成。

  .建立反馈机制,实现规划目标

  将建设任务的落实完成情况与信息平台相结合,实现数据过程性、实时性采集。基于数据进行分析,每项建设任务进行自主诊断,形成任务执行报告。自下而上,完成部门规划、专项规划、学校总规划的年度执行报告。依据报告结论,不断修正目标链,逐渐逼近学校规划目标,实现规划目标。

  (三)完善标准,构建标准体系

  .完善学校各类标准

  梳理学校各项工作,制定工作流程及标准;在工作程序及标准的基础上,配套制定该项工作的建设标准;为激发教职工的内生动力,保证各项工作按照建设标准保质保量完成,完善考核标准及绩效标准。

  .完善专业和课程标准

  依据专业建设规划,分专业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建设标准,制定课程开发标准、课程实施标准、课程评价标准,形成专业教学标准体系。

  .制定教师发展标准

  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能力、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规划教师职前一入职一职后成长路径,建立学校教师准入标准、入职培训标准,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资格认定标准,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

  .制定学生发展标准

  以提高学生生涯发展能力为目标,规划学生适应一提升一成

  长途径,建立学生品德行为标准、身心健康标准、专业技能标准、社会实践标准,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四)诊治结合,构建内控体系

  1,梳理重点工作风险点,加强过程性监控

  根据“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个纵向系统的职责,厘清各部门的管控事项,梳理、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及管控事项工作流程,形成学校内部制度体系。根据学校重点工作标准,确定其风险点、监控点,修改制度及流程,完善预警,并对其实施监督控制。学校层面,由办公室、督导室、质量管理办公室实施,对财

  务预算、财务收支、基础建设、招标采购、资产管理、人事任免等重大事项进行监督控制。

  专业层面,由教学部实施,对专业调整、建设、运行及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督控制。课程层面,由教学部实施,对课程开发、实施、评价进行监督控制。教师层面,由教学督导处实施,对教师考核聘任及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兼职教师、青年教师各类型师资队伍建设进行监督控制。学生层面,由政教处、资

  助办实施,对学生资助、学籍管理、宿舍管理等进行监督控制。

  .建立质量监控制度,加强诊改工作监控

  在自我诊断的基础上,依据数据信息平台,质量管理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对其进行自诊报告评价。按照评价结果,由具质量报告,各部门依据质量报告,制定整改方案。为确保各项工作质量,在学校诊改工作中,相应制定数据采集、管控、应用制度及相应标准、自诊报告评价标准、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整改工作反馈制度等,形成考核性诊断制度体系,以“零缺陷”的思维保障

  教学工作的质量。

  (五)搭建平台,提供技术支撑

  在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搭建学校教学诊改工作信息化管理平台。完善现有业务应用系统功能,建设智能校园网络。在现有网络基础环境条件下,依据质量监控、大数据分析及数据挖掘理论,建立三层体系结构的信息化网络系统,即基础网络层、业务应用层、质量监控层,实现学校各项工作的智能化、透明化。

  1,完善基础网络设施,满足运行需求

  依据诊改工作需要,在现有网络基础之上,完善学校基础网络设施

  和环境,实现无线网络全域覆盖;建立学校数据中心,满足各项业务应用系统运行和质量监控工作的数值运算、数据存储需求。

  2,规划业务应用系统,搭建智能网络

  按照学校部门职能和专业教学工作需要重新规划业务应用系统。建立集成各业务系统的业务大厅,同时建立移动业务应用平台,实现学校各项工作的状态查询、流程跟踪、数据统计的信息可视化、应用智能化和办公高效化。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在信息化数据管理平台中增加在线课程评价、专业建设跟踪监测、教师、学生成长轨迹档案等功能,完善教学资源库建设,建立移动学**台,优化教学服务功能,使之更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建立质监预警平台,实现融合对接

  建立基于各项业务系统的质量监测预警平台,主要功能包括:业务状态数据采集、业务状态数据统计分析、业务发展趋势

  预测及预警、业务状态侦测反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学校业务工作实现及时、持续、有效的监控、诊断和改进,同时实现与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天津市职业教育信息化平台的融合对接。

  五、组织实施

  (一)构建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

  .建立学校螺旋循环上升机制

  根据建设一一诊断一一改进的工作思路,确定各项工作的诊

  断与改进流程,构建自主诊改运行机制,即:规划目标一一制定标准——年度实施一一执行报告一一生成系统部门自我诊断、提

  交诊改报告一一学校抽样复核一一学校反馈复核结论和改进建议一一复

  核结论应用(绩效考核、校内通报)。通过反复循环,持续改进提高,直至达到既定目标。

  .建立质量报告反馈机制

  建立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5个横向层面,学校交部门(学部)一教研组三层级的质量分析、报告、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反馈实施、运行中由现的问题,反馈诊断结果与改进建议。制定学校质量分析与报告制度,明确报告发布的频次、内容、要求。编制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向社会、家长及全校师生开放,接受大家的监督。

  .建立质量预警机制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对学校重点项目及重要诊断点进行预警。根据预警反馈数据,指挥决策系统及时做由工作任务和实施进度调整,确保工作质量。

  (二)诊断与改进的运行实施

  根据“五纵五横”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要求,立足横向定标准,纵向抓落实的原则,对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个纵向系统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梳理,使每一个横向层面的诊改

  工作均能按照螺旋循环模式实施运行,不断提升,逼近目标。(具

  体情况见附件二)

  (三)诊断与改进的工作进程

  .制定诊改实施方案。制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实施方案,并研讨论证,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工作实施方案,并启动

  学校诊改工作。

  .培训学习,增强意识。组织全体管理人员参加省、市教学工作诊

  改实施方案研讨培训会,聆听专家讲座;利用校园网、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职教专家关于教学工作诊改文章,向全体教职

  工渗透诊改理念思想。

  .编制与完善规划。学校将修改完善校级“十三五”规划、专项规划,明确规划目标标准,分解规划目标,搭建目标、标准链条;基于学校发展目标,从横纵两个维度编制发展规划,横向

  制定专项子规划,纵向各职能处室制定部门工作规划(计划),教师、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搭建体系,梳理制度。搭建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梳理学校管理制度,建立数据采集、监管及使用制度,建立诊断性考核制度。以中层管理、教学管理、骨干专业建设及财务管理为实验田,基于工作流程,细化各环节的建设要求与工作标准。

  .建设实施与自诊。各个职能部门及系部进行自我诊断,并

  完成部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自我诊改报告》,每个质量保证主

  体形成一个质量改进螺旋。

  .学校内诊。学校进行内部自我诊断,完成学校2017年度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自我诊改报告》。

  .接受复核。学校组织专家对诊改工作进行自我复核,对诊改不深入、不精准、不彻底的要责成相关部门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为确保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学校质量保证工作委员会、质量管理办公室、专业质量保证工作组,为该项工作提供人员保障。

  (二)机制保障

  从学校长远发展视角,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诊改工作绩效考核制度(部门绩效考核办法),组建专项督查组,结合诊改工作相关制度,将考核结果与激励桂钩,从严推动诊改工作落实。

  (三)资金保障

  根据诊改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科学分析实现目标任务所需的资源条件,学校设立专项资金,统筹使用,用于添置设备、激励先进,加强诊改工作的资金保障。

  (四)技术保障

  全面对接我省统一的管理平台,依托学校“智能校园”建设,组建由基础网络、数字媒体、后台管理专业技术团队,负责学校

  数据管理平台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为诊改工作长期持续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篇十七:形成诊断、反思、学习、改进的内生发展机制。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教学诊断与改进平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曹亮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15期

  摘

  要:职业教育本身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经常给人以“没有标准”的错误认识,也就导致了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不被重视甚至被诟病。职业教育必须要進行改革和发展,改变人们固有的思维和观念,改进自身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其发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平台的构建需要建立在完善的教诊改机制基础之上,其功能是对目前学校教育教学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进而给出相应的结论与整改意见,促进教育教学的提升。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诊改;教诊改平台

  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追求高质量教育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这就使得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需求作出相应的改变和探索,职业教育在此次探索中更应该加快步伐,加速实现现代化以适应时代的需求。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专业性技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更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国务院早在2014年5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该决定中提出了强化督导评估,要求完善质量评价制度,定期开展评估,注重发挥行业、用人单位的作用,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2015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要求职业院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并进行完善提高。由此可见职业教育诊断与改进势在必行,这是一项关系到学生个人发展、职教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

  1实施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意义

  职业教育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更多的学生和家庭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普通高中、高等教育上。职业教育本身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经常给人以“没有标准”的错误认识,也就导致了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不被重视甚至被诟病。而现实的情况却是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必须要进行改革和发展,改变人们固有的思维和观念,改进自身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完善整个职业教育的制度,促进其发展。

  2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的完善

  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平台的构建需要建立在完善的教诊改机制基础之上。倘若学校对这项工作都还没想明白做什么,那肯定是没有办法做好的。学校的组织机构是否完善、各类标准是否明确、相应的工作制度是否编制到位,这些都关系到教诊改平台构建后能否起到应有的作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用。通俗一点来讲,目前的技术手段要实现一个平台的建设易如反掌,而真正要让平台恰如其分的起到应有作用,是需要学校通过认真思考分析该项工作,全方位做好准备的。

  2.1教诊改组织机构的完善

  通常职业类学校的教诊改工作都会有分管校长领导负责,设置教诊改办公室负责相关工作的组织开展,最后由各处室、系部来具体实施,虽然表面上看似组织完善,但实际落实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原因就在于落实的处室、系部人员往往都是门外汉或者对教诊改工作一知半解,导致工作无法深入流于形式。教诊改组织机构的完善需要在各条线配备专业的人员,确保从分管领导到教诊改办公室再到处室、系部都能充分理解并贯彻执行相关工作。同时需要设置教诊改监督部门,监督教诊改工作的执行并对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监督部门直接向分管领导汇报,便于掌握最直接的信息。

  2.2与教诊改相关的各类标准的完善

  职业学校的质量怎么样,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这是实施教诊改的基础。目前很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都是过时的、不全面的,教师教学质量无法客观体现,学生的学习评价单一片面,家长、企业各方的社会评价无法有机融入到学校中,这些都是目前教诊改工作推进的短板。职业学校需要在教学资源配置、专业建设等方面制定专业质量的标准;在教师教育教学、师德师风、教育科研等方面制定教师发展的标准;在学生学业生涯方面制定学生发展的标准。

  2.3教诊改工作机制的完善

  教诊改需要有完善的信息发布机制,通过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层面工作报告形成系统性的质量报告,各部门通过该报告自我诊断,查找不足,制定措施积极改进,从而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教诊改工作中还需要完善教学预警机制,学校督导部门通过听课评课的方式对任课教师课堂教学和教学常规进行监督和检查,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保障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教师成长。同时,学工处、教务处、教研组和教师在不同的层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预警,对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做阶段性预警处置,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3教诊改平台的构建

  在目前教育现代化的形势下,教诊改平台的构建必须要依托于智慧校园来实现,完善的信息化环境是实现教诊改的保障。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教诊改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对目前学校教育教学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相应的教学质量数据,进而给出相应的整改意见促进教育教学。因此平台的构建需要注意:

  (1)充分利用现有学校网络软硬件资源,比如学生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这些都是目前学校普遍拥有的,教诊改平台要能够与现有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必要时可借构建平台的机会提升完善原有的软硬件资源,以满足今后越发复杂的功能需求。

  (2)教诊改平台要能够实现数据人工录入和自动识别获取,比如督导员在督导听课时记录的内容和数据可以通过平台录入,同时也可采取人工智能自动识别获取数据录入的形式,当督导员无法到达教室听课时,可采用人工智能的图像、声音采集设备记录教师的教学过程,通过分析产生数据。

  (3)教诊改平台需要给不同层面的管理者、参与者赋予不同的权限,方便采集数据、提供相应功能、共享对应数据。教诊改与普通的管理平台所不同的是,需要各个层面人员的参与和反馈,比如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督导对教师的评价,家长对学校的评价等。所以不同角色的划分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平台功能,让参与者都能融入到教诊改的过程中。

  (4)数据分析很重要,当教诊改平台将所需要的数据都准备好了之后,剩下的就是对数据进行分析,然而,这个分析的脚本编写必须按照之前所制定的各项制度和标准非常吻合,只有这样才能分析得出准确、客观的教诊改数据,从而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提升。

  4总结

  教诊改平台的构建关系到该项工作能否高效、客观的发现并指出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自查自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符合企业、社会需求的学生,让学校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让学生步入正确的人生轨迹。职业学校的教诊改工作必须全员参与,在完善的制度和工作机制下共同协作配合,利用通过平台构建的契机促进教诊改的落地实施,从而让职业学校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郑永青.五年制高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探索[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9,(9):70-73.[2]甘志勇,杨兴江.智慧校园平台支撑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方法及工具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32):59-62.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3]黄挺顺,朱毅芬.“互联网+”背景下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实践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52):277.[4]李双红,何燕.高职院校结合诊断与改进工作搭建网络教学平台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9,(31):312-313.[5]杨勇,白晶.基于PDCA循环视角的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探析[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6):74-77.

推荐访问:形成诊断、反思、学习、改进的内生发展机制。 反思 诊断 内生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