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团支部形式分析(6篇)

团支部形式分析(6篇)

时间:2022-11-20 15:5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团支部形式分析(6篇)团支部形式分析  团支部工作计划班级情况分析报告  团支部工作计划班级情况分析报告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我们已经是大二的学哥学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团支部形式分析(6篇),供大家参考。

团支部形式分析(6篇)

篇一:团支部形式分析

  团支部工作计划班级情况分析报告

  团支部工作计划班级情况分析报告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我们已经是大二的学哥学姐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班的同学们一起努力,一起成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班级同学彼此间的感情也不断加深。作为法学09-2班的团支书,本学期的计划尤为重要。

  如果一个班级的全班同学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那么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办到的。就像我们可以一起爬上山巅,一起呼喊一样。同时,在这样的氛围中,也将更容易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以及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对此,我认为,团支部工作应从集体凝聚力中入手。

  所以,我这学期的工作目标主要是以下三点:

  一、加强同学间的交流,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

  二、以学为本,力求班级整体成绩更上一层楼,力争无挂科,提高英语四级通过率;同时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组织同学们多参加课外活动。

  三、在上一届班委工作基础之上,树立班级形象、争创院级、校级先进班级。

  针对本学期的工作目标,现做出以下具体工作计划:

  1、积极开展班级互动活动。在本学期开展多次团支部互动活动,比如说‘我爱集体’活动,心理历程讲述,同学间的快乐一刻等,还

  有,在十一、中秋节或元旦放假期间策划组织一次集体出游,以此达到增强同学间交流及感情的目的。

  2、发挥班级集体的温暖。向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团支部成员伸出最无私的援助之手。计划与团委阳光志愿者服务队联系,参与一次大型的公益活动,如慰问老人院等。

  3、建立学习互助竞争小组,要面对全体学生,顾全大局,做到抓两头促中间。首先要善于发现优等生,在班中树立榜样。对表现好的学生要经常鼓励,既要肯定成绩,也要不断督促,使他们不断取得进步。在生活上、学习上从“爱出发”。主动接近,真诚、平等对待,深入了解他们落后的原因,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还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努力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并让他们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同时也能培养同学们的互助精神,增强同学间的友谊。我班于大一下学期四级通过率达50%以上,计划在大二上学期,采取一对一的方式由这些同学带动未过四级的同学,增强同学间的竞争意识,增强同学们的时间观念!另外,还要抓好班级上课的纪律,因为纪律是成绩的保证。要让每位团支部干部管好自己也要带动好同学,这样即加强了班干部的能力,又使班级纪律得到提高。

  4、实行班务公开。设立班务公开日(一月一次),使班级事务更加公开化、透明化,使班级里的同学人人都可以参与到集体事务中来。同时,广泛采纳同学们对班级事务的意见,集思广益,争取使班级工作更上一层楼。

  5、在工作方面,班长、团支书及其他班干部,既要分工明确又要相互配合,坚持每周开班委会,针对班内出现的新问题制定新的对策。班委会由班长或团支书主持召开,应积极准备,保证开会效率。另外,对于班会负责人要做好纪录,以便开展工作。

  6、在已经建立好的班级博客里继续展现团支部每位成员的风采。班级博客,即是我班同学交流的平台,又是我班同学展现才艺的舞台,要有周期性的更新班级博客,剔除带有消极意义的东西,展现年轻人的风采

  以上就是本学期团支部的工作计划。总而言之,在大二这个关键的时期,团支部会好好工作,努力为每位同学服务,使同学们更加友爱、团结,使我们法学09-2团支部更加优秀。

  团支部工作计划班级情况分析报告

  一、完善自身建设,常规工作有序进行

  1、团支部定期召开班子例会,会议有记录,认真、规范地填写好团支部班级小档案。

  2、团支部档案的管理力求清楚、明了,团总支下发的各种文件,支部计划、总结,各项活动的计划、方案等都做到一一归档。

  3、认真做好每年度的团费、团报、团刊的收缴、征订工作。

  二、积极开展班级活动,丰富课余时间:

  1、积极筹备每月校团委所制定的主题团组织生活,不断创新通过不同方式使同学们不仅能提升思想认识又能加强团队协作精神。

  2、多举行文艺、体育方面的班级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不仅能使同学们较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减少虚度光阴的情况,还能促进同学之间的友情,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3、收集意见,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对具体活动地点、方案以及备用方案进行详细的制定。

  4、积极组织同学参加学校及各院系举行的各类文体活动,并对参加者给与一定奖励。

  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努力让团支部的工作更加顺利,能够在今年的工作中更上一层。

  四、具体方案

  1、加强班委团支部的建设,增强其工作能力与效力

  2、班委团支部成员同时也是班级成员,对班级事务的处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需要不断的学习,来增强其业务水平,更好的、高效的为同学服务

  3、要有一个完善的班级制度,也让班级成员知道,班委团支部处理事情对事不对人。

  4、每月组织一次班级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5、在组织活动时应充分考虑班级成员的经济接受能力,力争每位班级成员都能参与,并注意出行的安全。

  6、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增强班级内部的协助精神

  五、总结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此方案的带领下,这学期更加完美的去做好团支部工作:让我们通风1102班团支部工作更上一层楼,创造出一个完美的班级!

篇二:团支部形式分析

  团支部工作计划分析最新

  团支部工作计划分析最新

  计划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任何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计划。为解决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下面是由工作计划网为大家整理的团总支工作计划,欢迎参考。

  一、强化青年思想教育,提高青年责任意识。

  开展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活动,提高青年的政治素质。以集学习、个人自学、讨论交流、读书征文等方式分主题、有侧重地组织、引导青年深刻领会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内容,统一青年思想、凝聚青年力量。利用节假日和重大纪念日,组织青年参观了解改革发展成果,增强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

  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1、强化团员青年业务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争取处党政支持,通过“结对、带教”等形式,深入开展新进大学生业务培训工作,帮助新进人员尽快适应海运工作,掌握业务技能,为处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2、继续深入“号、手”创建工作。以处政务心为重点,巩固“共青团号”与“文明执法示范窗口”的创建成果,设立“青年文明示范岗”,培养青年的团队精神和建功热情,树立“工作高效、服务优质”的海运窗口良好形象。

  1/3团支部工作计划分析最新

  4、通过定期座谈、问卷调查、一对一谈心等方式,关心青年所需所想,倾听青年心声,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年工作,维护青年利益。

  三、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改进团员青年作风

  1、切实推进团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团干部教育培训,培养团干部关注时事、开拓思想、提高敬业精神和履职能力,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着力改进团干部作风。使基层团干部增强与青年的感情、加强与青年的联系,脚踏实地,务实求效,做好基层青年维稳、凝聚和服务工作。进行廉洁自律教育,做到政治上过硬、作风上扎实、自律上严格。

  四、开展团日活动、陶冶青年情操

  1、开展“难忘历史、奉献青春”主题团日活动。开展志愿公益行动、红色之旅等形式的主题团日活动,使团员青年受教育、获启示、得成长。

  2、结合当前形势,引导团员青年结合海运工作,围绕经济转型年如何做好海运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等主题展开活动。引导青年从与自身相关的环境出发,关注社会时局和发展,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为构建和谐海运贡献一份力量。

  总的来说,我们的工作还有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所以,在下一个阶段的工作,我们将不断的努力,把我们的工作做到最好!2/3团支部工作计划分析最新

  3/3

篇三:团支部形式分析

  团支部调研报告2篇

  内容摘要调研报告以如何进一步扩大基层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联系,构建起多层次的联系体系,从而实现对团员青年的全覆盖,不断增强新时期团员意识和团的基层组织活力为调研重点,调查了上海各领域的团组织联系覆盖团员青年的情况,揭示了当前团支部在联系覆盖团员青年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了影响团支部活力建设的要素,最后从加强思想凝聚、组织凝聚和服务凝聚三方面入手提出了加强团支部活力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团支部活力

  加强联系

  扩大覆盖

  增进意识保持和增强共青团组织对广大青年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为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服务,这是团的工作的核心任务。当前,上海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提升、社会结构转型、城市功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这既是一个“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现期”。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共青团组织要圆满地实现自身使命,就需要增强忧患意识,突出重点,**难题,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不断增强团工作的生机,不断增强团组织的活力。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就是如何进一步扩大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联系,构建起多层次的联系体系,从而实现对团员青年的全覆盖,不断增强新时期团员意识和团的基层组织活力。课题研究的切入口是团支部的活力建设,团支部具有“单位最小、数量最多、对象最直接、工作最落实”等特点,只有团支部有了活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增强团员意识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本课题由团市委组织部牵头,上海交通大学团委、复旦大学团委、宝钢集团公司团委、建工(集团)总公司团委、普陀团区委、长宁团区委等6家单位共同参加。课题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下基层访谈、研讨等方式开展研究。一、当前基层团组织联系覆盖团员青年的基本情况课题组对地区、青工、高校等各领域的团支部建设情况作了一次调查梳理,并到6家成员单位进行了座谈交流。调研中了解到,全市各领域团员青年的流向、分布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对各级团组织联系、覆盖团员青年方式的有效性和全面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基层团支部的活力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各级团组织相应采取了一些巩固、调整和发展团的组织覆

  1/12盖形态的新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地区领域情况1、体制外青年跟随“两新”组织向园区、楼宇集中,团组织通过区域性建团实现覆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全市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并入驻各类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经济开发区,以及各类商务区中的商业大楼,其中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组织搀杂,涉及的领域包括高新科技产业、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等诸多方面,这些“两新”组织中汇聚了大批白领青年、蓝领青年和外来务工青年,而建团工作却一直比较困难,团组织对这些青年的联系和覆盖需要进一步加强。如:**区的“两新”组织8000多家,其中资产超百万元的1000多家,绝大部分分布在全区各类园区中,这些“两新”组织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有38000余人,已确认的团员2840余人。而作为中心**区,**区内商业商务楼宇较多,楼宇内也集聚了较多的高学历、高层次青年,仅南京西路街道辖区内就有梅龙镇广场、中信泰富、恒隆广场等各类商务、写楼53幢,其中入驻了许多知名企业,汇聚白领青年达24000余人。针对这些情况,地方团组织纷纷探索建立起区域性的团组织,如:建立楼宇团支部、园区团支部等,这些区域性团组织打破企业、机构、组织的间隔,针对各类园区、开发区、商务区中的不同青年群体的需求,组织开展各类社会化的、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力求覆盖到整个区域,实现对全体团员青年的有效联系。在此基础上,这些区域团组织逐步建立起以各种类型团支部为核心,以青年中心、各类社团、俱乐部、兴趣小组等为载体的多层次组织网络,实现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2、互联网络成为青年大量集聚、密切交流的场所,团组织引导、参与网络建团实现覆盖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和各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量的团员青年实现了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传统的组织联系方式已很难联系、影响、覆盖到他们,而互联网络却逐渐成为了一个能够大量集聚和迅速集聚青年的场所。“4·16”涉日游行队伍的集聚方式、“快闪族”的人群召集方式、各类青年“自组织”的动员和组织方式,都充分展示了互联网的这个特性。因此,各级团组织都在思考如何借助网络实现对团员青年的联系与覆盖,并把这项研究作为使团员青年从“社会人”向“组织人”回归的重要课题。如:地区团组织积极探索以网络为平台来创新团组织的工作手段、活动方法和运行机制,扩大对团员青年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许多区的团组织建立了团的专属网站,有的建立虚拟团支部,在网上开展团的活动,吸收游离在体制外的团员回归团组织,也吸引有上进心和政治需求的青年参与团的活动。一些社区团组织则与那些青年实名参加的会员制网站

  2/12建立联系,探索以会员制网站为载体的有效联系团员青年方式。如长宁区虹桥路街道团工委与“虹桥青年白领俱乐部”合作开展“相聚虹桥白领party”、“青年成才论坛”、“上海白领回归童年夏令营”等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更多团员青年参加团的活动。此外,一些网络公司也参与了试点工作,如盛大网络、第九城市等都成立了团组织实体,并在网上建立了虚拟团组织,由于这些公司的人气旺盛,在凝聚网上团员青年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第九城市团总支还利用本单位团员青年自主开发的团员oa系统进行了“第九城市第一次网上团员大会”,通过选举系统公布团委候选人情况,并组织公司团员通过网上投票,选举产生了第九城市第一届团委。3、青少年社区意识增强,团组织通过组建、活跃居民区团支部实现覆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政权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强化社区工作,社区的环境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力量配备等都得到较大改善,社区对市民衣、食、住、行、娱乐、安全等各方面的影响正显得日益重要。同时,在社区团组织的努力下,青少年的社区意识也在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愿意参加社区团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许多街道、社区团组织在居民区中建立起活动型的居民区团支部,部分社区的居民区团支部组建率已达到或接近100%,普陀、黄浦等团区委还制定了《星级居民区团支部晋级标准》。居民区团支部发动团员通过直选选出自己满意的团支部书记和委员,并自行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受青少年喜爱的活动。如黄浦团区委在南京东路街道厦门、贵州两个居民区率先开展了团总支民主直选的试点,通过广泛动员,采用“共青团选举证”的办法把选举权交给珍惜自己民主权利的小区团员,在选举过程中设立了自荐、考察和审定的程序,提高了选举的透明度。通过直选推出团员青年信任、社区居民认可、党组织放心的优秀团员担任居民区团组织负责人,不仅增强了团员青年的社区意识、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同时促进了居民区团组织与团员青年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居民区团组织的生命力。(二)高校领域的情况1、完全学分制和后勤社会化的实行使学生群体流向发生变化,团组织通过灵活设置组织进行多重交叉覆盖第一,完全学分制打破了过去集中统一的教育模式,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这项制度实行后,同一班学生在选课方面出现了很大差异,很难在一起集中活动,班的概念被大大淡化了,长期依托班的建团模式也就发生了动摇。一方面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性大大增强,学生参加团组织活动的主动性大打折扣,给团的活动开展带来了难度;另一方面,同学不同班(年级)现象出现,传统班团组织设置相对稳定性与

  3/12学生活动时空分布的多样性产生了矛盾,导致传统班团组织功能退化,团活动存在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质量不高,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第二,高校后勤社会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共同办教育,将社区的力量结合到高校建设中来,但这项改革将使学生公寓逐渐远离校园,特别如占地4600亩的松江大学城,那里汇集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等多所高校,学生规模达4万人,这些高校共同构建没有“围墙”的大学园区。在各类学生社区里,学生居住更为集中,硬件设施更好,不同班级、专业的学生可能住在一起,由于服务和管理有社会力量参与,公寓、社区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交流、娱乐的重要场所,以班级团组织为载体开展的活动将进一步减少,团组织如何覆盖到这里成为一个新问题。此外,校园内开始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延期毕业学生和越来越多的已毕业而未就业的“校漂族”青年,对这一青年群体的管理和引导也成为了高校团建的一个难题。面对这些情况,许多高校团组织突破过去依托班级建团的单一模式,转变为依托班级建团与依托生活园区、学生社团等建团相结合;突破过去只建班级注册团支部的静态模式,转变为静态班级注册团支部与动态区域性活动团支部建设相结合,做到“多种模式结合,多重交叉覆盖”,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全覆盖无盲区。同时,加强对“一体两翼”工作格局的探索和实践,加大高校团委和以学生会、学生社团等为主的“两翼”的领导和指导力度,促进高校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在工作和活动上与高校团组织进行密切配合和有效补充。如上海交通大学团委通过成立社区团工委、楼栋团总支、楼层团支部,建立起社区团工委——楼栋团总支——楼层团支部的一整套组织体系;在社团,通过设立社团中心团总支、以社团为单位建立团支部的组织架构,建立起一套以社团支部为主体,中心团总支为上层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模式。目前,全校108个学生社团已有92个学生社团申请并成立了团支部,支部覆盖率达85%。通过楼栋、社团使活动功能覆盖到每一位同学,同时,还针对各类型的学生群体巩固、调整和建立相应的团支部,如建立研究生实验室团支部、未就业学生团支部、延期毕业学生团支部,真正形成“多重覆盖、不留空白”的团组织建设机制。2、班级形式仍将长期存在,团组织通过强化自身建设深化与团员青年的联系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依然有70-80%的大学生是通过班级组织起来的,大学生的行政、教学管理等日常事务也是通过班级这一形式组织实施的,因此,目前通过班级建团仍然是高校的主要建团形式,并将长期存在。然而,班级团组织功能的弱化是个不争的事实,同时,加上团组织和

  4/12学生组织的工作活动时有重合,造成部分班团活动的消极竞争,进一步弱化了班级团支部的作用。为改变这种状况,强化班级团支部建设,进一步发挥好班级联系、覆盖团员青年的作用,各高校团委进一步明确班级团支部的主要职能,积极整合团委和班委的班子力量,整合班团的工作资源,理顺班团组织的工作职能,有的高校团委还为班级团支部的活动提供专项“团建改革基金”进行支持。复旦大学团委则将班级团支部作为工作的突破点,在全校300多个班级团支部中开展创建“示范团支部”的活动,通过深入挖掘基层的创造力,给团支部搭建一个舞台,给团支部一个驱动力,让班级团支部从碌碌无为或者自娱自乐的状态中走出来、活起来。一个个“示范团支部”不断拓展广度和深度,发挥出良好示范效应和规模效,使班级团支部加强了与团员青年的有效联系。(三)企业领域的情况1、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团的组织设置带来影响,团组织通过建立青年工作协调机制来加强工作力量在传统企业形态中,企业团组织都处于同级党组织直接领导下的党政工团这一行政架构里。同时,企业的团组织还要受上级团组织的工作领导。但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后,其管理日趋法制化,且利益最大化这一企业内生目标逐步外现,成为企业行为决策的最终标准。因此,企业团组织的存在依据受到挑战,团的职能需要重新定位。现代企业制度推行以来,许多企业团组织被撤并,团干部力量被削减,团组织在很多企业事务上不便于介入,尤其是在基层企业的最基层,改制后的车间,甚至班组分工更细、任务更重,有的还兼有“三班倒”,这对于团的基层组织的设置,如团总支、团支部的设置及团总支和团支部书记人选的选定都需要作重新的权衡和调整等。团的工作能否纳入企业管理考核范围,直接决定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力、参与面和直接效果。针对这些情况,企业团组织紧紧依靠党建带团建,从培养青年人才和培育企业文化等方面入手,着力提高共青团对企业综合利益的贡献率,不断巩固、调整和发展现有阵地。在组织架构方面,则依托党政力量建立企业青年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联席会议等青年事务协调机制,使团组织的工作环境得到优化,工作力量得到加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团组织设置困难所带来的不利影响。2、企业团员青年流动性增强,团组织通过创新组织设置形态实现有效覆盖一方面,随着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企业职工呈现高流动性,企业青工队伍逐步萎缩,许多青工流出企业,同时,也有许多外来务工青年流入企业。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如建筑公司、航空公司等,由于工作需要,造成团员青年的流动性大,分散度高。再一方面,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中散见一大批团员青年,但其人事材料都由人才中心管理。从企业团

  5/12组织联系覆盖团员的情况看,有的企业团组织规模不断缩小,建制从团委萎缩到团总支再到团支部,最后甚至一个团员都不剩;有的企业流动团员不断增加,甚至超过了企业原有团组织的规模;有的企业有团组织到团员青年无法集中,无法开展活动;有的企业则有团员,但团员找不到团组织。为此,企业团组织尝试研究如何通过行业联系、资产联系等方式实现建团,以有效覆盖团员青年,如通过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人才中心、国资大股东等实现建团工作;加强对流动团员的梳理和制度规范,进一步明确对各类流动团员的管理办法,根据团员流动的特点,以“哪里有团员,哪里就有团支部”为原则,建立相应的临时团支部。如建工集团团委依托工程建立项目团支部,完成工程施工任务后解散,再根据新的工程建立新的项目团支部;电气股份公司团委设立流动团员联络站,把流动团员管理统一纳入公司全体团员的管理体制。二、团支部在联系覆盖团员青年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各领域团组织联系覆盖团员青年的现状中反映出一些问题,经过各级团组织的共同努力,正在逐步得到改善和解决。虽然许多问题带有全局性,在处理和解决过程中需要通盘考虑,但从团支部是团组织的基层战斗堡垒和全部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来看,当前基层团支部的活力明显不够,在联系覆盖青年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一)团支部的覆盖方式与团员流动情况不相适应1、体制外领域流动团员集聚,但建团困难,团支部无法覆盖体制外领域主要指各类“两新”组织,其中的团员数量众多,除了在流动中流失的一大批团员,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流动团员,这些团员分布散、成分复杂、流动性很大。在“两新”组织中建团的工作已开展多年,但成效还是不显著,建团率还很低。据统计,XX年团内口径能够统计到的14—35周岁青年数约为304万,而市统计局统计的18—34周岁青年就达317万。目前,仍有大量的团员青年找不到团组织,而已建立的各类区域性团支部对团员青年的联系覆盖面还不是很广。2、体制内部分领域团员的活动时间、空间变化大,团支部覆盖有困难体制内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中,团员的流动性也在加大,无论是地区、高校,还是企业,无论是哪种机制的转变,都造成团员活动时间、空间的不一致,使团支部很难去统一开展活动,由此应运而生各类以“化整为零”或“动态组合”方式组成的团支部,力争消除时间、空间带来的限制。这些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得到很好的总结推广。(二)团支部的职能定位与客观能力不相适应1、团支部工作要求面面俱到,但实际难以保证实现对团支部工作的要求太全面是导致团支部战斗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团支部是直接联系团员青年的一线单位,上级团组织的所有工作要求都汇集

  6/12到团支部,使团支部应接不暇,疲于应付而无法细致入微地开展服务团员青年的工作。而实际上,各种不同类型的团支部的职能并不相同,如机关团支部、企业团支部和学生团支部,其工作侧重点有着显著的差异,可在组织职能上却没有做过区分。2、团支部工作重点不突出,导致团支部竞争力较弱基于团支部工作要求的面面俱到,许多团支部在工作中往往没有重点,没有针对性,眉毛胡子一把抓,整体工作缺乏特色,因此与其他青年组织、青年团队相比竞争力较弱。如高校中的班委、企业中的青年突击队、共青团号、社会上的各类青年社团、青年“自组织”,经常显现出强于团支部的活动能力和影响能力。3、团支部干部精力分散、动力不足,工作热情较低团支部的团干部基本上都是兼职的,精力较为分散,加之工作要求的分散、活动竞争力的低下,许多团支部干部工作动力不足,信心受到打击,认为在团支部岗位得不到锻炼,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直选工作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团支部干部的工作动力,但还需对团支部的要求、职能、重点进行梳理,对团支部干部进行工作培训,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团支部干部的工作热情。(三)团支部的运作机制与工作目标要求不相适应1、团支部的社会化运作程度较低,活动范围较局限由于团支部能够调配的工作、活动资源十分有限,且大多是非独立的建制,对单位团委的依赖性较大,自我进行社会化运作的意识、能力都较低,因此,其活动范围一般较为局限。在“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团支部的“单位性”使其对社会的影响力、对团员青年的凝聚力程度都较低。2、团支部的民主参与程度较低,团员意识较为淡薄团支部中的团员除了支部委员会成员,大多没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在一般情况下,通常是一个被动的参与者,或可称为一个“观众”,因此,长此以往造成缺乏主人翁意识,对团支部工作较为淡漠,甚至对团员身份产生麻痹感。一些活跃的团支部往往是团员发动得好的团支部,团员都把团支部当成自己的家,但团员的这种主动参与团支部工作的热情缺乏机制性的动力保障。三、团支部活力建设的若干影响要素分析以上这些分析可能并没有穷尽当前团支部存在的所有普遍问题,但还是揭示了团支部活力建设中的一些关键因素,也促使课题组对构成团支部活力的要素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期找出对策,活跃团支部建设,使团支部更好地发挥联系覆盖团员青年的作用。1、使团支部具有活力的结构要素分析团支部作为团的一个战斗单位,从结构设置上看,应具备灵活性、多样性和独立性,否则将陷入僵化而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共青团组织行政权威的弱化来看,团支部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联系覆盖程序应该首先是活动覆盖,然

  7/12后是工作覆盖,最后是实现组织覆盖,即一般应以活动为先导,以服务为核心,以最终实现“组织化”为目标。从实现团的基层组织对团员青年的全覆盖要求看,团支部对团员青年的覆盖应当允许交叉性,对团的职能的体现应当突出针对性和互补性,所以,应大力推进团支部的活动与组织管理有机结合、适当分离的模式。从管理结构上看,团支部应该是扁平化的管理结构,这种结构将使团支部的工作更具效率和参与率,能更好地帮助团员坚定“组织人”的观念。2、使团支部具有活力的资源要素分析团支部资源的缺乏是制约团支部活力的重要因素。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团的各类资源原本就较为短缺,在基层一线团支部,这种情况更为明显且又很难靠团支部自身去圆满解决,因此而成为一个制肘的要素。解决资源渠道问题,首先必须由面上的团组织承担起责任,多方争取并形成资源调配机制。其次,必须构建一个能够方便地实现资源调配,快捷有效地进行资源共享的工作平台,这个平台将成为增强团支部活力的资源保障平台。最后,还必须争取更多的保证团支部活动的物质、资金和政策。3、使团支部具有活力的成员要素分析团支部的成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团干部特别是团支部书记,二是团员。对团支部成员的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团支部书记的素质和能力。首先,团支部书记的来源要实现多渠道,要尽量把最合适的人选推举到团支部书记的岗位;其次,对团支部书记要加强发展导航,要把团支部书记队伍作为团干部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加以培养;第三,通过能力提高和作风锤炼使团支部书记具备强烈的“以团员青年为本”意识。二是团员对团支部工作的参与。团员是团的队伍中的最小细胞,团支部具备活力的基础必定是团员具备了活力,或是带动了团员的活力,要让每个团员成为“一面鲜艳的旗帜”,而不是“一位事不关己的观众”。从团队管理的原则来看,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承担了团队中的一份职责后,才能对这个团队负起责任,增强团队意识。因此,要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和激发团员的民主参与意识,并建立起团员民主参与团支部工作和管理的制度规范。三是团支部书记和团员的关系。团支书和团员的关系应该是适应扁平化管理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优点包括四点:其一,这种方式对团支部书记的要求高,锻炼大,有助于团支部书记在管理能力上进阶;其二,为每个团员提出了为团组织尽义务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团员的组织观念和模范意识;其三,为每个团员提供了锻炼和展示的舞台,有利于扩大团支部书记后备人选的选择面;其四,淡化了干部群众观念,更符合群众工作内涵,使每个团员都以团支部为自己的组织,有利于增强团支部的凝聚力。四、进一步加强团支部活力建设的对策与建

  8/12议(一)加强团的思想凝聚,实现对团员青年的有效影响团支部的核心职能是思想教育工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也是行动的灵魂;思想上的凝聚是牢固的凝聚,也是长远的凝聚。团支部要从青年的思想实际出发,以青年耳濡目染的基本事实为依据,以真理的力量、真实的逻辑、真诚的态度感染青少年,做到春风化雨,内化于心。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典型示范、体验教育、实践参与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创新工作载体,帮助青少年在典型激励下收获感悟、在真实体验中自我教育、在相互启发中共同提高。1、进一步增强团员意识教育工作一要注重为团员的成长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二要注重扩大团员对团工作的民主参与,提高团员对团组织的“主人翁”意识;三要注重倡导适合团员特点的仪式教育、团日活动和志愿活动,要求团员做到“唱团歌、举团旗、戴团徽”,增强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2、进一步创新联系团员青年的形式要多角度思考联系团员青年的多形式,既要实现把党政工作中心和青年需求有效结合起来,又要实现使青年喜闻乐见,更要通过现代化、社会化手段,如:网络、手机短信等,最大程度地吸引团员青年参与。3、进一步加强团支部书记、委员直选工作对团支部书记的产生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团内民主,让最广大的团员共同参与,让最有热情、最有公认度的团员成为团支部书记和委员,使团支部书记和委员成为团员向往的锻炼岗位。(二)加强团的组织凝聚,扩大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组织建设是增强团支部凝聚力的基础和依托。要分类、有序、积极地推进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通过工作和活动使“社会人”成为组织影响的人,通过社团、自组织的骨干等使“社会人”成为组织联系的人,最终通过建立团组织使“社会人”真正成为“组织人”。要坚持一手抓新兴领域,一手抓传统领域;一手抓覆盖面的扩大,一手抓内在活力的增强,积极主动地以多样化的联系方式和多层次的组织形式应对青年群体结构和时空分布的变化。1、进一步建立健全团的组织体系当前急需构建起一个多层次的团的组织体系,因地制宜地从实际出发,既巩固、调整传统领域团员青年联系覆盖方式,又积极探索开创新兴领域特别是体制外团员青年的联系覆盖新方式。构建起一个“同心圆”组织体系,即:以团的组织为核心,以各类青年社团、青年中心为内环,以各类其他青年组织、青年“自组织”、网络虚拟组织等为外环的多层次组织体系。2、扎实推进团支部自身建设一要研究、跟踪一些团支部建设的个案,在不同领域、类型中抓出示范的典型,让典型团支部说话、引路。既要抓典型出生率,也要抓存活率、成长率,应有持久性,不是昙花一现。二要通过建立一套活力标准,为团支部创

  9/12建起一个导向作用。要注重以长效机制和敏感指标来体现标准,既要有定性标准也要有定量标准。团支部活力建设重在推广,要通过总结基层、提炼方法,分类指导、分层管理,整合资源、寻求后台,激励争优、发展导航,形成一套可推行的项目和方法,进而推广。(三)加强团的服务凝聚,为团员青年提供有效帮助有效、深入的服务是团组织凝聚团员青年的根本途径和手段。一方面,团组织要贴近青年、贴近实际地开展服务;另一方面,要强化资源配置,争取党政资源、协同社会资源、整合团内资源。此外,还要理顺青年事务管理体制,把青年事务管理纳入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范畴,用公共财政、社会政策等执政资源满足青年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努力改变团内资源“横向分隔、纵向衰减”的现状,建设面向青少年、开放互动的服务体系,以个性化的服务满足青少年多样化的需求。1、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要建设好一个资源共享、交流通畅的信息化服务平台,特别要根据团支部的工作特点和资源需求情况,设立相关的资源支持项目和系统,使信息平台成为全市团支部的工作大后台,而地区、大企业集团和高校等团组织应建设好相应的对接中平台,这样,每个团支部才能成为团的工作前台。2、进一步加强社会化青年服务网络构建,加快青年卡(电子团员证)发行在构建好团的组织体系和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同时,还应抓紧构建社会化的青年服务网络,使团员能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到组织的存在和服务;同时,通过青年卡(电子团员证)的发行,使团员能在用卡(证)的时候感受到团组织和团员的社会地位和价值,为团支部活力建设提供良好的内部动力和外部环境。(赵国强、张雳、王宏舟、刘玉祥、翁志华、宋宗德、卞炯、俞双)领导点评团支部活力建设是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团支部要具备活力,有赖于完善的组织体系、工作体系和支持体系;团支部具备了活力,才能通过其有效作为来实现对团员青年的更广泛、深入的联系覆盖,实现对团员青年的“组织化”凝聚。课题组集中了团市委组织部和地区、企业、高校团委的力量,通过对团支部这个团组织“细胞”的详实调研和全面分析,把团支部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思考、研究和推进,提出了通过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思想凝聚、组织凝聚和服务凝聚来增强团支部活力的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扩大基层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联系和有效覆盖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参考。希望课题组进一步加强对课题成果的转化,推出一批切实可行的工作项目,扎扎实实地为团的各个“细胞”提供支持、激发活力,使其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为最终实现共青团组织的全面活跃作出更大的贡献。——团市委副书记

  王宏伟

  10/12社区团支部工作调研报告

  为了更好的了解社区青年的现状,在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的同时,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开展好团支部的工作,结合我社区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走访了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青年和老人。

  一:基本情况:社区共有3086人,其中青年1136人,团员人数452人,14--35岁的青年736人。

  二:建立和完善“一助一”青年志愿者帮扶服务队伍。在社区党支部的带领下,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带头,施行“一助一”的志愿者帮扶活动,经常组织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深入院户对特困孤寡家庭问寒问暖。针对不同需求进行帮助,有肢残需提供就业帮助的,就近让他们看守垃圾点,适当给予生活上的补贴,为他们办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有因重病致贫的,就常上门问候,并对他们实行医疗救助,对他们在生活上给予帮助;每逢节假日,我们就挨门挨户为他们送上慰问的礼品和亲切的问候,切实让他们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看到他们由衷的高兴,我们也是欣慰的。

  三:广泛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多次组织社区志愿者清理河道,大家不怕脏,不怕累,穿着雨靴在河道里捡垃圾袋、杂物,一车车的垃圾推向垃圾点,脏了自己,美了环境,受到居民群众的一致赞扬;利用寒暑假期,开展青少年成长教育健康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宣传交通法规,宣传文明市民教育活动;以“远离毒品,珍惜生命”为主题,发放宣传资料,观看教育片等形式,使他们学习、参与、受教育。带领他们清理街头牛皮癣、小广告,卫生死角、清洗护栏、关注孤寡老人,等社会活动,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使他们健康成长;积极协调社区内的离退休人员,让他们发挥余热,开展老幼协调结合,实施网络监督制度,为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付出他们的汗水与热情。团组织因地制宜,统筹安排认真履行好“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等各项职能。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丰富居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多次举办大众广播体操比赛、健步登山、舞蹈比赛。以庆“三八”、庆“六一”、庆“党的生日,促文明新风”“喜迎奥运”等为主题的多姿多彩的文体活动,大家踊跃参与,情绪高昂,气氛热烈。领导的11/12重视和赞赏,更加使活动锦上添花,人们生活越来越和谐,心态越来越宽容,为创建繁荣、文明、和睦的魅力社区增添活力。

  通过各种形式的组织活动,我们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好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更好地服务社会,联系实际,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促进我社区的稳定、发展、安乐、祥和发挥出作用,做出贡献。

  12/12

篇四:团支部形式分析

  团支部基本介绍情况

  1.

  我班是由各地区的41名学生组成的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也是一个优秀的团支部,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我班不论是在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社区活动中,都能发挥出各自的才能与优势、努力奋斗,为个人、也为班级、更为院校,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每次的业余活动比赛中,我班都能在比赛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赢得又一次的光荣。同时我们的努力也得到了各位老师的充分肯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会继续认真积极的态度参加校内组织的活动与学习互动,争取把目标定得更高,把工作做得更好。

  2.

  团支部总人数:41人

  团员人数:38人

  团员占总人数比列:93%团员交团费情况:全部交齐

  3.

  团支部成员简介:

  团支部书记:魏新

  团组织委员:张迪

  团宣传委员:孙雯雯

  对团支部职能的分析

  目前我校的基层团组织是以班级为单位组成的团支部,支部干部包括团支部书记和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而接下来就要说一下支部干部的职能分析:

  首先:

  团支书是在院团委的指导下,受所在系团支部直接领导,从事团工作并协助班长搞好班级日常工作的学生干部。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每年新学期的发展新团员,团结同学,使同学们端正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协助班长更好的开展班内、系内工作,使用权同学们在思想上认识活动的必要性。

  3、了解同学思想动态,增加同学意识,定其与同学谈心,注意掌握同学的最新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想办法解决或及时上报。

  4、积极在班内把青年同学发展团员,使同学们在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5、开展丰富、有益的课外活动,增强同学们的团结意识和互帮互助意识,营建一个积极向上,和睦,有朝气的学习、生活环境。

  其次:

  组织委员受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接受院组织部的指导和监督,组织委员的主要职责是:

  1、负责对青年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提出发展新团员的意见,集体办理接受新团员的手续。

  2、了解团员的思想、工作情况,对团员进行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搜集和整理团员的模范事迹,建议支委会对团员进行表扬和奖励,对团员的纪律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并提出处理建议。

  精选

  3、了解团员中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发展对象的有关具体工作。

  4、协助团支部书记组织开展团员民主评议活动和团日活动,并为符合条件的团员办理年度团籍注册手续。

  5、了解掌握支部的组织情况,根据需要提出团小组的划分和调整意见,检查和督促团小组过好组织生活。

  6、搞好团员统计,接转团员组织关系,按时收缴团费,办理团员招领离团手续。

  7、按《理学院团委组织部例会制度》要求参加组委例会,完成院团委组织部布置的各项工作。

  8、做好本班各种会议记录,按要求认真、完整填写《团支部手册》,并随时接受组织部的检查。

  最后:

  1、及时了解团内外教职工的思想动态,结合上级要求,提出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拟定学习计划,准备学习资料,结合实际,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学习活动,重点抓好政治学习、中心组学习、及上级布置的学习任务。

  2、组织宣传队伍,占领宣传阵地。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等舆论宣传工具,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大力表彰与宣传党员、干部及教职工中的先进思想、先进人物、典型事迹;要保证每学年在校内挖掘树立2~3位(个人或校组)的先进典型。

  3、指导、协调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积极指导教职工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和教职工业务、科技、文化等学习活动,提高教职工师德及科学文化业务水平。

  4、培养团的干部,关心团员青年政治思想教育,指导团总支的日常活动。

  5、参与指导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及行为规范训练。

  精选

篇五:团支部形式分析

  团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团支部是团的最基层组织,与广大团员青年保持着最直接、最广泛的联系,是团的全部工作的基础。离开了团支部,团的思想教育、组织建设和独立活动,特别是很多团的经常性工作就失去了落脚点,再好的工作设想也只能是一纸空文。而团支部作为共青团工作的基础,它的地位和作用是团的任何一级组织不可替代的。因此,在新时期下如何根据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团支部的职能,使其在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呢?

  一、当前高校团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团支部“思想阵地”作用的发挥不充分。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社会存在的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社会经济成分和利益关系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就业方式与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等都影响着甚至改变着大学生成长的氛围,使学生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文化生活方式趋于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团员青年理想淡化、价值取向功利化、注重现实利益、忽视思想教育的问题日臻突出。另外,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管理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使信息传递更加快捷,方式更加多样,拓展了知识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判断和整合,形成自己的思想、价值判断。而这些未经过滤的思想、观点难免良莠不齐,在不断耳濡目染中,很容易使学生由欣赏走向趋同,从而弱化了团支部对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影响了团支部“思想阵地”作用的发挥。

  2、团的组织生活不健全。团的组织生活是团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青团组织对团员进行思想教育和团员自我教育的具体形式,是加强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丰富的文体娱乐活动,不但能很好的调节团员青年紧张的学习工作气氛,展示团员青年的爱好和专长,而且也能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是展示团组织活力的有效手段。应该说组织生活和文体活动都是团支部需要抓好的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多数团支部每年能组织数次文体娱乐活动,而上团课、过组织生活却很难按照上级团组织的要求去开展。时间长了使一部分团干部、团员淡化了组织生活意识,认为团组织就是搞文体活动,从而淡化了团组织

  的政治色彩。同时,高校中的学生班级和团支部的建设虽然联系紧密,但过于突出班级建设的主体作用,而忽视了团支部的基础工作,甚至把团的工作看作是班级工作的补充,从而使团支部的自身缺乏中心,缺乏凝聚力。

  3、团员意识淡薄。团的战斗力的增强,团的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归根到底取决于团员素质的提高。高校学生中团员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班级团员所占比例几乎为100%。因此团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团支部工作的成效。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团员组织观念不强,在团内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参不参加无所谓,不当一回事,有的团员已经忘了应尽的权利和义务,有的团员在日常生活中降低标准来要求自己,团员只是在交团费的时候才想到自己是团员,甚至有的同学把交团费当作一种负担,过去的“团员找组织”现在变成了“组织找团员”。另外,不文明行为和违纪现象在团员队伍中也屡见不鲜。这种现状使不少团员有一种消极的平衡感,缺乏应有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政治上进心不强,组织观念薄弱,不能充分体现团组织的先进性。

  4、部分基层团干部素质不高。团支部工作质量高低,号召力是否强大,与团干部素质的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目前,团支部干部素质难以满足当前形势的需要,影响了团支部的号召力。

  首先,团支部干部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主动性不够,更不能结合各支部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团支部活动吸引力不大。

  其次,团干部的选举缺乏权威性,影响了团干部在团员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

  比如,有些支部把团干和班干一起选举,缺乏应有的严肃性;有些则由老师任命干部,缺乏群众基础。

  再次,选拔出的团干部,没有经过及时有效的培训,不能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

  二、加强高校团支部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发挥团支部的先导作用。加强团支部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是首要任务。要帮助每个团支部的团员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具体政策,了解改革与建设的目标和进程,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并且充实心理、法律、道德等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内容。还要在思想教育工作的措施、方式、方法上有所改进。要积极通过“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工作,引导团员们不断向党组织靠拢,从而更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另外,应引导他们树立高度的集体荣誉感,时刻将团支部的荣誉铭记在心,让争先创优、起好模范先导作用成为每一个团员的自觉追求。

  2、完善组织制度建设,夯实团支部基础工作。完善制度建设是加强团支部建设的有力保障,应结合学校发展和共青团工作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夯实团支部的基础工作。

  首先,完善院团委对团支部的管理制度,如团费收缴制度、团干部培养制度、团员注册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团支部书记例会制度等,使对团支部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其次,进一步健全团支部的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团支委会,研究支部各项工作;利用马列班的学习,进行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学习,开展理想、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建议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团内形成良好的民主风气,使团支部的成员在思想和行动上不断实现统一,成为坚强的整体;抓好主题团日制度,定期开展既注重思想性、教育性,又生动活泼、讲究实效,同时还具有鲜明共青团特色的主题团日活动,并创新活动的形式,使团的组织生活既严肃又活泼,成为团员交流思想、提高政治素质、学习新知识、展示自我的新途径,做到在增进团员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其文化素养,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3、增强团员意识,提高团员整体素质。增强团员意识,提高团员素质是加强团支部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首先,要加强对团员的管理和教育,通过主题团日活动等,结合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等契机,不断进行团员意识教育和团章、团史学习,提高团员素质,保证团组织的先进性。其次,团支部应通过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团员注册、增强团员的组织观念,密切团员与团组织的关系,同时,团组织应更多地关心和关注团员青年的成长状况,为其成长成才提供有利的引导和帮助。

  再次,团支部应经常督促团员履行团员义务,充分调动团员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团员执行团的决议的自觉性。

  同时,团支部还应经常给团员分配一定的工作,并提出思想上、行动上的要求,教育和督促团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团员队伍的质量。

  4、加强团支部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团支部号召力。加强团支部干部队伍建设是加强团支部建设的必要条件,是增强团支部号召力的有效手段,对于高校基层团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立足基层,合理选拔优秀基层团干部,破除院团委、学生会人才“垄断”观念,使一定数量的优秀干部留在团支部工作;破除团支部干部任命制,而采取民主选举与组织考察相结合的形式,一方面广泛发扬民主,由团员选举产生团支部干部,同时要发挥团组织优势,加强对干部的考核选拔工作,从而建设出一支思想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工作绩效优的高校基层团干部队伍。

  其次,努力完善团干部的培养机制。

  高校团组织应把团支部

  干部的培养作为团干部培养工作的重点来抓,为团支部干部提供参加团校、专题学习班等机会,增强学习交流,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提高团支部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再次,积极探索团干部的考核激励机制。

  落实年终、期终考核制度;定期评选优秀团支部、优秀团干部等,并给予表彰;给予团支部干部在培训、提拔等方面公正的待遇,优秀的团支部干部可以推荐到团委、学生会等组织,给予其更大的发展空间。

  5、以人为本,服务学生,发挥团支部团员的主体作用。团支部的中心工作要紧紧围绕支部团员的成长成才,使全体成员在思想、学习、实践等各方面都争当表率。随着团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意识增强,在团支部建设的过程中更要发挥主体作用。当团支部的建设与新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紧密结合时,将会充分调动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不仅会积极参与团支部的建设和管理,还会监督团支部工作的开展。同时团干部在团支部中的骨干核心作用也会进一步增强,一支政治素质好、能力强、热爱共青团工作的团干部队科伍将在推进团支部整体化建设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希望各位团总支书记、团支书认真学习这篇文章,结合自己支部的实际,就以上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多加思考,同时也希望能够以各团总支为单位,组织团支书开展以此为主题的讨论会1-2次,互相交流看法和意见。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反映或及时通过各年级团总支反映。

篇六:团支部形式分析

  新形势下基层团支部工作现状和对策研究

  长宁团区委

  内容摘要:基层组织建设决定着共青团最本质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长宁共青团基层基础工作,实现对团员青年的广泛联系和有效覆盖,长宁团区委机关用半年时间对区属基层团支部进行了全面走访,调研了解情况。本文旨在通过对走访中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梳理,研究分析当前基层团支部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推进新时期基层团建工作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团支部基层团建

  一、长宁基层团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截至2008年8月底,长宁区共有下属在职青年团支部421家,其中青工系统246家(教育75家,卫生33家,建设20家,机关33家,公安29家,工商4家,企业集团51家,体育1家),地区系统31家,“两新”组织144家。这些团的基层组织直接面对广大团员青年。通过调研,我们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青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渐趋多元,成才愿望和服务需求显著增长,群体分布和流动状况加速变化,这一系列新的情况给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团员青年队伍呈现“三大特点”,团的工作创新跟不上团员青年队伍发展变化的步伐

  1、团员流动分布呈现新趋势,团的组织设置方式相对滞后

  一是传统青工系统团员数明显减少,越来越多团员向“两新”组织集聚。除了前几年国有企业转制因素外,体制内单位新招录青年数较少,且大部分为接近退团年

  龄的本科生、研究生,是近几年传统青工系统团员数减少的主要因素。部分团支部存在“有组织、无团员”或者“团员少、活动开展难”等现象。与此同时,“两新”组织团员数量急剧增加,虽然截至08年8月底已建立“两新”团(青)组织144家,但相比之下覆盖比例仍然不高。

  二是团的组织化优势随着团员青年流动性加快而日益减弱。团员的流动性导致团员管理难度加大,团籍注册、团费交纳制度执行困难。尤其在“两新”团建工作中,团员流动性大是导致团组织存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三是团员青年分布更加广泛多样,新兴青年群体不断涌现。如随着“单位人”变成“社区人”,社区青年队伍迅速壮大,出现了大量组织关系无处挂靠的流动团员;企事业单位出现大量劳务派遣制青年员工;青年民间社团、青年自发组织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吸引凝聚了一批团员青年。同时,青年群体的集聚方式也由原来以独立单位为主,演变为社区、楼宇、园区、行业、社团、网络等多种集聚方式并存的局面。

  2、青年需求分层化明显,基层团组织服务方式相对单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和信息网络快速发展,团员青年的思想更为开放活跃,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发展需求愈加多样化,青年的个性化差异日益突出。在长宁区域范围内,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团员青年需求差异较大。如卫生系统青年普遍感到医患矛盾带来身心压力较大,建设系统青年对建筑行业职业资质考试关注较多等。同一单位青年由于学历、户籍、编制、岗位等因素,实际需求也存在很大差异。如外来务工青年希望获得更多的组织归属感,一线岗位的团员青年希望获得更多交友机会等。与之相比,团组织对青年的服务方式却比较单一。对部分团组织主要活动形式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唱歌健身等文体活动占34%、参观考察写体会占25%、读书学习谈体会占23.4%。往往形成“青年需要的团组织做不了,团组织要求的团员不愿做”的状况。

  3、团员意识和组织归属感不强,基层团组织凝聚力逐步弱化

  调查显示,团员青年参加团组织活动态度十分积极的占37.6%,比较积极的53.5%,积极性一般的8%。团组织活动如果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参加团员数小于1/4的有2%,达到1/3左右的占10%,达到1/2左右的占48%,只有40%的活动参与团员数可能超过2/3。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团干部费尽心思、热火朝天地组织开展活动,团员青年却反应冷淡,参与热情不高,缺乏应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究其原因,一是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认知度逐渐弱化,很多团组织活动依附于党组织或工会组织,团的组织氛围不浓,团的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是青年对团组织的需求程度逐渐减弱,市场经济体制下青年的大部分需求可以通过社会化方式得到满足,而团组织的服务能力相对有限。三是团的活动方式与青年爱好兴趣脱节。

  (二)基层团干部普遍面临“四类矛盾”,工作难度不断增大,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1、本职工作和兼职团工作的矛盾。长宁区基层团干部均为兼职,且由于工作能力较强,往往在本职业务岗位上承担重要工作。抽样调查显示,有53%的团干部认为开展团工作最大的困难在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精力”。兼职团干部开展团工作往往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而当本职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的时候,兼职的团工

  作只能让步。同时,在抽样的团支部中,只有32%的体制内团干部的团工作情况被纳入个人年度工作考核,且团工作占年度考核目标比例超过10%的只有3人;只有15%的体制内团干部享受团工作岗位津贴。缺乏考核激励制度,单纯依靠觉悟和热情,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难以持久。

  2、工作热情和工作经验的矛盾。近几年,长宁区基层团干部队伍更新速度较快,基本维持在每年1/3左右。在抽样调查的团干部中,团的工作年限在1年以内的占28%,1-3年的占47%,3-5年的占18%,5年以上的占7%。大量新上岗团干部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较高,但普遍缺乏工作经验。有7%的团干部认为团工作开展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团的业务不熟悉,难以开展工作”,且集中在团工作3年以内的团

  干。随着团干部队伍更新速度加快,很多上岗1-2年的团干部工作刚步上正轨,就面临转岗,接替的团干部又需要1-2年的学习摸索过程。这种情况不利于团工作的延续发展。同时,团工作年限较长的团干部,虽然具有一定工作经验,但通常在单位担任中层领导职务,团工作难以兼顾,开展团工作的积极性往往随着工作年限增长而减弱。

  3、党政要求和青年需求的矛盾。团组织的政治性要求团干部在设计活动时要围绕单位党政中心工作,而团组织的的群众性又要求团干部在设计活动时要以青年为本,开展青年乐于参与的活动。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往往出现矛盾,基层团干部往往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活动设计必须符合党政要求,另一方面又必须迎合青年需求。如何把两者很好的统一起来,策划设计既符合党政要求又满足青年需求的工作项目,许多基层团干部感到为难。

  4、青年数量和资源数量的矛盾。基层团支部覆盖和服务着长宁区绝大部分团员青年,。但越到基层,团的工作力量和工作资源却越薄弱。抽样调查显示,有38.4%的团干部认为团工作开展最大的困难是“场地、资金等资源缺乏”。在抽样团支部中,团组织活动年经费在2000元以上的占28%、1000-2000元的占23%、1000元以下的占29%、没有工作经费的占20%。很多团支部没有固定工作经费,主要依靠临时申请。

  (三)“四种类型”团支部差距明显,支部建设不平衡制约了基层团建整体水平的提高

  团区委通过基层团支部走访,对团组织建设情况按照典型示范、巩固培育、双基达标、整顿提高四类进行综合评价。一是典型示范类:团支部作用发挥好,基础工作扎实,在市、区面上形成了具有示范性的特色项目或工作机制。二是巩固培育类:团支部作用发挥较好,基础工作扎实,初步形成一定的工作特色,具有进一步培育提升的工作基础和空间。三是双基达标类:团支部作用发挥一般,基础工作较扎实,制度执行较规范,工作正常开展,但缺乏工作特色和亮点。四是整顿提高类:团支部作用发挥差,工作停滞,团员意识淡漠,制度执行力差。通过对全区青年在职团支部进

  行客观评价,综合反映了长宁区基层团支部建设整体水平,其中典型示范类团支部占9.5%,巩固培育类占36.4%,双基达标类占36.1%,整顿提高类占18.0%。四类团支部工作水平差距较大,团支部建设存在不平衡现象,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

  1、党建带团建工作存在不平衡现象。党建带团建对于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团工作至关重要。一般党建较强的单位其团组织建设基础也相应比较扎实。长宁区绝大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带团建工作比较重视,但也有部分党组织较少听取团组织工作汇报或参加团员青年活动,团干部、青年与党支部负责人之间缺乏交流。此外,由于青年群体的分布特点,部分单位党组织与团组织设臵不对应,导致党团之间联系沟通不畅,党组织对团组织指导关心职责不明等情况。

  2、资源网络分布存在不平衡现象。从团组织性质看,传统体制青工系统团组织在工作信息、工作经费等方面享有的资源远远大于“两新”团组织。从行业特性看,长宁区的教育系统、卫生系统相对建设系统、国有企业集团等团组织拥有更多的场地、培训、服务和人力资源。从区域特点看,长宁区积极推进青工系统团组织进社区开展联建共建,但存在东片社区资源丰富而西片社区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此外,拥有相对较多资源的团组织较易与其他团组织实施资源共享,互惠互利,能够获得更多资源,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基层团组织资源差距。

  3、基层工作指导力度存在不平衡现象。在以往工作中,团区委重点关注系统、大口团组织,抓系统、大口团组织工作较多,直接到基层团支部进行走访调研和指导工作较少,导致很多团内工作指导、工作要求往往停留在系统、大口团组织,未能及时畅通地传递到基层团支部。通过坚持开展“五好团支部”争创、“一团一

  品”建设等工作虽然培育挖掘了一批优秀基层团支部,但对团建基础比较薄弱的团支部仍显指导力度不够,推进提升的措施较少。

  二、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探索符合当前青年流动分布特点的团组织设置方式

  重点把握好“大”、“新”、“活”三个字。

  “大”,就是在当前建团空白领域较多而工作精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重点抓住规模以上企业以及青年相对集中的开发区、园区开展建团,注重建团规模,提高覆盖效率。

  “新”,就是要关注劳务派遣制青年、外来务工青年、社区流动团员等新兴青年群体中建立和发挥团组织作用问题,努力把他们纳入团组织队伍。

  “活”,就是积极探索园区团建、楼宇联合团支部、楼宇青年联谊会、青年员工俱乐部、流动团支部、突击队临时团支部、居民区团支部等多样化的组织覆盖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臵组织方式。

  (二)建立更加系统化的基层团干部队伍培养机制

  针对当前基层团干部队伍的状况,既要加强工作指导,更要建立科学系统的团干部队伍选拔培养机制。

  一是选拔机制要更加合理。针对兼职团干部特点,既要积极推进团内民主化进程,将有热情、有能力、愿意为青年服务的优秀党团员选拔到团干部岗位;又要从有利于开展工作出发,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单位实际情况,在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工作经验等方面合理配备团干部班子,上级团组织相应做好指导工作。

  二是培训机制要更加有效。突出培训重点,加强团工作实务操作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作风建设;坚持分层分类,针对新上岗团干部、核心团干部、基层团干部、“两新”团干部等不同群体开展培训;丰富培训形式,做到理论报告与实务操作相结合,多采用探索案例式、体验式教学方法。

  三是保障机制要更加完善。把团工作成绩纳入团干部个人年度考核中,建议

  占到考核总分的5%-10%,团工作成绩优异的能够为个人年度考核成绩锦上添花,做得不好则要影响个人的考核评级。在考虑党员发展对象的时候,对尚未入党的优秀团干部予以优先考虑。在考核和评价同一系统各单位党组织工作时,将“党建带团建”情况计入分值,进一步提高党组织对团工作的关注度和支持力。

  (三)建立更加完善的基层团组织资源支撑体系

  针对团组织越到基层,工作基础越薄弱、团建资源越匮乏、工作指导越困难的情况,要努力突破原有层级制的资源传递方式,建立扁平化、覆盖面广的资源支撑体系。

  一是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党的资源是基层团组织的重要资源,要指导基层团组织围绕党政中心找到工作特色,形成工作品牌。

  二是加强上级团组织工作指导。建立上级团组织定期走访、定点联系基层团支部的长效机制,编写基层团支部工作实务操作、工作案例集等。

  三是建立直接到基层的信息共享平台。团讯、青年中心服务项目以及各类团内活动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络、短信平台、E-mail群发系统直接传递到基层。

  四是搭建基层团组织资源共享渠道。推进“两新”与青工团支部、青工与社区团组织以及教工团与学生团结对共建,实施团代表年会制度、“三联系”制度等,主动为基层团组织牵线搭桥,实现资源共享、活动联办、项目共建。

  (四)建立更加科学的基层团组织考评激励机制

  要通过合理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基层团组织工作积极性,提升基层团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一是要坚持表彰先进和鼓励进步相结合。既要通过原有“五好团支部”、“一团一品”等团内荣誉争创活动扩大典型示范类支部数量,更要帮助工作基础相

  对薄弱的支部建立阶段性建设目标,开展相应达标考核。要发挥典型示范类支部作用,通过与薄弱团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带动基层团支部建设整体活跃。

  二是要坚持中期推进和年终评审相结合。开展评比考核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过程指导。可以采用年中组织中期互评互访,年底开展年终考核汇报;年中按地域划分交流小组,年底按条线进行分类考核的模式。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强化基层工作展示,加强基层交流,进一步提高创建效果。

  三是要坚持抓基础和抓特色相结合。要以“双基达标”工作为抓手,强化基层支部基础工作;以“一团一品”建设为抓手,推动基层支部开展品牌建设。要通过细化考核标准,合理设臵分值比例,促进团支部基础工作和特色工作同步发展。

  (倪尧、邓希泉、王岚、郁夫)

推荐访问:团支部形式分析 团支部 形式 分析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