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分析评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15篇

分析评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15篇

时间:2022-11-13 15:3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分析评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15篇分析评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伴随着国家的产生和生产力的发展,当一国生产出现剩余产品的时候,国际贸易便诞生了。不同的时期,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析评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15篇,供大家参考。

分析评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15篇

篇一:分析评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伴随着国家的产生和生产力的发展,当一国生产出现剩余产品的时候,国际贸易便诞生了。不同的时期,不同地理论指导和解释着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和一些贸易现象。本文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1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时期

  15世纪到17世纪期间,以威廉?斯坦福(W·Stafford1554—1612年)的“货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和托马斯·孟(Thomas·Mun1571—1641)的“贸易差额论(又称重工主义)”为代表的重商主义第一次对国际贸易做出了理论解释。“货币差额论”认为,一切进口都会减少货币,而货币的减少对本国是有害的,对外应该少买或根本不买。“贸易差额论”观点认为,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大于购买他们的商品总值,从每年的进出口贸易中取得顺差,增加货币流入量。两种观点都认为:国家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使国家富强,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和实力大小的唯一标志就是该国金银等贵金属的拥有量;实现政策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保持贸易的顺差,为此目的所需采取的手段就是保护国内工业的管制贸易,阻止金银外流。重商主义还认为,国际贸易是“零和游戏”,贸易是单方面有利的,一国所得,必然是另一国之所失。重商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贸易利益在国际间的分配,并且在那一时期为早期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完成了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2古典贸易理论时期

  2.1绝对优势理论(TheoryofAbsoluteAdvantage)

  绝对优势理论(TheoryofAbsoluteAdvantage),又称绝对成本说(TheoryofAbsoluteCost)、地域分工说(TheoryofTerritorialDivisionofLabor)。该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创立。

  15世纪初,正当文艺复兴运动进入初期发展阶段之时,重商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主义兴起。到了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衰落,重商主义也逐渐开始崩溃。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显然是错误的。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重商主义才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并把贸易顺差与金银等贵金属的流入作为其唯一的政策目标。长期以来必然导致货币贬值,通货膨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正是基于对重商主义的批判和提出的。他指出了重商主义的单个缺陷:

  第一个缺陷是把金银当作唯一的财富。货币作为价值的代表符号只是一般财富,而不是唯一财富。一国的财富不是取决于贵金属的存量,而是取决于国民所能消费的本国和外国的商品和劳务的种类和数量。

  第二个缺陷是强调无限期保持贸易顺差。既然当时的货币供应以金银为基础,贵金属的流入就会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国内物价,就会使出口商品在国外的竞争能力降低,进口商品价格比国内替代品更便宜,企图无限期保持贸易出超的政策是行不通的。

  第三个缺陷是把经济研究局限于流通领域,认为财富和利润都是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的,特别认为国际贸易是财富和价值增值的源泉,这反映了商业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亚当·斯密认为,两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absoluteadvantage)。当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效率(或有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效率更低(或有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其有绝对劣势的商品。这样,资源可以被最有效地使用,而且两种商品的产出会有很大增长。这种增长可用来测度两国专门化生产所产生的收益,这种收益通过国际贸易在两国间进行分配。

  绝对优势理论纠正了重商主义认为的国际贸易是“零和游戏”的错误观点,认为国际贸易可以优化和有效利用资源。这一点依然是现代国际贸易的基础。但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经济欠发达的国家相对经济发达国家很难说存在绝对的优势,那么二者之间是很难或者说是不存在国际贸易的,但当时的英国和很多殖民地国家进行着交易,这是绝对优势理论无法解释的。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2.2比较优势理论

  由于两个国家刚好具有不同商品生产的绝对优势的情况是极为偶然的,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仍然面临一些挑战。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而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昂贵的谷物,使工人货币工资被迫提高,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削弱了工业品的竞争能力;同时,昂贵的谷物,也扩大了英国各阶层的吃粮开支,而减少了对工业品的消费。“谷物法”还招致外国以高关税阻止英国工业品对他们的出口。为了废除“谷物法”,工业资产阶级采取了多种手段,鼓吹谷物自由贸易的好处。而地主贵族阶级则千方百计维护“谷物法”,认为,既然英国能够自己生产粮食,根本不需要从国外进口,反对在谷物上自由贸易。

  这时,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找到谷物自由贸易的理论依据。李嘉图适时而出,他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LawofComparativeAdvantage)。这是一项最重要的、至今仍然没有受到挑战的经济学的普遍原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经济解释力。他认为,英国不仅要从外国进口粮食,而且要大量进口,因为英国在纺织品生产上所占的优势比在粮食生产上优势还大。故英国应专门发贸易比较优势

  展纺织品生产,以其出口换取粮食,取得比较利益,提高商品生产数量。比较优势理论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就是比较优势原理。也就是说,两国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通过“两利取重,两害取轻”,两国都可以提升福利水平。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第一次以无可比拟的逻辑力量,揭示并论证了国际贸易领域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只要按照比较成本差2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异进行国际分工,各国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开展贸易,就可获得比较利益。这就为解释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利益分配提供了一把钥匙,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李嘉图的研究奠定了其后贸易纯理论的发展方向,后来的学者就一直将国际贸易的研究重点放在比较优势原理上。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建立。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称他的理论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这一理论也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2.3相互需求理论

  20世纪30年代前,廉价学派提出了相互需求论,约翰·穆勒承上启下,对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进行了重要的补充,提出了相互需求的理论;用以解释国际间商品交换发比率。他使用了比较利益的概念,解释贸易双方在利益分配中各占多少的问题。

  约翰·穆勒肯定了相对利益取得的成就,但是也认为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为李嘉图在分析贸易产生原因的时候,仅仅从供给角度和生产成本角度着手,忽视了从需求方面去研究贸易条件的决定因素。他认为两国之间的相互需求决定了两国的贸易条件,一切贸易(包括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都是商品之间的交换,在交换中双方出售的商品构成了各自购买的手段,即一方的供给构成了对另一方提供商品的需求,因此,供给和需求只不过是相互需求的另一种表现而已。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穆勒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条件(或提供条件)曲线,用几何方法来证明供给和需求如何决定国际交易比率。穆勒和马歇尔的理论共同构成了相互需求论,论述了贸易条件,即国际贸易中两国产品交换形成的国际交换比率是如何决定和达到均衡的。

  3新古典贸易理论时期

  1919年,赫克歇尔在纪念经济学家戴维的文集中发表了题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著名论文,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论点,这些论点为俄林所接受。1929-1933年,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都力图加强对外倾销商品,同时提高进口关税,限制商品进口。对此,瑞典人民深感不安,因为瑞典国内市场狭小,一向对国外市场依赖很大。在此3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背景下,俄林继承其师赫克歇尔的论点,于1933年出版了《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深人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深层原因,创立了要素禀赋论,也称为要素比例学说,或简称为赫—俄原理(H-O原理)。

  而在美国经济由中盛走向极盛、再走向衰落的时代背景下,1941年萨缪尔森与斯托尔珀(W.F.Stolper)合著并发表了《实际工资和保护主义》一文,提出了生产要素价格日趋均等化的观点。萨缪尔森还在1948年前后发表的《国际贸易和要素价格均衡》、《国际要素价格均衡》及《论国际要素价格的均衡》等文中对上述观点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建立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发展了要素禀赋论(H-O-S原理)。

  狭义的要素禀赋理论是指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它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不同国家的生产诸要素的丰缺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一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广义的要素禀赋理论,除了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之外,还包括要素价格均等比说。该学说研究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反作用,说明国际贸易不仅使国际间商品价格趋于均等化,还会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趋于均等化。

  4里昂惕夫之迷(LeontiefParadox)与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FactorEndowmentsTheory)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根据这一观点,一般认为,美国是资本相对丰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理所当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二战后,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W?Leontief,1906-)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H-O理论预测相悖。里昂惕夫之迷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迅速发展。关于对里昂惕夫之迷的解释,实际上是从不同侧面对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前提的修正,并为以后一系列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很多,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1)、人力技能理论。该理论又称劳动熟练理论,先由里昂惕夫提出,后来由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B.Keesing)加以发展,他首先把劳动分成两大类。第一大类称为“简单劳动”,是指任何人都能从事的非技术性的体力工作;第二大类称为“技能劳动”,即熟练劳4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动与非熟练劳动。

  (2)、人力资本理论

  主张这种理论的经济学家(如:克莱弗斯、基辛、韦赫勒及凯南等)把资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物质资本,也就是有形资本;另一部分是人力资本。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人力资本由教育投资产生,教育和实物资本一样,既需要时间,又需要资本。凯南(P.B.Kenen)对人力资本的估价方法是把熟练劳动的收入高于非熟练劳动的部分资本化。

  (3)、研究与发展理论

  美国三个经济学家H?格勒伯(W.H.Kurber)、梅达(D.Metha)和费农(R.Vernon)曾经对美国19个工业企业进行了计量研究,发现在美国制成品出口总额中占有72%的五个工业部门(运输业、电器机械业、仪器业、化学业、非电器机械业)都是研究与发展(ResearchandDevelopment)很强的工业。衡量R.andD.强弱的标准有两个:一是研究与发展的费用占销售量的比重;二是企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占总雇佣人员的比重。

  4.1需求相似理论与国际贸易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强调供给对贸易的作用,却忽视了需求对贸易的反作用。事实上贸易是供给与需求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在《论贸易与转换》提出了“重叠需求论(TheOverlappingDemandTheory)”或“偏好相似论(PreferenceSimilarityTheory)”。与要素禀赋理论等传统的贸易理论不同,该理论从需求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认为工业制成品的生产,最初都是为了满足国内需要,只有当国内市场扩大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由于该产品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偏好,针对本国收入水平而生产的,所以较多地出口到偏好和收入与本国相似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越相似其贸易量就越大。

  4.2技术差距、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国际贸易

  技术差距理论是指一个国家以技术创新和控制技术外流而保持的技术上的比较优势。美国学者波斯纳(M.A.Posner)1961年在《国5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了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模型。这一理论认为,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要素,并且实际的科技水准一直在提高,但是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准不一样,这种技术上的差距可以使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技术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随著技术被进口国的模仿,这种比较优势消失,由此引起的贸易也就结束了,他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修正了俄林模式,用技术创新因素代替H-O模式中的资源秉赋。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aymondVernon)于1966年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中,通过分析产品技术的变化及其对贸易的影响,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论”(ProductLifeCycleTheory),这一学说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的著名理论。

  4.3产业内贸易理论(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格鲁贝尔(Grubel)和劳埃德(Lioyd)计算了1967年十个工业化国家不同产业的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水平可以用产业内贸易指数(T)(intra-industrytradeindex)来衡量:

  T?1?X?MX?M

  其中X和M分别表示对一种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子上的两条竖线表示对X-M的差取绝对值。T的取值范围为0到1。当一个国家只有进口或只有出口(即不存在产业内贸易)时,T=0;当对某一商品的进口等于出口时(即产业内贸易达到最大),T=1。

  4.3.1产品差异与国际贸易

  同类产品一般是指那些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生产上投入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它通常被分为同质产品与异质产品。同质产品是指性质完全—致因而能够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这类商品由于市场区位、时间等不同,会存在一定的产业内贸易现象。产品的差异性或差异产品是指从实物形态上看,产品的品质、性能、造型、设计、规格、商标及包装等方面的差异。例如,美国和日本的汽车贸易。

  4.3.2规模经济理论与国际贸易

  规模经济理论的论点是:规模经济也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传统贸6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易理论有规模报酬不变及完全竞争市场环境这两个基本假定前提,然而,这两个假定都经不起现实经济现象的考验,许多行业具有生产规模越大,生产效率越高的特征。同时,市场中也存在一定的垄断,存在少数厂商制定价格的情形。因此,规模经济理论提出两个特别的假设:第一,企业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第二,国际市场竞争是不完全竞争。

  4.4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1947-)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他在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发表了著名的三部曲,即《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并经过实证研究,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TheTheoryof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使得对国际贸易的解释更具统一性和说服力,形成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雏形。其逻辑顺序是:国家竞争优势取决于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又决定于企业竞争战略。波特指出,一国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优势。波特认为,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要靠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效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

  随着经济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变化发展,现代国际贸易也在不断地演变,已有的贸易理论也远远要比本文中列举的要多。但这些理论都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以及对H-O理论的完善。而H-O模型又是对相对优势理论的进一步解释和修正。各种理论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有一点是已经成为共识,而且这一共识必然推动者国际贸易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进而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这一共识就是:国际贸易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家(或地区)竞争力,提高公民福利。

篇二:分析评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论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过程

  论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化进程: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分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

  1、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分为重商主义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天赋理论、里昂惕夫之谜、相互需求理论。

  (1)、重商主义理论(15世纪—17世纪)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建立起来的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1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

  产生背景:15世纪以后,社会财富由土地转向货币,货币被认为是财富的代表情势和国家富强的意味。外贸被称为是财富的源泉。

  主要内容:1、1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积累财富2、货币是1国财富的根本3、获得财富的途径是对外贸易顺差4、国家的政策:“奖出限入”5、各国间的贸易是:“零和博弈”

  重商主义理论的两个发展阶段:

  货币差额论:

  (15世纪—16世纪中期)

  直接控制货币活动,制止金银输出,在对外贸易上遵守少买多卖的原则,使每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都保持顺差。

  贸易差额论:

  (16世纪后半期—17世纪)

  反对国家限制货币输出,认为会招致其他国家的报复。认为对外贸易能使国家富足,但必须谨守进出口贸易额顺差的原则。

  (2)、绝对优势理论(18世纪)

  产生背景:1、实践背景: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手工业正向机械大工业过渡。英国是当时世界贸易的中心,工业发展领先于其他国家,迫切需要突破重商主义奖出限入、反对金银外流等思想的束缚,进口原料,发展工业生产。2、理论背景: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发表

  绝对优势理论观点概括: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如果每一个国家都依照自己绝对有益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以绝对低于他国生产本钱的商品进行交换,可以享受分工带来的利益,这样会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使物资财富不断增加,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

  (3)、比较优势理论(19世纪)

  产生背景:1、理论背景:亚当·斯密:《国富论》;1815年,罗勃特·托伦斯:《关于玉米对外贸易的论文》提出“比较优势”的概念;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善:劳动价值论。2、实践背景:19世纪早期,英国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第1次工业革命时期。1815年英国政府为保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益,而严重地侵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基本概念:古典定义:1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本钱相对地比另外一国低。新古典解释:指1国以比另外一国低的机会本钱生产1种商品的能力。

  (4)、要素天赋理论(20世纪)

  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

  (5)、里昂惕夫之谜(20世纪)

  代表人物:瓦西里·里昂惕夫,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

  背景:利用美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所用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的数据来检验H-O模型,结果却得出了与要素天赋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引发了延续1代人的争辩。里昂惕夫对要素天赋模型的检验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6)、相互需求理论

  代表人物:约翰·穆勒

  相互需求理论简介:相互需求法则:1方出售商品是购买对方商品的手段,即1方的供给是对对方商品的需求。供给和需求也就是相互需求。在互惠贸易的范围内,两国间商品交换比例(贸易条件)是由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的。当两国间商品交换的比例与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之比相等时,两国的贸易到达均衡。

  2、新国际贸易理论

  新国际贸易理论分为范围报酬递增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偏好类似理论

  (1)范围报酬递增理论(20世纪)

  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1985年和艾涵南合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1书中提出的。

  基本论点:范围报酬递增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当某1产品的生产产生范围报酬递增时,随着生产范围的扩大,单位产品本钱递减而获得本钱优势,因此致使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1产品。

  (2)技术差距理论(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波斯纳于1961年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1文中提出。

  主要观点: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论认为,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意味着1定的要素投入量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样技术进步会

  对各国生产要素天赋的比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各国产品的比较优势,对贸易格局的变动产生作用。因此,技术差距也是国家间展开贸易的1个重要缘由。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雷蒙德·弗农于1966年在《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1文中提出

  主要观点:由于技术的传递和分散,不同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地变化,新技术和新产品像波浪1样在不同类型的国家之间推动。

  (4)产业内贸易理论(20世纪70年代)

  背景:2战后特别是20世纪的60、70年代,国际贸易显现生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大类型。产业内贸易:类似的或相同的产业内类似产品的交换贸易。产业间贸易:不同产业之间完全不同的产品交换。

  高收入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显现明显的类似性,即高度发达的、类似的工业国之间的贸易中,横向制成品的贸易增长快速,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则相反。

  (5)偏好类似理论(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在1961年出版的《论贸易和转变》1文中提出的。

  主要观点:偏好类似理论认为,1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水平提高会使得该国的代表性需求向着某种比较昂贵的商品移动。不同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商品需求偏好也不同。

  /

篇三:分析评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

  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重商主义

  15—17世纪西欧各国普遍推行的典型的保护贸易政策

  1.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在欧洲国家普遍实行的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其理论基础是以托马司?孟(Thomas.Mun)等为代表的重商主义。

  早期的重商主义坚持货币差额论,晚期的重商主义坚持贸易差额论。

  重商主义的合理性:

  第一,看到了货币在商品经济中重要作用。

  第二,贵金属是价值的代表。

  第三,强调了鼓励出口在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重商主义的三大缺陷:

  第一,片面强调了出口会增加贵金属的流入的作用,忽视了在没有货币储存、国内商品供应没有增加的条件下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第二,错误地把贵金属直接等同于物质财富。

  第三,割裂了进出口之间的依存关系。

  二、自由贸易政策

  18世纪中至19世纪末为适应工业资产阶级利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一种开放性的贸易政策。

  1.19世纪自由贸易政策

  19世纪,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英法等国成为了世界工厂,迫切的希望打开世界-可编辑修改-。市场。自由资本主义盛行,表现在贸易政策上,就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英国为例,法律方面,英国废除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谷物法》;关税方面,减少应税商品数目,降低关税税率;取消贸易垄断,下放贸易经营权,建立多边优惠贸易关系。奉行自由贸易政策。

  19世纪,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自由贸易理论。

  三、保护贸易政策

  西方相对落后的工业国为避免国外竞争,实行的一系列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的贸易措施。

  保护幼稚工业论

  保护幼稚工业论,是著名的李斯特提出的。幼稚工业保护论影响了19世纪的德国和美国,影响了20世纪的日本,使他们都能在保护主义的篱笆后面成长,强大之后又转而推行自由贸易。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修补与解释已经适用于现今的社会。

  出现原因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等先进工业国打着亚当·斯密自由贸易大旗,杀气腾腾涌入德意志经济领域,强烈冲击着脆弱的民族工业。分崩离析中的德意志显得那么虚弱,无力与英法等国争锋于贸易战场。

  但是德意志没有被亚当·斯密唬住。李斯特对此洞若观火:斯密提倡的自由贸易,反映的是英国作为先发国的利益;德国需要贸易保护,因为它处在后发的位置上。如果按部就班跟着走,只能永远为英国伐木或者牧羊,成为被掠夺的对象。

  对此,他有一个精彩的比方:“当一个人已登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登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爬上来。

  为此,1841年,李斯特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幼稚工业保护论”。

  李斯特认为:在现代化的第一阶段,后发国应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吸收先发国的生产-可编辑修改-。力。像西班牙、葡萄牙那样“对先进的国家实行自由贸易,以此为手段,使自己脱离未开化状态”。在现代化的第二阶段,后发国向先发国推进过程中,应像美、法那样采取保护主义政策,保护本国工业。在现代化的第三阶段,已成为先发国的强国,应像英国那样“当财富和力量已经达到了最高度以后,再行逐步恢复到自由贸易原则,在国内外市场进行无所限制的竞争。”

  出现背景当英国工业化的车轮滚滚向前时,德国仍然是个农业国家,停留在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时代。在这个国家,政治家和有识之士的最大愿望就是,使德国进入工业国家的行列,能与英国分庭抗礼。他们迫切地感到,德国必须有自己的经济学,没有别的理由,只因德国是个后进的国家,因此德国的经济学必须是后进国家的经济学。于是,一个有名的贸易理论———幼稚工业保护论便应运而生了,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成为其代表人物。

  1990年保护政策

  在政治经济学方面,李斯特是亚当·斯密的批判者。李斯特认为,斯密和李嘉图自由贸易的主张,代表着英国有产阶段的利益,他们不仅要求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也开展自由竞争,这有利于英国发财致富,却会牺牲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他指出:“在这种情况(自由贸易)下,整个英国就会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工业城市。……

  最上等的美酒就得供应英国,只有最下等的劣酒才能留给自己,法国至多只能干些小型女帽业那样的营生。德国看来对英国世界没有什么别的可以贡献,只有一些儿童玩具、木制钟、哲学书籍等,或者可以有一支补充队伍。他们为了替英国人服务,扩大英国的工商优势,传播英国文化,牺牲自己,长途跋涉到亚洲或非洲的沙漠地带,就在那里沦落一生。”

  李斯特为德意志民族发出抗议的呼声:“德国人为英国砍伐木材、生产扫帚和牧羊已经够久了。”

  1841年,李斯特出版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经济体系》。该书着-可编辑修改-。重分析了德国的历史和现实,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贸易保护的思想。作为贸易保护的立论基础,李斯特首先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说,将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共分为五个时期,即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时期和农工商时期。不同的时期,应当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头三个时期属于贸易政策的第一阶段,“对比较先进的国家实行自由贸易,以此为手段,使自己脱离未开化状态,在农业上求得发展;第二阶段是,用商业限制政策,促进和保护工业、渔业、海运事业和国外贸易的发展;最后一个阶段是,当财富和力量已经达到了最高度以后,再行逐步恢复自由贸易原则,在国内外市场进行无限制的竞争,使从事农工商业的人们在精神上不致松懈,并且可以鼓励他们不断努力去保护既得的优势地位。

  按照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的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对参与双方都有好处,如果一种商品,在别国的生产费用较低,就无须在本国生产,因为花钱向别国购买更为合算和有利。李斯特反对这种说法,他认为,经济落后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目的是发展本国的生产力,这是最根本的。古典贸易理论只是强调落后国家可以花钱买到更便宜的商品,只是着眼于眼前使用价值的增加,而没有考虑到一个国家,尤其是经济落后国家生产力的进步。向别国购买廉价商品,虽然从表面上看要合算一些,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德国等落后国家的生产力就不能获得发展,德国将永远处于落后和从属于外国的地位。而保护性关税,起初虽然会使工业品的价格提高,但经过一定阶段,生产力提高了,商品价格和生产费用就会跌落下来,甚至会跌到外国商品以下。因此,“保护性关税如果会使价值有所牺牲的话,它却使生产力有了增长,足以抵偿损失而有余”。这就是说,为了生产力的发展,即使暂时牺牲一些使用价值,也是值得的。

  李斯特认为,一个国家所具有的一切生产力中,没有一种比得上工业。在他看来,工业是资本和劳动岗位的创造者,一个国家,如果只从事农业生产,就好比一个人只用一只手进行工作。但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一个落后国家如果没有保护,要想成为新兴的工业国家-可编辑修改-。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些国家的工业很多都是幼稚工业,还没有走向成熟,羽翼未丰,经不起先进国家廉价商品的冲击。只有对其中一些有前途的工业进行保护,才能使它们尽快地成熟起来,参与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这就好比一只雏鹰,必须经过精心的哺育,才能展翅高飞,搏击风雨。

  在李斯特贸易理论的指导下,德国最终实现了工业化,跃进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主要内容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

  建立在三大理论基础上

  :国家经济学

  、社会经济发展五个阶段论及生产力理论

  。其中生产力理论是核心。建立在这三大理论基础上,他提出了如下基本观点:

  动态分析

  (1)提出发展阶段论,批判比较成本理论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的特点。李斯特认为,斯密和李嘉图的理论尽管有其长处,但却只是适合英国的情况,或者说只是从全世界共同发展出发的,而没有考虑到各国情况不同、利益各异,这不是一种普遍适用于各国的理论。

  李斯特特别强调每个国家都有其发展的特殊道路,并且从历史学的观点,把各国的经济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他认为,各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在经济发展的前三个阶段必须实行自由贸易

  ;当处于农工业时期时,必须将贸易政策转变为保护主义;而经济进入发展的最高阶段,即农工商业时期时,则应再次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只有这样才可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否则将不利于相对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

  李斯特认为,由于英国已进入农工商业时期,它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是正确的,但绝不能否认保护贸易政策在英国经济发展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至于德国,由于它还处在农工业时期,所以必须采取保护贸易政策。

  (2)提倡生产力论,指出比较成本论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李斯特认为,生产力是创造财富的能力。一个国家的财富和力量来源于本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生产力是国家-可编辑修改-。强盛的基础。他说:“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它不但可以使原有的和已经增加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失的财富获得补偿。”李斯特正是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出发,主张在农工业时期的国家必须采取保护贸易的政策。

  李斯特认为,在当时,如果英国的自由贸易学说不加区别地应用于各国,就会使先进的英国商品充斥落后国家,包括李斯特的祖国──德国。从短期来看,落后国家可以买到一些廉价商品,似乎占了便宜;但从长远看,落后国家的工业却因此发展不起来,社会生产力得不到提高,就会长期居于落后地位和从属地位。反之,如果德国采取保护贸易政策,从短期看,某些商品价格,特别是先进的工业品价格是高一些,但是,为了培育自己的民族工业,就应当忍受暂时的牺牲。经过一段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起来了,原来依靠进口的商品──先进工业品的价格就会降下来

  。这样,看起来似乎开始时减少一些财富,但却通过保护贸易,发展了自己民族的生产力,即创造财富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财富。李斯特说:“保护关税如果会使价值有所牺牲的话,它却使生产力有了增长,足以抵偿损失而有余。”

  (3)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反对古典学派的放任自由原则。李斯特认为,要想发展生产力,必须借助国家力量,而不能听任经济自发地实现其转变和增长。他承认当时英国工商业的发展,但认为英国工商业的发展也是由于当初政府的扶植政策所造成的。德国正处于类似英国发展初期的状况,应实行在国家

  干预下的保护贸易政策。

  李斯特主张通过保护关税政策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工业生产力。他认为,工业发展以后,农业自然跟着发展。因此,他提出的保护对象有几个条件

  :①

  幼稚工业才需保护

  。②

  在被保护的工业得到发展,其产品价格低于进口同类产品并能与外国竞争时,就无需再保护,或者被保护工业在适当时期(如30年)内还不能扶植起来时,也就不需再保护

  。③

  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也不需要保护。④

  农业不需要保护。

  基于李斯特主张保护的是幼稚工业,并且主要是通过关税保护,所以,人们把李斯特-可编辑修改-。的保护贸易理论称作幼稚工业保护论或关税保护贸易理论。

  编辑本段中心内涵提高进口商品关税,保护本国幼稚工业。内容:①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

  ②对外贸易政策取决于该国该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李斯特把根据国民经济完成程度,把国民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高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

  ③主张国家通过关税干预对外贸易。

  编辑本段影响美国宪法禁止出口关税,发展中国家却经常对他们的传统出口产品征收出口关税,以得到更有利的价格和增加收

  入。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出口关税增加收入,是因为这种关税征集上很方便。相反,工业化发达国家通过设置关税或其他贸易壁垒来保护某些产业(劳动密集型),而收入的增加主要是通过征收所得税。工业化国家自二战以来关税一般都有所下降,现在制成品的平均关税不超过5%,但是农业品贸易却一直受直接配额限制和非关税贸易壁垒。主要发达国家和欧盟国家对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皮革、橡胶以及旅游产品都在征税最高的产品之列,但是平均税率水平仅在5%左右。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平均税率甚至更低。主要发展中国家,税率最低的是韩国,最高的是印度,发展中国家税率普遍比大的发展中国家高得多。

  战略性贸易政策,一个国家可以(通过暂时的贸易保护、补贴、税收以及政府和工业部门合作的计划)在半导体、计算机远程通信和其他被认为对该国至关重要的领域内创造出比较优势。这些高科技有很高的风险,要求大规模生产以形成规模经济,当其成功时便可能带来外部经济。战略性的贸易政策认为通过鼓励这样的产业,国家可以从中得到很大的外部经济,也加强了这些部门未来增长的前景。政策适用于发达国家,有助于它们在重要的高科技领域中获得比较优势。

  保护幼稚工业论

  保护幼稚工业论,一个国家的某种商品可能有潜在的比较优势,但是由于缺乏专有的技术和最初较少的投入,该产业难以建立,或者虽已启动,亦难与许多现有的国外公司进行-可编辑修改-。成功竞争。对幼稚工业进行暂时的保护,直到它能对付国外的竞争,具有经济规模并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为止,那时就可以取消保护了。保护幼稚工业论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以补贴形式为主,是直接的帮助形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以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实现工业化和发展的策略。

  四、超保护贸易政策

  1、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各国的垄断资产阶级为垄断国内、外市场,要求实行侵略性的保护贸易政策。

  2、超保护贸易政策与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之间的区别:

  保护贸易政策

  超保护贸易政策

  巩固国内外市场的垄断

  保护目的

  防御性、增强自由竞争能力

  保护对象

  国内幼稚工业、工业资产阶级

  国内垄断工业、垄断资产阶级

  保护手法

  关税政策

  [编辑]什么是超保护贸易政策

  超保护贸易政策是指西方发达国家为维护国内市场的垄断价格和夺取国外市场而采取的一种侵略的对外贸易政策,又称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aggressiveprotectivetradepolicy)。

  [编辑]超保护贸易政策内容

  1.对进出口贸易实行许可证制及外汇管制;

  2.对进出口商品规定进口限额,征收高额关税或禁止进口;

  3.对出口商品予以补贴或关税减免。

  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兴起

  关税、各种奖出限入措施

  -可编辑修改-。超保护贸易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盛行。在这个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

  2.国际经济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市场问题进一步尖锐化,使超保护贸易政策发展到空前的规模。

  在大危机以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提高了关税,实行外汇限制、数量限制;同时,国家积极干预外贸,鼓励出口。新重商主义盛行。

  超保护贸易的特点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贸易保护主义相比,超保护贸易主义有以下特点:

  1.保护的对象扩大了。超保护贸易不但保护幼稚工业,而且更多地保护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

  2.保护的目的变了。超保护贸易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

  3.保护转入进攻性。以前贸易保护主义是防御性地限制进口,超保护贸易主义是要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

  4.保护的阶级利益从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转向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

  5.保护的措施多样化。保护的措施不仅有关税,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奖出限入的措施。

  6.组成货币集团,划分世界市场。1931年,英国放弃了金本位,引起了统一的世界货币体系的瓦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自组成了排他性的相互对立的货币集团。

  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根据

  在上述历史背景下,各国经济学者提出了各种支持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根据,其中有-可编辑修改-。重大影响的是凯恩斯主义有关推崇重商主义的学说。

  (一)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学说

  在资本主义1929-1933年大危机以前,凯恩斯是一个自由贸易论者。当时,他否认保护贸易政策会有利于国内的经济繁荣与就业。在大危机以后,凯恩斯改变立场,转而推崇重商主义。他认为重商主义保护贸易的政策确实能够保证经济繁荣,扩大就业

  (二)其他支持超保护贸易政策的观点

  1.国内市场扭曲的超保护论贸易观点

  该理论主张当国内市场由于外部经济、工资差额、生产要素的非移动性等“扭曲”的存在,使价格机制未能充分发生作用,而出现阻碍资源最佳利用的状态时,根据“次佳原理”(Second-bestTheo-ry),采取保护措施。换言之,当“扭曲”已经存在,而又不能避免时,以人为的“扭曲”抵消原来“扭曲”产生的不良影响,提高经济福利。故在国内市场存有“扭曲”时,采取关税等保护贸易措施,比实行自由贸易为宜。

  2.改善贸易条件的超保护贸易观点

  进口国家课征关税或实行数量限制时,可能促使出口国家的价格下跌,从而改善进口国家贸易条件。此种情形,在下列条件下,尤为显著

  等

  五、贸易自由化

  1、概念

  2、形成的基础

  3、与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的区别

  -可编辑修改-。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资本自由扩张的利益与要求,代表了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贸易自由化”主要反映了垄断资本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和保护贸易政策相结合,是一备战有选择的贸易自由化。

  六、新贸易保护主义

  20世纪70年代以后

  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贸易自由化政策

  战后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在:

  一是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大幅降低进口关税;

  二是组成区域性贸易集团,在贸易集团内部取消关税,实行自由贸易;

  三是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普惠制税和特惠制税制度,给予进口关税的优惠待遇;

  四是放宽进口数量限制,增加自由进出口商品的数量,放宽或取消外汇管制。

  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特点:

  一是战后自由化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

  二是它是一场更加广泛的贸易自由化运动;

  三是美国成为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

  四是战后贸易自由化主要是通过各种国际经济贸易组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

  五是战后贸易自由化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日益加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六是贸易自由化发展的极不平衡性。

  七、新贸易保护政策

  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对世界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保护贸易的理论和政策都出现了新的发展,称其为新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又被称为“超贸易保护主义”或“新重商主义”,是20世纪-可编辑修改-。80年代初才兴起的,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目的是想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通过贸易保护,达到保护本国就业,维持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它们在维护民族利益,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旗帜下,行保护之目的,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隐蔽性,手段上的欺骗性和战略上的进攻性等特点。

  新贸易保护政策是一种战略性贸易政策,其核心观点是,通过关税、出口补贴等政府干预,支持企业进入战略性产业内,形成竞争优势,扩大产品出口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征:

  第一,“公平贸易”成为贸易保护政策的新理念;

  第二,贸易保护制度法律化;

  第三,贸易保护政策综合化;

  第四,从单边政策的保护发展到多边贸易体系下的保护;

  第五,贸易保护政策隐蔽化;

  第六,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

  第七,保护的商品范围广泛化;

  第八,“新兴市场”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争夺的新目标。

  对于该贸易政策的评价:

  第一,论证了一国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可以通过贸易干预提高竞争力。

  第二,对于通过贸易干预改善扭曲的竞争环境,使市场运行处于次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三,博弈论的运用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方法的新突破。

  第四,政府干预实施条件严格。

  第五,容易遭受报复。

  第六,背弃自由贸易传统,恶化了贸易环境。

  第七,定量分析不足。

  -可编辑修改-。八、管理贸易政策

  管理贸易政策又称“协调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内制定一系列的贸易政策、法规,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实现一国对外贸易的有秩序、健康的发展;对外通过谈判签订双边、区域及多边贸易条约或协定,协调与其他贸易伙伴在经济贸易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管理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加强而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双重背景下逐步形成的。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既保护本国市场,又不伤害国际贸易秩序,保证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和协调,从而逐步形成了管理贸易政策或者说协调贸易政策。管理贸易是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一种对外贸易政策,是一种协调和管理兼顾的国际贸易体制,是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发展的方向。

  美国:一个典型的范式

  美国是奉行管理贸易最为突出的国家,是管理贸易的一个典型范式。美国的管理贸易具有以下的特点:

  1、管理贸易法律化、制度化

  这一特点要体现在美国的两个贸易法中:《1974年贸易法和《1988年综台贸易与竞争法》。第一个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管理贸易正式开始运转,第二个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管理贸易已走上了成熟,另外,美国管理贸易的法律化与制度化体现在美国的反倾销法中。美国的这些法案一方面强化其贸易的立法作用,另一方面扩大了美国贸易立法的域外管辖范围。这充分显示了美国单边协调管理贸易的加强。

  2、管理贸易手段采取单边、双边、多边协调管理齐头并举的方式

  美国管理贸易的手段具有多样性,除采取单边协调管理的措施外,还积极采取多边及双边的形式。

  在多边协调管理方面,美国积极参加GATT的乌拉圭回台多边贸易谈判并尽可能地发挥-可编辑修改-。其巨大的影响力;美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提出“泛美自由贸易区”的设想;美国甚至还提出“新大西洋主义”,即以北约为主,以欧共体和欧安会为辅的三环结构。这样美国既可协调世界格局变动所引起的美欧矛

  盾,还可使“新欧洲”发挥重要作用,促使美国在“新欧洲”的利益;除此之外,美国还对环太平洋经济区的设想持积极态度。

  在双边协调管理方面,美国加强具有针对性的双边贸易谈判,强调“对等”及“公平”贸易的互惠条件。并在此条件下,迫使日本、德国甚至“亚洲四小”等对美国有大量贸易顺差的贸易伙伴作出了一些让步。比如有限度地开放市场、扩大内需及实行出口多元化乃至货币升值等来调整与美国的贸易关系;美国还积极活动,与加拿大和墨西哥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些都是美国管理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3、管理贸易措施以非关税为主

  由于GATT多年的不懈努力,关税在国际贸易中限制进口的作用已明显降低。美国在限制进口方面已经转入隐蔽性较强的非关税壁垒,出现了绕过GAIT的“灰色区域”措施,其中,“自动出口限制”是“灰色区域”措施中最重要方式。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对来自日本的汽车,来自亚洲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纺织品、服装、鞋帽、食品、旅游箱包等实行“自动出口限额”,这大大降低了这些国家这类商品在世界出口份额中的增长速度。

  4、突出对服务贸易及知识产权的管理

  -可编辑修改-。美国管理贸易的重点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农产品及劳务产品等服务贸易。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劳务贸易国,其以智力服务为主的劳务出口使美国的劳务贸易存在大量顺差。而其他国家也竭力发展其劳务出口。因此,服务贸易领域的摩擦与争端激增。另外,随着国际技术贸易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重要方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知识产权贸易国,美国更关心,也更加强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因此,美国的贸易政策中对服务贸易与知识产权的管理更为突出。

  5、美国政府对贸易的强有力干预

  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下降及其竞争力的削弱促使美国改变其贸易政策,更多地是运用政府干预的手段来实现。克林顿上台后,美国国内更出现了一种“战略贸易理论”。

  发展中国家:防御性的管理贸易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管理贸易是一个较为新鲜的名词。但实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已自觉不自觉地实行一种单边的管理贸易政策。

  发展中国家的管理贸易已向自由化方向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管理贸易有以下特点:

  1、主要是防御l生的,是为保护本国的幼稚工业及脆弱的国民经济体系。

  2、具有单边l生和持续性。发展中国家更侧重于单边协调管理贸易,且其单边的协调持续时间较长。

  3、总体是保护主义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本身的历史发展所决定,其管理贸易总体上是保护主义的。

  4、具有不平衡性。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状况各不相同,所经历的社会发展历史也-可编辑修改-。不尽相同,因此在管理贸易方面也具有不平衡性。

  5、以降低贸易障碍为主要方向。发展中国家几乎都在致力于降低数量限制及进行关税合理化改革。这标志着其管理贸易具有了自由化的特点与趋势。

  -可编辑修改-

篇四:分析评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国际贸易论文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阶段划分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到新古典贸易理论,进而从新古典贸易理论到新贸易理论三个发展阶段。这一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着现实经济的发展,进而是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的。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对这一发展过程的理解还有歧见,以致造成对某些理论甚至政策问题的混淆。因而我们有必要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阶段,及其有关的标准和内容加以阐述。本文试图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阶段、划分阶段的标准及理论内容加以探讨。

  一

  国际贸易纯理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有三个方面,即,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贸易的结构和国际贸易的结果。国际贸易的原因要说明,一国为什麽要参与国际贸易,它的动力是什麽?国际贸易的结构所要回答的是,国际贸易的生产结构或分工结构是什麽?从而要回答一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出口或进口的商品结构是什麽。国际贸易的结果所要回答问题的是,国际贸易能否给参加国带来经济利益。要回答这三个基本问题还有待于国际贸易理论前提的确立。一

  定的经济学理论前提所得出国际贸易理论是不同的。

  我们认为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三个基本的发展阶段。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古典贸易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前提是:企业是完全竞争的企业;在当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或其它部门是,增加某种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一国的生产资料在本国范围内得到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不流动。各国对商品贸易不加干预。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比较利益理论。这一理论从不同的方面出发,有两种表述。一是技术差异论。技术差异论认为,各国之间开展贸易的基础在于,它们生产同一产品或同质商品的价格差;这种价格差的基本原因是各国生产该商品时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在生产中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的假定条件下,这种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表现为各国劳动力熟练程度上的差别,从而是单位产品的成本差别。在这里比较利益实质上是比较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从而是劳动力熟练程度在各国的差异。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各国在同一商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又进一步表现为,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是相对劳动生产率,即表现为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差别。在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的情况下,当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另一国家时,从相

  对意义看,该国专门生产其中一种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商品时,可以发挥本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即将本国的生产要素都投入到生产其机会成本比较低的商品。进而通过贸易交换到本国放弃生产的那种产品。相应地,尽管另外一国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低于另一国,但是它仍然可以专门生产自己(相对于外国)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进而通过交换,获得本国放弃生产的商品。在这里技术差异—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成为各国进行国际贸易和分工的原因和决定各国专门生产某种商品结构的基础。这种贸易和分工使参加国际贸易的双方都都获得了利益。因此在这一理论的提出者—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看来,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或技术差别是各国生产同一产品时存在价格差别的基本原因,这种价格差及其生产者对较高价格的追求是国际贸易的原因或动力;每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并根据自己对产品的需要进行交换是国际分工的结构;各国经过国际贸易都能够获得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则是国际贸易的结果。基于获得和维持这一结果的因素,国际贸易得以维持和发展。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另一种观点是生产要素禀赋论。在其提出者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

  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决定于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由于各种产品生产所要求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国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较低,而生产密集使用别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比较高,从而形成各国生产和交换产品的价格优势。进而形成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此时本国专门生产自己有成本优势的产品,而换得外国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这种理论观点也被称为狭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广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指出,当国际贸易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在商品的市场价格、生产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的情况下,以及在生产要素价格均等的前提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等(或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密集度相同)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决定于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各国的生产结构表现为,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生产要素的商品。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转移时,增加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保持不变。生产要素禀赋论是瑞典的两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提出的,奥林在他的老师赫克歇尔提出观点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这一理论突破了单

  纯从技术差异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的局限,而是从比较接近现实的要素禀赋来说明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1

  技术差异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以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或成本差别作为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动力的。因此尽管两种理论在产生的时间上相距约150年的时间,但是其理论渊源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衡量这种变化的基本尺度是:它们借以立论的经济学基础是否有根本性的变化;它们的理论本身是否建立在不同的动力机制上,即是否改变了价格差作为贸易原因或动力的基本观点。在我们看来这两个方面都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2因此我们将技术差异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统称为比较利益理论,从而构成古典贸易理论的内容。

  我们知道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假定: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是一种,或两种;两国都能生产两种商品;在各国范围内,生产要素在部门间转移时,增加生产某种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生产要素在本国的各部门间自由流动,而在各国之间不能自由流动。这些假定条件在理论上是可以接受的,但距离解释现实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放松了古典贸易理论各个次要假定前提后所形成的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对这些假定都作了放松,从而得出了某种新的观点。首先,古典贸易理论提出者,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现实中的国际贸易不只是生产两种产品。这些学者将两个国家与生产多种产品生产联系起来,提出,在多种产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国家总是可以出口其中一部分自己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商品,而进口另外一部分本国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一分析没有改变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原理,但是却推进了古典贸易理论的使用范围,即无论是两种产品还是多种产品,国际贸易都能够用比较利益理论加以解释。其次,古典贸易理论假定,各国只使用一种或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产品,现实生产中,人们使用的生产要素不只两种。亚罗斯拉夫?万尼克在其著名的论文《要素禀赋论—多种要素的情况》中指出,在多种生产要素下,同样可以依据两种生产要素的分析方法将多种要素下生产的多种产品按照产品的相对价格比进行排列,得出要素禀赋在产品价格上比较优势的系列,仍然可以得出赫克歇尔和奥林的基本

  结论。第三,古典贸易理论假定,当各国为了实现专业化分工,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时,其机会成本不会发生变化。正是基于这一假定,各国的贸易结构表现为完全专业化的国际分工。因为在本国有优势产品国际比价高于封闭下的国内比价的情况下,该国厂商将增加其产品的生产量。当机会成本或边际成本保持不变时,该国的资源将逐步集中到自己有优势的部门。由于该国生产者无论怎样增加其产量,边际成本仍保持不变,结果是该国的全部资源或生产要素就集中到专门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生产上,形成各国完全专业化的国际分工。但是在现实中,当生产要素从一种产品的生产向另外一种产品的生产转移时,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其机会成本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当本国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产量增加时,本国总会在该优势行业尚未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水平以前边际成本就上升到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从而本国的生产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由此可以看出,当放松了机会成本不变的假定条件时,古典贸易理论关于完全专业化生产和贸易的假定,或贸易结构会有某种程度的调整。因而其结论更接近于解释国际贸易结构的某种现实情况。即在现实的贸易中很少存在一国专门一种产品的情形。第四,古典贸易的分析是建立在静态分析分析的基础上的,实际上无论在生产

  要素的总量上,还是技术水平上,一国的技术优势或要素优势将发生变化。从动态的角度看,一国各种生产要素总量会发生变化。从劳动力的总量看由于经济发展各阶段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呈现出“∩”型,即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劳动力表现出开始增长较曼,然后增长加快,到经济发达阶段劳动力增长速度重新放慢的特征。另一方面,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居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将减少,而用于储蓄的比例在增加,因此,一国的资本存量将随着该国经济的发展而直线增加。资本的直线增长与劳动力的“∩”型增长相结合,使该国的要素丰裕度发生变化,从而按照赫克歇尔—奥林模型的结论,该国的贸易结构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都会发生变化。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张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各国技术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基础,它是以要素技术建立在各国之间不存在技术传播为前提的。然而在现实中,各国间存在着技术的相互传播,这种传播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不仅指出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动力,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客观上带来了技术的扩散,从而是技术发明国丧失了在某种产品生产上拥有的技术优势,并将这种优势转向其它国家。某种产品技术优势的转移带来了贸易结构的变化,即从该产品的出口国变成进口国,而某些过去的进口国,由于技术的引进变成了出口国。从国家的

  角度看,这种技术转移带来了技术进口国收入水平的提高,但是跨国公司的理论告诉我们,这里存在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某种利益集团的利益分享。技术扩散和技术转移理论对古典贸易理论产生了新的影响。即建立在各国技术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优势不是一个长期不变的量,相反从动态的角度看,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优势是一个不断传播的过程。而技术的扩散则表明,如果技术发明国不能不断发明新的技术,它的技术优势,从而是贸易优势将会消失,更深层的意义是,技术扩散将使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贸易逐步减少,进而出现各国对对外贸易的依赖“递减”。古典贸易理论还假定,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是不流动的。然而在现实中,如果生产要素的流动能够给有关企业带来较多的收益,资本的流动是可能发生的。1957年罗伯特?蒙德尔发表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商品流动与资本流动的关系》。在论文中,蒙德尔从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角度说明了,商品流动与资本流动对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相互替代作用。这意味着,当商品的自由流动遇到障碍时,资本流动将代替商品流动实现各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另一个角度,美国经济学家王凯峪(1963年)提出了商品流动与生产要素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补充关系,即在考虑生产要素可以在各国间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国际贸易可能只是部分地起到促进要素价格

  均等化的作用。因此在放松了生产要素不能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的假定之后,广义上的要素价格均等化需要做一定的补充,即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不仅可以通过自由贸易加以实现,也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实现,或者商品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可以同时起作用,实现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然而无论这种假定条件的放松对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作了那些重要的修正,都不能改变古典贸易理论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是建立在比较成本差别基础上的商品价格差异;二是,国际贸易的分析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之下的。因此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自由竞争市场结构下的理论。

  三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新贸易理论发展的阶段。前面我们已经注意到,生产某种产品时的机会成本不是不变,而是变化的。这种变化的第一种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增。而另一种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减。实际上,机会成本递减的另一面就是由规模经济所引致的报酬递增。所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其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逐步下降的效果。它可以表示为TC/Q=FC/Q+VC/Q。式中,Q表示该商品的生产量,TC表示Q量商品的生产总

  成本,FC表示生产商品的固定成本,该成本将随着其产量的增加平均到每个单位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会下降。VC表示生产该商品的可变成本,该成本不会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加而下降,而是保持不变。规模经济效果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其生产规模、降低商品的单位成本占居竞争的优势地位。同时企业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将带来产品一个行业或产业内排他性的增强,先进入的企业可以通过逐步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形成单位产品的成本优势,从而是价格优势。这是一种凭借规模经济效果所取得的市场势力或市场控制能力。另一方面,琼?罗宾逊认为,尽管理论上我们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但在现实中,大多数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其原因是,任何企业都希望通过某种优势,获得对市场价格的操纵权,或控制权。获得垄断或控制权的便利途径是生产差异产品。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仅要追求某种消费品消费数量的增加,以提高自身消费的福利水平,还可以通过在多种同类产品的供应中,选择最适合本人愿意消费的产品提高自己的福利水平。因此从一国封闭经济的条件下,市场从两个方面表现出不完全竞争的特点,一是规模经济排除了企业自由进入某些部门的可能性,二是差异产品意味着企业追求控制产品价格的可能性。这两个方面都打破了原有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然而在一国市场范围内,追

  求规模经济效果和追求差异产品是矛盾的。因为规模经济效果要求生产大批量、同质产品,从而带来市场价格的下降。但是对差异产品的追求要求生产小批量、异质产品。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开展国际贸易。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批量生产的产品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从而在每个国家都成为小批量产品,且成为差异产品。这一基本观点由保罗?克鲁格曼在其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经典性论文《报酬递增、差异产品和国际贸易》作出了完整准确的论述。在那里,保罗?克鲁格曼非常系统地阐述上述观点。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贸易理论强调,在规模经济发生作用的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从而是对获得超额利润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力。这一理论观点还意味着,国际贸易的结构是不确定的,因为建立在规模经济效果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暗含着这样两个重要的假定条件,一是各国之间不存在技术水平的差异;二是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一定是有差异的,甚至可以说,在参加贸易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相同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仍然可以存在。此时的贸易结构与以往国际贸易结构的根本差异在于,古典贸易理论所揭示的国际贸易是产业间或部门间的贸易,而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是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中,出口方的利益就是不完全竞

  争厂商获得的市场势力与规模经济利益的总和。进口方利益则是从消费差异产品中获得消费上的满足,进而是福利水平的提高。由此按照保罗?克鲁格曼的观点,既然要素禀赋相同的国家可以通过开展产业内贸易获得经济利益,那麽各国之间建立在要素禀赋相近或相同基础上的贸易冲突将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各国企业在产业内生产和出口差异产品。新贸易理论的第二个重要的理论是相互倾销理论。詹母斯?布兰德和保罗?克鲁格曼在其著名的论文《国际贸易的相互倾销模型》(1983年)中指出,寡头垄断厂商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将增加的产品产量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往国外市场。尽管从表面上看,在国外市场上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了,但是从销售全部产品所获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如果这种销售不影响在本国销售的其它产品的价格,那麽厂商所获得的总利润水平提高了。同样道理,其他国家的厂商也会采取同样的战略将增加的产品销售量销往对方国家市场,这种相互倾销行为所形成的贸易不是由于两家分属不同国家的厂商生产了差异产品,而是因为各自对自己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在相互倾销贸易理论这里,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进而国际贸易的结构既不受产品成本差别,进而是要素禀赋差别的限制,也不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追求的限制。

  同时,相互倾销基础上国际贸易的利益来自于各国企业通过“倾销”所获得的垄断利润和在本国市场上销售价格保持不变情况下所获得的垄断利润总和。为说明这一点,我们假定,A国的垄断厂商甲生产和销售汽车100万量,单价为20,000万美元,如果其增加了生产量1000量,并在国内市场销售,则为使市场吸纳增加的供应量,企业必须将产品的市场价格降低。(因为寡头垄断企业面临的是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例如降价200美元。即每量车售价19800美元。在此情况下,该企业因增加生产和销售1000量汽车额外获得1980万美元。但是,当企业降低其商品售价时,不仅要降低新增产品的价格还要将原有的100万量汽车的价格降低到与新增产品价格相同的水平,即从2万美元降至19800美元,100万辆汽车因降价减少收入2000万。结果是企业增加生产后,其总收入还减少了20万美元。显然是有背企业增加生产和销售的初衷的。对此,企业的决策是将产品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倾销”到国外。此时即使该汽车在国外市场上的卖价相对较低,也不致引起企业整体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大幅度下降。如果说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贸易理论开创了新贸易理论的新阶段,那麽相互倾销贸易理论将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即使各国生产的商品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仍然可以出于对

  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开展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使国际贸易的结构更加不确定。在那里,既然国际贸易产生于企业为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而确定的市场战略,贸易的结构只服从于垄断企业的市场战略或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标准。所以,相互倾销贸易理论指出了,现代国际贸易的原因之一是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这种市场战略下,贸易的结构仅仅是由于各国企业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新贸易理论的第三个重要方面是外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所谓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经营规模的优势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报酬或外在优势。根据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企业有贸易优势或没有贸易优势的一个原因不在于各国之间绝对的要素优势的差异,而在于有关部门在某个时点上的发展规模。一般而言,如果一国在某个行业上发展的规模较大,相应地会形成一个行业的规模优势。这种优势表现为,该行业有一个可供共同使用的劳动力队伍,它可以调剂各企业间的余缺;同时行业规模较大,有助于技术的进步和技术成果的迅速普及或采用。总之一定的行业规模有利于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共享,从而能够在自身企业规模不变条件下的经济利益。相反如果在一国范围内,行业的规模较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一家企业必须“小而全”,否则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在生产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小而全”将导

  致产品单位成本较高,从而是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竞争能力。在以往的贸易理论中,我们所谓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有优势,是将企业优势与行业优势等同起来。在新贸易理论中,企业的优势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二是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可以使企业自身产生竞争优势,而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是借助行业优势产生的企业优势。这两种优势都会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在外部规模经济贸易论那里,某些具有要素优势的国家所以不能在某个行业处于劣势地位,可能产生于该国的这个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因而行业规模有限,难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优势,“干中学”是该国发展此行业的途径。由此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需要在政府的干预下,获得某种规模经济优势或行业规模优势。

  上述三个方面所阐述的新贸易理论是从生产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在这些理论中,国际贸易的基本前提已经发生变化。由于现代企业追求对市场的操纵,并且从操纵市场中获得额外利润,因此这种市场结构已经不同于典型的完全自由竞争,代替它的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这里的关键在于,现代经济学,从而是国际贸易理论已经承认了这样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事实,并将这一事实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的思考之中。这种贸

  易理论基本前提的变化,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即使国际贸易理论进入了新贸易理论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国际贸易理论才有了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论,才有了相互倾销贸易理论以及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这些理论的核心是,具有某种不完全竞争优势的企业或行业凭借自身的优势获得国际贸易中竞争优势,它们扩展了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的理论观点。使现代贸易中的许多新现象得到了更切合实际的解释。

  新贸易理论不仅从供给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还从需求的角度对现代国际贸易加以解释。林德认为,每个国家都存在一个代表性的需求水平。代表性需求水平表明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这种收入水平的代表性消费品是各国消费品产业发展的主导。因为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需要,其生产才容易达到规模经济,从而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国家,由于收入水平的差异,其需求水平也必然有差异。因此一国专门生产某一个代表性需求层次上的商品,就意味着它不能满足其它收入水平消费者对同类产品的消费。国际贸易可以解决各国生产者在某个层次产品的生产上达到规模经济和满足不同收入消

  费者消费需要的矛盾。即各国可以专门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产品,并出口这种产品,同时分别从不同的国家进口其他国家生产的这些国家代表性需求的产品,满足本国其他收入层次消费者的需要。代表性需求贸易理论表明,在消费品的生产上,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生产上形成;收入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它们的贸易较多,因为它们代表性需求的接近,为相互之间满足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的需要创造了条件;由此可以推论,两国间收入水平的差距越大,它们相互贸易的可能性越小;建立在代表性需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是同一产品内部不同档次产品的贸易。这是产业内贸易的一种表现形式。

  新贸易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产业内贸易。根据这一理论,产业内贸易是第二产业内部各种制成品之间的贸易。这种贸易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或机器大生产的基础上的。因此它趋向于排除竞争,形成大规模企业控制某个行业产品生产和市场的程度;这种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上产生三个方面的结论。一是由于企业追求差异产品形成的不完全竞争导致的国际贸易;二是由于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所导致的相互倾销(贸易);三是由外部经济效果所产生的行业优势,从而是不完全竞争企业所进行的贸易(出口),以及由此引申

  的后发展的国家为获得某种行业,从而是企业优势所需要的“干中学”。另一方面,由需求引起的产业内贸易则是由于代表性需求与需求的多层次性给各国企业向大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产生了建立在差异需求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此外新贸易理论也试图解释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在那里,赫尔普曼不是从对外直接投资引起贸易,而是真正从企业选择的角度推论出国际贸易的产生和结构。然而依笔者看来,到目前为止,新的贸易理论主要是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

  由上述的基本分析可以看出,国际贸易理论从基本前提划分,可以分成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从贸易理论渐进的发展看,国际贸易理论分成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三个发展阶段。

  --------------------------------------------------------------------------------

  此后,保罗.萨谬尔森、爱德华特.利马都进一步论述了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理论。在萨谬尔森那里概括出了“斯拖尔帕.萨谬尔森定理。即对任何本国密集使用稀缺生产要素产

  品的关税保护都有助于稀缺生产要素收入水平的提高。这是生产要素禀赋论的一个逆定理。

  一些学者认为,将新贸易理论出现以前的所有贸易理论通称为传统贸易理论似乎更符合人们的一般看法,但是科学的任务之一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其发展过程细分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保罗?克鲁格曼

  莫里斯?奥博斯特费尔德编著《国际经济学》

  AvinashK.DixitandVictorNorman:”ProductDifferenceandIntraindustryTrade”fromTheTheoryofInternationalTrad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0.ElhananHelpmanandPaulKrugman:TradePolicyandMarketStructureM.I.TPress1989.ImperfectCompetitionandInternationalTradeeditedbyGeneMGrossman.M.I.TPress1992

  BranderJ.A.andP.Krugman“AReciprocalDumpingModelofInternationalTrade”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82,pp313-321.Harry.PBowen,EdwardE.Leamer,andLeoSveikauskas:”Multicountry,MultifactorTestsoftheFactorAbundanceTheory”AmericanEconomicReviewDecember1987pp791-809.Kai-yueWong:InternationalTradeandinGoodsandFactorMobilityM.I.TPress1997.WassilyLeontief:”DomesticProductionandForeignTrade;TheAmericanCapitalPositionRe-examined”

  ProceedingsoftheAmericanPhilosophicalSociety,Vol.97,No.4,September1952.WilfredJ.Ethier:”TheMultinationalFirm”

  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01,November1986pp805-834

篇五:分析评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章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是探讨国际贸易分工发生的原因、贸易利益、贸易格局变动的理论。如果从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1776年出版)算起,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发展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期间经过古典阶段、新古典阶段和新贸易理论阶段,反映了国际贸易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流动特别是国际投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加深,贸易与投资日益呈现出一体化的局面,国际经济贸易理论亟待创新。但是,理论创新不能脱离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进行较为系统的回顾,对于纠正学术界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某些“误读”、明确当代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发展的方向,并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业已融入全球化的中国经济实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创立阶段,即古典阶段,从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绝对成本理论到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比较成本理论,前后共41年。

  一、绝对成本理论及其贡献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分工和国际分工学说基础之上的。在《国富论》一书中,开篇第一句话就论述分工,认为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促使国家财富增加。斯密将其分工理论推广到国际贸易分工领域,创立了绝对成本理论,令人信服地论证了,一国只要专业化生产本国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产品,用以交换本国生产成本绝对高于他国的产品,就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获得总产量增加、消费水平提高和节约劳动时间的利益。斯密不仅论证了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是各国商品之间存在绝对成本差异,还进一步指出了存在绝对成本差异的原因。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因而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会绝对地低于他国。一般说,一国的绝对成本优势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自然

  禀赋的优势,即一国在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矿产等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这是天赋的优势;二是人民特殊的技巧和工艺上的优势,这是通过训练、教育而后天获得的优势。一国如果拥有其中的一种优势,那么这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就会高于他国,生产成本就会绝对地低于他国。

  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并不难理解,但是,在国际贸易学说史上,却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一学说从劳动分工原理出发,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只是对单方面有利(即一国之所得必然是另一国之所失)的片面看法,从而给自由贸易政策以理论上的支持。根据其理论,斯密主张取消对外贸易中的一切特权和限制,实行贸易的无限自由。他认为,只有在自由贸易条件下,适宜的国际分工体系才能建立,各国才能合理地使用资本和劳动力,从事最有利的生产。这种贸易分工互利的“双赢”思想,到现代也没有过时,将来也不会过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双赢”理念仍然是当代各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贸易的指导思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闭关自守肯定落后;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只会导致“两败俱伤”的结果,仍然是斯密的贸易分工理论留给我们的最重要启示。至于各国以何种形式、在何种程度上参与国际贸易分工以获得利益,那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需要根据各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来决定。

  不仅如此。斯密关于人们“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在多数场合,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的论述,还是杨小凯教授等创立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杨小凯的内生分工与专业化的贸易模型认为,“随着交易效率不断改进,劳动分工演进会发生,而经济发展、贸易和市场结构变化现象都是这个演进过程的不同侧面。”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为解释“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理论内核”①,其完美的理论框架和现实解释力引人瞩目,使得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成为当代贸易分工理论的重要流派,也是斯密的贸易分工理论生命力的有力证明。

  二、比较成本理论及其评价

  虽然绝对成本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具体

  ①

  杨小凯,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经济学(季刊)第1卷第1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的贸易格局上,斯密把互利性贸易限制在绝对成本优势的范围内,其理论局限性同样非常明显。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了著名的比较成本理论,第一次以无可比拟的逻辑力量,论证了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只要各国之间产品的生产成本存在着相对差异(即“比较成本”差异),就可参与国际贸易分工。按照比较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各国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行贸易,就可获得比较利益。“两优择重、两劣取轻”的思想,就是比较成本理论的“合理内核”或“精髓”。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的理论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称它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是在那些可以称作既正确且重要的社会科学原理中首屈一指的”。①比较成本理论揭示了国际贸易领域客观存在的经济运行的一般原则和规律。如果说,绝对成本理论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那么,比较成本理论就进一步将贸易分工互利性原理一般化、普遍化了。也就是说,李嘉图的基于比较成本的分工原理比斯密的基于绝对成本的分工原理更具有一般性。比较成本理论表明,不论这个国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是强是弱,都有可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处于劣势的也可能找到劣势中的相对优势,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从参与国际贸易分工中获得利益。从哲学高度看,比较成本理论揭示的是人类分工、协作、交换、互利的“大道理”。只有从这个角度看,才能深刻理解比较成本揭示的分工思想。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个道理,我们不妨举大家熟悉的律师与打字员的例子,这个例子几乎在每一本流行的国际经济学教科书中都可以找到。律师能提供法律服务,打字的速度也是打字员的两倍(因为他天资聪颖),而打字员只会打字,且打字速度只有律师的一半。也就是说,律师处于绝对优势,打字员处于绝对劣势。比较成本理论告诉我们,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存在互利性分工的可能性。律师应该专门从事法律服务,打字员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也有他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这种分工对两者都会是有利的。国际经济领域也是如此。

  后来的一些经济学家,对比较成本理论的“误读”,都与对李嘉图揭示的“大

  道理”理解不深有关。

  一些经济学家(主要是西方经济学家)经过严格证明(包括数学推导),提出比较成本理论只是在一系列假定前提下(大约有九大假定)才能成立。比如假定只有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要素(劳动),一旦放宽了一些假定,比如多于两种产品,就很容易找到比较成本理论不能成立的例子。实际上,李嘉图是在阐述其比较成本思想时,正确地运用抽象法而作的假定,意在说明贸易分工互利性的“道理”。也就是说,李嘉图打了个“小比方”,说了个“大道理”,这种分析方法正体现了比较成本理论的科学性。

  另一些经济学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认为,比较成本理论只着眼于眼前的静态优势,不注重培育动态比较优势和长远发展利益。按李嘉图的话去做,把生产的相对优势长期固定在少数几种产品,特别是固定在少数初级产品的生产上,将是非常不利的。甚至还有人认为,比较成本理论是产生旧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根源。这至少对比较成本理论存在两点误解:第一,比较成本理论阐述的是贸易互利性的普遍原理,而不是对国际分工格局的具体“规划”,李嘉图绝没有让一些国家长期生产初级产品的意思,更不能对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负责。现存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其他种种历史的现实的原因造成的,与比较成本理论本身无关;第二,比较成本理论中的比较成本状况或比较优势状况实际上是李嘉图分析的外在条件,是一个“外生变量”,并被有的经济学家称为“外生比较优势”。当这种外生比较优势发生变化时,即使根据比较成本理论本身,一国的分工格局也应发生变化。那种根据比较成本理论一国应固守原有比较优势格局的说法,实际上是对该理论分析前提的误解。

  关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讨论,近年来在我国学术界还有一个讨论的热点,即如何看待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不少专家学者仅仅根据在具有相同比较优势国家的竞争中,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的情况,就将两者对立起来。其实,这是片面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之间不仅不是根本对立的,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一致的。其一,如果不注重发挥现实的比较优势,何谈竞争优势?其二,从最抽象的理论层次分析,按照比较成本优势进行完全专业化分工,两国在特定产品生产上就具有了绝对竞争优势。假定A国生产X和Y产品比B国都具有绝对优势,而A国生产Y具有比较优势,B国生产X具有比较

  优势。两国进行完全专业化分工,A国专门生产Y产品,B国专门生产X产品,则A国的Y产品就会有绝对竞争优势,B国的X产品也会具有绝对竞争优势。道理很简单,因为A国完全放弃了X产品的生产!其三,如果有多个国家同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同类产品,一国的比较优势能否转化为竞争优势,那就要看各国产品的比较竞争力状况了。对于这一点,我们在本章后面还要作进步的讨论。

  总之,古典理论揭示的是贸易分工互利性的普遍道理。这是斯密和李嘉图对贸易分工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也是后来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发展的主线。

  第二节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及其贡献

  20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伯尔蒂尔·俄林出版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用在相互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理论,代替李嘉图的单一生产要素理论。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被视为现代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基石。由于俄林在其著作中采用了他的老师赫克歇尔1919年用瑞典文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的主要论点,因此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也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模型)。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定各国的劳动生产率是一样的(即各国生产函数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各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所谓生产要素禀赋,指的是各国生产要素(即经济资源)的拥有状况。一般说来,一个国家丰裕的生产要素,其价格就便宜,反之,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其价格当然就高些。各国生产要素禀赋比率不同,是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重要决定因素。各国都生产使用本国禀赋较多,价格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以供出口,这样,双方都可获得利益。另一个是生产各种商品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不同,亦即不同商品生产的要素密集度不同。根据商品所含有的密集程度大的生产要素的种类的不同,可以把商品大致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不同类型。即使生产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组合也不完全相同,例如同样生产大米,泰国主要靠劳动,而美国则主要靠资本和技术。不论是生产

  不同的商品,还是生产相同的商品,只要各国生产商品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或比例不同,就会产生比较成本差异。从而产生贸易分工的基础。很明显,一国如果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佳组合,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中多用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就能在该种商品上具有较低的比较成本。

  俄林论证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逻辑思路是:商品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而商品价格的差异是由于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商品生产成本比率不同,是因为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不同,而生产要素价格比率不同,则是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因此,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是产生国际贸易的最重要的基础。一个国家出口的是它在生产上大量使用该国比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的是它在生产上大量使用该国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各国比较利益的地位是由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相对充裕程度来决定的。用俄林的话来说,就是:“贸易的首要条件是某些商品在某一地区生产要比在别一地区便宜。在每一个地区,出口品中包含着该地区拥有的比其他地区较便宜的、相对大量的生产要素,而进口别的地区能较便宜地生产的商品。简言之,进口那些含有较大比例生产要素昂贵的商品,而出口那些含有较大比例生产要素便宜的商品。”①

  H-O模型继承了传统的古典比较成本理论,但又有新的发展。

  第一,李嘉图用比较成本差异阐述了贸易互利性的普遍原理,而俄林等则进一步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了为什么比较成本有差异。第二,俄林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不是单单比较两国两种产品的单位劳动耗费的差异,而直接比较两国生产要素总供给的差异,从一国经济结构中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这些最基本的因素来解释贸易分工基础和贸易格局,在理论上有所发展和创新。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不仅能说明比较成本的决定因素,而且也能说明要素价格的变动以及收入分配。在开展贸易后的短时期内,由于只发生商品价格的变动而没有发生生产要素在进出口部门之间的流动,两国价格上升行业(出口行业)的所有生产要素的报酬都会上升,两国价格下跌行业(进口竞争行业)的所有生产要素的报酬都会降低。开展贸易后的长时期内,由于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

  ①

  [瑞典]伯尔蒂尔·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3页。

  引致了生产要素在进出口部门之间的流动,引起了生产要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影响到要素所有者的报酬收入,即会使在价格上升的行业(即出口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而使在价格下跌的行业(即进口竞争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如果各国都以各自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差距为基础进行贸易,其结果是贸易前相对丰富的要素价格上涨,相对稀少的要素价格下降。这样的过程发展的结果,将会逐渐达到要素价格比率的国际均等化。这就是所谓“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1949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在《再论国际要素价格均等》一文,论证了这一定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从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来解释贸易格局,而要素价格均等定理则反过来分析国际贸易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国际贸易的发生增加了对相对丰富资源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它的价格,也就是增加了它的报酬,另一方面减少了对相对稀缺要素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它的报酬。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经济结构,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从而使产量增加,收入增加。这些分析对于一国如何利用本国的资源禀赋优势参与国际贸易分工以获得贸易利益,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可见,新古典贸易理论对于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俄林因此获得了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理论也一直存在争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认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合乎了西方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抛弃劳动价值论的需要。因为该理论显然是建立在三要素论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是劳动创造工资、资本创造利息、土地创造地租的著名的“三位一体公式”,而这个公式曾遭到马克思的严厉批判。细细分析,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与所谓三位一体公式,其实并无很大关系。三要素论讲的是商品价值创造问题,而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分析的是贸易分工双方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而不涉及价值创造问题。从经济运行的角度分析,必须承认,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资源禀赋状况在决定各国的产品生产成本和外贸格局上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在俄林前几十年就作过这样的论述:“在单个资本家之间进行的竞争和在世界市场上进行的竞争中,作为不变的和起调节作用的量加入到计算中去,是已定的和预先存在的工资、利息和地租的量。这个量不变,不是指它们

  的量不会变化,而是指它们在每个场合都是已定的,并且为不断变动的市场价格形成不变的界限。例如,在世界市场上进行的竞争中,问题仅仅在于:在工资利息和地租已定时,是否能够按照或低于现有的一般市场价格出售商品而得利,也就是说,实现相当的企业主收入。如果一个国家的工资和土地价格低廉,资本的利息却很高,因为那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总的说来不发展;而另一个国家的工资和土地价格名义上很高,资本的利息却很低,那么,资本家在一个国家就会使用较多的劳动和土地,在另一个国家就会相对地使用较多的资本。在计算两个国家之间这里可能在多大程度上进行竞争时,这些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因此在这里,经验从理论方面,资本家的利已打算从实际方面表明:商品价格由工资、利息和地租决定,由劳动的价格、资本的价格和土地的价格决定;这些价格要素确实是起调节作用的形成价格的要素。”①

  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提出不仅是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发展,同时也对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分工格局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并受到不少经济学家的重视。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里昂剔夫1953年还以美国1947年和1951年的进出口结构为案例,借助自己的投入产出法,想来验证该理论的正确性。结果,他发现美国出口的竟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结论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推断的贸易格局相反而被称为里昂剔夫之谜。

  里昂剔夫之谜的出现引起了国际经济学界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激烈而富有意义的争论。不少经济学家据此认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被推翻了,因为可以找到大量诸如里昂剔夫之谜之类的“经验证据”。②这里也明显存在对要素禀赋理论的“误读”。

  其一,国际经济学界对昂剔夫之谜所作的种种解释,如要素密集度变换论、要素非同质论、贸易壁垒论、需求偏向论、自然资源论等等,大都没有离开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即一国要素禀赋比率决定一国产业(或产品)比较优劣势的的方法。可以说,围绕里昂剔夫之谜作出的各种理论分析,补充、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8—989页。

  ②

  杨小凯,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经济学(季

  丰富了要素禀赋理论,增强了这一理论对国际贸易实践的解释力。

  其二,后来出现的所谓“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认为,应赋予生产要素以新的含义,扩展生产要素的范围,生产要素不仅仅是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所说的劳动、资本和土地,技术、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以及管理等等,都是生产要素,这些无形的“软件”要素越来越成为形成贸易的基础,它决定着一国比较优势格局。新要素理论当然是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但就分析方法而言,新要素理论与传统要素贸易理论并无本质的不同。

  其三,纵观西方经济学界关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在理论上被证伪、经验上被否定的文献,无非是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所赖以建立的假定条件上做文章,声称要素禀赋理论只论述了贸易量及模式与相对要素禀赋的关系,忽略了需求、技术差别等因素。这显然是对建立经济模型所必需运用的抽象法缺乏足够的理解有关。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说过:“建造模型、深化认识的艺术,就是尽可能地做出最为彻底的简化,同时又不致排除掉对有关问题至为重要的因素。”“一个模型如果把现实世界的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其用处不会超过一张比例尺为1:1的地图。”①俄林为了建立要素禀赋理论而作的一系列假定,是合理的。没有科学合理的假定,不运用抽象法,几乎无法进行任何经济分析。只要是正确的抽象,所得出的结论就更真实,更一般,更具普遍性。

  关于要素禀赋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运用问题,在我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也存在一些分歧。

  按照H-O模型,中国应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在讨论迎接加入WTO的挑战时,国内广为流传着歧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观点,以发展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产业而否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要性,其理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实际上,一国的产业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其产品的成本,成本越低的产业竞争力自然就越强。而一个产业的成本高低主要取决于其是否利用了由该国要素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中国目前要素禀赋结构的特点是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因此,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和产品大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征。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成本低廉而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利润从而可以作为资本积累的量也较大。林毅夫等

  刊)第1卷第1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99)认为,只要发展中国家能够正确地遵循要素禀赋优势,其经济结构就会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而以“小步快跑”的方式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再者,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不一定是技术落后的产业,随着高新技术在越来越多的产业里的快速应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也大大提高,同时,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中,也有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我们应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相对丰裕、成本低廉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这不仅能够壮大我们的国力,而且可以解决十分重要的就业问题。

  第三节

  新贸易理论

  以比较成本理论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理论有两个重要假设前提:一是假设产品的规模报酬不变,二是假设国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在这些假定前提下建立的理论模型成为国际贸易分工的经典理论。但是,也应看到,现实世界中的许多商品是以递增规模报酬生产的,大规模的生产会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同时,大多数工业品类似但有差异,国际市场是垄断竞争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吸取了以往国际贸易理论的合理因素,创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这些经济学家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新现象,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产品差异化等概念和思想来构造新的贸易理论模型,提出了所谓“新贸易理论”。

  一、规模经济(规模收益递增)与国际贸易分工

  现代经济中很多产品(如汽车业)的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规模经济又可分为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前者是指产业水平上的规模经济,又称外部经济,是指单个厂商从同产业内其他厂商的扩大中获得的生产率提高和成本的下降。后者是指个别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又称内部经济,是指厂商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这里的外部规模经济对于产业来说是内部的,而对于该产业中的厂商来说则是外在的。这不仅是指国内同一产业的扩大而且是指世界同一产业的扩大。由于国际贸易分工的

  ①

  转引自贺力平,沈侠:《国际经济学方法论与基础理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存在,世界上同一产业的扩大必然会通过各种途径促进本国厂商生产率提高和成本下降。一般来说,厂商是不必为获得这种外部经济而付费的。

  1、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分工

  外部规模经济(简称外部经济)的产生与聚集经济有关。所谓聚集经济,是指由于许多厂商聚集在一起而使单个厂商的生产率得以提高、成本得以下降这样一种状况。外部经济可以分为技术外部经济和货币外部经济两类。技术外部经济是指厂商通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中其他厂商的技术外溢和从“干中学”获得技术和知识,从而带来市场效率提高和成本下降。厂商获得这种技术外部经济的途径主要有直接的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工人的流动、模仿和“反向设计”(即将别人的产品拆开来看它是如何设计和制造的)等。货币外部经济是指厂商从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聚集中获得的市场规模效应,包括从这些产业的集中和扩展中便捷、廉价、可靠地获得原材料、中间品、技术工人和专门化服务,从而获得生产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一般来说,狭义的外部经济仅指技术外部经济,广义的外部经济既包括技术外部经济,又包括货币外部经济。新贸易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引入了广义外部经济的概念。

  外部经济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范畴,很难量化,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它又随处可见。我们可以看到,特定的产业或产业集团都具有在地理上集中的强烈趋势。一旦某个产业由于历史或偶然因素在某个地方率先建立起来,它往往引来更多的厂商在这里集结,从而使该产业在这个地方发展起来并维持下去,因此就出现产业在特定区域、城市和国家集中的现象。例如:产业的区域集中。1870-1960年间,尽管美国东北部的传统制造业带的自然资源优势日益减少,但制造业仍留在这一地带。产业的城市集中。如美国加州的硅谷,意大利米兰的时装业,伦敦的金融业,世界许多城市的电子街、金融街、文化街。产业的国家集中。如瑞士的钟表业和巧克力,意大利的瓷砖业,荷兰的花卉业,日本的机器人,德国的高性能汽车,美国的计算机。这些产业在特定国家发展,并不能完全用自然资源和比较优势来解释,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历史偶然因素或政府的支持使之产生在特定国家,而外部经济因素则使之得到发展,并使之在国际贸易分工中长期居出口优势地位。

  可见,外部经济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厂商和产业在地理上集中;

  二是促进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新加入厂商从技术外溢和干中学中获得已有技术和管理经验,同一产业的交流和竞争的促进,与相关产业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三是促进国际专业化分工的形成。

  外部经济提供了政府干预贸易活动的依据。实际上,以外部经济为基础进行贸易干预并不是新观点,它是幼稚产业保护论的论据之一。但是,传统贸易理论的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定限制了人们对外部经济的认识,也没有外部经济发挥作用的空间。在传统的贸易理论中,贸易的基础是各国生产技术和要素禀赋的差异而不是规模经济,因此没有外部经济的地位;在传统贸易理论中,厂商的知识投资没有被引入模型,作为厂商不能完全占有其知识收益的外溢物的外部经济也就不能得到确认;在完全竞争的贸易模式中,唯一能够起作用的是与完全竞争相容的技术外部经济,即厂商相互学习彼此的创新,而排斥了与报酬递增相联系的市场规模的作用。由于技术外部经济是可以跨国界流动的,因而它与国际贸易分工关系不大。因此,以外部经济为基础的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和政策不可能得到发展。

  20世纪80年代,新贸易理论把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引入贸易模型,确立了外部经济在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中的重要地位。首先,新贸易理论证明,由于外部经济可以提高生产率,使单位产品的成本随着产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因而它与生产技术、要素禀赋差异一样,也是国家之间贸易的基础。其次,新贸易理论把厂商的知识投资纳入了贸易模型之中,从而将外部经济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厂商不能完全占有其知识的收益,这就告诉我们,那些研究与开发投资比重大的产业最有可能产生大的外部经济。第三,新贸易理论通过将外部经济区分为技术和货币外部经济的方式,考虑了市场规模的作用,并将其纳入不完全竞争分析之中。最后,新贸易理论认为,由于许多市场(如劳动力市场、中间投入品市场等)并不是完全国际化的市场,外部经济也不可能完全跨国界流动。

  新贸易理论认为,作为国际贸易分工的重要基础,外部经济对国际贸易分工具有下列四方面的影响。第一,对那些具有显著外部经济的产业来说,需求和出口市场的扩大可以引起供给和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规模的扩大会强化外部经济的作用,促使产业的平均成本和价格的降低,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第二,在那些具有相似要素禀赋、成本和需求曲线的国家中,首先进行生产和开辟出口某种产品生产的国家将获得该产业的比较利益,并能通过外部经济的作用来巩固和扩大该产业的比较利益。第三,为获取具有显著外部经济产业的战略利益和有利的国际专业化分工,一个国家不能消极地等待偶然的机遇,而应当通过积极的政策干预达到这一目的。第四,外部经济产业的贸易扩展必然会对本国和外国消费者以及出口商品生产者带来利益,甚至能使外国的生产者得利,但如果它夺走了外国生产者的生产份额,则会使其竞争对手受到损害。外部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分工的影响可以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在国际贸易分工中,率先进入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特征的产业的厂商将获得“领先一步”的优势。

  2、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分工

  内部规模经济之所以会出现,是由于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和厂商内部分工造成的。许多技术复杂的商品生产往往需要规模巨大而复杂的生产设备,高度的劳动和管理分工,大量复杂的科研活动,巨额原材料买卖,因而只对那些具有相当规模的厂商才是可能和经济的。由于规模经济的制约,这些行业不可能允许有很多厂商在该产业内进行竞争,因此,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行业,往往是不完全竞争的行业。实际上,传统贸易理论的代表俄林也认识到规模经济(报酬递增)是国际贸易分工的重要基础,但由于传统贸易理论的基石是假定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分析,无法将规模经济引入分析框架,否则传统贸易理论完美而简洁的结论便不复存在。而新贸易理论则将规模经济作为当代国际贸易分工的重要基础,着重探讨了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对国际贸易分工的影响。

  二、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分工

  传统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但实际上完全竞争在国际贸易分工中从来就没有存在过。新贸易理论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了不完全竞争对国际贸易分工的影响。

  一般地,国际贸易分工中的不完全竞争可分为以下四类:(1)垄断,即只有一个卖者;(2)寡头垄断,包括双头垄断,即只有少数卖者,它们出售相同或类似产品;(3)垄断竞争,即有很多卖者,每一卖者出售的商品都不同于别的卖者,产品可相互替代;(4)卡特尔和国际商品协议,即由一种组织对不同

  国家的生产者或政府作出限制性的安排,以限产保价。按照正统经济学理论,不完全竞争扭曲了世界经济中的价格体系,厂商的定价行为背离了产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从整个国家来看,商品之间的价格比率不等于其成本的比率,国际分工不能完全由机会成本调节,从而影响到资源的配置和社会福利,难以达到最优境界。由于纯粹垄断像完全竞争一样不切实际,而解释卡特尔和国际商品协议行为的模式是从寡头垄断理论中推导出来的,因此,新贸易理论主要分析了同内部经济有关的寡头和垄断竞争两种不完全竞争对国际贸易分工所发生的影响。

  新贸易理论在分析寡头与国际贸易分工的关系时,大多采用数量假设的古诺模型,即假设寡头厂商在选择其利润最大化产出时,其他寡头厂商的产出不受自己的影响。用古诺方法考察寡头产业结构对贸易格局的影响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卖方集中对贸易的影响以及贸易对卖者集中的影响;另一条途径是市场分割与贸易两者的相互影响。在卖方集中的情形下,若一个国家为生产一种产品而进行竞争的公司数目少于另一个国家,即卖者集中在后一个国家,其他条件相同,那么,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第一个国家该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而如果进行贸易,该国就会进口该商品。同时,贸易对卖方集中也有影响,因为贸易的存在,甚至双方进行贸易的可能性,都会加剧卖者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的加剧,正是贸易获益的来源。在市场分割的情形下,如果运输成本或其他贸易障碍能使公司对不同的顾客索取不同的价格,寡头厂商就有进行价格歧视的动机。这表明,仅仅由于寡头厂商之间相互入侵对方市场的战略行为(如为夺取更大市场份额而在对方市场上低价倾销),或寡头厂商之间的模仿性出口战略,也能引起国际贸易分工。因此,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本身可以导致国际贸易分工,比如产业内分工贸易。

  新贸易理论在运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来解释战后国际贸易分工新格局时,强调了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的重要性。克鲁格曼甚至证明,在垄断竞争条件下,运用产品差异化,即使两个国家在所有方面完全相同,两个国家也会存在贸易。而且两个国家越相似,贸易量越大。

  特别应该强调的是,古典、新古典贸易分工理论是以国家为基本分析单位的,研究的是主要是产业间贸易,因而在传统贸易理论框架中,没有关于公司的分

  析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产业间贸易的基础主要是基于广义比较优势的要素禀赋优势,从而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优势当然会转换成公司的竞争优势。而新贸易理论研究的主要是产业内贸易,在产业内贸易中,各国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公司的特定竞争优势,因为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产品差异化优势以及规模经济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实际上,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正是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使得众多的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形成一国内某种产品由一家或少数几家厂商来生产的局面,大型企业进而能发展成为出口商。由于规模经济的制约作用,每一国的大型企业只能生产出系列有限的产品来,同时,各国生产的产品又各具特色。产品差异的存在,既是促进企业走向专业化、大型化的因素,从而能获得经营上的规模效益,又为生产者的相互竞争提供了市场。可以说,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性原因。而以产品差异化和规模经济优势参与国际贸易竞争的主体无疑是当代国际竞争的主角――公司。

  公司的特定优势是一个公司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所具有的垄断优势,主要有两为,一类是知识资产优势,另一类是规模节约优势。所谓知识资产包括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技能在内。公司拥有并控制了这些知识资产,就能生产出差别产品到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同时,这类公司通常也容易迅速扩大生产,获得规模节约的效益,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拥有具有垄断优势的公司,就可生产出差别产品在产业内贸易的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可见,要理解产业内贸易现象,离不开对公司作用的分析。

  三、新贸易理论的地位及其与传统贸易理论的关系

  新贸易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贸易理论的发展而不是全盘否定。传统贸易理论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下的2×2×2模型不过是新贸易理论J×M×N模型的一个特例。事实上,传统贸易理论的核心——比较优势原理和要素禀赋论仍能解释一部分国际贸易分工现象,特别是产业间贸易现象。新贸易理论则进一步拓展、细化了比较优势原理,并承认比较优势原理是无可辩驳的,只是在引入规模经济之后,比较优势的来源不仅仅限于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更重

  要的是规模经济优势。实际上,新贸易理论的规模经济优势完全可以看作是比较优势的一部分,是动态的比较优势,杨小凯将其称作内生的比较优势。①

  新贸易理论尤为引人注目的地方,还在于其对贸易现实的解释力。由于以现实世界的客观事实作为理论前提,新贸易理论对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贸易量的迅速增长等理论难题的解释雄辩有力,而且在政策建议方面,新贸易理论更是在现实世界不能处于最优的条件下,提出了诸多使经济运行达到次优的对策措施。在这一点上,新贸易理论比完全自由主义经济学更为现实、对策更为可行。

  总的来说,当代国际贸易新理论对比较成本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等传统国际贸易分工理论进行了修正、补充和改造,并得出了不少全新的结论,这是对传统理论的挑战。这是因为,传统贸易理论以国家为基本分析单位,以国际市场完全竞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为分析前提。但现实的市场是垄断竞争的,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日益普遍,跨国公司的决策影响甚至左右着贸易和投资格局,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发展迅速,在此情况下,再坚持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分析方法,显然难以对上述贸易新现象作出有力的说明。当代国际经济学家提出了种种新的见解,以说明这些国际贸易分工新现象。规模经济、递增收益和市场结构理论被广泛用来解释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

  但另一方面,新贸易理论又不是对传统理论的全盘否定,两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理论渊源关系。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分析方法,从根本上讲,仍然没有离开相对优劣势的分析范畴,可以说是比较优劣势的分析方法在新情况下的具体运用。在决定一国以何种方式参与国际贸易分工方面,比较优劣势的分析始终是不可缺少的方法。传统贸易格局下的比较利益,来源于生产要素禀赋比率不同而造成的比较成本差异;新贸易理论则在战后国际贸易分工格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研究一国如何借助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产品差异等获取比较利益。当然,这并不是说新贸易理论与传统理论没有区别,因为两者研究的贸易格局不同,理论形式自然也不同。但是,在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自身相对优势来扩大国际贸易分工,通过贸易分工获取利益方

  ①

  杨小凯:《内生与外生比较利益说》,《经济学家》2002年第6期。

  面,两者是相同的。因此,新贸易理论与传统理论并非完全对立,前者是对后者的继承和发展。

  第四节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国际贸易新理论已经获得了国际经济学界的广泛认可。但实际上,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1991年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当代国际贸易现象更能作出一般性的解释,也应被纳入新贸易理论的范围,只不过对该理论能否作为一般的国际贸易理论,在认同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争议。下面,我们首先介绍该理论的主要内容,然后再分析它与其他国际贸易理论特别是比较优势理论之间的关系。

  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迈克尔·波特以《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三本书震动了西方学术界和企业界。前两本著作主要研究产业竞争优势的创造,而《国家竞争优势》则主要从宏观角度论述了一国如何确立和提高本国产业的国家竞争优势。所谓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国帮助其产业和企业持续地以较低价格向国际市场提供高质量产品、占有较高市场份额并获取利润的能力。因此,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实际上是探讨产业内贸易条件下,一国如何确立特定产业、特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理论。

  迈克尔·波特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有深刻的时代背景。20世纪70年代,美国汽车、钢铁等传统的工业部门被日本、西欧赶超,生物、电子等高科技产业也面临两者激烈的竞争,美国的国际竞争地位下降。在此情况下,提高美国国家竞争力问题举国关注。1983年时任美国总统里根成立了国家竞争力委员会,波特是其中一员,领导一个11人小组,负责产业竞争力研究。1991年提交了《国家竞争优势》报告。在报告中,他指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而取得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国家是否有合适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而这主要又主要决定于四组基本因素,即要素条件,国内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撑产业,公司的战略、结构和竞争。这四组因素中的每一个都可单独发生作用,并同时作用于其他因素。四者组成一个系统,共同决定国家竞争优势。另外,国际竞争优势还受到机遇和政府作用的影响,但由于两

  者要通过四组基本因素影响国家竞争优势,所以属于辅助因素。因此,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实际上是研究这四组因素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论。由于这四组因素画图构成一个菱形,因此也称菱形机制。见图1-1。

  相关产业与支撑产业

  要素条件

  国内需求

  公司的战略、结构和竞争

  图1-1决定国际竞争优势的四组基本因素

  下面,具体分析四组基本因素以及两组辅助因素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影响。

  1、要素条件与国家竞争优势。波特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拥有对某一产业十分重要的某类低成本要素禀赋或独特的高质量要素禀赋,该国的公司就可能在该产业获得竞争优势。要素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等,它们不仅包括数量,还包括质量、获得成本的高低。

  根据产生机制和所起作用,要素可分为基本要素和推进要素。基本要素是指一国先天拥有或不需太多投资便能得到的要素(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非熟练劳动力等)。推进要素是指必须通过长期投资和培育才能创造出的要素(如高质量人力资本等)。对于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而言,后者更为重要。这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基本要素的需求减少,靠基本要素获得的竞争优势难以持久。而只有推进要素才是稀缺的,这不仅因为它需要较复杂的私人和社会投资,而且要创造推进要素,创造机构本身就需要高级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因此,推进要素才是竞争优势的长远来源。在特定条件下,一国某些基本要素上的劣势反而可能刺激创新,使企业在可见的瓶颈、明显的威胁面前为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而奋发努力,最终使国家在推进要素上更具竞争力,从而创造出动态竞争优势。但这种劣势向优势的转化是有条件的:第一,要素劣势刺激创新要有

  一定界限,如果企业处处处于劣势,则会使企业在过大竞争压力下被淘汰;其二,企业必须从环境中接受到正确的信息,从而知道挑战的严重性;其三,企业要面对一个相对有利的市场需求、国家政策及相关产业条件。

  要素根据其作用和专门性又可分为一般要素和专门要素。一般要素是指适用范围广泛的要素,如一般的港口、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雇员等;专门要素则是指专门领域的专业人才、特殊的基础设施、特定领域的专门知识等等专业性很强的要素,比如专门供集装箱装卸的港口、研究所毕业的专业人才等等。越是高级的要素越可能是专门要素。专门要素比一般要素更能为一国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因为一般要素提供的仅是基本类型的竞争优势,它们的供给在许多国家都能得到,容易被取代或失去作用。而专门要素的获得不仅需要更专一、更具风险性的投资,而且通常需要以丰富的一般要素为基础,在更复杂或更具专业性的生产中不可或缺,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2、国内需求与国家竞争优势。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中,国内需求对国家竞争优势没有影响,因为他们都假设各国消费者偏好是一致的。但波特认为,国内需求直接影响一国的国家竞争优势。其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老练、挑剔的买主有助于产品高标准的建立。买方的高质量要求会使国内公司在买方压力下,努力改进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否则,公司就会安于现状,而不思进取。(2)前瞻性的买方需求有助于国内公司在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这是因为在一国的买方需求领先于其他国家的情况下,国内公司将率先意识到新的国际需求的来临,并积极从事新产品的研发,使公司自身不断升级换代。另一方面,领先的国内需求还会使公司的新产品更容易在国内找到市场,使公司的新产品和公司得到发展的机会。(3)国内需求的增长速度及独立的买主数量会对一国竞争优势产生影响。国内需求增长迅速可以鼓励公司尽快采用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相反,若国内需求增长缓慢,国内市场较快达到饱和,从积极的角度看,则会迫使公司提前向海外扩张,去占领国际市场。而众多独立的买主可以为公司提供更多、更全面的需求信息,促进公司实行多元化生产,减少经营风险。

  除了以上三方面外,国内需求的作用还表现在产品研发人员基本在国内,公司对国内需求的敏感比对国外需求更强烈;公司国内经营业绩的比较常常影

  响甚至左右经营者的自尊心和荣誉感,迫使其重视满足国内需求。

  基于以上原因,波特认为,国内需求的重要性是国外需求所取代不了的。来自国内需求的信息常常在公司决策中占支配地位,一件产品的设计几乎总是首先反映国内需求的。

  3、相关产业、支撑产业与国家竞争优势。所谓相关产业,是指共用某些技术、共享同样的营销渠道和服务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或具有互补性的产业,如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软件,汽车和轮胎等等;所谓支撑产业,是指某一产业的上游产业,它主要向其下游产业提供原材料、中间产品。

  相关产业对某一产业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它可以促进有关产业的创新,这是因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相关产业一旦进入某一产业,往往使后者位于较高的发展起点,促进其创新和升级;另外,由于营销渠道和服务的共享,相关产业的国际成功还可带动有关产业的国际成功,使有关产业在生产初期便能迅速打开国际市场。高效率的支撑产业对下游产业的促进作用在于它能够有效地降低后者的生产成本,并不断与下游产业合作,促进其创新。

  因此,波特认为,一国若有一系列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关联产业,则容易产生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产业,有竞争力的相关产业往往在一国相生相伴。一国要使其某一产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必须注意相关和支撑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分布的集中、信息的交流,取得地方经济和集团经济效果,建立起强大的产业簇群。

  4、公司结构、战略和竞争与国家竞争优势。波特认为,现实经济生活中,公司皆有各自的规模、组织形式、产权结构和竞争目标,它们构成企业的管理机制。公司要在竞争中赢得优势,必须根据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作出合适的选择。比如一些消费资料生产部门,为适应客户千变万化的需求,必须选择灵活的体制;而一些大型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则必须保持组织管理上的严格有序。

  对于公司间开展的国内竞争,波特强调,强大的本国竞争对手是企业竞争优势得以产生并长久保持的最强有力的刺激。激烈的国内竞争下,国内公司间产品、市场的细分可以阻碍外国竞争者的渗透;正常竞争状态下的模仿效应和人员交流效应可提高整个产业的创新速度,促进产业升级;国内的激烈竞争还迫使企业尽早向外扩张,力求达到国际水准,占领国际市场。鉴于此,波特反

  对“国内竞争是一种浪费”的传统观念,认为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短期内可能损失一些资源,但长远看则利大于弊。国内竞争对手的存在,会直接削弱国内企业相对于外国企业所可能享有的一些优势,从而迫使它们苦练内功,努力提高竞争能力。

  5、作为辅助因素的机遇、政府作用与国家竞争优势。机遇是指重要的新发明、重大技术变化、投资成本的剧变、外汇汇率的重要变化、突然出现的世界或地区性需求、战争等偶然性事件。机遇的作用在于它可能打断事物发展的正常进程,使原来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丧失竞争优势,落后国家的公司则可借此获得竞争优势,并后来居上。但一国能否抓住并有效利用机遇则取决于四组基本要素,因而它属于辅助因素。

  政府的作用表现在,它可以通过对四种因素施加影响,从而影响国家竞争优势。如政府可以通过教育政策影响劳动力要素;通过产业组织政策为产业、公司竞争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培育国内需求,等等。因此,政府作用对于国家竞争优势必不可少。但由于政府作用通过影响四种因素影响而表现出来。因此,它也属于辅助因素。

  以上就是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以上四组基本因素和两组辅助因素作用的分析,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超越了传统理论对国家优势地位形成的片面认识,首次从多角度、多层次阐明了国家竞争优势的确切内涵,指出国家优势形成的根本点就在于竞争,在于优势产业的确定,是四组基本因素和两组辅助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这样,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通过这一因素系统摆脱了传统理论的孤立性、片面性,为分析各国竞争优势的基础、预测其发展方向以及长远发展潜力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只要分析一国四组基本因素和两组辅助因素的数量、质量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并将它们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就能发现一国的竞争优势在什么领域、有多大、能否持久,从而就易于回答传统理论长期不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各国的竞争优势不同?哪些国家能获得哪些竞争优势?将向什么方向演进?这样,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就建立了一个能够对当代国际贸易现象作出一般解释的基本通用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

  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关系及其意义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当代国际贸易分工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这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在这一浪潮中,国际生产要素的流动日益频繁,每个国家都逐渐被纳入到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全球网络中,这使得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和直接。在这种竞争中,任何一个国家不再可能一味依靠基于要素禀赋条件的比较优势,通过保护来赢得有利的国际贸易分工地位,而只能通过竞争优势的创造,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增进本国人民的福利。因此,国家竞争优势已成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关于国家竞争优势来源的论述、关于取得和保持国家竞争优势途径的探讨,对于所有国家特别是落后国家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意义。一个国家要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重视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本投资,重视国内需求,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大力提倡企业的创新。

  如前所述,对于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关系,学术界还存在一些争论。我们认为,二者不是对立的关系。这里对林毅夫教授等对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介①,以推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林毅夫、李永军(2003)分析了作为一种贸易理论的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之间的关系,指出:竞争优势理论所要解释的是企业或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因此,直接构成一种国际贸易理论。这样,就可以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两种理论的对比放在整个国际贸易理论的总体框架之下。

  他们认为,按照波特的阐述,竞争优势理论虽然也讨论“低成本竞争优势”,但是,该理论的重心在于解释企业、行业和国家如何形成“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进一步讲,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企业持续的“创新”活动。从这个角度看,作为一种贸易理论,竞争优势主要用来解释要素禀赋结构相似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和行业内贸易现象,因而属于“新贸易理论”的范畴。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都证明,由于国际贸易产生的多因性,在比较优势理论(或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对立的或者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更接近于相互补充的关系。比较优势理论通常用来解释两个要素禀赋结构差别很大的国家之间的贸易,新贸易理论则被用来解释要素禀赋结构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以及产业内贸易现象。因此,不能因为比较优势理

  ①

  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管理世界》2003年第7期。

  论难以用来解释要素禀赋结构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现象就简单地拒绝该理论,并将其与竞争优势对立起来。

  在此基础上,林毅夫教授等还进一步指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是波特“钻石机制”中的四个主要因素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国家创造和维持产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其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要素方面,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都强调生产要素在企业和产业创造竞争力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一个企业在其产品、技术和产业选择中,必须充分利用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而竞争优势理论则更加强调所谓“高级”生产要素(比如高级的人力资本、大学和研究机构等方面)的重要性。波特指出,“高级生产要素是创造出来的生产要素”,其创造的途径则是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创造高级生产要素方面进行持续的投资①。但是,创造高级生产要素必然需要大量的投资。投资的来源只能是企业和整个经济通过过去的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经济剩余。只有按照经济的比较优势来组织生产活动,企业和整个经济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剩余。因此,遵循比较优势,充分利用现有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技术、生产活动,是企业和国家具有竞争力的前提,而且,也是不断积累更为“高级”的生产要素的必要条件。

  第二,同业竞争方面,波特认为,激烈的同业竞争能够给企业提供足够的压力来增加对高级生产要素的投资和研究开发活动的投资,从而有利于推进企业的创新活动。但林毅夫等认为,对一个特定的行业来说,只有该行业符合经济的比较优势时,同业间的良性市场竞争才可能实现。一旦政府决定推动该行业违背经济的比较优势进行“赶超”,良性的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实现。这是因为:(1)赶超企业很难在短期内取得技术方面的优势;(2)这些企业又不能利用经济的比较优势来形成成本方面的优势。在两种优势都不存在的条件下,在竞争的市场中,该行业中的企业不具有自我生存能力,只能依靠政府保护。如此,该行业不可能出现波特意义上的激烈竞争,只会产生行业垄断。行业中的企业热衷于借助寻租活动来保护垄断,而不是积极创新。所以,一国只有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同业之间才会有最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①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译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70-81页。

  第三,需求条件方面,林毅夫等认为,需求条件包括多种内容,一些内容更多地属于外生性条件,不必进行深入的讨论。但即便如此,其中的一些内容如消费者的“内行而挑剔”也不是纯粹的外生变量。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如果一个行业属于“赶超”性行业,那么,客户就很难挑剔该行业的产品。因为赶超通常意味着政府保护,政府政策总会或多或少地偏向于保护生产厂商而不是客户,这就使客户“挑剔”企业产品的成本提高。另一方面,赶超又总是与垄断纠缠在一起。在垄断的条件下,客户进行选择的余地会明显地缩小。两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就难以出现内行而挑剔的客户了。只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让市场充分竞争,“内行而挑剔”的消费者才能产生。

  第四,关于相关与支撑产业,竞争优势理论非常强调相关与支撑产业(或产业集群)对于企业和产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性。林毅夫认为,产业集群的出现以及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都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有关。在违背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战略下,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集群很难出现。首先,如果一个产业不符合比较优势,完全的民间投资就难以持续赢利,进而就不会出现足够的民间投资来进入该产业。这样,如果政府选择某个违背自己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者在某个产业选择违背比较优势的生产技术,它就需要利用财政资金直接在该行业建立国有企业或者通过向民间资本提供足够的补贴以吸引民间资本进入该行业。由于国家能够建立的或是能够得到国家补贴的企业总是有限,这样,赶超企业就不可能有足够的相关和支持性企业来支持。另一方面,政府的直接进入或者扶持又必然涉及相关企业的计划协调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计划协调的成本可能会相当高。其结果是,政府宁肯将主要的生产过程都包括在同一个或者为数很少的几个企业之内。这也正是中国传统计划经济时期赶超企业经常“大而全”或“小而全”的直接原因。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与支撑产业或者一个产业集群是很难出现的。相反,在那些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获利的可能性高,投资的企业会很多,分工也就可以比较细,新的相关或者支持性企业将不断出现。产业集群的出现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目前,我国江苏、浙江、广东等地所出现的产业集群都属于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其原因也正于此。

  鉴于以上分析,林毅夫教授指出,只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企业和产业的

  竞争优势才可能形成。或者说,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与必要性条件。波特特别强调高级人力资本和研发的重要性,这是和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美国等10个发达国家有关。发达国家拥有相对丰富的物资资本,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其具有比较优势的是处于新技术前沿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或各个产业中的新产品研发区段。在这些产业和产业区段中的生产和研发活动,需要高人力资本的人才,才能较好地克服新技术开发和新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所以,具有高物资资本水平国家的企业,必须雇佣具有高人力资本的人才,强调研发和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正是这些企业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的必然要求和表现。

  虽然理论和实践表明,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当代的国际贸易现象作出解释,但由于其缺乏精确的计量分析,使用的一些经济学语言也不够规范,因此,对该理论能否作为一般的国际贸易理论,西方经济学界存在广泛争议。例如,格瑞威(Greenaway,1993)对波特将其分析框架称为理论感到“愤怒”,因为其模型既没有用标准的经济学语言表述,亦无规范的数学推导;著名国际经济学家邓宁(Dunning,1993)认为波特的理论不是什么新东西,只是比较优势各种观点的旧调重弹,很难说该模型是波特的原创作品;瑞格曼(Rugman,1991)认为,波特强调国内市场和国内企业,这只适用美国、日本、欧洲等大国,不适用加拿大一类的外向型经济,等等。①

  第五节

  简要的评论

  本章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分析。通过回顾可以发现,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产生背景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萌芽并初步发展,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也处于萌芽状态,对分工和贸易利益的解释成为古典贸易理论的任务。赫克歇尔和伯尔蒂尔·俄林的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产生的时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形成的阶段,是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初步建立的时期,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也初步形成,对国际间经济贸易格局的解释成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任务。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经济学家提出的新贸易理论,产生背景是资本主义国际生产迅速发展,产业

  ①

  张金昌:《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剖析》,《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9期。

  内贸易、公司内贸易普遍发展,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日趋完善,对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解释成为新贸易理论的任务。因此,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发展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是根据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中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传统的国际贸易分工理论进行修正、补充和改造,并提出一些新学说的过程。同时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发展也是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是不断利用经济学理论发展中出现的新方法、新工具,对世界经济贸易发展进行再解释的过程。

  通过回顾我们发现,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就是分析的假设前提越来越接近现实,贸易理论对贸易现实的解释力不断增强。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以上各种理论,无论是关于比较优势,还是竞争优势的分析,基本上都是以不存在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流动作为假设前提的,很少涉及国际直接投资活动,这与当代贸易与投资日益融合的趋势存在一定差距。为此,人们已经开始致力于建立一种融合国际贸易分工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即所谓贸易投资一体化的理论,以增强对现实的解释力。这也正是本书主要努力的方向。

  应该指出的是,正如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并不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全盘否定而是对传统贸易分工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一样,人们建立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的努力,不必要也不可能是对基于要素在国际间不流动假设的所有贸易理论的否定,在不同假设前提下的各种贸易理论,即使在当代,对各类特定贸易现象仍然有着很强的解释力,并对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也是本章的主要目的之一。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瑞典]伯尔蒂尔·奥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4.[以]埃尔赫南·赫尔普曼、[美]保罗·克鲁格曼:《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

  5.PaulA.Samuelson,InternationalFator-PriceEqualisationOnceAgain.InternationalTrade:SelectedReadings[M].EditedbyJadishN.Bhagwati,TheMITPress,1996.6.杨小凯,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经济学》(季刊)第1卷第1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范家骧:《国际贸易理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8.张二震:《国际贸易政策的研究与比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张二震、马野青:《国际贸易学》(第二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粱琦、张二震:《比较利益理论再探讨》,《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1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丁家桃:《关于世贸组织五个基础的认识》,《新华文摘》2002年第6期。

  13.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管理世界》2003年第7期。

篇六:分析评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论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过程

  论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过程: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分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分为重商主义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里昂惕夫之谜、相互需求理论。

  (一)、重商主义理论(15世纪—17世纪)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建立起来的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

  产生背景:15世纪以后,社会财富由土地转向货币,货币被认为是财富的代表形式和国家富强的象征。外贸被称为是财富的源泉。

  主要内容:1、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积累财富2、货币是一国财富的根本3、获取财富的途径是对外贸易顺差4、国家的政策:“奖出限入”5、各国间的贸易是:“零和博弈”

  重商主义理论的两个发展阶段:

  货币差额论:

  (15世纪—16世纪中期)

  直接控制货币流动,禁止金银输出,在对外贸易上遵循少买多卖的原则,使每笔交易和对每个国家都保持顺差。

  贸易差额论:

  (16世纪后半期—17世纪)

  反对国家限制货币输出,认为会招致其他国家的报复。认为对外贸易能使国家富足,但必须谨守进出口贸易额顺差的原则。

  (二)、绝对优势理论(18世纪)

  产生背景:1、实践背景: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手工业正向机械大工业过渡。英国是当时世界贸易的中心,工业发展领先于其他国家,迫切需要突破重商主义奖出限入、反对金银外流等思想的束缚,进口原料,发展工业生产。2、理论背景: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发表

  绝对优势理论观点概括: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绝1

  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以绝对低于他国生产成本的商品进行交换,可以享受分工带来的利益,这样会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使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

  (三)、比较优势理论(19世纪)

  产生背景:1、理论背景:亚当·斯密:《国富论》;1815年,罗勃特·托伦斯:《关于玉米对外贸易的论文》提出“比较优势”的概念;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善:劳动价值论。2、实践背景:19世纪初期,英国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而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基本概念:古典定义: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相对地比另一国低。新古典解释:指一国以比另一国低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商品的能力。

  (四)、要素禀赋理论(20世纪)

  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

  (五)、里昂惕夫之谜(20世纪)

  代表人物:瓦西里·里昂惕夫,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

  背景:利用美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所用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的数据来检验H-O模型,结果却得出了与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引发了持续一代人的争论。里昂惕夫对要素禀赋模型的检验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六)、相互需求理论

  代表人物:约翰·穆勒

  相互需求理论简介:相互需求法则:一方出售商品是购买对方商品的手段,即一方的供给是对对方商品的需求。供给和需求也就是相互需求。在互惠贸易的范围内,两国间商品交换比例(贸易条件)是由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的。当两国间商品交换的比例与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之比相等时,两国的贸易达到均衡。

  二、新国际贸易理论

  新国际贸易理论分为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偏好相似理论

  (一)规模报酬递增理论(20世纪)

  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1985年和艾涵南合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一书中提出的。

  基本论点:规模报酬递增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因此导致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一产品。

  (二)技术差距理论(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波斯纳于1961年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

  主要观点: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论认为,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意味着一定的要素投入量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样技术进步会对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各国产品的比较优势,对贸易格局的变动产生作用。因而,技术差距也是国家间开展贸易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雷蒙德·弗农于1966年在《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

  主要观点:由于技术的传递和扩散,不同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地变化,新技术和新产品像波浪一样在不同类型的国家之间推进。

  (四)产业内贸易理论(20世纪70年代)

  背景: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的60、70年代,国际贸易呈现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大类型。产业内贸易:相似的或相同的产业内相似产品的交换贸易。产业间贸易:不同产业之间完全不同的产品交换。

  高收入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呈现明显的相似性,即高度发达的、类似的工业国之间的贸易中,横向制成品的贸易增长快速,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则相反。

  (五)偏好相似理论(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在1961年出版的《论贸易和转变》一文中提出的。

  主要观点:偏好相似理论认为,一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水平提高会使得该国的代表性需求向着某种比较昂贵的商品移动。不同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3

  对商品需求偏好也不同。

  /

篇七:分析评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

  (一)

  国际贸易理论界向来以传统的李嘉图比较优势说和赫克歇尔-俄林的

  要素禀赋说占主流地位。

  假设完全竞争的前提下,应该实行自由贸易,由市场机制决定价格,对关税、进口限额等保护贸易或限制贸易政策

  持否定态度。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实践和经济学分析工具的新进展引

  起国际经济学者们对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的再思考。我们看到,战后

  的国际贸易出现了传统贸易理论无法预示和说明的格局。按照李嘉图

  学说,各国应该致力于生产其相对更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交换

  中以换取其处于相对劣势的产品,以提高世界福利。按照赫克歇尔-

  俄林的要素禀赋说,各国应该出口那些使用本国密集要素,进口那些

  使用本国非密集要素的产品。因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

  存在巨大反差,大量的国际贸易应该发生在这两类国家之间。但是现

  实是战后发达国家间的工业品贸易、产业内贸易量日益增长,已占世

  界贸易的较大份额。相继出现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产品生产周期理

  论在某些范围也能说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际贸易理论,但

  是它们作为一般性理论存在不足,只能说是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修正和

  补充。

  70年代末

  80年代初以来,克鲁格曼、赫尔普曼、布兰德、斯宾塞、迪

  克西特、兰开斯特和诺曼等分析和论述在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

  条件下的贸易格局及其成因,提出了战略贸易政策理论模型,开拓了

  贸易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

  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贸易壁垒来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

  的成长,增强其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

  机掠夺他国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即贸易干预能够增进国家福利。

  虽然这类政策主张有悖于自由贸易学说的经典理论,但是给当前风行

  的新贸易保护

  主义提供了辩护。毕竟,人们看到,诸如日本这样的国

  家从贸易保护主义和指导性产业政策中获得重大利益。而与此同时,美国由于其自由贸易政策遭受了损失。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在

  WTO这样一个趋向于对贸易干预持否定态度的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的影响

  向纵深发展的情况下,战略贸易理论与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是什

  么?另外,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透过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内

  容、实施条件和政策效应能够得到什么有裨益的启示?

  一、重新审视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之上,按照这一理论,发展中国家在选择贸易战略时顺理成章的行为就是以自己的比较优势

  参与国际分工,换取他国的比较优势产品。然而,这一理论本身的完

  美却因其在指导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发展中目标的战略选择时的不适

  应性而面临挑战。

  由一系列

  “完美”假设而推导出的

  “自由”必须要放入现

  实重新加以审视。

  (一)自由的代价

  在人们的观念中,发展中国家缺少资本和技术,而有自然资源和劳动

  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的优势,发达国家则具有资本和技术资源优势。

  因此比较利益的贸易格局是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

  型的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发展中国家则反之。我国

  目前的进出口结构基本上是这种格局,但是问题在于,我国的这种贸

  易结构能否长期化,这种低附加值的出口战略是否会使我国的所谓比

  较优势陷入低水平循环的陷阱。

  曾就不平衡发展进行研究的部分学者发现国际贸易有一种内在的不平

  衡机制在起作用。世界上总是只有一部分国家率先开始工业化的,不

  管是由于国家历史、经济结构、社会制度发展的必然因素,还是由于

  诸如个别伟人的偶然因素,也不管工业化的资本是来自

  “清教徒

  ”式的节

  俭还是来自圈地运动、奴隶贸易的残酷赤裸的掠

  夺。不平衡发展在工

  业国出现即开始。工业品的投资利益率高,导致资本向工业聚积,其

  规模经济发展空间远大于农业,导致工业增长速度高于农业,再加上

  工业的外部效应远非农业可比,所以工业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实力迅

  速改变,并挤占了农业国独立发展制造业的空间。工业国发展到一定

  程度,一部分资本将流向少数相对比较具有发展条件的国家,但是不

  会流向更穷的国家,从而形成一定比例的

  “中产阶级

  ”国家(如

  “四小龙

  等)。这样以来,工业国、新兴工业国和穷国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但

  新兴工业国和工业国的差距将越来越小。

  这个推导与

  90年代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格局相吻合。在没有外在因素

  的时候,这种专业化分工将持续不变,相对的生产率分别按照工业的

  高速和农业的相对低速不断地深化发展下去。

  并且,由于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低,工业品收入需求背景性大,农业

  国对工业国的产品需求增加,而工业国对农业国的产品需求不变或变

  化相对要小,则贸易条件恶化,农业国不得不用更多的农产品换取同

  样多的工业品。虽然随着两国的生产率和收入的提高,农业国在国际

  交换中还是能够得益,但是,第一,它的得益的增加小于工业国得益

  的增加,长期看来,差距会扩大,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第二,农业

  国因片面出口农产品可能导致对外贸易引起的有效需求增加大部分都

  流向工业国了;第三,农业国的得益是静态的(与本国既生产工业品

  又生产农业品相比),但若动态来看,如果放弃暂时的静态得益,发展

  本国的工业品,努力降低成本,从长远来看可提升本国的贸易条件。

  (二)自由的挑战

  按一般分类,我们可将产业由低位到高位划分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劳

  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划分依据主要

  在于各类产业产品的生产率的增长率和收入弹性分别由低到高,进而

  决定了各类产品的竞争能力由低到高。产业高度化的国家(在资本密

  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有竞争优势的国家)

  易条件越来越优,其维持固有贸易格局的意愿就越来越强。如果现实按照主流贸易理论

  的假设运行,那么产业低位化国家的福利日相对缩短小是

  自由”的必然

  的贸结果。可是,由于主流贸易理论的诸多基本假设与现实严重不符,它

  就更不能解释世界贸易中的如下现象:一是里昂惕夫之谜展现的美国

  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实证分析与该理论不符;二是国际贸易伙伴结构揭

  示出的国际贸易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而非在要素禀赋不同的发展中国

  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三是国际贸易内容主要是资本品与资本品之

  间的贸易而非资本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资源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

  于是,经济学家们日益重视世界经济中普遍存在的规模经济和不完全

  竞争,他们以此为出发点,结合产业组织理论和搏弈论探讨对国际贸

  易格局的解释。他们的研究是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贸易各

  方的政策及行为对国际市场竞争、贸易获益、贸易量的影响入手,结

  合对国内种种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相

  互关系以及旨在提高市场绩效的各种管制政策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是,一国采取在称之为

  战略性贸易政策”框架内的多种贸易干预措

  施可以防止或限制外国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增加本国企业成本竞争性:

  第二是,出口补贴可降低本国企业的成本,增加其市场份额和利益;

  最后是,通过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紧密结合可以支持具有高度技术

  机会和外在性产业的发展。

  这意味着,如果国内厂商行为及其后果不

  能令人满意,则要求设法纠正即产生了政策干预的可能性,一些产业

  和压力集团要求保护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贸易利益有时是一致的,与

  别国是冲突的。总之,这类经济学家认为,相对于完全竞争这一最优

  境界而言,不完全竞争的次优境界并不能保证潜在的收益一定能实现,理论上政府干预能够改善市场运行的结果,一种贸易政策新思路似乎

  产生了。

  至此,我们看到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两者的产业结构级别通常

  不同)的竞争优势是由产业级别决定的,两者间的贸易越自由对发达

  国越有利,而同产业结构的发达国家或者是发展中国家之间则由于不

  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存在并不会使某国自然具有竞争优势,所以政

  策主张倾向于干预。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方面多边贸易体制致力于

  减少管制,促进自由贸易,一方面似乎是一种所谓

  战略贸易理论”的形

  成正掀起为保护正言的逆流。

  作为发展中国家可以从这两种看似对立的理论得到启示:接受现有国

  际贸易格局的产业发展政策会使发展中国家陷入一种低水平增长,并

  且在国际贸易利益这块日益膨胀的

  馅饼”中分得的份额越来越小。干预

  的贸易理论与产业政策的结合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高度化的手段。

  发展中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的联合体要么通过资源转换在高位产业中

  拥有与发达国家同享贸易利益的竞争优势(四小龙”的发展轨迹是一个

  例子),要么形成对低位产业的垄断优势(欧佩克组织因为输出石油而

  获得贸易顺差,但国家竞争力并不强),才不致于使贸易条件恶化。

篇八:分析评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论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过程多篇

  一、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完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以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为三个代表。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在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李嘉图将绝对优势理论进一步发展,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优取重,两劣取轻”,这就是经典的比较优势理论。亚当·斯密与李嘉图的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假定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是给定的,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用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认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供求关系不同,导致两国间要素的价格差异,而投入要素价格的差异导致两国商品生产成本的差异,生产成本的差异形成不同国家商品的价格差异,进而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贸易可以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势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在H-O定理中,俄林将贸易模式进一步表述为:一国出口的应该是那些密集地使用本国较为丰裕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是那些需要在生产上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稀缺

  要素生产的产品。因此,其结论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一样,认为自由贸易对于各个贸易参加国都是有利的。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贡献在于进一步丰富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在俄林的模型中,劳动不再是唯一的投入,但生产的技术条件及规模报酬仍然不变。要素禀赋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曾经在很长时期内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

  从“绝对优势理论”到“比较优势理论”,进而到H-O四大定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一直遵循着完全竞争、报酬不变、同质产品等古老的假定。总体看来,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没有脱离比较优势的理论框架。

  二、国际贸易的新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中国家的出现以及国际分工的重要发展,国际贸易达到任何时间都没有达到的发展。然而,与经典贸易模型所预测不相符合的是战后的贸易模式并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相违背。美籍学者瓦西里·里昂惕夫首先发现这样问题。他运用经验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美国的贸易有悖于H-O理论。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的出现挑战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也加速促使战后一系列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的诞生。包括新要素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等等。这些理论的诞生都依托战后国际贸易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战后的国际贸易理论也在解释新出现的现实问题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当代国际贸易中出现了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贸易”发展、区域集团内部贸易发展、制造业内部贸易发展、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增长、加工贸易和软件外包等新的贸易方式出现。这些新的贸易方式与过去时贸易理论不完全相吻合。针对现实中国际贸易大量存在的同类产业内部这一现象,从20世纪70年代末,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推翻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不变的假设,建立了一

  个不完全市场、存在规模经济和产品异质性的产业内贸易模型。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和这新新型产业在贸易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由于产业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学家陆续建立模型对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进一步的探讨。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出现以及加工贸易、外包业务的出现,推动了包括跨国公司内贸易理论、一体化贸易理论以及产品内贸易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当然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注重食品药品等涉及人类生活方面的安全。这是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三、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学家对产品内贸易现象的关注代表着贸易理论进一步微观化趋势。产品内贸易是由垂直专业化引起的中间投入品贸易,加工贸易是产品内贸易主要的表现形式。经济学家从垂直专业化的角度对国际贸易内容进行了新的划分,并且在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以及产业组织与契约理论等不同理论下对产品内贸易进行研究。在以产品内贸易为对象的理论框架下对标准国际贸易理论体系进行新的理论整合和补充,将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延伸到了产品生产的工序和区段层面。经验数据显示,在生产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全球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企业规模、利润和国际经营行为有诸多异质性,因此需要研究企业个体特征在企业国际扩张选择中的作用。然而,由于新贸易理论采用对称性企业假设,一体化均衡下同一产业内企业定价、产量、利润、收益和外贸参与程度相同,企业无任何差异,因而它无法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后获得的微观数据,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摒弃技术对称以及研究企业异质性作用的贸易理论。

  四、总结

  中国现阶段还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有着重大的作用,经济发展也是我国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无论是自由贸易的政策还是战略性贸易保护的政策,选择的依据都是如何使本国的利益最大化,这种利益不仅从静态上评估,也要从动态上考虑对什么产业采取什么政策都要有精确地利弊分析,国际贸易新理论不是告诉我们应不应该保护的问题,而是为了我们贸易政策的选择给予更多的考虑问题。我们应该在优势上取得经济上的突破性的发展,大力发展科技新型产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经济基础。

篇九:分析评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伴随着国家的产生和生产力的发展,当一国生产出现剩余产品的时候,国际贸易便诞生了。不同的时期,不同地理论指导和解释着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和一些贸易现象。本文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1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时期

  15世纪到17世纪期间,以威廉?斯坦福(W·Stafford1554—1612年)的“货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和托马斯·孟(Thomas·Mun1571—1641)的“贸易差额论(又称重工主义)”为代表的重商主义第一次对国际贸易做出了理论解释。“货币差额论”认为,一切进口都会减少货币,而货币的减少对本国是有害的,对外应该少买或根本不买。“贸易差额论”观点认为,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大于购买他们的商品总值,从每年的进出口贸易中取得顺差,增加货币流入量。两种观点都认为:国家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使国家富强,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和实力大小的唯一标志就是该国金银等贵金属的拥有量;实现政策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保持贸易的顺差,为此目的所需采取的手段就是保护国内工业的管制贸易,阻止金银外流。重商主义还认为,国际贸易是“零和游戏”,贸易是单方面有利的,一国所得,必然是另一国之所失。重商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贸易利益在国际间的分配,并且在那一时期为早期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完成了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2古典贸易理论时期

  2.1绝对优势理论(TheoryofAbsoluteAdvantage)

  绝对优势理论(TheoryofAbsoluteAdvantage),又称绝对成本说(TheoryofAbsoluteCost)、地域分工说(TheoryofTerritorialDivisionofLabor)。该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创立。

  15世纪初,正当文艺复兴运动进入初期发展阶段之时,重商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主义兴起。到了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衰落,重商主义也逐渐开始崩溃。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显然是错误的。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重商主义才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并把贸易顺差与金银等贵金属的流入作为其唯一的政策目标。长期以来必然导致货币贬值,通货膨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正是基于对重商主义的批判和提出的。他指出了重商主义的单个缺陷:

  第一个缺陷是把金银当作唯一的财富。货币作为价值的代表符号只是一般财富,而不是唯一财富。一国的财富不是取决于贵金属的存量,而是取决于国民所能消费的本国和外国的商品和劳务的种类和数量。

  第二个缺陷是强调无限期保持贸易顺差。既然当时的货币供应以金银为基础,贵金属的流入就会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国内物价,就会使出口商品在国外的竞争能力降低,进口商品价格比国内替代品更便宜,企图无限期保持贸易出超的政策是行不通的。

  第三个缺陷是把经济研究局限于流通领域,认为财富和利润都是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的,特别认为国际贸易是财富和价值增值的源泉,这反映了商业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亚当·斯密认为,两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absoluteadvantage)。当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效率(或有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效率更低(或有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其有绝对劣势的商品。这样,资源可以被最有效地使用,而且两种商品的产出会有很大增长。这种增长可用来测度两国专门化生产所产生的收益,这种收益通过国际贸易在两国间进行分配。

  绝对优势理论纠正了重商主义认为的国际贸易是“零和游戏”的错误观点,认为国际贸易可以优化和有效利用资源。这一点依然是现代国际贸易的基础。但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经济欠发达的国家相对经济发达国家很难说存在绝对的优势,那么二者之间是很难或者说是不存在国际贸易的,但当时的英国和很多殖民地国家进行着交易,这是绝对优势理论无法解释的。

  2.2比较优势理论

  由于两个国家刚好具有不同商品生产的绝对优势的情况是极为偶然的,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仍然面临一些挑战。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而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昂贵的谷物,使工人货币工资被迫提高,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削弱了工业品的竞争能力;同时,昂贵的谷物,也扩大了英国各阶层的吃粮开支,而减少了对工业品的消费。“谷物法”还招致外国以高关税阻止英国工业品对他们的出口。为了废除“谷物法”,工业资产阶级采取了多种手段,鼓吹谷物自由贸易的好处。而地主贵族阶级则千方百计维护“谷物法”,认为,既然英国能够自己生产粮食,根本不需要从国外进口,反对在谷物上自由贸易。

  这时,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找到谷物自由贸易的理论依据。李嘉图适时而出,他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LawofComparativeAdvantage)。这是一项最重要的、至今仍然没有受到挑战的经济学的普遍原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经济解释力。他认为,英国不仅要从外国进口粮食,而且要大量进口,因为英国在纺织品生产上所占的优势比在粮食生产上优势还大。故英国应专门发贸易比较优势

  展纺织品生产,以其出口换取粮食,取得比较利益,提高商品生产数量。比较优势理论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就是比较优势原理。也就是说,两国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通过“两利取重,两害取轻”,两国都可以提升福利水平。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第一次以无可比拟的逻辑力量,揭示并论证了国际贸易领域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只要按照比较成本差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异进行国际分工,各国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开展贸易,就可获得比较利益。这就为解释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利益分配提供了一把钥匙,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李嘉图的研究奠定了其后贸易纯理论的发展方向,后来的学者就一直将国际贸易的研究重点放在比较优势原理上。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建立。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称他的理论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这一理论也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2.3相互需求理论

  20世纪30年代前,廉价学派提出了相互需求论,约翰·穆勒承上启下,对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进行了重要的补充,提出了相互需求的理论;用以解释国际间商品交换发比率。他使用了比较利益的概念,解释贸易双方在利益分配中各占多少的问题。

  约翰·穆勒肯定了相对利益取得的成就,但是也认为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为李嘉图在分析贸易产生原因的时候,仅仅从供给角度和生产成本角度着手,忽视了从需求方面去研究贸易条件的决定因素。他认为两国之间的相互需求决定了两国的贸易条件,一切贸易(包括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都是商品之间的交换,在交换中双方出售的商品构成了各自购买的手段,即一方的供给构成了对另一方提供商品的需求,因此,供给和需求只不过是相互需求的另一种表现而已。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穆勒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条件(或提供条件)曲线,用几何方法来证明供给和需求如何决定国际交易比率。穆勒和马歇尔的理论共同构成了相互需求论,论述了贸易条件,即国际贸易中两国产品交换形成的国际交换比率是如何决定和达到均衡的。

  3新古典贸易理论时期

  1919年,赫克歇尔在纪念经济学家戴维的文集中发表了题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著名论文,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论点,这些论点为俄林所接受。1929-1933年,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都力图加强对外倾销商品,同时提高进口关税,限制商品进口。对此,瑞典人民深感不安,因为瑞典国内市场狭小,一向对国外市场依赖很大。在此3

  背景下,俄林继承其师赫克歇尔的论点,于1933年出版了《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深人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深层原因,创立了要素禀赋论,也称为要素比例学说,或简称为赫—俄原理(H-O原理)。

  而在美国经济由中盛走向极盛、再走向衰落的时代背景下,1941年萨缪尔森与斯托尔珀(W.F.Stolper)合著并发表了《实际工资和保护主义》一文,提出了生产要素价格日趋均等化的观点。萨缪尔森还在1948年前后发表的《国际贸易和要素价格均衡》、《国际要素价格均衡》及《论国际要素价格的均衡》等文中对上述观点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建立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发展了要素禀赋论(H-O-S原理)。

  狭义的要素禀赋理论是指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它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不同国家的生产诸要素的丰缺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一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广义的要素禀赋理论,除了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之外,还包括要素价格均等比说。该学说研究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反作用,说明国际贸易不仅使国际间商品价格趋于均等化,还会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趋于均等化。

  4里昂惕夫之迷(LeontiefParadox)与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FactorEndowmentsTheory)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根据这一观点,一般认为,美国是资本相对丰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理所当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二战后,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W?Leontief,1906-)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H-O理论预测相悖。里昂惕夫之迷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迅速发展。关于对里昂惕夫之迷的解释,实际上是从不同侧面对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前提的修正,并为以后一系列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很多,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1)、人力技能理论。该理论又称劳动熟练理论,先由里昂惕夫提出,后来由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B.Keesing)加以发展,他首先把劳动分成两大类。第一大类称为“简单劳动”,是指任何人都能从事的非技术性的体力工作;第二大类称为“技能劳动”,即熟练劳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动与非熟练劳动。

  (2)、人力资本理论

  主张这种理论的经济学家(如:克莱弗斯、基辛、韦赫勒及凯南等)把资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物质资本,也就是有形资本;另一部分是人力资本。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人力资本由教育投资产生,教育和实物资本一样,既需要时间,又需要资本。凯南(P.B.Kenen)对人力资本的估价方法是把熟练劳动的收入高于非熟练劳动的部分资本化。

  (3)、研究与发展理论

  美国三个经济学家H?格勒伯(W.H.Kurber)、梅达(D.Metha)和费农(R.Vernon)曾经对美国19个工业企业进行了计量研究,发现在美国制成品出口总额中占有72%的五个工业部门(运输业、电器机械业、仪器业、化学业、非电器机械业)都是研究与发展(ResearchandDevelopment)很强的工业。衡量R.andD.强弱的标准有两个:一是研究与发展的费用占销售量的比重;二是企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占总雇佣人员的比重。

  4.1需求相似理论与国际贸易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强调供给对贸易的作用,却忽视了需求对贸易的反作用。事实上贸易是供给与需求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在《论贸易与转换》提出了“重叠需求论(TheOverlappingDemandTheory)”或“偏好相似论(PreferenceSimilarityTheory)”。与要素禀赋理论等传统的贸易理论不同,该理论从需求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认为工业制成品的生产,最初都是为了满足国内需要,只有当国内市场扩大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由于该产品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偏好,针对本国收入水平而生产的,所以较多地出口到偏好和收入与本国相似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越相似其贸易量就越大。

  4.2技术差距、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国际贸易

  技术差距理论是指一个国家以技术创新和控制技术外流而保持的技术上的比较优势。美国学者波斯纳(M.A.Posner)1961年在《国5

  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了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模型。这一理论认为,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要素,并且实际的科技水准一直在提高,但是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准不一样,这种技术上的差距可以使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技术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随著技术被进口国的模仿,这种比较优势消失,由此引起的贸易也就结束了,他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修正了俄林模式,用技术创新因素代替H-O模式中的资源秉赋。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aymondVernon)于1966年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中,通过分析产品技术的变化及其对贸易的影响,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论”(ProductLifeCycleTheory),这一学说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的著名理论。

  4.3产业内贸易理论(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格鲁贝尔(Grubel)和劳埃德(Lioyd)计算了1967年十个工业化国家不同产业的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水平可以用产业内贸易指数(T)(intra-industrytradeindex)来衡量:

  T?1?X?MX?M

  其中X和M分别表示对一种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子上的两条竖线表示对X-M的差取绝对值。T的取值范围为0到1。当一个国家只有进口或只有出口(即不存在产业内贸易)时,T=0;当对某一商品的进口等于出口时(即产业内贸易达到最大),T=1。

  4.3.1产品差异与国际贸易

  同类产品一般是指那些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生产上投入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它通常被分为同质产品与异质产品。同质产品是指性质完全—致因而能够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这类商品由于市场区位、时间等不同,会存在一定的产业内贸易现象。产品的差异性或差异产品是指从实物形态上看,产品的品质、性能、造型、设计、规格、商标及包装等方面的差异。例如,美国和日本的汽车贸易。

  4.3.2规模经济理论与国际贸易

  规模经济理论的论点是:规模经济也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传统贸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易理论有规模报酬不变及完全竞争市场环境这两个基本假定前提,然而,这两个假定都经不起现实经济现象的考验,许多行业具有生产规模越大,生产效率越高的特征。同时,市场中也存在一定的垄断,存在少数厂商制定价格的情形。因此,规模经济理论提出两个特别的假设:第一,企业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第二,国际市场竞争是不完全竞争。

  4.4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1947-)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他在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发表了著名的三部曲,即《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并经过实证研究,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TheTheoryof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使得对国际贸易的解释更具统一性和说服力,形成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雏形。其逻辑顺序是:国家竞争优势取决于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又决定于企业竞争战略。波特指出,一国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优势。波特认为,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要靠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效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

  随着经济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变化发展,现代国际贸易也在不断地演变,已有的贸易理论也远远要比本文中列举的要多。但这些理论都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以及对H-O理论的完善。而H-O模型又是对相对优势理论的进一步解释和修正。各种理论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有一点是已经成为共识,而且这一共识必然推动者国际贸易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进而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这一共识就是:国际贸易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家(或地区)竞争力,提高公民福利。

篇十:分析评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简述国际贸易理论及主要内容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

  (1)绝对优势理论

  劣势理论是亚当·斯密在18世纪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导致在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这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各国理应集中具有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不兼具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是可以节约社会矿产资源,提高产出水平。

  (2)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在19世纪比较初提出了很优势理论。他认为,转口贸易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

  生产成本,而不是生产这些产品的绝对产品线生产成本。只要美苏两国之间存在生产成本上所的差异,即使劣势其中一方一直处于完全的劣势地位,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贸易会使双方双边贸易获得收益。

  比较资源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如果每个国家都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全都两国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受益。

  (3)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要素禀赋理论

  人口比例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人力资本禀赋理论认为,东亚各国的资源条件不同,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的大批量生产不同,是国

  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根据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裕本国充分利用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稀

  缺密集使用本国抢手要素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4)规模世界经济贸易理论——当代贸易理论,美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提出

  的生产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各国利用规模经济来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同时通过国际贸易同时实现贸易产品的流动,这样才能实现国际分工的经营规模效益,这是现代国际

  贸易的基础。

  【例题1·多选题】(2007、2008年)随着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当前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有(

  )。

  A.绝对优势理论B.比较优势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D.资产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E.外贸依存理论

  [答疑编号9110901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CD

  【例题2·单选题】(2008年)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本国那些充分利用出口充实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

  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品类。这一结论依据的是(

  )理论。

  A.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

  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竞争优势

  C.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

  D.克鲁格曼的规模中国经济

  [答疑编号91109010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篇十一:分析评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国际贸易纯理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有三个方面,即,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贸易的结构和国际贸易的结果。国际贸易的原因要说明,一国为什么要参与国际贸易,它的动力是什么?国际贸易的结构所要回答的是,国际贸易的生产结构或分工结构是什么?从而要回答一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出口或进口的商品结构是什么。国际贸易的结果所要回答问题的是,国际贸易能否给参加国带来经济利益。要回答这三个基本问题还有待于国际贸易理论前提的确立。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前提所得出的国际贸易理论是不同的。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到新古典贸易理论,进而从新古典贸易理论到新贸易理论三个发展阶段。这一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着现实经济的发展,进而是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的。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三个基本的发展阶段。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古典贸易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前提是:企业是完全竞争的企业;在当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或其它部门时,增加某种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一国的生产资料在本国范围内得到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不流动。各国对商品贸易不加干预。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比较利益理论。这一理论从不同的方面出发,有两种表述。一是技术差异论。技术差异论认为,各国之间开展贸易的基础在于,它们生产同一产品或同质商品的价格差;这种价格差的基本原因是各国生产该商品时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在生产中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的假定条件下,这种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表现为各国劳动力熟练程度上的差别,从而是单位产品的成本差别。比较利益实质上是比较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从而是劳动力熟练程度在各国的差异。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各国在同一商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又进一步表现为,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相对劳动生产率,即表现为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差别。在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的情况下,当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另一国家时,从相对意义看,该国专门生产其中一种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商品时,可以发挥本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即将本国的生产要素都投入到生产其机会成本比较低的商品。进而通过贸易交换到本国放弃生产的那种产品。相应地,尽管另外一国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低于另一国,但是它仍然可以专门生产自己(相对于外国)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进而通过交换,获得本国放弃生产的商品。在这里技术差异——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成为各国进行国际贸易和分工的原因和决定各国专门生产某种商品结构的基础。这种贸易和分工使参加国际贸易的双方都都获得了利益。因此在这一理论的提出者——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看来,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或技术差别是各国生产同一产品时存在价格差别的基本原因,这种价格差及其生产者对较高价格的追求是国际贸易的原因或动力;每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并根据自己对产品的需要进行交换是国际分工的结构;各国经过国际贸易都能够获得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则是国际贸易的结果。基于获得和维持这一结果的因素,国际贸易得以维持和发展。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另一种观点是生产要素禀赋论。在其提出者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决定于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由于各种产品生产所要求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国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较低,而生产密集使用别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比较高,从而形成各国生产和交换产品的价格优势。进而形成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此时本国专门生产自己有成本优势的产品,而换得外国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这种理论观点也被称为狭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广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指出,当国际贸易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在商品的市场价格、生产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的情况下,以及在生产要素价格均等的前提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等(或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密集度相同)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决定于各国生产

  要素的禀赋,各国的生产结构表现为,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生产要素的商品。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转移时,增加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保持不变。生产要素禀赋论是瑞典的两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提出的,奥林在他的老师赫克歇尔提出观点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这一理论突破了单纯从技术差异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的局限,而是从比较接近现实的要素禀赋来说明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

  技术差异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以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或成本差别作为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动力的。因此尽管两种理论在产生的时间上相距约150年的时间,但是其理论渊源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假定: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是一种,或两种;两国都能生产两种商品;在各国范围内,生产要素在部门间转移时,增加生产某种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生产要素在本国的各部门间自由流动,而在各国之间不能自由流动。这些假定条件在理论上是可以接受的,但距离解释现实还有一定的距离。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放松了古典贸易理论各个次要假定前提后所形成的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对这些假定都作了放松,从而得出了某种新的观点。首先,古典贸易理论提出者,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现实中的国际贸易不只是生产两种产品。这些学者将两个国家与生产多种产品生产联系起来,提出,在多种产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国家总是可以出口其中一部分自己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商品,而进口另外一部分本国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一分析没有改变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原理,但是却推进了古典贸易理论的使用范围,即无论是两种产品还是多种产品,国际贸易都能够用比较利益理论加以解释。其次,古典贸易理论假定,各国只使用一种或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产品,现实生产中,人们使用的生产要素不只两种。亚罗斯拉夫·万尼克在其著名的论文《要素禀赋论—多种要素的情况》中指出,在多种生产要素下,同样可以依据两种生产要素的分析方法将多种要素下生产的多种产品按照产品的相对价格比进行排列,得出要素禀赋在产品价格上比较优势的系列,仍然可以得出赫克歇尔和奥林的基本结论。第三,古典贸易理论假定,当各国为了实现专业化分工,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时,其机会成本不会发生变化。正是基于这一假定,各国的贸易结构表现为完全专业化的国际分工。因为在本国有优势的产品在国际比价高于封闭下的国内比价的情况下,该国厂商将增加其产品的生产量。当机会成本或边际成本保持不变时,该国的资源将逐步集中到自己有优势的部门。由于该国生产者无论怎样增加其产量,边际成本仍保持不变,结果是该国的全部资源或生产要素就集中到专门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生产上,形成各国完全专业化的国际分工。但是在现实中,当生产要素从一种产品的生产向另外一种产品的生产转移时,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其机会成本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当本国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产量增加时,本国总会在该优势行业尚未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水平以前,边际成本就上升到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从而本国的生产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由此可以看出,当放松了机会成本不变的假定条件时,古典贸易理论关于完全专业化生产和贸易的假定,或贸易结构会有某种程度的调整。因而其结论更接近于解释国际贸易结构的某种现实情况。即在现实的贸易中很少存在一国专门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形。第四,古典贸易的分析是建立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的,实际上无论在生产要素的总量上,还是技术水平上,一国的技术优势或要素优势将发生变化。从动态的角度看,一国各种生产要素总量会发生变化。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劳动力表现出开始增长较慢,然后增长加快,到经济发达阶段劳动力增长速度重新放慢的特征。另一方面,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居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将减少,而用于储蓄的比例在增加,因此,一国的资本存量将随着该国经济的发展而直线增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张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各国技术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

  的重要基础,它是以要素技术建立在各国之间不存在技术传播为前提的。在现实中,各国间存在着技术的相互传播,这种传播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不仅指出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动力,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客观上带来了技术的扩散,从而使技术发明国丧失了在某种产品生产上拥有的技术优势,并将这种优势转向其它国家。某种产品技术优势的转移带来了贸易结构的变化,即从该产品的出口国变成进口国,而某些过去的进口国,由于技术的引进变成了出口国。从国家的角度看,这种技术转移带来了技术进口国收入水平的提高,但是跨国公司的理论告诉我们,这里存在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某种利益集团的利益分享。技术扩散和技术转移理论对古典贸易理论产生了新的影响。即建立在各国技术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优势不是一个长期不变的量,相反从动态的角度看,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优势是一个不断传播的过程。而技术的扩散则表明,如果技术发明国不能不断发明新的技术,它的技术优势,从而是贸易优势将会消失,更深层的意义是,技术扩散将使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贸易逐步减少,进而出现各国对对外贸易的依赖“递减”。古典贸易理论还假定,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是不流动的。然而在现实中,如果生产要素的流动能够给有关企业带来较多的收益,资本的流动是可能发生的。1957年罗伯特·蒙德尔发表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商品流动与资本流动的关系》。在论文中,蒙德尔从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角度说明了,商品流动与资本流动对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相互替代作用。这意味着,当商品的自由流动遇到障碍时,资本流动将代替商品流动实现各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另一个角度,美国经济学家王凯峪(1963年)提出了商品流动与生产要素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补充关系,即在考虑生产要素可以在各国间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国际贸易可能只是部分地起到促进要素价格均等化的作用。因此在放松了生产要素不能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的假定之后,广义上的要素价格均等化需要做一定的补充,即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不仅可以通过自由贸易加以实现,也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实现,或者商品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可以同时起作用,实现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然而无论这种假定条件的放松对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作了哪些重要的修正,都不能改变古典贸易理论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是建立在比较成本差别基础上的商品价格差异;二是,国际贸易的分析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之下的。因此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自由竞争市场结构下的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新贸易理论发展的阶段。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其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产生逐步下降的效果。它可以表示为TC/Q=FC/Q+VC/Q。式中,Q表示该商品的生产量,TC表示Q量商品的生产总成本,FC表示生产商品的固定成本,随着其产量的增加,平均到每个单位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会下降。VC表示生产该商品的可变成本,该成本不会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加而下降,而是保持不变。规模经济效果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其生产规模、降低商品的单位成本占居竞争的优势地位。同时企业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将带来产品一个行业或产业内排他性的增强,先进入的企业可以通过逐步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形成单位产品的成本优势,从而是价格优势。这是一种凭借规模经济效果所取得的市场势力或市场控制能力。另一方面,琼·罗宾逊认为,尽管理论上我们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但在现实中,大多数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其原因是,任何企业都希望通过某种优势,获得对市场价格的操纵权,或控制权。获得垄断或控制权的便利途径是生产差异产品。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仅要追求某种消费品消费数量的增加,以提高自身消费的福利水平,还可以通过在多种同类产品的供应中,选择最适合本人愿意消费的产品提高自己的福利水平。因此从一国封闭经济的条件下,市场从两个方面表现出不完全竞争的特点,一是规模经济排除了企业自由进入某些部门的可能性,二是差异产品意味着企业追求控制产品价格的可能性。这两个方面都打破了原有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然而在一国市场范围内,追求规模经济效果和追求差异产品是矛盾的。因为规模经济效果要求生产大批量、同质产品,从而带来市场价格的下降。但是对差异产品的追求要求生产小批量、异质产

  品。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开展国际贸易。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批量生产的产品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从而在每个国家都成为小批量产品,且成为差异产品。这一基本观点由保罗·克鲁格曼在其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经典性论文《报酬递增、差异产品和国际贸易》作出了完整准确的论述。在那里,保罗·克鲁格曼非常系统地阐述了上述观点。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贸易理论强调,在规模经济发生作用的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从而是对获得超额利润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力。这一理论观点还意味着,国际贸易的结构是不确定的,因为建立在规模经济效果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暗含着这样两个重要的假定条件,一是各国之间不存在技术水平的差异;二是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一定是有差异的,甚至可以说,在参加贸易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相同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仍然可以存在。此时的贸易结构与以往国际贸易结构的根本差异在于,古典贸易理论所揭示的国际贸易是产业间或部门间的贸易,而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是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中,出口方的利益就是不完全竞争厂商获得的市场势力与规模经济利益的总和。进口方利益则是从消费差异产品中获得消费上的满足,进而是福利水平的提高。由此按照保罗·克鲁格曼的观点,既然要素禀赋相同的国家可以通过开展产业内贸易获得经济利益,那么各国之间建立在要素禀赋相近或相同基础上的贸易冲突将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各国企业在产业内生产和出口差异产品。新贸易理论的第二个重要的理论是相互倾销理论。詹母斯·布兰德和保罗·克鲁格曼在其著名的论文《国际贸易的相互倾销模型》(1983年)中指出,寡头垄断厂商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将增加的产品产量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往国外市场。尽管从表面上看,在国外市场上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了,但是从销售全部产品所获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如果这种销售不影响在本国销售的其它产品的价格,那么厂商所获得的总利润水平提高了。同样道理,其他国家的厂商也会采取同样的战略将增加的产品销往对方国家市场,这种相互倾销行为所形成的贸易不是由于两家分属不同国家的厂商生产了差异产品,而是因为各自对自己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在相互倾销贸易理论这里,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进而国际贸易的结构既不受产品成本差别,进而是要素禀赋差别的限制,也不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追求的限制。同时,相互倾销基础上国际贸易的利益来自于各国企业通过“倾销”所获得的垄断利润和在本国市场上销售价格保持不变情况下所获得的垄断利润总和。为说明这一点,我们假定,A国的垄断厂商甲生产和销售汽车100万量,单价为20,000万美元,如果其增加了生产量1000量,并在国内市场销售,则为使市场吸纳增加的供应量,企业必须将产品的市场价格降低。(因为寡头垄断企业面临的是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例如降价200美元。即每辆车售价19800美元。在此情况下,该企业因增加生产和销售1000辆汽车额外获得1980万美元。但是,当企业降低其商品售价时,不仅要降低新增产品的价格还要将原有的100万辆汽车的价格降低到与新增产品价格相同的水平,即从2万美元降至19800美元,100万辆汽车因降价减少收入2000万。结果是企业增加生产后,其总收入还减少了20万美元。显然是有悖企业增加生产和销售的初衷的。对此,企业的决策是将产品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倾销”到国外。此时即使该汽车在国外市场上的卖价相对较低,也不致引起企业整体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大幅度下降。如果说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贸易理论开创了新贸易理论的新阶段,那么相互倾销贸易理论将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即使各国生产的商品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仍然可以出于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开展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使国际贸易的结构更加不确定。在那里,既然国际贸易产生于企业为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而确定的市场战略,贸易的结构只服从于垄断企业的市场战略或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标准。所以,相互倾销贸易理论指出了,现代国际贸易的原因之一是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这种市场战略下,贸易的结构仅仅是由于各国企业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新贸易理

  论的第三个重要方面是外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所谓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经营规模的优势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报酬或外在优势。根据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企业有贸易优势或没有贸易优势的一个原因不在于各国之间绝对的要素优势的差异,而在于有关部门在某个时点上的发展规模。一般而言,如果一国在某个行业上发展的规模较大,相应地会形成一个行业的规模优势。这种优势表现为,该行业有一个可供共同使用的劳动力队伍,它可以调剂各企业间的余缺;同时行业规模较大,有助于技术的进步和技术成果的迅速普及或采用。总之一定的行业规模有利于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共享,从而能够在自身企业规模不变条件下的经济利益。相反如果在一国范围内,行业的规模较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一家企业必须“小而全”,否则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在生产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小而全”将导致产品单位成本较高,从而使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竞争能力。在以往的贸易理论中,我们所谓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有优势,是将企业优势与行业优势等同起来。在新贸易理论中,企业的优势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二是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可以使企业自身产生竞争优势,而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是借助行业优势产生的企业优势。这两种优势都会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在外部规模经济贸易论那里,某些具有要素优势的国家所以不能在某个行业处于劣势地位,可能产生于该国的这个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因而行业规模有限,难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优势,“干中学”是该国发展此行业的途径。由此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需要在政府的干预下,获得某种规模经济优势或行业规模优势。

  新贸易理论是从生产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在这些理论中,国际贸易的基本前提已经发生变化。由于现代企业追求对市场的操纵,并且从操纵市场中获得额外利润,因此这种市场结构已经不同于典型的完全自由竞争,代替它的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这里的关键在于,现代经济学,从而使国际贸易理论已经承认了这样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事实,并将这一事实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的思考之中。这种贸易理论基本前提的变化,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即使国际贸易理论进入了新贸易理论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国际贸易理论才有了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论,才有了相互倾销贸易理论以及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这些理论的核心是,具有某种不完全竞争优势的企业或行业凭借自身的优势获得国际贸易中竞争优势,它们扩展了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的理论观点。使现代贸易中的许多新现象得到了更切合实际的解释。

  新贸易理论不仅从供给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还从需求的角度对现代国际贸易加以解释。林德认为,每个国家都存在一个代表性的需求水平。代表性需求水平表明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这种收入水平的代表性消费品是各国消费品产业发展的主导。因为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需要,其生产才容易达到规模经济,从而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国家,由于收入水平的差异,其需求水平也必然有差异。因此一国专门生产某一个代表性需求层次上的商品,就意味着它不能满足其它收入水平消费者对同类产品的消费。国际贸易可以解决各国生产者在某个层次产品的生产上达到规模经济和满足不同收入消费者消费需要的矛盾。即各国可以专门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产品,并出口这种产品,同时分别从不同的国家进口其他国家生产的这些国家代表性需求的产品,满足本国其他收入层次消费者的需要。代表性需求贸易理论表明,在消费品的生产上,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生产上形成;收入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它们的贸易较多,因为它们代表性需求的接近,为相互之间满足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的需要创造了条件;由此可以推论,两国间收入水平的差距越大,它们相互贸易的可能性越小;建立在代表性需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是同一产品内部不同档次产品的贸易。这是产业内贸易的一种表现形式。

篇十二:分析评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思路及新趋向

  作者:陈嘉威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第20期

  陈嘉威

  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摘要:在两百多年以前国际贸易理论应运而生。发展历程经历了旧古典、新古典、现代贸易理论的三个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背景的变化,国际贸易也在变换中逐步完善,形成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0-000129-01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国际贸易理论要与时代相适应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本文就对不同时代贸易理论的作用与影响进行分析,结合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背景,对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及挑战,进行分析找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思路及新趋向。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思路

  (一)古典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主要有两种理论思路。一种是绝对性优势理论,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指两个国家生产的产品都具有绝对性优势。在产品交易时,两个国家都可以将这种优势作为依托,从中获取绝对优势与利益。另一种被称作比较优势论,它是对绝对优势论的一种继承与发展。主要观点就是两个国家在进行产品生产与进出口贸易时。对产品进行绝对劣势较强与较弱的区分,在进行出口时选择绝对劣势较弱的产品以换取绝对劣势较强的进口产品。主要目的是通过产品的相对优势进行产品交换,可以从中获取利益最大化。这种古典贸易理论揭示了一般的经济发展规律,无法与新时代经济相适应。

  (二)新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经济学家俄林与赫克歇尔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主要是对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的不同优势进行分析,对国际贸易进行解释。大意是在国家进行产品交换时要用本国比较充裕的廉价产品交换他国比较充裕而本国稀缺的珍贵产品,以达到相互之间的互补共赢。这种理论相较于古典贸易理论有其进步性。他不仅考虑到了劳动成本要素,还从产品要素的禀赋上形成的成本差异入手,使国际贸易理论得以发展。

  二、新现象挑战国际贸易理论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发达国家之间都存在这贸易往来,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空前繁荣。然而,在各国在进行经济贸易时,发现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已经不能与新经济相适应。因此,国际贸易理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经济形式变化多端的挑战。

  (一)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

  新形势下,发达国家一直在经济贸易中占主导地位,而且这种趋势一直没有改变意向。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就是提倡以垂直贸易为主的,即在不同的发展情况的国家进行贸易交换。然而,作为发达国家作为工业商品发达国家,其服务出口却占主导地位。与传统理论相悖,因此需要新的观点最为理论支撑。

  (二)制造业、跨国公司、区域集团内部贸易发展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更加精细化。发达国家制造业向不发达或发展中国家转移,并进行明确分工。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生产链形成,制造业内部贸易与公司内部贸易有明显的增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出现,使得全球一半以上的贸易发生在各区域内部。因此,传统的全球范围的国际贸易理论无法对这些内部贸易增长模式进行解释。

  三、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新思路及新趋向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跨国公司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国际贸易发展呈现繁荣景象,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应运而生。形成了一体化贸易理论,主要是将研究重点从宏观走向微观,使得理论与实际更加紧密的结合。一体化贸易理论将传统贸易理论进行整合与补充,从经济贸易中的某一现象或某一贸易主体等微观角度进行分析,使国际贸易更加细致化。

  (一)研究内容向微观拓展

  新时代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较传统的理论研究的优势,就是将以国家作为主体研究对象的宏观研究方法转为对贸易内部的、区域的经济增长等微观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对一个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原因、怎样参与以及如何分配进行贸易所产生的利益进行细致分析研究,从而得出适宜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理论指导。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产品内贸易被经济学家所关注使得贸易理论更加微观化。并以专业的角度对国际贸易内容进行了重新定义,以产品内部贸易的新理论补充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不足。

  (二)研究方法微观化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以国家作为单位进行研究的。假定各国的产品产量、生产要素以及资源不变的静态状态下对各国进行比较利益。而新的贸易理论研究方法打破了这种常规静态,以动态的形式对产品的生命周期为前提进行比较优势。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突破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局限性假设,将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等作为前提,进行假设,提出了产业内贸易理论。使得国际贸易理论更加符合实际贸易交易的需要,对经济贸易发挥出实际作用。与此同时经济学中还出现了超边际分析法,将消费者与生产者融为一体。为新性型国际贸易理论注入新观念。使得国际贸易理论朝着更细致、更加满足经济发展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受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各国之间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国际分工也更加细致,经济发展形势多变。在这种情况下,一套完整的适宜经济发展需要的国际贸易理论应运而生,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钟永一.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新趋向─—张二震等著《比较国际贸易学》评介[J].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7,04:46-48.

  [2]杨青龙.国际贸易中的全成本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

  作者简介:陈嘉威(1995–),男,籍贯:江西省丰城市,学历:大学在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篇十三:分析评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

  国际贸易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劳务交换的经济规律,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政策和实务操作的理论和应用为一体的经济学科,其内容包括原理、政策和实务三大部分。理论部分主要叙述国际贸易、国际分工的演进进程及其规律,介绍、评论传统国际贸易理国际贸易新理论,并依据当代贸易实践对国际贸易理论前沿问题进行探讨。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到新古典贸易理论,进而从新古典贸易理论到新贸易理论三个发展阶段。这一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着现实经济的发展,进而是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的。接下来,我们就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进行探讨。

  我们认为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三个基本的发展阶段。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古典贸易理论。这一理论包括重商、绝对利益论比较利益论以及机会成本论。下面我着重介绍比较利益论,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比较利益理论。比较利益论以一系列假定为前提。比较利益论认为,1、各国不一定要生产出绝对成本地的产品,而只要生产出成本比较低的产品就可以进行贸易分工,虽然这些产品的绝对成本高于其他国家,但是用它可以换回更多的商品。2、只要存在比较差异就可以进行两国之间的贸易分工。比较利益论所依赖的的前提条件过于严格;把多数的经济形态抽象成静态的状态,忽视动态分析;忽视了国际分工中生产关系的作用。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包括要素禀赋论、里昂惕夫之谜。下面我着重介绍要素禀赋理论,在其提出者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决定于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由于各种产品生产所要求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国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较低,而生产密集使用别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比较高,从而形成各国生产和1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交换产品的价格优势。进而形成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此时本国专门生产自己有成本优势的产品,而换得外国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这种理论观点也被称为狭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

  广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指出,当国际贸易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在商品的市场价格、生产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的情况下,以及在生产要素价格均等的前提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等(或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密集度相同)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决定于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各国的生产结构表现为,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生产要素的商品。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转移时,增加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保持不变。生产要素禀赋论是瑞典的两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提出的,奥林在他的老师赫克歇尔提出观点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这一理论突破了单纯从技术差异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的局限,而是从比较接近现实的要素禀赋来说明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国际贸易新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相对稳定,国际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区分布与战前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相对扩大,产业内贸易发展。对于这些情况,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已难以作出有力的解释,因此,经济学家们在里昂惕夫之谜的推动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不断探索。先后出现的国际贸易理论有可获得性说、熟练劳动说、人力资本说、偏好相似说、技术差异论、产品生命周期说、规模报酬递增说等多种。下面着重介绍技术差距论(又称为创新与模仿理论)。

  技术差异论把国家间的贸易与技术差距联系起来,认为正是一国的技术优势使其在获得出口市场方面占优势,当一国创新某种产品成功后,在国外掌握该项技术优势之前产生了技术领先差距,可出口技术领先产品。

  技术差距伦认为,各国之间开展贸易的基础在于,它们生产同一产品或同质商品的价格差;这种价格差的基本原因是各国生产该商品时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在生产中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的假定条件下,这种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表现为各国劳动力熟练程度上的差别,从而是单位产品的成本差别。在这里比较利益实质2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上是比较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从而是劳动力熟练程度在各国的差异。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各国在同一商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又进一步表现为,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是相对劳动生产率,即表现为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差别。在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的情况下,当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另一国家时,从相对意义看,该国专门生产其中一种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商品时,可以发挥本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即将本国的生产要素都投入到生产其机会成本比较低的商品。进而通过贸易交换到本国放弃生产的那种产品。相应地,尽管另外一国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低于另一国,但是它仍然可以专门生产自己(相对于外国)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进而通过交换,获得本国放弃生产的商品。在这里技术差异—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成为各国进行国际贸易和分工的原因和决定各国专门生产某种商品结构的基础。这种贸易和分工使参加国际贸易的双方都都获得了利益。

  国际贸易理论从产生到发展,逐步走向完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丰富多彩,为国际贸易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3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篇十四:分析评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分析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变迁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

  政策

  关税

  贸易理论变迁

  [论文摘要]本文在一个较长的历史跨度和较大的空间跨度上,研究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变迁,通过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试图总结出保护贸易和自由贸易理论和政策出现的规律性与客观社会现实之间的,并使之对中国的贸易政策制订有所帮助。

  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讲,采取何种的贸易政策理论作为指导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使虽然有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约束,各个国家也经常发生贸易问题,比如正在解决中的美国对中国轮胎征收高额关税的事件。

  在回溯到历史的长河中寻求答案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历史在惊人的重复中划过了一个大w型。在国际贸易发展史中,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交替上升,彼此替代,在对立统一中使世界经济走到了今天。如果撇除各门学科言必称的古希腊时代,我们可以看到,从l5世纪初的重商主义时代一直到今天的世界贸易组织,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家间相互依存程度的加强,在政府行为方面赞成政府在国际贸易中实行无为政策的放任自由主义者和赞成实行干预的经济民族主义者之间展开了无数次的辩论,内容涉及国际贸易对国内经济福利和产业成长的影响,日益依存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以及利益分配等其他问题上的作用等。争论的核心和焦点是政府应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还是推行保护贸易政策。争论是如此的激烈,而且一直没有停止过,以至于罗伯特·吉尔平断言说“争论可能永远得不到解决”。近代国际贸易始于15世纪到l7世纪,当时占主导地位的重商主义政策要求政府加强管制力量,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由于西欧各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品经济关系急剧发展,社会财富的重心由土地转向了金银货币,货币成为全社会上至国王下至农民所追求的东西。而获取金银的途径只有开采和发展对外贸易。而这种使国家富有的对外贸易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只有保持对外贸易的顺差,才能达到使国家富有的目的。

  在这种思想下,重商主义者们极力主张政府干预对外贸易,对进口商品课以高额关税,或禁止进口本国不需要的商品。正如恩格斯所形象描述的一样:“各国彼此对立着,就像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

  长期重商主义政策的实行,妨害了农民的利益,使原料和谷物价格上涨,工业成本上升,影响销售市场的扩大,造成通货膨胀,激化了社会矛盾。因此,从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对重农学派的主张及政策进行了猛烈抨击。诺斯在这里对自由贸易的思想作了出色的阐述:“阻碍贸易的法律,不论是关于对外贸易或是国内贸易,不论是关于货币或是其他商品,都不是使一个民族富裕、使货币和资本充裕的要素。……我们可以费力筑篱去为杜鹃鸟,但这是徒劳的,因为从来也没有一个人是靠政策致富的;而和平、勤劳和自由却能促进贸易和财富,此外别无其他途径”。对外贸易政策在这里开始w的第一个转折,从干预转为自由放任,其间经过了N·墨尔本、D·诺斯、D·休谟、J·洛克、J·马西、J·D·司徒亚特,至亚当·斯密集其大成,完成于大卫·李嘉图。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地使用自己的产业生产出来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大卫·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他谈到:“如果两个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其中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一些,不过制帽时只强l/5或20%,而制鞋时只强l,3或33%,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专门制帽,它不是对于双方都有利么?”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英法等国在l8世纪末至l9世纪末这个时期,大都奉行自由贸易政策,降低关税税率,减少了纳税商品的项目,简化了税法。这种自由贸易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933年大危机之前,大多数的理论和政策均相信,经济处于不均衡状态时,“正如线上悬着一块石子,如果离开了他的均衡位置,地心引力将立即使它恢复均衡位置的趋势。”而政府确实遵照这一思想在这一时期忠实地扮演着“守夜人”的角色。

  1776年,美国宣布成为独立国家,为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避免成为英国的农业附庸A·汉密尔顿坚决主张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保护美国当时尚处于幼稚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F·李斯特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对这一思想做了十分深刻的论述:“在自由竞争下一个无保护的国家要想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国已经没有可能。……必须牺牲眼前利益,使将来的利益获得保障。……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在这里,有趣的现象发生了。的第二个转折开始了,重商主义的思想好像又复活了过来。在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保护贸易理论也颇为引人注目,结构主义学派的劳尔·普雷维什提出中心——外围论,即现实的世界经济中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结构,就是“中心”和“外围”。它们形成了世界的两极,每一极的生产结构有着重大差别。由于收入弹性的不同,外围国家的贸易条件有恶化的趋势,必须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征收保护关税,鼓励出口。发展中国家必须彻底打破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

  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从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国普遍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世界市场的竞争开始变得激烈,尤其是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市场矛盾进一步激化。各国为了维持本国的生产和就业,纷纷采取了各种措施以保护手段提高关税壁垒,限制外国商品进口,鼓励本国商品出口,以其转嫁本国的经济危机,从而使国际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贸易保护高潮。这一时期,琼·罗宾逊夫人还给它起了一个固定的名称“以邻为壑(Beggar-t日y—Neig日bour)。超保护贸易理论和政策在w的第三画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而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则可以看作是这第三画的终结。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非充分就业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贸易收支不可能自动调节实行平衡,因此政府应积极加强对国际贸易的干预,进行贸易保护,奖出限入,保持顺差,以实行充分就业。贸易保护理论在这一时期占了上风。

  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某个国家政府采取旨在医治失业的以邻为壑的行为,会产生国际性的以邻为壑的争斗,结果是国际贸易总额与世界产出总额相比萎缩,并最终导致全球经济的衰退。从第二次世纪大战后到7O年代初,世界政治经济力量重新分化组合,美国实力空前提高,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膨胀的经济,使其既有需要又有能力冲破当时发达国家所实行的高关税的政策。日本和西欧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愿意彼此放松贸易壁垒。此外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推动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跨国公司的迅速兴起,也迫切需要一个自由贸易环境以推动商品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于是,这一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先后出现了自由化倾向,主要表现为大幅度削减关税以及降低和撤销非关税壁垒,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经济合作组织蓬勃发展,IMF、WorldBank、欧盟、WTO、美加墨自由贸易区、东盟、APEC等经济合作组织先后出现。w在这里重新转折,完成了它的最后一画。这一时期的政策是和理论界的“新自由主义”抬头有直接的关系。“新自由主义”锋芒直指凯恩斯主义,认为西方经济的滞胀是凯恩斯主义造成的恶果,因为政府的过度干预扰乱了市场经济的合理运行,妨碍经济增长,并且是政府预算赤字剧增,造成通货膨胀。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这一时期的理论学派如弗莱堡学派、合理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公共选择学派均赞成自由贸易的政策。

  在几个世纪的时间内,世界经济是如此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动,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面lf缶就业压力增大,市场问题严重等问题,国内劳工组织和工业资本家阶级强烈要求政府实行保护贸易政策。这一时期贸易政策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一、贸易保护措施由过去以关税为壁垒和直接贸易限制逐渐变为间接的贸易限制;二、贸易政策措施朝着制度化、系统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贸易保护制度越来越转向管理贸易制度;三、国际贸易壁垒由国家间转变为区域性经济组织之间,区域经济组织内部

  实行自由贸易制度,组织之外则实行保护贸易制度。9·11之后,美国乃至全球经济跌至谷底,可以预见这股保护贸易的声音还会加强。看来,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这对矛盾还要继续走下去,这个w也远不是国际贸易历史形态的终结,矛盾的双方还会在对立统一中为自己开辟道路,使世界经济继续向前发展。有人说,从马嘎尔尼访华到今天的WTO,不外还是“自由贸易、协定关税”这八个字。我倒觉得这种说法颇值得商榷。虽然从最终结果来说,我们终于走上二了自由贸易的道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省略中间的过程不提。如果诚如马嘎尔尼所愿,中国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清朝就实行自由贸易,那恐怕我们现在看到的就不是一个日渐强盛的中国,而是一个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和附南国了。从美国和日本发展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即使是发达国家老大的美、日等国,也经历上述国际贸易政策的变迁。在发展初期,他们均是利用A由贸易出日初级产品或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增加的出日收益而在国际市场上筹到资金,进一步扩大出口生产,而不断增加的本地需求则引致了制造业的的大规模建立:在积累够了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后,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干预,实行贸易保护政策,限制一些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以保护民族工业和节约外汇。同时,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利用外国资本,引进外国技术,建立和发展本国工业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这就是有名的“进日替代战略”。美国从独立战争到二次大战结束这很长的一段历史中就曾实施了这一战略,赶上并超过了有“世界工厂”美誉之称的英国。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也曾用严厉的控制出口的政府保护,来推动争取其在世界钢铁、汽车及电子产业争夺领导地位的斗争。结果不久,日本这些产业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了充分竞争力。劳拉·泰森对5O年代以来日本政府的行为是这样结的:“如果在6O年代,当至少菲亚特汽车公司有一种竞争性产品提供给日本的消费者使用,日本不对外国进口汽车关闭其国内市场,那么,日本的汽车贸易会有今天这样的规模吗?如果在70年代,日本没有对美国生产的低成本高质量的16K随机存取存储器关闭其国内市场,那么日本的半导体工业能有今天的技术及竞争优势吗?如果没有专门针对科宁玻璃公司关闭日本市场而鼓励日本发展国内这方面的生产能力,那么,本能在今天有光导纤维方面的突出优势地位吗?”当他们建立好了本国的制造业,具有了充分竞争力的产品之后,就开始高举起“自由贸易”的大棒.实施“出口替代战略”,来抢占世界市场,享受自由贸易和国际分工的美餐。而当其他国家有了一些有竞争力的产品时,他们又挥舞起“公平贸易”的盾牌保护本国工业,限制其产品进口。

  中国的发展也走过了一条类似的道路。建国之初,在“自力更生”的指导思想下,我国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进行了严格控制,人为割断了国内与国际市场。客观上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底子。8O年代末

  期,中国制定了沿海经济特区的发展战略,提出要充分发挥广大沿海地区的劳动力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这一时期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和初级产品为我们筹集到了大量资金,进一步扩大了出13.为“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转型积累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进入9O年代以来,通过保护政策,我国的家电行业、纺织业、玩具业和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逐渐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开辟国际市场,享受由于资源禀赋不同而带来的国际分工的好处9·11之后,全球经济一片灰暗,跌入谷底,而中国经济则作为其中的少有亮点而为世界所瞩目。这正是我们抓紧机遇,缩小差距的良机: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正言行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理论和政策没有优劣之分,采用什么样的理论和政策一定要结合国情和时代特点。当前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充分利用加入WTO组织的地位,趋利避害,大力扩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出口额度,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所要采取的贸易政策,也是谋求中华民族的第二次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篇十五:分析评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论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过程

  论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过程: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分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分为重商主义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里昂惕夫之谜、相互需求理论。

  (一)、重商主义理论(15世纪—17世纪)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建立起来的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

  产生背景:15世纪以后,社会财富由土地转向货币,货币被认为是财富的代表形式和国家富强的象征。外贸被称为是财富的源泉。

  主要内容:1、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积累财富2、货币是一国财富的根本3、获取财富的途径是对外贸易顺差4、国家的政策:“奖出限入”5、各国间的贸易是:“零和博弈”

  重商主义理论的两个发展阶段:

  货币差额论:

  (15世纪—16世纪中期)

  直接控制货币流动,禁止金银输出,在对外贸易上遵循少买多卖的原则,使每笔交易和对每个国家都保持顺差。

  贸易差额论:

  (16世纪后半期—17世纪)

  反对国家限制货币输出,认为会招致其他国家的报复。认为对外贸易能使国家富足,但必须谨守进出口贸易额顺差的原则。

  (二)、绝对优势理论(18世纪)

  产生背景:1、实践背景: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手工业正向机械大工业过渡。英国是当时世界贸易的中心,工业发展领先于其他国家,迫切需要突破重商主义奖出限入、反对金银外流等思想的束缚,进口原料,发展工业生产。2、理论背景: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发表

  绝对优势理论观点概括: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绝1

  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以绝对低于他国生产成本的商品进行交换,可以享受分工带来的利益,这样会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使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

  (三)、比较优势理论(19世纪)

  产生背景:1、理论背景:亚当·斯密:《国富论》;1815年,罗勃特·托伦斯:《关于玉米对外贸易的论文》提出“比较优势”的概念;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善:劳动价值论。2、实践背景:19世纪初期,英国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而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基本概念:古典定义: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相对地比另一国低。新古典解释:指一国以比另一国低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商品的能力。

  (四)、要素禀赋理论(20世纪)

  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

  (五)、里昂惕夫之谜(20世纪)

  代表人物:瓦西里·里昂惕夫,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

  背景:利用美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所用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的数据来检验H-O模型,结果却得出了与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引发了持续一代人的争论。里昂惕夫对要素禀赋模型的检验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六)、相互需求理论

  代表人物:约翰·穆勒

  相互需求理论简介:相互需求法则:一方出售商品是购买对方商品的手段,即一方的供给是对对方商品的需求。供给和需求也就是相互需求。在互惠贸易的范围内,两国间商品交换比例(贸易条件)是由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的。当两国间商品交换的比例与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之比相等时,两国的贸易达到均衡。

  二、新国际贸易理论

  新国际贸易理论分为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偏好相似理论

  (一)规模报酬递增理论(20世纪)

  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1985年和艾涵南合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一书中提出的。

  基本论点:规模报酬递增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因此导致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一产品。

  (二)技术差距理论(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波斯纳于1961年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

  主要观点: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论认为,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意味着一定的要素投入量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样技术进步会对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各国产品的比较优势,对贸易格局的变动产生作用。因而,技术差距也是国家间开展贸易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雷蒙德·弗农于1966年在《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

  主要观点:由于技术的传递和扩散,不同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地变化,新技术和新产品像波浪一样在不同类型的国家之间推进。

  (四)产业内贸易理论(20世纪70年代)

  背景: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的60、70年代,国际贸易呈现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大类型。产业内贸易:相似的或相同的产业内相似产品的交换贸易。产业间贸易:不同产业之间完全不同的产品交换。

  高收入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呈现明显的相似性,即高度发达的、类似的工业国之间的贸易中,横向制成品的贸易增长快速,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则相反。

  (五)偏好相似理论(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在1961年出版的《论贸易和转变》一文中提出的。

  主要观点:偏好相似理论认为,一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水平提高会使得该国的代表性需求向着某种比较昂贵的商品移动。不同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3

  对商品需求偏好也不同。

  /

推荐访问:分析评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评述 演变 国际贸易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