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分析汉语表达的禁忌语3篇

分析汉语表达的禁忌语3篇

时间:2022-11-17 08:1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分析汉语表达的禁忌语3篇分析汉语表达的禁忌语  英汉禁忌语比较的分析  摘要:禁忌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禁忌语反映了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状态以及与之相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析汉语表达的禁忌语3篇,供大家参考。

分析汉语表达的禁忌语3篇

篇一:分析汉语表达的禁忌语

  英汉禁忌语比较的分析

  摘要:禁忌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禁忌语反映了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状态以及与之相应的文化传统。通过对中西方禁忌语的对比分析,希望人们提升交流技巧,减少跨文化交往过程中所引起的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

  关键词:禁忌语

  文化

  英语

  比较

  1引言

  Taboo(禁忌、禁忌语)一词来自太平洋群岛波利尼西亚(Poynesia)的汤加语(Tongan),在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存在语言禁忌(linguistictaboo)。禁忌是中西方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并反映在英汉语言中。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而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和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因此,了解中西文化中的语言禁忌的异同,做到入乡随俗十分重要。

  2数字方面的禁忌语

  在数字方面的禁忌,中西方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例如,在中国的很多地方谈论岁数忌言70,73和84。传说是因为孔子73岁死,孟子84岁死,而且在中国古文中“七十古来稀”,说是能活到七十岁的人很少,对好多老人来说,七十岁是一道坎,如果能迈过去就能多活几年,否则就到头了。汉语中还对4忌讳,因为它与死偕音。对7也一样,选电话号码时带有7和4的要的人也少。英语国家避讳13和星期五,因为耶稣遇难的日子恰好是13号,星期五。另外,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们对偶数和奇数的态度也不同。中国人偏爱偶数,好事成双,六六大顺,成双成对都是很好的例子;而西方人则把奇数(13除外)当作幸运的象征

  3生老病死的禁忌语

  英语国家的人对“old”(老)的态度与中国人大不一样。他们对“old”没有赋予肯定的联想,而是忌讳提到它,因而与之有关的禁忌语、委婉语比汉语多得多。在他们眼里,老龄象征着衰败、没落、靠近死亡,于是就有“年长者”、“成熟”(theelderly,mature,)等委婉语。老人不叫“theold”或“oldpeople”,而叫“aseniorcitizen”,上了年纪的妇女和男人被分别委婉地称为“agrandmadame”或“adistinguishedgentleman”。而在汉语里,“老”并不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字,相反,它有“可敬的”、“有经验的”的涵义。所以在称呼上,人们喜欢用“老”字来表示尊敬,如“老同志”“老干部”“×老”等。当然汉语也有对“老龄”的委婉表达法。如称老年人为“上了年纪的”或“年纪大了的。

  不管是西方人还是中国人,大家都忌言“死”。因此,英汉语中就出现了大

  量关于“死”的委婉语。在英语中,如:tobecalledtoGod(本义)被召唤到上帝那;tohavefallenasleep(本义)入睡了:tobeoutofpain(本义)摆脱痛苦;payone`slastdebt(本义)付最后一笔债:tofadeaway(本义)消失;tomakeone`sexit(本义)退场;tobefree(本义)解脱了;tocometoanend(本义)结束;topassaway(本义)离去。所有上述这些短语或说法都对死者有褒义或至少是不带感情色彩,其中有一些反映了人们对待死亡及来世的不同态度,如:gotoabetterworld(到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去),bewithGod(与上帝同在)。但不管有什么样的区别,所有上述词语都是“死”这一概念的代名词。死,对人们来说是一种不愉快的事情,但英语在委婉陈述这一事实时多数用了比喻的手段,表达了人们一种良好的愿望,要去天堂,要去极乐世界。另外,认为“死”是一种解脱,受完了罪还完了债,一切都了结了。汉语中用“逝世,仙逝,作古,谢世,牺牲,去见马克思了,与世长辞”等等委婉语来表达“死亡”。

  4性行为的禁忌语

  西方人在性方面显得较开放一些,而中国人则相对保守一些,如:未婚同居在西方称为“trialmarriage”(试婚),或者“marriedbutnotchurched”(结婚但尚未去教堂的婚姻)。“情妇”自然也成了“妻子”即“unmarriedwife”(尚未结婚的妻子),他们的“私生子”便称为“lovechild”(爱情之子)或“naturalchild”(自然之子)。绝大多数人忌讳的是那些由四个字母组成的作露骨性描写的下流词(fourletterwords),如fuck,tits.。比起西方民族,汉族的传统文化中,性观念更为严肃保守。时至今日,人们对所谓的“桃色事件”,“第三者”,“外遇”,“插足”,“失身”等社会现象还是颇有微词的。

  5与动物有关的禁忌语

  在中国,人们认为猫头鹰是倒霉、晦气的象征,汉语中夜猫子进宅意味着厄运将至,而在西方,猫头鹰则被认为是智慧的象征。中国人对蝙蝠很有好感,认为蝙蝠是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通常与寿字连在一起出现,如“五蝠拜寿”。西方人却对蝙蝠没有好感,通常联想到坏的特征,是两面派、见风使舵的代名词。英语中有asblindasabat,意思是和蝙蝠一样眼力不济。海燕常用来比喻“预示灾难、纠纷、暴力行动即将出现的人或幸灾乐祸的人,简言之就是灾星。所以在谈话中,把谁说成是海燕当然也成为西方社会的禁忌。

  6个人私事的禁忌语

  Privacy(私事)在英语国家里相当受重视。年龄、金钱、家庭、政治、宗教信仰等均被视为个人私事(Privacyaffaires),如必须了解这方面情况,可以在提问前说明理由,否则会被认为是非常无礼的。在英语中有句谚语:Aman`shomeishiscastle.(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意思是:一个人的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未经许可,不得入内;个人的事也是这样,不必让别人知道,更不愿别人干预。在汉语中同样是这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年龄、金钱、家庭也越来越多的被认为是中国人的隐私,特别是问女孩子的年龄,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对男子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胡芬.英汉委婉语的跨文化比较[J].成都:中国西部科技,2007(8).

  [2]李金珠.中西方禁忌语异同分析[J].山东:科技信息,2008(24).

  [3]郑甜甜.从跨文化交际角度透视汉英禁忌语[J].山东:科技信息,2008(22).

  [4]袁瑛.从英语中禁忌语的应用看英美社会的文化价值观[J].理论观察,2005(4).

篇二:分析汉语表达的禁忌语

  英汉禁忌语对比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

  姓名:张爽

  学号:08134011文学院对外汉语0811班

  指导老师:马婷婷

  摘要:禁忌语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语言现象,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习惯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在每个民族和每种语言中都有体现。中西方文化和信仰差异导致了禁忌语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了解这种差异,有助于更好地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英汉对比;禁忌语;原因

  语言禁忌是各个民族所共有的,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语言现象。只是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有所差异,导致其禁忌语言也有所不同。现在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和范围的逐渐广泛,加强对英汉禁忌语的了解对于跨文化交际是非常有必要的。一种语言必定有着其深厚的文化根源,英汉两种语言的产生也必定会受到其社会背景的深刻影响。所以,我们在做英汉禁忌语表面的对比时,其时应看到的是其更深层的文化差异。

  一、禁忌语的概况

  英汉禁忌语的定义及起源

  禁忌语是语言的一部分,而语言又是社会现象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禁忌语也是学习社会文化的一种工具。禁忌语就是指在日常交际中所不能涉及到的特有话题,可以说凡是在交往和公共场合中那些引起对方或公众反感或不快的一些词或表达方式都属于禁忌语的范畴。禁忌语的英文说法是“taboo”或“taboowords”

  (直译为“塔布”,意译为“禁忌”),最早是南太平洋波里西亚汤加岛人的土语,意思“需要极端注意的事情”。“塔布”现象包含两个2

  方面:是受尊敬的神物不能随便使用,二是受鄙视的贱物不能随便接触。而所谓的语言塔布(verbaltaboo)也包括两个方面:即语言的灵物崇拜和语言的禁用或代用。

  在中国,“禁忌”一词历史悠久,早在汉朝一些史料典籍中就有出现。《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1]。”中国是一个以差序格局为文化取向的社会,历来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见禁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在汉朝之前就已经存在。对于“禁忌”的含义我国古代的史书中也有记载,《说文解字》可谓简明扼要:“忌,憎恶也。”既然是心理所憎恶的,那么就希望避开它,在语言中表现为闭口不说,或采取言语代用方式[2]。

  禁忌语产生的原因

  禁忌语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的,它的产生有着很长的历史。人类社会在最初阶段,由于生产力低下和文明落后,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上天、鬼、神都有所避讳。我国封建社会秦朝的焚书坑儒,清朝政府大兴的“文字狱”就严格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禁忌语现象就很常见:皇族、王公大臣的名讳都是不能提及的。

  在西文社会,特别是在***国家,禁忌语也是非常多的。出于对上帝的信仰,对于“God(上帝)、Christ(耶稣)”这些词都是不能随便说的。还有一些带侮辱性的俚语也被列入禁忌语的范畴,例如在美国的历史上,黑人是受歧视的,白人轻视地称呼黑人Nigger、Negro、Niggar。但这些词在同族人间是禁忌的,而且近些年来随着黑人地位的提高,这些蔑称都被列为禁忌语。

  由此可见,禁忌语的产生是与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的。而且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以及各个民族间的融合和交流,一些曾经被列为禁忌语的或许现在已成为一个普遍用语。如“性感(Sxey)”传统上有利用性和色相勾引或挑逗他人之意,而现在不论是在西文还是在中国,都已作为形容人体美的修饰词而被大家所接受。

  一、英汉禁忌语对比

  英汉禁忌语的共性特征

  2.1.1神灵圣人名的禁忌

  在西文,最早的禁忌是与宗教有关的,与上帝有关的词都被认为是神圣的,因而不能随便亵渎。因此人们就用委婉动听或迂回曲折的表达方式来指代与鬼神有关的词,上帝魔鬼撒旦一般要使用:Godofthisworld,thebigD(lordoffilies)和thegoodman等委婉说法。在中国,自古就有皇族名避讳,凡是涉及到与皇公贵族名字谐音或是相近的音时,就要换一个说法。例如秦代为避秦始皇的名“赢政”而将“正月”改为“端月”,或把“正月”的“正”改读平声“zhēng”

  2.2.2生老病死的禁忌

  “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规律,人之常情。中西文都有这方面的禁忌,不愿或是不敢提及到这类词。英汉语在这方面的禁忌颇为相似,都避免直说。如“怀孕”英语中的表达方式有①Sheisexpecting.(她在待产中。)②Sheiswell-along(她心满意足)等;而汉语中人们通常说“她有了”或者说“她有喜了”等。对于年龄问题,在西文,人们很少谈论这一敏感问题。他们认为“老”就意味着“不中用了”,“该退休了”,所以“old”也就成了他们忌用的词。如果用“old”来表示上了年纪的人,他们就会感觉到严重不快,甚至会觉得尊严受到损害。因此他们常用“gettingonyears(年岁增长)”或是“advancedinage(高寿)”等来代替“old”;而在中国,由于尊老爱幼的传统,人们自然不忌讳说“老”。

  生病也是中西文人们普遍都忌讳的。西文人们用或BigC或是longdisease代替癌症(cancer),艾滋病AIDS为communicablesocialdisease(可传染的社会疾病);在汉语中也有类似说法,比如把“生病”叫做“不太舒服”。“死(death)”字意味着告别人生,而且使样人蒙受巨大的悲痛,所以中英都很忌讳说出这个字。中国有很多的避讳的说法,如古代皇上的“死”称为“驾崩、山崩陵”等。现代汉语中一般人死了,称为“停止呼吸”、“断气了”、“离开人世”、“去见马克思”、“安息”“病故”等等。还有就是在汉语中表示“死亡”的委婉语因阶级、地位、等级、身份等不同而不同。在英语交际中,也很少直接说“Hedied”,他们可能会说“Hepassedaway(他去世了)”或者是Hewenttoabetter/anotherworld(他到极乐/另一个世界去了)”等。

  2.2.3诅咒、骂人的话的禁忌

  许多语言都忌讳使用诅咒、骂人的话。英汉语也不例外。一些骂人的话过于粗俗,因而受到社会严格限制。这类词语常常用动物的名称来表示,如“pig、swine、cow”等;中文中的“他妈的”、“该死的”也是要禁用的。在现代社会,为了保证交流的顺利进行,禁止使用带有辱骂性质的词语已成为一种共识,人们都在提倡文明面礼貌的交流方式。同时,这也符合我们构造和谐社会的理念。

  英汉禁忌语的差异性特征

  虽然英语和汉语的禁忌语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共性,但因其文化差异在很多禁忌方面还是会有不同的看法。

  2.2.1社会地位和称谓方面的禁忌

  英汉两种语言在姓名称呼方面的习惯与禁忌迥然有别。在英语国家,尤其在美国,对于关系比较亲近的人,无论是同级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平辈或长幼之间,都可直呼其名。因为在美国社会中,“人生而平等”的观念深深地积淀在人们的文化心理中。出于这一心理,美国人无论地位的尊卑、辈分的高低、年龄的长幼,都喜欢直呼其名,以示平等、亲切和友好,父母与子女间也是如此。

  而在中国,崇尚尊先敬祖的“礼”教原则。在“礼”的要求下,中国社会中形成了“为亲者讳,为尊者讳,为长者讳[3]”的道德取向。在中国,对祖先、长辈、上级不能直呼其名,而且晚辈的名字不能与祖先、长辈的名字相同。在人际交往中,一般出于对对方的尊敬,也不直呼其名。对于没有血缘关系的长者可随意称呼为“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

  2.2.2话题的禁忌

  在日常交往中,一些在英语国家中视为禁忌的主题在汉语中并非那样讳莫如深;相反,一些中国人不习惯讨论的话题对于西文人来说则是习以为常的。例如英语国家的人对年龄、收入、婚姻状况以及体重信息等都要回避,他们认为这些是涉及到隐私的问题。而我们对于这些事情似乎都可以公开,并且在聊天对话时通常都会以这些作为交谈开始的话题。此外,在西文探问某人的宗教信仰和政治倾向是非礼的表现,而在中国这方面的问题则不太忌讳。

  2.2.3谐音禁忌

  在中国,一些词因与凶祸发育相同或相似而成为禁忌。许多行业、地域有与谐音相关的禁忌语,比如“四”与“死”谐音而为不少人忌讳。送钟(终)、送梨(离)、送伞(散)也成为交际禁忌。渔民忌说“翻”、“帆”、“沉”,以免翻船。谐音禁忌还有一点就是体现在数字方面,比如中国人忌“四”,就是因为它的读音与“死”相近。“5”在月份中是个禁忌数字,5月被认为是“恶月”,5月5日更是“恶月恶日”,尤其不吉利。这种谐音禁忌只是汉语所特有的,在英语国家则似乎没有这种体现。

  英汉语言禁忌的文化影射

  语言禁忌作为一定社会的文化现象,其背后所依托的是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蕴涵。在进行英汉禁忌语的比较时我们可以发现,尽管英汉禁忌语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是其差异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差异性其实就是英汉文化差异性的具体体现,即便是那些总体相似的禁忌语,其实也是根植于相异的文化内涵。

  例如在称谓上的禁忌,中国传统上维护尊尊的等级关系和亲亲的伦理关系靠的是礼教,封建礼教在避讳习俗中的体现,其核心就是尊卑贵贱的等级关系,家族是社会的缩影,其关系也是逐级制驭的,因此在中国的家庭关系中极强调孝道。而这种“孝”首先就体现在称谓和命名中。而西文看重“天赋人权”学说,1688年的英国人权宣言,1775年的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都申明人生来平等,并享用同等权利,因此父母与孩子没有尊卑之别,这就是西文人的道德性的人际关系。

  还有就是在对待“隐私”方面的话题,中国人不避讳彼此交换关于个人情况的信息,比如“你多大了”“结婚了没有”等,这些话语都是司空见惯的。这一现象究其根源和儒家教化密切相关。古人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事无不可与人言”,都表现了人们乐于追求宽广坦荡的胸襟与气节。同时,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中崇尚和谐,人与人之间讲究团结友爱,互利互助,集体主义观念强烈。因此,个人的事也就是大家的事,集体的事,所以,就没有那么多的隐私需要避忌。而在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因为他们是一个由来自不同民族的移民组成的国家,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都有很大的差异,一些话题的禁忌是为了避免引起冲突。

  三、结语

  禁忌语是社会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中英文化根源的差异,导致英语和汉语在禁忌语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对英汉禁忌语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有助于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际。

  注释:

  [1]辞源编写组.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韦薇,英、汉禁忌语的对比研究与文化内涵,[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3]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参考文献:

  [1]韦薇,英、汉禁忌语的对比研究与文化内涵,[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

  [2]席晓青,英汉语言禁忌,[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3]万孜、杨敏,英汉语言禁忌现象的多维透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4]管文玉,英汉禁忌语比较[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5]黄珍,从语言文化交际角度谈英汉禁忌语对比[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篇三:分析汉语表达的禁忌语

  可修改编辑

  *******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浅析汉语言中禁忌语问题及语用艺术

  教学单位:*******

  年级专业:***级高起本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

  *******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论文完成时间:****年****月****日精品doc

  可修改编辑

  摘要:

  语言是人们在活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交工具,其功能就是沟通信息,但在特定的语言行为中,却被赋予了它自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超人的力量。社会成员竟认为语言本身能给人类带来某种吉祥或不幸,人为地设置了种种语言禁区。他们相信谁要是违背这些语言禁忌,谁就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反之,谁要是忠实遵循了语言禁忌的约束,谁就会得到相应的庇护和保佑。语言禁忌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本论文首先论述了语言禁忌的概况,接着提出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有其独特的交际功能,蕴涵着一个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交际主体的心理。同时对汉语委婉语的产生心理作了浅显的探讨,认为主要是内容的禁忌和表达中的礼貌这两种心理在起作用。还提出语言禁忌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关键词:

  语言

  禁忌

  委婉语

  礼貌原则

  语用

  精品doc

  可修改编辑

  目

  录

  摘要...................................................................................................................................i

  目

  录..............................................................................................................................ii

  第1章

  前言...................................................................................................................1

  第2章

  禁忌语的概况...................................................................................................2

  第3章

  委婉语内容上的禁忌.......................................................................................3

  3.1委婉语的定义.....................................................................................................3

  3.2汉语委婉语内容上的禁忌性............................................................................4

  3.2.1对崇高神圣事物的禁忌

  ..............................................................................4

  3.2.2对危险恐怖神秘事物的禁忌

  ......................................................................4

  3.2.3对人体器官及生理现象的禁忌

  ..................................................................5

  3.3表达上的礼貌原则............................................................................................5

  3.3.1自谦委婉语

  ..................................................................................................5

  3.3.2尊称委婉语

  ..................................................................................................6

  第4章

  汉语中的禁忌...................................................................................................7

  4.1禁用亵渎性词语.................................................................................................7

  4.2禁用辱骂性词语................................................................................................8

  4.3禁用关于病和死方面的词语.............................................................................8

  第5章

  通过语用的艺术解决交际中的禁忌语.........................................................10

  5.1泛义法...............................................................................................................10

  5.2近义法..............................................................................................................11

  第6章

  结论.................................................................................................................12

  致

  谢...............................................................................................................................13

  参考文献.........................................................................................................................14

  精品doc

  可修改编辑

  第1章

  前言

  语言既是文化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禁忌语作为一种特殊语言,无论是在实际交际中还是在教学中,都显得相当重要。由于各个地区文化差异很大、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禁忌语所禁忌的范围也不一样,对于同一种事物有不同语用方式。因而人们就把语言称作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高度全球化的挑战,如何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是当今社会交际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中国加入WTO,我们要让中国了解世界,同时也要让世界了解中国。学习禁忌语并且了解汉语种禁忌语的语用规则有利于得体地进行人际交流。

  精品doc

  可修改编辑

  第2章

  禁忌语的概况

  禁忌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它几乎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英语和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一样,也拥有自己的禁忌语。在任何语言中,尽管存在着明确表达某些概念或者事物的方法的词语,但针对某些概念或事物,人们总是期望避免直接提及,这些人们“回避”的行为,就是语言中的禁忌现象。

  禁忌,英文为taboo,源于1777年英国人JamesCook在南太平洋的Tonga群岛上所发现的令人惊异的现象:他发现某些词语只允许在某一特定的社会群体中使用,当地居民把这种现象称为taboo,原义为“神圣”,“不许触摸”的意思。从此,taboo一词开始进入西方的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等领域。但事实上,禁忌现象在中西方早就有了。它最初产生主要是因为在人类文明的早期,由于科学文化不发达,人们对遇到的某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就会有一种敬畏和恐惧心理而不敢直接提及这些事物和现象,这就是禁忌。禁忌语的产生,心理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比如,“渔家忌讳‘翻’,山东长岛的渔民把‘翻过来’说成‘划过来’,而广东的渔民却把‘翻过来’说成‘顺过来’。山东长岛的渔民把‘帆布’叫‘篷布’,而苏州等地的渔民却把‘帆布’叫做‘抹布’。”[1]

  总的来说,任何文化之间都存在着共同性和差异性,任何语言的禁忌语之间都存在着共同性和差异性。意识到这一点,在跨文化交际中就能知道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从共同性达到交际的共识,从差异性中了解不同的文化,避免彼此之间的尴尬。汉英禁忌语的语用共同性主要是表现在对比较粗俗的一些语言和事物上的禁忌,以及在宗教上、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一些禁忌。

  精品doc

  可修改编辑

  第3章

  委婉语内容上的禁忌

  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有其独特的交际功能,蕴涵着一个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交际主体的心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是促使语言完成交际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委婉语的产生主要是心理作用,一般学者都认为委婉语的产生与语言禁忌有关,礼貌是委婉语产生的另一重要的心理基础,只是学者们的表述不太一致。贾萍、张素敏在《不同心理基础委婉语的运用》文中是分成四种来表述的:1.心理基础是忌讳和恐惧的委婉语,2.心理基础为尊重的委婉语,3.心理基础是为了粉饰和掩盖真相的委婉语,4.心理基础是为了减少负面影响的委婉语。李建功在《委婉语产生的社会心理探析》文中也介绍了四种:①、忌讳心理

  ②、礼貌心理

  ③、权势心理

  ④、自我保护心理。韩银燕、刘蕾在《从心理因素看委婉语的社会交际功能》中认为禁忌和礼貌是主要的心理基础,但是没有仔细分析。我也认为委婉语的产生主要的心理是“禁忌”和“礼貌”,本章从这两个方面对汉语委婉语作一探讨。

  3.1委婉语的定义

  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谈吐优雅”。它就是“通过一定的措词把原来令人不悦的或是比较粗俗的事情说得听上去比较的得体、比较的文雅。其方法是使用一个不直接提及事情不愉快的侧面的词来替代原来那个包含令人不悦的内涵的词”。

  在这一定义中,委婉语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说什么,二是要怎么说,简单地说就是怎么使交际得以愉快的进行。其实,这样看来委婉语产生的基础就不外乎是心理因素了,其他的如文化、风俗等都是迎合心理因素而产生的。

  精品doc

  可修改编辑

  3.2汉语委婉语内容上的禁忌性

  研究委婉语,就不得不提到禁忌语(taboo或tabu,即塔布)。禁忌是委婉语产生的主要心理因素。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许多语言禁忌,“在多数语言中,涉及死亡、性和生殖、排泄等内容的词语往往在禁忌语之列”,这就要“用相应的委婉语来代替禁忌语”彻。禁忌语的出现给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造成困难,因为在不少情况下,某些遭禁的内容是无法逃避的,这就逼迫人们用另一种方式去表达那些被禁忌的东西,于是委婉语便应运而生了。

  3.2.1对崇高神圣事物的禁忌

  人们对某些人、某些事物特别崇拜,认为直称他或它的名称是大不敬的行为,因此必须形成禁忌。避讳就是一例,对尊者、长者等不能直呼其名,哪怕是读音有点相近也应当回避。比如,王嫱字昭君、为避晋文帝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或明妃。唐太宗李世民,为了避讳,一般情况下,唐人行文用“代”代替“世”字,用“人”代替“民”字,观世音因此而略称观音,民部改称“户部”。在古代文献中,这类汉语委婉语比比皆是。

  3.2.2对危险恐怖神秘事物的禁忌

  由于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科学技术也是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所以人们对某些事物无法进行科学的解释,认为事物本身很神秘或是很危险,从而产生一种恐惧感形成禁忌。这种情况一般分为两种,一类是直接联想得知不好的意义,比如“死”这个词就直接引起了人们不好的联想,所以汉语中关于死的委婉语最多。另一类是本身没有凶祸之意,只是因为谐音,是人有两次联想获得不好意义,因而也是犯了词语禁忌。比如,数字“四”在中国被视为一个不吉祥的数字,究其原因,它的发音与“死”字谐音。在中国,车精品doc

  可修改编辑

  牌号码、电话号码尾数中有四的就不受欢迎。再如,民间送礼忌送钟,因“钟”和“终”同音。这些都是由于谐音而引起凶祸之意的例子。其实这都是由于科学不够发达,迷信思想作祟。

  精品doc

  可修改编辑

  3.2.3对人体器官及生理现象的禁忌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造成了汉语对有关人体器官、生理现象等的词语的禁忌。例如,把厕所称作“洗手间”、“卫生间”、“WC”等。再如,在汉民族文化传统中,性观念是十分严肃保守,性行为也是受到道德约束与社会控制,汉语用说到性行为时,要用“房事”、“同床”、“云雨”、“合欢”等委婉词语来代替。经过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积淀,言语过程中有关“性”的一切均属禁忌之列。

  3.3表达上的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是汉语委婉语产生的另一重要心理基础,Leech(1983)提出在言语交际中要遵循普遍性的礼貌原则及相关的一系列准则。这些原则及准则是:有意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婉转含蓄,因而也就减低贬损,增加褒惠,取得求同的预期效果,以满足受话者心理上求同的需要,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人们在言语交际中,首先考虑的不一定是合作,而是说话的得体性即礼貌问题。例如汉语中的自谦委婉语和尊称委婉语就很能够体现汉语委婉语表达中的礼貌原则。

  3.3.1自谦委婉语

  说话者故意降低自己的身份来抬高对方,以示尊敬和谦虚。这不是一种有什么说什么,因此也是委婉语。例如汉语中称自己为“鄙人”、妻子为“贱内”、儿子为“犬子”等。

  精品doc

  可修改编辑

  3.3.2尊称委婉语

  尊称委婉语是与自谦委婉语相对的,这是说话人对听话人一种礼貌,如汉语中称听话人的父亲为“令尊”、女儿为“令爱”、儿子为“令郎”等。

  汉语委婉语产生的基础主要是心理方面,无论是内容上的禁忌还是表达的礼貌原则都是为了顾及交际双方的心理,使得交际得以顺利地进行,汉语委婉语的内容上的禁忌和表达中的礼貌原则并非单一的在起作用,而是两者共同推动了汉语委婉语的生成。在本文中,为了表达的清晰,才把两者分开来举例的。

  综上所述,汉语委婉语是在顾及中华民族的心理,避免某些禁忌内容和在遵循礼貌原则的基础上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为适应社会文明进步以及言语交际的需要,新的汉语委婉语会大量涌现,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其重要的交际作用。

  精品doc

  可修改编辑

  第4章

  汉语中的禁忌

  语用是研究语言运用及其规律的学科。它从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度,把人们使用语言的行为看作受各种社会制约行为,研究特定语境中的特定话语,着重说明语境可能影响话语解释的各个方面,从而建立语用规则。并且语用主要是遵循言语行为理论规则:如称呼就要遵守各种语言特有的称谓系统和使用规则,在汉语中,人们相见时一般用姓名称呼对方;问候语就要遵守相互性的原则。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原则,甲向乙问候,乙也必须向甲问候,这主要是从语用的礼貌性来阐述的。

  4.1禁用亵渎性词语

  中国文化中总是尽量避免对“神”的不敬,并且人们还经常避免提到魔鬼的名字。这通常是因为人们的畏惧心理,怕它给自己带来噩运。不论是原始人,还是现代人,对神和鬼都有一种敬畏之心。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很多,与宗教相关的禁忌语是很多的。首先中国忌亵渎神灵,对自己信奉和崇拜的神仙不能在言语上有任何的轻慢和不敬。在中国信仰佛教和道教的人都是忌妄言。所谓“妄言”就是胡说、乱说、说假话。中国人受孔子思想影响较深。孔孟之道崇尚礼仪,要求人们在社交活动中言语适度,不可妄言或者信口开河,不着边际。中国人主要是汉族,为了保护一家老少生活幸福平安,还信仰家庭门神。“门神”、“财神”、“水神”等,他们能保佑一家人生活平安喜乐。因此人们买来贴于门户或供于堂中。但“买”字是很忌讳的,于是换成“请”,以免亵渎神灵。

  在中国也有敬动物为神的习俗,这在一些评剧中得到了体现,在当时戏班子的人忌说五种动物的名字,它们分别是老鼠、刺猬、黄鼠狼、狐狸、蛇。如果有谁不慎说了这些动物的名字,就要受到处分,有时还是很严重的处分。他们分别称这五种动物为“灰八爷”、“白五爷”、“黄大爷”、“大仙爷

  精品doc

  可修改编辑

  ”、“柳七爷”。在东北长白山一带,自古有“祠虎以为神”的习俗。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虎是林中之王,能保护人们免受其他野兽之害,给人们带来幸福,所以当地山民忌说虎名而把它称之为“山君”或“山神爷”。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对神的崇拜使人们将鬼神等宗教信仰融入了日常生活,从而使宗教上禁用亵渎性词语成为一种共识,从而人们言语上都尽量避免使用这些带有亵渎神灵的词语。

  4.2禁用辱骂性词语

  从原始社会到人类跨入文明的新世纪,一些辱骂性的词语一般是被大众所禁忌的。因为这类词语通常会冒犯他人,令人不愉快、愤怒或者引起双方的冲突,人们对这类词十分的敏感。例如:他妈的,该死的,砍头的,挨炮的等都是要禁用的。在一般情况下,这些单词都是禁忌的。但是目前在一些中西方电影中常常出现这些辱骂性的词语,这是商家为了宣扬一种暴力效果以增加电影的生动性所采取的手段。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对这些词语开禁了。但人们对这类词汇仍然十分敏感,一旦听到它仍然会感到十分惊讶,所以绝对不能滥用这些词汇。汉语中的咒骂语和猥亵语也有很多的,我们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使用的。在中国北方,骂不明事理的人为“混蛋”

  ;不勤快的人为“懒蛋”

  ;骂愚蠢的人为“笨蛋”

  ;骂那些无事生非,无理取闹的人为“捣蛋”或“捣蛋鬼”

  ;骂品行极差的人为“王八蛋”等等。所以这些带有辱骂性词语在汉语中一般是不用的,被人们所禁忌的。在现代文明社会,禁止使用辱骂性词语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人们都提倡文明而有礼貌的交流方式,这也反映出在各种不同文化中,人类都在追求文明,提升道德品质修养的一种共性。为了顺利地进行交际,人们都尽量避免使用这些带有辱骂性的词语,以免引起交际过程中的尴尬。

  4.3禁用关于病和死方面的词语

  精品doc

  可修改编辑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是一个自然规律。但是人们对于生老病死的恐惧导致了人们对这一话题的禁忌。不愿或者不敢提及这类词,主要是一种心理因素,因为人们都感到恐惧。比如人们忌说癌症,说话人一方面担心自己会染上这种病,另一方面也顾及到听者的感受。

  人们害怕死亡,很不愿意提到死亡有关的名物。现代汉语口语就有“过去了”﹑“不在了”﹑“去世了”﹑“离开了”等说法。但是,汉语对不同阶层、身份和年龄的人的死有着不同的委婉语说。在古代皇帝死了,一般称为驾崩,年轻人死就叫做夭折,战争中死的称为光荣牺牲,坏人的死用断气等。死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不愉快的事情,当代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依靠的是马克思的理论,追求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一些革命者把死说成是见马克思去或向马克思报到。这一比喻表达了共产党人忠于理想、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由于,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健康长寿,害怕死亡,所以在实际的交际中,尽量避免使用这些有关病死的词语。寄托了一种良好的愿望以及怀着对死者不舍的特殊感情。

  精品doc

  可修改编辑

  第5章

  通过语用的艺术解决交际中的禁忌语

  为了避免交际中不必要的麻烦和尴尬出现,我们可以通过语用艺术中的语义讳饰与语形讳饰对象之间的关系,来进行一种符号的替代行为。语用,即语言实用,是符号的实用学在语言学领域中的运用。作为哲学范畴的实用学是一种研究符号和符号使用者之间的关系理论[2]。然而,语用功能即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别经常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人们在实际过程中掌握语音、语法、词汇还不能保证顺畅的交际,在具体使用语言时还需要应用语用规则,也有的学者称之为讲话规则。这些规则包括如何称呼对方、如何见面打招呼、如何提出一项要求、如何接受拒绝、如何告别、讲话谁先谁后、讲话量谁多谁少。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避免交际中不必要的尴尬和麻烦。

  这里主要是介绍一种叫语义讳饰的语用方式。

  语义讳饰也可以叫做“义代”。义代就是用其他意义去代替禁忌语。它包含以下两方面:

  5.1泛义法

  泛义法是用宽泛模糊的词语去代替意义具体明确的禁忌语。比如,我们可以把“涨价”说成“调价”

  ;把失业说成“下岗”

  ;用“个人问题”来代替“婚姻”等等。像以下这句话就是对“婚姻”进行了一个很好举例。按照部队规定,当战士是不许谈“个人问题”的,这一点历来很明确,没任何含糊的余地;干部常在队前讲话说“有空余时间,你宁可去看蚂蚁搬家,也别往那方面去动心思,动也别动”。句中的“个人问题”、“那方面”都是指“婚姻问题”,前者的意义比后者的意义要宽泛模糊得多。怀孕本来是一种生理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直接说出,人们说“她肚子大了”,于是我们可以说“她有喜了”、“她快当妈妈了”等方式来对怀孕进行委婉的说法

  精品doc

  可修改编辑

  [3]。

  古时称皇帝死为“山陵崩”、“驾崩”、“秋之后”。现代称为革命事业或正义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人为“英勇就义”、“壮烈牺牲”、“为国捐躯”、“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光荣了”等等。对于一些大人物的死,如毛**,则说“**百年之后”。这样在实际的交际中就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尴尬。

  5.2近义法

  近义法是用一些与禁忌语意义相近或相关的词语,去替代禁忌语。比如,把胖说成丰满发福富态;把瘦说成苗条清秀;把死说成流尽最后一滴血停止呼吸。说亏损对人产生的刺激太大,人们就采用近义法,把亏损说成负增长。就象我们前面所说的,人们都很忌讳说“死”这个词语,比如:以前用“残废人”,现在用“残疾人”;“残废军人”现在叫“伤残军人”,这是对“废”字的忌讳[4]。1976年周总理逝世,举国哀悼,并出现了怀念他的一首诗词是:“星陨光犹在,花落香更浓。”显然,作者是用星陨、花落来比喻周总理的逝世,寄托人们对他的崇高评价和惋惜之清。在这首诗词里巧妙地避免了“死”这个禁忌词。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同样也会聊到关于描述某人工作岗位的情况:人们忌说扫大街的,就说成环卫工人;人们把补鞋的说成修鞋工;把洗衣服的,说成家庭计时工;把看孩子的说成家庭保姆;把剃头的说成理发师等等。这些都是把一些禁忌语言通过语用的一些艺术把它委婉化,这样避免了实际交际中的尴尬。

  精品doc

  可修改编辑

  第6章

  结论

  综上论述,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认识,了解国内外民族文化,了解和研究语言禁忌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禁忌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它与民族、文化、历史等关系密切。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但是,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世界语言教学朝着培养交际能力的方向发展,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能力,还包括对其密切联系的社会文化的了解,因此对禁忌语的研究对于跨文化交际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只有通过采用语用的艺术来解决交际中的困惑和尴尬,我们才能在实际的交际中得心应手。实际上禁忌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只是禁忌的内容和形式不同。通过汉语禁忌语的分析,不但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修养,而且使人们在实际的交际中能够得心应手,促使交际双方能够互相理解对方,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但是现实和愿望都是有一定差距,在实际的交际中经常出现交际失败或者受挫。禁忌语作为一种语言,在实际的交际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此对于汉语禁忌语的分析有着重大的意义。

  精品doc

  可修改编辑

  致

  谢

  随着毕业设计渐渐进入尾声,大学函授生活即将结束。在紧张而又忙碌的毕业设计过程中,对我来说受益匪浅,并得到了许多人无私的帮助,这份深情我将铭记于心。

  本论文是在函授站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们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他们始终给予我悉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使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与此同时,感谢我的同学、朋友和所有关心我的老师们,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顺利完成。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精品doc

  可修改编辑

  参考文献

  [1]康家龙.语言的艺术[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3

  [2]束定芳.中国语用学研究精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

  [3]彭增安.语用修辞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4]李桂媛.英汉禁忌语及委婉语探讨[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精品doc

  可修改编辑

  评

  语: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答辩组长:

  年

  月

  日

  精品doc

  可修改编辑

  .

  .

  精品doc

推荐访问:分析汉语表达的禁忌语 汉语 禁忌 表达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