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信息技术学生基本情况分析(9篇)

信息技术学生基本情况分析(9篇)

时间:2022-11-19 16:2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信息技术学生基本情况分析(9篇)信息技术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信息技术学生情况分析  [摘要]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程度显著,是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重大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学生基本情况分析(9篇),供大家参考。

信息技术学生基本情况分析(9篇)

篇一:信息技术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信息技术学生情况分析

  [摘要]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程度显著,是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重大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家庭环境和学习基础的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存在着明显差距。学生之间的层次差异问题给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教师为此开始采用分层教学、任务驱动等教法,但由于未能充分认识与合理应用分层教学等教法,其教学效果依然无法显现。为了解决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好学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等实质性问题,本人根据任务驱动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理,根据学生的差异成因,提出了分层导学法的教学模式,来改进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从而有力地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等方面的综合协调发展。

  [关键字]分层导学法

  任务驱动

  因材施教

  初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程度显著,是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重大问题。这表现在学校与学校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存在着明显差距。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确实给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麻烦,甚至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实施,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和提高。其实,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将差异转化为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采用分层导学的教学模式,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均衡的发展。

  学生差异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学生起点差异问题。学生起点差异的成因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找到根源。

  1、学习能力差异。学习能力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类型的不同上。有的学生对听过的事情记得特别牢,而且能说会道,这一类叫做“听觉型”;有的学生对看过的东西过目不忘,对图形、表格之类的提示非常敏感,而且往往喜欢从事手工、画画等操作性活动,这一类叫做“视觉型”;还有一些学生活泼好动,在动作能力的发展上表现优异,这一类学生则属于“运动型”。

  2、学习智力差异。有些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擅长于逻辑思维、解决问题。他们能迅速地接受新知识,表现为技术学习得很快,而且他们能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技术。而需要帮助的学生,并不是说他们智力上有多低下,而是他们没有基础,就导致他们的接受速度相对比较慢。当多数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许多知识和技能都处在中等水平时,他们还处在起点水平。

  3、学习态度差异。学习态度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学习成效,而且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对待信息技术课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学习态度:第一种是属于主动型的,确实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习新知识,他们主要对制作网页、FLASH动画感兴趣。第二种属于非主动型。他们把信息技术课当成娱乐休闲课,上课喜欢玩游戏、上网聊天。第三种属于被动型。他们本身对信息技术课不感兴趣,上课就带其他作业来做,教师布置的任务他们也不能及时完成。

  4、学习兴趣差异。学生学习兴趣爱好是造成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学生对所做的事情有兴趣,他就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得到一种获得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反之,学生如果对所学习的内容没有太大的兴趣,那么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就不会选择动脑筋,而是喜欢坐享其成。很典型的例子是,同一个班级基础相近的两位同学,一个对做FLASH动画比较感兴趣,他在课外能把老师课上讲的一些内容拿来练习,再加上老师积极点拨,然后他做出的动画作品就比较好,甚至可以参加各级比赛获奖;另一位对此没有兴趣,然后做出的作品也就很一般。

  5、学习技能差异。例如在讲解PowerPoint的时候,有的学生因为熟悉软件的界面和功能,很快就能制作出精美的幻灯片,而有的学生因为很少接触电脑,菜单栏和工具栏都不熟悉,而且打字是“一指弹”等等……这样就造成了基础好的学生十分钟就做好的作品,基础差的需要30分钟乃至更多时间,这样就给我们课堂教学带来很大难度。

  对于学生以上的差异性问题,我认为既无可能也非必要去完全消除这种现象。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的是如何从这些差异中找到教学平衡点,使每位学生都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但这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高水平调控课堂学习行为。对于学生共同学习的内容,在关注学生差异的前提下,为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目标水平要求,课堂上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采用以下措施来组织分层导学的具体实施。

  (一)教学目标的分层导学:设置多元级的学习目标

  分层导学不应该将班级分层打散,而应该面向全体施展教学。义务教育最突出的特征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将分层导学法充分应用于传统的教学班,无需为分层导学对学生作多大的调整,更不需要对班级进行人为的“分类”或“分层”,而且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学生层次越大,其分层导学法的效果更佳。

  具体可以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区分为达标、中级、高级等不同发展水平层次

  的目标维度,同时针对不同认知智能领域也适当提出一些发展要求。例如作品创作中不同学生在艺术表现、技术应用、表达与交流等方面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表现。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发展方向和水平要求,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体现了学习行为和学习目标的可选择性。在确保每位学生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课堂上的分层导学应当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意地发展自己。

  以教学《打字练习》一课为例,对于低层次的学生,要求学生能够严格按照键盘指法,正确地输入26个英文字母;对于中层次的学生,要求能够较熟练地掌握键盘指法,正确快速地输入26个英文字母(每分钟输入30个以上);高层次的学生,要求能够熟练地掌握键盘指法,正确快速地输入26个英文字母和10个阿拉伯数字(每分钟输入45个以上)。

  (二)教学过程的分层导学:组织有差异的教学活动

  分层导学要求教师拥有驾驭和创新教材的能力。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对象,但是它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新课程目标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驾驭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在分析教材逻辑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总体教学过程最优化角度考虑,重新组合安排知识信息,把教材的文字系统转化成符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合于各层次学生发挥最大主体作用。

  具体可实施“六环节”课堂导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学习为主线,教师要转“教”为“导”,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注重加强学法指导,构建信息技术“六环节”课堂导学模式(图1)。

  图1初中信息技术课“六环节”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只讲授知识的精华部分,并通过问题诱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学生应该根据教师设置的问题增强学习动力,自主实践,并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能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及时调整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掌握学习方法。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分层设疑、分层释疑、分层辅导,再结合学生的分层练习、分层反馈,努力实现教与学的优化组合,充分体现分层导学课堂教学的差异性。

  (三)教学技能的分层导学:开展有层次的小组合作

  分层导学通过构建基于任务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改革学习过程,创建一种新型的以教师引导下的、交互式、自激励的学习为特征的信息技术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学大纲规定,一堂课学生的操作时间要占整堂课的70%,做到多练。可见课堂操作练习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课堂的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使全体学生各得其所。

  根据学生技能水平层次的不同,可以采用异质分组(如水平不同的学生结成小组,“强弱搭配”:水平高的学生与水平一般的同学组合在一起)、同质分组(水平接近或相当的学生组成小组,“强强联合”:让水平高的学生在一个小组内)等分组方法,使学习小组在问题或任务的驱动之下,为达成共同学习目标而进行协作式的小组学习。

  例如:在做将一个文件从C盘复制到E盘题目时,针对小组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不同的要求,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利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粘贴”命令进行复制,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要求掌握3种以上的复制方法,中层次的学生要求掌握2到3种方法。凡是提前完成操作任务的同学,可以让其担任小组的辅导员,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帮助,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调动了组员合作的积极性。

  在该模式下,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通过技能目标活动自主学习,学习动力增强,实践训练得到强化,培养了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学检测的分层导学:布置多样化的综合练习

  分层导学要求教师注重分层概念的理解和把握,不是简单地根据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A、B、C等若干的层次,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水平和知识技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和达成度都得到了体现。

  他们能从差异中找到教学平衡点,使每位学生都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在教学检测过程中,练习和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由于学生存在着种种差异,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方式、学习体验也不近相同,所以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学生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学习体验。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也决定了学生个性的学习体验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作为教师,在课堂导学过程中,应布置多样化的分层练习和分层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分类矫正,全面提高。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具体在学完一个单元之后,可以让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练习或作品制作。教师对作业或练习应进行恰当分类,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成高中低三个档次:低档题为知识的直接应用和基础操作;中档题为举一反三题;高档题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题目。

  对学生的要求:高层次学生做中高档题,中层次学生必做中低档题,并且鼓励努力做高档题,而低层次学生是低档题必做,尽可能去做部分中档题。

  例如:在学完word后,可以根据学生层次差异设计出不同的题目。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制作一份有关宣传环境保护的电子小报,并提出如字体、颜色、大小、布局、行距、页面大小、艺术字等要求,并提供网络,让他们上网查找收集资料。对于中层次的学生,提供几个样板和素材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设计一张电子小报。低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样板和样板中所需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让他们模仿着做。

  (五)教学评价的分层导学:实施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分层导学注重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信息技术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给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必然要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多元化的评价。以前,我们一直是以教师单一评价为主,现在

  如果再以一张试卷或是统一的操作来评价学生学习的话,就不能有效反映出学生实际掌握的水平。因此,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多元化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导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分层导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

  对学生采用多元化的分层评价方法,主要看学生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对象。对高层次学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对中等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低等生,应该寻找其闪光点,采用表扬评价,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同时让提高快的学生升层,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重课堂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如: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学生示范、作品相互欣赏、比赛等等,都融入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比较,在这些反馈信息中,我们学生的学习已不再是一个个体的学习,而是在潜意识中渗透了信息来源的多元化。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根据初中学生的差异成因,应用分层导学的教学方法,将有效的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不同层次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地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突出矛盾,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篇二:信息技术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情分析

  一、了解学生的兴趣、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因素;而动机又产生于人的兴趣和需要。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所追求的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实现。因而,语文教学要获得成功,就要认真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想方设法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合理的轨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外在的教学目标系统转换为学生的心理需要,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形成了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他才能具有达成目标的主动性,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保证。

  二、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

  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是学生达成目标的基础。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知识建构。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运用。教学设计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水平,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的“最近发展区”。力求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准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学生能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滋味。

  针对本节课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生活经验,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知识经验。可以通过单元测验、摸底考察、问卷等较为正式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抽查或提问等

  非正式的方式。

  如果发现学生知识经验不足,一方面可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

  三、了解学生的认知倾向

  认知倾向也称认知风格,指学习者个体在认知即信息加工和组织过程中,表现在认知方式方面的稳定的独特倾向,表现在学习者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考、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存储的过程。不同认知倾向的学习者对于信息的加工、处理方式是有差异的。主要表现为独立型与依存型,冲动型与沉思型等。

  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考虑学生的认知倾向,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不断改进教学法方法和教学策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如对依存型的学生,注意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冲动型的学生,注意培养其有条理地、细心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另外,在组织研究学习小组时,教师如能根据学生情况,将具有不同认知倾向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让他们在小组学习中,依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去研究分析问题,相互取长补短。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全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这样的小组活动中,不同认知倾向的学生相互影响,也有助于对学生认知倾向的培养调整。因此,了解学生的认知倾向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三:信息技术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信息技术课中的学情分析

  一、学情分析的定义和意义。

  学情分析即为教学设计中的学生对象分析,它包含对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兴趣等方面的分析。学情分析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有状态,还要关注学生可能发展的空间。通过对现有知识结构的引导、激活,提升学习品质;明确学习内容的价值,对不同的学生可以提升到不同的层次要求等等,为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设计的实施、重难点的设定提供量化的标准。所以只有行进了合理的学情分析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定位不会过高或过低。

  二、学情分析要注意

  1、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问题情景。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喜欢多变、宽松的教学环境。静态的文字和教师的口语满足不了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需求,因此,思想容易开小差,使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了学习兴趣。

  2、要想更准确地把握学生学习动态情况,确定学习内容。以学生的已知经验为基点,建构意义知识框架。课前需认真了解学生技能

  掌握情况、注重不同学生风格、年龄态度等差异,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安排,确定学习的重难点,和预设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答措施,选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课中仔细观察是否与自己的教学设计相符,找到.与预测目标的差距,和课前分析的情况是否存在不--致现象,便于及时做出调整。观察学生之间的合作情况、任务设计的难易程度、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技能目标达成度、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否得到提升;课后及时小结。课后及时进行学情总结,对比学生在教学前后之间的差距,分析存在问题,总结教学中的策略,有利于下阶段确定教学

  三、学情分析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1、要从整化零,再从部分到整体去把握教材。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结构,也可以通过学生填写的思维导图捕捉学生系统知识框架中存在的漏洞,以便把握学情,任务和学习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2、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方法,不同难易程度的达到教学目标,要想更详细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立体化呈现学生水平和能力,不能局限于单-的形式,可通过问卷调查、谈话、作业、测试等多样方式灵活选用。

  3、利用我们学到的极简小程序、采用不同的形式了解比如问卷星等从中获知班级整体对所学知识点的认知水平,为有效把握学习内容、任务设置、小组成员搭配和组间竞争方式选取提供了有力的辅助作用。

  4、因材施教,个别谈话针对性的了解学生做到有的放矢。5通过日常分析,课上的学习状态,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统计整理反思,作为学情分析的重要依据。

  总之,学情分析是教师心中的一杆称。只有充分的有效的学情分析,才能因材施教,才能有的放矢,创设出以人为本、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和情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的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

篇四:信息技术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信息技术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新生里面,在小学里学习过信息技术课程,因此,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特殊比较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这是我们教学的优势。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而且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本届学生将要在初二进行无锡市的信息技术等级会考,任务比较繁重。所以,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篇五:信息技术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信息技术的教学计划以及学情分析

  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开展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正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的重要举措。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重在实践、重在操作、重在发展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七、八年级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件组成与特性,管理计算机的系统资源,用word制作作品、用ecle管理数据、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frontpage制作网页是重点,用flash制作动画和vb编写程序是难点。复习完后九年级的`学生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完成一个作品。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硬件的基本组成,学会安装和卸载软件。

  2、学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文字、图象、声音、视频的技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3、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4、实行分组管理,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负责本组的学习。

  三、教学措施

  1、主要采取教师指导方式、学生自主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

  2、把课程整合,学生便于记忆。

  3、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

  4、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篇六:信息技术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信息技术学生情况分析

  一、调查背景

  1、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2、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喜好,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3、了解学生学习习惯,以便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4、为了使本次小课题的效果更加明显。

  二、调查对象:

  高一级全体学生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了解学生的获得计算机知识的途径、使用计算机做

  些什么、计算机水平以及喜好的学习方法等,下面就调查报告的结果

  进行分析:

  1、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主要通过自学和课堂学习获得的。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自学和课堂学习的比

  例占到

  68.15%和

  65.18%,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学校的教育作用是不可

  或缺的,当然对于信息技术来说,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选项

  小计

  比例

  A、自学

  B、父母教

  3301668.15%3.27%

  C、学校的课堂学习

  D、其他

  有效问卷

  31512848465.18%26.49%2、平日里学生使用计算机主要进行“娱乐”,而让计算机为自

  己服务者较少,特别是统计资料是最少的。

  在调查报告中,我列举了学生使用计算机的七个方面:

  学习新软

  件、上网搜集资料、录入文档、绘画、统计资料、玩游戏或娱乐(听

  歌、看影碟等)和其他,从学生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玩游戏或娱

  乐”稳居第一,和我设想的一样,第二才是搜集资料,其他占到

  40.48%,计算机对于学生用途就是娱乐,这是我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和引导的,可喜的是“搜集资料”,也是学生使用电脑的主要用途之

  一,这为我后边的“任务驱动”教学,建立了很好的基础,不用担心

  学生知识面窄、没办法完成,他可以借助上网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3、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整体不高,处于一般水平,学生用的最多的是

  Word,但

  Word、Excel、Powerpoint的掌握情况都是一般。

  学生的计算机理论及操作水平,都处于一般水平。

  学生或多或少都掌握点计算机知识,普及率达到

  100%,没有没

  接触过电脑的学生,这是较好的现象,说明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都

  是一般,从操作水平上看,学生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相对较

  大,只有

  4.46%认为自

  己很厉害,还有

  32.74%知道一点。

  选项

  小计

  比例

  A、很棒

  B、一般

  C、知道一点

  D、没有接触过

  有效问卷

  2230415804844.46%62.80%32.74%0%学生们使用最多的软件是

  Word,其他都是偶尔才用的选项

  小计

  比例

  A、WPS(WPS2000)B、WordC、ExcelD、PowerpointE、FrontpageF、FlashG、PhotoshopH、其他

  有效问卷

  141406148130611641738148429.17%83.93%30.65%26.79%12.50%33.93%35.71%16.80%Word、Excel、PowerPoint都是知道但不是操作熟练。

  对于最常用的Word、Exce、lPowerPoint的调查发现,学生基本

  都会,但都处于一般水平,这通过前期的上课表现,同学们的水平确

  实一般,找不到命令,看来学生们都是如实填写的。

  选项

  Word6.85%59.52%23.21%10.42%Excel3.27%51.49%30.65%14.58%484PowerPoint3.27%43.45%36.61%16.67%A、熟练

  B、一般

  C、不熟练

  D、较差

  有效问卷

  4、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动画制作

  根据调查结果,学生最喜欢的动画制作和图像处理,对于编程、网页制作相对少点,只占到

  19.94%和

  35.71%,猜测原因不是学生不

  喜欢,而是学生了解太少。

  选项

  小计

  比例

  A、文字处理

  B、编程

  C、图象处理

  D、动画制作

  1669725230517334.23%19.94%52.08%63.10%35.71%E、网站制作

  F、其他

  有效问卷

  74841.49%5、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玩游戏或娱乐、聊天和查找资料。

  学生们普遍喜欢上网,而上网的主要目的是玩游戏或娱乐,聊天

  和查找资料也占了大部分的比例。这在我们上课时也能发现到这点,班额较大,还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差,转到

  左边,右边的学生打游戏,转到右边,左边的学生亦是如此,而且表

  现为男生喜欢打游戏,女生喜欢聊天、看电影等,这种现象和调查问

  卷结果吻合。

  选项

  小计

  比例

  A、收发邮件

  B、阅读新闻

  C、查找资料

  D、聊天

  E、玩游戏或娱乐

  (音乐、电影等)

  F、其他

  有效问卷

  681183003204131048413.99%24.40%61.90%66.07%85.42%2.08%在调查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上网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不是得

  益于他们掌握了搜索技巧,而是搜索引擎的功能相对强大,能进行模

  糊搜索,帮他们找到需要的内容。

  选项

  小计

  比例

  A、能

  B、还能

  有效问卷

  4642048495.83%4.17%6、课堂教学中,学生喜欢通过问同学和上网找资料解决遇到的问题。

  由于班额较大,难免照顾不到每一位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主

  要是看学生解决问题态度,基本上都愿意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而解

  决问题的方式,学生首选问同学(71.73%),其次是上网找资料

  (55.65%),第二才是问老师

  (38.99%),由此可见,建立学习小组,让学生合作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个别学生的放弃态度,在课堂

  教学中,应该予以重视。

  选项

  小计

  比例

  A、问老师

  B、问同学

  C、上网找资料

  D、有时就不管了

  E、自己看书

  有效问卷

  189347269336348438.99%71.73%55.65%6.85%13.10%7、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为“和同学一起合作”

  分析几个选项,“老师边讲,我们边做”占到

  21.43%,“在老

  师的指导下完成”占到

  32.74%,而“独自做作业”只占到

  0.8%,学

  生遇到问题如何处理的结果更进一步论证了采取

  “任务驱动”教学模

  式的必要性。

  选项

  小计

  比例

  A、老师边讲,我们边做

  B、和同学一起合作

  C、在老师指导下完成

  D、独自做作品

  有效问卷

  104218158448421.43%44.94%32.74%0.89%以上是通过学生的调查问卷作出的分析,希望通过分析能对教学

  有所帮助。

篇七:信息技术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篇一

  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开展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正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的重要举措。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重在实践、重在操作、重在发展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七、八年级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件组成与特性,管理计算机的系统资源,用word制作作品、用ecle管理数据、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frontpage制作网页是重点,用flash制作动画和vb编写程序是难点。复习完后九年级的学生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完成一个作品。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硬件的"基本组成,学会安装和卸载软件。

  2、学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文字、图象、声音、视频的技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3、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4、实行分组管理,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负责本组的学习。

  三、教学措施

  1、主要采取教师指导方式、学生自主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

  2、把课程整合,学生便于记忆。

  3、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

  4、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篇二

  我校一直五年级均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其中五年级使用全市统一的教材,一直四年

  级使用校本教材。

  一年级:由于学生刚刚入学,年龄小,各方面知识掌握不多,所以掌握正常的开关机之外,主要学习windows系统自带的画图工具。

  二年级:在与计算机接触一学年之后,学生对计算机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学年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对计算机有初步的认识,并掌握一些基础的操作,同时借助“明天打字员”开始展开学生指法的练习,增强其对键盘的熟悉程度。

  三年级:在对键盘使用的达到一定熟练程度的基础上,学生开始使用“阿珊打字通”软件进行打字练习,同时开始学习MicrosoftOffice办公系列软件中的word,以“机器人足球赛”为切入点,从比赛规则的制定、比赛场地的绘制,赛事活动宣传海报的设计、邀请函的制作和发送以及后续比赛成绩的统计等各方面运用实例展开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运用,是大部分学生都成为文字处理的小能手。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较快的打字速度,在这一学年,学生将要学习MicrosoftOffice办公系列软件中的powerpoint,让学生以多媒体制作小能手为目标,以“奇妙的海底世界”为主题贯穿学习的始终。

  五年级:五年级教材最为全市统一的教材,对于有前面四年学习积淀的学生来说,略显简单,只有其中第四单元——未来的闪客,这一选修内容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所以,要想把五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程讲的津津有味,只能从深度上对教材进行挖掘,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把熟悉、简单的知识了解的更加透彻。

篇八:信息技术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信息技术支持学情分析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通过初中历史学习,学生对中国古代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对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层面的区分和认知还不够明确,不能够结合历史发展前后因果关系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基于此,学生在做相关习题时,既不能基于历史史实又不能够从中总结类似习题的做题技巧。

  二、学习目标

  基于上述情况,本节课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从中总结相关答题技巧,运用到此后学习中去。

  三、学习方法

  本节课属于习题课,因此重点放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总结上。首先使用小组讨论法,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加深对问题的认知和理解;最后针对本节课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和答题技巧,布置习题,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四、学习工具

  本节课使用的教学工具主要有:电子白板、黑板、试卷等。涉及到小组讨论,因此使用到了信息技术2.0中的倒计时软件等,既能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使讨论环节更有效率,也能使教师在规定时间内讲授完毕,不拖堂。

篇九:信息技术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课学情分析

  本学期,按学校安排,继续担任三至四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任务,现将具体学情分析如下:一、基本情况三至六年级各一个教学班,每班人数不等。上课按照每班人数具体安排,如四年级学生较多,可将学生分组上课,确保每个学生一台计算机,已达到较好的实际操作练习。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继续使用冀教版课本,本套教材是由河北省电化教育馆和DC加拿大国际交流中心合作编写、由河北省教育出版社和河北省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全新的信息技术教材。供九年义务教育三年级至八年级使用。这套教材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借鉴了国际上信息技术教育的成功经验,是一套用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实践活动教材。它注重对学生综合信息能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的实践活动,为信息技术教学营造“宽松、主动、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这套教材在板式设计和图文编排上,突出板块化、栏目化的特点,尽量减少软件界面插图,增加丰富多彩的活动素材插图;教材力图图文并茂、赏心悦目,使图、文、版有机集合,恰当呈现教学信息,使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呈现有美的感受。三、典型学情中国信息化_在线投稿-首页广告

  中国信息化杂志是正规学术刊物.学生习惯养成亟待提高。学生习惯不好主要表现在一是进出机房虽强调了排队,但仍有插队与争抢的现象;二是学生上课时吃零食且将食品袋、食品杯等随手乱扔或放在桌子里面;三是部分学生不爱惜设备,按键、按鼠标故意用力锤、敲;四是部分学生下课时没

  有进行必要的整理,没有将键盘、凳子放回原位。在以后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些情况,一个个检查,落实到位。

  2、教学组织还需加强。由于人多机子少,有时需两个同学挤在一起,一进机房,学生便象脱缰的野马,常常一节课下来声嘶力竭。因此,要进一步整顿纪律,做到象语数课一样组织教学。

  1、教学设备有待添置。学校仅有一个24座的机房,而且设备老旧,很难适应新的教育课程和应用软件,加之有些班需要分开上课,多少会影响教学秩序和质量。

  四、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与建设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兴趣很浓,主要原因在于对计算机的好奇以及计算机的游戏、娱乐功能,这点很重要,只要能充分抓住并利用好这一特点,将游戏、娱乐适当蕴含于课堂,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任务驱动法。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信息技术 基本情况 分析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