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官僚主义哲学分析(19篇)

官僚主义哲学分析(19篇)

时间:2022-11-18 21:1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官僚主义哲学分析(19篇)官僚主义哲学分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百度文库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  WTDstandardizationoffice【WTD5AB-WTDK0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官僚主义哲学分析(19篇),供大家参考。

官僚主义哲学分析(19篇)

篇一:官僚主义哲学分析

tle>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百度文库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

  WTDstandardizationoffice【WTD5AB-WTDK08-WTD2C】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危害极大的不良工作作风和。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紧密联系,官僚主义滋生和袒护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二者的思想根源是一致的,即心中没有群众,个人主义作怪;二者的思想方法是一致的,即主观与客观分离,认识与实践脱节,主观主义作祟;二者的危害也是一样的,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蛀蚀执政党的根基——民心、党心,蚕食社会主义的大厦,造成巨大的物质浪费。

  形式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不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而是片面追求形式,不管实际效果。其要害是贪图虚名,做表面文章,不务实效。或只讲形式,不重内容;或只求过程,不管结果;或只看表面,不顾实质;或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

  官僚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官气十足,高高在上,作风漂浮,主观臆断,不负责任。其要害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或不谙实际,胡乱指挥;或敷衍应付,不负责任;或昏昏噩噩,无所用心;或空话连篇,不干实事等。

篇二:官僚主义哲学分析

tle>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百度文库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形式主义主

  ,官僚主义主要表现在

  :1、贯彻落实方面

  有的领导干部对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

  ,但行动少落实差

  ,虚多实少

  ,仅仅

  满足于

  “轮流圈阅

  ”层“层转发

  ”安“排部署

  ”个,别领导干部说一套做一套

  ,我行我素。

  2、调查研究方面

  有的单位搞形式、走过场

  ,像打造旅游线路一样打造

  “经典调研线路

  ”无,论什么调研主题

  ,去的

  是同一条路线、访的是同一批对象、听的是同一套说辞

  ,搞

  “大伙演、领导看

  ”的走秀式调研。

  3、服务群众方面

  有的单位表面上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门好进、脸好看

  ”但,还是

  “事难办

  ”将,过去的

  “管卡压

  ”

  变成了现在的

  “推绕拖

  ”有;的政务服务热线电话长期无人接听

  ;有的政府网站更新的内容主要

  是领导活动

  ,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等栏目几乎成为僵尸栏目。

  4、项目建设方面

  一些地方热衷于打造领导

  “可视范围

  ”内的项目工程

  ,而不考虑客观实际

  ,“不怕群众不满意

  ,就

  怕领导不注意

  ”奖“状一屋子

  ,工作还是老样子

  ”。

  5、召开会议方面

  一些地方无论什么会议都要层层重复开

  ,一个接一个

  ,检查评比走马灯

  ,导致干部疲于应付

  ,没

  有时间抓落实。

  6、改进文风方面

  有的地方写文件、制文件机械照搬照抄

  ,出台制度规定

  “依葫芦画瓢

  ”内,容不是来自调查研究

  ,

  而是源自抄袭拼凑。

  7、责任担当方面

  有的领导干部

  “只求不出事

  ,宁愿不做事

  ”凡,事都要上级拍板

  ,避免自己担责

  ,甚至层层往上报、层层不表态。

  8、工作实效方面

  有的地方对工作不重实效重包装

  ,把精力都放在

  “材料美化

  ”上

  ,一项工作刚开始就急于总结成

  绩、宣传典型

  ,搞

  “材料出政绩

  ”。

  9、履行职责方面

  有的部门热衷于与下属单位签订

  “责任状

  ”将,责任下移

  ,试图让下级的

  “责任状

  ”成为自己的

  “免责单

  ”。

  10、对待问题方面

  有的党员干部对身边不良风气和违规问题态度漠然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知情不报、听之任

  之,甚至在组织向其了解情况时仍不说真话。

篇三:官僚主义哲学分析

tle>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百度文库

  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现实的指导具有重大意义,现今天社会,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蔚然成风。许多官员和一些大、中、小型的国有、私有企业以及各个学校及研究机构等各个单位基本都不能摆脱其魔掌。所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是十分必要的。而本文则是用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有关知识来探讨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的产生原因、它们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及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对当今社会的影响还有一些解决措施。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我们这里主要研究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套完整的、系统的方法论与世界观,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然,认识自己并科学地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义的统称,辩证唯物主义又由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构成。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伟大的,它讲述了认识的来源、过程、基本形式;实践的作用、地位;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以及人的价值观的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也不断地指导实践,指导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法来看待当今社会存在的

  社会现象,会给人们一个新的认识方法并提供很好的解决办法.我将要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简单的解析一下当下的热点话题——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它既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也是一种人生歪曲的价值观。

  所谓官僚,在中国古代是指在衙署办事的官吏。后常用作贬义词,指不负责任的政府官员。官僚主义一词在汉语中出现较晚,是从西方转译过来的.官僚主义的特征是领导者脱离实际,不了解下情,高高在上,贪图舒适,满足现状,做官当老爷;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推诿,办事

  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

  拖拉,不负责任;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独断专行;讲求官样文章,繁文缛节等等。而形式主义是指片面地注重形式而不管实际的作风,或只看重事物的现象而不屑于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形式主义一词最早源于文艺创作中的一种倾向.它强调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和艺术形式的绝对化,认为不是内容决定形式,而是形式决定内容,从而否定内容的意义,割裂形式与内容、艺术与现实的联系.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和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它的理论和创作实践都置内容于不顾,而把形式强调到一种绝对化的程度.形式主义的主要特征是脱离现实生活,作品的内容空虚,表现形式怪诞、离奇。简单的说,形式主义就是指那些只有空洞的口号、计划但不实施或为了某些个人利益进行虚假的做作的一些做法。与现实脱离,进行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都属于形式主义.”

  一定程度上,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是紧密相关的,官僚主义下产生了形式主义。当然,无论是官僚主义还是形式主义,无一例外,它们都是对事情的一种错误的认

  识和不正确人生价值观。对社会的发展都将起到阻碍的作用。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的第一飞跃。认识的根本目的是用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获得物质成果。真象与假象都是事物的现象都表现事物的本质都是客观的。两者所不同的是真象是对事物本质的如实反映,假象是对本质的歪曲反映.由于都是客观的,因此真象与假象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认识的深化是指认识由浅入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过程或由一个层次进到另一个层次.认识的扩展是指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以更抽象的形式反映更广阔领域中各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向前推移是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而不断向前推移或不断研究新事实提出能够解决新问题的理论;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肤浅向深入的不断深化、扩展.由这些我们知道,我们不能单纯的去理解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还要不断的深化,为什么会产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以及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都成了我们研究的范围。

  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产生是有其原因的;

  第一,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较为集中:第二,受一些传统思想的形响,总认为做官的地位要高于人民,身份提高,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摆出领导、官员的架子;第三,我们党政机构以及各种企业、事业领导机构中,长期缺少严格的从上而下的行政法规和个人负责制(自下而上的监督体系),缺少对于每个机关乃至每个人的职责权限的严格明确的规定。这些必然促成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非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对实践产生消极作用.方法

  论为: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因此,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实践.做到

  理论和实践具体历史的统一.要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以科学理论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

  的改造世界。作为不正确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认识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社会上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主要的危害是:

  1政府将会失去民意,官员腐败,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常言说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是国家的基础,民意是国家发展的保障.2行政效率低下。有人这样形容当今社会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现在的是:一是会议满天飞,干一天的事,开三天的会,会越多越长,显得越重视;二是计划满天飞,把计划等于工作,计划列完,工作

  总结也随之而来;三是措施满天飞,什么工作措施,服务措施,文明用语,承诺等等.把措施等同于落

  实。四是数字满天飞,把数字等同于成绩,而且数字想大就大,想小就小.五是花里胡哨的东西满天飞,表面锦绣文章,肚里一团草包,华而不实.这样就不能作出对社会、对人民做出有实际意义的工程。

  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

  面对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存在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包含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思想.实事求是中的“求"就是指要去认

  识世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这就要求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坚持从实践到认识,从

  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揭示事物的真理,作为行动的向导。进一步端正工作指导思想,坚决反对形式

  主义和官僚主义。邓小平在1978年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强调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

  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实事求是."因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难以禁绝,这和我们偏重于从

  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上进行纠正,而忽视从领导思想观念上进行导向有关。

  首先,要坚持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真正作为所有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科学工作态度,是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根本措施。这样就要加强

  思想政治教育,根除形式主义滋长的基础;要加快体制改革步伐,从体制上铲除形式主义滋生的温床;

  要强化民主监督制度建设,以制度和法律向形式主义说“不”。在全社会营造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的环境和氛围。

  其次,要标本兼治,把抓长期管用的制度建设和即时的具体规定结合起来.

  各级领导机关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三个代表"的要求,大胆剔除管理体制、工作制度及评判标准上的陈规陋习,铲除形式主义的病根。另一方面要采

  取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如减少文电、精简会议、减少陪会,纠正走马观花式的工作组等问题,把主要

  精力用于抓落实上。

  第三,下大力抓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根源就是一个“私”字,即个人主义和名利思想.有的同志干工作不是或不

  完全是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不是以搞军队建设为重,而是为自己出名挂号,打个人的小算盘。因此,必须按照江***“三个代表"的思想,下大力抓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进一步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进一步加强世界观改造和党性修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和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自觉做到干事业做工作,首先要为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以党、国家、人民的利益为

  重。时刻记住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干工作不是为了当官做老爷,不是为个人,而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

  服务。只有牢固树立立党为公和为军队建设扎实工作的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正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恩科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

  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是解决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最终解决办法.党的十五大思想报告指出:“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己经成为

  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要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坚持讲真话、报实情,力戒浮躁浮夸。"“最重要的是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这是整个中国的声

  音,历史己经并终将证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种作风必须严厉整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

  义认识论的实践的原则,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这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篇四:官僚主义哲学分析

tle>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主义的实质、根源及其危害-百度文库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主义的实质、根源及

  其危害

  姓名:宁理

  学院:商学院

  班级:12级经济学1班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主义的实质、根源及其危害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主义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而我们要想将其彻底的从我们党的内部清除掉,就必须对这“四股歪风”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本文试图从它们的实质、根源及其危害对其进行分析,从而让我们更加明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一、形式主义的实质、根源及其危害

  形式主义其实是片面地注重形式而不管实际的作风,或只看重事物的现象而不屑于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

  。其具体的表现形式有许多。最典型的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1、弄虚作假,不求实效

  。2、好大喜功,欺上瞒下。

  3、脱离实际,照搬照套。总的来说,注重形式主义就是想做表面文章,给领导或者群众留一个好印象,但是却没有认真的对待工作,没有实实在在的为人民群众办一些实事。深究其根源有主、客观方面。

  客观上工作纷繁复杂,各种考核,让有些领导干部应接不暇,还有就是受领导干部的考核机制制约。有时很多工作集在一起,难免会顾此失彼,领导干部的考核能上不能下,一是弄虚作假蔚然成风。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的部分领导干部个人的人生观、价值

  观、世界观的取向有所偏离。把当官当成是一种权利,没有关注当官是当群众的官、人民的官,是要为群众办事。还有就是宗旨意识淡化。俗话就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有部分党员干部对上奴婢脸,阿谀奉承,把讨好上级作为工作的目标和重中之重,工作中得过且过。工作中还不够深入基层,走基层只为上镜头,没有把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放在首要,有些对待群众的诉求,置若罔闻。领导一句话牢记在心头,群众一件事,全当是小事。工作中避重就轻,拈轻怕重。这些都是宗旨意识淡化的表现。

  把形式主义放在“四风”之首,足见其流弊之广,危害之大。

  1、劳民、劳官、伤财。形式主义重形式轻内容,重行动轻实效,务虚多务实少,其后果必定是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高投入,在实际效益上的低产出甚至不产出,最终劳民伤财。

  2、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才能实事求是地制定贯彻落实的措施和方法。而在形式主义者眼里没有群众,没有实践,没有变化发展,扼杀了开拓创新、建功立业的胆略和才干。结果,使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是在文件上、计划上、口头上“落实”,实践上“落空”,丧失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

  3、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领导者在工作中搞形式主义,尽做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事情,最终吃苦头、受伤害的是群众。违背人民利益和意愿的事情多了,群众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间长了,就会失去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二、官僚主义的实质、根源及其危害

  官僚主义是背离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观、人为夸大“主观”意志的唯心主义,其实质是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理,忽视了物质对意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作用。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

  权力崇拜型。一些领导干部一心追逐个人权力,一味经营个人政治前途,不顾群众意愿,不讲科学发展,唯GDP论政绩;好大喜功、虚报浮夸,大搞所谓的“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凡此种种,都是权力崇拜的表现;权力滥用型。一些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时,不讲边界,不讲规则,不讲程序,不负责任,高高在上,独断专行,不作为、乱作为,拍脑袋决策,瞎指挥,凡此种种,都是权力滥用的表现;权力寻租型。一些领导干部把

  权力作为追求和实现个人利益的资本和筹码,大搞权物交易、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凡此种种,都是权力寻租的表现。由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现实中官僚主义的三种表现并非截然分开,它们在很多情况下相互交叉、集于一体。

  官僚主义产生的根源是非常复杂的。列宁讲过,官僚主义的产生依赖于两条,一是文化,大多数人没文化,少数人有文化,在这个情况下,有一些工作就只能让有文化的人去做,就容易产生官僚主义。还有第二条,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这条是由管理形式所决定的,不是政治歧视。作为管理,虽然理论上最好的形式是扁平式管理,但是很遗憾,那只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就那么几个人可以实现。自从人类摆脱蒙昧状态以来,人类所能够实现的大范围的管理都是金字塔型的,越往上走职位越少,这样一来,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如果没有制约,没有监督,它就很容易产生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危害深远。

  1、损害党的执政形象。官僚主义背离党的宗旨,扭曲执政行为,疏离党群干群关系,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对党的执政形象造成严重玷污。

  2、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官僚主义不注重深入基层,不注重集中民智,是重大决策失误的“总病根”,是诱发各种腐败现象的“催化剂”,对党的执政能力造成严重危害。

  3、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官僚主义脱离群众,伤害群众,失去群众拥护和信任。任其盛行,民心“长城”便会轰然坍塌,执政之基便会土崩瓦解。四是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官僚主义损害群众利益,恶化党群关系,迟滞体制改革,降低运行效率,腐蚀党的机体,最终将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前苏联解体和苏共丧失政权即为明证。

  三、享乐主义的实质、根源及其危害

  首先。享乐主义是一种物质主义。究其要义而言,享乐主义是将

  人生快乐简单的等同于物质快乐。所以,对幸福的追求在这里也就演化成对物质享乐的追求。它的价值导向不是去追求什么神圣的东西,因为在他们看来根本就没有什么神圣的东西。实在的东西是那些能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与感官欲求的东西。

  其次,享乐主义是一种利己主义,是一种剥削阶级的人生观。一个享乐主义者必然是利己主义者。为了享乐。为了自己感官的快乐,享乐主义只会关心自己,而不会顾及他人,因为他人的幸福和快乐和自己没有关系。

  享乐主义在党内的滋生,有其思想、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根

  源。

  1、忽视党的自身建设。近年来,一些党组织忽视以至放松了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思想建设,使一部分党员思想意识上出现了三个“滑坡”:一是党性观念、组织观念、纪律观念严重淡薄;二是理想淡漠,放弃追求,丧失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忘记了党的宗旨,丢掉了艰苦奋斗、大公无私、廉洁奉公等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思想意识被剥削阶级腐朽东西所污染,以至丧失了共产党员应有的思想道德品质。这种滑坡,冲决了某些党员防腐防变的思想堤坝,一些领导干部出现了“信仰危机”,贪图享乐当起了“老爷”,究其原因,无不是把党性、原则、纪律抛诸脑后。

  2、监督管理乏力。多年来,为遏制公款吃喝风,有关方面不知下发过多少“不准”,制定过多少“严禁”,却收效甚微,禁而不止。一是制度执行不力。二是缺乏有效监管。监督乏力是导致公务接待中大量违纪违规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

  3、发展市场经济产生的负效应。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负效应也会渗透到政治生活中来,腐蚀影响党员干部队伍,对享乐主义的蔓延、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市场经济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使金钱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享乐主义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

  享乐主义会危害党的性质宗旨,导致党在政治上变质。享乐主义奉行贪图享受、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这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格格不入的。我们党是靠共产主义凝聚党心民心,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得到人民拥护,靠艰苦奋斗起家的。如果任由享乐主义在党内发展,大家都贪图享受、及时行乐,还有谁能践行党的宗旨、为党的目标而奋斗呢?不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再艰苦奋斗了,那还是共产党吗?

  享乐主义会导致人的精神颓废,使党丧失前进的内在动力。成就任何事业都不能缺少勇敢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享乐主义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快乐,必然使人陷入意志消沉、缺乏进取的精神状态之中,正所谓“玩物丧志,自甘堕落”。如果党内越来越多的人意志消沉了,精神萎靡了,行动懈怠了,不思进取了,那么党就失去了内生动力,还有什么力量带领人民奋斗、前进呢?

  享乐主义会败坏社会风气,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在我国,历来讲究上行下效,总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如果党和政府里享乐主义盛行,那么就会带动起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扭曲,把个人的感官快乐和实际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使很多人热衷于吃喝玩乐。倘若社会风气真的这样了,谁还有心思“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如果多数人都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就必然各自为己,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人与人之间就再也不是互助合作的同志式关系了。那样的话,整个社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只有你争我斗,没有凝聚力,还怎么建立和谐社会?事实上,真正有条件追求享乐的总是少数人。那些有享乐主义思想而没有享乐条件的人,就可能产生畸形心态,不惜冲击道德底线,破坏社会法治,甚至走向犯罪,危害社会安全。

  四、奢靡主义的实质、根源及其危害

  奢靡之风实质是剥削阶级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反映。其产生的根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奢靡之风来自于经济发展后价值观偏差。奢靡之风首先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30年,物质经济的极大发展恰为其提供了成长的土壤,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偏差所导致的无度挥霍而不能物尽其用,外在表现就是讲排场、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正是这样的价值观导致黑白颠倒,美丑扭曲。

  奢靡之风来自于传统文化中的重“面子”。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现象,人前要打肿脸充胖子,表现出一掷千金的样子,而回家后再慢慢心疼。原因无他,在这些人的眼里,“面子”重于一切,“场面人”一定要“场面”。殊不知这样的作为恰恰是不自信的表现。

  奢靡之风来自于“上下为难”的无奈。上级领导来了能不接待吗?接待能不吃喝吗?来下级视察基层热情能不理解吗?这是这样的“上下为难”导致迎来送外禁而难绝。场面大、规格高才算重视,接待好、吃喝饱才能在年终考核、干部选拔中为领导留下好印象。不少人错误的认为这是正常的礼尚往来,殊不知正是这样的不知不觉导致党风政风严重受损,与群众的关系也渐行渐远。

  奢靡之风有很大的危害。

  一个不珍惜自己劳动成果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是否珍惜劳动成果、是否具有节俭美德,考量的是公民的文明素养,彰显的是国家的文明程度。

  地方政府奢侈之风不仅消耗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而且还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助长了国家工作人员的特权意识。

  成由勤俭败由奢。公务行为中的铺张浪费、奢靡之风,危害甚大。在经济上,耗费了大量公共财政资金,浪费了社会资源;在政治上,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腐蚀了干部队伍,葬送了执政党的执政基础。

  奢华之风有很强的腐蚀性和破坏力,会加剧社会矛盾。大吃大喝、奢侈浪费,是一种破坏性消费,会加剧群众的不满情绪,破坏稳定的基石。

  奢侈攀比之风,不但腐蚀人的心灵,销毁人的意志,而且会导致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更会造成社会仇富心态的滋长,引发各种社会矛盾。不但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而且发展下去很可能断送我们的中国梦。

  在对“四风”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之后,本人提出以下拙见。

  解决“四风”问题,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不能“走神”,不能“散光”。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改进学风文风会风,改进工作作风,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反对官僚主义,要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民主集中制,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坚决整治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反对享乐主义,要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克己奉公,勤政廉政,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反对奢靡之风,要着重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守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做到艰苦朴素、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情。解决“四风”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找准靶子,有的放矢,务求实效。

篇五:官僚主义哲学分析

tle>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百度文库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

  Thefollowingtextisamendedon12November2020.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危害极大的不良工作作风和。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紧密联系,官僚主义滋生和袒护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二者的思想根源是一致的,即心中没有群众,个人主义作怪;二者的思想方法是一致的,即主观与客观分离,认识与实践脱节,主观主义作祟;二者的危害也是一样的,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蛀蚀执政党的根基——民心、党心,蚕食社会主义的大厦,造成巨大的物质浪费。

  形式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不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而是片面追求形式,不管实际效果。其要害是贪图虚名,做表面文章,不务实效。或只讲形式,不重内容;或只求过程,不管结果;或只看表面,不顾实质;或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

  官僚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官气十足,高高在上,作风漂浮,主观臆断,不负责任。其要害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或不谙实际,胡乱指挥;或敷衍应付,不负责任;或昏昏噩噩,无所用心;或空话连篇,不干实事等。

篇六:官僚主义哲学分析

tle>韦伯的官僚制理论(1)-百度文库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1)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20世纪初提出了官僚制理论。韦伯认为,组织的合法权威来自三个方面:习俗和惯例;个人魅力;法律合理性。最合适的法律权威组织形式是官僚主义。

  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理想的官僚制”理论是公共行政学发展历史中的里程碑。当前,研究官僚制理论的缺陷及启示依然是一项具有重大理论与实现意义的课题。

  官僚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专业化。在等级制组织中,工作是基于工作类型的

  和目的进行划分的,具有很清楚的职责范围,它科学地划分每一工作单元和强调删除那些无用的重复工作,以及考虑到职能交叉的必要。各个成员将接受组织分配的活动任务,并按分工原则专精于自己岗位职责的工作;(2)等级制。在组织中实行职务等级制和权力

  等级制,整个组织是一个等级制的权力系统,每个人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的定义

  规定。(3)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量才用人,任人惟贤,因事设职,专职专

  以及满足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在韦伯的理想型官僚制理论中,“合法性”与“合理性”是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一切关于韦伯官僚理论的研究都需要从这两个概念出发,才能把握其思想的真谛。“合法性”概念与“合理性”概念是紧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合理性”经常用于一种学理的解释,倾向于技术化、科学化规范化。而“合法性”则经常用于政治学的解释,倾向于统治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官僚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个理论有许多不足之处。过分强调分级管理制度,要求下级绝对服从上级,忽视下级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民主精神;过分强调组织利益和组织效率,难以满足社会个性化发展要求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忽视宏观协调问题,消除部门主义。

  韦伯科层制理论对西方政治学影响深远。他的关于“合理性”、“合法化”等范畴几乎已经成为现代政治学的公理。首先,韦伯建立了对科层制的全新的学理分析模式。他综合运用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全方位地、动态地讨论这一问题,使得科层理论在较多的向度上展开,表现出他的这一理论的确呈现了深入厚重而又富于延展性的特点。其次,韦伯科

  等级理论的理论溯源最终指向当代资本主义理性的拷问。他指出了资本主义历史演进中的价值扭曲,以及人性在实际操作中的消失。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呢?首先是公共行政组织系统的开放式变革。这是增加系统负熵与实现管理高效的根本途径。其次是民主监督机制的建设。再次是观念更新和组织创新。总之,官僚制不应是一个消灭了人的管理体制,而首先应当是以人为中心的体制。以人为中心,就需要突出人的主体性,就需要肯定人的价值以及人的价值观念的作用。这样一来,官僚制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就转换为人的主体性和道德优先性。

篇七:官僚主义哲学分析

tle>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成因与治理对策-百度文库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作者:戴焰军

  来源:《党建》2018年第05期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可谓党风建设中的一种久治不愈的顽症。说起这个东西,党内党外、干部群众都讨厌,但就是这种大家都讨厌的东西,现实生活中却经常都看得见,有时甚至大行其道,有的人一边批评一边搞,批评得痛心疾首,搞得认认真真。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看到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现象。原因何在呢?

  主观的原因:第一,懒政怠政。不愿意下功夫去做实实在在的事,不愿意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去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只想坐在办公室内靠发文件、下指示就能把一切都做好,希望走捷径来解决问题,于是拍脑袋决策,想当然办事,上面一张嘴,下面跑断腿。这种本来就不符合实际的决策现实中根本无法落实,后面还要检查、评比、考核,下面就用各种会议、材料、数字来应付,上下配合,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就这么出来了。

  第二,不敢担当。既想当领导,又不愿负责任,不愿担当,不拿出明确的工作思路,提出明确的工作任务,就靠各种办法把责任层层下推,各种没有实质性意义的指示、讲话、文件层出不穷,反正我该布置的都布置了,该交代的都交代了,该落实的都落实了,即使有问题,那也是你们下面没有干好。至于具体应该干什么,怎么干,那是你们下面的事。干好了,是上面英明,干不好是你们无能。很多部门都这么做,于是乎,文件越来越多,指示越来越繁,层层加码,搞到下面穷于应付,难以应付,不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大家都在无头绪地忙,“忙”成了工作最主要的绩效。

  第三,能力不足。对自己担负的领导工作缺乏相应的能力,既不会用老办法,又没有新思路,面对纷繁复杂的实际情况,抓不住主要矛盾,改革找不到突破口,干事找不到抓手,又不去认真向内行请教学习,还不想让别人说自己无能,没有作为,只能搞各种形式主义的东西,看着花样翻新,热热闹闹,好像每天都在干事,实则没有什么效果。

  第四,邀功请赏。可能有人会说,作为领导,你既不愿下力气,或不敢担当,或没有能力,那就能干多少干多少好了,为什么非要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那一套呢?问题就在这里。如果仅仅表现为不愿下力气干事,那就是殆政或堕政,如果仅仅表现为不敢担当,那就是缺乏责任感,如果仅仅表现为能力不足,那就是无能。但最可怕的是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人,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既不想干事、不想负责,又想邀功,那就得搞出点动静。我们说的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装潢门面、求轰动效应、造假数字、搞面子工程,其表现都是动静很大,没有实际效果。动静大就容易引起各方注意,特别是引起领导注意,遇上也是不愿做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下情,只看表面现象的领导,就会被记上一功,成为提拔使用的资本。

篇八:官僚主义哲学分析

tle>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详解-百度文库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的主要表现(一)

  形式主义表现方面:

  一、用华众取宠代替实事求是;二、用投机取巧代替实干苦干;三、用粗枝大叶代替一丝不苟;四、用走马观花代替深入实际;五、用僚草应服代替严谨作风;六、用高喊口号代替实际工作;七、用三心二意代替全心全意;八、用虚张声势代替雷厉风行;九、用欺上瞒下代替求真务实;十、用表面文章代替表里如一。形式主义的主要根源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思想。

  1、弄虚作假,不求实效。形式主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弄虚作假、作表面文章,以赢得上级肯定和领导满意。有的单位开展大型活动,既不认真领会上级指示精神,也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实情,为寻求“轰动效应”,在准备工作不充分匆匆忙忙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层层鼓动、全面铺开,重形式、轻实效;有的抓工作,满足于开会布臵了,领导强调了,要求也提了,至于工作是否高、高质量地完成则全然不闻不问,只做上篇文章、忽视下篇文章;有的哗众取宠,欺上瞒下。

  2、好大喜功,欺上瞒下。有的在领导面前,不报实情、不讲真话,报喜藏忧,讲成绩夸夸其谈,长篇大论,讲问题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有的一味取悦领导,把领导的喜好做为行事的准则,更有甚者当本单位发生事故案件时,首先考虑的是对个人升迁的影响,不是严肃查处,举一反三,吸取教训,而是在要不要上报、怎样上报上挖空心思,想方设法把客观的、偶然的因素强调的多一些,把主观因素讲少一些,以减轻或推卸责任。

  3、脱离实际,照搬照套。有的把上级的指示当教条,不吃透主要精神,不注重结合本单位实际贯彻执行,而是照本宣科,机械地照搬照套。有的抓工作,片面认为“想到”就是“做到”、“能写”就是“会做”,计划措施很周密,却不注重深入实际抓落实。凡此种种,表面热热闹闹、兴师动众,实际效果却不明显。

  官僚主义的表现方面:

  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等。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

  一些领导,只要能安坐办公室,就绝不愿下基层“受苦”,甚至不愿和群众“坐同一条板凳”,怕给自己添麻烦;喜欢拍脑袋决策、拍屁股走人,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留下一堆后遗症;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喝五吆六、横眉立眼,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思维僵化,机械执行上级决定,生搬硬套,完全不顾实际情况;官气十足、独断专行,总觉得“自己高明、别人不行”,容不下他人,听不得不同意见……凡此种种,做官心理浓厚,惰政思维盛行,权力观念错位,映照出官僚主义的病症和丑态。

  享乐主义的表现方面:

  形势下享乐主义有多种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在精神状态上,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化",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

  1/7

  奢靡之风的表现方面: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互为表里的两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充裕,一些在得到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之后,放松对自己的约束,一味追求更豪华、更高档的享受,是为享乐主义。当他们的享乐主义心态外化成实际行动,便是金表华服,珍馐佳酿,豪宅别墅,名车美人,是为奢靡之风。官员接待上级的宴席不够高档,是“不给面子”;开会时不在五星级酒店,是“没有重视”;领导出行若不是警车开道,则是“不够隆重”。那些并不艳羡享乐、奢靡的官员亦被裹挟其中,只能老实遵守“潜规则”。久而久之,这种不正之风更是异化成一种“官场”,腐化队伍,更腐蚀了的各项制度规章。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共同表现:

  A.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B.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

  C.挥霍公款,吃喝玩乐.

  D.超标乱配、滥配交通和通讯工具。

  E.违反规定超修建和装修楼堂馆所.

  F.骄奢淫逸,腐化堕落.

  形式主义(formalism),指在艺术、文学、与哲学上,对形式而非内容的着重。有形式主义行为的人,被称为“形式主义者”。中国社会形式主义:政府官员或部门通过做一系列表面工夫,而这些工作仅仅为了得到上级赞许,从而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民间认为这种消耗人民财产的行为十分可恶,但表面上对这些工作内容则表示支持。

  形式主义给基层带来的危害:形式主义妨碍了的方针政策落实。形式主义不注重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心中没数,崇尚空谈,工作中处于盲目状态,必然影响和国家政令畅通,影响实际工作,导致信息失灵,决策失误。

  其次是败坏社会风气。形式主义蔓延,势必助长不说真话,弄虚作假之风,助长思想懒惰,巧于应付上级的不良倾向,影响干群关系,影响部分健康成长。同时破坏了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势必助长了一些单位歪风邪气的蔓延。

  再就是导致官僚主义猖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一样货色。共同生长,互为支撑。形式主义的产生根源同官僚主义产生根源是一样的。官僚主义不深入基层,不搞调查研究。布置工作拉架子造声势;成绩和荣誉方面争,在工作中大搞形式主义之风,远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一切工作讲套路,拿出一些数字应付上级。这样势必贻误工作,贻误事业,对的事业造成损害。

  官僚主义(bureaucratism):“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等。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

  享乐主义(Hedonism)又叫伊壁鸠鲁主义(Epicureanism),是一个哲学思想,认为享乐是人类最重要的追求。词语的来源是希腊语的"pleasure"。享乐主义是所有动作皆可被一个人会产生的享受与痛楚所决定,力求将享乐与痛苦的距差增至最大。

  "享乐主义"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享乐主义是指把追求一切能够引起自己各种感官快乐的刺激看作是自己的人生目的的思想观念.这种人一生都是在极力追求最大限度的感官享受中度过的.由于感官刺激只能由本人来体验因此与享乐主义并存的是自我中心主义

  2/7

  2、1-所谓享乐主义是指那种把享受快乐(包括感官快乐、物质的肉体的快乐)当作人生唯一目的,并以此为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享乐主义”是指把享受玩乐作为人生的根本欲望和追求,并且不择手段地去实现和占有.“享乐主义”具有典型的资本主义奢侈思想的色彩

  4、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被后人称为“享乐主义”.他也指出:“我们称愉快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结束因为我们认识到愉快是我们内心所固有的第一桩好事我们从愉快出发开始每一项选择与回避的行动

  5、有人把威尼斯画派的艺术称为享乐主义,这似乎是在对一个纸醉金迷的社会的暗示.要让作品具有表现力,油画家应明白艺术的生命在于真情

  奢靡之风

  所谓奢靡,一般是指花费大量钱财和社会资源追求过分享受。即古人说的“暴殄天物”、“害虐丞民”。奢靡同正常消费和享受的区别在于,一是大大超越当时普通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二是无度地挥霍社会财物而不能物尽其用。

  通观历史上的奢靡现象,有两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值得注意,一是搞奢靡的人多是有权势的人,或政治上权柄在握,或经济上富可敌国,或两者兼而有之,“既贵且富”。二是盛世更容易出现奢靡之风。西汉立国之初,社会经济凋敝,物资极端缺乏,连天子都不能配齐四匹一样颜色的马拉的车,将相乘牛车,百姓无积蓄,统治者就是想奢靡也没有条件。因此,汉初,以黄老思想治国,推崇“寡欲”、“无为”,在生活消费上极力保持节俭。而一旦到了所谓的盛世,情况就大一样了。财富多了,环境相对安定,享乐思想必然滋长。

  历史上因奢靡而亡国丧身或被赶下台的统治者不胜枚举。尧的儿子丹朱,是有记载的奢靡第一人。他依仗自己有个好爸爸,整日整夜地“高消费”,结果为人们所不齿。禹教民有方,却教子无道。禹的孙子太康继承了帝位以后,奢靡成风。《尚书·虞夏书·五子之歌》说:“太康身居高位却不理政务,贪淫女色,沉迷游猎,嗜好饮酒没有节制,纵情歌舞不知道满足。”太康这样腐化堕落,老百姓能不吗?于是,老百姓就把太康赶下了台。到了夏的末代,桀更加奢靡暴虐,剥削人民,耗尽民力,老百姓恨之入骨,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消失呢?我们愿意同你一起灭亡。”如此腐败,夏朝能不灭亡吗?商代的后期,纣王的荒淫暴虐是大家都知道的,“酒池”、“肉林”,与苏妲己“作长夜歌”,已经成了后世总结历史教训的首选资料。春秋战国,“千金买笑”、“烽火戏诸侯”等典故,史不绝书。后世总结历经八百年沧桑的周王朝历史,归结为四句话十六个字:“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灭亡。”

  当前,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展开。

  在6月18日召开的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3/7

  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

  那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具体内涵是什么?表现形式是什么?下面逐一解读。

  形式主义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形式主义的产生,有其思想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根源,思想理论基础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社会历史根源是习惯势力和传统文化负面影响。具体到一个单位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有二。

  一是名利思想。功利主义的私心是滋生形式主义温床。个别领导为了个人和单位出名,显示所谓“成绩”,热衷于搞一些声势大、规模大、影响大的“明星工程”;不考虑单位实际和能力,到处出国考察,每天大吃大喝,浪费国家大量财力、物力;有的眼睛长到头顶上,“只要领导满足,不怕群众骂娘”;有的抓工作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以牺牲单位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个人名利。

  二是懒惰作风。惰性引发飘浮思想,只管形式,红火,喜欢把功夫下在形式上,只管快,不管效果怎样。有的满足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只满足上级指示原本传达,该抓的问题没有及时抓,该解决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

  形式主义给基层带来的危害:形式主义妨碍了的方针政策落实。形式主义不注重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心中没数,崇尚空谈,工作中处于盲目状态,必然影响和国家政令畅通,影响实际工作,导致信息失灵,决策失误。

  其次是败坏社会风气。形式主义蔓延,势必助长不说真话,弄虚作假之风,助长思想懒惰,巧于应付上级的不良倾向,影响干群关系,影响部分健康成长。同时破坏了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势必助长了一些单位歪风邪气的蔓延。

  再就是导致官僚主义猖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一样货色。共同生长,互为支撑。形式主义的产生根源同官僚主义产生根源是一样的。官僚主义不深入基层,不搞调查研究。布置工作拉架子造声势;成绩和荣誉方面争,在工作中大搞形式主义之风,远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一切工作讲套路,拿出一些数字应付上级。这样势必贻误工作,贻误事业,对的事业造成损害。

  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是不负责任的领导作风。官僚,中国古代指在衙署办事的官吏。后常用作贬义词,指不负责任的政府官员。官僚主义一词在汉语中出现较晚,是从西方转译过来的。4/7

  官僚主义的特征是领导者脱离实际,不了解下情,高高在上,贪图舒适,满足现状,做官当老爷;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推诿,办事拖拉,不负责任;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独断专行;讲求官样文章,繁文缛节等等。

  官僚主义(bureaucratism):“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等。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

  官僚主义的表现

  表现之一:脱离领导群众型

  第一种,高高在上,孤陋寡闻,不了解下情,不调查研究,不抓具体政策,不做政治思想工作,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一旦发号施令,必将误国误民。

  第二种,狂妄自大,骄傲自满;主观片面,粗枝大叶;不抓业务,空谈政治;不听人言,蛮横专断;不顾实际,胡乱指挥。这是强迫命令式的官僚主义。

  第三种,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对事情没有调查,对人员没有考察;发言无准备,工作无计划;既不研究政策,又不依靠群众,盲目单干,不辨方向。这是无头脑的、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的官僚主义。

  表现之二:老爷式

  第四种,官气熏天,不可向迩;唯我独尊,使人望而生畏;颐指气使,不以平等待人;作风粗暴,动辄破口骂人。这是老爷式的官僚主义。

  第五种,不学无术,耻于下问;浮夸谎报,瞒哄;弄虚作假,文过饰非;功则归己,过则归人。这是不老实的官僚主义。

  第六种,遇事推诿,怕负责任;承担任务,讨价还价;办事拖拉,长期不决;麻木不仁,失掉警惕。这是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

  第七种,遇事敷衍,与人无争;老于世故,巧于应付;上捧下拉,面面俱圆。这是做官混饭吃的官僚主义。

  第八种,学政治不成,钻业务不进;语言无味,领导无方;尸位素餐,滥竽充数。这是颟顸无能的官僚主义。

  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是产生于西方的一种观念。认为感观上的快乐就是人生的目的,光凭感官上的快乐就能使人幸福和满足。享乐主义必然导致自我陶醉或自我中心主义。因为感官的享受只有自己体验,谁也不能代替别人体验感官的快乐。享乐主义特别表现在及其习惯方面。在西方世界,享乐主义导致婚外性关系、青少年性关系、同性恋.....

  5/7

  享乐主义使人们尽情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肉体上的快乐,容易使人们陷入意志消沉、缺乏进取精神的状态之中。

  享乐主义是艰苦奋斗的大敌,是腐败堕落的渊薮,是一个政、一个政权、一个国家走向衰亡的起始。在中国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更要高度警惕享乐主义的侵蚀。因此,《中共关于加强和改进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把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作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之一加以强调,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意义。

  新形势下,享乐主义有多种表现,比较突出的是:

  在精神状态上,不再为实现的任务和人民的利益克服困难、奋发向上,而是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认为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享乐安逸才更“现实”;

  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遇到困难和矛盾绕着走,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和单位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

  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化”,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

  奢靡之风

  所谓奢靡,一般是指花费大量钱财和社会资源追求过分享受。即古人说的“暴殄天物”、“害虐丞民”。奢靡同正常消费和享受的区别在于,一是大大超越当时普通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二是无度地挥霍社会财物而不能物尽其用。

  通观历史上的奢靡现象,有两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值得注意,一是搞奢靡的人多是有权势的人,或政治上权柄在握,或经济上富可敌国,或两者兼而有之,“既贵且富”。二是盛世更容易出现奢靡之风。西汉立国之初,社会经济凋敝,物资极端缺乏,连天子都不能配齐四匹一样颜色的马拉的车,将相乘牛车,百姓无积蓄,统治者就是想奢靡也没有条件。因此,汉初,以黄老思想治国,推崇“寡欲”、“无为”,在生活消费上极力保持节俭。而一旦到了所谓的盛世,情况就大一样了。财富多了,环境相对安定,享乐思想必然滋长。

  6/7

  历史上因奢靡而亡国丧身或被赶下台的统治者不胜枚举。尧的儿子丹朱,是有记载的奢靡第一人。他依仗自己有个好爸爸,整日整夜地“高消费”,结果为人们所不齿。禹教民有方,却教子无道。禹的孙子太康继承了帝位以后,奢靡成风。《尚书·虞夏书·五子之歌》说:“太康身居高位却不理政务,贪淫女色,沉迷游猎,嗜好饮酒没有节制,纵情歌舞不知道满足。”太康这样腐化堕落,老百姓能不吗?于是,老百姓就把太康赶下了台。到了夏的末代,桀更加奢靡暴虐,剥削人民,耗尽民力,老百姓恨之入骨,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消失呢?我们愿意同你一起灭亡。”如此腐败,夏朝能不灭亡吗?商代的后期,纣王的荒淫暴虐是大家都知道的,“酒池”、“肉林”,与苏妲己“作长夜歌”,已经成了后世总结历史教训的首选资料。春秋战国,“千金买笑”、“烽火戏诸侯”等典故,史不绝书。后世总结历经八百年沧桑的周王朝历史,归结为四句话十六个字:“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灭亡。”

  7/7

篇九:官僚主义哲学分析

tle>官僚主义产生原因及整改措施-百度文库

  官僚主义产生原因及整改措施

  官僚主义:“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

  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

  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有命令主义、文

  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

  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

  产生原因

  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从思想根源上除注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外,还强

  调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邓小平认为,我们对于“肃清

  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的“重要性估

  计不足”,“没有能够完成”肃清其影响的任务。江泽民亦

  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指出:“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很

  长的国家,封建主义和其他剥削阶级影响将长期存在,总要

  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而官本位思想就是这种残余的突

  出反映。

  二是邓小平、江泽民认为应从制度和体制的缺陷上,分

  析官僚主义现象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要从根本上清除官僚

  主义,必须解决权力过分集中,健全法制法规,完善干部任

  用考核制度等问题,从源头上杜绝官僚主义的产生和滋长。

  毛泽东和邓小平、江泽民对官僚主义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认

  识上有所不同,因而他们所选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完全

  相同。毛泽东选择的是思想教育加群众运动;邓小平、江泽

  民选择的是思想教育加改革,包括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

  社会主义法制和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主要条件

  1.

  私人财产所有制

  政府和国家保护私人财产,实行完全的或者部分的私人

  财产所有制。如果没有私人财产所有制度,就没有权力寻租

  的动机和基础;不存在没有私有制的官僚资本;

  2.

  政府或者立法机构权力高度集中

  政府官僚能够比较容易地通过权利寻租来配置资源;政

  府或者立法机构能够相对容易的通过法律法规用优于一般

  条件来支持特定资本的发展;

  3.政治体制与现代公民意识的落后国家无民主政体来

  限制政府或立法机构的的权力;社会无新闻舆论自。或者虽

  然存在民主政体和新闻自,但因为经济发展落后,公民意识

  不成熟,公民缺乏对民主的理解,所以致使分权监督机制缺

  位;

  4.存在闲置资本和寻租故意

  存在有闲置资本,存在有寻租能力的自然人,且这些自

  然人有寻租来发展的故意

  目的

  5。寻租资本以获得超额暴利为

  因为寻租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超额暴利。所以寻租行为目

  标是获

  得稀缺资源,如贷款,土地,不可再生资源,限制性

  行业或垄断性行业的准入许可,因此市场竞争是官僚资本的

  天然敌人。

  表现形式

  一、脱离领导群众型

  第一种,高高在上,孤陋寡闻,不了解下情,不调查研

  究,不抓具体政策,不做政治思想工作,脱离群众,脱离实

  际,一旦发号施令,必将误国误民。

  第二种,狂妄自大,骄傲自满;主观片面,粗枝大叶;

  不抓业务,空谈政治;不听人言,蛮横专断;不顾实际,胡

  乱指挥。这是强迫命令式的官僚主义。

  第三种,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一年到头,辛辛苦苦;

  对事情没有调查,对人员没有考察;发言无准备,工作无计

  划;既不研究政策,又不依靠群众,盲目单干,不辨方向。

  这是无头脑的、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的官僚主义。

  二、老爷式

  第四种,官气熏天,不可向迩;唯我独尊,使人望而生

  畏;颐指气使,不以平等待人;作风粗暴,动辄破口骂人。

  这是老爷式的官僚主义。

  第五种,不学无术,耻于下问;浮夸谎报,瞒哄中央;弄虚作假,文过饰非;功则归己,过则归人。这是不老实的

  官僚主义。

  第六种,遇事推诿,怕负责任;承担任务,讨价还价;

  办事拖拉,长期不决;麻木不仁,失掉警惕。这是不负责任

  的官僚主义。

  第七种,遇事敷衍,与人无争;老于世故,巧于应付;

  上捧下拉,面面俱圆。这是做官混饭吃的官僚主义。

  第八种,学政治不成,钻业务不进;语言无味,领导无

  方;尸位素餐,滥竽充数。这是颟顸无能的官僚主义。

  三、糊涂无用型

  第九种,糊糊涂涂,混混沌沌,人云亦云,得过且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一问三不知,一曝十日寒。这是糊涂

  无用的官僚主义。

  第十种,文件要人代读,边听边睡,不看就批,错了怪

  人;对事情心中无数,又不愿跟人商量,推来推去,不了了

  之;对上则支支吾吾,唯唯诺诺,对下则不懂装懂,指手画

  脚,对同级则貌合神离,同床异梦。这是懒汉式的官僚主义

  第十一种,机构庞杂,人浮于事,重床叠屋,团团转转,人

  多事乱,不务正业,浪费资财,破坏制度。这是机关式的官

  僚主义。

  第十二种,指示多,不看;报告多,不批;表报多,不

  用;会议多,不传;来往多,不谈。这是文牍主义和形式主

  义的官僚主义。

  四、特殊化

  第十三种,图享受,怕艰苦;好伸手,走后门;一人做

  “官”,全家享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请客送礼,置装

  添私;苦乐不均,内外不一。这是特殊化的官僚主义。

  第十四种,“官”越做越大,脾气越来越坏,生活要求

  越来越高,房子越大越好,装饰越贵越好,供应越多越好;

  领导干部这样,必定引起周围的人铺张浪费,左右的人上下

  其手。这是摆官架子的官僚主义。

  第十五种,假公济私,移私作公;监守自盗,执法犯法;多吃多占,不退不还。这是自私自利的官僚主义。

  第十六种,伸手向党要名誉,要地位,不给还不满意;

  对工作挑肥拣瘦,对待遇斤斤计较;对同事拉拉扯扯,对群

  众漠不关心。这是争名夺利的官僚主义。

  五、宗派性

  第十七种,多头领导,互不团结;政出多门,工作散乱;互相排挤,上下隔阂;既不集中,也无民主。这是闹不团结

  的官僚主义。第十八种,目无组织,任用私人,结党营私,互相包庇;封建关系,派别利益;个人超越一切,小公损害

  大公。这是拉帮结伙的官僚主义。

  第十九种,革命意志衰退,政治生活蜕化;靠老资格,摆官架子;大吃大喝,好逸恶劳,游山玩水,走马观花;既

  不用脑,也不动手;不注意国家利益,不关心群众生活。这

  是蜕化变质的官僚主义。

  第二十种,助长歪风邪气,纵容坏人坏事;打击报复,违法乱纪,压制民主,欺凌群众;直至敌我不分,互相勾结,作奸犯科,害党害国。这是走上非常危险道路的官僚主义。

  经济危害

  官僚主义并非不能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它因为速度快,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甚至是非常快的发展。

  另一方面,所有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多数

  都是官僚主义主导。另一方面,在欠发达国家,在转型国家

  中,官僚主义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经济的。

  降低社会和经济运行效率

  因为官僚主义追求暴利的天性,他的非市场竞争性,垄

  断性,使得官僚资本能够以低成本获取社会资源,或者垄断

  资源,进而获得暴利,而这种暴利既不是通过竞争来获取得,也不是因为官僚资本创造了足够多的社会财富,本质上是对

  其他社会团体创造财富的掠夺,官僚资本主义的暴利,绝大

  部分是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实现的,而不是自己创造的。官

  僚资本占有了超过自己创造财富的其他团体的财富,而这种

  财富并非通过技术进步获得的有效财富,所以官僚资本主义

  必然导致社会整体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削弱其他资本的发展

  能力;必然降低经济运行的效率;

  因为寻租后可以获得更多的暴利,所以会带来模仿,致

  使社会上更多的资本向官僚资本转化,进一步恶化社会的经

  济运行效率;

  官僚资本必然带来垄断

  官僚资本的高获利能力,致使资源向其集中,进一步加

  速了垄断,进一步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官僚资本主义的广

  泛存在,以及获利高,垄断性,会压抑整个社会竞争,削弱

  社会消费能力,进而

  抑制技术进步

  &产业升级,最终让经济

  丧失了持续增长的能力;即使一个产业,市场中同时存在几

  个官僚资本的垄断企业,他们也会通过达成协议维持垄断;

  政治后果

  损害公平,危害社会稳定

  因为官僚资本主义通过权力寻租获得大量的社会资源,这样社会财富就被少数官僚资本家

  &官僚占有了,必然导致

  贫富差距不断加大,损害社会整体上的公平性;容易带来社

  会不满情绪累积,不安定因素增加,进而危害社会稳定;极

  端情况下,将带来革命;

  官僚资本会迟滞、阻碍社会的政治改革官僚资本主义存

  在的前提条件是,政治制度的不完善,社会发展滞后,使得

  官僚资本家和官僚阶层拥有特权。而官僚资本和官僚阶层为

  了维护其特权,将反对政治改革进程,进而阻碍社会发展。

  他们是天然的保守力量,天然的右派力量。而这种阻碍将导

  致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积累,进一步损害社会稳定。官僚资本

  通过权力寻租对社会财富的占有,从长期看,会降低社会运

  作的效率;同时于这种占有会加大贫富差距,同样损害了社

  会公平原则。可见官僚资本主义既不能带来效率,也将损害

  公平,所以它是最糟糕的资本主义形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

  巨大障碍

  病根

  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我们党政机构以及各种企业、事业领导机构中,长

  期缺少严格的从上而下的行政法规和个人负责制,缺少对于

  每个机关乃至

  每个人的职责权限的严格明确的规定,以致事

  无大小,往往无章可循,绝大多数人往往不能独立负责地处

  理他所应当处理的问题,只好成天忙于请示报告,批转文件。

  还有,干部缺少规范的聘用,奖惩,退休,退职,淘汰制度,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层次多,闲职多,机构臃肿,又

  必然促成官僚主义的发展。

篇十:官僚主义哲学分析

tle>[纪检监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存在具体表现、根源及解决对策.docx-百度文库

  [纪检监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存在的具体表现、根源及解决对策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存在的具体表现、根源及解决对策

  近年来,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未能

  得到根治,成了一种顽症,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

  两大顽症严重干扰党的大

  政方针的贯彻落实,影响党的事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挫伤群众的积极性,破坏党群、干群关系,败坏党的形象和社会风气,已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的一大障碍。能不能有效克服两大顽症,是关系党的生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

  群众目前对党的作风问题反映最大的一是形式主义,二是官僚主义。当前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和少数党员干部的违法乱纪行为,严重败坏了党的声誉,危害着党群关系。

  形式主义是指片面地注重形式而不管实质的工作作风,或只看事物的现象

  而不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

  其表现形式繁多,要害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它把一切正确的理论、原则、政策都变成毫无实际内容的口号、程式和过场,具体有以下表现:

  第一,把马克思主义看作装点门面的饰物。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理论

  旗帜和行动指南,无产阶级要获得彻底解放并顺利建设社会主义,一刻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但是形式主义者不把马克思主义看作认识工具,而把它当作装饰品,时不时引几段语录,说几句晦涩难懂的废话,做报告、写文章八股习气浓重,夸夸其谈,洋洋洒洒,尽是些大话、套话、空话,言之无物,了无新意。

  他们最看不起通俗易懂的东西,不管你的文章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也不管它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只要文字冗长,语言艰深,就认为你有马克思主义气派。否则,在他们眼里一钱不值。

  第二,热衷于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在一部分党员干部包括一些领导干

  部身上,学风不正的问题仍然严重存在。

  有的缺少学习理论的兴趣和热情,认为学不学无所谓,强调没时间学,却成天忙于不必要的应酬。有的学习不刻苦,不

  钻研,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

  有的理论与实际脱节,照本宣科,不去用或者不会用理论武器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

  有的断章取义,各取所需,甚至把自己的不正确解说成是邓小平理论的原意和中央精神。

  有的摆样子,做表面文章,甚至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学习不刻苦、浅尝辄止不

  行;学习虽然卖力,不敢在理论指导下大胆实践也不行。

  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才有可能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而形式主义者不愿意在这方面下苦功夫,他们热衷于把学习搞得热热闹闹。于是,在我们身边经常会看到会议走形式,处理工作、检查和总结工作走形式。形式主义者不是在那里真正组织理论学习,而是在做表面文章给上级看,糊弄老百姓。

  第三,理论与实际脱节,言行不一。理论学习与党性修养,本来是内在统

  一的关系。通过学习理论,逐步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

  一方面,党性觉悟提高了,又能更加自觉地学习党的理论,更好地掌握这一理论

  的精神实质和活的灵魂。

  但是形式主义者硬是把这两方面割裂开来,只讲理论学

  习,不讲党性修养。用老百姓的话说,他们是会上穿靴戴帽,会下另搞一套;对

  已有利的大讲特讲,对己不利的扭曲变样;

  只用理论要求别人,不用理论解剖自

  己。一些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由人民公仆堕落成为人民罪人,一个很重要的

  原因就是他们在学习上搞形式主义,知而不行,言行脱节。

  第四,只图虚名,不干实事。沉湎于文山会海,热衷于送往迎来,偶尔到基层去,也多是为了做做样子。浮光掠影,不接触群众,不了解实情,不解决问题;唯上唯书,照抄照转,遇事不动脑筋、不想办法,开过会议、传达完文件就心安理得,既不调查研究,也不检查督促,工作有始无终。现在发生的一些严重的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工作不落实、不扎实、不切实。工作部署了,没有抓到底,口号提出来了,没有落实。结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没有实效。更有甚者,滥提所谓“新思路”、“新口号”,名曰解放思想,实为哗众取宠,不顾客观条件,干一些劳民伤财的事;急功近利,为了求得眼前一时之效而不惜损害长远和全局利益,等等。

  形式主义一旦腐蚀了干部队伍,就会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搞形式主义,必然会诱发干部的懒惰思想和投机心理,助长党内和社会上弄虚作假行为和浮夸之风,挫伤真抓实干的积极性。

  因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切实反对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作风,可谓一种顽症。它是一种腐蚀剂、一种惰性力量,无论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都曾给我们的事业造成巨大损失。我们党历来重视同官僚主义作斗争,但官僚主义现象至今仍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并时时危害着党的事业,处处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

  因此,要把新世纪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努力改进党的作风。江泽民同志曾深刻指出,官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我们不仅要认识它的危害性,而且要深刻认识它产生的根源。

  这为我们坚决破除官僚主义指明了方向。

  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有了一切。

  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不少为官者奉行一切以

  能为官、为高官、保住官为转移的人生信条,并以此为标准去决定自己的言行。

  官僚主义的种种表现及其危害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的官僚主义。

  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不求进步,不愿接受新事物,从而导致许多不应出现的怪现象,使条条、框框多了起来,随

  风倒的现象多了起来,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

  他们对党的理论

  路线、方针政策不认真学习领会,政治上缺乏敏感性和鉴别力,工作缺乏计划性,抓不住大事,浑浑噩噩,忙忙碌碌,打不开工作局面。可见,这是官僚主义在思

  想上的表现。

  第二,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这是当前最普遍的表现形式。我

  国有很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专制的官僚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只允许上级管理下级,而下级却不能制约上级,广大群众更无权过问、了解和监督各级官员。

  这种“金字塔”式的官僚等级制度所造成的官僚作风,其影响就像一条无形的绳索,成为一部分领导干部发扬民主、联系群众的枷锁。

  在工作中乐于搞各种“达标”项目、“政绩”工程,劳民伤财,沽名钓誉,甚至弄

  虚作假,骗取荣誉;好说空话,脱离实际,官气十足,动辄训人,压制民主,欺上瞒下,甚至对待不同意见的下级和群众进行打击报复。

  第三,滥用权力、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权力的本源和

  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我们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他们被人民推选到各级领导岗

  位上,本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向群众负

  责,一心为群众着想。而官僚主义者却不是这样,他们对工作无所用心,推诿扯

  皮,敷衍塞责,以掌权者自居,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他们为官处世

  或明哲保身,不思进取,但求无过;或滥用权力,营私舞弊,贪赃枉法,为党纪

  国法所不容。

  这些人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没有事业心,在其位不谋其政,对上情一

  知半解,对下情模糊不清,靠拍脑门决策。“情况不明决心大,胸中无数点子多”。

  这种人处理问题无所用心,敷衍塞责,办事拖拉,长期不决;来文件不看就批,错了责怪他人。

  第四,人浮于事、办事拖拉的官僚主义。办事只是满足于开会发文件,以

  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讲空话套话,做官样文章,搞形式主义,装门

  面,走过场,应付差事,敷衍群众。不读书,不看报,不接触实际,不了解情况,坐而论道,“一杯茶水一根烟,一张小报看半天”;把秘书当“拐棍”,大事小

  事无不靠秘书代劳。

  这些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影响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制约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已经到了非清除不可的地步了。江泽民同志强调,官僚主义所造成的种种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这种状况如不革除,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我们就会更加严重地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法落实,搞不好就会出乱子。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有的干部无所用心,有的作威作福、欺压群众,引起了干部和群众的强烈不满。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严厉批评了这两股歪风,要求必须引起全党上下的高度重视,必须痛下决心把这两股歪风刹住,越快越好。这既是对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又是在新世纪之初对全党上下的殷切期望。

  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

  “当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

  僚主义。

  ”“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已经成为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

  ”十五届六中全会中的这段论述,切中时弊,既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又对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发出了重要警示。

  对于“一大祸害”的论断,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

  首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式主义与官

  僚主义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思想根源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主观与客

  观相分离,认识与实践相脱节。

  形式主义作风漂浮,脱离实际,沉溺于文山会海,习惯于官话套话,唯书唯上,照抄照搬,做表面文章,把一切正确的方针政策和

  工作部署都变成了口号和过场。官僚主义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精神萎靡,无所

  用心;或安于现状,不学习新知识,不研究新问题,无开拓创新之意;或违背经

  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盲目拍板,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总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反映,是我们开拓创新、实干兴邦的严重障碍。

  其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背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严重的干部心目中没有群众,他们想的和做的不是如何与群众同甘共苦,带领群众致富,而是讲排场、比阔气,热衷于名目繁多的达标活动、徒有虚名的检查评比、应付上级的变味汇报。表面上看工作搞得热热闹闹,实际上不能给群众带来任何实惠和好处,反而劳民伤财,无端增加群众的负担;有的不顾本地区、本部门的承受能力,搞“形象工程”、“贴金工程”,急功近利、寅吃卯粮,从根本上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现实生活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祸国殃民,甚至付出血的代价的例子已经不少。近年来,全国各地火灾、爆炸及交通运输方面的重大事故不断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认真分析起来,这些重大事故的背后都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

  最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在工作作风上,根子却是头脑中的个人主义和“官本位”

  意

  。它

  致一些党

  干部干工作的目的不是出于公心,而是

  了个人或小

  体

  的私利,了

  官、保官、升官。在

  种

  思想的支配下,有的玩忽

  守、失,只

  上,不

  群众

  ;有的只会做官不会做人,挂着“公仆”

  的招牌,干着以

  私的勾当。

  有一些人

  了达到提拔重用的目的,以虚假的“政

  ”糊弄官僚主

  者;

  而官僚主

  作

  重的

  干部

  于听

  不

  手段,,看,喜得喜,得,致使踏

  工作的干部被埋没,作

  不正的干

  部却得到提拔。

  种反面的“示范”作用,影响十分

  劣,必然

  坏一个地区,一个部

  的

  气,成

  党的干部

  伍建

  中的一种腐。三、形式主

  、官僚主

  的根源

  我

  党

  来反

  形式主

  、官僚主

  。延安整

  期,毛

  同志就形象地把官僚主

  者比

  泥塑的神像,它是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

  无靠,七

  不通,八面威,久坐不,十分无用;

  尖

  地指出,形式主

  是一种“幼稚的、低

  的、庸俗的、不用

  筋的”西,号召全党“必

  揭破它”,把

  种“毛病切

  改掉”。

  小平要求全党“防止

  机关官僚化的危

  ”,指出:“官僚主

  象是我

  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

  ??已

  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他,官僚主

  除表

  命令主

  外,在改革开放

  程中主要又表

  形式主,“形式主

  也是官僚主

  ”,并告

  全党“要

  出

  来多

  事,多做少

  ”。

  江

  民同志在“七一”重要

  中指出:

  “一切不符合党的事

  展要求、不符合人民利益的不良

  气,都

  决克服。当前,特

  要注意克服不思

  取、无所作

  的思想状

  况,克服种种

  重脱离群众的

  象,决反

  形式主

  和官僚主

  的歪。”但是,形式主

  和官僚主

  作

  一种痼疾,至今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一些地方甚至有愈演愈烈之,成

  一种常

  病、多

  病,久治不愈的

  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官本位”意

  是其

  生和

  展的条件。在我国漫

  的

  史

  展

  程中,既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也形成了不少腐朽没落的封建糟粕,特

  思想、等

  念、“官本位”意

  就是其重要表。种落后的思想意

  流

  了几千年,至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仍然有着很深的影响,像幽灵一

  依附在一些党

  干部身上,使一些同志成了形式主

  、官僚主

  的俘

  。有了

  种意,就会只

  虚名,而不会脚踏

  地、埋

  苦干;就会只

  自己、属或小

  体,而不

  党和国家的事,不

  人民的利益

  ;就会做官当老,官气十足,而不去

  群众

  事。

  其二,个人主

  是其

  生和

  展的温床。全心全意

  人民服

  是我

  党的

  根本宗旨,也是每一个党

  干部必

  遵循的基本原。然而,一些党

  干部党性

  原则淡化,宗旨观念淡薄,利己之心太重,把商品交换法则运用到领导活动中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权力、金钱、名誉和地位面前,一些人被名缰利锁弄昏了头脑,迷失了方向,干工作、办事情、想问题,不是以国家为重、大局为重,而是以一己私利为重,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热衷于搞“假、大、空”;为了迎合上级机关或某些领导的口味而盲目决策立项,强迫命令,劳民伤财;为了捞取荣誉、职位,不惜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这些都是个人主义恶习膨胀的结果。

  其三,主观主义作怪是其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根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割裂主观与客观、思想与实际的联系和统一,追求表现形式,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不是从实际出发,不关心群众切身利益,而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

  其四,体制的不完善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土壤。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正在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和完善,许多方面的制度还不健全,干部政绩的评判标准和体系还不够规范,干部监督机制还不完善,这就给少数执掌权力或接近权力的意志薄弱者搞以权谋私提供了可乘之机。这样,往往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诱发懒汉

  习气、投机心理,助长华而不实、虚夸浮躁,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得以蔓延。

  四、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对策

  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如果不坚决铲除“官

  本位”意识,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而任其滋长泛滥,党的正确路线和方针

  政策就不能得到全面贯彻,党的工作就会受到干扰,党的形象就会受到严重的损

  害,甚至会影响到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巩固。

  我们如何才能密切

  联系群众,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是一项艰巨、复杂

  而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手段,特别是通过抓教育,从

  提高思想觉悟入手,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还要注意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才能取得明显效果。

  首先,要抓教育,从提高思想觉悟入手。要通过学习和教育,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懂得,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要坚持立党为公、勤政为民。

  这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要求。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

  要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性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使立党为公、勤政为民、实事求是的思想在党

  员和干部的头脑中深深扎根。

  要像江泽民同志所要求的那样,经常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当做什么,将来身后应留点什么。要练“实功”,不要搞“花拳绣腿”,做到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要养成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的好习惯,切不可浮躁虚夸。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

  立场和感情的问题解决了,工作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摆正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会失去滋生的基础和存在的市场。

  其次,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症,必须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言行,对下级和群众起着示范和表率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头带好了就是无声的命令。古人说“己不正,焉能正人”,群众也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言行一致,身教重于言教是个硬道理。

  好的作风是一级一级带出来的。一个地区、部门、单位风气的好坏,大都和那里的领导机关和领导

  干部的作风有关。

  很多事实说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作风好,那个地区、那个部门的风气就正,即使有歪风邪气,治理起来也容易得多。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自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所提出的要求规范

  自己的言行,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这样,就会有力地推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解决。

  其三,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症,必须完善体制机制。

  要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减少层次,精减人员,进一步理顺领导体制,同时狠抓各项制度的

  健全和落实。

  这是有效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蔓延的重要措施。

  要坚持正确的

  用人导向,正确认识和评价干部政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标准,让那些勤政

  为民、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人担当重任,让那些喜欢做表面文章、夸夸其谈、不干实事的人没有市场。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奖惩制度,鼓励和表彰那些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干部,批评和处罚那些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干部。要坚持调

  查研究制度,带着问题到群众中去,和群众一起研究解决问题。

  要坚持群众接待

  日制度,领导干部要亲自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及时了解和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

  题。要切实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克服“衙门”作风。

  其四,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症,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制度建设

  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只有注重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形式主

  义、官僚主义的顽症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制度建设是治本之策,抓住了制度

  建设,就抓住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

  紧紧围绕“八个坚持、八个反

  对”展开论述,立意高远,论述深刻,具有很强思想性。同时,又牢牢抓住党的

  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

  这些措施大多来自各级

  党组织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可操作性。

  可以说,强调通过制度建设来推动党的作风建设,是的显著特点。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项制度:

  一是,理论学习的制度。如理论学习的领导责任制度、党委中心组的学习

  制度、领导干部在职自学制度、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县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定

  期脱产进修制度和新进领导班子成员到党校、行政学院和各类干部培训机构学习

  的制度,等等。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强调指出,要把学习情况特别是运用

  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

  这就避免了“学用两张皮”的现象。

  二是,调查研究的制度。如县以上党政主要领导自己动手撰写调研报告的

  制度,省部级主要负责人每年向中央报送调研材料和决策建议的制度等。

  还对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的天数作了规定。

  三是,联系群众的制度。

  如省地(市)县领导干部建立工作联系点的制度、党政领导机关的群众接待日制度、领导干部亲自处理来信来访的制度、领导机关干部到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锻炼和帮助工作的制度,等等。

  四是,公务活动和公务接待制度。提出,要从中央做起,压缩会议经费,控制会议规模,提高会议质量,减少文件简报。

  党政领导干部不参加各种名目的应酬性庆贺、剪彩和迎来送往活动。领导干部下基层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不准超标准接待。

  五是,党内监督的制度。如定期向上级报告工作和廉洁从政情况的制度、中央和各省区市党委巡视下级工作的制度、健全党内生活制度、借鉴“三讲”经

  验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评议的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等等。还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抓紧制定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六是,依法行政的制度。对依法行政提出了一些原则要求,如改革行政审

  批制度,规范行政审批行为;

  深化财税、投融资、金融体制改革,规范财经秩序,强化资金监管;推行和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招投标等制度;

  落实重大责任追究制度,等等。

  七是,与干部生活作风有关的制度。尽管这方面问题比较复杂;还是作了

  一些原则性的要求和规定。

  如禁止用公款大吃大喝、游山玩水和进行高消费娱乐,禁止巧立名目出国旅游,不得违反规定修建楼堂馆所,强化预算管理和审计监督,加强财政专户管理,逐步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管的财政综合预算,清理和取消“小金库”,严禁设立账外账,以及上级机关不得向下级机关、党政机关不得向企事业单位以各种方式转移费用负担,等等。

  八是,干部人事制度。如干部考察预告制度和差额考察制度,干部任前公

  示制度和任职试用期制度,地、县党政领导班子正职任职制度,干部任免表决制

  度,干部交流、轮岗和回避制度,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度,领导干部的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等等。这些制度,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几乎涉及到党员、干部的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其

  中一些制度不是专门为作风建设制定的,但是,只要我们严格遵守这些制度,按照党章党规要求自己,党的作风建设就会有一个大的进步,全党同志的精神面貌就会有一个大的改观,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会取得更加辉煌的伟大成就。

  其五,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症,还要注意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

  法。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是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和外在反映。

  要下决心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会风和文风,消除“文山会海”。

  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一律不开,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

  党政领导干部要按照的要求,不参加各种名目的应酬性庆贺、剪彩和迎来送往活动,下基层要轻车简从。

  这些都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措施。

篇十一:官僚主义哲学分析

le>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百度文库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Weber’Sbureaucracytheory)

  韦伯的层级官僚制理论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于20世纪初提出了官僚制理论。

  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制度。

  韦伯认为组织的合法权威有三种来源:习俗惯例;个人魅力;法规理性。法理权威的最适宜的组织形式是官僚制。

  所谓“官僚”,是指这种组织的成员是专门化的职业管理人员而言,并不含有一般语境中使用“官僚”一词的贬义。为了避免误解,有些学者把韦伯所说的官僚组织,改称科层组织。韦伯认为,在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官僚组织是对大规模社会群体进行有效管理在基本形态。

  韦伯指出,在这三种组织类型中,只有传统组织和官僚组织才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个人崇拜组织与这两种组织差异极大,它可以破坏一个旧世界,而无法建立一个新世界。因为无法保持领袖人物魅力的弥久弥新,或者领袖人物隐退去世等等,个人崇拜组织从诞生起,衰败也就不可避免。例如宗教组织在其创立时必须依赖于领袖的神圣光环,但要将信徒对领袖的顶礼膜拜常规化,一旦形成了教义和规则,它就开始转变成传统组织。古代王朝的创立时期,常得益于某个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人们信赖他那种拯救社会的神力,对乌托邦式美好世界的追求形成对领袖的拥戴,并焕发出“打江山”的动力。而一旦转入“坐江山”,就得实现权威的转变,把神力变成传统,制定典章制度,个人崇拜组织随之平凡化,变成传统组织。

  传统组织与官僚组织在外观上具有相似性,但两者实质有很大不同。在官僚组织中,由制度规定组织层级、部门划分、职位设置、成员资格,能够形成非人格化的层级节制体系和部门结构,组织成员是否胜任仅仅取决于他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他对组织领袖的个人忠诚和个人依赖。传统虽然也有规章体系,但它的典章来自传统习惯,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个人关系、喜好偏爱、社会特权的基础之上。所以,传统组织中有法律制度,但不可能有法理权威。按照韦伯的说法,这种组织的司法是不规则的,组织运行缺乏工具理性。

  官僚制作为一种理性的和有效率的管理体制,它迎合并极大地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进程。一方面,官僚制满足了工业大生产的生产模式和管理复杂化的需要。其在精确性、快捷性、可预期性等方面是其他社会组织形式所无与伦比的。另一方面,它以非人格化、制度化的特征而得到科学理性时代的文化认同。而这些都是对传统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中普遍存在的任人唯亲、下级对上级的人身依附、官员决策的任意性与不可预测性等弊端的纠正,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当然,官僚组织自身的缺陷也十分明显,对于这种缺陷,韦伯曾毫不客气的指出,家长制组织和个人崇拜组织问题更大,人们在管理社会时当然可以选择不同方式,要么是官僚组织,要么是外行治理,别无他途。时至今日,人们对官僚组织的批评已经非常普遍了,但仔细考察就不难发现,无论是在现实中的管理运作,还是在书斋里的理论探索,政府也好,企业也好,我们都无法跳出韦伯的组织模型窠臼。韦伯对组织理论的贡献,有点像如来佛给孙悟空展示出的广阔世界,管理学家们在上面跳跃驰骋,最终却会发现自己依旧在韦伯所画的圈子里。跳出韦伯的圈子似乎是可能的,不过还有待时日。

  官僚制的特征

  官僚制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合理的分工。在组织中明确划分每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的形式将这种分工固定下来。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在组织中实行职务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整个组织是一个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在组织中任何管理行为都不能随心所欲,都要按章行事。

  (4)形成正规的决策文书。在组织中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都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达,下级易于接受明确的命令,上级也易于对下级进行管理。

  (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在组织中管理工作是以法律、法规、条例和正式文件等来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公私分明,对事不对人。

  (6)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量才用人,任人惟贤,因事设职,专职专人,以及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官僚制面临的挑战

  官僚制作为行政组织的一种“经典组织范式”在管理机构得到了广泛的推行。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官僚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过分强调了层级节制体制,要求下级对上级在职务上绝对服从,忽视了下级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民主精神。

  (2)过分强调组织利益和组织效率,难以应付社会个性化的发展要求,难以应付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3)过分强调专业分工和职能权限的划分,忽视了宏观协调以及消除本位主义的问题。

  (4)过分强调人员的稳定性,无过失便终身任职的制度,最终造就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管理人员,造成管理人员得过且过混日子的状况。

  官僚组织的合理性

  官僚组织建立在法理权威之上,它的合理性来源于这三个方面:

  (1)组织的劳动分工体系;

  (2)调节成员关系和行为的规范秩序;

  (3)对个人自利追求的激励和制裁体制。

  这种组织的形式、结构和运行机制,表现为高度理性化的法律规章和制度体系。它的理性是一种工具理性,具体表现为它仿佛一架精心设计的机器,具有精密的结构设计,从而具有特定的功能,功能的发挥是依靠所有部件的紧密咬合和秩序协作而完成。官僚组织充分地体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精神,它所的追求是通过稳定的、有秩序的、分工合作且运作协调的组织体制来谋求效率。所以,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法治是官僚制的灵魂。韦伯认为,从纯粹技术的角度看,官僚组织能够取得最大效率。而从工具理性角度上来说,这种组织是进行社会管理最合理的手段。官僚组织在精确性、稳定性、严格的纪律性、可靠性等方面,比其他组织形式都要优越。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大规模社会组织迅速成长起来,官僚组织是人类迄今发现的管理大型组织的最好模式。相对于传统组织和个人崇拜组织来说,官僚组织的实质,就是抛弃人治,实现法治,屏蔽情感,崇尚科学。

  韦伯官僚组织的内容

  后来人们对韦伯所描述的官僚组织有多种概括,但最主要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1.专业化分工。

  分工原则本来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来的。可以说,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大厦,基石就是劳动分工。但是,韦伯则是从社会学意义上探讨分工问题,他把专业化和人类理性紧密联系起来。从斯密到韦伯,分工的意义也从劳动效率发展到社会结构。韦伯的官僚组织,强调组织中根据专业技术的分工和人类理性的关系。分工的实际意义,不仅仅在于斯密强调的提高效率,而且在于消除等级社会的人身特权。在韦伯的分工体系中,人的差别只有技术能力的差别,而不再是身份和社会差别。所以,组织成员的选拔,必须采用考试方式。专业能力替代了个人效忠,权力和责任属于职位而不属于个人,这些权力和责任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固定在组织之中。由此形成的组织,不仅可以通过分工方式提高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且能够形成新的以理性为准则的组织关系,改变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

  2.等级制。

  等级制自古就有,而韦伯的官僚组织等级制与众不同。官僚组织中的职位,按权力大小和“命令-服从”关系,形成金字塔形的等级序列。这种等级制同以往的社会分层有着实质上的区别。以往的社会分层,如国王、贵族、自由民等等,是按人格身份形成的。官僚组织中的等级制,则是按组织权力形成的。这种权力摆脱了对人身的依附,其实质是专业技术和知识差异。所以,这种等级制排除了古代和中世纪普遍存在的特权。在中世纪,家道中衰而穷困潦倒的贵族大爷,可以在精神上傲视那些珠光宝气却俗不可耐的下层暴发户,在物质上享有平民无法企求的各种优待。但在官僚组织中,这种依赖于社会等级形成的上下悬隔不复存在,是制度而不是身份赋予等级权力。在韦伯的官僚制组织中,成员有职权的高低大小之分,但却没有身份地位高低贵贱的区别,正是官僚制打破了传统农业社会中森严的社会等级,为建立近代以来的人人平等的契约型社会创造了先决性的条件。

  3.对法理化规则的遵从。

  在韦伯的理想状态中,官僚制组织的构建形成、部门分工、职位设置、成员选拔,一直到组织的运作,每一个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是由法律制度(不光包括成文制度,也包括不成文制度)明确规定的。这些法律规则由组织成员协商而达成,或者由组织上层提出,但其成员以理性思考权衡而接受。因此,组织的一切规则都是理性的。任何组织成员,都依据这种规则而行事,上至组织的最高领导,下到基层普通职员,无不例外。他们服从的是共同认可的规则,而不是因人而异的举措,或者是个人的偏爱喜好。就连非常具体的报酬问题,也应当以固定薪金制来体现规则的力量。在这里,“人治”被彻底摒弃。但是,由于官僚组织只体现工具理性而排除了价值理性,所以,官僚组织从本质上来说是行政的或执行的工具,而不是政治的或情感的载体,所以,技术官僚不是法规制度的最终渊源,它必须服从于民选的政治领袖或拥有所有权的更高主人(如股东)。这种官僚组织,实际上必须建立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上。

  4.非人格化。

  在韦伯眼里,官僚组织是规章的体制,而不是个人的体制。所以,官僚制是排斥个人魅力的。组织的运行不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受个人的感情的支配。理性化的另一种表述,就是非人格化。官僚制改变了传统社会中的人身依附和个人忠诚,职业官僚接受上级的指挥和命令,是因为他们要服从法律和规则,而不是服从命令者本身的人格魅力感召,或者是服从附着在他身上的身份地位,更不是服从由传统习俗决定的社会等级。尽管韦伯自己也不讳言,这种完全排除了情感的官僚组织,会使组织变成冷冰冰的机器,会产生人的异化。但是,我们尚无法找到比它更好的组织模式。韦伯也承认官僚组织的缺陷,他曾试图探讨以个人魅力来校正官僚组织的异化,但他未能完成相应的研究。

  韦伯官僚制理论的核心

  在韦伯的理想型官僚制理论中,“合法性”与“合理性”是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一切关于韦伯官僚理论的研究都需要从这两个概念出发,才能把握其思想的真谛。“合法性”概念与“合理性”概念是紧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合理性”经常用于一种学理的解释,倾向于技术化、科学化规范化。而“合法性”则经常用于政治学的解释,倾向于统治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一)合理性

  韦伯通过对西方社会历史的考察,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发现理性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来的一个特有的概念,他把其称为“官僚制精神”。所谓“官僚制精神”,实质上就是一种“理性精神”。

  这里的理性精神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如规范官僚行为的法律法规、组织程序及契约等等,这些是事先基效率和形式公正原则合理地制订的;整个官僚体制具有严整的结构和内在逻

  辑,是体系化的;官僚的行选择是基于逻辑分析并由理智控制的等等。因此,合理性是韦伯官僚制理论的重要学理预设,是他设计想型官僚制模式的一个最基本原则。

  韦伯是从“理性化”特别是工具理性和形式理性的角度来设计官僚制的理论形态与制度框架的。韦认为合理性有两种形式,即形式合理性(或工具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或价值合理性)。所谓形式合性是指合乎工具理性原则的科学性,也可使用哲学的概念把它称作为逻辑形式主义,它是一种纯形式的客观的、不包括价值判断的思维方式和立场,其主要表现是手段和程序的可计算性。

  工具理性在韦伯的解中包含两重含义,其一是指目的,或目的-手段理性。当代生活的突出之处是系统的目的理性行动,括明确的目标定义和对达到目标的最有效途径的越来越精确的计算,这种行动对立于那种遵从传统主义习惯的行动。

  其二,理性概念还体现着一种行使理性(reason)的含蓄性质,而不论是否含有手段-目程式。“一种行动类型为‘理性化’的,是指这种活动为明确设计的规则所控制,是指对活动范围的限精确,并涉及到专门概念和知识的应用,是指这种活动被系统地安排成内恰的整体。在这些特点用指工性行动时,它们意味着极其严格的操作上的精确性和可计算性。”

  所谓实质合理性则指立足于某一信念理想的合理性,它是关于伦理主义或道德主义的一种合理性,仅仅对行动实行价值判断——对行动的目和后果作出价值判断。韦伯指出,实质合理性是传统社会秩序的本质特征,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则要求从质合理性走向形式合理性。所以,通过对韦伯官僚制的分析,我们发现

  “理性化”在韦伯的论述中大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行为动机的理性化、文化知识的理性化和制度结构的理性化。依照现代理性建起来的制度和组织是神圣的,它要求用这种合乎理性的标准去权衡各种行政行为,克服“自由的随意专和恩宠,怀有个人动机的施惠和评价。”

  “精确、迅速、明确、精通档案、持续性、保密、统一性、严的服从、减少摩擦、节约物资费用和人力,在由训练有素的具体官员进行严格官僚体制的、特别是集权制的行政管理时,比起所有合议的或者名誉职务的和兼任职务的形式来,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合法性

  韦伯通过对社会史的研究,发现命令和服从构成的每一个社会活动系统的存在,都取决于他是否有能力立和培养对其存在意义的普遍信念,这种信念也就是其存在的合法性。从统治的角度出发,韦伯得出了合法的概念,它包含两重含义,即对于处于命令-服从关系中的服从者来说,是一个对统治的认同问题;而对命者来说,则是一个统治的正当性的问题。统治的正当性与对统治的认同的总和就构成了统治的合法性。

  为了构建合法性的现代统治类型,马克斯·韦伯曾探讨过合法权力的三种权威基础:个人魅力型(或叫里斯马型)、传统型和法理型权威。10这三种统治类型有着各自不同的权力基础与特性。个人魅力型统治建在某个具有非凡气质的领袖人物的人格魅力之上。传统型

  统治建立在对于习惯和传统信仰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求之上,行政官员不过是君主的家臣,可以世袭。法理型统治则建立在对于正式制定的规则与法令的正当行的要求之上。合理合法权威在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其它两种权威主要出现在传统社会中。三种统治类型具有统治的合法性,所不同的是现代统治把合法性与技术合理性结合起来,试图通过技术合理性程度的提高为合法性注入活力。这就表现为在形式合理性上和工具主义的技术设计上所作出的努力,特别是以形式化的律制度及其操作程序来把理论上的、意识形态上和技术上的努力整合在一起,构成一个严密的合法性网络体系。

  以上述权威类型为基础,韦伯相应地把社会组织划分为传统组织、神秘组织、合理合法的组织这三种类型。

  传统组织是以传统权威为基础的组织。神秘组织是以个人魅力型权威为基础的组织。合法合理组织就是以合合理权威为基础的组织,这种组织也称理想型官僚制(Bureaucracy)组织。因此,统治的合法性与技术、形的合理性就成为韦伯设计官僚制组织理论的核心。

  韦伯官僚制理论的现实(实践)基础

  (一)政治与行政的分离。

  第一,在实践方面,韦伯通过对德国市民阶级的分析,指出德国的市民阶级没有成熟到成为德国民的政治领导阶级,他们“有着情愿服从于官僚支配的心态,市民阶级的价值取向可以允许权力与文化政等问题被化约到技术层面,而政治可以被缩小到一个完全形式地维持国家存在的状况,不许有任何内容的实质目标——仅仅只是毫无信仰的日常照顾而已”。“政治厌倦症”、“非政治的精神”成为德国市民级的价值取向。因此这就为韦伯官僚制理论中政治与行政的分离提供了实践基础。

  第二,在理论方面,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与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两分理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威尔发表于1887年的《行政学研究》一文被称为是现代美国公共行政研究的起点,他本人也因此文而成为国公共行政学的创始人。他在书中指出,“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在于了解:首先,政府能够适当地和成功进行什么工作。其次,政府怎样才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及在费用或能源方面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完成这些当的工作。”为了政府成功有效地完成工作,威尔逊又进一步提出了政治与行政两分法原则,即把政制定与政策执行分开,“行政管理的领域是一种事务性的领域,它与政治领域的那种混乱和冲突相距远。”这种理论的建构就为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体系提供了学理上的支持,因此,有人把韦伯的官僚制论模式称为韦伯—威尔逊模式。

  (二)科学管理原理。

  20世纪初,泰罗所领导的科学管理运动以及构建的科学管理理论以巨大的声势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也为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科学管理的主要贡献表现在:第一对事不对人的管理。这就剔除了管理者在管理中的价值影响,也为韦伯官僚制理论形式理性与价值理性区分奠定了基础。第二,制度和程序化的管理模式。

  泰罗的科学管理是建立在企业组织由小规模的手工场向大规模现代工厂转变的基础上的,因此,其管理模式是以制度与程序为主的,这充分体现了韦伯的具理性与形式理性。第三,管理的分工与分权。在科学管理中,泰罗在组织的横向和纵向上都提出了分工横向的分工表现为技术与知识的分工,而纵向上则表现为管理权与操作权的分离、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这些都为韦伯官僚制理论提出政治与行政分离,在行政管理上重视技术和知识理性提供了根源。

  (三)文官制度的确立。

  19世纪70-80年代英美两国先后建立了文官制度,即国家公务员制度。随着英美两国公务员制度的一步发展,西方大多数国家相继确立了公务员制度。文官制度的建立实行了新的人事管理原则,主要包法制化、职业化、专业化、价值中立、政务官与业务官分离等原则,这些原则为韦伯官僚制理论的现实奠定了基础。如职业化、专业化原则体现了技术理性的特征,而法制化、价值中立、政务官与业务官的离则体现了形式理性的特征,这些都是韦伯构建官僚制理论的核心内涵,因此,我们可以说,韦伯官僚的工具理性特征就是通过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从理论走向实践的。

  韦伯理想型官僚制理论的内容

  在上述方法论、视角、定位、学理与实践的基础上,韦伯构建了官僚制组织理论的模型,韦伯没有官僚制的概念进行界定而是通过对其原则与特征的描述来抽象出官僚制理论的核心内容。

  (一)理想型官僚制组织理论的原则

  1.固定的官员管辖权原则。

  2.机构等级制度和多层次权力机构原则。

  3.机构管理以正式文档为基础。

  4.机构管理通常是以全面的专业训练为前提条件。

  5.机构充分发展要求行政官员“工作能力”的充分发挥。

  6.机构管理遵循一般性规则。

  7.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

  (二)理想型官僚制组织理论的特征

  1.法制化。现代行政管理机构“在其固定的和官方的权限范围方面具有理论原则,这种理论原则一是以法规形式来加以规定的,也就是说是由法律或行政法规来规定的。2.层级节制。在所有官僚制政府机构中,都实行机关等级制和各种按等级赋予权力的原则,这意味一种牢固而有秩序的上下级制度,机构的各个层级都有固定的监督和监察制度。

  3.公私分开。官僚制行政管理把官厅活动视为与私人生活领域有明显区别的事情:由公职人员及其自的物质设备、文书档案组成的办公机关,与公职人员的私人住所分开;职务

  工作与私人往来分开;职上的财物与私人财物分开;行政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物资分开(即他们本人不占有自己管理的物资)。

  4.专业化。官僚制的行政管理须照章办事,而为了应用规则,“职务工作,至少是一切专门化的职工作——这是现代职务工作的特点,一般是以专业培训为前提的”。而且在一般情况下,“只有证明接培训成绩合格”才能正常履行专业化管理工作。

  5.专职化。当公共机关得到了充分发展的时候,公务活动要求行政官员全身心地投入,而不计较规的上班时间。

  6.效果的可预见性。对于官僚体制来说,“可预见的规则”具有真正决定性的意义。

  韦伯官僚制设计中的合理性悖论

  一、从合法性到合理性

  在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体系中,“合法性”(legitimacy)与“合理性”(rationality)是两个最为基本的概念,一切关于韦伯官僚制理论的研究都需要从这两个概念出发,才能把握其思想的真谛。在某种意义上,整个韦伯学术思想体系都是在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对它们的进一步引申与发挥。合理性是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的重要学理预设,是他设计现代官僚制组织模式的一个基本原则,而合法性的概念则是他用以理解古代官僚制的锁钥。与现代官僚制相比,古代的各种类型的官僚制是不具有合理性的,但是这种不具有“合理性”的官僚制为什么会在古代中国、埃及、印度和中古的欧洲等地普遍存在?韦伯的解释是,这些官僚制虽然不具有合理性,但却具有合法性。

  韦伯在《世界经济通史》、《儒教与道教》、《经济与社会》等一系列著作中对官僚制发生与发展的历史作了比较研究,他的结论是,任何一种合乎需要的统治都是具有合法性基础的。既然官僚制能够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它就是以其合法性作为存在的前提的。他认为,官僚制是特定权力的施用和服从关系的体现。具有特殊内容的命令或全部命令得到特定人群服从的可能性可称为“统治”,这种统治主要是基于一种自愿的服从。自愿的服从又是以形成个人价值氛围的“信仰体系”为基础的,作为个人,他只有接受这种信仰体系,才能有着行动的一致性、连续性,而且不会导致内心的紧张并最终获得自愿的服从。韦伯把这种个人自愿服从的体系视为合法性体系。这种合法性体系的存在,使每一个人都能够遵从来自权威的命令,不管这些命令是来自统治者个人,还是来自于通过契约、协议产生的抽象法律条文、规章等命令形式。从权力关系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命令—服从”的权力关系。有了这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统治就自然而然地具有合法性了。

  进一步说,合法性是来源于一种正当性的信念。韦伯认为,正当性的信念可以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主观的正当性,包括情感的正当性、价值合理性的正当性、宗教的正当性;第二类是所谓客观的正当性,包括习惯的正当性、法律的正当性。在这两类正当性信念的支持下,由内心向行动的发展方向又可判明为四种不同的行动类型:

  (1)情感类型行动;

  (2)价值合理性类型行动;

  (3)传统类型行动;

  (4)目的合理性类型行动。

  而在这四种类型的行动中,前三种都仅仅由于情感的、价值合理性的、宗教的和习惯的正当性的原因而拥有合法性,唯有最后一种类型的行动才是得到了法律正当性支持的行动,因而不仅具有合法性,同时也具有客观合理性。

  与上述四种行动类型相对应的是三种类型的支配行为或者三种统治类型,即个人魅力型的、传统型的和法理型的统治。个人魅力型统治,是建立在某个具有非凡气质的领袖人物的人格魅力之上,行政职务不是一种稳固的职业,也没有按正常途径的升迁,全凭领袖个人意志的直接指定,其行政体制的特点是反复无常性。传统型的统治,是建立在对于习惯和古老传统的神圣不可侵犯性的要求之上,行政官员不过是君王的家臣,无视其实际才能,但须听命行事,为官者可以世袭,行政管理制度及官员带有极大的附属性。法理型的统治,是建立在对于正式制定的规则与法令的正当行为的要求之上,是作为法理型统治类型的官僚制。在这三种体制中,个人魅力型的统治并没有采用官僚制的形式,只有传统型的和法理型的才是官僚制的形式。但是,在这两种官僚制形式中,传统型的官僚制虽然是合法的,但却不具有合理性,如果说具有合理性的话,那么也属于一种主观化了的价值合理性。韦伯所极力追求的是客观的合理性,即既具有合法性又具有合理性的官僚制。所以,他的全部理论工作的重点就放在了设计这种合法又合理的官僚制方案方面了。

  应当说,韦伯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他的官僚制理论中,是首先确立起一个合理性的概念,然后再进行合理性官僚制模型的设计。所以,他对历史上的官僚制所作出的描述是以合理性为标准的,分析的结果是历史上的官僚制都缺乏合理性。既然如此,那就需要自己动手去建立一个合理性的官僚制。当然,官僚制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不可能由学者去建立它的工程的,但学者可以描述它的理论模型,韦伯所作的工作就是这一性质的。所以说韦伯是合理性官僚制模型的设计师。根据韦伯的看法,官僚制首先是作为一种组织形式而存在的,是组织存在的体制和制度。这种组织形式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表现为一种上级对下级的领导、监控和下级对上级的报批、执行的层级制度。这是一切官僚制的基本特征。但是,现代官僚制的新特点在于,官僚制组织中的官员,是根据契约关系雇佣和经过培训并领取薪金的公务人员,虽然,作为官僚制组织,在结构上也分为高级和低级,因而官僚也分为上级和下级,但是,他们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工作,所以,他们之间不是一种附庸关系。由于具有这些特点,现代官僚制与传统的官僚制比较起来,就有着更大的优越性,它能够使行政事务得以很好的决策和贯彻,具有精确、严格、统一的特点。

  具体地说,根据合理性原则以及吸收传统官僚制存在的经验所作出的官僚制设计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官僚制是法律化的等级制度,应当是一整套持续一致的程序化的命令—服从关系,任何官员的行动方向都是由处在更高一级的官员所决定的。官员所受到是非政治化的管理,对官员的评价主要是技术性的。

  第二,官员间的从属关系是由严格的职务或任务等级序列决定的,权力关系并不具有权力的个性特点,而是基于职务本身的组织构造,所以,要求完全排除个人的情感纠葛。每一个职位上的官员都有着明确而具体的权力,从而保证每个人都能够照章办事而不致越出其职权范围。

  第三,消除了人身依附关系。由于权力来源不是出自血统的或世袭的因素,而是源于建立在实践理性基础上的形式法学理念和形式法律规定的制度,所以,官员的工作和利益不是由他的上司的个人好恶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制度所规定的行动的程序化、客观化,他的年资、工作经验、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等等都可以在形式上加以量化。这样一来,个人的服从对象不再是拥有特定职务的个人,而是个人拥有的特定职务,换句话说,他为客观的非个人的组织和组织目标服务。

  第四,拥有极为完美的技术化程序和手段,在专家的指导下日常的工作大部分与信息、各种知识、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归纳、多个可行的决策方案的提出以及论证等等,都会拥有技术性的支持,而且,组织目标及这些目标的确立过程也倾向于技术化和合理化。也就是说,根据科学化、技术化的理性取向,在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上倚重各类专家,促进整个官僚体系和组织行为越来越科学化、合理化。

  二、合理性的客观性

  韦伯关于现代官僚制的合理性设计是一种理想型设计,这种理想型设计与自然科学中的理想模式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那么,这种具有充分合理性的官僚制在现实中是否存在以及能否存在?如果它仅仅是一个理想模型,在现实中存在的可能性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韦伯也不得不承认:官僚制作为一种理想类型的思维结构,也许象只是在假定的绝对空间中计算出来的物理反应一样,在现实中是极少见的。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理想类型只是思维构建的“乌托邦”。但是,韦伯又认为这种理想类型并不是凭空构造的,而是来自现实本身的,是通过对现实中那些典型因素的突出和强调获得的。对于这个问题,韦伯是这样看的:“理想类型是通过单方面地突出一个或更多的观点,通过综合许多弥漫的、无联系的,或多或少存在、偶尔又不存在的具体的个别的现象而成的,这些现象根据那些被单方面地强调的观点而被整理成一个统一的分析结构。”所以说,韦伯所建构的官僚制理想类型也就是他将历史上的以及现实中的具体的个别的官僚制组织的某些主要性质和突出的特征抽取出来,并通过综合整理而成的精神产品。在现实世界中,几乎不可能发现有哪一个官僚制组织完全具备官僚制的理想类型的全部特点。

  韦伯试图说明他在理论中构造理想型的合理性官僚制的理由,那就是:在历史学的研究中,作为历史认识论的方法,“理想型”是认识的手段而非认识的目的,而对于社会学来说,就不是这样了,社会学中的理想类型是由社会学的任务所决定的,因为社会学需要建立关于事件的一般法则,不管这些事件的时空意义如何。所以,对于一个社会学家来说,韦伯认为自己的任务就在于建立一个理想的官僚制模型。的确,对于科学研究来说,韦伯的这一看法是合乎科学发展的一般原则的,因而,对于韦伯建立合理性官僚制的理想类型这一点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科学无论是在建构理想类型方面有着多么高度的纯粹性,都应当以科学自身逻辑上的完整性为前提,如果科学自身存在着逻辑上的悖论,那么在逻辑断裂带上去建立理想类型就不能被视作为明智的选择。即使对于社会科学也是这样,它可以从社会现实中抽象出典型因素,但却必须在这些典型因素中包含着现实完整的总体性,失去了这个总体性,也就意味着科学自身是一个畸形化的体系。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恰恰是这样,他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合理性概念恰恰是一个不具有总体性的片面的合理性。片面的合理性又怎么能够被称作为合理性的呢?无论是在日常用语还是科学思维中,片面的合理性都恰恰是不合理性。

  所以,决不象有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韦伯在建立了官僚制组织的理想类型之后,应该将它与官僚制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但他并没有作这样的工作[2]。其实这种比较无论做了还是没做,对于韦伯来说都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而且在韦伯的时代,官僚制并不象20世纪那样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遇到了结构性的危机,即使韦伯做了比较也不能得出否定官僚制理想类型的结论,甚至根据现实而对官僚制的理想类型作出修缮都是不可能的。因为韦伯在建构官僚制的理想模式的过程中已经充分考虑过了作为理论建构的理想模型与现实的差异性。所以,对于韦伯的理想官僚制模型来说,实质性的问题是作为官僚制设计基础的合理性概念自身就存在着逻辑断裂带。

  韦伯建立理想的官僚制模型的努力是在历史叙述中进行的,所以,他把官僚制的形成过程看作是社会的合理化进程,是社会关系的客观化和物化过程中的合理化。当然,这种合理化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但韦伯并不认为这个合理化进程是一个必然的历史方向,而是以只有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予以理性思考并行动的市民的出现为前提的。在韦伯看来,就行动而言,在传统社会中,行动的手段、目的、价值和结果等各种组成要素的自律控制力都是很弱的,只是到了近代社会,市民行动的自律控制力才得到增强,才可能增加行动的合理性。所以,在整个宗教社会学和社会史研究中,韦伯把合理性的出现,即合理化运动看作与西方社会的具体历史条件联系在一起的,仅仅在西方社会,才出现了这种合理化的运动。在叙述的过程中,韦伯把合理化的运动分为行动的、价值领域的和杜会结构的等方面。依他看来,从行动的方面来看,在传统社会,对行动的诸组成要素(即手段、目的、价值及结果)的自律控制力极其有限,而到了近代社会,其自律控制力得到显著提高,意味着行动的合理性也得到提高。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韦伯关于行动类型的划分,他把行动类型分为四类,即目的合理行动、价值合理行动、情感行动以及传统行动[3]。从价值领域方面看,在传统社会,诸价值领域尚未分化,是互相融合在一起,而到了近代社会,诸价值领域被分化为具有相对自律性的部分体系,即认知—技术领域、审美—表现领域以及道德—实践领域。同时,各价值领

  域处于持续的合理化—自律化过程。从社会结构方面来看,就是从传统官僚制向现代官僚制的转换。

  出于理想型官僚制设计的需要,韦伯在论述官僚制的合理性时,要求实证地对不同合理性进行客观描述,也就是从事物因果关系上判明合理性的类别,从而表明他完全是在实证主义的层面上对体现不同合理性的官僚制的分类。因此,韦伯区分出两种合理性,即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所谓形式合理性,是指在统治关系中,行动方式倾向于在其手段和程序等方面尽可能地被加以量化,从而使得行动本身以及对行动结束后目的实现程序的预测成为可以被计算的任务。这是一种纯粹客观的合理性。实质合理性则完全基于价值判断的基础,它对行动的目的和后果作出价值评价,这些评价如是否合乎宗教信仰或宗教教义,是否符合习惯,是否表现出某种杜会美德或善行等。实质合理性只是关乎伦理主义或道德理想的一种合理性,它仅仅对行动实现价值判断,极力强调行动的社会关注,忽视行动效率,这是一种主观合理性。而形式合理性则与之相反,它不仅把行动过程看成是可计算的,而且把目的本身也看成是可计算的。韦伯认为,目的其实就是意味着社会秩序的理性化,或者说就是使它表现出最大程序的可计算性。因此,形式合理性是工具—目的的,实质合理性则是伦理道德理想的。韦伯强调,实质合理性是传统社会秩序的本质特征,在现代社会,这种合理性已经基本失去了它存在的杜会氛围。现代社会日趋繁复的生产与生活,必然要求把行动的效率提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社会管理必然愈益科层化。在经济生活中,受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法则的支配,公司不得不连续地、精确地并尽可能以更大的成本效益和更快的速度处理它的业务;在现代民族国家问题上,现代国家统治越来越依靠科层化的管理方式,使它的军事、司法和行政管理人员日益脱离行政管理组织的物质手段,领取工资和薪金的官僚彻底摆脱了过去曾经被先赋的任职条件,他们已经被广泛地普遍地雇员化了;在公共生活领域中,报刊等社会舆论不仅在内部形成了分工明确运作有序的机制,而且在外部也越来越与科层化的国家相互信赖,并受着受过专业训练的各类活动家或党派官员的指导。同时,社会公共空间也日益官僚体制化:在政党政治中,官僚体制化的政党想方设法从技术上强化其操纵人民大众的漠不关心和

  “同意”能力,并精细地事先计算自己行动的过程与所能达到的结果。既然形式合理性是社会发展趋势所致,那么在现代理想型的官僚制设计中,突出强调官僚制的形式合理性和客观性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因为,韦伯武断地指出,“按照目的合理行动的角度,价值合理性总是不理性的”。

  鉴于官僚制在实践中的困境和理论上所受到的诸多诟病,当代韦伯的信奉者们在替韦伯辩护的时候,总是强调韦伯的合理性概念是出于叙述的需要。当然,从韦伯的著作来看,合理性概念也确实表现为一种叙述的需要,是用以分析和理解现代社会特别是官僚制的叙述框架。实际上,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因为,对于一个思想家来说,没有什么纯粹的叙述,一切叙述都是服务于理论建构的,更何况韦伯并不是以一个哲学家的身份而被学术界承认的,他是以一个社会学家而受到学术界注目的。他的目标并不是用合理性的概念来分析近代以来

  的社会,而是要在合理性概念的基础上构建理想的官僚制模型。至于韦伯在他的著作中所进行的不厌其烦的类型区分也不能证明他仅仅是一个社会学领域中的类型学家,他个人一再强调的所谓不受个人价值观念影响的客观实证的事实描述并没有遮掩他构建理想的官僚制类型的热情。所以,在韦伯那里,合理性概念归根到底还是从属于理想官僚制模型建构的需要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他割裂价值合理性与目的合理性、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之间的关系,抛弃理论追求上的总体性而片面地强调工具—目的合理性、形式合理性的客观性。

  三、客观性的不可能性

  韦伯在社会学研究中倡导“价值中立”。而这种价值中立的原则也被作为一个规范而被应用到公共行政的官僚制组织设计中去了。所以,在官僚制中,人们看到的是体制的价值、结构的科学性和运行的技术化,但作为这个体系中的主体因素的人的价值却被忽略了。这样一来,在官僚制的理想模型中,一切都从属于科学的合理性。这个科学的合理性也就是韦伯的形式合理性。拥有形式合理性的理想型的官僚制组织由于分工明确、职责和权限清晰、等级结构合理、专业化程度高、拥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成员的非人格化而被韦伯看作为有了“超过任何其它组织形式的技术优势”,而且,韦伯断言,这种“充分发展了的官僚组织与其它组织相比较,就如机械与生产的非机械形式相比较。”[5]可见,韦伯是充满热情地描述他的理想型的官僚制的。

  韦伯认为,这种拥有科学结构的官镣制组织具有公正、科学、高效率的优点。当然,韦伯也看到官僚制中包含着权力被滥用的可能性,会存在着违法行为、低效率、官僚主义等现象。而且他特别指出,官僚制的麻烦在于,官员们并不总是以他们应当遵循的方式行事,他们具有一种人类本能的趋向,试图增大自己的权力,并扩充自己的权利。他们不是作为一个忠实的仆人去行事,而是力求成为他们所管辖的部分的主人。对文件的垄断常常是他们手中极为便利的武器,凭借从官方情报到保密资料的转换,凭借仔细的证据处理和有选择性的事实描述,便可以在行政管理公正无私的幌子下,支配或强烈地影响政策,使政府的部长俨如他们自己部门的雇员或成为傀儡人物。但是,韦伯的追求依然是客观化,他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也依然是科学化的。因为他是这样来设计救治官僚病的方案的:其一,实行行政职能部门内部的合议制,扩大决策参与范围;其二,改变行政首长的非专业现象,因为只要非专业的官员依赖专业人员帮助,那么真正的决定总是由后者作出的;其三,实行直接民主制,保证政府官员直接受议会监督。所以,解决官僚制所带来的问题并不是由官僚体制内部作出,只有到官僚体制的外部,才能找到解决官僚病的锁钥。

  应当承认,韦伯的思想是矛盾的,作为一个深受启蒙思想和近代哲学熏染的思想家,他有着自由主义的信念,并崇尚个人价值,但是,他的理论却又表现出压抑个性、祛除主动的思想。在他的官僚制组织理论中,这种矛盾被单向度的客观追求所完全取代,他关于自由主义的和个人价值的信念完全被官僚制组织的客观性所埋没。所以,合理性的官僚制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理想化或纯理论性的组织制度,在现实中有很多难以实现的条件。最为关键的

  问题是,韦伯的官僚制实际上是一个道地的权力本位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支配官僚的是强烈的权力拜物教,官僚们把对权力的追逐作为其行政行为的主要目标。这样一来,就必然会在官员之间造成非道德的猎取权力的行为,官员会把通过忠于职守和通过自己的行政行为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服务的途径看作一条十分困难的途径,他们就会选取人情关系、投机钻营等等途径去获取权力。这样一来,就会在官员之间形成一个相互倾轧、尔虞我诈的氛围,从而造成整个官僚制体系的内耗增加。

  即使避开官僚制的实践效应不谈,单就韦伯官僚制描述的理论分析也可以看到其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在这个客观化、形式化的合理性的背后所包含着的是对人的否定。我们知道,从文艺复兴开始到启蒙运动,是在理性追求中踢开上帝,整个近代思想的发展都是在这一主题下进行的进一步深化,但是在非理性的领域中如何排除上帝的干扰和肯定人的价值,是在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之后才开始的。所以,从文艺复兴到尼采的主流哲学是一个从肯定人的理性价值到非理性价值的进步,而韦伯的官僚制理论设计却是与这一主流哲学相对立的。因为,它在这种科学化技术化的设计中片面强调客观的形式合理性,从而在根本上否定了人,这无异于在官僚制中宣布人的死亡。因为在韦伯看来,现代官僚制所意味着的是整个现代生活的科层化,而现代生活的彻底科层化则意味着工具—目的论已完全控制了一般社会心理。资本主义合理化过程在消灭和取代其他形式生活的同时,本身也倾向于变成一种目的。这种工具—目的论与现代社会的效率相呼应,它或许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压倒性的世界潮流。日常生活的一切领域都倾向于变得取决于纪律严明的等级制度、合理的专业化、个人本身及其活动的条理化工具化。

  我们认为,历史进步的趋势是人的发展,在公共行政的制度建设中,目标也是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社会的最高价值,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杜会发展的目的。这是一个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因为,杜会本位实际上也就是人本位,即突出强调人的地位、人的权利、人的尊严,突出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和价值实现。这是公共行政制度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为了实现这一总体目标和基本的价值取向,它的制度建设的内部考量就必须是以提高行政人员的道德为目标,要求行政人员的个人的发展与社会一般成员的人的发展走不同的道路。如果说社会的一般成员在人的发展这个方面是通过个人权利、个人尊严和个性的突出而得到实现的话,那么行政人员恰恰是需要在尊重他人的个人权利、维护他人的尊严和为他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保障的过程中来获得自己人格的升华,实现完善的道德修养,从而走向个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说,对于行政人员的来说,在社会总体中人的发展中的意义就在于个人人格的实现,而个人的人格是通过道德的发展而得到实现的。

  从行政法律的角度来看,现代公共行政的权力体系也被称作为一种行政授权机制。在这种行政授权中,行政人员拥有着很大一部分行政自由裁量权,这个自由裁量权如何能够在行政人员的个人的行政行为中保证其与公共行政的总体目标的一致性,主要是依靠行政人员的道德觉悟来提供保证的。当然,行政法律以及行政体系的制度设计谋求程序控制,但程序控

  制由于本身就是与自由裁量之间存在着理论上或逻辑上的悖论,在实践上也必然会有着难于处理的尴尬。所以,一切关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控制都不可能是成功的。只有走出程序控制的思路,或者说把程序控制作为一个强程序弱控制的地位上,尽可能地突出行政人员的行政道德的作用,才能为行政自由裁量权提供理想的作用途径。

  总之,官僚制不应是一个消灭了人的管理体制,而首先应当是以人为中心的体制。以人为中心,就需要突出人的主体性,就需要肯定人的价值以及人的价值观念的作用。这样一来,官僚制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就转换为人的主体性和道德优先性。所以,我们对于人的死亡和制度的兴旺的对立是不能赞成的,我们所要看到的是制度的兴旺成为人的支持物。具体地说,就是公共行政的法律制度等因素,应当成为行政人员行政行为的支撑物,而不是专门用来限制和控制行政人员的工具。行政人员依赖于公共行政的法律制度而变得更加强大,能更有效地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这就会获得法律制度与行政人员的主观活动相协调的情况,行政人员就不会处处感到法律制度与他的对立,而处处感到法律制度对他的支持。

篇十二:官僚主义哲学分析

le>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根源及治理对策-百度文库

  仅供个人参考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根源及治理对策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许多好的作风,保证了党的事业顺利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党内也始终存在着一些不良风气,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就是其典型表现。形式主义是指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主观主义的作风和方法,其要害是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官僚主义是指不关心群众利益、不做调查研究、脱离社会实践、只知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工作作风,其要害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败坏党的形象,损害党群关系,危害党的事业。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已经成为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这两种歪风如果得不到纠正,必然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法贯彻落实,贻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业。因此,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需要,也是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久治不愈的根源

  我们党历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就形象地把官僚主义者比喻为泥塑的神像,说它是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亲无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久坐不动,十分无用;还尖锐地指出,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筋的”东西,号召全党“必须揭破它”,把这种“毛病切实改掉”。邓小平要求全党“防止领导机关官僚化的危险”,指出:“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已达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他还认为,官僚主义除表现为命令主义外,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主要又表现为形式主义,“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并告诫全党“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一切不符合党的事业发展要求、不符合人民利益的不良习气,都应坚决克服。当前,特别要注意克服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状况,克服种种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歪风。”但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为一种痼疾,至今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一些地方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久治不愈的顽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官本位”意识是其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既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也形成了不少腐朽没落的封建糟粕,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官本位”意识就是其重要表现。这种落后的思想意识流传了几千年,至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仍然有着很深的影响,像幽灵一样依附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使一些同志成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俘虏。有了这种意识,就会只图虚名,而不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就会只对自己、亲属或小团体负责,而不对党和国家的事业负责,不对人民的利益负责;就会做官当老爷,官气十足,而不去为群众办实事。

  个人主义是其产生和发展的温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每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一个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然而,一些党员干部党性原则淡化,宗旨观念淡薄,利己之心太重,把商品交换法则运用到领导活动中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权力、金钱、名誉和地位面前,一些人被名缰利锁弄昏了头脑,迷失了方向,干工作、办事情、想问题,不是以国家为重、大局为重,而是以一己私利为重,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热衷于搞“假、大、空”,搞所谓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为了迎合上级机关或某些领导的口味而盲目决策立项,强迫命令,劳民伤财;为了博取荣誉、职位,不惜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这些都是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的结果。

  功底不厚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催化剂。有些同志并不是天生的形式主义者、官僚主义者,也并不是不想把工作搞好。他们之所以要掩盖矛盾和问题,说空话、套话,报喜不报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功底不厚,素质不高。当矛盾和问题摆到面前时,心中无数,束手无策,又不善于去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因而提不出清晰完整的工作思路,拿不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只好绕开矛盾和问题,搞本本主义,把上级精神原封不动地照抄照转下去,而不管是否符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不管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

  体制的不完善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土壤。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正在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和完善,许多方面的制度还不健全,干部政绩的评判标准和体系还不够规范,干部监督机制还不完善,这就给少数执掌权力或接近权力的意志薄弱者搞以权谋私提供了可乘之机。这样,往往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诱发懒汉习气、投机心理,助长华而不实、虚妄浮躁,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得以蔓延。

  狠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歪风必须多管齐下

  由于导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原因极其复杂,因而狠刹这两股歪风,必须标本兼治,多管齐下。

  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党员干部的作风如何与其素质和境界密切相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主要根源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意识,解决这些问题,都与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境界分不开。因此,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自觉做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只有加强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摒弃“官本位”意识和个人主义的私心杂念,才能以党的事业为重,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为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只有加强学习,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才能革除照抄照搬、唯书唯上、大呼隆、一刀切的流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身体力行,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定要从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起。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下级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做到的,上级要首先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否则,要求别人改进工作作风,自己却在崇尚形式、讲究派头、做官当老爷,是不可能有任何实际效果的。要下决心从文山会海和迎来送往中摆脱出来,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倾听群众呼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设身处地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既要吃透上情,又要吃透下情,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克服名利思想,真正解决好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的问题,坚决不搞虚报浮夸的假政绩,不搞劳民伤财的达标升级活动,不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筑起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坚固防线。

  加强监督,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权力运行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有效监督,是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手段。一是党内监督,特别是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使领导班子内部形成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良好风气。领导干部如果不敢抓,不敢管,不敢碰硬,好人主义盛行,就很难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肆虐的势头打下去。二是群众监督。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些歪风邪气,群众看得清、恨得深。党员干部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一个一个地进行专门整治,抓紧解决那些不符合人民群众意愿和要求的突出问题。三是舆论监督。形式主义者、官僚主义者最怕公开曝光。要形成必要的声势,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坚持讲真话、听真话,坚持讲实效、办实事的好典型,形成正确的示范和导向;同时,对那些严重弄虚作假、追名逐利、做官当老爷的坏典型也要进行公开曝光。

  健全制度,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的土壤。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制度建设更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建立健全一套管用的制度和机制,推进工作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是长远之计。在制度建设中,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是关键。对于形式主义者和官僚主义者来说,职位、权力是命根子;既要当老爷,又要讲形式,还怕丢帽子,是其共同的心病。因此,应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领导干部竞争上岗、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对于那些德才兼备、作风正派、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党员干部,要表扬鼓励、大胆使用;而对于那些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走歪门邪道的党员干部,则要给予严厉批评,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人民日报》

  (2001年12月13日第九版)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Nurfürdenpers?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Pourl"é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desfinspersonnelles;pasàdesfins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

  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篇十三:官僚主义哲学分析

le>王亚南官僚政治思想研究-百度文库

  王亚南官僚政治思想研究

  摘要:王亚南先生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是经过历史甄选过的一本关于中国古代政治研究的好书。他是中国近代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官僚政治进行剖析的第一人,在上世纪中国思想紊乱的时期,给大家指明了一条新的研究道路。《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对现阶段我国的官僚主义的克服和治理有着启示性意义,有助于人们了解官僚主义和官本位问题的社会历史根源,对人们处理现实问题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官僚政治;研究方法;评价

  王亚南先生的研究内容涉及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特征、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发展的动力和维护统治地位的工具、官僚政治下官民两个阶层的生活以及官僚政治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新旧官僚政治的推移与转化以及对官僚政治前途的预测等问题,下文将从整体和部分两个方面对作者的研究内容进行评价。

  一、《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被誉为官僚政治研究的开山之作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从夏商以来,与政治制度相关的文献,可谓是数量巨多,内容涉及极广,真是不胜枚举。但是,历来专门著述政治制度的文献,大部分倾向于官制方面,而关于政治机制制度运转的材料,则是分散于其他的一些史料之中。根据文献看来,历代关于政治制度方面的考量,大多是侧重于对官制的演变考察,在这些的官制的考察之中,只是对政治制度史的一些侧面做了一些相对静态的考证。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包括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时间,鲜有人把中国传统政治作为一种独特的官僚政治形态来加以研究和考察。在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再版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的序言中,孙越生就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几千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的浩如烟海的著作里,专门系统地批判官僚政治的书籍,却寥若寒星。”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末,专门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方面的论文文献,将近700篇,数量虽多,但是大部分的内容仍是以官制的研究为主线,运用历史的考证、评价、综述等方式来叙述政治制度的起源以及演变过程。很少有人能从政治学的方面来研究考察政治制度的形态与实质等问题。在众多的研究者中,有两位研究者能以新的方法论也就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方法论来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他们就是王亚南和郭沫若。王亚南先生由于前期做过《资本论》的研究和翻译工作,所以就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时候,十分的游刃有余。在他的研究中,他把中国官僚政治制度作为一种特别的体制来加以研究和论述,通过研究和比较,从“社会”和“技术”两个方面对中国官僚政治的产生、发展演变、特点以及官僚主义的作风与流弊进行了研究和揭示。而且在众多的研究中,他的研究还是比较接近政治学的范围的。因此也被誉为是“这一时期中,中国政治制度研究理论色彩最强的、不可多得的著作之一”。

  从整体上讲,《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是中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来系统的剖析中国传统官僚政治的一本著作。王亚南先生运用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的研究中国官僚政治,以历史和经济分析为基础,对官僚政治的一系列问题都做出了独具慧眼的剖析。此外,与其他学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王亚南先生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国官僚政治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社会经济结构。与此同时,他还把视角延伸到了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中。在他的研究中,他的整个理论框架涵盖了政治、经济和社会这三大领域。而且,他把这三个领域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把这三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考察。在研究考察过程中,马克

  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始终贯穿其中。

  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思想》仍能以较高的学术价值屹立于中华文化之林,给予我们以一定的实践指导。

  二、对官民对立关系的剖析

  王亚南先生在本书里最具有科学价值的事情便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去解释和分析古代中国官僚主义这一形态的基本矛盾,即官民对立的矛盾,从而以科学的结论为我们今天去了解和克服官僚主义提供了积极的借鉴。

  从官的方面来讲,官僚政治下的官僚群体是不可能以为人民服务的目的执政,当然他们代表秦朝以前的贵族阶级,他们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剥削阶级,并且依靠对人民的剥削来使自己本阶层的地位更为稳固。在对待人民方面,底层官僚阶级实质上不用负担毁灭性的后果,即不用担心国家的灭亡,这也导致了历代王朝在覆灭前已经病入膏肓,但腐败却越来越深。这是从官的方面来看的官僚政治的基本规律。

  从民的方面来讲,官僚阶层的存在是以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无知、贫困和对土地的依附为其存在的条件的。所以中国历史上曾在每个王朝处于腐败最严重时期出现的各种农民起义和叛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官逼民反”。王亚男先生认为此“官”不应是某个或者某些特别的官吏,而是整个官僚统治。整个官僚统治不断剥削压迫农民阶级,农民被逼到走投无路的时候就开始奋起反抗,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农民起义、农民战争。但是这些所谓的农民起义,从百姓来说并不去要求政治利益,只是简简单单的经济上的动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历代王朝不断更迭,但是官僚制度并未废除的原因。

  王亚南先生认为只有在封建体制和官民对立的社会关系清除的情况下,人民群众、一般工农大众能够自觉的参加并且主导政治改革运动,中国的官僚政治才能真正的寿终正寝。

  研读王亚南先生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对当前如何克服官僚主义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这本书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对于21世纪今天的政治建设,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通过研读此书,从根源上了解官僚政治的起源与发展,吸取经验教训,更好更快的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参考文献:

  [1]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王鹏.论官僚政治对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影响---读《中国官僚政治研究》[J].社科纵横2010(6).[3]张兴国、张兴祥.再论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J].政治学研究.2007(3).[4]李万生.重读《中国官僚政治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5(7).[5]张兴国、张兴祥.“李约瑟难题”与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3(2).

  作者简介:

  段玉洁(1991.12-),女,汉族,河南洛阳人,研究生,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

篇十四:官僚主义哲学分析

le>对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的评价-百度文库

  一、官僚制度

  1.内容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于20世纪初提出了官僚制理论。

  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制度。

  韦伯认为组织的合法权威有三种来源:习俗惯例;个人魅力;法规理性。法理权威的最适宜的组织形式是官僚制。

  所谓“官僚”,是指这种组织的成员是专门化的职业管理人员而言,并不含有一般语境中使用“官僚”一词的贬义。为了避免误解,有些学者把韦伯所说的官僚组织,改称科层组织。韦伯认为,在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官僚组织是对大规模社会群体进行有效管理在基本形态。

  韦伯指出,在这三种组织类型中,只有传统组织和官僚组织才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个人崇拜组织与这两种组织差异极大,它可以破坏一个旧世界,而无法建立一个新世界。因为无法保持领袖人物魅力的弥久弥新,或者领袖人物隐退去世等等,个人崇拜组织从诞生起,衰败也就不可避免。例如宗教组织在其创立时必须依赖于领袖的神圣光环,但要将信徒对领袖的顶礼膜拜常规化,一旦形成了教义和规则,它就开始转变成传统组织。古代王朝的创立时期,常得益于某个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人们信赖他那种拯救社会的神力,对乌托邦式美好世界的追求形成对领袖的拥戴,并焕发出“打江山”的动力。而一旦转入“坐江山”,就得实现权威的转变,把神力变成传统,制定典章制度,个人崇拜组织随之平凡化,变成传统组织。

  传统组织与官僚组织在外观上具有相似性,但两者实质有很大不同。在官僚组织中,由制度规定组织层级、部门划分、职位设置、成员资格,能够形成非人格化的层级节制体系和部门结构,组织成员是否胜任仅仅取决于他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他对组织领袖的个人忠诚和个人依赖。传统虽然也有规章体系,但它的典章来自传统习惯,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个人关系、喜好偏爱、社会特权的基础之上。所以,传统组织中有法律制度,但不可能有法理权威。按照韦伯的说法,这种组织的司法是不规则的,组织运行缺乏工具理性。

  2.特征

  (1)合理的分工。在组织中明确划分每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的形式将这种分工固定下来。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在组织中实行职务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整个组织是一个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在组织中任何管理行为都不能随心所欲,都要按章行事。

  (4)形成正规的决策文书。在组织中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都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达,下级易于接受明确的命令,上级也易于对下级进行管理。

  (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在组织中管理工作是以法律、法规、条例和正式文件等来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公私分明,对事不对人。

  (6)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量才用人,任人惟贤,因事设职,专职专人,以及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3.核心

  在韦伯的理想型官僚制理论中,“合法性”与“合理性”是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一切关于韦伯官僚理论的研究都需要从这两个概念出发,才能把握其思想的真谛。“合法性”概念与“合理性”概念是紧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合理性”经常用于一种学理的解释,倾向于技术化、科学化规范化。而“合法性”则经常用于政治学的解释,倾向于统治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一)合理性

  韦伯通过对西方社会历史的考察,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发现理性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来的一个特有的概念,他把其称为“官僚制精神”。所谓“官僚制精神”,实质上就是一种“理性精神”。

  这里的理性精神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如规范官僚行为的法律法规、组织程序及契约等等,这些是事先基效率和形式公正原则合理地制订的;整个官僚体制具有严整的结构和内在逻辑,是体系化的;官僚的行选择是基于逻辑分析并由理智控制的等等。因此,合理性是韦伯官僚制理论的重要学理预设,是他设计想型官僚制模式的一个最基本原则。

  韦伯是从“理性化”特别是工具理性和形式理性的角度来设计官僚制的理论形态与制度框架的。韦认为合理性有两种形式,即形式合理性(或工具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或价值合理性)。所谓形式合性是指合乎工具理性原则的科学性,也可使用哲学的概念把它称作为逻辑形式主义,它是一种纯形式的客观的、不包括价值判断的思维方式和立场,其主要表现是手段和程序的可计算性。

  工具理性在韦伯的解中包含两重含义,其一是指目的,或目的-手段理性。当代生活的突出之处是系统的目的理性行动,括明确的目标定义和对达到目标的最有效途径的越来越精确的计算,这种行动对立于那种遵从传统主义习惯的行动。

  其二,理性概念还体现着一种行使理性(reason)的含蓄性质,而不论是否含有手段-目程式。“一种行动类型为‘理性化’的,是指这种活动为明确设计的规则所控制,是指对活动范围的限精确,并涉及到专门概念和知识的应用,是指这种活动被系统地安排成内恰的整体。在这些特点用指工性行动时,它们意味着极其严格的操作上的精确性和可计算性。”

  所谓实质合理性则指立足于某一信念理想的合理性,它是关于伦理主义或道德主义的一种合理性,仅仅对行动实行价值判断——对行动的目和后果作出价值判断。韦伯指出,实质合理性是传统社会秩序的本质特征,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则要求从质合理性走向形式合理性。所以,通过对韦伯官僚制的分析,我们发现

  “理性化”在韦伯的论述中大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行为动机的理性化、文化知识的理性化和制度结构的理性化。依照现代理性建起来的制度和组织是神圣的,它要求用这种合乎理性的标准去权衡各种行政行为,克服“自由的随意专和恩宠,怀有个人动机的施惠和评价。”

  “精确、迅速、明确、精通档案、持续性、保密、统一性、严的服从、减少摩擦、节约物资费用和人力,在由训练有素的具体官员进行严格官僚体制的、特别是集权制的行政管理时,比起所有合议的或者名誉职务的和兼任职务的形式来,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合法性

  韦伯通过对社会史的研究,发现命令和服从构成的每一个社会活动系统的存在,都取决于他是否有能力立和培养对其存在意义的普遍信念,这种信念也就是其存在的合法性。从统治的角度出发,韦伯得出了合法的概念,它包含两重含义,即对于处于命令-服从关系中的服从者来说,是一个对统治的认同问题;而对命者来说,则是一个统治的正当性的问题。统治的正当性与对统治的认同的总和就构成了统治的合法性。

  为了构建合法性的现代统治类型,马克斯·韦伯曾探讨过合法权力的三种权威基础:个人魅力型(或叫里斯马型)、传统型和法理型权威。10这三种统治类型有着各自不同的权力基础与特性。个人魅力型统治建在某个具有非凡气质的领袖人物的人格魅力之上。传统型统治建立在对于习惯和传统信仰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求之上,行政官员不过是君主的家臣,可以世袭。法理型统治则建立在对于正式制定的规则与法令的正当行的要求之上。合理合法权威在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其它两种权威主要出现在传统社会中。三种统治类型具有统治的合法性,所不同的是现代统治把合法性与技术合理性结合起来,试图通过技术合理性程度的提高为合法性注入活力。这就表现为在形式合理性上和工具主义的技术设计上所作出的努

  力,特别是以形式化的律制度及其操作程序来把理论上的、意识形态上和技术上的努力整合在一起,构成一个严密的合法性网络体系。

  以上述权威类型为基础,韦伯相应地把社会组织划分为传统组织、神秘组织、合理合法的组织这三种类型。

  传统组织是以传统权威为基础的组织。神秘组织是以个人魅力型权威为基础的组织。合法合理组织就是以合合理权威为基础的组织,这种组织也称理想型官僚制(Bureaucracy)组织。因此,统治的合法性与技术、形的合理性就成为韦伯设计官僚制组织理论的核心。

  二、官僚制的优点和缺点

  (一)优点:

  通过对官僚制的本质及特征进行深入和系统的分析,韦伯认为,官僚制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在他看来,这种优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严密性——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官僚制组织通过等级结构进行控制,按专业化标准,权力分层、职位分等、层层节制、环环相扣、秩序井然,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使一切个人都统一在一个法则系统之内。

  2、合理性——专业技术知识居于中心地位

  出于专业技术知识居于中心地位。任何规定都详细具体,只有可操作性。因而显示出精确、迅速、统一、协调、节约和高效等优势。

  3、稳定性——非人格化秩序可摆脱长官意志

  非人格化秩序的确立,使管理的任何步骤都源于法规,摆脱了长官意志,保证了体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普适性——

  适用于公共与私营部门

  官僚制组织适用面广,政府机关、公共事业、各种企业甚至私人组织都可以采用。

  由于官僚制只有上述优点,所以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离不开它、否则就不可能有发展,而社会主义则科层化程度更高,更需要它。

  (二)缺点

  韦伯在看到官僚制的优越性、不可摆脱性的同时、也指出了它的弱点。他认为,官僚制犹如一个巨大的铁笼,将人固定在其中,压抑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使人成为一种附属品,只会机械地例行公事,成为没有精神的专家,没有情感的享乐人,整个社会将变得毫无生气。这种后果在韦伯看来是可怕的,人追求理性、合理化,把管理作为一种手段,但最后却在合理化中丧失了自我,管理变成了目的本身。在这种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冲突面前,韦伯感到两难,感到悲观。作为一种希望,韦伯指望人类格运用“超凡魅力”的革命性力量来冲破官僚制最终造成的沉闷局面,延展合理化的进程。

  三、对韦伯官僚制理论的评价

  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在西方社会科学的发展历史上产今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有人赞誉他,也有人批评他。综合各家学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

  (一)韦伯理论的社会政治意义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型组织机构发展迅速,组织合理化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此时组织需要有稳定,严格、精细、可靠的管理来提供效率。而韦伯提出的官僚制则是可以满足这种需要的理想管理形式;此外他强调以知识和技能进行管理的必要,抨击了旧的传统以及阻碍经济发展的政治控制。这些都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

  (二)韦伯理论的学术意义

  韦伯是最早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进行比较系统研究的学者之一,因此,有人把韦伯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从学术的角度来看,韦伯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韦伯对各种社会组织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一个对不同组织的性质、形态、特征进行分

  析的理论框架,三种组织形态的划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2、韦伯把组织形态与权威性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既是对历史上权力问题研究的重要发展,也为后人研究组织问题指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

  3、韦伯对官僚组织的功能、结构、管理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揭示了行政组织中的许多重要的特征和管理原则,例如,关于专业分工、职责权限、层级节制、考试录用、工作报酬等问题的论述,对于后人都是极富启迪意义的。

  4、韦伯强调在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行使控制,这不但为解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的封建约束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实施科学化的管理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5、韦伯把行政管理与效率问题紧紧结合在一起,认为行政管理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追求救率,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它充分地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和管理观念。

  (三)韦伯理论存在的问题

  按照现代的观点,韦伯的理论中无疑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韦伯的理论是对普鲁士官僚行为进行高度抽象的结果,是一种高度纯化的理论描述,与现实生活相距较远,或者说,现实中不会真正出现韦伯所推崇的理想型官僚组织,因而无法对韦伯的理论进行实证性论证。

  2、韦伯对官僚组织的分析偏重于静态研究,过分强调了机械式正式组织的功能,而忽视了组织运作过程中的实际状态;过分强调了层级节制体制,而忽视了下级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过于强调遵守组织规则和各项制度,使组织陷于僵化,缺乏应变能力和弹性。

  3、韦伯的理论偏重于对组织内部形态和管理结构进行分析,缺乏对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探讨。

  4、韦伯的理论中过分地强调了专业分工和职能权限划分的意义,而忽视了宏观协调以及消除本位主义的问题。

  5、韦伯的理论过于强调人员的稳定,易于导致组织惰性;过于强调年资在升迁中的意义,易于形成论资排辈的不良观念,不利于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服务质量的改善。

  6韦伯的理论过于强调组织利益和组织效率,忽视了组织成员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及人性发展

  对韦伯伯官僚制组织理论的评价和看法

  韦伯提出的科层制和官僚制为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对管理学的思想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后来一位同样著名的管理学家巴纳德就深受这种影响,他的理论基础的一部分就来源于韦伯,使得他能提出他的典型组织结构理论.正所谓韦伯建了骨架,巴纳德往上面添肉.所以巴纳德的观点更重视人性化,实际化.尽管今天有人对韦伯的这种模型有所批评,但到目前,这种科层制组织依

  然是仍然是主要的组织形式.官僚制这一组织形式的管理是属于理性的管理行为,将科学,法制与理性融合为一,抛弃了经验管理中的人治因素,避免了任性专断和感情用事,提高了理性与效率.值得讽刺的是,韦伯的官僚制正和某国的"官僚主义"相冲突,官僚制的原则有人总结为:"精确,迅速,明确,精通档案,持续性,保密,统一性,严格的服从,减少摩擦,节约物资费用和人力,在由训练有素的具体官员进行严格官僚体制的,特别是集权体制的行政管理时……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所以韦伯盛赞官僚体制的行政管理是"实施统治形式上最合理的形式".各个领域里企业的发展,一般都与官僚体制的行政管理的发展和不断增强有关.正因为如此,它适应了随现代化经济和生产力的需要,推动着近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理性官僚制在近现代史上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但自进入当代以后,理性官僚制受到很多学者了的怀疑,并向它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他们认为官僚制含有相

  当程度的非理性成分.……在这个意义上,官僚制是孕育产生官僚主义的温床."而从我的观点来看,理性的官僚制始终过

  于理想化,他忽视了人本身必然存在的感性因素,虽然他形式上与官僚主义颇为对立,但因为"法规由人定,对错任天评"的局限性,这种思想必将随着时代的前进出现其弊端,针对这种情况,与

  其去攻击它,不如尝试如何去改变他显的更为切实和有效.正如所料,80年代

  以来,对官僚制的改革成为世界政治与行政改革的主要潮流,世界各国掀起了规模较大的政府再造运动.政府改革主要有下放权力,精简机构,减少规制,文官制度改革等.

  相对西方各国的官僚制及其对官僚制的改革,中国的官僚体制的改革,呈现出其特殊性.我们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国家处于和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属于世界发展中的后发展国家,经济还比较落后,我们面临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重大使命.另一方面,我们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之下,同发达国家一样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应该认识到很多问题不能一蹴而就,要慢慢进行改革,否则只会因为急功猛进反而对中国的经济起到不利的影响.

  从总体而言,韦伯的思想在他那个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使德国经济得到腾飞,不久后就成为世界第二强国.虽然由于他所处的

  阶级,经历和年代使得他的思想放在今天难免有一些局限性,但我们依然要肯定这位"组织管理之父"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见到中国的经济在中国的"新韦伯"的指引下得到腾飞,再腾飞.

篇十五:官僚主义哲学分析

le>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百度文库

  《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现实的指导具有重大意义,现今天社会,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蔚然成风。许多官员和一些大、中、小型的国有、私有企业以及各个学校及研究机构等各个单位基本都不能摆脱其魔掌。所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是十分必要的。而本文则是用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有关知识来探讨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的产生原因、它们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及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对当今社会的影响还有一些解决措施。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我们这里主要研究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套完整的、系统的方法论与世界观,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然,认识自己并科学地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义的统称,辩证唯物主义又由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构成。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伟大的,它讲述了认识的来源、过程、基本形式;实践的作用、地位;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以及人的价值观的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也不断地指导实践,指导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法来看待当今社会存在的

  社会现象,会给人们一个新的认识方法并提供很好的解决办法。我将要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简单的解析一下当下的热点话题——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它既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也是一种人生歪曲的价值观。

  所谓官僚,在中国古代是指在衙署办事的官吏。后常用作贬义词,指不负责任的政府官员。官僚主义一词在汉语中出现较晚,是从西方转译过来的。官僚主义的特征是领导者脱离实际,不了解下情,高高在上,贪图舒适,满足现状,做官当老爷;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推诿,办事拖拉,不负责任;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独断专行;讲求官样文章,繁文缛节等等。而形式主义是指片面地注重

  形式而不管实际的作风,或只看重事物的现象而不屑于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形式主义一词最早源于文艺创作中的一种倾向。它强调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和艺术形式的绝对化,认为不是内容决定形式,而是形式决定内容,从而否定内容的意义,割裂形式与内容、艺术与现实的联系。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和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它的理论和创作实践都置内容于不顾,而把形式强调到一种绝对化的程度。形式主义的主要特征是脱离现实生活,作品的内容空虚,表现形式怪诞、离奇。简单的说,形式主义就是指那些只有空洞的口号、计划但不实施或为了某些个人利益进行虚假的做作的一些做法。与现实脱离,进行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都属于形式主义。”

  一定程度上,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是紧密相关的,官僚主义下产生了形式主义。当然,无论是官僚主义还是形式主义,无一例外,它们都是对事情的一种错误的认

  识和不正确人生价值观。对社会的发展都将起到阻碍的作用。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的第一飞跃。认识的根本目的是用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获得物质成果。真象与假象都是事物的现象都表现事物的本质都是客观的。两者所不同的是真象是对事物本质的如实反映,假象是对本质的歪曲反映。

  由于都是客观的,因此真象与假象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认识的深化是指认识由浅入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过程或由一个层次进到另一个层次。认识的扩展是指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以更抽象的形式反映更广阔领域中各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向前推移是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而不断向前推移或不断研究新事实提出能够解决新问题的理论;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肤浅向深入的不断深化、扩展。由这些我们知道,我们不能单纯的去理解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还要不断的深化,为什么会产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以及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都成了我们研究的范围。

  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产生是有其原因的;

  第一,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较为集中:第二,受一些传统思想的形响,总

  认为做官的地位要高于人民,身份提高,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摆出领导、官员的架子;第三,我们党政机构以及各种企业、事业领导机构中,长期缺少严格的从上而下的行政法规和个人负责制(自下而上的监督体系),缺少对于每个机关乃至每个人的职责权限的严格明确的规定。这些必然促成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非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对实践产生消极作用。方法

  论为: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因此,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实践。做到

  理论和实践具体历史的统一。要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以科学理论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

  的改造世界。作为不正确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认识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社会上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主要的危害是:

  1政府将会失去民意,官员腐败,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常言说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是国家的基础,民意是国家发展的保障。

  2行政效率低下。有人这样形容当今社会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现在的是:一是会议满天飞,干一天的事,开三天的会,会越多越长,显得越重视;二是计划满天飞,把计划等于工作,计划列完,工作

  总结也随之而来;三是措施满天飞,什么工作措施,服务措施,文明用语,承诺等等。把措施等同于落

  实。四是数字满天飞,把数字等同于成绩,而且数字想大就大,想小就小.五是花里胡哨的东西满天飞,表面锦绣文章,肚里一团草包,华而不实。这样就不能作出对社会、对人民做出有实际意义的工程。

  面对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存在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包含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思想。实事求是中的“求”就是指要去认

  识世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这就要求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坚持从实践到认识,从

  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揭示事物的真理,作为行动的向导。进一步端正工作指导思想,坚决反对形式

  主义和官僚主义。邓小平在1978年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强调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

  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实事求是。”因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难以禁绝,这和我们偏重于从

  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上进行纠正,而忽视从领导思想观念上进行导向有关。

  首先,要坚持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真正作为所有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科学工作态度,是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根本措施。这样就要加强

  思想政治教育,根除形式主义滋长的基础;要加快体制改革步伐,从体制上铲除形式主义滋生的温床;

  要强化民主监督制度建设,以制度和法律向形式主义说“不”。在全社会营造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的环境和氛围。

  其次,要标本兼治,把抓长期管用的制度建设和即时的具体规定结合起来。

  各级领导机关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三个代表”

  的要求,大胆剔除管理体制、工作制度及评判标准上的陈规陋习,铲除形式主义的病根。另一方面要采

  取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如减少文电、精简会议、减少陪会,纠正走马观花式的工作组等问题,把主要

  精力用于抓落实上。

  第三,下大力抓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根源就是一个“私”字,即个人主义和名利思想。有的同志干工作不是或不

  完全是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不是以搞军队建设为重,而是为自己出名挂号,打个人的小算盘。因此,必须按照江***“三个代表”的思想,下大力抓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进一步加强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进一步加强世界观改造和党性修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和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自觉做到干事业做工作,首先要为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以党、国家、人民的利益为

  重。时刻记住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干工作不是为了当官做老爷,不是为个人,而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

  服务。只有牢固树立立党为公和为军队建设扎实工作的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正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恩科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

  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是解决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最终解决办法。党的十五大思想报告指出:“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己经成为

  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要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坚持讲真话、报实情,力戒浮躁浮夸。”

  “最重要的是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这是整个中国的声

  音,历史己经并终将证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种作风必须严厉整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

  义认识论的实践的原则,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这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篇十六:官僚主义哲学分析

le>探析韦伯的官僚制思想-百度文库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探析韦伯的官僚制思想

  作者:唐爱军

  来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06期

  摘

  要:西方理性主义背景和支配类型学是韦伯分析官僚制的两个视角。官僚制合理性和合法性表现为:形式主义、技术,效率、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及依赖专家统治三个方面。官僚制困境在根本上体现为理性化与自由的“二律背反”。韦伯与马克思在官僚制这一问题上的分歧极其明显,具体表现为:一是经济异化与技术异化的关系;二是阶级结构与官僚专门化的关系。

  关键词:官僚制;韦伯;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D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68(2011)06-0035-06

  官僚制(又称为科层制)的术语起源于法国哲学家德?格里姆写的一封信中[1](p.1)。莫斯卡、米歇尔斯等人曾经研究过官僚制,但真正使官僚制成为学术上争论焦点的人是马克斯?韦伯。

  一、分析官僚制的两个视角

  韦伯首先立足于西方独特理性主义来审视理性官僚制,并通过西方现代官僚制与中国传统官僚制的比较来加以说明。韦伯认为中国官僚制是建立在儒教式的、适应现世的理性主义基础之上的。儒家理性主义强调对传统的恭顺和对统治者的个人忠孝义务。儒家式的官僚制支配“本质上并非奠基于官员对某一即事化、非人格性之‘目的’的认同,亦非奠基于对抽象规范的服从,而是基于一种严格的、个人性的恭顺(pietat)关系”[2](p.90)。传统官僚制依靠人格性的权威和传统的威严。在选拔官员之时,考察的不是其特殊专门知识和技术技能,而是他的文化教养和伦理道德修养,判定他“是否是一个君子,而不在判定他是否具有专家的资格”[2](p.162)。中国官僚制依赖的是“君子”统治,而非专家管理。韦伯还指出,虽然传统官僚制与现代官僚制一样都是命令,服从模式,但方式、标准是截然相反的:前者强调个人忠孝义务、人格的,特殊主义标准;后者强调事实上的官职义务、非人格的,普遍主义标准。对于韦伯而言,传统官僚制与现代官僚制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拥有:“对最广范围之形式理性化上所具备的能力。”[3](p.87)“一种囿于传统之神圣性的理性主义导引了管理行为的实质理性化。”[3](p.79)中国传统官僚制就是囿于传统之家产官僚制,奠基于“实质理性”;而现代官僚制在去除传统魅力的基础上,奠基于“形式理性”。只有从形式理性看,传统官僚制才是非理性的,现代官僚制的根本特性才能呈现出来。现代官僚制是建立在现代“祛魅”——朝向形式理性的合理化——的前提之上的,并且也成为“祛魅”的一个构成部分。只有当国家丧失了传统的伦理内涵,不再以价值实体而存在,变成了形式理性系统的时候,理性官僚制统治才成为可

篇十七:官僚主义哲学分析

le>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与对策-百度文库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与对策

  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从坚持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的高度,紧盯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敬畏、不在乎、喊口号、装样子的错误表现,严肃查处空泛表态、应景造势、敷衍塞责、出工不出力等突出问题。

  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

  1、文山会海问题突出,干部群众反映强烈。

  县乡基层“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一些单位和部门正式发文虽然有所减少,但是利用电话传真、微信短信、电子邮箱等渠道变相发文数量依然较多。有的地方存在层层发文、照搬照抄上级文件、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有的会议表面规格高、规模大,动辄要求一把手参加,或者为了体现规模让与会议内容关系不大的部门参加。

  2、督查检查考核项目多,有些检查考核内容重复。

  一些省、市两级考核项目内容相似,但所需准备材料规格不尽相同。如,文明城市创建和卫生城市创建两项考核,内容交叉重复,需要准备两套资料,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3、工作留痕较为严重,加重了基层工作负担。

  扶贫工作要求留痕问题较为突出。一些工作考核项目,比如扶贫脱贫工作检查考核,较多地将察看领导批示、开会发文、台账记录、会议照片、工作方案、阶段记录等资料作为考核标准,进村入户核对真实情况却明显不够,没有把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作为根本评价标准,忽略和淡化了对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考核。有的乡镇专门组建一套班子负责完善档案、填表报数,干部到群众家中慰问,每次都要求拍照留痕。

  4、追责问责不够精准,存在问责泛化倾向。

  有些问责简单化、机械化,某县过去两年间问责的干部中有36人被重复问责,这反映出该县问责项目多、频率高,但震慑教育作用明显不足。一名乡镇干部反映,一些部门如环保、扶贫、信访等,制定的问责情形和要求简单机械,不考虑实际情况和具体原因,搞“一刀切”式问责,几乎半数干部被问过责,实际效果却很差。调研还了解到,基层干部按问责概率,把当前工作分为“要命的活”“要账的活”“要好的活”三类,其中信访维稳、脱贫攻坚、环保治理、违建拆除等被认为是最“要命的活”,很少有干部积极主动承担。

  5、运用“属地管理”原则向下推卸责任,基层干部权责不一致。

  一些部门将本应由自己牵头负责的工作,以实行“属地管理”原则为由,将责任推给乡镇,主责部门变成督导部门,增加基层工作负担。相当部分干部认为,上级部门履责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向下推卸责任,是造成乡镇干部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

  二、产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原因

  1、官僚主义催生形式主义。

  一些领导干部担当精神不足,生搬硬套、机械执行上级政策。有的工作刚刚开会部署,就要求上报贯彻落实情况,导致下级在抓落实时,只能以形式主义应付。有的怕担责任,遇见问题能躲则躲,躲不开便“一禁了之”,不顾实际“一刀切”。有的层层签订责任状,把责任推给下级,看似层层加压,实则层层推责。

  2、错位政绩观加重基层负担。

  一些部门和单位学习上级政策不深不透,习惯于层层加码,脱离实际情况,片面追求最大效果。如,上级部门30天要完成的工作,到县里就变成20天,到乡镇只有10天的落实时间。此外,一些部门和单位一味地强调检查考核,对下级工作干预多、检查多、问责多,下级部门不堪重负,只能被动地在形式上应付。

  3、表现形式复杂致使精准惩治不够。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不同于奢靡之风和享乐主义特征明显、危害具体,往往表现形式复杂、难以区别定性。如,一些部门和单位打着推进工作落实的幌子,大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但对这样的行为往往在定性量纪上缺乏界定标准,有时难以区别是上级要求还是自主行为,难以衡量危害和损失程度。相较于查处扶贫、民生等领域群众反映集中

  的突出问题,一些基层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面对此类问题时,往往怕认识不足、把握不准,存在畏难情绪。

  三、对策建议

  1、以上率下引领示范。

  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带头把自己摆进去,在工作中做到事前严格审视对照、事中严格审核把关,强调精准落实,减少形式大于内容的会议、文件和工作安排,为下级做好示范。加强政治监督,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任务,坚决纠治空泛表态、应景造势、敷衍塞责、出工不出力等问题,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谋划、跟踪落实中切实履职尽责。

  2、健全完善落实机制。

  全面排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列出负面清单,拿出整改措施。推动构建层级化的责任落实机制,重点研究清理制度规定针对性不强、落实责任强调过度留痕等问题,制定科学合理、权责明晰的责任清单,方便基层落实。改进检查考核方式方法,对现有考核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对检查考核内容进行流程再造,强化结果导向,减少查看档案资料,突出实绩实效考核,增加群众评议权重。

  3、做实做细日常监督。

  纪检监察机关要精准执纪问责,采取调阅资料、召开座谈会、面对面访谈、暗访抽查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对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般问题,运用好谈话、约谈等措施进行提醒纠正;定期研判区域政治生态,加强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研究,分析根源和发生规律,采取发纪律检查、监察建议书等形式,督促有关党组织修订完善相关规定,堵塞监管漏洞。

  4、精准有效实施问责。

  坚持实事求是,注重综合效果,依规依纪依法实施精准问责。对在落实两个责任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导致出现重大违规违纪甚至违法问题的,坚决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追究有关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责任。完善问题通报制度,对查处的典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一律点名道姓、公开曝光,有效发挥警示和惩戒作用。

篇十八:官僚主义哲学分析

le>官僚制理论及其批判-百度文库

  官僚制理论及其批判

  官僚制理论及其批判

  【摘要】研究行政管理体制,官僚制是不可不研究的,自从官僚制产生的那一天起,学术界和管理界对他就褒贬不一,本文试图通过对官僚制理论的开展做出分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通过分析得出对中国政府管理的启示。

  【关键词】官僚制

  中国政府治理

  在西方的行政管理开展史上,官僚制是行政管理理论开展史的里程碑,他表达了超越以前一切文明的重要技术进步。甚至可以这样说,研究公共行政学,对官僚制的研究是不可逾越的。对于官僚制,人们非常青睐他的理论架构,然而在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作者试图通过对管理体制理论的开展及其演变做出梳理,并且对理论的开展做出分析,通过对官僚体制的分析得出对中国政府管理的启示。

  一、官僚制的定义及其演变开展

  官僚制的内容及其丰富,官僚制又称“科层制〞,它是一种理性化的管理组织结构,它的根本职能是执行决策者的经任命产生的官员所组成的大型组织。它必须遵循一套特定的规那么与程序,有明确的权威登记,权责自上而下传递。

  早在18世纪,西方学者就开始研究官僚制了,关于“官僚制〞这一术语第一次出现时在法国哲学家格里姆的一封信中。到19世纪,官僚制被认为是一种政府的形式,这种征服形式的权力掌握在各个层级的官员手中。到19世纪后期美国学者威尔逊发表?行政研究?,他提出了“行政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政府应该做什么工作,政府应该怎么样用尽可能少的本钱去完成这些工作〞。他又进一步的提出了政治二分法的原那么,后来古德诺又将这一原那么发扬光大。到20世纪,马克斯.韦伯提出“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他的理论是建立在整个社会“理性化〞的根底之上的,他认为任何的一种组织都是是建立在一种权力之上,如果这个组织没有某种权力作为根底,那么他就不能正常的运行。韦伯认为理性——合法的权威才是理想组织形式的根底。韦伯的官僚制是以法理的权威为根底的,采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其成员的行为,是为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的管理方法,是时代的进步,解决了传统社会组织管理的缺陷,以标准化的结构和秩序化的流程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建立秩序。自从韦伯提出理想官僚制以后,相关研究浩瀚如烟海,官僚制在他所产生的那个年代产生了很积极的作用,韦伯所提出的官僚制,以其精巧合理的层级结构、平等固定的法治精神、专业化分工,抛弃了经验管理过程中的人治因素,纠正了当初政府任人唯亲,下级对上级的依附作用,对官员决策的任意性和不可预测性等弊端给予纠正,倡导官员职业化,克服了当初党政别离对政府行政的影响,提高了政府的效率。官僚制强调制度的重要性,对西方资本主义精神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西方社会的开展。然而在学术开展史上,对官僚制的研究却“鲜有正面形象〞,因为“官僚制〞的优越性是在其“理性〞的前提下实现的,然而现实并不以我们的假设所运行,“理性化的官僚组织理论〞自从提出的那一刻起就像所有理论一样受到很多人的质疑和批判。

  二、对官僚制理论的批判

  官僚制是以理性为根底的,祛除了人性因素。把人认为是一个个机械化的零件,这样必然

  会把人的关系转化为物的关系,从而产生冷漠的官僚体系,降低组织的效率。

  官僚制强调制度和程序的作用,过分强调制度和程序就会限制了个性的开展,使他们墨守成规,躲避风险,造成管理人员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非常不利,同样也阻碍了优秀的人才进入组织。

  官僚制强调等级制度和权力的集中,权力的过分集中就会使权力无限的膨胀,这种膨胀的结果是官员爱权、贪权,对民主造成极大的威胁,从而使组织的效率降低。

  官僚制是一种缺乏竞争的制度,薪酬的获得是依靠层级的制度安排,与个人的劳动绩效关系不大,这样会造成人浮于事,干事缺乏动力,形成了论资排辈的不良现象,进而影响了工作效率。

  官僚制的专业化分工和等级链的制度,过分强调专业化分工和等级链就会使机构开展的比拟臃肿和“专业畸形〞,内部协调和沟通变得困难,信息传达失真,从而降低组织的效率。

  三、官僚制对中国政府的治理的启示

  针对于我国当前政府行政管理的问题,解决官僚制对我国行政管理的问题既要发挥官僚制的优势,又要结合我国的国情改善官僚制度的局限和缺乏。我们既要继承官僚制的精髓,又要抛弃他的糟粕,要想实现这一点,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实现行政管理的理性化,法制化和科学化

  我们要借鉴官僚制的理性主义,因为当前的中国是人情关系为主导的社会关系,所以我们要科学的设置组织机构和岗位,提高人民的法律素质,消除权大于法的现象,实现全面的法治,增加管理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形成有效的行政组织体系。

  全面实现以人为本

  社会是人化的社会,我们要防止物化的社会,全面克服官僚制中僵化的制度,我们要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技术领先,丰富官僚制对人性的需要,给人以关心,实现人的主体性。在行政人员的选拔、录用和晋升中,坚持德才兼备,重视对人员的知识、技术培训和能力的提高,从而保证在各级管理岗位上有高素质的技术和专门人才。

  坚持变革与组织创新

  公共行政组织作为一个变化开展的系统,它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随着社会的开展和环境的变迁,行政组织也必须随之不断作出相应的自我调适与变革,以到达与外界环境的动态平衡。只有突破官僚制逻辑思维的局限,才能产生创造性的全新成果,调整政府职能结构,转变和重新定位政府职能,改革政府人事制度,推行和完善公务员制度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运用法制化提高行政组织的理性化程度,防止官僚集权,更新组织文化,树立现代行政观念。

  建立新的竞争、鼓励、参与机制

  引入竞争机制,激发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提高政府管理效率,降低政府管理本钱,增强政府活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利用鼓励精神改革政府人事制度,鼓励创新,改革内部用人制度,严把“进口〞关,合理实行聘用制、劳动合同制,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科学考核。引入参与机制,了解民情,表达民意,集中民智,为公众提供便捷有效的制度化参与和利益表达渠道,加强民众监督,统筹兼顾各方利益。

  总体而言,尽管官僚制组织模式存在如上自身难以克服的种种弊端,但它所表达出的“官僚制精神〞在今天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应该为任何社会组织所提倡和鼓励这种官僚制精神表达

  为建立在理性精神支配下的法制观念、契约观念等秩序化价值。在建构官僚制组织时,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限制,理想难以成为现实。我们去评价韦伯及其官僚制理论时,要站在时代的角度,不能单一的去肯定或鄙弃,而是应客观地去认识,有选择的去借鉴,理智的去改造,与时俱进的去开展,坚持科学与价值的统一,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创立中国特色的“官僚制〞。我们要明确官僚制理论在我国是有生命力和开展空间的,在此,我们可以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借他山之石,完善我国的行政管理理论,指导我国的行政实践。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周琼.对理性官僚制批判的反思.哲学与政治,2021.

篇十九:官僚主义哲学分析

le>官僚主义产生原因及整改措施-百度文库

  官僚主义产生原因及整改措施

  官僚主义:“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

  产生原因

  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从思想根源上除注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外,还强调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邓小平认为,我们对于“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的“重要性估计不足”,“没有能够完成”肃清其影响的任务。江泽民亦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指出:“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很长的国家,封建主义和其他剥削阶级影响将长期存在,总要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而官本位思想就是这种残余的突出反映。

  二是邓小平、江泽民认为应从制度和体制的缺陷上,分析官僚主义现象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要从根本上清除官僚主义,必须解决权力过分集中,健全法制法规,完善干部任用考核制度等问题,从源头上杜绝官僚主义的产生和滋长。

  毛泽东和邓小平、江泽民对官僚主义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认识上有所不同,因而他们所选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毛泽东选择的是思想教育加群众运动;邓小平、江泽民选择的是思想教育加改革,包括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和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主要条件

  1.私人财产所有制

  政府和国家保护私人财产,实行完全的或者部分的私人财产所有制。如果没有私人财产所有制度,就没有权力寻租的动机和基础;不存在没有私有制的官僚资本;

  2.政府或者立法机构权力高度集中

  政府官僚能够比较容易地通过权利寻租来配置资源;政府或者立法机构能够相对容易的通过法律法规用优于一般条件来支持特定资本的发展;

  3.政治体制与现代公民意识的落后国家无民主政体来限制政府或立法机构的的权力;社会无新闻舆论自。或者虽然存在民主政体和新闻自,但因为经济发展落后,公民意识不成熟,公民缺乏对民主的理解,所以致使分权监督机制缺位;

  4.存在闲置资本和寻租故意

  存在有闲置资本,存在有寻租能力的自然人,且这些自然人有寻租来发展的故意。5。寻租资本以获得超额暴利为

  目的

  因为寻租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超额暴利。所以寻租行为目标是获得稀缺资源,如贷款,土地,不可再生资源,限制性行业或垄断性行业的准入许可,因此市场竞争是官僚资本的天然敌人。

  表现形式

  一、脱离领导群众型

  第一种,高高在上,孤陋寡闻,不了解下情,不调查研究,不抓具体政策,不做政治思想工作,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一旦发号施令,必将误国误民。

  第二种,狂妄自大,骄傲自满;主观片面,粗枝大叶;不抓业务,空谈政治;不听人言,蛮横专断;不顾实际,胡乱指挥。这是强迫命令式的官僚主义。

  第三种,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对事情没有调查,对人员没有考察;发言无准备,工作无计划;既不研究政策,又不依靠群众,盲目单干,不辨方向。这是无头脑的、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的官僚主义。

  二、老爷式

  第四种,官气熏天,不可向迩;唯我独尊,使人望而生畏;颐指气使,不以平等待人;作风粗暴,动辄破口骂人。这是老爷式的官僚主义。

  第五种,不学无术,耻于下问;浮夸谎报,瞒哄中央;

  弄虚作假,文过饰非;功则归己,过则归人。这是不老实的官僚主义。

  第六种,遇事推诿,怕负责任;承担任务,讨价还价;办事拖拉,长期不决;麻木不仁,失掉警惕。这是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

  第七种,遇事敷衍,与人无争;老于世故,巧于应付;上捧下拉,面面俱圆。这是做官混饭吃的官僚主义。

  第八种,学政治不成,钻业务不进;语言无味,领导无方;尸位素餐,滥竽充数。这是颟顸无能的官僚主义。

  三、糊涂无用型

  第九种,糊糊涂涂,混混沌沌,人云亦云,得过且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一问三不知,一曝十日寒。这是糊涂无用的官僚主义。

  第十种,文件要人代读,边听边睡,不看就批,错了怪人;对事情心中无数,又不愿跟人商量,推来推去,不了了之;对上则支支吾吾,唯唯诺诺,对下则不懂装懂,指手画脚,对同级则貌合神离,同床异梦。这是懒汉式的官僚主义。第十一种,机构庞杂,人浮于事,重床叠屋,团团转转,人多事乱,不务正业,浪费资财,破坏制度。这是机关式的官僚主义。

  第十二种,指示多,不看;报告多,不批;表报多,不用;会议多,不传;来往多,不谈。这是文牍主义和形式主

  义的官僚主义。

  四、特殊化

  第十三种,图享受,怕艰苦;好伸手,走后门;一人做“官”,全家享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请客送礼,置装添私;苦乐不均,内外不一。这是特殊化的官僚主义。

  第十四种,“官”越做越大,脾气越来越坏,生活要求越来越高,房子越大越好,装饰越贵越好,供应越多越好;领导干部这样,必定引起周围的人铺张浪费,左右的人上下其手。这是摆官架子的官僚主义。

  第十五种,假公济私,移私作公;监守自盗,执法犯法;多吃多占,不退不还。这是自私自利的官僚主义。

  第十六种,伸手向党要名誉,要地位,不给还不满意;对工作挑肥拣瘦,对待遇斤斤计较;对同事拉拉扯扯,对群众漠不关心。这是争名夺利的官僚主义。

  五、宗派性

  第十七种,多头领导,互不团结;政出多门,工作散乱;互相排挤,上下隔阂;既不集中,也无民主。这是闹不团结的官僚主义。第十八种,目无组织,任用私人,结党营私,互相包庇;封建关系,派别利益;个人超越一切,小公损害大公。这是拉帮结伙的官僚主义。

  第十九种,革命意志衰退,政治生活蜕化;靠老资格,摆官架子;大吃大喝,好逸恶劳,游山玩水,走马观花;既

  不用脑,也不动手;不注意国家利益,不关心群众生活。这是蜕化变质的官僚主义。

  第二十种,助长歪风邪气,纵容坏人坏事;打击报复,违法乱纪,压制民主,欺凌群众;直至敌我不分,互相勾结,作奸犯科,害党害国。这是走上非常危险道路的官僚主义。

  经济危害

  官僚主义并非不能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它因为速度快,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甚至是非常快的发展。另一方面,所有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多数都是官僚主义主导。另一方面,在欠发达国家,在转型国家中,官僚主义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经济的。

  降低社会和经济运行效率

  因为官僚主义追求暴利的天性,他的非市场竞争性,垄断性,使得官僚资本能够以低成本获取社会资源,或者垄断资源,进而获得暴利,而这种暴利既不是通过竞争来获取得,也不是因为官僚资本创造了足够多的社会财富,本质上是对其他社会团体创造财富的掠夺,官僚资本主义的暴利,绝大部分是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实现的,而不是自己创造的。官僚资本占有了超过自己创造财富的其他团体的财富,而这种财富并非通过技术进步获得的有效财富,所以官僚资本主义必然导致社会整体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削弱其他资本的发展能力;必然降低经济运行的效率;

  因为寻租后可以获得更多的暴利,所以会带来模仿,致使社会上更多的资本向官僚资本转化,进一步恶化社会的经济运行效率;

  官僚资本必然带来垄断

  官僚资本的高获利能力,致使资源向其集中,进一步加速了垄断,进一步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官僚资本主义的广泛存在,以及获利高,垄断性,会压抑整个社会竞争,削弱社会消费能力,进而抑制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最终让经济丧失了持续增长的能力;即使一个产业,市场中同时存在几个官僚资本的垄断企业,他们也会通过达成协议维持垄断;

  政治后果

  损害公平,危害社会稳定

  因为官僚资本主义通过权力寻租获得大量的社会资源,这样社会财富就被少数官僚资本家&官僚占有了,必然导致贫富差距不断加大,损害社会整体上的公平性;容易带来社会不满情绪累积,不安定因素增加,进而危害社会稳定;极端情况下,将带来革命;

  官僚资本会迟滞、阻碍社会的政治改革官僚资本主义存在的前提条件是,政治制度的不完善,社会发展滞后,使得官僚资本家和官僚阶层拥有特权。而官僚资本和官僚阶层为了维护其特权,将反对政治改革进程,进而阻碍社会发展。他们是天然的保守力量,天然的右派力量。而这种阻碍将导

  致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积累,进一步损害社会稳定。官僚资本通过权力寻租对社会财富的占有,从长期看,会降低社会运作的效率;同时于这种占有会加大贫富差距,同样损害了社会公平原则。可见官僚资本主义既不能带来效率,也将损害公平,所以它是最糟糕的资本主义形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病根

  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我们党政机构以及各种企业、事业领导机构中,长期缺少严格的从上而下的行政法规和个人负责制,缺少对于每个机关乃至每个人的职责权限的严格明确的规定,以致事无大小,往往无章可循,绝大多数人往往不能独立负责地处理他所应当处理的问题,只好成天忙于请示报告,批转文件。还有,干部缺少规范的聘用,奖惩,退休,退职,淘汰制度,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层次多,闲职多,机构臃肿,又必然促成官僚主义的发展。

推荐访问:官僚主义哲学分析 官僚 主义哲学 分析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