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18篇

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18篇

时间:2022-11-17 10:1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18篇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推动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本单位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之一。近年来,学校坚持贴近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18篇,供大家参考。

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18篇

篇一: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推动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本单位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之一。近年来,学校坚持贴近国家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围绕实践、创意、创新、创业四个主题,通过“健全机构、倾斜资源、整合优势、分类推进”深化本单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各项工作。

  一、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路径

  (一)加强学校顶层设计,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改革发展重要议事日程。方案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明确列入了《本单位综合改革方案》和《本单位“十三五”建设与发展总体规划》。2015年12月,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学校职能部门全面参与,学院协同配合的“学生—专业教师—学院—学校”

  四位一体联动机制。

  (二)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学生评价体系

  充分结合学校实际,推动学校课程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校于2016年完成了所有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在专业教育中贯穿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与思想,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创业能力。

  1.加大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力度

  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及学校实际,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校于2016年完成了所有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在专业教育中贯穿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与思想,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创业能力。面向学生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概论》《创新创业管理(竞争情报与知识产权管理)》等创新创业指导课程,已立项建设4门创新创业类慕课、视频公开课,逐步推进与专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此外,学校从2015年开始引进创新创业类网络公选课,按照选修课进行管理,并纳入到日常教学体系,畅通了学分认定和转化渠道,目前选课基本满足学生需求,学生评价良好。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优质教学资源推进教法改革

  探索建设与课程深度融合的、多种介质综合运用的、表现力强的、内容丰富的数字化教材,倡导在线课程网络学习模式。鼓励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断优化教学综合设计,完善讲授、辅导、实践、考核、反馈等教学环节,推动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多元、差异、灵活、综合的学业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避免终结性评价、应试评价、机械评价和单一主体评价。探索建立对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评价的工作机制。

  3.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指导

  学校实施学术科技创新作品培育计划项目,以立项的形式,征集以科技成果转化类项目为主的创新创业项目,经过培育、孵化,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支持和鼓励教师以对外转让、合作转化、作价入股、自主创业等形式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2018年学校首次开办先锋班,为有意愿参与创业训练或创业实践项目的学生提供理论指导、项目培育以及实习实践机会,逐步分层级开展创业实践教学。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智力支撑

  为了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学校定期选派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截止目前,学校组建了由100余名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构成的本单位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立了创业导师库,我校导师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在做好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学校建立了邀请校外知名科学家、企业家、创业成功者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来校开展创新创业主题演讲与专题交流、项目评审、课堂授课等专题活动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年均开展专题交流等活动达100余次。

  (三)完善保障与激励机制

  为落实《本单位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学校探索建立创新创业人才保障与激励机制,一方面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政策,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另外一方面在过去致力于通过氛围营造、典型树立、资金支持等实践措施提升学生及教师

  的双创积极性与主动性。

  1.通过政策激励营造开放多元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环境

  学校鼓励发展双学位、双专业和主辅修培养模式,拓展跨学科培养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和资源。各专业充分利用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重点研究基地、大型仪器平台的研究条件,引导扩大实验室开放,部分教学资源用于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得到了更加包容开阔的知识熏陶和成长锻炼,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2.过表彰奖励形成师生开展创新创业的良好示范效应

  学校每年利用教师节、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会议、学生颁奖盛典等途径表彰创新创业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设立了学生“科研创新奖学金”,对于获得创新创业类竞赛省级二等奖以上的同学,给予创新奖励学分,允许学生休学进行创业活动;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在评奖评优、提前毕业、免试保研中均予以加分认定;在推荐免试研究生中学校专门设立

  “创新人才推免专项”,用于推荐在创新创业和科研训练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每年有接近多名创新创业优秀学子从中受益。

  3.通过经费支持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坚强保障

  每年专项投入百余万元支持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和创业实践活动;每年专项投入百万元,支持品学兼优且具有较强科研潜质的在校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每年投入百万元,落实“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创新人才培养。

  (四)扎实推进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

  作为全国“挑战杯”竞赛的发起高校和首批建立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机制的高校之一,学校在多年的实践中,逐渐建立了以“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全国创新创业竞赛为龙头,创新创业行动计划为基础,学术科技类活动为抓手,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和学生组织为补充的学生创新创业第二课堂平台。

  一是以创新创业行动计划为基础,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二是以学术科技节等品牌活动为引领,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兴趣。三是以大学生创业联合会等学生组织和社团为有力补充,打造精英学生团队。四是以“挑战杯”“互联网+”等竞赛为龙头,以赛代练,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效。

  (五)搭建全方位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平台

  学校一直致力于做好创新创业教育训练平台的搭建,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与政府企业的合作交流,进一步的增强了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一是整合学校学科和专业资源,建立创新创业实习实践基地。二是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协作共赢机制。三是通过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推动创新创业项目落地转化。四是引导和激励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师生共创”。五是与地方政府合作,带动地区和社会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

  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

  (一)硬件设施建设持续推进,软件服务配套逐步完善

  为了更好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别是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校已建立本科生校外教学实践与实习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就业实习基地、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基

  地;导师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多名导师和多名专家受聘为校内创业导师和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每年利用专项基金以及政府、社会、校友基金共计万元开展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和实践活动开展;构建了以院级、校级科研实践训练为基础,省级与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重点的四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数逐年增加,在“互联网+”“挑战杯”等竞赛中连续取得较好成绩。

  (二)科研创新成果显著,创业实训初显成效

  我校通过校级创新创业行动计划、省级和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及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等依次递进的创新实践训练体系建设。近年来先后投入资金余万元,资助院级项目多项,校级项目多项,每年参与学生人数覆盖当年在校本科生人数的1/4。

  培育出了具有本单位特色的创新创业品牌活动。组建了大学生创业联合会、公益创业协会、创行团队等多个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每年投入专项经费近万用于支持各类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组织和参赛工作,学生先后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连续多次荣获“挑战杯”全国优秀组织单位,多次蝉联省“挑战杯”,数百名指导教师和学生获得了全国和省的表彰奖励。

  (三)强化协同育人机制,双创环境改善明显

  学校一直致力于做好创新创业教育训练平台的搭建,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与政府企业的合作交流,进一步的增强了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一是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协作共赢机制。近年来,先后与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创新创业”“技术支持”等合作协议,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签订建立共建研究院、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的协议。。二是整合学校学科和专业资源,建立创新创业实习实践基地。校内所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教育部、农业部等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均对本科生开放,现已建立了模拟法庭、模拟证券交易所等文科实践教学特色平台和生物科学、大气科学、地理科学等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大学生野外实习基地,建成了“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等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近两年,学校投入经费万元用于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和协同育人基地。三是通过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推动创新创业项目落地转化。依托大学科技园

  “萃英众创空间”,为创业团队提供了项目策划、实习实践、组建团队、创办公司、申报补助资金、投融资及市场拓展等全程跟踪服务和指导;设立了“弘成创业基金”等用于学生创业启动资金的专项支持资金。近年来,已有数个学生创业项目顺利走向企业运营的正轨。四是引导和激励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师生共创”。修定了《本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立项一批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的创业项目,针对立项项目举办不同层面的专家交流会和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不断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五是与地方政府合作,带动地区和社会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与市政府合作牵头挂牌成立创业大学,与市城关区政府共同推动校园周边“双创一条街”建设,街

  区的建成将形成“泛本单位圈”的覆盖高校和社会的创新创业良好环境。

  (四)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稳步提升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要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实现。立足新时代,本单位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将围绕学生能力提升,构建双创生态系统,进一步加强第一课堂教学,整合第二课堂实践,推动课内课外教学资源整合,同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让我校的双创工作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做好西部文章,培育高素质双创型人才,为建设好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增砖添瓦。

推荐访问: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人才培养 贯穿 全过程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