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意见11篇

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意见11篇

时间:2022-11-14 11:5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意见11篇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意见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案是学院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是学院组织教学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为了做好学院各专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意见11篇,供大家参考。

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意见11篇

篇一: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意见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案是学院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是学院组织教学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为了做好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方案的修订工作,特提出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育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以专业建立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立为重点,以教学为中心,以效劳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成果经验,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开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突出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学院办成特色鲜明的省级示范性院校。

  二、根本原那么

  1.坚持专业课程设置的整体优化原那么

  按照学院关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开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遵循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理念,各专业要以培养学生适应企事业岗位(群)所需职业素质和技能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专业理论知识以“适用,够用”为原那么,注重专业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科学处理专业设置的整体优化。

  2.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坚持产学融合原那么

  注重学生在校学习与就业实际工作的统一性,将学生校内课程教学实训与到校外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案中,力求做到将理论融于实践,实现“所学”与“所用”零距离,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建立,进一步密切与企业,行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推进产学用的进一步融合。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坚持学习工作一体化原那么

  以企事业相关职业工作过程分析为根底,运用适合于教学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工程教学载体,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设计学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合理整合专业课程内容,构建知识运用型课程体系,凸现工作学习一体化的特色。

  4.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坚持“课证融通”原那么

  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是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要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

  时,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尽力将课程内容与国家企事业资格标准相协调,“课证融通”,实行毕业生“多证书”制。

  5.注重学生个性特长,坚持因材施教原那么

  依据学生在根底、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各专业要充分利用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不同课堂,在培养学生全面开展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三、培养目标

  各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开展,具备本专业一定的根底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根本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能在企事业单位某职业岗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培养要求

  各专业要从德、智、体、美诸方面提出人才培养要求,也可根据各专业学生从业的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并参照相关职业的资格标准提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

  1.德(即思想品德)方面:主要是具有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品质和良好的`社会品德与职业道德。

  2.智方面:一是各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或了解)本专业哪些根底理论、根底知识;二是各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哪些能力和或技能素质。

  3.身心安康方面:主要是要求学生具有安康的体魄,文明的行为习惯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教学方案的编制要求

  1.以现实的职业工作任务或生产的产品为载体进行课程整体设计,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体系。

  2.文化素质课(通识课)的课时不得低于总课时的30%,专业根底理论知识以“适用、够用”为原那么,专业课程设置要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

  3.从适应社会经济开展需要出发,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效劳为宗旨,对准岗位设置课程,但要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的相对稳定性的关系。

  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课程在教学方案中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应到达教学总学时的50%以上,以保证教学质量。各专业应在

  第一学期尽可能安排专业根底课程的教学,同时尽量安排学生的参观或实习等。要选择局部主干课程按工程化方式考虑课程设计。根据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设立实习(实训)专用基地,进行实践强化训练。同时,要注重强化学生的专业实习或毕业实习,使学生在实际工作或生产中学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六、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说明

  1.制订专业培养方案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进行专业人才需求市场调查;论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拟订人才培养方案;组织专家论证;修订及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要修订和完善与培养方案相配套的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实习指导书等教学根本文件

  2.课程结构分四个模块:通识课、专业根底课、专业课、选修课。

  3.学时与学分要求

  学分计算:课程教学15学时计1学分、实践教学(校内实训、综合实践)每周计1学分。

  学分安排:各专业总学分控制在175-185之间(含实践性教学学分)。学时安排:各专业总学时须控制在2700~3000左右,每学期平均以20周计算(含复习与考试)。

  周学时安排:各专业每学期周学时数须均衡设置,控制在22-27之间。

  4.课程学时的分配

  专业课实践教学占总学时比例控制在50%以上。

  5.各专业通识课(公共课)设置,原那么上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6.大专三年制学生最后一学期顶岗实习。

篇二: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评价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评价意见

  通过这次的调研,我们主要收集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企业在招聘财会人员时学历不再是唯一的准绳,公司更为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

  财务管理工作包括实务工作和理论工作,各企业需要的财务管理人员大多是一些核算工作,侧重的是实务,所以对于财务管理人员,企业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一进公司马上就能投入工作,免去了公司的培训成本,毕竟一些基本的财务管理核算工作是做出来的,不是“研究”出来的,自然学历在一些初级会计岗位中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问:企业认为现在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欠缺什么?

  宜宾银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王先生答:学生欠缺的是实践经验。作为一名会计专业者,还要对审计及法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四川省宜宾市燕君贸易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李小姐答:实务经验。职业规化及能力与职位的定位

  宜宾寅吾房产集团朱小姐答:遇到问题无法主动,出色地加以解决。安于现状,缺少改善工作、管理的建议和见解。

  (二)、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结构中,中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稀缺。

  经过我们调查发现,目前在人才市场上,初级财务管理人才已相对饱和,甚至过剩,再加上一般财务管理人员企业一般通过内部员工推荐,所以人才市招聘的数量就更少了。中高级财务管理人员一直是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的对象,就目前每年的供需比来看,中级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的紧缺就更严重了。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跨国企业及一些外国企业家纷纷在华设立公司,这就需要大量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本土高级财务管理人才。这一点也让我们充分看清市场需求的变化方向。

  目前财务管理行业处于低端人才不缺,中高级人才告急的阶段。会计、出纳、普通财务管理人员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而要找一个有过硬的专业背景,获取中级以上的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并在相关行业中有3年以的人才却非常的稀缺。

  对本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为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具备经济管理、法律、理财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财务管理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专门管理人才,财务管理专业应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进行设置。

  1.加强财务管理职业素质提升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理论和电子计算机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使财务管理的科学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财务管理学科的发展也赋予了财务专家以新的责任。财务管理的活动几乎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资金的筹集到资金的合法使用及资金的分配,此外还包括企业设立、合并、改组、解散、破产的财务处理。如果继续坚持会计包含财务管理的观点,必然会阻碍会计学与财务管

  理的发展与完善,这在会计与财务管理的教学和财会工作中已体现出来了,正确认识财务管理与会计有助于加强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

  2.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公共基础课程设置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保证学生在必修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选修一定的职业素质培养课程。

  3.拓宽专业,整体优化,增强毕业生的适应性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在时间安排上,前两年半的主要课程及实践环节都统一与同一领域的其他专业有共同的专业基础课,同时又根据人才培养的方向不同设置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则依据专业自身的特点及时加以调整,改变因人设课现象,调整课程设置,构建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4.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加大实践性环节,设置财务管理大作业、专业认识实习、会计模拟实验等,将职业素质课程、综合性课程和学生参与在实践环节的内容,加强实践教学。

  5.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

  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删除陈旧过时和重复的内容,增加现代内容,使课程达到整体优化,对实务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应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大力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采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传统的讲得过多、过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课内精

  讲,课外加强指导,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意见2017-01-0312:46|#2楼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计划,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认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规范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做好我院2012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现提出如下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和落实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2000]2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5]16号)、《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等文件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以适应新形势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彰显高职特点及我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1二、基本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在总体上要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1.体现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紧跟人才需求市场动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找准专业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参照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校中厂、厂,引导行业、企业参与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的开发。

  2.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贯彻四个嵌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突出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3.构建能力核心的职业课程体系

  充分调研、明确岗位群能力要求,结合《课程标准化建设方案》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重视学生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4.完善适应行业的双证书制度

  要对学生取得与专业核心能力密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提出要求,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证书要求与技术发展相适应,完善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

  5.加强教、学、做

  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

  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教学做2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三、方案具体要求

  1.课程类别

  (1)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

  (2)必修课分为通识课程(含实践环节)、专业基础课程(含实践环节)和专业主干课程(含实践环节)。

  (3)选修课分为人文素质课程、专业拓展课程。

  2.学时与教学周要求

  (1)方案总课时原则上不超过2700课时,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应不低于总课时的50%,其中生产性实习应占到80%。

  (2)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90学时。

  (3)周学时原则上安排在20~24学时范围内(含选修课),第一、二学期课时可适当增加。

  (4)前4学期每学期教学周数为19周(一般15周理论教学周+4周整周实践周),第五学期教学周数为10周,由于各专业具体情况不同,在满足每学期总教学周数的情况下,各专业可以合理自行设置,但要尽量避免学生每学期后几周课时数过少或没课的情况发生。

  3.学分计算

  (1)方案总学分原则上限定140-150学分之间(含选修课)。3(2)入学教育与军训、公益劳动、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每周以1学分计算。

  (3)其他课程原则上以15课时1学分计算。4.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要求

  (1)工科专业为毕业设计,文科专业为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时间为12周,利用第五学期前10周的星期六和后10周完成,计12学分,180学时。

  (2)顶岗实习为20周,安排在第六学期,计20学分,300学时。

  5.通识课程安排

  (1)通识课程安排表

  4(2)课程安排说明

  ①1-9项为各专业必开课程,第10项大学英语为除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以外专业必开课程,11-12项高等数学为工科专业必开课程(详见②),13-15项各专业可根据情况选择开设。

  ②高等数学课程为1、2、3、4、8院(系)必修课程。对口单招班级高等数学按90(60+30)课时开设,即第一学期开设高等数学B,第二学期开设高等数学C。

  其他专业开设安排如下:

  5③人文基础课程1、4、6、8、9院(系)在第二学期开设,2、3、5院(系)在第三学期开设。

  ④军事理论/安全教育课程2、3、5院(系)在第二学期开设,1、4、6、8、9院(系)在第三学期开设。

  (3)整周实践安排说明

  ①入学教育与军训为2周,在第一学期开设。

  ②公益劳动为1周,2、3、5院(系)在第一学期开设,1、4、6、8、9院(系)在第二学期开设。

  6.社会能力考核要求

  (1)英语

  非英语类工科专业:建议达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要求;

  非英语类文科专业(艺术类专业除外):建议达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要求;

  涉外类专业:建议达到全国大学英语四级

  要求;

  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传媒艺术系可根据各专业具体情况设定学生必须达到的英语能力等级。

  (2)计算机

  非计算机类专业建议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要求,计算机类专业的计算机能力要求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3)职业资格证书

  各专业学生必须取得一项与本专业核心能力密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由各专业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7.选修课要求

  (1)人文素质课程

  ①要求修满6学分。其中必须取得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2个及以上学分,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八类课程。

  ②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

  语言类:职业汉语、普通话技能与应试指导、日语、韩语、求职英语。

  艺术类:围棋、中国象棋、二胡演奏入门、小提琴音乐艺术欣赏、艺术导论、古典音乐鉴赏、流行音乐鉴赏、影视欣赏、舞蹈鉴赏、美术鉴赏、书法、建筑欣赏、有氧爵士舞、健美。

  社科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汽车文化、生活与化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法律与生活、合同法、体育运动与卫生保健、跨文化交际。

  经管类:身边的经济学、网上购物与网店推广。

  数理类:高等数学。

  ③由团委认定的素质拓展学分可作为该类课程学分,包括拓展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各种科技技能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竞赛活动、课外文体活动等。

  ④除专业要求必须取得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外,学生取得的其他更高级别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每个证书可奖励2个人文素质课程学分。

  (2)专业拓展课程

  ①要求修满6学分。其中必须取得专业限定性选修课程行业文化(课程实施编号为000001X0)2学分,并将该课程体现在教学进程安排表中或者下面的注释中。

  ②工科专业的文科生必须取得专业限定性选修课程大学物理(课程实施编号为000204X0,第一学期开设,周课时4)2学分,并将该课程体现在教学进程安排表下面的注释中。

  ③各专业根据学生需求、教学资源等设定相应的专业拓展课程。

  ④除专业要求必须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外,学生取得的其他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技能证书,每个证书可奖励2个专业拓展课程学分。

  ⑤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并成绩合格的,每项可奖励2个专业拓展课程学分。

  四、方案制定与审定程序

  1.教务处制定、下发;

  2.各院(系)负责人牵头组织,以专业负责人为首的专业建设团队具体实施,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

  3.各专业教研室针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组织研讨,完善方案;

  4.各院(系)组织本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初审;

  5.教务处组织相关专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复审,反馈修订意见;

  6.将最终审核通过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汇总,提交院教学委员会审核批准,下发执行。

  五、其他注意事项

  1.各专业应认真研究、总结本专业以往年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缺陷与不足,结合2011年专业剖析及专业平台数据分析的成果,在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所体现。

  2.各专业中对口单招、中外合作、不同专业方向、订单培养等须根据相应人才培养目标单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对口单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在对中职课程体系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制定,作好中高职衔接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对口单招班级与普招班级差异性。

  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涵盖模块和格式要求基本延续2011年方案(两种模板:传统课程体系模板、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模板),要注意传统课程体系模板七、职业能力与知识结构和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模板八、职业素质教育内容设计中要体现‘321’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内容(在关于在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321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通知中有具体模板),社会能力考核要求这项内容说明要求简洁明了。

  4.课程名称和课程编号要规范,均按11年新编的实施课程名称和实施课程编号填写,如有新增课程请事先按程序申请获取相应课程编号后填写,要避免文字错误、课时学分等数据统计错误和方案前后不对应等问题。

  5.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制定后,要同步进行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或完善工作。

  6.为保证2012级学生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计划于4月底完成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院系专家初审工作,教务处5月上旬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会审(对口单招方案单独集中会审),5月中旬返回院系修正,5月下旬汇总装订。

  教务处

  2011年3月20日

篇三: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评价意见

  Evaluationopinionsontalenttrainingprogram

  汇报人:JinTaiCollege

  有的企业都要求有2~3年工作经验为宜,可见工作经验对于应聘的重要性。工作经验具体到应届毕业生来看也就是实务能力,这不仅要求我们大专学生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要求我们会做,从凭证的填制到账簿的登记直至报表的编制我们都要会独立操作,做到一看就会,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其实这只要通过一定的实习实训是可以做到。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他们对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作岗位会考虑招收。大多企业认为财务管理是一门技术性和实务性很强的工作,因而他们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这点从下面的内容中可以看出:

  问:企业认为现在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欠缺什么?

  **x有限公司王先生答:学生欠缺的是实践经验。作为一名会计专业者,还要对审计及法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四川省**x有限责任公司李小姐答:实务经验。职业规化及能力与职位的定位

  宜宾寅吾房产集团朱小姐答:遇到问题无法主动,出色地加以解决。安于现状,缺少改善工作、管理的建议和见解。

  事实说明,应届毕业生尽管在开始时在应聘会计、审计等岗位时有一些弱势,但发展的机会客观存在,只要自己踏踏实实从基本的核算工作干起,摆正心态,准确定位,工作几年后自己不就是人才市中最具竞争力的群体了,毕竟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二)、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结构中,中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稀缺。

  经过我们调查发现,目前在人才市场上,初级财务管理人才已相对饱和,甚至过剩,再加上一般财务管理人员企业一般通过内部员工推荐,所以人才市招聘的数量就更少了。中高级财务管理人员一直是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的对象,就目前每年的供需比来看,中级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的紧缺就更严重了。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跨国企业及一些外国企业家纷纷在华设立公司,这就需要大量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本土高级财务管理人才。这一点也让我们充分看清市场需求的变化方向。

  目前财务管理行业处于低端人才不缺,中高级人才告急的阶段。会计、出纳、普通财务管理人员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而要找一个有过硬的专业背景,获取中级以上的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并在相关行业中有3年以的人才却非常的稀缺。

  对本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为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具备经济管理、法律、理财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财务管理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专门管理人才,财务管理专业应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进行设置。

  1.加强财务管理职业素质提升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理论和电子计算机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使财务管理的科学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财务管理学科的发展也赋予了财务专家以新的责任。财务管理的活动几乎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资金的筹集到资金的合法使用及资金的分配,此外还包括企业设立、合并、改组、解散、破产的财务处理。如果继续坚持会计包含财务管理的观点,必然会阻碍会计学与财务管

  理的发展与完善,这在会计与财务管理的教学和财会工作中已体现出来了,正确认识财务管理与会计有助于加强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

  2.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公共基础课程设置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保证学生在必修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选修一定的职业素质培养课程。

  3.拓宽专业,整体优化,增强毕业生的适应性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在时间安排上,前两年半的主要课程及实践环节都统一与同一领域的其他专业有共同的专业基础课,同时又根据人才培养的方向不同设置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则依据专业自身的特点及时加以调整,改变因人设课现象,调整课程设置,构建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4.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加大实践性环节,设置财务管理大作业、专业认识实习、会计模拟实验等,将职业素质课程、综合性课程和学生参与在实践环节的内容,加强实践教学。

  个性

  5.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因材施教,发展学生

  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删除陈旧过时和重复的内容,增加现代内容,使课程达到整体优化,对实务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应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大力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采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传统的讲得过多、过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课内精讲,课外加强指导,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计划,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认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规范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做好我院2012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现提出如下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和落实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2000]2

  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5]16号)、《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x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等文件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以适应新形势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彰显高职特点及我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基本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在总体上要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1.体现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紧跟人才需求市场动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找准专业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参照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校中厂、厂,引导行业、企业参与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的开发。

  2.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贯彻四个嵌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突出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3.构建能力核心的职业课程体系

  充分调研、明确岗位群能力要求,结合《课程标准化建设方案》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重视学生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4.完善适应行业的双证书制度

  要对学生取得与专业核心能力密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提出要求,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证书要求与技术发展相适应,完善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

  5.加强教、学、做

  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

  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教学做2

  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三、方案具体要求

  1.课程类别

  (1)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

  (2)必修课分为通识课程(含实践环节)、专业基础课程(含实践环节)和专业主干课程(含实践环节)。

  (3)选修课分为人文素质课程、专业拓展课程。

  2.学时与教学周要求

  (1)方案总课时原则上不超过2700课时,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应不低于总课时的50%,其中生产性实习应占到80%。

  (2)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90学时。

  (3)周学时原则上安排在20~24学时范围内(含选修课),是对口单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在对中职课程体系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制定,作好中高职衔接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对口单招班级与普招班级差异性。

  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涵盖模块和格式要求基本延续20**年方案(两种模板:传统课程体系模板、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模板),要注意传统课程体系模板

  七、职业能力与知识结构和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模板

  八、职业素质教育内容设计中要体现‘321’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内容(在关于在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321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通知中有具体模板),社会能力考核要求这项内容说明要求简洁明了。

  4.课程名称和课程编号要规范,均按11年新编的实施课程名称和实施课程编号填写,如有新增课程请事先按程序申请获取相应课程编号后填写,要避免文字错误、课时学分等数据统计错误和方案前后不对应等问题。

  5.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制定后,要同步进行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或完善工作。

  6.为保证2012级学生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计划于4月底完成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院系专家初审工作,教务

  处5月上旬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会审(对口单招方案单独集中会审),5月中旬返回院系修正,5月下旬汇总装订。

  --------DesignedByJinTaiCollege---------

  教务处

  20**年3月20日

篇四: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评价意见

  Evaluationopinionsontalenttrainingprogram汇报人:JinTaiCoIIege人才培养方案评价意见

  前言:意见是人们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或想法,是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部署工

  作,指导下级机关工作活动的原则、步骤和方法的一种文体。本文档根据意见内容

  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

  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通过这次的调研,我们主要收集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企业在招聘财会人员时学历不再是唯一的准绳,公司更为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

  财务管理工作包括实务工作和理论工作,各企业需要的

  财务管理人员大多是一些核算工作,侧重的是实务,所以对于

  财务

  管理人员,企业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一进公司马上

  就能投入工作,免去了公司的培训成本,毕竟一些基本的财务

  管理核算工作是做岀来的,不是“研究”岀来的,自然学历在

  一些初级会计岗位中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那么,怎样的财务管理人才才能算是市场真正需要的人

  才,是不是一定就需要本科以上学历才算高级财务管理人才?

  答案是否定的。真正合市场“胃口”的财务管理人才大都具有

  3—5年的“实战”经验,并持有过硬的职业资格证书。所以

  丰富的实践经验才是走向成功的法宝。但对于工作经验几乎所

  有的企业都要求有2?3年工作经验为宜,可见工作经验对于

  应聘的重要性。工作经验具体到应届毕业生来看也就是实务能

  力,这不仅要求我们大专学生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功底,而

  且要求我们会做,从凭证的填制到账簿的登记直至报表的编制

  我们都要会独立操作,做到一看就会,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

  培训,其实这只要通过一定的实习实训是可以做到。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他们对一些技术要求不高

  的工作岗位会考虑招收。大多企业认为财务管理是一门技术性

  和实务性很强的工作,因而他们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经验和实

  际操作能力。这点从下面的内容中可以看岀:

  问:企业认为现在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

  欠

  缺什么?

  **x有限公司王先生答:学生欠缺的是实践经验。作为一

  名会计专业者,还要对审计及法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四川省**x有限责任公司李小姐答:实务经验。职业规

  化及能力与职位的定位

  宜宾寅吾房产集团朱小姐答:遇到问题无法主动,出色

  地加以解决。安于现状,缺少改善工作、管理的建议和见解。

  事实说明,应届毕业生尽管在开始时在应聘会计、审计

  等岗位时有一些弱势,但发展的机会客观存在,只要自己踏踏

  实实从基本的核算工作干起,摆正心态,准确定位,工作几年

  后自己不就是人才市中最具竞争力的群体了,毕竟发展需要一

  个过程。

  (二)、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结构中,中高级财务管理人

  才稀缺。

  经过我们调查发现,目前在人才市场上,初级财务管理

  人才已相对饱和,甚至过剩,再加上一般财务管理人员企业一

  般通过内部员工推荐,所以人才市招聘的数量就更少了。中高

  级财务管理人员一直是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的对象,就目前每年

  的供需比来看,中级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高级财务

  管理人才的紧缺就更严重了。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对

  外开放的力

  度不断加大,跨国企业及一些外国企业家纷纷在华

  设立公司,这就需要大量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本土高级财务管

  理人才。这一点也让我们充分看清市场需求的变化方向。

  目前财务管理行业处于低端人才不缺,中高级人才告急

  的阶段。会计、出纳、普通财务管理人员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

  的状况,而要找一个有过硬的专业背景,获取中级以上的会计

  职业资格证书,并在相关行业中有3年以的人才却非常的稀缺。

  对本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为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

  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具备经济管理、法律、理

  财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财务管理领域胜任专业

  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专门管理人才,财务管理专业应按

  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进行设置。

  1?加强财务管理职业素质提升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理论和电子计算机在该领域

  的广泛应用,使财务管理的科学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财务管

  理学科的发展也赋予了财务专家以新的责任。财务管理的活动

  几乎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资金的筹集到资金的合法

  使用及资

  金的分配,此外还包括企业设立、合并、改组、解散、破产的财务处理。如果继续坚持会计包含财务管理的观点,必

  然会阻碍会计学与财务管

  理的发展与完善,这在会计与财务管理的教学和财会工

  作中已体现岀来了,正确认识财务管理与会计有助于加强财务

  管理专业的建设。

  2?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职

  业素质。公共基础课程设置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保证

  学生在必修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选修一定的职业素质培养课

  程。

  3?拓宽专业,整体优化,增强毕业生的适应性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在时间安

  排上,前两年半的主要课程及实践环节都统一与同一领域的其

  他专业有共同的专业基础课,同时又根据人才培养的方向不同

  设置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则依据专业自身的特点及

  时加以调整,改变因人设课现象,调整课程设置,构建紧密配

  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4?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加大实践性环节,设置财务管理大作业、专业认识实习、会计模拟实验等,将职

  业素质课程、综合性课程和学生参与在实践坏节的内容,加强

  实践教学。

  5?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因材施教,发展学生

  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删除陈旧过时和重复的内容,增加

  现代内容,使课程达到整体优化,对实务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应

  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减少必修课,增

  加选修课,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大力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采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传统的讲得过多、过细、“满堂灌”的

  教学模式,课内精讲,课外加强指导,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

  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较为

  充分的发展。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组

  织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计划,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

  领性文件,反映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

  路。认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规范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做好

  我院2012

  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现提岀如下原则

  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和落实教育部《关于制

  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2000]2

  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5116号)、《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x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

  等文件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

  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大力推

  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以适应新形势发展对高等职业

  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彰显高职特点及我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和较强社会适应能

  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1二、基本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在总体上要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职业成长

  规

  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职

  业能力的培养。

  1.

  体现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紧跟人才需求市场动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找准专业

  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参照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与行

  业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校中厂、厂,引

  导行业、企业参与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的开发。

  2.

  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贯彻四个嵌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教学与生

  产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突出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3.

  构建能力核心的职业课程体系

  充分调研、明确岗位群能力要求,结合《课程标准化建

  设方案》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重视学生职业能力、方法能

  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4.

  完善适应行业的双证书制度

  要对学生取得与专业核心能力密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提岀要求,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证书要求与技术发展相

  适应,完善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

  5.

  加强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

  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

  教学做2

  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

  段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

  力和社会能力,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三、方案具体要求

  1.

  课程类别

  (1)

  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

  (2)

  必修课分为通识课程(含实践环节)、专业基础课

  程(含实践环节)和专业主干课程(含实践环节)。

  (3)

  选修课分为人文素质课程、专业拓展课程。

  2.

  学时与教学周要求

  (1)

  方案总课时原则上不超过2700课时,实践教学环

  节课时应不低于总课时的50%,其中生产性实习应占到80%0

  (2)

  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90学时。

  (3)

  周学时原则上安排在20"24学时范围内(含选修

  课),共18

  ③

  人文基础课程1、4、6、&9院(系)在共18

  社科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汽车文化、生活与化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法律与生活、合同法、体育运动与卫生保健、跨文化交际。

  经管类:身边的经济学、网上购物与网店推广。

  数理类:高等数学。

  ③

  由团委认定的素质拓展学分可作为该类课程学分,包

  括拓展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的

  各种科技技能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竞赛活动、课外文体活动等。

  ④

  除专业要求必须取得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外,学

  生取得的其他更高级别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每个证书可

  奖励2个人文素质课程学分。

  (2)专业拓展课程

  ①

  要求修满6学分。其中必须取得专业限定性选修课程

  行业文化(课程实施编号为000001X0)2学分,并将该课程体

  现在教学进程安排表中或者下面的注释中。

  ②

  工科专业的文科生必须取得专业限定性选修课程大学

  物理(课程实施编号为000204X0,共18

  6.

  将最终审核通过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汇总,提交院教

  学委员会审核批准,下发执行。

  五、其他注意事项

  1.

  各专业应认真研究、总结本专业以往年级人才培养方

  案中的缺陷与不足,结合20**年专业剖析及专业平台数据分

  析的成果,在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所体现。

  2.

  各专业中对口单招、中外合作、不同专业方向、订单

  培养等须根据相应人才培养目标单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特别

  是对口单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在对中职课程体系充分调研分

  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制定,作好中高职衔接课程、专业核心

  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对口单招班级与普招班级差异性。

  3.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涵盖模块和格式要求基本延续20**年方案(两种模板:传统课程体系模板、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模

  板),要注意传统课程体系模板

  七、职业能力与知识结构和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模板

  八、职业素质教育内容设计中要体现"321"职业素质教

  育课程体系内容(在关于在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321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通知中有具体模板),社会能力考核

  要求这项内容说明要求简洁明了。

  共18

篇五: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评价意见

  通过这次的调研,我们主要收集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企业在财会人员时学历不再是唯一的准绳,公司更为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

  财务工作包括实务工作和理论工作,各企业需要的财务管理人员大多是一些核算工作,侧重的是实务,所以对于财务管理人员,企业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一进公司马上就能投入工作,免去了公司的本钱,毕竟一些根本的财务管理核算工作是做出来的,不是“研究”出来的,自然学历在一些初级会计岗位中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那么,怎样的财务管理人才才能算是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是不是一定就需要本科以上学历才算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答案是否认的。真正合市场“胃口”的财务管理人才大都具有3—5年的“实战”经验,并持有过硬的职业资格证书。所以丰富的实践经验才是走向成功的法宝。但对于工作经验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要求有2~3年工作经验为宜,可见工作经验对于应聘的重要性。工作经验具体到应届毕业生来看也就是实务能力,这不仅要求我们大专学生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要求我们会做,从凭证的填制到账簿的登记直至报表的编制我们都要会独立操作,做到一看就会,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其实这只要通过一定的实习实训是可以做到。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他们对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作岗位会考虑招收。大多企业认为财务管理是一门技术性和实务性很强的工作,因而他们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这点从下面的内容中可以看出:

  问:企业认为现在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欠缺什么?

  宜宾银龙投资集团王先生答:学生欠缺的是实践经验。作为一名会计专业者,还要对审计及法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四川省宜宾市燕君贸易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李小姐答:实务经验。职业规化及能力与职位的定位

  宜宾寅吾房产集团朱小姐答:遇到问题无法主动,出色地加以解决。安于现状,缺少改善工作、管理的建议和见解。

  事实说明,应届毕业生尽管在开始时在应聘会计、审计等岗位时有一些弱势,但开展的时机客观存在,只要自己踏踏实实从根本的核算工作干起,摆正心态,准确定位,工作几年后自己不就是人才市中最具竞争力的群体了,毕竟开展需要一个过程。

  (二)、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结构中,中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稀缺。

  经过我们调查发现,目前在人才市场上,初级财务管理人才已相对饱和,甚至过剩,再加上一般财务管理人员企业一般通过内部推荐,所以人才市招聘的数量就更少了。中高级财务管理人员一直是企业资源竞争的对象,就目前每年的供需比来看,中级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的紧缺就更严重了。尤其是中国参加WTO后,随着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跨国企业及一些外国企业家纷纷在华设立公司,这就需要大量熟悉国际会计准那么的外乡高级财务管理人才。这一点也让我们充分看清市场需求的变化方向。

  目前财务管理行业处于低端人才不缺,中高级人才告急的阶段。会计、出纳、普通财务管理人员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而要找一个有过硬的专业背景,获取中级以上的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并在相关行业中有3年以的人才却非常的稀缺。

  对本专业建立和开展的建议和措施<>

  为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开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根底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具备经济管理、法律、理财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财务管理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专门管理人才,财务管理专业应按照“厚根底、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那么进行设置。

  1.加强财务管理职业素质提升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数学理论和电子计算机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使财务管理的科学水平到达了新的高度,财务管理学科的开展也赋予了财务专家以新的责任。财务管理的活动几乎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资金的筹集到资金的合法使用及资金的分配,此外还包括企业设立、合并、改组、解散、破产的财务处理。如果继续坚持会计包含财务管理的观点,必然会阻碍会计学与财务管

  理的开展与完善,这在会计与财务管理的教学和财会工作中已表达出来了,正确认识财务管理与会计有助于加强财务管理专业的建立。

  2.坚持德智体全面开展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开展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公共根底课程设置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保证学生在必修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选修一定的职业素质培养课程。

  3.拓宽专业,整体优化,增强毕业生的适应性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在时间安排上,前两年半的主要课程及实践环节都统一与同一领域的其他专业有共同的专业根底课,同时又根据人才培养的方向不同设置一定数量的选修

  课程,专业课程那么依据专业自身的特点及时加以调整,改变因人设课现象,调整课程设置,构建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4.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加大实践性环节,设置财务管理大作业、专业认识实习、会计模拟实验等,将职业素质课程、综合性课程和学生参与在实践环节的内容,加强实践教学。

  5.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因材施教,开展学生个性

  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删除陈旧过时和重复的内容,增加现代内容,使课程到达整体优化,对实务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应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大力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采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传统的讲得过多、过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课内精讲,课外加强指导,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开展。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那么意见**-01-0312:46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认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标准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做好我院**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现提出如下原那么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和落实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方案的原那么意见》(教高[2000]2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假设干意见》(教高[**]16号)、《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开展规划(**-**)》、《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2X)》、《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专业建立规划(**-**)》等文件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效劳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走产学结合的开展道路,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以适应新形势开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彰显高职特点及我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根本原那么

  人才培养方案在总体上要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开展的原那么,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1.表达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紧跟人才需求市场动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找准专业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参照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校中厂、厂,引导行业、企业参与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的开发。

  2.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贯彻四个嵌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表达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突出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3.构建能力核心的职业课程体系

  充分调研、明确岗位群能力要求,结合《课程标准化建立方案》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重视学生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4.完善适应行业的双证书

  要对学生取得与专业核心能力密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提出要求,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证书要求与技术开展相适应,完善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

  5.加强教、学、做

  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

  继续推行任务驱动、工程导向、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教学做2

  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三、方案具体要求

  1.课程类别

  (1)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

  (2)必修课分为通识课程(含实践环节)、专业根底课程(含实践环节)和专业主干课程(含实践环节)。

  (3)选修课分为人文素质课程、专业拓展课程。

  2.学时与教学周要求

  (1)方案总课时原那么上不超过2700课时,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应不低于总课时的50%,其中生产性实习应占到80%。

  (2)每门课程原那么上不超过90学时。

  (3)周学时原那么上安排在20~24学时范围内(含选修课),第一、二学期课时可适当增加。

  (4)前4学期每学期教学周数为19周(一般15周理论教学周+4周整周实践周),第五学期教学周数为10周,由于各专业具体情况不同,在满足每学期总教学周数的情况下,各专业可以合理自行设置,但要尽量防止学生每学期后几周课时数过少或没课的情况发生。

  3.学分计算

  (1)方案总学分原那么上限定140-150学分之间(含选修课)。3

  (2)入学教育与军训、公益劳动、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每周以1学分计算。

  (3)其他课程原那么上以15课时1学分计算。4.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要求

  (1)工科专业为毕业设计,文科专业为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时间为12周,利用第五学期前10周的星期六和后10周完成,计12学分,180学时。

  (2)顶岗实习为20周,安排在第六学期,计20学分,300学时。

  5.通识课程安排

  (1)通识课程安排表

  (2)课程安排说明

  ①1-9项为各专业必开课程,第10项大学英语为除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以外专业必开课程,11-12项高等数学为工科专业必开课程(详见②),13-15项各专业可根据情况选择开设。

  ②高等数学课程为1、2、3、4、8院(系)必修课程。对口单招班级高等数学按90(60+30)课时开设,即第一学期开设高等数学B,第二学期开设高等数学C。

  其他专业开设安排如下:

  ③人文根底课程1、4、6、8、9院(系)在第二学期开设,2、3、5院(系)在第三学期开设。

  ④军事理论/平安教育课程2、3、5院(系)在第二学期开设,1、4、6、8、9院(系)在第三学期开设。

  (3)整周实践安排说明

  ①入学教育与军训为2周,在第一学期开设。

  ②公益劳动为1周,2、3、5院(系)在第一学期开设,1、4、6、8、9院(系)在第二学期开设。

  6.社会能力要求

  (1)英语

  非英语类工科专业:建议到达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要求;

  非英语类文科专业(艺术类专业除外):建议到达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要求;

  涉外类专业:建议到达全国大学英语四级

  要求;

  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传媒艺术系可根据各专业具体情况设定学生必须到达的英语能力等级。

  (2)计算机

  非计算机类专业建议到达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要求,计算机类专业的计算机能力要求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3)职业资格证书

  各专业学生必须取得一项与本专业核心能力密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由各专业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7.选修课要求

  (1)人文素质课程

  ①要求修满6学分。其中必须取得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2个及以上学分,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八类课程。

  ②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

  语言类:职业汉语、普通话技能与应试指导、日语、韩语、求职英语。

  艺术类:围棋、中国象棋、二胡演奏入门、小提琴音乐艺术欣赏、艺术导论、古典音乐鉴赏、流行音乐鉴赏、影视欣赏、舞蹈鉴赏、美术鉴赏、书法、建筑欣赏、有氧爵士舞、健美。

  社科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汽车文化、生活与化学、大学生心理安康、法律与生活、法、体育运动与卫生保健、跨文化交际。

  经管类:身边的经济学、网上购物与网店推广。

  数理类:高等数学。

  ③由团委认定的素质拓展学分可作为该类课程学分,包括拓展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各种科技技能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与志愿效劳活动、竞赛活动、课外文体活动等。

  ④除专业要求必须取得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外,学生取得的其他更高级别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每个证书可奖励2个人文素质课程学分。

  (2)专业拓展课程

  ①要求修满6学分。其中必须取得专业限定性选修课程行业文化(课程实施编号为000001X0)2学分,并将该课程表达在教学进程安排表中或者下面的注释中。

  ②工科专业的文科生必须取得专业限定性选修课程大学物理(课程实施编号为000204X0,第一学期开设,周课时4)2学分,并将该课程表达在教学进程安排表下面的注释中。

  ③各专业根据学生需求、教学资源等设定相应的专业拓展课程。

  ④除专业要求必须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外,学生取得的其他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技能证书,每个证书可奖励2个专业拓展课程学分。

  ⑤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并成绩合格的,每项可奖励2个专业拓展课程学分。

  四、方案制定与审定程序

  1.教务处制定、下发;

  2.各院(系)负责人牵头组织,以专业负责人为首的专业建立团队具体实施,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

  3.各专业教研室针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组织研讨,完善方案;

  4.各院(系)组织本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初审;

  5.教务处组织相关专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复审,反响修订意见;

  6.将最终审核通过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汇总,提交院教学委员会审核批准,下发执行。

  五、其他本卷须知

  1.各专业应认真研究、总结本专业以往年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缺陷与缺乏,结合**年专业剖析及专业平台数据分析的成果,在**级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所表达。

  2.各专业中对口单招、中外合作、不同专业方向、订单培养等须根据相应人才培养目标单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对口单招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要在对中职课程体系充分调研分析的根底上,有针对性制定,作好中高职衔接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要表达对口单招班级与普招班级差异性。

  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涵盖模块和格式要求根本延续**年方案(两种模板:传统课程体系模板、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模板),要注意传统课程体系模板七、职业能力与知识结构和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模板八、职业素质教育内容设计中要表达‘321’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内容(在关于在**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321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通知中有具体模板),社会能力考核要求这项内容说明要求简洁明了。

  4.课程名称和课程编号要标准,均按11年新编的实施课程名称和实施课程编号填写,如有新增课程请事先按程序申请获取相应课程编号后填写,要防止文字错误、课时学分等数据统计错误和方案前后不对应等问题。

  5.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制定后,要同步进行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或完善工作。

  6.为保证**级学生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方案于4月底完成**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院系专家初审工作,教务处5月上旬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会审(对口单招方案单独集中会审),5月中旬返回院系修正,5月下旬汇总装订。

  教务处

  **年3月20日

篇六: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意见

  嘉兴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评审意见表(仅供参考)

  项

  目

  专业定位是否准确

  专业培养目标是否明确

  制定培养方案的总体思路是否清晰

  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是否合理

  培养方案是否体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课程整合,课程、环节体系优化

  课程内容是否符合时代要求、体现教育思想、观念更新

  能力要求与培养措施

  素质要求与培养措施

  创新意识、能力要求与培养措施

  ……

  综

  合

  评

  审

  意

  见

  评审人(签名):

  年

  月

  日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篇七: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认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标准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做好我院**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现提出如下原那么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和落实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方案的原那么意见》(教高[2000]2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假设干意见》(教高[**]16号)、《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开展规划(**-**)》、《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2X)》、《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专业建立规划(**-**)》等文件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效劳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走产学结合的开展道路,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以适应新形势开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彰显高职特点及我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根本原那么

  人才培养方案在总体上要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开展的原那么,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1.表达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紧跟人才需求市场动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找准专业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参照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校中厂、厂,引导行业、企业参与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的开发。

  2.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贯彻四个嵌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表达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突出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3.构建能力核心的职业课程体系

  充分调研、明确岗位群能力要求,结合《课程标准化建立方案》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重视学生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4.完善适应行业的双证书

  要对学生取得与专业核心能力密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提出要求,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证书要求与技术开展相适应,完善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

  5.加强教、学、做

  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

  继续推行任务驱动、工程导向、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教学做2

  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三、方案具体要求

  1.课程类别

  (1)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

  (2)必修课分为通识课程(含实践环节)、专业根底课程(含实践环节)和专业主干课程(含实践环节)。

  (3)选修课分为人文素质课程、专业拓展课程。

  2.学时与教学周要求

  (1)方案总课时原那么上不超过2700课时,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应不低于总课时的50%,其中生产性实习应占到80%。

  (2)每门课程原那么上不超过90学时。

  (3)周学时原那么上安排在20~24学时范围内(含选修课),第一、二学期课时可适当增加。

  (4)前4学期每学期教学周数为19周(一般15周理论教学周+4周整周实践周),第五学期教学周数为10周,由于各专业具体情况不同,在满足每学期总教学周数的情况下,各专业可以合理自行设置,但要尽量防止学生每学期后几周课时数过少或没课的情况发生。

  3.学分计算

  (1)方案总学分原那么上限定140-150学分之间(含选修课)。3

  (2)入学教育与军训、公益劳动、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每周以1学分计算。

  (3)其他课程原那么上以15课时1学分计算。4.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要求

  (1)工科专业为毕业设计,文科专业为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时间为12周,利用第五学期前10周的星期六和后10周完成,计12学分,180学时。

  (2)顶岗实习为20周,安排在第六学期,计20学分,300学时。

  5.通识课程安排

  (1)通识课程安排表

  (2)课程安排说明

  ①1-9项为各专业必开课程,第10项大学英语为除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以外专业必开课程,11-12项高等数学为工科专业必开课程(详见②),13-15项各专业可根据情况选择开设。

  ②高等数学课程为1、2、3、4、8院(系)必修课程。对口单招班级高等数学按90(60+30)课时开设,即第一学期开设高等数学B,第二学期开设高等数学C。

  其他专业开设安排如下:

  ③人文根底课程1、4、6、8、9院(系)在第二学期开设,2、3、5院(系)在第三学期开设。

  ④军事理论/平安教育课程2、3、5院(系)在第二学期开设,1、4、6、8、9院(系)在第三学期开设。

  (3)整周实践安排说明

  ①入学教育与军训为2周,在第一学期开设。

  ②公益劳动为1周,2、3、5院(系)在第一学期开设,1、4、6、8、9院(系)在第二学期开设。

  6.社会能力要求

  (1)英语

  非英语类工科专业:建议到达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要求;

  非英语类文科专业(艺术类专业除外):建议到达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要求;

  涉外类专业:建议到达全国大学英语四级

  要求;

  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传媒艺术系可根据各专业具体情况设定学生必须到达的英语能力等级。

  (2)计算机

  非计算机类专业建议到达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要求,计算机类专业的计算机能力要求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3)职业资格证书

  各专业学生必须取得一项与本专业核心能力密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由各专业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7.选修课要求

  (1)人文素质课程

  ①要求修满6学分。其中必须取得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2个及以上学分,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八类课程。

  ②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

  语言类:职业汉语、普通话技能与应试指导、日语、韩语、求职英语。

  艺术类:围棋、中国象棋、二胡演奏入门、小提琴音乐艺术欣赏、艺术导论、古典音乐鉴赏、流行音乐鉴赏、影视欣赏、舞蹈鉴赏、美术鉴赏、书法、建筑欣赏、有氧爵士舞、健美。

  社科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汽车文化、生活与化学、大学生心理安康、法律与生活、法、体育运动与卫生保健、跨文化交际。

  经管类:身边的经济学、网上购物与网店推广。

  数理类:高等数学。

  ③由团委认定的素质拓展学分可作为该类课程学分,包括拓展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各种科技技能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与志愿效劳活动、竞赛活动、课外文体活动等。

  ④除专业要求必须取得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外,学生取得的其他更高级别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每个证书可奖励2个人文素质课程学分。

  (2)专业拓展课程

  ①要求修满6学分。其中必须取得专业限定性选修课程行业文化(课程实施编号为000001X0)2学分,并将该课程表达在教学进程安排表中或者下面的注释中。

  ②工科专业的文科生必须取得专业限定性选修课程大学物理(课程实施编号为000204X0,第一学期开设,周课时4)2学分,并将该课程表达在教学进程安排表下面的注释中。

  ③各专业根据学生需求、教学资源等设定相应的专业拓展课程。

  ④除专业要求必须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外,学生取得的其他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技能证书,每个证书可奖励2个专业拓展课程学分。

  ⑤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并成绩合格的,每项可奖励2个专业拓展课程学分。

  四、方案制定与审定程序

  1.教务处制定、下发;

  2.各院(系)负责人牵头组织,以专业负责人为首的专业建立团队具体实施,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

  3.各专业教研室针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组织研讨,完善方案;

  4.各院(系)组织本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初审;

  5.教务处组织相关专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复审,反响修订意见;

  6.将最终审核通过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汇总,提交院教学委员会审核批准,下发执行。

  五、其他本卷须知

  1.各专业应认真研究、总结本专业以往年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缺陷与缺乏,结合**年专业剖析及专业平台数据分析的成果,在**级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所表达。

  2.各专业中对口单招、中外合作、不同专业方向、订单培养等须根据相应人才培养目标单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对口单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在对中职课程体系充分调研分析的根底上,有针对性制定,作好中高职衔接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要表达对口单招班级与普招班级差异性。

  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涵盖模块和格式要求根本延续**年方案(两种模板:传统课程体系模板、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模板),要注意传统课程体系模板七、职业能力与知识结构和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模板八、职业素质教育内容设计中要表达‘321’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内容(在关于在**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321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通知中有具体模板),社会能力考核要求这项内容说明要求简洁明了。

  4.课程名称和课程编号要标准,均按11年新编的实施课程名称和实施课程编号填写,如有新增课程请事先按程序申请获取相应课程

  编号后填写,要防止文字错误、课时学分等数据统计错误和方案前后不对应等问题。

  5.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制定后,要同步进行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或完善工作。

  6.为保证**级学生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方案于4月底完成**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院系专家初审工作,教务处5月上旬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会审(对口单招方案单独集中会审),5月中旬返回院系修正,5月下旬汇总装订。

  教务处

  **年3月20日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意见**-01-0314:47

  各教学单位: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也是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具体反映。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的办学定位,实现“实根底、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不断推进专业建立,提高办学质量,根据蚌埠学院关于制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那么意见(院字**16号)、关于制定(修订)**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教务字**14号)等文件精神,现对制定(修订)**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关于学制、课程设臵、学分要求、实践教学环节

  1、四年制普通本科专业(含“对口中职招生”的本科专业)

  ⑴学制:四年,八学期制。

  ⑵课程设臵:一般分公共根底课、学科专业根底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各方向模块的学分应尽可能一致)、专业任选课(所列课程门数必须多于应选的课程门数)和公共选修课六大类。

  ⑶学时:文科各专业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严格控制在2500学时以内,理工类专业一般控制在2550学时以内。

  ⑷学分:以0.5为最小单位,折算方法为二舍三入,七退八进。

  ①课内教学环节学分计算标准:16学时折算1学分。

  ②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分计算标准:原那么上按每周1学分进行折算。

  ③最低毕业学分:文科各专业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190~192学分,理工类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196~198学分。

  ⑸关于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与学分安排:

  ①学校规定工程(由教务处统一设定时间与学分):入学与平安教育0.5周,0学分;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3周,4学分;社会实践活动3周,3学分;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第二课堂):理工类专业5~7学分,文科类专业3~6学分,由各教学系根据专业特点自主安排;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共16(8+8)周,各8学分,两者时间在第七、八学期可打通安排使用;毕业教育:1周,0学分。

  ②各专业自行安排的工程:各教学系可根据专业特点,在以上规定工程之外安排课程设计、专业实习(见习)、综合试验与综合训练等实践教学活动,学分控制在6~15之间。

  ⑹关于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安康教育三门课程的教学安排: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由教务处按照蚌埠学院大学生职业开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施方案(院教字**10号)、蚌埠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实施方案(院教

  字**11号)的规定统一安排教学;大学生心理安康教育由教务处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

  学生心理安康教育课程教学根本要求(教思政厅**5号)的要求安排教学。

  2、两年制“专升本”专业:自**级起,“专升本”各专业均要制定独立编班运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⑴学制:两年,四学期制。

  ⑵课程设臵:一般分专业根底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各方向模块的学分应尽可能一致)、专业任选课(所列课程门数必须多于应选的门数)和公共选修课五大类。

  ⑶学时:文科各专业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严格控制在900学时以内,理工类专业一般控制在1000学时以内。

  ⑷学分:以0.5为最小单位,折算方法为二舍三入,七退八进。

  ①课内教学环节学分计算标准:16学时折算1学分。

  ②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分计算标准:原那么上按每周1学分进行折算。

  ③最低毕业学分:文科各专业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最低毕业学分原那么上控制在85~89学分,理工类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一般控制在90~94学分。

  ⑸关于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与学分安排:

  ①学校规定工程(由教务处统一设定时间与学分):社会实践活动2周,2学分;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第二课堂):理工类专业3~5学分,文科类专业2~4学分,由各教学系根据专业特点自主安排;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共16(8+8)周,各8学分,两者时间在第七、八学期可打通安排使用;毕业教育:1周,0学分。

  ②各专业自行安排的工程:各教学系可根据专业特点,在以上

  规定工程之外安排课程设计、专业实习(见习)、综合试验与综合训练等实践教学活动,学分一般控制在10学分以内。

  ⑹关于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安排:由教务处按照相关文件规定,统一安排教学。

  二、需要制定(修订)**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

  1、需要制定**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本科专业

  (1)**年新获批招生的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艺术与科技。

  (2)**级两年制“专升本”专业:市场营销、英语、学前教育(师范)、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视觉传达设计等。

  (3)**级“对口中职招生”的本科专业: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根据省教育厅相关要求,**级“对口中职招生”的各本科专业须根据生源特点单独制定符合其学习特点与需要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需要修订**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本科专业:

  除已在**年完成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的食品卫生与营养学、软件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程、交通运输等10个专业外,其余的26个已招生的本科专业。

  三、工作要求

  1、各系要高度重视本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工作,充分认识人才培养方案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要充分听取广阔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认真深入的集体研究和讨论,并按照学院规

  定的相关程序完成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的工作。

  2、要积极组织开展调研,积极聘请区域内知名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共同参与,了解用人单位需求;要学习、借鉴和吸收有关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先进理念和做法;要充分考虑**年12月7日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工作考评会”上专家提出的相关意见,力争使**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臵、专业方向设臵等更加科学、合理、实用,更加贴近区域经济社会开展需求。

  3、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比例,整合实践教学内容,积极构建“三层次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即既有包含根底层、提高层和综合层的课内实践教学,又同时强调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制定(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表达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的办学定位。

  4、对于跨系(部)开设的课程(包括学科专业根底课及各类专业课),专业所在系应主动征求开课系(部)的意见,以确保相关课程的开课次序和学时安排的科学合理。

  5、自**级起对现行课程编码规那么进行补充、完善,**版课程编码规那么具体见附件1。

  6、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稿后打印一式三份,经本教学单位主任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于**年5月20日之前送交教务处高善春老师处,电子稿同时发送至。教务处拟在**年5月底前,组织校内外专家完成**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审定工作。

  四、有关说明

  1、本年度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仍为每年一次的“小修”,因此,已招生的各四年制普通本科专业**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可在**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子稿的根底上进行修改和完善;新获批准招生的四年制普通本科专业及“对口中职招生”的本科专业可比照**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子稿中的相近或相同专业进行修改和完善。

  2、除上述必须制定(修订)**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外,其余本科专业可以视需要,根据本“意见”进行微调。

  3、**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子稿及**级两年制“专升本”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模版由教务处统一发给各系教学秘书。

  4、各系在制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中,如遇特殊情况,请及时会同教务处协商解决。

  附件:

  1、蚌埠学院**版课程编码规那么

  2、制定(修订)**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材料表

  二○一四年四月十六日

  附件1蚌埠学院**版课程编码规那么

  学校从**年起将新增四年制“对口中职招生”本科专业,而两年制“专升本”本科专业也需要按规定制定与普通四年制本科专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且独立编班上课,为防止新增的“对口中职招生”本科专业以及

  “专升本”专业的局部课程与“教务管理系统”中已有同名课程出现代码冲突(即课程名称相同,但其学分、学时、类型、开课单位以及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等信息不同)的情况,自**级起对现行课程编码规那么进行补充、完善,具体规定如下:

  **版课程代码由7位字符组成,第1位是开课单位的代码;第2、3位为专业类型的区分码;第4位是课程类型代码;第5~7位代表的是开课单位同一类型课程的流水号。

  1、开课单位代码

  ⑴开课单位代码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⑵各开课单位代码分配见下表:

  2、专业类型的区分码

  普通四年制本科专业课程用“01”表示,普通专科专业课程以“02”表示,普通本、专科要求相同的课程用“03”表示,独立开课的两年制“专升本”专业课程以“04”表示,四年制“对口中职招生”本科专业课程用“05”表示。

  3、课程类型代码

  4、课程流水号:

  课程流水号由开课单位将相同类型的课程自行排序确定,为X01~X99(X为开课单位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的教研室代码或专业代码,由开课单位用阿拉伯数字自行分配给相关教研室或专业)。

  5、关于课程代码的说明

  ⑴一门课程只有一个代码,只有各要素都相同才是同一门课程。课程名称相同、学时不同的课程,统一在课程名称后加上罗马数字I、Ⅱ、Ⅲ、IV……相区分,I为高层次、多学时的课程,Ⅱ次之,依此类推,如高等数学I、高等数学II等,编制不同的代码;分几个学期开设的课程在课程名称后用①、②……(分两学期开设的课程用上、下)相区别,如高等数学I(上)、高等数学I(下)等在“电子教务管理系统”中视作不同课程,使用不同的课程代码。

  ⑵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格式模版所列的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学校规定的工程由教务处编制课程代码,其余的实践教学活动课程代码由系部根据编码规那么自行确定。

  附件2:制定(修订)**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材料移交表

  (教学系盖章)

  教学系材料移交人(签名):

  日期:

  教务处材料接收人(签名):

  日期:

篇八: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意见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意见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意见

  各教学单位:

  1、本科各专业原来开设《大学语文》,经基础部申请,教务处审核批准,现调整为《应用写作》,请基础部提供该课程编号。

  2、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过初步审核,需要修改的部分在文稿中以“红底色”显示,格式不符的已在文件中已经做过调整,故要求各单位在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时以本次发回的为基础,修改后去除修改标记。

  3、本科学期论文开设3(5、6、7)个学期,每学期工作时间为2周,每学期学分计0.5学分。

  4、各分院需要上交的终稿文件(纸质、电子版各一份,纸质的需要各分院院长在每个文件前签字)包括:

  (1)本科、专科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电子版文档命名方式:本科(专科)+专业名称;

  (2)本科、专科课程统计汇总表:以分院为单位汇总为一个电子文件(该文件为一个Excel表格,里面含一专科列表和一本科列表),电子版命名方式:统计+分院名称;

  (3)本科、专科专业公共选修课一览表:以分院为单位分别汇总为一个专科的电子文件和一个本科的电子文件,文件命名方式:本科公选课+分院名称、专科公选课+分院名称;

  5、三个教学部本次修改后需要上交的终稿文件包括:本科、专科课程统计汇总表;本科、专科专业公共选修课一览表。格式要求同上。

  6、请各专业严格审核公共基础课的课时和学分,调整课程设置要调整相应的数据。

  7、给别的单位提供课程的教学单位,要求在4月26日下班前提交课程编号,编号列表直接发回http://www.ahsrst.cn邮箱并注明,其他分院届时到邮箱中查取,密码:88530070。

  8、本项工作截止时间:2011年5月4日下班前。

  教务处

  2011年4月25日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情况记录2017-01-0317:47|#2楼

  评审时间:

  主持人:

  记录员:

  参加人员:

  一、评审要求:

  (一)学期上课周数是否是18周(各专业第四学期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5周)。

  (二)*每学期考试课程门数为2-4门,各专业总考试科目总计不得少于12门。

  (三)*英语三级、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和专业有关的职业(执业)考试为2015级高职学生必参加的考试,与专业有关的职业(执业)考试证书为必拿证书,各专业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与专业有关的职业(执业)考试证书考哪些。

  (四)毕业实习安排10个月,是否设有1-2个月自主创业实习期。

  (五)*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可设置的专业方向、就业面向应与《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专业简介》中要求一致。

  (六)公共课和公共选修课课程名称是否都是全称,是否与学院下达的文件一致,课程代码是否用了公教部编写的.课程代码。

  (七)教学进程表数据是否填全,汇总数据是否有误。

  (八)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构成及说明是否按照:1、专业的社会需求调研分析;2、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3、修业年限与学制;4、职业技术领域分析;5、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6、教学环节进程安排表;7、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8、教学进程表;9、必要的说明等几部分构成。

  (九)排版格式是否按照要求进行,专业是否用全称。

  (十)*课程代码编写是否符合要求。

  (十一)*中职专业中德育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课是否为必修课。

  (十二)不规则学时的课程在制定计划时是否注明具体排课的周、学时。

  注:*为重点评审内容。

  二、评审记录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意见】

篇九: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意见

  Thebiggestreasonforaperson"sfailureisthathelackssufficientconfidenceinhisownabilities,andeventhinksthatheisboundtofail.勤学乐观

  天天向上(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

  人才培养方案评价意见

  通过这次的调研,我们主要收集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企业在招聘财会人员时学历不再是唯一的准绳,公司更为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

  财务管理工作包括实务工作和理论工作,各企业需要的财务管理人员大多是一些核算工作,侧重的是实务,所以对于财务管理人员,企业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一进公司马上就能投入工作,免去了公司的培训成本,毕竟一些基本的财务管理核算工作是做出来的,不是“研究”出来的,自然学历在一些初级会计岗位中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那么,怎样的财务管理人才才能算是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是不是一定就需要本科以上学历才算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答案是否定的。真正合市场“胃口”的财务管理人才大都具有3—5年的“实战”经验,并持有过硬的职业资格证书。所以丰富的实践经验才是走向成功的法宝。但对于工作经验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要求有2~3年工作经验为宜,可见工作经验对于应聘的重要性。工作经验具体到来看也就是实务能力,这不仅要求我们大专学生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要求我们会做,从凭证的填制

  到账簿的登记直至报表的编制我们都要会独立操作,做到一看就会,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其实这只要通过一定的实习实训是可以做到。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企业在招聘时,他们对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作岗位会考虑招收。大多企业认为财务管理是一门技术性和实务性很强的工作,因而他们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这点从下面的内容中可以看出:

  问:企业认为现在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欠缺什么?

  宜宾银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王先生答:学生欠缺的是实践经验。作为一名会计专业者,还要对审计及法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四川省宜宾市燕君贸易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李小姐答:实务经验。职业规化及能力与职位的定位

  宜宾寅吾房产集团朱小姐答:遇到问题无法主动,出色地加以解决。安于现状,缺少改善工作、管理的建议和见解。

  事实说明,尽管在开始时在应聘会计、审计等岗位时有一些弱势,但发展的机会客观存在,只要自己踏踏实实从基本的核算工作干起,摆正心态,准确定位,工作几年后自己不就是人才市中最具竞争力的群体了,毕竟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二)、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结构中,中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稀缺。

  经过我们调查发现,目前在人才市场上,初级财务管理人才已相对饱和,甚至过剩,再加上一般财务管理人员企业一般通过内部员工推荐,所以人才市招聘的数量就更少了。中高级财务管理人员一直是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的对象,就目前每年的供需比来看,中级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的紧缺就更严重了。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跨国企业及一些外国企业家纷纷在华设立公司,这就需要大量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本土高级财务管理人才。这一点也让我们充分看清市场需求的变化方向。

  目前财务管理行业处于低端人才不缺,中高级人才告急的阶段。会计、出纳、普通财务管理人员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而要找一个有过硬的专业背景,获取中级以上的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并在相关行业中有3年以的人才却非常的稀缺。

  对本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为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具备经济管理、法律、理财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财务管理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高级应

  用型、复合型专门管理人才,财务管理专业应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进行设置。

  1.加强财务管理职业素质提升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理论和电子计算机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使财务管理的科学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财务管理学科的发展也赋予了财务专家以新的责任。财务管理的活动几乎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资金的筹集到资金的合法使用及资金的分配,此外还包括企业设立、合并、改组、解散、破产的财务处理。如果继续坚持会计包含财务管理的观点,必然会阻碍会计学与财务管

  理的发展与完善,这在会计与财务管理的教学和财会工作中已体现出来了,正确认识财务管理与会计有助于加强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

  2.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公共基础课程设置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保证学生在必修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选修一定的职业素质培养课程。

  3.拓宽专业,整体优化,增强毕业生的适应性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在时间安排上,前两年半的主要课程及实践环节都统一与同一领域的其他专业

  有共同的专业基础课,同时又根据人才培养的方向不同设置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则依据专业自身的特点及时加以调整,改变因人设课现象,调整课程设置,构建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4.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加大实践性环节,设置财务管理大作业、专业认识实习、会计模拟实验等,将职业素质课程、综合性课程和学生参与在实践环节的内容,加强实践教学。

  5.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

  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删除陈旧过时和重复的内容,增加现代内容,使课程达到整体优化,对实务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应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大力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采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传统的讲得过多、过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课内精讲,课外加强指导,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计划,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

篇十: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意见

  201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评审论证会专家意见和建议汇总

  经过两天的评审论证会,培养方案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校内外专家也就这些问题针对不同专业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现整理如下:

  一、各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1.

  专业负责人要进一步明确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要清楚的知道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合理设计课程体系。

  2.

  大部分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突出海洋水产特色。有些专业本身很能体现这些特色反而没有相应的课程支撑。

  3.

  专业定位方面要思考本专业是不是复合性应用型?有些专业本身定位就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另外有些专业的课程设置无法对应复合性。

  4.

  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与教育部主编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以下简称《专业目录》)一书中描述的不太一致;《专业目录》中的主干学科均是一级学科,目前培养方案里多数专业写了二级学科;《专业目录》中提到的一些核心课程的示例,有些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没有。另外,设置两个(含)以上专业方向的专业,其专业方向课不应出现在主要课程中;主要课程中的课程名称应去掉字母。

  5.

  专业方向名称不能与专业名称重复。

  6.

  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中的内容有重复;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明确,语句、措辞都要进行调整,不要出现“高级人才”这种说法;同时,避免采用“基本”“一定”这样的词。

  7.

  专业特点要精炼,从课程体系设计、专业方向、实践环节以及课堂教学等多方面入手提炼出本专业的特色。

  8.

  专业基本要求要全面,还要切合实际,过高过低都不行。要统一格式,外语、计算机等都单列一条。

  9.

  鼓励相关学院、相关专业搭建平台课,这个专业的必修课可以是那个专业的选修课。

  10.

  建议每个专业开设关于专业介绍的必修课程,越早开设越好。

  11.

  专升本、中职升本和普通本科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课程设置上都应该拉开档次,中职升本的要求可能是最低的。

  二、各专业分别存在的问题:

  (一)水产与生命学院:学院应搭建平台课。

  1.水产养殖学:

  (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产养殖方式已经迈向工程化、工业化等更多人为干预的方向,如何从课程设置中体现?

  (2)水产养殖是向社会提供安全的养殖水产品,该过程需要投入高质量的苗种,人为提供养殖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由哪些课程呈现?

  (3)与其他学校有差别的“特色课程”有没有?

  (4)选修课中建议去掉知识陈旧、传统的课程,增设“渔业增养殖工程技术”课程,便于学生毕业后在从事增养殖工作中进行设施的选择。

  2.生物技术:

  (1)要与生物科学专业区别开来,本专业应偏向“技术”,而不偏向“工程”,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可多招生;生物科学专业应注重学术型人才培养,招一个班级即可。

  (2)作为理学专业,更应注重基础,将来人才才能走得更远,特色可通过在实践课程设置水运、海洋、生物内容实现。

  (3)课程设置不全,专业基本要求第三条初步掌握生物技术“工厂化流程”偏“生物工程”。如此,应开“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生物工程设备”等课;另外,关于现代生物技术方面的课程没有。

  (4)“工程类”如微生物与酵工程、酶工程等在“主要课程”中是否合适?

  (5)化学实验应比生物实验提前一学期。

  3.生物科学:

  (1)培养目标定位与专业本身内涵有差异。定位纯理科、研究型专业、培养学术人才,非应用型。

  (2)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少,过于强调实践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科学”所涉及的规律,即生物(水生生物特色)的分类,生物个体的组成、结构、功能、过程,生物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生物个体、群体对环境的适应等。

  (3)水产类课程偏多。

  (4)生物化学40学时太少。

  (5)化学实验应比生物实验提前一学期。

  4.水族科学与技术:

  (1)作为新增专业,还要定位的更准确、更具体点,要立足专业的应用特点。

  (2)课程少,总学时2012少。可增设一些课程,如“美学基础”、“环境艺术设计”等鉴赏类课程;“水族市场与营销”等水产营销类的课程;建议偏向“技术”,甚至应增加“工程”方面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开设一点“物理”的课程;增“鱼类行为学”、“现代生物技术在水族学中的应用”等课程。

  (二)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对“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三个专业进一步综合考虑,明确各专业定位,同时协调好课程设置。学院应搭建平台课。

  1.海洋科学:

  (1)与海洋技术专业要有区分度,本专业注重学术型人才培养,海洋技术专业应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因此,本专业定位由“应用型”改为“学术型”人才。

  (2)抓住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特色,根据我校生源情况,不应偏向物理海洋。

  (3)建议增加《计算方法》课程。

  (4)建议相关基础理论课程应加强。

  (5)建议开海洋技术的选修课

  (6)增加化学课。

  (7)Fortran95程序设计前加“编程序方法”。

  2.海洋技术:

  (1)海洋科学基础的二级学科都应开设课程,以满足从事海洋机关工作的基本知识要求。

  (2)湛蓝专业课程的数偏少,海洋地质应拿到海洋科学专业中。

  (3)建议增加《计算方法》课程。

  (4)建议大学物理B改为大学物理A,物理实验B改为物理实验A。

  3.海洋资源与环境:

  (1)要多开设一些生物尤其是海洋生物宏观的课程,像组织胚胎学这样细化的课程可减少学时、甚至不开设。

  (2)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开发、利用、保护应为其特色,生物资源以生物个体,即渔业资源为主,以弥补水产学一级学科中渔业资源无本科支撑的现状。

  4.环境科学:

  (1)培养目标中“进入研究生层次”删除,改为“复合型学术型”人才。缺定位。

  (2)课程设置应体现科学所涉及的规律。即污染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迁移、转化、降解等过程理论。体现能力的可以是环境污染物监测、分析能力,以及环境规划、评价、管理能力。

  (3)缺“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建议适当增加“环境法学、管理学、经济学、规划学及环境与发展”等课程。

  (4)化学相关课程建议适当删减,专业课、实践环节比重再大一些。

  5.环境工程:

  (1)与环境科学要有区分度。

  (2)建议两个方向的专业方向课学分一致。

  (3)按大类招生后将监测与管理方向归到环境科学专业,本专业可否设为气、固废处理技术与工程和废水处理技术与工程两个方向。

  (4)建议构建海洋环境工程特色。

  (5)化学相关课程建议适当删减,专业课、实践环节比重再大一些。

  6.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1)196学分多,配合卓越工程师计划增加了实践,但是还是需要减少理论课。是不是考虑增设方向来减少必修学分。

  (2)作为特色专业,应努力提炼好专业特色。远洋捕捞和渔业捕捞特点应写进去。还要考虑如何体现国家级特色专业的示范作用。

  (3)如何体现远洋渔业能力。如何体现特殊渔业资源(鱿鱼、金枪鱼……)的捕捞技术。

  (4)建议将“渔业资源环境保护与监测”列入主要课程。

  (三)理学院:课程设置海洋水产特色不够突出。

  1.信息与计算科学:

  (1)B方向的名称可以改为运筹与控制方向。

  (2)建议开设“信息(计算机)法规”类课程,已开“信息安全”很好。

  (3)能否结合一下物理海洋计算。

  (4)目标上提到海洋水产,但课程中只有一门,建议增加一些海洋水产类基础知识、概论导论类的课程,提炼专业特色。

  2.应用物理学:

  (1)专业特色与服务面向要再修改。

  (2)学科基础设有“普通生物学”不合适,可放选修课中。

  (3)增加“知识产权、专利申报”方面的选修课。

  (4)能否在专业方向课程中体现海洋物理因子相关的课程。

  (四)外国语学院:两个专业属于文学类专业,建议增加文化类课程。另外,两个专业分方向比较复杂,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有分方向不合适;而且IT方向课程相当多,是否会降低了两个专业本身要求掌握的语言类知识的要求。突出特色和保留专业本色要找好切合点,建议通过辅修专业来解决。两个专业课程这么多,是与教师的课时量有关系吗?

  1.英语:

  (1)英语的创新能力体现在什么课程及技能培养中?

  (2)专业设置特色中的海洋经济和海洋科学特色在课程体系中没有体现,应修订方案。

  (3)能否开设英美加澳,乃至欧洲大陆国家的西洋文化介绍类课程。

  (4)可加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外语人才也肩负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与责任。

  2.日语:

  (1)“日本国概况”课程不应设在方向课群中应当该专业的共通课程。

  (2)日语的核心课应过开一些,计算机所占比重太大。

  (3)能否开设日本海洋文化类课程?

  (五)经济管理学院:课程分布和专业方向设置普遍存在问题。

  1.经济学:

  (1)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定位已经符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偏理论的一个专业,但是目前学校已经定位为应用型的专业。

  (2)三个方向分流学生是否并为两个方向。

  (3)《资本论》选读是否要作为专业主要课程。

  (4)学科基础课里“渔业概论、海洋生态学”等关于海洋类的课程要移除。

  (5)在专业基础理论方面要加强。加强“西方经济学”的内容课时。微观经济学才40课时讲不完,宏观经济学40课时也讲不完,需要适当增加课时。

  (6)专业特点有“基干”不合适

  2.市场营销:

  (1)建议加重“水产营销”的特色,增加“海洋与水产概论”或“水产经济、水产资源”等水产营销类的课程。

  (2)两个方向的名称,专业方向名称不与专业名称重复;“广告制作”名是否合适,建议改为“广告学”新闻传播类。另外,广告制作这个方向是否符合这个专业的定位,可以放在选修课里。如果去掉专业方向,水产品市场营销可以设成辅修专业,这样有利于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等专业学生的就业。

  (3)国际市场营销是目录里面的核心课程应该设成必修课。

  (4)市场调查与SPSS统计分析、消费者行为学应该放在必修课里。

  (5)《公共基础知识》《职业能力训练》《管理专业数学》课程名称不规范。

  3.农林经济管理:

  (1)培养目标里都有渔业,专业基本知识应加上渔业相关,突出渔业特色。

  (2)课程体系要重新设计,有些必修课不能设为专业方向课和专业任选课。学科基础课应突出农林课程。

  (3)专业方向重点突出渔业特色,渔业法与海洋法这个方向不是很合适,可以单开这些课程,不要开设专业方向。建议《渔政学》《渔业法与海洋法》改为学科基础课。

  (4)水产品营销学这门课程建议变成必修课。

  (5)“公共管理学”作为专业方向课不合适。

  4.经济与金融:

  (1)进一步明确专业内涵与定位。

  (2)两个方向的方向课区别不大,是否有必要分方向。一个方向的方向课不能作为主要课程。

  (3)加强学生国际视野的拓展,增设国际金融、国际经济等课程。

  (4)要强化英语。多开双语课。原版教材学校一次性购入,供学生借阅。

  (5)对必修课、方向课、选修课做适当调整。核心课程不能设到选修课中。海洋类的课程最好不要写进学科基础课中。

  5.会计学:

  (1)本科、专升本和中职升本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有区分度。

  (2)培养目标与规格要精简,且要与后面的课程对应上

  (3)普通本科:专业方向建议不要开设。特点不够鲜明。可能与渔业相关不是那么明确。

  (4)中职升本: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和计算机类系列课程都需与普通本科分开。专业课最好也与普通本科分开。可定位为技能型。基础课全部降档,直接服务于专业技能。专业理论增强,理论课学时增多。实践能力本身就强,可以适当减少实践课程。

  (5)专升本:专业理论增强,理论课学时增多。实践能力本身就强,可以适当减少实践课程。

  (6)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建议必选。

  (六)文法学院:课程设计上海洋特色不够突出。建议增设水产通论、海洋管理概论等课程。

  1.法学:

  (1)主要课程名称标准化:民法改为民法学,刑法改为刑法学。

  (2)建议“专业特点”的文字部分再认真研究,突出“国际”“海洋”。国际法、海洋法、渔业法等相关课程还可增加。强化学生外语。海洋渔业法也要与国际接轨。

  (3)建议在专业基本要求中加“掌握海洋与渔业法律知识”

  (4)“演讲与口才”“管理心理学”设为限选,与培养规格相符。

  (5)突出实践环节。

  2.行政管理:

  (1)建议在培养目标,专业基本要求中增加渔政与渔港监管管理的内容

  (2)就一个方向能成为这个方向吗,没必要写方向。

  (3)增加一些学校行政管理特色。

  (4)专业任选课有点多,设置20学分足够了。

  (5)演讲与口才、新闻报道与写作能力可以从每门课开始,仅仅通过单开这两门课程来强化恐怕不足够。

  3.人力资源管理:

  (1)基本要求中具较强语言文字表达,课程支撑不够。增设写作课。

  (2)选修课课程过多,但可能开设不出来。公共事业管理设成为必修课。

  (3)增设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政治学等课程。

  (4)特色课程不突出。

  (七)艺术与传媒学院:还没有毕业生的情况下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就业的事情。缺乏特色课程,增加特色课程可能有利于学生就业。

  1.动画:

  (1)主要课程增加中外动画史、动画视听语言(与影视语言是一回事吗?)等。

  (2)建议增加特色课程,突出学生某一个方向的能力培养,掌握比其他院校强的能力。

  (3)加强实践能力,尤其要关注女生就业。

  2.视觉传达设计:

  (1)主干学科不规范,缺了美学和心理学,课程也缺了美学和心理学的课程,比如美学、消费心理学等课程。

  (2)A方向名称可改为平面设计。B方向名称也有待商榷。

  (3)专业方向课不能列入专业主要课程中。

  (4)缺乏特色课程。

  (八)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的设置不能完全对应培养目标,复合性人才无课程支撑;海洋水产特色不突出,缺相关课程;专业方向要重新考虑;课程之间要避免重复。

  1.食品科学与工程:

  (1)培养目标的表述需要认真研究,不同课程,不同类别的词语不应当并列在一起表述。

  (2)培养规格中对外语的要求要提高。

  (3)专业方向的设置要深入考虑,课程的设置无法体现这两个方向的特色。罐藏、冷藏工艺学等方向课应该是所有学生都需要修读的必修课。B方向没有修读罐藏工艺学却开设了罐藏工艺实习,理论和实践存在脱节。

  (4)课程内容之间有没有重复?比如冷冻冷藏工程与冷藏工艺学。

  (5)课程名称一定要写全,不能缩写,比如物化与胶化。

  (6)水产品追溯体系这个课程名称合适否?

  2.食品质量与安全:

  (1)课程设置要修改。培养目标应当用课程体现出来。食品工艺学导论应该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本专业的概论课应包含食品质量安全与控制技术—审核认证—追溯体系等内容。总学分、总学时偏少,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检验检疫(国内、国际)所涉及的课程内容不够全面。食品质量控制应放到湛蓝规划必修课中。

  (2)请认真研究课程前修后续的问题。免疫学在第四学期应改为第五学期,而把微生物学提前。现代食品工厂设计、食品机械与设备没有化工原理等前期课程支撑。

  (3)重复内容课程设置较多。

  (4)课程设计专业特色不够突出,水产品的质量监控不够。

  (九)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一些核心课程没有,3门专业必修课偏少。专业方向设计多。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专业方向有点多,可以合并。既然渔业装备是特色,单设一个方向不合适,应该所有学生都修读。而且三门方向课程就支撑一个方向,略少。C方向课程均是考查课,与A、B方向不一致。

  (2)现在强调机电一体化,电相关课程是否偏少。

  (3)任选课可否加入数字计算课如:计算方法。

  (4)建议计算机辅助设计设为必修课。

  (5)专升本直接开设线代A、概率论A是否要求太高。

  2.能源与动力工程:

  (1)培养目标的表述要提炼,专业特色没有真正表述出来。

  (2)学分189是否太多?

  (3)专业方向多,支撑课程不充分。A方向:海洋与船舶装备名称需改为海洋工程与船舶装备。B方向,汽车概论作为主要课程不合适,应该是发动机原理,汽车制造、维修等方面的课程。

  (4)两门船舶相关课程作为主要课程是否合理?

  (5)缺少节能减排课程。工程力学学时稍少。

  3.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1)培养目标描述需要认真提炼,对外语的要求有点高了,需要调整。

  (2)专业必修课3门,似有些少,建议做些调整。

  (3)建议加上制控安全防护方面的课程。

  (4)实践环节略少。

  4.工业工程:

  (1)建议认真研究后对专业特色进行重新定位。课程特色中体现不了“渔业工程”的特色。

  (2)授工学学士,但课程偏重管理。

  (3)增加专业必修课的数量.开课少“统计学”等核心课程。

  (4)选修课太散,对专业特色缺乏支撑。

  (5)专业基本要求认真改写,要分清重点要求与一般要求。

  (十)海洋与土木工程学院:课程体系的设计、专业方向课的分配等需调整。特色不够突出。

  1.土木工程:

  (1)专业特色需要再认真研究。尽可能结合学校的定位,突出某一点即可。缺少特色课。

  (2)专业方向太多。方向课设置有些乱。土木工程专业外语,B方向选不了此课。

  (3)课程设置太多。课程需要适当调整,尽量不要把学时量太大的课,分成两部分,课太小不利于教学。

  (4)课程名称最好不体现“专升本”“中职升本”字样,建议在课程名后加一个字母与普本本科区别。

  (5)专升本、中职升本的课程还是建议与普通本科分层次,无论是公共基础类还是专业课都要降低档次,实事求是。

  2.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1)该专业由原来三个专业合并,建议课程体系设计以一个专业为主导,适当扩大适应范围。

  (2)“专业基本要求”内容不够全面。

  (3)方向课特色不突出。

  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1)专业基本要求内容是否不够全面。

  (2)课程体系设计建议参考《专业目录》好好整理。

  (3)总学分189偏多。

  (4)学科基础课就开始分方向是否太早?

  4.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1)专业基本要求与《专业目录》的要求要对应。

  (2)专业特色需要再提炼。进一步加强海洋水资源课程。

  (3)专业必修课共四门偏少,建议6~7门。专业方向课有些课程可作为专业必修课,专业外语是不是应该放在专业方向课中。专业任选课太多,可抽出几门作为专业方向课。

  5.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1)专业基本要求写的不好,需要认真研究,分层次、分轻重表述要求。

  (2)建议不必要设两个专业方向,B方向任选课就0.5分不合适。全部学生都可强化英语,也应该修读适量管理类课程。条件许可的就在选修课中加涉外课程内容即可。涉外方向建议增加国际标准与规划。

  (3)重新构建专业特色,侧重于港口就重点写港口。

  6.工程管理:

  (1)培养目标、培养规格陈旧,均需调整。专业基本要求3条太少。

  (2)特色不够突出,支撑海洋、港口特色的课程不足。

  (3)必修课中,“应用经济学”,可否变为“运筹学”。

  (4)建议增加工程合同法律制度等法规课。

  (十一)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特色需再突出些。

  1.船舶与海洋工程:

  (1)专业特色不够明显,需要认真提炼。

  (2)建议选择几门专业任选课设为专业方向课。

  2.航海技术:建议在“专业基本要求”中提高本专业实习的外语要求。

  3.轮机工程:

  (1)学分偏高,195.5可否降低。

  (2)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

  (3)在培养目标中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是否是毕业所必须的?建议将具备······资格,改为具有······能力。

  (4)建议提高专业英语的要求。

  (5)建议增加船舶管理体系及防污技术。

  (十二)信息工程学院: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专业特色要再提炼。

  1.电子信息工程:

  (1)培养目标表述不清晰,需要修改,“专业基本要求”的内容不全面,应参考《专业目录》。

  (2)进一步突出海洋特色,比如强化海洋探测技术这一方向。

  (3)复变函数B建议就在公共基础课的必修课模块;另外,24学时是不是略少?积分变换的内容有吗?建议开设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4)主要课程应将“信息课”加入。

  2.通信工程:

  (1)专业特色表述上不够明确,应当把行业特色展开讲,要求突出特色,才能被接受。

  (2)“专业基本要求”应参考《专业目录》。

  (3)建议增加政策及法规课程。

  (4)复变函数B建议就在公共基础课的必修课模块;另外,24学时是不是略少?积分变换的内容有吗?建议开设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培养目标定位叙述不够清晰,专业基本要求不清晰,专业特色没写出来;建议按PPT修改。

  (2)日语改到选修课中并增加学时,如112学时,且改为“基础日语”“应用日语”之类。

  (3)离散数学B建议更改为离散数学A。

  (4)专升本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上要与普通本科的拉开档次。

  (5)专升本线代A、概率A是不是要求太高,建议降低难度。

  4.自动化:

  (1)培养目标描述不够,“专业基本要求”不够全面,需要修改。

  (2)专业特色比较突出,建议在文字表述上做一定调整。

  (3)专业概论应列为必修课。

  (4)专升本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上要与普通本科的拉开档次。

  (5)专升本线代A、概率A是不是要求太高,建议降低难度。

篇十一: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意见

 之欧阳学文创作

  (二)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评审意见表

  欧阳学文

  南京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指导委员会评审意见表

  组织评审单位名称:南京工程学院(部门盖章)

  评审专业(方向)名称

  评审时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方向)

  6月20日

  请主要就以下方面进行评审并提出具体意见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

  培养目标定位准确,着重于机械设计、制造、增加了一些现代设计方法,符合现代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实践性环节合理,符合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符合南京工程学院的办学理念。

  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定位的一致性:

  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定位一致。课程体系中,基础课程知识体系全面,并注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课程知识体系范围很广,电子技术、电工技术、机械设计及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均有较多的课时;专业课程体系既含有传统机械设计理论,又增加了较多的现代设计理论知识,同时有较多的实践课程加以巩固,同时也包含过程控制知识体系,知识结构丰富、立体,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之欧阳学文创作

  之欧阳学文创作

  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课程之间关系的合理性:

  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课程之间关系合理。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和选修以及实践课程的设置合理,公共基础课程课时比有所下降,知识体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

  是否进行了实践性教学体系设计?其合理性如何?

  实践性教学体系设计全面、丰富,课程设计面较宽,体现了本专业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合理配置,并注重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从培养方案能否看出明显的专业特色?该专业应具有的特色是什么?

  从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环节看,能体现本专业的特色,机械工程、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控制工程等多门学科知识交融,适用范围很广。

  本专业是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强调现代设计方法,特色在于机械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各种实用的软件知识掌握的较好,适应面广。对机械工程学院而言,因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因此在各类机械行业中适应性强。

  之欧阳学文创作

  之欧阳学文创作

  结论性意见:

  本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准确,培养要求全面,理论课程体系设计合理,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全面、实用性较强,符合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可另加附页):

  1、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程的学时,增加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学时,以使学生具有较宽厚、扎实的专业技能。

  2、建议增加“控制工程”实践性环节。

  3、建议在四年级开设本专业有关国家标准选修课。

  专业教学委员会主任(签字):6月20日

  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评审人员名单之欧阳学文创作

  之欧阳学文创作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评审人员名单

  序号

  汤文成

  楼佩煌

  韩向东

  顾宗平

  熊宁

  姜卫忠

  黄振仁

  吴中江

  翟俊霞

  博士

  硕士

  硕士

  大学本科

  硕士

  研究生

  大学本科

  硕士

  博士后

  教授

  教授/副院长

  教授

  高工

  高工/总经理

  教授级高工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东南大学机械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汽装备公司

  南京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扬子检修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

  机械电子

  机械/工业工程

  汽车拖拉机设计

  机械制造

  化工机械、工商管理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原化工机械)

  计算机

  化工过程机械

  姓

  名

  最终学历

  职

  称

  工作单位(校外专家填写)

  所学专业

  评审专家签字

  备注

  之欧阳学文创作

  之欧阳学文创作

  汪木兰

  11

  李建启

  12

  刘庆国

  13

  王贤民

  14

  刘极峰

  硕士

  硕士

  大学本科

  大学本科

  大学本科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数控技术

  流体传动

  机械

  机械设计

  机电工程

  之欧阳学文创作

推荐访问: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意见 人才培养 评审 意见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