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13篇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13篇

时间:2022-11-14 20:2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13篇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之勘阻及广创作  汉字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没有汉字就不会有辉煌残暴的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13篇,供大家参考。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13篇

篇一: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之勘阻及广创作

  汉字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没有汉字就不会有辉煌残暴的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就这个意义上讲,令国人自豪的四大文明都是汉字这个大发明的衍生物。汉字是时代的见证,它跨越时空记录着广博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承了贵重的中华文明。让我们看到了中华五干年来的历史和真实,知道了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残暴辉煌的文明。汉字不只是一个载体,也不但是一种工具,在笔划的组合中,见证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思想的演变,汉字当中蕴藏着无尽的宝藏,蕴含着中华文化中的精髓。汉字是铸就中华文化大厦的基石,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密不成分的。

  一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从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中华民族为了交流思想、传递和保管信息,在漫长的时间里不竭创造出来的书写汉语的符号系统。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都要受到其它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制约就是隐含在汉字系统中,反映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思维特点、风俗习惯等。同时,汉字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部分,它不但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还是承载和传播文化的工具,负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

  “文化”的含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泛指各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即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精神文化而言,主要包含科学、教育、政治、文学艺术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

  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体系,是文化的一部分。古老的汉字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世界上其他几种古文字早已消失,而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至今犹坚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汉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是传承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其在中华文明的延续过程中所起到的纽带作用功不成没。

  二、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了汉字的发生和发展

  首先,社会需要促进了汉字的发生和发展。原始社会时,先民群居生活,彼此之间需要相互沟通、交流,进而发生了语言。但在实际交往中,语言却不克不及完全满足人们交流的需要。这是因为其无法克服“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为克服这一障碍,就需要有交流的双方都认可的文字符号进行协助,最早的汉字—象形文字就发生了。

  此时的象形文字只是人们交流的辅助工具,其实不成系统。当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出现后,由于国家的组织是宏大的,需要用文字来记事、管理,这就需要系统文字的发生。考古证明,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已是比较成熟的成系统的文字。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由于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彼此交流很不方便,出于便于管理和沟通的需要,秦始皇公布全国统一使用小篆的命令,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运动,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起到了重大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小篆笔划屈曲圆转,繁多,方便书写,出于简便快捷的需要,人们将小篆的曲笔拉直,改圆转为折笔,进而发生了隶书。

  其次,汉字的发生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正如上文所说,汉字是为了满足人们互相交流的需要而发生的,记录、表达

  一定的事物,首先世界上要有这件事物,这就与社会生产力相关。最开始的汉字是人们生活中罕见的、简单的、容易描绘的事物,如:日、月、山、川、水、火、土、木等,这些都是大自然自己就有的。而后人凭借着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发生了许多新的事物,而表达这些新事物的文字也随之发生了。如:砍伐的“斧”,装东西的“皿”、“盆”、“盂”,捕猎用的“网”等。

  文化和文字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决定汉字发生和发展的因素。文字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记。文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发生了密切的联系。

  三、从形声字形旁、字声看中国传统文化

  形旁即意符,意符是形声字中指明意义类此外符号,如“格”字左边的“木”,“铜”字左边的“金”之类,形符保存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从形声字的形符看古代的物质文化。如“纸”,用“丝”旁,就揭示了我国古代用丝麻纤维造纸。其中暗示颜色的词也以“丝”为形旁,如“红、绿、紫”等,说明古代中国丝织业、染织业十分发达的历史事实。在制度文化方面,如以“车”为形符的字,揭示了古代的社会制度。以“车”为形符的字如“辆”“轨”等字,一方面用来说明君子出门不步行的制度,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古代残暴的刑罚制度。

  形声字的声旁就是音符,是用来表音的。例如“华”的声旁“化”“材”的声旁“才”。但也有少数形声字的音符兼暗示意义,如“珥”形旁为“王”,声符“耳”与珥在意义上有联系,揭示了当时社会“玉”作耳饰的文化,因为只有王族有玉可带。形声字在日经常使用字中比例相当大,它蕴涵着古代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

  汉字起源于远古的图画,世界上其他一些古老的民族文字也有相似的过程。如:苏美尔的楔形字、古埃及的圣书字。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其他一些民族的文字都已失传,甚至灭绝。这些民族的后代都相继使用了拼音文字,唯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拥有具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时要从汉字抓起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广博精深,而记录这些遥远而美好内容的载体也正是汉字。

篇二: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举例说明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1,在古汉语的表述系统中,“文化”一词的本义是与“武工”、“武力”相对的概念,指以文德教化天下,即“以文教化”,但这和现代意义上人们理解的“文化”一词的含义不尽相同。

  现代意义上,广义的文化,泛指人类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既包括人类超越本能而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也包括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S?普芬多夫);文字受到文化的其他子系统的影响和制约。(例:中国古代的经史子集经典文献大量传入日本

  );汉字是中国文化信息的载体,对于汉字的研究,离不开文化的阐释。

  2,汉字字形反映的中国文化

  (1)

  汉字字形与古代物质文化。例如,饮食:

  见上节;农耕:农具的演变

  (2)

  汉字字形与古代制度文化。例如,货币。从汉字的构形系统看,中国社会早期的货币是以贝壳充当的。许慎《说文解字》:“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

  《诗经?小雅》:“既见君子,锡我百朋。”拿《说文解字?贝部》所收的59字来看,完整地体现了汉语中有关财物、货币等概念的各个方面。如,货,贷,购,账,贵,费,贾,贿赂,资,赊,赔,财,贡等。

  (3)

  汉字字形与古代精神文化。A,甲骨文“舞”字,像人手操舞具跳舞形,本义即跳舞。甲骨文“磬”字,像悬石以击之形。“磬”是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甲骨文“鼓”字,像手执鼓槌敲击建鼓(树立在

  地上的鼓,有别于

  “悬鼓”)之形。甲骨文“樂(乐)”字,从丝从木,以丝附木上来像琴瑟之类弦乐器,表示“五音八声总名”。上述甲骨文表明,商代已有舞蹈,人们是伴着音乐跳舞的,当时音乐很发达,已有了打击乐、弹奏乐和吹奏乐等形式的音乐。B,从汉字看古代对女性的歧视。a,对女性的歧视之一:把女性当作卑贱、无知、愚昧、顺从的人。妇,繁体作婦,是个会意字,从女从帚,帚是扫除工具。女手持帚,表示已出嫁的女子担当家务劳动。奴,像一手抓一女子之形。《说文

  ?女部》:“?,古文奴从人。”可见奴字最初是?,从人从女,会意字。奴隶处于社会最底层,可以随时被杀被卖,地位是十分卑贱的。另外,如、姻、妟、婉和嫔等字也反映了造字者歧视女性的观念。b,对女性的歧视二:视女性为邪恶、贪婪、道德败坏的人。姦,“奸”的繁体字。《说文

  ?

  女部》:“姦,私也。”该字可以说是各种丑恶品质和行为的集大成者。淫乱、私通、邪恶、狡诈、非法等为人唾弃的行为都可以用这个字来表示。但这个字却用三女相聚来会意。表示嫉妒、放荡、懒惰的字,如“妒”“嫉”等字,都是从女得义。媢,《说文

  ?

  女部》:“媢,夫妒妇也。”本来是男子的不良道德观念,却也偏要从女得义。这说明,几千年来,女性不仅一直处在社会底层,备受欺凌,而且还被一些所谓的正人君子污蔑为邪恶、贪婪和道德败坏之人。

  (4)

  汉字字形与古代民俗文化。A,傩,作为民俗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大约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其实质是一种驱鬼逐疫的巫术活动,进行时要设傩坛,戴面具,作一系列的跳傩表演,由巫师主持,以逐恶鬼。甲骨文“鬼”字,象戴有面具的人形,以示非人面而似鬼。甲骨文“畏”字,像鬼执杖之形,以示可畏。甲骨文

  “異”字,象人举双手往头上戴面具之形,当为“戴”字初文,人头戴面具,故有奇异、怪异之义。上述甲骨文字形表明,商代的确有戴面具驱鬼的傩祭、傩仪,古代中原地区的确盛行过这一巫术活动。B,人类婚姻由母

  系对偶婚制向父系个体婚制过渡时期,曾有“抢婚”的习俗。甲骨文“妻”字,象以手抓妇女长发形,此为上古掳掠妇女以为婚配之形,后世以为女性配偶之称。甲骨文“娶”字,从女从取,以表取妇。甲骨文“安”字,从“宀”从“女”,象女子居于室内之形,以表安全,因可避免被抢婚,故平安无事则又有安静义。这几个甲骨文字形表明,商代以前确有抢婚习俗。C,根据记载,先秦有食长子的习俗,东越、南楚和晋国在春秋时仍有此俗。商代金文“孟”,从子从皿,像用盛食物的器皿盛小孩形;春秋金文“孟”再加上“八”,“八”表剖分,故该字形像以皿盛子,分割而食之形。从商代金文字形看,“孟”是盛在盛食器中的小孩,而古人训“孟”为

  “长”、为“首”,称头胎所生之子为“孟子”、“首子”,排行以孟、仲、叔、季为序,每季的首月称孟春、孟夏、孟秋、孟冬,实来源于古代存在过“食长子”

  (或称“食首子”)的民俗。

  (5)

  汉字应用产生的中国文化现象汉字产生以后,汉字的应用产生了许多汉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如书法、篆刻、回文诗词、对联、字谜、拆字、避讳、字形词语等。

篇三: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汉字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没有汉字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就这个意义上讲,令国人自豪的四大文明都是汉字这个大发明的衍生物。汉字是时代的见证,它跨越时空记录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承了宝贵的中华文明。让我们看到了中华五干年来的历史和真实,知道了民族的历史进程和灿烂辉煌的文明。汉字不只是一个载体,也不仅是一种工具,在笔画的组合中,见证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思想的演变,汉字当中蕴藏着无尽的宝藏,蕴含着中华文化中的精髓。汉字是铸就中华文化大厦的基石,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一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从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中华民族为了交流思想、传递和保存信息,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创造出来的书写汉语的符号系统。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都要受到其它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制约就是隐含在汉字系统中,反映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思维特点、风俗习惯等。同时,汉字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还是承载和传播文化的工具,负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

  “文化”的含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泛指各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即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精神文化而言,主要包括科学、教育、政治、文学艺术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体系,是文化的一部分。古老的汉字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世界上其他几种古文字早已消失,而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至今犹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汉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

  统,汉字是传承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其在中华文明的延续过程中所起到的纽带作用功不可没。

  二、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了汉字的产生和发展

  首先,社会需要促进了汉字的产生和发展。原始社会时,先民群居生活,彼此之间需要相互沟通、交流,进而产生了语言。但在实际交往中,语言却不能完全满足人们交流的需要。这是因为其无法克服“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为克服这一障碍,就需要有交流的双方都认可的文字符号进行协助,最早的汉字—象形文字就产生了。

  此时的象形文字只是人们交流的辅助工具,并不成系统。当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出现后,由于国家的组织是宏大的,需要用文字来记事、管理,这就需要系统文字的产生。考古证明,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已是比较成熟的成系统的文字。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由于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彼此交流很不方便,出于便于管理和沟通的需要,秦始皇颁布全国统一使用小篆的命令,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运动,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起到了重大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小篆笔画屈曲圆转,繁多,不便书写,出于简便快捷的需要,人们将小篆的曲笔拉直,改圆转为折笔,进而产生了隶书。

  其次,汉字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正如上文所说,汉字是为了满足人们互相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记录、表达一定的事物,首先世界上要有这件事物,这就与社会生产力相关。最开始的汉字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容易描绘的事物,如:日、月、山、川、水、火、土、木等,这些都是大自然本身就有的。而后人凭借着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产生了许多新的事物,而表达这些新事物的文字也随之产生了。如:砍伐的“斧”,装东西的“皿”、“盆”、“盂”,捕猎用的“网”等。

  文化和文字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决定汉字发生和发展的因素。文字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文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三、从形声字形旁、字声看中国传统文化

  形旁即意符,意符是形声字中指明意义类别的符号,如“格”字左边的“木”,“铜”字左边的“金”之类,形符保留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从形声字的形符看古代的物质文化。如“纸”,用“丝”旁,就揭示了我国古代用丝麻纤维造纸。其中表示颜色的词也以“丝”为形旁,如“红、绿、紫”等,说明古代中国丝织业、染织业十分发达的历史事实。在制度文化方面,如以“车”为形符的字,揭示了古代的社会制度。以“车”为形符的字如“辆”“轨”等字,一方面用来说明君子出门不步行的制度,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古代残酷的刑罚制度。

  形声字的声旁就是音符,是用来表音的。例如“华”的声旁“化”“材”的声旁“才”。但也有少数形声字的音符兼表示意义,如“珥”形旁为“王”,声符“耳”与珥在意义上有联系,揭示了当时社会“玉”作耳饰的文化,因为只有王族有玉可带。形声字在日常用字中比例相当大,它蕴涵着古代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

  汉字起源于远古的图画,世界上其他一些古老的民族文字也有相似的过程。如:苏美尔的楔形字、古埃及的圣书字。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其他一些民族的文字都已失传,甚至灭绝。这些民族的后代都相继使用了拼音文字,唯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拥有具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时要从汉字

  抓起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记录这些遥远而美好内容的载体也正是汉字。

篇四: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汉字的传统文化详细解读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传统文化信息资源。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汉字的传统文化解读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汉字的传统文化解读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久远而密切的联系。汉字的产生、发展过程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观。从汉字与西方文字的比较

  ,与我国古代的生产关系、神崇拜、玉文化以及汉字的特点等方面

  ,论述了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依存的关系

  :汉字里积淀着中国文化的结晶

  ,中国文化也仰仗着汉字流传得更为久远。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许多字从外形上看可以知道它的大概意思。比如“日”形状像太阳,“月”形状像月牙。日和月都有光,两个合在一起更亮,这就是“明”。汉字的这个特点使它很容易受到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因此,从汉字可以了解到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一、从汉字看古人的宇宙观

  古人在造字时,把对宇宙的认识融进了汉字。

  1、从方块字说起

  现在的汉字外形是个方块,可在商朝时候却不是这样。如“龙”字像一条长长的虫子,“凤”字像一只又高又瘦的鸟。从周朝后期开始,字形逐渐变方,经过秦朝的篆书,汉朝前期的隶书,到汉末形成了笔画平直、形体端正的方块形楷体字。

  为什么2000年以前的人把字形定为方的呢?这是因为那时的人对宇宙有了明确的看法,尽管这个看法是不科学的。他们认为天是圆的,像个圆底锅扣在我们上边;地是方的,托在我们脚下。地既然是方的,地上的一切人工建筑也都要建成方形。所以大到城市、院子、房屋,小到床、桌子、椅子都是方形的。只有少数与天有关的建筑才是圆的,如北京的天坛。汉字是大地上人们使用的记录工具,应该和大大小小的方形一致起来。

  2、说“一”

  “一”在古人看来是万物发展的开始。汉朝著名文字学家许慎说:“一”是最初的东西,后来的一切都是从“一”衍化出来的。这种解释来自《周易》,也就是太极和阴阳的理论。按着这种说法,如果把“一”看成数字,那么有了“一”才有了二三四五等无穷的数字;如果把“一”看成横,那么有了横才有了竖点撇捺等各种笔画;从文字上看,有了“一”才有了上下左右等千千万万个字。从古人对“一”的解释,可以看出他们对万物产生和变化的看法。

  3、神从天降

  “示”最初是神的意思,写成丁,横表示天,竖表示神仙从天而降。后来在横上又加了一横,表示在天上方;下边的竖也加了两条,变成三竖,明确表示出是日月星三神。这也是许慎的解释。汉字中凡与神有关的字大都有示作偏旁或部首。比如:祭、祐、社、福等。这说明古时候人们把许多自然现象的变化看成是神支配的。这种崇信神灵的观念现在还没有完全消失。

  二、从汉字看古人的伦理观念

  在封建社会,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主要是三纲五常。“三纲”简单说,就是大臣要按照君王的意志办事;子女要按照父亲的意志办事;妻子要按照丈夫的意志办事。“五常”就是每个人要做到仁、义、礼、智、信。人们在造字和讲解字义时,也常常把这种伦理观念加进去。

  1、君、臣、民

  “君”的古字上面是两只相对的手,双臂内侧是个“口”,像个正面坐着处理政务的君王。“臣”的古字像个面向左边趴在地上行匍匐礼的大臣。“民”的古字像个面向左的男人与女人的结合体。到了汉朝,君王的正面坐形改成了面向左的侧面形,就是现在的“君”字。臣和民应该面

  向君王,表示服从和恭敬,所以面向左改为面向右,成了现在的“臣”和“民”。

  2、无子不孝

  “孝”字的上边是个“老字头”,下边是“子”,是小孩搀扶着老人的形象。孝就是尽心奉养父母,照顾父母的意思。汉朝以后的统治者大都提倡孝道,对不孝的子女要定罪判刑。不孝的罪行中,最严重的是没有后代,没有子女的人被看成大不孝。维护这种观念的人就把“孝”字中的子解释成男孩子,说没有男孩子的人就是不孝。

  “好”字左边是“女”,右边是“子”,意思也是多生孩子就好。这种生育观念到了现在还有影响。

  3、带“女”字的贬义字

  在强调男子重要的同时,是贬低妇女的作用。“女”的古字像个双手交叉在胸前跪在地上的女人。这说明商朝时妇女就处于被统治的地位了。社会不但歧视妇女,而且还把许多坏人坏事和妇女联系在一起。人们在造一个字时,如果是贬义,就把“女”字加进去。比如奴隶的“奴”、奴颜婢膝的“婢”、贪婪的“婪”、佞臣的“佞”、奸人的“奸”、妨碍的“妨”以及“娼妓”、“嫉妒”、“妖媚”等等。

  女子应该呆在家里,这样才平安,所以“安”上为宀,下为女。如果走出家门就会引起麻烦。两个女人在一起会成为“奻”,意思是争论、争吵;三个女人在一起就会成为“姦”,意为邪恶、奸诈。因此对女人要严加管束。“妥”字上为“手”,下为“女”,意思是管束住女子才能安妥。

  压迫歧视妇女,反对妇女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的观念到了20世纪才开始清除。

  三、从汉字看中国文化发展方向

  汉字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应该明确地放弃汉字拉丁化的目标。我们实在难于从bairiyishanjin,huangheruhailiu这29个字母上读出唐诗的效果。我们应该更好地进行汉语汉字的教学、传承、研究、数码化应用与审美化创造。我们应该创造出无愧于祖先的语言艺术的传世之作。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在世界上推广普及华文与汉学教育,为此加大投入。我们应该在语言文字上对各种媒体与出版物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少一点错别字,少一点洋泾浜,少一点文理不通。

  我们所关切的汉字文化毕竟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文化,是面向世界的开放的与面向未来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说我们的文化要有自己的传统,自己的立足点自己的性格。同时,只有开放的面向世界的经得起欧风美雨的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才是有活力的民族的,而不是博物馆里的木乃伊。聪明的做法不是把全球化与民族化地域化对立起来,而是结合起来。

  在浅层次上,争论要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学外语可能是有意义的。从根本上说,母语是进修外语的基础,外语是学好母语精通母语的不可或缺的参照。说起近现代中国,大概没有很多人的外语比辜鸿铭、林语堂和钱钟书更好,同时他们的华文修养也令我辈感到惭愧。设想未来的中华儿女个个熟悉汉语汉字华文经典,同时至少是它们当中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熟练掌握一两门外语特别是英语,这完全是可以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中国人的大脑的聪明足以做到这一步。而做到这一步不会降低而只会提高中华文化的地位。

  我们大可以增强对于中华文化汉字文化的自信,以海纳百川、开阔明朗的心态对待文化的开放与交流,而决不是鼠目寸光,抱残守缺。当然也不是民族虚无主义与全盘西化。

  汉字的影响

  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曾认为是

  甲骨文。就所见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

  甲骨和

  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有一千多字,只是商代文字的部分保留,名

  甲骨文,特有学科——

  甲骨学。

  对日本文字的影响

  日本民族虽有着古老的文化,但其本族文字的创制则相当晚。长期以来,其人民是以汉字作为自己传播思想、表达情感的载体,称汉字为“真名”。五世纪初,日本出现被称为“假名”的借用汉字的标音文字。八世纪时,以汉字标记日本语音的用法已较固定,其标志是《万叶集》的编定,故称“万叶假名”。是为纯粹日语标音文字的基础。日本文字的最终创制是由吉备真备和弘法大师来完成的。他们俩人均曾长期留居中国唐朝,对汉字有很深的研究。前者根据标音汉字楷体偏旁造成日文“片假名”,后者采用汉字草体创造日文“平假名”。尽管自十世纪起,假名文字已在日本盛行,但汉字的使用却并未因此而废止。时至今天,已在世界占据重要地位的日本文字仍保留有一千多个简体汉字。其中,在2010年重新制定并公布的日语常用汉字表中,共收录了2136个汉字。

  [5]

  对朝鲜文字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制度和文化一直影响着朝鲜,因此朝鲜把本民族文字称谚文。谚文的创制和应用是古代韩国文化的一项重要成就,但是20世纪前却并没有得到大范围应用。实际上,早起时期的韩国亦如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使用汉字。新罗统一后稍有改观,时人

  薛聪曾创造吏读,即用汉字表示韩语的助词和助动词,辅助阅读汉文书籍。终因言文各异,无法普及。

  李朝初期设谚文局,令

  郑麟趾、成三问等人制定谚文。他们依中国音韵,研究朝鲜语音,创造出11个母音字母和17个子音字母,并于公元1443年公布使用《

  训民正音》。朝鲜从此有了自己的文字,但不久又再度废止。二战后,韩国因“去汉化”政策,再次加以使用,朝鲜亦同。虽然由于韩文拼音文字的同声字太多,会出现书写后分辨不清的情况多,但随着“谚文世代”的形成,认识汉字和书写汉字的人不断减少,即便是以前使用汉字的人也对汉字的使用能力也不断的退步,汉字词在朝鲜语的比例也不断下降,再加上朝鲜/韩国在日常生活中多实用固有词;同音异意的现象也不会那么严重。汉字在韩语的地位遭到挑战!

  但是,废除汉字的后果还是显而易见的:比如韩国的古书,只有专家才能看得懂。

  对越南文字的影响

  十世纪以前的越南是中国的郡县。秦、汉、隋、唐莫不在此设官统辖,故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较深。越南独立后,无论是上层人士的交往,还是学校教育以及文学作品的创作,均以汉字为工具。直至十三世纪,越南才有本国文字——

  字喃。字喃是以汉字为基础,用形声、假借、会意等方法创制的表达越南语音的新字。十五世纪时,字喃通行全国,完全取代了汉字。但是现代越南文字多受西方文字影响,完全使用拼音文字。

  汉服的传统文化内涵

  中国自古即有华夏、中华之称。

  在中国各大族群中,汉族是最大的民族,又称为“华夏民族”或“中华民族”。所以汉服又被称为汉装、华服。

  汉服不单单是指“汉朝服饰”,而是指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也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中国古人讲仁、义、礼、智、信,汉服从各个方面来讲,都是最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服饰。中国古代的服饰随着改朝换代而发生变化,因此不同朝代的服饰也反映出不同朝代的文化。

  所以汉服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据史籍中记载,远在三皇五帝时期,先民们以鸟兽毛皮为衣,进而用麻作布。后来黄帝正妃嫘祖植桑养蚕,教导人民织布作衣,这就是最早汉服的起源。

  中国最早的衣裳制度是在商朝建立的,就是把衣服分为两截,即上衣下裳。腰部用宽腰带束扎。商朝的时候纺织与刺绣的技术都已十分的纯熟,领襟袖口都有精致的刺绣和滚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深衣“,深衣即指上下分裁,但中间缝合而成。在当时非常流行,男女尊卑都能穿。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鼎盛时期,唐朝的染织技术精湛,丝织品的染色图纹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因此唐朝的服饰质地考究,色彩鲜艳,样式

  繁多,配饰精美。大唐服饰雍容大方、华贵典雅,在悠久的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堪称登峰造极,璀璨辉煌。

  唐朝女子爱美成风,重视化妆、画眉、点唇,也喜欢涂胭脂。服饰特点是低领大袖,裙腰高束。样式主要是上着短襦,下穿长裙,加半臂,肩披帛巾,让长长的裙摆拖地而行,体态轻盈有若天仙般的飘逸高雅。唐朝男子身着圆领袍衫,头戴幞头、纱帽,幞头是以丝绢裁成方巾,方巾四角下垂四长带,用来裹发的头巾,在唐朝非常盛行。

  敦煌壁画中有大量的彩绘图案,当中也有对佛国世界的描绘,有佛、天人、飞天仙女等形象,非常庄严逼真。如果详加对照,会发现大唐服饰和壁画中的天人服饰十分类似。中国传统文化在唐朝时期与世界各国频繁交流,传统的服饰文化也影响了世界许多国家,至今日本和韩国的服饰中还保留着大唐服饰的特色。据史料记载,和大唐来往的国家,最多时竟达300多个。

  宋朝衣冠服饰虽沿袭唐代传统服饰,但又独树一帜。当时社会崇尚理学,提倡“存天理,去人欲”的观念,倡导传统保守的道德观。因此影响所及,服饰不再追求华丽,而以自然俭朴为主。宋朝男子服饰仍以圆领袍衫为主,以不同颜色来区分等级。不分尊卑,在各种场合都戴幞头。女子服饰上衣种类有襦、衫、袄、大袖、半臂、褙子等等,下身也是穿裙子。其中褙子是当时无论贵贱都流行穿着的服饰,褙子是一种外衣,直领、对襟、长度过膝是其特色。

  明朝建立后,恢复传统的汉服服饰制度。明朝服饰质料种类繁多,刺绣技术发达。男子服饰仍以袍衫为主,官员朝服仍袭古制,以袍衫颜色和图案来区分官职品位,袍衫官服前有一方形刺绣图案,文官为飞禽图案;武官则为走兽图案。妇女服饰款式承袭唐宋,襦、裙、袄、衫、褙子、比甲,明朝妇女的礼服为凤冠霞帔。

  汉服最主要的特色是交领右衽,袖宽且长,以绳带扎结取代扣子,穿着汉服使人神态举止有含蓄内敛,端庄稳重,潇洒脱俗的气质与美感。这种特色有别于其他民族。

篇五: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汉字与传统文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并行流淌着。汉字与传统文化相比,汉字具有历史的恒久性。历史上有不少文化现象或文化产品、社会习俗以及文化观念、价值取向,早已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或消失,或消退,但它们的“身影”却依然保存在汉字中。

  汉字是传统文化的一块“活化石”,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汉字的取象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文化这片广袤的土壤之中。汉字里贮藏着诸多古代的文化信息、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因此,透视汉字的构建可以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奥秘,利用其多维文化价值取向,了解先祖,认识自己,服务当代,以利后人。

  汉字与我国古代的生产方式

  我国古代经历了渔猎、畜牧、农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在这些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中,汉语里出现了不同的有关生产方面的词语。

  1.渔猎时代

  我们的先祖最早从事的是以渔猎为主的生产经济。猎获物有鱼、虎、狐、兔、象,所用的工具是网、弓、矢。殷商时代用弓、矢打猎,叫做“射”,发展到今天,“射”字仍属于基本

  词汇。以“射”字为词根,可以构成许多新词。如“射击”、“射猎”、“射箭”、“射程”等。

  “殳(音shu)”,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殳”是一个会意字,它的上部是一支弯柄的武器,下部是一只右手,表示手拿武器的意思。《说文》进一步解释说:这是竹制的,头上不用金属作刃,八棱而尖,长约1丈2尺。“殳”的用途是防守,诗曰:“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司马法.定爵》:“弓矢御,殳矛守。”大概它是卫兵手中拿的,用于击撞、抵御的武器。由于“殳”的这种本义,许多由“殳”组成的会意字常含有打、击、杀相关的意义。如“殴”字含有打的意义;“杀殳”是杀戮的意义;“敲”本义是击头;“殿”本义是击声。许慎《说文》解释:“役,戍边也,从殳,从彳。”这与“殳”为守卫武器的意义相联系。

  2.畜牧业时代

  上古以畜牧业为主,畜牧马、牛、羊、鸡、犬、豕(音shi,猪)六畜,这是畜牧业时代的主要生产方式。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反映六畜的汉字也就越来越多。在《说文》和《尔雅》中都有不同的记载。其中记载马的汉字大约有110多个,记载犬的汉字大约有80多个,记载牛的汉字大

  约有80多个,记载羊的汉字大约有20多个,由此可以了解先祖崇尚畜牧文化的情况。

  古代先祖十分重视祭祀。据《左传》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人祭祀天地宗庙神祗山川等,一般都采取杀牲取血、供献牺牲的方法。牺牲,指在祭祀时所供献的牲畜。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牺”和“牲”合在一起,统指祭品。但在《礼记.曲礼下》和《周礼.地官.牧人》的注疏中,把牺、牲分别解释,认为“牲”指牲畜,而“牺”只作为一个形容词修饰牲畜,把“牺”解释作“纯毛”。《尚书.微子》中有“攘窃神祗之牺牲。”

  3.农业时代

  商代,农业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进入周代以后,农业又进一步发展,因此,这个时期,反映农业生产的词汇有了不少的记载。

  商代的谷类只有五种:黍、稷、禾、稻、麦。到了周代,已增加到15种,反映这个时期的汉语词汇也随之大为增加,它们是:黍、稷、禾、麦、稻、粱、果、菽、麻等。

  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汉字的轶事,典故

篇六: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浅谈汉字与中国文化

  是人类从荒蛮走向文明的象征。当地球上学多人类还处于原始蒙昧的时候,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已经创造了汉字,汉字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文化这片广袤的土壤之中,在中国文化传播、传承、发扬、推广、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讲,汉字是中国文化继承的可靠保证之一。在这里就谈一谈汉字与中国文化。

  关键字:汉字、中国文化、历史、作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跟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一样,汉字从产生的时开始,就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汉语的发展。汉字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所传承下来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它记载着我国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在它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有上古原始社会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印证了中国的全部发展过程。文化,从广义上讲,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从狭义上说,它只着眼于精神方面,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民族心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还有一种说法是文化是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自从有了文字开始,就流行了一种说法:识字的那叫有文化、不识字的那叫没文化,似乎从那时候开始,文字就成了文化的一个标志。

  甲骨文是汉字的最初形态,最形象的重现中国先民的生活状态,最质朴的表现中国先民的行为方式,最直接的体现中国先民的思维特点。请不要以为先民的如此种种并离我们很遥远,现当代中国人的生

  活状态、思维特点固化在汉字中并通过汉字一脉相传,继续塑造着当代中国人。甲骨文,是商代王室占卜的卜辞,以战争和祭祀为主题。作为中国上古文化最主要的载体,甲骨文刻录的内容就是以战争、祭祀和巫术为中心。可以说,中国文化就是战争文化、祭祀文化和巫术文化,三位一体。战争是生存方式,体现的是残忍;祭祀社会组织方式(参加祭祀是对个体身份的认同,在祭祀中扮演的角色取决于现实地位),体现的是虚伪(以鬼神祖先的名义发号施令)(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礼记》);巫术则是思维方式,体现的是非理性、无逻辑。可见从古时汉字就于中国的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

  随着汉字产生的是一系列的中国伟大的文化,有词语、成语、书法、对联、诗、等等。

  例如: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通过点画运动来表现一定情感、意蕴的艺术。篆刻是我国具有艺术价值的印章镌刻,它由古代印章多用篆书入印而得名。这两个特殊的艺术门类,也都是依赖于汉字而产生的,当是不言而喻的。

  在书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因为它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3]约三千多年前,中国的先民们就使用对偶句了。对联与汉字及书法紧紧相扣,成为中国珍贵的文化。如今在现实生活中,楹联可以书写、雕刻、张贴、悬挂,可以撰联、赠联、征联、集联,可以用于金石书画、旅游景点、婚丧喜庆、室内设计、舞台道具、新闻标题、广告宣传、章回小说、文字游戏,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通过汉字形体也形成了一部分词语进入汉语词汇之中,词如:井田制、人字形、国字脸、之字形、金字塔、田字格;成语如:十字街头、止戈为武、利旁倚刀、乌焉成马、鲁鱼帝虎、亥豕相望(前三个都是在借字或析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后三个都形容文字错讹多,前提是汉字中存在着形近字);歇后语如:自大加一点--臭、王字少一横--有点土、王奶奶和玉奶奶--差一点;谚语如:田养猪,猪养田、人欺地,地欺人等。

  对偶就是连用一对长度相等、结构相同、语义相关的语句,使表达均匀对称的一种修辞格。汉语的书写形式汉字是方块字,每个音节写在纸上占有的空间也相同。对偶是汉语修辞格中所特有的,是最具有汉民族特色的一种修辞手段,它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之中。像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的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都要求用严格的对偶句,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古典小说各章回的标题,多采用对偶,精炼地概括本回的中心,如“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水浒传》)、“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红楼梦》)。

  对联是对偶中的一种特殊格式,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过年过节贴对联,已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春联、婚联、挽联、店联、楹联,就是一部大书,各有千秋佳作。

  以上可以看出,汉字与书法、楹联、祭祀,诗文书画等等都有着紧密的关联。汉字与传统的中国文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并行流淌着。汉字与中国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因为如此,汉字文化学才得以产生,而对汉字与中国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文字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如此勉励他的女儿:“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地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都有一批能经受得起时间考验、长久不衰的经典。这些经典,有音乐,有绘画,但绝大多数还是用文字记录的经典之作,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由于它以独特的无与伦比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对人类具有永久的魅力。它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而历久弥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是没有时间性的,它永远不会过时。汉语和中国文化正受到许多国家大众的喜爱。希望中国的汉字和文化能够更进一步的得到推广。

篇七: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简

  述

  汉

  字

  与

  传

  统

  文

  化

  的

  关

  系

  汉字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没有汉字就不会有绚烂绚烂的中国古代文明。能够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就这个意义上讲,令国人骄傲的四大文明都是汉字这个大发明的衍生物。汉字是时代的目睹,它超越时空记录着广博精湛的中华文化,传承了可贵的中华文明。让我们看到了中华五干年来的历史和真切,知道了民族的历史进度和绚烂绚烂的文明。汉字不不过一个载体,也不单是一种工具,在笔划的组合中,目睹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思想的演变,汉字中间储藏着无尽的宝藏,包含着中华文化中的精华。汉字是铸就中华文化大厦的基石,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密不行分的。

  一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汉字附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中华民族为了交流思想、传达和保存信息,在漫长的时间里不停创建出来的书写汉语的符号系统。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都要遇到其余文化要素的影响和限制。这类限制就是隐含在汉字系统中,反应中华民族的价值观点、生计方式、思想特点、民俗习惯等。同时,汉字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别部分,它不单是一种文化现象,并且仍是承载和流传文化的工具,负载了大批的文化信息。

  “文化”的含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泛指各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即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建的精神和物质财产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精神文化而言,主要包含科学、教育、政治、文学艺术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为主体的文化系统,是文化的一部分。古老的汉字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世界上其余几种古文字早已消逝,而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到现在犹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汉字是记录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是传承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其在中华文明的持续过程中所起到的纽带作用功不行没。

  二、中国传统文化推进了汉字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社会需要促使了汉字的产生和发展。

  原始社会时,先民群居生活,相互之间需要相互交流、交流,从而产生了语言。但在实

  际交往中,语言却不可以完整知足人们交流的需要。这是因为其没法战胜“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为战胜这一阻碍,就需要有交流的两方都认同的文字符号进行辅助,最早的汉字—象形文字就产生了。?此时的象形文字不过人们交流的辅助工具,其实不行系统。当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代出现后,因为国家的组织是弘大的,需要用文字来记事、管理,这就需要系统文字的产生。考古证明,殷商期间出土的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成系统的文字。?

  秦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因为战国期间,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相互交流很不方便,出于便于管理和交流的需要,秦始皇公布全国一致使用小篆的命令,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运动,对民族团结、国家一致同到了重要的踊跃作用。但因为小篆笔划屈曲圆转,众多,不便书写,出于简易快捷的需

  要,人们将小篆的曲笔拉直,改圆转为折笔,从而产生了隶书。

  其次,汉字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正如上文所说,汉字是为了知足人们相互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记录、表达必定的事物,第一世界上要有这件事物,这就与社会生产力有关。最开始的汉字是人们生活中常有的、简单的、简单描述的事物,如:日、月、山、川、水、火、土、木等,这些都是大自然自己就有的。尔后代依靠着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产生了很多新的事物,而表达这些新事物的文字也随之产生了。如:砍伐的

  ?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斧”,装东西的“皿”、“盆”、“盂”,捕猎用的“网”等。

  文化和文字相互促使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决定汉字发生和发展的要素。文字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记。文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产生了亲密的联系。

  三、从形声字形旁、字声看中国传统文化

  形旁即意符,意符是形声字中指明意义类其余符号,如“格”字左侧的“木”,“铜”字左侧的“金”之类,形符保存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从形声字的形符看古代的物质文化。如“纸”,用“丝”旁,就揭露了我国古代用丝麻纤维造纸。此中表示颜色的词也以“丝”为形旁,如“红、绿、紫”等,说明古代中国丝织业、染织业十散发达的历史事实。在制度文化方面,如以“车”为形符的字,揭露了古代的社会制度。以“车”为形符的字如“辆”“轨”等字,一方面用来说明君子出门不步行的制度,另一方面也揭露了古代残忍的刑罚制度。

  形声字的声旁就是音符,是用来表音的。比如“华”的声旁“化”“材”的声旁“才”。但也有少量形声字的音符兼表表示义,如“珥”形旁为“王”,声符“耳”与珥在乎义上有联系,揭露了当时社会“玉”作耳环的文化,因为只有王族有玉可带。形声字在平时用字中比率相当大,它蕴涵着古代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

  汉字发源于太古的图画,世界上其余一些古老的民族文字也有相像的过程。如:苏美尔的楔形字、古埃及的圣书字。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其余一些民族的文字都已失传,甚至灭绝。这些民

  族的后辈都接踵使用了拼音文字,惟有中国的汉字沿用到现在,正因为这样因此我们拥有拥有特点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时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要从汉字抓起中华文明的积厚流光,广博精湛,而记录这些遥远而

  美好内容的载体也正是汉字。

篇八: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汉字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没有汉字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就这个意义上讲,令国人自豪的四大文明都是汉字这个大发明的衍生物。汉字是时代的见证,它跨越时空记录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承了宝贵的中华文明。让我们看到了中华五干年来的历史和真实,知道了民族的历史进程和灿烂辉煌的文明。汉字不只是一个载体,也不仅是一种工具,在笔画的组合中,见证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思想的演变,汉字当中蕴藏着无尽的宝藏,蕴含着中华文化中的精髓。汉字是铸就中华文化大厦的基石,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一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从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中华民族为了交流思想、传递和保存信息,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创造出来的书写汉语的符号系统。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都要受到其它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制约就是隐含在汉字系统中,反映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思维特点、风俗习惯等。同时,汉字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还是承载和传播文化的工具,负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

  “文化”的含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泛指各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即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精神文化而言,主要包括科学、教育、政治、文学艺术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体系,是文化的一部分。古老的汉字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世界上其他几种古文字早已消失,而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至今犹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汉字是记录2

  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是传承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其在中华文明的延续过程中所起到的纽带作用功不可没。

  二、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了汉字的产生和发展

  首先,社会需要促进了汉字的产生和发展。原始社会时,先民群居生活,彼此之间需要相互沟通、交流,进而产生了语言。但在实际交往中,语言却不能完全满足人们交流的需要。这是因为其无法克服“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为克服这一障碍,就需要有交流的双方都认可的文字符号进行协助,最早的汉字—象形文字就产生了。此时的象形文字只是人们交流的辅助工具,并不成系统。当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出现后,由于国家的组织是宏大的,需要用文字来记事、管理,这就需要系统文字的产生。考古证明,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已是比较成熟的成系统的文字。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由于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彼此交流很不方便,出于便于管理和沟通的需要,秦始皇颁布全国统一使用小篆的命令,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运动,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起到了重大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小篆笔画屈曲圆转,繁多,不便书写,出于简便快捷的需要,人们将小篆的曲笔拉直,改圆转为折笔,进而产生了隶书。

  其次,汉字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正如上文所说,汉字是为了满足人们互相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记录、表达一定的事物,首先世界上要有这件事物,这就与社会生产力相关。最开始的汉字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容易描绘的事物,如:日、月、山、川、水、火、土、木等,这些都是大自然本身就有的。而后人凭借着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产生了许多3

  新的事物,而表达这些新事物的文字也随之产生了。如:砍伐的“斧”,装东西的“皿”、“盆”、“盂”,捕猎用的“网”等。

  文化和文字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决定汉字发生和发展的因素。文字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文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三、从形声字形旁、字声看中国传统文化

  形旁即意符,意符是形声字中指明意义类别的符号,如“格”字左边的“木”,“铜”字左边的“金”之类,形符保留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从形声字的形符看古代的物质文化。如“纸”,用“丝”旁,就揭示了我国古代用丝麻纤维造纸。其中表示颜色的词也以“丝”为形旁,如“红、绿、紫”等,说明古代中国丝织业、染织业十分发达的历史事实。在制度文化方面,如以“车”为形符的字,揭示了古代的社会制度。以“车”为形符的字如“辆”“轨”等字,一方面用来说明君子出门不步行的制度,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古代残酷的刑罚制度。

  形声字的声旁就是音符,是用来表音的。例如“华”的声旁“化”“材”的声旁“才”。但也有少数形声字的音符兼表示意义,如“珥”形旁为“王”,声符“耳”与珥在意义上有联系,揭示了当时社会“玉”作耳饰的文化,因为只有王族有玉可带。形声字在日常用字中比例相当大,它蕴涵着古代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

  汉字起源于远古的图画,世界上其他一些古老的民族文字也有相似的过程。如:苏美尔的楔形字、古埃及的圣书字。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其他一些民族的文字都已失传,甚至灭绝。这些民族的后代都相继使用了拼音文字,唯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正因为4

  如此所以我们拥有具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时要从汉字抓起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记录这些遥远而美好内容的载体也正是汉字。

篇九: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从汉字谈开去

  关键字:汉字,中华文化,传承载体,社会情形,伦理制度,等级制度,文字发展,新词汇

  摘要: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是研究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基石,从汉字的造字,汉字的遣词造句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华文化中的深灰情形,伦理制度,等级制度等等,伴随着文字的发展,也产生了许多新词汇,对于这些新词汇,我们又该保持怎样的态度呢?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语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因此汉字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载体。汉字与中华文化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对于汉字的研究,离不开对文化的阐释,对中华文化的研究,也离不开对汉字的探讨。

  汉字起源说法不一,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汉字自起源至今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史。汉字从出现到现在在其发展过程中从未间断过,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汉字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流传至今,即使是在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中,面对西方拼音字,面对西方先进文化强大的冲击,汉字还是以强大的生命力保存下来。

  我们知道,中华文化延续至今,有其统一性和连续性,中华民族的历史跌宕起伏,分分合合,多次分裂但是始终还是保持着完整和统一,虽经历许多次分裂和政权割据,但最终还是形成了以汉民族文化为中心,汇集了国内其它民族文化的统一体,这一点是世界上任何其它民族的文化都难以做到的。中国和古埃及、巴比伦、古希腊都是古文明的发源地,但是只有中国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中断过,自始至终都保持文化的延续,虽然中华文化也遭受过外族入侵,但最终却能过顺利传承,延续至今,汉文化的这两种特性与汉字的连续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总所周知,中华文化内部虽有不同的方言,但其文字都是方块字,自秦始皇统一文字以来,各地的人虽操着不同的方言,但却有着共同的方块文字,这使得各地的中国人都有一种归属感,同一感。试想一下,若各地的人都操着不同的方言,还用着不同的文字,那么中华统一体可能早就四分五裂了,想统一起来也不容易,面对不同的文字语言又岂会有归属感。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其文化传承与文字的延续密不可分,文字承担着对文化文明的记载,文字延续至今,文化的连续性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汉字是中华文化信息传承的载体,对于汉字的构造,汉字的运用,对汉字的遣词造句中可以粗浅地窥视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做一方粗浅的了解。

  从汉字中可以粗浅地看出古代的社会情形,人们的生活状况。古代汉字以象形因素为约,几千年不变,始终不脱离以形知意。汉字的以意统形的方块形式常使人能从其形体结构直窥其意,从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从单个汉字来看,其结构也往往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一二。如“国”字,“国”的繁体字“國”,外面是大框,有表示家国城邑之意,内

  “戈”表示兵器,“口”表示人,其放在一起可表示为人执兵器在城内守城,蕴含了人民持戈守城,继而划定疆界,围固城郭,从而表达了国家统一、不可侵犯的丰富内容。“家”为上一宝盖头,下一头猪,表示为一座房子中养殖着一头猪,这表示家是提供居住和食物的地方。国家二字中“国”大家一起执兵器守城,而家给个人提供住所和日常食物,这不便与古代的社会情形相同。汉字“兆”在甲骨文中形状乃是龟壳烧后的裂纹,兆有征兆之

  意,其为古代人占卜得出的龟壳裂纹,从兆字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代人们有占卜的社会状态。

  从汉字中我们可以粗浅的看出古人的伦理观念。在封建社会,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主要是三纲五常。“三纲”简单说,就是大臣要按照君王的意志办事;子女要按照父亲的意志办事;妻子要按照丈夫的意志办事。“五常”就是每个人要做到仁、义、礼、智、信。人们在造字和讲解字义时,也常常把这种伦理观念加进去。

  “君臣之道”:“君”的古字上面是两只相对的手,双臂内侧是个“口”,像个正面坐着处理政务的君王。“臣”的古字像个面向左边趴在地上行匍匐礼的大臣。“民”的古字像个面向左的男人与女人的结合体。到了汉朝,君王的正面坐形改成了面向左的侧面形,就是现在的“君”字。臣和民应该面向君王,表示服从和恭敬,所以面向左改为面向右,成了现在的“臣”和“民”。在古代社会,讲求的是忠君爱国,“忠”字上中下心,表示作为臣民要有一个中心,那便是他的主子,万事以其主子为中心便为“忠”。

  “父子之道”:中华文化中历来对孝文化相对重视,甚至出台了不少法律来维治孝道。“孝”字的上边是个“老字头”,下边是“子”,是小孩搀扶着老人的形象。孝要求子女尽心奉养父母,照顾父母的意思。汉朝以后的统治者大都提倡孝道,对不孝的子女要定罪判刑。不孝有先无后为大,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无后最为害怕,基于此,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有一种人很受人歧视,那便是太监,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太监在这方面便冲了中华文化的两条传统,也难怪其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在许多人眼中地位甚是地下,就连枭雄曹操也曾被骂为“宦竖遗丑”。

  “男尊女卑”:不得不说这的确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大内容(虽然这确实是一大陋习),在造字上我们便可看出古代女子相对底下的社会地位,许多贬义的词都是与女字有关,比如奴隶的“奴”、奴颜婢膝的“婢”、贪婪的“婪”、佞臣的“佞”、奸人的“奸”、妨碍的“妨”以及“娼妓”、“嫉妒”、“妖媚”等等。在古代,女子被认为应该呆在家里,这样才平安,所以“安”上为宝盖头,下为女。如果走出家门就会引起麻烦。两个女人在一起会成为“奻(sòng)”,意思是争论、争吵;三个女人在一起就会成为“姦(jiān,简化字同‘奸’)”,意为邪恶、奸诈。因此对女人要严加管束。“妥”字上为“手(爪)”,下为“女”,意思是管束住女子才能安妥。在谦词系统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不同,如夫称妇为“贱荆”,“拙荆”,“贱内”等相对贬义的词,而妇称夫则运用“外子”等相对中性的词。

  从汉字中我们可以粗浅的看出传统中华文化中的等级制度。三纲五常,君臣父子。皇帝称“天子”,从这我们便可以看出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天之子,权利是上天赐予的,皇帝的自称为“朕”,而且其他的人不可以如此自称。王侯世袭,“袭”字上龙下衣,“袭”之人乃尊贵的龙穿着人的衣服,足见其尊贵的地位,而普通人则称“布衣”,足见严格的等级制度。传统文化中有嫡与庶之分,这也是严格的等级制度。在称呼上,汉字的运用也足见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制度。在称呼上有“大人”“老爷”“少爷”“奴才”“奴婢”等之别,从这些词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代文化中严格的等级制度。

  从汉字中我们可以粗浅的看出与周边文化的关系。在汉字中有一个表示地域的词“中原”,从这个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一种正统思想,为世界之中心,天朝思想,可以说是一种自信,也可以说是一种盲目。在汉字中还有几个字

  表示着对周边的称呼,如东夷,西狨,南蛮,北狄等等,这些词语中原一样,同样展示着中华文化的中心思想,天朝思想。但是到达近代以后,中华文化落后与西方文化,再以这种思想来看世界却是夜郎自大,愚昧无知了,对此,不做深入探讨。当然,从这些字词中我们也可窥视出传统中华文化的夷夏大防思想。中华民族从秦以来便是一个统一体,虽然多次分裂,但在大多数人脑中都有夷夏大防的思想,统一中华民族是必须的,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带领下,中国多次分裂却都能得到再度统一,面对外族的入侵,也涌现出了许多民族英雄,如戚继光,郑成功等。

  汉字在不断的传承,也在不断的进化与发展,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从繁体字到简体字,汉字的更新及用法的变化也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变化。最典型的便是清末民初时期的变革,从古文到白话文,是汉字用法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在此之后,汉字的许多词语用法都被废除,如“老爷”,“奴才”,“小人大人”等表示尊卑的词地废除,昭示着中国数千年的等级制度有所瓦解,中华文化史迎来了相对平等的时代。

  如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字的更新也是日星月异,虽然字增加的不多,但在遣词造句上却有着飞快的发展,外来词汇的加入,也正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士”“肯德基”

  “可口可乐”等词汇,是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冲击碰撞融合而产生的产物。在中国,也不停的有许多本土的词汇在不停的出现,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历久睨新,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

  对于新词汇,有些人持反对态度,有些人持支持态度。我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文字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有所更新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对于一些用法好的词汇传承下去是必然的,对于一些较为糟粕的词汇,历史长河必然也会将其淘净,在古代不也出现过不少不太恰当的词汇(如奴才等),不也最终被历史所抛弃。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文明的载体,精神的载体,要了解中华文化,必然也要对汉字进行研究。汉字与中华文化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汉字在不停的发展变化,我们要做的便是透过汉字去认识中华文明,去传承中华文化,通过汉字将过去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历史文化的成果运载到现在,运送到未来,去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中华文化完美的传承下来。

篇十: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汉字的传统文化详细解读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久远而密切的联系。汉字的产生、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观。从汉字与西方文字的比较,与我国古代的生产关系、神崇拜、玉文化以及汉字的特点等方面,论述了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依存的关系:汉字里积淀着中国文化的结晶,中国文化也仰仗着汉字流传得更为久远。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许多字从外形上看可以知道它的大概意思。比如“日”形状像太阳,“月”形状像月牙。日和月都有光,两个合在一起更亮,这就是“明”。汉字的这个特点使它很容易受到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因此,从汉字可以了解到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一、从汉字看古人的宇宙观

  古人在造字时,把对宇宙的认识融进了汉字。

  1、从方块字说起

  现在的汉字外形是个方块,可在商朝时候却不是这样。如“龙”字像一条长长的虫子,“凤”字像一只又高又瘦的鸟。从周朝后期开始,字形逐渐变方,经过秦朝的篆书,汉朝前期的隶书,到汉末形成了笔画平直、形体端正的方块形楷体字。

  为什么2000年以前的人把字形定为方的呢?这是因为那时的人对宇宙有了明确的看法,尽管这个看法是不科学的。他们认为天是圆的,像个圆底锅扣在我们上边;地是方的,托在我们脚下。地既然是方的,地上的一切人工建筑也都要建成方形。所以大到城市、院子、房屋,小到床、桌子、椅子都是方形的。只有少数与天有关的建筑才是圆的,如北京的天坛。汉字是大地上人们使用的记录工具,应该和大大小小的方形一致起来。

  2、说“一”

  “一”在古人看来是万物发展的开始。汉朝著名文字学家许慎说:“一”是最初的东西,后来的一切都是从“一”衍化出来的。这种解释来自《周易》,也就是太极和阴阳的理论。按着这种说法,如果把“一”看成数字,那么有了“一”才有了二三四五等无穷的数字;如果把“一”看成横,那么有了横才有了竖点撇捺等各种笔画;从文字上看,有了“一”才有了上下左右等千千万万个字。从古人对“一”的解释,可以看出他们对万物产生和变化的看法。

  3、神从天降

  “示”最初是神的意思,写成丁,横表示天,竖表示神仙从天而降。后来在横上又加了一横,表示在天上方;下边的竖也加了两条,变成三竖,明确表示出是日月星三神。这也是许慎的解释。汉字中凡与神有关的字大都有示礻作偏旁或部首。比如:祭意为向神献

  肉、祐意为神灵保护、社意为土地神、福意为向神祈求幸福等。这说明古时候人们把许多自然现象的变化看成是神支配的。这种崇信神灵的观念现在还没有完全消失。

  二、从汉字看古人的伦理观念

  在封建社会,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主要是三纲五常。“三纲”简单说,就是大臣要按照君王的意志办事;子女要按照父亲的意志办事;妻子要按照丈夫的意志办事。“五常”就是每个人要做到仁、义、礼、智、信。人们在造字和讲解字义时,也常常把这种伦理观念加进去。

  1、君、臣、民

  “君”的古字上面是两只相对的手,双臂内侧是个“口”,像个正面坐着处理政务的君王。“臣”的古字像个面向左边趴在地上行匍匐礼的大臣。“民”的古字像个面向左的男人与女人的结合体。到了汉朝,君王的正面坐形改成了面向左的侧面形,就是现在的“君”字。臣和民应该面

  向君王,表示服从和恭敬,所以面向左改为面向右,成了现在的“臣”和“民”。

  2、无子不孝

  “孝”字的上边是个“老字头”,下边是“子”,是小孩搀扶着老人的形象。孝就是尽心奉养父母,照顾父母的意思。汉朝以后的统治者大都提倡孝道,对不孝的子女要定罪判刑。不孝的罪行中,最严重的是没有后代,没有子女的人被看成大不孝。维护这种观念的人就把“孝”字中的子解释成男孩子,说没有男孩子的人就是不孝。

  “好”字左边是“女”,右边是“子”,意思也是多生孩子就好。这种生育观念到了现在还有影响。

  3、带“女”字的贬义字

  在强调男子重要的同时,是贬低妇女的作用。“女”的古字像个双手交叉在胸前也有的像双手被绑在身后跪在地上的女人。这说明商朝时妇女就处于被统治的地位了。社会不但歧视妇女,而且还把许多坏人坏事和妇女联系在一起。人们在造一个字时,如果是贬义,就把“女”字加进去。比如奴隶的“奴”、奴颜婢膝的“婢”、贪婪的“婪”、佞臣的“佞”、奸人的“奸”、妨碍的“妨”以及“娼妓”、“嫉妒”、“妖媚”等等。

  女子应该呆在家里,这样才平安,所以“安”上为宀房子的符号,下为女。如果走出家门就会引起麻烦。两个女人在一起会成为“奻sòng”,意思是争论、争吵;三个女人在一起就会成为“姦jiān,简化字同‘奸’”,意为邪恶、奸诈。因此对女人要严加管束。“妥”字上为“手爪”,下为“女”,意思是管束住女子才能安妥。

  压迫歧视妇女,反对妇女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的观念到了20世纪才开始清除。

  三、从汉字看中国文化发展方向

  汉字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应该明确地放弃汉字拉丁化的目标。我们实在难于从bairiyishanjin,huangheruhailiu这29个字母上读出唐诗的效果。我们应该更好地进行汉语汉字的教学、传承、研究、数码化应用与审美化创造。我们应该创造出无愧于祖先的语言艺术的传世之作。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在世界上推广普及华文与汉学教育,为此加大投入。我们应该在语言文字上对各种媒体与出版物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少一点错别字,少一点洋泾浜,少一点文理不通。

  我们所关切的汉字文化毕竟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文化,是面向世界的开放的与面向未来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说我们的文化要有自己的传统,自己的立足点自己的性格。同时,只有开放的面向世界的经得起欧风美雨的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才是有活力的民族的,而不是博物馆里的木乃伊。聪明的做法不是把全球化与民族化地域化对立起来,而是结合起来。

  在浅层次上,争论要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学外语可能是有意义的。从根本上说,母语是进修外语的基础,外语是学好母语精通母语的不可或缺的参照。说起近现代中国,大概没有很多人的外语比辜鸿铭、林语堂和钱钟书更好,同时他们的华文修养也令我辈感到惭愧。设想未来的中华儿女个个熟悉汉语汉字华文经典,同时至少是它们当中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熟练掌握一两门外语特别是英语,这完全是可以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中国人的大脑的聪明足以做到这一步。而做到这一步不会降低而只会提高中华文化的地位。

  我们大可以增强对于中华文化汉字文化的自信,以海纳百川、开阔明朗的心态对待文化的开放与交流,而决不是鼠目寸光,抱残守缺。当然也不是民族虚无主义与全盘西化。

  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曾认为是

  甲骨文。就所见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

  甲骨和

  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有一千多字,只是商代文字的部分保留,名

  甲骨文,特有学科——

  甲骨学。

  对日本文字的影响

  日本民族虽有着古老的文化,但其本族文字的创制则相当晚。长期以来,其人民是以汉字作为自己传播思想、表达情感的载体,称汉字为“真名”。五世纪初,日本出现被称为“假名”的借用汉字的标音文字。八世纪时,以汉字标记日本语音的用法已较固定,其标志是《万叶集》的编定,故称“万叶假名”。是为纯粹日语标音文字的基础。日本文字的最终创制是由吉备真备和弘法大师空海来完成的。他们俩人均曾长期留居中国唐朝,对汉字有很深的研究。前者根据标音汉字楷体偏旁造成日文“片假名”,后者采用汉字草体创造日文“平假名”。尽管自十世纪起,假名文字已在日本盛行,但汉字的使用却并未因此而废止。时至今天,已在世界占据重要地位的日本文字仍保留有一千多个简体汉字。其中,在2021年重新制定并公布的日语常用汉字表中,共收录了2136个汉字。[5]

  对朝鲜韩国文字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制度和文化一直影响着朝鲜,因此朝鲜把本民族文字称谚文非正式文字。谚文的创制和应用是古代韩国文化的一项重要成就,但是20世纪前却并没有得到大范围应用。实际上,早起时期的韩国亦如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使用汉字。新罗统一后稍有改观,时人

  薛聪曾创造吏读,即用汉字表示韩语的助词和助动词,辅助阅读汉文书籍。终因言文各异,无法普及。

  李朝初期设谚文局,令

  郑麟趾、成三问等人制定谚文。他们依中国音韵,研究朝鲜语音,创造出11个母音字母和17个子音字母,并于公元1443年公布使用《

  训民正音》。朝鲜从此有了自己的文字,但不久又再度废止。二战后,韩国因“去汉化”政策,再次加以使用,朝鲜亦同。虽然由于韩文拼音文字的同声字太多,会出现书写后分辨不清的情况多,但随着“谚文世代”的形成,认识汉字和书写汉字的人不断减少,即便是以前使用汉字的人也对汉字的使用能力也不断的退步,汉字词在朝鲜语韩语的比例也不断下降,再加上朝鲜/韩国在日常生活中多实用固有词;同音异意的现象也不会那么严重。汉字在韩语的地位遭到挑战!

  但是,废除汉字的后果还是显而易见的:比如韩国的古书,只有专家才能看得懂。

  对越南文字的影响

  十世纪以前的越南是中国的郡县。秦、汉、隋、唐莫不在此设官统辖,故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较深。越南独立后,无论是上层人士的交往,还是学校教育以及文学作品的创作,均以汉字为工具。直至十三世纪,越南才有本国文字——

  字喃。字喃是以汉字为基础,用形声、假借、会意等方法创制的表达越南语音的新字。十五世纪时,字喃通行全国,完全取代了汉字少数人还在用汉字。但是现代越南文字多受西方文字影响,完全使用拼音文字。

  中国自古即有华夏、中华之称。

  在中国各大族群中,汉族是最大的民族,又称为“华夏民族”或“中华民族”。所以汉服又被称为汉装、华服。

  汉服不单单是指“汉朝服饰",而是指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也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中国古人讲仁、义、礼、智、信,汉服从各个方面来讲,都是最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服饰。中国古代的服饰随着改朝换代而发生变化,因此不同朝代的服饰也反映出不同朝代的文化。

  所以汉服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据史籍中记载,远在三皇五帝时期,先民们以鸟兽毛皮为衣,进而用麻作布。后来黄帝正妃嫘祖植桑养蚕,教导人民织布作衣,这就是最早汉服的起源。

  中国最早的衣裳制度是在商朝建立的,就是把衣服分为两截,即上衣下裳裳是指裙子。腰部用宽腰带束扎。商朝的时候纺织与刺绣的技术都已十分的纯熟,领襟袖口都有精致的刺绣和滚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深衣“,深衣即指上下分裁,但中间缝合而成。在当时非常流行,男女尊卑都能穿。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鼎盛时期,唐朝的染织技术精湛,丝织品的染色图纹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因此唐朝的服饰质地考究,色彩鲜艳,样式繁多,配饰精美。大唐服饰雍容大方、华贵典雅,在悠久的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堪称登峰造极,璀璨辉煌。

  唐朝女子爱美成风,重视化妆、画眉、点唇,也喜欢涂胭脂。服饰特点是低领大袖,裙腰高束。样式主要是上着短襦,下穿长裙,加半臂,肩披帛巾,让长长的裙摆拖地而行,体态轻盈有若天仙般的飘逸高雅。唐朝男子身着圆领袍衫,头戴幞头、纱帽,幞头是以丝绢裁成方巾,方巾四角下垂四长带,用来裹发的头巾,在唐朝非常盛行。

  敦煌壁画中有大量的彩绘图案,当中也有对佛国世界的描绘,有佛、天人、飞天仙女等形象,非常庄严逼真。如果详加对照,会发现大唐服饰和壁画中的天人服饰十分类似。中国传统文化在唐朝时期与世界各国频繁交流,传统的服饰文化也影响了世界许多国家,至今日本和韩国的服饰中还保留着大唐服饰的特色。据史料记载,和大唐来往的国家,最多时竟达300多个。

  宋朝衣冠服饰虽沿袭唐代传统服饰,但又独树一帜。当时社会崇尚理学,提倡“存天理,去人欲”的观念,倡导传统保守的道德观。因此影响所及,服饰不再追求华丽,而以自然俭朴为主。宋朝男子服饰仍以圆领袍衫为主,以不同颜色来区分等级。不分尊卑,在各种场合都戴幞头。女子服饰上衣种类有襦、衫、袄、大袖、半臂、褙子等等,下身也是穿裙子。其中褙子是当时无论贵贱都流行穿着的服饰,褙子是一种外衣,直领、对襟、长度过膝是其特色。

  明朝建立后,恢复传统的汉服服饰制度。明朝服饰质料种类繁多,刺绣技术发达。男子服饰仍以袍衫为主,官员朝服仍袭古制,以袍衫颜色和图案来区分官职品位,袍衫官服前有一方形刺绣图案,文官为飞禽图案;武官则为走兽图案。妇女服饰款式承袭唐宋,襦、裙、袄、衫、褙子、比甲,明朝妇女的礼服为凤冠霞帔。

  汉服最主要的特色是交领右衽,袖宽且长,以绳带扎结取代扣子,穿着汉服使人神态举止有含蓄内敛,端庄稳重,潇洒脱俗的气质与美感。这种特色有别于其他民族。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十一: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简

  述

  汉

  字

  与

  传

  统

  文

  化

  的

  关

  系

  汉字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没有汉字就不会有绚烂绚烂的中国古代文明。能够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就这个意义上讲,令国人骄傲的四大文明都是汉字这个大发明的衍生物。汉字是时代的目睹,它超越时空记录着广博精湛的中华文化,传承了可贵的中华文明。让我们看到了中华五干年来的历史和真切,知道了民族的历史进度和绚烂绚烂的文明。汉字不不过一个载体,也不单是一种工具,在笔划的组合中,目睹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思想的演变,汉字中间储藏着无尽的宝藏,包含着中华文化中的精华。汉字是铸就中华文化大厦的基石,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密不行分的。

  一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汉字附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中华民族为了交流思想、传达和保存信息,在漫长的时间里不停创建出来的书写汉语的符号系统。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都要遇到其余文化要素的影响和限制。这类限制就是隐含在汉字系统中,反应中华民族的价值观点、生计方式、思想特点、民俗习惯等。同时,汉字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别部分,它不单是一种文化现象,并且仍是承载和流传文化的工具,负载了大批的文化信息。

  “文化”的含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泛指各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即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建的精神和物质财产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精神文化而言,主要包含科学、教育、政治、文学艺术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为主体的文化系统,是文化的一部分。古老的汉字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世界上其余几种古文字早已消逝,而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到现在犹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汉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是传承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其在中华文明的持续过程中所起到的纽带作用功不行没。

  二、中国传统文化推进了汉字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社会需要促使了汉字的产生和发展。原始社会时,先民群居生活,相互之间需要相互交流、交流,从而产生了语言。但在实质交往

  中,语言却不可以完整知足人们交流的需要。这是因为其没法战胜“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为战胜这一阻碍,就需要有交流的两方都认

  可的文字符号进行辅助,最早的汉字—象形文字就产生了。?此时的象形文字不过人们交流的辅助工具,其实不行系统。当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夏代出现后,因为国家的组织是弘大的,需要用文字来记事、管理,这就需要系统文字的产生。考古证明,殷商期间出土的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成系统的文字。?

  秦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因为战国期间,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相互交流很不方便,出于便于管理和交流的需要,秦始皇公布全国一致使用小篆的命令,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运动,对民族团结、国家一致同到了重要的踊跃作用。但因为小篆笔划屈曲圆转,众多,不便书写,出于简易快捷的需要,人们将小篆的曲笔拉直,改圆转为折笔,从而产生了隶书。?

  其次,汉字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正如上文所说,汉字是为了知足人们相互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记录、表达必定的事物,第一世界上要有这件事物,这就与社会生产力有关。最开始的汉字是人们生活中常有的、简单的、简单描述的事物,如:日、月、山、川、水、火、土、木等,这些都是大自然自己就有的。尔后代依靠着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产生了很多新的事物,而表达这些新事物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的文字也随之产生了。如:砍伐的“斧”,装东西的“皿”、“盆”、“盂”,捕猎用的“网”等。

  文化和文字相互促使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决定汉字发生和发展的要素。文字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记。文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产生了亲密的联系。

  三、从形声字形旁、字声看中国传统文化

  形旁即意符,意符是形声字中指明意义类其余符号,如“格”字左侧的“木”,“铜”字左侧的“金”之类,形符保存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从形声字的形符看古代的物质文化。如“纸”,用“丝”旁,就揭露了我国古代用丝麻纤维造纸。此中表示颜色的词也以“丝”为形旁,如“红、绿、紫”等,说明古代中国丝织业、染织业十散发达的历史事实。在制度文化方面,如以“车”为形符的字,揭露了古代的社会制度。以“车”为形符的字如“辆”“轨”等字,一方面用来说明君子出门不步行的制度,另一方面也揭露了古代残忍的刑罚制度。

  形声字的声旁就是音符,是用来表音的。比如“华”的声旁“化”“材”的声旁“才”。但也有少量形声字的音符兼表表示义,如“珥”形旁为“王”,声符“耳”与珥在乎义上有联系,揭露了当时社会“玉”作耳环的文化,因为只有王族有玉可带。形声字在平时用字中比率相当大,它蕴涵着古代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

  汉字发源于太古的图画,世界上其余一些古老的民族文字也有相像的过程。如:苏美尔的楔形字、古埃及的圣书字。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其余一些民族的文字都已失传,甚至灭绝。这些民族的后辈都相

  继使用了拼音文字,惟有中国的汉字沿用到现在

  ,正因为这样因此我们拥有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拥有特点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时要从汉字抓起中华文明

  的积厚流光,广博精湛,而记录这些遥远而美好内容的载体也正是汉

  字。

篇十二: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关于汉字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关键词:

  汉字

  文化传承

  文化特征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宋祖英等政协委

  最提出的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从汉字的文化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汉字的确具有文化的传承性,但是现代汉字的发展演变又使得汉字的理据性有所降低,如果一味强调传承而忽视了文字的发展,也会矫枉过正,我们应该要在尊重文字自身规律和国家有关法规的基础上加强汉字的文化信息分析,从而培养年轻一代-1-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宋祖英、黄宏等2l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宋祖英等人的理由是: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

  。而汉字的简化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隔断。该提案建议,国家应从小学阶段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比如将繁体字设置成必修课,或在讲授简体字

  的同时也教繁体字,这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兴旺都有好处这个提案一出来,就引起一片争议之声。叫好的反对的彼此争论不休。

  毋庸置疑人们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非常敬重的,也都希望能够把这个根一直传承下去,但是究竟应该怎样传承,采用什么形式来传承是值得我们好好探讨的。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这个范围来说,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同时又是文化的忠实体现者。所以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第二条就写着“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说明人们已经把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语文学习与继承民族文化联系起来了。

  的确如此,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字都凝结着一定的文化信息,都是本民族文化的一个载体和体现者,而汉字中蕴涵的文化信息,是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裘锡圭先生说:“原始汉字的出现不会晚于公元前第三千年中期。到公元前第三千年末期,随着夏王朝的建立,我国正式进入阶级社会。统治阶级为了有效地进行统治,必然迫切需要比较完善的文字,因此原始文字改进的速度大大加快。夏王朝有完整的世系流传下来这件事,就是原始文字有了巨大改进的反映。汉字大概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在夏商之际(约在前17世纪前后)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的。”几千年的积淀使得汉字的文化

  内涵

  日渐丰富。汉字还是世界上唯一至今还在使用的表意文字系统,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多数汉字失去了象形的外貌,但在本质上还保留着早期文字的许多特征,而且越古其特征越明显,所以说委员们把繁体字与中国文化的根联系在一起并不是毫无理由的。帕尔默在《语言学概要》中指出,汉字是由视觉符号直接表示概念的,汉字书写的书面语是独立于

  口语的各种变化之外的。所

  以,在中国,一个学生只要学了4000个左右的汉字之后,几千年的文献就立刻展示在他的面前。而一个学习古希腊文献的学生需要掌握多种方言才能欣赏诸如

  《荷马史诗》一类的经典。“如果中国人屈从西方国家的再三要求,引入一种字母文字,充其量不过为小学生(和欧洲人)省出一两年学习时间。但是为了这点微小的收获,中国人就会失掉他们对持续四千年的丰富的文化典籍的继承权。”(L.R.帕尔默

  《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3)这段话虽然是针对过去有人提出以拼音文字取代汉字的言论发表的看法,但也恰恰说明了汉字在继承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视觉符号系统,它除了记录语言之外,还具有

  自身的特殊性,这就

  是汉字的形体构造具有特殊的价值。“几乎每个汉字都可以描绘出一幅中国历史文化图,或者演绎出一段中国历史文化?典故?,因而汉字本身就可以被视为文化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充满时代色彩,地域概念、人文心理特征的文化符号。”(张德馨《关于汉字文化研究与汉字教学的几点思考》,世界汉语教学,1999)正是汉字形体构造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也体现着汉字与其他文字的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

  1.许多汉字的结构显示了先民的生活和意识。就拿人生的最后一道程序丧葬习俗的有关文字,我们可以很明显地从中看到这种古代习俗随着地域和时代的发展发生着不断地变化。大圣人孔子虽然曾经反对野蛮的殉葬制度,《札记·檀弓下》“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但他却提倡“厚葬久丧,重为棺椁。”按照封建礼制丧葬实行“事死如事生”的原则,所以丧葬礼节是非常繁缛的。从孟子《许行章》可以看出,孔子死后,其弟子为他守孝三年,按礼制,父母、妻子和长子死后,都应守制三年。其实这种礼节是在封建政治伦理的需求下逐渐形成的,并非自上古就有之,相反,上古时的丧葬极其简略。从汉字的“葬”字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古代的丧葬风俗。“葬”字小篆作,字形南帅、死和一这i部分组成。“帅”为草丛(注:舯即草的本字),“死”义为尸体,“葬”字字形中的“一”表示尸体被抬送荒野时所用的木板之类。这个字形所展示的跟《周易·系辞下》记载的中国远古的丧葬形式完全吻合。“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大意是古代的丧葬是用柴草把尸体包起来,扔到荒野之中,既不堆土堆,也不种树作标志,亦不存在丧期的问题。)“葬”字字形逼真地把远古时代先民们的生活习俗形象地保存了下来。尸体被扔在荒野让飞禽野兽任意撕咬,这种现象很快就有

  了改变,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思维的发展,产生了灵魂观念

  。认为人死只是躯体的死亡,人的灵魂是永远不会死的,如果对尸体不加保护任凭野兽撕咬,其灵魂就会发怒,从而降灾于活着的人特别是亲属。于是又发展出一种习俗,就是死者的亲属带着弓箭到尸体旁驱赶禽兽,这就是“吊”字的本义

  。“吊”字小篆作由一个人和一张弓组成,表示人带着弓守护着亲人的尸体。孝子用弓箭守护尸体不让禽兽侵害,也不是最完善的办法,因为还会受到风吹雨淋

  日晒等的侵害,所以继续改进,形成了用土埋葬的习俗,有了“坟”“墓”二字。春秋以前,中原地区的墓葬是在地面挖坑,尸体放入后把土坑填平,上面不封土堆,称作“墓”。而长江下游的南部地区,因为地下潮湿积水,它的墓葬形式和中原地区不同,不是在地面挖坑,而是在地上用卵石铺砌出一个墓室,上放棺椁,然后用土沙把棺椁埋起来,形成大土堆,称作“坟”。以后就吸收了南北两地的习俗合二为一,形成了既有墓穴又有土堆的墓葬。所以我们看到“墓”“坟”二字都以“土”为构件,表示与“土”有关。这种原本是出于需要而产生的习俗发展到后来便成了礼节,人持弓守尸,本是出于驱赶禽兽的需要,改土葬以后这种需要本已失去,而其形式却延续了下来,这就是后代丧葬中的戴孝守丧,也叫服丧。从汉字中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古人的生活习俗也知道了今天我们很多文化习惯的由来,我想这是其它文字都无法办到的。

  2.有些字形的演变反映了相关事物的发展。文字是用书面符号的形式来记录语言的,它的产生显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高度抽象概括能力,而且这种符号系统一旦建立,就具有一定的稳固性。比如“桥”字,我们从它的构形可以推测出古代的桥是用木头做成的,《说文解字》:“桥,水梁也。”段玉裁注:“凡独木日杠,骈木日桥。”后来石头砌的、砖砌的、钢筋水泥建造的甚至玻璃钢纤等现代化的材料建造,不管怎么变化,能够起到沟通作用的建筑物都成为桥,这个本质的东西始终没变,所以“桥”的字形也没有改变。我们又不能不看到这样的事实,也有一些字随着事物的发展而产生

  了相应

  的变化,我们可以从字形的改变当中了解先民的生活变化,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发展。如“袜”字,《说文》作“鹱”。《说文·韦部》“裁,足衣也。”顾炎武《日知录》:“古人之袜,大抵以皮为之。”因为“韦”和“革”都是兽皮,所以“裁”又作“蠛”。后来用布帛作袜,就有了从衣的“被”,简化为“袜”。从“袜”的字形演变,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的袜子是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细的发展过程。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一

  个汉字就是一部历史的原因所在了,学习了解一点汉字的相关知识无疑对于我们的后代还是很有好处的。

  3.新字的产生和旧字的消亡反映出某些文化因素的变动。古代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马是最重要的代脚力,所以不同毛色不同性别不同特点的马都有自己的专门称呼和用字,如膝以上为白色的马叫做“弄”,黑白杂毛的马叫做“

  ”,毛色黄白相杂的马叫做“胚”,赤色马叫做“辟”;牡马叫做“粗”,牝马叫“群”;劣马叫做“骀”良马叫做“弱”“骁”;少壮之马叫做“驹”,千里马叫做“羁”,三岁或四岁的马叫做“蜃兆”,高大的马叫“睐”,马高六尺为“聒”。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马的作用几乎完全被现代的各式交通工具给取代了,现在再学这些字很显然人们已经不知所云,也完全没有必要了解这么多的专用字,所以这里很多从马的字都变成了不再流通的死字

  了。而近百年来,汉语从西方语

  言中吸收了不少音译词,汉字也相应地增加了一些新字,比如为了记写“咖啡、啤酒、喹啉”和重量单位“吨”,就造了“咖、啡、啤、喹、啉、吨”等从口旁的字。很显然,从“马”的字多的时代应该是畜牧业比较发达的时代,是以马作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的时代,而像“氧、氢、氮、氯、氦”等从“气”的字逐渐增多,说明了这个阶段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认识越来越清楚,这些信息都可以从文字的构成略见一斑。

  我们分析汉字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掘汉字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示汉民族思维和语言发展的历史,使我们的下一代更好地认识汉字,了解汉民族文化。如果在汉字教学中能够通过探讨汉字文化蕴涵,形象直观的把所教授的汉字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从另一层次认识汉字形体和汉字的意义,更深刻地把握汉字的规律和特点,使学生形成有机的汉字知识结构体系。运用这种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一方面提高了汉字学习的效率,一方面又能够凸显汉字的文化传承性,这当然是我们所有人的美好心愿。

  但是我们又不能不看到这样的现实。汉字产生至今,形体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现代汉字演变成为与整字读音

  、意义都没有关

  系的记号,这使得汉字的理据性大大降低。据有关调查资料,在常用汉字当中,带有记号字有75.67%。许多形声字的意符只能表示宽泛、笼统的概念,甚至有的意符失去了表意性,纯粹成为一个记号。如“笨”,本来是一个形声字,从“竹”“本”声,意为“竹子里面的薄膜”,但是随着语言发展,“笨”已专指愚笨的意思,所以意符

  “竹”失去了表意作用,在“笨”字中已经成为记号。如果看不到文字本身的发展,而一味地强调汉字的形体与文化传承的

  系又会矫枉过正,汉字的难识、难写,妨碍教育和科学的发展是不能否认的事实。许多语言文字学家提出要全面的科学的看待汉字,既要看到汉字的优点也要看到汉字的缺点,从实际出发探讨汉字的理论问题和实际应用问题,从而把汉字研究引上了科学的道路,也使我们对汉字的认识有了一个

  比较全面而符合客观的看法。

  1986年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会议讨

  论并贯彻了中央提出来

  的新时期语言文字

  作的方针和任务。方针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

  ;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订各项有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研究汉语

  、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

  ;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2000年lO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语言文字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我们这里所说的规范汉字就是指新中国建立以来,经过简化和整理,并且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推

  行的汉字。很显然这已经是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除非是特殊的需要,简化汉字是我们在学习、生活、工作当中都必须使用的规范汉字,这一点是谁也不能改变的,再到小学生当中去开设繁体字必修课,既增加学生负担,也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对于各位委员的这个提案,为了给大家一个正确

  的认识,教育部特地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长周济针对有记者提出

  “推行繁体字教育是否会列入教育部的计划”这一问题时,回答是:“欢迎大家对教育的讨论,不过请大家学习我们国家的语言文字法,我们国家有基本国策,就是要使用简化字,就是要推广普通话,这是一个基本要求。所以我想,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应该说这已经给了人们一个明确的答案,不管汉字的历史有多么悠久,也不管汉字承载着多少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都不能凭着自己的揣测和臆断,抑或是凭着一种热情盲目地为汉字的前途指手画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汉字还要继续使用下去,它的地位不会发生改变,既不会废除汉字完全拼音化,但也不会再倒退到使用复杂的繁体汉字,汉字将会沿着它自身的规律发展变化。我们在学习、使用规范汉字的同时,可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适当地增加一些有关汉字文化的知识,比如开设汉字文化选修课、书法课或者组织兴趣小组的形式,让我们的孩子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培养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林成滔.字里乾坤[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

  [2]王贵元.汉字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吴琦幸.文化语言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4]叶圣陶.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苏培成.现代

  汉字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裘锡圭.文字学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998

篇十三: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汉字和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许多字从外形上看可以知道它的大概意思。比如“日”形状像太阳,“月”形状像月牙。日和月都有光,两个合在一起更亮,这就是“明”。汉字的这个特点使它很容易受到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因此,从汉字可以了解到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一

  从汉字看古人的宇宙观

  古人在造字时,把对宇宙的认识融进了汉字。

  1.从方块字说起

  现在的汉字外形是个方块,可在商朝时候却不是这样。如“龙”字像一条长长的虫子,“凤”字像一只又高又瘦的鸟。从周朝后期开始,字形逐渐变方,经过秦朝的篆书,汉朝前期的隶书,到汉末形成了笔画平直、形体端正的方块形楷体字。

  为什么2000年以前的人把字形定为方的呢?这是因为那时的人对宇宙有了明确的看法,尽管这个看法是不科学的。他们认为天是圆的,像个圆底锅扣在我们上边;地是方的,托在我们脚下。地既然是方的,地上的一切人工建筑也都要建成方形。所以大到城市、院子、房屋,小到床、桌子、椅子都是方形的。只有少数与天有关的建筑才是圆的,如北京的天坛。汉字是大地上人们使用的记录工具,应该和大大小小的方形一致起来。

  2.说“一”

  “一”在古人看来是万物发展的开始。汉朝著名文字学家许慎说:“一”是最初的东西,后来的一切都是从“一”衍化出来的。这种解释来自《周易》,也就是太极和阴阳的理论。按着这种说法,如果把“一”看成数字,那么有了“一”才有了二三四五等无穷的数字;如果把“一”看成横,那么有了横才有了竖点撇捺等各种笔画;从文字上看,有了“一”才有了上下左右等千千万万个字。从古人对“一”的解释,可以看出他们对万物产生和变化的看法。

  3.神从天降

  “示”最初是神的意思,写成丁,横表示天,竖表示神仙从天而降。后来在横上又加了一横,表示在天上方;下边的竖也加了两条,变成三竖,明确表示出是日月星三神。这也是许慎的解释。汉字中凡与神有关的字大都有示(礻)作偏旁或部首。比如:祭(意为向神献肉)、祐(意为神灵保护)、社(意为土地神)、福(意为向神祈求幸福)等。这说明古时候人们把许多自然现象的变化看成是神支配的。这种崇信神灵的观念现在还没有完全消失。

  二

  从汉字看古人的伦理观念

  在封建社会,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主要是三纲五常。“三纲”简单说,就是大臣要按照君王的意志办事;子女要按照父亲的意志办事;妻子要按照丈夫的意志办事。“五常”就是每个人要做到仁、义、礼、智、信。人们在造字和讲解字义时,也常常把这种伦理观念加进去。

  1.君、臣、民

  “君”的古字上面是两只相对的手,双臂内侧是个“口”,像个正面坐着处理政务的君王。“臣”的古字像个面向左边趴在地上行匍匐礼的大臣。“民”的古字像个面向左的男人与女人的结合体。到了汉朝,君王的正面坐形改成了面向左的侧面形,就是现在的“君”字。臣和民应该面向君王,表示服从和恭敬,所以面向左改为面向右,成了现在的“臣”和“民”。

  2.无子不孝

  “孝”字的上边是个“老字头”,下边是“子”,是小孩搀扶着老人的形象。孝就是尽心奉养父母,照顾父母的意思。汉朝以后的统治者大都提倡孝道,对不孝的子女要定罪判刑。不孝的罪行中,最严重的是没有后代,没有子女的人被看成大不孝。维护这种观念的人就把“孝”字中的子解释成男孩子,说没有男孩子的人就是不孝。

  “好”字左边是“女”,右边是“子”,意思也是多生孩子就好。这种生育观念到了现在还有影响。

  3.带“女”字的贬义字

  在强调男子重要的同时,是贬低妇女的作用。“女”的古字像个双手交叉在胸前(也有的像双手被绑在身后)跪在地上的女人。这说明商朝时妇女就处于被统治的地位了。社会不但歧视妇女,而且还把许多坏人坏事和妇女联系在一起。人们在造一个字时,如果是贬义,就把“女”字加进去。比如奴隶的“奴”、奴颜婢膝的“婢”、贪婪的“婪”、佞臣的“佞”、奸人的“奸”、妨碍的“妨”以及“娼妓”、“嫉妒”、“妖媚”等等。

  女子应该呆在家里,这样才平安,所以“安”上为宀(房子的符号),下为女。如果走出家门就会引起麻烦。两个女人在一起会成为“奻(sòng)”,意思是争论、争吵;三个女人在一起就会成为“姦(jiān,简化字同‘奸’)”,意为邪恶、奸诈。因此对女人要严加管束。“妥”字上为“手(爪)”,下为“女”,意思是管束住女子才能安妥。

  压迫歧视妇女,反对妇女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的观念到了20世纪才开始清除。

  汉字简化,古今贯之

  汉字至今起码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悠久的汉字发展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是,它的形体是在不断地趋于简化。再早的不说,就从甲骨文到金文(钟鼎文)、小篆的演变,从小篆又到隶书、楷书的演变,哪一个阶段其实都是形体简化的过程。这里面,以从小篆到隶书的变化最大。尽管小篆比起金文、甲骨文来已经简化多了,但今天我们认读起来仍很困难,可是认隶书就顺利多了。所以说,从小篆到隶书的变化被看作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那么,具体地说,今文对古文的最大变化是什么呢?那就是简省了偏旁,简化了结构,删除异体,减少字数,字形定型。

  其实,隶书之后,汉字形体的简化并没有停止。隶书到楷书是进一步的简化,这之后又出现了大量的简体字。这是人民群众和书法家的共同创造。有人从现存东晋大书法家王羲

  之的手书中,找出“扬、为、时、富、张、丧、谢、东、资、怅、来、纪、经、万、栖、将、询、随、问、说、谛、静”等22个简化字。这是1600年前的事。1996年11月8日,《光明日报》上的一条消息说,在江西吉安市兴桥镇钓源村发现了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手书欧阳修《画锦堂记》碑刻两块,共159字(欧全文为485字),其中也出现了“记、将、荣、盖、闾、劳、险、绅、谓、赏、诵、诗、乐”等13个简体字,与中国现在通用的规范简化汉字完全相同。这说明,在历史上,简体字早已在人们的手书中流行了,今天通行的简化字,许多都是古已有之的。今天只是做了把它们定型化、规范化,并加以推广的工作。

  近代,汉字简化现象更加明显。从上世纪初开始,中国的有识之士更把简化汉字工作跟普及教育、富强国家这些目标联系起来。1935年,当时的中国政府还曾发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共收简体字324个。其中有223字跟今天中国推行的简化汉字完全相同。

  中国研究、推行简化字,也是为了普及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以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无疑的,简化字给外国人学习中文,给海外华人的子女学习自己的母语、母文化,也带来了方便。中国的简化字,已为新加坡等国家所采用。澳洲教育部也规定开设中文课的学校,要教简体字。这是很有远见的。可见,简化汉字,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顺应历史趋势的。

推荐访问: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汉字 中国传统文化 关系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