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五篇】

2023年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五篇】

时间:2023-07-08 21:5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文化建设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文化建设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五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音乐文化 “天人合一” “寓教于乐” “主客统一”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文化建设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文化建设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同样也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

具体而言,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又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与解读。

一、弘扬传统的“天人合一”的音乐文化精神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第一个层面,是弘扬传统的“天人合一”的音乐文化精神。

“天人合一”不仅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精神,而且也是整个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它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它不仅是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而且也是一种关于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的学说。”[1]中国文化精神与西方文化精神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前者强调“天人合一”,后者强调天人分立,这正如张贷年、程宜山二位先生所言:“中西文化基本差异的表现之一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2]

“天人合一”的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因此,又由“天人合一”的传统音乐文化精神,派生出“中正平和”、“含蓄婉曲”、“亲切真挚”等等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并派生出“形神兼备”、“刚柔相济”、“气韵生动”、“情理结合”、“情景交融”等诸多的传统音乐文化特质。

总而言之,“天人合一”的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强调的是“和谐”二字。显而易见,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首先就要弘扬这种“天人合一”的音乐文化精神,为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提供正能量与软实力,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雄厚的文化支撑与智力之源。

二、弘扬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精神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第二个层面,是弘扬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精神。

“寓教于乐”,指的是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这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重要特征。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乐感文化”,即娱乐论。在汉字中,“音乐”的“乐”与“娱乐”的“乐”是同一个字,二者密切相关,也就是说,音乐即娱乐,娱乐即音乐。

在整个音乐文化建设中,音乐艺术虽然具有普及音乐基本知识、提高人的音乐修养、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完美人格等多种文化作用,但是这些文化作用又都要通过娱乐才能得以发挥。可见,“寓教于乐”的重要性之所在。

娱乐又与游戏紧密相连,早在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在他所著的《美育书简》一书中就指出: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必须通过“游戏冲动”才能有机统一在一起。人在现实中既受自然力量与物质需要的强迫,又受理性法则的约束与强迫,是不自由的。人只有在娱乐游戏时,才能摆脱自然的强迫与理性的强迫,获得真正的自由,才能实现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所以,人的这种乐游戏的本能,便成为艺术(包括音乐艺术)创作的动机,在这种自由活动中,才的过剩精力才得到了发泄,并从中获得美的愉悦。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又发展了席勒的这一学说,他明确指出:人的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实质上都是一种游戏,美感则是从“游戏”中获得发泄过剩精力的愉悦。他们创造的这一学说被后来的艺术史家合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中国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精神,则与“席勒-斯宾塞理论”有本质上的区别:中国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精神,是以娱乐为路径与手段,而以教育为宗旨与目的;
“席勒-斯宾塞理论”则以娱乐游戏为本质与目的。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就必须弘扬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下转87页)(上接61页)精神,要在农村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的全程中,贯彻“寓教于乐”的精神,让所有的音乐艺术活动的主体,都能自娱自乐、娱人乐人、快乐分享、快乐尽享。让音乐真正成为“娱乐制造”和“制造娱乐”的利器,使其在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中,发挥它独有的重要作用。

三、弘扬传统的“主客统一”的音乐文化精神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第三个层面,是弘扬传统的“主客统一”的音乐文化精神。

所谓“主客统一”,指的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亦即音乐艺术活动的主体(创作主体、表演主体、欣赏主体)与音乐艺术客体(音乐作品)的统一。这种“主客统一”的音乐文化精神,决定了人品与艺品、人格与艺格的密切关系。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乐如其人”、“要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从艺”、“德艺双馨”、“德高艺劭”等等,都是“主客统一”音乐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与西方传统音乐文化精神中的“主客分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翻开中国音乐史,记载德艺双馨的音乐人的动人故事比比皆是,它们都是“主客统一”音乐文化精神的光辉篇章。例如战国时期古琴演奏家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命若江河!“后来钟子期死,伯牙为了谢知音,摔碎古琴,从此不再弹琴,这是音乐人与音乐作品完善统一的范例。又如唐代宫廷乐师雷海青,在安史之乱时被安禄山掠,命期奏乐,雷将乐器琵琶掷地痛哭,以示抗拒,命其奏乐,雷将乐器琵琶掷地痛哭,以示抗拒,被安支解示众,宁死不屈。这也是“主客统一”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光辉典范。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也必须弘扬传统的“主客统一”的音乐文化精神,使人民群众做到音乐美与自身的心灵美、行为美的有机统一,从而大大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综合文化素质。

综上所述,可见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就要从弘扬传统的“天人合一”音乐文化精神、弘扬传统的“寓教于乐”音乐文化精神、弘扬传统的“主客统一”音乐文化精神三大层面入手,并力求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个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范畴,它是以对近现代中国的国情的正确认知为前提,对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运动的正确态度为关键和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正确指引为目的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1.正确认知近现代中国的国情是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前提。近现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需要消灭中国人的民族精神”,达到侵略和占领我国为其殖民地的最终目的;
而国内阶级矛盾尖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危机重重,统治阶级的领导力已名存实亡,整个民族一盘散沙,如何将民族凝聚成一个整体,为发动民众起来抵抗外侮找寻精神力量和领导核心,成为了时代的重大课题。以精神凝聚人心,对抗外敌文化侵略和精神奴役,引领民族回归自信自强,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动机在此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

2.正确面对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关键。五四新文化运动引进了西方各种思想和理论,一部分知识分子将中国落后全部归咎于千年封建专治统治下的传统民族文化,产生了对国民性的质疑和悲观情绪,他们主张否定传统、全盘西化,而一部分人则对国学誓死捍卫,排斥西学对中国的进步作用,走向另一个极端。如何将现代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精髓与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有机结合,如何对中西先进思想文化进行正确地剖析和借鉴,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便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关键。

3.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在中国革命、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困难而复杂的局面:一方面斗争环境极其艰难和恶劣,如何做到在艰苦的岁月中革命红旗不倒,不断开创中国革命和建设新局面,这都促使中国共产党自觉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将民族精神中的积极因素广泛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去鼓舞革命者的精神和斗志,为革命和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支持;
另一方面中国又面临着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实际情况,在探索中难免经历一些挫折,中国共产党最终意识到在实践中不能生搬硬套书本的理论教条和别人的现成经验,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中华传统民族精神融合起来,统一广大民众思想认识,弘扬和培育具有优秀民族传统和鲜明时代特征的现代民族精神,才能成为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前进的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领导者,其精神世界的演变是与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息息相关的,因此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进程是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作为大背景、以领导革命和建设实践为主线的。它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文化到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开始萌芽的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以青年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创建者们一方面接受传统文化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坚持实事求是的岳麓校训,主张经世致用的湖湘学风,信奉“心忧天下”的传统爱国主义,追求“明德、新民、至善”的“大学之道”;
另一方面初步接受了西方的思想启蒙,接触了解了以科学和民主为主要特征的西方现代精神和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先进思想理论。通过“五四”运动大浪淘沙的历史洗礼,他们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其毕生的信仰而投身于中国共产党建党行列,完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转变,为日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精神、原理及方法改造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做好了准备。

第二阶段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我解放的革命斗争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走向成熟的历史阶段。在28年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面对不同的敌人、不同的斗争环境,坚持民族的大局和人民的立场,维护民族的团结统一,代表人民的利益,承担了民族的历史使命,作为人民尊重认可的民族领导者,与强大的“三座大山”为代表的民族敌人开展了长期的英勇的革命斗争,在实践中培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新民族精神,并最终实现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第一个伟大社会成果———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创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第三阶段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追求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是时代的主旋律。期间尽管经历了一些探索的挫折,但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和集体的智慧,正确分析研究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的本质,找到了改革开放的出路,树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立了正确的路线和纲领,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国家的实践中不断培育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人以自身模范行动创新着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先后涌现出焦裕禄、王进喜、雷锋等先进群体和先进人物以及以孔繁森、郑培民为代表的时代的先锋、社会的典范、人民群众的楷模、实践创业精神的标兵;
在研制“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的科技突破和“九八”抗洪、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重大斗争中,进一步发扬光大了中华民族精神,极大地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振奋了国人的精神,为中华民族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第二个伟大历史任务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二、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经验

(一)明确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主体和实践内容通过新文化的实践,中国共产党的先进分子曾经也寄希望于改造国民性来解决民族危机,但意识到仅仅凭借少数知识分子运用资本主义民主思想无法从中国社会凝聚力量,带动中国形成统一社会思潮。受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启示,中国共产党以俄为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调查研究中国社会之后,认识到近现代中国之所以暮气重生,就是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压迫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个人的自由遭到扼杀,从而使民族精神缺乏生机。因此,中国共产党意识到新的民族精神的注入是不可以依靠以往“士大夫”作为实践的主体,相反广大工农劳苦大众才是这场变革的主体。中国共产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基本原理,提出由中国共产党来代表中国的广大民众,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民族精神的代表者,并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一般规律和认识方法中国共产党在“五四”运动之后深刻地反思了传统民族精神,对建立新的民族精神充满信心。但是在中国共产党亲身参与革命实践之前,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对所要建立的新民族精神有一个理论上的完整论述、一个清晰的理论勾画。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鲜明特点,即他不是以一个理论家的身份来影响历史,而是一个实践家的作为。在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实践既是中国共产党对待各种理论的试金石,也是其文化选择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不拘泥于各种理论和主义,只要是实践需要的,都毫不犹豫地把它们拿来应用于革命实践中,并且在实践中改造这些理论和主义,把它们上升为一个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再将这些理论用于指导实践。所以“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方法,既是中国共产党对理论认识培育的一个基本看法,也是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一个基本规律。由于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孕育于其革命实践过程之中,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千锤百炼而成,它一旦破茧而出,其实践性和革命性就相当彻底,并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广大的民众之间,使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三)总结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立场、原则和观点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反对“全盘西化”,又反对“中体西用”。培育民族精神既不是用西方现代精神来压倒中华民族精神,也不是用中华民族精神来抵制西方现代精神,最根本的是要从中国的现实出发,一切为中国现实需要服务,即“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中国共产党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批判继承传统民族精神,又用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历史内涵来丰富与培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精髓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紧密结合。首先,在对待传统民族精神的问题上提倡“古为今用”,“当封建主义还在发生和发展的时候,它有很多东西还是不错的”,所以对待传统民族文化的社会历史价值必须做出历史的分析,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
要善于借鉴历史上的教训,如说过要进京赶考,但不要学李自成,便是通过对农民革命实践失败例子的分析和借鉴,从而使自身有所警醒而不重蹈覆辙。其次,在民族精神的现代化的问题上提倡“洋为中用”,只有解决了批判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问题,才能够推进新民族精神的建立。对此中国共产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对立与统一、共性与个性的基本原理,指出不同民族,他们的文化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其独特的形态,因此对不同的民族文化精神要作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的分析,要认识到东西方不同文化都具有各自的长短,关键是要取长补短,而不是互相排斥。

三、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启示

(一)立足理论创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指导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先进思想理论的武装和引导。“一个古老的民族转衰为盛,重新崛起,至少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有一个用科学理论武装的、由最先进的分子组成的、己经成熟起来的领导核心;
其二是有一种代表时代进步潮流,能够凝聚和统一全体人民意志的民族精神。”首先,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在探索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开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境界。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为了摆脱民族压迫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学习西方以求自强。开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践证明都没有成功。以康有为之言,就是没有进行“国民性”的改造,其实就是没有对民族精神进行适时的培育。但辛亥革命的结果却昭示人们:即使进行“国民性”的改造,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理论作保障,也无法培育出时代需要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的要求,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不断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先进的理论学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思想,并以这一科学理论作为思想武器,进行了民族文化的批判,从而培育了中华民族的新精神,完成了民族独立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并以这一科学理论为思想武器,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再批判,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新的发展。

(二)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必须紧密围绕社会的时代课题和主要任务展开发扬民族精神的本质意义就是为特定时代的需要而形成的历史任务,因此,在特定的时代,民族精神的培育总是与时代课题的需要相联系,总是围绕特定的历史任务而展开。对民族精神传统的扬弃以及诠释新的价值标准的核心就是看是否有利于特定时代所提出的课题的解决和中心任务的完成。离开了对时代课题的认知和把握,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不可避免地要滑向唯心主义立场。只有弘扬和培育反映时代特征,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对民族培育起支撑作用。否则,拘泥于传统、机械地保持其原始内容和表现形式,不仅不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反而会抛弃民族精神,背离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时代课题,围绕主要任务进行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族精神;
精神家园;
文化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2-0063-02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是推动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

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体现本民族精神风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一个民族在形成本民族文化中最核心、最精华的组成部分,是维系本国、本民族人民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民族精神是国家统一、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生于斯,长于斯,衣食于斯”,中华民族每个个体对于自己民族有着深厚而神圣的感情。爱国主义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最大限度地团结了各种社会力量,为祖国的统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作出过积极的贡献。

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到关系综合国力强弱的高度来认识。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它体现在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各个方面,但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竞争,即人的素质、民族素质的竞争。民族素质主要包括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三个方面。民族精神是民族素质的核心,是民族素质的“软件”。当今世界,文化力量、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民族精神是抵御境外渗透、分裂图谋的坚强精神支柱。我国不但民族众多,而且边疆地区是少数民族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三十几个民族跨境而居,与周边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上,有64%属于民族自治区域。境外渗透、分裂势力利用民族、宗教等幌子妄图破坏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繁荣发展,其罪恶图谋从来没有停止过。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抵御境外渗透、分裂图谋的坚强精神支柱,对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繁荣发展有重大意义。

民族精神为整个人类精神文明殿堂添砖加瓦。民族精神作为一种进步的、积极的精神,既是属于各个民族的,也是属于整个人类的。属于不同民族,是由于它受民族意识的规定,为民族性格所制约;
属于整个人类,是因为它的进步意义和积极价值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所共同确认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精神与一般人类精神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人类精神文明殿堂正是由不同民族精神的砖砖瓦瓦所共同构建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但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也是在为人类精神文明殿堂添砖加瓦。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民族精神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每一个民族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而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也有一些相通的地方;
民族精神有其一般内涵,也有不同民族的特殊内涵。民族精神是静态与动态的辩证统一,民族精神具有稳固性,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般来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所普遍表现出来的精神活力和个性特征,是普遍尊奉的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的社会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风尚。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旺盛的民族活力;
二是健康的民族意识;
三是个性的民族性格;
四是积极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信念。

那么,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呢?

当代中华民族精神乃是由三股精神融汇而成的: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二是全人类精神,三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是发源于中原华夏族人生息繁衍之地,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开疆拓地实践中,56个民族交融叠合,达经嬗变升华而成。她勤劳勇敢,仁爱宽厚,以德服人,以和为贵,自尊自信。全人类的精神,包括热爱和平、博爱、正义、自由、平等,它们体现了所有种族、民族精神中的积极成分和美好品格,体现了不分肤色、性别,不论文明进化程度高低的全部地球人的共性。改革开放的年代,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孕育出了当代中华民族精神。而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已包含在作为时代结晶的邓小平理论中。邓小平理论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嬗变注入了极其宝贵的新鲜血液。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表现在:一是开拓创新的批判精神,二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三是求善求美的人格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就在于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继承与发展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统一,定型与塑型相伴随,巩固已有成果,弘扬传统精华,发现崭新之美,培育初露之德,在按部就班和探索新知的双管齐下之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是一个继承的过程,又是一个改造、更新和超越的过程。

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可能单靠政府行为来实现,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来完成,需要多方努力,需要持之以恒。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强有力的引导。国家是文明社会的基本政治建构和整体社会单元。为了维护这个建构和单元的统一和稳定,任何一个国家都会自觉地提倡一种意识形态以凝聚社会。这种意识形态也就很自然地成为这个国家民族精神的一种培养基,它的一些内容也就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些成分。国家掌握着社会的统治权、支配权,也就决定了它是民族精神创造中的主导力量。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国家的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在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事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立足于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实践。这

就需要国家强有力的引导。

2、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优秀传统,从中把握牢固根基,汲取丰富养分。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是现实中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历史地传递着的民族精神。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根基。离开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中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还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一切有益文化成果。民族精神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每一个民族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而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也有一些相通的地方。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脱离世界文明而独立发展。我们既要珍惜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富有特色的民族精神,也要面向世界吸取其他国家民族精神的精华,或者以此为参照来反思我们的民族精神。但同时要处理好文化开放与文化安全的关系,在文化开放中维护文化安全,保持自身的民族特性和文化价值。

3、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总结和提炼新的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精神都产生于一定历史条件之下,存在于一定时空环境之中,受特定时代及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民族精神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局限。由于传统的民族精神是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生成的,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仅仅弘扬传统民族精神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只有培育反映时展特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永葆生机和活力,真正支撑起民族的精神大厦。因此,我们不仅要弘扬民族精神,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扬光大,更为重要的是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培育新的民族精神,以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进入21世纪,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拓展民族精神的内涵,进一步培育开放精神、竞争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求实精神、理性精神等民族精神,以使民族精神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4、文化创新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还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文化创新,在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前提之下,通过文化创新丰富、更新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文化感召的潜移默化之中,在文化创新的丰富更新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事半功倍。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以什么样的视角来理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开展好宣传、实现好传播的首要前提。视角一: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党的十七大首次把“文化软实力”写进党代会报告,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论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决定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性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道德风尚,有助于提升文化产品之质量与国际影响,使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更广泛的认同。视角二:履行文化熏陶职责。广播电视与人民群众接触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作为文化的传承发扬者,广播电视必须履行好文化熏陶职责,做到“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其所载之“道”,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三:引领社会主流思潮。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人们的利益诉求更加多样,社会价值观更加多元多变。以核心价值观统领人们多样化的价值取向,抵制危害国家和社会的言行,发挥凝心聚力、增进和谐的作用,正是主流媒体的职责所系。

二、找准新路径,创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方法

对广播电视而言,要弘扬、宣传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落细、落小、落实”,就必须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找准路径、创新方法。

1.理念创新

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广播电视必须打破陈旧观念束缚和习惯思维定势,把“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到日常的宣传报道中,融入到节目(栏目)里,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用浅显的语言阐释大道理。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释精深的理论,让群众易懂、易记、易学、易行。四川广播电视台推出的法制品牌栏目剧《经视说法》,以宣传“法治”为出发点,把真实案件改编成百姓故事,将枯燥晦涩的法理知识以情节起伏的栏目剧巧妙呈现,直观生动、鞭辟入里,广受群众喜爱,被列为全省普法宣传教育材料。用鲜活的典型提升感召力。通过典型报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典型人物、先进事迹承载的表率作用和示范效应,能够有效带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年以来,四川广播电视台结合“走转改”活动开展,采写了《珙县51岁老人张焱舍己救人受称赞》、《绵阳八旬婆婆一针一线织起一个幸福家》、《当“最美司机”遇到“最美乘客”》等一大批反映基层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眉山:听力障碍女童丢失“人工耳蜗”全城爱心总动员帮忙寻找》以追踪报道的方式,展现了全城寻找、义卖筹款、爱心接力、重获新“声”的全过程,让互助友善的社会风气在电视荧屏上持续发酵。用生动的故事传递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空洞抽象,而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广播电视要深入研究“24个字”与人们生活的联系点,善于挖掘百姓生活中的生动故事,在故事讲述中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四川卫视秉承“中国爱”定位打造的大型公益节目《中国正能量》,将镜头聚焦弱势群体的励志故事,通过当事人的深情讲述和对社会事件进行亲历追踪,唤起群众对“正义、良知、坚强、向善”的共鸣,传播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2.内容创新

广播电视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内容为王”始终是第一法则。必须加强策划创意,研发生产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爱听爱看、市场反响良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以思想的力量、艺术的魅力感召群众、打动人心。连推系列纪录片。基于“5•12”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我们从2009年起以每年一部的进度推出了《蜀道》、《川魂》和《从悲壮走向豪迈》三部大型纪录片,实现了对“5•12”这一重大题材从“宏大叙事”到“探微索賾”的全方位表现与表达,向世人展示四川这一特定地域文化和川人这个特殊群体的无数闪光点,展现“中国力量”和“四川精神”,激发川人爱国爱家的情怀。正在拍摄制作的系列纪录片《纪录四川——新时期感动中国(四川)的100双手》,则通过以手叙事、以事记人的方式,纪录四川各行各业中具有独特精神品格的100位杰出人物或能工巧匠,着力弘扬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而围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于2014年1月1日起推出的系列微纪录片《中国梦•我的梦•百姓故事》,以平民化视角聚焦普通人的感人事迹和理想追求,记录普通人的梦想故事,展现普通人的生命色彩,展示当代中国社会的风貌,传递国家好、民族好、人民才会好的正能量。高频次播出精制公益广告。我们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精心创作、高频次播出了《我的中国梦——国富民强篇》、《文明和谐就在举手之间》、《微时代的节奏》等大量制作精良、形式新颖的公益广告,内容涉及传统文化、法制建设、廉政建设、关心留守儿童等,发挥了引领社会风尚、营造文明氛围、宣扬新风正气、激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特别是绵竹年画系列公益广告《关爱留守儿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绵竹年画与具有时代特色的公益宣传有机结合,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传承四川民间传统文化起到积极作用。全额投资大型电视剧。川台原创剧本、全额投资、拍摄制作的抗战史诗电视剧《壮士出川》,于2014年1月1日在四川卫视独播,不仅取得高收视,也更由于大力弘扬了“爱国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该剧以川军抗战经历的34场战役为主线,真实再现了川军在八年抗战中的浴血奋战,塑造了以张抗为代表的川军将士群像,再现了川人在国难之际英勇献身、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3.手段创新

创新传播手段是提升传播效果的重要保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必须创新传播手段,注重宣传技巧,以多样化的宣传手段,提升宣传效果、扩大传播影响。举办活动引导社会关注。广播电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助媒体平台举办各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吸引公众广泛参与,引导群众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由四川省委宣传部指导,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四川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大型新闻行动“四川好人——感动四川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于2014年9月15日启动,将持续至2015年1月底。在为期四个多月的评选活动中,川台编导将以寻找10名“四川好人”为任务,深入基层一线,把镜头对准平凡人的不平凡事,用触动心灵的人物故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深刻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宣传。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借助各方力量共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可以有效扩大影响力,实现“1+1>2”的传播效果。比如,川台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联合省教育厅、省妇联、团省委等单位举办“中华经典诵读会”,围绕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课外必读的经典名著,以主持人带学生读、师生读、亲子读的形式,将历史文化遗址、社区广场、操场课堂和演播室录制相结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充分运用新媒体拓展影响。充分发挥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形式新颖多样的特点,能够有效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渠道,占领宣传教育制高点。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除开辟专题、专栏做好宣传报道,在IPTV、手机电视客户端上大量转载相关消息和评论外,还开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学习讲堂,集纳相关理论文章100余篇,扩大了传播影响力。

三、收获新启示,更好地履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神圣职责

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主流媒体必须履行的神圣职责。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履行好这一神圣职责,持续深入地把宣传做实做细,出成效、出亮点,核心在于把握好三个关系。把握好正面宣传与文化熏陶的关系,提升传播力。广播电视作为,开展好正面宣传报道是第一要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按照中央、省委部署,把“规定动作”完成好,把“指令性任务”完成好,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广播电视是一门艺术。如果忽略宣传艺术,缺少富有思想性、感染力的精品力作,必然会削弱传播力,难以达到“喜闻乐见、入脑入心”的效果。因此,要真正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仅仅依靠正面宣传报道是不够的,需要我们进一步展示广播电视媒体的独特属性,发挥好文化熏陶的职责,以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传播、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以文化人”。特别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日常宣传报道中和精心打造的精品力作中,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受到熏陶,在情感共鸣与心灵震撼中得到教益,进而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方面,全国广电媒体都做了诸多积极探索,其中被誉为年度最热文化现象的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堪称表率。该节目以汉字听写的特殊方式,深耕中华文化沃土、强化民族文化基因,通过引导国民在潜移默化中重温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产生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而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把握好占领市场与守好阵地的关系,增强竞争力。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任何一个身处市场的个体与组织都必须遵循这条规律。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

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经磨难,一次次凤凰涅??,最根本的就是深深植根于民族基因的伟大精神支撑和崇高价值追求。所以,一方面,党中央把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成为治国理念的一个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要实现两个百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必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强大精神力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合中国和时展的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了一条强国富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通过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今时代特征紧密结合,更加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

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仁爱”“诚信”“天下为公”等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主要是它既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人们的普遍愿望及基本诉求。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深层价值理念及其现代意义的挖掘和阐释,把优秀传统文化义理讲透、意义讲足、现代性讲好,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丰富和发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文理念、道德观念,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到当代中国人心坎上的有效路径之一。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在近代以来的磨难曲折和抗争中,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民族复兴梦想的追求。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正在一步步接近实现梦想的目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二、依托社区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

1.文化对于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无法脱离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独特的文化积淀。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借助社区教育大平台,向广大社区群众传播文明礼仪、弘扬优秀文化,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进而推动社区整体道德教育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2.职业学校把社区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范畴

职业教育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学校不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更担负起社会责任,把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辐射到社区,也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公益性社会服务工作,坚持立德?淙耍?培育全民的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传递正能量,学校责无旁贷。

3.学校拥有师资和教学资源优势

学校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工作范畴,建立一支胜任教学工作的师资队伍,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教学经验及的成功做法,无疑为社区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工作提供了师资保证。同时,借助学校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为社区群众建设和配送电子课件、微课及学校图书资料等教育资源,为社区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工作开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优势十分明显。

三、依托社区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举措

1.制定培训计划

对社区广大群众,包括青少年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教育,是一项长期、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学校要把这项工作切实纳入教育教学整体工作之中,摆上学校工作日程,设专人负责。选择适合社区教育实际,推动社区居民品质和能力提升、社区家庭和睦、社区矛盾化解和问题解决的内容,进行现代化改造。通过制定中长期培训计划,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同步实施等方式使其发挥作用,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成果一起要”。

2.开发培训教材

学校要在开发国学教育校本教材的基础上,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国学文化培训教材,以及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大道理等书籍,拓宽受教育面。制定培训大纲,以突出儒家思想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载体,确立社区培训工作目标和培训重点,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为社区群众所接受,为社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3.组织社区培训

本着“有利于社区群众文化学习、方便生活”的原则,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期培训班、国学讲座、理论研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促进社区培训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务求方法新、理论新、重实效。培训教师要做到备教师、备教材、备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充分结合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组织培训,全面提高社区培训教育质量。

4.参与社区活动

参与社区组织开展的各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是巩固和发展社区培训教育成果的有效途径。学校要经常组织师生参加社区国学演讲、朗诵国学经典诗句、重大节日纪念庆祝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览等系列活动。同时,积极开展图书、电影、民俗歌舞等活动走进社区,使学校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拓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空间。

推荐访问:中国传统文化 论文 弘扬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五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精选5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