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汉字构形反映文化信息的例子20篇

汉字构形反映文化信息的例子20篇

时间:2022-11-13 12:3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汉字构形反映文化信息的例子20篇汉字构形反映文化信息的例子  浅析汉字构形的文化意蕴  韩莹莹  【摘  要】汉字构形体现了上古社会的文化形态,承载了汉民族传统的思维方式,蕴涵了浓郁的文化意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字构形反映文化信息的例子20篇,供大家参考。

汉字构形反映文化信息的例子20篇

篇一:汉字构形反映文化信息的例子

  浅析汉字构形的文化意蕴

  韩莹莹

  【摘

  要】汉字构形体现了上古社会的文化形态,承载了汉民族传统的思维方式,蕴涵了浓郁的文化意味。%ChinesecharacterisalivespecimenandfossiloftheHannationality'straditionalcul-tureandwayofthinking.ThestructureofChinesecharacterhasaprofoundculturalconnotation.

  【期刊名称】《唐山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25)005

  【总页数】3页(P90-92)

  【关键词】汉字;构形;文化

  【作

  者】韩莹莹

  【作者单位】唐山学院文法系,河北唐山063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H122

  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开始,在3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一直保持了表意体系的基本特点。在世界文字体系中,汉字以其构形所蕴涵的浓郁的文化意味而独树一帜。这种浓郁的文化意味首先表现在汉字构形所描绘的上古社会各个方面的文化风景上,其次表现在汉字构形所体现的汉民族传统思维方式上。可以说,汉字是汉民族传统文化的活标本、活化石。

  一、汉字构形体现了上古社会的文化形态

  “文化形态”是指文化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汉字的构形体现了上古社会的文化形态。

  (一)农耕文化的象形

  例如,早期甲骨文的“田”字和“井”字构形,反映出我国古代社会“井田”制度的影子。早期的甲骨文“田”字构形大多比较复杂,或被写作一个方块里面一个“井”字形,或被写成今天的“田”这个样子。甲骨文的“井”字和现在的“井”字大致相同,好像一口水井井口四周交叉的井栏,中间空出为井口。两者都是象形字。据《孟子·腾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这就是古代盛行的“井田”制度。具体是将一里(《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见方的地划分为九个区,形状如“井”字,每区百亩,八人各分一区耕种,而中央为公田,各家“同养公田”。在殷商时期,商王把一大块田地分成若干小方块耕地。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依等级将一块块田分给各级奴隶主,奴隶主再一小块一小块地分给奴隶,主要目的则是为了强迫每个奴隶都要耕种一定数量的土地,同时又便于计算奴隶的劳动量。《说文解字·井部》:“井,八家一井。”段玉裁注:比古井田之制。有了井,不仅可以发展农业生产,还可以解决人们的生活用水。先民们多围绕井建房居住。故在古汉语里,“井里”即“乡里”,“背井离乡”就是远走他乡。可见上古的“田”字和“井”字,反映了奴隶社会井田制的情况。又据《孟子·腾文公上》:“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平,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番话道出国家的统治是以“经界”为基础的这一事实。早期甲骨文“田”字的复杂而又齐整的构形,就曲折地、象征性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经界”的状况。而晚期的甲骨文及金文中的“田”,中间的“十”已经不再是“经界”之意,而是

  被看作田间的阡陌了。(见《说文解字——田部》:“田,陈也。树谷曰田。象形,十,阡陌之制。”)

  (二)渔猎生产的具象

  我国在殷代进入农业社会,在这之前还出现过哪些生产方式呢?还从甲骨文的“田”字上来考证。“田”字在上古又作“田猎”的意思。所谓田猎,就是古人进行的打猎活动。“田”“作”“田猎”义早见于甲骨文。如“王其田向”,意思是商王在向地打猎。再如《诗·郑风·叔于田》:“叔于田,巷无居人。”毛亨传:“田者,取禽也。”其意思是:阿叔们去打猎,巷子里没有人居住。蒋礼鸿在《读字臆记》中说:“田即网,田所以取鸟兽,因之凡取鸟兽皆曰田矣。”蒋先生认为“田猎”的“田”也是象形字,像捕兽的网形。可见在农耕的生产方式之前一定还存在着田猎这一生产方式。人类社会早期是经历了采集时代,发展到渔猎时代、畜牧时代,然后再进入农业社会的。这一信息从上古表示田猎的“獲”和表示田耕的“穫”同音,也可以得到证实。再从历史文献来看,《易经》中有关田猎的文句最多。而讲到猎人时,则总说“王用之躯”,讲到猎具时,则是“良马逐”,讲到猎物时,不外是“鹿”“狐”“鱼”“隼”等小动物。从中可知,渔猎在当时已经娱乐化,畜牧业发展已久。由此可以证实,商代是从渔猎时代进入畜牧时代,然后发展到农业时代的。这一历史现象肯定了“田”先有“田猎”义,然后,人们受“田”(网)的启发,再将其作为农田的“田”。为了避免使用时的混淆,后人在“田”字的右边加一反文,为“畋”,表示“田猎”的意思。自此“田”就专指“农田”了。

  (三)民族迁徙的写真

  我国古代西部民族统称“西戎”,“戎”这个字,部首从十,从戈(一种武器),十就是甲(铠甲)的意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我国西北地区群山连绵,适合猎牧生产,所以西北的民族也都有尚武的精神。这表现在他们民族的文字上。而自西北高原向东,我国的地势逐渐趋于平坦,东部也就更适合农业生产。这从汉

  字“东”有“农郊”的意思上可以看出来。至今在汉字中仍留有许多渔猎畜牧时代的信息。如:群,本为羊群意,后转为人群意;哭,本为犬噑,后转为人哭;笃,本义为驯马行走迟缓,后转为人笃实;它,原为蛇,现在转为他,包括人、物两个方面;如此等等。这些古汉字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历史信息:我国汉民族由西北向东迁移,随着地理状况的改变,使得原来的狩猎生产变为农耕生产。

  汉字的上古社会文化形态及其历史文化认识价值于此可略见一斑。

  二、汉字构形体现了汉民族传统的思维方式

  (一)汉字构形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精神之上

  汉字构形还表现在它体现了汉民族传统的思维方式上,这种思维方式不把客观世界和思维主体对立起来,不以外部事物及其客观性质作为思维对象,而是从内在的主体意识出发,按照主体意识的评价和取向,赋予世界以某种意义。

  以“天”字的构形为例。“天”甲骨文上部为人的头,下部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形。其字看上去特别突出了人的头部。《说文解字》在解释“天”字形时说“天,颠也,至高无上”。这里既讲了“天”的本意就是头顶,又指出“天”的引申意义是“至高无上”。后来古人使用于指人的头顶的,至高无上的“天”指称自然界的天空,由此能说明的是“天人合一”观念在汉字形体中的精确体现。

  此外还需特殊指出的是,这个“至高无上”是人伦意义上的。段玉裁对这一点有很好的解读:“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始者,女之初也,以为凡起之称,然则天亦可为凡颠之称。臣于君,子于父,妻于夫,民于食者皆曰天是也。”这里“天”的人伦意义反映出人对于自身主体价值的反思与肯定。商朝的灭亡,使周朝的统治者“敬鬼神而远之”,因为鬼神并未保佑虔诚事鬼神的商人。相反,他们认识到,世间可畏的不是鬼神而是人民,与其残害人民,不如保民敬天。到了春秋时代,人的地位进一步升高,“民为神之主”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

  桓公六年)“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第七十四章)到了孔子,他将人的至尊至重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他家的马棚失火了,“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他的学生请问知识,他答以知人;子路请问事鬼,他答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樊迟请问知,他答以“务民之义”(《论语·雍也篇》)。他将“拥有高尚的道德”作为君子的定义,而不再以所谓血统高贵者为君子。他认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篇》)。而庄子在《齐物论》中也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正所谓“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可见,在古人眼中,人的心灵中蕴涵着自然界的普通原则,要认识自然界或宇宙的根本意义,只须“反身而诚”即可,“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因此从根本上说,汉字形体的结构是一种建立在主客体统一、人与自然合一,以人为立足点的人本精神上。为此,儒家建立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宇宙观,即: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第二十二章)

  古汉字“天”的构形,既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一个源头,又是这一思想历程的一个生动见证。在古汉字中,像“天”这样具有人本观念的字还有“大”“太”“夫”等。它们的构形都以人为基本框架,它们的涵义都以人为万事万物之中心。

  又如甲骨文的“大”其字形是一个正面站立,两臂张开,两腿直立的顶天立地的巨人形象,人的头、胫、臂俱备。“大”字的创造,很可能是表示先民对“逐日的夸父”“射日的后羿”“补天的女娲”以及带领人民治水的大禹等古代英雄的歌颂。这些上古征服自然、造福人类的人物,在先民心目中才是真正伟大的人物。所以,大的本义即“大人”。随着历史的发展,“大”引申为指那些品德高尚,知识渊博,技艺精湛的人。如《孟子·尽心上》:“大匠不为拙工改废尺墨。”意思是高明的工匠不因为技术拙劣的工人改变或者废弃规矩。又如《庄子·秋水》:“我长见笑

  于大方之家。”其意思是我将永远被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笑话了。“大”在古代即“太”字。上古没有“太”只有“大”,“大”是象形字,“太”是会意字。从字形来看,“太”只比“大”多了一点儿,这一点儿表示的就是“太”的意思,即“太”比“大”更大。可见“太”有“大”意。《广雅·释诂一》:“太,大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水部》:“后世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其意思是说,后世人们凡是用“大”字来形容事物而仍感到形容不够充分的就用“太”。可见“太”比“大”更大,或者说“极大”。如:太空,就是极高的天空;太学,就是最高学府;太古,就是最古的时代。

  “大”字体现的这种思想,一直延续下来,后人将“人”“天”“地”并称为“三才”。《老子》书中所称“天大,地大,人亦大”的思想与“大”所体现的思想相吻合。这种以人为大,以已为大的人本主义精神,表现了汉民族极强的民族意识和自尊自大情感。这种文化心态,历史上造就了令世人惊叹的万里长城,也造就了千千万万胸怀广阔,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和民族英雄,同时也培养了汉民族自大自尊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人格。

  再比如,甲骨文的“夫”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形,头部有一短横,表示男子成年后用簪子把头发束起来。古时童子,即未成年的男子的头发是披发,到了20岁,男子要举行加冠之礼,将头发绾成髻子用簪子束在头顶上。束发加冠后,表示男子成人。所以,“夫”的本义是成年男子。如贾谊《论积贮疏》:“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意思是说假如一个成年男子不耕种,有人就要挨饿。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夫”的构形:“夫”是表示过了某种高度的人。其中“大”是正面的人形,在“大”的上面加一画,表示达到并超过这一高度的人,才可以称“夫”。按此理解,“夫”字的构形,不只表示一般的男子,它其实向人们展示了男子中有志之士的风采。即他们不甘做“天”的奴隶,拜倒在老天爷脚下,他们有冲破天的气概,所以“天”字出头,成为大丈夫的“夫”字。有古语为证:“一夫当关,万夫莫

  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此等等。这种对“夫”字的理解,是符合人类的思维规律,体现了我们汉民族的思维方式的。

  (二)汉字构形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刻阐释

  汉字的构形不仅体现在以人为至尊至贵的汉民族传统思维方式上,而且还表现在对人之所以为贵的深刻阐释上。以儒家的核心思想“仁”字为例。“仁”字以“两人”会意,据专家考证,“仁”字的出现很晚。郭沫若先生说:“我们在春秋以前的真正古书里面找不出这个字。”“仁”字的大量使用,是在春秋时期,在孔子生活的时代。一部《论语》109次使用“仁”字,解释并不完全一致。综合起来看“仁”的内涵是“爱人”(《论语·颜渊篇》),外延是“孝、悌、忠、恕”(《论语·学而篇》《论语·里仁篇》)。孔子的“仁者爱人”是以“孝悌”为基础的,孝是爱父母,是纵向的,悌是爱兄妹,是横向的;“忠恕”则是把血缘情亲之爱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忠是爱君主,是纵向的,恕是爱别人,是横向的。

  中国哲学认为立人的根本在于“仁”。《中庸》云:“仁者,人也。”《孟子·尽心下》亦云:“仁也者,人也。”《春秋繁露》又云:“仁之为言人也。”朱熹在他的《孟子集注》中更清楚地表述为:“仁者,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也。”可见“以仁立人”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共识。在中国文化看来,人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离开了社会关系,离开了人与人的对立,就无法给人下一个定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正是这样解释的。其云:“仁,亲也。”这种文字学的解释,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深层结构的分析。由此看来,以“两人”“亲也”来规定人的本质,强调作为一个人,首先就得“爱人”,这也是人的至尊至贵的根本原因。汉字“仁”的构形不仅是群体关系的表现,而且是群体关系(家庭、国家、民族、社会)和谐的要求。

  不仅如此,“仁”还要求是非分明,嫉恶如仇。“贵贤,仁也;贱不贤,仁也。”《荀子·非十二子》)“贵贵亲贤曰仁;杀身成仁曰仁。”(《一切经音义》)以

  “杀身成仁”来维护“两人”关系的和谐,将个人纳入“两人”的结构网络,这是中国文化对人的根本要求。这也决定了中国文化认定人与世界和自然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人合一。不仅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而且人的肉体与心灵和谐统一,人与人和谐统一。这样一种文化样式在其载体——汉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以上只是略举几个例子,说明汉字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内涵。实际上汉字所表现的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汉字所透视出的历史文化认识价值也是多方位的。这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和研究。

篇二:汉字构形反映文化信息的例子

  汉字的文化意蕴

  汉字不仅传承着中华文化,它的形体及其变化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而且还是可以映射出中华古代文化诸多信息的文化“化石”。这是由汉字形体的独特性所决定的。世界各民族的文字草创伊始,莫不以描摹实物的形体轮廓为起点,在其发展的起始阶段大都显示出一定程度同步行进的轨迹,汉字的古今嬗变也走过了一段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字相同的历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最终结果却迥然不同,印欧文字最终都演变成拼音文字,文字形体与语词意义之间失去了直接的联系,唯有汉字在沿着特殊轨道前行发展几千年之后仍然保留了初始时期的特质,成为以形表意的独特文字。

  汉字与拼音文字不同的是,它能用自己的独特的形体结构,组建特殊的话语场,其字形符号象形、直观,故而“以形表意”是其根本特征。比如汉字的“六书”,就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代代相承而构筑的一个造字系统。它以象形为基础,运用抽象的线条去描摹、比附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这就是说,汉字能够通过特定的符号系统同外部的人与世界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其字形的造型可以同各种事物概念之间形成某种对应及类比的关系。所以,许多汉字,人们通过观察其形体结构便可直接捕捉到丰富的文化信息。若用理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其字形结构,往往就能“意会”其所指,做到“识而见意”,而无须通过声音的口耳相传,去“听话听音”。汉字的字形既能直接跟人的思想情志彼此沟通、紧密相联,其中蕴藏的信息自然就丰富了。

  从汉字字形所承载的古代文化信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先民们创造文字的智慧,观察到古代中国人在生活劳作、民风习俗、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与思想情趣诸方面留下的历史印记。甲骨文以前的不去多说,就以甲骨文为例,它所展示的当时的社会画面,表现的中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成果,就很值得后人体味。比如“仁”字,从甲骨文到小篆,其形体都作“二人”会意,表明古人心目中的“人”,不是单独孤立的存在,而是一种人与人相互交往的社会关系,无论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都是这种“二人”关系,独则无朋,偶则相亲,这是人与人相互交往的基本准则。“仁”字就是以“二人”相亲来规范人际关系,并纳入到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之中。中华文化对人的基本要求是,做人的根本在于“仁”,要做到“仁”,首先就要相亲相爱。自孔子以来的历代思想家、教育家解释“仁”字,都强调“仁者爱人”,“天下归仁”,一个“仁”字也就成了统治中国人头脑数千年之久的儒学思想的核心。再如“男”字,在甲骨文和金文里,男字作,是左田右力结构。从小篆开始,男字就变成了上田下力结构。不论何种结构,“田”的外框口代表田间,内横线代表田间的东西向小路,内竖线代表田间的南北向小路。“力”是手臂的象形,表示人在出力。“田”和“力”合起来,表示田间劳作的人。在男主外、女主内的父系社会里,这在田间劳作的人自然就是主外的男子了。所以,《说文解字》说:“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又如“妇”字,在甲骨文里,妇字作,右旁是女子的形象,左旁是扫帚的形状,合起来表示使用扫帚的女子。在女主内、男主外的社会,常常与扫帚打交道的人自然就是主内的女子了。所以,《说文解字》说:“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所谓“服也”,是说在男权主导的社会与家庭中,女子在总体上须服从于男子。

  人类社会的演进,大多是由渔猎到畜牧,再由畜牧到农耕。这些先民们生产与生活的情状,在甲骨文中也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比如“渔”,甲骨文从鱼、从手、从线,意为用鱼杆钩鱼。“逐”,甲骨文从鹿、从足,意为追逐野兽。“摧”,像人手持木棒击鸟。这些文字反映了先民们在渔猎经济时代的生产、生存方式。“采”,甲骨文像以手摘野果之形,反映了先民以草木的果实根茎作为食物的原始生活。“牧”,甲骨文像手持皮鞭放牧牛羊之形。“牢”,像把牛圈养在栅栏中。“家”,则是把猪豢养在猪圈内。“豢”,像用手喂猪。长期的狩猎生活,使人们逐步熟悉了动物的性情,了解到哪些动物适于豢养,于是人类逐渐过渡到畜牧经济时代。“垦”,甲骨文像用双手把盛在器具中的土倒在地上,表现了先民垦田运土的劳动场景。“畴”,像人手持木棒打碎田里翻起来的土块。“耒”,像耕田用的曲木工具。“种”,甲骨文像人在精心地栽种禾苗。“禾”,甲骨文像顶着长穗的谷子之形。“稷”,像黍子成熟,沉甸甸的谷穗低垂之状。“利”,则像以刀收割禾谷之类的作物。这些文字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农业的耕作已经相当精细。所以,只要我们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入手去分析每个汉字,从形义结合的角度去理解每个汉字,就会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人文景观,领悟到每个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奥秘。

  总之,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它不单单是一种语言视觉符号,而且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文化现象。它是凸显我们中华民族具有高度智慧的一个杰作,是我们中国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文化宝藏。进一步地开发汉字、研究汉字,把它奉献给全人类,是当代中国人的神圣使命

  汉字的演变起源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

  事物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文字也不例外。以别的

  语言的文字为依傍,有时能为一种语言很快地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文字来。但

  是就完全或基本上独立创造的文字来说,从第一批文字的出现到能够完整地

  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的最后形成,总是需要经历一段很长的时间的。还不能

  完整记录语言的文字可以称为原始文字。汉字是一种独立创造的文字,它无

  疑是在经历了相当长的原始文字阶段以后,才发展成为完整的文字体系的。

  所以汉字起源的问题实际上包含了下述两方面的内容:汉字是怎样从最原始

  的文字逐步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的;汉字这一文字体系

  的形成过程开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由于缺乏原始汉字的资料,对这两个问

  题目前都还无法作出确切的答复。下面先对已有的关于汉字起源的一些说法

  略作讨论,然后简单谈谈我们对汉字形成的过程和时间的一些初步推测。

  一、关于汉字起源的旧说

  1.仓颉造字的传说

  2.文字出自八卦说、第二节

  汉字形体的演变

  即使只从商代后期算起,汉字也已经有三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段

  很长的时间里,汉字的意音文字的本质没有改变,但是无论在形体上还是在

  结构上,都发生了很重要的变化。我们将在这一节和下一节里分别说明这两

  方面的变化。在这一节里,先简单说明汉字形体的主要变化,然后再对各种

  主要字体分别作些介绍。

  一、汉字形体的主要变化

  从形体上看,汉字主要经历了由繁到简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字体和

  字形两方面。字形的变化指一个个字的外形的变化。字体的变化则指文字在

  字形特点和书写风格上的总的变化,而且通常是指较明显较巨大的变化而言

  的。这两方面的变化往往交织在一起而难以截然划分。

  1.字体的主要变化

  汉字字体演变的过程可以分成两个大阶段,即古文字阶段和隶、楷阶段。

  前一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公元前三世纪晚期),后一阶段起自汉代一直

  延续到现代。

  由象形变为不象形,是字体演变过程中最容易觉察到的变化。在整个古

  文字阶段里,汉字的象形程度在不断降低。古文字所使用的字符(“字符”

  是我们为文字所使用的符号,也就是构成文字的符号所起的专名),本来大

  都很象图形。古人为了书写的方便,把它们逐渐改变成用比较平直的线条构

  成的、象形程度较低的符号。这可以称为“线条化”。在从古文字演变为隶

  书的过程里,字符的写法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它们绝大多数变成了完全丧失

  象形意味的、用点画撇捺等笔画组成的符号。这可以称为“笔画化”。下面

  所举的是“马”“鱼”二字字体演变的简单情况。

  隶书书写起来要比古文字方便得多。由古文字变为隶书,应该看作汉字

  形体上最重要的一次简化。从表面上看,楷书对隶书的改变似乎不大。但是

  楷书的笔画书写起来比隶书更加方便,所以由隶变楷也是一次重要的简化。

  2.字形的简化和繁化

  字体的变化跟字形的简化往往是相伴的,这从上面所举的“马”“鱼”

  二字就可以看出来。在第二小节里讲古文字阶段的字体演变和隶书改变古文

  字字形的方法的时候,还会举到可以说明这一点的例子。

  在字体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字形的简化也在不断进行。早在殷

  墟甲骨文里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

  汉字演变为楷书之后,字形仍在不断简化。本世纪50年代以来,还在政

  府的领导下有组织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汉字简化工作。前面举过的楷书的“马”

  和“鱼”,就在50年代简化成了我们现在所用的“马”和“鱼”。

  另一方面,在汉字发展的过程里也存在着字形繁化的现象。字形繁化可

  以分成两类。一类

  纯粹是外形上的繁化,一类是文字结构上的变化所造成的

  繁化。

  前一类繁化有时是为了明确字形以避免混淆而进行的。例如“上”“下”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汉字的构造原理

  六书”是中国传统文字学的灵魂,自从许慎《说文解字》为“六书”下了定义之后,它便成为了任何文字学流派无法回避的永久性课题。本文参考了相关文献和资料,对“六书”的理论以及相关流派的思想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字]

  六书

  文字学

  汉字

  说文解字

  [正文]

  一、“六书”概论

  “六书”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虽然已经出现了“六书”一说,但是没有具体的说明。

  到了汉代,郑众在《<周礼>注》中以为六书指“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班固著《汉书·艺文志》提及六书,则以为是“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和班固也都只是有六书名称,没有具体的解释。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是唯一最早的解释。三家关于六书的名称有所不同,但是据今人研究,都源于西汉末的古文经学大家刘歆。此说虽然不谬,但同源异流,各家的差异是正常的。许慎的解释有开创之功,对后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也因此可以说是汉字学理论中影响至大的六书学是以许慎的研究为形成标志的。

  二、汉字的构造原理:

  以下就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对汉字的构造原理加以阐述。

  (一)象形

  顾名思义,所谓象形,就是模仿事物的形态而构造出的汉字。《说文解字·叙》中记载:“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象形可以说是汉字的基础,而象形是直接从画演变而来的。书画同源,宋代学者郑樵较早地提出了这个观点。郑氏在《六书略·象形第一》中说:“序曰:书与画同出,画取形,书取象,画取多,书取少。凡象形者,皆可画也,不可画则无其书矣。然书穷能变,故画虽取多而得算常少。六书也者,皆象形之变也。”

  郑樵这一看法是符合文字发展的实际的,所有一切古文字的基本形体都是客观事物的图象,以此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

  郑氏的研究告诉我们:其一,汉字起源于图画,又不同于图画,汉字是用线条表义的较为抽象的符号,是以象形为基础的一种文字体系,汉文字的特点是以形表意的。其二,汉字是不断变化的,“书穷能变”,汉字是在象形的基础上不断演化而形成的。

  象形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独体象形:

  所谓独体象形,就是某字作为一个整体象某物之形,不能拆解,其中任何一部分都不能独立为字。例如:

  《说文·雨部》:“云??象云回转形。”

  《说文·爪部》:“覆手曰爪,相形。”

  《说文·豆部》:“豆,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

  2、合体象形:

  合体象形,就是在独体字的基础上再加上事物形状的笔画构成新字。例如:

  《说文·木部》:“果,木实也。”

  《说文·石部》:“石,山石也。”

  3、变体象形:

  变体象形是独体象形略加改变之后形成的字。例如“尸”就是由“人”变化而来。最初,“尸”并不是指尸体这个意思。《仪礼·士虞礼》中记载:“祝延尸。”郑注云:“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另外,《楚辞补注》中也提到:“尸,神像也,以人为之。”

  4、省体象形:

  省体象形,是将某一独体象形字的部分省去之后形成的新字。例如“户”,就是将繁体的“门”字省去右边之后形成的。

  (二)指事

  指事是用较抽象的符号构字示意,一般表示较为抽象的意义。《说文解字·叙》中对指事的解释是:“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戴侗在《六书故·六书故目》中对指事的定义是:“何谓指事?指事之实以立文,一二上下之类是也。”

  指事之中,有一类是以象形为基础演化而来的。这类指事字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合体指事,即在象形字之上增加指示性符号,形成的新字。例如:

  《说文·木部》:“木下曰本,木上曰末。”

  《说文·木部》:“朱,赤心木。松柏属。”

  《说文·亦部》:“亦,人之臂亦也。”

  《说文·寸部》:“寸,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

  另一类变体指事,是通过改变某些象形字符号而得。例如:

  《说文·匕部》:“匕,变也。从到人。”

  《说文·干部》:“逆,不顺也。”

  指事之中还有一种纯符号性指事,也称独体指事,即用不代表任何具体事物的抽象线条来构形表意。

  (三)会意

  会意就是把几个独立性符号组合在一起构成新字,表示新的意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解释为“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赵宦光认为“会意者,事形不足,合文为之,二合以至多合也。”

  会意分为两大类。其一为同体会意,是由同形构件组合成新字。例如:

  《说文·从部》:“相听也,从二人。”

  《说文·北部》:“乖也,从二人相背。”

  《说文·又部》:“同志为友,从二又相交友。”

  《说文·耳部》:“附耳私小语也。从三耳。”

  另外一种会意字为异体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的构件组成新字。这种会意字是会意字中的主流。例如:

  《说文·人部》:“伐,击也。从人持戈。”

  《说文·戈部》:“戍,守边也。从人持戈。”

  《说文·又部》:“秉,禾束也。从又持禾。”

  《说文·珏部》:“班,分瑞玉也。从珏从刀。”

  (四)形声

  形声字是汉字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因为形声字的造字原理在于:用表示事物类别的字作形符,再取一个相同或相近的字作声符,形声相配组合成一个新字。《说文解字·叙》中对形声字的解释是:“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宋元明形声字理论的开山——郑樵的形声字说则进一步对形声字加以说明:“谐声与五书同出;五书有穷,而谐声无穷;五书尚义,谐声尚声;天下有有穷之义,而有无穷之声。谐声者,合声成字,不可胜举。”

  形声不一定与五书同出,但是形声字在汉字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最能产的汉字构成条例,这是不争的事实。

  形声字从构成上来看,分为四类。

  1、从某,某声: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构成方式,桐、柏、问、闻、空、简等字皆出于此属。

  2、从某、从某、某亦声:

  《说文·女部》:“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

  《说文·人部》:“仲,中也。从人从中,中亦声。”

  3、从某、某省声:

  《说文·夕部》:“夜,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亦省声。”

  《说文·玉部》:“珊瑚,色赤,生于海或生于山。从玉,删省声。”

  4、从某省、某声:

  《说文·高部》:“民所安定也,亭有楼,从高省,丁声。”

  形声字从结构形式上来看,分为以下几种。

  (1)左形右声:如江、杨、阶、醉。

  (2)左声右形:如期、雉、攻、邺。

  (3)上形下声:如宇、花、箩、罟。

  (4)上声下形:如婆、基、装、然。

  (5)内形外声:如问、闻、闽、闷。

  (6)内声外形:如固、圃、闸、闺。

  (7)形分左右、声置其中:如街、衢。

  (8)声分左右、形置其中:如辩、辨。

  (9)形分上下、声置其中:如衷、裹。

  (10)声分上下、形置其中:如哀、莽。

  (11)形置字角:如荆、颖、裁、载、栽、哉。

  (12)声置字角:如徒、新。

  (13)声形半包:如府、句。

  以上十三种形声字中,以“左形右声”为最常见的结构形式。

  六书,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形成所作的整理,而非造字法则:

  象形

  指事

  形声

  会意

  转注

  假借

  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主要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

  六书的历史:

  六书一词出于《周礼》:“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然而,《周礼》只记述了“六书”这个名词,却没加以阐释。

  中国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曰:“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的解说,是历史上首次对六书定义的正式记载。后世对六书的解说,仍以许义为核心。

  六种构造条例解说

  象形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指事

  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中较抽象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象的部份。

  形声

  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会意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转注

  属于“用字法”。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著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读音上也是有音转的关系。

  假借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他的含义。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借作“自己”的“自”。

  六书的运用

  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然而,当有了“六书”这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系统为依据。好像“軚”、“锿”是形声字,“凹”、“凸”、“凼”是指事字,“畑”、“奀”是会意字。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当文字发展下去,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好像“鲤”、“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也由于形声字在创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甲骨文时代约仅有一半不到的字是形声,但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是形声字。

  六书的说法有三种,分别是许慎、班固、郑玄。现今采用班固的排序,许慎的解释。

篇三:汉字构形反映文化信息的例子

  从象形字看汉字的文化内涵

  ?

  ?

  “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象形字象实物之形,以形表义,直观且易于辨识。先人把从视觉中提取来的“象”用相应符号固定下来,以表达思想,进行交流。从象形字我们可以看到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

  一、象形字体现的具象思维

  ?汉字来源于图画,象形字则直接继承图画的特性,通过直接描绘客观实物的形象,来表达相应的意义,因此人们凭视觉就能识读象形字。例如,金文“目”字,看到这个字即可识别其义。象形字能使人见形知义,具有很强的具象性。

  ?象形字是根据具体形象由具象思维抽象加工而成的。具象思维是在直觉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把具体形象与抽象意义结合起来的符号性思维,是通过具体形象来表现抽象意义的思维。象形字取象赋形,正体现了这一思维特征。

  ?先民以客观世界的物质形式为构形基础,“画成其物”,通过具象思维,在描绘事物的同时发生联想,创制出象形字。这样,经过高度概括的象形字,成为了记录语言的符号。有些象形字描绘事物的整体,如(日)、(皿)、(鼎)等。有些象形字

  只画出事物有突出特点的一部分来代替全体,如“羊”只画出向下弯的角;“牛”只画出向上弯的角;“车”突出轮子。有些象形字画它物以衬托,如:“果”指果实,果实长在树木上,由树木的形像来突显果实之形;(金文)“瓜”为表示瓜而连带画出瓜蔓以衬托瓜的形体;“眉”上像眉毛,下像眼睛,以“目”衬托眉毛;“牢”外部像关养牲畜的围栏,内部以牛置其中来衬托围栏的形像;“血”借助盛器“皿”来衬托置于其中的血;“聿”,“笔”的初文,像手持笔形,用手来衬托笔的形体;“食”,像盛在簋中的食物,食物不便于单独成像,借助于装盛食物的器具簋来衬托。为了增强作为象形字的区别度,有些象形字着重突出物象突出事物的典型特征,如一些走兽类的字,躯体部分几乎全部相同,“象”突出长长的鼻子,“鹿”突出双角,“犬”突出上翘的尾巴,“豕”突出大肚子,“兔”突出长耳短尾,“马”突出鬃毛,“虎”突出张牙露齿的凶相等。

  ?象形字是构成其它汉字的基础,指事字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标记来指事,会意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组成会意,形声字以象形字为基础增加声符或形符构成。所以说,大多数汉字都受到了具象思维的影响。

  ?

  二、象形字取象的写意性

  ?象形作为汉字的造字之法之一,同时也体现出了先民造字之时对于汉字构形的逻辑思维。与世界上其它象形文字相比,汉

  字写意,具有写意性,其它文字较写实。比如:东巴文(目)、(眉)、(嘴)、(刀)、(花)、(瓜);玛雅文(手)、(兔)、(五月花)、(葫芦)。对比一下以上事物的汉字甲骨文或金文形体,(目)、(眉)、(口)、(手)、(刀)、(瓜)、(兔),我们可以看到,汉字通过简单的线条描摹出事物形体特点,追求神似,而不是图画式的与所表示的事物形象完全相同。象形造字重视事物形体,而不拘泥于形体,抓住形体的特点,抽象成简单的线条。先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已进入逻辑思维的范畴,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

  三、象形字体现的人本思想

  ?“近取诸身”是先民构字取象的重要方式,汉字中有大量以人自身作为参照物创造象形字,单单表示“人”的字,就有不同姿态的人,如:侧面立姿的人,(人);正面立姿的人,(大);跪姿的人,(卩);蹲姿的人,(尸);身怀六甲的女人,(身);做母亲的女人,(母);尚未成形的婴儿,(巳);初生的婴儿,(了);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子);囟门尚未愈合的婴儿,(?);拄拐棍的老人,(老)……另外还有用不同姿态的人表示其它意义的字,如:踮脚而望的人,(企),表示企盼;跳舞的人,(舞),表示跳舞;两腿交叉站立的人,(交),表示交叉,引申为交错、交往等义……

  ?在《说文解字》部首中,与“人”形相关的部首有人、大、夭、矢、夫、从、比、北、身、民、臣、女、后、司、立、并、士、尸、尾、兄、老、长、亦、文、印、卧、文、男、巫、辟等。每个部首又统辖着若干个与之相关的汉字。除表示人整体的形象以外,人体的各个部位也是先民造字时的参照对象。属于头部的有首、页、口、目、自、眉、牙、耳、而、舌、囟等;属于人体四肢的有止、疋、足、又、手等;属于人体其它器官的有士、吕、且、心等。如此以来,汉字中有有大量与人相关的字。

  ?象形字以人为参照对象而不用其它动物作为参照对象,这体现了汉民族以人为本建构观察系统的思维方式。

  ?

  四、象形字体现的实用思维

  ?文字和产生是为了便于交际,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实用。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以简化为主线。由甲

  骨文、金文演变为小篆、隶书、楷书,正反映了汉字趋简的发展方向。简化的汉字形体使用起来方便省时,能快速完成书写记录任务。

  ?在纸发明以前,文字的书写材料有甲骨、简牍、布帛等,这些书写材料数量有限,制作过程复杂,先民在书写过程中要尽量地节省书写材料。甲骨文的行款大都为自上而下竖列书写,为了不影响整篇文辞的行款美观,节省空间,将本该横长结构字形的犬、豕、马等一批动物字写作竖长结构。如:

  ?

  五、象形字体现的汉字审美追求

  ?汉字不但是语言的表达系统,也是汉民族精神的表达符号。先人通过汉字来记录对事物的认识,又通过汉字表达对事物的认识。每一个象形字就像是一幅画,传达着汉民族对于美的认识和审美追求。汉字选择方块作为形体表现形式,体现了汉民族对方形的视觉追求。汉民族对“方”爱好有加,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方”是一个极重要又极具理想色彩的范畴,是一种做人、处事的准则,如“方正”、“方直”、“方厚”、“方言矩行”等。

  ?对称是世界是最常见的现象,人体、动物、建筑等对称形体无处不在。汉字方块形体为对称提供了可能。汉字构形对对称美的追求在小篆字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艹)、(木)、(竹)、(火)、山等。小篆中这些象形字线条圆转、结构对称,完美地展现了汉民族对于对称美的追求。

  ?

  六、结语

  ?象形字是汉字系统中最能体现汉民族文化和思维的一类,是中华民族千年文明的标志。从象形字我们可以看到先人的智慧、思想与思维方式、审美追求。象形字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库,值得我们不懈地深入学习、研究。?

  ?

篇四:汉字构形反映文化信息的例子

  谈汉字的文化价值

  作者:张玉杰

  来源:《语文学刊》2015年第7期

  张玉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要]汉字是表意文字,不仅具有记录语言的符号功能,还具有文化价值,文章通过文字的起源、演变来描述汉字概况,体现汉字的文化底蕴,并进一步展示汉字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传播中华文化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汉字起源;演变;文化底蕴;对诗歌;书法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7-0086-02

  [作者简介]张玉杰,男,山东滨州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汉字是三大古典文字(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圣书、中国的汉字)之一,作为世界上仅存且仍旧使用的表意文字,汉字享有历史文化的“化石”之称,作为记录语言的视觉符号系统,汉字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而且以其独特的物质形式,体现了汉民族认识事物的特定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古老的华夏文明在汉字产生的积极作用下得到传播和记载,成为我国甚至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字形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形体的演变,一是字形的发展。一般说来,汉字是由甲骨文不断演变为行书等字体。远古时期人们用坚硬的工具在龟骨兽甲刻下的文字我们称之为“甲骨文”,显现出早期文字图画性强、稚拙古朴、天真烂漫的特点。金文极盛于西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笔画粗壮浑圆,布局匀称,体现了正统的“宗周风格”。秦统一六国后,车同轨书同文,一改“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定小篆为“正体”。秦的“书同文”政策是汉字发展史上第一次由政府强制执行的文字规范化运动。隶变是汉字形体演变史上最深刻的一次变革,隶书以点画结构代替以前的线条,隶书奠定了现代汉字的基础。草书是隶书的草写体,运笔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楷书建立了现代汉字形体系统,使方块汉字固定下来,并因其结构明晰,书写快捷,一直为历朝历代的“正体”。

  二、汉字的文化底蕴

  汉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蕴,体现着汉民族的思维特征。汉字无论是“文”还是“字”,“象”都是构形造字的基础。字形或由字形引发的相关事物、事理的联想及象征意义都蕴藏在“象”中。汉字造形的四种基本方法除象形外,指事、会意、形声均以“象”为载体或中介。指事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标记来构形;会意是通过形象的复合来表达更复杂的事物及概念;形声也是在象形符号的基础上增加声符来造字,汉字“重形”的特点是汉民族整体性、直观性和意象性的思维特征影响的结果。汉字构形的特点是汉民族传统的思维方式的缩影。古人总是喜欢用生活中最常见的典型的事物作为造字的材料,力求字形与其代表的概念保持一致。例如:象形字以近似图画的形式来表达字义。比如“象”字,甲骨文字形是,画了一只大象的形象,“女”字的甲骨文字形是,画了一个女子跪坐的形象。汉字构形的最根本的因素是象形文字。

  饶字颐在《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中指出:汉字已是中国文化的肌里骨干,可以说是整个文化构成的因子。文字本身是一种文化。文字的发展,文字的构形都是文化的积淀,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个个汉字的拆解和阐释,不仅可以”重建”古人的生活,还可以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汉字的字音、字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下“汉字图画”例子充分展示了古人们的聪明才智以及汉字拥有的文化底蕴。

  孝,上半部是“老”字的省略,表示老人,下半部分“子”表示儿子。老子在上,儿子在下,儿子背老子,这就是孝顺。孝顺长辈是晚辈的天职,是一种美德,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在造字上得到很好的体现。“医”字古代写作“”,从中可以发现我国古代医生这一职业的由来及其特点。“”字下面是个巫字,巫是巫师、巫祝的意思,从事歌舞娱神或凭借某些器具、咒语以降神驱灾。男的叫觋女的叫巫。古代科技不发达,人生天地间,吉凶祸福自己无法把握,人们认为只有鬼神在暗中操纵一切。得到鬼神的庇佑,可以消灾难,祛祸殃,解除一切痛苦,否则将受到惩罚。因此,在古代名医就是大巫,大巫也就是名医。“”家字最初一般是人在洞穴里或者在山崖的凹处居住。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建造房子,并饲养猪、牛、羊家畜。这些发展和进步在文字中都得到体现。新石器时代晚期也就是一般认为的中国文字产生的时期。商代的甲骨文是继承商代以前文字而发展起来的。从甲骨文“”的字形可以看出,家就是自己的房子里养猪。可见在当时,猪是一种很重要的财富,是家成为家的重要标准,只有家里养猪才能称之为家。即使到了解放后,中国农村的很多地方,每家每户还有养猪的习惯。这也说明了中国人的农业传统源远流长。

  三、汉字对诗歌、书法的影响

  汉字和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汉字的一点一画,到每个字的构形乃至字音、字义,无不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元素。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灵魂。诗歌的魅力与汉字的特征紧密相连。汉语作为最古老的表意文字,造就了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美感视镜。对此,古代贤人的《字思维》一文中认为:“汉字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基石,而且是汉语诗歌的诗意本源,每个汉字都是宇宙灵界的范畴式概念。”钱穆在《中国文学论刊》开篇也指出:“中国文字虽曰象形,而多用线条,描其轮廓态势,传其精神意象,较之埃及,灵活超脱,相胜甚远。”汉字与诗歌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汉字的音形义的特点与诗歌特征的天然血缘关系。汉字的声音、形体、意义三位一体,一字一音。字音又分声、韵、调,从而形成了双声、叠韵、平仄等特殊现象。汉字有声调的区别,音节少而多字,因而出现了大量的同音字、谐音字和一字多义的现象。汉字的“四声”容易造成音调和谐,一字一音容易使诗句整齐,汉字双声叠韵,平仄现象造就了叠字诗,叠韵诗,四声诗等特殊的诗歌类型。比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以“晴”谐“情”一语双关。其次,汉字的“字思维”方式与古典诗歌意象并置的表现方式交相辉映。在石虎看来,“仓颉彻悟宇宙天地经纬之本,以横平竖直构成的深刻观念创建文字,致使每一个中国字都具有关照自然,与万象合一性质。”字象和物象的交合组成了汉字,任何汉字具有所指物本身的义和象,也具有字本身的义和象。汉字具有与表音文字不同的疏离、隐晦、思辨等的内在隐形特征。“人们感知的字象就是首先映入眼帘的字。它会去复合字所对应的物象,是一种由线条的抽象框架激发的字象思维。汉字两象的思维特质是字象在音意幻化中与物象结合便发生了重物象。字象在两象的相互作用复合就有了意的绵延。”字思维“的全部意义是汉字有道,以道生象,象生音义,象象并置,万物寓于其间。中国诗人的字思维和诗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能以意象并置的手法使诗歌呈现多元关系和多面暗示性。汉字之间的并置,为中国人的意识提供了巨大的舞台,由“字思维”的并置美学原则是由汉字自由并置所造成的两山相撞、两水相融般的意象升华。比如元朝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中单个的“枯藤”、“老树”、“昏鸦”我们可以视之为物象,但是这几个物象分别从不同程度呈现出一幅黄昏时凄凉的画面。这些画面由天涯断肠人的情绪潜流网结起来,便构成了极有深意的意境。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当汉语被作为外语普遍学习的时候,就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着我国国际地位的真正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深化。汉字汉语作为一种悠久文明的象征和标志,其本身具有内在的高精度、高效能、高适应度的优越性。汉字为我国人民的思维发展、文化发荣、文明演进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汉字所蕴藏的丰富信息和玄妙艺术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九盈,胡双宝,张猛.中国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李土生.汉字与汉字文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3]石虎.论字思维[J].诗探索,1996(2).

  [4]黄荣华.穿行在汉字中[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王国安.图说汉字[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推荐访问:汉字构形反映文化信息的例子 汉字 例子 文化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