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应包括哪些内容10篇

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应包括哪些内容10篇

时间:2022-11-14 16:2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应包括哪些内容10篇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应包括哪些内容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  作者:许青云  来源:《中外企业家》2013年第5期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广义的概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应包括哪些内容10篇,供大家参考。

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应包括哪些内容10篇

篇一: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应包括哪些内容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

  作者:许青云

  来源:《中外企业家》2013年第5期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广义的概念。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此,就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相应的路径为,即: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构建个性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人成才;要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要把深化教学改革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渠道;要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要把改革教学评价、建立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长效机制。

  一、引言

  近些年来,高等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教育界经常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大扩招之后,在校学生规模迅速跃居世界第一。与这种急剧扩大的学生规模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经费、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改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等诸方面都不能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部分高校教育质量有所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等学校主旋律和人们的普遍共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等教育必须牢牢把握提高质量这一主题,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把学校的各项工作最终落实到人才培养上来。

  二、高等教育质量的含义及其基本认识

  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它的内涵是什么?国内外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199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法国巴黎举行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高等教育质量”是会议四大主题之一。大会最后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各种教学和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学人员、学生、楼房、设施、设备、社会服务和学术环境[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一关于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界定虽然比较宽泛,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高等教育专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某种共识。潘懋元先生在引述《教育大辞典》的释义基础上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有两个层次:一是要符合我国教育教育目的的基本质量要求,二是要符合各级各类高校的具体培养目标要求[2]。顾明远先生在《高等教育的多元化与质量的多样性》一文中引述的高等教育质量的定义,即高等教育所具有的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明显或隐含需求能力特性的总和,这些特征往往通过受教育者、教育者和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目标、标准、成就水平等形式表现出来[3]。由此可见,高等教育质量首先是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在适应以及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和人自身进步的发展程度;其次是指高等学校自身的教育质量。我国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指出,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可见《教育规划纲要》所指的高等教育质量包括了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社会服务质量,是一个广义的高等教育质量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社会服务质量都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题中之义。

  如上所述,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广义的概念。而我国高等学校众多,层次类型不同,水平有高有低,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体对不同高等学校的质量要求和标准也有很大不同。在20世纪末,高等教育扩招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同志在2011年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攻方向。温家宝同

  志强调,把培养人才作为高等学校第一职责。刘延东同志也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方针。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高等教育质量最终要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和人的进步上,这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包括一些高校对居于高等教育质量核心的人才培养质量关注不够,忽视人才培养工作,丢失了人才培养这个根本,甚至忘掉了这个根本。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的诱惑力太多,学校办学也遇到了方方面面的困难,如何把培养人才作为高校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一切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出发,进一步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进一步树立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的理念,把社会评价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追求;进一步树立学生评价为先的理念,把学生评价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这是当前高校建设、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大事,必须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以观念的转变带动人才培养工作的转变,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下大力量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着力点集中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

  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

  人才培养质量是指“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产品和服务满足用人单位和学生等主体需要的特质,主要体现在教育活动的结果即学生的知识、技能、道德、个性、价值观、身体素质上”[4]。它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体现,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从高等教育本身来看,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不仅涉及教育资源投入问题、教育教学改革问题,也涉及到人才培养观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

  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

  第一,树立适应教育观。坚持学生就业需要和成长需要相结合,培养学生成长发展的能力和主动适应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提升学生就业和发展的竞争力。

  第二,树立终身教育观。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塑造学生的高尚品格。强调学生在大学期间集中学习并掌握工具性知识、长期起作用的基础知识、思维和研究方法,掌握继续学习的技能,把握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树立终身学习观,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三,树立素质教育观。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要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贯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基本理念,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教师应当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选择好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促成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达成。同时,学校将综合教育(第二课堂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规划,真正实现课内与课外教育活动的有机融合,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第四,树立创新教育观。必须实现由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现代教育转变,强调在学生掌握必要的、有效的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学习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营造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力、有利于学生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第五,树立多样人才教育观。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高等教育要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拓展

  课程内容,教学科研互动和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等,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把普遍教育与特殊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挖掘大学生成长潜质,培养更多、更好的多样化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2.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人成长

  古今中外人才成长的历史和现实不断证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基础。杰出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走在时代的最前沿,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杰出人才又是个性发展的人,只有在广收博览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个人兴趣专长,只有在继承一切文明成果基础上开发优势潜能,才能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说,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检验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能不能成功,能不能培养出大量拔尖创新人才,就是看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能不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就是看它能不能容纳和促进人人成才。

  近年来,平顶山学院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应用,突出技能,突出就业,积极探索实验了“两阶段、三平台、一环节、多方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两阶段”是指把四年的培养期分为两段:第一阶段注重夯实基础,坚持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与必要的实践训练相结合,第二阶段根据学生需要,重点实施专业教育和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三平台”是指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三个平台组成;“一环节”是指加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全程实践模式;“多方向”是指根据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为学生提供2—3个职业技能培养方向。为张扬学生个性,学校开设了墨子班、创业教育实验班等,因材施教,助推了学生个性发展。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

  ***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教师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建设好一所好大学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培养一流大师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5]。那么,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核心是加强师德建设。要按照《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从师德规范性入手,加强制度建设;从树立和表彰先进师德楷模入手,培养优秀教师典范;从总结成功经验入手,不断探索师德建设的新方法、新机制、新经验,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之做到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第二,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教师要致力于业务素质的提高,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还必须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业务素质既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还包括社会服务能力。教师就是通过这种能力进行知识的继承与创新、传播与应用。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前沿,及时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要加强科学研究,善于把科学研究资源转变为教学资源,依靠科学研究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要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精心策划社会实践活动,主动参与决策咨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为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服务。

  第三,教师要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大学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教师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要积极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教育教学一线服务,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第四,教师要不断提高文化传承能力。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教师要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播、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之中,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以丰富的人文知识教育学生、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学生、以现代文化理念塑造学生、以先进的文化思想引领学生。同时,还要通过校园环境提升,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4.要把深化教学改革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渠道

  教学质量是衡量办学水平的核心标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就要深化教学改革,注重课程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

  第一,深化教学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同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二,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点燃学生创新才智的火种。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意识,提倡互动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增强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激发和鼓励。要注重一课堂和二课堂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重视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更加密切教学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的联系。要加强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精细课程设计。精细的课程设计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也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大学应从战略计划、结构设计、课程发展策略等角度加强课程设计,以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不仅注重理论教育,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到与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相匹配,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精选经典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意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要注重传授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5.要把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

  高校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具有以文化育人和以人才兴文化的双重优势。大学文化是在长期办学中积淀而成的,核心是大学精神,外化为学风教风校风,要作为提升质量的重要任务,使文化底蕴更加丰富,精神品质更加卓越,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一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十八大对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按照中央最新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念信念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的作用,把富强、民

  主、文明、和谐的理念讲透彻,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念讲清楚,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理念讲充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耳、入脑、入心。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二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和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要重视校训、校歌、主题教育活动等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大力开展健康活跃的文体活动,形成对教师有凝聚作用、对学生有陶冶作用、对社会有示范作用的校园文化氛围。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的网络传播,使校园不仅成为学生文化生活和思想教育的平台,也成为社会先进文化传播的新空间。

  6.要把改革教学评价,建立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长效机制

  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根据培养目标、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高校要建立科学、长效的内部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制度,包括对院系、专业、课程和主讲教师的教学评价和考核制度,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方案;要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监控,明确监控节点,完善信息评价和信息反馈系统,积极采取相应的质量保障和改进措施;要重视社会媒体、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以及社会组织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和信息反馈,主动加强对毕业生质量的追踪调查,不断改进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纪宣言[J].教育参考资料,1993,(3):1.

  [2]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化[G]//21世纪高等教育的理念和质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3.

  [3]顾明远.高等教育的多元化与质量的多样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1,(9):17-18.

  [4]杜玉波.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1-4.

  作者简介:许青云(1954-),男,河南上蔡人,党委书记,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平顶山学院)

  (责任编辑:王兰爽)

篇二: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应包括哪些内容

  践行江苏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

  以制度创新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建设

  民盟江苏省委员会

  江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2010年毛入学率已达40%,高等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位居全国第一。与此同时,我省高等教育也存在较多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给我省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一、我省高等教育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行政化色彩浓厚。一是政府行政干预日益强化,决定高校等级的评估和管理。二是大学内部高度行政化。存在党政领导多、管理机构多、管理环节多、管理人员多等现象;高校学术评价由行政官员把持,造成行政权力泛化和强化,学术权力弱化和“官”化。三是教师和学生缺乏进取心。教师安于现状,学生因学业评价等问题不敢挑战权威。高校教师和学生权利严重缺失,既无“话语权”,也无参与决策权。

  (二)学术评价制度存在严重问题。多数高校管理者学术鉴定能力下降,学术评价搞数量化和指标化,重学术表现(Academicperformance即出版文章、著作数量)、SCI影响因子和action因子(教授的影响力),甚至答辩也要看做得很花哨的PPT,忽视了学术素养(Academicknowledge),丧失了真正的学术之魂。

  (三)研究生待遇太差。读博士要付钱,使很多有前途但家境困

  难的人离开高校,而研究生待遇低是其流失国外的重要原因。

  (四)全省高等教育效率较低。近年来,虽然政府加大了投入,但高校的低效率造成了大量浪费。在目前刚性、量化的指标体系下,我省一些高校盲目追求“大而全”、“高层次”、“综合性”和“研究型”的现象,各高校专业雷同,缺乏特色优势,核心竞争力不强。

  二、对我省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建议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教育管理体制、深化办学体制、招生考试制度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管理机制、教育投入体制和教育评价制度。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鼓励基层和学校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当前,我省高等教育正处在由跨越式发展向科学发展迈进阶段,应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提高质量、注重内涵式发展上面来。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以民为本”的办学理念。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民为本”,在教育领域,如果没有对民众权利的最有效的保障和申张,任何制度改革最终难以跳出“给自己定规矩、给别人出政策、执行监督一肩挑”的恶性循环。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博士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学生,而是初级研究人员,应提高研究生待遇,设立奖学金和工资制度;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切实关注教师的生存和发展,使教师安心进行教学和科研。当前迫切需要在高校建设公租房,以缓解青年教师的燃眉之急。

  (二)扩大高校自主办学的权利。一是以教师为本,切实提高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二是在部分省属高校试行高校自主评

  定和聘任教授的制度。政府主要负责宏观调控,总量控制教授人数;高校根据学科建设需要自主评定教授,以调动高校的积极性,促使校长更加负责。三是鼓励高校自主调整专业设置,设置企业和大学需要的紧缺专业,以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四是在试点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有很多新设想和新目标,有的与现行教育法规相矛盾,建议在试点的基础上,着手修改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三)搭建世界一流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学习世界先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借鉴复旦大学“校长的权力不能无边”、“制定大学章程”等依法治校、民主办学的经验做法,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有效隔离,赋于大学自由、宽容、法治的氛围和环境,做到学术自由、校格独立,以培养世界一流的毕业生,产生世界一流的学术成果,具有世界一流的社会影响力,最终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

  (四)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把服务社会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在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推广研究关系的基础上,引导高校科学定位、合理分工,既重视“仰望星空”、“追求卓越”、“战略突破”的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又支持“脚踏实地”、“关注民生”和“服务经济”的应用开发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广,开展横向联合和校际合作,加强与企业和校外科研机构的联系,将高校科研面向社会,充分发挥科研的社会职能和效益,为推进我省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一是转变质

  量观念,牢固树立多样化和科学化的现代高等教育质量观;二是在国家权力结构市场化调整的基础上,建立和培养高等教育市场,对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质量保障主体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行为模式作出科学选择。三是加大投入力度,推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健康高效运行。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完善高校管理机制、构建教学质量评估系统、建立教学信息反馈系统等,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供支持性政策环境。

  发言单位:民盟江苏省委员会

  主题词: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建议

篇三: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应包括哪些内容

  《高等教育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

  《高等教育学》作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课程之一,一方面是为了使新入职的高等学校教师对高等教育领域的相关理论和问题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对大学教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其遵循教育规律开展教学和研究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其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第一讲:高等教育内涵与发展

  教学目标:通过本讲学习,掌握高等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知识点一:高等教育内涵

  (一)

  高等教育的内涵

  (二)

  高等教育的特征

  知识点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一)

  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扩大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

  (二)

  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加强一流大学建设

  (三)

  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扩大高校和学生选择权

  (四)

  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五)

  注重实用技能培训,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六)

  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推进教育融合创新

  教学重点:高等教育的内涵和特征,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教学难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第二讲:高等教育的四大职能

  教学目标:通过本讲学习,掌握近代大学的由来,及高等教育四大职能的产生和发展线索,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大学理念。

  教学内容

  知识点一:人才培养职能与中世纪大学的产生

  (一)中世纪大学的产生

  (二)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知识点二:科学研究职能与德国大学改革运动

  (一)科学研究职能的早期发展

  (二)科学研究职能的确立

  (三)科学研究职能的拓展

  知识点三:社会服务职能与威斯康星理念

  (一)社会服务职能的萌芽

  (二)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

  (三)社会服务职能的扩展

  知识点四:文化创新职能与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早期发展

  (二)文化创新职能的确立与认同

  教学重点:高等教育的四大职能的产生和发展线索,及其所反映的大学理念。

  教学难点:四大职能所反映的大学理念

  第三讲: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

  教学目标:通过本讲学习,了解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结构,掌握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掌握其功能,重点掌握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使命。

  教学内容:

  知识点一:高等教育结构

  (一)

  高等教育结构界定

  (二)

  高等教育宏观结构

  (三)

  高等教育微观结构

  知识点二:高等教育功能

  (一)

  育人功能

  (二)

  政治功能

  (三)

  经济功能

  (四)

  文化功能

  知识点三: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使命

  (一)

  为人民服务

  (二)

  为党治国理政服务

  (三)

  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

  (四)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教学重点:高等教育的功能和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使命

  教学难点: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使命

  第四讲:高等教育治理

  教学目标:通过本讲学习,掌握什么是高等教育治理,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有哪些重点内容。

  教学内容:

  知识点一:高等教育治理的内涵及原则

  (一)

  高等教育治理的内涵

  (二)

  高等教育治理的基本原则

  知识点二:高等教育治理的现代化建设

  (一)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

  (二)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知识点三: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一)

  基本内涵

  (二)

  主要思路

  (三)

  重要任务

  知识点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

  (一)

  构建政府、高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

  (二)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三)

  健全完善制度机制

  教学重点:高等教育治理的内涵,基本原则;如何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应关注的重点方面。

  教学难点:高校治理理念的理解和掌握,大学、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

  第五讲:高等教育评估及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实践

  教学目标:通过本讲学习,了解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和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历程,掌握高等教育评估标准和审核评估的内容。

  教学内容:

  知识点一:高等教育质量观及评估标准

  (一)

  高等教育质量

  (二)

  高等教育评估标准

  知识点二: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实践

  (一)

  高等教育评估发展历程

  (二)

  审核评估的内容

  教学重点: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审核评估的内容。

  教学难点: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审核评估的内容。

  第六讲

  世界高等教育评估模式

  教学目标:通过本讲学习,掌握世界主要的四种高等教育评估模式产生和发展的概况,它们都有哪些特点,了解评估标准和程序。

  教学内容:

  知识点一:美国:质量认证模式

  (一)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制度概况

  (二)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的标准

  (三)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的程序

  (四)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模式的特点

  知识点二:英国:院校审核模式

  (一)英国院校审核概况

  (二)英国院校审核的标准

  (三)英国院校审核的程序

  (四)英国院校审核模式的特点

  知识点三:法国:政府评估模式

  (一)法国政府评估模式概况

  (二)政府评估模式的标准

  (三)政府评估的流程

  (四)政府评估模式的特点

  知识点四:日本:自我评估模式

  (一)日本自我评估概况

  (二)日本自我评估的标准

  (三)日本自我评估的程序

  (四)自我评估模式的特点

  教学重点:四种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概况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四种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概况及其特点

  第七讲:高校学生发展

  教学目标:通过本讲学习,了解什么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掌握管理模式和策略;了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掌握大学生学习的阶段,方法和特点,能够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掌握学生事务管理改进策略,创新创业教育的原则和实施路径。

  教学内容:

  知识点一:大学生学习

  (一)

  大学生学习阶段

  (二)

  大学生学习方法

  (三)

  大学生学习特点

  知识点二: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一)

  学生事务管理内涵和外延

  (二)

  我国学生事务管理模式

  (三)

  学生事务管理改进策略

  知识点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一)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二)

  创新创业教育的原则

  (三)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

  教学重点:大学生学习的阶段、方法和特点;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和策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教学难点:掌握大学生的学习特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第八讲:高校教师教学

  教学目标:通过本讲学习,了解什么是高校课程,掌握课程的构成要素和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掌握高校教学过程,原则和方法,高校教师发展的特点和模式。

  教学内容:

  知识点一:高校课程建设

  (一)

  课程的内涵与外延

  (二)

  高校课程的构成要素

  (三)

  高校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

  知识点二:高校教学原则和方法

  (一)

  高校教学过程

  (二)

  高校教学原则

  (三)

  高校教学方法

  知识点三:高校教师发展

  (一)

  教师发展内涵

  (二)

  高校教师发展特点

  (三)

  高校教师发展模式

  教学重点:高校课程的构成要素和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高校教学过程,原则和方法;高校教师发展的内涵,特点和模式。

  教学难点:高校课程建设,高校教学原则和方法,高校教师发展的特点和模式。

  第九讲:高校科学研究

  教学目标:通过本讲学习,了解高校科研管理的内涵,掌握高校科研的特征、内容,学科建设内涵和类型构成;重点掌握科研项目的分类与申报程序,高校学科建设的策略。

  教学内容:

  知识点一:高校科研特征

  (一)

  功能特点

  (二)

  布局特点

  (三)

  类型特点

  (四)

  学科特点

  (五)

  组织特点

  (六)

  队伍特点

  知识点二:高校科研管理

  (一)

  高校科研项目及申报

  (二)

  高校科研管理内涵

  (三)

  高校科研管理内容

  知识点三:高校学科建设

  (一)

  学科建设内涵

  (二)

  高校学科类型构成

  (三)

  高校学科建设策略

  教学重点:高校科研特征;高校科研项目及申报;高校学科建设策略。

  教学难点:高校科研项目及申报,高校学科建设策略。

  第十讲:高校社会服务

  教学目标:通过本讲学习,掌握高校社会服务的育人价值、高校社会服务的特征和高校社会服务中的教师;重点掌握高校社会服务的内涵,如何正确处理服务与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高校社会服务的主要方式。

  教学内容:

  知识点一:高校社会服务概述

  (一)

  高校社会服务的内涵

  (二)

  高校社会服务的育人价值

  (三)

  正确处理服务与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二:高校社会服务的特征

  (一)

  学术性

  (二)

  直接性

  (三)

  有限性

  (四)

  条件性

  (五)

  不均衡性

  (六)

  互利性

  知识点三:高校社会服务的方式

  (一)

  高校社会服务的主要方式

  (二)

  高校社会服务中的教师

  教学重点:高校社会服务的育人价值及正确处理服务与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高校社会服务的特征;高校社会服务的主要方式。

  教学难点:高校社会服务的育人价值及正确处理服务与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高校社会服务的主要方式。

  (四)

  高校教学过程

  (五)

  高校教学原则

  (六)

  高校教学方法

  知识点三:高校教师发展

  (四)

  教师发展内涵

  (五)

  高校教师发展特点

  (六)

  高校教师发展模式

  教学重点:高校课程的构成要素和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高校教学过程,原则和方法;高校教师发展的内涵,特点和模式。

  教学难点:高校课程建设,高校教学原则和方法,高校教师发展的特点和模式。

  第九讲:高校科学研究

  教学目标:通过本讲学习,了解高校科研管理的内涵,掌握高校科研的特征、内容,学科建设内涵和类型构成;重点掌握科研项目的分类与申报程序,高校学科建设的策略。

  教学内容:

  知识点一:高校科研特征

  (七)

  功能特点

  (八)

  布局特点

  (九)

  类型特点

  (十)

  学科特点

  (十一)

  (十二)

  组织特点

  队伍特点

  知识点二:高校科研管理

  (四)

  高校科研项目及申报

  (五)

  高校科研管理内涵

  (六)

  高校科研管理内容

  知识点三:高校学科建设

  (四)

  学科建设内涵

  (五)

  高校学科类型构成

  (六)

  高校学科建设策略

  教学重点:高校科研特征;高校科研项目及申报;高校学科建设策略。

  教学难点:高校科研项目及申报,高校学科建设策略。

  第十讲:高校社会服务

  教学目标:通过本讲学习,掌握高校社会服务的育人价值、高校社会服务的特征和高校社会服务中的教师;重点掌握高校社会服务的内涵,如何正确处理服务与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高校社会服务的主要方式。

  教学内容:

  知识点一:高校社会服务概述

  (四)

  高校社会服务的内涵

  (五)

  高校社会服务的育人价值

  (六)

  正确处理服务与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二:高校社会服务的特征

  (七)

  学术性

  (八)

  直接性

  (九)

  有限性

  (十)

  条件性

  (十一)

  (十二)

  不均衡性

  互利性

  知识点三:高校社会服务的方式

  (三)

  高校社会服务的主要方式

  (四)

  高校社会服务中的教师

  教学重点:高校社会服务的育人价值及正确处理服务与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高校社会服务的特征;高校社会服务的主要方式。

  教学难点:高校社会服务的育人价值及正确处理服务与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高校社会服务的主要方式。

篇四: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应包括哪些内容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影响因素、基本特征与制定原则

  黄海涛

  【摘

  要】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行将进入一个制定和施行质量标准的“质量数字化时代”.多层面、多维度的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历史演进中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质量评价的主体需求和工业领域质量标准的传统含义成为我们理解与界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指导、制约着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具体内容的设定,而生成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又将在教育实践中规训着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和标准的特性.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既有类似于一般标准的基本特点,在层级关系、实施强制程度和指标量化等方面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应秉持科学的精神,以相关政策、法令法规为依据,遵循协商一致、相互协调和编制规范等原则.

  【期刊名称】《江苏高教》

  【年(卷),期】2015(000)004

  【总页数】4页(P26-29)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影响因素;基本特征;制定原则

  【作

  者】黄海涛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640

  质量提升是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主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将“提高质量”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任务。为了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作为管理的重要方式和工作抓手,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高校,各层各类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应运而生,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管理进入了一个制定和施行质量标准的“质量数字化时代”。毋庸置疑,各种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挥棒”和“裁判员”,而在以标准为指向的管理伊始,如何厘清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内涵、如何理解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特征、如何科学制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等问题则亟需理论研究的回应。

  一、界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主要影响因素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是对“预期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化”表达。因此,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诸多观念,以及对于“标准”的权威言说便成为我们理解与界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多层面、多维度的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决定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类别与差异

  人们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理解是界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首要前提。然而,当下给高等教育质量形成一个“众望所归”的准确定义实非易事。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缺少共识,即使人们在共同使用“高等教育质量”这一专业术语,但其内涵指向并不相同。事实上,作为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种概念——质量概念本身就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以致有人戏称“质量”像牛奶一样容易变质,也像“正义”和“自由”一样难以阐释。高等教育质量实际上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且不断发展的概念。比如亚历山大·奥斯汀(AlexanderW.Astin)认为,高等学校的质量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至少有四种不同的含义:大学的声望等级、可得到的资助、学生成果以及学生天赋的发展和增值[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高等教育)质量界定为一个包括高等教育所有主要功能与活动的多层面的概念”[2],进而指出“质量问题涉及高等教育所有的主要职能和活动”[3]。这一观点得到了

  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所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的认同。我国的学者也有相同的观点,比如余小波认为,高等教育质量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具有多层面、多内容、多指向的体系。譬如,从过程来看,有投入质量、过程质量与产出质量之分;从活动来看,有教学质量、管理质量与服务质量之别[4]。李福华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三维”概念,“至少包含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社会服务质量”[5]。

  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多层面性和多维度性也就决定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类别与差异。比如,从纵向层面而言,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可以包括高校办学绩效标准、院系学科建设标准、专业认证标准、课程建设标准、学业质量标准等;从横向功能维度而言,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可以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教学质量标准、科研考核标准、社会服务质量标准等等。尽管这些标准的具体内容千差万别,但需要指出的是,人才培养是高校作为教育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使命,因此,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应是错综复杂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核心指标。

  (二)历史演进中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决定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时代发展性

  时代变更着人类社会的目标追求。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历史演变,同样是高等教育的价值诉求在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的时代变奏曲。有学者研究表明,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历史演进经历了“两个转变”:从满足某种“质的规定性”到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转变;从为“已知的社会”培养人才到为“未知的社会”培养人才的转变。以这两个转变为标志,高等教育质量观经历了“合规定性”质量观、“合需要性”质量观和“合创新性”质量观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之间是演进式的、后者包容前者、内涵不断丰富发展的关系[6]。

  在不断演进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观照下,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合规定性”质量观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都以“合格产品”为指向,高校以此为参照,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工作。自20世纪90年代起,各“消费者”

  介入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高等教育质量观演进到“合需要性”阶段,传统的基本统一的“质的规定性”质量标准让位于多样化的“质的满足性”质量标准,即“用户满意程度”成为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这种质量标准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市场变化的必然产物。在面向未来的“合创新性”质量观阶段,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以“创新”为核心价值,注重于主体全面发展、具有高水平“创新能力”的质量标准日益明晰。

  (三)质量评价的主体因素影响着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价值取向

  根据质量目的适切性定义,高等教育质量则指高等教育产出的固有属性满足主体对其需求的程度,这表明高等教育质量观还具有主体差异性,即不同评价主体因其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主体需求会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有所差异的认识。比如,学生关注大学提供的教育资源和职业准备,教师关注课堂教学和学习过程,家长关心子女获得的学习成绩和就业前景,教育管理者和政府官员关注教育系统的效率,未来的雇主关心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整个社会关注学生最终是否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

  质量评价的主体因素以主体需要为取向,主体因素的评价标准趋向于主体要求[7]。因而,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主体差异性影响着高等质量标准的主体倾向性选择。作为表达和执行国家意志的组织机构的政府,往往以政治价值为首要选择,要求高等教育首先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忠诚”于国家主体的政治需求[8];高校作为学术组织,以高深知识和专业学科为其基本活动指向,强调用学术水平的高低来衡量高等教育的质量,形成以“学术自由”为价值核心的学术倾向性质量标准;对大学生及其家长来说,无论是“学习成果增值”内在的理性需求还是“谋求职业机会”外在的工具性需求,高等教育的价值指向都在于学生自身的个体发展,所以,高等教育能否为学生的个体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便成为学生衡量其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对企业而言,高等教育产品是否能够满足其需要,即其投入高等教育的成本是否能带来最大的产出或效益是其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

  (四)源于工业领域的质量标准制约着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概念内涵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概念内涵除了制约于以上有关“高等教育质量”的解读,还制约于我们对“标准”的理解。何谓标准?《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给出了一般性的解释,即“衡量事物的准则”;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标准的定义为:“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件,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则或特性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实现在预定结果领域内最佳秩序的效益”,“标准要建立在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基础之上,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9]。这一定义详尽具体,明确了标准的主客体、作用、功能及其目的,是目前国际认同的权威定义,也为我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及《标准技术基本术语》所采用,主要用于指导、规范和评价工业生产、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的标准化活动。

  事实上,高等教育中的质量管理理念和相关术语来源于工业领域。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同样是移植工厂产品质量管理方式的产物。参照工业领域内对质量标准的一般定义,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或许可以简约界定为规范高等教育过程、检验和评定高等教育产出品质的技术依据。其内涵不但包括各种技术标准,而且还包括管理标准,而且这些标准预先设定且易于测量,是从事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客观而言,由于基因的惯性,移植于工业领域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必然会对工业领域的质量管理范式具有难以割离的母体依附性。

  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种标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具有类似于一般标准的基本特点,如“共识性、规范性、权威性、分类性、主体性、客体性”等[10]。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知识生产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生产和工程建设,也不同于一般的服务业,内涵复杂的高等教育质量也不能简单等同于工业产品质量,因此,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既有与一般产品质量标准相似的特征,也有其自

  身的特殊性。

  (一)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层级关系特征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自上而下可以分为反映国家宏观层面整体性高等教育质量指标体系的国家标准;教育部委托已成立的各学科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学科、专业质量标准;各省(市)根据自身的特点而设定省(市)标准;具体落实国家、专业标准的高校校本标准。这些标准之间的层级关系要视标准的性质而定。如果以法律、法规形式颁布的标准,则要遵守下位标准服从上位标准、旧标准服从新标准的基本规则;如果以行政规范性文件颁布,下级部门的标准则要服从上级部门的标准;除此以外,以其它形式颁布的标准之间则不存在刻板的下位标准服从上位标准的准则,在各省市、各高校办学条件和办学历史的前提下,允许、尊重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地区差异性和校际差异性,下位标准也不会因上位标准而废止,相反,下位标准往往在上位标准公布实施后制定。

  (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实施强制程度特征

  根据标准实施的强制程度,标准可以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在工业生产领域,产品质量标准多以强制性标准为主,即产品达到标准底线才能进入市场流通,达不到质量标准的产品则为次品,有些次品可以表明特性后特价处理,但对于药品、食品等涉及人类生存安全的产品而言,质量标准则是其进入流通环节的必备条件,具有明确的强制性和必要性。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亦有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之分。强制性标准是指高等教育活动必须达到的基本标准,一般为合格性标准,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列》中规定的学位授予标准,对于申请学位的学生来说就是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是指建议参照的标准,一般为选优性标准,比如三好学生的评定标准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作为优秀标尺的推荐性标准。因为地区办学条件和高校类型、层次等方面存在诸多客观差异,因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多为推荐性标准。

  (三)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指标量化特征

  标准化意味着客观性和一致性,往往以量的方式对质进行界定,通过可以对照的数量关系反映质量的达标程度,这也是质量管理中采用标准控制的意义所在。但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领域,其标准化问题和工业产品的标准化则有所差异。因为大学办学除了规范办学以外,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绚丽的魅力则在于其办学特色。因此,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指标体系多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对一些教学管理中的规范可以量化,而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的选定等则不易量化,相反,要通过定性的方式鼓励个性与特色,这也是尊重学术自由的题中之义。客观而言,西方先进国家对于教育质量的测量和评估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但至今仍难以有成熟、完备的“量化”教育质量的指标体系。不难看出,高等教育质量的某些指标不存在单一的标准,也难以全部量化。

  三、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

  基于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和标准的理解,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质量标准具体制度化、文本化的过程则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研制过程。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科学制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必须秉持科学的精神、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科学的过程,以相关政策、法令法规为依据,坚守协商一致、相互协调和编制规范等基本原则。

  (一)协商一致原则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具体设定是不同场域中参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评价主体之间话语权力博弈的结果。所以,各种质量标准评价主体的组成结构及其关系影响着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最终设定。当前,在我国行政权力宽泛、学术权力式微、学生权力缺失的现状下,政府在评价主体结构中处于绝对强势的地位,其他评价主体则处于明显的弱势或不在场,其结果造成处于弱势或不在场评价主体的标准倾向不能得到很好的表达。在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今天,高等教育质量涉及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机构、学生等诸多方面的利益和问题,已成为众多利益相关者共同关心的焦点,他们对教育质量的诉求和参与质量管理的热情更是日益增长。因此,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不能简单地由某一组织或研究者单独制定和执行,更不能用政治标准、道德标准代替学术标准。质量标准制定的技术委员会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要统筹兼顾政府行政层、政策研究者、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以及媒体、公众等其他社会人员的话语权,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科学制定,应是上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通过平等对话、协商的方式,各自质量标准“重叠共识、协商一致”的结果。

  (二)相互协调原则

  1.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与社会发展的协调。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研究者和制定者,都必须全面、系统、发展性地看待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制定的过程,理解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不仅仅要考虑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还要与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协调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时要处理好发展性和稳定性二者之间的关系。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要有积极应变之心态,引领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从而助推社会的发展。同时,在一定时期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不能随意更改,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这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预期和导向作用。

  2.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协调。目前而言,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国际标准融入程度不高、国际学历互相认可度较低、教育的出口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提醒我们在制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到已有的国际标准,在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国际通行的管理方式等方面向国外学习,与国际接轨。但借鉴不等于复制,在国际标准本土化的过程中,我们同样需要注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规律、阶段特征和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与国际标准保持协调一致。

  3.国内标准之间的协调。各层级之间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首先要保证协调。上位标

  准要考虑到地区差异、校际差异,制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时应分类型、分层次,可以采用“基本标准+个性化标准”的模式,基本标准为最低门槛标准,个性化标准则可以呈现多样性、体现选优性;下位标准既要回应上位标准的宏观要求,同时又要彰显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同层级之间标准的协调问题,力争不矛盾、不冲突、不重复、不交叉。

  (三)编制规范原则

  1.编制程序规范。遵循科学程序是标准制定的合法性基础。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构建应自下而上进行,具体制定程序可以参照《标准化工作导则》中所提出的九个阶段:“预研、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出版、复审、废止”,适时制定、适时复审,指标数值的调整应反映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质量变化情况。标准制定的过程则要公开公平,要尊重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评议权。

  2.文本编写规范。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文本编写规范同样十分重要。标准编写亦可参照《标准化工作导则》中的“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标准的结构安排、文体措辞和术语选用应保持一致。标准的内容编制要充分考虑其可操作性,同时还要考虑被其他标准所引用的便利性。标准的语言表述要准确精炼,特别是对定性指标的描述要内涵准确、外延清晰,避免受众产生歧义。

  【参考文献】

  [1]张安富,靳

  敏,施佳璐.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及相关概念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11):14.[2][3]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20.145.[4]余小波.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内涵与外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6):49.[5]李福华.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属性和评价[J].现代大学教育,2003,(2):18.[6]房剑森.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发展与中国的选择[J].现代大学教育,2002,(2):15-16.[7]胡弼成.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J].教育研究,2006,(11):26.[8]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60.[9]何玉海.试论《教师教育标准》的构成与结构要素[J].教师教育研究,2007,(1):37.[10]陈玉祥.从标准的内涵看我国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的建立[J].中国高教研究,2007,(7):35.

篇五: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应包括哪些内容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是什么

  作者:方晓东

  王燕

  来源:《今日教育》2013年第02期

  一、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质量观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始终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使教育质量上一个新台阶。同时针对当时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倾向,《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由此,确立了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地位。

  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了区域性的实验,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国民素质的构建、中小学素质教育目标的确定、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运行机构、督导评估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

  但是面对世纪之交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我国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诸方面都是相对滞后的,尤其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升学竞争还在不断加剧,这就使广大青少年难以得到全面发展。

  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江泽民同志在会上指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贯穿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并与德智体美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的素质教育开始作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决定,进入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新阶段。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质量观也更加深入人心,对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从而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阶段,教育法制建设加快,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86)之后,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上述教育法律法规作为国家制定的关于教育活动的强制性规定,为制定各级各类教育标准提供了最根本的依据。

篇六: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应包括哪些内容

  高等教育质量观念及其大众化的评价原则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型时期,高等教育质量观念及其评价取向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三个主要历史时期的主流质量观念的剖析与对比,以及对精英质量与大众质量关系之辨析,提出高等教育转型期质量评价的大众化取向时应遵循的三个原则。

  [标签]高等教育

  质量观

  精英

  大众化

  三原则

  始自1999年的高校扩招是建国以来的第四次高等教育规模超常扩张,与前三次扩张都有所不同,尤其是与第一次(1958年~1960年)扩张所出现的大起大落,更是有着质的区别。从表面看,这次高等教育扩张的直接动因与前三次似乎相同,都是来自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压力;稍有不同的是由于宏观经济背景的差异——这次主要是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以缓解国民经济通缩的压力。即如一些经济学者纯粹从消费经济角度所分析的那样,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短期的宏观经济调控策略。但实质上是,这次高等教育规模超常扩张,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驱动背后,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变革的人文背景: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的高教界正面临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双重挑战,遭遇一场空前的深刻变革——传统精英教育必须向现代大众教育实行战略转型。从此义讲,这次规模超常扩张中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是关涉我国高等教育转型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换言之,也就是高等教育的精英质量观与大众质量观如何整合的问题,其要义可表述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大众化取向问题。

  一、高等教育的质量视野及其多面观

  论及高等教育质量,必然要涉及到阐释高等教育质量的各种观点,即高等教育质量观。由于社会转型、价值追求以及专业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人们对高等教育内涵认知的差异,即形成不同的高等教育观。而不同的高等教育观,对于其质量内涵会有不同的理解与把握,又会形成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尤其是在经济起飞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阶层和市场各利益集团的功利偏好,必然要反映在他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与取向中。这些评价与取向会通过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直接干预或间接渗透到高等教育系统内,规定或影响着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作。此时的高等教育质量更多的是反映社会不同阶层或市场各利益集团的价值追求。因价值追求各异,投射在高等教育上的质量评价标准也就有别。尽管学界对高等教育评价的性质多有界说,但是对于“教育评价是价值判断过程”的这一定义却是已成共识。因此,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也就成为高等教育价值判断过程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所有这些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取向的差异,从根本上讲无非是体现在两大教育价值取向中:一是追求高等教育的学术性、长远性,体现的是一种理想价值追求;二是追求高等教育的技术性、时效性,体现的是一种现实价值追求。在社会价值系统日益开放和多元的今天,很难也无必要对此作一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孰优孰劣的一元价值判断,而是恰恰相反,在两者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很显然,两种教育价值追求所对应

篇七: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应包括哪些内容

  成人高等教育的个适性质量观

  摘要: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个适性,是指成人高等教育活动所具有的满足受教育者个体需要的特性;成人高等教育的个适性质量指的是成人高等教育活动满足受教育者个体需要的程度——包括满足个体需要的层次的高低以及个体需要得到满足的比例的大小,它是反映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主要特征;受教育者个体的需要,包括就业需要、岗位工作需要、发展需要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等;衡量个适性质量水平的核心指标是受教育者个体为适应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通过成人高等教育活动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程度;个适性质量评价,应当与外适性质量评价相结合来开展。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个适性质量;受教育者个体;需要

  一、对个适性质量的基本认识

  传统的质量观,建立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之上,显然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来自国外的各种各样的质量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人中国,传统的质量观正在受到各种新的质量观的冲击和挑战。适用性质量观,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之一。

  适用性质量观,最早源于产品质量管理领域。1951年,美国质量管理大师约瑟夫·M·朱兰,在其出版的《朱兰质量手册》中提出:“质量是一种适用性,而所谓适用性(Fitnessforuse)是指使产品在使用期间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适用性质量观由此诞生。多年以来,适用性质量观始终深刻影响着世界企业界以及世界质量管理的发展,并且已经开始对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产生广泛的影响。准确把握适用性质量的内涵,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高等教育界,适用性质量观大致又有内适性、外适性和个适性之分。其中,内适性质量观立足于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或者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内在规律的需要来解释教学质量,其特点是“以学校为中心”,“强调学校系统的内在逻辑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外适性质量观“以市场为中心”,“以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强调满足社会发展所需;而个适性质量观则“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满足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需要”。

  这同样适用于对成人高等教育适用性质量的表述——与之相对应的,恰恰就是与教育活动相关之各实体(成人高等学校、受教育者个体和社会)。在这里,笔者就其中的个适性质量观做进一步的分析,希望有助于理解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真正内涵。

  朱兰所提“产品”一词,在ISO9000质量标准中被定义为“过程的结果”。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作为教育过程的“结果”,受教育者个体通过成人

篇八: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应包括哪些内容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内涵与外延协调建设的思考

  作者:沈召前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10期

  [摘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研究高等教育质量内涵与外延的协调建设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再认识,提出了要树立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型高等教育质量观,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进程,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注重加强内涵建设,优化高等教育发展外部环境等五项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

  内涵

  外延

  [作者简介]沈召前(1966-),男,安徽泗县人,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南京210042)[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教学型高校培养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SJB880037)[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5-0016-03

  一、对高等教育质量内涵与外延的认识

  1.高等教育质量释义。质量是人们对事物内在属性的量度判断。高等教育质量是人们对于高等教育达到其预定目标程度的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所形成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具体的、历史的。同时,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具有多维性,不同国家、不同个体和不同时期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看法是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概念还是多层面的、富有个性和特色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质量标准应是多样性的。但高等教育质量作为对高等教育达到预定目标程度的衡量,其基本含义应该是清晰的。(1)高等教育的职能是明确的。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进行科学研究,以及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重任。因此,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必然依据这三个方面的相关参数。(2)高校的教育质量是具体的。高校是高等教育的基地,一所大学的教育质量内涵是丰富的,同时也是具体的、明确的。这主要体现在教学科研人员质量、教学计划质量、大学产品质量、基础设施和内外环境质量等几个方面。(3)高等教育质量的界定是明确的、可监控的。英国学者戈林(DianaGreen)认为,高等教育质量的界定可从五个角度进行:一是把质量与提供独特而特殊的产品及服务联系在一起;二是把质量与预定规格和标准的一致性作为依据,依此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可能设定不同的质量标准;三是强调以高等学校达到目的的程度为标准,把判断质量的尺度定义为是否符合标准;四是把质量定义在实现高等学校办学目标的有效性上,具体标准是以高等学校是否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具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和使命的表述为特征;五是把质量定义为以高等学校能否满足顾客即学生及其家长、社会和政府等规定的和潜在的需要。①

  2.对高等教育质量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将概念分为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是形式逻辑长期研究的结果。概念的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通常也可以叫做概念的含义。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对象或范围。②内涵和外延有一定的确定性和灵活性,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和外延也不例外。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是外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外延的发展是内涵提升的有力保障。

  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主要包括培养人的标准、教学质量、管理质量、校园文化建设质量等。而高等教育质量的外延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外在体现,是高等教育质量在社会活动和外部环境中的显现,主要表现在教育投入质量、产出质量、科研质量、社会服务质量方面。高等教育的实践表明,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和外延得到协调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得以整体实现质的飞跃的保证。

  二、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内涵与外延和谐建设的对策

  1.树立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型高等教育质量观。当前要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际,尽快形成并牢固树立起科学的办学理念和科学发展观。(1)在发展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在办学过程中,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条件”协调发展的办学原则;在建设和管理工作中,追求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注重抓好高校的内涵和外延建设,保证高等教育的内涵质量和外延质量。(2)进一步明确新型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主要内容:一是提倡发展的质量观,把发展作为衡量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首要观念,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二是强调整体的质量观。张应强教授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是一种整体质量,而不是单一人才培养的质量,它对科学发展和文化进步的作用,对社区和职业生活的贡献等,都是进行质量评价要考虑的。三是强化多样性的质量观。多样化质量观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式,面对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强调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要。对于研究型大学,必须坚持学术质量观;一般本科院校必须树立社会需求导向的质量观;普通专科教育应当坚持个人选择导向的质量观;社会办高等教育可以坚持市场需要导向的质量观。四是坚持特色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高等学校的特色是其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石。高等学校只有办出特色,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要。五是注重适应的质量观。适应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指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满足受教育者个人的程度以及所培养的人才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程度。

  2.探索和推进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对不断改进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方式和手段。高等教育和高校应根据ISO9000系列标准的原理,坚持做到“三全”,即全员性、全面性、全过程性。全员性就是在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中,把高

篇九: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应包括哪些内容

  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内涵与外延协调建设的思考

  一、对高等教育质量内涵与外延的认识

  1.高等教育质量释义。质量是人们对事物内在属性的量度判断。高等教育质量是人们对于高等教育达到其预定目标程度的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所形成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具体的、历史的。同时,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具有多维性,不同国家、不同个体和不同时期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看法是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概念还是多层面的、富有个性和特色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质量标准应是多样性的。但高等教育质量作为对高等教育达到预定目标程度的衡量,其基本含义应该是清晰的。(1)高等教育的职能是明确的。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进行科学研究,以及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重任。因此,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必然依据这三个方面的相关参数。(2)高校的教育质量是具体的。高校是高等教育的基地,一所大学的教育质量内涵是丰富的,同时也是具体的、明确的。这主要体现在教学科研人员质量、教学计划质量、大学产品质量、基础设施和内外环境质量等几个方面。(3)高等教育质量的界定是明确的、可监控的。英国学者戈林(DianaGreen)認为,高等教育质量的界定可从五个角度进行:一是把质量与提供独特而特殊的产品及服务联系在一起;二是把质量与预定规格和标准的一致性作为依据,依此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可能设定不同的质量标准;三是强调以高等学校达到目的的程度为标准,把判断质量的尺度定义为是否符合标准;四是把质量定义在实现高等学校办学目标的有效性上,具体标准是以高等学校是否具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和使命的表述为特征;五是把质量定义为以高等学校能否满足顾客即学生及其家长、社会和政府等规定的和潜在的需要。①

  2.对高等教育质量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将概念分为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是形式逻辑长期研究的结果。概念的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

  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通常也可以叫做概念的含义。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对象或范围。②内涵和外延有一定的确定性和灵活性,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和外延也不例外。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是外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外延的发展是内涵提升的有力保障。

  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主要包括培养人的标准、教学质量、管理质量、校园文化建设质量等。而高等教育质量的外延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外在体现,是高等教育质量在社会活动和外部环境中的显现,主要表现在教育投入质量、产出质量、科研质量、社会服务质量方面。高等教育的实践表明,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和外延得到协调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得以整体实现质的飞跃的保证。

  二、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内涵与外延和谐建设的对策

  1.树立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型高等教育质量观。当前要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际,尽快形成并牢固树立起科学的办学理念和科学发展观。(1)在发展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在办学过程中,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条件”协调发展的办学原则;在建设和管理工作中,追求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注重抓好高校的内涵和外延建设,保证高等教育的内涵质量和外延质量。(2)进一步明确新型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主要内容:一是提倡发展的质量观,把发展作为衡量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首要观念,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二是强调整体的质量观。张应强教授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是一种整体质量,而不是单一人才培养的质量,它对科学发展和文化进步的作用,对社区和职业生活的贡献等,都是进行质量评价要考虑的。三是强化多样性的质量观。多样化质量观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式,面对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强调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要。对于研究型大学,必须坚持学术质量观;一般本科院校必须树立社会需求导向的质量观;普通专科教育应当坚持个人选择导向的质量观;社会办高等教育

  可以坚持市场需要导向的质量观。四是坚持特色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高等学校的特色是其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石。高等学校只有办出特色,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要。五是注重适应的质量观。适应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指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满足受教育者个人的程度以及所培养的人才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程度。

  2.探索和推进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对不断改进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方式和手段。高等教育和高校应根据*****系列标准的原理,坚持做到“三全”,即全员性、全面性、全过程性。全员性就是在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中,把高校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充分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关心教育质量、人人做好本职工作,全体参与质量管理工作;全面性就是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从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到教学工作评价,从管理队伍建设到管理组织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从校园文化到教学环境等方面都要进行质量管理。高等教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教学活动,它由许多子系统构成,包括课堂教学、科研、财务、后勤、图书、实验、思想政治工作、招生与就业等诸多因素,必须形成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各系统工作的协调性,提高教育服务质量;全过程性就是将高校的活动当成一个“输入—过程—输出”可控制的系统。过程管理的原则是将高校的一切资源(包括人、财、物和信息等)及所有活动按照教育规律予以合理的组织与分配,使其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质量管理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管理活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条件下,为使教育质量得到切实的保障,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应是一种较优的方式选择。

  3.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监控体系。一方面要着力抓好监控体系中四个监控点。一是抓高等教育目标的监控。在我国,高

  等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具有比较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高专业技能的劳动者、管理者、专家、学者。高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有教育教学目标,又要制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培养目标,并且这些目标都要具有可操作性。二是要抓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的监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日趋产业化,人才培养过程如同产品的生产过程,包括招生宣传、招生、在校教育、毕业考核、毕业分配、用人单位的使用及毕业生信息反馈。这样就要对组织招生、制定培养目标、安排教学活动中的效率与水平实施有效监控,以不断加强管理,改进办学质质量。三是抓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监控。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旨在监控学校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是否达到其所承诺的标准,是否满足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一些基本要求,教学过程是否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各项教学活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安排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学手段是否具有先进性等。四是抓高等教育投入的监控。健全大学内部投资论证机制、过程管理机制和验收评估体系,确定学科经费投资的基本原则,即围绕学科的研究方向、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基地建设、重大建设项目进行投资。

  另一方面,要发挥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主体的不同作用。首先,政府方面监控作用。主要是通过政府立法、资助、评估、政策等一系列方式方法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宏观监控,以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需求。政府通过建立相应的评估组织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估,评估应根据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而具有多样性、权威性、目标性及强制性。其次,学校方面监控作用。如成立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组等,另外还可接纳学生对教育质量进行监控,充分发挥其自主性、针对性的特点,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最后,社会方面的监控作用。我国当前对高等教育的社会和民间的监控体系还没有形成,因此应该通过建立一些不同的组织对高等教育的师资力量、学生状况、课程设置、教学设施、行政管理、毕业学生的社会使用情况等进行详细统计调查,全面监控。

  4.注重加强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第一,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工作。

  学科专业的建设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要调整学科配置,重组学科资源,优化学科结构,分层次进行重点建设。大力改革学科管理体制,加强重点学科基本条件建设,用好经费,完善配套设施,建成具有特色的专业性实验室;更加重视信息环境建设,继续加强校园网、数字图书馆、资料文献库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强重点学科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学术氛围的建设,相关部门可通过奖优罚劣、加强学术道德教育等措施建立良好的学术风气。

  第二,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根据本校的历史、现状、定位及服务方向,增设热门专业,对热门专业要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的适应性,适时修订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全程教学计划;坚持厚、新、精、实的课程建设原则;鼓励开设反映学科前瞻性成果的新课程,逐步形成文化素质建设系列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外语语言应用能力为核心,逐步实施专业双语教学;加强现代化教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推广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问导式和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更加普及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促使教学方式向全时空、远距离、交互式、个性化、多媒体、大容量方向发展;改革考试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笔试、口试、口笔试结合、论文、网试等方式进行;要组织更新教学内容,使用先进教材。

  第三,结合荣辱观教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把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荣辱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守法意识,在教师队伍中加强荣辱观教育,增强教师职业道德,强化教师在教书育人活动中以身作则的意识;紧抓專业教育不放松。通过灵活多样的、新颖的形式,努力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进一步完善奖学金制度,建立多层次的激励机制;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吸收学生参加宿舍、教务、后勤、义务劳动等方面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辟足够的学生活动娱乐场所,每学期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认真组织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

  理,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竞赛活动,指导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第四,提高管理水平和治校能力。做好发展战略规划,并适时适度加以调整;突出“急用先立”“先立规章后行动”,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约束和保证学院内部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同时,要保持学院内部规章制度的稳定性,协调好党委行政领导关系,深化院系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激活办学活力;继续推行以聘任制为核心的用人机制改革,在定编定员的同时,实行动态管理和人员工资差额包干,在执行国家现行工资制度的基础上,用活校内津贴,发挥其杠杆和激励作用,争取教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贡献直接挂钩,真正实现按劳分配、优劳优酬;按照现代企业方式运行,加快后勤社会化的改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通过改型转制、区域行业联合、全面分离等步骤,实现后勤管理模式和运行管理机制的根本转变;构建民主监督体系,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坚持校务公开制度,严格干部述职和考核制度;健全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发挥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工代会、团代会、学代会等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信访接待制度。

  5.优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首先,加强政府对高教发展规模的宏观调控工作。要提高条件、严格程序,慎重对待职业技术学院和具有发放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的申请,严格审核、审批,适当控制新增高校数,努力办好现有高校。其次,要加大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教育投入。进一步调配、用好现有高等教育资源,协助前一阶段由于过度扩张而出现经济困难的高校渡过难关;坚持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加大对社会投资潜能的挖掘,保护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有学者还提出为教育投资办学提供股份制、基金合作制,通过银行等开展“教育储蓄”和特定的“教育信托基金”“家庭教育贷款”等业务,发行“教育债券”“教育投资券”“教育彩票”,多渠道为教育筹集资金,形成一种社会投资教育、全民化格局为特征的教育投资消费体系。其三,有全局观念,通盘考虑高等教育发展。潘懋元教授曾说,“不管是省属院校还是其他院校,都要做

  到一视同仁,要使所有学校都能得到发展的机遇,否则很难成为高教强省。多样化办学的模式有利于丰富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内涵,真正能够实现多样化质量观。”最后,加大对高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为高校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政府要科学规划高校周边产业发展,对娱乐行业及网吧发展进行限制。政府公安、工商、城管、文化、消防等职能部门要联合行动,对高校的周边环境进行集中整治。对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娱乐行业、无照经营违规网吧进行查处和取缔;拆除高校进出口通道上的违章建筑;取缔校门前无证占道经营的各类摊点;维修公共设施;确保高校周围环境的整洁。

  [注释]

  ①刘尧.西方高等教育质量观及评估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6(1):20.

  ②刘新友.形式逻辑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20.

篇十: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应包括哪些内容

  大学教育质量的文化分析

  王昌民;王凌

  【摘

  要】Theanalysisofuniversityeducation’squalityandculturalsignificancelieinthedeepunderstandingofthequalityofuniversityeducation,tofacilitateaclearvaluestandpoint,tocarryoutthevaluecriticism,andtofacilitatethedeepthinkingontheproblemsofeducationquality,perfectbehaviorspecificationandqualitycultureconstruction.Theculturalanalysisofuniversityedu-cation’squalityisbasedontheprincipleofthreekindsofvaluesofhighereducation,suchastheindividualstandard,theknowl-edgestandardandsocialstandard.Basedontheintegrationofinputtingqualityandprocessqualityelements,theculturalanalysisofuniversityeducation’squalityhasitsbasicdimension,namely,thickness,depth,width,abundance,activity,intensityandfre-quency.Itscarrierisdividedintophilosophy,text,subject,systemandactivity.Trainingqualitysupervision,monitoringthequalityofcurriculum,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tutorialsystem,thesecondclassroomactivities,therigidnessofteachingobjec-tivesandthestudentsactivitiesplayanimportantroleinthequalityofmanagementandsecurity.%大学教育质量文化分析的意义在于对大学教育质量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解,便于明确价值立场,开展价值批判,便于对教育质量问题的深层思考,完善行为规范,建设质量文化。大学教育质量的文化分析以个人本位、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三种高等教育价值观相结合为原则,综合考虑学校定位、培养类型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在整合输入性质量要素与过程性质量要素的基础上,大学教育质量

  文化分析以高校人才培养顶层设计需考虑的“七度”为基本维度。大学教育质量文化的载体分为理念类、文本类、主体类、制度类、活动类。培养方案质量监控、课程质量监控、教师专业发展、导师制、第二课堂活动与实践教学目标刚性化、学生主体参与等载体发挥着重要的质量保障作用。

  【期刊名称】《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20

  【总页数】9页(P5-13)

  【关键词】大学教育质量;文化分析;质量改进

  【作

  者】王昌民;王凌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室,陕西渭南714099;渭南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4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的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学应该怎样办学才能使社会满意?怎样才能有效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对大学教育质量的文化分析探讨,进而为营造出观念先进、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体系完整的质量文化,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什么是文化分析

  文化分析就是学者根据自己的文化观,以及对文化的不同定义,运用相应的方法对其所作的描述、解释或分析。有四种文化分析的概念:第一种是英国学者雷蒙·威廉

  斯的文化分析。这种文化分析是根据对文化三种定义的理解,进行不同内容文化价值的描写、批评和阐述。从文化的“社会”定义出发,“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不仅表现艺术和习得中的某些价值和意义,而且也表现制度和日常行为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文化分析就是阐明一种特殊生活方式、一种特殊文化隐含或外显的意义和价值”[1]。这种文化分析常见于文学作品的分析。

  第二种是美国学者克利福德·格尔茨从符号学概念提出的文化分析。他说:“所谓文化分析是(或者应该是)对意义的推测,估价这些推测,而后从较好的推测之中得出解释性结论。”[2]26这种文化分析“一方面揭示贯穿于我们的研究对象的活动的概念结构”[2]35,另一方面是建构一个分析系统,“通过区分其要素,确定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按照某种一般的方式,如整个系统围绕其而组织起来的核心符号,整个系统只是其表层表现的内在结构,或作为整个系统基础的意识形态原则等等,描述整个系统的特征”[2]22。

  第三种是“从文化学视角对客观事物进行的分析与描述”[3]。这是属于方法论意义上对客观事物的文化性格进行的探究,是根据一定的文化理论,对客观事物进行的描述、比较、分析与说明,以探究其外显和内隐的文化意义与价值。据有关教育学者概括,在教育研究中,通常采用比较式文化分析、聚焦式文化分析和单一式文化分析三种分析方式。比较式文化分析是指将研究对象置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文化场域之中,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对象的对比分析,从而探究对象文化属性的研究方式。聚焦式文化分析就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理论从不同视角诠释对象,以探求该对象的特定文化属性。单一式文化分析是指用一种文化理论描述与分析研究对象,从而对其文化意蕴作出价值判断。[3]

  第四种是MIT斯隆商学院埃德加·沙因教授从组织文化的角度所作的文化分析。沙因教授认为,“正确”的“文化能使组织有效运转”[4]6,是组织“主要的稳定力量”[4]11,“文化若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团体、组织和工作生活中隐蔽

  和复杂的部分,那它就发挥了自身最大的作用”[4]7。因此,他的文化分析就是通过对组织文化中人工饰物、信奉的信念和价值观以及隐含的深层假设的分析和揭示,“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4]157,找出组织内部文化冲突的根源,发现组织稳定、发展和变革的动力因素,建构组织适应外部环境和进行内部整合的运转机制。

  教育研究中的文化分析有英国课程论专家劳顿的文化分析。劳顿认为:“教育关注的便是把我们认为文化中最有价值的方面传授给下一代。由于学校时间和资源的有限性,我们必须认真规划课程,以确保对文化的适当选择。要使课程规划建立在对文化的合理选择基础之上,我们就必须建立一套筛选过程或筛选原则。”这个选择的过程就是“文化分析”。[5]

  我们这里综合运用相关文化分析理论,探究大学教育质量外显和内隐的意义与价值的文化分析,对大学教育质量观念、质量体系和质量管理实例进行阐释。

  (二)为什么要对大学教育质量进行文化分析

  文化的功能在于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和行为提供知识、信念、行为规范、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在于提升人的自我意识,形成文化自觉;教育文化的思想遗产给人们提供了理解教育问题和教育质量问题的广阔视界、思路、原则和方法。

  第一,大学教育文化选择中两种尺度的综合平衡。两种尺度的运用,要求大学教育工作者具体分析各种教育因素和文化因素。第一种尺度是人的尺度。大学教育要考虑人的发展因素。如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构建才能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是重通识教育还是重专业教育?课程设置以专深为主还是以广博为主?都与大学的学校定位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以及教育的文化情境有关。第二种尺度是社会的尺度。文化选择要由一定社会需要来决定。如何理解社会需要,如何理解社会文化导向,如何对待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如何对待多元文化,都需要作文化分析。

  第二,衡量教育质量的准则之间价值冲突的协调。瑞典著名学者、国际教育质量专

  家胡森教授指出:“教育质量的准则,最好是从为教育系统或亚系统制定的目标中派生出来。”学校作为教育亚系统,其教育质量,“是指学校里进行某些教育活动的目标达到什么程度”,“是指学校在达到认知或非认知目标(直接的或遥远的)方面而成功的程度”[6]。

  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引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就有一个概念的转化问题,有一个观念的借鉴问题。其中一个核心的观念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具体到学校,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学习质量应该是教育质量关注的焦点。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往往学生的满意度与教育系统的目标不一致,存在着价值冲突。

  教育系统目标把价值取向定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学生的满意度往往把价值取向定位于课程的兴趣或者易获取学分。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判定教学质量准则之间存在的价值冲突?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提到课程适切性的概念。他认为:学生对适切性的理解往往倾向于所希望的东西而不是有价值的东西。只顾眼前的需要,对自身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缺乏全盘的考虑,把握不住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学生不成熟的表现。“要确定什么是有价值的,学生就必须考虑:他们必须透过特殊的现象看到普遍的东西。如果他们是明智的,他们就要根据已有的学问作出这种决定。”[7]104这就是说,对学生的发展来说,学生要仔细分析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对学校来说,要具体分析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满意度,考察质量问题要进行文化价值分析。

  第三,文化对大学教育质量以及质量保障体系的影响。文化对大学教育质量的影响体现在各种文化思潮对大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中。如自由主义、人文主义、理性主义、科学主义、永恒主义对大学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充实,民主主义、进步主义、后现代主义对大学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改革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消费主义对大学质量管理和评估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大学教学中引进质量评估的制度和方法,促使学校教学工作在教育文化各个层面

  发生改变。诸如全员参与、质量责任、自我评价、过程反思、质量改进等,这些都是管理文化、质量文化、评估文化对质量保障体系产生的影响。正像美国学者布伦南在讨论了教学质量评估活动对学术文化、教学功能和个人主义教学文化的影响之后所说:“引入质量管理和评估后导致在高等教育机构中发生了文化变化,其中包括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教学得到更大程度的重视。”[8]130总而言之,大学教育质量文化分析的意义在于对教育质量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解,明确价值立场,开展价值批判,便于对教育质量问题的深层思考,完善质量管理和教育行为规范,建设质量文化。

  (一)大学教育质量文化分析的基本原则

  在讨论质量观时,人们不可避免地会问到:以什么标准来衡量教育质量?这就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认识不同,就会有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依据个人、知识和社会在高等教育价值中地位的不同,我们可以将高等教育价值观大致分为个人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社会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和知识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9]“个人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是指高等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以达到完善个性之目的。”[9]“社会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是指高等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为社会培养人才,以此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9]“知识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是指高等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知识创新,学术探究,促进学问的发展。”[9]根据学校的定位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会有不同的价值论依据和课程体系安排,也会有不同的质量目标。

  在研究型大学中,培养精英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安排通常都会同时以三种高等教育价值观为依据,人才培养的质量目标定位为“通识人才”。如果单纯偏重于知识本位,一味强调知识的宽度和深度,要么会使培养的人脱离社会需求,缺乏实践能力,要么会导致人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影响人潜能的发挥,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型大学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安排,价值论依据一般采取以社会本位价值观为主,兼顾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以“专才”为质量目标。如果单纯考虑社会本位,乃至专业设置跟着市场转,就会使培养的人才要么知识面窄,导致专业难以对口,缺乏社会适应性,要么就是培养的人才能力和素质薄弱,缺乏发展后劲。因此,在作质量的文化分析时应以三种价值观的相结合为原则,考虑学校定位、培养类型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

  (二)大学教育质量文化分析的基本维度

  文化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其动态的过程。大学教育质量就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由输入性要素决定基点和起点,决定结构和性质,决定思路和境界;由过程性要素决定生成和结果,决定公平和效率。我们把办学理念、高等教育价值观、质量观、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制度等“输入”性质量要素和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培养途径、教育教学组织方式等属于“过程”性质量要素归纳为“七度”。这七个要素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顶层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决定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和适应社会需要的主要因素,是反映质量观念和质量活动的变量,也是分析大学教育文化价值取向的基本维度。

  一是“厚度”,主要指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这里的厚度主要是指所培养人才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通识基础,是一生都在起作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厚度”设计决定人才的基本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体现个人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大学可根据自身的定位有不同的厚度设计。

  二是“深度”,指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度。主要体现为“学术性”,体现以知识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反映专业课程体系中学科课程的设置情况。人才培养规格的“深度”设计决定人才的学术素养,是为人才发展的“后劲”而设计的。受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观念制约。研究型大学培养精英人才,需要偏重深度的设计。

  三是“宽度”,指专业设置口径的宽度。体现所培养人才的知识面和学术视野,体

  现以社会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决定所培养人才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受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约,也受人才培养观念的影响。

  四是“丰度”,指高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的丰富程度。反映高校的办学实力和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资源的能力。“丰度

  ”设计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益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依据以个人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而设计。

  五是“活度”,指实行学分制和相应的学籍管理制度,给学生以选专业、选课程、选学习进程的灵活性。有一定“活度”的制度安排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教学制度的改革,体现了因材施教,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也是依据以个人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而设计的。“活度”的制度设计也受高校办学实力的制约,同时还取决于高校的文化积淀与管理水平。

  六是“强度”,指实践性知识训练的强度。“强度”设计有利于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既体现以个人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也体现以社会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实习时间的安排和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学校管理者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强调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样。

  七是“频度”,指各类课外活动的种类和频次。学校的文化氛围要浓厚,就必须增加学术讲座、专题论坛、学术沙龙、社团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的种类和频次。这些活动都是形成学生经验的重要内容,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是为学生适应社会需要而设计的培养途径,既体现以个人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也体现以社会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三)大学课堂教学质量文化分析的基本维度

  课堂教学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的效果决定着大学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质量的文化分析一般以实践主体的观念、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为基点,以以下四个维度作为分析框架:

  第一维度是教师的教学状态。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责任感,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教师信念和教学观念,课堂教学的准备情况和教学热情,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第二维度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包括教师的教材处理水平和教学方法,具体表现为教师的问题设计合理性、设问数量、提问性质与类型、例举恰当度、过渡自然和概括总结,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体位。教师如能走到学生中去讲课,可以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思考情况,学生的学习状态就好一些;如果教师总是坐在电脑前操作PPT,或站在讲台上讲课,必然顾及不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倾听反应,学生必然容易分心或导致心理距离加大。

  第三维度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状态、思考状态、情绪状态、互动状态。在学生的学习状态中,最能影响学习质量的是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具体表现为倾听、质疑、记笔记和信息加工等;在课堂讨论中,还要看学生的互动状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第四维度是师生关系。师生在教学中的平等交往、互动合作关系,是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教师的角色扮演,制约着学生的角色体验,确定了学习方式的基调,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如果教师以“知识权威者”的面貌出现,必然使得学生产生“知识接受者”的角色体验;如果教师以“平等的首席”出现,则学生会以“学习的主人”来体验学习过程。教师的表达方式、课堂组织方式和体位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灌输性的表达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师的轻视。教师在课前或课后与学生的交流也影响学生对课程的态度和认知。

  在大学的质量保障体系中,质量观和质量方针是观念性文化载体,培养方案是体现质量观和质量方针的文本类文化载体,教师和学生是体现大学质量意识、质量观念的主体性文化载体,导师制是体现“育人为本”理念的制度类文化载体,课程质量监控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实践教学活动是体现质量观、贯彻质量方针、促使质量

  提升的活动类文化载体。

  (一)质量管理理念是质量保障的着眼点

  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中,应该确立“包含知识、能力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10]。按照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和教育质量保障的规律,“学生为本”“社会满意”“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模式创新”是学校制定质量方针的先导性理念,是学校质量保障的着眼点和切入点。学校应根据质量观和基本理念,结合学校的定位和实际情况,提出质量方针,并将其纳入到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中。

  1.学生为本

  “育人为本”是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要求。确立学生为本的理念,就是要贯彻“育人为本”的方针,就是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一是在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活动中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特点,给学生尽可能多的选课空间,提供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二是在教学活动中开展研究性教学,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给学生以关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排解他们的困惑和疑难。四是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创业信息和服务。

  2.社会满意

  社会满意是大学的“外适性”质量标准。大学满足社会需要是自身生存的必要条件,是自身不断发展的动力。大学满足社会需要的途径有三:一是通过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来满足,二是通过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成果来满足,三是直接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大学满足社会需要的标志有五:一是在教育教学中自觉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二是学科专业设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三是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培养符合特定规格要求的人才,四是满足当地和用人单位的人才支持、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的特殊要求,五是创设符合大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需要的

  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3.全员参与

  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中,全员参与是借鉴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提出的管理策略,也是质量文化管理的要义之一。一是进行全员的质量观念和质量知识教育。在全面素质质量观的统摄下,包括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师生关系观,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观、学习观和人生观,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等。二是学生参与教学管理。三是教师有课程决策权和与之相应的课程质量责任。

  4.持续改进

  也是借鉴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提出的管理策略。从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满足社会需要的角度看,持续改进既是指学校层面的管理策略,也是指教师个人层面的教学行为,还指学生层面的学习行为。从学校来讲,要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培养途径,使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相符合;从教师层面来讲,就是不断转变角色定位,改进教学方法,改进师生关系,强化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从学生层面来讲,就是要主体参与、自觉学习、主动思考、努力探究。持续改进意味着教学质量控制不能靠突击,不能是战役性行为,只能靠持久地、扎实地、细致地、认真地做好每一教学环节的监控。持续改进还意味着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不断反思和改进。持续改进也意味着学生的自主成长。

  再从教学质量保证的进程看,持续改进是指使教学质量持续稳定地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并有渐进的提升。因此,持续改进既是指教学质量管理的目的,也是指教学质量管理的策略;既是指改进教学的过程,也是指改进、完善教学过程的结果。持续改进的先决条件是: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效果等借助专家进行诊断性评估,通过同行听课、检查教案、学生反馈、问卷调查等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抽查学生作业、论文和试题试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质量管理不能靠突击,不能搞一阵风,只能靠深入持久地、扎扎实实地、认真

  细致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事情。

  5.模式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培养过程创新、培养制度创新、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创新的统一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基本要求是“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概括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本质特征。现在多数高校都是采用“分段培养、大类培养、模块课程、激励选修、导师制度、研究性教学、强化实践、合作培养”等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我们认为,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八种方式中要有四种以上方式的组合才谈得上是模式创新,因为只有四种方式以上的组合,才能确切地体现出创新性的培养理念,表征出创新性的培养过程,构建出创新性的培养制度,才有可能体现出上述四大本质特征的基本要求。只有一两种方式的表征还算不上人才培养模式的准确表征,更谈不上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二)培养方案的质量监控是教学过程质量管理的立足点

  培养方案是“质量文本”,课程是最基本的质量活动,因此,对培养方案和课程质量的监控是极其重要的。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否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能否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反映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要求,需要请学科专家进行评估。主要对如下几方面进行评价:课程结构中各类课程的学时比例,特别是选修课的比例,能给学生提供自主选修的机会和权利;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前沿性,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课程设置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发展逻辑;各教学环节特别是实践性环节的学时、总学时、周学时等教学时间的安排等,适应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课程负荷合理,不使学生负担过重,能够使他们生动活泼地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培养方案评估是对教学质量监控的依据所作的评估,因而是最重要的质量保障活动。学校要根据专家意见进行调整,并在每一学期对培养方案执行情况进行反馈,必要

  时作出调整。

  (三)课程质量监控是教学质量保障的着重点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蓝图。课程实施是教学质量形成的基础,课程质量监控是质量保障的着重点。首先,课程在教学质量形成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课程整合了学生、教师、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教学要素,有着传授高深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功能,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要素。教学质量控制必须从课程入手,实行课程质量责任制度。其次,课程、课程模块的单元性质,有利于课程的多元组合,有利于学生的多样化选择,也有利于实施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和课程质量的实时控制。再次,从广义的课程概念看,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指导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11]117,因此,课程质量监控应包括专业实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课余文体活动、学生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等。

  系部和教研室是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的实体组织。要通过定期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通过经常性的听课评课和定期测评学生的满意度,促成教学的切实改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评估要求适合教研室制定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学质量保障的关键点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着教师对“社会需要”的理解,影响着教师对“社会所满意的人才”的理解;教师的教学信念和教学水平制约着自身对文化知识的选择。因此,要使教师的发展对社会需要有一种动态适应,就必须对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思想品德、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和水平进行不断调整和提升,就必须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如何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近年来许多高校创造了新鲜的经验,如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或“教学支持中心”。《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提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如“推动高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完善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坚持集体备课,深化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实行新开课、开新课试讲制度”;“鼓励高校探索以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效果为导向的分配办法”等。同时,强化教学学术理念,使之体现在教师教学改进的行动中,落实到有关教师培训、使用和绩效考核的政策中。为此,学校应把教师专业发展视作教学质量保障的关键点,并作为提升教师文化自觉的重要内容,建立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学术研究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进行教学探索和教学反思,发表教学学术研究成果,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教师之间的互动,并把这种互动作为探索教学学术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导师制是依靠教师强化质量保障机制的支撑点

  课程设置的“丰度”要求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组织方式的“活度”给学生以更大的选择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和选择必然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实行导师制就是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行学分制的配套改革,也是对高校传统教学组织方式中师生关系淡漠的改进措施,是强化质量保障机制的主要支撑点。实行导师制,要从如下几方面作好质量保障:一是按平等、相互理解的原则,确立相互间的责任和义务关系;二是明确指导的内容和项目,如研究性学习的方向、阅读书目和文献阅读量,又如专业选修课程的选择,再如职业生涯规划和个性化课程体系设计等;三是明确导师的目标任务和考核办法。

  实行导师制以后,师生的交往多了,不仅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有促进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精神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实践教学目标刚性化是教学质量保障的着力点

  第二课堂和实践教学活动是近年来普遍得到认可和应用的一种人才培养途径,在人才培养质量的形成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现实中目标任务却

  是柔性的,考核要求是模糊的。保障第二课堂活动和实践教学活动的质量,就要从目标达成度和学生满意度方面着眼,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着力。组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课外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解决目标任务的刚性化问题,必须杜绝在一些实践活动中存在的形式化倾向。

  (七)学生主体参与是质量保障的基本点

  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学生可以通过社会用人单位和就业市场获得较为详细准确的社会需求信息。这些信息对确定专业面向、职业技能的训练要求、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都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学生对自身成长的需求和职业生涯的规划更有决定权;学生对教师在教学中的责任心的大与小、精力投入的多与少、教学效果的好与差,最有发言权;学生通过对专业、课程、学习方式的选择,有利于构建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因此,学生主体参与是质量保障的基本点。

  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一环。学生参与教学管理需要进行组织构建和制度构建。所谓组织构建,就是建立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实体组织,以扩大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和频度。所谓制度构建,就是要在管理制度上保证学生参与管理有运行机制、有反馈渠道、有制度保障。

  学生的多样化选择必须与学生的自我管理相辅相成。学生的自我管理,是构建个性化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措施。要看到蕴藏在学生群体中的文化,是一种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兴趣小组以至学生干部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形成人际间的良性互动、开发隐性课程、营造浓郁学术氛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学教育质量管理与保障的目的是改进和提高大学教育质量,质量管理与保障也是大学教育的文化活动之一。因此,大学教育质量管理与保障的实例分析就是对这几所大学教育质量管理与保障活动进行文化分析。

  (一)中国海洋大学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模式

  所谓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模式是指:中国海洋大学反思以往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模式的弊端,认为运用自上而下的、依靠“监督+控制”的方法来评价教学质量的管理模式,存在一些局限性,还必须“通过创造一种积极的、和谐的区分来激励教师主动地改进各方面的工作的质量”,构建“更具有激励性、建设性、发展性和较低运行成本”的质量保障模式。这一模式具有如下组成部分:一是完善的系统,包含招生、教学条件、培养过程、就业指导、师德建设等内容的教学质量管理和决策系统。二是健全的有序运行的教学质量评估和诊断系统,包括院系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实验教学和实验室评估、课程评估、课堂教学质量同行评价与学生反馈、毕业论文(设计)与试卷检查、学生素质发展综合测评、毕业生社会评价等内容。三是完整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和预警系统。聘用一定量的教学督导、课程评估专家和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课堂教学信息,反馈课程评估信息、反馈社会评价信息。四是良好协调高效运行的教学质量保障支持系统。由各业务部门、职能部门负责,成立“教学支持中心”,整合全校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培训和资源,协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分享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五是构建教学评估、教学督导、教学检查制度坚持不懈,职称评审、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继续教育等制度不断创新的“共轭机制”,按照“严格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并重的思路,约束机制与需求满足同时保障,在“共轭机制”的环境中形成具有自我管理、自我诊断、自我改进能力的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2]264(二)上海大学常态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上海大学以“长期、常态、长效”作为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的思路,并由此建构了一套以“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为主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一是加强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组织建设,学校在本科评估后成立了教学质量管理的专职行政部门——教育质量考察与评估办公室。二是始终致力于抓好教学质量评估

  的专家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年龄分布合理、学科分布均衡、在岗与退休相结合的专家队伍。三是通过“五周一报”的信息发布工作,通告课堂教学秩序与质量信息和各主要教学环节运行质量信息。所有日常考评数据包括学校教学质量考评组考察评估课堂教学的情况、校三风督导组考察评估课堂教学秩序情况、社区管理队伍检查学生宿舍区的三风情况以及学生网上信箱等相关信息,均以“五周一报”和“试卷检查情况汇总”等方式及时报告至各院系。四是制定了上海大学教育质量状况年度白皮书实施的原则与内容,发布了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年度状况白皮书。白皮书对质量评估指标的设置、采集规定了四条原则:第一,表征性与导向性原则,即设置能客观描述教学质量的状态参数,并对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有导向作用。第二,简要性与写实性原则,指标的选取尽可能做到内涵明确,采集方便,统计简便,功能多样。第三,长期性与纵向性原则,指标设置尽可能选取反映各院系长期常态纵向自我比较的信息,有比较意义和激励作用。第四,数据归口负责的原则,主体数据由职能部处提供,部分数据则由院系自行采集提供。第五,经费激励。学校推行以常态纵向考评为主、各院系横向考评为辅的考评办法,以每年考评质量配套的教育教学经费进行激励。所谓纵向考评,是某一院系长期常态数据的纵向比较。横向考评则是各院系之间的横向常态数据比较。六是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学校同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测评公司——麦可思公司进行合作,引入该公司针对学校开展的连续四年的调查数据,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调查和分析,完善以结果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13]

  (三)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俄勒冈州立大学是美国第一所在其管理框架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以下简称TQM)的研究型大学。将质量管理推广至学校所有的管理领域,包括学生事务、研究和员工管理,还应用于课程开发、教学提高和研究项目开发等。在学术单位实施TQM,主要包括:(1)在院系的学术

  管理中实施TQM。(2)向学生讲授TQM的知识和概念,使学生了解何为TQM,而这正是企业支持大学推行TQM的原因之一。(3)通过在教学中运用TQM来提高教学质量,包括在学生中组建TQM团队。学生TQM团队定期对学生进行调查,评价学生对教学、教材等的满意度,用评价表来排列所得数据资料,并在例行周会上分析这些资料及提出解决学生所确认之问题的办法。这些TQM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及其需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自身形成的价值。

  俄勒冈州立大学在运用TQM的过程中,要求管理团队采用TQM的“问题解决程序10步骤”:(1)选择工作切入点,组建团队。(2)进行消费者调查,并分析结果。(3)确定消费者,反映最需改进的领域。(4)分析改进程序流程图。(5)确定评价标准及改进目标。(6)探究问题之根源及改进之障碍。(7)资料汇总。(8)资料评价各类表格或图解。(9)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并付诸实施。(10)如问题解决,则将解决问题之方法标准化为正规的操作程序。

  人类学研究表明,人类进化的未特定化导致了人的可塑性、适应性、超越性和创造性;工具的发明和改进,交往活动的进化与发展,精神活动的开展以及日渐丰富等事实都揭示了改进和完善是文化的本真意义。由此可以推论,质量改进活动反映了人的可塑性、适应性、超越性和创造性品格,是大学教育文化的本真意义之一。

  质量改进蕴含着大学教育追求人的发展,追求真理、追求为社会作贡献的人文精神。上述三个实例,从质量管理和保障的理念、制度机制、操作模式和人的行为等层面,提供了质量改进的有益经验。

  中国海洋大学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模式是“以人为本”的质量保障模式,是发挥教师主体能动性的质量保障模式,理念是先进的,目标是清晰的,体系是完整的。上海大学是以数据化、常态化为特征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体是“全员”的,着眼点是“全过程”的,信息采集是制度化的、可操作的。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质量

  管理体系,目标指向学生的满意度和学生的发展,强调管理团队的组建与作用发挥。[14]

  从上述三例可以得出如下启示:一是大学教育质量的管理体现发展性价值,指向学生和教师的发展。“监督+控制”的管理模式不利于教师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全员参与”。“全员参与”的核心思想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而不是把人作为管理和控制的对象。二是大学教育质量保障要在常态化上下功夫。TQM的要点是“全面”“全员”“全过程”。如何体现“全过程”?只有质量管理、质量改进、质量提升的常态化,才能称之为“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与保障。三是大学教育质量保障要注重日常的质量改进。就是“将质量改进过程融入一个组织内部,以便完全消除错误”,就是将质量改进融入每一门课程和每一节课之中,就是“支持教师的教学革新和其他改进教学的努力”[15]。

  【相关文献】

  [1][英]雷蒙·威廉斯.文化分析[J].赵国新,译.外国文学,2000,(9):61-66.[2][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3]郝明君,靳玉乐.教育研究中如何运用文化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9,(5):8-9.[4][美]埃德加·沙因.组织文化与领导力[M].马红宇,王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黄忠敬.课程文化释义:一种分析框架[J].学术探索,2002,(1):102-104.[6][瑞典]胡森.论教育质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7,(3):1-9.[7][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8][美]布伦南.高等教育质量管理[M].陆爱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胡建华.高等教育价值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5-9.[10]潘懋元.新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01,(3/4):21-23.[11]张楚廷.教学论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2]宋文红.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新模式探索: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M]//潘懋元.大学教育质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3]宋少沪,辛明军,叶志明.建立常态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和实践[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2,(3):48-52.

  [14]赵中建.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之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2000,(4):44-49.[15]赵中建.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J].外国教育资料,1998,(1):33.

推荐访问: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应包括哪些内容 教育质量 内涵 包括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