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7篇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7篇

时间:2022-11-14 13:3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7篇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  作者:孙小萌  来源:《经营者》2020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7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7篇

篇一: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

  作者:孙小萌

  来源:《经营者》2020年第15期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逐渐变革,为国有企业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国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获得一席之地,并且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实力,就需要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做好调控工作使得其资产能够得到更好的管理,同时便于其资产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从而在市场经济中拔得头筹。本文通过分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有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处理措施,以促进国有企业更好发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措施

  一、引言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为了能够确保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需要做好资产管理工作。根据党的十九大内容,国有企业需要注意做好资产管理工作,以促进国有资产的发展。然而根据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发展来看,国有企业的规模参差不齐,并且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在资产管理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二、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主要是指每一位公民都可以享有的国有资本。按照现在社会发展以及经济运行的状况来看,通常将国有企业分为两类,包括公益类和商业类[1]。并且按照这样的标准,也可以将国有企业资产分为两类,分别是商业类国有企业资产和公益类国有企业资产。前者是指在相应的市场条件下进行的商业化运转,根据相关的法律要求所展开的经营活动,进而实现效益和国有资本的最大价值,并且将目标定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后者并不是将获取利益作为目标,而是想要通过企业运转,为保障社会机制提供服务,从而实现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这一种国有企业资产是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服务。

  三、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结构不科学

  因为现在很多国有企业下面存在很多附属部门和单位,所以在进行安排和统筹时,往往会出现诸多问题,最终无法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因为在整体战略发展规划中存在一定的欠缺,国有企业下面很多企业会为了追求多元化发展和资产规模而盲目投资,并且还会不注重

篇二: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

  摘要: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以及发展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必须重视资产管理工作,深刻认识其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将企业资产管理作为企业重点工作来抓,从企业各层次、各角度来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对企业资产的有效管理,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

  1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概述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主要指国有企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自身的制度对资产进行经营和管理,并对国有资产经营和管理工作进行考核,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管理工作。

  2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2.1资产盘点工作不到位

  资产盘点前未制订盘点工作方案或方案内容不完备。按规定,国有企业每年年底必须对资产进行一次实地盘点,但个别国企的资产管理部门往往只注重实地盘点,而对盘点工作方案重视不够,盘点前不制定盘点工作方案或所制定盘点工作方案内容相当粗略。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盘点工作方案的作用认识不到位。资产盘点工作只重资产数量清点,对资产质量未予以重点关注。目前,许多国企对资产盘点还停留在“点数”的惯性思维中,从财务系统或资产管理系统中提取出资产名称及数量信息,制定相关表格,核对实物资产数量后即结束盘点工作。至于盘点时资产的状况如何,基本不予以关注或关注不够。

  2.2信息化建设程度不足

  虽然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企业开展了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完善的资产管理数据库,然而市场和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却多数停留于行政化的信息建设阶段,简单的信息登录和信息化管理方式无法满足现阶段企业发展的要求,更无法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和资产的增值需求。迟滞的信息系统也会造成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遗漏和欠缺,导致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权属变更信息沟通问题,信息交流的障碍也会导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出现。

  3改进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现状的建议

  3.1加强盘点工作管理,充实盘点工作内涵

  资产管理部门盘点前必须制订完备的资产盘点工作方案,工作方案要从盘点资产范围、具体资产的盘点时间、重点资产的盘点方式、盘点所需投入资源、盘点中相关情况的处置预案、安全防范措施等进行编制,特别是安全方面的内容要详尽、措施要可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盘点工作。资产盘点时既要注重数量核对,也要注重资产现状的评估,特别要严格按盘点工作方案的要求对重要资产进行现状评估,必要时可聘请中介机构参与资产评估工作。比如,企业可以聘请中介机构对专业设备及专业技术的公允价值进行评估,以便及时掌握专业资产及技术的现状及实际价值。

  3.2提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程度

  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关乎着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现代性,因此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中不仅模式要更新,其信息化建设也需要跟上甚至引领市场的发展需求。专业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新型的信息化设备能够增强管理中的计算能力,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更好地进行布局和变换,避免账实不符和数据冗余的

  出现,为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信息化建设不仅与管理系统的更新有关,更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有关。因此企业应当重视信息人才和资产管理的人才培养,金融类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更新较快,企业要通过引进外部高级人才和加强内部员工的培训学习,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人才实力,使企业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仅掌握计算机的技术,更要精通金融知识和金融实务,对相关行业都有所涉猎,为资产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3.3对资产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构建完善的资产管理内控、监督考核制度

  国有企业在进行资产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可以说是做好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一项好的管理制度则需要覆盖资产管理整个环节,从计划采购到资产灭失,而目前很多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制度明显无法实现这一点。为此,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对其进行完善,首先,对企业资产采购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够采购,以及采购需要的手续、采购的目的等都需要明确;其次,对资产使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像是资产设备如何使用、资产借用手续等等;最后对资产盘点制度进行完善,确保其国有资产账册记录能够真正与实际保持一致。其次,内控制度可以说是资产管理的重要工具,而监督考核则是这一项管理工作的推动力。为此,国有企业在应对风险的时候,一定要先构建出完善的资产管理内控制度,对岗位工作人员责任、风险处理权限进行明确。

  3.4更新管理理念,提高资产管理意识

  在当前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资产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状况,公司管理层应改变重经营的理念,加大对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在具体的资产管理工作中,应将其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将精细化的管理理念贯穿于资产管理的全过程,以此来实现国有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同时我们还应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使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稳步提高,进而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益。

  3.5资产要实施差异化管理

  资产出租既要考虑年限,也要考虑市场实际情况。企业是要参与市场竞争的,在资产管理上不能全部照搬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规定。企业对资产的管理,特别对经营性资产的管理规定要细化,要与市场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对于承租方需要投入资金用于改造的出租资产,资产出租前要企业要充分考虑承租方的资金投入金额,并利用相关收益率对资金回收年限进行测算,并以此确定资产的出租期限,否则可能造成资产无法及时出租,从而实际上降低了资产的运营效益。资产租金的确定要与市场行情挂钩。资产的折旧金额与资产租金大小是没有完全相关性,资产租金应以市场上同类资产的租赁价格或中介机构的评估价格作为参考依据,不能简单以资产的折旧作为评判标准,以免人为地造成经营类资产的闲置,从而降低资产运营收益率。出租资产的租金评估要分类实施。企业可对出租资产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如按金额大小进行分类,规定预计租金超出一定金额标准的必须进行评估,低于标准的可直接公开招租,以市场竞价来决定租金大小,对于市场中存在较多同类出租资产的,也可采用市场调研方式确定租金底价。通过此类符合市场情况的运作,既保证了资产租金的合理性,又提高了资产出租效益。

  结束语

  资产是企业的重要生产资料,它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计可以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资产的分类很多,按类别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是保证企业实现目标、创造收益的关键资源。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资产规模日益壮大,企业资产管理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目前,在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管理意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资产管理的好坏,影响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何对国有企业资产实施有效管理,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实现资产使用效率最大化,已经成为国有企业管理者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论述。

  参考文献

  [1]何继霞.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8(27):103-104.[2]薛韩芬.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全国流通经济,2018(27):49-50.[3]徐岩桃.浅谈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8):115.[4]杨姝欣.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4):147.[5]薛卓丽.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有效利用率[J].中国市场,2018(13):99-100.

篇三: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思考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各项改革也在逐步推进,国家大力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目的就是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在当前的大环境下,不断提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水平,严防国有资产的丢失毁损并保障其保值增值,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举措,以期为有关管理人员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伴随着国力水平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也在加快,为了迈向经济强国,国家一直在推行各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企作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不断规范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这样便可以大大地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国有资产所处行业基本上都是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为发挥国有资产的最大效能必须要将其合理配置,这样有利于保障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严防各种

  资产的闲置和沉淀,最大限度地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不断优化国有资本机构,这样才能加快过剩产能的退出,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在资产规模庞大、以资产运营管理为主的国有企业中,资产管理是最为核心的工作。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可以大幅提高国企的运行效率以及整体盈利水平,这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尚存的问题

  1.1资产管理者管理意识落后,对资产管理不重视。相对于私营企业老板是资产的真正所有者来说,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不是资产的真正所有者,只是代表国家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和运营,因此对国有资产管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少主人翁的管理意识。而国有企业的集团公司对其高层管理人员的考核普遍只注重于经营业绩方面,没有对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特别是对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考核基本是空白,从而导致管理者只重视经营业绩与现金流方面的管理而不注重资产管理,对国有企业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的战略发展方向、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认识有偏差,管理意识相对落后。

  例如,有的国有企业急功近利出卖享有盛誉的自主品牌,造成自主品牌的消亡。委派的高管对以前遗留的资产方面的问题束之高阁,不闻不问,从而导致老旧国有资产闲置损失。1.2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制度陈旧或缺失。首先,部分国有企业没有与时俱进地更新修订资产基本管理制度。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既要符合国家整体规范要求的法律法规,还要遵守专门针对国有企业的规章制度,由于从发现问题到制定对应制度,所花时间比较漫长,而现在的经济形势发展日新月异,当制定的新政策法规出台后,新问题又已经出现,周而复始,从而使得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一直滞后、处于不健全状态。其次,由于国有企业管理层对资产管理制度更新完善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现有部分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相对比较混乱。一些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执行敷衍,对需要经过规定审批程序处置的闲置废旧国有资产不及时按申报程序上报处置,任其闲置报废,这些基层执行层面的不作为影响一些国企领导和管理人员对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并不重视。最后,资产管理制度与财务管理制度未有效衔接,其中关于资产管理制度中财务处理的内容更是不合时宜无法执行,部分国有企业也没有按照国家颁布的新会计核算制度更新资产管理的核算方式、方法,导致在盘点后往往难以进行财务处理,极容易出现财务账面数和盘点实际数不符的情况。1.3资产经营管理缺乏整体战略目标且没有执行方案。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想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希望遍地开花,做大做强企业资产,所以忽视了生产经营,只注重资产的经营,而忽略了国有企业本身的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和科研技术水平,实际情

  况是不但没有产生想象中的规模效益成果,却反而给企业本身造成了无效资产增加、现金流困难等实际负担,甚至影响到企业的持续经营和生存发展。这些国有企业管理层偏爱做强做大资产,认为只要资产增加,多元化规模扩大,多面经营,企业的盈利面就会加大,却忽视了挖掘现有资产的潜力,往往造成优良资产和劣质资产混杂一起臃肿不堪,造成管理混乱,效率低下。另外盲目而过度的投资,再加上不注重存量资产的盘活,使企业很多存量资产运营效率低下,且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有些国有企业,过分追求多元化发展,想达到产业遍地开花的效果,对产业的扩张乐此不疲,甚至不经思考进入企业自身完全不搭界的行业,认为这样不但可以为企业增加新的利润来源,还可以将企业在单一行业运营的风险有效分散开来。但这种多元化的经营模式,使企业的资产分散零乱,摊子铺得太大,主业越来越不突出,长此以往,主业就被边缘化,结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丧失,企业的资产经营风险也急剧扩大。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在财务账面上存在大量的呆死账资产和不良资产,这些劣质资产没有得到及时且有效的处理,给企业资产管理运营留下了不小的隐患。现在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合法合规处置这些劣质资产,从而调整优化企业资产结构,降低企业资产运营风险,使企业真正扭亏脱困从而实现转型发展甚至高质量发展的经营目标。

  2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几点对策

  2.1提高管理者资产管理的主人翁意识。理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以业务部门为基础和单元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高管和管理骨干、技术骨干、核心员工持股,使他们成为企业的股东,成为资产的真正所有者,并且还要代表国家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管理和运营,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在体制上进行深层次变革,搭建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舞台,从而让他们主动、积极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发挥资产管理的最大效益。国有企业的上级公司对下属各层级高层管理人员要加强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素质,要对资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要让管理者意识到不仅要重视经营业绩与现金流方面的管理也要注重资产管理,要强化对国有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的战略规划、打造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认识。2.2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基本管理制度。国有企业要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自身的特点、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内部资产管理制度。第一,建立一整套适应本企业资产经营管理的组织体系,制定并发布各资产管理部门职责,明确界定每个资产管理岗位的职责。第二,修订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如《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等。第三,充分利用管理软件,加强财务核算与监督。在修订完善制度

  的同时,企业要加强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要充分利用信息化能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优势,积极使用资产管理系统,建立资产管理的详细台账,梳理完善资产的报废手续与审批流程,修订完善定期进行资产盘点的监督机制,着重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各部门的相互监督机制,明确资产使用人的保管责任,资产管理责任部门的责任划分。对资产抽查、资产盘点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区分实际情况进行处理。2.3制定明确的资产管理战略目标并推进落地实施。现在很多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都缺乏战略目标,有时为了应付上级集团公司而临时草拟一个战略规划,其实并不具有可行性,更不要说落地实施了,所以必须在经过仔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资产管理战略目标。在实际资产管理方面要做到:首先,管理层要特别关注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基础建设工作。要以合理配备、节约并有效使用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保障资产安全、完整为制度制定的指导原则,并保持与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类制度同步更新的进度。特别要关注的节点是国有资产的所有权认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国有资产的统计与核算等。国有企业对从任何途径所取得的资产都要根据国家规定及时进行所有权认定和产权登记,并且要善于利用资产管理软件进行基础性和系统化管理。对必须办理产权登记的,要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时对产权进行登记,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障国家作为资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其次,要关注资产的使用过程,要及时对闲置资产及目前使用状况进行详细统计和具体分析,然后及时反馈给资产管理部门,由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统一进行处置计划或调拨

  安排。进行资产管理时应按照资产的实际状况进行分类管理,对状况良好的资产要合理安排调拨使用,对一些低质、过期、毁坏且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资产,通过合规审批程序及时进行报废处理,对急需的资产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合理地进行购置,以免造成铺张浪费。最后,应有资产管理的专门岗位,安排专人定期组织资产盘点,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等都要盘点,将资产的使用变更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并及时上报财务部门做相应账务处理。对于闲置的资产设备,应想办法盘活,充分发挥资产潜力,看是否可以在企业内部互相调拨、置换,从而能有效地提高资产的使用价值。

  3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管理者资产管理的主人翁意识是进行资产有效管理的前提,是促使员工积极主动开展资产有效管理的内生动力,而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的基础制度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必要条件,制定清晰明确的资产管理战略目标并推进落地实施才能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罗勇铭.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7(02).

  [2]王毅超.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8(21).

  [3]何继霞.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8(09).

  作者:刘坤

  单位: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篇四: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

  作者:孙为民

  来源:《中国市场》2020年第25期

  孙为民

  (上海海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大丰分公司,江苏

  盐城224100)

  [摘

  要]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是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的重中之重,资产管理是否完善与国有企业正常运营及长远发展有着必然的关系,只有对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进行合理的内部控制,充分发挥出资产的价值,才能促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稳定前进并迸发出新的活力。目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还有很多弊端,一些本可以避免的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却时有发生,降低了国有企业应当具有的经济效益,影响了国有企业保值增值,制约了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文章从国有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入手,分析了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针对性举措。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存货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5.088

  1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1)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管控,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前提和基础,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是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做到对资产的数量、状况、性能等基本情况进行准确梳理分类统计,从根本上杜绝资产流失的可能性,从而稳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意义非常重大。

  (2)目前国有企业都面临着转型发展趋势,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资产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资产运行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命力。要想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起着关健性作用,这就要求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要加强对资产的管理,建立规范、合理的管理制度、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更是维护国有企业和国家利益的有效手段[1],是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2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隐患

  2.1不当或违规处置国有资产

  我国不少企业对国有资产在处置过程中违反规定,为了所谓的"职工利益"或者变换名头以职工福利或单位额外收入将国有资产进行分发,以谋取小团体的利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一部分国有企业在处置国有固定资产时也采取贱卖的方式,这也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方式。对这些不当或者违规处置国有资产的现象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坚决遏制,严厉打击,同时也要从制度的设计上、法律法规的健全上进行完善,从根本上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性。

  2.2应收账款管理效率低下

  很多国有企业缺少风险防范意识,工作作风拖拉,效率滞后,例如对应收账款反应迟钝,应收账款得不到及时收回,大量资金被占用,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一方面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营运资金压力(资金周转紧张),不能让其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效能,会导致利润降低;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公司的财务成本,势必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开展,导致企业活力缺失,更

  为重要的是大大增加了坏账的风险。这些不正常的现象都会导致国有企业运营困难,加剧企业的经营风险,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致使国有资产流失。

  2.3固定资产和存货管理基础工作不够规范

  (1)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不够规范,普遍存在固定资产重投入、轻管理的现象,引发重复购置、缺少保养、闲置浪费、随意处置。[2]国有企业资产配置不甚合理,致使整体利用率较低无法匹配现在的生产需求,致使大量的固定资产闲置,不能及时地处置,最后成为一堆废铁,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2)存货管理制度不够规范,不能及时准确地记录各项存货的明细,容易致使账目缺失、账实不符,在日常管理存货的过程中流程不清晰,对存货的进库、出库、定期盘点工作做得不到位,始终是一笔糊涂账,致使账外物资日益增多,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当下,国有企业开展吸收合并、分立重组等资本运作行为比较频繁,在此过程中应当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点、梳理和整理,做到账实相符,杜绝"有账无物和有物无账"的现象。不少企业在这一方面的管理存在较大的问题,一是对资产清点敷衍了事,随意性很强,走过场或者形式主义严重;二是在盘点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养,由于常规管理的缺失,发现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后怕担责任隐瞒上报,于是采用瞒天过海的手法,往往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3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3.1规范国有企业资产管控的制度及流程

  我国走上市场经济道路的时间相对较短,国有企业对资产管理的有关制度仍然比较松散。制度是所有管理行为的基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必须首先完善相关制度,特别是对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要强化和细化有关制度建设。比如在资产采购管理方面,首先要做到决策的制度化,对决策权进行合理确定,按照资产大小、重要程度确定授权范围。其次,规范资产处置的流程是关键。规范处置国有资产的流程,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批、管、办的分离,防止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制止低价处置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最后,制度的执行力是保障。如何确保制定的制度高效执行,必须设立监督考核体系,制定考核细则,实现日常考核和定期考核相结合,让监督机制形成常态化。归纳成一句话,国有资产的管理必须有制度可追究,流失有人管,责任有人担,后果有人承,这样才能制止和杜绝国有资产的流失。

  3.2应收账款及时收回的办法和措施

  谁销售,谁收款,应收账款管理应遵循这样的基本理念。应收账款催收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销售部门的领导,而不是会计人员,只有销售人员对客户才最了解,利益与销售行为最关联。因此,公司在制定销售考核和激励政策时应把实现"高效销售"作为激励和考核的重点,对欠款逾期回收的销售定位为"低效销售",对长期不能回收的应收账款"无效销售",做到"奖高警低罚无"。

  账龄越短的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越大,可变通处理的方式越多。因此应收账款的催收要及时跟进,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新近发生的逾期应收账款上。不能等新款变成老款,再去发力。催讨逾期应收账款,这是个艰难的事情,应充分调动催收人员的积极性。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企业对"老大难"的应收账款催收要有重赏激励机制。

  3.3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管理制度

  (1)应加大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力度,国有资产使用缺乏监督是其流失、损毁和闲置的最直接原因。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和内控管理制度,以《固定资产核算办法》《国有资产

  管理规定》等方式来加强对资产的监控。[3]其次,要发挥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实现对资产的动态监督和管理。固定资产必须建立台账,同时可设置独立管理系统进行管控,对资产的处置、报废要严格执行审批手续,强化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等办法实现资产的管理者、保管者、使用者各尽其职。同时要强调对国有资产的保养、维护等日常工作,提高国有资产使用的效率。对使用期满、正常报废或无法正常使用无修复价值的固定资产,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交申请,填制固定资产损失核销申报表,由相关权威部门鉴定后,确认已无法继续使用的,按上级单位固定资产基本审批程序进行审批。审核批准后由财务部会同资产使用部门对该固定资产进行处置,处置结果及时上报公司。资产处置后15日内由资产使用部门将处置结果以报告形式报财务部。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报废核销进行相应的财务处理。另外,要加快闲置国有资产的盘活工作,对确无实际使用价值的资产,可按照国资管理的办法,规范进行调拨、划转或出售,发挥资产的最大效率。

  (2)更加完善盘点制度,切实做到账实相符。在存货管理的过程中应避免出现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脱节,造成账实不符的现象。第一,做到仓库账目清晰,同时要做到物资进出登记的及时性,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日记账工作,月终要做有财务参加的结账和实盘工作。第二,月终进行库存物资实物时要如实填报库存盘点表,不得弄虚作假。对盘盈、短少、残缺或损坏,必须查找、分析找出实际原因并书面上报,未经上级批准不得擅自调账。第三,按照财会管理的要求做好月度、季度、年度三期盘点和日常抽点工作,定期与财会部门对账,保证账表、账账、账物相符。第四,保管员应随时检查存储的物资是否过期变质、残损、超储积压、短缺、包装破损,如有发现,保管员应及时报告主管人员,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第五,仓库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处理国有资产,包括挪用、转赠、转移等行为,规范仓库国有物资的出库领用程序。

  4结语

  国有企业活力不强,发展不畅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低下导致的,特别是有关管理制度尚不完善、资产管理存在漏洞、闲置和流失现象时有发生、考核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等。通过强化资产管理者的意识、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制度执行的力度、实现有效的监督运行、配合高效合理的考核机制,以上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从而实现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为国有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戚春梅.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纳税,2019(24):255-256.

  [2]李方玲.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9(24):77-78.

  [3]吴文远.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5):138,140.

篇五: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思考

  作者:左

  玮

  陈继纯

  来源:《经济师》2010年第05期

  摘

  要: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自身结构性矛盾的叠加影响,我国经济目前面临着本世纪以来最大的困难与挑战,国有企业的经营利润也随之大幅下降,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依然严重。在这样的形势下,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文章就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现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资产

  监督管理

  产权流失

  中图分类号:F2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015-02

  如何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一个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进入新的世纪,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上,国家和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国有资产管理初步走上了正规化的轨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或面临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因为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国有资源流失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因此,近年来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问题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特征与意义

  所谓国有资产监督,是指政府出资人和运营者依法对指定的、或者所属的国有企业占有使用的国有资本的经营管理实施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

  (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特征

  1.监督管理主体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是监管国有资产的专司机构,凡涉及国有资产的各项方针政策,必须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统一制定,或必须通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审定同意,报国务院批准后才能实施。

  2.监督管理的目的是理顺产权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要求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和市场竞争主体。政府派出的监事会只起监督和提供咨询的作用,并不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这样,通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可以有效维护政府出资人的资产所有权,保障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有利于进一步理顺企业产权关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3.监督管理的对象是国有企业占有使用的国有资本。国有企业及全民所有制企业,是由政府投资兴办的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政府赋予国有企业经营权,国有企业对政府授权经营管理的资本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因此出资者有必要、有责任依据国有资本的所有权对企业占有使用的国有资本实施监督管理。

  (二)实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能有效地解决市场经济中当事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使出资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得以发挥,行为受到制约,利益得到保证,资产经营一体化能够顺利进行,国有资产能够实现保值增值。然而,我国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时,只注重了企业的机制转换,忽视了企业改制后的监督管理,一度造成了产权主体缺位。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明确产权主体,并行使其职能,维护和保障各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同时采取必要的手段加强对企业的监督,使经营决策与监督相互制衡,才能防止不正当经营行为发生。

  2.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损失。在我国长期的国有资产管理实践中,资产流失这一问题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监督不力。因此,防止国有资产损失,是国有资产监督的主要方面。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通过认真而细致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经营者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加强监督审计,可以保证合理决策的准确执行。资产投入并运行一段时期以后,再通过财产清查、评估等方式予以总结,以防止资产损失和浪费。

  3.有利于国有资产运营。我国现阶段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国有资产,只有加强国有资产运营的监督管理,才能使有限的国有资产得到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地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使国有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壮大。实践证明,只有加强监督,才能有效地避免国有资产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损害国家利益、追求个人或小集体利益,甚至不择手段地蚕食国家所有者权益等现象。

  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有资产产权监管存在缺位现象。

  (1)混合所有制经济下国有产权的监管问题。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上我国国民经济格局的调整,部分国有企业实行改制,变为混合所有制形式。在这类企业中,各类产权经过多次融合,已难以确定产权的边界与性质。这时,有些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先界定产权性质、再套用国有产权制度进行管理的模式,容易侵害其他出资人的合法权益,并因此给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自身带来法律风险。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2)关于境外国有产权管理问题。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形成了规模不小的境外国有产权。虽然,国资委组织了境外国有产权管理研究,对部分央企开展了境外投资及产权管理状况调查,对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有了基本思路。但是在落实境外国有产权管理的责任制、及时掌握境外国有产权的动态情况等方面仍然存在欠缺,容易造成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监管缺位。

  2.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仍较为严重。

  (1)管理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由于国有资产产权模糊,导致经营主体责、权、利不明确,以至于盲目决策、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资产闲置而导致国资流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实物资产管理存在漏洞。资产管理不规范,账外资产大量存在,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现象严重。有些单位固定资产账簿不全,甚至不建账;有些单位购建、捐赠资产不入账;有些单位该核销的资产不销账。这些都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是资产处置比较随意。当资产需要进行出售、报损、报废时,一些单位视国有资产为部门自有资产,不履行资产的处置审批、必要的评估、技术鉴定等程序,私自作出处理,致使资产流失失控。

  (2)投资经营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一些单位盲目对外投资,缺乏可行性研究,投资管理严重滞后,造成投资失误,投资项目效益低下,甚至投出的资金无法收回,也是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原因。

  (3)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在进行国有资产转让和处置时,部分企业违反规定,无偿或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转让给非全民单位或个人,造成国资的流失;企业破产中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国资流失;一些国有企业通过办大集体企业或与非国有经济联营,把国有资产转为非国有资产;在企业存量资产重组中,对国有资产不评估或低估国有资产的价值。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3.多层代理关系的存在,弱化了国家对企业的监督和约束。在我国国有资本委托代理链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产权管理链条太长,级次太多。许多企业通过多层控股,期望以较少资本控制大规模的资产和众多的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由此导致了资本链条的快速扩张和集团规模的迅猛增长。但结果并非如人所愿,多级委托代理关系,使得国家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逐渐递减,弱化了国家对这部分企业的控制,容易出现决策失误。

  (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1.组织功能作用不充分。国资委成立以后,虽然国家在各级地方政府也设立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实行的是国家统一所有,分级管理。但这种所有者高度集中,国有资产大面积分散的现状,必然会形成监督管理上的空档,组织功能不能充分发挥,这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2.管理体制不科学。我国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在改革开放后,一步步从传统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而来,经历了艰难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该体制在维护国有资产合法权益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各管理部门职能不明确,互相推诿、不负责任的现象仍然存在。

  3.制度法规不完备。现有的一些制度法规,有些方面已经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的规范性、可操作性不强,没有形成规范、有效的机制。制度不完备,落实上就会出现随机性,容易让投机者钻政策空子,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4.检查惩处力度不够。国有资产监管问题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执法执纪上不够严格。对管理人员工作失职,给国家造成损失的,责任追究也不够严厉。在执法执纪上给不法分子或投机者留有余地,国有资产就会源源不断地外流。

  三、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

  1.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从中央、省和地市三个层面看,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我国国资监管机构的设置仍然具有某些过渡特征。有些地方国有资产监管主体不明确,国资委定位不准。因此,需要调整优化各职能部门,形成规范有序的协调机制,强化外部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的有机结合,形成更加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建立高效的内部组织运行体系。

  2.完善国有资产的监管与运营。随着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资产资本化、市场化经营趋势得到高速发展,如何建立高效的监管与运营机制,提高国有资源配置效率,切实防止多头监管和低效运营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目前国有资产监管与运营的“国资监管机构——国资经营机构——企业”这一模式尚未真正形成,中间层是薄弱环节,资本营运主体“缺位”比较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然要求积极推进国有资产营运主体和国家投资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与现代企业制度改造,把国有资产监管与营运结合起来。

  3.实行矩阵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为解决当前国有资产处置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加大资产处置监管力度,实行“先申报、再评估、后处置”的工作程序,对资产处置的计划、评估、实施和收益各环节严格监管,建立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相互制约的“矩阵式”资产处置监管机制。“矩阵式”监管模式是一种交叉、双向的管理模式,即形成以国有资产管理专职机构、国有资产管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理中介机构和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单位为主线的纵向管理,和以企业内部资产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等组成的横向管理。通过监管机制的转变,减少监管真空,加强对下一级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对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资产保障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建立国有资产产权监督机制

  1.强化内部审计职能的作用。通过定期的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产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对维护企业的经营权也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促进作用。

  2.完善外部审计的聘用制度。在进行外部审计招标时,首先,应考察一个中介机构的规模实力、人员的组成、机构负责人及员工的诚信水平、在当地的影响等;其次,考察其收费标准是否合理;最后,还要对列入招标的中介机构实行准入制度,即每年审计结束后,应按一定的比例,对招标审计后的单位进行适当的抽查。加强对企业外部审计的监督,有利于保护企业在产权交易中的合法权益。

  3.规范国有资产产权交易行为。一要健全企业产权交易制度,国家应尽快拟定并出台相关的企业产权交易管理法律、法规等,使企业产权交易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要完善企业产权交易的信息传导机制,发挥政府、市场、企业与媒体的功能,完善信息传导机制,弱化信息不对称、信息交换难的问题。三要建立统一开放的产权市场网络,充分利用中介机构的专业性,采取机构联动、信息共享的运作方式,形成产权市场的有形网络,实现企业产权交易的市场化。四要规范交易形式,严格限制采取任何变通形式规避市场的公开、公平竞争。

  (三)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法律法规

  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它关系重大,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必须以立法的形式体现,以增强统一性、强制力和可操作性。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来,先后出台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行政法规和多部规章,但仍然存在局限性。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的法律法规,一要坚持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际,使国有资产监管法律和制度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相互适应;二要科学界定国资监管机构的职责定位,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的有效实现形式,不断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法律和制度的完善;三要根据现有法律以及有关行政规章要求,建立健全一系列有关国资监管的配套规章制度,加强相互间的衔接协调;四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切实做到权利、责任和义务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使出资人更好地履行职责。

  (四)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成立国有资产专门管理机构,目的就是通过这一机构,对授权监督的国有资产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督促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一是要解决体制和责任问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必须要履行好出资人的职责,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国有资产经营责任,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体制保障。二要做到政企分开,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充分尊重企业依法享有的各项权益,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能把企业管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和法人主体。三要强化社会监督,依法定期向社会公布国有资产状况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透明度,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

  (五)完善对国有资产经营机构管理层的绩效考核体系

  在对国有企业的考核过程中,执行的力度还远远不够,这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需要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用一定的激励和约束措施来规范经营者的行为。

  1.采用恰当的利益激励机制。经营者的利益激励可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既要提高经营者的当期收益,又要保证经营者的延期收益。应注意长期激励机制和短期激励机制相结合。

  2.要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对经营者的业绩考核需要平衡短期业绩指标与长期业绩指标。用企业净利润、投资报酬率、资产运营等短期指标评价经营者的业绩;同时用消费者满意度、市场份额、行业或区域影响力、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及长期发展能力等长期指标衡量企业经营前景,两者相辅相成。

  3.运用高效的选拔机制。对国有投资企业,经营者的选拔应通过经营者市场进行。在经营者市场,通过经营者之间的竞争,经营者的能力和努力程度得以动态地显示。那些表现优异的经营者的价值得以体现,而表现不佳的经营者则会逐步被淘汰。

  参考文献:1.周弼华.关于加强国有资产产权监督管理的几点思考.改革与开放,2007(6)2.马丽.加强审计监督,控制国有资产流失.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3.焦丽秋,张玉.浅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发展趋势.中国科技信息,2006(1)4.钱瑶,余莉娟.论国企改革中公有产权与绩效关系.商业文化,2009(8)5.焦阳剑.关于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探讨.经济师,2009(9)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作者单位:徐州空军学院财务系财务管理教研室

  江苏徐州221000)(责编:若佳)

篇六: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资产管理工作是否到位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存状况。近几年,部分国有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给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压力,而目前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基于此,阐述了国有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现存问题;有效措施

  引言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就是对企业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各类资产的组织、协调、监管和控制,即对资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目标就是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

  1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不断加强,促使国有资产有效利用率的提升,逐渐成为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与效益两者之间有很直接的关系。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固定资产占据企业资产总和的大部分,是确保国有企业日常生产运营的重要关键力量。固定资产本身是国有企业创造生产价值的基本支持,通过充分关注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效用产出,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从根本上有助于国有企业的资产明确,尽可能的减少国有资产的非正常损耗,并且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加强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尽可能保证企业的投入产出比,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固定资产本身的财务性质决定了在投资阶段,会促使国有企业涉及较大的流动资金支出,如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产生较大折损,对国有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营将产生重大的经济损失。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随着政策调整等原因出现固定资产的投资支出,相关固定资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如果资金流转异常和出现危险,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国有企业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要一直注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开展,提升闲置固定资产的清理工作,实现高效率的资产变现,这样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也会因此实现更好的业绩。

  2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员对资产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在进行企业管理时,大多数管理人员仅将目光集中于利润、销量等指标,尚未认识到资产管理工作对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相关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时,没有将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好坏纳入考核范畴,因此员工在进行此项工作时,难免会出现积极性不强、热情度不高的现象。正是由于对资产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导致很多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资产利用率低、闲置资产过多等问题,从而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2.2管理者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企业管理者对经济效益类指标(包括企业利润、经营毛利、销量等)更为重视,未充分关注资产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没有充分调动起员工有效管理资产的积极性。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常有诸多问题出现,如未对市场进行细化,项目上马过于草率,重复购置固定资产、设备循环利用率低、资产日常维护保养不善等,以致影响到企业资产管理效能,让企业发展受阻。比如基层一线资产管理

  者对资产管理盲从上级管理人员的指示,如资产调拨上级管理人员说调整到哪个网点使用,未按规定出具调拨手续,仅凭上级管理人员一个电话就可以,也未认真核实资产是否确实移到相应的网点使用。

  2.3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国有资产在产权界定上存在着一定困难,企业产权变动游离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之外,有些国有企业仍运用粗放式的传统管理模式,资产的购置、处置、出售未按规定程序审批,企业高层擅自做出投资决策,最终造成经济损失。企业的生产技术得不到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低下,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现状愈发严重。部分国有企业缺乏资产管理意识,对资产管理的关注度不足,忽视资产管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尤其是管理者缺乏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意识,导致其在投资过程和改制过程出现诸如盲目投资、投资管理滞后、投资效率低下等问题,我国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并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3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监督

  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监管,就是从国有企业内部到企业外部两方面的监管,具体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内部监管,内部监管主要是企业要有相关的内部监管体系,对企业资产管理相关部门及资产管理相关工作进行监管,确保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运行,防止违法违规行为出现造成企业的资产流失;二、外部监管,外部监管主要是由相关的评估机构及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进行,通过外部机构的评估、审计及提供的各项信息,达到对企业资产管理的有效监管。

  3.2规范固定资产的运营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运营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国有企业必须加强国民经济以及当前宏观政策环境的提前研判,随时掌握企业所处行业和地域外部市场和政策变化的实际情况。资金对一个企业是否能实现良好的生产经营有很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经营质量也直接体现到自身有没有充足的资金上面,若企业长期没有稳定的现金流,固定资产依旧又随着时间的延续进行计提折旧,不仅不利于国有企业的资产应用效率,同样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制约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提升。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注重固定资产在国有企业运营阶段的管理工作开展,有效地提升相关管理工作的规范程度。

  3.3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优化资产合理配置

  首先,国有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出资人制定的规章、制度。出资人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对所出资国有企业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高层管理者任免的权利,对国有企业的大型机械设备购置预算、报废申请,应进行严格把关审核,对资产管理中的违规行为,实时监控并及时制止,防止资产发生流失、损毁,就重大犯罪事件应该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其次,强化内部监督管理体制,内部监管部门、监事会应严格按资产管理制度履行监管职责,对资产从采购到报废实施全程监督,事前监督,对资产购置的年初预算和资产报废的审批进行监督;事中监督,对资产的购置、安装调试进行监督,对闲置资产的调拨进行监督,对资产的报废审批协同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评估监督;事后监督,对资产的使用、保养、维修情况进行监督,对资产的报废清理情况进行监督。最后,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使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实施,各部门应动员全员监督,对资产的购置、安装、使用到报废、清理,全程监督,每项资产都细化到谁使用谁负责,谁损坏谁赔偿,调动起全员职工的积极监督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保证国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条件就是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国企只有对资产管理制度予以不断完善,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资产管理模式,才能获取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所以国企管理者应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全面剖析资产管理存在的缺陷,追踪溯源,构建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相关的监督考核机制,使之监督管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促进资产运作效率不断提高,为国企创作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韦鸿韬.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途径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8(09).[2]何玉娴.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8(10).[3]王毅超.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8(21).[4]常美珍.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9(24).

篇七: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作者:冯晋晖

  来源:《经营者》2020年第8期

  冯晋晖

  摘

  要

  近年来,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经常会暴露出一些问题,诸如固定资产管理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意识不强等现实问题,严重影响并制约了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建设。为此,广大国有企业必须要根据新的发展变化,进一步优化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从而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

  一、前言

  长久以来,国有企业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对中国经济的腾飞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佼佼者。同时,国有企业发展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也有重要的意义。固定资产是国有企业资产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但固定资产由于自身的固有属性,在经历一定时间过程后会出现折旧、破损等,如果管理不善将给国有企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意义非凡。

  二、探讨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现存问题

  (一)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有待增强

  按照常理来说,固定资产占比是国有企业资产占比最高的部分,国有企业应该对其非常重视才对,但现实状况却并非如此。首先,国有企业从建国初期便以提高企业产量、扩大经营规模,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为目的,对管理工作存在忽视,这种长久以来积累的经营思维一直持续到现在。当前,仍然有很多国有企业对管理工作比较忽视,无论是在资金投入上,还是在管理体系构建上,都达不到要求,使得国有企业资金管理无法发展壮大。其次,国有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理解有偏差,导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固定资产管理往往无法深入实处;对工作过程中显现出的一些问题也不重视,导致国有企业资金管理水平始终得不到提高。

  (二)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缺少专业化人才队伍

  国有企业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离不开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在新的发展时期,人们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求要比以往高很多,但很多国有企业都缺少专业化的资产管理人员。首先,从国有企业方面分析,国有企业没有尽到人才管理与培养的义务,很多国有企业都还未构建完备的固定资产管理培训、考核、激励机制等,使得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得不到来自国有企业内部的实质性帮助。其次,从国企固定资产管理队伍方面分析,很多国企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自身的工作要求比较低,缺少与时俱进的思维与学习精神,使得自身能力停滞不前,满足不了工作要求。

  (三)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信息化运用水平仍需提高

  首先,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国有企业的所有部门,需要每一个部门的参与及配合。但大部分国有企业各部门间的办公系统都是独立的,财务部门有财务系统,生产部门有生产系统,彼此之间长期是一种独立的状态。这就为国有企业开展固定资产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不利于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会降低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其次,很多国有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只停留在硬件配套设施信息化上,没有更深入地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运用。

  三、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与重视

  国有企业要想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必须要从革新思想上做起,逐步树立起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认识与态度。首先,国有企业领导一定要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建设当中,激发国企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但国企领导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参与并不等于干预。其次,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国企员工的绩效考核当中,通过采用与每一位国企员工利益相挂钩的方式,增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参与性,也有利于让国企员工认识到此项工作对自身发展以及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夯实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队伍

  首先,从国有企业层面出发,国有企业需要尽到自身应该尽到的义务,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队伍的管理与培训,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培训与激励相结合的方法,既能提高国企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又能够增强国企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其次,从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层面出发,固定资产管理是其本职工作,做好本职工作义不容辞,这是确保其在企业中体现价值的基础。因此,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多加强学习、交流、实践,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为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运用水平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必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参与及支持,这就要求国有企业要通过人力、物力、时间等全方位保障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此外,国有企业要构建完备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与国企内部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通过信息共享机制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增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四、结语

  国有企业做好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实现国有企业内部发展增强实力,从而对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为此,本文着重探讨了当前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3点对应措施,希望对广大国有企业开展此项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单位为山西晋煤集团沁水胡底煤业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冯晋晖(1971—),男,山西大同人,本科,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参考文献

  [1]

  张闽川.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其优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0):183+185.

  [2]

  刘颖鹏.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9(20):122-123.

  [3]

  72-73.

  孔美娥.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对策的若干思考[J].会计师,2017(17):

推荐访问: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 国有资产管理 思考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