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音乐学科教学工作思路【五篇】(全文完整)

2023年音乐学科教学工作思路【五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7-04 08:1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音乐学科教学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三年级欣赏教学《剪彩波尔卡》又名《火车波尔卡》,是奥地利作曲家爱德华・施特劳斯为纪念一条铁路通车、剪彩而创作的管弦乐曲。我与执教老师及几名音乐骨干教师反复聆听了作品,对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音乐学科教学工作思路【五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音乐学科教学工作思路【五篇】

音乐学科教学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三年级欣赏教学《剪彩波尔卡》又名《火车波尔卡》,是奥地利作曲家爱德华・施特劳斯为纪念一条铁路通车、剪彩而创作的管弦乐曲。我与执教老师及几名音乐骨干教师反复聆听了作品,对作品的段落、音乐要素以及作品情感的表达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听辨、律动、歌唱等方法多感官地欣赏《剪彩波尔卡》,感受作品情绪及各段落节奏、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的特点。(2)通过欣赏《剪彩波尔卡》,初步了解“波尔卡”的风格特点,借助图形谱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结构。

在反复多次的课堂教学研究中,我们在教学导入的提问、教学语言的推敲和课堂小结、教学拓展的提炼升华等方面,都经过了“尝试―研究―再尝试―再研究”的过程(即磨课的过程)。本文截取几处教学片段,与同行老师分享磨课过程中的笑点和泪花,回放反复研究,屡次修改后日渐成熟与完善的教学设计,由此说明 “一课多磨”是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只有对磨课更理性地审视,才能使课堂教学成为高质量的、基于不断反思的研究过程,才能使音乐课堂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一、一课多磨――追求导入的

科学性,使导入设计更

注重以音乐为本

音乐作品中,优美动听的引子部分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听赏兴趣,教学导入如同音乐作品的引子,它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对音乐作品的兴趣。短短的课前几分钟学生能否被“迷住”,如何通过音乐来引起学生对教学的关注和对作品的学习兴趣呢?在磨课中,我们进行了多次讨论。

片段一:

师:同学们,你们有多少人有出行的经历呢?

生:有。(基本上全班都举手了)

师:出行时你们会坐什么交通工具呢?

生:汽车、飞机、轮船、火车、地铁、摩托车、磁悬浮……

师:对了,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和交通工具有关,和火车有关。

[思考与研究]

导入环节教师抛出两个问题,从激发学生兴趣来看,这样的导入似乎是比较成功的,反应在:

1.问题面向全体学生,课的一开始教师就与学生有良好的沟通,课堂反应积极热烈。

2.学生展开了想象,把能想到的交通工具一个不落、如数家珍地告诉老师,同学们对自己的回答很满意,内心产生愉悦。

3.教师用问题引导直接指向教学内容。

但表面的热闹并不是有质量的音乐教学的特征,热闹的场面引起我深深的思考:这样的导入设计只是为了与音乐作品建立某种联系而采用的提问式导入,它究竟与音乐作品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呢?同时,我也组织听课的老师对导入设计的科学性进行讨论,一些老师对导入设计是否真正指向音乐作品提出了疑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经过几轮研究、几次试上和反复修改,逐步将“片段一”修改成为如下更为科学的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都会坐上交通工具去旅游,老师带来一段音乐,这段音乐表现了哪种交通工具?(教师播放《剪彩波尔卡》引子部分)

生:火车。

师:你从哪里听出是火车的声音呢?

生1:我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生2:我听到了车轮转动的声音。

师:(再听引子部分)火车车轮转动的速度有变化吗?这列火车是刚刚启动还是在快速地奔驰?

生1:有变化,由慢到快,表现的是火车刚刚启动。

生2:火车出站啦。

师:你能跟着音乐把车轮由慢到快转动的情景表现出来吗?

生:(齐声)能。

[思考与评析]

1.只有教师引导得法,学生才能渐入佳境。上课教师认真研究听课教师的意见后,采纳了一些良好的建议,对导入环节作了调整,充分运用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2.由音乐引起学生的想象,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联想的思维品质。

3.师生对话围绕音乐展开,多次聆听乐曲的引子部分,从学生能听出音乐描写的是火车,到从音乐中感受火车车轮慢慢启动的样子,再到用肢体动作表现车轮由慢到快转动的情景,三次聆听层层深入,丝丝入扣,不仅揭示了本课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给了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感受音乐、表达音乐的机会。

4.导入设计关注了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关注了音乐课堂以音乐为本,为音乐作品主题段落的学习作了很好的提示和铺垫。

二、一课多磨――追求教学的

艺术性,使教学语言更贴近

学生认知背景

教学语言既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也是教学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是沟通师生关系的一座桥梁,也是保证教学环节顺利开展的铺路石。音乐课堂的教学语言包括为完成某个教学任务设计的导语,包括衔接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也包括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及时评价语言。一节好课的教学语言是字字斟酌、反复推敲、百遍锤炼的,能很好地展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剪彩波尔卡》第一次试上时,因为教学语言设计得不够恰当,导致不能引起学生良好的认知反应,使教学过程的达成度不够理想,这样的情形比比皆是。如下镜头只是许多镜头中截取的一段。

片段二:主题旋律的分段听赏(A段“主题一”)

师:坐上这列火车你的心情如何?

生:开心,快乐,激动。

师:音乐中火车经过了哪些奇妙的路段?

生1:经过了音乐王国。

生2:火车进入了沙漠。

师:让我们的火车跟着音乐的速度开起来吧!

学生活动:略。

[思考与研究]

课堂教学在学生离奇的答案中,教师略显尴尬,既不能阻止学生的踊跃发言,又不能抛开下一步的教学环节去深入研究学生们讨论的奇妙路段,教师稍作停顿后,没能及时做出评价,无奈中生搬硬套进行到下一个教学环节。针对这样的教学实际,我和教研组老师提出以下几个思考:

1.学生的关注点不在音乐,而在“奇妙”上做文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从很多幼儿故事中摘取了他认为的“奇妙路段”来给教师答案,学生的回答大多是随意的,离音乐的理解有距离。

2.“主题一”音乐的特点是什么,作曲家要通过音乐表达什么,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能帮助他们完成哪些有质量的音乐活动?

3.“奇妙路段”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来表现的?

为此,我和教研组老师重新整理了教学思维,调整了教学语言,在第二次试上时(换了班级),教师采用了如下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学的艺术性。

师:跟着音乐展开想象,坐上这列火车你的心情如何?

生:开心的、愉快的。

师:“主题一”音乐片段中我们听到了火车行驶的路线有起伏变化吗?

生:有变化。火车在爬山坡,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

师:原来火车行驶的路线是跟着旋律的高低起伏而变化的。(出示图1)

图1:

师:旋律上行和下行时力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上行时作渐强,感觉火车爬坡有点累,下行时作渐弱。

师:(听音乐完成音乐活动)火车按照这样的路线行驶了几次?你能随着音乐的起伏变化前进吗?(出示图2)

师:你们听,作曲家在这段音乐中还加入了打击乐器,你能听出来吗?

生:加入了鼓、响板。

师:打击乐器的加入让你感受到火车上人们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更开心了。

[思考与评析]

1.理想的音乐教育主张学生能力的发展。三年级学生已掌握了初步的音乐知识,具备了初步的音乐技能。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对“主题一”的旋律、力度、配器等音乐要素进行了分析,看似不留痕实则很精心。

2.教学语言的设计不仅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还要深入研究学生对音乐作品会产生哪些感受。因此,站在学生能够达到的教学层面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体现教学的艺术性,才能将音乐作品的美传递给学生,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并获得美的享受。

3.教师的语言设计应与学生所想所疑一一对应,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每一个提问应与学生的能力水平一一相符,这是音乐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体现。

4.图形谱的合理运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多感官地理解音乐,激起与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实践中得到升华,认知能力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内化。

三、一课多磨――提倡团队合作的

教研文化,使执教者和参与

研究者不断提升自己的

教学智慧

记得曾经看到过这样的话:“前人留下的工艺中,很多都离不开磨的过程。面粉是磨的,豆腐是磨的,咖啡是磨的,墨汁是磨的,人们在磨的过程中去除杂质,提炼精华。然而,现在的面粉、咖啡、豆腐、墨汁都变成速成的了,缺少了磨的工序,自然也就失去了品位、享受和审美”。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堂好课要呈现精心的教学设计、精妙的教学语言、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创新的教学手段等等,这些都速成不得。好课,需要执教者不断反思、反复追问;
需要参与研究者不断感悟,生成自我教学智慧。好课,如同深藏在蚌肉中的一颗珍珠,只有经过磨砺才能熠熠生辉。

在《剪彩波尔卡》的研究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的骨干教师参与进来,为了呈现最完美的教学,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对音乐教学的热情毫无保留地分享与交流,对很多教学环节进行了深思熟虑的反复研究。比如:第一次完整欣赏作品时是否要出示图形谱,图形谱是否能帮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是否能起到帮助学生初步划分作品段落的作用;
是否要让学生听出“主题一”反复出现了两遍,这个环节是保留还是舍弃;
设计什么样的音乐活动,能恰当地表现第二乐段的音乐形象(火车遇到了转弯、火车爬高山);
如何利用图形谱清晰地表现出乐曲三段体的结构(如图3所示);
教学拓展环节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波尔卡”的风格特点,使学生对“波尔卡”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等。

音乐学科教学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河北省保定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03086),课题题目:高校声乐教学思路的研究

摘 要:以理性为主导、感性理性相结合的声乐教学思路是实现声乐教学系统化的首要环节,对声乐教学系统化的其他方面具有导向作用,对声乐教学活动的规范和严谨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多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声乐教学 ;
理性思路 ;

系统化

作者简介:魏丹娇(1972―),女,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音乐教育专业中,声乐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专业课,因为音乐的歌唱性是所有音乐门类中最基本的因素,声乐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音乐教学的情况,声乐教学中的不足会严重影响整个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声乐教学的不规范、不系统是造成教学活动中诸多不理想状况的重要原因。声乐教学缺乏规范性和系统化的现状普遍存在于我国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教学活动中,实现声乐教学系统化尤为必要和紧迫。

声乐教学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建立,并不是一两位专家所能解决的。各种类型的全国声乐教学研讨会就是对声乐教学规律进行探讨的重要学术活动,只不过并未在全国的基础院校进行推广。几所全国重点音乐院校都制定了明确的教学大纲、教材、考查考试方式等等,但只适用于本校学生的教学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等实际情况,可以作为参考,但并并不适合在全国所有院校音乐专业推广和实施。我国各高校音乐专业中,声乐教研室通常是人数最多的教学团队,这是声乐教学系统化、规范化的有利条件。声乐教师们应该运用集体智慧,针对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教学研讨工作,共同备课,互相听课,在这一过程中,集思广益,探索真知,把每个人片面的想法集中归纳起来,对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问题集体讨论,制定出适用于本校本专业特点的、相对完整、全面的教学规范,对声乐教学系统化、规范化进行探讨、研究,逐步完成声乐教学系统化的建设。

声乐教学系统化具体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思路系统化:采用以理性为主导,理性、感性相结合的教学思路;

2、教学内容程序安排、环节设置系统化,包括歌唱技能、歌唱语言、艺术表达、舞台实践等诸多环节;

3、教学语言和手段中因果关系、本末关系的确定;

4、教学原则系统化;

5、相关课程设置系统化;

6、教学形式系统化;

7、教学目的系统化;

8、考试方式系统化。

以上几点是声乐教学系统化建设中的几方面内容,其中第一点教学思路系统化是声乐教学系统化建设中的首要环节,对声乐教学系统化的其他方面具有导向作用,是决定声乐教学效果的根本原因。

声乐教学中通常采用两种教学思路,即感性教学思路和理性教学思路,在不同的教学思路引导下,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有不同做法和效果,例如:在歌唱技术教学环节中,如果运用感性教学思路,就运用描述性的语言对声音的结果和演唱者的主观感受进行描摹,引导学生对于声音的听觉感受和歌唱方法的表象进行直接模仿而发声,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
而如果运用理性教学思路,就需要运用理性语言对声乐技术的要领进行客观准确的表述,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运用明确的心理暗示对人体乐器――嗓音进行调控和演奏,进而达到预期的声音效果,过程和结果都非常明确,达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教学目标。

在任何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没有哪个学科可以依靠对结果的猜测和模仿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目前的高校声乐教学实践中,感性教学思路占有主导地位,声乐教师往往过于强调对声音结果的听觉感受,忽略对发声过程的讲解分析。

声乐教学思路中缺乏理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歌唱者所使用的乐器是人的发声器官和共鸣器官,歌唱动力是人的呼吸运动,歌唱发声过程实际是呼吸的空气与人的发声器官――声带之间的碰撞、摩擦产生的声波,经共鸣器官的扩大与美化传达出来的过程,最终形成发声效率很高的声音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歌唱的三个要素――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呼吸器官大多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尤其难以观察到歌唱动态的过程和状况,这一因素极易造成教学双方对歌唱方法的想象和推测,由此产生许多主观的、片面的、缺乏科学依据的教学语言和手段;

第二,歌唱者嗓音条件和乐感的差异也是造成声乐教学活动缺乏系统和规范的重要原因。例如:男女声部的差异,高低声部的差异,歌唱者语言习惯、文化修养、个性色彩的差异等,即便同一声部的歌唱者,其嗓音也有很大的差别,如音色的亮暗,声带闭合状况,声音的灵敏度,音色的戏剧性或抒情性等;

第三,声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感受都是转瞬即逝的,一旦消失,就很难用直观的方式完全再现,语言对声音的表述也往往带有极大的主观因素,这是造成在声乐教学中师生交流经常出现误解和歧义的主要原因。

感性教学思路并非完全没有用处,但不能单纯依靠感性思路进行声乐教学,尤其在歌唱者的基础学习阶段,更需要在理性思路的基础上,以客观的歌唱技术要领为主导,引导学生对人体乐器进行准确的调控和发声,再运用感性教学思路对发声的结果进行感性描述,帮助记忆声音,以便巩固歌唱技术,使学生建立起科学有序的学习习惯和客观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和对声音的模仿,能够独立自主、高效率的学习。因此,声乐教学思路应该采用以理性为基础和前提,理性、感性相结合的教学思路。

音乐学科教学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音乐,可以启迪人们的智慧、提高人们的鉴赏水平,审美情趣,还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鼓舞人的进取精神乃至提高人们的气质。显然,音乐的本质与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因为音乐对于人思想的升华、文化品味的提高、健康心理的塑造等等方面都是任何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学习音乐对人综合素质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艺术素质、审美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其做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旨是高职院校培养体系中最重要的特色,对于学生毕业后专业技能的实用性更加严格,因此做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掌握相关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就显的非常有必要。但长时间以来,很少有人真正去关注音乐教育与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形成的关系,这对于完善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来说其实是非常不利的。本文拟通过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旨在丰富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体系,同时也是对音乐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

二、关于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形成作用的分析

1.丰富美育培养思路,构建学生完善的审美意识

通俗来讲,美育就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因此,在很多地方把美育也叫做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在美育的实际培养中,一般是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音乐教育与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天然的,因为音乐是在时间过程中显示的诉诸听觉的一门艺术,基本手段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有特定精神内涵的音响结构形式,我们常说音乐是一种流动的画面。另外,音乐带给我们的感受有它的特性,首先是音乐以呈现的方式,这样的音乐可能是更为接近自然和我们人类自身日常生活基调的;
第二是音乐以激发的方式,它是以相当强烈的方式作用于我们的日常感受,激发起我们抑制的情感。那么当我们把这些音乐的整体特性,类似流动的音乐等带入学生的潜意识中后,学生自然也就会在慢慢感悟之中形成了对人生新的认识、培养了对美的感觉。

2.启发智育培养思路,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音乐教育也不例外。智育做为人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体现,一般是指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方式。音乐是声音节奏的组合体,音乐可以调动人们的听觉进而服务思维,达到聪的境界。又因为人体各器官的运动均是存在节奏的,恰恰优美的音乐是节奏旋律最感人的音响,所以能和大脑的运动保持高度的和谐,也最容易拨动思维的琴弦。音乐向来是可以启发人类的心智,促进人们大脑的发育与智力的开启而著称。关于对学生智育的培养机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音乐教育可以发展的学生的感知、注意、记忆、想象、创造等能力;
音乐教育具有启迪智慧的作用,音乐教育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增长知识。比如,音乐中所包含的文学、历史、甚至是美术、建筑等等方面的知识非常多,类似能够担负起对某种技术和科学进行传承的音乐载体也不胜枚举。甚至在很多原始部族或者是少数民族之中,由于没有文字或者掌握文字的人数比较少,很多手工艺技术、经文、历史、文学等都是以歌曲或者音乐的形式直接传承下来的。

3.改善德育 培养思路,塑造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

在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行程中,德育占有重要地位。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反映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任何德育如果没有感情的基础就只能是空洞的说教。我们传统的德育教育更多的还是比较偏重理论阐明,其理论性更强、抽象性更加明显。但音乐则不同,音乐之于德育的关系,并不是类似我们想象的与思想政治工作一样,宣传如何净化心灵,培养情操等等。音乐对于德育教育培养的启发,重在精神层次上,音乐通过其旋律之优美,通过其境界之高雅,通过其节奏之精巧起到对人情感不断丰富的作用,而恰恰任何德育的开展都要以情感为平台,通过情感的共振达到品德自然而然的升华。这种方式,远比单纯的通过说教的方式来强加给学生一定要提高道德修养有效很多。因为,音乐是通过与学生内心情感的充分吻合,达到对学生思想道德潜移默化的培养来实现的。

音乐学科教学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关键词】音乐表演专业;
现状与形势;
就业率;
前景;
出路

音乐表演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曾经是高职高专院校乃至本科综合类院校里非常具有特色的专业,前几年的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很乐观,毕业生的就业率很高,是一门较热门的充满特色的专业。可这几年随着社会人才构造的不断变化以及职业市场的饱和度增加,使音乐表演专业的就业现状和前景面临一些困难,这可以从这几年音乐表演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分析中明显的发现。音乐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外国音乐史、音乐学理论、中外民族民间音乐、中外音乐欣赏、教育学、音乐美学、作曲技术理论、声乐、钢琴或其他乐器演奏等。分布在广东省内有音乐专业(包括表演类、师范类专业)的大专院校有: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星海音乐学院、湛江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广州大学、韶关学院、肇庆学院、嘉应学院、湛江海洋大学等。

一、从2个方面分析音乐表演专业就业现状与形势

1.广东的就业地区分布

A广州 (23) 44%;
B深圳 (12) 23%;
C潮汕地区(7)13%;
D清远(4)8%;
E湛江(3)6%;
F惠州(3)6%

2.单位用人要求

A薪酬工资:2000-2999 占53%;
3000-3999 占33%;
4000-5500 占9%;
5501-7999 占5%;

B经验要求:经验不限占63%;
0-1年经验 占23%;
2-3年经验 占9%;
3年以上经验 占5%;

C学历要求:无学历要求 占36%;
中学(包括中专、初中、高中)占9%;
大专 占了19%;
本科 占了36%;

D职业技能证书要求:无技能证书要求 占9;
考级证书1至4级 占12;
考级证书5至7级 占23;
考级证书8级或以上 占56。

二、音乐表演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以前总被形容为只会吹拉弹唱的“无用”才能,那些被形容为没实际意义的,不能赚钱的,不能谋生养家的音乐专业人士,已经被慢慢重视起来。基层的教育机构,类似琴行、培训机构、早教中心等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同。大家普遍认识到,培养小孩良好的形象思维,提高小孩的综合素质,成为全面型人才,比单一的学科成绩高,更加重要。家长更认识到,想要培养这些素质,很大一方面,应该从音乐艺术教育入手,从小就开始锻炼培养,早点拥有艺术思维,对于个人成长来说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些社会需求,面对基层群众的教育培训机构,也会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所以我们的音乐方面的人才,正好是这些机构需要的人才。所以说,“吹、拉、弹、唱”的音乐人才并不是只是很单一的用人单位所选择。

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也相对提高了,对于音乐这种属于精神上层建筑的学科人才会越来越得到重视。

音乐专业学生毕业后,一般的就业情况有以下几种类型:各种乐器、声乐及音乐理论教师:音乐教育方面工作;
舞台音乐编导:电台电视台的舞台音乐编导工作;
音乐制作:专业音乐团体和公司的音像资料制作者;
音乐表演家:各专业团体声乐、器乐演员。

三、就业率低的本专科专业名单(排名按就业率最低算起)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旅游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市场营销、动画、知识产权、广播电视编导、表演、艺术设计学、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表演、电子商务、贸易经济、公共事业管理。

据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音乐表演专业榜上有名。因此,音乐表演专业相对于其他艺术类专业学科来说,其就业前景不太乐观。

四、音乐表演专业就业现状总结:就业率低并非没出路

音乐学科教学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改革开放西方音乐史研究发展成果

一、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西方音乐研究发展及成果

1976年10月6日,“”反革命集团覆灭,举国欢腾;
197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彻底打开了人民思想上的枷锁;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经验,以民为本创新,找到了一条振兴中华的道路,这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迅速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回顾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次改革开放的突破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社会主义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的历史性变化。这个变化的根本原因源于思想解放。可以说,思想的解放和意识形态的创新,是社会政治进进步重要动力。30年改革开放的事实充分证明,思想解放与社会政治的进步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就是一个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过程,是一个新的思想观念战胜旧的思想观念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就整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是一个新的思想观念战胜旧的思想观念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

1.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西方音乐史研究的发展

思想的解放也为我国的西方音乐史研究带来宽松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我国西方音乐史研究比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大家在对待西方音乐史的态度上呈现出在积极和热情之余又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谨慎和保守。尽管如此,我国在结束后的这段时期,所有关于西方音乐史的研究成果都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门学科的日益完善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一时期良好的文化氛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大专业音乐院校逐渐恢复正常的教学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专业音乐教育工作逐渐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随着教学工作的步入正轨,西方音乐史在我国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地位也开始得到了恢复并日益加强,此外,西方音乐史作为一门学科也日益受到了各大专业音乐院校的重视,他们相继开设了西方音乐史课程,并相继招收从事西方音乐史研究的研究生,开始培养专门的研究人才,研究力量日益增强。

(2)音乐期刊的恢复及发展。1976年3月,随着“”的将近结束,《人民音乐》等音乐刊物逐渐复刊,为我国音乐研究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改革开放后专家学者的新思想新成果逐渐见诸各大音乐期刊,逐渐引起更多的学者的参与,在社会上也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刊物也逐渐介绍西方学者的著作,为中外音乐交流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3)学术交流会的增加。1984年8月,中国当代音乐史上首次西方音乐研讨会在京召开,由《人民音乐》和《音乐研究》两刊承办。来自全国各音乐院校及研究单位的理论工作者约40人参加了会议。代表们总结过去的研究经验和教训,也分析了研究现状的种种不足,并就西方音乐史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展开了讨论。此次会议的召开有利于学者们彻底摆脱过去的研究误区,他们逐步建立起学科意识和学科责任,使研究工作沿着科学的轨道发展。1986年5月,由天津音乐学院主办的美国音乐研讨会在天津召开。与会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学及研究人员80人,会议期间举行了九次学术报告会,代表们就美国的作曲家、音乐作品、流行音乐、音乐表演、音乐教育状况等课题展开了广泛交流。会议还成立了以许勇三为理事长的美国音乐研究学会。1987年10月,由天津音乐学院和《音乐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苏联音乐研讨会在天津召开,与会代表50余人,收到论文、译文40余篇。会议期间成立了以吴祖强为理事长的苏联音乐研讨会。天津音乐学院将此次会议论文汇成专辑发表。

2.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西方音乐史研究的成果

(1)西方音乐史著作的问世。《西方音乐及其流派》《西方音乐史略》《外国音乐简史》《欧洲音乐史话》《西方音乐史教程》《外国音乐史话》《西方音乐史》相继出版。其中,有7部是由我国学者编著而成,一部译著。李应华的《西方音乐史略》和钱仁康《欧洲音乐史话》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2)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对于西方音乐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以往的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和民族主义音乐的研究,而是逐渐将目光转向了西方近现代音乐的研究;
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历史纵向的研究,而是更多地向相关姊妹学科进行了横向相关研究;
不再进行集体研究,而是更多的发挥个人思想,这一时期的著作以及学科研究多为个人研究,不再是集大家之言,虽著作中仍然有明显的时代背景的印迹,但已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初景。

(3)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各大音乐院校逐渐复课,西方音乐史由以前的公共选修课转变成了专设的研究学科,有更多的学生选择这一专业,进行专门的学习。教育队伍也逐渐壮大。

二、改革开放中期,我国的西方音乐研究史的发展和成果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将祖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迅速向前推进,从整体上扭转了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局势,而且也改变了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资”现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主导地位的确立,政治环境进一步宽松,我国的整体音乐研究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广大音乐家在“南巡讲话”的鼓舞下,逐渐摆脱了由于多年****而在心底留下的阴影,开始了在自己领域内积极而执着的探索和研究。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迎来了西方音乐史研究的春天。

1.改革开放中期,我国的西方音乐研究史的发展

(1)专业院校专业队伍的发展。“”后,音乐学专业开始招收研究生。经过老一代专家学者的精心教授,我国培养了新一代西方音乐研究的生力军。毕业后这些研究生有的成为高等院校老师,有的成为音乐期刊编辑,有的选择继续出国深造,学成回国后带来新的思想和学术成果。他们为西方音乐史研究开拓了新思路,活跃了学术空气,增添了成果。他们教授的学生有的也逐渐成为中国研究西方音乐史的主要力量。为西方音乐研究贡献出他们的力量。

(2)各类出版物的不断涌现。以《人民音乐》为首的5种音乐期刊在改革开放时期复刊之后,就不断涌现有一定学术水平的音乐期刊,其中主要为各大音乐院校创办的期刊。这使广大的专家学者、教师学生有了发表个人见解,了解他人学生成果的平台。国门的开放,也使我国涌现出了更多学习外语的专门人才,这对我国研究西方音乐的进程又大大加快了速度。

(3)交流的增多。这一时期,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营造了有利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此同时,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等,都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的条件,也为学术研究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我国的西方音乐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大量有关西方音乐的学术会议陆续召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90年5月14日~18日“第一届美国音乐研讨会年会”在山东艺术学院举办,同年的7月1日~6日,第二届外国音乐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主要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外国音乐教学人员及研究人员,共计40余人。代表发言主要论述了西方音乐史学界的发展状况、史学观和方法论以及我国史学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此外,大家还针对具体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展开了讨论。

1991年1月28日~2月1日,“第五届音乐理论读书研讨会、西方音乐史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举办方为《中国音乐学》编辑部和中国艺术研究员音乐研究所外国音乐研究室,与会代表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余位音乐理论工作者。此次会议的议题为“***对西方音乐的影响”。

1998年4月14日~16日,“第三届西方音乐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召开,会议由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联合主办,与会代表有来自全国各省市的研究人员20余人。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西方音乐史的研究方法”,收到论文20篇。于润洋、高士杰、李应华、蔡良玉、黄晓和、王哺、杨燕迪等先后进行发言。

2.改革开放中期,我国的西方音乐研究史的成果

(1)著作的不断涌现。由于国家的重视,人民的需要,由国务院决定,先后组织2万余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中国大百科全书》问世。其中的音乐舞蹈卷也饱含了我国的音乐学专家学者的几十年的研究结晶。《西方音乐通史》《西方音乐文化》等几部有份量的作品出现,至今仍为很多专业类院校作为专业教科书。《欧洲音乐史简编》《简明西方音乐史》《世界音乐史话》《西方音乐漫话》等著作也不断涌现。

(2)对于西方音乐研究,有了更细化的学科研究。研究上的细化使得各学科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更有力地发展。诸如西方音乐史研究方法论、(如蔡良玉的《我国西方音乐史研究方法回顾》);
通俗音乐史发展、(如钟子林的《摇滚乐的历史和风格》、洛秦的《爵士百年兴衰录》);
对于作曲技术的发展史的研究(如许永三的《西方交响乐发展纲要》);
对于音乐国别史的(如蔡良玉的《美国专业音乐发展简史》、黄晓和的《苏联音乐史》〈上〉)。

三、我国现阶段西方音乐史研究的发展及成果

自21世纪以来,外部环境的影响,时代的进步,使得我国对于西方音乐史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1.我国现阶段西方音乐史研究的发展

(1)专门人才的培养。随着国门的开放,很多专业院校的学生能够在国内学习一定基础类课程后,到欧美等国家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和研究,也有更多的学者能够频繁出席一些国际交流会议,并有更多机会到国外进行访问学习。

(2)信息产业的发展给研究带来方便。我国现已有2.5亿网民,高效、便捷的电脑和互联网,早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伙伴。这对于研究西方音乐史的专家学者,教师学生,更是有了极大的帮助。不但能在国内网站上了解国内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还能直接阅读国外网站的文献资料,实在是一件让人欣喜之事。这也促进了国内很多相关网站的成立,例如中国音乐学网、中央音乐学院网、中国音乐学院网、上海音乐学院网、天津音乐学院网等等。

(3)西方音乐学会成立。2004年5月17日,经中国音乐家协会批准,西方音乐学会正式成立,并于2005年3月27日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西方音乐学会全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西方音乐学会”,直称为“西方音乐学会”,学会英译为“SocietyforWesternMusic”,缩写为“S.W.M.”。学会成立后,于2007年4月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并通过了学会的章程。学会的成立对于西方音乐各学科的建设及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我国现阶段对西方音乐史研究的成果

(1)译作的更多出现。如《西方文明中的音乐》,[美]保罗·亨利·朗/著,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19世纪音乐史》[德]格奥尔格·克内普勒著,王昭仁译,人民音乐出版社;
《二十世纪音乐》[法]玛丽一克莱尔·缪萨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6月;
《欧洲中世纪音乐》[美]杰里米尤德金/著,余志刚译,中央音乐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虽然有很多的反面的声音,认为一味的翻译国外作品,有悖于研究西方音乐史本身,但是,只有更多地了解他人思想,外部经验,才能在学术上少走弯路,少碰钉子。

(2)研究队伍分布合理,队伍壮大。在各地各大音乐院校,均有专业过硬的学科带头人,他们不但搞学术研究,还为各大院校培养了合格的专业学生。由于各大高等普通院校近年来对于西方音乐史的公共选修课的普及,对教师队伍的不断需求,音乐学院有了更多的选择此专业的学生。这门专业正向着繁荣未来稳步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当然,任何事物在发展的进程中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现在普遍存在学生中的目光短浅,没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阅读量较小,有的西方音乐史研究方向的学生竟然没有完整看过一部专业大部头书籍,只是现抱佛脚,死记硬背些对考试有益的篇章。这些不足之处,就需要师生共同努力。譬如,导师为学生每学期制定读书计划,制订一定的论文题目,并让学生自选题目独立完成一些论文;
在学好英语的前提下,多学几门外语,为能了解更多的国际学术界的信息作些努力,将来为我国的西方音乐史研究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理论,促进了中国对西方音乐史的研究和探讨,它不仅为繁荣中国的文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通过对西方音乐的研究更加加深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改革开放30年,在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仅是短短一刹,却已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铸造辉煌;
改革开放30年,在我国的音乐发展史上可能只是短短的一个小节,但却是起承转接向另外一个崭新的篇章;
改革开放的30年,在国际西方音乐研究史上可能只是小小的一个音符,但却是响彻云霄的嘹亮一声。

参考文献:

[1]田青,乔建中,韩钟恩.中国音乐年鉴(1989年-2001年).北京艺术版社.

[2]当代中国人对西方音乐历史的观念变迁.中国音乐学,1997,(03).

推荐访问:工作思路 学科教学 音乐 音乐学科教学工作思路【五篇】 音乐学科教学工作思路(精选5篇) 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