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音乐生对于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5篇)

音乐生对于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5篇)

时间:2022-11-19 16:1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音乐生对于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5篇)音乐生对于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浅析高校声乐表演专业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当代声乐艺术的发展伴随着东西方音乐文化的相互交流、高校的人才引进计划等,进入了空前交融发展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生对于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5篇),供大家参考。

音乐生对于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5篇)

篇一:音乐生对于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浅析高校声乐表演专业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当代声乐艺术的发展伴随着东西方音乐文化的相互交流、高校的人才引进计划等,进入了空前交融发展的阶段,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下,如何培养适合新时代舞台所需要的声乐表演艺术人才成了最关键的目标,而艺术类高校的声乐表演专业则是培养新时代歌唱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艺术类高校声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模式需要做出适合当代声乐艺术发展规律的改变。现阶段的大多数高校基本上还是沿袭了20世纪90年代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对于学生声乐基础的训练,而缺乏对于学生音乐理念、内在审美、舞台实践等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而如何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成为当今舞台所需要的歌唱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笔者认为高校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优化声乐表演课程设置

  当代的歌唱演员不仅需要具备先进科学的声乐技巧,还需要具备卓越的外语能力、丰富的舞台表现力、高雅的音乐审美能力等。而现阶段大多数高校的声乐表演课程设置过于单一,模式僵化,教学质量不高,不具备培养当今舞台所需要的优秀歌唱演员的能力。只有通过实施由浅入深、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才是从根源上优化高校声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模式。笔者通过在国外音乐学院留学的经历,结合国内高校的自身特点,做出如下的课程设置建议。

  (一)声乐表演实训

  声乐表演实训课程中增设了合唱、重唱、艺术歌曲指导、形体等课程,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优秀的声乐技巧能力,也可兼顾培养学生的声音可塑性、听觉能力、把控不同风格艺术歌曲的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二)音乐综合理论课程

  在原有的音乐综合理论课程基础上增设了音乐美学等,这样的目

  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音乐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掌握声乐演唱技巧的同时,对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思想进行更好地诠释与解读。只有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由内而外的课程设置,才能更好地培养声乐表演专业人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深层次兼顾学生的内在审美能力,让声乐表演这门专业更具科学性。

  二、建立分级曲目体系

  当代的声乐艺术发展本就是中西方相互包容,相互借鉴的产物,在歌剧舞台上我们能看到很多优秀的中国歌唱家们站上国外的歌剧舞台,原汁原味地演唱外文歌剧,而国外的歌唱家也会演唱很多中国的声乐艺术作品。面对这样空前开放发展的良好机遇,培养一名优秀的声乐表演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学生提高声乐演唱能力,还需要学生具备诠释不同时期风格迥异的作品的演唱能力。

  在西方音樂高校的声乐表演专业以年级为划分,分级让学生演唱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笔者在留学期间曾就读于乌克兰敖德萨国立音乐学院,这所具有百年历史的音乐学院曾是苏联时期享誉盛名的三大皇家音乐学院之一,该高校为全球范围内输送了大量音乐艺术人才,该校的声乐表演专业以严谨的教育模式,科学的教授方法闻名世界,每年都有优秀的学生在各大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也会为全球各大歌剧院输送歌剧表演人才,乌克兰敖德萨音乐学院声乐表演专业本科阶段的学制为4年,作品选择则是分级制。

  而在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声乐教师教学理念依然保守落后,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作品选择随意性太强,学生在没有坚实声音基础的情况下,过早地演唱难度较大的声乐作品,违背科学的声乐理念,使学生不能深层次地诠释作品中呈现的文化内涵,还破坏了学生的嗓子,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制定一套遵循科学发展的声乐理念,适合我国(美声唱法)声乐发展需要的优秀艺术人才的分级曲目体系。

  这样的分级曲目体系结合了国外优秀院校培养声乐人才的理念,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能更好地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打磨声乐基础,循序渐进地建立科学发声体系,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

  高校声乐表演专业是社会各大歌舞剧院、文艺团体培养优秀歌唱人才的摇篮,但在当前的实际情况则是学生毕业后很难真正走向各大文艺团体,造成这样局面的最重要因素就是高校培养歌唱演员的思路与文艺团体的真实需求相违背。而高校为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提供的歌唱平台还是以“关起门来”考核为主,学生在台上唱歌,老师在台下打分,这样就造成了学生演唱曲目的能力不适应社会大众舞台的需要,所以如何能够更好地把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改变高校培养思路

  邀请各大文艺团体的专业人士对高校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讲座,在内容方面强调当今大众舞台背景下需要的新思路、新理论、新方法,让教师了解现在文艺团体和真实大众舞台需求的方向。邀请优秀独唱演员开设大师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并参与学生的声乐考试打分,指导学生提高演唱技能,促使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精准地把社会需要和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为社会培养符合时代背景下舞台需要的优秀声乐表演人才。

  (二)创造舞台实践机会

  舞台才是检验歌唱能力的试金石,高校需要为学生搭建平台,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比如在校内开设声乐比赛,举办歌剧艺术节等活动。在校外联合企业举办商业演出,去基层为普通群众举行文艺晚会等。这样既能让学生在舞台上磨炼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可以真正走向大众舞台,深入了解观众的需求,积累不同情况下演出的经验。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也进入了新的阶段,高校承担着为社会舞台输送优秀声乐表演艺术人才的重任,笔者通过自身在高校任教所掌握的实际情况结合在国外院校留学的经历,从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分级曲目体系、舞台与实践相结合三个方面的建议,详细阐述了当今高校声乐表演专业需要与时俱进,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希

  望为促进我国高校声乐表演专业的优化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二:音乐生对于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音乐特色课程设置

  一、音乐艺术特色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1、培养音乐艺术人才,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人才,也为学生拓宽考试渠道,开辟升学路子

  的需要。高等院校招收音乐艺术专业的特长学生,必须加试考查音乐艺术特长。音乐特色课

  程的设置,保证了音乐艺术教育的实施,使之严格按照要求科学地进行训练,提高音乐素质,提高专业水平。

  2、建设音乐艺术特色学校的需要。建设音乐特色学校,培养特长生,实现特色教育,就必

  须落实到课程上。有了设置科学的课程,才能保证特色学校的顺利有效的进行。

  3、弘扬民族文化,推广民歌艺术的需要。

  音乐艺术特色课程的设置,确保民歌艺术特色教育的实施,为培养音乐艺术人才提供保

  证,为弘扬民族文化做贡献。早在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就明确指出:“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

  教育,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由此看出,国家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明确

  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创建音乐艺术特色学校,设置音乐艺术特色课程,将音乐特色课程设置

  纳入教学科研工作中、就能在教学和科研体系中建立音乐学习、传播、研究和创新的架构与

  平台,发挥学校教学、科研的职能和优势就能积极实施民族优秀文化的广眨传承、深入研究

  和不断创新。

  二、音乐特色课程的资源开发利用。

  (一)

  、结合学校特色,大力开发校园音乐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与创建特色学校是相辅相成的。学校要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在课

  程开发上下功夫,要有体现音乐特色的课程设置。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

  校自身的特色,而课程的编制反过来也应根据学校自己的性质、需要、特点和条件进行。

  开展特色教育,要遵循“合格+特色”的学生培养模式。合格就是按照高考要求,培养高等

  院校音乐艺术类招生合格的人才。特色,就是要培养学生在音乐专业中有特长,有一门强项。

  根据音乐高考纲要,开设相应的试唱课、器乐课、乐理课,利用校园橱窗、黑板报、广播、校园电视,展示音乐专业班学生的演出,举行音乐会,开展各种音乐比赛,如校园歌手大奖

  赛、革命歌曲大奖赛。促进校园音乐资源的利用,培养学生音乐专业特长。

  (二)

  、结合学生实际,挖掘学生自身资源

  学生的学习渠道是多方面的,他们联系着一个庞大的社会资源。学生的学习经验来自他

  们的家庭生活,来自他们与其他孩子的游戏与交往,来自他们与社区环境、及文化的体验与

  影响,他们往往会把这些渠道获得的知识带到课堂上,通过合作学习把教材、教师、学生三

  方面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増大教育的信息量,丰富教学容。这些经验与经历,都是教学中宝

  贵的资源。教师应针对不同特点,善于挖掘学生的智意和学习性,为教学所用,使教学更生

  动更有效的开展。学生家庭中往往也有不少音乐课堂教学中可利用的资源。另外,学生的生

  活是丰富多彩的,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它能直接而强烈的影响

  人的情感,触及人心灵深处。音乐特色课程课程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育。

  (三)

  、结合地方特色,收集当地民间娱乐活动民歌民谣等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特色的地方资源作为开发校

  本课程的素材,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也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1.民歌民谣

  《十送红军》《采红菱》《回娘家》等这些民歌歌谣都是非常喜爱的歌曲,当地也有许多群众

  喜爱的,广泛流传的民歌民谣,教师可选取比较短小、精悍、易唱易记、积极向上的民歌编

  辑进教材,学生学起来一定非常有兴趣。

  2.民间娱乐活动

  采茶戏,历史悠久,让人心动,让人难以忘怀!采茶戏是一种广泛流行的戏曲种类。有着悠

  久的历史和文化涵以及艺术特色,是流行于

  ....................等省区的一种戏曲类别。由民间采茶歌

  和采茶灯演唱发展而来,继而成为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唱腔又多民歌风味,颇受群众喜爱。如《补皮鞋》、《试妻》等戏,情节都比较简单,而且都

  撷采日常的生活琐事入戏,但是靠其幽默的语言,调侃人生的态度,丰富多彩的唱腔和载歌

  载舞的表演来使观众捧腹,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生活情趣很浓。如:《大劝夫》本来是一对

  穷夫妻的辛酸史,可是却以喜剧来进行调侃;《满妹贺喜》是老夫少妻与呆汉俊妻的两对婚

  姻悲剧,亦以喜剧的手法进行表演,这正反映了赣南劳动人民充满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校适量安排这种地方特色课和课外实践活动,把当地民间娱乐活动和民歌民谣引进校园,通过"结合方言,结合媒体,结合教材,结合表演,结合欣赏,结合比赛,结合提高”的教

  学,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们在优美的民间音乐中,增进对民族地方音乐文化的了解,丰富学

  生的音乐知识,还提高了他们在音乐方面的综合能力,也为继承和发扬民族地方音乐文化奠

  定了感情基础。

  三、音乐特色课程设置的容与结构

  音乐特色教学,其实大多是冠以音乐之名,以偏概全罢了。不过是以音乐艺术为主,还包括

  舞蹈,播音,表演等其他艺术课程,这个因学校人力资源和办学条件来定。音乐学舞蹈学表

  演艺术合理设置,一般是要依据音乐艺术高考专业考试要求开设课程。

  音乐特色课程容,从省高等院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考的情况来看,我们中小学,尤其是高级

  中学的音乐艺术类特色课程容安排大致与高考一样。艺术类专业统考分为四大类别:1.美术

  与设计学类,2.音乐学类【音乐学、音乐表演(声乐)、音乐表演(器乐)】,3.舞蹈学类(舞

  蹈学、体育舞蹈、健美操),4?戏剧与影视学类【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

  持艺术、表演(空中乘务)】。其中2、3、4类都对音乐艺术类课程设置具有指导意义。2014高等院校招生艺术类省统考专业中?: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体育舞蹈、健美操、舞

  蹈表演、舞蹈编导、表演(空中乘务)等。都是音乐特色课程设置的容。

  音乐艺术特色课程,依掲高等院校艺术类招生考试科目,一般设置这些课程;《声乐》、《器

  乐》、《乐理、练耳与音乐常识》、《视唱、模唱》、《舞蹈表演、基本功测试、动作模仿》、《基

  本形态、综合素质、专项技术、成套动作》。

  《省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大纲》与2014年考试大纲相比,主要变化是

  在容上对舞蹈学专业考生,取消《视唱模唱》科目考试,《乐理、练耳与音乐常识》使用乙

  卷,而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考生使用《乐理、练耳与音乐常识》(甲卷)。甲卷分值为120分,乙卷分值为100分。(见《关于对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考舞蹈学专业考试

  大纲进行微调的公告》,2014年11月10日省教育考试院公布)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兼报

  舞蹈学专业的考生还必须参加《乐理、练耳与音乐常识》(乙卷)的考试;舞蹈学专业兼报

  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的考生还必须参加《乐理、练耳与音乐常识》(甲卷)的考试。

  课程结构上是理论基础+专业特长。基础课安排大课,所有音乐艺术类学生在一起上,其他

  专业课程根据高考需要设置,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和高考需要走班参加培训。课时是在国家

  统一的标准基础上加上校本课程时间,每周在七到八节,课程安排比较集中,一般是集中在

  两个下午或上午。

  四、音乐类特色课程设置基本条件:

  1、必须有实施特长课程的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老师的某项音乐才能是进行音乐特色教学

  的首要条件,必须是有这么个团队,有特长,有敬业、创新精神。其二是要有音乐特色教学

  场地,不能影响别的班级教学。

  2、课程设置在容上必须是独特的,至少是在本地区独一无二的。特色课程设置,要有独特

  的色彩和风格,特色课程在设置容上就要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表现。

  3、特色课程要充分引进地方音乐文化,设置民歌和地方戏曲课程容。民歌最具有地方特色,既可以弘扬地方音乐艺术文化,让学生学习音乐艺术的同时传承了地方音乐艺术,而且是掌

  握了特长,对升学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专业特长。

  4、要有音乐特长课程设置。比如某项乐器"笛子”“二胡”或者其他乐器专项,或者其他音

  乐表演特

  长课,比如歌唱、舞蹈。音乐教学虽然形成特色教学,但没有特长也不够,尤其是

  课程设置,要安排好特长教学。

  五、中小学要设置民族音乐艺术课程

  音乐特色课程设置,要重视地方传统音乐艺术和民族音乐文化课程的确定,特色课程也要

  课程特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的、地方的,才有特色。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

  发展历程,正如同志提出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长远、未来的眼光来看,这

  些学习民族音乐的学生们从学校走向社会,对民族文化、音乐的执著与热爱,注定了会成为

  热爱自己国家、热爱自己民族的国家栋梁和希望。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还将产生更为深远

  的影响,影响着周围的人,影响着自己的下一代。无形中他们将会成为传播、弘扬祖国民族

  音乐文化的主力军。记住那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一)

  、民族音乐在艺术教育中的意义

  有句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国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母语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方式更为直接地表现了民族思想情感和民族精神。就艺术教育而言,继承和发扬

  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应该摆在重要的位置。但是实际状况并非如此,比较普遍的现象是

  大多数学校在管乐团、交响乐团、合唱团投入的较多,在招生政策上对学习西洋乐器、声乐

  的艺术特长生给予优待,各种演出机会也是倾向于西洋乐器、声乐和流行音乐。与此形成鲜

  明对比,相当一部分学校对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使那些热爱民族音乐、具有民族乐器演奏技能的学生受到冷落,民族音乐受到轻视。民族音乐文化是我们的血亲,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用民族音乐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讴歌民族精神,用民族乐器诉说人

  民的心声。民族音乐正是有着它最本质的民族性,所以是其他外来音乐所不能取代的。艺术

  教育承载着继承与发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二)

  、民族音乐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民族音乐是以独具魅力的待征来表现民族精神的智慧。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对中小学生人生

  观、世界观的影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历史悠长的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中,广大的劳动人民以其卓越的聪明才智创造了许多

  不朽的音乐作品和民族乐器,用他们独具特色的表现手段与乡情韵味中,倾诉他们丰富的心

  情感,“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从古琴曲《流水》到二胡曲《二泉映月》、《江

  河水》,从琵琶曲《十面埋伏》到古筝曲《渔舟唱晚》、《战台风》等等无一不体现着时代特

  征和作者的思想。我国是个多种民族、多种文化的国家,每个民族地区都有他的音乐风格和

  特征一一高原地区的豪放高亢、江南水乡的细,膩委婉、黄土高坡的悠扬多情、音乐的清幽缠

  绵、东北民歌的热情泼辣风趣……,正是这些根植于民族文化沃土的民歌、音乐,丰富了我

  们的文化和生活,加强了各民族地区之间的了解和团结,加深了对祖国的感情。民族音乐用

  它特有的魅力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真、善、美的赞美;对黑暗、压迫、丑

  恶的反抗;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春节序曲》、《花好月圆》、《瑶族舞曲》、《火把节之夜》《长城随想曲》、《春天的故事》……以更具时代

  感的民族音乐语言,从更为广泛的角度展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人民幸福多彩的生活。

  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教育和民族乐器的训练、演奏经典音乐作品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们

  对祖国民族文化了解、学习、实践与审美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门势必会被民族音乐

  的魅力所感染、感动;势必会潜移默化的对学生冶高尚情操、树立神圣的民族自豪感产生积

  极的影响。从而激励学生为实现振兴中华民族的宏伟大志发奋图强。

  (三)、设置特色课程,确保民族音乐教育

  中国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每类音乐

  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民间歌曲中又

  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点。又如民族乐器,早在两千多年的周代就有七十多种乐器了。现

  在经常使用的乐器已达两百多种。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弦

  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这些乐器既能独奏,又能组合成各种形式和乐队进行重奏和合奏,并

  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在设置音乐特色课程的同时要特别重视民族音乐课程的设置,这样可以保证在日常音乐教学

  中加强民族音乐和民族器乐的普及。欣赏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与

  了解。例如:民融《茉莉花》不仅在我国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而且外国作曲家也把《茉莉

  花》的音乐元素及旋律吸收进了西洋歌剧中,使中国民歌《茉莉花》为世人所知。大多数人

  熟知的《茉莉花》是的《茉莉花》,其实还有的《茉莉花》和东北的《茉莉花》等,这就需

  要老师有丰富的民族音乐常识,才能够较全面的进行教学。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都有它

  的文化背景和民俗特征、风格——东北的秧歌、二人转;西北的信天游;的歌舞;蒙的长调、二人台;的花灯;的花儿;器乐作品《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雨打芭蕉》

  等等,都是我们学生需要了解的。除了了解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风情外,还要学生了解民族

  音乐及其代表人物和民族乐器的发展历史;像天华、华彦君、书同、聂耳、冼星海等,他们

  的作品与民族音乐的发展历史和时代是紧密相连的。

  每周在音乐特色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节或者一个学期固定一个下午或上午进行民族和地方传

  统音乐课程进行教学。也可以设置民族乐器小组或组织学生民乐团,改编排练一些喜闻乐见、容易掌握的中外民歌、乐曲;形式灵活多样——独奏、重奏、合奏、齐奏、民族打击乐,也

  可以把西洋乐器结合进来有机组合,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普及和

  鼓励为主,让学生在兴趣和快乐中学习,逐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喜爱。

  学生在学习民族乐器中不仅掌握了演奏技能,还能从合奏课中培养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在

  民乐团这个集体中,音乐本身就要求每一个演奏员具备高度的集依意识和责任感。合奏课不

  同于其他文化课、专业课,其他文化课缺个别人不会直接影响到他人,而合奏课的每一次排

  练、演奏音乐作品都是由所有演奏员共同参与完成的,是合作性质的集体行为。

  六、高中音乐特色课程设置分层培训,实现专业突破

  音乐特色课程设置,适应高考,科学设置,一般是将三年的专业提升训练时间划分为四个阶

  段:第一阶段是从高一开始至高二第一学期末,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夯实基础。根据学生

  意愿,对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中涌现出的具有初级音乐专长的学生进行分层,因

  材施教,确保大量后进层面的学生得到最大限度地提升的目的,同时也确保少数专业水平较

  高的学生"吃得饱”;第二阶段是高二第二学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培优扶困”。

  即按照第一阶段末的层次水平再次进行分层,着重基本技能的锤炼,提升教学难度,在整体

  推进中拔优晋级,让相当一部分优生更优,并对未能达到拔优晋级的学困生再次重组,集中

  一切力量""扶困”,进行整合提高。这一阶段后,大部分学生已做好了较为充分的考前准备,具有中上的专业水平;第三阶段是高三第一学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能力水平。即

  深研学情,化整为篆,个个击破,以培养适应个人最佳发挥的应试能力水平为主旨,安排大

  量的实战演练(模考),兼心理调适及最佳考前状态激活、专项强化提高等;第四阶段是专

  业高考备考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搞好合理分流,调适考前状态,坚定考试信心,促进

  稳定发挥。首先采用整分结合的教学方式全力以赴搞好专业省联考,然后在省外院校招生考

  试期间帮助学生澄清底子,凸现专业优势,选择报考相关学校,搞好合理分流,避免强势耗。

  特别是对未过联考线的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指导他们在外省院校的报考、考试中拿准

  考好。

  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特色课程设置

  许多中学在音乐特色课程中包含着播音与主持专业。设置播音主持特色课程,是向高等专业

  教育培养后备生源的主要渠道之一,目前开设主持人专业教育的学校有特色高级中学、艺术

  学校、社会团体、培训机构等。不同类型的高级中学、人才培养层次、为社会服务的方式以

  及在教育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身所处的地域、层次和社会发

  展对人才的需求确定自己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定位,不能简单笼统地定位为"培养从事各类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工作的专门人才”,应充分考虑自身专业的学科定位、特色课程和实现目

  标的必备条件,制定符合实际的特色课程体系。

  特色课程设置不仅仅是在现行课程之外增设新的课程,更是根据高校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发

  展要求和学校的优势教育资源,变革传统的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要根据不同院校的培养目标

  构建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防止课程设置以教师为主要依据的情况出现,把广播

  电视媒体发展和学科发展的最新成

  果以及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庾映到课程设置和教

  学容中。

  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目前大多数院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课程设置主要以阶

  段式设置为主,以语言学、新闻传播学、播音学为主干学科。课程分为:(1)公共基础课:

  包括思想道徳教育、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等课程;(2)学科基础课: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拓宽

  知识面,解决后劲不足问题;(3)专业基础课:新闻专业基础一一培养新闻工作者必备的专

  业素质;播音专业基础一一训练语言表达基本功;(4)专业课:体现专业特点,发挥专业优

  势,培养优质人才;(5)选修课:注重各方面修养的提高,兴趣及特长的强化。阶段性课程

  设置的单一性和不可选择性与主持人的职业特殊性和个性风格走向形成了很大的矛盾。为此,课程设置的特色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要依据特定类型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目标,把握主持人专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合理划分课程领域;第二,要把握不同的课程设置依

  据,处理好基础课与主干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一致性与差异性的关系;第三,要加强特色

  化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实施。

  一、以“技能”为本位的应用型主持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突出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专而深的岗位业务知识、较强的实际信息传播能力为目标,特别要围绕核心传播能力对课程容进行优化衔接、定向选择、有机整合。因此,以培养高考

  中所需的实际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不能过分强调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以

  培养技能的需要来选择教学容。在实际操作中注重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课程设置中应加

  大突出语言能力和新闻写作能力课程的比例,根据高考需求进行课程设置,课程的安排是从

  学生升学需求出发,与招生单位合作,以能力培养为基础来设计,根据主持人特殊工作岗位

  要求的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对教学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给学生设计一套定向性强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应侧重于主持专业技能与新闻传播实务的结合,在突出专业实践特色的同时亦注重

  主持专业教育的学科属性,这有利于学生在进入主持人岗位角色后,迅速地完成基础信息传

  播,显示较强的岗位适应性。专业课程如:普通话语音、艺术发声、语言表达、新闻写作、新闻编辑、传播实务、节目制作等应是课程体系的主要部分,减少理论课程比例、加大专业

  技能训练课的比例。采取语言表达能力优先方式,把发音、发声基础课作为学生的入门课程。

  二、以"素养”为本位的复合型主持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重视适应媒体的多元化需求,强化学生的语言应用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交叉。使学

  生不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较强的信息传播、加工能力,还能掌握政治、科技、经济、法律知识,为学生将来在专业领域的深造与发展创造前提条件。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具有深

  厚的人文功底、符合职业要求的专业技能、专业的交叉学科知识、较强的可持续发展和岗位

  塑造能力为目标,即从学生成为主持人的长远发展出发,课程设置以培养知识结构合理、思

  维方式灵活、可塑性强的“人”为前提,再强调作为职业需求的"主持”专业能力。课程体

  系在基础学科的前提下,强调素养的整体提升。课程设置中应加大人文基础和交叉学科课程

  的比例,给学生设计一套全面综合的长期发展储备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应侧重于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媒体人”的要求,适当弱化对语言的艺术要求,从而

  降低语言训练课程的数量,通过改造部分课程,有利于学生宽口径发展。这种方式适合综合

  类院校主持人专业学生。专业课程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概论、汉语言文学、语言表达、表演艺术、公共关系等课程应是课程体系的主要部分,减少语言训练课程比例,加大对语言

  文化、传播环境和流程整体了解的课程比例。釆取综合传播能力优先方式,把新闻传播学科

  基础课程作为学生的入门课程。

  三、以“拓展”为本位的创新型主持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具有鲜明的自身学术传统和办学特色,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根据学生的能力、个性、兴趣和爱好,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容与课程,突破传统主持人专业教育惯性的、纲性的课程排列形式,设计弹性化的课程运行机制。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具有全球化视野、独特的知识结构、较强的传播方式创造能力为目标。即突破原有升学的概念,以培养符合国际化人

  才发展需求的创新型能力为本位,课程体系在基础学科理论系统、完整的基础上,强调前瞻

  性。课程设置以前沿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和学分要求,加强国际语言能力

  和新闻信息分析能力课程,给学生设计一套既有学科交叉又有特色趋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应侧重于对学生传播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多学科媒体人才的知识要求,突出创新

  理念,以多样化方法为手段,彻底重新构造基础课程,研究开发新的课程。专业课程在新闻

  学、传播学、语言学的基础上,应涉及社会文化、跨文化交流、经济等视野较宽的课程。特

  色课程设置要依据可利用的最新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实时增减。

  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突破单一学科限制,不断地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向跨学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课程设置要不断地根据高考改革的需要和新的知识及职业岗位要求予以

  调整。课程设置的具体实施应在对应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注重课程选择的开放性、课程容的阶段性、课程模块的动态性,与学校的办学特色、优势学科、生源质量有机结合起来,寻找

  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素养提升课的科学设置比例。课程设置应实时处于动态之中,不能针对单一的主持人职业特性,而是针对主持人相关职业群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着眼于

  主持人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向,着眼于学生的多元方向、可持续发展。

篇三:音乐生对于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本人从事音乐教学已经有几十个年头,经历了早期的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教材及音乐课程改革教材,也经历了教学生认识简谱到五线谱教学法的学习,直至现在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提倡学科综合的音乐教学新理念的出现。但无论怎样,我深深地感受到,国家教育部、以及众多的音乐教育家始终注意到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却很少过问音乐教育体制的改革,诸如如何提高艺术教育在众学科中的地位,音乐教师的地位,音乐师资的培养及在学校中配备齐全的问题、如何更有效地在学校中开展艺术活动的问题等等。我认为产生上述原因:一是缺乏主管部门的监管;二是“高考”的指挥棒在有效地指挥着一切,三是音乐院校的毕业生大多不愿到基层学校任教,基层学校又缺乏音乐教师。于是学校的艺术课及其他一些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的付科的教学质量就无从谈起了,或者单凭写一篇>或论文,似乎代表不了平时的教学水平与情况。下面我就以上提出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多种形式的抓好音乐教学

  以活动促教学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但在这些活动中,最常见的要数讲公开课了,艺术课程也不例外。要多种形式的抓好音乐教学,就要开展多形式的活动,比如“器乐演奏比赛”、“唱歌比赛”、“校园艺术节”等等。作为上级主管部门要经常提倡,学校校长要重视,合理安排,使艺术教育不流于形式。虽然讲公开课必不可少,但真正让学生受到实惠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建立健全艺术教学研究体制

  我常常感觉到我是一个“孤儿”,只要省、市级艺术教研部门不开展活动,我们就只好“自习”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造成信息不灵,只好闭门造车。我觉得应该建立一个从高级学校到地方学校到基层学校的教学研究体制,健全教研,使每个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每学期都有事可做,能互相讨论,能相互传递信息,共同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总之,艺术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是一回事,艺术教育体制是另外一回事,要让艺术教育落到实处,“两回事”要共同发展。

篇四:音乐生对于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关于高师音乐专业复调技术理论课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摘要:如何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复调技术理论课教学的质量是高师音乐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作者从高师复调技术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出发提出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指出:该门课程教学应该从转变教学观念、教材重组、师资建设、对学生学习心理进行调整等四个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复调教学;高师教育;教学建议

  复调技术理论课作为教学科目在100年前中国高师教育确立之初在课程设置中就有所体现(1921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科分组办法》就规定音乐科学生专业必修科目理论课中对位法需修满40小时)。但出于种种原因时至今日复调技术理论课在高师音乐理论课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和障碍。

  一、高师复调技术理论课教学的现状

  高师音乐专业复调技术理论课发展至今无论从教材发展、课程规划、教师培养方面都已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以下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1.专业写作要求高、耗费精力大而且时间长在学生看来复调技术理论课学习艰难而枯燥;2.牵扯相邻学科知识较多且与实际创作存在距离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做到活学活用;3.复调写作技法知识琐碎而复杂但总课时量时间安排较短教师在授课中很难做到两全;4.复调知识的欠缺看似并不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所以部分学生在复调技术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抱着“不学也可”的态度。

  同时在复调技术理论课的学习中大多数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学习之前很畏惧学习过程中很头疼学完之后很迷茫。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经常会遇到学生来诉这样的苦。其实这是复调技术理论课教学乃至作曲技术理论课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音乐作品的创作牵扯到作曲技术理论课中各门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复调写作练习与实际创作存在着距离学生很难自己将所学知识综合起来做到活学活用。教师有时只专注于教授自己的课程却忽视了所教课程事实上是作曲技术理论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应该在教授好独立学科知识的前提下花心思设置一定的课时对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进行专门训练帮助学生将相关学科的知识串连起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教师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学生若不能将各门作曲技术理论课中的知识综合运用而仅仅就其中某一学科进行教学意义是不大的。

  二、教学意见及建议

  由上可知高师音乐专业复调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针对高师音乐专业复调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进行调整和完善势在必行。

  1.转变教学观念

  高师是以培养从事高、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合格教师为目标的。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各个专业的基础知识教育以及各学科间横向联系发展的教学入手侧重于对学生音乐综合运用能力进行培养。就复调技术理论课而言教师不应该把目光单纯死盯在学生的复调写作能力培养上而应以培养学生改编和创作青少年独(合)唱歌曲、器乐小曲的能力为出发点培养他们对作曲技术理论课下设各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的“学”与“用”能够真正的紧密联系起来。

  具体到复调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上笔者认为:个别专家所谓单纯“减少复调写作技法的练习”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在保证正常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加大课程中改编独(合)唱歌曲的习作量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而不是说一味的加大分析乐曲量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储备。否则这对于一名中、小学音乐教师而言他们的能力显然得不到提高。

  2.教材的重组

  很少有教材适用于所有的学校、所有的学生因而教师在拿到一本教材时还是应该从自己具体的授课对象出发对教材进行认真的分析。一般而言一本教材远远不够用教师应该在手头准备一定量的参考教材并对内容进行和理的整合。就复调技术理论课来讲教师不仅仅要参考不同教材里面的谱例而且更重要的是应该对不同教材中的教学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完善自己的教学体系。

  从教材上分析:张韵璇《复调音乐基础教程》的第一部分“二声部写作基础”学生掌握起来较容易;王安国《王安国教复调》在“三声部复调音乐”的编写上语言简洁、重点突出且安排有一定量的“用复调手法为少年儿童歌曲及民歌编配合唱”章节;赵德义、刘永平《复调音乐基础教程》在“复调音乐体裁”的讲解上详尽而仔细;孙云鹰《对位法复调音乐基础》分声部对对位法中的各种写作手法都进行了细致的讲授且安排了一定量的民歌风格写作章节等等。当然市面上还有很多优秀的教材笔者在此就不再赘述。

  3.师资建设

  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靠师资建设的推进。师资建设不是简单的扩大教师队伍也不是一味提高教师的学历和职称。师资建设应该从教师的本职工作出发使教学朝向一个有利于学生获取有价值知识的方向发展。教师的娴熟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及广博扎实的基础功底是首先应该具备的。其次应鼓励教师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充实的教学内容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随时对教法进行必要的调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增加他们的创作欲望。当然我们在要求学生提高作曲技能课各门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也应从这个角度去提升自己的水平。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音乐作品创作是一个积累经验的好方法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音乐作品的写作和创作能力。

  4.对学生学习心理进行调整

  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复调技术理论课是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出现的可见它处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上。恢复高考以来中国的中、小学音乐课因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制度的制约要么被忽略要么在教学中只作为一个“换换脑子”的工具出现。近些年来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育已经成为了我们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音乐课教科书也在不断的改进可见音乐教育对教师业务能力的要求正在逐步加大。从这点上来讲需要要求从事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师具备更强的业务能力所以要改变学生对复调技术理论这门课程的错误认识引导他们加强这方面理论的学习以便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

  乐曲的写作和创作是一个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一个人的情绪、思想、精神状态又对其起着一定的作用。例如:当作者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时往往创作迅速作品质量高。而当作者精神举丧、情绪低落时精力不易集中创作往往拖沓、实质效率不高作品质量也不佳。作为教师应该注意排遣学生的不良情绪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发现他的每一个优点肯定他的每一个进步以使学生能在好的心理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与写作练习中去。

  高师音乐专业的复调技术理论课具有它的特殊性但是随着它在教学中的地位不断受到重视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日益提高高师的复调技术理论课教学也正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笔者相信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下高师音乐专业复调技术理论课教学一定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张韵璇编著.复调音乐初级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__年版

  [2]王安国编著.王安国教复调.湖南文艺出版社,20__年版

  [3]赵德义、刘永平编著.复调音乐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4]孙云鹰编著.对位法复调音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__年版

篇五:音乐生对于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临河一职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临河一职音幼分校编制

  负责人:张红

  一:音乐专业行业背景和社会需求分析

  1.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高校选拔人才方式方法也逐渐清晰明朗。在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各方面人才需求大幅增加,人们逐渐理解音乐的重要性。美音乐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在这种形势下,许多高校适应社会的需要增设了音乐专业。音乐不再是冷僻学科,因而受到很多家长和学生追捧,认识到学习音乐将是通向大学殿堂的又一条通道。音乐专业的考试,对于学生来说不是简单的唱歌或者乐器演奏,而是基于一定的文化基础上。不仅专业课考试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且在各个高校依据培养人才的侧重不同,在高考录取时也不仅是有一定文化课分数就可以了,每年对学生的专业课和文化课逐年增加。全国设置音乐专业院校越来越多,音乐学院从原来的八所增加到现在的十所,各大综合类大学都开设了音乐专业并且招生数量也大大增加。。进入同样的重点大学,音乐生比普通文理科学生的文化课要求相对较低,这是音乐专业的高考优势之一。

  2.音乐类大学生毕业就业机会远远优于文理科毕业生,学习音乐具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极高度的工业发展史,在这个进程中,世俗化是其内在应有的现象,尤其体现于城市中的流行音乐;这种伴生的流行音乐的生长与发展又必然依赖现代传播媒体以及高技术,因此,音乐学与大众传媒的结合已经成为现今音乐领域的主要运行方式,从而成为该专业毕业生值得探索和发展的重要领域。

  音乐学专业主要到高、中等专业或普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和文化机关、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工作。

  3.通过学习音乐可以使学生拓宽就业路子,扩大就业选择的机会,即使将来毕业不从事音乐工作,更多的单位还是愿意接受那些有音乐基础和一技之长的学生,因为他们的整体素质、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比一般学生思路开阔,思想活跃,更有力于将来的发展。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进步,各种不同风格和体裁的音乐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当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民众审美需求的日益提高及国家对艺术文化的重视、推广,人们对音乐的审美需求不断增加各类音乐专业人才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音乐类专业人才就业前景看好,社会需求旺盛。

  二:就业方向和职业能力分析

  音乐表演专业就业前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日益相互交融,音乐艺术已逐渐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培养全面发展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综合型(具备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创新型(具备音乐创造以及通过音乐教学来启发和促进创造精神发展的能力)的音乐人才。探寻适合我国发展状况的高校音乐教育模式,是当前音乐教育面临的重要工作任

  务。音乐表演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文学类中的艺术学类,其中艺术学类共27个专业,音乐表演专业在艺术学类专业中排名第14,在整个文学大类中排名第38位。截止到2013年12月24日,37330位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中应届毕业生工资2811元,0-2年工资3544元,8-10年工资3562元,10年以上工资4562元,3-5年工资4443元,6-7年工资6999元。音乐表演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广州。薪酬最高的地区是芜湖。音乐学专业就业前景:从大部分院校的音乐学就业情况来看,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都不错,研究生毕业后主要集中在各教育系统和相关单位从事教学研究与传授工作。音乐领域所需要的人才有其特殊性,先是表演人才、创作人才和理论人才,后来有了教育人才,发展到今天,又发掘了炙手可热的市场管理人才。音乐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高、中等专业或普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和文化机关、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工作。

  三:近三年内蒙古自治区音乐专业课考试的形式及特点分析

  近几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音乐专业课考试主要以内蒙古招生办统一组织的音乐联合考试(简称“省联考”)、内蒙古省外高等院校根据学校招生要求组织的单独专业课考试(简称“省外单招”)和内蒙古省内的各别院校的音乐专业对专业课有特殊要求的单独专业课考试(简称“省内单招”)三种形式。省联考考试内容包括主专业(声

  乐,器乐,视唱为面试部分),练耳,乐理(为笔试部分))三个科目,每位高考音乐生必须参加三科考试。联考总分为300分,期中面试270分(主专业240分,视唱30分),练耳20分,乐理10。,只有在省联考中总分达到当年内蒙古自治区招生办划定的分数线学生才能获得联考合格证,才能具备参加省外单招考试资格。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学生可以根据省联考成绩进行选择一些省内的院校、承认内蒙古省联考成绩的省外院校以及独立学院。省联考的成绩对每个高考音乐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考生是否可以参加省外单招考试的资格,还关系到能否选择填报志愿院校的资格。所以说,联考成绩的高低可以决定考生在选择报考省外专业课单招的考试时,可以参加较高学府的选拔;对于联考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在报考省外单招院校的时候,选择上就要有一定的阶梯性,这样才能保证获得专业课合格证的机会大一些。每年内蒙古的联考考试的合格证的发放率为百分之六十多,没有通过的那百分三十多学生,不能参加省外的单招考试,只能通过选择高职院校。

  四:音乐高考的录取方式分析

  1、在获得专业课合格证后,依据高考文化课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这类的院校比较少,这种录取方式对于我校的学生来说,是不具备明显的优势。因为我校的生源处于第三梯队这样的一个层次,大部分学生的文化综合素质不高。

  2、文化课达到标准后,依据专业课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这类的学校比较多。省内外的大部分院校都是按这种录取方式录取的,例

  如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艺术学院、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等。这种形式对我校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也是音乐专业学生考入名校最适合的录取方式。虽然他们的文化课成绩不理想,但是通过三年音乐专业课学习弥补文化素质的不足,实现自己人生的突破。

  3、文化课专业课全部过关后。将文化课成绩和专业课按一定比例折合后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例如:西安音乐学院陕西实发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通化师范学院等等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课或文化课的优势选择性的进行报考,进而提升自己的升学机率。

  五:人才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

  (一)基础文化、思想理论知识:(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体育、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住校生管理制度》)

  (二)基础专业理论课与专业技能(声乐、钢琴、视唱练耳、乐理、音乐欣赏)

  2、能力结构

  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在理论的的指导下有独立演唱声乐曲目以及基本的钢琴演奏能力。

  艺术表演能力:具有独立上台表演的能力。

  扎实的工作能力:吃苦耐劳和扎实的基本功的能力。

  3、素质结构

  思想道德素质: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队意识。

  文化素质: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素质、文学艺术修养、人际交往意识。

  专业素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具有时代性的创新能力等素质。

  管理素质:具备本专业范围内优秀的管理方面的素质。

  六:课程体系开发

  (一)课程体系开发设计思路

  音乐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是:以音乐学院附中为楷模,以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高考强化训练丛书为参照制定专业课大纲、计划及要求,在实践中探索既注重基础,又要科学合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不可死搬硬套。总之要做到方向性,原则性,灵活性,实践性相结合。切实需执教者领悟音乐的原本,启发学生的认识理解表现和培养刻苦,探索精神,即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又教会学生专业学习后实践表演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开发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且有针对性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必须坚信大部分学生都具有学习音乐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音乐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最大动力。音乐课程强调通过发挥音乐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级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音乐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并且要突出学生的个人特点,因材施教避免千人一面。

  3、关注文化与生活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音乐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音乐的特征、音乐表现的多样性以及音乐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4、注重创新精神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而音乐课程恰恰是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非常好的载体和途径,音乐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

  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七:课程的教学建议

  1.音乐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和舞台实践能力的培养。

  2.音乐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作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音乐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音乐艺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6.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实践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锻炼以及舞台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8.教师应尽可能尝试互联网等资源让学生开拓视野,加强艺术鉴赏力,了解最新的专业动态和方向。

  八:课程的基本原则:

  1.渐进学习原则:知识渐进、技能渐进、学习内容渐进、活动设计渐进、科学性渐进、文化渐进。

  2.活动原则:鼓励全员参与、诱发学生主动参与、由学生自己设计活

  动。

  3.创造原则:组合法、扩形法、缩形法、变换法、联想法、模仿法、反用法。

  4.艺术的综合原则:让音乐融入舞蹈教学、让舞蹈跃音乐教学、把戏剧移入音乐教学、把诗歌引入音乐教学。

  九:课程常用的教学模式

  1.讲授与训练的模式

  2.实践与操练的模式

  3.感受与表现的模式:直观感受

  4.课程与讨论的模式

  5.欣赏与批评的模式

  6.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模式

  十:课程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发现法、演示法(示范教学法)、情境法、尝试法(试误教学法)、练习法、参观法、留空法、评鉴法

  十一: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

  2.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

  4.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

  十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教师自我上,课程强调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课程强调合作

  十三:教学组织与实施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活动安排

  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一览表(表一)

  课

  课

  学时计划

  程

  程

  序课程性类

  号

  名称

  理论实践总课质

  别

  教学

  教学

  时

  1文化基础课

  2345678专业基础课

  910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体育

  声乐

  钢琴

  视唱练耳

  47640403535358524481668402042108考核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23456期中期末考试

  考试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544333122884544333122884214365443331228842143654433312288421436222222012168842840666777140000042必

  修

  课

  小计

  11乐理

  12小计

  合计

  14364556(二)专业核心课程介绍:

  共四门专业核心课程,分别是:《声乐》、《钢琴》、《视唱练耳》《乐理》,分五学期进行教学实施。

  第一学期14节×17周=238节,分别为声乐钢琴8节/周;乐理2节/周;视唱练耳4节/周。声乐中歌唱的呼吸,气息的运用,简单

  的发声练习;钢琴拜厄和哈农练指法;视唱练耳的基本节奏型和音准训练;乐理从音的产生开始以及认识基本的节拍小节线等等,建立正确入门的过程。

  第二学期

  14节×17周=238节,分别为声乐钢琴8节/周;乐理2节/周;视唱练耳4节/周。各科目的深入学习。

  第三学期

  14节×17=238节,分别为声乐钢琴8节/周;乐理

  2课时/周;视唱练耳4课时/周,通过模拟高考的技能大赛检验学习效果积累实践经验。

  第四学期

  14节×17周=238节,声乐钢琴8节/周;视唱练耳4节/周;乐理2节/周。声乐和钢琴属于技能型课程需要不断加强实践能力。乐理和视唱练耳的程度按照教材的要求去做。

  第五学期

  28节×17周=476节,声乐16节/周;视唱练耳8节/周;乐理4节/周。本学期学生进入专业课集训阶段,根据学生的情况,可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瞄准高考院校方向,结合学生文化课及与高考有关的因素,找准定位,能力强的冲刺音乐学院进行技巧性训练,能力中等的进行拔高训练,能力差的进行过关训练。否则会耽误学生或误入歧途,是学生在高考中失利。本年度一定要瞄准报考院校所考内容。分层施教,对症下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声乐》专业核心课程介绍:

  声乐课程整体分为五个学期实施。第一学期主要是认识几种唱法了解几种唱法的特点,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掌握正确的气息以及呼吸方法,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以及歌曲训练。第二学期掌握歌曲的几大共鸣腔体以及各腔体之间的协调工作以及比利分配,歌唱的咬字吐字训练。第三学期在基本的气息以及腔体建立以后进行声音位置的训练,这时声音的管道训练进本形成。第四学期在前几个学期训练的基础上演唱的各个要素基本实现后要进行的是整体歌唱的训练,掌握声音的整体分配,各司其职并协同工作获得好的声音。第五学期已经进

  入集训阶段主要进行技巧与拔高训练,也是学生技术进步的关键期,训练强度与时间加大是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2.

  《钢琴》专业核心课程介绍:

  钢琴课程整体分为五个学期实施。第一学期基础弹奏的基础:放松与支撑。身体的相对放松以及手指第一,第二,第三关节的支撑,这对以后的弹奏声音及速度起关键作用,也为钢琴的入门阶段。第二学期连奏,运用力量转移来连贯弹奏。初步体会音乐的线条与乐句,气息及简单的音乐乐思,此时同事进入手指单纯练习,以达到初步的独立和灵活。第三学期在有初步弹奏能力的基础上运用技术技巧训练,同时加入小型乐曲来培养学生对以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一定的表现力。第四学期因个体差异要分层分组及个别想结合而因材施教,同时横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乐曲演奏,有高考的学生要进行强化训练。第五学期作为音乐专业无论声乐合适器乐,钢琴都是一门核心素养课。此时,高考备考为主bong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提前练习大中型乐曲并加强或针对性练习,扬长避短使每个学生都能取得最好的成绩。

  3.

  《乐理》专业核心课程介绍:

  乐理课程整体授课分为五个学期实施,第一学期从音的产生原理,音的物理属性入手,学习乐音体系中音名唱名及音与音之间的关系;音律,简谱,五线谱记谱法,节奏节拍的内容。第二学期主要是记谱中的各种记号,音程内容;第三学期主要是调与调式,调与调之间的关系,民族调式;第四学期内容是和弦的种类及构成;第五学期进入综合学习阶段,带领学生做高考模拟试卷,总结各类题型的处理方法,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4.《视唱练耳》专业核心课程介绍:

  视唱练耳课整体授课分为五学期实施,第一学期主要是识谱阶段,能视奏简单的节奏型连接;视唱级进、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旋律

  音程并能对其进行听辨分析。第二学期主要是在掌握第一学期教授

  内容的基础上,对识谱进行速度和精准度上的进一步提高,能视奏复杂节奏型及节奏型之间的连线;视唱大小六度、大小七度旋律音程;能听辨简单的和声音程连接、节奏,初识三和弦;第三学期主要是对视唱旋律在调式调性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分析,掌握整体效果及要求;对艺考程度的单音、音程、节奏在听辨上能做到整体把握;能听辨简单的和弦连接及简单的旋律片段。第四学期主要是能用各种方法听辨出三和弦、七和弦;在旋律听辨上加大难度,并要求对旋律能进行性质分析;能视唱三升三降以内的旋律片段。第五学期主要是专业集训,听辨区内外艺考题型,并让学生分类整理教学内容;视唱难度要达到艺考要求并有所延伸。

  (三)教学资源建设及配置要求

  1.师资队伍:

  现有专业课教师6人,均为本科学历。副教授1人,学科带头人1人。

  (详见表三)

  现有文化课教师17人,研究生学历1人,其他均为本科学历。高级职称8人,学科带头人13人,骨干教师14人,双师型教师6人。(详见表四)

  2.课程教材:

  美术绘画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表二)

  类别

  文

  科目

  语文

  序号

  1234561教材名称

  人教版必修1人教版必修2人教版必修3人教版必修4人教版必修5人教版选修1-1人教版选修1-2人教版A必修1备注

  化

  基

  础

  课

  数学

  234567人教版A必修2人教版A必修3人教版A必修4人教版A必修5人教版A选修1-1人教版A选修1-2人教版必修1人教版必修2人教版必修3人教版必修4人教版必修5人教版必修6人教版必修1人教版必修2人教版必修3人教版必修4人教版必修1人教版必修2人教版必修3人教版选修1-1人教版选修1-4人教版必修1人教版必修2人教版必修3人教版选修1-1人教版选修1-2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声乐卷

  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声乐卷

  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声乐卷

  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声乐卷

  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声乐补充卷

  哈农

  车尔尼

  哈农

  车尔尼

  钢琴基础教程(高师)

  钢琴基础教程(高师)

  钢琴基础教程(高师)

  基本乐理通用教材

  高考音乐强化训练视唱练耳卷

  基本乐理通用教材

  高考音乐强化训练视唱练耳卷

  英语

  123456政治

  1234历史

  123456地理

  12345专

  业

  基

  础

  课

  声乐

  钢琴

  乐理

  视唱练耳

  基本乐理通用教材

  高考音乐强化训练视唱练耳卷

  基本乐理通用教材

  高考音乐强化训练视唱练耳卷

  基本乐理通用教材

  高考音乐强化训练视唱练耳卷

  3.实训室:

  音乐专业校内现有专业课实训室27间、声乐教室3间、舞蹈室3间、琴房20间、音乐厅2层可容纳1000人观看演出。教师办公室4间,每位教师均配备电脑一台,能够满足教师课下备课查看需求。实训场地面积及设备购置能满足学生需要。

  4.建立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以校园网站的专业教学资源应用平台为依托,围绕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训环节、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模式进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包括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教案、学案试题、近些年高考真题、美术高考相关相信及实习实训视频,多媒体教学资料等。

  十四:教学考核与评价

  (一)专业理论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专业理论课的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和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中、期末成绩占到70%主要包括视唱练耳课和约乐理课。平时成绩由任课老师评定,包括上课考勤、课堂纪律、课上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期中期末考试笔试完成,期中视唱课通过面试来完成。

  (二)实训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实训课的考核由平时考核与期中、期末专业考试考核组成,共100分主要包括声乐课和钢琴课的考核。平时考核成绩占30分,期中、期末专业考试考核占70分。1.平时成绩考核与评价(此项分值30分)

  平时考核成绩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进行考核,学生学习进度回课情况以及效果记录在册,作为收集学生平时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⑴学生出勤情况记录;⑵学习回课记录;(3)自我评价及他人评价记录;(4)期中(期末)教师总体印象评价。

  2.期中(期末)成绩考核与评价(此项分值70分)

  期中(期末)成绩考核与评价主要由学生现场演唱,演奏并且全体音乐学生观摩考试全体专业老师打分产生考核结果。包括:演唱演奏的基本能力的考核(占考核分的70%)。⑵演唱演奏的表现力考核(占考核分的15%)。⑶演唱演奏的技巧性考核(占考核分的15%)。

  十五:本培养方案开发教师团队

  音乐专业专业课教师队伍一览表(表三)

  序性学科

  双师骨干

  任教科目

  姓名

  学历

  职称

  号

  别

  带头人

  型

  教师

  1张红

  女

  本科

  中一

  校级

  2王宏

  女

  本科

  中高

  市级

  3张月琴

  女

  本科

  中一

  校级

  456吴润园

  男

  本科

  孙慧君

  男

  本科

  白文浩

  男

  本科

  备注

  校级

  市级

  声乐

  钢琴

  钢琴

  声乐

  是

  校级

  校级

  中二

  校级

  中一

  校级

  中一

  校级

  校级

  视唱练耳

  区级

  乐理

  音乐专业文化课教师队伍一览表(表四)

  序学科

  双师骨干

  任教科目

  姓名

  性别

  学历

  职称

  备注

  号

  带头人

  型

  教师

  语文

  1郭燕

  女

  本科

  中高

  市级

  是

  市级

  2田丽英

  女

  本科

  中一

  3李娇英

  女

  本科

  中一

  校级

  校级

  语文

  语文

  数学

  数学

  数学

  英语

  英语

  政治

  政治

  4寇晓燕

  女

  本科

  中高

  市级

  5李海燕

  女

  本科

  中高

  6任瑞成

  男

  本科

  中一

  是

  市级

  校级

  7贾风龙

  女

  本科

  中一

  8梁淑敏

  女

  本科

  中二

  9张宝山

  男

  本科

  中一

  10韩二虎

  男

  本科

  中一

  区级

  校级

  历史

  朱美玲

  女

  11本科

  中一

  区级

  校级

  历史

  高立峰

  女

  12本科

  中一

  区级

  历史

  陈娇

  女

  13本科

  中二

  地理

  杜改清

  女

  14本科

  中一

  地理

  李晶京

  女

  15研究生

  中二

推荐访问:音乐生对于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课程设置 建议 专业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