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城市地理学【五篇】(精选文档)

城市地理学【五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6-22 09:00: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城市地理学范文第1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城市群逐渐成为旅游发展赖以依存的区域主体。从目的地角度出发,城市群旅游地是以城市群为地理单元,由旅游吸引物、设施(基础设施、专用服务设施)、社区有机结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市地理学【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城市地理学【五篇】

城市地理学范文第1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城市群逐渐成为旅游发展赖以依存的区域主体。从目的地角度出发,城市群旅游地是以城市群为地理单元,由旅游吸引物、设施(基础设施、专用服务设施)、社区有机结合,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区域。从内涵上看,城市群旅游地既在空间上表现为城市之间高度连接所形成的地域网络系统,又在产业上表现为区域竞争与合作机制下的旅游产业与区域要素、其他产业以及区域发展的关联整合。但无论是空间上的网络体系,还是产业上的集聚形态,本质上都是由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构成一定地域空间上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等众多因素的有机整体,即城市群旅游地域网络空间是一种特殊尺度类型的旅游“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单个城市相比,主要体现为城市间高度连接所形成的整体效应和总体形象,强调综合性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以推进整体旅游目的地建设,因此,城市群旅游地域网络空间是对城市“点”状旅游地域系统研究的纵向延伸,是旅游与城市关系的一种空间尺度的深入和扩展,是城市旅游网络式发展的结果。

综合已有文献,国内外关于城市群旅游的相关研究日渐丰富,主要涉及城市群旅游竞争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旅游经济联系与关系、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城市群旅游形象、城市群旅游竞合与一体化、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但从城市群旅游地域网络空间的本质出发,将其纳入到旅游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框架下,才能寻找到区域旅游由城市向城市群扩展的地理学逻辑。

一、关于旅游地域网络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

(一)基于主体――旅游客流视角的空间结构研究

游客作为参与旅游活动的重要主体,其空间行为与分布影响着旅游地域网络空间结构的变化。国内外诸多学者以旅游客流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大量研究,如安德烈亚斯(Andreas)对旅游者行为、马耀峰等对中国入境旅游流、保继刚等对国内客源市场、张红等对桂林境外游客、涂建军对四川省入境旅游流、宣国富等对三亚旅游流、杨新军等对西安国内游客的空间选择模式等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少数学者也开始关注旅游流的内聚和集散模式,为旅游流空间扩散与旅游地域空间结构演化共同作用于旅游地域系统演化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基于目的地――区域发展理论的空间结构研究

国外研究多是运用区位论、核心―边缘理论模型等提出了多种描述旅游空间结构的模型与分析方法,主要注重旅游空间分布状态分析,对优化旅游区空间结构、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但对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尚缺乏深入探讨。随着系统性思维在旅游研究中的深入发展,国内学者不断尝试利用中心地理论模型、旅游目的地地带模型、核心―边缘理论模型、“点―轴”扩散模型、环城游憩带等经典模型对各种尺度的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中国化探索与实践。如利用核心边缘理论对南岳衡山、四川省和沈阳、大连的分析,利用环城游憩带理论对上海和北京的分析,利用点―轴系统理论对中西部地区和辽宁省的分析,利用旅游目的地带模型对武汉、长三角、大三峡等地的分析。此外,还有学者借鉴诸如空间拓扑理论、城市发展耦合理论、区位论、小波理论等对旅游地域系统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

二、关于旅游地域网络空间演化的相关研究

(一)基于时空视角的演化研究

旅游地域系统演化作为一个时空交替过程,既包括时间上的过程发展,又表现出空间关系的变化,从而形成某种特定的时空模式。关于时间模式,生命周期理论为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反映了旅游地域系统存在其发展演化的规律。国内外诸多学者均以该理论为依据对旅游地的时间演化模式进行分析,但由于缺乏有力的深层次论证和对旅游地演化原因的分析,而一直引起学术界的争议。关于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的演进模式,我国旅游地理学者主要尝试运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加以解释。如汪德根、马晓龙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旅游地空间结构模式的总结,刘峰运用“点―轴”理论对数个孤立旅游地逐步发展成为一定空间网络结构的研究,马勇对旅游网状形态的分析,刘俊对旅游地系统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的研究等。

(二)基于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戈曼森(Gormsen)从空间结构和空间动力学视角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学者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生态型旅游地的地域系统演化研究成为内容主体。近年来,将系统动力学的思维模式和动力原理应用于景观生态系统研究、旅游规划研究和旅游经济运行研究的做法也逐渐兴起;
而对特定类型旅游地发展模式演化研究的文献则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而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到古村落型旅游地、城市型旅游地和湖泊型旅游地等。在这个方面,还有学者采用如复杂系统的组织演化理论、系统学分析的理论、自组织的理论等不同的研究方法,以多维空间为对象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从动力机制角度研究了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得到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是推动区域旅游发展重要动力的结论。

三、研究不足

城市地理学范文第2篇

一、把握好城市化进程中的大方向

多年以来,中国始终把发展中小城镇作为城市化的重要方向,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据2004年对全国各省150多个城市的统计,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人均用地分别为:特大城市84.5平方米,大城市96.7平方米,中等城市117平方米,小城市150平方米,个别的达到300平米。大城市和小城市相差约50-60平米。我国有1.9万个建制镇街区和5万个乡政府所在地。如果我国采取中小城镇发展为主的城市化模式分散配置土地,那么中国的土地问题将更加严重。因此,我认为要把握好城市化进程中的大方向,应当逐步建立起以大都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严格控制乡镇乃至中小城市的数量和规模。城市化进程在空间上是一个集约化的进程。集约程度越高的地方,经济活动的效率越高。提高城市化人口的聚集度,是提高土地集约程度的最有效途径,也是其他许多国家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成功之路。

二、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规划既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蓝图,也是有效调控土地资源配置的源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科学合理将在一定时期内决定地方经济能否健康、持续发展。要重点做好交通道路、广场、公共绿地以及学校医院等教育卫生文化娱乐公共基础设施用地的规划。合理布局城市中央商务区(CBD),中央居住区(CRD)等集中区。注重新增建设用地与现有城市功能和产业布局的衔接,以及工业用地的数量和布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重要依据,是国家调控土地利用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强的法律性和权威性。多年来,土地利用规划在一些地方形同虚设,企业家可以凭借投资项目提出改变规划的要求,政府部门为企业跑规划修改,使“规划跟着项目走”;
市长可以无视既定的规划提出城市发展的新构想,使“规划跟着市长走”。这样,国家通过规划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功能就大打折扣。所以要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效力,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三、重中之重是做好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城市土地的利用不能只局限于平面,要扩展至空间,在不影响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适度提高建筑高度,提高建筑密度,提高建筑容积率,从而增加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效益。严格控制高档别墅等低容积率用地项目的建设,大力推动工业园区内多层厂房的建设。

通过土地置换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市区有许多工业企业、仓储用地,它们一般占据良好区位、占地面积大,但单位用地效益低。为了提高城市市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可以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指导下,通过土地置换和企业改制等方式,对这部分存量土地进行调整,“退二进三”优化市区土地利用结构。腾出的土地调整为金融、贸易、信息等第三产业。另外,积极做好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工作,同时加大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盘活存量用地。充分利用已开发的土地资源,使土地资源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四、城市土地开发利用要注意环境保护

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是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重要命题。

一些城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只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忽略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破坏了原有的蓝天绿水,致使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必须是建立在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之上的,维护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应加大对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治理力度,防止工业三废对土地环境的污染;
加强对生活垃圾的分类管理和无害化处理技术水平;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五、处理好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

城市地理学范文第3篇

1.研究区域概况

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规划范围为龙泉山脉周边地区,包括金堂县、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双流县和新津县五个区县的47个乡镇,总面积1556km2(图2)。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发展的首要条件是生态环境的恢复,通过生态保育和恢复重建工程提升其环境容量及生态承载力,发展以绿色植被为基础的森林—农田—水域生态系统,充分发挥龙泉山自然生态区域的系统服务功能,平衡都市碳排放并为人们创造自由呼吸新鲜空气的绿色空间,使之成为成渝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持及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一个良好空间载体。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生态环境建设应符合成都市城乡国土绿化发展总体规划,与周围景观相协调。根据周围环境和城市总体规划,适当建设旅游点、森林公园等配套设施。龙泉山属于生态脆弱带,目前形态和景观特性与规划的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和成都市发展现代田园城市的规划目标相差较远,因此必须以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原理为依据,同时与景观再造相结合,增加景观异质性与多样性,提高视觉效果。龙泉山生态建设应既恢复其生态功能,又尽可能地发挥土地的使用价值,在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方面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龙泉山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通过分析龙泉山的生态环境现状,研究龙泉山的自然本底情况,综合评价龙泉山的生态敏感性,并结合龙泉山五区县开展的生态恢复与生态屏障建设工程及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提出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区划及分区控制策略,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保育规划,从而为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提供生态保护与修复策略。

2.研究方法

通过详细解读龙泉山各区县已有规划或环保政策,深入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质量,通过实地考察龙泉山地区的土地利用、水系组成、生态系统状况、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结合龙泉山五区县已有规划或环保政策,全面掌握龙泉山地区生态系统变化情况及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龙泉山生态敏感性,探讨龙泉山用地规划,将龙泉山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功能区,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政策建议,使龙泉山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项目有机结合(图3)。

3.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

3.1基本农田保护的冲突

龙泉山生态旅游区很多划为基本农田的丘陵耕地坡度在20°以上,属于水土流失易发区,土壤瘠薄,并不适合农作物耕作,而是需要退耕还林的地区。但是,龙泉山地区普遍存在土地生产力低且不适合农作物耕种的坡耕地被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使龙泉山普遍出现无耕地可施的情况,坡耕地的农业发展又不利于山区的生态保护,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水土流失现象。而且,龙泉山地区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的饱和又导致生态林建设用地紧缺。

3.2自然资源匮乏

龙泉山地区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较低,森林的屏障作用还未形成。区内仍有疏林地,未成林地及无林地,现有公益林面积中无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龙泉山地区山丘由于土层瘠薄、干旱少雨,及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现状和长期以来林业投入不足,致使植被呈退化趋势。加之坡耕地比重大,与林地相嵌分布,形成明显视觉”裸窗”,坡耕地长期耕作,致使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愈耕愈薄,耕作收入入不敷出,形成恶性循环。龙泉山生态环境的建设任务相当急迫且艰巨。

3.3水土流失严重

龙泉山地区的坡耕地普遍发展林果业,其中,以龙泉驿区的林果业最为发达。龙泉驿区的优质水蜜桃、枇杷、梨等水果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产量达2亿kg,成为著名的优质水蜜桃产地。但是该区农民的传统果树管理方法却导致了水土流失的现象。

3.4粗放式森林旅游业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家乐”应运而生,对丰富群众物质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龙泉山地区的“农家乐”生态旅游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不但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但是,龙泉山地区的精品农家乐数量少,低层次重复的农家乐数量多,小型农家乐以““撒沙”的形式遍布整个丘陵,出现了无序发展的现象,影响了周围环境。

4.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敏感性评价是综合评价一个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人口负荷、土地利用合理程度及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性指标,是生态系统对各种环境变异和人类活动反应的敏感程度,用来反映产生生态失衡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是这个区域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生态敏感性分析实质上是对现状自然环境背景下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明确的辨识,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区域。通过评估龙泉山的生态敏感性,对生态价值相对较高、生态系统相对较敏感的区域,进行积极合理的保护;
将生态价值相对较低、生态系统敏感性相对较弱的土地作为适宜建设用地。保障土地的合理利用、保护健康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效益、逐步改善已经恶化的自然环境,为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4.1评价因子

生态敏感性分析遵循生态优先原则、综合性原则和因地制宜原则,通过对成都市龙泉山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要素进行调查研究,依据对土地利用方式影响的显著性及资料的可利用性筛选出评价因子(表1)。

4.2生态敏感性评价

依据龙泉山地区植被指数敏感度的统计分析,不敏感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5.34%;
轻度敏感区占15.64%;
中度敏感区占35.20%;高度敏感区占43.23%;
极敏感区占0.59%。其中,龙泉山西南部的双流县和西北部的青白江区的植被条件最好,其敏感度最高,中部的龙泉驿区和东北部的金堂县的植被条件较差,其生态敏感性较弱。依据龙泉山地质灾害敏感度统计分析,不敏感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2.43%;
轻度敏感区占13.44%;
中度敏感区占40.09%;极敏感区占34.04%。其中,龙泉山地区东北部的地质敏感度最高,为地质灾害易发区,西北和西南部分的地质条件较好,其敏感度较低,中度敏感度的地区分布最为广泛。依据龙泉山地区水土流失敏感区的统计分析,不敏感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2.87%;
轻度敏感区占71.39%;
中度敏感区占8.39%;高度敏感区占12.53%;
极敏感区占4.82%。龙泉山地区水土流失生态敏感度的空间分布极为不均,高度敏感区和极敏感区集中于丘陵山地,造成丘陵山地的生态敏感度显著高于平原地区。依据龙泉山土地利用敏感度分区的统计分析,不敏感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1.21%;
轻度敏感区占6.84%;
中度敏感区占42.23%;高度敏感区占3.65%;
极敏感区占36.06%。由于基本农田园地和林地主要分布于东部丘陵山地,因此,龙泉山地区东部的土地利用生态敏感度显著高于平原地带。

4.3综合评价

城市地理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景观生态学 斑块——廊道——基质 生态绿化格局

Abstract:Urban planning of green space system in urban land use planning framework, all kinds of urban green spaces and green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of Victoria to carry out overall planning and rational distribution. L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 Ecology) is to study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landscape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science. The face of the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problems that exis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interpret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and analysis, landscape ecology to explore some of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its applica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in order to improve city green ecological and scientific planning.

Key words:Urban planning of green space systemlandscape ecologypatch-corridor-matrixEco-Green pattern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涵

1.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概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在城市规划用地范围内,对城市中各类绿地和市域大环境绿化进行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人居环境优化,城市休闲游憩和社会文化品质的提高,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指导城市开敞空间(open space)中各类绿地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1]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现存问题

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因过多依赖经验和强调感性思维,使规划不同程度出现分析不客观、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强、地域特色缺乏、可操作性差等一系列问题,并导致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面临巨大的挑战。[2]

2.1绿地系统规划缺乏相关学科的理论指导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城市绿地同样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影响城市绿地系统的因素很多,所以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所依赖的理论也是不胜枚举。比如基于生态效应的绿地系统规划,基于社会效应的绿地系统规划,基于防震减灾效应的绿地系统规划等。由于规划研究的范畴太广,规划师又不可能作到面面俱到,所以导致规划不能挖掘各种理论的真正内涵,而变的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笔者认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应该以生态理论为依据进行布局。

2.2绿地系统规划科学性不足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其专向规划。其布局原则一般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结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规划人员多依赖经验凭借规划设计的直觉和本能,强调规划设计的艺术性、技巧性和对形态的唯美追求。[3]而对规划布局的科学性与逻辑性置之不理,造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缺乏对理性的思考。

2.3绿地系统规划的可操作性差

有些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缺乏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当从宏观层面确定城市绿地的总体布局,指导下一层级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绿地建设。但是目前,绿地系统规划缺乏与下一层级绿地空间规划的合理衔接。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关于每一个地块的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的确定主要依靠规划师的经验和感性认识,有些地段的绿化体系与绿地系统规划所制定的目标格格不入。造成总规层面绿地系统规划可操作性差的原因,并不能全归因于控规对总规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置若罔闻,应该从总体规划绿地系统的不合理布局中去寻找。

3 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应用研究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对生物活动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科学。它以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与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的结构(空间格局) 、功能(生态过程)和演化(空间动态) 。[4]

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区域生物种群的保护与管理,环境资源的经营管理,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人们逐渐把研究的目光转向城市,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 对城市这一人类活动的中心进行研究。城市绿地景观是人工与自然耦合的城市景观之一, 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5]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和布局,以生态学思维合理安排城市中各类绿地,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1景观生态整体性原理

景观是由各种景观要素有机联系的复杂系统,健康的景观系统具有功能上的整体性和空间上的连续性,景观生态学始终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从整体上来协调人类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城市与区域发展等[3]。

在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将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分成了两个主要部分,即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是针对中心城区规划而言的。中心城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地区,包括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和近郊地区,其用地分为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其他用地[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针对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农业用地以及生态用地进行规划和布局。从构建科学、合理、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的角度看,绿地系统规划只有在城乡一体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完整的构架,建立广义城市绿地——“大绿地”的空间结构。

3.2景观生态格局原理

3.2.1“斑块——廊道——基质”空间镶嵌体理论

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田、草原、郊区和城市建成区等景观[7]。任何一种景观都可以高度概括为斑块廊道和基质的空间镶嵌体模式。这三种景观要素的数量、大小、类型、形状及在空间上的组合形式就构成了区域景观整体格局和景观空间结构。[3]

3.2.2 最优景观格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aggregate with outliers patterns)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aggregate with outliers patterns)是景观生态学描述空间集聚与分散格局最优的景观格局之一[8] ,它强调土地分类集聚,并在开发区和建成区内保留大小不同、分散相连的自然斑块,同时沿主要的大型自然斑块边界分布一些人类活动的“飞地”(stepping stone),使斑块相互渗透。“集聚间有离析”的景观格局有许多生态优越性,同时又能满足人类活动的需要。[9]

佛曼(forman)将景观生态属性划分为大型自然斑块、粒度、风险扩散、基因多样性、交错带、小型自然自然斑块和廊道七种,主张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规划格局。[8]大型斑块用以涵养水源,维持关键物种的生存;
粒度大小要求既有大斑块又有小斑块,满足景观整体和局部的异质性和多样性;
小型斑块作为物种的临时栖息地和避难所;
廊道作为物种迁徙的主要通道。

大集中小分散是城市景观生态的典型格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就是城市绿地整体上集中在城市的有限范围内,形成大集中的格局。同时在城市内部分散着各个大小不同的绿化空间,形成小分散的格局。[8]大斑块和小斑块通过自然和人工廊道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化生态网络。

3.2.3“景观生态安全格局(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in landscape) ”

景观中有某种潜在的安全格局,被称为生态安全格局(SP security patterns)不论景观是均相的还是异相的, 景观中的各点对某种生态的重要性都不是一样的。其中有一些局部,点和空间关系对控制景观水平生态过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些景观局部, 点及空间联系构成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它们是现有的或是潜在的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以生物保护为例, 一个典型的安全格局包含以下几个景观组分[10]:

(1)源(source) : 现存的乡土物种栖息地, 他们是物种扩散和维持的元点。

(2)缓冲区(buffer zone) : 环绕源的周边地区, 是物种扩散的低阻力区。

(3)源间联接( inter source linkage) : 相邻两源之间最易联系的低阻力通道。

(4)辐射道( radiating routes) : 由源向景观辐射的低阻力通道。

(5)战略点(strategic point) : 对沟通相邻源之间联系有关键意义的“踏脚石”( stepping stone)。

3.3景观尺度原理

尺度是对所研究对象的一种限度,是对对象在不同层次上细节(分辨率)的一种反映,在不同的尺度上反映的细节的精度是不同的。在景观生态过程中,小尺度表示研究较小的面积或较短的时间间隔,因而有较高的分辨率,但概括能力低,而大尺度研究较大的面积或较大的时间间隔,分辨率较低,但概括能力高。

生态研究在空间尺度上分为几个层次:小区尺度(plot scale)、斑块尺度(patch scale)、景观尺度、区域尺度(region scale)、大陆尺度(continent scale)以及全球尺度(global scale)。尺度的研究也因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目的而定。

从景观单元角度来看,城市景观要素是由斑块、廊道、基质构成的。这些景观结构要素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尺度问题,具体表现为城市生态绿地的规模、城市公园绿地的尺度大小、生态绿化廊道的隔离性尺度等。而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生态尺度主要是基于景观尺度所研究的。

3.4景观连接度原理

景观连接度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续性及生态过程,功能联系的度量,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指标。景观连接度大时,生物群落在景观中迁徙觅食、交换、繁殖和生存较容易,相反生物运动阻力大,生存较困难。景观连接度是一个抽象概念,而廊道是景观连接度的一种表现形式,各个景观要素是通过廊道所联系。廊道是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几乎所有的景观都被廊道分割的同时又被廊道所连接。廊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斑块的连接度,也影响着斑块间物种、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流。[3]绿色生态廊道对维持小生境(Ecotope 生物栖息地)的异质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为生物迁徙提供通道等多方面的效用明显。廊道的规划设计就是增加连接度。并且在生态廊道的规划建设中,利用小型斑块作为连接连接廊道的踏脚石。[8]

3.5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生境的复杂性有关,与物种生境的质量、人类的生存质量密切相关。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异质性使稀有的内部种的多度减少,使边缘种和要求两个以上景观要素的动物各自的多度增加,因此景观的异质性可提高物种总体共存的潜在机会。[7]

3.6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应用研究

景观生态学还有很多经典的原理,但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应用关系不大,这里不在赘述。通过对以上理论的分析与研究,笔者得出绿地系统规划的几点思考:

(1)建立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将乡村的农田、牧场、山林、水体等通过生态廊道引入到城市内部的绿化空间。将城乡绿地统筹考虑,形成保存完整、渗透充分的城乡生态绿化格局。

(2)在城市原有的绿地格局的基础上,确定几个大型的核心绿地斑块(开敞空间),这几个大型的斑块最好布置在接近城市的中心或次中心。

(3)在核心绿地的建立一圈环绕着它的缓冲带,该缓冲带的绿化率应该低于核心区的。并且通过小型的绿化廊道将这几个核心绿地空间的缓冲区连接起来,以形成城市中心区的绿色生态网络。

(4)如果城市有河流、铁路、高压走廊等线形空间存在,应结合现状条件,在其两侧设立一定宽度(至少30米)的绿色生态廊道。并且结合城市的用地条件,在廊道经过处,布置一些小型的绿色斑块。

(5)依据分散布置的原则,结合城市规模大小,在城市中分散布置一些小型的绿色空间(比如小型公园,小游园)以增加城市景观的异质性。

(6)通过城市道路绿化将分散的小型绿色斑块联系起来,将其与城市中心区的绿色生态网络相连接,形成城市整体生态网络。

(7)将城市整体生态网络通过大型绿色生态廊道引入到乡村生态系统中,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绿化格局。

(8)建设城市大中型绿地,充分借鉴当地自然景观特点,创建各种景观类型使其在城市绿地中出现。并结合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建设历史文化性绿地,民俗绿地等各具特色城市绿化体系。[11]

参考文献

[1] 邹德慈.城市规划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刘小钊 陈沧杰 丁纪江 刘茂松.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性思维导向探析——以江阴为例 [J]. 江苏城市规划, 2007 (05)

[3] 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 肖笃宁 高峻 石铁矛.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2007(05)

[5] 周廷刚 郭达志. 基于GIS 的城市绿地景观空间结构研究[J]. 生态学报,2003(05)

[6] 陈锋.科学发展观与城市规划[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7]Forman R T T, GodronM. Land scape Ecology[M]. New York: JohnW iley & Sons, 1986.

[8]Forman R T T. Land mosaics: the ecology of landscapes and regions[M]. Cambridge: Cam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 1995.

[9]McHarg I L.Design With Nature[M]. New York: JohnW iley & Sons, 1969

城市地理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师;
信息技术培训;
现状;
需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7-0018-03

21世纪是信息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利用信息化手段培养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选择。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1]。因此,建设一支适应时展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任何的教育改革都是外在的,只有教师的积极有效参与,才能够将外在的教育改革目标内化为课堂上的教学实践活动[2]。因此,我国于2013年启动实施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旨在通过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破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但目前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差,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要,本文以2014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为依据,探讨中学地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培训需求,以使新一轮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是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基本手段[3]。目前,大多数教师比较缺乏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阻碍了学校乃至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为此,笔者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主要从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及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三方面了解城市中学地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培训需求,希望在新一轮的信息技术提升培训中,切实提升中学地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地理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

2.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所用问卷是在分析2014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基础上,参考大量文献后编制的。问卷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是教师个人基本情况、学校基本情况、中学地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与培训需求,最后是一道开放题“在信息技术培训中,您最希望提升哪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对前面调查内容的补充。

3.问卷的实施

笔者于2014年11月-12月主要对洛阳市和开封市的城市中学地理教师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118份,回收118份,有效问卷112份,问卷有效率为94.92%。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1.对多媒体教学常用设备操作比较熟练,需求度较低

由调查可知,地理教师对多媒体计算机、电子白板、投影仪、幻灯机、触控电视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六种常见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现状方面,操作较为熟练的是多媒体计算机、电子白板和投影仪,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而在所列多媒体设备的培训需求方面,排在前两位的是交互式电子白板和触控电视,需求度分别是32.61%、26.52%。

2.检索获取数字教育资源的能力较强,对优秀数字资源的需求也较高

据调查可知,经常下载地理数字教育资源的教师比例最高,达到了60.71%;
想尝试但不会和从不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地理教师仅有10人。可看出,大多数地理教师具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也具备搜索和下载地理教育资源的能力。但现有网络资源存在商业化较强、共享度较低的问题影响了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因此,高达97.33%的中学地理教师希望在信息技术培训中了解一些获取优秀地理数字教育资源的途径和方法,以帮助其提升运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地理教学的能力。

3.教学通用软件的掌握状况不太乐观,但其需求度较高

问卷主要调查了文档处理、动画制作、音频与视频处理、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六种通用软件的掌握情况。统计结果表明,地理教师普遍对文档处理显示软件(如PPT、Word)操作较为熟练,比例高达91.87%,而对其余软件使用现状并不乐观,尤其是多媒体课件制作(如Flash、AuthorWare等)和动画制作软件,一半以上的教师几乎不会使用。

关于地理教师对上述软件的培训需求情况,按照需求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动画制作、音视频编辑、图片处理、多媒体课件制作以及文档处理显示软件。此外,在访谈过程中,地理教师认为,他们目前对Word文档的操作水平能满足其教学需求,无需加强培训,而对于信息化教学使用最多的PPT,他们希望能进行较深程度的培训,如插入动画、超文本等,提高其制作高质量课件的能力。

4.地理学科专用软件的掌握状况很不乐观,但需求度较高

如图1教师常用地理教学软件的情况调查可知,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最多的地理学科专用软件是谷歌地图,应用频率达到了30.42%。谷歌地图因简单易学、上手快得到了大部分地理教师的青睐,因此,在教学中使用得较多。其次是Word(绘图功能)、Google Earth和Photoshop(绘图功能)。而在地理教学中使用较少的是GIS、3Dworldmap和Marble,所占比例之和仅为9.16%。从整体来看,地理教师对地理学科软件的应用现状很不乐观,缺乏主动使用地理学科软件的意识。

图1 教师常用地理教学软件的情况调查

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91.96%的地理教师希望信息技术培训能够提高其操作地理学科专用软件的能力。而少数地理教师选择不需要培训地理学科专用教学软件的原因,主要是受学校教学条件的制约和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的影响。

5.简易多媒体环境下地理教师教学能力较强,需求度也较高

在访谈过程中,大多数地理教师认为,他们能够在简易多媒体环境中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仅有部分教师认为其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信息化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方面。但由进一步调查得知,高达91.96%的地理教师仍然希望自己进一步提升简易多媒体环境下的地理教学能力。

6.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教学能力较差,但需求度较高

调查得知,在教学中能较熟练操作交互式电子白板基本功能的地理教师所占比例为20.53%,而79.47%的地理教师不能熟练地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表明地理教师在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能力普遍偏低。此外,大多数地理教师不能熟练操作交互式白板的交互功能,更不熟悉白板的内置资源与地理学科软件。而教育信息化越来越重视交互式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的运用,大多数地理教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高达90.17%的地理教师希望加强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相关培训。

7.教学各环节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良好,需求度高低不一

对地理教师在各教学环节使用信息技术情况的调查发现,被调查的所有地理教师都有在教学各环节使用过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其中,课件制作和课堂讲授环节使用信息技术频率最高,所占比例分别为21.52%、19.07%;
而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较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评价与反思。经调查可知,地理教师对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课堂讲授、总结与复习、教学评价以及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的培训需求层次不一,其中,对信息技术支持课堂讲授的需求度最高,达到了96.43%。

8.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和网络教学平台的状况不乐观,但需求度较高

调查数据显示,61.61%的地理教师不了解“网络学习空间”和“网络教学平台的”的概念和功能,仅有10.71%的教师对其比较了解,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地理教师不具备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和网络教学平台的信息技术能力。在有关培训需求的调查中,82.14%的地理教师希望通过培训提升自己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和网络教学平台的能力,但由于学校不具备相关教学条件和多数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差,他们仅想对其基本的操作功能做些许了解。

9.数字化环境下构建新型教学活动的现状不太乐观,但需求度较高

数字化环境主要指网络教学环境和移动学习环境。从调查的数据可看出,地理教师在网络教学环境和移动学习环境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现状很不乐观,63%以上的地理教师没有组织过相关的教学活动。又经分析可知,地理教师对在网络教学环境和移动学习环境中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活动的需求度均较高,所占比例分别为81.25%、77.68%。

10.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不乐观,但需求度较高

教师工作坊和网络研修社区是支持教师进行学习、研讨、交流等活动的网络平台,保障了教师开展常态化研修。调查可知,完全不了解两者概念和功能的地理教师有86人,占总人数的76.79%,而对其了解的地理教师仅占总人数的7.14%,可看出,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新途径并没有引起大多数教师的关注。统计发现,地理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需求较高,83.03%的地理教师认为需要加强这方面的信息技术培训。

三、调查结论与反思

在上述具体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城市中学地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和对信息技术培训的需求,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

1.从整体来看,地理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现状不太乐观

对调查数据分析可知,大部分地理教师信息技术知识比较匮乏,信息化教学水平不高,尤其是应用地理学科软件进行地理教学的能力、教学通用软件的熟练操作程度及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活动等方面。

2.地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方面需求较高

总结与分析中学地理教师信息技术知识需求情况发现,信息技术知识需求度排在前两位的是优秀地理数字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而教师对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的需求度普遍较低,如:网络学习空间、数字化环境下新型教学活动的构建等。

3.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未深入人心

教师工作坊和网络研修社区是目前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而大部分地理教师对其不了解,也很少有人参与。这表明教师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方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教师常态化的专业发展手段仍停留在了传统的继续教育方式上。

教师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执行者,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直接影响着信息化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培训机构需坚持以受训教师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为导向,分析不同学科教师的不同学习需求,才能使培训达到预期目标[4][5]。关于中学地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研究还需要系统的分析所有的地理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和培训需求,进而构建适合中学地理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内容体系,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的意见[Z].教师厅[2013]13号文件.

[2] Armstrong, P. Teacher pay in South Africa:
How attractive is the teaching profession[R]. Maitland:
South Africa,2009,15- 18.

[3] World Bank.ICT in School Educat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or Education in India and South Asia[R].Washington, DC:
info Dev/World Bank,2010.

推荐访问:地理学 城市 五篇 城市地理学【五篇】 城市地理学(精选5篇) 城市地理学的内容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