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医德教育论文【五篇】

医德教育论文【五篇】

时间:2023-06-27 09:15:06 教育整顿 来源:网友投稿

传统的医学院校道德教育工作机制为党委统一领导、党群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各司其职共同实施。但在实践中,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与团委、宣传部、学生处等各主体之间各自为政,缺乏经常性的沟通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德教育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医德教育论文【五篇】

医德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1.1医学生道德教育尚未形成协同工作机制

传统的医学院校道德教育工作机制为党委统一领导、党群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各司其职共同实施。但在实践中,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与团委、宣传部、学生处等各主体之间各自为政,缺乏经常性的沟通和联动机制,资源分散,在教育内容、方式、载体、评价等诸多方面无法充分释放彼此的活力要素从而达到深度合作。从外部来看,医学院校的德育工作与其他高校、卫生管理机构、实习就业医院、社区、家庭等主体之间的协同性也不够。忽视了家庭的教育动力作用,与其他高校之间的交流互动也较少,未能实现与用人单位和社会行业之间的紧密结合,没有做到将德育从校园延伸到课外和校外。

1.2医学生道德教育尚未搭建协同育人平台

首先,没有形成以思政课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教育平台。不少医学院校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甚至科学主义至上,但忽视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思政课课时开设不足且普遍实行大班授课,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障。医学人文修养课程大多为选修课程,课程种类单调,课时数量较少,课程资源匮乏,无法发挥合力作用。其次,重视理论讲授,轻视道德教育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在制度、人员、经费等方面保障力度不够。实践教学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清,衔接性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活动形式与活动主体较为单一。再次,道德教育网络平台构建滞后,对学生的网络心理与行为缺乏了解,不能及时跟进医学生的思想发展实际和及时介入医学生道德成长的全过程,容易造成教育真空现象。

2协同理论及其与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的逻辑联系

2.1协同理论的内涵特征

协同理论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Haken)首次提出,强调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协同发展的过程,需要参与各方具备共同的目标,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围绕共同目标形成共享理念,构建沟通机制,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近年来,协同理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应用成果。作为一种提高组织创新绩效的有效方式,协同理论目前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转变教育理念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托。

2.2协同理论及其与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的逻辑联系

医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是一个开放性和创新性并行的课题,它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具有复杂的有机结构的整体,它不仅需要专职德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而且需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讲,协同过程同医学生道德教育的创新发展存在内在统一的逻辑关系。目标的一致性。协同理论,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通过优化组合和相互协作,发挥各自特长与优势,促使某一目标的完成。医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涉及相关教育部门、社会、家庭以及医学生群体自身,都有着各自的利益和目标,但在促进医学生发展这一目标上是一致的。这种目标的一致构成了各系统协调合作的利益基础和前提条件。系统的开放性。协同理论认为,通过与外界进行不断的物质、信息与能量交换,系统才得以将所需信息输出并维持其正常的生命运转。在这种交换过程中,系统经历着复杂的螺旋上升式能量转化与优化成长过程。医学生道德教育的协同发展,需要各参与主体积极为医学生创造道德成长的平台和空间,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为医学生道德教育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这是推进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条件。机制的协调性。协同理论认为,系统内部的每个要素与元素都有其存在的必然价值,任何单个个体的缺失都会破坏系统的整体性并导致其正常功能的丧失。系统协调得好,整体就得到充分的发挥,反之,会制约系统任务目标的实现。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也需要机制的确立将各参与主体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突破体制的限制,相互协调,共享资源,及时沟通,朝着系统的目标前进,这是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

3医学生道德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路径分析

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使得医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心态、行为方式和行为选择正在发生改变,主体性意识正在觉醒,这就要求在对医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时,通过观念创新、平台搭建,加强教育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立足医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能够促使医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参与教育过程的内容和途径,增强医学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1积极树立协同观念

为达到医学生道德教育的最佳效果,需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和决心,首先在观念上确立协同意识,树立“大德育”观念,改变传统德育中单兵作战、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局面和做法,积极推进教育主体之间在观点、资源、信息方面的交流和共享,在创新发展的方向、原则、方法和环节等方面以开放的心态兼容并蓄,努力做到教育资源的整合、教育部门的融合、培养模式的革新和运行机制的优化,以尊重医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前提,充分发掘医学生的智慧潜能,尊重医学生的人性需求,肯定医学生通过正当手段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激发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让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道德精神的魅力,体会压力和痛苦、快乐和成就,从而提升道德的底线,提炼生命的价值。

3.2搭建校内外协同平台

良好的协同发展平台是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搭建协同平台不仅能提升整体德育的质量,各参与主体通过相互合作和交流在平台中得到了锻炼,实现了双赢的效果。要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扬长避短,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稳定的教育协同结构。高等院校教育资源丰富,如何协同这些资源,使其变成自然而有序的教育常态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从校内系统来说,重要的不是可利用资源有多少,而是如何组织这些资源成为最具实效性的教育手段。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来厘清医学生道德教育的组织管理机制,落实校内参与主体的工作内容和管理职责,形成教育资源共享、良性竞争、优势互补的管理体系。德育教师要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了解医学专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寻找德育与医学生专业精神培养的契合点,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督促各临床专业课教师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和义务,实现医学专业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各科教学活动“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
学校管理层负责专兼协调,统筹规划,从领导机制上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在制度建设、经费保障、平台搭建、校园文化、网络引导、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提供充分的支持,努力营造民主法治、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仁爱厚德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医学生提升道德修养和专业技能的内驱力。从校外系统来说,形成同城高校、卫生管理机构、医院、家庭、社区融合一体的校外德育网络体系。与同城高校定期开展德育活动,共享思政理论课、日常大学生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体会与经验;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事件等社会热点问题层面,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及工作人员比校内德育工作者更了解具体的内容;
就医疗卫生工作而言,社区联系着卫生管理机构、医院和普通群众,社区日常工作内容映射着医疗卫生系统跳动的脉搏,可以协同发展使他们参与到医学生德育工作中。医院实习是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成长中的重要一站,在相对固定的实习地点和较长的实习跨度内,实习医院自身的人文氛围和职业环境对医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和规范。学校和实习医院可以根据实习计划和要求,共同制定严格的实习管理考核制度,对医学生的德、能、勤、廉等方面开展综合评价,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一体化。

4结语

医德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医学生 道德教育 古代文学 《弟子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5.035

On 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Course to Medical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f "Disciple Rules"

ZHOU Kaiyan

(Zhaoqing Medical College, Zhaoqing, Guangdong 526040)

Abstract 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disciple rules"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curriculum, points out the necessity and value of integrating the content of th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into the students" rules. The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medical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are analyzed, and finally,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disciple rules" in the mor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is discussed, which is worthy of attention.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ancient literature;

"disciple rules"

医学院校是面向医疗卫生行业培训医务工作者的最主要场所与阵地,是医疗卫生行业领域源源不断获取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基地,可以说医学院校对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医疗卫生行业未来的发展走向与趋势。医学专业学生在不断丰富专业技能与操作经验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对德育的教育与学习,全面提高德育水平,争做符合岗位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换言之,在新时期高等院校对医学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本专业医学生为在自我人格上实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就必须以优秀的职业道德行为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素养为前提。故而,有关医学专业学生德育内涵的培养必须摆在医学类高校教育教学事业的中心位置上,以完善以学生道德品质素养为根本目标。本文即针对我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典型范例《弟子规》,对医学生道德教育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与思考。

1 《弟子规》的德育意蕴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详细记录了弟子在学习、待人接物等各个方面应当恪守的规范与准则。《训蒙文》后经清朝贾存仁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修订与改编,改名为《弟子规》。我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明确指出:新时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着重体现和谐、友善、诚信、以及敬业的理念,这些理念与《弟子规》中优秀的精神内涵是一脉相承的。换言之,将对医学专业学生德育品质的培养与《弟子规》中所宣扬的精神内涵相融合,在完善医学生人格品质,和谐人与自然关系,乃至深化生命价值教育理念等方面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医学生道德教育现状

2.1 道德教育意识薄弱

在当前医学行业相关岗位对人才的筛选与偏向中,多对医学院校应届毕业生的技能操作以及知识构成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人才筛选上具有偏向技能的特点,导致医学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多关注应用科学技术手段来“铸造”人才,以技术训练以及理论知识教学为侧重点。相较于其他专业学生而言,医学生面临着学习内容多,课程难度大,以及课程密度高的特点。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导致无论是对于医学院校,教师,还是医学生而言,都对道德教育比较轻视,大部分医学生对道德教育的理解多停留在较浅层面上,或是仅仅因需要应付考试而进行学习,未能够形成对道德教育的深层感悟。

2.2 目标定位模糊

现阶段医学院校面向学生所展开的德育教育多以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内容,且这些课程多集中在一~二年级。课程讲授中,思政可教师多侧重于体现教学内容在理论、系统以及逻辑层面的特点,但较少涉及到引导学生以时下热门话题为依托探讨主流价值观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难以避免地存在“虚晃一招”的问题。同时,思政课程的教育在内容与方式上并没有体现医学专业的特色与特点,一些医学院校甚至没有充分考虑医学生德育教育的专业问题,或虽然开展有医学伦理学、卫生心理学以及卫生法律学等相关课程,但多为选修课形成开展,且教学要求不严,教学效果不佳。

3 《弟子规》在医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3.1 体现医学生作为道德教育主体的地位,实现课堂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以往针对医学专业学生所展开的道德教育课程多具有满堂灌的特点,知识灌输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受的部分少之又少,且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未能够得到充分体现。相较于此,真正有效的医学生道德教育模式应当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充分结合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内在需求,采用与医学生自身特点,岗位发展需求,以及道德教育要求相融合的教学路径。在《弟子规》中对相关道德教育内容与素材的选择中,必须同时考虑医学生感兴趣且愿意主动关注的问题,并将《弟子规》中所宣传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力行学文,明理成人”、“以孝为先,道德为本”、“博爱众生,天下为公”以及“诚信为本,慎独自律”等融入其中。在道德教育的方式手段上,应当以循循善诱,深入浅出为基本原则,应用多媒体媒介下的教育手段丰富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引导讲解,观看录像,角色扮演,唱歌,以及主题辩论等多种形式,让医学专业学生主动且积极地参与到德育教育活动中。而从教育评估的角度上来讲,可以为医学专业学生引入专门应用于记录学生在校期间道德情况的档案模式,记录内容包括学生在校就读期间的诚信表现,日常行为,以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档案所记录内容定期进行综合考评,将学生的考评结果与《弟子规》中对道德品质的要求进行综合对比,从而了解医学生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以积极应对,通过调整德育教育手段或内容的方式优化德育教育效果。

3.2 将《弟子规》与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合

医学院校党团组织所发挥的第二课堂职能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例如,可以要求本地区大型医院知名医师以及专业经验丰富的学校教师,以讲座的方式组织进行《弟子规》传统文化文化系列主题报告,将《弟子规》作为医学生课外阅读书籍进行推荐,也可利用早读或其他时间安排医学生集体诵读《弟子规》。在院校所开展的各种阅读、文化活动中(如读书报告会,经典作品阅读会,知识竞赛,辩论竞赛等诸多形式的活动),以《弟子规》为主题丰富活动内容,在这些活动中促进医学专业学生全面掌握并熟记《弟子规》中的相关内容。同时,院校还可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为医学生提供有关赏析《弟子规》或《弟子规》评价相关的影视作品,引导学生展开对《弟子规》内容的感悟,并举办以此为主题的感悟活动。除此以外,在医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可以应用课堂部分时间向医学生宣传《弟子规》,配合校园广播、宣传海报、电子显示屏以及横幅等多种途径的宣传方式,让医学专业学生能够在这种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与影响,从而正确认识《弟子规》对自身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在无形之中接受并认同《弟子规》对自身的影响。

3.3 实现知行合一,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对《弟子规》的感悟

大量研究中均表明,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够得出真知,实践活动同时也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因此,在医学生道德教育活动中需要通过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种类型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弟子规》中所弘扬的“爱众者,得众爱”精神能够在医学专业学生心中形成全新的感悟。在高校道德教育过程中可以以各种节日为契机,以本地区主要社区,中学小学,乃至是普通市民大力宣传与《弟子规》相关的思想理念,如“首孝悌,次谨信”等。道德教育同时要求医学院校应用周末或寒暑假的休息时间组织学生面向社区积极展开与医学专业技能相关的帮扶活动以及志愿者活动,使医学专业学生能够对《弟子规》中的“有余力则学文,学而行则明理”思想有更加深层次的感悟与理解。除此以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医学专业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以及榜样作用,让医学生通过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感染身边人的方式,体会到《弟子规》中传统文化精髓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可贵之处。

3.4 对德育教育手段进行创新,促进《弟子规》的传播

现阶段高校学生互联网普及率非常高,互联网载体下的各种媒介平台已逐步发展成为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换言之,作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以及网络平台面向医学专业学生展开道德素质教育,已成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面向教育工作者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在医学专业学生道德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将与《弟子规》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通过微信平台、微博平台、人人网、校友网、博客、BBS论坛以及QQ群平台等进行展示,让学生利用这些新媒介平台所提供的交流版块相互之间交流对《弟子规》相关内容的感悟,也可以在教师的组织下展开微感悟大赛,海报设计,以及微电影等主题大赛活动,让医学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弟子规》内容提高道德素质水平,进而使《弟子规》中的传统美德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4 结束语

作为我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典型范例,《弟子规》 在德育教育中有着非常深厚的德育意蕴与内涵。当前我国医学院校在针对医学生所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中还普遍存在德育教育意识薄弱以及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对医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本文尝试将《弟子规》相关内容融入对医学生的道德教育活动中,通过实施“尊重医学生道德教育主体地位,实现课堂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将《弟子规》与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实现知行合一,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对《弟子规》的感悟”、以及“对德育教育手段进行创新,促进《弟子规》的传播”等相关措施的方式,对提升医学生德育教育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魏伟.论传统古训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以《弟子规》、《格言联璧》培养大学生处世能力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132-134.

[2] 陈文.传统家庭伦理思想与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兼论《弟子规》与青少年家庭道德教育[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443-445.

医德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1.1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的全程医德教育途径

西方国家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通过医学人文教育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已成为医学教学改革的强劲趋势。1999年成立的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IIME)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该要求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应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作为对毕业生“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将医学伦理学、医学史、医学法学、行为医学以及医学社会学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这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卫生发展和医学教育的需要,也为医学人文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1]。1995年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人文课程。1978年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建议把心理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伦理学、社会学和医学法学等学科列入医学院必修课,而且人文课程的讲授从开始一直延续到医学教学全过程。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医患关系课程从第2学年开设,贯穿4年时间。1987年英国的医学院校就将医学伦理学贯穿在整个医学教育全过程中,并在临床见习、实习中按一定时间间隔由医学以外的专家进行跨学科的伦理教育。因此,从整体上看,西方的人文教育以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为特征。西方人文课程突出实用性。认为人文教育应当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实现医学和人文教育的一体化,其突出特点表现为“轻理论、重行为”。为了达到医德教育的目的,采取了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如伦理评议、伦理讨论、教学辅导、扮演角色和直接阅读等。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中心,鼓励并创造机会使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而提高医学生的道德辨析能力[2]。

1.2通过多种活动,以参与方式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西方国家医学院校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利用课外活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其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些活动包括讨论会、社会活动、角色扮演等。德国的医学院校让学生走进医院、走近病人,开展“关爱生命”义工活动。深入到医院为病人提供一些自我保健的基础知识和心理陪护服务,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让病人在快乐中痊愈。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医学生的医德情感。美国的医学院校都有相当规模的学生活动中心,许多学生参加社区义务服务工作。如帮助移民子弟补习英语,到医院为病人服务,帮助残疾人,救济无家可归者等。哈佛大学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来加强医德的课外教学,成立了“哈佛医学院道德期刊编辑部”,学生可以就涉及医学道德的话题进行热烈讨论,并由医学道德教研室为该编辑部提供指导和资助。为了激励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科的兴趣,1998年设立了“亨利•比车从医道德奖学金”,奖励那些对医学道德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作者。

1.3设立专门辅导机构,对学生日常品德进行引导的道德教育途径

美国的医学院校,几乎都设有学生辅导中心。由一名副校长主管这方面的工作。辅导中心工作的人员大多是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有专长的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道德教育及心理咨询。辅导的方法可以是上课,也可以是座谈、个别谈话、个别咨询,还辅之以电影、电视教育。美国俄亥俄州医学院设有道德咨询,他们认为这种方式是最有效的。最初是由导师讲解,并做咨询,让学生观察,然后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逐渐参与到道德咨询中,并对咨询的案例进行跟踪。加拿大一些医学院校通过网络创办了“道德教育社区”。定期各类医疗道德事件,围绕着这些事件建立“道德聊天室”,“主持人”在学生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具有正面导向性的观点,这无疑使道德观点的交流具有真实性和及时性,使道德教育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从而大大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

1.4通过早期接触病人,临床医德实践加强医德教育的途径

西方医学院校明确规定:早期接触临床的中心任务是医德教育和实践,培养未来医生对病人的责任感,把课堂医学教育内容运用于实际,把课堂理论教育、医德实践和医疗实践有机结合,注重“床边教学”。西方伦理学家认为对医学伦理学理论内容的理解只是起点,体验和实践才是深入核心的根本途径。让学生早期参与临床医德实践是国外医学界和医学伦理学界医德培养的重要途径[3]。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学生要想进入医学院学习,必须先花半年时间学习为病人擦身、剪发等生活护理工作,目的是使他们真正了解病人的需求和心情,知道如何尊重生命,以及作为医护人员应有的态度。加拿大多伦多医学院在课堂传授的知识,是学生在未来的医学实践中面临的道德矛盾问题,并通过临床实习这种非正式的道德教育方式来解决这些实际的道德问题,从而提高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医学院校发现学生们在早期见习和临床实习中经常会遇到道德难题,因此,学校派伦理教师在教学医院进行伦理学查房,予以帮助指导和解决难题。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在医院里设病房伦理小组,小组由学生、实习生和高级住院医生组成,每天早晨巡视病房,将诊疗活动中遇到的道德问题每周讨论一次,并规定参加此活动可获得15个学分,如果通过了犹他大学医学院和临床道德委员会的演讲,可再得一个学分。并且每月还开展一次午后活动,让学生与在各种环境下工作的医生讨论伦理道德问题,活动规模为每次5~12个学生。通过以上几种方式调动了医学生主动、自觉、创造性地学习医德理论的积极性,并在医疗实践中进一步掌握医德理论,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3]。

1.5强化专业课职业道德教育功能的道德教育途径

西方伦理学者认为,随着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单独、刻板的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排斥,因此,必须发挥专业课的“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在专业教育中拓展道德教育的空间。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医学院校都把道德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之中。在专业课学习中学生会获得解决医德冲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道德辨析能力,并使其意识到医德对每天医护工作的重要性。例如,在教授关于脑死亡和人处于植物状态的相关伦理问题时,最好是在学生学习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课程的过程中传授。同样地,在解剖学讲解过程中也提供了一次与众不同的、对死者尊重及死亡教育的医德教育机会。在学习医疗诊断的课程时,如果很好的融入一些例如医生与病人之间关系,对真相的告知,保守秘密等相关的伦理知识,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拿大多伦多医科大学在医学生学习和实习的4年内,穿插了总学时为50小时的道德教育课程,这样在重要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给与更多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确保医学毕业生具备道德医师所应具备的技能和道德素质。

2完善和健全我国医学生道德培养教育途径

2.1实施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的全程医德教育的途径与国外医学人文教育相比,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偏少,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力度不够,以至于我国的医学生文化底蕴薄弱,医德素质不高。医学人文课程的内容应以实用性为主,把人文课程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去,达到医学与人文课程一体化,体现出“以病人为中心”、“密切联系实际”、“最终提高道德水准”的基本思想,避免我国教学内容比较注重理论,普遍侧重于范畴、体系的教授,而对实用性、实效性关注不够的问题,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学科的基本内容,力求知识的完备。改变教师上课满堂灌,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现象,采用西方的评议、讨论、教学辅导、扮演角色、直接阅读、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医德教育。

2.2医疗扶贫实践是医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借鉴西方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可采用医疗扶贫来加强医学生的道德实践。我国是以大多数尚不富裕的大众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去贫困地区义诊,为他们服务,强化了治病救人乃医生义不容辞的职责,对病人一视同仁的医德观念,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利他主义。通过医疗扶贫实践可以使学生接受生动而又深刻的医德教育。这种体验将是刻骨铭心的、不易被遗忘。

2.3通过建立“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网”加强医德教育的途径

借鉴西方的经验,我们应建立“医学生医德医风资料库”。以文字、图片和多媒体资料的形式展现医德医风现状、医患关系、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国医疗卫生状况及医学最新进展等多方面内容,再逐步建立“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网”,并开展网上咨询、辅导和讨论。

2.4开辟学生自我道德能力培养的途径

长期以来,我们学校德育教育一直将德育的价值趋向与德育过程混为一谈,认为只要教师把道德观念和价值概念讲给学生,学生就能获得相应的品德。实际上受教育者从接受道德观念到形成道德行为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必然伴随着道德思维水平的提高和道德能力的养成,这样才能保持受教育者自我道德素质的形成,否则就会使受教育者只会背记大量的理论、条例,而在道德实践中表现出不道德。因而,我们应借鉴西方的经验,注重道德能力的培养和注重学生道德的自律。通过自我道德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单纯的教育客体即受教育者转变为双重角色,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这样,学生就由被动接受道德转变成主动生长道德,由“要我”的服从式转变成“我要”的追求式。

医德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考察了德育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之上,对高等医学院校德育课程改革的设想以及具体的保障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医学院校德育课程建设的现状

(一)德育课程建设取得的成就

1.在德育课程建设方面,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各高等医学院校普遍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上,随着形势发展,陆续增加了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等课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完整体系。据我们调查统计,高等医学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时达标率要高于其它类型高校。思想品德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自1984年以来,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得以推广实施,“法律基础”、“形势政策”等课也相继开出。难能可贵的是,在医学专业课程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几经课程精简改革,大部分医学院校始终重视德育课程在医学教育中的特殊意义,保证了规定的课程和课时,并且在各专业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德育课程建设逐步规范化、科学化。

2.在德育课程研究方面,医学院校德育课程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和突破,这主要包括关于医学德育教育对象的研究,关于医学德育课程的功能和价值研究等,这些研究同时推动了医学德育学科的建设和德育课程的改革,结合医学专业特点的课程如医学生修养、医学法学、医学职业道德等医学德育课程得以开发和实施。

(二)德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无庸讳言,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德育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新的医学模式对未来医学人才的要求与医学生现时的准备之间。当今社会对医生的定位与医学生的现实表现之间的矛盾主要是:

1.从学校层面看,由于客观上医学专业课程较紧加之主观上存在的认识不一致,产生了德育课程在口头上十分重视,行动上却难以落实的现象,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在全国80所高等医学院校本科层次的临床、麻醉、口腔、预防、药学、中医和护理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不达标率分别为18.9% ( 54.4% ) 23. 5% 8%),20.6% (64.7%),20%(62.9 %),30%( 70%),29% (51.6%),21.2% (52.6%),德育课程的课时在部分医学院校还远不能上足,导致德育课程教育功能的弱化。

2.从课程层面看,医学院校德育课程的研究还不深人,其科学性和实效性都有待提高。(1)在课程目标上,存在“大”和“空”,德育课往往用医学院校总培养目标笼统而生硬地规范医学生,造成“消化不良症”,使德育课成为空洞说教的代名词。(2)在课程内容上,存在“远”和“旧”的弊端,忽视基本品质的培养,与医学生实际脱节,针对医学生特点的德育课程如医学职业道德、医学法学等课程尚不成熟,也还未普及。(3)在教学方法上,软弱无力,重知轻行,注重形式化、简单化而不求实效,习惯于增加政治课、品德课的门数和课时,通过课堂教学灌输政治与道德知识。(4)在教学手段上,习惯于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空谈式教学。(5)在教育效果上,存在教师怕讲,学生怕听的现象,特别是医学生面对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医德医风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产生了医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实习生在医院的表现以及毕业生在社会的表现不一致甚至大相径庭。

二、医学院校德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提高医学院校德育教育的效果,必须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只有加快改革旧有课程体系,努力构建适应新形势的医学德育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构建医学德育课程体系要充分吸收现行课程体系中所有的合理因素,按医学德育教育的目标加以整合,去粗取精,补充原有及现行课程中没有而又非常重要的内容,使医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内容更加全面,功能更加齐全,结构更加合理。

(一)思想观念的改革

1.要正确认识“两课”的学科性质,重视德育学科建设。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两课”当作政治课。而事实上,这些课程在内容上并没有多少属于政治学范畴,而是分别属于哲学、经济学、历史学、伦理学、社会学和法学的范畴,或者是这些学科的综合运用。把这些课程都当成政治课,是一种误解,不仅会造成思想认识上的混乱,而且容易引发政治课太多的印象,在专业课程较为紧张的医学院校,容易引起医学生的厌烦和反感。要澄清这种误解,关键在于加强德育学科建设。只有将德育作为一门学科认真对待,充分重视其学科的科学性,才能真正引起学校和学生的重视,提高德育教学效果。

2.要正确认识“两课”和人文社科课程的关系,促进两者结合。(1)在教育目的上,“两课”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是完全一致的。开设“两课”的目的是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三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等。其目的在于教化,而不是要给学生某一学科的系统知识。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目的,一方面要给学生关于人类、关于社会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知“真”;另一方面是要树立一种价值体系和伦理体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让学生求“善”、求“美”。(2)在教育方法上,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文化教育之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因此,要改革两者相互脱节的现状,通过促进“两课”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结合、渗透,提高道德教育效果。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1.课程设里系统化。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已经建立起“大德育”的观点,相应地从系统论的角度构建“大德育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必须包含三项内容。

(1)显德育课程。根据中宜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里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有关要求,针对目前医学院校德育课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仍有一定不合格率的现状,开足开好德育课程,保证课程的数量和课时。同时要根据医学院校特点,有针对性研究、开展和完善医学职业道德、医学法学、医学生修养等课程。在显课程的小系统中同样必须整合,防止各自为政,简单重复,产生负面效果,如关于医生收受红包问题,在医学生修养课中可以侧重从个人道德修养的角度认识,在医学法学课中可以从《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角度要求,而在医学职业道德课中则从医生职业道德的角度约束,相互补充,不断强化,真正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2)准德育课程。这里包括两方面内容:①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深层次“教化”作用。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引导医学生吸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为他们在政治、思想方面的选择打下文化基础和审美基础,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成为他们的自然选择,潜移默化地达到德育教育目的。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公共人文课程建设,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和完善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美学、医学学习学、医学辩证法、医学摄影、卫生经济学、卫生公共关系学等医学人文课程,共同提高德育教育效果。②注重在自然科学课程中发挥德育作用,善于挖掘各门医学基础课程、医学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因素,可以生动地进行医学生的人格塑造和能力培养。非德育课程中的准德育需要进一步引起重视和拓展。(3)隐德育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在显性课程教育之外的教育途径,也包括学校教育中的课程外教育(第二课堂)。隐性课程在德育中的作用,上世纪60年代末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重视,对隐性德育课程的内容以及如何通过隐性德育课程来更好地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有待于进一步规划和实施的新课题。隐性德育课程应该成为德育课程系统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这是无庸里疑的。

2.教学内容特色化。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责任提出了更高要。21世纪的医学生不仅要继承中华传统美德,还要具有全新的时代精神、现代观念、广阔视野和全面修养。为此,德育课程必须丰富新知识,充实新内容,同时紧紧围绕医学主题,体现医学院校特色,才能激发医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教学方法科学化。当前在医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上,比较典型的是单一的课堂教学,单一的教师讲授,单一的书本教材,必须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动态多变的课堂模式,丰富多彩的德育信息来改革现有的德育教学。特别要注重教学方法上的两个问题:(1)要注意课堂教学内容呈现的科学性。通行的教学方法是单向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灌输,这不仅容易造成自主意识很强但政治意识较弱的当代医学生的厌烦和反感,而且由于缺乏比较鉴别,难以让医学生体会到其理论的科学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法上,要注重当前各种哲学流派、思想观念等的介绍、比较,不仅让学生了解全面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提高辨别能力,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精神实质的领会,培养道德能力。(2)要注意德育课程教学基地建设。这是注重德育课实践教学的一种体现。“两课”的实践教学方法很多,但课程教学基地以其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特征更显重要。以革命纪念地、生产第一线、基层法庭等作为德育课程教学基地,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人生观等产生深刻的感性认识,有利于促进多种教学形式的开展,有利于高校德育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在“两课”教学基地建设上,不少高校做出了许多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医学院校应该认真学习和借鉴,以推动医学道德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2.教学方法多样化。在这方面,(1)要注意树立新的学生观,把医学生作为道德教育的主体,充分调动医学生自我教育潜力,有效地组织学生讨论、自学、演讲等自我教育活动,不仅有助于道德思想的内化,而且能够锻炼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多种道德能力。(2)注意运用案例教学法、共同参与法、行为训练法等多种方法相互交叉、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直观形象的教学模式和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德育课堂成为多彩的世界。(3)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医学院校德育课堂中使用频率偏低,这里有技术的问题,也有认识上的偏差。必须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提高德育教学效果。

三、医学院校德育课程改革的保障

(一)认识上充分重视。要充分重视德育在医学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以及德育课程在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地位。要真正消除过去那种对德育的误解造成对德育的忽视,对德育的简单化理解造成了“德育无关紧要”的错觉,以及德育课程仅仅是关于政策的宣讲的偏见,确立德育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只有提高认识,才能摆正位置,进而真正树立德术并举的医学教育理念。

(二)加快师资队伍建设。一支良好的德育师资队伍是医学德育工作开展的关键,也是医学德育课程建设和改革的保证。从理论水平、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年龄分布等方面加快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德育师资队伍,对于医学德育理论研究、学科建设、课程教学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发挥教师,尤其是临床教师的形象教育作用,有着特殊的教育意义。

(三)加快德育教材建设。教材是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基础。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德育课教材以国家统编教材为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材内容的时代性、针对性都要不断增强。医学院校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开发适合医学专业特点的教育内容,以及时完善德育教材,包括文字教材、电子教材、辅导教材、参考资料等相互配套的系列教材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从而推动医学德育课程建设和改革。

医德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
医德培养;
价值观

医药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无论在中国或西方,无论医药学起源和发展如何多样,其内核始终体现着治病救人的理念。医药学无论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还是出于人文关怀的功能,服务对象都是现实的“人”,所以人文理念也相应地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当今医学院校在培养人才时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也应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把医药学的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成为今后医药院校德育教育的重点研究方向。

一、医药学是关于“人”的科学

(一)“人文”精神的渊源

我国先秦时期著作《易•贲卦•彖传》中便有对“人文”的叙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从周礼开始,人文就兼具了政治规范、道德准则和礼仪内涵等多重性质。孔子的教育实践和思想将我国的人文教育开始系统化、普及化,而以后历代的大思想家们更将人文的理念不断推向新的高峰。当代的人文科学包括哲学、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既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基础,也在实践中集中体现出医者对患者的尊重和关怀,故在当代人文教育也成为一个医药从业者道德观形成的必备条件。

(二)医学观念中对“人文”的重视

医药界以救人为本,医生身上体现出的医德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览我国历代的名医大师,在他们身上无不体现出医术与医德并重的共同特点,如东汉名医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中强调为医者要具备“众生平等”、“救人济世”、“淡泊名利”等医德思想。唐朝王勃的《黄帝八十一难•序》中将知医与否与儒家道德标准之一的“孝”道相提并论:“人子不知医,古人以为不孝”。唐代医圣孙思邈将人文观念进一步发展,他的著作被命名为《千金方》,意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1]在西方医学中,人文精神同样受到重视。被誉为“西方医学奠基人”的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医术是人类掌握的一切技术中最美、最高尚的。他指出医生不仅要有高超医术,还要具有热心、谦虚、冷静、利他等优秀品质。18世纪时的德国医生胡弗兰德在其著作《医德十二箴》中提出医生在面对病人时应该考虑的仅仅是他的病情,而绝不是他的地位和钱财。由此可见,医药学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它的发展与人文的发展紧密相连。这就要求医生在具备精湛医术的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而人文素质也是良好医德的基础。中西方医者概括的医德大致可包括:仁爱救人、患者至上、不畏艰苦、不图名利、勇于创新等优秀品质。这些品质的核心体现都是对现实的人的关怀,所以医德本身即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要培养从医者的优秀品质,必然与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与人文素质的培养息息相关。

二、当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遇到的瓶颈

当代社会在经济大潮的浸袭下,功利主义和不良风气给不少医学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医药的市场化、商业化倾向,也影响着医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人文道德水准,甚至影响了毕业后他们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具体行为。

(一)医生职业素养遇到的问题

当前一些医生在经济效益的压力下,迷失了自身的道德标准,例如在治疗过程中,不少医生只关注疾病本身,认为使用药物解除病痛就是合格的大夫,却忽视了患者的心理慰藉、人格尊重等其他要求,医患之间缺乏深入的沟通交流。一些医生则异化了本职工作,他们“从人的生物属性出发对待健康和疾病,把医学研究的对象仅仅看做是人体,而不是一个人。”[2]还有一些医务人员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当做处理医患关系的准则。”[3]目前,医药学学生中间存在着大量重专业课、轻人文课;
重医疗技能、轻医德修养的认识误区。这造成了很多学生工作后常以自我为中心,忽视集体利益,缺少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作者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很多医学生不熟悉传统文化,语言文字功底不高,对政治漠不关心,对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及精神不清楚,不知道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价值观出现偏差,甚至在一次课上,一个学生就宣称自己同情。而这样的现象在其他医学院校里也比比皆是。可见,人文素质教育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学校和教师对此是有很大责任的。

(二)医学院校教师的短板和教育教学认识误区

高等医学院校思政、人文课程的教师多毕业于综合性大学或师范大学,他们具有较丰富的人文学科知识,但短板是缺乏基本的医药学知识,这样导致他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难以将思政理论和人文知识联系到医学实际,故而很难指导医药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方面的学习或者是激发他们的人文兴趣和情怀。更有一些教师本身就认为人文学科与成为一名好大夫之间没有太多直接联系,这直接导致了相关人文课程只是走过场,完成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学生拿到学分就可以了;
而有的教师虽然认真,但上课只是照本宣科,单纯进行理论说教,不注意教学方法,没有注意把人文知识学科和医药相关内容相结合,不能激起学生对这些课程的兴趣。医药科学涉及民生,对医药专业学生的综合培养也已成为世界各国医学院校研究的重点,这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实际需求。随着时展,疾病和健康的定义已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因素,它与社会、环境、心理、行为等人的因素日益密切,这决定了当今的医生更要考虑到患者心理和精神上的健康。孙思邈曾言:“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
不读二史,不知有古今之事;
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视之;
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4]当代的医生不仅仅只需具备救死扶伤之能,更要成为一个全面的、高素质的健康守护者,较高的人文素质是必备的。思政课教师在这方面的教育必须要负起责任,自己也要学习一些医药基础理论,尤其是中医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与思政课联系,培养学生对现实“人”的服务意识。

三、医德教育要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医药专业教育应与人文素质培养紧密结合,“加强对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医学生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和价值取向”。[5]要实现此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医学院校要进一步加强人文课程设置和建设

前哈佛大学校长詹姆斯•科南特(JamesBryantConant)认为,在大学生的课程中“没有历史、没有艺术、没有文学、没有哲学是不行的。”[6]全面加强医学院校思政课建设和改革,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有着关键作用,人文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继而养成较高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修养,而反映一个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社会人文精神更能在深层次上体现人才的综合素质。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一个人的理性思维,进而通过思维逻辑去揭开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本质与规律,能够将人类社会的高层次价值树立为理想,最终形成一种文化底蕴,从而在现代文明进程中抵御各种诱惑,坚持住医者仁心的品质。

(二)教师要树立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

很多医药学专业教师只重视本专业教育,往往忽略了思想道德教育,认为那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而医学院校的思政课又往往是进行空洞的理论说教,缺乏专门针对医药学生特点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德育为先是中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性质所决定的,在医学院校中,这也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基本要求。作为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重要任务的专业课教师来说,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更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必须继承弘扬中国历代名医大家德术兼备的传统,将教书育人视为己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切实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辅导员,甚至是学校里其他的管理人员,都要树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在每一门课、每一节课及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要注重对学生德育的灌输。

(三)医德教育与人文课程教育相结合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都已开设了医德教育课程,采用了专业教材《医学伦理学》系统讲授医学道德规范,再辅以其他思政必修课。但总体而言,我国的医学院校在对学生的综合培养上还有很大欠缺。如医学伦理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还应进一步与其他思政课紧密相结合,形成立体的德育结构。这方面,我们应积极引用他山之石,如美国的医学院校十分重视人文与科学教育的渗透融合,“在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通过与病患或者标准化病人的接触,整合融入人文素质(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道德等)的培养。”[7]将学生对于医学的深入理解和人性思考,建立在临床实践中的感同身受之上,换位站在病人的角度来理解患者,进而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和提高病患心理的掌握程度。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师可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医德教育的内容,例如在讲述医家高超医技的同时可插入医家的生平历史和行医趣闻,例如穿插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大家的相关视频、图片资料,让学生们能生动地感受古代医家的操守德行。同时可就医德案例开展讨论,使医学生们融入医德的情感体验之中。通过正反面案例的对比讲授,可帮助医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解剖课中要突出介绍捐献遗体的崇高性,以培养学生献身医学的伟大情怀;
我校建有生命意义教育展室,学生在入校后即会被安排瞻仰捐献自己遗体的老一辈医药工作者,实践表明,这些活动对学生们的心理触动作用是有很好效果的。实验课要注意培养学生们对实验用动物的仁爱之心;
在临床课教学中要结合病例分析,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切身体会“性命相托”的内涵;
思政课则要尽量避免单纯的理论说教,要努力将医药学同社会学相结合,然后让学生们去“把脉诊断、开出药方,”引起学生的共鸣。另外,学生实习期间,我校也会定期同实习单位联系,对学生的表现,尤其是人文素质的体现进行考察和反馈。总之,将各科专业教学与人文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能够更好地使医药学学生们在学习深奥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切感受到医家高尚的道德,进而在以后的学习和医疗工作中能够严格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体现出一个医者优秀的人文素养。

作者:张大川 边育红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唐)孙思邈.千金方[M].刘清国,等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8:8.

[2]彭红,李永国.中国医患关系的历史嬗变与伦理思考[J].中州学刊,2007,6:132.

[3]林大静.新时期医学生医德教育探索[J].医学教育探,2009(5):119-122.

[4](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

[5]王海平.《医学生誓言》与医德教育[J].医学与社会,2007(7):62.

推荐访问:医德 论文 教育 医德教育论文【五篇】 医德教育论文(精选5篇) 医德教育应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