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2023年融合教育【五篇】(全文)

2023年融合教育【五篇】(全文)

时间:2023-06-20 08:20:05 教育整顿 来源:网友投稿

融合教育范文第1篇相关热搜: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形式。产教融合历经多年,已经形成“订单班”、“校中厂、厂中校”等多种形式,但诸如企业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融合教育【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融合教育【五篇】

融合教育范文第1篇

相关热搜: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形式。产教融合历经多年,已经形成“订单班”、“校中厂、厂中校”等多种形式,但诸如企业参与度不高、学校与企业价值取向矛盾、企业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等问题也凸显。在分析产教融合现状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形式区别的重要特征。经多年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已形成一些固定形式,并取得极大成功,但很多方面的问题也同样凸显。在全面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产教融合应总结以往经验,拓宽内涵、创新形式,以达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及其意义

 

产教融合的基本内涵是产业与教育一体,两者良性互动、有机结合。从而使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教育教学、科学研发、素质培养、技能提升、生产劳动和服务社会等多种因素一体发展。产教融合的基本内容是要实现“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其根本目的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培养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能够解决职业学校老师实际操作不足的缺点,提升其业务水平,并且对地区经济的繁荣、产业升级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产教融合打破了传统教育脱离社会、脱离经济、脱离实际的弊端,真正将教育与就业衔接起来,学校真正形成“产、学、研”的能力,培养的人才更适应社会需求。企业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将岗位的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相衔接,并将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带入课堂。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无缝对接,从而达到合作共赢。

 

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状

 

1.常见产教融合形式

 

1.1 “订单班”培养模式

 

“订单班”培养模式,即职业院校根据企业提出的行业标准、人才标准与岗位规范等要求,设置专业和制定培养方案、组织教学、安排培训项目,双方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培养、技术培训、办学条件建设方面开展合作,以达到对学生共同培养的办学模式。“订单班”培养的学生可与企业进行无缝对接,实现“零距离”就业,有效促进就业率的提升和实现高质量就业。“订单班”培养模式让企业能够深入参与学校办学,企业与学校双方得以有效沟通,生产、教学、科研有机结合,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产教融合合作模式。该合作模式目的性强、人才到企业的适用性高,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参与度高,近年来已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成效显著。

 

1.2 “校中厂、厂中校”培养模式

 

“校中厂”即由学校提供场地、劳动力与部分生产设备等生产要素,企业将研发、生产部门设在校园的一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下,学生获得了充分的顶岗实习机会,解决了在常规培养模式下实践不足的问题。同时,企业也节约了场地、设施、劳动力等要素。“厂中校”则由学校提供劳动力、技术,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将提供学习、食宿等条件和部分劳动报酬。这种模式下,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生产效率的提高,学生也得到一线的生产体验,获得实践机会和锻炼技能。“校中厂、厂中校”根据学校和企业的需求已经发展为多种多样的方式,在这种培养模式的框架下,企业均得以降低生产成本,学生则得到大量的实践机会。

 

2.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参与度不高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往往较低,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企业方往往投资较大,而获得的回报难以得到保证,同时面临着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培养的人才却无法留在自己企业的风险。其次,由于实训过程中涉及到学生管理和生产安全等方面的因素,企业方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也不愿深度参与校企合作。

 

2.2 学校与企业价值取向矛盾

 

学校与企业分属两个不同的主体,其追求目标与价值取向是不同的。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注重素质的培养,追求高质量就业,培养的过程较长。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他们更注重高质与高效并存,以较低的投资、较短的时候换取高回报。双方追求目标与价值取向的矛盾,往往会使得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产生分歧,合作方式难以达成一致。

 

2.3 企业存在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的倾向

 

一些企业具有将到企业参与实习实践的高职院校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的倾向。多数输送到企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并没有得到系统的生产培训,去到企业后,企业方为了节省成本,省略了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培训条件,要求学生马上上岗生产。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专业技能和知识得不到提升,并沦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工具。这种合作方式已经与产教融合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改善产教融合现状对策

 

1.构建校企共赢体系

 

校企双方应树立“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构建共赢体系。校企双方应统一人才培养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目标。学校作为人才的输出者,企业作为人才的接受者,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因此,两者在合作过程中完全是可以达到共赢的。学校从企业获得资金、并促进办学思想的革新,企业从学校获得人才,促进技术的进步,生产的提升。校企高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双方充分沟通,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2.政府充分参与指导

 

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学校、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框架下的权利、义务,充分调动校企双方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参与合作的各方进行监管和评估,保证产教融合在一个合理框架下有效运行,提高合作的质量。政府部门也应着力于落实相关政策,指导学校育人与企业地方发展相适应,鼓励企业参与学校转型发展。

 

3.创新产教融合形式

 

创新产教融合形式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改革传统的办学模式,改进产教融合形式。职业院校办学应该从自我为主导发展为以地区行业产业为依托,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校服务地区发展,地区发展促进学校进步。二是扩展产教融合的内涵。从原来的单纯教学、实训方面合作拓展至文化及其他领域的合作。三是创造性地利用“互联网+”新思维,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方向。“互联网+”时代带来了新技术、新思维,这对于产教融合是一个机遇,需利用好这一发展契机,整合平台资源促进全面发展。

融合教育范文第2篇

艺工融合的复合型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在三个方面:一是厘清学科或课程的融合机制,这是进行改革的理论基础;二是做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的联动,这是改革的技术手段;三是强调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升,这是改革的目标和意义。

   

二、“艺工融合”模式的理论及思考    

(一)“艺工融合”的概念界定    

“艺工融合”也称“艺工结合”,其狭义的含义就是指“艺术”与“工程技术”的融合,强调艺术学科与技术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是从2。世纪2。年代包豪斯设计教育理念发展而来的。广义的“艺工融合”是指科学、工程、技术、数学、人文、艺术等学科融合,强调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艺工融合,他们都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特征一,严谨的逻辑理性思维与发散的形象感性思维的有机融合;特征二,工程设计的理念和思维与艺术设计的理念和思维的有机融合川;特征三,素质、技能和知识间的有机融合与系统化。

   

(二)“艺工融合”的融合机制及内涵    

“艺工融合”模式是指通过艺工融合式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培养具备艺术设计思维、工程技术、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基于多学科融合的教育模式。其关键在于“融合”上,因而多学科的融合机制既是建设“艺工融合”模式的理论依据,也是建设“艺工融合”课程体系的具体方法。

   

“艺工融合”的融合机制从宏观上就是指多学科如何融合的组合构成机制,侧重各学科间的并存及比例问题;微观上是指多学科怎么融合的内在动力机制,侧重教学内容融合的具体方法论。

   

1.“艺工融合”的外在构成融合机制    

外在构成融合机制是指融合的学科数量及各学科间的比例关系。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各学科大拼盘,而是依据模块课程的属性确定的具有一定主次比例关系的各学科融合的有机体,这是融合机制中回答如何融合的理论依据。按照其外在表现的不同该融合机制主要有三种形式:“艺+工”形式,“工+艺”形式和“艺工一体”形式。

   

“艺+工”形式是指在艺术学科课程中,融合科学技术课程,以艺术学科为主导,是对艺术创意进行理性工具约束的一种融合机制。该形式以艺术学科的课程内容为主体,融入适度的过程技术教学内容,从而保证创意的可行性和完整性,主要出现在一些艺术设计课程模块中。该融合机制强调艺术学科的主体性下工程技术最大化和完备性并存的比例关系。例如,在服装设计模块课程中,在保持服装设计创意效果的主体下融入市场信息分析(前期)、材料功能选择(中期)、工艺技术分析(后期),从而使得融合后的服装设计模块课程内容具备了完整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工+艺”形式是指在工程技术课程中引入艺术学科内容或思维,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通过融入艺术学科等内容,赋予工程技术以艺术美的形式。该形式的融合机制主要出现在工程技术课程模块中,这也是设计从完善向完美提升的必然思维过程。该融合机制以工程技术内容和思维为主体框架,突出细节处的视觉形象之美。例如,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模块中融入美的形式法则,从而使得工艺技术形式符合美的法则,比如分割线的位置,在实现合体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考虑其比例关系,从而实现形式之美,使得工程技术模块课程呈现出一定的完美性趋势。

   

“艺工一体”形式是指在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的模块课程中,将多学科融合成一个整体,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形成新的有机综合体。该融合形式以某项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多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学科间没有主次关系,共同服务于模块课程要求。这种融合不仅仅表现在不同学科的融合,还表现在学生间的融合与合作,教师间的协同与合作等层面上。

   

2.“艺工融合”内在动力融合机制    

融合教育范文第3篇

艺术教育融合模式,是指在艺术教育中,将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体、现实与理想、宏观与微观有机的融为一体,来解决现实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社会、科学与艺术、学科与学科间的诸多问题。借助于融合教育模式,搭建一个健全人格培养的教育平台。任何教育模式的提出与确立,取决于其自身的规律,同时也是对前人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它即是时代的科学、文化的现实反映,同时也必须旗帜鲜明的为时代服务,绝不是主观杜撰、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艺术教育融合模式建构基于如下几个方面:

(一)时代基础

当今世界是以映像语言为媒介、文化心理为工具的网络经济时代。文化生产力与知识经济的强势己完全渗透到社会经济结构的各个层面,文化要素己转化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生产力。艺术的“文化转型”显形为以科技为依托、美学为规范、创造价值为内容的知识产出结构的生成。在现实世界中,对于各门学科的研究,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深刻,任何一门学科想从自身的角度来揭示其全部规律,已经是不可能的事。应运而生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其本质就是一类知识与另一类知识、一门学科与另一门学科“融合”的结晶。艺术如此,艺术教育模式也是如此。

(二)教育基础

如果说孔子《六艺》中“礼、乐、书、数、射、御”是多学科融合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的经典,那么他在《论语》中所述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其“礼”———方法、规矩,“和”———融合、混合,这可以说是我国关于融合教育方法融合最早的精辟论述。无独有偶,在西方的古希腊也有《自由七艺》之说,充分的显示出了融合教育模式深远的共性教育基础和普通性原理。

(三)文化基础

中国的儒道思想把艺术审美同超越自我、超越功利、超越自然的人生境界联系起来,崇尚舍弃功利的享乐,追求清静、自然、恬淡,超然到无为状态之美。由董仲舒“天人知际,合而为一”演变成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以及庄子的“物我交融”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至高的美学理念境界,其本源就是追求精神与物质、人与自然的融合。通过“经世致用”的学用结合以及“格物致和”的心物感应,附之以“行中以思”“思中以行”的知行并举的辩证关系,完整的架构出了融合模式“全人”塑造的文化平台和赖以生存的文化基础。

(四)艺术基础

艺术教育对“心智与情感”能力的开发,主要是通过“假物济事”“以物传情”的典型的艺术行为语言,来达到“景物交融”“融会贯通”的境界。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中国艺术理念的实质,就是指主观与客体的契合统一。把艺术审美由外部世界引入到内部世界,将对客观物象的认识升华到主观感受与情感的抒发是艺术表现的独特手法。无论是艺术的创造或是艺术欣赏,追求的“心/物”“技/艺”“赏/用”的完美统一,就是对“融合”的完整诠释,从本质上显映出了知识产出中能力结构生成机制的原理。费孝通先生曾说“文化的高层次应该是艺术的层次”。在社会发展日益依赖于“全人”的知识创新、行为创意的“知识消费”时代,通过对融合教育模式的探讨,试图勾勒出了一条生产“全人”的特殊产业结构及所需要的基本生产模式。

二、融合模式的建构的内容

依据融合模式建构的理论,其融合内容可分如下四个方面:

(一)学科间融合

知识经济时代显现为物质精神化、工学技术文学化、信息产业美学化的时代特征。时代对教育提出了“全人”培养的“知识综合构成”的学科理论。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己成为知识产出的一条基本定律。艺术教育尤其是非专业的艺术教育,必须通过“融合”教育模式才能将艺术与其它学科有机的联系,将艺术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了各门学科的教育之中,使受教育主体全方位的掌握其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规律。也只有将艺术根值于各个学科之中,才能真正使艺术教育起到对科学知识教育的促进和互动作用。融合教育模式,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定向、单向、纵向思维的束缚,注重横向、跳跃、甚至是逆向思维方式,才能培养出想象力丰富、创造力新颖,会用独特的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复合型人才。

(二)课程间的融合

艺术是一个大的学科门类,虽然艺术教育课程种类繁多,但是它们都是“全人”塑造不可缺少的材料。艺术教育课程间即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即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艺术教育课程之间,不能“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必须通过课程之间的有机融合,建立“异曲同工”完整的综合艺术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现代科学与教育研究的成果,为课程间的“融合”提供了可能。西方教育家豪斯曼(Jerome•J•Hausman)指出:“就像语言教学能把听、说、读、写综合起来一样,艺术教学也可以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等融为一体。”艺术教育应融合为综合艺术教学的形式,使学生能从一种艺术形式的角度去审视另一种艺术形式,从而全面地掌握并感悟艺术的真谛。从心理学角度而言的“通感”心理现象,也为艺术课程间的融合提供了佐证。审美意义上的“通感”不仅是一种生理感觉,也是一种深刻、复杂的心理活动,“感官的借代”通常表现为“耳中见色”“眼中见律”等借代现象,它形成的前提因素是产生“通感”的主体,应具备相应的、基本的综合艺术审美经验,才能“有感而发”产生联想与联觉。艺术教育课程间的融合,将成为受教育主体的内心体验与情感开发的催化剂,通过全面培养学生的洞察力、理解力,达到“假物济事”“以物传情”的审美境界,在不断的感悟与体验中使主体的审美经验与创造才能得以发展。

(三)教学间的融合

中国传统教育强调“教学相长”,艺术教育相对其他学科更需要“教”与“学”的融合。这种教学间的融合往往产生于教师和学生的有机互动交流,艺术教育应认识到受教育的主体是学生的,学生同时也是艺术活动的主体,只有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才能真正的接触艺术、融合艺术,获得审美体验。教师在艺术教学中,应把握学生参与的特点,及时注重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发现学生的艺术的灵光和亮点,启发学生的创造力。艺术教育教学间的融合在课内和课外都可以开展。课内,应采用互动型教学方法,以集体讨论、自评互评等方式展开交流,拓展学生思路,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课外,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艺术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对艺术的感悟,培养培养艺术实践能力。此外,学校应尽可能的创造条件,邀请国内外专家来与学生交流讲学,让学生多方面、全方位、广范围的参与学习。这种教学间的融合、互动、交流是融合型艺术教育的重要特点,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方法。

(四)社会间融合

艺术审美除了其精神功能之外,还有极强的实用功能。艺术教育与社会间的融合,一是指艺术教育要与社会艺术实践活动结合,二是指艺术教育要与社会生活中的实用功能为主的审美与创造相结合,即指社会各个层面和行业的美学行为参与。在知识是生产要素的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劣,不仅约定了生产方式,还会直接影响经济结构。“面向未来”的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必须为国民经济与现代化进程服务。“闭门造车”的传统教育模式,己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艺术教育即要注重“形而上”深层文化底蕴的培养,也不可忽视“形而下”的社会实践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社会有机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资源间的融合

融合教育范文第4篇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提出及目标***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新课题新矛盾”。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坚强决心。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要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
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要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是占领后危机时代制高点的重要措施。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并以此形成诸多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应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从“十六大”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论断,到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上升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两化”融合的目标是:到2015年,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取得重大突破,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主要领域、主要环节得到充分有效应用,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和产业链协同能力显著增强,重点骨干企业实现向综合集成应用的转变,研发设计创新能力、生产集约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生产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水平成为领军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支撑“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应用成本显著下降,信息化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概念认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在该进程中,通过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和产业融合,推进新产业衍生以及经济社会运行方式和社会价值模式的转变,实现新型工业化,促进经济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两化”融合是全方位融合,信息产业与工业的融合是其主体和先导,产业融合是“两化”融合的载体和主要方面;
“两化”融合是双向促进,但双向促进不是平均用力,在当前“两化”融合的重点在于以信息化为支撑,提升工业化质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一方面体现在新兴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求走高技术含量、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有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的含义:从微观层面来看,“两化”融合是指信息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的融合,实现产品设计、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企业之间业务的协同与集成,以及产品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从中观层面来看,“两化”融合是指产业、行业层面的融合,即通过融合,实现产业结构、行业结构转型,形成以信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传统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型产业结构。从宏观层面来看“,两化”融合是指一是信息技术与传统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相融合,促进生产力解放,提升社会生产效率、管理效益;
二是信息技术与传统生活模式融合,产生新的生活模式与思维模式,促进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变革或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说,要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因为这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要找准切入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因为信息化的内容很广泛,无处不在、无处不包。必须在企业层面、行业层面、区域层面找准切入点,把工作做好。中国社科院的《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报告(2011)》蓝皮书指出,“两化”融合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即“两化”融合准备期(又称纯粹工业化期)、“两化”硬融合期、“两化”软融合期以及“两化”和谐发展期(又称两化帕累托<Pareto>融合期)。当前,我国“两化”融合进程仍然处于硬融合期,即加速工业化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就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从硬融合阶段逐步向软融合阶段转变,进而向“两化”和谐发展期转变,最终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的过程。

融合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政教育;
心理教育;
融合策略;
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分析,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关乎个人发展前途,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社会实际工作当中体现个人价值,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从国家发展来看,爱国主义精神是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通过思政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关乎祖国的发展与未来。因此,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是培养新时代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策略及实践研究也成为当下教育者必须探究的新课题。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入手,着重分析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的策略。

一、高校教育中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各大高校开始不断地增加招生人数,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特别是近几年,在校大学生的人数已经突破千万,在当前这样的背景下,由于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生的各自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复杂性,这种情况给高校的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一直以来,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在高校的教育体制中都是采用独立教育学的形式进行的。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意识到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同时,很多专家学者从多层次、多角度探究了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也成为当前学术界所认同的课题,但就目前学术界研究的主体内容来看,更多的研究集中在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之间相融合的基础方面,对于两者之间怎样有效地相融合还没有得到有效的研究,另外,部分学者已经对此提出了部分观点,但是研究结果的实操性并不强,对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融合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将从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之间的融合出发,达到突破两者之间瓶颈的目的。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的内容与根据

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是以高校德育体系为基础,两者之间达到共同目标的结合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在结果方面的有效性是同质的。(2)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之间的相融合是一种双向的相融合,彼此之间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作用。(3)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之间相融合是一种高效的融合,可以使彼此的预期目标能顺利达成。从高校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实质内容分析来看,两者之间融合的有效性是融合的基本根据,这种根据也是两者之间相融合的必然性。

(一)从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之间的教育目标分析

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在高校德育体系中是极为重要的两个教育部分,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中,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从两者的教育目标上分析来看,两者之间在教育目标上确实存在微小的差别,但是从教育目的的实质上来看,两者之间是相同的,其都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在达到德育目的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新时代新教改环境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单单是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对学生的正确思想和基本心理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教育的目标分析,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都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练就过硬的心理素质为目标,这也为两者之间相融合提供了根据。

(二)从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相互关系分析

首先,在教育方法、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上,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都是独立的,两者基本独立存在,同时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途径。此外,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之间也存在着交叉性,即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一关系不仅存在于两者的教育目标上,在教育内容上还存在一定的共同性。例如,在思政教育内容中,在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人生观的形成以及人生观的确立部分,这部分内容同时也是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心理教育对学生思想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和有效的纠正。由此不难看出,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是必然的。

(三)从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具体实施方面分析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在具体实施方面也存在较多的相似之处,两者都需要通过基础知识、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虽然在教育内容的细节上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实际的实施模式是相同的,并且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都要遵循德育理论体系,从教育本质上来看,两者属于同类教育课程,在遵循德育体系的前提下,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都需要采用新形势下的教学理念,与此同时,心理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而许多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依托心理教育的方式方法。

三、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专业知识分析发现,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的实质基础就是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思政教育是心理教育的基本导向

从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细节内容上来看,心理教育主要是促进个体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长,而思政教育则是注重群体道德与意识形态的形成,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心理教育必须以思政教育为基本导向。因此,心理教育因人而异,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而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群体化,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群体,群体的道德约束和群体环境影响个体的发展。心理学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致使心理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资本主义的根源问题,西方国家要求的是人的个性化发展,但在我国,个性价值的表达应该是在个人立足群体或组织的前提下才能得以表达,所以,我国心理教学的实践过程不仅解决个人心理健康问题,还加强了思维教育引导,将心理教学理论融入心理与健康教学课程之中。另外,思政教育也对心灵教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心理学相关理论中提出,人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价值观对心灵机能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人是群居性有思维方式能力的动物,在现实的生存和工作环境中,只考虑自我、自私自利的人并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同,所以个体只有在遵循一定的道德标准的同时,才能形成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二)心理教育为思政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持

一个人想要具备较好的道德修养和政治觉悟,心理健康是基础,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缺陷的人不可能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近几年,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学生的情感问题、适应社会能力问题的犯罪案件屡见不鲜,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此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普遍较差,对生活失去热情,轻视自己的生命,这也是其无法形成深层次德育品质的原因。由此不难看出,在德育过程中,如果没有心理教育做支持,思政教育的目的是无法实现的,人的需要都是基于自己的实际状况,且分属不同的层面,人最基础的需求便是生理需求,而在生理需求之上的社会需要、被关爱需要和自身价值体现需要也都和个人心理之间存在很大的联系,而政治知识、审美意识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则更多与个人的社会性特质有关,和个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思政意识有关。因此,一个人唯有获得更多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方可更好地融入社会,进而使个人的价值最大化。此外,在实际的思想教育过程中,思政教育也需要向心理健康教育寻取方法。在德育中,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不低于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多元化经济并存,人们思想的复杂性加剧,致使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变化也较为复杂,而心理教育恰恰可以使思政教育工作者牢牢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

四、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的实践研究

通过实践研究,就目前社会形态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来看,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要达到有效的融合,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思想观念相融合

以人为本是心理教育追寻的基本理念,注重学生的心理成长,而思政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规范性意识的形成以及社会道德品质的培养,需要从社会角度和群体角度实现两者的统一发展,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可以互相克服各自的缺陷。首先,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要将心理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理论引进来,注重人格发展和心理需求,结合人文关怀理论,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在实际的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将二者融合的意识,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了解学生真正的心理活动及心理需求,从而达到在思想上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其次,在心理教育过程中,要将思政教育中的价值观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心理教学不能把学生的视野局限于自身,而需要将其视野拓宽到社会层面,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有效结合。最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知与行为的改变取决于主体的能动性。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融合

就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目标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目标基本是一致的,都是以实现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但是在关注层面上,两者存在区别,思政教育注重的是在社会大方向和宏观方面给予指导,而心理教育则侧重于个体的具体操作和实践,因此,心理教育在实行具体目标时可以参考思政教育的基本理念,思政教育在具体实操方面可以借鉴心理教育的基本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从而精准地界定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将教育整体目标拆分为多个执行性强的具体实施步骤,从而有效保障教学过程的实施。在教育内容的界定上,可以把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内容科学有机地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教育体系。例如,把心理教育分为学习与生活教育、社会道德教育、人格品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几个主要部分,再把思政教育分为行为与道德规范、人际交往、个人成长、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政教育等具体内容,而后将思政教育的几部分内容融入心理教育教学中,使心理教育内容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更好地实现学生全面学习的目的。

(三)方式方法相融合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课程思政教育和社会心理教育都要有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使二者有机地融合起来,在达到共同借鉴的目的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优化整体的教学方法。比如,课程思政教育在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可以和社会心理理论教学相结合,这不但能够增强榜样教学的实际效果,还能够让教学过程更富有直观性和参与性。另外,在思政工作教学过程中,可以和心理健康教学中的人格理论相互融通,采用这样的方法不但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够改变学习者早已形成的错误思想理念。针对在教学上有一定困难的人群,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可以将心理教育中的沟通技巧和思维教育结合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中,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解决学生自身存在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另外,在当前社会,由于中小学生的思维受互联网影响较深,所以,学校在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过程中,可将网络媒体作为教育载体。如在学校充分发挥校园论坛在舆情方面的重要影响,教师利用网络在舆情传播方面的快速性和高效度进行相应的传播和交流。另外,学校还可制作与课程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App,并对其加以积极的宣传,教师利用App传递一些与思政工作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资讯、事例、文章、时政等内容,从而增进教师间的合作关系,形成优秀的师生关系,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五、结语

在新时期新教改的环境下,将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从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来讲,存在一定的可行性,并且同时存在必然性。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同时也是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生活在较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个人价值观与心理方面都面临着社会对其提出的较高要求,因此,实现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不仅关乎学生的发展,还关乎我国社会的进步。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在文中提出了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以及理论基础,希望对我国高校实现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孙晋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探索[J].大学,2021(44):23-25.

[2]李文波,王丽娟,刘莹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大众文艺,2021(21):138-139.

[3]葛小丽,程森弟.知识经济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育人路径研究[J].财富时代,2021(9):59-60.

[4]黄明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育人功能提升探索[J].大理大学学报,2021,6(9):92-97.

推荐访问:融合 教育 五篇 融合教育【五篇】 融合教育(精选5篇) 融合教育介绍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