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2023年度信息教育论文【五篇】

2023年度信息教育论文【五篇】

时间:2023-06-23 17:15:05 教育整顿 来源:网友投稿

信息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文化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信息文化产生于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驱使人们快速掌握大众化的信息技术,由此强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加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信息教育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信息教育论文【五篇】

信息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文化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信息文化产生于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驱使人们快速掌握大众化的信息技术,由此强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加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首先是对信息文化的不断发展的需求的满足.随着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文化正在推动着整个社会文化的重塑,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回顾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的曲折发展轨迹,由计算机文化教育发展到单纯的技术教育再到今天的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文化已超越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信息技术成为更上位的概念,信息技术成为信息文化形成和存在的基本工具.信息技术教育的焦点转到了关注对学生进行信息文化的濡染和熏陶,这是当前基础教育所强调的(如图1).从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信息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信息文化的正确引领,信息文化的蓬勃发展和内涵的丰富需要信息技术教育来不断推进.信息文化和信息技术教育之间构成了良性互动的关系,对这种良性互动的关系的认识,是经过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存在的二十多年的历史所论证.只有文化引领的技术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技术,任何教育又是文化延续传递的桥梁.

当前信息亚文化对主流信息文化的冲击

结果显示:近70%的儿童上网是为获取信息,64%的儿童是玩游戏,50%的儿童是在聊天或用BBS,有48.2%的儿童在利用因特网做研究和实践性活动,有46%的儿童在下载资源.我国的一项调查数据如下显示:60%的网民在玩游戏,34%的网民在聊天,29%的网民在关注娱乐信息动态,24%的网民在收发邮件,18%的网民下载软件.相比较,考虑到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形成的的教育实践及教育理念的差异,美国儿童通过网络的娱乐、学习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网络是他们生活的基本工具,不管是通过网络学习还是娱乐,都与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及期望相对符合.在我国,疏于引导的中小学生,他们将网络作为传统游戏厅的升级产品,并不能感悟互联网络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正面意义.该情况是我国学生对信息文化内化不够完整,信息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甚至控制着青少年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第一,青少年在传统道德观念形成之前,信息亚文化更容易推动其价值观的形成.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弱,多数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意识,不能全面自觉地应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3]在网络环境中往往习惯性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此外,由于互联网上的言行不容易留下明显个人信息,不容易被人知晓,所以他们认为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也就纵容了他们放纵自我、无拘无束的心理需要,使他们的道德规范意识逐渐淡薄,颓废的网络亚文化将逐步占锯他们的心灵,殊不知,该时期正是青少年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第二,青少年多渠道、灵活的信息传播途径,为信息亚文化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大多数青少年由于生理、心理的特殊时期,大多数喜欢群体性活动,信息传播途径既多又广,解决问题群策群力.相反,不愿意接受父母亲的的正面教育,甚至愿意与父母亲的指导背道而驰,在加上青少年对网络传播负面影响免疫力弱的特点,使腐蚀青少年成长的信息亚文化在该群体中能够生根发芽.第三,青少年对自由、民主的无限度追求,促使青少年成为网络亚文化传播的一个新的载体.网络文化的自由开放、互动特性衍生出得天独厚的一种平等性和无权威性.各种信息可以自由地相互渗透,正是这种开放、平等、交互及无政府性恰好迎合了青少年崇尚民主目由和平等的价值观,现实世界中没有得到的东西可以从虚拟世界中得到满足.在网络这个信息海量而展现个性相对宽松的环境里,青少年不知道什么是“创造”,不懂得还有“知识产权”,认为“拿来主义”天经地义,因此而滋生了青年一代“个人主义”价值观.[4]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模糊了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界限,消解了他们的意识品质,而造成社会责任感的淡薄和人格道德的缺失.他们往往会把现实生活社会中的一些压抑及不满通过互联网络发泄出来,有些负面情绪还可能一呼百应地引起社会网民的共鸣,一方面助长了在互联网络散布负面道德观的风气,另一方面也促使一些负面观点形成舆论,进而被潜移默化地根植于青少年的道德观中,反主流的信息亚文化的隐匿性还会给青少年带来诚信危机从而再衍生信任危机.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建构和发展主流信息文化

信息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三个方面的新问题摘要:即信息时代网络教育的突出特征、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影响和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关系,而着重点在于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影响。对此影响从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和教育观念加以深入具体地分析,最后阐释了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之间互补相长的辨证关系。

摘要:网络教育传统教育影响互补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而网络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技术的网络教育应运而生。上世纪90年代末,教育部推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拉开了网络教育的帷幕。新千年伊始,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则标志着网络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新时代新形势伴随着新新问题摘要:网络教育的突出特征如何?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产生哪些影响?二者的关系怎样正确看待?本文不揣浅陋,意在对上述新问题略作探索。

一、网络教育的突出特征

所谓网络教育就是把技术层面和行为层面相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构建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在网络教育中,学习资源在最大范围内共享,形成最佳教育环境,保证学生个性张扬、思维创新的空间。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相比较,有以下特征摘要:

(一)交互性和开放性。在网络教育中,师生的双向互动、实时互动得到了加强。在和学生的交往和交流方面,教师少了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邮件或实时聊天的形式接收教师传来的教育信息。接受教师的个别辅导,也可以向教师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则根据学生随时发送的教学信息不断调整和改善教学,促进教学网络全方位的能动性的实时交互,使师生之间的不间断的交流成为可能,促进教学相长。网络教育由于技术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网络教育可以是实时的或非实时的,在线的或非在线的。网络教育使受教育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接受网络学习,且网络教育对所有个体都是开放的。个体不会因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被拒之门外,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教育。

(二)虚拟性和共享性。网络教育是虚拟的教育,它没有真正实物形态的教室等教育场所。受教育者不必天天去教室,只需进行键盘操作。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电子课本、案例等,在网络上开展实时或非实时的教学,同时利用后台管理系统对学生的作业、测试进行监控。网络中的资源是共享的,可以为网络用户所有。网络资源是数字化资源,它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因特网上有人类迄今为止最丰富的教育资源,任何人可以通过任何地点的因特网终端进入网络,享用网络资源。网络中的数据库、图书馆、信息库等都可以为用户所用。

(三)个性化和多样化。网络教育是基于个性的教育。学习者在网络中点击自己感喜好的知识,自主学习探索。他们又可以不受到主流文化和意识的控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视角来理解知识、发展个性、开发创新思维。

二、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一)网络教育解构了传统的师生关系。网络教育的出现使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网络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网络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缺乏了真正实物态的教室和学校,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复存在。教学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充分熟悉到自身角色在网络教育中的转变,由知识学习的指导者、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课程教材的执行者和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未来生活的设计者、知识体系的建构者、课程教材的探究者和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网络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网络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网络教育中的教学是以传者和受者相互功能的形式,以信息内容为主要熟悉对象,以自主的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在传统教育中,学生是以班级的方式同时同地学习,学生彼此互相影响,互相交流,共同参和。在网络教育中,时空的彼此分离决定了学生采取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个别化学习,很少受到教师和他人的干涉。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己的生活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布置如何学习。网络教育的教学方式的独特处还体现在技术媒体的应用上。传统教育中,教师主要借助黑板、粉笔、课本等辅助媒体,同时运用自己的语言、非言语行为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网络教育中技术媒体代替了传统的口头传授,教师主要依靠技术媒体传播教学信息,如教学软件、电子邮件、网上讨论、数据文件和数据库、在线学习管理系统等。

(三)网络教育更新了传统的教育观念。网络教育的出现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可能实现的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从网络教育中受益并把学习贯穿一生。网络教育改变传统教育中片面注重现实、追求已有知识的观点。教育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网络教育有利于把学习中的他教转变为自教,网络教育中没有教师的压力和外在事物的干涉,学习完全自主。学生要想获取知识,只有自己去网络中寻求,去自主选择。网络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不断解构原有的知识体系,不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的互补相长

(一)网络教育益于开发学生的智商,传统教育益于培养学生的情商。网络教育中的信息异常丰富,教学信息的多元化,可以激发学生对现代科学的向往。学生在网络中不仅要接受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判定、分析和综合。当学生从传统教育耗时重复的任务中解脱出来后,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索、学习和创造。虽然网络教育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但是网络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情商上却有较大的困难,因为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假如忽视学生情商的培养将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传统教育可以弥补网络教育的这一不足。传统教育十分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把握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以便在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网络教育益于培养学生的自我,传统教育益于发展学生的协作。网络教育中学生往往是单独学习,单独解决新问题,有很强的独立性摘要:学生碰到难以解决的新问题时,不是求助于教师,更多的是在网络中自己寻求解决新问题的方式。但独立性发展到一定程度,也有可能向自我中心转变。当一个人过度相信自己,就听不进他人的意见,不能和他人合作。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使得各项任务绝非个人就能完成,人和人之间的合作显得尤其重要。传统教育中学生和教师彼此互相联系,经常交流,经常从事同一活动,接触的时间很多,彼此之间也更轻易沟通,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经常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得到体验,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日益增强。这将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将必然涉及使用教育技术。与教育活动意义,教育技术同样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内容源远流长。而教育技术的外延领域在每次技术发生、发展和革新过程中,必然对教育活动本身构成积极影响。在以手工技术为基础构成外延的早期传统教育活动当中,以黑板、粉笔、书籍、图片笔等工具以及口手相授、口手相传的教育方式为主体的教育技术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占据教育活动的主导地位。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幻灯片、电影、电视、广播等全新技术被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这种变革使得传统的教室当中首次出现了老师和学生以外的其他声音。20世纪末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网络多媒体教育系统等依托网络计算机核心技术的教育信息技术逐渐进入到教学实践当中,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此后,每当伴随这每次新技术巨大进步和变革,新技术都会在教学活动中具体地体现出来。云计算作为当前最为前沿的新兴的高新技术,教育业对元计算同样具有较高的期盼度,很多教育工作者均期望能够将将云计算技术全面能够引入教学时间活动当中,通过元计算的使用推动教育教学,对教育实践活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云计算技术的引入,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降低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本,从根本上提升信息化进程效率,实现更为灵活的教育信息化部署和实现方式。通过云计算技术的实施,能够在较少费用投入下,通过互联网络解决计算机资源访问费用问题,充分实现信息协作共享,不再需要使用自建设施来实现网络信息构建,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全面集中在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以及更加及时的信息的服务上。利用云计算技术,用户能够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以任何接入方式接入信息内容服务,畅享网络带来的方便与快捷。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逐渐成熟,教育云服务的需求和发展也产生了较大变化,从最初的动辄百万巨大投入,利用效率有限,管理难度较大的自建信息化数据中心,到运用虚拟化技术的存储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运行平台虚拟化等等均能够发现基于云计算的资源的投资可以有效解决网络资源利用问题,建设投资费用问题。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共享资源云服务以及应用云都已经有大量实际案例,很多学校已经实现了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资源共享。从使用规模上看,云计算已经展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教育信息化已经从过去的私有云模式逐步转化为公共云和私有云相互融合的混合云的模式。

2教育资源共享应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1资源获取渠道不畅虽然当前很多学校均已经建立或正在规划建设教育网站。但一些网络资源无法连通,同时在获取这些课程的访问途径相对比较困难,但是依然存在着部分网站访问途径不够明确,如存在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以及通过学校主页连接等访问途径,多种途径最总的结果和指向不尽相同,一些网页可以正常打开,另一些则常常出现“该页无法显示”的情况。无法方面活动更多紧迫课程网络应用课件,已经成为资源获取的瓶颈。访问者的网络接入方式的不确定,很多学校在网站接入方面均花费了较大的资金和精力来确保网站的访问流畅,网络带宽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教育信息自愈共享的重要瓶颈问题。

2.2资源建设缺之统一规范很多学校建立了教育网络平台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但仅有很少学校的网站功能设计比较合理,在内容安排和课程展示上做到的层次性和逻辑性强,内容丰富,特点突出。大部分网站还是仅仅是把课件、视频文件罗列在网页中,内容展示缺乏层次感,各个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选择建设模式。各个学校的网络平台制作各不相同,在平台使用和教育资源通用性与兼容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视频内容的格式往往仅规定了最低使用配置标准,没有考虑使用访问者实际网络带宽、使用者的硬件配置及浏览器版本等方面的差异,普遍存在一味追求高清晰度的问题,音频和视频内容对网络带宽占用较大,很多使用者硬件设备无法进行相应处理,从而造成教育信息视频内容缓冲时间长、播放不流畅,部分内容由于耗用带宽过大无法浏览。使网络教育信息吸氧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对最终的使用效果构成了不利影响。

2.3学习资源类型单一部分学校的教学信息资源内容比较单一,教学信息资源在多样化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很多网上的课件依然是对常见教学内容的简单重现。内容依然以图表和以文为主,教学视频内容有限,缺乏对学习情境的必要支持,习题库、案例库、相关文献以及模拟实验环节等教育拓展信息还不够充实,在学习过程学习者依然无法满足于被动地去接受教师对知识的灌输,可能丧失主动参与的实际模拟操作的积极性,会导致学习者学习热情受损。此外,课程资源库的更新频率也无法满足教学需要,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课程资源的教学效果构成了影响。

3推进教育资源共享应用的建议

3.1搭建统一资源平台,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目前很多学校的教育资源库都是各校自行搭建,大部分教育资源库都在动地等待外部使用者的浏览、访问和下载。教学资源储备库管理方面存在无序和混乱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统一的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真正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快速访问,从根本上避免了教育信息资源访问渠道不够畅通的问题。通过育平台的搭建,对于整合教育资源以及教育信息资源均可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

3.2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教师及学生使用教育信息资源的积极性教育信息资源功能在于示范、辐射作用的发挥,然而目前大多数教育资源依然没有做到这一点,究其原因在于缺少必要的激励措施和激励机制,没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积极使用教育资源。所以作者建议可考虑教师使用网络教育资源可以进行教学给予工作量的增加,教师在设计教育信息化资源过程中增加平时成绩统计功能模块,可以依据学生在线学习的时间、在线讨论情况以及提交作业情况等给予日常学习成绩等措施。不断提高教育资源的应用价值,真正使教育信息能够真正发挥示范、辐射的作用。

3.3建立资源更新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建设教育信息的积极性目前学习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教师对评比教学资源拥有较高积极性,然而对教育资源的后续建设普遍缺乏积极性,很多数教师都有评得了即完成任务的想法。对此可以考虑采用激励与考核评比并重的方法来解决。可以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在教学过程当中鼓励教师持续更新课程资源内容,建立更多的课程资源,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中。对于那些只评比不建设的状况,实行退出机制,对于没有访问量、长期无法访问、无法达到一定标准的应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严重情况下予以退出处理。

3.4建立培训机制,调动更多教师参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工作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学习并掌握一些计算机应用的相关知识,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培训使这些教师具有自主在网上更新知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网上教学的能力。提高教师对于网络教育资源的认识,培养学科教师参与网络教育资源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培训,保证后续资源建设能够及时更新,并形成长效培训机制,最大程度使更多学科教师了解网络教育资源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信息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1.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民族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从广义上看,主要指在民族地区发生的、传承民族文化的一切教育活动,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民族性”和“文化性”[3]。民族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育是特殊与普通的关系,而且也具有教育所具备的各种价值。教育思想与观念也同时与其他教育群体的思想理念相一致。因为民族教育的教育活动与过程都符合教育所具备的各种构成要素。如教育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通过一定的理念与思想去影响人,通过特定的环境、媒体、关系、方法、手段形式去完成教育活动等。这些众多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形成了固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如教育理论观、学校观、教学观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对几百年来形成的教育思想与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使人们的教育思想与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形成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思想与观念的转变又影响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这种影响又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育理论观的形成,既有对长期以来人们总结出来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又有在原教育理论基础上的创新。如随着教学环境、教学媒体、教学资源发生变化后,教学设计理论的思想与任务虽然没有变,但它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有人强调,教学设计理论与观念的形成是教育技术的创新,实际并不是创新而是对传统教学设计的发展,我们是在做同样的事,完成同样的任务。正如已故教育学家李秉德先生所说,这是一种“三岔口”现象,争来争去我们是一家人,在做同样的事情。又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形成,也是对教育理论的新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系统中各要素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经过科学的教学设计,以改善学科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进而达到优化学科知识体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过程[4]。这种整合也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发展。传统教学是指将多种教学资源与学科课程内容进行结合,进行教学设计,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去实施,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在民族教育中,教学者在不断地采用这种教育思想与理念。由于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必将在民族教育中得到推广与应用,从而指导民族教育的新发展,当然,民族教育也必须做到与大教育的新发展同步。思想、观念滞后不仅会影响到民族教育的发展,而且会使民族教育落后于同时代的其他各类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理论的新发展,还突出表现在新的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新的教育理论的产生,如绩效理论、混合学习理论、协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虚拟学习理论、信息素养理论、微课程理论以及TPACK理论(技术能力、专业学科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等。在当今时代,这些理论指导着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与发展。

2.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教育信息化创造出新的教育环境,改变了几百年来基本没有变化的教与学环境,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最大贡献之一。传统的教学环境,教与学场地(教室),从孔子(前551—前479)和孟子(前372—前289)时期就开始创办和应用,“一人之上,众弟之下”。在孟子故乡山东邹县的陈列馆里,看到孟子授课之堂,一间教室里,多个长条桌、长条凳排放整齐,与现在的教室保持一致,并无太大变化。课桌、椅、黑板、讲台构成了传授知识的场地。所以,传统教学环境(教室)的最大功能是“容纳”,最大弊端是“封闭”。一所学校,只要有能容纳下所有学生进行学习的教室和完备的教室条件,就可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但对于传统的教学环境而言,信息的封闭又是它的最大弊端,外面的信息进不来,里面的信息出不去。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思想、环境、条件、资源等因素的限制,知识的传授不可能出去,也不允许出去。教育信息化只用了10年时间,打破了“围城”现象,虽然教与学的基础条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但信息技术把封闭的民族地域与外界联合在一起,把封闭的教学环境与外界联系在一起,把外部世界引进课堂,使学生得到与现实世界比较贴近的体验。

3.教学资源发生了变化教学资源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教学资源由两大资源成份构成,一是人力资源,二是非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包括教学中的教师、学生以及参与教学活动的其他相关人员,非人力资源是指构成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多种教学媒体(如教学设备、教学软件、网络环境等)。这两大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缺一不可。传统的教学资源(非人力资源)除了黑板、粉笔、教科书和各种教学仪器、挂图、教具外,再无其他资源。这些资源虽然能够很好地配合教学活动,但由于其本身的功能有限,不能更大地发挥其支持教学的作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资源,改变和弥补了传统教学所不能产生的作用,起到深化教学内容的作用。海底世界(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世界,处在草原深处和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没有见过海,他们学习这些教学内容,只能是从书本到书本,从文字到文字。信息化教学条件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可以把外部世界引进课堂,使学生看到与课程内容相一致的海底世界,从而他们得到的知识便是直观的、完整的、正确的,而不是模糊的、错误的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条件下,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只有老师,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一个老师面对一群学生,老师不在,唯一的传播源失去,教学活动就可能中断。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由于改变了资源的获取形式,将一个老师面对一群学生,变成了一个学生面对无数个老师和专家。学生坐在电脑前,可以访问许多老师,随时随地获取他想要的知识信息。这种改变,经过了漫长的年代,现在终于实现了。

4.教与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教与学方式与方法,决定着获取知识信息的多少和质量好坏。条件再好,技术再先进,没有很好的实施方法与方式,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不能达到教学目标。方式方法不仅决定着质量,而且决定着教学的效率与效益。教育信息化由于改变了教学环境构成、资源条件以及知识信息的传播与获取通道,因此教与学的方法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何用多媒体资源去深化教学内容,如何用网络环境去优化教学过程,如何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改变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如何使用虚拟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使学生开展创新学习、协作学习、自主学习,从学会到会学。这些问题都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直接关系,下面举两个例子说明教与学方法与方式改变同教学效果改变的关系。有一年,笔者一行三人赴美国布隆斯堡大学考察。该校语言文化系系主任让我们校长为学生上一节对话课,通过对话了解中国的文化。课堂内容分两段进行,第一段学生向我们问及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变化情况,十几位同学提出了如包产到户农民得到了什么实惠,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含义是什么等问题,提出的几十个问题让我们感到很惊讶。第二段是学生让我们品尝他们亲手烹饪的中国菜。在与同学们的交谈中得知,在我们到达前十天,老师就布置了这个作业。同学们上网下载了中国菜谱,亲手进行操作学习,可以说明网络改变了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同学们获取新知识的方式。第二个例子是在2013年1月北京的一次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学术会议上,中央电教馆王珠珠馆长在报告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西部地区的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下有一所小学,姐弟两人,弟弟淘气,学习不好,在分班时爸爸为弟弟报名上计算机班,姐姐上了传统班。半年后发生了变化,弟弟的学习成绩超过了姐姐,弟弟还向姐姐讲述了许多通过电脑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像这一类实例在中国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有很多。

二、用完善与创新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信息技术在民族教育应用中,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也需要根据新技术、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不断创新应用方式,创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方法,设计开发出适用于民族教育教学的资源,才能不断促进民族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1.克服几个不足,增强几个理念在少数民族教育信息化实施十多年的今天,各级各类学校经过了多个阶段的信息化环境建设。如在经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计算机教室的安装、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条件创设,以及校园网、“校校通”等硬件环境建设之后,使学校不同层次地具备了信息化教学条件。同时中小学教师也先后参加了如计算机操作、信息资源设计研发、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设计等内容的培训。到目前为止,各个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在硬件、软件、潜件(人力资源)条件上都基本具备,但却存在着使用率不高、使用效果不佳、使用人次不多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拥有,轻应用。将教育信息工程看作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只关注设备的拥有和数量的多少,在教学中的应用量达不到要求,效率低。(2)重发展,轻效益。关注新技术、新设备的更新换代,不太考虑国家投入的成本效益。(3)重建设,轻效果。不考虑学校自身的地域条件和经济条件,相互攀比,你有我也要有,但使用效率低,使用效果差。(4)重使用,轻管理。教师的使用积极性高,教学应用效果也好,但管理水平差,维护条件弱,设备损坏率高,能正常使用的设备有限。(5)重新的,轻旧的。注重新设备的使用,有新的就不用旧的,有白板就不用黑板等。这五重五轻不克服,将会严重影响到教育信息化、民族教育信息化的良性发展。

2.关注民族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任何信息的交流都要靠不同形态的符号语言来完成。民族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支撑也要靠各种民族信息化资源来完成。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双语教学中汉语教学资源的建设在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是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藏+汉、维+汉、蒙+汉等双语教学形式。学生使用民族文字教材,教师用民族语言授课,同时加学一门汉语文课。在新疆有些学校,除数学、物理、化学三门课程用汉语授课外,其余课程全部用民族母语授课。在藏族地区,除了开设汉语文课外,还开设藏语文课。凡是使用全国统编汉语教材和使用汉语授课的课程,应该开发、引进、下载汉语课程的信息化资源,教师和学生不仅可以依靠信息化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还可通过新型的信息化资源促进他们对汉语的学习。(2)双语信息资源的建设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使用的文字教材大都是区域性的统编教材。如藏语教材,是由教育部设在青海省的藏语教材编审委员会统一编写出版,提供给、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中小学使用。多年来编审委员会只负责文字教材编写,配套的信息化资源基本没有。在信息化开展十多年的今天,这一现状必须得到改善,即国家、地方和学校相结合,加快与双语教学配套的民族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力度,使少数民族学生像发达地区学校的学生一样,享受优质教学资源。(3)校本课程信息化资源建设许多教育专家提出,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克服国家统编课程的诸多弊端,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在边远农牧区,通过对多元文化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可以帮助边远农牧区学生加强自身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而且有助于促进各民族学生对彼此的民俗民情和文化传统的理解和认同”。[5]校本课程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也应该得到重视。虽然校本课程受到不同地域、学校的影响,差别很大,不可能形成统编性教材,但信息化教学资源可以由少数民族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如电教馆)、学校和教师共同策划、开发建设,也可以采用几个学校协作开发的形式完成。

3.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综合性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第九章民族教育中指出:“支持民族地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第十九章又指出:“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6]针对少数民族地域特点,设计开发适合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利于民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天网卫星传播、地网有线传播和目前正在发达地区实施的云技术的教育应用,以及国家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这四种网络传播形式可根据民族学校的不同地域特点和条件进行综合考虑,选其优势,择配设计,真正为少数民族学校“校校通”的实现作出贡献。

信息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1.1想信念缺失,功利色彩增强

依学校德育功能角度,德育有两功能:一、积极地继承、保存、绵延、与开创优良的社会习俗或社会道德;
二、消极地防患、革除、与排斥不良习俗的蔓延和熏染社会大众与年轻学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从网络获取资讯,接触到各种文化价值和理想信仰,社会现实让他们明白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而非抽象的理想信仰,更注重物质层面。学习热潮的兴起与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习热潮的持久性,使学生的主体素质日益增强。在肯定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提高的同时,不可否认以市场为导向的用人机制,使他们的学习具有强烈的现实性,随之而来的生活功利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表现为许多学生学会利用人际关系来发展自己,不遗余力地争取评优获奖,热衷于竞选担任学生干部以及通过自学途径获得各种专业证书,这些提高自身专业文化素质的背后都含有较高成分的功利因素。

笔者对我教的2个班级一共96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显示,有78%的学生认为考上大学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以后能有更稳定的生活;
有2%的学生认为考上大学是实现人生价值理想;
有9%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将来赚更多的钱,为了“结婚生小孩赚大钱”;
有11%的学生表示不知道考上大学的作用,不知道考上大学之后应该干什么。

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平息,实在不得不让人堪忧。品德教育系期望学生能拥有良善之道德生活,而品德教育是经验与脉络的结合,应融入当代民主精神加以体现,虽有多元推动方式,然仍应重视诸多普世价值,故不仅是法治教育、也是人权教育与公民(德行)教育。由此,品德教育具广义与狭义意涵,就广义而言指其不能偏离价值教育、生命教育、人权教育、法治教育、民主教育,以及公民资质教育等原则与精神;
就狭义而言品德教育是期望培养学生,具有知善(认知)、好善(情感)与行善(行动)等多元知能,兼重道德推理思辨历程与德行表现,以形塑优质个人与理想社群。但是显然受到多元文化冲击下的学生的德育教育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困境。

1.2学生的网络烙印:善于用网络获取信息,但有时内心虚无

因特网的便捷和低成本,使得学生们迅速掌握了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本领,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趋向多元化,因此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心智发展超前。他们依赖网络,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空虚感。网络容易让人产生虚拟感,容易让人脱离现实,不能冷静客观地对待事物,而一些不健康的信息给学生的心理也带来一定的冲击。

1.3个性张扬,团队意识相对较弱

由于信息化环境下知识及信息的大爆炸,学生思想较为独立,个性张扬,不轻易趋同别人。但是,由于过于强调个体的重要性,并且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与人合作能力相对较差,团队意识相对较弱。学生在作出判断和抉择时,往往只注意自我的感受,缺失集体主义价值观。笔者在对所教的2个班级进行调查问卷的时候,发现,有73%的学生支持强调个体的重要性比强调集体的重要新更为重要。

1.4性格偏激严重,心理问题突出

少数独生子女养成了独断专行、飞扬跋启、胆小怯懦、浮躁轻率、好高鹜远、冷漠逆反的性格,不理解、不愿接受他人的不同之处。随着生活、学习、工作条件日益改善,学生很少遇到以前那样的困难与挫折,因此,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意识逐渐弱化,承受挫折的能力逐渐降低,稍微碰到一点儿困难和挫折,便会茫然失措,受不了挫折和打击,心理脆弱、敏感。缺乏相应的应变能力,意志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等问题。有的因此消沉、怨愤甚至绝望自杀,给自己、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

1.5沉迷网络游戏、聊天等网络世界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互联网的发展和兴起,使一些学生或沉迷网络游戏,或热衷于网上聊天,或经常浏览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在虚拟世界忘记了自我。网上的信息良荞不齐,大量黄色、暴力信息混杂在一起,对思想尚未定型,生理、心理发育尚未健全的大学生产生了极坏的影响,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通过网络传播,扭曲着大学生的心灵,污染他们的精神,降低他们的道德水准,迷失他们的方向,荒废着他们的学业,甚至使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信息化时代,学生能第一时间获知社会负面新闻、具有消极影响的社会言论等,因而对教师正面引导的可信性表现出选择的态度,而且有限的校园网阵地相对于无限广阔的网络空间,其教育作用显然会大打折扣,等等。

2、信息化的发展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2.1积极正面的影响

第一,能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德育领导系指学校教育单位及隶属其中之教育工作者,能够依照学校教育环境条件,衡量学习者身心条件,设计永续性的课程,规划相关教学活动,建构良好学习环境,运用各种合适的领导、教学方式,并结合家庭、社会资源,以引导学习者在知识、价值观、心理、道德意识发展上,稳健且持续性的朝着道德目标前进,并表现出符合道德意涵之行为[3]。

第二,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竞争精神与协作精神。我国于德育攸关的教育目标历史脉络,可溯自西周朝代时期。大戴礼记•保傅(高明注译,1993):“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
傅,傅之德义;
师,道之教顺;
此三公之职也。”观乎以上之言,当时三公之职,即是分别负责国子的德智体三育,尤其是太傅一职,明确指出其所司职责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负责天子德义的教育。这是中国关于教育三分:德、智、体育之始。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现代信息技术本身就是创新、竞争、协作的成果,因而是德育的重要素材。信息网络为人们提供国际交流和协作的有利条件,加快知识创新的进程,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加剧了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竞争。这是培养创新、竞争、协作精神的良好基础。

第三,有利于培养科学文化素质。在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是社会经济的主导,脑力劳动将成为人类的主要劳动,智力将成为最重要的资本。信息网络为普及高质量、高层次的文化教育,快速广泛地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科学的价值观提供良好条件。

2.2负面的影响

第一,信息环境的开放性和难以监控性,极大地减弱学校德育的可控性。社会信息化使学校德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互联网络,人们可在完全秘密的情况下快捷地获取大量的信息。在这种状况下,教育者很难了解学生受到哪些信息的影响以及他们在网络中干了些什么,从而增加了把握教育对象思想状况和日常行为的难度。学校德育受各种不良信息的干扰和影响增大,可控性减弱[4]。

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念的交汇和冲突,增加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难度。现代信息技术在促进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加剧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冲突,使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多种异质文化、多元价值观念的挑战。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掌握的先进信息技术,大力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文化价值观,诋毁社会主义制度,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这对我国青少年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将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第三,信息网络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计算机网络虽然可使人们享受到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的乐趣,感受到人指挥机器做各种事情的心理满足。“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发挥人的大胆想象制造出现实不存在的假想世界,这对人的心理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过多地与电脑终端打交道,会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人需要有直接的交往和情感交流,在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社会中,人们之间直接交往的机会少了,就会产生心理紧张、孤僻、情感冷漠以及其他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成天使用电脑网络而缺少与现实的直接交流,有可能产生心理障碍;
缺乏户外活动,也会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

3、加快信息化环境下的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3.1建立德育网站,开辟新的德育课堂

身处于21世纪的今天,我国正进行一连串的教育改革运动,这一连串对教育改革的呼唤,使整个教育制度产生重大的变革,对原本平静而单纯的校园造成相当大的冲击,为了要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能,领导学生迈向卓越之道,学校所扮演的“领导者”角色,不容置疑地具有关键性的地位,因为有效能的学校领导不仅可以凝聚全体学校成员之向心,创造温馨、专业的校园文化,更能利用激励、关怀与团队精神等,来达成学校教育愿景。有关德育领导的探讨,首先,必须从学校的道德教育谈起,因为学校是实施道德教育相当重要的一环,而属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国中教育,其道德教育推动的成效,关系着未来整体教育的发展,甚至影响国家发展至深且巨。

由学校组织精干教师在校园网上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德育网站,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促进学生德育活动的开展。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栏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如,通过家乡巨变、理论学习、世界之窗、知识竞赛、时事追踪、自我测试等栏目。学生通过访问德育网站,就可以直接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了解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把枯燥的理论学习变成了感性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还可以通过自我测试来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监控,促进了学习的积极性。

对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对枯燥的内容缺乏足够的兴趣,但是对动态中的、发展中的知识与内容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笔者根据这群学生的特点,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与实地训练两种方法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动态学习中学到更多的诗书礼仪乐、儒道释、交往沟通交流等知识。这些课程都要求教师准备许多教学道具、相关资料,花费许多心思去构想和营造这些场景以及氛围,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3.2利用网络的特点

德育有以下目的:一、内在与外在的德育目的;
二、工具性与非工具性的德育目的;
三、实利与非实利的德育目的;
四、他律与自律德育目的;
五、普遍与特殊的德育目的。品格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是个人或群体所共同认定并遵守的价值规范,是人类优良的特质,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良善觉知[5]。例如:正义与仁慈的性格,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高尚情操。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启发这些良好的美德与情操,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之中彻底实践,让社会充满正义与仁慈,许社会一个和谐共荣的未来,这是学校为何必须重视品格与道德教育的原因所在。当前网络信息环境下,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不断创新德育的形式。例如开展网络论坛、网络调查,网上咨询辅导等参与方式,和青年学生增进交流沟通,及时捕捉他们的思想动态,增强德育信息的传导和反馈,有助于德育工作者加快解决有关舆论的焦点议题,形成和现实德育互动的教育模式。又如,构建虚拟班级、虚拟社团等,使班级、社团等集体进入网络,增强网上师生的归属感,发挥网上集体的凝聚力。

3.3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的合力作用

立足于学校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完善管理制度,使教育工作有章可循。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使教育深入实处,重视个学科之间的渗透。通过开展学科知识、体育、棋类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内外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建立家访制度,要求班主任每学期至少上门家访每学生一次,问题学生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杜绝学生的不良情况的发生,尤其是违法乱纪现象的出现。加大与社会的互动,发挥社会教育的延伸作用,重视社会力量在教育合力中起到的作用。

推荐访问:论文 教育 信息 信息教育论文【五篇】 信息教育论文(精选5篇)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