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黄连粉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报告(17篇)

黄连粉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报告(17篇)

时间:2022-11-23 08:3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黄连粉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报告(17篇)黄连粉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及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文欣欣,刘丹华,余陈欢,吴巧凤  【摘要】  目的成立黄连和香连丸中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连粉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报告(17篇),供大家参考。

黄连粉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报告(17篇)

篇一:黄连粉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及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文欣欣,刘丹华,余陈欢,吴巧凤

  【摘要】

  目的成立黄连和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式。方式

  样品经提取、薄层展开后,采纳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对黄连和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展开剂为苯-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氨水(6∶3∶∶∶,激发波长Ex=365nm,发射波长Em=409nm。结果

  盐酸小檗碱在~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3。黄连的回收率为%,RSD=%。香连丸的回收率为%,RSD=%。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分离成效好,灵敏度高。

  【关键词】

  黄连;香连丸;荧光分光光度法;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

  Keywords:CoptischinensisFranch.;XianglianPills;fluorescencespectrophotometry;berberinehydrochloride;contentdetermination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setHsiao)或云连(CoptisteetaWall.)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抗菌消炎、利胆等功效,临床上用于医治消化

  道感染、泻痢等疾病。以黄连作原料的中成药香连丸气微、味苦,具有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等功效,临床多用于湿热痢疾、里急后重、腹痛泄泻、菌痢、肠炎等症。盐酸小檗碱为二者共有的有效成份,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凝等作用,医治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本实验采纳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和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为其质量操纵提供依据。

  1仪器与试药

  RF-5000荧光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UV-1型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顾村电光仪器厂),AG135(四川时运成套仪器),80-2离心沉淀器(上海手术器械厂),CQ-250超声波清洗机(昆山市超声仪器)。

  盐酸小檗碱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713-9906);黄连(贵州,批号;四川,批号、)。药材经本校资源鉴定教研室姚振生教授鉴定为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香连丸(湖北诺告捷制药,批号06100一、070101;湖北瑞华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060117)。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批号050428);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式与结果

  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周密称定干燥至恒重的盐酸小檗碱对照品mg,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浓度为mg/mL的对照品溶液。

  取黄连药材粗粉约g,周密称定,置100mL容量瓶中,加盐酸-甲醇(1∶100)溶液约95mL,60℃水浴加热15min,掏出,超声处置30min,室温放置留宿,加甲醇至刻度,滤过,滤液作为黄连供试品溶液[1]。

  周密称取香连丸约g,加适量盐酸-甲醇(1∶100)溶液,索式回流提取至无色,提取液置水浴上蒸至约20mL,定量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香连丸供试品溶液[2]。

  薄层分析条件[3]

  用%CMC-Na为粘合剂自制硅胶G板,取对照品溶液适量,点样后用氨水饱和30min,以苯-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氨水(6∶3∶∶∶为展开剂,展距10cm,晾干后置紫外光(365nm)下检视,盐酸小檗碱呈黄绿色荧光斑点(Rf=。

  荧光条件的确信

  取对照品溶液,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扫描,结果显示,盐酸小檗碱最

  大激发波长Ex=365nm,最大发射波长Em=409nm。

  取对照品溶液1mL,别离加入不同体积的1mol/LNaOH溶液,并用甲醇定容至2mL,在Ex=365nm、Em=409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结果说明,随着NaOH量的增加,其荧光强度不断增大,当加入50μL时荧光强度最大,尔后继续增加NaOH用量时其荧光强度转变不大。故实验中确信NaOH加入量为50μL。

  线性关系考察

  别离吸取对照品溶液、、、、、μL,距离cm依次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按“”项下条件展开,将相应斑点刮入离心管中,同行空白。各斑点用甲醇洗脱并将洗脱液依次转移至2mL容量瓶中,加入1mol/LNaOH溶液50μL,甲醇定容,摇匀,在Ex=365nm、Em=409nm处测定荧光强度,以荧光强度为纵坐标,盐酸小檗碱含量为横坐标,得回归方程为:Y=-,r=3,说明盐酸小檗碱在~

  μg范围内荧光强度与其含量线性关系良好。

  周密度实验

  同板周密度

  周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呈等距离的6个点,按“”项下方式测定,结果RSD=%。

  异板周密度

  周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点于6个不同的硅胶G板上,按“”项下方式测定,结果RSD=%。

  稳固性实验

  取同一份对照品洗脱液,每隔20min测定一次荧光强度,持续测定7次,结果RSD=%,说明盐酸小檗碱在该条件下2h内稳固性良好。

  重复性实验

  取黄连(批号)和香连丸(批号061001)各5份,按“”项下方式提取,并按“”项下方式测定,结果黄连中盐酸小檗碱平均含量为%,RSD=%;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平均含量为%,RSD=%。说明本法重复性良好。

  样品含量测定

  周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及黄连、香连丸提取液各10、20、10μL,别离点于同一硅胶板上,按“”项下条件展开,将相应斑点刮入离心管中,加入甲醇mL,振摇5min,超声15min,3000r/min离心10min,

  取上清液,置2mL容量瓶中,加入1mol/LNaOH溶液50μL,甲醇定容,摇匀,测定其荧光强度,平行测定3次。结果见表1。表1黄连和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结果(略)

  加样回收率实验

  周密称取已知含量的黄连约g(批号)及香连丸约g(批号061001),各6份,别离加入适量的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溶液,按“”及“”项下方式操作,测定其含量,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2。表2黄连和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略)

  3讨论

  本实验曾别离采纳乙醇和盐酸-甲醇(1∶100)溶液对样品进行提取,结果发觉,采纳乙醇提取时,小檗碱提取率不佳,在本实验薄层展开条件下,难以达到理想的分离成效;而采纳盐酸-甲醇(1∶100)溶液提取时,黄连及香连丸中小檗碱与盐酸反映形成生物碱盐,使其溶解度增加,提取较为完全,且在本实验薄层展开条件下能较好的分离,应选用盐酸-甲醇(1∶100)溶液作为提取溶剂。

  目前,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式有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4-5],由于本实验样品成份复杂,干扰较大,

  采纳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往往背景干扰大,重现性差;而高效液相色谱法易造成色谱柱的钝化。荧光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性高、选择性强、实验样品量少、设备简单的特点,适用于痕量成份的检测。本实验采取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能够减少盐酸小檗碱衍生物等成份的干扰,简便、有效、回收率高,适用于黄连和香连丸的质量操纵。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周华平,宋广聪,王仁英.薄层扫描法测定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基层中药杂志,2000,14(5):15-16.

  [3]杨广德,杨二库,王嗣岑.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中小檗碱的含量[J].西北药学杂志,2000,15(4):159.

  [4]梁生旺.中药制剂分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18.

  [5]桑

  媛,张冬海.黄柏胶囊中小檗碱含量的分光光度分析[J].中国药业,2006,15(5):50.

篇二:黄连粉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报告

  黄莲鉴定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精制和鉴定

  实验四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精制和鉴定

  一、概述

  黄连系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Eranch.)的干燥根茎。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的功效。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分离出的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berber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黄连碱(jatrorrhizine)等。小檗碱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mp为154℃,游离的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及乙醇中(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其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尤其是盐酸盐。盐酸盐为l:500,枸橼酸盐1:125,酸性硫酸盐1:100,硫酸盐l:30,但在热水中都比较容易溶解。

  小檗碱常以季铵碱形式存在,碱性强(pka11.53),能溶于水中,其水溶液有三种互变形式。

  NHCHO

  OCH333OCH3季铵式(红棕色)醇式(黄色)

  醛式(黄色)

  N+

  OCH3OCH3小檗碱(黄连素)

  二、实验部分

  (一)实验目的1、掌握小檗碱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以及一般的提取精制方法。

  2、掌握旋转蒸发仪的使用。

  3、熟悉盐酸小檗碱的色谱鉴定和定性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提取原理:小檗碱为异喹啉类小檗碱,结构中的氮原子以季铵盐形式存在,显一定程度的亲水性,因此游离小檗碱能溶与水(1:20)及乙醇(1:100),热水或热乙醇中易溶,不溶于乙醚、氯仿、苯等有机溶剂。盐酸小檗碱在沸水中溶解,在冷水中析出。

  2、分离原理:小檗碱与酸所成的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尽相同,如硫酸小檗碱为(1:30),酸性硫酸小檗碱为(1:100),枸橼酸小檗碱为(1:125),而盐酸小檗碱为(1:500)。本实验就是据游离小檗碱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而其盐酸盐难溶于水的性质进行提取和精制的。

  (三)实验药材、仪器与试剂

  1、药材:黄连50g(每组)。

  2、仪器:回流装置、水浴锅、冰箱、旋转蒸发仪、烧杯(250ml)、抽滤装置、滤纸、层析缸、滤纸、试管、电炉。

  3、试剂:75%乙醇、95%乙醇、蒸馏水、10%盐酸、氯化钠、乙醇、氯仿-甲醇-1/10盐酸(1:1:1)、10%硫酸、漂白粉、10%氢氧化钠、丙酮。

  (四)实验内容

  1、小檗碱的提取

  取黄连粗粉50g,加入400ml75%的乙醇回流1.5h,四层纱布过滤,药渣用95%乙醇300ml回流1h,四层纱布过滤,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药渣,合并两次滤液和洗液,放于冰箱中。

  2、小檗碱的浓缩

  用旋转蒸发仪将小檗碱提取液浓缩至糖浆状(小于50ml,无醇味)。

  3、盐酸小檗碱的制备

  将浓缩液倒入100ml沸水中(换成250ml烧杯)煮沸至溶解(10min),趁热抽滤,在滤液中加10%盐酸,调制pH=2,加入氯化钠10g,放入冰箱析晶。

  4、盐酸小檗碱的精制

  (1)抽滤,得到盐酸小檗碱粗品。

  (2)取粗品放入100ml沸水中,搅拌溶解,继续加热10min,趁热抽滤,滤液放置过夜。(滤取结晶,先用少量1%盐酸洗一次,再用少量蒸馏水洗数次,抽干,干燥后得到小檗碱精品。)

  5、鉴定

  (1)化学检识

  ①取盐酸小檗碱少许,加10%的H2SO42ml,溶解后加漂白粉少许,即显樱红

  色。

  ②取盐酸小檗碱约50mg,加蒸馏水5ml,水浴加热,溶解后加10%氢氧化纳试液2滴,显橙色。溶液放冷过滤,取澄清滤液,加丙酮4滴,即发生浑浊。放置后,生成黄色的丙酮小檗碱沉淀。

  (2)

  纸层析鉴定

  样品:1%醇溶液。(每组0.1g溶于10ml乙醇)

  标准品:1%盐酸小檗碱醇溶液

  展开剂:氯仿—甲醇—1/10MHCL(1:1:1下行)

  显色:自然光下观察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提取时两次乙醇浓度不等,提醒学生不要加错。

  2、漂白粉加少许即可,否则影响结果

  3、纸条要保持平整,不靠壁。

  (六)思考题

  1、小檗碱为哪类生物碱,可以用什么方法提取?

  2、回流与蒸馏的区别是什么?

  3、小檗碱精制的原理是什么?

  4、旋转蒸发仪使用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篇二:实验三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实验三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小檗碱又称黄连素,是在高等植物中分布比较广泛的、有明显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主要存在于黄连、黄柏、三颗针等中草药中。小檗碱具有显著的抗微生物、抗原虫的作用,临床用其盐酸盐(即盐酸黄连素)治疗细菌性感染如痢疾、急性肠胃炎、呼吸道感染等症。

  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deltoideaC。Y。ChengetHsiao)或云连(C。teetoidesC。Y。Cheng)的根茎,含有小檗碱(1)、巴马汀(2)、黄连碱(3)、甲基黄连碱(4)、药根碱(5)等生物碱,其中以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小檗碱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于黄连中。

  目前制药工业提取小檗碱主要以三颗针为原料。三颗针来源于小檗科小檗属(Berberis)多种植物,其根皮含生物碱约2%,主要含小檗碱、小檗胺、药根碱、巴马汀等生物碱。

  R1R2R3R4R5R1OR2O

  R5£-OR3OR4+

  3CH3H

  CH2CH3CH3CH3CH3HCH2CH2CH2CH23HCH3CH3CH3H

  2345小檗碱(Berberine)属异喹啉类生物碱,自水和乙醇中结晶出来的小檗碱为黄色长针状结晶,含5个结晶水,在100℃干燥时即失去结晶水,转为棕黄色,加热至110℃时,其颜色加深变暗色。Mp.145℃至160℃即分解。

  OCH3H3N

  H

  OCH3O

  H

  小檗胺

  H3CO

  H

  CH3游离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在热水及热乙醇中易溶,而在冷乙醇中溶解度为1:100,但难溶于苯、氯仿、丙酮等溶剂。醇式和醛式小檗碱则具有一般生物碱的通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小檗碱的盐类除中性硫酸盐、磷酸盐外,一般在水中的溶解度均较小。小檗碱及其盐类在水、乙醇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小檗碱还能与苯、氯仿、丙酮等溶剂结合成分子缩合物,有完好的结晶状态,可作为小檗碱的识别之用。如用过量的氢氧化钠处理小檗碱盐类,使其转变为醇式小檗碱,就能与丙酮缩合成结晶型的丙酮小檗碱。

  一、实验目的1.学会从黄连中提取、精制盐酸小檗碱的方法;2.学会小檗碱的化学与色谱检识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利用小檗碱的硫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而盐酸盐几乎不溶于水的性质,先将药材中的小檗碱转变为硫酸盐用水提出;再使其转化为盐酸盐,结合盐析法降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制得盐酸小檗碱。

  三、实验内容

  (一)盐酸小檗碱的提取1.润湿

  取黄连粗粉50g置烧杯中,加0.3%硫酸约10ml润湿,放置30min

  2.装筒(分次装入渗漉筒并排气)3.浸渍

  用0.3%硫酸浸泡过夜4.渗漉

  收集9—10倍量的渗漉液

  等待空余时间:

  10g硅胶G+30ml(0.8%CMC-Na)研匀,铺板

  (二)分离

  1.取渗漉液,加40%NaOH调PH至11~12,放置过夜;

  2.抽滤,将滤液加浓盐酸调PH值2~3,加入6%NaCl,搅拌均匀,放置过夜;3.抽滤(尽量抽干),滤取结晶,即得盐酸小檗碱粗品。

  (三)精制

  1.将上述粗品放入25倍量沸水中,于水浴上加热使溶解,趁热过滤液在65℃时加浓盐酸调PH值2~3,放置过夜

  2.抽滤(尽量抽干),滤取结晶,即得盐酸小檗碱精品。

  (四)检识

  1.取自制精制盐酸小檗碱50mg,加水5ml,缓缓加热溶解后,加氢氧化钠试液2滴显橙红色,放冷,加丙酮4滴,即发生浑浊,放置后,生成黄色沉淀,即为丙酮小檗碱。

  2.取自制精制盐酸小檗碱少许,加入稀硫酸8ml溶解,搅拌均匀,分置两支试管中,一支加漂白粉少量,即显樱红色;另一支加入2滴浓硝酸,也显樱红色。3.取自制精制

  盐酸小檗碱少许,加稀硫酸12m1使溶解,分置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碘化汞钾试剂、碘化铋钾试剂及硅钨酸试剂,观察其产生的现象。4.盐酸小檗碱的薄层层析

  吸附剂:硅胶G硬板(未活化)

  样

  品:①自制精制盐酸小檗碱乙醇溶液

  ②盐酸小檗碱标准品乙醇溶液

  展开剂:①氯仿-乙醇(9:1)

  ②甲醇-丙酮-乙酸(4:5:1)

  显色剂:先置于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再喷雾改良碘化铋钾试剂,观察斑点颜色,并与标准品对照。

  篇三: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

  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

  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

  实验类型:

  设计型

  实验题目: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

  班

  级:学

  号:

  姓

  名:

  实验日期:XX-10-2【关键词】

  黄连;盐酸小檗碱;提取工艺;溶剂回流法;化学检识檗碱

  前言

  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中国药典》中黄连和盐酸小檗碱一直有收载,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腹泻、抗炎和免疫促进以及降血压、抗

  心律失常、降血糖等药理作用,用于急性肠胃炎、口舌生疮、烧烫伤、心率失常、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分离出的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掌叶防己碱、黄连碱等。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是以盐酸盐的状态存在于黄连中。小檗碱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掌叶防己碱也作药用,其抗菌性能和小檗碱相似。

  一

  实验目的1、通过对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掌握一般天然产物的提取技术。

  2、通过对小檗碱的鉴定,掌握一般生物碱的鉴别方法。

  3、熟悉握小檗碱的化学性质和鉴定方法。

  4、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初步了解并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

  二

  实验原理

  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加热至110℃变为黄棕色,于160℃分解。盐酸小檗碱加热至220℃分解,生成红棕色的小檗红碱。mp为145℃,游离的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及乙醇中(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其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在热水中都比较容易溶解。

  小檗碱常以季铵碱形式存在,碱性强(pka11.53),能溶于水中,其水溶液有三种互变形式。

  CHO

  OCH333OCH3季铵式(红棕色)醇式(黄色)

  醛式(黄色)

  小檗碱属于季铵碱,其游离型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而它们的盐类以含氧酸盐在水中溶解度较大,不含氧酸盐难溶于水,其盐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则更小。利用此性质结合盐析法,可从黄连中提取小檗碱。

  三

  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器和材料

  100ml圆底烧瓶冷凝管50ml,100ml烧杯各一个

  10ml,25ml量筒各一个

  铁架台1个布氏漏斗滤纸

  滴管一个蒸发皿

  小试管3个

  2试剂与原料

  黄连粉(6.0g)

  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60ml)

  浓盐酸

  蒸馏水

  碘化铋钾试剂

  碘化钾试剂

  硅钨酸试剂

  四

  实验内容(操作步骤)

  1提取与分离

  黄连粗粉6.0g,冷凝回流1.5h

  (现象:黄连粉溶解

  溶液微沸

  呈红棕色)

  加热蒸发

  加1%的醋酸40ml加热

  溶解

  趁热抽滤

  滤液滤渣

  加浓盐酸至溶液浑浊(pH=1)

  静置冷却

  析出黄色针状晶体

  水洗2-3次

  精制

  小檗碱晶体

  (注:由于时间有限

  最后未能得到析出的晶体)

  2性质与鉴定

  由于没能的到晶体

  所以取少量小檗碱溶液分成三份

  分别加入三支试管中:

  再向第一支试管加入1-2滴碘化铋钾试剂,振荡

  向第二支试管加入1-2滴碘化钾试剂,振荡

  向第三支试管加入1-2滴硅钨酸试剂,振荡

  鉴别试验现象记录:

  五.实验结果

  5.1收率:由于本实验的时间有限,最终未能得到

  小檗碱晶体,无法算收率

  5.2性质与鉴定结果:

  六

  讨论

  1.盐酸小檗碱在热水、热乙醇中溶解度较大,在冷水、冷乙醇中溶解度小,所以本实验在水浴中加热回流,另外可以加入NaCl促进其析出结晶。

  2.在精制小檗碱时,加入醋酸加热,溶解,要趁热过滤。因为小檗碱在酸性下放冷极易析出晶体

  所以迅速抽滤

  提高提取率。

  3鉴定试验也可以漂白粉显色反应:小檗碱酸性水溶液中加漂白粉(或通入氯气),溶液即变樱红色。另外也可以采用薄层色谱检识小檗碱。

  4滴加鉴定硅钨酸试液时加入量不能过多,加入1-2滴振荡即可

  加入试剂过多

  会观察不到白色沉淀

  5盐酸小檗碱的提取方法较多,小檗碱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回流法(包括水或水-有机溶剂法、醇-酸水-有机溶剂法、碱化有机溶剂法)、离子交换树脂法、沉淀法等。但本人认为溶剂回流法较其他方法设备简单,耗时较短,成本低,提取率高,可以适用于生产及药学专业学生实习采用。同时可以正交实验设计法研究最佳提取条件。

篇三:黄连粉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

  开课实验室

  姓名

  同组人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时间

  评分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掌握薄层色谱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有机物分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有机混合物中各组分对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不同,当展开剂流经吸附剂时,有机物各组分会发生无数次吸附和解吸过程,吸附力弱的组分随流动相迅速向前,而吸附力弱的组分则滞后,由于各组分不同的移动速度而使得她们得以分离。物质被分离后在图谱上的位置,常用比移值Rf表示。

  R?原点至层析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f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5.0cm×15.0cm硅胶层析板两块,卧式层析槽一个,点样用毛细管。

  四、物理常数

  名称

  分子量

  熔点/℃

  沸点/℃

  折光率/n20甲基橙

  327.3330未确定

  比重

  颜色和形态

  溶解度

  1.62661.2032橙红色鳞状晶体或微溶于水,较易精品

  粉末

  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

  荧光黄

  332.31未确定

  未确定

  未确定

  -——

  橙红色结晶粉末

  不溶于水,乙醚,氯仿和苯,溶于碱液。

  五、仪器装置图

  “浸有层析板的层析槽”图

  1-层析缸,2-薄层板,3-展开剂饱和蒸汽,4-层析液

  六、实验步骤

  (1)薄层板的制备:

  称取2~5g层析用硅胶,加适量水调成糊状,等石膏开始固化时,再加少许水,调成匀浆,平均摊在两块5.0×15cm的层析玻璃板上,再轻敲使其涂布均匀。(老师代做!)

  固化后,经105℃烘烤活化0.5h,贮于干燥器内备用。

  精品

  (2)点样。

  在层析板下端2.0cm处,(用铅笔轻化一起始线,并在点样出用铅笔作一记号为原点。)取毛细管,分别蘸取偶氮苯、偶氮苯与苏丹红混合液,点于原点上(注意点样用的毛细管不能混用,毛细管不能将薄层板表面弄破,样品斑点直径在1~2mm为宜!斑点间距为1cm)

  (3)定位及定性分析

  用铅笔将各斑点框出,并找出斑点中心,用小尺量出各斑点到原点的距离和溶剂前沿到起始线的距离,然后计算各样品的比移值并定性确定混合物中各物质名称。

  ..................溶剂前沿。。。②③①。。纯混

  纯染料

  混合染料

  斑点移动距离a(cm)

  溶剂移动距离b(cm)

  Rf

  甲基橙

  荧光黄

  甲基橙

  荧光黄

  混合液

  精品

  实验注意事项

  1、铺板时一定要铺匀,特别是边、角部分,晾干时要放在平整的地方。

  2、点样时点要细,直径不要大于2mm,间隔0.5cm以上,浓度不可过大,以免出现拖尾、混杂现象。

  3、展开用的烧杯要洗净烘干,放入板之前,要先加展开剂,盖上表面皿,让烧杯内形成一定的蒸气压。点样的一端要浸入展开剂0.5cm以上,但展开剂不可没过样品原点。当展开剂上升到距上端0.5-1cm时要及时将板取出,用铅笔标示出展开剂前沿的位置。

  讨论:

  七、思考题

  精品

篇四:黄连粉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

  开课实验室

  姓名

  同组人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时间

  评分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掌握薄层色谱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有机物分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有机混合物中各组分对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不同,当展开剂流经吸附剂时,有机物各组分会发生无数次吸附和解吸过程,吸附力弱的组分随流动相迅速向前,而吸附力弱的组分则滞后,由于各组分不同的移动速度而使得她们得以分离。物质被分离后在图谱上的位置,常用比移值Rf表示。

  Rf?原点至层析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5.0cm×15.0cm硅胶层析板两块,卧式层析槽一个,点样用毛细管。

  四、物理常数

  名称

  分子量

  熔点/℃

  沸点/℃

  30未确定

  折光率20/n1.6266比重

  1.2032颜色和形态

  橙红色鳞状晶体或粉末

  溶解度

  微溶于水,较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

  不溶于水,乙醚,氯仿和苯,溶于碱液。

  甲基橙

  327.33荧光黄

  332.31未确定

  未确定

  未确定

  -——

  橙红色结晶粉末

  1/4五、仪器装置图

  “浸有层析板的层析槽”图

  1-层析缸,2-薄层板,3-展开剂饱和蒸汽,4-层析液

  六、实验步骤

  (1)薄层板的制备:

  称取2~5g层析用硅胶,加适量水调成糊状,等石膏开始固化时,再加少许水,调成匀浆,平均摊在两块5.0×15cm的层析玻璃板上,再轻敲使其涂布均匀。(老师代做!)

  固化后,经105℃烘烤活化0.5h,贮于干燥器内备用。

  (2)点样。

  在层析板下端2.0cm处,(用铅笔轻化一起始线,并在点样出用铅笔作一记号为原点。)取毛细管,分别蘸取偶氮苯、偶氮苯与苏丹红混合液,点于原点上(注意点样用的毛细管不能混用,毛细管不能将薄层板表面弄破,样品斑点直径在1~2mm为宜!斑点间距为1cm)

  (3)定位及定性分析

  用铅笔将各斑点框出,并找出斑点中心,用小尺量出各斑点到原点的距离和溶剂前沿到起始线的距离,然后计算各样品的比移值并定性确定混合物中各物质名称。

  ..................溶剂前沿。。。②③①。。纯混

  纯染料

  混合染料

  斑点移动距离a(cm)

  溶剂移动距离b(cm)

  Rf

  甲基橙

  荧光黄

  甲基橙

  荧光黄

  混合液

  实验注意事项

  1、铺板时一定要铺匀,特别是边、角部分,晾干时要放在平整的地方。

  2、点样时点要细,直径不要大于2mm,间隔0.5cm以上,浓度不可过大,以免出现拖尾、混杂现象。

  3、展开用的烧杯要洗净烘干,放入板之前,要先加展开剂,盖上表面皿,让烧杯内形成一定的蒸气压。点样的一端要浸入展开剂0.5cm以上,但展开剂不可没过样品原点。当展开剂上升到距上端0.5-1cm时要及时将板取出,用铅笔标示出展开剂前沿的位置。

  讨论:

  七、思考题

  温馨提示:最好仔细阅读后才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篇五:黄连粉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姓名

  同组人

  评分

  学号

  指导老师

  实验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名称

  开课实验室

  实验时间

  一、实验目的掌握薄层色谱的基来源理及其在有机物分别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有机混淆物中各组分对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不一样,当睁开剂流经吸附剂时,有机物各组分会发生无数次吸附和解吸过程,吸附力衰的组分随流动相快速向前,而吸附力衰的组分则滞后,因为各组分不一样的挪动速度而使得她们得以分别。

  物质被分别后在图谱上的地点,常用比移值Rf

  表示。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5.0cm×15.0cm硅胶层析板两块,卧式层析槽一个,点样用毛细管。

  四、物理常数

  名称

  分子量

  熔点/℃

  沸点/℃

  未确

  定

  折光率

  /n2比重

  颜色和形

  态

  橙红色鳞

  状晶体或

  粉末

  溶解度

  微

  溶

  于

  水,较易

  溶

  于

  热

  水,不溶

  于乙醇

  甲基橙

  30荧光黄

  未确立

  未确立

  未确立

  -——

  橙红色结

  晶粉末

  不

  溶

  于

  水,乙

  醚,氯仿

  和苯,溶

  于碱液。

  五、仪器装置图

  “浸有层析板的层析槽”图

  1-层析缸,2-薄层板,3-睁开剂饱和蒸汽,4-层析液

  六、实验步骤

  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

  (1)薄层板的制备:

  称取2~5g层析用硅胶,加适当水调成糊状,等石膏开始固化时,再加少量水,调

  成匀浆,均匀派在两块

  5.0×15cm的层析玻璃板上,再轻敲使其涂布均匀。(老师代做!)

  固化后,经

  105℃烘烤活化

  0.5h,贮于干燥器内备用。

  (2)点样。

  在层析板下端

  2.0cm处,(用铅笔轻化一同始线,并在点样出用铅笔作一记号为原

  点。)取毛细管,分别蘸取偶氮苯、偶氮苯与苏丹红混淆液,点于原点上

  (注意点样用的毛细管不可以混用,毛细管不可以将薄层板表面弄破,样品斑点直径在

  1~2mm为宜!斑点间距为1cm)

  (3)定位及定性剖析

  用铅笔将各斑点框出,并找出斑点中心,用小尺量出各斑点到原点的距离和溶剂前沿到开端线的距离,而后计算各种品的比移值并定性确立混淆物中各物质名称。

  纯染料

  混淆染料

  甲基橙

  荧光黄

  甲基橙

  荧光黄

  混淆液

  斑点挪动距离

  a

  (cm)

  溶剂挪动距离

  b

  (cm)

  Rf

  实验注意事项

  1、铺板时必定要铺匀,特别是边、角部分,晾干时要放在平坦的地

  方。

  2、点样时点要细,直径不要大于

  2mm,间隔0.5cm以上,浓度不行过

  大,免得出现拖尾、混淆现象。

  3、睁开用的烧杯要洗净烘干,放入板以前,要先加睁开剂,盖上表

  面皿,让烧杯内形成必定的蒸气压。点样的一端要浸入睁开剂

  以上,但睁开剂不行没过样品原点。

  当睁开剂上涨到距上端

  0.5-1cm

  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

  时要实时将板拿出,用铅笔标示出睁开剂前沿的地点。

  议论:

  七、思虑题

篇六:黄连粉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报告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黄莲鉴定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精制和鉴定

  实验四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精制和鉴定

  一、概述

  黄连系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Eranch.)的干燥根茎。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的功效。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分离出的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berber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黄连碱(jatrorrhizine)等。小檗碱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mp为154℃,游离的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及乙醇中(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其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尤其是盐酸盐。盐酸盐为l:500,枸橼酸盐1:125,酸性硫酸盐1:100,硫酸盐l:30,但在热水中都比较容易溶解。

  小檗碱常以季铵碱形式存在,碱性强(pka11.53),能溶于水中,其水溶液有三种互变形式。

  NHCHO

  OCH333OCH3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季铵式(红棕色)醇式(黄色)

  醛式(黄色)

  N+

  OCH3OCH3小檗碱(黄连素)

  二、实验部分

  (一)实验目的1、掌握小檗碱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以及一般的提取精制方法。

  2、掌握旋转蒸发仪的使用。

  3、熟悉盐酸小檗碱的色谱鉴定和定性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提取原理:小檗碱为异喹啉类小檗碱,结构中的氮原子以季铵盐形式存在,显一定程度的亲水性,因此游离小檗碱能溶与水(1:20)及乙醇(1:100),热水或热乙醇中易溶,不溶于乙醚、氯仿、苯等有机溶剂。盐酸小檗碱在沸水中溶解,在冷水中析出。

  2、分离原理:小檗碱与酸所成的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尽相同,如硫酸小檗碱为(1:30),酸性硫酸小檗碱为(1:100),枸橼酸小檗碱为(1:125),而盐酸小檗碱为(1:500)。本实验就是据游离小檗碱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而其盐酸盐难溶于水的性质进行提取和精制的。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三)实验药材、仪器与试剂

  1、药材:黄连50g(每组)。

  2、仪器:回流装置、水浴锅、冰箱、旋转蒸发仪、烧杯(250ml)、抽滤装置、滤纸、层析缸、滤纸、试管、电炉。

  3、试剂:75%乙醇、95%乙醇、蒸馏水、10%盐酸、氯化钠、乙醇、氯仿-甲醇-1/10盐酸(1:1:1)、10%硫酸、漂白粉、10%氢氧化钠、丙酮。

  (四)实验内容

  1、小檗碱的提取

  取黄连粗粉50g,加入400ml75%的乙醇回流1.5h,四层纱布过滤,药渣用95%乙醇300ml回流1h,四层纱布过滤,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药渣,合并两次滤液和洗液,放于冰箱中。

  2、小檗碱的浓缩

  用旋转蒸发仪将小檗碱提取液浓缩至糖浆状(小于50ml,无醇味)。

  3、盐酸小檗碱的制备

  将浓缩液倒入100ml沸水中(换成250ml烧杯)煮沸至溶解(10min),趁热抽滤,在滤液中加10%盐酸,调制pH=2,加入氯化钠10g,放入冰箱析晶。

  4、盐酸小檗碱的精制

  (1)抽滤,得到盐酸小檗碱粗品。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取粗品放入100ml沸水中,搅拌溶解,继续加热10min,趁热抽滤,滤液放置过夜。(滤取结晶,先用少量1%盐酸洗一次,再用少量蒸馏水洗数次,抽干,干燥后得到小檗碱精品。)

  5、鉴定

  (1)化学检识

  ①取盐酸小檗碱少许,加10%的H2SO42ml,溶解后加漂白粉少许,即显樱红

  色。

  ②取盐酸小檗碱约50mg,加蒸馏水5ml,水浴加热,溶解后加10%氢氧化纳试液2滴,显橙色。溶液放冷过滤,取澄清滤液,加丙酮4滴,即发生浑浊。放置后,生成黄色的丙酮小檗碱沉淀。

  (2)

  纸层析鉴定

  样品:1%醇溶液。(每组0.1g溶于10ml乙醇)

  标准品:1%盐酸小檗碱醇溶液

  展开剂:氯仿—甲醇—1/10MHCL(1:1:1下行)

  显色:自然光下观察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提取时两次乙醇浓度不等,提醒学生不要加错。

  2、漂白粉加少许即可,否则影响结果

  3、纸条要保持平整,不靠壁。

  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六)思考题

  1、小檗碱为哪类生物碱,可以用什么方法提取?

  2、回流与蒸馏的区别是什么?

  3、小檗碱精制的原理是什么?

  4、旋转蒸发仪使用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篇二:实验三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实验三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小檗碱又称黄连素,是在高等植物中分布比较广泛的、有明显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主要存在于黄连、黄柏、三颗针等中草药中。小檗碱具有显著的抗微生物、抗原虫的作用,临床用其盐酸盐(即盐酸黄连素)治疗细菌性感染如痢疾、急性肠胃炎、呼吸道感染等症。

  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deltoideaC。Y。ChengetHsiao)或云连(C。teetoidesC。Y。Cheng)的根茎,含有小檗碱(1)、巴马汀(2)、黄连碱(3)、甲基黄连碱(4)、药根碱(5)等生物碱,其中以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小檗碱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于黄连中。

  目前制药工业提取小檗碱主要以三颗针为原料。三颗针来源于小檗科小檗属(Berberis)多种植物,其根皮含生物碱约2%,主要含小檗碱、小檗胺、药根碱、巴马汀等生物碱。

  R1R2R3R4R5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R1OR2O

  R5£-OR3OR4+

  3CH3H

  CH2CH3CH3CH3CH3HCH2CH2CH2CH23HCH3CH3CH3H

  2345小檗碱(Berberine)属异喹啉类生物碱,自水和乙醇中结晶出来的小檗碱为黄色长针状结晶,含5个结晶水,在100℃干燥时即失去结晶水,转为棕黄色,加热至110℃时,其颜色加深变暗色。Mp.145℃至160℃即分解。

  OCH3H3N

  H

  OCH3O

  H

  小檗胺

  H3CO

  H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CH3游离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在热水及热乙醇中易溶,而在冷乙醇中溶解度为1:100,但难溶于苯、氯仿、丙酮等溶剂。醇式和醛式小檗碱则具有一般生物碱的通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小檗碱的盐类除中性硫酸盐、磷酸盐外,一般在水中的溶解度均较小。小檗碱及其盐类在水、乙醇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小檗碱还能与苯、氯仿、丙酮等溶剂结合成分子缩合物,有完好的结晶状态,可作为小檗碱的识别之用。如用过量的氢氧化钠处理小檗碱盐类,使其转变为醇式小檗碱,就能与丙酮缩合成结晶型的丙酮小檗碱。

  一、实验目的1.学会从黄连中提取、精制盐酸小檗碱的方法;2.学会小檗碱的化学与色谱检识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利用小檗碱的硫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而盐酸盐几乎不溶于水的性质,先将药材中的小檗碱转变为硫酸盐用水提出;再使其转化为盐酸盐,结合盐析法降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制得盐酸小檗碱。

  三、实验内容

  (一)盐酸小檗碱的提取1.润湿

  7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取黄连粗粉50g置烧杯中,加0.3%硫酸约10ml润湿,放置30min

  2.装筒(分次装入渗漉筒并排气)3.浸渍

  用0.3%硫酸浸泡过夜4.渗漉

  收集9—10倍量的渗漉液

  等待空余时间:

  10g硅胶G+30ml(0.8%CMC-Na)研匀,铺板

  (二)分离

  1.取渗漉液,加40%NaOH调PH至11~12,放置过夜;

  2.抽滤,将滤液加浓盐酸调PH值2~3,加入6%NaCl,搅拌均匀,放置过夜;3.抽滤(尽量抽干),滤取结晶,即得盐酸小檗碱粗品。

  (三)精制

  1.将上述粗品放入25倍量沸水中,于水浴上加热使溶解,趁热过滤液在65℃时加浓盐酸调PH值2~3,放置过夜

  2.抽滤(尽量抽干),滤取结晶,即得盐酸小檗碱精品。

  (四)检识

  1.取自制精制盐酸小檗碱50mg,加水5ml,缓缓加热溶解后,加氢氧化钠试液2滴显橙红色,放冷,加丙酮4滴,即发生浑浊,放置后,生成黄色沉淀,即为丙酮小檗碱。

  2.取自制精制盐酸小檗碱少许,加入稀硫酸8ml溶解,搅拌均匀,分置两支试管中,一支加漂白粉少量,即显樱红色;另一支加入2滴浓硝酸,也显樱红色。3.取自制精制8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盐酸小檗碱少许,加稀硫酸12m1使溶解,分置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碘化汞钾试剂、碘化铋钾试剂及硅钨酸试剂,观察其产生的现象。4.盐酸小檗碱的薄层层析

  吸附剂:硅胶G硬板(未活化)

  样

  品:①自制精制盐酸小檗碱乙醇溶液

  ②盐酸小檗碱标准品乙醇溶液

  展开剂:①氯仿-乙醇(9:1)

  ②甲醇-丙酮-乙酸(4:5:1)

  显色剂:先置于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再喷雾改良碘化铋钾试剂,观察斑点颜色,并与标准品对照。

  篇三: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

  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

  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

  实验类型:

  设计型

  实验题目: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

  班

  级:学

  号:

  姓

  名:

  实验日期:XX-10-2【关键词】

  黄连;盐酸小檗碱;提取工艺;溶剂回流法;化学检识檗碱

  前言

  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中国药典》中黄连和盐酸小檗碱一直有收载,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腹泻、抗炎和免疫促进以及降血压、抗9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心律失常、降血糖等药理作用,用于急性肠胃炎、口舌生疮、烧烫伤、心率失常、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分离出的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掌叶防己碱、黄连碱等。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是以盐酸盐的状态存在于黄连中。小檗碱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掌叶防己碱也作药用,其抗菌性能和小檗碱相似。

  一

  实验目的1、通过对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掌握一般天然产物的提取技术。

  2、通过对小檗碱的鉴定,掌握一般生物碱的鉴别方法。

  3、熟悉握小檗碱的化学性质和鉴定方法。

  4、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初步了解并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

  二

  实验原理

  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加热至110℃变为黄棕色,于160℃分解。盐酸小檗碱加热至220℃分解,生成红棕色的小檗红碱。mp为145℃,游离的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及乙醇中(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其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在热水中都比较容易溶解。

  10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小檗碱常以季铵碱形式存在,碱性强(pka11.53),能溶于水中,其水溶液有三种互变形式。

  CHO

  OCH333OCH3季铵式(红棕色)醇式(黄色)

  醛式(黄色)

  小檗碱属于季铵碱,其游离型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而它们的盐类以含氧酸盐在水中溶解度较大,不含氧酸盐难溶于水,其盐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则更小。利用此性质结合盐析法,可从黄连中提取小檗碱。

  三

  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器和材料

  100ml圆底烧瓶冷凝管50ml,100ml烧杯各一个

  10ml,25ml量筒各一个

  铁架台1个布氏漏斗滤纸

  滴管一个蒸发皿

  小试管3个

  2试剂与原料

  黄连粉(6.0g)

  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60ml)

  浓盐酸

  蒸馏水

  碘化铋钾试剂

  碘化钾试剂

  硅钨酸试剂

  四

  实验内容(操作步骤)

  1提取与分离

  黄连粗粉6.0g1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冷凝回流1.5h

  (现象:黄连粉溶解

  溶液微沸

  呈红棕色)

  加热蒸发

  加1%的醋酸40ml加热

  溶解

  趁热抽滤

  滤液滤渣

  加浓盐酸至溶液浑浊(pH=1)

  静置冷却

  析出黄色针状晶体

  水洗2-3次

  精制

  小檗碱晶体

  (注:由于时间有限

  最后未能得到析出的晶体)

  2性质与鉴定

  由于没能的到晶体

  所以取少量小檗碱溶液分成三份

  分别加入三支试管中:

  再向第一支试管加入1-2滴碘化铋钾试剂,振荡

  向第二支试管加入1-2滴碘化钾试剂,振荡

  向第三支试管加入1-2滴硅钨酸试剂,振荡

  鉴别试验现象记录:

  五.实验结果

  5.1收率:由于本实验的时间有限,最终未能得到1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小檗碱晶体,无法算收率

  5.2性质与鉴定结果:

  六

  讨论

  1.盐酸小檗碱在热水、热乙醇中溶解度较大,在冷水、冷乙醇中溶解度小,所以本实验在水浴中加热回流,另外可以加入NaCl促进其析出结晶。

  2.在精制小檗碱时,加入醋酸加热,溶解,要趁热过滤。因为小檗碱在酸性下放冷极易析出晶体

  所以迅速抽滤

  提高提取率。

  3鉴定试验也可以漂白粉显色反应:小檗碱酸性水溶液中加漂白粉(或通入氯气),溶液即变樱红色。另外也可以采用薄层色谱检识小檗碱。

  4滴加鉴定硅钨酸试液时加入量不能过多,加入1-2滴振荡即可

  加入试剂过多

  会观察不到白色沉淀

  5盐酸小檗碱的提取方法较多,小檗碱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回流法(包括水或水-有机溶剂法、醇-酸水-有机溶剂法、碱化有机溶剂法)、离子交换树脂法、沉淀法等。但本人认为溶剂回流法较其他方法设备简单,耗时较短,成本低,提取率高,可以适用于生产及药学专业学生实习采用。同时可以正交实验设计法研究最佳提取条件。

  1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篇七:黄连粉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报告

  黄莲鉴定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精制和鉴定

  实验四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精制和鉴定

  一、概述

  黄连系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Eranch.)的干燥根茎。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的功效。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分离出的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berber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黄连碱(jatrorrhizine)等。小檗碱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mp为154℃,游离的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及乙醇中(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其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尤其是盐酸盐。盐酸盐为l:500,枸橼酸盐1:125,酸性硫酸盐1:100,硫酸盐l:30,但在热水中都比较容易溶解。

  小檗碱常以季铵碱形式存在,碱性强(pka11.53),能溶于水中,其水溶液有三种互变形式。

  NHCHO

  OCH333OCH3季铵式(红棕色)醇式(黄色)

  醛式(黄色)

  N+

  OCH3OCH3小檗碱(黄连素)

  二、实验部分

  (一)实验目的1、掌握小檗碱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以及一般的提取精制方法。

  2、掌握旋转蒸发仪的使用。

  3、熟悉盐酸小檗碱的色谱鉴定和定性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提取原理:小檗碱为异喹啉类小檗碱,结构中的氮原子以季铵盐形式存在,显一定程度的亲水性,因此游离小檗碱能溶与水(1:20)及乙醇(1:100),热水或热乙醇中易溶,不溶于乙醚、氯仿、苯等有机溶剂。盐酸小檗碱在沸水中溶解,在冷水中析出。

  2、分离原理:小檗碱与酸所成的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尽相同,如硫酸小檗碱为(1:30),酸性硫酸小檗碱为(1:100),枸橼酸小檗碱为(1:125),而盐酸小檗碱为(1:500)。本实验就是据游离小檗碱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而其盐酸盐难溶于水的性质进行提取和精制的。

  (三)实验药材、仪器与试剂

  1、药材:黄连50g(每组)。

  2、仪器:回流装置、水浴锅、冰箱、旋转蒸发仪、烧杯(250ml)、抽滤装置、滤纸、层析缸、滤纸、试管、电炉。

  3、试剂:75%乙醇、95%乙醇、蒸馏水、10%盐酸、氯化钠、乙醇、氯仿-甲醇-1/10盐酸(1:1:1)、10%硫酸、漂白粉、10%氢氧化钠、丙酮。

  (四)实验内容

  1、小檗碱的提取

  取黄连粗粉50g,加入400ml75%的乙醇回流1.5h,四层纱布过滤,药渣用95%乙醇300ml回流1h,四层纱布过滤,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药渣,合并两次滤液和洗液,放于冰箱中。

  2、小檗碱的浓缩

  用旋转蒸发仪将小檗碱提取液浓缩至糖浆状(小于50ml,无醇味)。

  3、盐酸小檗碱的制备

  将浓缩液倒入100ml沸水中(换成250ml烧杯)煮沸至溶解(10min),趁热抽滤,在滤液中加10%盐酸,调制pH=2,加入氯化钠10g,放入冰箱析晶。

  4、盐酸小檗碱的精制

  (1)抽滤,得到盐酸小檗碱粗品。

  (2)取粗品放入100ml沸水中,搅拌溶解,继续加热10min,趁热抽滤,滤液放置过夜。(滤取结晶,先用少量1%盐酸洗一次,再用少量蒸馏水洗数次,抽干,干燥后得到小檗碱精品。)

  5、鉴定

  (1)化学检识

  ①取盐酸小檗碱少许,加10%的H2SO42ml,溶解后加漂白粉少许,即显樱红

  色。

  ②取盐酸小檗碱约50mg,加蒸馏水5ml,水浴加热,溶解后加10%氢氧化纳试液2滴,显橙色。溶液放冷过滤,取澄清滤液,加丙酮4滴,即发生浑浊。放置后,生成黄色的丙酮小檗碱沉淀。

  (2)

  纸层析鉴定

  样品:1%醇溶液。(每组0.1g溶于10ml乙醇)

  标准品:1%盐酸小檗碱醇溶液

  展开剂:氯仿—甲醇—1/10MHCL(1:1:1下行)

  显色:自然光下观察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提取时两次乙醇浓度不等,提醒学生不要加错。

  2、漂白粉加少许即可,否则影响结果

  3、纸条要保持平整,不靠壁。

  (六)思考题

  1、小檗碱为哪类生物碱,可以用什么方法提取?

  2、回流与蒸馏的区别是什么?

  3、小檗碱精制的原理是什么?

  4、旋转蒸发仪使用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篇二:实验三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实验三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小檗碱又称黄连素,是在高等植物中分布比较广泛的、有明显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主要存在于黄连、黄柏、三颗针等中草药中。小檗碱具有显著的抗微生物、抗原虫的作用,临床用其盐酸盐(即盐酸黄连素)治疗细菌性感染如痢疾、急性肠胃炎、呼吸道感染等症。

  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deltoideaC。Y。ChengetHsiao)或云连(C。teetoidesC。Y。Cheng)的根茎,含有小檗碱(1)、巴马汀(2)、黄连碱(3)、甲基黄连碱(4)、药根碱(5)等生物碱,其中以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小檗碱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于黄连中。

  目前制药工业提取小檗碱主要以三颗针为原料。三颗针来源于小檗科小檗属(Berberis)多种植物,其根皮含生物碱约2%,主要含小檗碱、小檗胺、药根碱、巴马汀等生物碱。

  R1R2R3R4R5R1OR2O

  R5£-OR3OR4+

  3CH3H

  CH2CH3CH3CH3CH3HCH2CH2CH2CH23HCH3CH3CH3H

  2345小檗碱(Berberine)属异喹啉类生物碱,自水和乙醇中结晶出来的小檗碱为黄色长针状结晶,含5个结晶水,在100℃干燥时即失去结晶水,转为棕黄色,加热至110℃时,其颜色加深变暗色。Mp.145℃至160℃即分解。

  OCH3H3N

  H

  OCH3O

  H

  小檗胺

  H3CO

  H

  CH3游离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在热水及热乙醇中易溶,而在冷乙醇中溶解度为1:100,但难溶于苯、氯仿、丙酮等溶剂。醇式和醛式小檗碱则具有一般生物碱的通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小檗碱的盐类除中性硫酸盐、磷酸盐外,一般在水中的溶解度均较小。小檗碱及其盐类在水、乙醇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小檗碱还能与苯、氯仿、丙酮等溶剂结合成分子缩合物,有完好的结晶状态,可作为小檗碱的识别之用。如用过量的氢氧化钠处理小檗碱盐类,使其转变为醇式小檗碱,就能与丙酮缩合成结晶型的丙酮小檗碱。

  一、实验目的1.学会从黄连中提取、精制盐酸小檗碱的方法;2.学会小檗碱的化学与色谱检识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利用小檗碱的硫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而盐酸盐几乎不溶于水的性质,先将药材中的小檗碱转变为硫酸盐用水提出;再使其转化为盐酸盐,结合盐析法降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制得盐酸小檗碱。

  三、实验内容

  (一)盐酸小檗碱的提取1.润湿

  取黄连粗粉50g置烧杯中,加0.3%硫酸约10ml润湿,放置30min

  2.装筒(分次装入渗漉筒并排气)3.浸渍

  用0.3%硫酸浸泡过夜4.渗漉

  收集9—10倍量的渗漉液

  等待空余时间:

  10g硅胶G+30ml(0.8%CMC-Na)研匀,铺板

  (二)分离

  1.取渗漉液,加40%NaOH调PH至11~12,放置过夜;

  2.抽滤,将滤液加浓盐酸调PH值2~3,加入6%NaCl,搅拌均匀,放置过夜;3.抽滤(尽量抽干),滤取结晶,即得盐酸小檗碱粗品。

  (三)精制

  1.将上述粗品放入25倍量沸水中,于水浴上加热使溶解,趁热过滤液在65℃时加浓盐酸调PH值2~3,放置过夜

  2.抽滤(尽量抽干),滤取结晶,即得盐酸小檗碱精品。

  (四)检识

  1.取自制精制盐酸小檗碱50mg,加水5ml,缓缓加热溶解后,加氢氧化钠试液2滴显橙红色,放冷,加丙酮4滴,即发生浑浊,放置后,生成黄色沉淀,即为丙酮小檗碱。

  2.取自制精制盐酸小檗碱少许,加入稀硫酸8ml溶解,搅拌均匀,分置两支试管中,一支加漂白粉少量,即显樱红色;另一支加入2滴浓硝酸,也显樱红色。3.取自制精制

  盐酸小檗碱少许,加稀硫酸12m1使溶解,分置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碘化汞钾试剂、碘化铋钾试剂及硅钨酸试剂,观察其产生的现象。4.盐酸小檗碱的薄层层析

  吸附剂:硅胶G硬板(未活化)

  样

  品:①自制精制盐酸小檗碱乙醇溶液

  ②盐酸小檗碱标准品乙醇溶液

  展开剂:①氯仿-乙醇(9:1)

  ②甲醇-丙酮-乙酸(4:5:1)

  显色剂:先置于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再喷雾改良碘化铋钾试剂,观察斑点颜色,并与标准品对照。

  篇三: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

  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

  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

  实验类型:

  设计型

  实验题目: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

  班

  级:学

  号:

  姓

  名:

  实验日期:XX-10-2【关键词】

  黄连;盐酸小檗碱;提取工艺;溶剂回流法;化学检识檗碱

  前言

  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中国药典》中黄连和盐酸小檗碱一直有收载,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腹泻、抗炎和免疫促进以及降血压、抗

  心律失常、降血糖等药理作用,用于急性肠胃炎、口舌生疮、烧烫伤、心率失常、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分离出的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掌叶防己碱、黄连碱等。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是以盐酸盐的状态存在于黄连中。小檗碱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掌叶防己碱也作药用,其抗菌性能和小檗碱相似。

  一

  实验目的1、通过对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掌握一般天然产物的提取技术。

  2、通过对小檗碱的鉴定,掌握一般生物碱的鉴别方法。

  3、熟悉握小檗碱的化学性质和鉴定方法。

  4、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初步了解并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

  二

  实验原理

  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加热至110℃变为黄棕色,于160℃分解。盐酸小檗碱加热至220℃分解,生成红棕色的小檗红碱。mp为145℃,游离的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及乙醇中(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其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在热水中都比较容易溶解。

  小檗碱常以季铵碱形式存在,碱性强(pka11.53),能溶于水中,其水溶液有三种互变形式。

  CHO

  OCH333OCH3季铵式(红棕色)醇式(黄色)

  醛式(黄色)

  小檗碱属于季铵碱,其游离型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而它们的盐类以含氧酸盐在水中溶解度较大,不含氧酸盐难溶于水,其盐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则更小。利用此性质结合盐析法,可从黄连中提取小檗碱。

  三

  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器和材料

  100ml圆底烧瓶冷凝管50ml,100ml烧杯各一个

  10ml,25ml量筒各一个

  铁架台1个布氏漏斗滤纸

  滴管一个蒸发皿

  小试管3个

  2试剂与原料

  黄连粉(6.0g)

  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60ml)

  浓盐酸

  蒸馏水

  碘化铋钾试剂

  碘化钾试剂

  硅钨酸试剂

  四

  实验内容(操作步骤)

  1提取与分离

  黄连粗粉6.0g,冷凝回流1.5h

  (现象:黄连粉溶解

  溶液微沸

  呈红棕色)

  加热蒸发

  加1%的醋酸40ml加热

  溶解

  趁热抽滤

  滤液滤渣

  加浓盐酸至溶液浑浊(pH=1)

  静置冷却

  析出黄色针状晶体

  水洗2-3次

  精制

  小檗碱晶体

  (注:由于时间有限

  最后未能得到析出的晶体)

  2性质与鉴定

  由于没能的到晶体

  所以取少量小檗碱溶液分成三份

  分别加入三支试管中:

  再向第一支试管加入1-2滴碘化铋钾试剂,振荡

  向第二支试管加入1-2滴碘化钾试剂,振荡

  向第三支试管加入1-2滴硅钨酸试剂,振荡

  鉴别试验现象记录:

  五.实验结果

  5.1收率:由于本实验的时间有限,最终未能得到

  小檗碱晶体,无法算收率

  5.2性质与鉴定结果:

  六

  讨论

  1.盐酸小檗碱在热水、热乙醇中溶解度较大,在冷水、冷乙醇中溶解度小,所以本实验在水浴中加热回流,另外可以加入NaCl促进其析出结晶。

  2.在精制小檗碱时,加入醋酸加热,溶解,要趁热过滤。因为小檗碱在酸性下放冷极易析出晶体

  所以迅速抽滤

  提高提取率。

  3鉴定试验也可以漂白粉显色反应:小檗碱酸性水溶液中加漂白粉(或通入氯气),溶液即变樱红色。另外也可以采用薄层色谱检识小檗碱。

  4滴加鉴定硅钨酸试液时加入量不能过多,加入1-2滴振荡即可

  加入试剂过多

  会观察不到白色沉淀

  5盐酸小檗碱的提取方法较多,小檗碱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回流法(包括水或水-有机溶剂法、醇-酸水-有机溶剂法、碱化有机溶剂法)、离子交换树脂法、沉淀法等。但本人认为溶剂回流法较其他方法设备简单,耗时较短,成本低,提取率高,可以适用于生产及药学专业学生实习采用。同时可以正交实验设计法研究最佳提取条件。

篇八:黄连粉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

  薄层色谱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学习薄层层析的基本原理和分离鉴别有机化合物的操作方法。

  【实验重点和难点】

  学习薄层色谱法的原理及方法。

  【实验类型】

  基础性

  【实验学时】

  4学时

  【实验装置和药品】

  主要实验仪器:4块显微载玻片50mL烧杯

  分液漏斗

  布氏漏斗

  研钵

  烘箱

  吸管

  玻璃板点样毛细管、大头针、直尺、玻棒

  无水硫酸钠

  主要化学试剂:95%乙醇

  石油醚(60-900C)

  丙酮

  乙酸乙酯

  菠菜叶

  0.5%羧甲基纡维素钠(CMC)水溶液

  硅胶G【实验装置图】

  【实验原理】

  薄层色谱(thinlayerchromatography,缩写TLC)

  薄层色谱又叫薄板层析,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属固-液吸附色谱,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一方面适用于少量样品(几到几微克,甚至0.01微克)的分离;另一方面在制作薄层板时,把吸附层加厚加大,又可用来精制样品,此法特别适用于挥发性较小或较高温度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物质。此外,薄层色谱法还可用来跟踪有机反应及进行柱色谱之前的一种“预试”。

  薄层层析法是一种微量快速的分析分离方法。它具有灵敏、快速准确等优点。

  薄层层析的原理和柱层析一样,属于固一液吸附层析的类型。通常是把吸附剂放在玻璃板上成为一个薄层,是为固定相,以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实验时,把要分离的混合物滴在薄层析的一端,用适当的溶剂展开,当溶剂流经吸附剂时,由于各物质被吸附的强弱不同,就以不同的速率随着溶剂移动。展开一定时间后,让溶剂停止流动,混合物中各组分就停留在薄层析上显示出一个个色斑的色谱图。若各组分无色,可喷洒一定的显色剂使之显色。

  它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配)的不同,或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分分开。

  它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量快速而简单的色谱法,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

  最典型的薄层色谱法是在一块洗净干燥的玻璃片上均匀铺上一薄层吸附剂,制成薄层板。用毛细管将样品溶液点在起点处,把此薄层板置于盛有溶剂的容器中,待溶液到达前沿后取出,晾干,显色,测定色斑的位置。由于层析是在薄层板上进行,故称为薄层层析。

  记录原点至主斑点中心及展开剂前沿的距离,计算此移值(Rf):

  Rf=溶质的最高浓度中心至原点中心的距离

  /溶剂前沿

  至原点中心的距离混合物中各物质在薄析上随溶剂移动的相对距离称为比移值(Rf值)。

  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具有一定的Rf值。不同物质在相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Rf值。因此,可利用Rf值对物质进行定性鉴定。但物质的Rf值常因吸附剂的种类和活性,薄层的厚度,展开剂及温度等的不同而异。所以在鉴定的样品时,常用已知成分作对照试验,在同一个薄层板上进行层析,然后通过Rf值的比较,对物质作定性鉴定。根据斑点的面积大小和颜色的深浅的标准物的对照下还可进行定量。

  【实验內容及步骤】

  (一)菠菜色素的提取

  称取20g洗净后,用滤纸吸干的新鲜的菠菜叶,用剪刀剪碎并与20mL乙醇拌匀,在研钵中研磨约5min,然后用布氏漏斗抽滤菠菜叶,弃去滤液。将菠菜汁放回研钵,每次用20mL3:2的石油醚—乙醇混合液萃取2次,每次需加以研磨并且抽滤,合并深绿色萃取液,转入分液漏斗,每次用10mL水洗涤两次,弃去水—乙醇层,石油醚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水后,滤入圆底烧瓶,在水浴上蒸去大部分石油醚至体积约为1mL为止。

  (二)薄层板的制备

  取7.5×2.5cm左右的载玻片5块,洗净晾干。

  在50mL烧杯中放置3g硅胶G,逐渐加入0.5%羧甲基纡维素钠(CMC)水溶液8mL,调成均匀的糊状,用滴管吸取此糊状物,涂于上述洁净的载玻片上。

  用手将带浆的玻片在玻璃板或水平的桌面上做上下轻微的颠动,并不时转动方向,制成簿层均匀,表面光洁平整的簿层板。涂好硅胶G的簿层板置于水平的玻璃板上,在室温放置0.5h干燥后后,放入烘箱中,缓慢升温至110℃(目的是活化),恒温0.5h,取出稍冷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1.

  点样

  取2块用上述方法制好的薄层板,分别在距一端1cm处用铅笔轻轻划一横线作为起始线。取管口平整的毛细管扦入样品溶液中,在一块板的起点线上点上述提取液样品。如果样品的颜色较浅,可重复点样,重复点样前必须待前次样品干燥后进行,样点直径不应超过2mm。

  2.

  展开

  展开剂:

  (a)石油醚---丙酮=8:2(体积比)

  (b)石油醚---乙酸乙酯=6:4(体积比)

  待样点干燥后,小心放入巳加入展开剂的250ml广口瓶(或小烧杯)中进行展开。点样板一端应浸入展开剂0.5cm。盖好瓶塞,观察展开剂前沿上升至离板的上端1cm处取出,尽快用铅笔在展开剂上升的前沿处划一记号,在空气中晾干后观察分离的情况,分别用展开剂a和b展开,比较不同展开剂系统的展开效果。

  3.

  显色:(本次实验不显示)

  展开完毕,取出薄层板,划出前沿线。如果化合物本身有顔色,就可直接观察它的斑点;如果本身无色,可先在紫外灯下观察有无荧光斑点,用小针在薄层上划出斑点的位置;也可在溶液蒸发前用显色剂喷雾显色。不同类型的化合物需选用不同的显色剂。凡可用于纸色谱的显色剂都可用于薄层色谱,薄层色谱还可使用腐蚀性的显色剂。如浓硫酸、浓盐酸和浓磷酸等。

  一.

  实验注意事项:

  1.本实验关键在于薄层板的制备要好。要求平滑均匀,即不应有纹路、带团粒,也不应有能看见玻璃的薄涂料点。

  2.点样用的毛细管必须专用,不得弄混,点样时,使毛细管液面刚好接触到薄层即可。

  3.点样时注意样点不能过大,切勿点样过重而使薄层破坏。

  4.展开时注意观察样点的移动情况。

  5.仔细测量移动的距离,计算Rf值

  【实验相关內容】

  (一)薄层色谱概念

  除了固定相的形状和展开剂的移动方向不同以外,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在分离原理上基本相同。由于薄层色谱操作简单,试样和展开剂用量少,展开速度快,所以经常被用于探索柱色谱分离条件和监测柱色谱过程。

  (二)薄层色谱条件

  1.固定相选择

  柱色谱中提到的吸附剂都可以用作为薄层色谱的固定相,分离性能及使用选择同柱色谱的选择原则相同。

  一般用于薄层色谱时,要求吸附剂的粒度更小。商品吸附剂区分为色谱级(用于柱色谱)和薄层色谱级(用于薄层色谱)。

  2.展开剂选择

  薄层色谱展开剂的选择和柱色谱一样,主要根据样品中各组分的极性、溶剂对于样品中各组分溶解度等因素来考虑。展开剂的极性越大,对化合物的洗脱力也越大。(各种溶剂极性见。

  选择展开剂时,除参照表列溶剂极性来选择外,更多地采用试验的方法,在一块薄层板上进行试验

  ①若所选展开剂使混合物中所有的组分点都移到了溶剂前沿,此溶剂的极性过强;

  ②若所选展开剂几乎不能使混合物中的组分点移动,留在了原点上,此溶剂的极性过弱。

  当一种溶剂不能很好地展开各组分时,常选择用混合溶剂作为展开剂。先用

  一种极性较小的溶剂为基础溶剂展开混合物,若展开不好,用极性较大的溶剂与前一溶剂混合,调整极性,再次试验,直到选出合适的展开剂组合。合适的混合展开剂常需多次仔细选择才能确定。

  3.相对移动值:

  在不同的展开条件下,各化合物的移动距离不会相同,而在同一条件下,相对于展开剂的移动距离,各化合物有可比较的展开数据,称为相对移动值,或比移值:

  Rf=lI/lo

  在相同条件下测得的比移值可以用于化合物的薄层色谱特征值进行比较对照。

  4.显色:

  分离的化合物若有颜色,很容易识别出来各个样点。但多数情况下化合物没有颜色,要识别样点,必须使样点显色。通用的显色方法有碘蒸气显色和紫外线显色。

  ①碘蒸气显色:将展开的薄层板挥发干展开剂后,放在盛有碘晶体的封闭容器中,升华产生的碘蒸气能与有机物分子形成有色的缔合物,完成显色。

  ②紫外线显色:用掺有荧光剂的固定相材料(如硅胶F,氧化铝F等)制板,展开后在用紫外线照射展开的干燥薄层板,板上的有机物会吸收紫外线,在板上出现相应的色点,可以被观察到。

  有时对于特殊有机物使用专用的显色剂显色。此时常用盛有显色剂溶液的喷雾器喷板显色。

  (三)薄层色谱操作:

  1.点样

  将试样用最少量展开剂溶解,用毛细管蘸取试样溶液,在薄层板上点样。在样点上轻轻画出一条平行于玻璃板底边的细线。薄层色谱板载样量有限,勿使点样量过多。

  2.展开

  吹干样点,竖直放入盛有展开剂的有盖展开瓶中。展开剂要接触到吸附剂下沿,但切勿接触到样点。盖上盖子,展开。待展开剂上行到一定高度(由试验确定适当的展开高度),取出薄层板,再画出展开剂的前沿线。

  3.显色,计算Rf值

  挥发干展开剂,选择合适的显色方法显色。量出展开剂和各组分的移动距离,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移动值。

篇九:黄连粉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报告

  关于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及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摘要】

  目的建立黄连和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经提取、薄层展开后,采用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对黄连和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展开剂为苯-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氨水(6∶3∶1.5∶1.5∶0.5),激发波长Ex=365nm,发射波长Em=409nm。结果

  盐酸小檗碱在0.473~3.78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黄连的回收率为99.03%,RSD=1.86%。香连丸的回收率为97.10%,RSD=1.09%。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

  【关键词】

  黄连;香连丸;荧光分光光度法;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

  Keywords:CoptischinensisFranch.;XianglianPills;fluorescencespectrophotometry;berberinehydrochloride;contentdetermination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sC.Y.ChengetHsiao)或云连(CoptisteetaWall.)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抗菌消炎、利胆等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泻痢等疾病。以黄连作原料的中成药香连丸气微、味苦,具有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等功效,临床多用于湿热痢疾、里急后重、腹痛泄泻、菌痢、肠炎等症。盐酸小檗碱为两者共有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凝等作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本试验采用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和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1仪器与试药

  RF-5000荧光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UV-1型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顾村电光仪器厂),AG135(四川时运成套仪器有限公司),80-2离心沉淀器(上海手术器械厂),CQ-250超声波清洗机(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盐酸小檗碱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713-9906);黄连(贵州,批号20060424;四川,批号20060827、20070422)。药材经本校资源鉴定教研室姚振生教授鉴定为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香连丸(湖北诺得胜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61001、070101;湖北瑞华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060117)。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批号050428);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干燥至恒重的盐酸小檗碱对照品4.73mg,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浓度为0.473mg/mL的对照品溶液。

  取黄连药材粗粉约0.1g,精密称定,置100mL容量瓶中,加盐酸-甲醇(1∶100)溶液约95mL,60℃水浴加热15min,取出,超声处理30min,室温放置过夜,加甲醇至刻度,滤过,滤液作为黄连供试品溶液[1]。

  精密称取香连丸约0.4g,加适量盐酸-甲醇(1∶100)溶液,索式回流提取至无色,提取液置水浴上蒸至约20mL,定量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香连丸供试品溶液[2]。

  2.2薄层分析条件[3]

  用0.3%CMC-Na为粘合剂自制硅胶G板,取对照品溶液适量,点样后用氨水饱和30min,以苯-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氨水(6∶3∶1.5∶1.5∶0.5)为展开剂,展距10cm,晾干后置紫外光(365nm)下检视,盐酸小檗碱呈黄绿色荧光斑点(Rf=0.40)。

  2.3荧光条件的确定

  取对照品溶液,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扫描,结果显示,盐酸小檗碱最大激发波长Ex=365nm,最大发射波长Em=409nm。

  取对照品溶液1mL,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1mol/LNaOH溶液,并用甲醇定容至2mL,在Ex=365nm、Em=409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结果表明,随着NaOH量的增加,其荧光强度不断增大,当加入50μL时荧光强度最大,此后继续增加NaOH用量时其荧光强度变化不大。故试验中确定NaOH加入量为50μL。

  2.4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1.0、2.0、4.0、5.0、6.0、8.0μL,间隔1.5cm依次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按“2.2”项下条件展开,将相应斑点刮入离心管中,同行空白。各斑点用甲醇洗脱并将洗脱液依次转移至2mL容量瓶中,加入1mol/LNaOH溶液50μL,甲醇定容,摇匀,在Ex=365nm、Em=409nm处测定荧光强度,以荧光强度为纵坐标,盐酸小檗碱含量为横坐标,得回归方程为:Y=10.337X-1.897,r=0.9993,表明盐酸小檗碱在0.473~3.784μg范围内荧光强度与其含量线性关系良好。

  2.5精密度试验

  2.5.1同板精密度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呈等距离的6个点,按“2.4”项下方法测定,结果RSD=1.34%。

  2.5.2异板精密度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点于6个不同的硅胶G板上,按“2.4”项下方法测定,结果RSD=2.55%。

  2.6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份对照品洗脱液,每隔20min测定一次荧光强度,连续测定7次,结果RSD=1.50%,表明盐酸小檗碱在该条件下2h内稳定性良好。

  2.7重复性试验

  取黄连(批号20060827)和香连丸(批号061001)各5份,按“2.1”项下方法提取,并按“2.4”项下方法测定,结果黄连中盐酸小檗碱平均含量为8.04%,RSD=1.49%;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平均含量为3.47%,RSD=2.39%。表明本法重复性良好。

  2.8样品含量测定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及黄连、香连丸提取液各10、20、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板上,按“2.2”项下条件展开,将相应斑点刮入离心管中,加入甲醇1.5mL,振摇5min,超声15min,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置2mL容量瓶中,加入1mol/LNaOH溶液50μL,甲醇定容,摇匀,测定其荧光强度,平行测定3次。结果见表1。表1黄连和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结果(略)

  2.9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黄连约0.1g(批号20060827)及香连丸约0.4g(批号061001),各6份,分别加入适量的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溶液,按“2.1”及“2.4”项下方法操作,测定其含量,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2。表2黄连和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略)

  3讨论

  本试验曾分别采用乙醇和盐酸-甲醇(1∶100)溶液对样品进行提取,结果发现,采用乙醇提取时,小檗碱提取率不佳,在本试验薄层展开条件下,难以达到理想的分离效果;而采用盐酸-甲醇(1∶100)溶液提取时,黄连及香连丸中小檗碱与盐酸反应形成生物碱盐,使其溶解度增加,提取较为完全,且在本试验薄层展开条件下能较好的分离,故选用盐酸-甲醇(1∶100)溶液作为提取溶剂。

  目前,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有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4-5],由于本试验样品成分复杂,干扰较大,采用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往往背景干扰大,重现性差;而高效液相色谱法易造成色谱

  柱的钝化。荧光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性高、选择性强、试验样品量少、设备简单的特点,适用于痕量成分的检测。本试验采取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可以减少盐酸小檗碱衍生物等成分的干扰,简便、有效、回收率高,适用于黄连和香连丸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13.

  [2]周华平,宋广聪,王仁英.薄层扫描法测定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基层中药杂志,2000,14(5):15-16.

  [3]杨广德,杨二库,王嗣岑.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中小檗碱的含量[J].西北药学杂志,2000,15(4):159.

  [4]梁生旺.中药制剂分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15-118.

  [5]桑

  媛,张冬海.黄柏胶囊中小檗碱含量的分光光度分析[J].中国药业,2006,15(5):50.

篇十:黄连粉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及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文欣欣;刘丹华;余陈欢;吴巧凤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卷),期】2008(015)01【摘

  要】目的建立黄连和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经提取、薄层展开后,采用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对黄连和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展开剂为苯-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氨水(6:3:1.5:1.5:0.5),激发波长Ex=365nm,发射波长Em=409nm.结果

  盐酸小檗碱在0.473~3.78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黄连的回收率为99.03%,RSD=1.86%.香连丸的回收率为97.10%,RSD=1.09%.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

  【总页数】2页(P53-54)

  【作

  者】文欣欣;刘丹华;余陈欢;吴巧凤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53【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284.1【相关文献】

篇十一:黄连粉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报告

 关于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及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摘要】

  目的建立黄连和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经提取、薄层展开后,采用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对黄连和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展开剂为苯-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氨水(6∶3∶1.5∶1.5∶0.5),激发波长Ex=365nm,发射波长Em=409nm。结果

  盐酸小檗碱在0.473~3.78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黄连的回收率为99.03%,RSD=1.86%。香连丸的回收率为97.10%,RSD=1.09%。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

  【关键词】

  黄连;香连丸;荧光分光光度法;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

  Keywords:CoptischinensisFranch.;XianglianPills;fluorescencespectrophotometry;berberinehydrochloride;contentdetermination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sC.Y.ChengetHsiao)或云连(CoptisteetaWall.)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抗菌消炎、利胆等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泻痢等疾病。以黄连作原料的中成药香连丸气微、味苦,具有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等功效,临床多用于湿热痢疾、里急后重、腹痛泄泻、菌痢、肠炎等症。盐酸小檗碱为两者共有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凝等作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本试验采用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和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1仪器与试药

  RF-5000荧光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UV-1型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顾村电光仪器厂),AG135(四川时运成套仪器有限公司),80-2离心沉淀器(上海手术器械厂),CQ-250超声波清洗机(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盐酸小檗碱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713-9906);黄连(贵州,批号20060424;四川,批号20060827、20070422)。药材经本校资源鉴定教研室姚振生教授鉴定为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香连丸(湖北诺得胜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61001、070101;湖北瑞华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060117)。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批号050428);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干燥至恒重的盐酸小檗碱对照品4.73mg,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浓度为0.473mg/mL的对照品溶液。

  取黄连药材粗粉约0.1g,精密称定,置100mL容量瓶中,加盐酸-甲醇(1∶100)溶液约95mL,60℃水浴加热15min,取出,超声处理30min,室温放置过夜,加甲醇至刻度,滤过,滤液作为黄连供试品溶液[1]。

  精密称取香连丸约0.4g,加适量盐酸-甲醇(1∶100)溶液,索式回流提取至无色,提取液置水浴上蒸至约20mL,定量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香连丸供试品溶液[2]。

  2.2薄层分析条件[3]

  用0.3%CMC-Na为粘合剂自制硅胶G板,取对照品溶液适量,点样后用氨水饱和30min,以苯-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氨水(6∶3∶1.5∶1.5∶0.5)为展开剂,展距10cm,晾干后置紫外光(365nm)下检视,盐酸小檗碱呈黄绿色荧光斑点(Rf=0.40)。

  2.3荧光条件的确定

  取对照品溶液,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扫描,结果显示,盐酸小檗碱最大激发波长Ex=365nm,最大发射波长Em=409nm。

  取对照品溶液1mL,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1mol/LNaOH溶液,并用甲醇定容至2mL,在Ex=365nm、Em=409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结果表明,随着NaOH量的增加,其荧光强度不断增大,当加入50μL时荧光强度最大,此后继续增加NaOH用量时其荧光强度变化不大。故试验中确定NaOH加入量为50μL。

  2.4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1.0、2.0、4.0、5.0、6.0、8.0μL,间隔1.5cm依次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按“2.2”项下条件展开,将相应斑点刮入离心管中,同行空白。各斑点用甲醇洗脱并将洗脱液依次转移至2mL容量瓶中,加入1mol/LNaOH溶液50μL,甲醇定容,摇匀,在Ex=365nm、Em=409nm处测定荧光强度,以荧光强度为纵坐标,盐酸小檗碱含量为横坐标,得回归方程为:Y=10.337X-1.897,r=0.9993,表明盐酸小檗碱在0.473~3.784μg范围内荧光强度与其含量线性关系良好。

  2.5精密度试验

  2.5.1同板精密度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呈等距离的6个点,按“2.4”项下方法测定,结果RSD=1.34%。

  2.5.2异板精密度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点于6个不同的硅胶G板上,按“2.4”项下方法测定,结果RSD=2.55%。

  2.6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份对照品洗脱液,每隔20min测定一次荧光强度,连续测定7次,结果RSD=1.50%,表明盐酸小檗碱在该条件下2h内稳定性良好。

  2.7重复性试验

  取黄连(批号20060827)和香连丸(批号061001)各5份,按“2.1”项下方法提取,并按“2.4”项下方法测定,结果黄连中盐酸小檗碱平均含量为8.04%,RSD=1.49%;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平均含量为3.47%,RSD=2.39%。表明本法重复性良好。

  2.8样品含量测定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及黄连、香连丸提取液各10、20、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板上,按“2.2”项下条件展开,将相应斑点刮入离心管中,加入甲醇1.5mL,振摇5min,超声15min,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置2mL容量瓶中,加入1mol/LNaOH溶液50μL,甲醇定容,摇匀,测定其荧光强度,平行测定3次。结果见表1。表1黄连和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结果(略)

  2.9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黄连约0.1g(批号20060827)及香连丸约0.4g(批号061001),各6份,分别加入适量的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溶液,按“2.1”及“2.4”项下方法操作,测定其含量,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2。表2黄连和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略)

  3讨论

  本试验曾分别采用乙醇和盐酸-甲醇(1∶100)溶液对样品进行提取,结果发现,采用乙醇提取时,小檗碱提取率不佳,在本试验薄层展开条件下,难以达到理想的分离效果;而采用盐酸-甲醇(1∶100)溶液提取时,黄连及香连丸中小檗碱与盐酸反应形成生物碱盐,使其溶解度增加,提取较为完全,且在本试验薄层展开条件下能较好的分离,故选用盐酸-甲醇(1∶100)溶液作为提取溶剂。

  目前,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有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4-5],由于本试验样品成分复杂,干扰较大,采用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往往背景干扰大,重现性差;而高效液相色谱法易造成色谱

  柱的钝化。荧光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性高、选择性强、试验样品量少、设备简单的特点,适用于痕量成分的检测。本试验采取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可以减少盐酸小檗碱衍生物等成分的干扰,简便、有效、回收率高,适用于黄连和香连丸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13.

  [2]周华平,宋广聪,王仁英.薄层扫描法测定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基层中药杂志,2000,14(5):15-16.

  [3]杨广德,杨二库,王嗣岑.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中小檗碱的含量[J].西北药学杂志,2000,15(4):159.

  [4]梁生旺.中药制剂分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15-118.

  [5]桑

  媛,张冬海.黄柏胶囊中小檗碱含量的分光光度分析[J].中国药业,2006,15(5):50.

篇十二:黄连粉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

  RUSERredactedonthenightofDecember17,202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

  开课实验室

  姓名

  同组人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时间

  评分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掌握薄层色谱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有机物分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有机混合物中各组分对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不同,当展开剂流经吸附剂时,有机物各组分会发生无数次吸附和解吸过程,吸附力弱的组分随流动相迅速向前,而吸附力弱的组分则滞后,由于各组分不同的移动速度而使得她们得以分离。物质被分离后在图谱上的位置,常用比移值Rf表示。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硅胶层析板两块,卧式层析槽一个,点样用毛细管。

  四、物理常数

  名称

  甲基橙

  分子量

  熔点/℃

  沸点/℃

  30未确定

  折光率/n2比重

  颜色和形态

  橙红色鳞状晶体或粉末

  溶解度

  微溶于水,较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

  不溶于水,乙醚,氯仿和苯,溶于碱液。

  荧光黄

  未确定

  未确定

  未确定

  -——

  橙红色结晶粉末

  五、仪器装置图

  “浸有层析板的层析槽”图

  1-层析缸,2-薄层板,3-展开剂饱和蒸汽,4-层析液

  六、实验步骤

  (1)薄层板的制备:

  称取2~5g层析用硅胶,加适量水调成糊状,等石膏开始固化时,再加少许水,调成匀浆,平均摊在两块×15cm的层析玻璃板上,再轻敲使其涂布均匀。(老师代做!)

  固化后,经105℃烘烤活化,贮于干燥器内备用。

  (2)点样。

  在层析板下端处,(用铅笔轻化一起始线,并在点样出用铅笔作一记号为原点。)取毛细管,分别蘸取偶氮苯、偶氮苯与苏丹红混合液,点于原点上(注意点样用的毛细管不能混用,毛细管不能将薄层板表面弄破,样品斑点直径在1~2mm为宜!斑点间距为1cm)

  (3)定位及定性分析

  用铅笔将各斑点框出,并找出斑点中心,用小尺量出各斑点到原点的距离和溶剂前沿到起始线的距离,然后计算各样品的比移值并定性确定混合物中各物质名称。

  纯染料

  甲基橙

  荧光黄

  甲基橙

  混合染料

  荧光黄

  混合液

  斑点移动距离a

  (cm)

  溶剂移动距离b

  (cm)

  R

  f实验注意事项

  1、铺板时一定要铺匀,特别是边、角部分,晾干时要放在平整的地方。

  2、点样时点要细,直径不要大于2mm,间隔以上,浓度不可过大,以免出现拖尾、混杂现象。

  3、展开用的烧杯要洗净烘干,放入板之前,要先加展开剂,盖上表面皿,让烧杯内形成一定的蒸气压。点样的一端要浸入展开剂以上,但展开剂不可没过样品原点。当展开剂上升到距上端-1cm时要及时将板取出,用铅笔标示出展开剂前沿的位置。

  讨论:

  七、思考题

篇十三:黄连粉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报告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药薄层色谱鉴别技术

  中药的真伪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用药的安全和有效。在检验中药真伪方面通常采用的检测手段有形态鉴别、理化鉴别和光谱色谱分析等。而作为色谱技术一个分支的薄层色谱由于其独具的长处而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分析。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起,薄层色谱鉴别除有化学对照品作为鉴别药材的指标成分对照品以外,鉴于单一化学对照品不能反映药材的整体特征,一些多种植物共存的化学成分没有专属性,以及没有化学对照品鉴别就无法进行的问题,开始增加了“对照药材”,以药材对照品的色谱整体为特征进行对比鉴别,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并于1993年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中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作为中药薄层鉴别的重要参考资料。在该书的第一章中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并参考FriedrichGeiss的《FundamentalsofThinLayerChromatography(PlanarChromatography)》一书的内容,从实用的角度叙述了薄层色谱实际操作中的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起到了薄层色谱操作规范化的指导作用。但是直至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药薄层色谱鉴别基本是以手工点样、实验室自制薄层板为基础的较为粗放的操作进行试验,由于硅胶材料的质量不高和手工操作的个体差异较大,致使色谱质量仍然不高,分离度、重现性均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尽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尤其是欧洲国家在薄层色谱技术及相应的仪器开发逐步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已经达到单元操作计算机自动化,高质量商品预制薄层板(常规板与高效板)代替了自制薄层板,进入一个高层次的仪器化和微机化的阶段。美国药典、欧洲药典等对草药(植物药)均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并有规范化的要求,以保证结果的专属性和可重现性,这对药典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因而我国药典在中药的薄层色谱鉴别的应用和推广也需要在技术层面有明显的提高。在实验室条件方面。近年来由于政府对药检部门的设备投入的明显加大,致使中药检验的硬件设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就为进一步提高中药薄层色谱鉴别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中药薄层色谱鉴别的技术水平和江别的专属性,并且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重现性,并达到国际间可以互通的要求,自2005年版开始,逐渐使用商品预制薄层板,进一步细化操作条件。对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薄层板的活化、点样、展开、显色、色谱图像的拍摄和制作等均有新的规定。现就实验操作技术方面的一些共性问题讨论如下。

  实施薄层色谱鉴别时,通常需要注意下列各项问题:

  1.样品的预处理.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一般用溶剂提取法(液液萃取、加热回流、超声提取等),挥发油可直接用溶剂稀释即可。如样品含有较多的杂质,如鞣质、叶绿素、糖、粘液质等,应该采取适当的预处理将供试品溶液“除杂”,以便获得比较“洁净”的薄层色谱图像。尤其某些成分较为复杂的中药材和一些中药制剂,如人参需经过液液萃取或固液萃取、吸附净化等步骤,目的是减少杂质的干扰,提高色谱的清晰度,从而提高可鉴别性。

  2.样品及对照药材取样和供试液及对照药材液制备应量化操作,目的是使样品的色谱与对照药材的色谱更有可比性。

  3.定量点样,虽然[鉴别]不能也不应等同于定量测定,但在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化学对照品液均定量制备,在薄层板上定量点样,则样品得到的色谱不仅可以回答“有没有”和“是不是”

  (即真伪)的问题,还可以粗略地进行量化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优劣”的信息。本图集中不少例子均可直观地判断同样的中药材不同的样品之间其色谱中主要斑点乃至整个色谱

  “量”的差别。

  4.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设化学对照品的同时设对照药材,目的是除检出主要的化学成分外,还要将完整的色谱作为一个整体(指纹图谱)加以鉴别,以提高鉴别的准确性。

  5.注意环境条件对样品层析行为的影响,操作环境的相对湿度和温度往往对色谱的质量影响较大,由于药典编写体例的限制和我国大多数实验室的客观实际,虽然在药典正文中一般没有作严格的限制,但不等于这方面因素可以忽视。本图集均记录了各品种薄层色谱操作时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供操作者参照,在相近似的环境下操作。

  薄层色谱分析与其他色谱分析相比,其显著不同之一是得到的图谱是直观性很强的图像。一个比较复杂的中药薄层色谱,尤其是成分未明而斑点较多的薄层色谱,往往是很难用文字描述的;何况药典正文受体例的限制,不可能作过多的文字叙述。编辑本图集的目的就是提供彩色的图谱供检验者直观地鉴别、比较和判断。

  关于同一品种的药材商品的个体差异存在如何界定的问题。在实际的样品分析中,的确存在着由于商品个体差异,致使薄层色谱难以和对照药材的色谱完全吻合。但是,既然是同一品种,也必然存在着共性特征。外在的形态是如此,反映内在成分的色谱也是如此。譬如黄连均含小檗碱,小檗碱的有无固然可以作为黄连真伪鉴别的依据,但小檗碱并非黄连所独有,就产生了黄连应当检出小檗碱,但检出小檗碱未必就是黄连的问题。所以观察完整的色谱(指纹图谱)结合特征成分的辨认,就进一步提高了鉴别的准确度;经过比较,求大同存小异,做出合理的判断,这就相当于目前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分析中提出的“相似度”。对于分布地区广泛,商品规格较多的品种,需要反复比较;有些品种个体之间成分变异较大,需要做大量的基础研究,掌握规律,方可设立对照药材,所以药典中并非所有的品种都设有对照药材。

  第二章

  器材与操作

  一、仪器与材料

  (一)

  薄层板

  为了得到有良好的分离度和重现性的色谱,一般均用商品预制板(普通板和高效板)。不同生产厂商的预制板由于硅胶原料和加工、制备过程的差异,质量不可能一致。如有的商品预制板比较适合脂溶性成分的展开,而不适合极性较大成分而展开剂中需要加水的样品;有的硅胶颗粒的细度分布范围较宽,批间质量不一致,造成重现性差;而不同厂商所用高分子有机粘合剂各不相同,也是影响色谱质量和重现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特别是成分较复杂,色谱斑点很多的样品,对预制板的质量要求比较严格。这种情况与液相色谱柱很相似,所以对商品预制板的选择是应该考虑的因素之一,本图集中每一个品种均采用了进口商品普通预制板、进口高效预制板,国产不同厂家的与之板(需要说明的是鉴于文献报道最常用的Merck预制板价格较为昂贵,为了尽量降低分析成本,只用了德国MN的预制板)。

  (二)

  点样器材

  最常用也最方便的是定量点样毛细管(微升毛细管),规格有0.5μl、1.0μl、2.0μl、5.0μl、10μl等多种。本图集为了保证色谱的图谱质量,基本上采用半自动或自动的条带式喷雾点样,少数品种是点状点样。实际应用中如无半自动或自动条带状喷雾点样仪,也可手工接触式点状点样或条带点样,但操作需要细致小心,原点尽量减少溶剂扩散现象,特别是点样量较大时更要注意。

  (三)

  展开箱

  (层析缸)

  应当用薄层色谱专用的展开箱,展开箱有水平式和直立式两种类型;日常用的最多的是直立式展开箱。它又分为平底展开箱和双槽展开箱。双槽展开箱具有节省溶剂、便于预平衡、可控制展开箱内相对湿度等优点,故推荐使用此种展开箱。大多数中药样品适宜用直立式不饱合或部分饱和(展开前使溶剂蒸气在展开箱内扩散平衡一定时间,然后放入薄层板展开)。如需饱和展开,则展开箱内壁放同样大小的滤纸,促使箱内尽快达到饱和状态。

  (四)

  显色与检测仪器

  展开后的薄层板,大多需要用某些试剂(显色剂)使展开后的斑点显色。涂布显色剂的方法有喷雾法及浸渍法。喷雾用的喷雾瓶应能在一定压力下使试剂喷成均匀的细雾状。浸渍法用的浸渍槽为特制的扁的玻璃槽,使用时,将展开后的薄层板平稳垂直地放入浸渍槽中一至数秒钟后取出,揩净薄层板背面残存的试剂,显色后的图像供分析用(需要时可加热)。通常使用最多的仍然是喷雾法。

  观察薄层色谱用的紫外光灯装有长波段(365nm)和短波段(254nm)紫外光管两种。前者用于观察具有荧光的色谱,后者一般用于观察硅胶GF254板在荧光背景下的荧光猝灭暗色斑点。选用紫外光灯应注意荧光管的功率和滤光片的规格。

  二、操作方法

  (一)薄层板的准备

  预制薄层板如贮藏时间过长,或因贮藏环境条件不良,其表面涂布的硅胶吸附剂(固定相)容易被污染,所以需要在使用前预洗,一般是用甲醇、甲醇-二氯甲烷混合溶剂或异丙醇在不密闭的展开缸中上行展开至最前沿,取出晾干,重新活化。通常只要对色谱与本图集的色谱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以致影响到对鉴别结果的判断,实验室的手工自制板仍然可以采用,但必须注意保证自制板的质量。如高质量的硅胶、表面光洁、平整的玻璃板、良好的薄层涂布工具和纯熟的手工铺板技巧。如需将硅胶薄层板改性,预制板可浸入改性溶液中数秒钟即刻取出(如有条件,可用专用的浸渍缸),晾干,活化后使用。手工自制板可将正文规定的改性溶液代替水加入硅胶中拌浆铺板。其他如纤维素板,聚酰胺板一般均用商品预制板。

  (二)点样

  除另有规定外,按规定用微升毛细管分别吸取供试液或对照液,以垂直方向小心接触薄层表面,做点状样或条带状点样(或用符合要求的手动、半自动、自动点样工具点样,条带状点样最好用专用的半自动或自动点样仪)。点样基线与底边距离,视所用板的大小,相距10~15mm(普通板),8~

  10mm(高效板),多数品种采用长度为10cm的板,故点样距底边10~15mm为宜。样品原点之间的距离视情况为5、8、10mm;一般采用条带状点样,宽约8~10mm(普通板),5~8mm(高效板),高以不超过1mm为宜(预制板或加固的自制板,用专门的条带点样器械喷雾点样,可保证点样的质量)。如采用点状点样,原点直径应不大于3mm(高效板原点直径应更小)。点样时应注意尽量不要损伤薄层表面,如条带点样,应注意条带的均匀。

  (三)展开

  点样后的薄层板置入加有展开剂的展开箱(层析缸)中,密闭,上行展开,薄层板浸入展开剂中的深度一般要求溶剂的液面距原点约5mm,展开至规定展距后,立即将薄层板取出,晾干,以备检测。多数品种展距为70~90mm(普通板),必要时可用长度为15或20cm的板,展距可适当延长至12~14mm。高效板的适宜展距为50~70mm。如规定在展开前需将展开箱用展开剂或规定的溶剂预平衡者,可在双槽展开箱的一侧槽中加入适量的溶剂,密闭放置一定时间后,再将薄层板放入展开箱中展开(最常用)。如规定薄层板需同时预平衡者,则将点样后的薄层板放在双槽展开箱没有溶剂的一侧槽中,展开前与展开箱同时预平衡后再将展开剂移人此槽中,展开。如需在溶剂蒸气饱和状态展开,则在展开缸的内侧加一与缸的内壁同样尺寸的滤纸,用展开溶剂湿润,如法预饱和一定时间后,将载有样品的薄层板迅速放入展开缸中,密闭,展开。如有需要薄层板与展开缸同时饱和的,则将薄层板放在双槽展开缸的没有溶剂的一侧,待饱和后,将展开缸稍倾斜将展开溶剂从另一槽内流入放有薄层板的槽内,展开,但该方法很少用。

  展开剂用的溶剂需使用分析纯于临用前配制,不可多次反复使用。展开剂如需分层,则放置分层后按要求分取上层或下层,备用。

  (四)

  检测

  色谱斑点本身有颜色者可直接在日光下观察可见光谱,斑点在紫外光激发下可发射荧光者,可直接在紫外光灯下观察荧光色谱;需加试剂方能显色或发射荧光者,则需将试剂均匀喷洒于薄层板面,直接观察或加热显色后观察。用浸渍法,板面显色均匀是其优点,但有的样品经试剂浸渍后,斑点容易被浸润而扩散或拖尾。加热显色须注意加热时间和温度,如用含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手工自制薄层板代替预制板,注意加热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问过长,容易引起板面的焦化,如用硫酸等显色剂,更易造成板面的炭化而影响显色效果,需要特别留意。有的成分加试剂后.如挥发油成分或甾醇类成分经香草醛硫酸、硫酸醋酐等试剂显色,加热温度和时间长短不同或放置时间不同,斑点的显色可能随时间而有所改变。

  有的品种可熏以试剂或试液的蒸气(如碘蒸气、氨蒸气)显色。

  第三章

  影响薄层色谱分析的主要因素

  常规薄层色谱由于同板同时可以检测多个样品,分析时间短,固定相(吸附剂)相对价廉,即用即弃,不必担心样品中杂质的污染,检测不受溶剂的干扰,色谱的直观性强,可同板直观观察相互比较等优点而在中药分析方面被广泛使用。另一方面,因为它是一种“敞开系统”的色谱技术,与柱色

  谱的区别之一是除材料及器材以外,外界环境条件对被分离物质的层析行为影响很大,被分离的物质层析行为机制也很复杂;其次是由于分析的全过程是离线多步骤操作,所以操作技巧也明显的影响色谱质量;因而薄层色谱,尤其是常规薄层色谱,又被视为是一种较难驾驭的技术。为了充分发挥薄层色谱技术在中药分析方面的优势,提高色谱的分离度和重现性,注意控制影响色谱质量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所述的几个方面不仅对定量分析是必须注意的问题,对提高定性分析的质量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样品的预处理及供试液的制备

  一般认为薄层色谱所用固定相(薄层板)可即用即弃,不怕供试液中杂质的污染,因而样品无需净化精制,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实践中,由于中药的成分复杂,未知成分多,供试液中溶出的物质较多,其中既有待测成分也有其他“杂质”,常常由于相互干扰或背景污染而难以得到满意的分离效果,甚至难以辨认。所以在许多情况下为了得到一个较为清晰的色谱,样品提取物经预处理,使供试液得以净化,往往是一个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关键的步骤。制备样品供试液所用的溶剂一般要求溶解度不宜太大,粘度不宜太高,沸点适中,而对于中药材又常常希望将成分尽可能多的被提取出来,所以最常被选用的是甲醇或乙醇,当然待测成分和许多其他“杂质”均被提取出来,供试液的净化就显得更为必要。

  例如白头翁的鉴别,若用甲醇直接提取点样,则白头翁皂苷受其所含糖类成分的影响斑点拖尾严重,而将提取液浓缩后以少量水溶解加至C-18小柱上,分别用水、30%和甲醇洗脱,收集甲醇洗脱液浓缩点样,则主要成分的斑点清晰可辨。又如人参与红参的鉴别中,由于人参皂苷RO具有一个羧基,导致其在色谱分离中的Rf值经常发生变化,时常与人参皂苷b2或人参皂苷RC重叠在一起,导致图谱分辨率下降。而将提取液通过(中性)Al2O3柱,再用50%乙醇洗脱后浓缩点样,则除去人参皂苷RO的色谱图清晰程度和重现性均有提高。

  图

  图

  2图1:左:未经C-18小柱的白头翁样品;右:经过C-18小柱的白头翁样品。(*:白头翁皂苷C)

  图2:左:未经Al2O3小柱的人参样品;中:未经Al2O3小柱的红参样品;右:经过Al2O3小柱的红参样品;(*:与其他皂苷斑点位置重叠的人参皂苷RO)

  样品供试液净化的方法:

  1.单一溶剂提取法,如浙贝母、平贝母、华山参、洋金花等均利用在碱性介质下用氯仿或苯将其所含的生物碱有选择地提取出而舍弃其他成分。使供试液得以净化。

  2.分段提取法,如丹参可以先用乙酸乙酯提取,供鉴别菲醌类脂溶性成分;药渣继用水提取,供鉴别酚酸类水溶性成分。

  3.液液萃取法,如延胡索的鉴别,将水溶液碱化后用乙醚萃取,将生物碱提出再进行薄层鉴别。

  4.固液萃取法,用固液萃取制备样品供试品溶液是色谱分析常用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有化学键合相小柱,如硅烷化硅胶小柱(C-8,C-18小柱)、氨基键合相小柱、腈基键合相小柱以及硅胶小柱、氧化铝小柱、聚酰胺小柱及大孔树脂小柱等。本版药典用的较多的是C-18小柱;其次有(中性)氧化铝小柱,如青叶胆、黄芪、断血流等。此外,益母草是用活性炭和中性氧化铝混合小柱。用氧化铝须注意颗粒不可太粗或太细(一般可用100~120目),活性能保持在2~3级,用适当的玻璃小柱(如5ml及10ml注射针筒)装填。氧化铝吸附力较强.选用时应有针对性。

  二、薄层色谱的点样技术

  点样是薄层色谱分析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它既关系到能否得到可以重现的有良好分离度的薄层色谱,也关系到定量测定结果的准确,因为不良的点样是最主要的误差来源。

  1.薄层板的原点位置对样品容积的负荷量是极为有限的,如点样容积过大将明显降低分离效率。中药供试液中一般被测成分与“杂质”共存,尤其被测成分含量较低而其他干扰物质较为大量时,常常习惯于或不得不加大点样的容积,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对点样容积超负荷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现代商品预制板硅胶颗粒细(常规预制板11~12μm,高效预制板5~7μm)而均匀,明显提高了分离效率,对点样的要求更高了。如常规预制板展距100mm,原点直径小于3mm,展开后如斑点直径扩散到6mm,则斑点容量或称分离数SN=10,而用高效预制板原点直径1mm,展开50mm,斑点直径如扩散为2mm,则SN=15。但如果点样量不适当地加大,如在高效板上原点直径点成3mm,展开50mm后斑点扩散为4mm,结果SN=6,即使延长展距至100mm,SN也又达到1l,不可能达到15[1]。由此可见即使使用高质量的薄层板,如点样容积不适当地加大,分辨率也同样不会得到提高。这就是为什么要求点样原点直径应尽量小于3mrn,条带状点样的原点条斑“高度”控制在1mm左右的原因。

  2.溶解样品的溶剂均有不同程度的洗脱力,所以在点样的同时,样品在原点位置就呈环形展开,原点直径的扩散促进了这种展开,即所谓“点样环形色谱效应”[2],如样品在溶剂中溶解度很大,原点将变成空心圈,这种效应对随后的线性展开造成很不利的影响(条带状点样如点样量过大,或速度过快,也会造成类似的效应)。中药成分复杂,难以兼顾,不可能面面俱到,通常在待测成分不甚清楚或待测成分覆盖的极性范围很宽的情况下,宁愿选择溶解“范围”较宽的溶剂,如甲醇、乙醇等。有的品种待测成分明确,如苦参、贝母中的生物碱、白术中的苍术酮等可有针对性地选择溶剂。有的品种选用了乙醚,由于乙醚沸点很低,最终的供试液则需要低温挥去乙醚后,改用其合适的溶剂制成。

  3.供试液的溶剂在原点的残留,也会改变展开的选择性,特别是供试液的溶剂极性与展开剂的溶剂极性相差较大时更为明显;再者,亲水性溶剂残留在原点吸收大气中的水分(特别在高湿度环境)对色谱质量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因此点样时同步干燥或点样后继后干燥以除去原点残存的溶剂是需要的。但应尽可能避免高温加热,以免遇热不稳定的成分的破坏或促进硅胶有催化作用的活性表面起固态化学反应,导致样品中某些成分的变性。

  4.点样装置(微升毛细管)对薄层表面的机械损伤对色谱质量尤其对定量分析将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特别是已载有样品的硅胶表面颗粒被划伤和刮除后果就更严重。一个壁厚0.02mm外径0.2mm的注射针头在薄层表面施加5g的机械力,表面局部承受的压力为30巴,足以造成硅胶薄层表面的损伤[2],对板面较软的硅胶G薄层板损伤更严重。对如硅胶G这种软板虽然划伤表面难以避免(所以不太适合定量分析),但点样时小心操作把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还是可以做到的。近年来点样器械和点样

  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改进已使点样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商品预制板由于含有高黏度的高分子有机黏合剂,板面比较牢固,不易划伤,喷雾点样更可完全避免板面的划伤。

  三、吸附剂的活性与相对湿度对薄层色谱的影响

  吸附剂的活性是由表面能与表面积决定的。表面能越大,单位重量的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吸附力越大,即活性越高,反之,吸附力越小,活性越低。如硅胶之所以有吸附力,是由于其表面含众多的硅醇基,硅醇基的活泼羟基及游离羟基与极性化合物或不饱和化合物形成氢键所致。活泼型及游离型的硅醇基数目决定着硅胶的活性[3]。硅醇基是亲水性基团,很容易吸附水而成为水合硅醇基而失去活性。薄层板常常需要在105~110℃活化,就是使水合硅醇基变为游离硅醇基,而加强吸附力:反之,活化后的硅胶薄层板可以吸附大气中的水蒸气分子而降低活性。也就是说硅胶表面吸附水分的作用是可逆的,在不同的相对湿度下,可以达到不同程度的吸附平衡,在相对湿度改变的情况下会重新达到新的吸附平衡,而不论在此以前硅胶板是处于何种相对湿度状态[4]。在日常实践中,当活化后的硅胶薄层板从干燥器中取出,从准备点样到展开前,薄层板是暴露在实验室的大气中,薄层板的活性就取决于实验环境的相对湿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对湿度对色谱质量的影响是很明显的。通常认为薄层色谱的重现性差,薄层板处在不同相对湿度下操作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有些样品的成分和所选用的展开剂对相对湿度有较宽的适应能力,即对相对湿度的要求不甚严格,大致在相对湿度30%~70%下得到相当稳定的色谱。有的样品在环境条件(温度和相对湿度)恰好适合的情况下,似乎不必控制条件也能把试验做好,但为了不同实验室之间及不同季节均可重现试验结果,应尽可能在相对湿度可控的条件下展开为宜。至少必须记录试验时实际的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的控制方法,可在双槽展开箱的一侧槽中加入适当浓度的硫酸,将点样后的薄层板放入另一侧槽中,密闭放置15~30分钟,再加展开剂于不含硫酸的槽中展开;另一种方法是在预先准备好的条件控制箱(状如平卧式展开箱,内盛适当浓度的硫酸,或用大小适宜的干燥器)内进行。也可用适宜大小的干燥器,有不同浓度的硫酸作干燥剂,活用五氧化二磷真空干燥器,隔板上放置薄层板,密闭一定时间后取出,即刻移入展开箱中展开。

  控制相对湿度用的硫酸溶液如表1。

  相对湿度

  18%32%42%47%58%65%72%88%所需硫酸浓度(V/V)

  硫酸(ml)

  10068575039.53427.510.8水(ml)

  95.510010010010010010010硫酸:D=1.86(96%~97%)

  图3:连翘薄层色谱湿度比较

  (*:连翘苷)

  四、溶剂蒸气在薄层色谱中的作用

  薄层色谱与柱色谱的区别之一就是溶剂的蒸气相在展开箱中也参与色谱展开而形成三维的层析过程[4]。展开箱的气体空间在层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常所谓的“展开箱饱和”应该严格区分以下几种情况:

  (1)展开箱饱和:是指展开前及展开中溶剂系统中所有组分在展开箱的整个气体空间达到平衡,即达到饱和状态;但在日常的实践中,较少需要在“饱和”状态下展开,而只需用展开剂(或规定的溶剂)的蒸气在展开箱中预平衡一定的时间,即本图集中所称的“预平衡”。

  (2)

  预吸附:通常是指薄层板的干燥板面(即未被溶剂湿润的部分)对展开箱空间气体分子的任何程度的吸附。

  (3)吸附饱和:是指薄层板在展开过程中未被溶剂湿润的部分与展开箱的饱和气体空间达到平衡状态,即“完全饱和”,这是预吸附的极限状态。

  (4)毛细管饱和:是指薄层板所有的自由空隙借毛细管的作用被溶剂充满的过程,即相当于展开完成后的状态。

  饱和的情况与展开箱的类型有关,常规的平底展开箱在展开前较难达到展开箱饱和,所以普通的做法是在内壁加贴与之等宽等高的用溶剂湿润的滤纸,有助于达到饱和。用双槽展开箱在其一侧槽中加溶剂可以较容易地达到吸附饱和及展开箱饱和。如用夹心式展开箱,由于箱内空间很小,展开前因为空间溶剂分子很少,而且难有空间扩散,所以实际上是非饱和的。在这种非饱和的夹心式展开箱中薄层板不产生预吸附现象。通常误认为夹心式展开箱空间小很容易饱和,其实只有在展开完成后才达到饱和,但这时对层析过程已不起作用。

  在常规薄层色谱分析中,预吸附和吸附饱和对层析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吸附剂表面的空间是很有限的,当用多组分溶剂展开时,不同溶剂分子在吸附区相互竞争,发生“取代效应”,尤其在薄层板的下部,一个组分的等温吸附线会受到另外组分的性质和相对饱和程度的影响。如硅胶是亲水性吸附剂,它首先对溶剂组分中的极性分子有更大的亲合力,所以在吸附平衡的过程中,被吸附的各组分的浓度比与气体空间的很不相同,与溶剂的液相组成差别更大。可以想象在不加控制的情况下情况是很复杂的。简言之,薄层板在没有预吸附时,混合溶剂系统中的一部分溶剂分子有选择地被吸附在薄层板面上而形成固定相,同时在板上形成溶剂梯度从而直接影响层析过程,溶剂的蒸气相、液相和固定相一起构成了一个作用机制复杂的三维层析过程[6]。

  例如药典收载的黄连生物碱的薄层鉴别,其展开剂为苯一乙酸乙酯一甲醇一异丙醇一浓氨试液(6:3:1.5:0.5),其中的浓氨溶液实际上起着双重作用,氨是以蒸气相在薄层板上预吸附参与使生物碱分离,在液相(展开剂)中起作用的是水,如在双槽展开相的一侧槽中加浓氨试液5m1,使展开

  箱预平衡15分钟,将展开剂中的浓氨试液改为0.3m1水,可以得到相似的分离效果;如氨蒸气浓度不够,分离度明显降低;如展开前不用氨蒸气预平衡,直接展开,则各生物碱斑点Rf值偏低,小檗碱、巴马汀等均滞留在原点附近,难以分开。

  2mL

  3mL

  4mL

  5mL

  6mL

  图4:黄连薄层色谱氨试液预平衡用量比较(*:小檗碱)

  五、关于薄层色谱的优化及溶剂系统(展开剂)的选择

  依靠色谱分离混合物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两个:(1)相邻物质对的分离;(2)在一个宽极性范围内的多组分混合物的分离。就薄层色谱而言,解决这两类不同的问题,所需要的优化技术是不同的。解决相邻物质对的分离,主要就两个相邻物质的理化性质,考虑选用正相薄层板还是反相薄层板,再考虑选用单一组成的展开剂还是混合溶剂作展开剂以及极性大小或酸碱性等,甚至考虑选用什么展开技术,如低Rf值的物质对可考虑用U-型展开箱,作径向展开等。对复杂混合物的分离,问题要复杂得多,一般即使采用了梯度展开技术.也不大可能将在一个相当宽的极性范围内的多组分既解决它们的最大限度分离问题,又解决各个组分最佳分离度的问题。就药典收载的品种,所采用的展开技术还是局限在常规的、薄层展开技术,在其它条件没有太多的选择的前提下,溶剂系统,即展开剂的优选就成了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关于展开剂的选择和优化,主要考虑两个方面:溶剂的极性和溶剂的选择性。前者要求使待分离的主要物质能在Rf值0.3~0.7的范围内,后者要求达到最佳的分离度。关于溶剂系统的优化,前人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有不少文献专著[5,6,7,8]作了介绍,较为常用有单纯形优选法,溶剂强度法,三角形法,均匀设计法及PRISM优选法等。由于中药成分很复杂,加上在常规展开箱中展开时,溶剂蒸气、相对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各种优选方法似乎还难以将这些复杂的因素考虑在内。所以展开剂在选择性的优选方面,几乎还是依靠实验经验[4],中药分析更是如此。当然,在实践中参考文献介绍的展开溶剂的选择方法,以减少盲目性还是很必要的;可以期待更加科学更为实用的展开剂优选方法将被开发和研究。

  在比较和选用展开剂时,应该多作比较,不同的展肝剂分离效果,有时相差很悬殊,如柴胡用的不同展开剂所得到的色谱分离度相差很大(图5)。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同时在判断试验条件时,还不要忘记影响色谱质量的其他因素。

  4图5柴胡薄层色谱不同展开剂的比较

  (*:柴胡皂苷a)

  1:氯仿-甲醇-水

  (7:2:0.2);

  2:乙酸乙酯-甲醇-水

  (8:2:1);

  3:氯仿-乙酸乙酯-甲醇-水-冰醋酸

  (20:40:22:9.5:0.5)

  10℃下分层的下层溶液;

  4:氯仿-乙酸乙酯-甲醇-水(20:40:20:10)10℃下分层的下层溶液

  六、温度对薄层色谱的影响

  在相对湿度恒定的条件下,一般在较高温度展开时,Rf值高:反之,Rf值降低。不过,展开温度如相差±5℃时,Rf值的变动一般不会超过±0.02,所以对层析行为影响不大。但是展开时温度相差较大时,则不同程度地影响色谱的质量。温度的影响首先在于展开剂中各有机溶剂因沸点、蒸气压、蒸发数目、相对密度等不同而蒸发程度各异,因而在展开箱的空间分布的展开剂组成中各有机溶剂的蒸气比例也发生变化,必然直接影响到待分离物质的层析行为。其次,由于温度的变化,含水的两相展开剂在放置分层过程或展开时有机相中水的比例也不同,从而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展开剂的极性,结果影响到色谱的分离度。

  图6箭叶淫羊藿薄层色谱不同展开温度的比较

  (*:宝藿苷Ⅵ)

  七、薄层板对薄层色谱的影响

  如前所述,与液相色谱柱一样,由于国内外不同厂家所生产的薄层板所用硅胶的粒度、性质以及粘合剂及制作技术均有所不同,其色谱行为和重现性也存在一定差异(图7)。有的商品预制板质量并不稳定,色谱的重现性差,不得不加以选择,这与液相色谱所用的色谱柱不同厂家的产品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是同样的情况。因此一般应对所使用的预制板品牌规格予以明确,以便在更改不同的商品预制板时对重现性加以客观的评估。由于薄层色谱的离线操作和环境影响明显,所以一般要求供试样品和对照药材及化学对照品在同一薄层板上同步进行,结果在同一薄层板上实时平行比较。

  八、关于定量测定的问题

  薄层色谱目前主要利用它的彩色图像,直观快捷,可同板多个样品平行比较等优点,用于鉴别十分有用。定量测定因为相对而言,影响色谱的外界因素较多,板效不够高,误差较大。而液相色谱在定量测定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薄层色谱定量测定已逐渐式微,但是不需显色剂,又有荧光的成分如

  小檗碱、巴马汀、延胡索乙素、补骨脂素、蛇床子素等强烈的荧光斑点,灵敏度达到ng水平,基线平稳,薄层色谱荧光扫描定量测定依然是较好的选择。

  图7西洋参不同薄层板色谱图比较

  上(展距8cm):MerckHPTLC预制板;MNHPTLC预制板;国内某厂HPTLC预制板。

  下(展距12cm)MNTLC预制板;

  国内某厂TLC预制板;

  自制薄层板(0.5mm)。

  a,ginsenoside-Rb1;

  b,-Re;

  c:-Rg1;

  d:F-11参考文献

  [1]

  D.Jaenchen.HandbookofThinLayerChromatography(EditedbyJ.Sherma&B.Fried).NewYork;MarcelDekker.Inc.,1991:114[2]R.E.Kaiser.Scope&LimitationofModernPlanarChromatography.Part1:

  Sampling。JournalofPlanarChromatography–ModernTLC.1988;1(3):182[3]周同惠,等.纸色潜和薄层色谱.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17[4]F.Geiss.FundamentalsofThinLayerChromatography.Heidelberg:Huethig,1987:185-8[5]F.GeissRoleoftheVaporPhaseinPlanarChromatography.JournalofPlanarChromatography–

  ModernTLC.1988,1(2):102[6]M.J.Bartetal.HandbookofThinLayerChromatography(editedbyJ.Sherma&B.Fried).NewYork;MarcelDekker,Inc.,1991:71[7]孙毓庆,等.薄层扫描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7[8]SzabolesNyiredy,etal.The‘PRISMA’OptimizationSysteminPlanarChromatography.JorunalofPlanarChromatography–ModernTLC.1988;1(4):336[9]Pei-shanXie,etal.HPTLCFingerprintIdentificationofGinsengDrugs.JournalofHighResolutionChromatography&ChromatographyCommunication.1987,10(11):607[10]EikeReich,AnneSchibli,High-PerformanceThin-LayerChromatographyforAnalysisofMedicinalPlants.2006,ThemeMedicalPublishers,Inc.NewYork

  11

篇十四:黄连粉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报告

 关于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及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摘要】

  目的建立黄连和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经提取、薄层展开后,采用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对黄连和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展开剂为苯-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氨水(6∶3∶1.5∶1.5∶0.5),激发波长Ex=365nm,发射波长Em=409nm。结果

  盐酸小檗碱在0.473~3.78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黄连的回收率为99.03%,RSD=1.86%。香连丸的回收率为97.10%,RSD=1.09%。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

  【关键词】

  黄连;香连丸;荧光分光光度法;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

  Keywords:CoptischinensisFranch.;XianglianPills;fluorescencespectrophotometry;berberinehydrochloride;contentdetermination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sC.Y.ChengetHsiao)或云连(CoptisteetaWall.)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抗菌消炎、利胆等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泻痢等疾病。以黄连作原料的中成药香连丸气微、味苦,具有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等功效,临床多用于湿热痢疾、里急后重、腹痛泄泻、菌痢、肠炎等症。盐酸小檗碱为两者共有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凝等作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本试验采用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和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1仪器与试药

  RF-5000荧光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UV-1型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顾村电光仪器厂),AG135(四川时运成套仪器有限公司),80-2离心沉淀器(上海手术器械厂),CQ-250超声波清洗机(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盐酸小檗碱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713-9906);黄连(贵州,批号20060424;四川,批号20060827、20070422)。药材经本校资源鉴定教研室姚振生教授鉴定为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香连丸(湖北诺得胜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61001、070101;湖北瑞华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060117)。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批号050428);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干燥至恒重的盐酸小檗碱对照品4.73mg,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浓度为0.473mg/mL的对照品溶液。

  取黄连药材粗粉约0.1g,精密称定,置100mL容量瓶中,加盐酸-甲醇(1∶100)溶液约95mL,60℃水浴加热15min,取出,超声处理30min,室温放置过夜,加甲醇至刻度,滤过,滤液作为黄连供试品溶液[1]。

  精密称取香连丸约0.4g,加适量盐酸-甲醇(1∶100)溶液,索式回流提取至无色,提取液置水浴上蒸至约20mL,定量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香连丸供试品溶液[2]。

  2.2薄层分析条件[3]

  用0.3%CMC-Na为粘合剂自制硅胶G板,取对照品溶液适量,点样后用氨水饱和30min,以苯-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氨水(6∶3∶1.5∶1.5∶0.5)为展开剂,展距10cm,晾干后置紫外光(365nm)下检视,盐酸小檗碱呈黄绿色荧光斑点(Rf=0.40)。

  2.3荧光条件的确定

  取对照品溶液,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扫描,结果显示,盐酸小檗碱最大激发波长Ex=365nm,最大发射波长Em=409nm。

  取对照品溶液1mL,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1mol/LNaOH溶液,并用甲醇定容至2mL,在Ex=365nm、Em=409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结果表明,随着NaOH量的增加,其荧光强度不断增大,当加入50μL时荧光强度最大,此后继续增加NaOH用量时其荧光强度变化不大。故试验中确定NaOH加入量为50μL。

  2.4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1.0、2.0、4.0、5.0、6.0、8.0μL,间隔1.5cm依次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按“2.2”项下条件展开,将相应斑点刮入离心管中,同行空白。各斑点用甲醇洗脱并将洗脱液依次转移至2mL容量瓶中,加入1mol/LNaOH溶液50μL,甲醇定容,摇匀,在Ex=365nm、Em=409nm处测定荧光强度,以荧光强度为纵坐标,盐酸小檗碱含量为横坐标,得回归方程为:Y=10.337X-1.897,r=0.9993,表明盐酸小檗碱在0.473~3.784μg范围内荧光强度与其含量线性关系良好。

  2.5精密度试验

  2.5.1同板精密度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呈等距离的6个点,按“2.4”项下方法测定,结果RSD=1.34%。

  2.5.2异板精密度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点于6个不同的硅胶G板上,按“2.4”项下方法测定,结果RSD=2.55%。

  2.6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份对照品洗脱液,每隔20min测定一次荧光强度,连续测定7次,结果RSD=1.50%,表明盐酸小檗碱在该条件下2h内稳定性良好。

  2.7重复性试验

  取黄连(批号20060827)和香连丸(批号061001)各5份,按“2.1”项下方法提取,并按“2.4”项下方法测定,结果黄连中盐酸小檗碱平均含量为8.04%,RSD=1.49%;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平均含量为3.47%,RSD=2.39%。表明本法重复性良好。

  2.8样品含量测定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及黄连、香连丸提取液各10、20、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板上,按“2.2”项下条件展开,将相应斑点刮入离心管中,加入甲醇1.5mL,振摇5min,超声15min,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置2mL容量瓶中,加入1mol/LNaOH溶液50μL,甲醇定容,摇匀,测定其荧光强度,平行测定3次。结果见表1。表1黄连和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结果(略)

  2.9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黄连约0.1g(批号20060827)及香连丸约0.4g(批号061001),各6份,分别加入适量的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溶液,按“2.1”及“2.4”项下方法操作,测定其含量,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2。表2黄连和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略)

  3讨论

  本试验曾分别采用乙醇和盐酸-甲醇(1∶100)溶液对样品进行提取,结果发现,采用乙醇提取时,小檗碱提取率不佳,在本试验薄层展开条件下,难以达到理想的分离效果;而采用盐酸-甲醇(1∶100)溶液提取时,黄连及香连丸中小檗碱与盐酸反应形成生物碱盐,使其溶解度增加,提取较为完全,且在本试验薄层展开条件下能较好的分离,故选用盐酸-甲醇(1∶100)溶液作为提取溶剂。

  目前,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有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4-5],由于本试验样品成分复杂,干扰较大,采用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往往背景干扰大,重现性差;而高效液相色谱法易造成色谱

  柱的钝化。荧光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性高、选择性强、试验样品量少、设备简单的特点,适用于痕量成分的检测。本试验采取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可以减少盐酸小檗碱衍生物等成分的干扰,简便、有效、回收率高,适用于黄连和香连丸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13.

  [2]周华平,宋广聪,王仁英.薄层扫描法测定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基层中药杂志,2000,14(5):15-16.

  [3]杨广德,杨二库,王嗣岑.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中小檗碱的含量[J].西北药学杂志,2000,15(4):159.

  [4]梁生旺.中药制剂分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15-118.

  [5]桑

  媛,张冬海.黄柏胶囊中小檗碱含量的分光光度分析[J].中国药业,2006,15(5):50.

篇十五:黄连粉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报告

 实验十七

  黄连药材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薄层硬板的制备方法

  2.掌握薄层色谱的一般操作方法

  3.了解薄层色谱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中药黄连中主要有效成分为小檗碱等生物碱类成分,利用薄层色谱可将药材中各成分分离,用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以对照,可起到鉴别黄连的作用。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双槽层析缸、玻璃板10cm×20cm(厚0.5mm)、定量毛细管(2μl)、薄层涂布器、研钵、分析天平。

  2.试剂

  薄层层析用硅胶G、盐酸小檗碱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黄连药材,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硅胶G薄层板的制备

  称取硅胶G1份和0.7%的CMC-Na2.5份在研钵中同一方向研磨混匀,除去气泡后,倒入涂布器中,在玻璃板上平稳移动涂布器进行涂布(厚度为0.5mm),涂好的薄层板置立平台上晾干,于105-110℃烘30分钟,置干燥器中备用。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约0.1g,置100ml容量瓶中,加入盐酸-甲醇(1:100)约95ml,60℃水浴中加热15分钟,取出,超声处理30分钟,室温放置过夜,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4.

  点样

  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和对照品溶液4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

  一般用定量毛细管点样于薄层板上,点样形状为圆点,点样基线距底边1.5cm,点样直径不大于2mm,点样间距1.5cm。

  5.

  展开

  点好样的薄层板放入展开缸中,以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水(12:6:3:3:0.6)为展开剂,在另槽中加入2ml浓氨试液,展开,展距约10cm,取出,晾干。

  6.检出

  将薄层板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黄色荧光斑点。

  五、注意事项

  1.点样直径一般不大于2mm2.点样时注意勿损伤薄层表面。

篇十六:黄连粉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

  开课实验室

  姓名

  同组人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时间

  评分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掌握薄层色谱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有机物分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有机混合物中各组分对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不同,当展开剂流经吸附剂时,有机物各组分会发生无数次吸附和解吸过程,吸附力弱的组分随流动相迅速向前,而吸附力弱的组分则滞后,由于各组分不同的移动速度而使得她们得以分离。物质被分离后在图谱上的位置,常用比移值Rf表示。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5.0cm×15.0cm硅胶层析板两块,卧式层析槽一个,点样用毛细管。

  四、物理常数

  名称

  分子量

  熔点/℃

  沸点/℃

  30未确定

  折光率/n201.6266比重

  1.2032颜色和形态

  橙红色鳞状晶体或粉末

  溶解度

  微溶于水,较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

  不溶于水,乙醚,氯仿和苯,溶于碱液。

  甲基橙

  327.33荧光黄

  332.31未确定

  未确定

  未确定

  -——

  橙红色结晶粉末

  五、仪器装置图

  “浸有层析板的层析槽”图

  1-层析缸,2-薄层板,3-展开剂饱和蒸汽,4-层析液

  六、实验步骤

  (1)薄层板的制备:

  称取2~5g层析用硅胶,加适量水调成糊状,等石膏开始固化时,再加少许水,调成匀浆,平均摊在两块5.0×15cm的层析玻璃板上,再轻敲使其涂布均匀。(老师代做!)

  固化后,经105℃烘烤活化0.5h,贮于干燥器内备用。

  (2)点样。

  在层析板下端2.0cm处,(用铅笔轻化一起始线,并在点样出用铅笔作一记号为原点。)取毛细管,分别蘸取偶氮苯、偶氮苯与苏丹红混合液,点于原点上(注意点样用的毛细管不能混用,毛细管不能将薄层板表面弄破,样品斑点直径在1~2mm为宜!斑点间距为1cm)

  (3)定位及定性分析

  用铅笔将各斑点框出,并找出斑点中心,用小尺量出各斑点到原点的距离和溶剂前沿到起始线的距离,然后计算各样品的比移值并定性确定混合物中各物质名称。

  纯染料

  混合染料

  甲基橙

  荧光黄

  甲基橙

  荧光黄

  混合液

  斑点移动距离a

  (cm)

  溶剂移动距离b

  (cm)

  Rf

  实验注意事项

  1、铺板时一定要铺匀,特别是边、角部分,晾干时要放在平整的地方。

  2、点样时点要细,直径不要大于2mm,间隔0.5cm以上,浓度不可过大,以免出现拖尾、混杂现象。

  3、展开用的烧杯要洗净烘干,放入板之前,要先加展开剂,盖上表面皿,让烧杯内形成一定的蒸气压。点样的一端要浸入展开剂0.5cm以上,但展开剂不可没过样品原点。当展开剂上升到距上端0.5-1cm时要及时将板取出,用铅笔标示出展开剂前沿的位置。

  讨论:

  七、思考题

篇十七:黄连粉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

  开课实验室

  一、实验目的掌握薄层色谱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有机物分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有机混合物中各组分对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不同,当展开剂流经吸附剂时,有机物各组分会发生无数次吸附和解吸过程,吸附力弱的组分随流动相迅速向前,而吸附力弱的组分则滞后,由于各组分不同的移动速度而使得她们得以分离。物质被分离后在图谱上的位置,常用比移值Rf表示。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硅胶层析板两块,卧式层析槽一个,点样用毛细管。

  四、物理常数

  名称

  分子量

  熔点/℃

  甲基橙

  姓名

  评分

  指导老师

  同组人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时间

  沸点/℃

  未确定

  折光率/n2比重

  颜色和形态

  溶解度

  30橙红色鳞状晶体或粉末

  微溶于水,较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

  荧光黄

  未确定

  未确定

  未确定

  -——

  橙红色结晶粉末

  不溶于水,乙醚,氯仿和苯,溶于碱液。

  五、仪器装置图

  “浸有层析板的层析槽”图

  1-层析缸,2-薄层板,3-展开剂饱和蒸汽,4-层析液

  六、实验步骤

  (1)薄层板的制备:

  称取2~5g层析用硅胶,加适量水调成糊状,等石膏开始固化时,再加少许水,调成匀浆,平均摊在两块×15cm的层析玻璃板上,再轻敲使其涂布均匀。(老师代做!)

  固化后,经105℃烘烤活化,贮于干燥器内备用。

  (2)点样。

  在层析板下端处,(用铅笔轻化一起始线,并在点样出用铅笔作一记号为原点。)取毛细管,分别蘸取偶氮苯、偶氮苯与苏丹红混合液,点于原点上(注意点样用的毛细管不能混用,毛细管不能将薄层板表面弄破,样品斑点直径在1~2mm

  为宜!斑点间距为1cm)

  (3)定位及定性分析

  用铅笔将各斑点框出,并找出斑点中心,用小尺量出各斑点到原点的距离和溶剂前沿到起始线的距离,然后计算各样品的比移值并定性确定混合物中各物质名称。

  纯染料

  混合染料

  斑点移动距离a(cm)

  溶剂移动距离b(cm)

  Rf

  实验注意事项

  甲基橙

  荧光黄

  甲基橙

  荧光黄

  混合液

  1、铺板时一定要铺匀,特别是边、角部分,晾干时要放在平整的地方。

  2、点样时点要细,直径不要大于2mm,间隔以上,浓度不可过大,以免出现拖尾、混杂现象。

  3、展开用的烧杯要洗净烘干,放入板之前,要先加展开剂,盖上表面皿,让烧杯内形成一定的蒸气压。点样的一端要浸入展开剂以上,但展开剂不可没过样品原点。当展开剂上升到距上端-1cm时要及时将板取出,用铅笔标示出展开剂前沿的位置。

  讨论:

  七、思考题

推荐访问:黄连粉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报告 薄层 黄连 色谱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