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多学活用。(11篇)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多学活用。(11篇)

时间:2022-11-21 12:2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多学活用。(11篇)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多学活用。  如何学好马克思主义并运用于实践中  作为现代大学生的一员,作为现代知识分子洋流的一滴水,我不只应该用知识扩充自己的大脑,更应该用马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多学活用。(11篇),供大家参考。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多学活用。(11篇)

篇一: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多学活用。

  如何学好马克思主义并运用于实践中

  作为现代大学生的一员,作为现代知识分子洋流的一滴水,我不只应该用知识扩充自己的大脑,更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来武装自己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和了解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历史的过程。我觉得,学习马克思主要有三点要注意: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不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变成僵死的教条,变成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空洞的词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意味着这两方面都坚定不移,毫不含糊。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偏向,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要多读著作和相关论文。开始不懂很正常,多接触总能有很大提高的。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方法。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原著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一定条件下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如果不能认真学习原著,完整准确地掌握基本理论,也就难以深刻理解和真正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学习马克思要持之以恒。马克思主义之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学习马克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然学习它是必要的,那就应该持之以恒,将这件事做好,即使你最后不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贡献,即使你不能就此发表自己的长篇大论,至少你懂它,并且能有自己的观点。

  以上是如何学习马克思,这个步骤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关键是如何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唯一标准。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旨在培养我们当代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我们要在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前提下,运用对立统一的根本规律辩证地认识一切事物,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辩证法去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去发现事物间矛盾的统一和对立,从矛盾中发掘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并在规律性的可能空间内发挥人的作用。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辩证地分析事物发生的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及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增强自身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熟练运用矛盾分析法找出各事物内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灵活解决学习上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综上,大学生应努力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去发掘世界的本原,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改善世界环境,为整个人类社会谋福利。

篇二: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多学活用。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学习中的运用

  专业:建筑空间及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摘要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可以高速有效地解决并调整自身的心态,出色地完成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四个小点分别介绍了其在生活学习中的运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思维

  矛盾

  量变与质变

  1研究生论文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学习中的运用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学习中的运用

  相信很多同学跟我一样,上了研究生以后,在开阔了眼界、认识了更多形形色色的人的同时,也有着很多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更或者是工作上的问题。早已成年的我们不可能每次都向父母朋友请求援助,独立解决问题是每个成年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这时候,积极调整心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相关理论,或许可以更加方便有效地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上的难题。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一个相对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摘自百度百科)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学习中运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包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1)归纳与演绎

  归纳是从个别事实推导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是思维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思维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

  归纳与演绎的运行方向是相反的,但二者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推理的前提是一般性原理,一般性原理是通过归纳获得的。演绎也是归纳的前提和指导,任何归纳都是在一定概念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归纳也不能离开演绎。人的认识是不断地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这恰恰是归纳和演绎交替使用的过程。

  (2)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主体在思维中将对象整体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加以研究和认识的思维方法,是思维从整体走向部分的过程;综合则是主体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方面的认识进行整合,全面地把握对象的方法,是思维从部分走向整体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分析,就难以认清对象的部分和细节,从而难以正确认识整体。因此,综合离不开分析。另一方面,由于部分不能离开整体,如果对整体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分析也无法进行。因此,分析也离不开综合。

  (3)抽象与具体

  人们认识事物时,首先反映的是具体的事物,我们把它称之为感性具体。在这一基础上,人们使用分析的方法,把事物分解成各个部分,把它们从整体中抽取出来,并且撇开各个部分的非本质属性抽象出它的本质属性,这样,2研究生论文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学习中的运用

  人们的认识就从感性具体发展成理性抽象,从现象深入到了本质。但是,人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事物的抽象认识上,还必须进一步弄清各个部分的各种科学规定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每一个规定在总体中各占什么地位,各起什么作用。这就需要在运用综合方法的同时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把各个部分的各种规定按照它们本身固有的内在关系相互联系起来,从总体上把握这一事物,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理性的抽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或者思维的具体。理性的具体与感性的具体有着本质的不同:感性的具体是零散的,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理性的具体则是把事物的各个抽象的规定综合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是对事物完整的“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认识。

  (4)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历史是指客观对象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认识客观对象的思想发展过程,逻辑是指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规律,它是人们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所必须遵循的。逻辑与历史统一,是说客观现实的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行程终归要由历史进程来决定。

  然而,逻辑与历史还是有差别的,因为逻辑是历史的理论再现,是“经过修正”的历史。这样,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指在本质上、内在规律上的符合,并非毫无差别的绝对符合。历史的发展过程有本质的东西,也有非本质的东西;有主流、也有支流;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逻辑并不反映历史发展过程那些大量的非本质的支流的偶然的东西,而是集中反映发展过程的本质、主流、必然性、规律性。

  听起来很空洞,我把它们理解为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那么什么叫做“辩证的眼光”呢?大概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与观点去看待与解决问题。这么说就很清楚了,塞翁失马的例子应该都很熟悉,他总是能摆平心态看待问题,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时候,常常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么一句话,辩证思维就是在引导我们始终用旁观者的眼光看待事与物,凡事跳出自身的圈子,结合上下左右,全面分析与综合,吸取自己或他人的经验与教训,整合地看待问题;遇事不着急不马虎,仔细思考。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可以将这里的矛盾理解为困难与问题。常常有“化悲愤为力量”“压力越大、动力越大”这些话来体现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在生活中的运用。诗有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些坎坷让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正确面对他们,承认“矛盾”的积极作用,既然“问题”在所难免,为什么我们不把这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哪?当我们在遭遇困难的时候,它教导我门应该在正确看待问题的基础上,将矛盾、即困难,看做是上升、即发展的动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努力解决并克服问题。众所周知,考研的压力也是不小,对于同样都是毕业生的我们来说,其他同学要么是等待就业,要么就是浑噩度日,大四的我们却每天都三点一线奔波于图书馆食堂和寝室,看着别人对着电视剧哈哈大笑,加上父母无形中的压力,这滋味也只有考过研的同学才知道,但是这时候,就是考验自身心理素质的时候了,认真并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句话就能明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之后的能量有

  3研究生论文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学习中的运用

  多么丰富,获取的劳动成果有多么丰盛。

  (三)、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记得我刚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的第一堂课就是在讲量变与质变,她说量的积累能够达成质的飞跃,这句话大概也能解释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或形式。

  事物的变化表现为由量变到质变和质变到量变的质量互变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也就是事物的质变。质变是量变合乎规律的结果,同时是新的量变的开端。量变与质变的互相过度、相互交替构成量变质变规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这是因为,质变是一种质的事物向另一种质的事物的转化,而不同质的事物总有自己所持有的度,这个度再小也有一定的限量。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的每一种变化都影响并改变着质,量变

  对质变的这种作用逐渐积累、“沉淀”下去,达到并超过临界点,就必然引起质

  变。质变不在量变之外,而在量变之中。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比如我自己这个专业是设计,手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画得一手好画,怎样才能完成一幅人人称赞的好设计?第一当然是熟能生巧,众多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先用量的积累,练习线、面、体、块与色彩,然后在这些都有量了之后,摸索与总结,达到质的飞跃。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只是怎么样的量,多少的量,多长的时间是视每个人不同而决定的。

  (四)、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一方面,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对象由实践的需要确定,认识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课题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认识的工具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根本目的则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毫无意义。

  (4)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人的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只能由实践的客观效果来检验。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另一方面,认识也影响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早在小时候就已烂熟于心,同样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也有着很多的机会来验证这句话。再比如我的专业,首先是对设计史的学习,然后是每个时期出现的设计流派与人物,分析认识他们的主要作品,最后便是根据他们的设计找出灵感,完成自己的实践——设计。试想,要是没有充分认识他们的设计思想与设计语汇,又怎么能理解他们的设计他们的想法,又怎么能从他们的设计中发现精彩与灵感?相反,实践了之后更容易理解这些伟大设计师们的作品,深层次地理解解读他们的的作品,将实践与认识完美结合才能更好地学习一门学科。

  三、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包括以上四点,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思想,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上的助力,使我们更加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事物。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生活结合并运用,不仅能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并且能够发扬这种随时随地学习的习惯与精神,使我们成为一名有能力有素质的新青年!

篇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多学活用。

  论文摘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这里,在把握“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时,一方面,要牢牢把握住理论来源于实践,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并不断与时俱进的方面;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从实践中得来,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证明正确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预测意义。这包括:一、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二、理论具有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把握和可预测力;三、理论都是有期效的,但在特定时间段内相对稳定,不能轻言过时;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发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等等。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当代中国实践的指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在思想路线上,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马克思就曾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1]毛泽东同志也强调:“理论与实践要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理论必须来源于实践,并经由实践检验,“按照辩证唯物论,思想必须反映客观实际,并且在客观实践中得到检验,证明是真理,这才算是真理,不然就不算”。也就是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指出的:“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这就确定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这是马克思主政党必须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一个最基本原则。

  一、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与“实践”要统一,或者说“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这包括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两个方面。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却往往容易只强调“实践第一”的方面,而只重一个方面,这就又容易陷入“实践哲学”或“实用主义”中。这时还是要运用辩证法这个黑格尔所称的“约略于上帝的力量”加以分析。实际上,不仅是马克思,像道教的“阴阳”、佛教的“色空”、儒家的“中庸”等也都含有辩证法的意蕴,当然他们还有朴素辩证法、形而上学与唯物辩证法的区别。而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法的另一面,就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际上,事实是过往所有人类所认知的所有现象的总合,不能以个别、片面的现象否定事实共相,同样,实践是过往所有人类过往所有社会活动的总合,不能以个体、片面的活动否定实践一般。而从这实践一般基础上总结、升华出来的理论就不仅对过往既成实践具有解释力,也对未来实践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不能一切都要试过再说。否则,理论就成了跟在实践后头的仆人或跟班,只能起起总结、解释的作用,如何能稍稍高于实践来指引实践呢,马克思说过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就是针对这一倾向提出批评的。

  中国哲学既然偏爱形象思维,就打些比喻来说明。比如,多数人依据杀人者必受到惩处的过往实践或间接经验会得出不能杀人的认识,非有人不信就要去试一把,结果不过是又用实践重复验证了一回而已。还有吸毒有害的认识,也是不信别人的间接经验,非要自己亲自实践,结果仍不过是重复验证。再比如,因为我们没有亲自见过孔子、释迦牟尼,就无法通过解读《论语》或《佛经》正确理解其思想吗,尽管不同的解构性解读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不一定都正确,但各种哪怕是对立的解读经过正反合,合起来综合看,还是有可能愈加接近正解的,何况即使亲自见到他们,如果“子不语”或“佛拈花微笑不发一言”呢?又比如,“落后就要挨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论”这样的认识或理论,是经由无数过往实践总结得来,如果不用这个理论去指导未来实践,非要等再实践试错后再改,那会付出怎样的代价呢?同样的,依据数学模型和电脑推演得出的“核冬天”和“全球变暖”将加速人类毁灭的理论,有没有人敢去实践一次核大战验证一下呢?

  二、理论具有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把握和可预测力

  在量子力学的“几率说”或“或然率”出现以前,以往理论多是按照“因果决定论”来

  把握规律或预测趋势,比较强调必然性。如《圣经》是通过神启或先验预测未来(实际也是知史鉴今,以过去因知未来果,东方朔也是以前知500年来后知500年的),《易经》是通过建立某种数学模型预测未来,马克思主义则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等。但在“几率说”

  或“或然率”出现后,偶然性的成分增加了,一些人就认为,理论对过往既成实践具有解释力,但还能指导和预测未来人类实践吗?何况科学突飞猛进,:“相对论”、“量子力学”、“多普勒频移”、“哈勃定律”、“宇宙大爆炸”、“宇称不守恒”、“暗物质”、“波光两重性”、“测不准原理”、“混沌理论”、爱因斯坦的“能量场”、“蠕虫洞”、以及道家的“经络”、“气”等新事实还在不断被发现或验证。此种情况下,如果不讲辩证法,不认同或然性中蕴含着必然性,就会走向古希腊哲学家普

  罗泰戈拉的“相对主义”、或近代休谟的“不可知论”、或现代德里达的“结构主义”,就会认为“一切不可知”、“一切不可测”、“一切皆可能”,而马克思的“两个必然”,人类终将走向共产主义的规律把握或趋势预测就会被消解。就会回到伯恩斯坦的“运动就是一切,目的是没有的”论调之中,就会回到无政府主义者对社会发展“无序”的绝望之中,列宁不是在《怎么办》中针对这一问题指出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吗,怎么又“新瓶装旧酒”地“旧话重提”,仿佛“历史轮回”了呢。

  此外,还有学者曾提出,即使按照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任何一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增加了一个活动点,就会改变历史合力的方向,因而社会发展无规律、无方向。但这可能是没有辩证地、历史地看问题,在某一个时间段如人类的青铜时代,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加上蒸汽机或宇宙飞船的点,社会还是要在生产力水平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会有加上某个点后的质变。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否则,我们不用等宇宙飞船,也不用将人的本质理解为“社会关系的总和”,[1]理解为要有社会上其他人的电、飞机的发明之后,才有宇宙飞船的发明,直接就用UFO或“嫦娥奔月”了。而即使以“几率说”来论,按照“测不准原理”,不可能有50%对50%的绝对准确的几率对比,则那怕49.9999……%的差别,也会导致几率的有所偏向而带有某个倾向。波普曾经批评柏拉图的“理想国”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设想将会导致一个集权的、****的“封闭社会”,而按照“几率说”、“或然说”,正如“自发的市场并不必然导致好市场”、“不预设立场的学问并不必然导致纯粹的学问”一样,“原初开放的社会并不必然导致好社会”,希特勒不也是在民主的、自由的、多元的“开放社会”下走向了“封闭社会”吗,这恰恰说明了理论对实践的“改变世界”意义,为什么不用人的有目的、合规律的实践确保不论原初的社会是“开放”还是“封闭”的,最终都能走向好的“开放社会”,而不是又放任自流或“或然”到“封闭社会”去了呢,这正如发挥人的良善的主体意识对“水结晶”的影响是能够改变“水结晶”的表现状态的。因此,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辩证法而不是静止的、形而上的辩证法)应该还是有效的,并不能就此以偶然性否定理论对历史必然性的把握。

  三、理论都是有期效的,但在特定时间段内相对稳定,不能轻言过时

  德国诗人歌德在诗剧《浮士德》中曾借由魔鬼的话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列宁在《论策略书》也曾强调:“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既然实践常常在变,理论总是跟不上还有何意义呢,岂不是时时落后、时时得变?但是马克思主义强调要具体地、历史地看问题,马克思主义从不标榜自己是永恒真理,这就表明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乃至消亡都是必然的。列宁也曾指出:“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看来像是朝同一方向多走了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按照质量互变规律,这里说的“一小步”,指的是超出了度的一小步。真理性的理论

  认识也是有度的,如果具体地、历史地条件中去审视,超出这个度,就会变成谬误了。正如日心说证明之后,地心说就过时了,宇宙说证明之后,日心说又过时了一样。但是,在新的、能够影响理论变化的重大科学革命、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总水平发生质的变化之前,这中间会有一个量变积累的时间段,这期间一般地说某些成熟理论体系的内核或基本原理应当是稳定的,对人类社会此段时间内的实践也是有指导和预测作用的。同样如同在日心说证明之前,人类只能按照地心说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一样。何况日心说、包括现在的宇宙说也不能说永远是正确的,但在新的实践验证新理论之前,人类也只能按照日心说或宇宙说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佛经》《圣经》2000多年了还有未过时之处,而马克思主义才150多年也不能轻言过时,至少在可预见的一段时期之内还看不到过时的理由,正如马克思一方面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但另一方面也强调:“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1]

  当然,过时与否与时间长短无关,还是与人类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总体发展水平以及重大实践活动的状况发生变化有关,如果“自由人联合体”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自然就失去意义了;如果“人类肉身是物质、灵魂是暗物质”被验证,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也要做出调整。同样的,如果“第一推动力”或某种“绝对存在”找到了,“上帝说”就要做调整;如果“火星上有生命痕迹,人由火星坐诺亚方舟移民而来”被证明,“进化论”就要做调整;如果“黑洞那边另有多个平行宇宙”被证明之后,“现世说”就要做调整;等等。这些也是要具体地、历史地看问题。否则,按照历史虚无主义的视角,岳飞、孙中山岂不成了抗拒民族融合、制造满汉对立的顽固分子,汪精卫岂不成了促进中日共荣、推动全球化人类融合大潮的先驱了?也许1000年后人类无阶级、无民族、无国家,地球人四海一家共同对付外星人是可能的,但现在没有那个条件,也没到那个状态,还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具体地、历史地看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发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指导实践,就因为它是科学。马克思曾经指出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力:“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而这种指导力如何实现呢?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ad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指导实践,就因为它是科学,之所以它是科学的,就因为它抓住了事物的根本,探究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而这又是迄今为止不断被实践所证明了的。

  发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仅要在解释力和解释方式上更加贴近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还要站得高些、看得远些。理论不能只是跟在实践后边“解释”世界,还要像“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那样,站在比实践高一点的地方,才能指导人类社会既有目的、又合规律的向真善美的社会去做“改变”。诚然,在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改变”世界也只能是在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不能不顾客观条件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造成“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不良后果。但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几乎是不现实、不可能的,就好比既然人都是要死的,那就不吃不喝坐那等死好了,还有什么必要在那瞎折腾这100多年呢?这种人的存在意义的深层哲学思考难以争论出明确共识,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社会实践中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几乎是不现实、不可能的。不管个人或社会是有目的的还是盲目的、合规律还是不合规律地进行着社会实践运动,在相对静止的一点时间内,“历史的合力”是可以在理论指导下有目的的运动的。这就是马克思所强调的不仅要“解释”世界而且要“改变”世界,这就是列宁所要求的用“革命”的理论指导“革命”的运动。

  发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需要一定的“灌输”和“引领”。在无产阶级自觉的阶级意识形成之前,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通过“灌输”理论来指导实

  践走向社会主义。列宁在《我们运动中的迫切任务》中,就曾强调过俄国社会民主党所应该实现的任务,就是“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性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组织一个和自发工人运动有紧密联系的革命政党”。然而,当前在西方流行一种“真理的市场自然选择理论”,认为可以任由思想多元发展,群众自由选择、优胜劣汰。这实质上是“市场万能论”和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哲学上的表现。实际上,恰恰是资本主义根治不了的顽疾——周期性经济危机和贫富两极分化的必然扩大的实践反复证明,“自发的市场并不必然导致好市场”,如今已经没有人单纯“迷信”市场、鼓吹市场“神话”了。同样的,“不预设立场也并不必然导致纯粹的学问”,在“头脑里的思想不会空缺”、“信息就是选择”的时代,做学问想做“纯粹的学问”、想“价值中立”、想“不预设立场”、想研究成果“不被利用”也是不太可能的。就好比菜刀没有立场,被谁用就有了立场;原子弹没有立场,怎么用就有了立场;科学没有国别,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由于不可能存在不是人所开发、人所利用的成果,因而不同的人必然将成果立场化,中日交战之时,研究成果能够中立共享吗。何况即便按照市场规律,理论的也有个推广和营销方法问题,不能不加引导,比如对吸毒、赌博的言论听之任之,自由选择,过去的实践不足为鉴,即使未来造成危害也是他自己的事,不必事先引导干预,这也是有违公众依据实践和社会契约达成的共识的。经过无数实践验证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样要经过教育、引导乃至灌输,才能从自发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提升为自觉的阶级意识,这既是实践试错、自由选择的过程,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服务实践、引导实践作用的过程。

  当然,发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指导,并不能就此否认各个具体学科研究的特殊方法和技术手段。即便对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指导,也不是要教条式的理解和照搬照抄的。1884年,恩格斯在《致卡·考茨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科学方法和行动指南”。[10]1887年,他在《致弗·凯利—威士涅威茨基夫人》的信中进一步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1]这种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指导,具体而言,就是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一边的立场,关于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基本观点,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没有这种立场、观点、方法,就会将《红楼梦》的解读局限在吟诗作画、风花雪月的言情小说之中,而看不到社会变迁的大历史;就无法把握对岳飞、洪秀全、孙中山、汪精卫等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而陷入到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沼;就会否认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把握和能动作用,而造成放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向埋头于务实的、庸俗的、无目的发展的实用主义等错误。

  总之,发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归根到底还是要以实践为依托,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同经验主义、修正主义一样,走到另一个极端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也是不可取的。以实践性为显着特点和本质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决不企图建立某种最后的体系而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的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正因为它任何时候都不停止随着时代洪流前进的步伐,时时注意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才能够始终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华,永葆着生机与活力。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然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基础上,立足各自国情、面向各自实践,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普遍性真理与本国的特殊性相结合才探索成功的。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发展必须“坚持以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加强和改进理论研究”。[12]在当代中国,实践反复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在前进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复杂局面,无论遇到什么风险考验,我们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当代中国实践的指导作

  用。正如*********所指出的:“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13]我们坚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用这一理论体系服务和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方向才能更好地坚持下去。

篇四: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多学活用。

  如何学好马克思主义并运用于实践中

  作为现代大学生的一员,作为现代知识分子洋流的一滴水,我不只应该用知识扩充自己

  的大脑,更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来武装自己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

  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推向前进。

  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坚持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和了解中

  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历史的过程。我觉得,学习马克思主要有三点要注意: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

  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不这样,马克思主义

  就变成僵死的教条,变成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空洞的词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

  进意味着这两方面都坚定不移,毫不含糊。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只有坚持理论

  联系实际,才能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偏向,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要多读著作和相关论文。开始不懂很正常,多接触总能有很大提高的。这是学习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方法。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学

  习原著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

  学习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一定条件下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如果不能

  认真学习原著,完整准确地掌握基本理论,也就难以深刻理解和真正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学习马克思要持之以恒。马克思主义之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学习马克思的重要

  性不言而喻,既然学习它是必要的,那就应该持之以恒,将这件事做好,即使你

  最后不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贡献,即使你不能就此发表自己的长篇大论,至少你

  懂它,并且能有自己的观点。

  以上是如何学习马克思,这个步骤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关键是如何学以致用。

  实践出真

  知,实践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唯一标准。

  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旨在培养我们当代的历

  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我们要在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前提下,运用对立统一的根本规律辩

  证地认识一切事物,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辩证法去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去发现事物间矛盾的统一和对立,从矛盾

  中发掘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并在规律性的可能空间内发挥人的作用。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辩证地分析事物发生的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

  与现实性及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增强自身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熟

  练运用矛盾分析法找出各事物内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灵活解决学习上和生活中遇到的各

  类问题。

  综上,大学生应努力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去发掘世界的本原,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改

  善世界环境,为整个人类社会谋福利

篇五: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多学活用。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人发展

  摘要:当今社会的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大学时代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在这段黄金岁月里,大学生会有一些关键的变化。而且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素质、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我们学习和生活的指导,捍卫我们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做真正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代大学生

  人生观

  世界观

  价值观

  学习和生活

  指导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其诞生以来就对无数的人们产生着非凡的作用,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在改造自己的主客观世界上,改进人与人的关系上,探求救国救民的理念上以一种启明灯的姿态不断前行。让我们在学习上始终保持着锐意和进取的朝气,使我们在大学阶段能更好的利用宝贵的时间完成学业,它也同样在将来我们走上社会工作岗位上时能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深化认识

  个人定位

  作为大学生,首先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性质及其作用,只有真正理解,才能将其运用到实际中,才能显示其无穷的力量。

  实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性质: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堵塞根源在

  于它的一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是人类认识发展

  规律的具体体现;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作用: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的适用性,它从方法论的高度服务于实践,指导人们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一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们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有启迪作用。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但依赖于观察和经验,也要依赖于理论思维的能力。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一定要把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不断分化综合,使科学出现整体化的趋势,科学和哲学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这就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当代的大学生需要提高理论思维水平,以及其重要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我们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根本途径。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带来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的巨大变化。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而当

  代大学生特有的历史与现实使命决定了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一方面

  有利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但同时也导致

  了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多变性和矛盾性,容易诱发各种腐朽

  思想。因此,当代大学生必须加强对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认识,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引导我们当代大学生找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个人定位。

  二、强化实践

  开拓创新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强化实践,在实践中产生认识的需求,同时也为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从而避免纸上谈兵这种错误的学习态度。再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脱离了实践,凭借主观感受做事,不从实际出发,最终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结果。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作为大学生应当明白社会生活的本质就是实践,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己。作为大学生,接受着高等教育,应当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创新总是永无止境的,它们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应当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创新是国家发展、名族强盛的根本。在未来社会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将会是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使命。怀疑和批判精神是科学精神不可缺少的,创新的出现同样需要怀疑与批判精神。大学生应当敢于并且要善于怀疑,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去用自己的实践推测和验证原有理论,从批判的角度去继承和看待原有理论。进行创新活动时,需要有必要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要有打破旧事物的态度和积极创新的意识。培养创新精神,需要大学生在学好理论课程外,要扩展知识,要用发散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局限于固有思路。要进行创新,就要对旧有的事物进行怀疑与批判。马克思主义

  所具有的革命性与批判性,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在对现实的批判中正确确立其作为现实之否定形态的理想,再通过实践把理想转化为新的实践。创新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方法,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矛盾分析法则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其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适用。运用矛盾分析法有助于开拓我们的思路,提高思维创造的水平。在矛盾中,我们要全面地看待它,人们往往注重矛盾中比较明显的、主要的方面,而忽略不明显的、次要的方面,但那些被忽略的或许就是我们创新的思路和途径。未来世界必将是一个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新的经济时代,而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主体又是人。所以说大学生应当成为德才兼备,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新时代的人为标准来要求自己,将自己培养成祖国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先进性和深刻性指导着大学生的生活,教导着我们创新

  的重要性和其必然性,我们应当跳出思维的框框,不要拖延,唯有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社会。培养创新的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具体做法很多,比如倡导科研,开展学术活动;实施课堂改革,加强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加强思想道德的引导,释放学生潜能。从实践中丰富创新理论,不断推动理论创新,这样才能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祖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三、与时俱进

  运用实际

  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形势与马克思主义诞生时的情况已大不相同。我国随着改革的深化,国民经济在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改善,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老一套的政策法规已经不符合国情与民意了,作为我们国家的建设者,这就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要自觉把握时代特征,从思想不断跟上步伐,与时俱进,而马克思主义就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当代大学生把握社会动向。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不能停滞不前的。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完备着,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结论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因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而是不要马克思主义了;第二,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不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变成僵死的教条,变成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空洞的词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意味着这两方面都坚定不移,毫不含糊。简单说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含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明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与时俱进性后,我们该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处理事情,运用到实际呢?平时我们在与老师、同学交往中难免出现一些矛盾,对于这些矛盾我们不要千方百计掩饰或一次次的仅仅通过自己的让步来避免矛盾的激化。我们应该明白,这些矛盾可能会反而促使我们彼此加深了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关系,“不打不相识”吗!实际上矛盾的发展只有三种结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一种新的对立统一关系产生。所以我们既不能一再的谦让,也不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寻求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关系。大学不同于小学、初中,我们有充分的课余时间,我们应该合理的利用这些课余时间。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正确认识到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才能推动大学生们提高自我素质,加强自我能力。课余时间我们可以去兼职,也可以参加一些社团活动等。处理好朋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良好的交际圈,这对将来事业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但也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在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的问题上,大学生要清楚自身的薄弱点,着重加强自身全面发展,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正视自身的缺点并尽量完善它。在当今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知识的升值,文化能量不断释放和能力的认可,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有知识、有能力、能创新的开拓性人才。我们应该独立思考、认真思考,发扬优点,弥补缺点,面对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一个全面发展的有用之人。

  四、规划人生

  立足长远

  人生目标与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最关键的,科学发展观是大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确立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当代的大学生为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应做的前提条件。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意义、目标和活动的认识和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生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当代的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更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科学发展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的影响和毒害,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以实际行动创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带头保持学校稳定,充分实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价值。由于人的价值属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范畴,所以人的价值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二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人的价值整体。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

  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价值观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没有奉献就没有索取,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基础和源泉,是人的价值的主要方面。另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进步和奉献,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和目的就是要站在劳动者阶级的立场,为劳动者阶级谋取利益和幸福生活,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深刻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生的探讨与总结,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了价值,接下来就是我们当代大学生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发展自己,立足长远,带动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这就教会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而发展观教会我们大学生最重要的是用发展的眼光去看自己,发展观告诉我们看一件事情,不仅要看到他的现在,也要看到它的过去和未来。那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看到我们目前的现状,还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我们的未来,我们的眼光不能只停滞在目前的校园的学习状态,用发展观来说那就是用现在的学习的文化知识如何去服务于我们的未来的生活和实践。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仅仅满足于现状,不会成为井底之蛙,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产生局限的认识,它会促使自己尽可能的在校园中利用可能的资源尽可能的吸收科学文化知识,以便能跟得上这个不断前进的时代。现在我们正处于学习阶段,是从内而外全面发展自己的时候。首先,我们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只有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才可以受用终生;其次,我们还要学习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最后,我们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能很好地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我们大学生还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假期和平时的课余时间来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使自己走进社会,了解社会,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提高认识,增强动手能力。

  五、结束语

  学习马克思原理,不是简简单单学习他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把原理运用与实践,把课本知识运用于生活。用理论指导实践。真理源于生活更加高于生活,让我们在生活感受体验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3)

  《马克思思想整体结构论述》

  (4)《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规律的思考》

篇六: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多学活用。

  页眉内容

  如何学好马克思主义并运用于实践中

  作为现代大学生的一员,作为现代知识分子洋流的一滴水,我不只应该用知识扩充自己的大脑,更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来武装自己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和了解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历史的过程。我觉得,学习马克思主要有三点要注意: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不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变成僵死的教条,变成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空洞的词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意味着这两方面都坚定不移,毫不含糊。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偏向,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要多读著作和相关论文。开始不懂很正常,多接触总能有很大提高的。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方法。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原著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一定条件下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如果不能认真学习原著,完整准确地掌握基本理论,也就难以深刻理解和真正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学习马克思要持之以恒。马克思主义之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学习马克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然学习它是必要的,那就应该持之以恒,将这件事做好,即使你最后不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贡献,即使你不能就此发表自己的长篇大论,至少你懂它,并且能有自己的观点。

  以上是如何学习马克思,这个步骤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关键是如何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唯一标准。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旨在培养我们当代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我们要在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前提下,运用对立统一的根本规律辩证地认识一切事物,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辩证法去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去发现事物间矛盾的统一和对立,从矛盾中发掘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并在规律性的可能空间内发挥人的作用。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辩证地分析事物发生的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及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增强自身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熟练运用矛盾分析法找出各事物内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灵活解决学习上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综上,大学生应努力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去发掘世界的本原,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改善世界环境,为整个人类社会谋福利。

  页脚内容1

篇七: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多学活用。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人发展

  摘要:当今社会的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大学时代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在这段黄金岁月里,大学生会有一些关键的变化。而且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素质、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我们学习和生活的指导,捍卫我们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做真正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代大学生

  人生观

  世界观

  价值观

  学习和生活

  指导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其诞生以来就对无数的人们产生着非凡的作用,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在改造自己的主客观世界上,改进人与人的关系上,探求救国救民的理念上以一种启明灯的姿态不断前行。让我们在学习上始终保持着锐意和进取的朝气,使我们在大学阶段能更好的利用宝贵的时间完成学业,它也同样在将来我们走上社会工作岗位上时能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深化认识

  个人定位

  作为大学生,首先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性质及其作用,只有真正理解,才能将其运用到实际中,才能显示其无穷的力量。

  实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性质: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堵塞根源在

  于它的一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是人类认识发展

  规律的具体体现;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作用: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的适用性,它从方法论的高度服务于实践,指导人们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一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们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有启迪作用。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但依赖于观察和经验,也要依赖于理论思维的能力。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一定要把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不断分化综合,使科学出现整体化的趋势,科学和哲学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这就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当代的大学生需要提高理论思维水平,以及其重要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我们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根本途径。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带来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的巨大变化。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而当

  代大学生特有的历史与现实使命决定了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一方面

  有利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但同时也导致

  了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多变性和矛盾性,容易诱发各种腐朽

  思想。因此,当代大学生必须加强对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认识,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引导我们当代大学生找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个人定位。

  二、强化实践

  开拓创新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强化实践,在实践中产生认识的需求,同时也为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从而避免纸上谈兵这种错误的学习态度。再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脱离了实践,凭借主观感受做事,不从实际出发,最终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结果。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作为大学生应当明白社会生活的本质就是实践,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己。作为大学生,接受着高等教育,应当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创新总是永无止境的,它们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应当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创新是国家发展、名族强盛的根本。在未来社会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将会是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使命。怀疑和批判精神是科学精神不可缺少的,创新的出现同样需要怀疑与批判精神。大学生应当敢于并且要善于怀疑,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去用自己的实践推测和验证原有理论,从批判的角度去继承和看待原有理论。进行创新活动时,需要有必要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要有打破旧事物的态度和积极创新的意识。培养创新精神,需要大学生在学好理论课程外,要扩展知识,要用发散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局限于固有思路。要进行创新,就要对旧有的事物进行怀疑与批判。马克思主义

  所具有的革命性与批判性,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在对现实的批判中正确确立其作为现实之否定形态的理想,再通过实践把理想转化为新的实践。创新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方法,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矛盾分析法则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其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适用。运用矛盾分析法有助于开拓我们的思路,提高思维创造的水平。在矛盾中,我们要全面地看待它,人们往往注重矛盾中比较明显的、主要的方面,而忽略不明显的、次要的方面,但那些被忽略的或许就是我们创新的思路和途径。未来世界必将是一个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新的经济时代,而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主体又是人。所以说大学生应当成为德才兼备,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新时代的人为标准来要求自己,将自己培养成祖国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先进性和深刻性指导着大学生的生活,教导着我们创新

  的重要性和其必然性,我们应当跳出思维的框框,不要拖延,唯有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社会。培养创新的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具体做法很多,比如倡导科研,开展学术活动;实施课堂改革,加强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加强思想道德的引导,释放学生潜能。从实践中丰富创新理论,不断推动理论创新,这样才能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祖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三、与时俱进

  运用实际

  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形势与马克思主义诞生时的情况已大不相同。我国随着改革的深化,国民经济在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改善,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老一套的政策法规已经不符合国情与民意了,作为我们国家的建设者,这就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要自觉把握时代特征,从思想不断跟上步伐,与时俱进,而马克思主义就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当代大学生把握社会动向。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不能停滞不前的。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完备着,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结论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因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而是不要马克思主义了;第二,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不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变成僵死的教条,变成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空洞的词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意味着这两方面都坚定不移,毫不含糊。简单说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含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明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与时俱进性后,我们该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处理事情,运用到实际呢?平时我们在与老师、同学交往中难免出现一些矛盾,对于这些矛盾我们不要千方百计掩饰或一次次的仅仅通过自己的让步来避免矛盾的激化。我们应该明白,这些矛盾可能会反而促使我们彼此加深了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关系,“不打不相识”吗!实际上矛盾的发展只有三种结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一种新的对立统一关系产生。所以我们既不能一再的谦让,也不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寻求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关系。大学不同于小学、初中,我们有充分的课余时间,我们应该合理的利用这些课余时间。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正确认识到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才能推动大学生们提高自我素质,加强自我能力。课余时间我们可以去兼职,也可以参加一些社团活动等。处理好朋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良好的交际圈,这对将来事业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但也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在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的问题上,大学生要清楚自身的薄弱点,着重加强自身全面发展,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正视自身的缺点并尽量完善它。在当今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知识的升值,文化能量不断释放和能力的认可,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有知识、有能力、能创新的开拓性人才。我们应该独立思考、认真思考,发扬优点,弥补缺点,面对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一个全面发展的有用之人。

  四、规划人生

  立足长远

  人生目标与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最关键的,科学发展观是大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确立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当代的大学生为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应做的前提条件。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意义、目标和活动的认识和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生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当代的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更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科学发展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的影响和毒害,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以实际行动创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带头保持学校稳定,充分实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价值。由于人的价值属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范畴,所以人的价值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二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人的价值整体。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

  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价值观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没有奉献就没有索取,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基础和源泉,是人的价值的主要方面。另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进步和奉献,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和目的就是要站在劳动者阶级的立场,为劳动者阶级谋取利益和幸福生活,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深刻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生的探讨与总结,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了价值,接下来就是我们当代大学生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发展自己,立足长远,带动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这就教会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而发展观教会我们大学生最重要的是用发展的眼光去看自己,发展观告诉我们看一件事情,不仅要看到他的现在,也要看到它的过去和未来。那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看到我们目前的现状,还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我们的未来,我们的眼光不能只停滞在目前的校园的学习状态,用发展观来说那就是用现在的学习的文化知识如何去服务于我们的未来的生活和实践。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仅仅满足于现状,不会成为井底之蛙,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产生局限的认识,它会促使自己尽可能的在校园中利用可能的资源尽可能的吸收科学文化知识,以便能跟得上这个不断前进的时代。现在我们正处于学习阶段,是从内而外全面发展自己的时候。首先,我们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只有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才可以受用终生;其次,我们还要学习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最后,我们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能很好地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我们大学生还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假期和平时的课余时间来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使自己走进社会,了解社会,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提高认识,增强动手能力。

  五、结束语

  学习马克思原理,不是简简单单学习他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把原理运用与实践,把课本知识运用于生活。用理论指导实践。真理源于生活更加高于生活,让我们在生活感受体验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3)

  《马克思思想整体结构论述》

  (4)《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规律的思考》

篇八: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多学活用。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人发展

  摘要:当今社会的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大学时代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在这段黄金岁月里,大学生会有一些关键的变化。而且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素质、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我们学习和生活的指导,扞卫我们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做真正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代大学生

  人生观

  世界观

  价值观

  学习和生活

  指导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其诞生以来就对无数的人们产生着非凡的作用,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在改造自己的主客观世界上,改进人与人的关系上,探求救国救民的理念上以一种启明灯的姿态不断前行。让我们在学习上始终保持着锐意和进取的朝气,使我们在大学阶段能更好的利用宝贵的时间完成学业,它也同样在将来我们走上社会工作岗位上时能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深化认识

  个人定位

  作为大学生,首先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性质及其作用,只有真正理解,才能将其运用到实际中,才能显示其无穷的力量。

  实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性质: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堵塞根源在

  于它的一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是人类认识发展

  规律的具体体现;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作用: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的适用性,它从方法论的高度服务于实践,指导人们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一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们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有启迪作用。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但依赖于观察和经验,也要依赖于理论思维的能力。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一定要把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不断分化综合,使科学出现整体化的趋势,科学和哲学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这就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当代的大学生需要提高理论思维水平,以及其重要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我们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根本途径。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带来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的巨大变化。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而当

  代大学生特有的历史与现实使命决定了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一方面

  有利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但同时也导致

  了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多变性和矛盾性,容易诱发各种腐朽

  思想。因此,当代大学生必须加强对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认识,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引导我们当代大学生找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个人定位。

  二、强化实践

  开拓创新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强化实践,在实践中产生认识的需求,同时也为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从而避免纸上谈兵这种错误的学习态度。再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脱离了实践,凭借主观感受做事,不从实际出发,最终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结果。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作为大学生应当明白社会生活的本质就是实践,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己。作为大学生,接受着高等教育,应当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创新总是永无止境的,它们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应当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创新是国家发展、名族强盛的根本。在未来社会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将会是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使命。怀疑和批判精神是科学精神不可缺少的,创新的出现同样需要怀疑与批判精神。大学生应当敢于并且要善于怀疑,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去用自己的实践推测和验证原有理论,从批判的角度去继承和看待原有理论。进行创新活动时,需要有必要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要有打破旧事物的态度和积极创新的意识。培养创新精神,需要大学生在学好理论课程外,要扩展知识,要用发散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局限于固有思路。要进行创新,就要对旧有的事物进行怀疑与批判。马克思主义

  所具有的革命性与批判性,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在对现实的批判中正确确立其作为现实之否定形态的理想,再通过实践把理想转化为新的实践。创新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方法,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矛盾分析法则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其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适用。运用矛盾分析法有助于开拓我们的思路,提高思维创造的水平。在矛盾中,我们要全面地看待它,人们往往注重矛盾中比较明显的、主要的方面,而忽略不明显的、次要的方面,但那些被忽略的或许就是我们创新的思路和途径。未来世界必将是一个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新的经济时代,而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主体又是人。所以说大学生应当成为德才兼备,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新时代的人为标准来要求自己,将自己培养成祖国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先进性和深刻性指导着大学生的生活,教导着我们创新

  的重要性和其必然性,我们应当跳出思维的框框,不要拖延,唯有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社会。培养创新的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具体做法很多,比如倡导科研,开展学术活动;实施课堂改革,加强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加强思想道德的引导,释放学生潜能。从实践中丰富创新理论,不断推动理论创新,这样才能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祖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三、与时俱进

  运用实际

  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形势与马克思主义诞生时的情况已大不相同。我国随着改革的深化,国民经济在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着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改善,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老一套的政策法规已经不符合国情与民意了,作为我们国家的建设者,这就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要自觉把握时代特征,从思想不断跟上步伐,与时俱进,而马克思主义就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当代大学生把握社会动向。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不能停滞不前的。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完备着,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结论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因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而是不要马克思主义了;第二,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不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变成僵死的教条,变成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空洞的词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意味着这两方面都坚定不移,毫不含糊。简单说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含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明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与时俱进性后,我们该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处理事情,运用到实际呢平时我们在与老师、同学交往中难免出现一些矛盾,对

  于这些矛盾我们不要千方百计掩饰或一次次的仅仅通过自己的让步来避免矛盾的激化。我们应该明白,这些矛盾可能会反而促使我们彼此加深了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关系,“不打不相识”吗!实际上矛盾的发展只有三种结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一种新的对立统一关系产生。所以我们既不能一再的谦让,也不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寻求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关系。大学不同于小学、初中,我们有充分的课余时间,我们应该合理的利用这些课余时间。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正确认识到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才能推动大学生们提高自我素质,加强自我能力。课余时间我们可以去兼职,也可以参加一些社团活动等。处理好朋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良好的交际圈,这对将来事业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但也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在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的问题上,大学生要清楚自身的薄弱点,着重加强自身全面发展,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正视自身的缺点并尽量完善它。在当今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知识的升值,文化能量不断释放和能力的认可,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有知识、有能力、能创新的开拓性人才。我们应该独立思考、认真思考,发扬优点,弥补缺点,面对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一个全面发展的有用之人。

  四、规划人生

  立足长远

  人生目标与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最关键的,科学发展观是大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确立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当代的大学生为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应做的前提条件。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意义、目标和活动的认识和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生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当代的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更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科学发展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的影响和毒害,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以实际行动创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带头保持学校稳定,充分实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价值。由于人的价值属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范畴,所以人的价值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二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人的价值整体。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

  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价值观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没有奉献就没有索取,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基础和源泉,是人的价值的主要方面。另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进步和奉献,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和目的就是要站在劳动者阶级的立场,为劳动者阶级谋取利益和幸福生活,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深刻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生的探讨与总结,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了价值,接下来就是我们当代大学生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发展自己,立足长远,带动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这就教会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而发展观教会我们大学生最重要的是用发展的眼光去看自己,发展观告诉我们看一件事情,不仅要看到他的现在,也要看到它的过去和未来。那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看到我们目前的现状,还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我们的未来,我们的眼光不能只停滞在目前的校园的学习状态,用发展观来说那就是用现在的学习的文化知识如何去服务于我们的未来的生活和实践。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仅仅满足于现状,不会成为井底之蛙,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产生局限的认识,它会促使自己尽可能的在校园中利用可能的资源尽可能的吸收科学文化知识,以便能跟得上这个不断前进的时代。现在我们正处于学习阶段,是从内而外全面发展自己的时候。首先,我们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只有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才可以受用终生;其次,我们还要学习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最后,我们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能很好地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我们大学生还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假期和平时的课余时间来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使自己走进社会,了解社会,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提高认识,增强动手能力。

  五、结束语

  学习马克思原理,不是简简单单学习他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把原理运用与实践,把课本知识运用于生活。用理论指导实践。真理源于生活更加高于生活,让我们在生活感受体验吧!

  参考文献:(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3)

  《马克思思想整体结构论述》

  (4)《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规律的思考》

篇九: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多学活用。

  ……………………………………………………………最新资料推荐…………………………………………………

  如何学好马克思主义并运用于实践中

  作为现代大学生的一员,作为现代知识分子洋流的一滴水,我不只应该用知识扩充自己的大脑,更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来武装自己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和了解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历史的过程。我觉得,学习马克思主要有三点要注意: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不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变成僵死的教条,变成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空洞的词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意味着这两方面都坚定不移,毫不含糊。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偏向,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要多读著作和相关论文。开始不懂很正常,多接触总能有很大提高的。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方法。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原著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一定条件下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如果不能认真学习原著,完整准确地掌握基本理论,也就难以深刻理解和真正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最新资料推荐…………………………………………………

  三、学习马克思要持之以恒。马克思主义之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学习马克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然学习它是必要的,那就应该持之以恒,将这件事做好,即使你最后不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贡献,即使你不能就此发表自己的长篇大论,至少你懂它,并且能有自己的观点。

  以上是如何学习马克思,这个步骤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关键是如何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唯一标准。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旨在培养我们当代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我们要在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前提下,运用对立统一的根本规律辩证地认识一切事物,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辩证法去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去发现事物间矛盾的统一和对立,从矛盾中发掘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并在规律性的可能空间内发挥人的作用。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辩证地分析事物发生的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及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增强自身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熟练运用矛盾分析法找出各事物内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灵活解决学习上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综上,大学生应努力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去发掘世界的本原,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改善世界环境,为整个人类社会谋福利。

篇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多学活用。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人发展

  摘要:当今社会的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大学时代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在这段黄金岁月里,大学生会有一些关键的变化。而且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素质、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我们学习和生活的指导,捍卫我们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做真正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代大学生

  人生观

  世界观

  价值观

  学习和生活

  指导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其诞生以来就对无数的人们产生着非凡的作用,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在改造自己的主客观世界上,改进人与人的关系上,探求救国救民的理念上以一种启明灯的姿态不断前行。让我们在学习上始终保持着锐意和进取的朝气,使我们在大学阶段能更好的利用宝贵的时间完成学业,它也同样在将来我们走上社会工作岗位上时能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深化认识

  个人定位

  作为大学生,首先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性质及其作用,只有真正理解,才能将其运用到实际中,才能显示其无穷的力量。

  实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

  性质: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堵塞根源在

  于它的一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是人类认识发展

  规律的具体体现;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作用: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的适用性,它从方法论的高度服务于实践,指导人们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一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们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有启迪作用。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但依赖于观察和经验,也要依赖于理论思维的能力。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一定要把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不断分化综合,使科学出现整体化的趋势,科学和哲学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这就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当代的大学生需要提高理论思维水平,以及其重要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我们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根本途径。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带来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的巨大变化。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而当

  代大学生特有的历史与现实使命决定了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一方面

  有利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但同时也导致

  了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多变性和矛盾性,容易诱发各种腐朽

  思想。因此,当代大学生必须加强对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认识,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引导我们当代大学生找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个人定位。

  二、强化实践

  开拓创新

  .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强化实践,在实践中产生认识的需求,同时也为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从而避免纸上谈兵这种错误的学习态度。再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脱离了实践,凭借主观感受做事,不从实际出发,最终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结果。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作为大学生应当明白社会生活的本质就是实践,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己。作为大学生,接受着高等教育,应当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创新总是永无止境的,它们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应当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创新是国家发展、名族强盛的根本。在未来社会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将会是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使命。怀疑和批判精神是科学精神不可缺少的,创新的出现同样需要怀疑与批判精神。大学生应当敢于并且要善于怀疑,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去用自己的实践推测和验证原有理论,从批判的角度去继承和看待原有理论。进行创新活动时,需要有必要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要有打破旧事物的态度和积极创新的意识。培养创新精神,需要大学生在学好理论课程外,要扩展知识,要用发散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局限于固有思路。要进行创新,就要对旧有的事物进行怀疑与批判。马克思主义

  所具有的革命性与批判性,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在对现实的批判中正确确立其作为现实之否定形态的理想,再通过实践把理想转化为新的实践。创新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方法,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矛盾分析法则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其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适用。运用矛盾分析法有助于开拓我们的思路,提高思维创造的水平。在矛盾中,我们要全面地看待它,人们往往注重矛盾中比较明显的、主要的方面,而忽略不明显的、次要的方面,但那些被忽略的或许就是我们创新的思路和途径。未来世界必将是一个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新的经济时代,而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主体又是人。所以说大学生应当成为德才兼备,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新时代的人为标准来要求自己,将自己培养成祖国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先进性和深刻性指导着大学生的生活,教导着我们创新.

  的重要性和其必然性,我们应当跳出思维的框框,不要拖延,唯有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社会。培养创新的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具体做法很多,比如倡导科研,开展学术活动;实施课堂改革,加强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加强思想道德的引导,释放学生潜能。从实践中丰富创新理论,不断推动理论创新,这样才能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祖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三、与时俱进

  运用实际

  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形势与马克思主义诞生时的情况已大不相同。我国随着改革的深化,国民经济在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改善,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老一套的政策法规已经不符合国情与民意了,作为我们国家的建设者,这就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要自觉把握时代特征,从思想不断跟上步伐,与时俱进,而马克思主义就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当代大学生把握社会动向。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不能停滞不前的。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完备着,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结论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因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而是不要马克思主义了;第二,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不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变成僵死的教条,变成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空洞的词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意味着这两方面都坚定不移,毫不含糊。简单说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含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明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与时俱进性后,我们该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处理事情,运用到实际呢?平时我们在与老师、同学交往中难免出现一些矛盾,.

  对于这些矛盾我们不要千方百计掩饰或一次次的仅仅通过自己的让步来避免矛盾的激化。我们应该明白,这些矛盾可能会反而促使我们彼此加深了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关系,“不打不相识”吗!实际上矛盾的发展只有三种结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一种新的对立统一关系产生。所以我们既不能一再的谦让,也不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寻求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关系。大学不同于小学、初中,我们有充分的课余时间,我们应该合理的利用这些课余时间。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正确认识到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才能推动大学生们提高自我素质,加强自我能力。课余时间我们可以去兼职,也可以参加一些社团活动等。处理好朋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良好的交际圈,这对将来事业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但也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在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的问题上,大学生要清楚自身的薄弱点,着重加强自身全面发展,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正视自身的缺点并尽量完善它。在当今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知识的升值,文化能量不断释放和能力的认可,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有知识、有能力、能创新的开拓性人才。我们应该独立思考、认真思考,发扬优点,弥补缺点,面对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一个全面发展的有用之人。

  四、规划人生

  立足长远

  人生目标与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最关键的,科学发展观是大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确立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当代的大学生为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应做的前提条件。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意义、目标和活动的认识和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生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当代的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更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科学发展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的影响和毒害,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以实际行动创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带头保持学校稳定,充分实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价值。由于人的价值属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范畴,所以人的价值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二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人的价值整体。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

  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价值观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没有奉献就没有索取,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基础和源泉,是人的价值的主要方面。另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进步和奉献,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和目的就是要站在劳动者阶级的立场,为劳动者阶级谋取利益和幸福生活,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深刻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生的探讨与总结,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了价值,接下来就是我们当代大学生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发展自己,立足长远,带动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这就教会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而发展观教会我们大学生最重要的是用发展的眼光去看自己,发展观告诉我们看一件事情,不仅要看到他的现在,也要看到它的过去和未来。那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看到我们目前的现状,还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我们的未来,我们的眼光不能只停滞在目前的校园的学习状态,用发展观来说那就是用现在的学习的文化知识如何去服务于我们的未来的生活和实践。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仅仅满足于现状,不会成为井底之蛙,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产生局限的认识,它会促使自己尽可能的在校园中利用可能的资源尽可能的吸收科学文化知识,以便能跟得上这个不断前进的时代。现在我们正处于学习阶段,是从内而外全面发展自己的时候。首先,我们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只有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才可以受用终生;其次,我们还要学习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最后,我们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能很好地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我们大学生还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假期和平时的课余时间来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使自己走进社会,了解社会,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提高认识,增强动手能力。

  五、结束语

  学习马克思原理,不是简简单单学习他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把原理运用与实践,把课本知识运用于生活。用理论指导实践。真理源于生活更加高于生活,让我们在生活感受体验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3)

  《马克思思想整体结构论述》

  .

  (4)《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规律的思考》

  .

篇十一: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多学活用。

 .如何学好马克思主义并运用于实践中

  作为现代大学生的一员,作为现代知识分子洋流的一滴水,我不只应该用知识扩充自己的大脑,更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来武装自己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和了解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历史的过程。我觉得,学习马克思主要有三点要注意: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不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变成僵死的教条,变成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空洞的词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意味着这两方面都坚定不移,毫不含糊。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偏向,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要多读著作和相关论文。开始不懂很正常,多接触总能有很大提高的。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方法。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原著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一定条件下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如果不能认真学习原著,完整准确地掌握基本理论,也就难以深刻理解和真正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学习马克思要持之以恒。马克思主义之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学习马克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然学习它是必要的,那就应该持之以恒,将这件事做好,即使你最后不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贡献,即使你不能就此发表自己的长篇大论,至少你懂它,并且能有自己的观点。

  以上是如何学习马克思,这个步骤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关键是如何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唯一标准。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旨在培养我们当代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我们要在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前提下,运用对立统一的根本规律辩证地认识一切事物,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辩证法去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去发现事物间矛盾的统一和对立,从矛盾中发掘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并在规律性的可能空间内发挥人的作用。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辩证地分析事物发生的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及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增强自身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熟练运用矛盾分析法找出各事物内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灵活解决学习上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综上,大学生应努力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去发掘世界的本原,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改善世界环境,为整个人类社会谋福利。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

  精品

推荐访问: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多学活用。 马克思主义 活用 实践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