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大家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怎样的态度(15篇)

大家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怎样的态度(15篇)

时间:2022-11-20 17:1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大家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怎样的态度(15篇)大家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怎样的态度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____心得体会1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家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怎样的态度(15篇),供大家参考。

大家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怎样的态度(15篇)

篇一:大家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怎样的态度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____心得体会1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

  ——乌申斯基

  岁月甚好,同学们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几乎大多数的同学在家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主。这话听起来似乎充满讽刺的意味,但事实就是如此,并且我讽刺的那大多数同学中也包括着我自己。以前在家,父母工作比较忙,但是他们对于我的照顾仍然是无微不至的。我的妈妈每天早上都早起好些时间为我准备早饭,到中午还得赶着回来收拾我早上“大战”过的一片狼藉,下午又必须拖着疲惫的身子做晚饭给我吃,尽管如此,我心里没有一丝的愧疚,甚至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

  学校把校园作为我们劳动的实践场所,让我们参与艰苦的劳动并在实践中有所启示。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对校园里的部分区域进行打扫,这不仅仅是我们对于劳动的体验,还是我们对于集体的重新认识以及对自己的重新认识的机会。

  当接到第一节劳动课的任务时,我和同学们没有丝毫的期待,更多的是对于学校这样安排的抱怨。第一节劳动课上,我们小组需要打扫学校的一片草坪。那片草坪里面杂草丛生,空中有嗡嗡叫的飞虫,地上枯黄的树叶散落的到处都是。看着“如此繁重”的劳动,同学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但却又无可奈何,只能不情愿的抄起工具踩入极脏的草坪进行漫无目的、毫无章法的打扫。经过将近俩个小时的打扫,草坪换了一副面貌。当劳动课老师过来验收我们的劳动成果时,一句“第一次就干的这么不错,挺好”使得我俩个小时劳动的疲劳瞬时间跑的无影无踪了。在离开劳动地点时,回头瞅了瞅自己首次劳动课的劳动成果,我心里生出了一种奇怪的成就感,我想这估计就是我此次的收获吧!

  我似乎有点明白高尔基的一句名言了,那句话是这样的:“我知道什么是劳动: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曾今对于“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我从来没有深刻的去认识它,只是在该喊口号的时候便大着嗓门喊一喊就过去了,而劳动却让我对“团结就是力量”有了非常深刻地体会。在每次的劳动课上,劳动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需要带着工具。在打扫草坪的时候需要扫帚、簸箕、铲子和筢子等工具。在第一次劳动课上,大家不懂得分工合作,在挑选工具的时候都挑选比较轻巧的扫帚,导致打扫的时候草坪里面的杂草很难清理,扫到一块儿的垃圾也废了很大的劲才弄进垃圾桶。

  但是不同的是,在第二节劳动

  课开始之前,每位组员都不再只考虑哪个工具好拿了。有组员首先向劳动课老师问清了课程任务,然后大家商量着把所有该用的工具都带着了,大家也不再耍小聪明逃避自己的任务了,每个人都非常认真的完成自己的部分并帮助其他组员处理一部分比较困难的环节。正是因为这次劳动课上组员之间有如此好的团队合作,我们小组此次劳动课提前半个多小时完成了课程任务。所以,“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这句话就在我的第二节劳动课上验证了。

  劳动创造了美好,他是别人对于你劳动成果的认可以及自己内心的感触结合而成的。在我们的汗水浇灌下,校园里的一片片草坪不再杂草丛生,一条条通道都变得整洁干净,同学们看到如此干净整洁的校园,再也不忍将果皮纸屑随意的扔了;在我们的组员合作中,同学们的距离不再遥远,同学们的内心不再被寂寞、恶习所侵占,每个人都对于劳动有了不一样的感觉,这不一样的感觉就是由又苦又累变为了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劳动是非常辛苦的,并不是我矫情才会这么认为的,而是事实本就是如此。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养儿方知父母恩”,而通过这几节的劳动课,我觉得这句话应该改为“劳苦方知父母艰”。当我真正的体会到劳动的辛苦时,我才明白父母是多么的不易了。我开始有点鄙视之前的自己了,那个好吃懒做、不理解父母、把父母的辛劳与付出当成理所当然的自己。我突然间意识到了自己已经不是一个需要父母时刻照顾时刻保护的孩童了,而是一名小学生。之后的路不应该再有父母用肩膀搭起来的台阶,而是我需要自己去用手中的工具区开凿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我和同学们在不远的将来都要步入社会了,曾今的陋习便是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我们只有努力的克服它才能够在不远的将来越走越远,就如同爱因斯坦所说的一般:“成功等于艰苦的劳动加正确的方法再加少谈空话。”而劳动便是第一个加数,学校组织劳动课给了我们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这一指引,而至于这一步该怎么样走下去就该看我们自己了。

  劳动可以使我们摆脱三大灾祸,那就是寂寞、恶习和贫困。当我们身上的恶习慢慢泯灭时,那一定是劳动的结果。多次的劳动课不仅没有让我滋生更多的抱怨,反而让我越来越喜欢劳动了。因为劳动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皇帝”,一个在家懒懒散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在初上劳动课时,除了新鲜感之外剩下的就只有抱怨。每上一节劳动课,等待着我们的就是腰酸背疼。第二天清晨便迟迟不愿起床,结果误了时间,造成了恶性循环。但经过更多的劳动课,我们每个人都已

  有所改变了,变得不怕脏,不怕累,俨然一个劳动者了。我想我们都已经向未来坚定的跨出了第一步。

  劳动还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使我们树立了要服务他人的人生观。它使我们认识到:没有太脏不想干,只有太装不愿干;没有太难做不了,只有太懒不愿做。一把手可以数过来的几次劳动课如白驹过隙,但它使我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它促使我早日摒弃恶习,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重要的是让我懂得了在漫漫人生路上勇挑重担,锐意进取,不畏艰险,奋发有为!

  劳动是一颗丰收的果树,在劳动中我收获了友谊与尊重。先谈谈尊重吧,从前,我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但这几次劳动课使得我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同时又得到了他人的尊重。而能够的到尊重的人更易于与他人建立友谊,劳动中的互相帮助使得每位同学的心更加的靠拢,从前互相不了解的人,因为互相的帮助、寥寥无几的鼓励而成为了共同进步的朋友。我认为友谊和尊重是俩个比较神圣的名词,更是俩个值得去拼搏奋斗的名词,所以,这几次的劳动课虽然又累又苦,但是非常的值。

  幸福的泪由劳动的汗水酿成;失望的泪只有用奋斗才能抹去。劳动启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劳动如此,学习如此,工作亦是如此。只有认定目标,脚踏实地,才能“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我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发扬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正视一切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我坚信当我通过不懈的坚持最终达到目的时,幸福就会包围我们。即使一路会坎坎坷坷,即使困难不断,即使艰辛的泪撒了一地,但我相信我们最终还是会做到的。

  最后套用高尔基的一句话来总结八节劳动课后的我的心得: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____心得体会2在这个星期里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参加校园劳动活动。我们用自己的双手认真的打扫学校操场,教室一楼的捆书的垃圾,虽然工作都不是很累,但当我们第一眼看到教室一楼有那么多的垃圾时,我还是表现出一种诧异的神态,当时心里只是想着这么多的垃圾究竟何时才能打扫完?这一屡想法在我的脑海里转眼间而过,看到自己的同学开始争先恐后的劳动起来,自己立刻投入到劳动中去。你一捆,我一抱,三下五除二的将垃圾装满了整整的一车。望着那一车的垃圾远去,回头看原处,地面上的垃圾已经消失了小半。当地面重新变得干净的那一刻,我看了看手表,这项活动紧紧忙活了一个钟头,再抬头看看同学和老师,笑容在他们的脸上此刻正在绽放。望着被我们收拾干净的地方,我们总是用手轻轻擦去自己脸上辛勤的汗水,在那一刻,我们从内心中感到一种欣慰。

  午后的阳光格外耀眼,我们又开始新的劳动。这一次我们的任务是将教学楼的大门擦拭干净,使之整洁如新。我们被分成两个小组,我们小组负责的是B座的教学楼大门,虽然我们这一组的男生人数少,但是在生活委的带领下,我很快有了劳动的激情,自己拿把椅子,马力的站在上面,用抹布仔仔细细的擦拭大门高处的各个角落。虽然水是冰凉的,但我们在那一刻挥洒的是自己火热的激情。我们的心里就好像被这一轮明媚的太阳照得暖洋洋的。

  俗话说得好,我们就应该多吃苦,多耐劳。今天我们终于迎来这有苦又累的脏活,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依旧是重复先前的准备工作取扫帚,拿铁锹的准备活动。我们班的两名同学依旧是骑着回收垃圾的三轮车早早的赶到体育场。当我们到时,他们已经早早的守候在那里等候着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到来。在老师的号令下,我们立刻动手拿着扫帚“哐哐”地扫起了树叶,残存的树叶被我们扫起来几罗,接下来我们的工作就是将它们全部运走,这活干起来一点也轻松不得,当活干完后,才发现自己的双手都已经成灰手,在望望自己的身下,全都渐满了土灰,回到宿舍后忙活半天的清理工作,万事大吉之后,才懒洋洋躺在床上进入自己的梦乡。

  接下来几天的任务就不像清扫树叶那样辛苦,依旧是重复着以前的准备工作,幸运得是我们不用再吃灰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在图书馆,教学楼,操场附近的地方清扫垃圾,活虽然不多,但我们的积极劳动性却从未减弱,反而越干越兴奋。

  一周劳动如白驹过隙,但它让我对劳动有了更深的转变,让我的思想发生了质的转变。它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劳动人民的不易,更让我们要尊重清洁工人每天劳动的成果。要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校园,保护校园中的环境需要你我共同来维护。劳动让我体会到只有吃苦耐劳,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才能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同时它让我明白个人的努力是微不足道的,人多才力量大!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____心得体会3经过一个星期的劳动,我们有艰辛的付出,也有劳动后的回报,我们付出的是体力上的汗水,收获的是精神上的升华。

  欧文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恰是这次劳动周,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真切与深入的理解。劳动周期间,我们每天从事的都是擦玻璃、拖楼梯一类简单的劳动,有的在宿舍打扫卫生,冲洗公共卫生间在这些岗位做的事情都很小,也很琐碎,需要耐心和认真。可能很多同学不屑于做

  这样的小事,总想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其实做什么事都需要脚踏实地,需要把每个细节做好。没有在每件事情上的认真负责精神,任何事情都不会办好。古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吗?我们要培养的就是这种做事情干工作的良好品质。

  这次的劳动也让我们明白了学会劳动的重要意义。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在校的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问题。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我们应该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由此联系到我们以后的工作,就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我们需要靠双手来创造生活,需要靠技能来创造明天,因此更需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次劳动使我体会到了工人的艰辛,社会上的压力。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不要向以前一样轻视劳动。劳动周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创造世界的真理,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劳动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做人的态度。

  劳动还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使我们树立了要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人生观。它使我们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____心得体会410月15日,学校组织我们去了沙河子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校进行学习体验。

  我在去的一周前就听说了这次活动,不但心情兴奋,而且对这次活动充满了期盼。于是我提前三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终于到了实践活动的那一天了。我们都背着沉重的书包,怀揣着激动的心情走上了车,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我们不知不觉就到了基地。

  校长讲话之后,我们进行了军事模拟训练,我们像真正的军人那样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军歌、喊着强劲有力的口号。晚上我们进行了自主生活实践,离开妈妈和同学一起住在一铺大炕上,别提大家有多高兴了。但是我们太高兴了,以至于教官都来警告我们不要睡得太晚。

篇二:大家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怎样的态度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心得体会

  我们科学教研组在组长的统一组织下观看并学习了李霞老师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通过认真学习,我对新的课程标准有了初步认识,受益匪浅。

  新课标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作用。主要变化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三是细化实施要求。

  科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是科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索实践和态度责任等方面。

  课标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标目标着重体现以下方面:1.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形成初步的科学观念;2.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3.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具有初步的探究实践能力;4.树立基本的科学态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课标每个学段的目标中“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索实践”、“态度责任”非常清晰,操作性强。课程内容设置13个科学核心概念,通过对科学核心概念的学习,理解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4个跨学科概念。内容要求、学业要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螺旋上升,进阶设计。每个核心概念都明确了学习内容和内容要求及学业要求,让教师清楚掌握每个阶段教学,并设置了教学提示。

  此外,2022版新课程标准在附录中给教师提供了很详细的案例,为教师今后的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模板、教学活动设计、学业评价提供了明确支撑。

  新课标实施后,我们在课堂教学方面应该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创新导向。坚持与时俱进,坚持育人为本,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篇三:大家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怎样的态度

  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劳动》解读

  什么是“劳动课程”?

  劳动课程设置了哪些内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同时,这门课程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

  劳动课程有哪些内容?

  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

  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

  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

  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学校可结合实际,在不同学段自主选择确定任务群学习数量。

  比如,在烹饪方面:

  第一学段(1~2年级),要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等;

  第二学段(3~4年级),学会做凉拌菜、拼盘,学会蒸、煮的方法,如加热馒头、包子,煮鸡蛋、水饺等;

  第三学段(5~6年级),做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还要会设计一顿营养食谱;

  第四学段(7~9年级),能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等。

  在农业生产劳动方面:

  第一学段(1~2年级),种植和养护1~2种植物或饲养1~2种小动物;

  第二学段(3~4年级),体验种植蔬菜、饲养家禽等;

  第三学段(5~6年级),种植与养护1~2种当地常见的蔬菜、盆栽花草、果树等,或根据区域相关规定,合法合规饲养1~2种常见家畜,如兔、羊等;

  第四学段(7~9年级),体验当地常见的种植、养殖等生产劳动,开展组合盆栽、农副产品保鲜与加工、水产养殖、稻田养殖等劳动实践等。

  除了烹饪和农业劳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还从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现代服务业劳动

  、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方面,对每个学段作出了不同的规划。

  第一学段(1~2年级)

  任务群1清洁与卫生

  内容要求:开展简单的清洁劳动,用笤帚扫地,用拖把拖地,用抹布擦桌椅等,用合适的洗涤用品洗碗筷等餐具,用肥皂、洗衣液等洗红领巾。依据颜色或文字提示辨别不同类型垃圾桶,知道垃圾分类投放的要求。坚持用科学的方法洗手,独立完成与个人卫生相关的劳动。

  任务群2整理与收纳

  内容要求:根据需要,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如衣物、玩具、书本、文具等。整理自己的书包、课桌和居室的书柜及书桌,能按照物品类别、形状等整齐摆放,初步建立及时整理与收纳的意识。

  任务群3烹饪与营养

  内容要求: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等食材粗加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削水果皮,用合适的器皿冲泡饮品。初步了解蔬菜、水果、饮品等食物的营养价值和科学的食用方法。

  任务群4农业生产劳动

  内容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种植和养护1~2种当地常见的水培或土培植物,如绿萝、文竹等,或饲养1~2种小动物,如金鱼、蚕等。结合具体植物养护或动物饲养活动,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了解小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与生活习性,知道身边常见动植物的养护方法,培养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

  任务群5传统工艺制作

  内容要求:选择1~2项传统工艺制作项目,如纸工、泥工、编织等,了解制作需要的基本材料和常用工具,在教师指导下按照要求和步骤进行简单作品制作,体验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初步运用文字及图画表达自己的方案构想,对工艺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第二学段(3~4年级)

  任务群1清洁与卫生

  内容要求:理解日常生活清洁与卫生的基本内容,用合适的洗涤用品清洗自己的鞋袜、内衣和书包等。正确使用卫生工具,参与教室卫生打扫,将桌椅摆放整齐。分类投放垃圾。正确使用消毒纸巾、棉球和洗手液,在公共场所能自觉做好个人防护。通过清洗、打扫、消毒等活动,创设洁净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任务群2整理与收纳

  内容要求:定期整理居室里的书柜、衣橱、鞋柜和教室里的“图书角”、卫生柜、讲台桌面。将物品摆放整齐,归类收纳,做到有序、合理、便于取用。

  任务群3烹饪与营养

  内容要求:使用简单的烹饪器具对食材进行切配,按照一般流程制作凉拌菜、拼盘,学习用蒸、煮方法加工食材。例如:用油、盐、酱油、醋等调料制作凉拌黄瓜;将几种水果削皮去核并做成水果拼盘;加热馒头、包子等面食;煮鸡蛋、水饺等。加工过程中注意卫生、安全。

  任务群4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内容要求:正确使用1~2种家庭常用小电器,如吹风机、吸尘器等,完成劳动任务。认识、了解厨具的种类和作用,正确使用厨房小家电参与家庭烹饪劳动,如用电饭煲煮饭。知道操作流程要规范、安全。

  任务群5农业生产劳动

  内容要求:选择当地1~2种常见的蔬菜,如大白菜、西红柿、黄瓜等进行种植,或者根据区域相关规定,合法合规选择1~2种家禽,如鸡、鸭等进行饲养,体验蔬菜种植、家禽饲养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任务群6传统工艺制作

  内容要求:选择1~2项传统工艺制作项目,如纸工、泥工、布艺、编织等,了解制作的技能和方法。识读简单的示意图,尝试设计简单作品,并参考规范流程进行制作。

  任务群7现代服务业劳动

  内容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自身兴趣与实际条件,在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现代服务行业中,选择1~2项与自身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进行实践、体验,如开展班徽设计等文化创意服务活动。

  任务群8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内容要求:以校园、社区为主,参加1~2项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利用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创造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等,满足他人需要、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例如:担任学校校史馆小向导,向访客介绍学校历史等;担任运动会、艺术节等学校重大活动的志愿者,作出自己的贡献;参与社区环境维护,为他人创造更好的公共空间。

  初步了解学校与社区中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的需求、形式与内容,体验多种服务性劳动过程。

  第三学段(5~6年级)

  任务群1整理与收纳

  内容要求:通过对物品的整理与取舍,清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如清理和合理处置使用过的教科书、簿本,以及不再穿的衣物、不再玩的玩具等。初步掌握对物品、居室进行整理、清洁的方法,较为充分、合理地利用家居空间,用劳动和智慧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任务群2烹饪与营养

  内容要求:用简单的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制作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参与从择菜、洗菜到烧菜、装盘的完整过程。能根据家人需求设计一顿午餐或晚餐的营养食谱,了解不同烹饪方法与食物营养的关系。

  任务群3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内容要求:通过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家庭常用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空调等的功能特点,掌握基本操作方法。根据需求选择使用功能,规范、安全地操作。例如:使用洗衣机的不同功能洗涤不同材质的衣物;使用电饭煲的蒸、煮、炖等各项功能满足食品制作的不同需求。

  任务群4农业生产劳动

  内容要求:种植与养护1~2种当地常见的蔬菜、盆栽花草、果树等,或根据区域相关规定,合法合规饲养1~2种常见家畜,如兔、羊等。体验简单的种植、饲养等生产劳动,初步学习种植、饲养的基本方法。

  任务群5传统工艺制作

  内容要求:选择1~2项传统工艺制作项目,如陶艺、纸工、布艺、编织、印染、皮影、木版画等,了解其特点及发展历史,初步掌握制作的技能和方法。读懂基本的实体图、示意图、装配图等。根据劳动需要,设计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作品。

  任务群6工业生产劳动

  内容要求:选择1~2项工业生产项目,如木工、金工、电子等,进行简单产品模型或原型的加工,初步体验工业生产劳动过程。熟悉所选

  项目的工具特点、设备特点。识读简单的产品技术图样,根据图样制作产品的模型或原型,完成产品模型或原型的组装、测试。体验工业生产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喜悦与成就感。

  任务群7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内容要求:选择1~2项新技术,如三维打印技术、激光切割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初步进行劳动体验与技术应用,熟悉某项新技术的主要功能及简单的使用方法。

  识读简单的产品技术图样,并应用某项新技术进行简单产品的加工,记录某项新技术在改变传统加工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等方面带来的主要变化。感受新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感受现代劳动中的创新精神。

  任务群8现代服务业劳动

  内容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自身兴趣与实际条件,选择1~2项现代服务业劳动项目进行参与、体验,如基于学校或社区条件体验现代物业管理,基于学校文化和师生需要开展学习用品设计等文化创意服务劳动。初步了解新兴现代服务业的类别、内容及其劳动过程与特征。

  任务群9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内容要求:参与1~2项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劳动项目。例如:参与校园绿化环境维护、卫生监督等学校事务管理,为同学和老师提供劳动服务;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或父母的帮助下,为当地养老院老人制作节日食物,分享节日的喜悦;为公共图书馆、科技馆、纪念馆、植物园、动物园、流浪动物救助站等公共空间与社会机构提供服务性劳动,以自己的实际劳动参与社会公共空间建设;在学校、家庭、社区中开展疫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活动,关爱他人的健康等。

  第四学段(7~9年级)

  任务群1整理与收纳

  内容要求:灵活运用整理与收纳的方法,从整体上完成对家庭各居室和教室内部物品的整理与收纳。与他人合作对居室、教室进行适当的装饰和美化,设计有特色、易操作的环境美化方案。独立完成外出远行

  的行李箱整理与收纳,依据行程安排、天气状况准备衣物和生活用品等。

  任务群2烹饪与营养

  内容要求:根据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状况、饮食特点等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注意三餐营养的合理搭配。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了解科学膳食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增进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尊重从事餐饮工作的普通劳动者。

  任务群3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内容要求:通过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家庭常用电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保养方法。用螺丝刀、扳手等工具对家用电器进行简单的拆卸、清理、维修等,如空调滤网的清洗,饮水机的清洗、消毒,家用电器小故障的判断与维修等。

  任务群4农业生产劳动

  内容要求:体验当地常见的种植、养殖等生产劳动。选择1~2种优良种植或养殖品种,开展系列化种植或养殖劳动实践,如组合盆栽、农副产品保鲜与加工、水产养殖、稻田养殖等,体验先进的种植、养殖方式和方法。了解中国传统农业特点,分析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理解种植、养殖与生活及经济的关系。

  任务群5传统工艺制作

  内容要求:选择1~2项传统工艺制作项目,如陶艺、纸工、布艺、木雕、刺绣、篆刻、拓印、景泰蓝、漆艺、烙画等,了解其基本特点,熟悉制作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根据劳动需要,综合运用工艺知识进行设计,通过绘制规范的示意图表达设计方案,并合理选择相应的技能进行制作。

  任务群6工业生产劳动

  内容要求:选择1~2项工业生产项目,如木工、金工、电子、服装、造纸、纺织等,进行产品设计与加工,体验工业生产劳动过程。熟悉所选项目的工具特点、设备特点、加工材料要求。

  根据产品使用要求选择材料并制订符合人机关系的创意设计方案,识读并绘制简单的产品技术图样,根据图样加工制作产品模型或原型,完成产品组装、测试、优化。理解工业生产劳动对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作用。

  任务群7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内容要求:选择1~2项新技术,如三维打印技术、激光切割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液态金属打印技术等,进行劳动体验与技术应用。

  熟悉某项新技术的基本工作过程、常用参数设置、材料的适用范围等。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某项新技术,制订合理的设计、加工方案或设计图样,完成应用某项新技术进行加工、组装、测试、优化的全过程。

  记录某项新技术在改变传统加工方式、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工件质量方面带来的主要变化。

  感受新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体悟劳动人民创造新技术的智慧。

  任务群8现代服务业劳动

  内容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自身兴趣与实际条件,选择1~2项现代服务业劳动项目进行参与、体验。例如:结合学校食堂的信息化管理需要,为学校食堂提供基于数据分析的现代信息服务;基于当地地理、文化、历史等情况,提供旅游景点设计等现代旅游服务;针对当地某一特色产品提供基于营销方案设计的现代销售服务。

  根据所参与现代服务业劳动的特征与过程,开展符合相应要求的劳动。在劳动过程中主动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设计合理的、具有一定创意的问题解决方案。

  任务群9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内容要求:利用学生已有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经验,选择1~2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校、社区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实践。例如: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在学校或社区建立移动书亭、物品捐赠资源共享站,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服务更大范围的群体;参与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植物园、动物园、流浪动物救助站等公共空间与社会机构的服务性劳动,担任讲解员、特定活动志愿者等;参与社区环

  境治理,进行社区公园环境优化、公共健身设施维护等;参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进行疫情防控宣讲等。

  根据服务对象(包括个体和集体)的实际需要,确定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的形式、内容与过程,制订合理的服务性劳动方案并加以组织与实施。

篇四:大家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怎样的态度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出版后,我进行了认真学习,通过对比2011年版本的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标准对教师如何教有了更具体更细致的指导,下面谈谈以下两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新增了核心素养内涵。2022年版本的课程标准对于什么是核心素养作了具体的界定,分为四个部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新。这给我们教师在组织设计教学内容上指明了方向,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围绕这四个部分创设真实的语文情境,能有效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二,新增了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是指在真实情境下,确定与语文核心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相关的人文主题,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自主活动,自己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力。根据各个学段特点,学习任务群分为三层,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两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这也是今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方向。

  经过研读,我发现新课标的理念实用性更强,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也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语文的熏陶作用,再也不只强调语文知识结构的完成性与系统性。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是一切艺

篇五:大家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怎样的态度

  2022年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什么是“劳动课程”?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同时,这门课程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

  既要关注劳动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既要关注劳动成果,更要关注劳动过程表现。

  重视平时表现评价与学段综合评价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

  以教师评价为主,鼓励学生、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

  劳动课程有哪些内容?

  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

  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

  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

  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学校可结合实际,在不同学段自主选择确定任务群学习数量。

  第一学段(1~2年级)

  任务群1清洁与卫生

  内容要求:开展简单的清洁劳动,用笤帚扫地,用拖把拖地,用抹布擦桌椅等,用合适的洗涤用品洗碗筷等餐具,用肥皂、洗衣液等洗红领巾。依据颜色或文字提示辨别不同类型垃圾桶,知道垃圾分类投放的要求。坚持用科学的方法洗手,独立完成与个人卫生相关的劳动。

  任务群2整理与收纳

  内容要求:根据需要,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如衣物、玩具、书本、文具等。整理自己的书包、课桌和居室的书柜及书桌,能按照物品类别、形状等整齐摆放,初步建立及时整理与收纳的意识。

  任务群3烹饪与营养

  内容要求: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等食材粗加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削水果皮,用合适的器皿冲泡饮品。初步了解蔬菜、水果、饮品等食物的营养价值和科学的食用方法。

  任务群4农业生产劳动

  内容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种植和养护1~2种当地常见的水培或土培植物,如绿萝、文竹等,或饲养1~2种小动物,如金鱼、蚕等。结合具体植物养护或动物饲养活动,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了解小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与生活习性,知道身边常见动植物的养护方法,培养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

  任务群5传统工艺制作

  内容要求:选择1~2项传统工艺制作项目,如纸工、泥工、编织等,了解制作需要的基本材料和常用工具,在教师指导下按照要求和步骤进行简单作品制作,体验传统工艺制

  作过程。初步运用文字及图画表达自己的方案构想,对工艺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第二学段(3~4年级)

  任务群1清洁与卫生

  内容要求:理解日常生活清洁与卫生的基本内容,用合适的洗涤用品清洗自己的鞋袜、内衣和书包等。正确使用卫生工具,参与教室卫生打扫,将桌椅摆放整齐。分类投放垃圾。正确使用消毒纸巾、棉球和洗手液,在公共场所能自觉做好个人防护。通过清洗、打扫、消毒等活动,创设洁净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任务群2整理与收纳

  内容要求:定期整理居室里的书柜、衣橱、鞋柜和教室里的“图书角”、卫生柜、讲台桌面。将物品摆放整齐,归类收纳,做到有序、合理、便于取用。

  任务群3烹饪与营养

  内容要求:使用简单的烹饪器具对食材进行切配,按照一般流程制作凉拌菜、拼盘,学习用蒸、煮方法加工食材。例如:用油、盐、酱油、醋等调料制作凉拌黄瓜;将几种水果削皮去核并做成水果拼盘;加热馒头、包子等面食;煮鸡蛋、水饺等。加工过程中注意卫生、安全。

  任务群4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内容要求:正确使用1~2种家庭常用小电器,如吹风机、吸尘器等,完成劳动任务。认识、了解厨具的种类和作用,正确使用厨房小家电参与家庭烹饪劳动,如用电饭煲煮饭。知道操作流程要规范、安全。

  任务群5农业生产劳动

  内容要求:选择当地1~2种常见的蔬菜,如大白菜、西红柿、黄瓜等进行种植,或者根据区域相关规定,合法合规选择1~2种家禽,如鸡、鸭等进行饲养,体验蔬菜种植、家禽饲养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任务群6传统工艺制作

  内容要求:选择1~2项传统工艺制作项目,如纸工、泥工、布艺、编织等,了解制作的技能和方法。识读简单的示意图,尝试设计简单作品,并参考规范流程进行制作。

  任务群现代服务业劳动

  内容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自身兴趣与实际条件,在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现代服务行业中,选择1~2项与自身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进行实践、体验,如开展班徽设计等文化创意服务活动。

  任务群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内容要求:以校园、社区为主,参加1~2项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利用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创造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等,满足他人需要、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例如:担任学校校史馆小向导,向访客介绍学校历史等;担任运动会、艺术节等学校重大活动的志愿者,作出自己的贡献;参与社区环境维护,为他人创造更好的公共空间。

  初步了解学校与社区中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的需求、形式与内容,体验多种服务性劳动过程。

  第三学段(5~6年级)

  任务群1整理与收纳

  内容要求:通过对物品的整理与取舍,清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如清理和合理处置使用过的教科书、簿本,以及不再穿的衣物、不再玩的玩具等。初步掌握对物品、居室进行整理、清洁的方法,较为充分、合理地利用家居空间,用劳动和智慧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任务群2烹饪与营养

  内容要求:用简单的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制作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参与从择菜、洗菜到烧菜、装盘的完整过程。能根据家人需求设计一

  顿午餐或晚餐的营养食谱,了解不同烹饪方法与食物营养的关系。

  任务群3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内容要求:通过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家庭常用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空调等的功能特点,掌握基本操作方法。根据需求选择使用功能,规范、安全地操作。例如:使用洗衣机的不同功能洗涤不同材质的衣物;使用电饭煲的蒸、煮、炖等各项功能满足食品制作的不同需求。

  任务群4农业生产劳动

  内容要求:种植与养护1~2种当地常见的蔬菜、盆栽花草、果树等,或根据区域相关规定,合法合规饲养1~2种常见家畜,如兔、羊等。体验简单的种植、饲养等生产劳动,初步学习种植、饲养的基本方法。

  任务群5传统工艺制作

  内容要求:选择1~2项传统工艺制作项目,如陶艺、纸工、布艺、编织、印染、皮影、木版画等,了解其特点及发展历史,初步掌握制作的技能和方法。读懂基本的实体图、示意图、装配图等。根据劳动需要,设计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作品。

  任务群6工业生产劳动

  内容要求:选择1~2项工业生产项目,如木工、金工、电子等,进行简单产品模型或原型的加工,初步体验工业生产劳动过程。熟悉所选项目的工具特点、设备特点。识读简单的产品技术图样,根据图样制作产品的模型或原型,完成产品模型或原型的组装、测试。体验工业生产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喜悦与成就感。

  任务群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内容要求:选择1~2项新技术,如三维打印技术、激光切割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初步进行劳动体验与技术应用,熟悉某项新技术的主要功能及简单的使用方法。

  识读简单的产品技术图样,并应用某项新技术进行简单产品的加工,记录某项新技术在改变传统加工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等方面带来的主要变化。感受新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感受现代劳动中的创新精神。

  任务群现代服务业劳动

  内容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自身兴趣与实际条件,选择1~2项现代服务业劳动项目进行参与、体验,如基于学校或社区条件体验现代物业管理,基于学校文化和师生需要开展学习用品设计等文化创意服务劳动。初步了解新兴现代服务业的类别、内容及其劳动过程与特征。

  任务群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内容要求:参与1~2项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劳动项目。例如:参与校园绿化环境维护、卫生监督等学校事务管理,为同学和老师提供劳动服务;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或父母的帮助下,为当地养老院老人制作节日食物,分享节日的喜悦;为公共图书馆、科技馆、纪念馆、植物园、动物园、流浪动物救助站等公共空间与社会机构提供服务性劳动,以自己的实际劳动参与社会公共空间建设;在学校、家庭、社区中开展疫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活动,关爱他人的健康等。

  第四学段(7~9年级)

  任务群1整理与收纳

  内容要求:灵活运用整理与收纳的方法,从整体上完成对家庭各居室和教室内部物品的整理与收纳。与他人合作对居室、教室进行适当的装饰和美化,设计有特色、易操作的环境美化方案。独立完成外出远行的行李箱整理与收纳,依据行程安排、天气状况准备衣物和生活用品等。

  任务群2烹饪与营养

  内容要求:根据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状况、饮食特点等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注意三餐营养的合理搭配。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了解科学膳食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

  系,增进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尊重从事餐饮工作的普通劳动者。

  任务群3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内容要求:通过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家庭常用电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保养方法。用螺丝刀、扳手等工具对家用电器进行简单的拆卸、清理、维修等,如空调滤网的清洗,饮水机的清洗、消毒,家用电器小故障的判断与维修等。

  任务群4农业生产劳动

  内容要求:体验当地常见的种植、养殖等生产劳动。选择1~2种优良种植或养殖品种,开展系列化种植或养殖劳动实践,如组合盆栽、农副产品保鲜与加工、水产养殖、稻田养殖等,体验先进的种植、养殖方式和方法。了解中国传统农业特点,分析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理解种植、养殖与生活及经济的关系。

  任务群5传统工艺制作

  内容要求:选择1~2项传统工艺制作项目,如陶艺、纸工、布艺、木雕、刺绣、篆刻、拓印、景泰蓝、漆艺、烙画等,了解其基本特点,熟悉制作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根据劳动需要,综合运用工艺知识进行设计,通过绘制规范的示意图表达设计方案,并合理选择相应的技能进行制作。

  任务群6工业生产劳动

  内容要求:选择1~2项工业生产项目,如木工、金工、电子、服装、造纸、纺织等,进行产品设计与加工,体验工业生产劳动过程。熟悉所选项目的工具特点、设备特点、加工材料要求。

  根据产品使用要求选择材料并制订符合人机关系的创意设计方案,识读并绘制简单的产品技术图样,根据图样加工制作产品模型或原型,完成产品组装、测试、优化。理解工业生产劳动对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作用。

  任务群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内容要求:选择1~2项新技术,如三维打印技术、激光切割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液态金属打印技术等,进行劳动体验与技术应用。

  熟悉某项新技术的基本工作过程、常用参数设置、材料的适用范围等。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某项新技术,制订合理的设计、加工方案或设计图样,完成应用某项新技术进行加工、组装、测试、优化的全过程。

  记录某项新技术在改变传统加工方式、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工件质量方面带来的主要变化。

  感受新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体悟劳动人民创造新技术的智慧。

  任务群现代服务业劳动

  内容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自身兴趣与实际条件,选择1~2项现代服务业劳动项目进行参与、体验。例如:结合学校食堂的信息化管理需要,为学校食堂提供基于数据分析的现代信息服务;基于当地地理、文化、历史等情况,提供旅游景点设计等现代旅游服务;针对当地某一特色产品提供基于营销方案设计的现代销售服务。

  根据所参与现代服务业劳动的特征与过程,开展符合相应要求的劳动。在劳动过程中主动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设计合理的、具有一定创意的问题解决方案。

  任务群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内容要求:利用学生已有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经验,选择1~2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校、社区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实践。例如: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在学校或社区建立移动书亭、物品捐赠资源共享站,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服务更大范围的群体;参与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植物园、动物园、流浪动物救助站等公共空间与社会机构的服务性劳动,担任讲解员、特定活动志愿者等;参与社区环境治理,进行社区公园环境优化、公共健身设施维护等;参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进行疫情防控宣讲等。

  根据服务对象(包括个体和集体)的实际需要,确定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的形式、内容与过程,制订合理的服务性劳动方案并加以组织与实施。

  劳动创造最光荣,期待孩子们“做中学”“学中做”,在一堂堂劳动课程中实现知行合一、学创融通,让劳动教育在成长的“土壤”里扎根萌芽、开花结果。

篇六:大家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怎样的态度

  2022年劳动课将正式升级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什么是“劳动课程”?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同时,这门课程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

  既要关注劳动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既要关注劳动成果,更要关注劳动过程表现。

  重视平时表现评价与学段综合评价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

  以教师评价为主,鼓励学生、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

  劳动课程有哪些内容?

  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

  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

  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

  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课程是否与中高考挂钩?

  据专家介绍,目前的课程标准和政策要求并没有将劳动教育纳入中考。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劳动教育作为一种过程性的综合素质评价,重点是考查学生劳动实践的过程和表现,不能简单地像语文、数学一样用考试来评价。”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范涌峰认为,应关注每个学生的获得与成长,比如劳动技能的提升和劳动习惯的养成。

  一年级上学期设为入学适应期

  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指导意见》要求,在研究分析入学准备和入

  学适应教育成效,梳理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各省(区、市)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

  重点任务及主要举措

  该意见聚焦幼儿园和小学两个主体,强化衔接合力,提出了五条幼小衔接举措:

  一是幼儿园实施入学准备教育,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

  二是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性教育,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强化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

  三是教研部门要建立幼小联合教研制度,指导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加强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与研究。

  四是幼儿园和小学要建立家园校共育机制,帮助家长认识过度强化知识准备、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危害,积极配合做好衔接。

  五是教育部门要整合各方资源,统筹推进衔接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违反教育规律行为的持续治理。

  《指导意见》附件《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下简称《入学准备指导要点》)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分别对幼儿园的入学准备教育和小学的入学适应教育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入学适应指导要点》要求,小学要强化衔接意识,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教育教学方式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小学一年级上学期作为

  幼小衔接适应期,实施与幼儿园相衔接的入学适应教育,合理安排一年级课程内容,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强化以儿童为主体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为每个儿童搭建成长适应的阶梯,帮助儿童逐步适应从游戏活动为主向课堂教学为主的转变。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开始实施

  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已分别实施了20年和10年以上。

  义务教育课程修订自2019年启动,历时3年,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

  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答记者问时提出:

  在课程标准方面:

  一是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明确了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培养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涉及同一内容主题的不同学科间,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

  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四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从事经营活动

  8月11日,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

  《制度》从202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各地、各学校可利用中小学校暑假,开展人员培训、制定实施细则、修订配套制度等工作。财政部将会同教育部密切关注《制度》实施情况,持续跟踪问效,指

  导中小学校切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制度》贯彻落实。

  与原《制度》相比,新《制度》针对地方落实“双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等重大政策时面临的新情况、新要求,统筹兼顾学校财务管理薄弱环节,着重从六个方面进行了修订:

  一是调整了《制度》的适用范围,不再要求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校执行本制度。

  二是明确党组织领导中小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是强化学校财务队伍建设,新增学校财务主管人员和财务、会计人员的岗位设置、职责权限以及任职条件等规定。

  四是对学校采取自主经营食堂、委托方式经营食堂、配餐或托餐等不同方式为学生供餐的实际情况,分类提出财务管理要求。

  五是明确课后服务等服务性收费的管理要求,增加中小学校不得擅自扩大收费范围、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的禁止性规定,加强对地方落实“双减”政策财务行为的指导。

  六是根据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对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报告制度等内容作相应调整和细化。

  此外,中小学校食堂应当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得从事经营活动。

篇七:大家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怎样的态度

  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3篇

  篇1: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方案)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在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热切期待中终于面世。新方案中更加明确的培养目标、更加系统的课程设置和九年贯通的课程与学业标准,全面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体现了对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深度融合,为中小学的教育实践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路径。我们要研判校情,统筹谋划,锚定改进领域,研究策略方法,加强自我评估,以创造性落实新版课程方案为契机,全面提升学校课程的整体育人能力。

  ー、“顶天立地”,加强学校课程一体化设计

  义务教育面向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突出全纳性、全面性和基础性。新方案进ー步明确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育人目标,提出五大基本原则,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面向全体,面向未来,进行了课程系统化的设计。

  当前教育实践还有一些需要克服的割裂现象,比如学段断层、三级课程设计系统性不够、面对不同的学生需求针对性不强等。学校课程建设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聚焦国家和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聚焦育人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落实;“立地”就是要深入研究学校实际和回应学校每ー个孩子的真实需求,强化针对性。既要充分发挥国家课程的主体性和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补充拓展功能,进行一体化系统设计。要建立必修和选修机制,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课程组合。新方案为学校预留了充分的探索空间,为更好的满足每ー个学生需求提供了更多可能。近年来,在北京十一学校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北京十一龙越实验中学针对初中学段的特点,开展了积极探索,围绕育人目标,将国家主十

  课程、学科拓展课程、特长赋能课程三级体系整体设计。用丰富的课程尽量覆盖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孩子打开视野和边界;用多样性课程,满足孩子多样化需求。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充分说明新方案是可行的,更加符合育人规律。

  二、聚焦素养,推动学习方式变革

  新方案中强调,要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把劳动课程单独列出,重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双减”的要求,转变讲授式的被动学习,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カ,培养高阶思维与能力,必须从改变学习方式开始,特别是打破学科边界,打通学校与社会生活的链接,打破时间、地点束缚,提供更多元的资源支撑,用最适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学得更好。

  跨学科任务式学习把真实的问题引进课堂,通过有意思、有意义、有可能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面对真实问题的挑战,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把紧扣课标的学习量规和成功标准贯穿其中,培养自我评估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开启深度学习,提升核心素养。比如,北京十一龙械实验中学数学建模课程的学习产品《校园监控系统改进建议》,成为学校安全管理改进方案,不但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意义,更让学生体会到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提升思维品质。这种学习超出学科本身,能更好发挥其综合育人的价值。充分发挥学科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让学生在做中学,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拓展思维视野。

  三、育人为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新方案实施,关键是教师,同时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要引导教师进ー步加强对学生成长规律的研究,提高全方位育人能力;帮助教

  师打破竖井式分科的边界,提升跨学科学习设计能力;抓住实施中的关键点,如作业设计、学习任务设计、考试与命题、多元评价方式等,通过项目研究进行突破。发挥校本研修作用,建立跨学科大教研机制,培育先锋学科,搭建分享平台,把教师培养成学习的领导者。

  我们要牢牢抓住新版课程方案实施的契机,全面提升学校课程的育人能力。用勇于改革的创新行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2: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让核心素养落地”,是本次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修订的工作重点。核心素养导向,既是课标研制工作的主线,也是课标文本的主旋律。

  ー、用核心素养来表述课程目标,让课程“目中有人”

  课程目标是对学生学习及发展结果的期待,是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活动设计、学业质量确立的基本方向和依据。此次课标修订,カ求使课程目标自觉体现本课程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基本贡献,结合本课程的性质、理念及课程的基本内容,从核心素养视角对课程总目标及学段目标进行表述。课程目标的素养导向,有利于转变那种将知识、技能的获得等同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取向,引领教学实践及教学评价从核心素养视角来促进和观察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课程内容结构化来引领教学实践变革,让学生在主动活动中生成素养本次课标修订的ー项重要变革,是以结构化的方式(如主题、项目、任务等)来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结构化,意在改变知识、技能的简单线性排列方式,强化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凸显学科的本质、思想方法以及内在逻辑。课程内容结构化,既强调学科知识结构,还强调在这样的结构中所隐含着的学生的活动及活动方式的结构化,为课程内容的活化、动态化,教学活

  动的综合性、实践性提供内容基础结构化的内容组织方式,凸显出不同的知识技能在学科知识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所承载的不同教育价值,提示着教学实践以整体有序、多样综合的方式来挖掘知识的育人价值。课程内容结构化,有利于克服教学中知识点的逐点解析、技能的单项训练等弊端,引导教师主动变革教学实践,从关注知识技能的“点状”“传输”自觉变革为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关注教学的关联性、整体性,关注学生在主动活动中所形成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态度、品格、境界的综合效应,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需要指出的是,内容结构化,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或无视知识点,而是要在知识结构中去重新认识和定位知识点的意义与价值,要在学生的主动活动中实现知识点的教育价值。在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一章,有“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缺ー不可、内在关联。“内容要求”指向“学什么”强调在结构中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防止知识虚化;“学业要求”指向“学得怎样,,一结合教学内容要求,提出素养发展目标;“教学提示”指向“怎么学”——即:学习这样的内容、达到这样的要求,学生必须经历哪些基本的、典型的活动,让课程“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进入课程,让课程内容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

  三、依素养发展水平来描述学业质量,让学生素养具体化、鲜明化

  学生素养发展,贯穿课标全文本,隐含在课程内容及教学实践中,体现在课程学习结果的具体描述中。例如:数学学科提出应培养学生具有如下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那么,如何才算具有了数学的“眼光”“思维”“语言”,有什么样的表现才能判定学生是“会用”了,能够观察、思

  考、表达现实世界中的什么样的问题,オ算是“会”了?这就既需要有课程目标的总体指向,需要内容的选择、组织,还需要在各部分内容的,,学业要求,,及最终的,,学业质量,,部分中,做具体的描述,使核心素养,不再是空洞的语词口号而变成学生真实的能力、品格和价值观。此次课标修订,希望让课程标准真正成为教科书编写的依据、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教学评价的依据,让课标使用者感到课标能用、管用、好用,真正引领、推动教学实践的深度变革,提高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让核心素养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篇3: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从国家层面厘清了育人目标,明确了改革方向,优化了课程内容,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再动员再部署。通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能从中看到新方案、新标准中以核心素养导向贯穿于课程编制、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主要凸显了“四个深化”。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学科育人目标。核心素养导向是本次新课标所有课程都遵循的依据。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的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其中小学阶段侧重对经验的感悟,初中阶段侧重对概念的理解。把小学和初中一盘棋考虑,不割裂小学和初中的教学,是这次新课标修订的一大特色。具体到数学学科的“三会”核心素养,细化到小学阶段的:11个、初中阶段的9个核心词、关键词,贯穿于课标的字里行间,形成清晰、有序、可评的课程目标。在:11版课标的基础上继续强调“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与“四能”(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的素养具体到“四基”和

  “四能”的育人目标,更具体、更易理解,给ー线教学指明了方向。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结构化教学内容。数学课程的四个领域有了部分内容的调整和整合,课程内容的修订除将部分内容安排的学段做了调整外,如将“负数”“方程”“反比例”移到了初中,重点是对数学课程内容进行了结构化整合。如在“数与代数”知识领域,将“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统整为“数与运算”,增加并单列了“数量关系”这一知识子领域,并用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统整常见的数量关系。通过知识结构化,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供路径,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结构化、一体化教学内容的构建,注重主题教学,使得教与学体系更明晰。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教学方式变革。从课标的教学内容说明这一部分中,课程标准针对

  “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这ー改编很明确的提出了素养的教学一定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01、11版课标中就强调”过程与方法“目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在ー线老师中得到广泛认同,在实践中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大部分留于形式或者没有目标导向,22版的课标更强调通过实践获取、理解与运用知识,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建构、巩固、创新自己的学科知识。学科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性,而且强调真实的社会性,这ー变化更加强调以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变革。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学业质量的新要求。此版课标首次将“学业质量”加入其中,明确地指出学科质量的要求就是为了素养的达成和发展情况,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加强了幼、小、初、高的学段衔接,并对每ー个学段都有具体的要求。这样的修订,明确“学到什么程度”,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

  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素养教学的时代已经到来,在接下来的时间我要带头加强新标准和新方案的学习,联系教学实际积极思考,用新理念新方法落实好标准的新要求。

篇八:大家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怎样的态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心得体会

  义务教化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心得体会

  ——单位

  姓名

  2022年4月,教化部印发了义务教化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2版义务教化语文课程标准主要包含六个方面: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与2011版作比较,新增加的内容分别是课程目标中的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探讨与老师培训。

  通过深化学习《义务教化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主要内容和改变,我感受颇深,收获颇丰。

  首先,我确立了语文教化的新理念和平常教化教学工作中须要做到的几点:第一,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对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次,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实际生活和实践活动等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并依据学段特点整体规划,满意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在教学内容上突出时代性和典范性,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

  三,要从语文生活实际动身,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倡少做题、多读书;第四,要依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加强语文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

  其次,要注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义务教化语文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主动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实力、审美创建的综合体现。在平常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第一,培育学生的文化感受实力,小学语文教材文本中存在大量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学问,老师在详细进行语文学习时,须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老师须要合理优化文学形象,同时还要强化自身语言表达,确保可以对其相关文化进行有效弘扬,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强化学生审美实力和审美心情。其次,培育学生语言表达实力。老师在进行详细教化工作时,不仅须要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应用书面表达,同时还可以使其能够娴熟口述自身想法。第三,培育学生的思维发散实力。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思维发散实力是其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能够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综合考虑相关问题,学生在思索问题时还可以有效联系现实中的事物。第四,培育学生的审美实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美;给学生恰当引导,让学生学会鉴赏美;最终给学生自由空间,让学生创建

  美。

  然后,要重视学生实践,擅长将语文教学从课内延长到课外。义务教化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因此,老师在教学时,要依据课本内容创设情境,将教学从课内延长到课外,联系学生生活实践,进一步深化课堂所学学问。

  最终,说好一般话,写好规范字。2022版义务教化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很明显的改变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强调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加凝合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行替代的优势。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平常教学时肯定要说好一般话,写好规范字。

  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接着研读《义务教化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用新课标指导自己的工作,在教学中有效归纳、整合学科学问点,有底落实减负、增效、提质。

篇九:大家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怎样的态度

  篇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心得

  本次学习了郑国民教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让我对新课标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其中有两点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一是新课标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导向,使育人目标更加系统明确。

  新课标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作为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和总目标。其中“文化自信”更是重点: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在每一个学段目标后面都有特地指出。课程内容的主题与裁体形式也是强化“以文化人”的价值取向,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这一核心素养的确立处处彰显着国家意志。

  二是构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

  第一层的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是“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二层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分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第三层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分为“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

  课程结构的阶段性和发展性通过构建学习任务群的方法来实现,而学习任务群的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会让我们每个学段之间的教学衔接得更紧密。

  之前我在教学上基本仅以教科书为教与学的资源,顶多加上教参,这就导致我的教与学生的学非常单一且低效。现在有了学习任务群的引导,我在以后会尝试着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我的教学活动,让我的语文教学从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语文实践活动。在作业设计上我也会立足于学习任务群,做到“少而精”“实而活”。

  今后我将继续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做到常看常新,并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长丰县水湖镇中心学校志和小学崔红)

  篇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心得

  今天我有幸在线聆听了郑国民教授专家的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主要内容和变化,通过专家的解读,让对新旧课标的异同有了初步的了解。

  郑教授用一个半小时解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主要变化、课程性质及理念、核心素养和价值目标、语文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业质量。课程标准的变化主要从价值引领以文化人,素养为纲任务导向,立足生活实践主线,强调情境主题统整四个方面进行解读,清晰的认识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改变。

  通过本次线上学习,我认识到国家对文化自信的要求,能够感受到时代发展中祖国的强大。同时新课标还强调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对语文教师跨学科整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课标对整本书的阅读也提出要求,如何让学生阅读量增加是我们教学时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今后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关注课标、学习课标关、研究课标,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落实语文综合性实践性的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围绕语文课程三大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全面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把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基础和重点,抓好落实。

  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构,以三大文化为主题安排教学活动,以六大学习任务群为依据安排教学内容,在单元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3、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四学段学业质量标准,保证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

  4、加强学习,强化语文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把语文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总之,今后我将继续研读新课标,指导自己更好的投入工作。关注课标,就是关注教育的未来。(长丰县长新路小学伍承芳)

  篇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心得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艺术。”因此,要想把教育做得好,就要不断地学习。时代在飞速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教育理念也要与时俱进。今天,在教研室的组织下,我们通过郑国民教授的直播课,深入学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

  的主要内容和变化,感觉收获很大,触动很深。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学习的收获。

  一、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变化

  郑国民教授先谈了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变化,然后分别阐述了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六个方面主要内容和变化。结合今天的讲座,我将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2011版目录对比,做了如下思维导图:

  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清楚看到,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主要包含六个方面: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与2011版作比较,新增添的内容我在思维导图中用框架标出来了,分别是课程目标中的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

  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很明显的变化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强调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时一定要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做好奠基作用。

  (二)坚持课程理念

  新版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较2011版均发生了变化。通过学习,我确立了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平时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实际生活和实践活动等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并根据学段特点整体规划,满足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在教学内容上突出时代性和典范性,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施中要从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少做题、多读书;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加强语文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

  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平时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第一,培养学生的文化感受能力,小学语文教材文本中存在大量和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教师在具体进行语文学习时,需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师需要合理优化文学形象,同时还要强化自身语言表达,确保可以对其相关文化进行有效弘扬,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强化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绪。第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进行具体教育工作时,不仅需要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应用书面表达,同时还可以使其能够熟练口述自身想法。第三,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思维发散

  能力是其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能够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综合考虑相关问题,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还可以有效联系现实中的事物。第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美;给学生恰当引导,让学生学会鉴赏美;最后给学生自由空间,让学生创造美。

  重视学生实践,将语文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课本内容创设情境,将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联系学生生活实践,进一步深化课堂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展开描写。我让学生以此作为学生扩展写作的基础,指导学生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自己《美丽的家乡》,有效地将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至课外。

  作为教师,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每次的深入学习都有收获和提高,今后我还会多多学习教育理论,充实自己,让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长丰县杜集镇中心学校袁婷婷)

  篇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心得

  昨天有幸参加了线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要内容和变化”的网络专题培训。郑国民教授围绕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变化,以“价值引领,以文化人”“素养为纲,任务导向”“立足生活,时间主线”“强调情景,主题统整”

  四个方面为主线,阐述了新课标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听后,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

  郑教授的讲座,使我对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教师的教法有了新的认识。

  1、课程实施增强情境性,实践性

  其实,我们在准备公开课时,往往会让孩子做很多的实践准备,比如,搜集资料、拍照片、带实物道具,课前小采访、假期小调查……这些都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情境性和实践性,新版的课程标准更突出了这个实施特性,这其实是育人核心素养目标的一大展现,也要求学生更高的参与度、更强的思辨能力、更好的审美体验。这也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要转变观念,情境性和实践性不仅仅体现在公开课中,更应该切实融入家常课里。

  2、课程内容的变化带动教与学的变革

  核心素养要求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无一不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变革。这都带动着我们教师教法、学生学法相应地改变。教师的能力要求越高了,我们需要学习和教的内容也更多了。唯有终身学习,才会适应时代变革。

  3、语文学习任务群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让我认识到语言文字积累、实用性阅读、文学阅读、思辨性阅读以及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渗透学习任务群,不断地去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阅读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沁入,提高学

  生认知理解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自己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本次线上学习,我不仅快速有效地理解了语文新课标,并且能精准抓住新课标的重点、难点,尤其是新课标的变化和特点。这对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学习,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努力,积极实践。

篇十:大家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怎样的态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学习心得体会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方向,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下,我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全面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出发点,强调语文课程内部的整合,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强调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整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把语文课堂扩展为整个现实生活世界,把语文学习变为学生的真实生活,把以前彼此孤立的、缺乏生机的听、说、读、写各环节,转变为学生充满活力的语言生命实践。将语文课程与道德与法治、历史、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融通,突出体现语文课程综合性学习跨学科的特性。总之,学习新课程标准使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改变了我以往的旧思想、老方法。今后,我将用新教育理念武装头脑,使课堂成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对话,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创新型人才。

  通过此次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课程标准是根据新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地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浏览,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听说能力整合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但当前我国语文课中的口语交际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从考试要求看,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尚未落实;从学生表现看,主动性和参与度均不够,其他国家的口语交际教学为我们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供了借鉴。

  针对课程标准附件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结合日常的教学,我做了如下思考:首先,可以分类推荐。课程标准给的是按文体分类的: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长篇文学名著。我认为可以根据阅读习惯和常见的内容分为:杂志、文学类、自然科学类和历史传记

  类。其次是由课本向外延伸拓展。可以由课文自然延伸。如七上由《陈太丘与友期》延伸到《世说新语》的整本书阅读。重视自读课文后的推荐。还可以根据作家作品推荐。如《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新疆域》,这本书是短篇科普文集,非常适合补充阅读。以上的推荐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对某一专业领域兴趣的培养和集中了解,同时也适合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最后,课外读物一定要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语文阅读基础。老师在推荐读物时,可以遵循从现代文到古文、由短到长、小说散文先行等原则。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十分重要。平日里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家的作品,在较长的假期里推荐学生读一些历史小说及人物传记,不但可以和历史学科进行互补,故事性强的小说也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教学目标就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他们的阅读量,让其更好的参与日常学习与生活。以“单篇精读”为主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夯实学生基础知识,但已不能达到增加学生阅读量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群文阅读”应运而生。它要求教师自主选择和组合一组学习材料,师生围绕这组材料的议题,对所选内容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到求同存异的目标过程。通过群文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阅读信息量、更广阔的阅读平台、更多的能力培养机会。让我们尽最大可能地为学生营造生态、开放的阅读环境,最大程度地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尽情地品味阅读,享受阅读。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经过本次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的学习与分享活动,我意识到新课标是一种新的学习,讲究学生们自主学习;新课标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新课标要求学生语文的学习方式要从单一学习转变为综合性学习;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不断研读新课标,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提升业务能力和专业素

  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效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篇十一:大家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怎样的态度

 学习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7篇)

  篇一:学习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今天聆听了__师范大学___教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解读,有些许收获。___教授从五个方面对新课标进行了解读。

  点关注的问题四个方面进行了解析。其目的就是为了关注学生语言经验的结构化水平。

  在其内。它是一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的课程。

  篇三:学习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我认真观看了__师范大学文学院___老师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的线上讲座,通过这次讲座,我再次树立语文的核心素养理念的价值观,明确了义务教育各学习任务群的关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与普通高中的衔接以及学业质量重点关注的问题。

  新课标与旧版课程标准在课程方案上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完善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的设置以及细化了具体的实施要求。这就更加凸显了语文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在新课标中也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方式,提出了六个学习任务群,在这次讲座中,我认识到这6个学习任务群和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多重对应的关系,或者说是整体对应的关系,每个学习任务群都指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同时各具特色的育人功能,整体推进与侧重发展相结合。这给我在教学中也有了很大的启示,在课程的设计上要有梯度,层层递进,在教学设计中要以螺旋式上升结构,同时在课程内容的讲授中,要体现学科的综合性,将语文的知识学习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融合。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的放矢的选择课程内容,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

  在这次讲座中,也明确指出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习任务

  群与普通高中的衔接,义务教育阶段一到四年级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分别是:语文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文本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普通高中阶段分别是,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将语文的,听、说、读、写,融入到学习群中,并且对每一个阶段的任务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教学建议,这对我们做好。小初高的衔接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讲座中也对学业质量重点关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列举了实例分析,让我知道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估,新课标凸显的人文价值越来越重要,应试教育中,过分追求分数,已经不能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在双减背景下,学生的质量如何评估是我们需要长期探究的问题。我们应该在平常的教学中多运用过程性评价,完整描述核心素养的基本表现是否达成。对学生的评价要多方面综合评价,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品质在教学影响下的积极变化。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将继续学习,领悟其精神。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

  发,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同时我也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先要有一桶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会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

  通过聆听__教授对于语文新课标的解读,全体语文老师们了解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也让教师们对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有了更完整而深刻的认识,明晰自己今后的教学方向。相信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老师们会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保持学习定力,增强自身教学能力。老师们会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将新课标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篇四:学习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_月_日下午,我认真观看了__师范大学文学院__老师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的线上讲座,从中我了解到新课标主要涉及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和加强了学段衔接这五个重大变化。

  通过学习,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错误倾向。让我明白了我们应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即要求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中要具有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别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除此之外,对阅读、写作和学习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确的表述。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在学习方法上,鼓励有独到的见解,鼓励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学习。最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

  我们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共同学习交流。我们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在交流的时候有效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

  有效的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鼓励、甄别和选拔的功能,是为了检查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完善教学过程,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理论还要有实践来践行,我会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听说读写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我会更加努力,开展时效性强的教学活动,不负学生所望!

  篇五:学习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在《新课标》中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核心素养”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培育,“实践”在具体情境中得以开展。缺乏学习情境,实践活动就是没有依托,素养也就无从谈起。知识不根植于情境,就是抽象的,孤立的、静止的、僵化的,就不会在学生的身体里生根发芽,这样靠机械记忆习得的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或无法被运用。

  例如文化自信。

  《新课标》中指出,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

  因此,文化自信的培育,不是靠口头说教来理解抽象的概念,而是要让学生在识字、写字、语言积累、阅读表达中真切感受汉语承载的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以此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内在情感。

  语言运用

  《新课标》中的表述是这样的,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形成个体语言经验,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

  我们一定要厘清一个事实,核心素养的培育根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不能简单地将“双基”等同于素养。现在我们已经愈加清晰的认识到,“知识”的意义已从能够记忆和复述信息转向能够发现、使用信息。素养的本质,就是在做事中完成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语文知识和技能只有在真实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成为学生探究、实践的对象和使用的资源,才有可能

  得到内化、转化,并升华为语文素养,这样的知识和技能才有实际的价值。

  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

  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其主要包括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脱离语言文字的实践来谈核心素养的培育,就如同空中楼阁。

  篇六:学习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深化了课程改革,强化了课程育人功能,逻辑严谨,重点突出,通过新课标学习,我有以下体会:

  一是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

  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第一个方面是文化自信;第二个方面是语言运用,运用是四个方面当中的核心内容;第三个方面,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最后一个方面是审美创造。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系。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并能够活学活用,不是纸上谈兵。

  二是高度重视识字写字。

  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是学生情趣,态度,审美情趣养成的过程。对比以前减少了写字数量,适当减轻了学生的识写负担,体现了多识少写的思想。这样,不但符合低中年跟孩子生理发育的特点。同时也便于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

  在第一学段,新课标已将原来的“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一1000个会写”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将第二学段的“2000个左右会写”减少为“1600个左右会写”。减少了写字数量,适当减轻了学生的识写负担,体现了多识少写的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汉字转化成学生生活中已知的图画,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把识字写字教学由难变易。

  三是“整本书阅读”。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义务教育阶段要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在附录2中,《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由原来的明确提出“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改为:要求“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第一学段阅读与鉴赏学习目标中提到,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第二学段则是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三学段也是阅读整本书,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积极向同学推荐并说明理由。三个学段都提到整本书阅读,每个学段的要求不同,阅读能力不断提升。

  篇七:学习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线上学习了__师范大学文学院__教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全新解读,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一、价值引领,以文化人

  价值引领,以文化人。从课程标准可以看到继承和弘扬优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内容,无论是在我们的课程目标还是在我们的课程内容都得到了一种彰显,在这里可能老师们也一直在关注这个,实际上这里非常重要的就是强调语文课程它的育人价值的一种体现,也是核心素养的这样的一种体现。

  二、素养为纲,任务导向

  素养为纲,任务导向。在这个课程标准里我们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两个体现是素养型的课程目标和结构化的课程内容。那么素养型的课程目标到底是和我们原来的课程目标有什么大的差别或者是差异。结构化的这个课程内容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从课程标准里做了很多的探索。那么这样的一些探索,我们到底怎么来理解和认识?以及我们在未来如何落实?这是这次课标修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这个变化。

  三、立足生活,实践主线

  课程标准当中可以看到就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我们立足

  于学生的生活,强调了实践主线。那么实践的主线,大家可以看到,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做了一定的整合,强调的是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也就是语文实践活动的一种表现。

  四、主题统整,强调情境

  主题统整和强调情境这方面,我们强调真实的语文情境,统整的学习主题,典型的实践活动。那么我刚才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我们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那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当中,我们一直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由于我们的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和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在一定程度制约了我们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真正的落实。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次课标修订的过程当中,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探索和努力。

篇十二:大家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怎样的态度

 学习《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认真研读了《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觉得有以下的几个问题需要关注:

  一、劳动课程核心素养(据《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劳动课程核心素养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

  劳动观念是指在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劳动、劳动者、劳动成果等方面的认知和总体看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基本态度和情感。

  劳动能力是指顺利完成与个体年龄及生理特点相适宜的劳动任务所需的胜任力,是个体的劳动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等在劳动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劳动习惯和品质是指通过经常性劳动实践形成的稳定行为倾向和品格特征。

  劳动精神是指在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培养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在劳动实践中秉持的关于劳动的信念信仰和人格特质。

  二、劳动课程的内容(据《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以任务群为基本单元,构建内容结构。

  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

  1.日常生活劳动立足学生个人生活事务处理,涉及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树立自理、自立、自强意识。

  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任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

  2.生产劳动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体验从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淬炼生产劳动技能,体会物质产品的来之不易,认识劳动与自然界的基本关系。

  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

  3.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中认识社会,树立服务意识,体悟劳动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强化社会责任感。

  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三、劳动课程建构和实施要重视的五个关系(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修订组组长顾建军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观点,2022)

  1.规范与开放的关系。立足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在凸显课程目标、内容结构规范性的同时,注重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力求二者的有机统一,既要防止忽视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基础性、结构性的倾向,避免课程内容的随意化、简单化,又要防止忽视劳动实践内容的多样性、开放性,避免“一刀切”“千人一面”。

  2.劳力与劳心的关系。强调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磨炼意志,同时注重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学创结合,注重劳动实践的价值引领和劳动精神劳动习惯与品质的培养。

  3.劳动与技术的关系。现代芳动具有不同的技术含量,技术是现代劳动的要素,既要遵循芳动教育的基本逻辑,价值理论进行目标与内容的体系建构,又要从劳动的要素出发适当考虑劳动中的技术含量,让学生体验现代劳动形态与方式的最新发展,激发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活力与创造力。

  4.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目标、内容以及实施方式上,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反映优秀文化、适度考虑经典内容,又要彰显时代特征,体现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劳动新形态、新工艺、新方式。

  5.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既要关注学生在个体情境下的自理自立劳动,又要关注其社会场域下的融入新型劳动关系的集体劳动,以便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四、劳动课程实施要突显实践性(据《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劳动课程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注重动手实践、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学创融通,倡导“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学生参与芳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经历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避免单一、机械的劳动技能训练,避免简单的劳动知识讲解,避免缺少实践、过于泛化的考察探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制作、试验、淬炼、探究等方式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感悟和体认劳动价值,培育劳动精神。

  劳动课程以劳动任务群为基本单元,以劳动项目为载体,以学生经历体验劳动过程为基本要求,推动学生“做中学”“学中做”。

篇十三:大家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怎样的态度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小学教师学习感想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小学教师学习感想2022年4月21日,国家教育部重磅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兼具思想性、科学性,立足世界教育改革前沿,描绘了中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育人蓝图。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要反复地研读新课标的内容,力求更快速的领悟课标新精神,弄清楚课程标准的新方向和要求,从而更好的调整自己的日常教学。在此也分享一下个人对新课标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营造积极的课堂生态,构建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尊重与爱英语老师才会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才愿意去学,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创设宽松平等和谐向上的课堂氛围,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注意倾听,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学会倾听,更要向朋友一样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切不可敷衍了事,趾高气扬。在人格上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不仅是孩子的老师,更可以是他们的朋友。教学相长,我们可以互相学习与进

  步。学习语言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交流与沟通,我们要让孩子们在英语课上大胆的去交流,充分的表现语言的魅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都会犯错,更何况孩子们,我们要允许他们犯错,这样才知道他们的问题之所在,为孩子们建立起初步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努力提升自我素养,坚持全英教学,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与学习环境,提升自我感染力,亲和力,并运用肢体语言,说,唱,玩、演等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努力创设生动,有活力的课堂,让学生喜欢英语,爱上英语。

  二、课堂教学强调思维品质培养,特别是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开发学生的潜力,我们教师不要只停留在让学生明白是什么?而要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怎么样?要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达到应有的提高和发展。

  1、我们可以通过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围绕特定的学习目标和语言知识能力的增长点,设计出针对性,操作性,任务性强的多种语言活动任务,让

  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积极合作,成功体验来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我们五年级下册第10课TheGreatWall我们可以提前叫学生搜集与之相关的信息,长城的年龄,长城的长度,它的现状如何,如果你是导游你打算怎样去介绍长城,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它等一些问题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进行讨教学论。这既调动了学生运用语言材料的能力,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寻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自己主动的学习。比如我们的故事课,学生们就可以分小组去进行一个故事改编或者续写,虽然可能只是短短的几句但也是学生共同讨论,发散思维所得出的结果。

  三、教学体现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差异。

  新课标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因此不仅在平时的教学乃至作业设计中,我们都应该应坚持面向全体同学,尊重每一位同学,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习水平,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作业来体现作业的差异性。

  例如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叫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回答难易不同的问题,让每位孩子都能跳一跳就够到了桃子,每个孩子在课堂上

  都能得到重视与尊重。同样在布置作业时,我们可以弄一个作业超市,有必做题,有选做题。让每位孩子根据自身的能力与水平去完成。这样,更多的孩子就会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与意义。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该认真领会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内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精心备课精神饱满,为学生们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使英语课堂充满情趣与活力,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英语。

篇十四:大家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怎样的态度

 正确理解科学施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会

  暑假期间,很多家长给孩子安排了内容丰富的活动,如兴趣班、体能班、亲子旅行等。但还有一类活动不少家长忘了安排,那就是劳动课,特别是体力劳动课。其实,《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时,其中关于每名中小学生都要学会做饭等日常生活劳动的要求曾引起热议。有人直呼:多年前的劳动课如今又回来了。也有人疑惑,都人工智能时代了,劳动课程中的洗碗、拖地、做饭、木工、养殖等内容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设置这些看似简单的体力劳动,不只是看重其创造的实际价值,还是看重这些劳动所能带给中小学生的成长价值。

  与纯脑力劳动相比,体力劳动的最大特征是,除了大脑的参与外,还需要身体的积极主动参与。在这个按动几下按键就能操控手机、家电、交通工具,甚至管理无人港口、无人工厂的时代,流大汗、出大力的“身体在场”的劳动似乎越来越用不到了,事实却并非如此。

  近代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心理起源于动作。在他看来,儿童最初的心理发展主要是靠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获得的。婴幼儿只有抱着枕头才能“思考”与枕头有关的事,放下了枕头就没法在头脑中加工枕头的表象。因此,婴幼儿对身边可及的东西进行触碰、拍打、手撕、嘴咬,都是其形成认知的过程。家长禁止了这些动作和行为,就相当于禁止了其对世界的探索,是不利于婴幼儿心理发育的。即使

  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认知的手段和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增强,但以动作为中介的认知过程对于心理发展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亲身体验获得的成长永远不能为纯粹的大脑加工所替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现代认知理论以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进一步证实了身体参与之于认知活动的重要性。传统认知理论认为,认知的本质是在人脑中发生的类似于计算机的计算过程,其功能独立于环境且与身体无关,因此被称为“离身认知”。但随着研究的进展,心理学家发现,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身体。身体的构造、神经的结构、感官和运动系统的活动方式决定了人类认识世界的风格和方式。认知和身体都嵌入环境,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统一体。这就是被称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过程和自我意识都与具身活动密不可分,身体的自由度影响感知判断。

  因此,高效的学习活动实际上是体验、感知、领悟、反思与行为的整合,是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只强调离身认知参与的教学观(比如背手静坐的听讲模式)对学习效果是不利的。没有具身认知参与的长期活动甚至会影响身心健康,网络游戏成瘾就是典型的反面例证。

  由此可见,“身体在场”的劳动之所以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得到如此重视,或者说体力劳动的价值之所以被重新认识,是因为“身体在场”的体力劳动比脑力劳动更能反映“心

  理起源于动作”的传统心理发展观和“具身认知是智慧起源”的现代认知理论。更重要的是,“身体在场”的劳动要比简单地做一些分散的、无意义的动作或单纯从事艺术活动、观光旅行更有意义和价值。因为劳动是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丰富教育功能的综合性活动,特别是“劳其筋骨”的体力劳动,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不易、见证劳动的成果、形成对劳动的积极情感,深刻认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之于现代社会的价值,改变对劳力者和技术技能岗位的歧视与偏见,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正确观念,拒绝做“眼高手低”的躺平族、啃老族、空谈族,最终为促进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振兴我国的实体经济和建设技能型社会筑牢价值根基。

  为此,家长、学校和社区要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提高认识、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参与一些实质性的、全过程的、有一定强度的、身体在场的劳动,比如完整独立地承担洗衣做饭、照护家人等家庭任务,参加一项干农活、做家具、工地务工、产品制造等生产劳动,加入体验保洁、快递、商超等现代服务业劳动等,相信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一定会收获满满、感受良多并受益终身。

篇十五:大家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怎样的态度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

  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

  ——乌申斯基

  岁月甚好,同学们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几乎大多数的同学在家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主。这话听起来似乎充满讽刺的意味,但事实就是如此,并且我讽刺的那大多数同学中也包括着我自己。以前在家,父母工作比较忙,但是他们对于我的照顾仍然是无微不至的。我的妈妈每天早上都早起好些时间为我准备早饭,到中午还得赶着回来收拾我早上“大战”过的一片狼藉,下午又必须拖着疲惫的身子做晚饭给我吃,尽管如此,我心里没有一丝的愧疚,甚至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

  学校把校园作为我们劳动的实践场所,让我们参与艰苦的劳动并在实践中有所启示。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对校园里的部分区域进行打扫,这不仅仅是我们对于劳动的体验,还是我们对于集体的重新认识以及对自己的重新认识的机会。

  当接到第一节劳动课的任务时,我和同学们没有丝毫的期待,更多的是对于学校这样安排的抱怨。第一节劳动课上,我们小组需要打扫学校的一片草坪。那片草坪里面杂草丛生,空中有嗡嗡叫的飞虫,地上枯黄的树叶散落的到处都是。看着“如此繁重”的劳动,同学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但却又无可奈何,只能不情愿的抄起工具踩入极脏的草坪进行漫无目的、毫无章法的打扫。经过将近俩个小时的打扫,草坪换了一副面貌。当劳动课老师过来验收我们的劳动成果时,一句“第一次就干的这么不错,挺好”使得我俩个小时劳动的疲劳瞬时间跑的无影无踪了。在离开劳动地点时,回头瞅了瞅自己首次劳动课的劳动成果,我心里生出了一种奇怪的成就感,我想这估计就是我此次的收获吧!

  我似乎有点明白高尔基的一句名言了,那句话是这样的:“我知道什么是劳动: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曾今对于“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我从来没有深刻的去认识它,只是在该喊口号的时候便大着嗓门喊一喊就过去了,而劳动却让我对“团结就是力量”有了非常深刻地体会。在每次的劳动课上,劳动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需要带着工具。在打扫草坪的时候需要扫帚、簸箕、铲子和筢子等工具。在第一次劳动课上,大家不懂得分工合作,在挑选工具的时候都挑选比较轻巧的扫帚,导致打扫的时候草坪里面的杂草很难清理,扫到一块儿的垃圾也废了很大的劲才弄进垃圾桶。但是不同的是,在第二节劳动

  课开始之前,每位组员都不再只考虑哪个工具好拿了。有组员首先向劳动课老师问清了课程任务,然后大家商量着把所有该用的工具都带着了,大家也不再耍小聪明逃避自己的任务了,每个人都非常认真的完成自己的部分并帮助其他组员处理一部分比较困难的环节。正是因为这次劳动课上组员之间有如此好的团

  队合作,我们小组此次劳动课提前半个多小时完成了课程任务。所以,“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这句话就在我的第二节劳动课上验证了。

  劳动创造了美好,他是别人对于你劳动成果的认可以及自己内心的感触结合而成的。在我们的汗水浇灌下,校园里的一片片草坪不再杂草丛生,一条条通道都变得整洁干净,同学们看到如此干净整洁的校园,再也不忍将果皮纸屑随意的扔了;在我们的组员合作中,同学们的距离不再遥远,同学们的内心不再被寂寞、恶习所侵占,每个人都对于劳动有了不一样的感觉,这不一样的感觉就是由又苦又累变为了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劳动是非常辛苦的,并不是我矫情才会这么认为的,而是事实本就是如此。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养儿方知父母恩”,而通过这几节的劳动课,我觉得这句话应该改为“劳苦方知父母艰”。当我真正的体会到劳动的辛苦时,我才明白父母是多么的不易了。我开始有点鄙视之前的自己了,那个好吃懒做、不理解父母、把父母的辛劳与付出当成理所当然的自己。我突然间意识到了自己已经不是一个需要父母时刻照顾时刻保护的孩童了,而是一名小学生。之后的路不应该再有父母用肩膀搭起来的台阶,而是我需要自己去用手中的工具区开凿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我和同学们在不远的将来都要步入社会了,曾今的陋习便是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我们只有努力的克服它才能够在不远的将来越走越远,就如同爱因斯坦所说的一般:“成功等于艰苦的劳

  动加正确的方法再加少谈空话。”而劳动便是第一个加数,学校组织劳动课给了我们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这一指引,而至于这一步该怎么样走下去就该看我们自己了。

  劳动可以使我们摆脱三大灾祸,那就是寂寞、恶习和贫困。当我们身上的恶习慢慢泯灭时,那一定是劳动的结果。多次的劳动课不仅没有让我滋生更多的抱怨,反而让我越来越喜欢劳动了。因为劳动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皇帝”,一个在家懒懒散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在初上劳动课时,除了新鲜感之外剩下的就只有抱怨。每上一节劳动课,等待着我们的就是腰酸背疼。第二天清晨便迟迟不愿起床,结果误了时间,造成了恶性循环。但经过更多的劳动课,我们每个人都已有所改变了,变得不怕脏,不怕累,俨然一个劳动者了。我想我们都已经向未来坚定的跨出了第一步。

  劳动还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使我们树立了要服务他人的人生观。它使我们认识到:没有太脏不想干,只有太装不愿干;没有太难做不了,只有太懒不愿做。一把手可以数过来的几次劳动课如白驹过隙,但它使我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它促使我早日摒弃恶习,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重要的是让我懂得了在漫漫人生路上勇挑重担,锐意进取,不畏艰险,奋发有为!

  劳动是一颗丰收的果树,在劳动中我收获了友谊与尊重。先谈谈尊重吧,从前,我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但这几次劳

  动课使得我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同时又得到了他人的尊重。而能够的到尊重的人更易于与他人建立友谊,劳动中的互相帮助使得每位同学的心更加的靠拢,从前互相不了解的人,因为互相的帮助、寥寥无几的鼓励而成为了共同进步的朋友。我认为友谊和尊重是俩个比较神圣的名词,更是俩个值得去拼搏奋斗的名词,所以,这几次的劳动课虽然又累又苦,但是非常的值。

  幸福的泪由劳动的汗水酿成;失望的泪只有用奋斗才能抹去。劳动启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劳动如此,学习如此,工作亦是如此。只有认定目标,脚踏实地,才能“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我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发扬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正视一切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我坚信当我通过不懈的坚持最终达到目的时,幸福就会包围我们。即使一路会坎坎坷坷,即使困难不断,即使艰辛的泪撒了一地,但我相信我们最终还是会做到的。

  最后套用高尔基的一句话来总结八节劳动课后的我的心得: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

  在这个星期里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参加校园劳动活动。我们用自己的双手认真的打扫学校操场,教室一楼的捆书的垃圾,虽然工作都不是很累,但当我们第一眼看到教室一楼有那么多的垃圾时,我还是表现出一种诧异的神态,当时心里只是想着这么多的垃圾究竟何时才能打扫完?这一屡想法在我的脑海里转眼间

  而过,看到自己的同学开始争先恐后的劳动起来,自己立刻投入到劳动中去。你一捆,我一抱,三下五除二的将垃圾装满了整整的一车。望着那一车的垃圾远去,回头看原处,地面上的垃圾已经消失了小半。当地面重新变得干净的那一刻,我看了看手表,这项活动紧紧忙活了一个钟头,再抬头看看同学和老师,笑容在他们的脸上此刻正在绽放。望着被我们收拾干净的地方,我们总是用手轻轻擦去自己脸上辛勤的汗水,在那一刻,我们从内心中感到一种欣慰。

  午后的阳光格外耀眼,我们又开始新的劳动。这一次我们的任务是将教学楼的大门擦拭干净,使之整洁如新。我们被分成两个小组,我们小组负责的是B座的教学楼大门,虽然我们这一组的男生人数少,但是在生活委的带领下,我很快有了劳动的激情,自己拿把椅子,马力的站在上面,用抹布仔仔细细的擦拭大门高处的各个角落。虽然水是冰凉的,但我们在那一刻挥洒的是自己火热的激情。我们的心里就好像被这一轮明媚的太阳照得暖洋洋的。

  俗话说得好,我们就应该多吃苦,多耐劳。今天我们终于迎来这有苦又累的脏活,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依旧是重复先前的准备工作取扫帚,拿铁锹的准备活动。我们班的两名同学依旧是骑着回收垃圾的三轮车早早的赶到体育场。当我们到时,他们已经早早的守候在那里等候着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到来。在老师的号令下,我们立刻动手拿着扫帚“哐哐”地扫起了树叶,残存的树叶

  被我们扫起来几罗,接下来我们的工作就是将它们全部运走,这活干起来一点也轻松不得,当活干完后,才发现自己的双手都已经成灰手,在望望自己的身下,全都渐满了土灰,回到宿舍后忙活半天的清理工作,万事大吉之后,才懒洋洋躺在床上进入自己的梦乡。

  接下来几天的任务就不像清扫树叶那样辛苦,依旧是重复着以前的准备工作,幸运得是我们不用再吃灰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在图书馆,教学楼,操场附近的地方清扫垃圾,活虽然不多,但我们的积极劳动性却从未减弱,反而越干越兴奋。

  一周劳动如白驹过隙,但它让我对劳动有了更深的转变,让我的思想发生了质的转变。它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劳动人民的不易,更让我们要尊重清洁工人每天劳动的成果。要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校园,保护校园中的环境需要你我共同来维护。劳动让我体会到只有吃苦耐劳,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才能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同时它让我明白个人的努力是微不足道的,人多才力量大!

  经过一个星期的劳动,我们有艰辛的付出,也有劳动后的回报,我们付出的是体力上的汗水,收获的是精神上的升华。

  欧文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恰是这次劳动周,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真切与深入的理解。劳动周期间,我们每天从事的都是擦玻璃、拖楼梯一类简单的劳动,有的在宿舍打扫卫生,冲洗公共卫生间在这些岗位做的事情都很小,也很琐碎,需要耐心和认

  真。可能很多同学不屑于做这样的小事,总想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其实做什么事都需要脚踏实地,需要把每个细节做好。没有在每件事情上的认真负责精神,任何事情都不会办好。古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吗?我们要培养的就是这种做事情干工作的良好品质。

  这次的劳动也让我们明白了学会劳动的重要意义。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在校的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问题。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我们应该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由此联系到我们以后的工作,就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我们需要靠双手来创造生活,需要靠技能来创造明天,因此更需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次劳动使我体会到了工人的艰辛,社会上的压力。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不要向以前一样轻视劳动。劳动周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创造世界的真理,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劳动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做人的态度。

  劳动还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使我们树立了要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人生观。它使我们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

  10月15日,学校组织我们去了沙河子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校

  进行学习体验。

  我在去的一周前就听说了这次活动,不但心情兴奋,而且对这次活动充满了期盼。于是我提前三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终于到了实践活动的那一天了。我们都背着沉重的书包,怀揣着激动的心情走上了车,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我们不知不觉就到了基地。

  校长讲话之后,我们进行了军事模拟训练,我们像真正的军人那样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军歌、喊着强劲有力的口号。晚上我们进行了自主生活实践,离开妈妈和同学一起住在一铺大炕上,别提大家有多高兴了。但是我们太高兴了,以至于教官都来警告我们不要睡得太晚。

  第二天早晨,教官指导我们像军营里那样整齐的叠被褥,我们认真的学着。早餐之后,我们学习了消防知识,并进行了逃生演习。然后,大家就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到了苞米田,我因为以前去农村玩过,还以为自己掰苞米会很有经验,可是一进苞米地,竟然没找到一穗成熟的苞米,后来经过教官的指点才找到,但是一掰苞米才发现并不容易,我费了很大劲才掰下一个来。

  第三天中午,我们吃了大家亲手包的饺子之后就快乐地离开了难忘的教育基地。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在集体中感受了团队精神,体验了军营生活,培养了自己的组织纪律观念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并且领略了田园风光,享受了收获的喜悦,在自主生活实践中,我感到

  了自主生活的有趣和美好,积累了成长的经验,体会了生活的真谛。

  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在一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

  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

  实践中实现的。

推荐访问:大家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怎样的态度 是怎样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