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张雪门幼稚师范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师的培养(10篇)

张雪门幼稚师范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师的培养(10篇)

时间:2022-11-19 11:4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张雪门幼稚师范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师的培养(10篇)张雪门幼稚师范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师的培养  在我国,比较有影响的课程设计包括张雪门的“行为课程”理论、陈鹤琴的“活教育”课程观等。“行为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适应生长的一切有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张雪门幼稚师范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师的培养(10篇),供大家参考。

张雪门幼稚师范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师的培养(10篇)

篇一:张雪门幼稚师范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师的培养

  在我国,比较有影响的课程设计包括张雪门的“行为课程”理论、陈鹤琴的“活教育”课程观等。“行为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适应生长的一切有价值的材料”,对学前儿童来说,生活就是教育。而“行为课程”就是指孩子们在学前教育机构生活的实践,它强调的是以儿童行为为中心,注重行为的实践,并依据儿童的生活经验、兴趣和能力,拟定中心活动,配合实际教材,如扫地、种植、挑水、拔草等进行教育活动的实践。因此,在张雪门看来,教师一定要注意儿童的实际行为,要常常运用来自生活的力量。他认为,教师若真的这样做了,那就是行为课程。

  一、幼儿园课程的本质是经验与行为

  课程的本质,集中地反映课程的基本特性。那么课程是什么呢?从他的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张雪门关于课程本质的理解在不同的时期发生了一些变化,经历了从“经验”到“行为”的转变。

  在早些年的著作《幼稚园的课程》中张雪门认为:“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幼稚园的课程是什么呢?“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

  何为行为课程?“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这份课程包括了工作、游戏、音乐、故事等材料,也和一般的课程一样,然而这份课程,完全根据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幼稚园课程应强调直接经验。行为课程“首先应注意的是实际行为,凡扫地、抹桌、熬糖、炒米花以及养鸡、养蚕、种玉蜀黍和各种小花,能够实际行动的,都应让他们实际去行动。从行动中所得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拖驮环境的能力。游戏、故事、唱歌等教材虽然也可以表演,然而代表不了实际行为。”

  从张雪门的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强调让儿童在亲身的行动和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这样的经验对儿童发展才更有价值。因此可以说,张雪门先生对幼稚园课程的理解更深入更科学了。

  二、课程和教材来源于儿童直接的活动

  课程是经过选择的有价值的经验,是儿童的直接的实际的行为和活动。课程是儿童生长需要的材料。而儿童不仅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因此,为儿童发展所选择的经验,必须具有社会意义,同时又必须适合儿童发展的需要,但首先应从儿童的生活环境中搜集材料。这些材料的来源,“仍不外由于儿童的本身和其所接触到的环境。”即是说,幼稚园课程来源于学前儿童直接的活动。

  教材是课程的支柱,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实现手段。课程确定以后,选择和编写教材就成为非常关键的因素。根据这四种活动及其要求,张雪门把幼稚园课程划分为以下具体内容,这些具体内容就形成了幼稚园的教材。

  首先,张雪门先生确定了选择幼稚园教材的标准或条件。他认为,教材的功能在于满足儿童的需要,自然应在儿童的生活里选材。教材应该从儿童的直接经验中选择有价值的部分,加以合理的组织。

  真正适合儿童发展的教材,应该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教材必须合于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

  儿童必须学习人类积累下来的经验。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的,人类积累的经验的价值也是变化。从古代遗传下来的有价值的经验,不一定符合现实生活的需要,有的甚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而儿童是现实生活中的儿童,他们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发展的。因此,为儿童选择的经验,应该适合现实生活的需要。

  2、教材必须合于社会普遍生活的标准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地,从北到南,各地差异比较大,所编写的教材,不能把全国各地的所有情况都照顾到,而各地的情况有是时刻在变化的。因此,教材应该符合社会普遍生活的标准,只能注意最大多数的普遍要求。

  3、教材必须合于儿童目前生长阶段的需要

  进幼稚园的儿童,他们“非动作无以促进生活的健全,也非动作无以满足好奇的欲望。”“不是动这样,便是动那样。动作是整个的,其流转演变,无痕迹可分,知识技能仅为动作的结果而已!”“所以教材要适合儿童生长现阶段中的需要,得看能不能抛开分类的抽象知识,变成了直接的具体的行动。”

  4、教材必须合于儿童目前的学习能力

  教材应适合现代儿童的学习能力,诸如摇船、荡秋千等,可以用来联系儿童的平衡感;用抛球可以发展儿童的投准;用堆积木、修铁道、盖楼房、种玉米等,可以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与能力等等。

  上述四种标准是互相联系的,选择教材,应该进行全面的思考。

  三、幼稚园课程的特点:整个的、直接的、偏重个体发育的。

  1、整个的:幼稚园的课程不能像中学和大学的课程一样采用分科组织,而是“一种具体的整个活动。”在幼稚园,各种科目都变成儿童生活的一面,不能

  分而且不必分。“不独这科与那科不分,有时候甚至一种科目当作儿童自己生活之表现,科目与人都无法分了”。

  2、直接的:幼稚园的课程应注重儿童的直接经验,让儿童通过亲身活动来获得经验,对儿童具有更大的发展价值。

  3、偏重个体发育

  :幼稚园时期,儿童正处于6~7岁以下,其身体的发展比其他任何时候都迅速,而且儿童的情绪、兴趣、性情等心理的发展,都与这个时期有密切关系。所以,幼稚园课程应更多地重视儿童本体,而不是强调社会制约性,同样不能过多地强调间接经验和知识。

  四、幼稚园课程的编制

  :学科式的课程不适合儿童生活

  如何编制幼稚园课程?张雪门认为首先必须明确“儿童是什么”。为此,他提出了五个小问题:儿童是不是和空的东西一样?儿童是不是和植物一样?儿童是不是和动物一样?儿童是不是从不完备到完备的一段里程?儿童究竟是什么?

  儿童是生长的有机体。儿童的全部生活是人的生长的一段,他有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他用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与其当时的环境相接触,因而发生交互的反应,促进自己的生长。这就是儿童的本体。

  儿童因身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生长,在这种生长的过程中,儿童获得的是经验。人类的经验按其性质分为三种:认识、知识、技能。这三种经验不一定能同时获得。而即使获得的经验,也要经过重新构建和改造。按范围来讲,经验有自然经验和人为经验。自然经验无目的,在生长上是堆积的经验;人为的经验是有目的的,按一定的步骤所获得的,在生长上是有机的经验。

  张雪门认为,编制幼稚园课程时应特别注意三点:

  1、幼稚生对于自然界和人事界没有分明的界限;他们看宇宙间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整个儿的。

  2、幼稚生时期,满足个体的需要,实甚于社会的希求;编制课程时,不能忽视社会的希求,但更应注意儿童现在的需要和能力。

  3、幼稚园的课程,应根据儿童自己直接的经验。

  因此,幼稚园的课程不能是学科式的,学科式的课程不适合儿童生活的。

  根据幼稚园课程的特点,张雪门构建了幼稚园课程结构和相应的教育目标。认为幼稚园课程由游戏、自然、社会、工作与美术、故事和歌谣(言语与文学)、音乐、常识等方面组成。每一方面都包括许多具体的内容。

  张雪门是20世纪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具有杰出贡献的教育大家,在幼教改革之路上,他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就是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这些思想也必定在幼儿教育之路上引领着我们,为我们指明方向,将我们带到科学教育幼儿的大道上。

  【附】陈鹤琴的“活教育”课程观针对传统教育书本万能的旧观念所形成的课程固定、教材呆板的死教育现象,分别在学前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实施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独特观点。陈鹤琴在研究20世纪20、30年代学前教育课程实际的基础上,从身体、智力、情感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学前教育目标。他认为,教育目标首先要解决“做怎样的人”的问题。即培养出的人应该具有“同情心和服务他人的精神”;“应有健康的体格,养成卫生的习惯,并有相当的运动技能”;“应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表意的能力”;“应能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养成欢天喜地的快乐精神,消除惧怕情绪。”根据这个目标,他认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注重儿童的生活环境,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自然环境包括动物、植物和各种自然现象,如春天的桃花、杏花、杨花、柳絮,夏天的雷鸣电闪、荷花,秋菊和冬雪等。社会环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环境,是人文环境,对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具有更大的作用。在课程内容组织上强调课程结构的整体性,并以人的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作比喻,创造性地提出了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就像人的五个手指,共同构成了具有整体功能的手掌。在课程实施上,提出了“整个教学法”,也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

  【评:在20世纪的中国教育界,有四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们在事业上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尊重,亲密合作,共求进步;他们的高尚风范在幼教领域中反映得尤为显著,他们对幼儿教育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国幼儿教育的先驱。这四位教育家是谁?就是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他们的思想极其相似,追根溯源,全部来自美国的杜威先生。】

  张雪门(1891~1973),浙江鄞县人,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早在三十年代,他就与我国的另一位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他一生潜心研究学前教育,特别是幼稚园教育,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写出了进200万字的著作,大大丰富了我国学前教育思想宝库。在他的著作中,有关幼稚园课程方面的理论与思想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这些著作主要包括:《幼稚园的研究》《幼稚园课程编制》《课程组织法》《幼稚园教育概论》《幼稚园教材研究》《幼稚教育新论》《中国幼稚园课程研究》《增订幼稚于思念行为课程》等。这些著作被收入戴自俺主编、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上、下卷)。虽然这些著作的许多内容是重复的,但是,从中我们能够非常明显地张雪门先生的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思想。这些思想涉及课程的本质、幼稚园课程的内容与来源、幼稚园课程的编制与组织的等方面,而他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则集中地体现在他的“行为课程”的理论与思想。

  (一)课程的本质是经验与行为

  研究课程,不能不探讨课程的本质问题。课程的本质,集中地反映课程的基本特性。那么课程是什么呢?从他是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张雪门关于课程本质的理解在不同的时期发生了一些变化,经经历了从“经验”到“行为”的转变。

  在早些年份的著作《幼稚园的课程》中张雪门认为,“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幼稚园的课程是什么呢?“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上卷24页)

  由上可见,课程就是经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张雪门先生并不把所有的自然经验都看作课程。因为自然经验太、零碎太紊乱,自然经验的获得太不经济,自然经验仅有适合简单环境的常识,不足以供高深专业的需求。在他看来,课程是有选择的经验,是有价值的经验,“是适应生长基本价值的选品,岁时代而变迁”。张雪门先生批判了当时学校把课程仅仅看作是“知识

  ”乃至“书本”的倾向,认为要改造民族,首先要打破有关课程的谬见,恢复课程的本来面目。课程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课程原是人类生活有价值的经验。只为这些经验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绝大的帮助,所以人类要想满足自己的需要、适合社会的生活,便不得不想学得这些经验。”(上卷,178)而“其实课程的范围很大,技能、知识、兴趣、道德、体力、风俗、理礼节种种的经验,都包括在课程里。”(上卷,339)“课程非但是人类生活的经验,尤其是有价值的经验的选品。”(上卷,339)这些经验不是一经过选定就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需要有变迁,适应时代的经验于是也有变迁,而课程的内容更不得不随之而变。“所谓变更课程的内容者,不过适应当代的需要,以合于生长的原则罢了。”(上卷,340)

  课程是一个变化的范畴和概念,人们对于课程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张雪门先生也是这样。在20世纪30年代,他把课程主要理解为经验,经过选择的有价值的经验和材料,这种经验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到60年代,他对课程的本质有了新的理解。在《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中,张雪门提出了“行为课程”的概念,并系统论述了他关于行为课程的思想。何为行为课程?“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这份课程包括了工作、游戏、音乐、故事等材料,也和一般的课程一样,然而这份课程,完全根据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下卷1088)幼稚园课程应强调直接经验。行为课程“首先应注意的是实际行为,凡扫地、抹桌、熬糖、炒米花以及养鸡、养蚕、种玉蜀黍和各种小花,能够实际行动的,都应让他们实际去行动。从行动中所得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拖驮环境的能力。游戏、故事、唱歌等教材虽然也可以表演,然而代表不了实际行为。”

  从张雪门的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课程本质的理解从经验转到行为,只是从重点为经验转向重点为行为,或者说是注重经验到注重直接的经验。他强调让儿童在亲身的行动和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这样的经验对儿童发展才更有价值。因此可以说,张雪门先生对幼稚园课程的理解更深入更科学了。

  (二)课程和教材来源于儿童直接的活动

  课程是经过选择的有价值的经验,是儿童的直接的实际的行为和活动。课程是是儿童生长需要的材料。而儿童不仅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因此,为儿童发展所选择的经验,必须具有社会意义,同时又必须适合儿童发展的需要,但首先应从儿童的生活环境中搜集材料。这些材料的来源,“仍不外由于儿童的本身和其所接触到的环境。”即是说,幼稚园课程来源于学前儿童直接的活动。

  那么,儿童的直接的活动有哪些呢。张雪门认为,可以构成儿童课程来源的直接的活动有如下四种:1.儿童自发活动;2.儿童与自然界接触而升的活动;3.儿童与人事界接触而剩生的活动;4.人类聪明所产生的经验,而合于儿童的需要者。

  教材是课程的支柱,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实现手段。课程确定以后,选择和编写教材就成为非常关键的因素。根据这四种活动及其要求,张雪门把幼稚园课程划分为以下具体内容,这些具体内容就形成了幼稚园的教材。

  首先,张雪门先生确定了选择幼稚园教材的标准或条件。他认为,教材的功能在于满足儿童的需要,自然应在儿童的生活里选材。教材应该从儿童的直接经验中选择有价值的部分,加以合理的组织。但是仅仅这样,显然还是不够的。真正适合儿童发展的教材,应该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教材必须合于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

  儿童必须学习人类积累下来的经验。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的,人类积累的经验的价值也是变化。从古代遗传下来的有价值的经验,不一定符合现实生活的需要,有的甚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而儿童是现实生活中的儿童,他们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发展的。因此,为饿儿童选择的经验,应该适合现实生活的需要。

  2.教材必须合于社会普遍生活的标准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地,从北到南,各地差异比较大,所编写的教材,不能把全国各地的所有情况都照顾到,而各地的情况有是时刻在变化的。因此,教材应该符合社会普遍生活的标准,只能注意最大多数的普遍要求。

  3.教材必须合于儿童目前生长阶段的需要

  进幼稚园的儿童,他们“非动作无以促进生活的健全,也非动作无以满足好奇的欲望……不是动这样,便是动那样。动作是整个的,其流转演变,无痕迹可分,知识技能……仅为动作的结果而已!所以教材要适合儿童生长现阶段中的需要,句得看能不能抛开分类的抽象知识,变成了直接的具体的行动。”

  4.教材必须合于儿童目前的学习能力

  教材应适合现代儿童的学习能力,诸如摇船、荡秋千等,可以用来联系儿童的平衡感;用抛球可以发展儿童的投准,用堆积木、修铁道、盖楼房、种玉米等,可以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与能力;等等。

  上述四种标准不是各自分裂的,而是互相联系的。选择教材,应该进行全面的思考。

  (三)幼稚园课程的特点和编制

  幼稚园课程是为幼稚园的儿童所设计和准备的,应能促进儿童健康活泼的发展。因此,幼稚园课程必须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那么这样的课程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

  1.整个的幼稚园的课程不能像中学和大学的课程一样采用分科组织,而是“一种具体的整个活动。”在幼稚园,各种科目都变成儿童生活的一面,不能分而且不必分。“不独这科与那科不分,有时候甚至一种科目当作儿童自己生活之表现,科目与人都无法分了”。

  2.直接的中小学似的课程多偏重于间接经验,而幼稚园的课程应注重儿童的直接经验。让儿童通过亲身活动来获得经验,对儿童具有更大的发展价值。

  3.偏重个体发育

  中小学时期,课程虽然也注意儿童的生理与心理需要,但不像幼稚园时期分量大。幼稚园时期,儿童正处于6~7岁以下,其身体的发展比其他任何时候都迅速,而且儿童的情绪、兴趣、性情等心理的发展,都与这个时期有密切关系。所以,幼稚园课程应更多地重视儿童本体,而不是较地强调社会制约性,同样不能过多地强调间接经验和知识。

  张雪门认为,编制幼稚园课程时应特别注意三点:

  1.幼稚生对于自然界和人事界没有分明的界限;他们看宇宙间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整个儿的2.幼稚生时期,满足个体的需要,实甚于社会的希求;编制课程时,不能忽视社会的希求,但更应注意儿童现在的需要和能力。

  3.幼稚园的课程,应根据儿童自己直接的经验。

  因此,幼稚园的课程,不能是学科式的;学科式的课程不适合儿童生活的。

  根据幼稚园课程的特点,张雪门构建了幼稚园课程结构和相应的教育目标。认为幼稚园课程由游戏、自然、社会、工作与美术、故事和歌谣(言语与文学)、音乐、常识等方面组成。每一方面都包括许多具体的内容。

  游戏活动:感觉游戏、竞争游戏、社会性游戏、猜测游戏、表演游戏、节拍游戏等;

  自然活动: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观察自然现象、旅游参观、科学小实验等;

  社会活动:有关家庭的认识活动、参观附近的社会场所和设施、了解各种职业的活动、了解其他社会团体的活动、节日和纪念日活动等;

  工作和美术活动:参加家庭与学校的工作、模拟成人的职业工作、模仿成人家庭的工作、美术工艺活动等;

  言语文学活动:自由谈话、特殊谈话、有组织的团体谈话和活动、述说故事(动物故事、神仙故事、浅近的科学故事、笑话、寓言、名人故事、传说)和歌谣(儿歌、民歌、谜语、游戏歌)等;

  音乐活动:听音乐、辨音、拟音、唱歌、演奏简单的乐器等;

  常识活动:关于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活动,关于家庭、邻里、工厂、商店、公共机关和社会团体方面的认识活动,关于节日和纪念日的活动,以及其他自然方面的活动。

  (四)幼稚园课程的编制

  如何编制幼稚园课程?张雪门认为首先必须明确“儿童是什么”。为此,他提出了五个小问题:儿童是不是和空的东西一样?儿童是不是和植物一样?儿童是不是和动物一样?儿童是不是从不完备到完备的一段里程?儿童究竟是什么?

  儿童是生长的有机体。儿童的全部生活都的生长的一段,他有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他用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与其当时的环境相接触,因而发生交互的反应,促进自己的生长。这就是儿童的本体。

  儿童因身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生长,在这种生长的过程中,儿童获得的是经验。人类的经验按其性质分为三种:认识、知识、技能。这三种经验不一定能同时获得。而即使获得的经验,也要经过重新构建和改造。按范围来讲,经验有自然经验和人为经验。自然经验无目的,在生长上是堆积的经验;人为的经验是有目的的,按一定的步骤所获得的,在生长上是有机的经验。

  张雪门,幼年研读四书五经,后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四中学(现宁波一中),1912年就任鄞县私立星荫小学校长。他在青年时期就对幼儿教育发生兴趣,通过到沪宁一带参观,目睹当时一些日本式的蒙养园或教会办的幼稚园对幼儿的不良影响,深感痛心,遂立志投身幼教。1918年,他与几位志趣相投者创立了当地第一所中国人自办的幼稚园——星荫幼稚园,并任园长。1920年4月,又与人合办两年制的幼稚师范。同年,应邀到北平任孔德学校小学部主任,并考察平津幼稚教育。1924年去北平大学任职员,同时在教育系学习。在学习期间,他得到教育系主任、中共党员高仁山先生的悉心指导,计划用一年时间研究福禄贝尔,一年时间研究蒙台梭利,再用一年时间研究世界各国的幼稚教育,然后以毕生精力研究我国的幼稚教育。不久,他的译著《福禄贝尔母亲游戏辑要》和《蒙台梭利及其教育》相继问世。

  早在本世纪30年代,张雪门就曾根据教育目标的不同,把中国的幼稚教育分为4类:

  培植

  他认为清末仿效日本办理的蒙养院就属于这一类。它们都是以“陈腐的学问,忠孝的道德,严格的管理,再加上劳心而不劳力的培养”,为造就士大夫服务的。他在1933年发表的《我国三十年来幼稚教育的回顾》一文中,对这类日本式蒙养院还曾作了这样的描述:“他们将谈话、排板、唱歌、识字、积木等科目,一个时间一个时间规定在功课表上,不会混乱而且也不许混乱的,教师高高的坐在上面,蒙养生很端正坐在下面。教师教一样,学生学一样,全部活动不脱教师的示范,儿童不能自己别出心裁,也不许其别出心裁。至于各种工具和材料,如果教师不给,儿童自然不能自由取用,且放置的地方很高,儿童虽欲取而不得,……在这种教育底下,……儿童是被动的、双方都充满了压迫的苦闷。所学的全是零零碎碎的知识技能,都是浮面的,虚伪的,日子稍久就立刻忘怀了。”在这里他对蒙养院管理上的严肃主义的弊端的揭露可以说是十分具体、十分深刻的。

  培养

  他指出,教会办的幼稚园,都是以宗教为本位的,它们在教育目标方面,总是以***教徒为标准,力图通过宗教教育毒害幼儿,使之将来成为虔诚的信徒和帝国主义温驯的奴仆。张雪门对这类教会幼稚园也曾作了具体描述,说他们“有美丽的教室,小巧的设备,在一时动作以后茶点以前,儿童们一定要闭一会儿眼睛,他们的小嘴一定还要唱一首祷告的歌曲;早晨相见,放学话别,‘上帝祝福’诗一样的调子,全从舌端跳到恬静的空中,飘宕在这边那边。他们的心儿是甜美的,精神是活泼的。因为他们所受的材料都是从西洋直接的翻译过来,是已经经过了多少教育者的匠心精选。至于教法,也是向西洋局部的摹拟。这种教育多半操于一知半解西洋传教士的太太们,利用国内教会出身年轻的女子。”张雪门对此和许多爱国者一样,深感痛心,在许多著作中都抨击了这种奴化教育。他认为教会幼稚园的保姆只是为教会尽职而不是为教育服务,她们关心的是宗教而不是

  孩子。并尖锐地指出教会幼稚园作为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工具,它所起的作用“消极的是在减弱中国民族的反抗,积极的是在制造各国的洋奴。”

  发展

  他指出这种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着重于使儿童以最大、最多的思考机会,是从意大利和美国传入我国的。前者通过教具进行日常生活的训练、感官的训练和知识的训练;后者则利用生活环境中日常所见所闻的事物为教学材料,按时令的变化,从儿童的动机和需要出发设计和编制课程。而在这两种教育思想中,美国的儿童本位教育思想对我国幼教界的影响,又远胜于意大利的儿童本位教育思想的影响。他本人原来也是赞成这种儿童本位教育思想的,但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前,他已认识到这种观点完全不适应我国当时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认为教育如果不考虑社会需要,那就没有多大效果。

  改造

  他认为“中国社会的贫、弱、愚、私则在于国内封建的势力未曾铲除,而国际上帝国主义的侵略日益加甚。此后若诚欲改革中国社会的病态,走上光明的大道,”则其革命不在枪炮而在教育,应通过教育“培养国民生产的习惯与兴趣,团结的能力,客观的态度,自动的精神,并唤起民族的意识及反帝国主义的情绪。”所以,教育是改造中国的关键,而幼稚教育应居其始。他强调的儿童,便是下一代的民族,凡现代中华民族应负的使命,儿童虽小,也决不例外,他认为优秀民族实基于幼稚教育,并提出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有4项具体目标:“一是铲除我民族的劣根性;二、唤起我民族的自信心;三、养成劳动与客观的习惯态度;四、锻炼我民族为争中华之自由平等而向帝国主义作奋斗之决心与实力。”基于这种认识,他主张幼稚教育必须是根据三条原则: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二是国家民族的需要;三是儿童的心理发展。因为这样才能培养儿童的伦理观念、民主生活和科学头脑。总之,他认为幼稚教育的目标必须随时代的前进而改变,符合时代的需要和造就中华民族优秀的新一代的要求。

  张雪门最主要的思想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行为课程理论

  张雪门思想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他的行为课程理论。所谓课程,在张雪门的早期思想中将它理解为经验,他在《幼稚园的研究》中提到:“课程是什么?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

  他强调“幼稚生对于自然界和人世界没有分明的界限,他看宇宙间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整个儿的。”所以他认为在编制课程的时候不能完全将自然和社会割裂开来,这不符合幼儿的实际。另外他认为“幼儿园的课程,须根据儿童自己的直接经验”,也就是要根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编制课程。

  关于行为课程的方法,张雪门认为应该采用单元教学法,认为应该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不同内容有机结合,这一点与陈鹤琴的教育方法相似。

  二、关于见习和实习

  早在上世纪初期,张雪门就认识到了幼稚园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幼儿,对于幼儿教师的教育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当时,我国幼儿教师的培养存在幼师不了解幼儿的问题,在幼稚师范学校的学习都是教科书上的活动,准幼师们都成了只会纸上谈兵的人物,而甚少有与儿童接触的机会。张雪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幼儿教师的见习和实习思想,强调真正知识的获得,是通过自己直接经验的获得,也就是要自己动手实践——即“骑马者应从马背上学”的观点。

  关于见习实习思想,张雪门特意编写了《实习三年》一书,他认为实习包括这样几个部分:一是参观,用以帮助形成对幼儿园的基本观念;二是见习,张雪门认为:“见习是把师范生从参观中所得的经验,再经过一次行为的表演,使得他们的认识更清楚,管你那更坚定。”三是试教,即让师范生们参与幼稚园的事物处理,包括行政、教师业务等。四是辅导社会建设。

  张雪门见习实习的思想很好地实现了书本与实践之间的集合,让师范生有机会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结合实际更灵活的学习教科书上的知识,对我们现在的幼儿示范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

  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是在继承杜威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总结出来的。当时中国的幼稚教育主要是日本办的蒙养院和教会办的幼稚园,一个是为了培植士大夫,一个是为了宣扬宗教思想,根据这一现状,张雪门提出“我们的幼稚教育的目的,应完全以儿童为本位”。也就是要根据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出发,给儿童更多的空间去实践、思考。这与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认为儿童是教育的主体有很大相似之处。

  另外,研究中国当时学前教育家的思想就会发现,张雪门,陈鹤琴,陶行知的思想都有许多相通之处。张雪门的行为课程强调“课程即经验”,强调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而陈鹤琴的“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核心正是让幼儿动手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其次张雪门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强调幼儿教育要贴近幼儿的实际,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这也与陈鹤琴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有重合的部分。这些教育家的思想一方面都传承了杜威的思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当时的国情,对我们现代的学前教育事业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纵观张雪门的一生,都是在为幼教事业奔波忙碌着,即便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他与我国幼儿教育家们也仍然致力于创办幼儿教育学校,等到抗战结束,他更是去到台湾进行幼儿教育工作,直到晚年因为眼疾不得不离开育幼院,但是在

  疾病缠身的情况下,他仍然编写了《幼稚教育》、《幼稚园行为课程》等专著。他的对幼教事业执着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幼儿老师学习。

篇二:张雪门幼稚师范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师的培养

  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综述

  课程是经过选择的有价值的经验,是儿童的直接的实际的行为和活动。课程是儿童生长需要的材料。而儿童不仅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因此,为儿童发展所选择的经验,必须具有社会意义,同时又必须适合儿童发展的需要,但首先应从儿童的生活环境中搜集材料。这些材料的来源,“仍不外由于儿童的本身和其所接触到的环境。”即是说,幼稚园课程来源于学前儿童直接的活动。

  张雪门

  课程教育

  课程

  经验与行为

  张雪门(1891~1973)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家,被誉为“当代幼教宗师”。他在半个多世纪的躬身实践中,提出的幼稚园教育理念、幼师专业课程体系、行为课程理论、幼稚园科学教育等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事业有重要意义。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关于张雪门思想研究的资料并不丰富,不胜遗憾。

  早在20世纪30年代,张雪门就与我国的另一位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他一生潜心研究学前教育,特别是幼稚园教育,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写出了进200万字的著作,大大丰富了我国学前教育思想宝库。在他的著作中,有关幼稚园课程方面的理论与思想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这些著作主要包括:《幼稚园的研究》《幼稚园课程编制》《课

  程组织法》《幼稚园教育概论》《幼稚园教材研究》《幼稚教育新论》《中国幼稚园课程研究》《增订幼稚于思念行为课程》等。虽然这些著作的许多内容是重复的,但是,从中我们能够非常明显地了解张雪门先生的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思想。这些思想涉及课程的本质、幼稚园课程的内容与来源、幼稚园课程的编制与组织的等方面,而他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则集中地体现在他的“行为课程”的理论与思想。

  一、课程的本质是经验与行为

  研究课程,不能不探讨课程的本质问题。课程的本质,集中地反映课程的基本特性。那么课程是什么呢?从他的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张雪门关于课程本质的理解在不同的时期发生了一些变化,经历了从“经验”到“行为”的转变。

  在早些年份的著作《幼稚园的课程》中张雪门认为,“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幼稚园的课程是什么呢?“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

  由上可见,课程就是经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张雪门先生并不把所有的自然经验都看作课程。因为自然经验太零碎太紊乱,自然经验的获得太不经济,自然经验仅有适合简单环境的常识,不足以供高深专业的需求。在他看来,课程是有选择的经验,是有价值的经验,“是适应生长基本价值的选品,随时代而变

  迁”。张雪门先生批判了当时学校把课程仅仅看作是“知识”乃至“书本”的倾向,认为要改造民族,首先要打破有关课程的谬见,恢复课程的本来面目。课程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课程原是人类生活有价值的经验。只为这些经验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绝大的帮助,所以人类要想满足自己的需要、适合社会的生活,便不得不想学得这些经验。”而“其实课程的范围很大,技能、知识、兴趣、道德、体力、风俗、理礼节种种的经验,都包括在课程里。”“课程非但是人类生活的经验,尤其是有价值的经验的选品。”这些经验不是一经过选定就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需要有变迁,适应时代的经验于是也有变迁,而课程的内容更不得不随之而变。“所谓变更课程的内容者,不过适应当代的需要,以合于生长的原则罢了。”

  课程是一个变化的范畴和概念,人们对于课程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张雪门先生也是这样。在20世纪30年代,他把课程主要理解为经验,经过选择的有价值的经验和材料,这种经验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到60年代,他对课程的本质有了新的理解。在《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中,张雪门提出了“行为课程”的概念,并系统论述了他关于行为课程的思想。何为行为课程?“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这份课程包括了工作、游戏、音乐、故事等材料,也和一般的课程一样,然而这份课程,完全根据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

  动。”

  幼稚园课程应强调直接经验。行为课程“首先应注意的是实际行为,凡扫地、抹桌、熬糖、炒米花以及养鸡、养蚕、种玉蜀黍和各种小花,能够实际行动的,都应让他们实际去行动。从行动中所得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拖驮环境的能力。游戏、故事、唱歌等教材虽然也可以表演,然而代表不了实际行为。”

  从张雪门的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课程本质的理解从经验转到行为,只是从重点为经验转向重点为行为,或者说是注重经验到注重直接的经验。他强调让儿童在亲身的行动和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这样的经验对儿童发展才更有价值。因此可以说,张雪门先生对幼稚园课程的理解更深入更科学了。

  二、课程和教材来源于儿童直接的活动

  课程是经过选择的有价值的经验,是儿童的直接的实际的行为和活动。课程是儿童生长需要的材料。而儿童不仅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因此,为儿童发展所选择的经验,必须具有社会意义,同时又必须适合儿童发展的需要,但首先应从儿童的生活环境中搜集材料。这些材料的来源“仍不外由于儿童的本身和其所接触到的环境。”即是说,幼稚园课程来源于学前儿童直接的活动。

  那么,儿童的直接的活动有哪些呢。张雪门认为,可以构成儿童课程来源的直接的活动有如下四种:(1)儿童自

  发活动;(2)儿童与自然界接触而生成的活动;(3)儿童与人事界接触而生成的活动;(4)人类聪明所产生的经验,而合于儿童的需要者。

  教材是课程的支柱,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实现手段。课程确定以后,选择和编写教材就成为非常关键的因素。根据这四种活动及其要求,张雪门把幼稚园课程划分为以下具体内容,这些具体内容就形成了幼稚园的教材。

  首先,张雪门先生确定了选择幼稚园教材的标准或条件。他认为,教材的功能在于满足儿童的需要,自然应在儿童的生活里选材。教材应该从儿童的直接经验中选择有价值的部分,加以合理的组织。但是仅仅这样,显然还是不够的。真正适合儿童发展的教材,应该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教材必须合于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

  儿童必须学习人类积累下来的经验。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人类积累的经验的价值也是变化的。从古代遗传下来的有价值的经验,不一定符合现实生活的需要,有的甚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而儿童是现实生活中的儿童,他们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发展的。因此,为儿童选择的经验,应该适合现实生活的需要。

  2.教材必须合于社会普遍生活的标准。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地,从北到南,各地差异比较大,所编写的教材,不能把全国各地的所有情

  况都照顾到,而各地的情况有是时刻在变化的。因此,教材应该符合社会普遍生活的标准,只能注意大多数的普遍要求。

  3.教材必须合于儿童目前生长阶段的需要。

  进幼稚园的儿童,他们“非动作无以促进生活的健全,也非动作无以满足好奇的欲望……不是动这样,便是动那样。动作是整个的,其流转演变,无痕迹可分,知识技能……仅为动作的结果而已!所以教材要适合儿童生长现阶段中的需要,还得看能不能抛开分类的抽象知识,变成了直接的具体的行动。”

  4.教材必须合于儿童目前的学习能力。

  教材应适合现代儿童的学习能力,诸如摇船、荡秋千等,可以用来练习儿童的平衡感;用抛球可以发展儿童的投准,用堆积木、修铁道、盖楼房、种玉米等,可以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与能力等等。

  上述四种标准不是各自分裂的,而是互相联系的。选择教材,应该进行全面的思考。

  三、幼稚园课程的特点和编制

  幼稚园课程是为幼稚园的儿童所设计和准备的,应能促进儿童健康活泼的发展。因此,幼稚园课程必须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那么这样的课程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

  1.整个的。

  幼稚园的课程不能像中学和大学的课程一样采用分科组织,而是“一种具体的整个活动。”在幼稚园,各种科目都变成儿童

  生活的一面,不能分而且不必分。“不独这科与那科不分,有时候甚至一种科目当作儿童自己生活之表现,科目与人都无法分了”。

  2.直接的。

  中小学似的课程多偏重于间接经验,而幼稚园的课程应注重儿童的直接经验。让儿童通过亲身活动来获得经验,对儿童具有更大的发展价值。

  3.偏重个体发育。

  中小学时期,课程虽然也注意儿童的生理与心理需要,但不像幼稚园时期分量大。幼稚园时期,儿童正处于6~7岁以下,其身体的发展比其他任何时候都迅速,而且儿童的情绪、兴趣、性情等心理的发展,都与这个时期有密切关系。所以,幼稚园课程应更多地重视儿童本体,而不是强调社会制约性,同样不能过多地强调间接经验和知识。

  张雪门认为,编制幼稚园课程时应特别注意三点:

  (1)幼稚生对于自然界和人事界没有分明的界限;他们看宇宙间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整个儿的。

  (2)幼稚生时期,满足个体的需要,实甚于社会的希求;编制课程时,不能忽视社会的希求,但更应注意儿童现在的需要和能力。

  (3)幼稚园的课程,应根据儿童自己直接的经验。

  因此,幼稚园的课程,不能是学科式的;学科式的课程不适

  合儿童生活的。

  根据幼稚园课程的特点,张雪门构建了幼稚园课程结构和相应的教育目标。认为幼稚园课程由游戏、自然、社会、工作与美术、故事和歌谣(言语与文学)、音乐、常识等方面组成。每一方面都包括许多具体的内容。

  游戏活动:感觉游戏、竞争游戏、社会性游戏、猜测游戏、表演游戏、节拍游戏等;

  自然活动: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观察自然现象、旅游参观、科学小实验等;

  社会活动:有关家庭的认识活动、参观附近的社会场所和设施、了解各种职业的活动、了解其他社会团体的活动、节日和纪念日活动等;

  工作和美术活动:参加家庭与学校的工作、模拟成人的职业工作、模仿成人家庭的工作、美术工艺活动等;

  言语文学活动:自由谈话、特殊谈话、有组织的团体谈话和活动、述说故事(动物故事、神仙故事、浅近的科学故事、笑话、寓言、名人故事、传说)和歌谣(儿歌、民歌、谜语、游戏歌)等;

  音乐活动:听音乐、辨音、拟音、唱歌、演奏简单的乐器等;

  常识活动:关于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活动,关于家庭、邻里、工厂、商店、公共机关和社会团体方面的认识活动,关于节日和纪念日的活动,以及其他自然方面的活动。

  四、幼稚园课程的编制

  如何编制幼稚园课程?张雪门认为首先必须明确“儿童是什么”。为此,他提出了五个小问题:儿童是不是和空的东西一样?儿童是不是和植物一样?儿童是不是和动物一样?儿童是不是从不完备到完备的一段里程?儿童究竟是什么?

  儿童是生长的有机体。儿童的全部生活都是生长的一段,他有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他用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与其当时的环境相接触,因而发生交互的反应,促进自己的生长。这就是儿童的本体。

  儿童因身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生长,在这种生长的过程中,儿童获得的是经验。人类的经验按其性质分为三种:认识、知识、技能。这三种经验不一定能同时获得。而即使获得的经验,也要经过重新构建和改造。按范围来讲,经验有自然经验和人为经验。自然经验无目的,在生长上是堆积的经验;人为的经验是有目的的,按一定的步骤所获得的,在生长上是有机的经验。

  张雪门先生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实际工作,他综合中华文化和他国幼教理论及发展趋势,在实践基础上创立了“行为课程”模式,体现了独特而系统的幼儿教育思想。张雪门先生一生立足于本土的实践和研究,为建立和丰富中国幼儿教育理论作出了突出贡献。

  五、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重走前辈平民幼儿教育之路

  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投身于改革实践。身

  处民族兴亡的动荡历史时代,张先生的幼稚教育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明确提出“改造民族幼稚教育”,不是就教育谈教育,考虑国家民族的发展前景,注重幼儿教育改造社会的功能。认为,儿童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新人。张雪门先生提出依靠儿童,建设新社会、新世界。

  张雪门作为幼教工作者其关注和研究的视野极其宽广,同时躬身实践,致力于兴办和建设平民化幼儿教育。他针对中国国情,强调发展幼儿教育要因地制宜,根据现实条件和需要,就地取材,注重幼儿教师的培养,举办多种形式的师范班或师范学校,实行导生制等,实践和创新中国幼儿教育。

  抗日战争前,张雪门主持北平幼师时,借用北平市几所幼稚园(当时北平的幼稚园多为半日制,下午不上课)开办平民幼儿园,招收一些贫困幼儿免费入园,让幼师学生从事教学实习。他还创办乡村教育实验区,探寻普及乡村幼儿教育的新路,以及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他所主办的幼师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即能为普及平民幼儿教育和广大农村幼儿教育造就新一代国民而献身的幼儿教师。

  中国现今面向工农大众的幼儿教育体系客观地看,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起来的,并且首先在城市得到发展。然而,长期城市主体倾向及城乡二元化社会经济结构,拉大了城市与农村的差距,教育领域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二级分化。在城市幼儿园日益豪华、城市学前孩子享受优质而过度教育的同时,农村幼儿教育却

  发展滞后迟缓、条件简陋。而伴随经济体制转型参与城市化建设的广大农民工,他们身边的学龄前子女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现代教育应是平民大众的、面向每一个儿童的,而不是少数人或城市人的专利,处于弱势地位的外来农民工的学龄前子女的教育不应被忽视,这不仅关涉教育公平,也关系到基础教育的根基。

  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幼儿教育有了飞跃发展,但以城市为中心的政策导向致使我们的幼儿教育越来越限于正规化的单一标准,甚至趋向于权贵化,脱离实际,背离了平民化方向,这表明现今中国的幼儿教育依然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让幼儿教育回归公平与均衡化是教育发展方向。

  六、秉持大教育观念指导幼儿教育的实践探索

  张雪门的教育观是一种大教育观,认为,学校应是一个地域的文化传播的中心和政治训练的广场,是广大民众服务娱乐集会的场所。基于此,教师也必须将目光投诸于广阔而鲜活的社会生活,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向大众传递文化的使命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感,真正地走向万象的社会,走进百味的百姓生活,联通学校与社会,联通教学与生活。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体制内幼儿园所谓优质教育日益陷入脱离社会需要和大众生活的巢穴。

  在这样背景下,北师大师生直面这一社会现实,发动民调力量,组成了四环游戏小组。

  四环游戏小组从实际出发,立足所在社区环境,发掘和有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为农民工摊商子女提供育儿支援。孩子

  们每天在游戏小组得到照管和教育服务,在游戏中释放自然天性,享受童年的欢乐;同时,游戏小组作为育儿互助和交流平台,家长在参与中增强了育儿信心和教育主体意识,承担起孩子第一任教师的责任,把教育延伸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四环游戏小组创出了以参与者为中心的非正规教育形式,实现了通过民间自救互助,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问题的现实途径,并成为进城农民工文化娱乐生活的俱乐部。

  四环非正规教育的实践是在大教育范畴下的探索,今后的学校也不应仅仅是儿童们的学校,更不应是闲人莫入的学校,而应为当地文化的中心,为当地民众解决困难吸取需要的源泉。什么是好的教育?游戏小组几年来实践表明,适合的就是好的。游戏小组作为一种非正规教育形式,适合外来摊商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需求,是在社区即农贸市场因地制宜开办起来的;同时它也是适合孩子发展需要的教育,因而受到了欢迎。发展幼儿教育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原则,要从现实条件出发,从作为当事人的家长和孩子的角度出发,确立评价标准和判断的依据,而不是他人想当然或是那些“虚伪的”“装点门面的”。四环的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特别突出了养成教育做人教育,注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而“这里的孩子拥有快乐”。游戏小组的非正规性、参与性和开放性,使家长与幼儿同步受教育,逐渐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认识到游戏就是教育,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发生了转变。

  游戏小组兴办6年来,从零起步到形成成熟模式,有400多

  农民工学前子女及其家庭受益。农民工摊商在参与育儿之中,自身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素养也得到了很大改观。

  游戏小组因其开放性和邻里守望——不仅实现了育儿的社会互助,解决低端人群孩子的学前教育问题,还推动了学前教育与社区建设社会发展同步,从而营造真正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四环的实践和研究的意义还在于,在都市化这一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为政府转变职能,真正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每一个儿童受教育的权益出发,确定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对处于弱势地位的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平等的纳税人和公民)的教育需求给予更多关注,并将扶持民间力量多元化办学作为政策建立的依据,提供了可以参考的范例。

  目前,“四环”这一成熟的因地制宜以参与者为中心非正规教育模式已然对北京一些同类地区(如刘娘府、肖家河)有所借鉴和得以推广。流动儿童的“快乐”正在得到延续和放大。

  七、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革师范教育,培养走进大众生活的教师

  张雪门先生极其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他说“一种真实知识的获得是应该以直接经验做基础,再来扩充间接经验(就是书本知识)才能融会贯通。”提倡师范生边接触实际,边讲行理论学习。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一直广受诟病,甚至愈演愈烈。师范学校包括中师高师近年改革要求加强实践,却雷声高、雨点小,学生更多时间往

  往闭门上课或以所谓现代传媒方式实习。满足于形式化的措施,并无实质性的变革。

  四环游戏小组在成立之初就把自己定位为作为教学实践和实习基地,几年来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担任志愿者教师,组织孩子们的活动,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既增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积累了经验、提高了实际教育教学能力,对于学前教育的认识也在深化,专业精神得到升华。四环的大学生正是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张雪门先生提倡的事情应该怎样做,就要怎样学,怎样学就要怎样教的“教学做合一”的理念。研究生甚至将实习贯穿整个3年的学习生活,在办学中综合素质得到了锻炼。他们以张雪门先生提出的“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办法,前赴后继接力,创出了适合实际条件和需要的非正规学前教育的成熟模式,为实质性地突破我国目前师范教育改革面临的顽症痼疾,带来了一抹希望的曙光。

  大学生在四环“用心”做教育,将自身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中的幼教实践相结合,以自身的专业优势,引导和影响农民工家长——虽为非专业人士却是教育主体——参与自己孩子的教育,以致有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不失为非正规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道路。这种开门办学的方式与张雪门为师范学校设立“幼稚教育实验区”的思想不谋而合。

  张雪门重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认为,“教师自身的生活参加在大众的民族中间去”才能实现改造民族的教育,“在生活中

  获得客观的认识,在生活中锻炼奋斗的意志,比关在学校大门里做试验,当然格外的深切而有效。善骑马者,是从马背上学成的,善泅水者,是从水里面学成的。隔离了大众民族的生活,而在洋房里能够办理改造民族的教育,这未免是天下的‘奇迹’!”

  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接触到社会底层的农民工群体,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走入大众生活,一方面得到如何做人的启迪,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参与志愿服务,激发起大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增进了对社会的认识及社会需要的了解,并投身于社会变革的实践,迎难而上,承担起公民对社会应有的责任。可以说,四环是很好的创业平台,而每个大学生也把自己作为这份事业的主人,分工负责各个方面的工作并配合协作,定期进行教研并针对问题展开研讨,共同把游戏小组不断推向前进。就此而言,四环游戏小组的非正规教育模式不仅作为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于高校大学生教育也走出了一条新路,创新了大学生、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张先生在《今后的教师》一文中指出,“教育的力量,在现代,是有一定限度的……”“教师……不要拘于现在所见所处的那样狭小的天地,要自认自己是通文化与民众之间的一条大路。今后的学校也不应仅仅是儿童们的学校……将是民众娱乐及民众集会的大会场。所以,今后的教师是民族改造的先锋,而学校是社会建设的灯塔。四环大学生的行动是在当下对教育走入生

  活、教师成为“通文化与民众的大路、民族改造的先锋”的最好诠释。

  八、以行动研究投身社会变革,探寻一条通向和谐之路

  “骑马要在马背上学”,张雪门先生强调,培育师资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幼教机构中的实地学习,实习和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如儿童发展、教学实施、家庭与社区、机构兴办与管理、农村幼教等。教师的自我反馈和“检讨”是课程实施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从而了解儿童的反应和发现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反思教育实践。这正是目前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导的立足于实践的行动研究。

  张雪门先生认为,教师实施教育,需要“在劳力上劳心”,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书匠,而应“从做中求进步,从研究发展解决问题”,作教育的探索者。研究幼稚园课程,不仅能够促进儿童的发展,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主要途径。“若做了就算,对经验既没有变化,自然谈不到进步”。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是上世纪20年代幼儿教育家所共同倡导的教育思想,指教师要从行动中获取经验,“为用而学”和研究思考,以改进实践和增强行为的自觉性,而不宜知与行、说的与做的两张皮,理论和实践两相分离。这与现今注重教师教育即“教师专业化”的时代要求,强调立足于实践现场的行动研究——经验加反思——完全一致。张雪门先生强调“读书”要在“应用”上“教自己”,做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张先生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早了半个多世

  纪,而且是基于自己的教育实践而提炼出来的,较之当下的一些理论工作者动辄拉出国外的先进理念引领国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四环这一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育儿支援行动,以学前专业的大学生作为主要教育力量。大学生志愿者几年来深入市场,着眼于依靠民间力量自下而上地解决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游戏小组六年来行走的历程,也是教育者进行理性反思和不断自我挑战的过程:

  1.寻找教育研究的真问题。

  农民工问题以及农民工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是中国当代面临的特殊问题,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真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寻找切实可行的途径,来满足这部分人群的教育需求和平等受教育的权益。教育是实践性学科,教育研究要关注社会生活、要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服务,这就要求研究者深入生活实践,并以自己的行动做一点事情,参与变革现状的探索,而不是仅仅作为旁观者。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在亲身参与改革的实践中,才有可能更好的认识世界。这正是教育研究的价值所在。

  2.突破单一视角借鉴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社区非正规教育的探索是一项综合性研究,问题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早已突破了教育的单一视角,需要从实际出发,借鉴教育社会学、人类学等等的理论与方法,置身于问题发生的社会场景以及多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边实践边研究,综合地去认

  识和探索问题的解决。在有关农民工学前子女受教育途径这个问题上,迄今还没有成型的经验,国外也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照搬和套用,坐而论道指手画脚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也于事无补。而是需要以广阔的视角长期深入现场、扎根实践、身体力行,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改变。

  3.关于研究者的身份及其与现实场景的关系

  探索面向农民工子女的非正规学前教育的适宜模式,需要采用行动研究——这是深入社会情景发生的现场的质的研究方式。四环的实践作为一项行动研究,不是去验证某种理论的合理性,而是形成关于行动的理论,需要通过行动建立起基于实践的理论,以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现实状况的改进。作为研究者的大学生志愿者要能够游走于“研究者”与“行动者”“当事人”和“局外人”之间,以双重身份,边行动边学习,边研究。行动研究中,专业的志愿者自身就是重要的研究工具,他们以研究者的理性自觉和批判性的自我反思不断把研究向前推进,并在行动历程中获得心灵体验。

  在四环非正规教育探索中,研究者不是救世主,不能居高临下地俯视和指挥,也不是以旁观者身份进行价值中立的研究,而是要融入现场,与现场当事人即研究对象亲密接触,相互间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随着交往程度的加深和关系的拉近,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去发现和理解这个群体的生活状态、行为方式及其所思所想,他们自身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平等交往的可贵

  与充实。这里的孩子、家长、社区的人是那么聪明乐观——从他们身上,从社会之中获得的远远比付出的要多的多。行动研究关注现实问题的解决,要求研究者作一个“多面手”:既是学习者、实践者,又是研究者,既是老师也是学生,同时还是发动者组织者、宣传员和信息提供者。大学生在四环游戏小组的实践和探索,是在以投身于社会变革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交出了一篇篇有关农民工子女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带有原创性的论文,颠覆了远离现实的象牙之塔才是搞研究的习惯定势。

  大学生志愿者追寻张雪门等前辈的平民教育精神,在实践中探索因地制宜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这一社会现实问题的途径,与此同时,他们自身也收获了成长,不仅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更增强了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知识分子”的情怀。这正是张雪门教育思想最好的体现。

篇三:张雪门幼稚师范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师的培养

  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综述

  课程是经过选择的有价值的经验,是儿童的直接的实际的行为和活动。课程是儿童生长需要的材料。而儿童不仅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因此,为儿童发展所选择的经验,必须具有社会意义,同时又必须适合儿童发展的需要,但首先应从儿童的生活环境中搜集材料。这些材料的来源,“仍不外由于儿童的本身和其所接触到的环境。”即是说,幼稚园课程来源于学前儿童直接的活动。

  张雪门

  课程教育

  课程

  经验与行为

  张雪门(1891~1973)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家,被誉为“当代幼教宗师”。他在半个多世纪的躬身实践中,提出的幼稚园教育理念、幼师专业课程体系、行为课程理论、幼稚园科学教育等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事业有重要意义。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关于张雪门思想研究的资料并不丰富,不胜遗憾。

  早在20世纪30年代,张雪门就与我国的另一位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他一生潜心研究学前教育,特别是幼稚园教育,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写出了进200万字的著作,大大丰富了我国学前教育思想宝库。在他的著作中,有关幼稚园课程方面的理论与思想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这些著作主要包括:《幼稚园的研究》《幼稚园课程编制》《课

  程组织法》《幼稚园教育概论》《幼稚园教材研究》《幼稚教育新论》《中国幼稚园课程研究》《增订幼稚于思念行为课程》等。虽然这些著作的许多内容是重复的,但是,从中我们能够非常明显地了解张雪门先生的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思想。这些思想涉及课程的本质、幼稚园课程的内容与来源、幼稚园课程的编制与组织的等方面,而他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则集中地体现在他的“行为课程”的理论与思想。

  一、课程的本质是经验与行为

  研究课程,不能不探讨课程的本质问题。课程的本质,集中地反映课程的基本特性。那么课程是什么呢?从他的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张雪门关于课程本质的理解在不同的时期发生了一些变化,经历了从“经验”到“行为”的转变。

  在早些年份的著作《幼稚园的课程》中张雪门认为,“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幼稚园的课程是什么呢?“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

  由上可见,课程就是经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张雪门先生并不把所有的自然经验都看作课程。因为自然经验太零碎太紊乱,自然经验的获得太不经济,自然经验仅有适合简单环境的常识,不足以供高深专业的需求。在他看来,课程是有选择的经验,是有价值的经验,“是适应生长基本价值的选品,随时代而变

  迁”。张雪门先生批判了当时学校把课程仅仅看作是“知识”乃至“书本”的倾向,认为要改造民族,首先要打破有关课程的谬见,恢复课程的本来面目。课程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课程原是人类生活有价值的经验。只为这些经验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绝大的帮助,所以人类要想满足自己的需要、适合社会的生活,便不得不想学得这些经验。”而“其实课程的范围很大,技能、知识、兴趣、道德、体力、风俗、理礼节种种的经验,都包括在课程里。”“课程非但是人类生活的经验,尤其是有价值的经验的选品。”这些经验不是一经过选定就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需要有变迁,适应时代的经验于是也有变迁,而课程的内容更不得不随之而变。“所谓变更课程的内容者,不过适应当代的需要,以合于生长的原则罢了。”

  课程是一个变化的范畴和概念,人们对于课程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张雪门先生也是这样。在20世纪30年代,他把课程主要理解为经验,经过选择的有价值的经验和材料,这种经验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到60年代,他对课程的本质有了新的理解。在《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中,张雪门提出了“行为课程”的概念,并系统论述了他关于行为课程的思想。何为行为课程?“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这份课程包括了工作、游戏、音乐、故事等材料,也和一般的课程一样,然而这份课程,完全根据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

  动。”

  幼稚园课程应强调直接经验。行为课程“首先应注意的是实际行为,凡扫地、抹桌、熬糖、炒米花以及养鸡、养蚕、种玉蜀黍和各种小花,能够实际行动的,都应让他们实际去行动。从行动中所得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拖驮环境的能力。游戏、故事、唱歌等教材虽然也可以表演,然而代表不了实际行为。”

  从张雪门的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课程本质的理解从经验转到行为,只是从重点为经验转向重点为行为,或者说是注重经验到注重直接的经验。他强调让儿童在亲身的行动和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这样的经验对儿童发展才更有价值。因此可以说,张雪门先生对幼稚园课程的理解更深入更科学了。

  二、课程和教材来源于儿童直接的活动

  课程是经过选择的有价值的经验,是儿童的直接的实际的行为和活动。课程是儿童生长需要的材料。而儿童不仅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因此,为儿童发展所选择的经验,必须具有社会意义,同时又必须适合儿童发展的需要,但首先应从儿童的生活环境中搜集材料。这些材料的来源“仍不外由于儿童的本身和其所接触到的环境。”即是说,幼稚园课程来源于学前儿童直接的活动。

  那么,儿童的直接的活动有哪些呢。张雪门认为,可以构成儿童课程来源的直接的活动有如下四种:(1)儿童自

  发活动;(2)儿童与自然界接触而生成的活动;(3)儿童与人事界接触而生成的活动;(4)人类聪明所产生的经验,而合于儿童的需要者。

  教材是课程的支柱,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实现手段。课程确定以后,选择和编写教材就成为非常关键的因素。根据这四种活动及其要求,张雪门把幼稚园课程划分为以下具体内容,这些具体内容就形成了幼稚园的教材。

  首先,张雪门先生确定了选择幼稚园教材的标准或条件。他认为,教材的功能在于满足儿童的需要,自然应在儿童的生活里选材。教材应该从儿童的直接经验中选择有价值的部分,加以合理的组织。但是仅仅这样,显然还是不够的。真正适合儿童发展的教材,应该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教材必须合于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

  儿童必须学习人类积累下来的经验。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人类积累的经验的价值也是变化的。从古代遗传下来的有价值的经验,不一定符合现实生活的需要,有的甚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而儿童是现实生活中的儿童,他们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发展的。因此,为儿童选择的经验,应该适合现实生活的需要。

  2.教材必须合于社会普遍生活的标准。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地,从北到南,各地差异比较大,所编写的教材,不能把全国各地的所有情

  况都照顾到,而各地的情况有是时刻在变化的。因此,教材应该符合社会普遍生活的标准,只能注意大多数的普遍要求。

  3.教材必须合于儿童目前生长阶段的需要。

  进幼稚园的儿童,他们“非动作无以促进生活的健全,也非动作无以满足好奇的欲望……不是动这样,便是动那样。动作是整个的,其流转演变,无痕迹可分,知识技能……仅为动作的结果而已!所以教材要适合儿童生长现阶段中的需要,还得看能不能抛开分类的抽象知识,变成了直接的具体的行动。”

  4.教材必须合于儿童目前的学习能力。

  教材应适合现代儿童的学习能力,诸如摇船、荡秋千等,可以用来练习儿童的平衡感;用抛球可以发展儿童的投准,用堆积木、修铁道、盖楼房、种玉米等,可以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与能力等等。

  上述四种标准不是各自分裂的,而是互相联系的。选择教材,应该进行全面的思考。

  三、幼稚园课程的特点和编制

  幼稚园课程是为幼稚园的儿童所设计和准备的,应能促进儿童健康活泼的发展。因此,幼稚园课程必须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那么这样的课程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

  1.整个的。

  幼稚园的课程不能像中学和大学的课程一样采用分科组织,而是“一种具体的整个活动。”在幼稚园,各种科目都变成儿童

  生活的一面,不能分而且不必分。“不独这科与那科不分,有时候甚至一种科目当作儿童自己生活之表现,科目与人都无法分了”。

  2.直接的。

  中小学似的课程多偏重于间接经验,而幼稚园的课程应注重儿童的直接经验。让儿童通过亲身活动来获得经验,对儿童具有更大的发展价值。

  3.偏重个体发育。

  中小学时期,课程虽然也注意儿童的生理与心理需要,但不像幼稚园时期分量大。幼稚园时期,儿童正处于6~7岁以下,其身体的发展比其他任何时候都迅速,而且儿童的情绪、兴趣、性情等心理的发展,都与这个时期有密切关系。所以,幼稚园课程应更多地重视儿童本体,而不是强调社会制约性,同样不能过多地强调间接经验和知识。

  张雪门认为,编制幼稚园课程时应特别注意三点:

  (1)幼稚生对于自然界和人事界没有分明的界限;他们看宇宙间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整个儿的。

  (2)幼稚生时期,满足个体的需要,实甚于社会的希求;编制课程时,不能忽视社会的希求,但更应注意儿童现在的需要和能力。

  (3)幼稚园的课程,应根据儿童自己直接的经验。

  因此,幼稚园的课程,不能是学科式的;学科式的课程不适

  合儿童生活的。

  根据幼稚园课程的特点,张雪门构建了幼稚园课程结构和相应的教育目标。认为幼稚园课程由游戏、自然、社会、工作与美术、故事和歌谣(言语与文学)、音乐、常识等方面组成。每一方面都包括许多具体的内容。

  游戏活动:感觉游戏、竞争游戏、社会性游戏、猜测游戏、表演游戏、节拍游戏等;

  自然活动: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观察自然现象、旅游参观、科学小实验等;

  社会活动:有关家庭的认识活动、参观附近的社会场所和设施、了解各种职业的活动、了解其他社会团体的活动、节日和纪念日活动等;

  工作和美术活动:参加家庭与学校的工作、模拟成人的职业工作、模仿成人家庭的工作、美术工艺活动等;

  言语文学活动:自由谈话、特殊谈话、有组织的团体谈话和活动、述说故事(动物故事、神仙故事、浅近的科学故事、笑话、寓言、名人故事、传说)和歌谣(儿歌、民歌、谜语、游戏歌)等;

  音乐活动:听音乐、辨音、拟音、唱歌、演奏简单的乐器等;

  常识活动:关于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活动,关于家庭、邻里、工厂、商店、公共机关和社会团体方面的认识活动,关于节日和纪念日的活动,以及其他自然方面的活动。

  四、幼稚园课程的编制

  如何编制幼稚园课程?张雪门认为首先必须明确“儿童是什么”。为此,他提出了五个小问题:儿童是不是和空的东西一样?儿童是不是和植物一样?儿童是不是和动物一样?儿童是不是从不完备到完备的一段里程?儿童究竟是什么?

  儿童是生长的有机体。儿童的全部生活都是生长的一段,他有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他用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与其当时的环境相接触,因而发生交互的反应,促进自己的生长。这就是儿童的本体。

  儿童因身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生长,在这种生长的过程中,儿童获得的是经验。人类的经验按其性质分为三种:认识、知识、技能。这三种经验不一定能同时获得。而即使获得的经验,也要经过重新构建和改造。按范围来讲,经验有自然经验和人为经验。自然经验无目的,在生长上是堆积的经验;人为的经验是有目的的,按一定的步骤所获得的,在生长上是有机的经验。

  张雪门先生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实际工作,他综合中华文化和他国幼教理论及发展趋势,在实践基础上创立了“行为课程”模式,体现了独特而系统的幼儿教育思想。张雪门先生一生立足于本土的实践和研究,为建立和丰富中国幼儿教育理论作出了突出贡献。

  五、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重走前辈平民幼儿教育之路

  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投身于改革实践。身

  处民族兴亡的动荡历史时代,张先生的幼稚教育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明确提出“改造民族幼稚教育”,不是就教育谈教育,考虑国家民族的发展前景,注重幼儿教育改造社会的功能。认为,儿童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新人。张雪门先生提出依靠儿童,建设新社会、新世界。

  张雪门作为幼教工作者其关注和研究的视野极其宽广,同时躬身实践,致力于兴办和建设平民化幼儿教育。他针对中国国情,强调发展幼儿教育要因地制宜,根据现实条件和需要,就地取材,注重幼儿教师的培养,举办多种形式的师范班或师范学校,实行导生制等,实践和创新中国幼儿教育。

  抗日战争前,张雪门主持北平幼师时,借用北平市几所幼稚园(当时北平的幼稚园多为半日制,下午不上课)开办平民幼儿园,招收一些贫困幼儿免费入园,让幼师学生从事教学实习。他还创办乡村教育实验区,探寻普及乡村幼儿教育的新路,以及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他所主办的幼师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即能为普及平民幼儿教育和广大农村幼儿教育造就新一代国民而献身的幼儿教师。

  中国现今面向工农大众的幼儿教育体系客观地看,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起来的,并且首先在城市得到发展。然而,长期城市主体倾向及城乡二元化社会经济结构,拉大了城市与农村的差距,教育领域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二级分化。在城市幼儿园日益豪华、城市学前孩子享受优质而过度教育的同时,农村幼儿教育却

  发展滞后迟缓、条件简陋。而伴随经济体制转型参与城市化建设的广大农民工,他们身边的学龄前子女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现代教育应是平民大众的、面向每一个儿童的,而不是少数人或城市人的专利,处于弱势地位的外来农民工的学龄前子女的教育不应被忽视,这不仅关涉教育公平,也关系到基础教育的根基。

  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幼儿教育有了飞跃发展,但以城市为中心的政策导向致使我们的幼儿教育越来越限于正规化的单一标准,甚至趋向于权贵化,脱离实际,背离了平民化方向,这表明现今中国的幼儿教育依然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让幼儿教育回归公平与均衡化是教育发展方向。

  六、秉持大教育观念指导幼儿教育的实践探索

  张雪门的教育观是一种大教育观,认为,学校应是一个地域的文化传播的中心和政治训练的广场,是广大民众服务娱乐集会的场所。基于此,教师也必须将目光投诸于广阔而鲜活的社会生活,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向大众传递文化的使命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感,真正地走向万象的社会,走进百味的百姓生活,联通学校与社会,联通教学与生活。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体制内幼儿园所谓优质教育日益陷入脱离社会需要和大众生活的巢穴。

  在这样背景下,北师大师生直面这一社会现实,发动民调力量,组成了四环游戏小组。

  四环游戏小组从实际出发,立足所在社区环境,发掘和有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为农民工摊商子女提供育儿支援。孩子

  们每天在游戏小组得到照管和教育服务,在游戏中释放自然天性,享受童年的欢乐;同时,游戏小组作为育儿互助和交流平台,家长在参与中增强了育儿信心和教育主体意识,承担起孩子第一任教师的责任,把教育延伸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四环游戏小组创出了以参与者为中心的非正规教育形式,实现了通过民间自救互助,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问题的现实途径,并成为进城农民工文化娱乐生活的俱乐部。

  四环非正规教育的实践是在大教育范畴下的探索,今后的学校也不应仅仅是儿童们的学校,更不应是闲人莫入的学校,而应为当地文化的中心,为当地民众解决困难吸取需要的源泉。什么是好的教育?游戏小组几年来实践表明,适合的就是好的。游戏小组作为一种非正规教育形式,适合外来摊商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需求,是在社区即农贸市场因地制宜开办起来的;同时它也是适合孩子发展需要的教育,因而受到了欢迎。发展幼儿教育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原则,要从现实条件出发,从作为当事人的家长和孩子的角度出发,确立评价标准和判断的依据,而不是他人想当然或是那些“虚伪的”“装点门面的”。四环的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特别突出了养成教育做人教育,注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而“这里的孩子拥有快乐”。游戏小组的非正规性、参与性和开放性,使家长与幼儿同步受教育,逐渐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认识到游戏就是教育,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发生了转变。

  游戏小组兴办6年来,从零起步到形成成熟模式,有400多

  农民工学前子女及其家庭受益。农民工摊商在参与育儿之中,自身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素养也得到了很大改观。

  游戏小组因其开放性和邻里守望——不仅实现了育儿的社会互助,解决低端人群孩子的学前教育问题,还推动了学前教育与社区建设社会发展同步,从而营造真正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四环的实践和研究的意义还在于,在都市化这一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为政府转变职能,真正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每一个儿童受教育的权益出发,确定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对处于弱势地位的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平等的纳税人和公民)的教育需求给予更多关注,并将扶持民间力量多元化办学作为政策建立的依据,提供了可以参考的范例。

  目前,“四环”这一成熟的因地制宜以参与者为中心非正规教育模式已然对北京一些同类地区(如刘娘府、肖家河)有所借鉴和得以推广。流动儿童的“快乐”正在得到延续和放大。

  七、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革师范教育,培养走进大众生活的教师

  张雪门先生极其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他说“一种真实知识的获得是应该以直接经验做基础,再来扩充间接经验(就是书本知识)才能融会贯通。”提倡师范生边接触实际,边讲行理论学习。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一直广受诟病,甚至愈演愈烈。师范学校包括中师高师近年改革要求加强实践,却雷声高、雨点小,学生更多时间往

  往闭门上课或以所谓现代传媒方式实习。满足于形式化的措施,并无实质性的变革。

  四环游戏小组在成立之初就把自己定位为作为教学实践和实习基地,几年来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担任志愿者教师,组织孩子们的活动,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既增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积累了经验、提高了实际教育教学能力,对于学前教育的认识也在深化,专业精神得到升华。四环的大学生正是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张雪门先生提倡的事情应该怎样做,就要怎样学,怎样学就要怎样教的“教学做合一”的理念。研究生甚至将实习贯穿整个3年的学习生活,在办学中综合素质得到了锻炼。他们以张雪门先生提出的“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办法,前赴后继接力,创出了适合实际条件和需要的非正规学前教育的成熟模式,为实质性地突破我国目前师范教育改革面临的顽症痼疾,带来了一抹希望的曙光。

  大学生在四环“用心”做教育,将自身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中的幼教实践相结合,以自身的专业优势,引导和影响农民工家长——虽为非专业人士却是教育主体——参与自己孩子的教育,以致有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不失为非正规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道路。这种开门办学的方式与张雪门为师范学校设立“幼稚教育实验区”的思想不谋而合。

  张雪门重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认为,“教师自身的生活参加在大众的民族中间去”才能实现改造民族的教育,“在生活中

  获得客观的认识,在生活中锻炼奋斗的意志,比关在学校大门里做试验,当然格外的深切而有效。善骑马者,是从马背上学成的,善泅水者,是从水里面学成的。隔离了大众民族的生活,而在洋房里能够办理改造民族的教育,这未免是天下的‘奇迹’!”

  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接触到社会底层的农民工群体,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走入大众生活,一方面得到如何做人的启迪,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参与志愿服务,激发起大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增进了对社会的认识及社会需要的了解,并投身于社会变革的实践,迎难而上,承担起公民对社会应有的责任。可以说,四环是很好的创业平台,而每个大学生也把自己作为这份事业的主人,分工负责各个方面的工作并配合协作,定期进行教研并针对问题展开研讨,共同把游戏小组不断推向前进。就此而言,四环游戏小组的非正规教育模式不仅作为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于高校大学生教育也走出了一条新路,创新了大学生、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张先生在《今后的教师》一文中指出,“教育的力量,在现代,是有一定限度的……”“教师……不要拘于现在所见所处的那样狭小的天地,要自认自己是通文化与民众之间的一条大路。今后的学校也不应仅仅是儿童们的学校……将是民众娱乐及民众集会的大会场。所以,今后的教师是民族改造的先锋,而学校是社会建设的灯塔。四环大学生的行动是在当下对教育走入生

  活、教师成为“通文化与民众的大路、民族改造的先锋”的最好诠释。

  八、以行动研究投身社会变革,探寻一条通向和谐之路

  “骑马要在马背上学”,张雪门先生强调,培育师资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幼教机构中的实地学习,实习和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如儿童发展、教学实施、家庭与社区、机构兴办与管理、农村幼教等。教师的自我反馈和“检讨”是课程实施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从而了解儿童的反应和发现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反思教育实践。这正是目前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导的立足于实践的行动研究。

  张雪门先生认为,教师实施教育,需要“在劳力上劳心”,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书匠,而应“从做中求进步,从研究发展解决问题”,作教育的探索者。研究幼稚园课程,不仅能够促进儿童的发展,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主要途径。“若做了就算,对经验既没有变化,自然谈不到进步”。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是上世纪20年代幼儿教育家所共同倡导的教育思想,指教师要从行动中获取经验,“为用而学”和研究思考,以改进实践和增强行为的自觉性,而不宜知与行、说的与做的两张皮,理论和实践两相分离。这与现今注重教师教育即“教师专业化”的时代要求,强调立足于实践现场的行动研究——经验加反思——完全一致。张雪门先生强调“读书”要在“应用”上“教自己”,做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张先生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早了半个多世

  纪,而且是基于自己的教育实践而提炼出来的,较之当下的一些理论工作者动辄拉出国外的先进理念引领国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四环这一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育儿支援行动,以学前专业的大学生作为主要教育力量。大学生志愿者几年来深入市场,着眼于依靠民间力量自下而上地解决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游戏小组六年来行走的历程,也是教育者进行理性反思和不断自我挑战的过程:

  1.寻找教育研究的真问题。

  农民工问题以及农民工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是中国当代面临的特殊问题,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真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寻找切实可行的途径,来满足这部分人群的教育需求和平等受教育的权益。教育是实践性学科,教育研究要关注社会生活、要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服务,这就要求研究者深入生活实践,并以自己的行动做一点事情,参与变革现状的探索,而不是仅仅作为旁观者。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在亲身参与改革的实践中,才有可能更好的认识世界。这正是教育研究的价值所在。

  2.突破单一视角借鉴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社区非正规教育的探索是一项综合性研究,问题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早已突破了教育的单一视角,需要从实际出发,借鉴教育社会学、人类学等等的理论与方法,置身于问题发生的社会场景以及多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边实践边研究,综合地去认

  识和探索问题的解决。在有关农民工学前子女受教育途径这个问题上,迄今还没有成型的经验,国外也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照搬和套用,坐而论道指手画脚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也于事无补。而是需要以广阔的视角长期深入现场、扎根实践、身体力行,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改变。

  3.关于研究者的身份及其与现实场景的关系

  探索面向农民工子女的非正规学前教育的适宜模式,需要采用行动研究——这是深入社会情景发生的现场的质的研究方式。四环的实践作为一项行动研究,不是去验证某种理论的合理性,而是形成关于行动的理论,需要通过行动建立起基于实践的理论,以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现实状况的改进。作为研究者的大学生志愿者要能够游走于“研究者”与“行动者”“当事人”和“局外人”之间,以双重身份,边行动边学习,边研究。行动研究中,专业的志愿者自身就是重要的研究工具,他们以研究者的理性自觉和批判性的自我反思不断把研究向前推进,并在行动历程中获得心灵体验。

  在四环非正规教育探索中,研究者不是救世主,不能居高临下地俯视和指挥,也不是以旁观者身份进行价值中立的研究,而是要融入现场,与现场当事人即研究对象亲密接触,相互间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随着交往程度的加深和关系的拉近,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去发现和理解这个群体的生活状态、行为方式及其所思所想,他们自身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平等交往的可贵

  与充实。这里的孩子、家长、社区的人是那么聪明乐观——从他们身上,从社会之中获得的远远比付出的要多的多。行动研究关注现实问题的解决,要求研究者作一个“多面手”:既是学习者、实践者,又是研究者,既是老师也是学生,同时还是发动者组织者、宣传员和信息提供者。大学生在四环游戏小组的实践和探索,是在以投身于社会变革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交出了一篇篇有关农民工子女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带有原创性的论文,颠覆了远离现实的象牙之塔才是搞研究的习惯定势。

  大学生志愿者追寻张雪门等前辈的平民教育精神,在实践中探索因地制宜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这一社会现实问题的途径,与此同时,他们自身也收获了成长,不仅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更增强了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知识分子”的情怀。这正是张雪门教育思想最好的体现。

篇四:张雪门幼稚师范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师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张雪门的幼稚师范课程:内容及启示

  作者:穆晓敏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52期

  【摘要】张雪门幼稚师范课程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行动中心思想以及教育实习之中。他的课程思想是在他具体的实践研究,以及对国情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他的幼稚师范课程体系体现出如下的特点:培养目标的高定位;实习方案的立体性;课程组织的行动性。整理和学习张雪门先生的幼稚示范课程思想对当今的幼儿师范院校做好课程编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张雪门

  幼稚师范课程

  实习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2-0166-02张雪门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重要的奠基人,他与陈鹤琴素来有“南陈北张”之称。张雪门于1920年4月在宁波创办星荫幼稚师范学校,1930年于香山慈幼院创办了北平幼稚师范。张雪门创办的北平幼稚师范学校在中国幼儿师范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在这一系列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幼稚师范教育理论,其中幼稚师范的课程思想具有很大的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对我们做好学前教师教育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张雪门幼稚师范课程思想形成路径

  张雪门“自成立一种实验教法”,将幼儿师范办成“实验幼稚新教育之工具”。在办学方向上,结合国情,不仿美国,不法日本,教育内容避免洋化。该校办学既重理论,又重实践,特别注重实习和社会实践。中国师范教育以及幼儿师范教育的发展是张雪门进行幼儿师范教育实践和开展幼儿师范教育理论探索的重要历史背景。

  1.立足现实不拘泥——对“对道尔顿制”方法的改进

  清末民初,我国幼儿教育事业萌芽。20世纪20、30年代,幼儿师范学校和幼稚园大多由外国教会首先创办。1903年,由于师资缺乏,我国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就是由日本保姆经办。幼儿教师所受的均是“外国化的训练”[1]。一大批教育家认识到若要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就必须发展教育,从思想上改变国人。其中,陶行知平民教育的思想给了张雪门很大的启发,他认识到要使中国自强和独立,就必须从教育抓起,而若要使每一个平民子弟的孩子都受教育,就必须有足够的幼儿教师,因此他提出幼儿师范教育的开办也要平民化、大众化。

  1930年,张雪门应聘到北平香山慈幼院,和院长熊希龄的女儿熊芷在香山见心斋创办“北平幼稚师范”,又称“香山慈幼三校”。北平幼师的五项培养目标,即“科学的头脑”、“劳动的身手”、“宗教的热忱”、“平民的生活”、“团结的精神”[2]。在张雪门的主持之下,北平幼师成为

篇五:张雪门幼稚师范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师的培养

  张雪门教疔实习思想对当前幼师职前培养的启示

  张雪门研究我国的幼稚教冇,是从幼稚园的课程入手的。他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于1926年拟立了幼椎园第一季度课程,在《新教育评论》上发表,引起同行的注意。同年秋,返孔徳学校任小学部主任,兼任《新教弃评论》编辑。1928年秋,孔徳学校开办了幼稚师范,请他主其事。他受骑马者应从马背上学的启示,采取半日授课半日实习的描施。实习场所除

  孔徳幼师办的幼稚用外,还借了一个蒙养园。不久他又创了艺文幼稚园,也作为实习场所。

  [摘要]箸名的师范教育类实习专著《实习三年》出自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学家张雪门,该著作完成于1961年8月,它对张雪门先生的教冇实习思想进行了完整阐述,其中的原理、意义、内容及思想都对幼儿教冇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指导作用。在张雪门的幼儿教冇

  实习思想中,将幼儿师范教育划分为参观、见习、试教与辅导等实施步骤,认为师范教疗的实施不应仅仅体现在理论知识当中,且需要借助大量的实践经验来辅助自身的职前培训,这

  对于当代幼儿职前教育有着深远影响。

  [关键词]张雪门;教育实习;职业情感;幼师职前培养

  以自身的办学经验为依据,张雪门先生借助生动的教育案例将自身的幼儿教冇思想融入

  教育实习观念当中,这对于当前幼儿教冇职前教弃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与启示作用。不

  仅让我们总识到幼儿教师职前培养与教冇实习之间的必然联系,同时也使得职前培养的内容

  和形式更加生动,以此促进幼师职业品性、职业情感及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本文从张雪门

  教冇实习理论内容出发,分析了张雪门教冇实习思想对当前幼师职前培养的重要启示。

  一、张雪门教育实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系统组织的实习是张雪门先生在幼儿师范教育方而提出的主张,且认为这一系统组织实

  习的过程需要对应有相关的步骤、范围、时间以及有效的教疗方法。从张雪门教冇实习理论

  的内容岀发,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教疗实习中的参观

  所谓的参观,即是指对教具、建筑、材料和工具等的参观,这其中还涉及到师生态度及

  仪表的观察等内容,从幼儿恫学生习惯养成以及处置态度等方而完善整个教学设汁,设计的过程还可借助游戏、文学等途径展开。通过对中心幼儿园的参观逐渐扩大参观范围,除了需

  要明确幼儿园类型外还应当完善对其他教冇机构的整体认知。

  (2)教冇实习中的见习

  具体的见习地点选择可表现为中心幼儿园或是附属幼儿园,见习的内容一般包括两个方

  而,即教导见习与幼儿园行政事务见习。

  (3)教冇实习中的试教

  试教的场所选择可以表现为最为基本的自办幼儿园,具体的内容选择可以是园内的宣传

  和招生工作,并从编班、环境设汁、材料选择、经费开支及园长、保冇员工作等方面完善试

  教内容。

  (4)教育实习中的辅导

  教育实习中关于辅导的内容显得较为宽泛,从横向辅导角度分析可以是偏向与社会之间

  的联系,具体的辅导形式可以是卫生站或是社区调研的建立,同时也可以是导生班或是辅导

  会的开办。纵向辅导方而可以是形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技巧、亲子教育的开展或是儿童保教

  工作的培训等。

  不难分析,张雪门先生提出的教弃实习思想不仅仅涉及到幼儿恫本身,甚至还从幼儿园

  教冇相关的保冇院、保教知识、班级编排、行政管理以及招生等方完善整个幼儿教育的环节,这对于小学教冇实施而言是重要的基础和保障,且各环节之间紧密相连,层次分明。

  二、张雪门教育实习思想对当前幼师职前培养的启示

  (1)形式与内容的丰富

  在张雪门教育实习思想中,主张教冇实习的开展应当是全而和综合的,幼师职前培养的内容不仅局限于幼儿囲本身,而应当在幼儿园为核心指导下实现对幼儿园相关其余事务的统

  筹规划,这对于当前幼师职前培训实习内容及范用的拓展是一种全新的思想引导。托幼机构

  内部是师范生教育实习主要涉及的范畴,工作过程基本是与教师及保育员共同实施C在张雪

  门教育思想中,无论是教育实习的内容还是范用都应当得到拓宽。实习的各个阶段应不仅仅

  涉及到幼师的教师工作安排,还必须包括对应的幼儿园行政事务内容的处理,从教冇和保冇

  的双重方面加深幼师对教育工作和教弃理念的理解,这些都需要在职前培训中有所体现。

  (2)教冇实习需要经过系统组织和周密计划

  作为培养幼儿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育实习工作的展开需要落实到幼儿职前

  培训的整个过程,切实考虑到幼儿教弃实施特点及幼师成长规律,提高组织与计划的系统性

  与规范性。张雪门认为组织与规划在教疗实习中不可缺少,且对应的实习安排也应尽可能细

  化。而对当前教育实习计划不足和组织不当的问题,需要从幼儿教师成长规律出发,提髙教

  育实习组织的合理性,切实在教育实习中融入理论与实践的内容。

  (3)教ff实习需要贯穿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全过程

  在教育专业课程当中,教疗实践课程对于幼师职前培训至关重要,这一过程中除了立足

  于对教师职业意识的培养外,还促进了教师基本职业职能的提升,是对幼儿园教冇工作实际

  能力的一种提升。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应当在职前教冇培养有所体现。作为当前幼师职前培

  训课程设巻的一种趋势,实践性课程的添加对于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意义,然而实践类课程课时不足也是当前幼师培养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在張雪门先生全程实习教

  育思想导向下,对于幼师教师全方位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培养势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意义。

  (4)职前培养立足于社会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的提升

  在张雪门教冇思想当中,幼儿教师始终作出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元素,他主张未来的教

  师需要从思想意识到认识到社会服务的重要性,并将这一理念应用于教师价值培养之中,从

  根本上明确幼师自身的岗位责任。通过平民幼儿园的开办指导幼师去往卫生站和社区等地完

  成相关的调查报告,完善自身社会服务理念,这同时也是幼师自身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尽

  管现阶段关于师范生了解幼儿教师工作的研究角度,然而具体到幼师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却

  显得并不充足。由此可见,师范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幼师职前培养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

  要环巧,这对于师范生自身才能的施展和主观能动性的调动都有积极影响,只有切实提髙师

  范生的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彰显教育工作的实际价值,提髙职前培养的实效性。

  三、结语

  职后教ff在幼师中的落实往往采取的方式是参加短期培训或是教师自学,这一过程缺乏

  必要的系统性与目的性特征,且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实际培训效果可想而知。相较

  于传统模式而言,张雪门先生提出的实习三年教弃主张从根本上解决了教育实践与教弃理论

  相脱离的问题,使得教师与枕会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是对幼师职前培训实效性的提升。张

  雪门教冇思想中的参观、见习、试教和辅导等主张对于当代学前教育实习及幼师职前培养都

  有显著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篇六:张雪门幼稚师范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师的培养

  摘

  要

  张雪门先生是我国杰出的幼儿教育家,他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结合当时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趋势,总结了关于幼儿教育方面很多优秀的思想,不管是对以前还是现在,都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他是行为课程的创始人,主张幼儿课程从幼儿行为中产生的,尊重幼儿的行为与实践;教师和幼儿要在课程实施前做好准备;课程结束之后教师不仅要对自己,还有幼儿,做好合理的评价;在幼儿师资的见习与实习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还强调要合理地安排幼儿园游戏。

  本篇论文主要写了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具体描述了张雪门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以及每个思想的特点和意义;其次,结合具体事例,阐述了张雪门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的启示。

  关键词:教育思想;行为课程;幼稚师范实习;幼儿游戏;当代启示

  Abstract

  Mr.ZhangXuemenisouroutstandingeducator,heisinconstantpracticeandexploration,combinedwithnationalconditionsandsocialdevelopmenttrendwasChinese,summarizedaboutearlychildhoodeducationalotofgoodideas,regardlessofthepastornow,areofgreatsignificanceineducation.Heisthefounderofthekindergartencurriculumbehavior,thatgeneratedfromthechildren"sbehaviorinrespect,behaviorandpracticeofchildren;teachersandchildrentoprepareinthecurriculumimplementationbeforetheendofthecourse;teachersshouldnotonlyontheirown,therearechildren,makeareasonableevaluation;inpreschoolteachersprobationandinternshipisalsouniqueopinions;alsostressedtheneedtoreasonablyarrangethekindergartengames.

  Thispapermainlywrotetwoaspects,first,describesthecharacteristicsandsignificanceofpreschooleducationthoughtofMr.ZhangXuemenandeverythought;secondly,combiningwithconcreteexamples,expoundstherevelationofMrZhangXuemen"searlychildhoodeducationthoughtsonChina"spreschooleducation.

  Keywords:educationalthought;behaviorcurriculum;childishpractice;children"splay;ContemporaryEnlightenment

  目

  录

  TOC\o"1-3"\h\u摘

  要I

  AbstractII

  前言1一.问题的提出1(一)研究的价值和意义1(二)相关概念的界定1(三)国内的研究现状21.研究思路32.研究方法3二.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4(一)从儿童自身的个性出发开展教育4(二)课程内容贴近幼儿生活4(三)课程实施前做好准备5(四)合理的课程评价6(五)幼儿师资的见习与实习6(六)合理安排幼儿园游戏三、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幼儿教育的启示(一)尊重个别差异,强调幼儿个性发展(二)课程安排以幼儿实际生活为主(三)开展教学时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四)对每个幼儿的成长给予恰当的评价1(五)提高幼儿教师的个人修养1(六)注重幼儿游戏的展开和安排11结语12参考文献13谢辞14前言

  张雪门先生在中国幼儿教育方面有着很大的贡献,他的教育思想被广泛的研究和深入的探讨,并且科学合理地运用到了现代的幼儿教育事业中。作为一名未来也将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来说,张雪门的幼儿教育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能够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学习和研究张雪门先生的教育思想,不断的提升自己、丰富自己,在实践中践行真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实践中完善自己。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笔者是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四年的专业的学习,了解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张雪门先生作为我国优秀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在我们学习与实践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在我所接触到的幼儿教育中,本着自己专业的态度来看,不管是幼儿的家庭教育中,还是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总会发现一些问题,而张雪门先生的“发展儿童个性”、“幼儿课程生活化”、和“提高幼儿教师素养”的观点可以为我们所存在的问题提供改进的方案。同时,自己在幼儿教育方面也只是略懂皮毛,想通过研究张雪门先生的教育思想来丰富自己。

  本研究拟在对张雪门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其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客观评价。针对现实生活中在幼儿教育方面,张雪门的幼儿教育

  思想所带来的启示。希望在以后的幼儿教育课程和活动指导中,提供更高效有利的教育指导方法,并为幼儿师资的培养指明方向,同时也为如今的现代教育改革事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学前教育:“从广义说,凡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的教育活动均属学前教育范畴;从狭义说,是指在专门的学前教育场所中进行的教育活动”。[[1]]

  课程的定义是:“课程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2]]

  幼稚园课程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3]]

  行为课程:“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4]]

  游戏:“儿童自发或者在老师引导下参加并带有自主性体验,有规则和内在价值的反映现实生活但非生产性的一类行为的总和”。[[5]]

  (三)国内的研究现状

  笔者在构思论文之前,搜集资料时发现国内已有大量学者研究和挖掘了张雪门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这对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唐露萍所写的《立志求是转变——张雪门学前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中,将张雪门学前教育思想总结为:立志兴学前教育事业来救国,寻求学前教育真谛,吸收国内外学前教育经验;沈颖所写的《论张雪门幼稚园行为课程的价值》一文中,论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生活是行为课程的开端;行动是行为课程的实施手段,文章的最后对这几方面内容的价值做了深度的剖析。王春燕所写的《张雪门幼稚园行为课程及其现代意义》主要写明了幼儿园行为课程的具体实施要求;王丹著作的《张雪门幼儿园行为课程研究》一文中,论述了他目睹的一些国外的教育形式,这对他形成幼儿园行为课程有很深刻的影响,文中还详细介绍了张雪门幼儿园行为课程的具体内容;王淑宁所写的《张雪门的幼稚师范实习理论及其对学前专业教育实习的启示》一文中,为我们指明了幼稚师实习的具体时间和内容的安排;李莉,于开莲所著的《张雪门教育实习思想对当前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启示》中,提到幼儿教师应广泛而深入的到教育环境中进行实习,为以后的独自教学积累经验;在胡审严的《张雪门与近代中国的幼儿教育》中,点明了近代中国的幼儿教育的现状以及张雪门的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启示;明翠翠所著的《张雪门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中,结合张雪门生活背景和他受到哪些教育家的影响来综合分析他的幼儿教育思想,并考虑到如今的教育现状加以分析,具体说明了张雪门的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现状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冷雪的《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研究》中,首先详细阐述了张雪门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其次针对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张雪门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提出改进方案;张雪门先生在幼儿游戏方面也有一定的见解,笔者在查找这方面的内容时,研究这方面的学者少之又少。在向西

  凤的硕士论文《张雪门幼儿游戏思想研究》中,清楚地说明了张雪门关于幼儿游戏的内容,最后总结分析了张雪门幼儿游戏的特点以及对如今幼儿教育中游戏所具有的启示。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笔者在构思论文和查找资料时发现,已经有太多太多的学者对张雪门的生平背景和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形成的各种基础做了大量的研究,已经非常详尽了,所以考虑到这些,笔者就不打算再对这些方面做大篇的论述。笔者本篇论文首先就直奔主题,深入挖掘张雪门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针对每一项内容介绍对当时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并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合理评价张雪门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再提出自己对其的理解,并结合自己在四年的专业学习和见习、实习的过程中具体事例,分析张雪门的幼儿教育思想的合理性。

  最后,论述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幼儿教育形式、方法、理念和目标等的启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我国存在的最广泛的问题,分析其存在的弊端,再用张雪门的幼儿教育思想作为标准,看看是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如今幼儿教育中所有存在的问题,以及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2.研究方法

  笔者在搜集资料和撰写论文时,采用了一些相应的研究方法,使我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效率。

  首先,文献研究法,是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即以载体形式传递知识。笔者在确定了题目了以后,就在中国知网上通过检索“张雪门”三个关键字查找了相关的文献,笔者大量浏览了有关的文献,并做了笔记。在浏览这些文献的过程中,仔细阅读了每一个学者所著文献的框架结构,了解到本篇论文主要研究了哪些内容,在通读了全篇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看看别人有哪些研究点是自己没有考虑到的,最后在别人所提出的观点上看自己能不能有新观点产生。

  其次,比较研究法是指从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差异的比较中,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从而探索规律。[[6]]笔者在大量阅读论文时,通过阅读每一个学者所研究的内容,比较每个学者所研究的内容、结构、对象、方法以及本研究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等方面,分析他们研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他们的不同点加以深刻的梳理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看能不能有更创新的研究点,然后做笔记,为自己撰写论文时提供素材。

  最后,观察法,是笔者在见习实习的阶段里,用到最普遍的方法。由于有机会深入到幼儿园等实际环境中与幼儿接触,所见所闻都是自然环境里发生的,具有一定的不可测性,这对我们研究张雪门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把他的幼儿教育思想还原到幼儿自己身上,这就避免了空口说白话,有了实例的支持就不会让本研究显得空泛,而是更加具有说服力,研究的内容更加充实。

  二.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从儿童自身的个性出发开展教育

  张雪门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教育问题。例如当时以培养士大夫为目的的幼儿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太权贵化,对幼儿灌输陈旧腐朽的道德知识,完全忽视幼儿天性。清朝末期办理的蒙养院就带有这种性质,它模仿日本的教育,对幼儿采取注入式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虽然使幼儿更快的衔接到小学,但却忽视幼儿园本身的性质。由此,张雪门在幼儿教育中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注重发展儿童的个性。这种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主要受到蒙台梭利和杜威的教育思想的影响。

  每名幼儿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作为幼儿教师,应重视幼儿的个性发展,为幼儿创造力的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在如今的幼儿园教育中,所采取的都是大班教学,这是受大众教育形式和趋势制约的,毕竟这里边都要考虑到师资、幼儿园环境和费用等等问题。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考验的是教的艺术。教师不仅要一视同仁,还要发展幼儿的个性。例如,在给孩子上美术课涂色时,教师可以做涂色搭配示范,可以允许孩子模仿自己的,也可以让幼儿自己发挥想象,涂出自己的颜色搭配,切忌一口否决孩子的想法,完全让孩子跟自己的思路走。幼儿虽然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但是已经充分具备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了,作为教师,要尊重和培养幼儿不一样的想法,使每个幼儿具有自己的闪光点,最终做出不一样的成绩,这才是教育幼儿的终极目标。

  (二)课程内容贴近幼儿生活

  张雪门认为,课程来源于生活,以儿童的生活为课程内容,能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张儿童快乐成长。

  张雪门认为教育内容要结合幼儿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例如,教幼儿认识月份时,就该具体让幼儿了解月份中的一些传统节日,还有哪些风俗习惯,让幼儿回想自己过节时做了哪些事情。张雪门提出他认为幼儿在六岁之前学习能力很强,抓住关键期很重要。所以课程的编制要偏重个体发育,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对幼儿的个体发育更加的注重。张雪门认为,幼儿的直接经验对幼儿而言更加深刻,幼儿对直接接触到的实物理解起来会更简单。例如,教师教幼儿认识国花牡丹花,让幼儿看牡丹花的图片,不如拿一朵真正的牡丹花让幼儿多感官接触来得深刻。在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心理和生理发育上都还不成熟,认识事物全靠感官,越是贴近生活的教育内容,孩子越是能很快的理解,比如老师教幼儿要保护环境,一味的告诉幼儿我们要保护环境,花草树木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诸如此类的话,幼儿肯定理解不了,老师可以让幼儿回想自己在旅游的途中,是不是有很多的花朵被采摘,树干上刻着别人的名字,道路上扔满了垃圾等等现象,告诉幼儿这些都是破坏环境的做法,是不对的,我们不能模仿。

  课程的设立应以儿童为中心,儿童的生活就是最好的教材,儿童自发的行为就是课程实施的过程,没有专门为了教而教,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

  (三)课程实施前做好准备

  课程的实施就是指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采用的途径。

  课程的实施需要老师和幼儿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教师可以对其结果进行预测,想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在张雪门的幼儿教育思想中,认为课程想要取得一个不错的效果,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知”的准备,二是“情”的准备。

  知识的准备指的是,教师对自己将要教授的知识要有充分的准备,必须要提前考虑到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例如,在教幼儿了解天气时,教师不仅要了解各种不同的天气,还需知道造成这种天气的原理,才能更好的解决幼儿的疑虑,避免造成“幼儿一问,老师三不知”的尴尬局面。教育技术的准备表现在教师对幼儿的课程安排是否合理上,教师要对课堂有全面的掌控,对每一个小活动都要仔细琢磨,因为每个小活动都有一定的技术在里边,老师对这些技术都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所要开展的技术是否符合幼儿的能力,是否是幼儿自己感兴趣的;二是教师自己要充分具备此项技术。例如,教师在教授打篮球时,自己需具备专业的打篮球的经验,如果万一出错或者失败了,就会打击幼儿的积极性,产生不好的影响。工具和材料的准备是幼儿园开展每一项活动前的重中之重,才会使活动井然有序的开展,不会手忙脚乱,同时也节约了活动可能浪费的时间。例如教师在教幼儿剪松树时,应提前给幼儿准备好剪刀、纸,还有垃圾桶等,这样才不会导致由于缺乏工具而使活动受阻。

  除了“知”的准备以外,还要求“情”的准备。“情”的准备即集中心力的准备,教师在开展活动之前采用有趣的导入方式,幼儿自然会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就能使课程顺利实施,取得不错的效果。

  (四)合理的课程评价

  张雪门还特别注重对幼儿课程结束后的评价。这项评价不仅针对老师的活动过程和方法有一定的要求,还对幼儿的接受情况有一定的反馈。

  “在活动结束以后,教师对儿童的行为要有恰当的评价,把课程中好的地方和劣的地方指出来,并做具体的说明。”[[7]]评价从好和坏两方面进行,好的给予鼓励,不好的进行批评,可以是言语的,也可以是实物对照,使幼儿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好是坏,并知道其原因。

  还有,教师要把幼儿每天的活动情况记录下来,供老师参考,还可以总结自己的教学。估计儿童的行为经验,在课程结束以后,教师要对儿童所产生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价值,再与预定目标对比,看有没有达到这个程度,这才是最真实的成绩。

  (五)幼儿师资的见习与实习

  在如今的师范生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安排定期定时的见习与实习,一般是先见习再实习,见习的时间往往比实习的时间短,见习的任务主要是看幼儿园老师组织幼儿展开活动,自己能上手的机会甚少,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真的也没达到

  那个水平,另一方面可能是幼儿园老师不放心把孩子交给你,毕竟孩子是第一位。

  在张雪门的实习观点中,实习总体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是参观,参观的对象为“建筑、教具、工具、材料等设备,师生的仪表、态度与兴趣,对幼稚生习惯积极消极之处置,工作、游戏、文学等教学过程以及整个的设计”;[[8]]比如有机会深入到幼儿园环境中,先是参观本园的外观建筑设计和园内环境布置,然后进入各个班级,了解本园教师风貌和教育理念,还有孩子的状态,这都是为后期自己的上手操作打基础,只有了解了本园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形式,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方式跟本园的保持一致,不会冲突,也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参观不能只限于幼儿园,可使自己的范围扩大,比如还去参观小学和其他幼儿教育与机构。

  第二是见习,这为如今的师范生见习提供了理论依据。见习地点就是各种婴幼儿机构,见习的内容主要是:一部分是幼稚园行政和事务的见习;另一部分是

  教导见习”。[[9]]

  行政和事务的见习主要是指了解本园的行政结构,教导见习就是进入班级,看有经验的老教师是怎样上课的,怎样开展活动以及教育幼儿的形式和方法,从中学到可以为自己所用的知识,为以后的实践做准备。

  第三是试教。试教是实习中的重要环节,是要自己实际动手的,是对师范生最具考验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对师范生最有锻炼性,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由于刚开始缺乏经验,从基本的工作开始,不仅可以与老师和幼儿慢慢熟悉,还可以了解本班的幼儿情况以及每个幼儿的性格,对后面的教学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关于环境的创设,也是幼儿园最重视的问题,它展示的是一个幼儿园的精神风貌,同时从自己本身而言,也是对我们的考验,因为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也有这方面的学习,开展这方面的实习是幼儿园考验的第一阶段,对自己也是一种锻炼。在一段时间以后,当自己有一定的经验,对孩子也了解的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尝试带班了,但这时也需要老教师的配合,在不断的尝试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改正问题。最终达到一个不错的效果,使自己的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四是辅导。辅导所包括的工作比较多,里边涵盖了与家长的沟通、亲子教育、儿童的保教、社区调研、辅导会等。在这个阶段里,所接触的是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对以后的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锻炼的方面比较多。例如,当你实习到能完全上手的时候,你就要接这个班的所有工作,从早上接幼儿入园与家长打交道,到送幼儿离园的一整天里,全由自己负责,自己掌握每一个环节,幼儿的一日生活要有合理的安排,了解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运用恰当的组织形式开展教学。

  综上可知,张雪门不仅重视教育实习的理念,还特别注重教育实习的场所,;其次,实习的内容方方面面,有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还有家园联系方面。实习的步骤都是由简单到复杂并环环相扣的。

  (六)合理安排幼儿园游戏

  张雪门认为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还充实了幼儿生活,游戏的实施需要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基础,游戏来源于生活。

  张雪们还认为要高度重视幼儿自发的游戏。如今幼儿园大多数都是成人组织游戏,这就使幼儿缺乏了独立游戏的机会。在家里,往往在幼儿正全神贯注游戏时,父母差遣幼儿去干这干那,这就容易导致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有头无尾的情况。在幼儿户外游戏时,教师也应不要随意打断,这对幼儿后来的做事有很大的影响。在幼儿自发的集中精力的游戏时,有利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健康心理的发展。

  张雪门认为“每一种游戏都有一定的规则”。[[10]]规则可以是大家一起决定,是可以改变的,比如玩“丢手绢”游戏,老师让幼儿自己想惩罚的办法,最后讨论决定输的人表演节目,老师当裁判。作为教师,尽量让孩子自己制定规则,自己去遵守。张雪门还认为游戏都还有一定的价值。比如在“踢毽子”游戏中,锻炼的是幼儿的肢体协调和大肌肉的发展,规则是未达到规定个数之前毽子不能落地。张雪门还认为,在游戏时,教师要作为游戏的角色参与游戏,不能以老师的身份强行介入游戏,这会使游戏中断或者失败。

  三、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幼儿教育的启示

  (一)尊重个别差异,强调幼儿个性发展

  在如今的幼儿园教学中,相对好一点的幼儿园来说,每班的总人数会控制在一个固定值内,这样既能保障幼儿的发展又能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使教学更有效果。但是绝大多数幼儿园每个班的人数都是超标的,这样老师的工作压力就很重,也照顾不到每名幼儿。

  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尊重幼儿自己的想法。比如在开展续编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每个幼儿的答案认真倾听并予以评定,而不是老师自己一人把故事续编完整,让幼儿记住。每个幼儿虽然同在一个班,但是在认知、思维、情感上的发展都是不一样的,教师作为指导者,要尊重个别差异,注重幼儿个性的发展,这样不仅使幼儿对自己有了肯定和信心,同时也更相信和热爱老师。

  综上所述,尊重幼儿个别差异,发展儿童个性,不仅能培养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能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幼儿的想法得到老师肯定,那么他就会继续往这个方向努力,老师是幼儿发展道路上的引导者,是步入成功大门的引路人。

  (二)课程安排以幼儿实际生活为主

  课程的安排要从多方面来考虑,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教而教,需要综合幼儿自身的身心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有很多家长给幼儿报了各种特长班,如英语班、数学班、篮球班和钢琴班等,不管幼儿是否感兴趣,家长认为是对的就让幼儿做了。还有,在现在的很多幼儿园中,小学化的教育倾向越来越严重,例如,在笔者所待过的一个幼儿园中,全园从中班开始,就教幼儿开始写拼音和汉字,上课的形式

  和小学一模一样,教师带领小孩读课文,每天下午都会有两个小时

  的写作业时间,回到家还有家庭作业。这种上课方式完全脱离了幼儿的生活,不仅会使幼儿产生厌学的心理,这对以后进入小学很有影响,还不利于幼儿手指肌肉的发展。幼儿园课程的设定是为了培养其社会交往的能力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幼儿园进餐时,幼儿养成了吃饭时不讲话、不挑食的好习惯;在玩玩具时学会了谦让,不争不抢;在入园离园时和老师打招呼,到生活中就养成了热情的和别人打招呼的习惯。

  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内容应从幼儿生活中来,例如在进行“认识各种各样动物的尾巴”教学活动时,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素材,搜寻幼儿熟悉的、常见的,使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开展教学时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幼儿教师组织教学时,幼儿接受的程度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成与败。幼儿接受的程度的好坏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教师自己的准备,包括教师专业素养、经验能力和知识道德,这是能否顺利开展教学的保障,例如,教师教幼儿种植牡丹花时,不仅要教会幼儿种植的方法,教师自己还要考虑到阳光、土壤、水分等的影响,避免突发状况的发生。二是幼儿的准备,指的是幼儿对即将所要开展的活动心理准备;例如,幼儿刚结束体智能活动,教师要开展下一个活动时,这时的幼儿兴趣高涨,对上个活动恋恋不舍,这时教师如果不采用恰当并且有趣的导入形式就进入下一个活动,那么取得的结果就会适得其反,如果幼儿的精力一直回不到正在进行的活动中,那么活动的意义就丢失了。

  综上可得,活动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一人,还包括幼儿的精神状态,只有当教师和幼儿一起配合,教师做好活动前的知识和能力的准备,幼儿做好集中心力的准备,这样才会使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对每个幼儿的成长给予恰当的评价

  幼儿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指导者和记录者,在活动中记录幼儿的具体活动情况,最终进行系统的评价。例如,在每次进行积木搭建游戏时,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每次不同的表现,第一次可能只是单纯的玩玩积木,不会搭建成一个成品,第二次可能是模仿别人搭成了一个梯子,第三次可能是和别的幼儿合作搭建成了一个城堡,但是,有可能第四次他就自己搭建成了一个火车,教师就可以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有利于最终对幼儿进行评价;在平时的教学活动时,教师也可以把幼儿的掌握情况记录下来,这样不仅能加强教师对幼儿的认知和理解,还有利于教师分析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提高教学能力。

  总之,恰当的评价无论是对幼儿还是教师,其目的是统一的,都是为了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幼儿在不断的成功和失败的经历中,通过各种尝试,总结经验,最终使幼儿达到教学目标。

  (五)提高幼儿教师的个人修养

  幼儿园是幼儿出生后除家庭之外所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在这里他们所学会的一切都是对以后的成长和生活打基础,教师作为这项活动的主导者,教育形式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挑战。如今,幼儿教师的修养参差不齐,市级和城镇也存在差异,总体水平往往是市级里的教师修养比乡镇的要更完善。例如,某市里一幼儿园里,幼儿教师都富有爱心、耐心,开展教学时有一个总体的计划,并且是环环相扣的,每一步都是为了最终的结果而服务的,更趋于专业化;同样是在这市下级的一个镇里,幼儿园教师可能就大不一样了,首先从教学形式上,教师一个人在说,强调幼儿安安静静的坐在下面听,幼儿犯错时,教师大声的训斥,甚至口出恶言。这种差异是随处可见的。

  幼儿教师可以说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的话语和行为方式,幼儿都会不经意间去学习和模仿。所以提高幼儿教师的修养不管是对教师自己还是幼儿都是有利的。

  (六)注重幼儿游戏的展开和安排

  游戏是幼儿园开展一切活动的主要形式,所以游戏的安排直接关系到活动能否顺利展开或者达到预期的目的。首先,游戏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参与其中的;其次,给幼儿提供独立游戏或自发游戏的机会,例如,在幼儿进行户外游戏时,幼儿自己在商量游戏形式和规则时,教师不要随便打断,教师可以先观察幼儿游戏的目的,从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可行就让幼儿自己去做主,如果教师考虑到有安全问题和可能进行不下去的话,要及时给幼儿提出更好的建议,避免幼儿失去信心。最后,教师要合理指导和适当参与幼儿游戏。例如在幼儿玩“娃娃家”游戏时,幼儿对谁扮演爸爸出现了争执,这时教师就要出面给予指导了,比如让幼儿用石头剪刀布谁赢了谁当的形式来决定,游戏中出现了幼儿自己解决不了的情况时,教师不能直接过去告诉幼儿怎么做,这样可能导致游戏终结,应该以游戏的角色进入到其中,提出解决的办法。

  所以,合理地组织和安排游戏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这样才会使幼儿长时间的集中精力于一项活动,而且还是幼儿自主自愿的。不仅如此,在现在的幼儿园中,游戏还要考虑到社会的发展,游戏的形式和内容都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进。

  结语

  张雪门先生是我国优秀的幼儿教育专家,他的幼儿教育思想不仅有很强的理论性,而且他的幼儿教育思想都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所以有很强的实践性。他的幼儿教育思想都是考虑到了中国的教育现状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的,这对我国的幼儿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依据。

  本文旨在分析张雪门的幼儿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其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总结他的幼儿教育的特点,客观评价,再提出自己的见解,针对现实中的幼儿教育实例再运用张雪门的幼儿教育思想来评析其合理性。最后,根据当代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张雪门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给予一定的启示,为如今的教育事业的改革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这不仅对我的专业学习,还有今后的工作生涯,都有很大的帮助,能使我在学习和工作的道路上有明确的方向。在以后的不断的学习中,还要更深入的挖掘张雪门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以及对我国的教育影响和启示,对于本文的研究内容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刘志海学前教育视野下的母亲教育问题研究[J].中国建材,1999(4):27-28.

  [2]明翠翠.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唐晓明.中国幼稚园课程研究之滥觞及内容[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28-33.

  [4]王春燕.长学门幼稚园行为课程及其当代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学(教育科学版),2008.

  [5]向凤玲.张雪门幼儿游戏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4.

  [6]苏杉娜.论基础教育合理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14.

  [7]李秋丽.张雪门幼稚园行为课程思想及现实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2015.

  [8]王淑宁.张雪门的幼稚师范实习理论及其对学前专业教育实习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22-25.

  [9]戴自俺.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M].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

  [10]戴自俺.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M].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633.

  [11]贾艳红.张雪门幼儿师范教育思想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2.

  [12]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南师范大学,2002.

  [13]戴自俺.我和张雪门先生相处的日子[J].幼儿教育,1994(2):25-26.

  [14]王敏.关于张雪门幼儿教育道路的探索[J].河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63-65.

  [15]张根健.幼儿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篇七:张雪门幼稚师范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师的培养

  浅谈张雪门幼儿师范教育实习思想

  张雪门,中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致力于幼儿教育和幼儿师范教育,先后撰写幼教方面的论著200余万字。1961年8月,张雪门在台湾出版了一本专门论述幼儿师范教育中实习问题的著作—《实习三年》。书中全面、详细、深入地阐述了他关于实习的意义、原理、阶段、具体内部及实习指导等方面的思想,不仅包含丰富的理论,而且还有具体的实施措施。他认为要办好幼儿教育,最主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幼教师资,把实习放在师范教育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同时在实践中提升所学的理论。

  一、实习对幼教师资的重要意义

  张雪门对实习意义的论述从当时幼儿师范学校培养出来的师资存在的问题着手,指出当时幼儿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不了解幼儿,二是不了解社会。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只增设与幼儿和社会相关的课程是无济于事的。他认为:“一种真实知识的获得,是应该以直接经验做基础,再来扩充间接的经验(就是书本的知识),才会融会贯通。”这不仅可以增进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而且可以从各种社会活动中获得不同的社会经验。在实习过程中能切实注意到儿童教育的实际问题并求其解决办法,体验到学理的意义,不但可以印证学理,有时还可以发现新的学理。实习对于师范生早日形成专业意识、专业情感和专业能力十分必要。

  二、实习的原理

  在《实习三年》中,张雪门指出:“会骑马的人是从马背上学会的,离开了马背,尽管念一辈子的骑马术,如果跨上马去,还是会从马背上翻下来。那末,专从书本讨经验的人,无论对教材或教法的研究下过多深的功夫,一旦实际与儿童对面,那几十双小眼睛,就可以使你‘丧魂落魄’‘手足无措’了。”他认为实习应该根据正确的原理去安排组织,正确的做法就是要坚持“生活教育的观点”。最有效的生活法就是“教学做合一”。

  三、论实习的阶段、内容及指导

  张雪门对幼师三年的实习计划从内容到方法都进行了比较完整的规划,他将实习分成四个阶段:参观、见习、试教和辅导,这四个阶段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观摩到参与、由参与到负责,层层递进的安排完全符合幼师生的学习规律,而其中的设计非常好地体现了张雪门认为的实习应当是有系统、有组织以及有步骤的思想。

  张雪门认为参观是实习的开端,时间为一个学期。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幼稚园的基本观念。参观的对象为建筑、教具、工具、材料等设备;师生的仪表、态度与兴趣;对幼稚生习惯、积极、消极的处置;工作、游戏、文学等教学过程以及整个的设计。这种参观不仅仅是走马观花,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并发现理论学习中与之相符或者相矛盾的地方,并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解决。参观后还应组织讨论和报告,以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因此,学校应该有计划有组织的为学生提供参观的条件,并且在参观前为学生进行指导,指出在参观中应注意的地方,知道参观的重点,并在参观后

  形成总结。

  见习比参观更深入了一步,时间也是一个学期。从准备材料开始,一直到整个设计活动中的参与。张雪门认为:“见习是把师范生从参观中所得的经验,再经过一次行为的表演,使得他们的认识更清楚,观念更坚定,而且提醒他们对于教育的看法,不应当仅仅以为是一种知识,并应有相当的热忱和技能”。见习活动包括参与各种教学材料的制作和使用以及对各种教学行为的学习和参与等,见习结束后要进行讨论和报告。可以看出,张雪门所说的见习实际上是一个边看边做的过程。学校也应该给予学生们更多的鼓励与支持,使学生建立起对幼儿的喜爱、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情,找到职业的归属感。

  幼稚师范生从参观、见习中获得了若干经验后便应该给他们一个较长时间、独立负责的机会。试教便是最好的形式,时间是一个学年。张雪门提倡师范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一些闲置的资源,办不收费的平民幼稚园,作为试教的场所。园内一切工作由师范生担任,这是一个非常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阶段。但就目前现实的情况看,当今的社会条件很难解决为期一年的试教工作,但其中的内容仍可以让我们借鉴,尤其是学生独自处理问题、解决困难的能力。

  师范生经历了参观、见习、试教三个阶段,可以说对教育工作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这种基础是非常脆弱,主要表现在教育的情感不高,教育的态度不够积极,因此需要经历辅导这一阶段,使其从实践中了解教育的真正的价值。辅导的时间也是一个学年。辅导

  的范围,在纵的方面是由儿童的队伍出发,向儿童家庭推进,向学校单位前后延伸至托儿所和小学低年级;横的方面,是向广大的社会联系这些工作。在这一阶段,师范生不仅要了解儿童,更要了解社会,从事整体的社会活动。对于当前学前教育师范学校,辅导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情感上建立起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才能真正发自内心的进行工作,才能体验和享受到工作的乐趣。而且对于学前教育外延领域的涉猎,不仅可以开拓学生自身的视野,更能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随着学生们的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到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呼吁更多的人来关心学前教育事业。

  当前,在师范生职前培养中增加实践类的课程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对于未来幼儿教师的培养来说,仅仅在后期增加实践类课程并不够,根本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只有借鉴张雪门关于“全程实习”的思想,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类课程对师范生的全方位培养功能。另外张雪门也明确提出:对儿童、对职业的爱,只有在实习的行动中去培养和体会;职业的素质也只有在实习中去锻炼和提升。因此,在当前的师范教育中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大的施展才能的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使师范生更了解幼教事业的价值,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

  参考文献:

  1.何晓夏.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顾明远.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名人志)[z].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3.张雪门.实习三年[m].台湾:台湾书店出版,1961.4.戴自俺.我和张雪门先生相处的日子[j].幼儿教育,1994,(02).5.朱良.张雪门的幼稚师范实习理论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4,(05).6.李莉,于开莲.张雪门教育实习思想对当前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9,(12).

篇八:张雪门幼稚师范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师的培养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谈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

  浅谈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

  摘要:张雪门(1891-1973)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史上有着重要

  影响的教育家,被誉为“当代幼教宗师”。他在半个多世纪的躬身实

  践中,提出的幼稚园教育理念、幼师专业课程体系、行为课程理论、幼稚园科学教育等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张雪门学前教育思想

  一、课程的本质是经验与行为

  课程的本质,集中地反映课程的基本特性。那么课程是什么呢?

  从他的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张雪门关于课程本质的理解在不同的时

  期发生了一些变化,经历了从“经验”到“行为”的转变。

  在早些年的著作《幼稚园的课程》中张雪门认为:“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幼稚园的课程是什么呢?“就是给三足

  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

  课程是一个变化的范畴和概念,人们对于课程的理解也会发生变

  化。张雪门先生也是这样。在20世纪30年代,他把课程主要理解为

  经验,经过选择的有价值的经验和材料,这种经验随着时代的变化而

  变化。到60年代,他对课程的本质有了新的理解。在《增订幼稚园

  行为课程》中,张雪门提出了

  “行为课程”的概念,并系统论述了他

  关于行为课程的思想。何为行为课程?

  “生活就是教育;

  五六岁的孩

  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这份课程包括了工作、游

  戏、音乐、故事等材料,也和一般的课程一样,然而这份课程,完全

  根据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不像

  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幼稚园课程应强调直接经验。行为课

  程“首先应注意的是实际行为,凡扫地、抹桌、熬糖、炒米花以及养

  鸡、养蚕、种玉蜀黍和各种小花,能够实际行动的,都应让他们实际

  去行动。从行动中所得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拖驮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环境的能力。游戏、故事、唱歌等教材虽然也可以表演,然而代表不

  了实际行为。”

  从张雪门的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强调让儿童在亲身的行动和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这样的经验对儿童发展才更有价值。因

  此可以说,张雪门先生对幼稚园课程的理解更深入更科学了。

  二、课程和教材来源于儿童直接的活动

  课程是经过选择的有价值的经验,是儿童的直接的实际的行为和

  活动。课程是儿童生长需要的材料。而儿童不仅是自然的人,也是社

  会的人。因此,为儿童发展所选择的经验,必须具有社会意义,同时

  又必须适合儿童发展的需要,但首先应从儿童的生活环境中搜集材

  料。这些材料的来源,“仍不外由于儿童的本身和其所接触到的环

  境。”即是说,幼稚园课程来源于学前儿童直接的活动。

  教材是课程的支柱,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实现手段。课程确定以后,选择和编写教材就成为非常关键的因素。根据这四种活动及其要求,张雪门把幼稚园课程划分为以下具体内容,这些具体内容就形成了幼

  稚园的教材。

  首先,张雪门先生确定了选择幼稚园教材的标准或条件。

  他认为,教材的功能在于满足儿童的需要,自然应在儿童的生活里选材。教材

  应该从儿童的直接经验中选择有价值的部分,加以合理的组织。真正

  适合儿童发展的教材,应该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教材必须合于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

  儿童必须学习人类积累下来的经验。

  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

  的,人类积累的经验的价值也是变化。

  从古代遗传下来的有价值的经

  验,不一定符合现实生活的需要,有的甚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而儿

  童是现实生活中的儿童,他们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发展的。因此,为儿童选择的经验,应该适合现实生活的需要。

  2、教材必须合于社会普遍生活的标准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地,从北到南,各地差异比较大,所编写的教材,不能把全国各地的所有情况都照顾

  到,而各地的情况有是时刻在变化的。因此,教材应该符合社会普遍

  生活的标准,只能注意最大多数的普遍要求。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3、教材必须合于儿童目前生长阶段的需要

  进幼稚园的儿童,他们“非动作无以促进生活的健全,也非动作

  无以满足好奇的欲望。”“不是动这样,便是动那样。动作是整个的,其流转演变,无痕迹可分,知识技能仅为动作的结果而已!”“所以

  教材要适合儿童生长现阶段中的需要,得看能不能抛开分类的抽象知

  识,变成了直接的具体的行动。”

  4、教材必须合于儿童目前的学习能力

  教材应适合现代儿童的学习能力,诸如摇船、荡秋千等,可以用

  来联系儿童的平衡感;用抛球可以发展儿童的投准;用堆积木、修铁

  道、盖楼房、种玉米等,可以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与能力等等。

  上述四种标准是互相联系的,选择教材,应该进行全面的思考。

  三、幼稚园课程的特点和编制

  1、整个的幼稚园的课程不能像中学和大学的课程一样采用分科组织,而是

  “一种具体的整个活动。”在幼稚园,各种科目都变成儿童生活的一

  面,不能分而且不必分。“不独这科与那科不分,有时候甚至一种科

  目当作儿童自己生活之表现,科目与人都无法分了”。

  2、直接的幼稚园的课程应注重儿童的直接经验,让儿童通过亲身活动来获

  得经验,对儿童具有更大的发展价值。

  3、偏重个体发育

  幼稚园时期,儿童正处于6~7岁以下,其身体的发展比其他任

  何时候都迅速,而且儿童的情绪、兴趣、性情等心理的发展,都与这

  个时期有密切关系。所以,幼稚园课程应更多地重视儿童本体,而不

  是强调社会制约性,同样不能过多地强调间接经验和知识。

  张雪门认为,编制幼稚园课程时应特别注意三点:

  1、幼稚生对于自然界和人事界没有分明的界限;他们看宇宙间

  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整个儿的。

  2、幼稚生时期,满足个体的需要,实甚于社会的希求;编制课

  程时,不能忽视社会的希求,但更应注意儿童现在的需要和能力。

  3、幼稚园的课程,应根据儿童自己直接的经验。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因此,幼稚园的课程不能是学科式的,学科式的课程不适合儿童

  生活的。

  根据幼稚园课程的特点,张雪门构建了幼稚园课程结构和相应的教育目标。认为幼稚园课程由游戏、自然、社会、工作与美术、故事

  和歌谣(言语与文学)、音乐、常识等方面组成。每一方面都包括许

  多具体的内容。

  四、幼稚园课程的编制

  如何编制幼稚园课程?张雪门认为首先必须明确“儿童是什

  么”。为此,他提出了五个小问题:儿童是不是和空的东西一样?儿

  童是不是和植物一样?儿童是不是和动物一样?儿童是不是从不完

  备到完备的一段里程?儿童究竟是什么?

  儿童是生长的有机体。儿童的全部生活是人的生长的一段,他有

  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他用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与其当时的环境相接触,因而发生交互的反应,促进自己的生长。这就是儿童的本体。

  儿童因身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生长,在这种生长的过程

  中,儿童获得的是经验。人类的经验按其性质分为三种:认识、知识、技能。这三种经验不一定能同时获得。而即使获得的经验,也要经过

  重新构建和改造。按范围来讲,经验有自然经验和人为经验。自然经

  验无目的,在生长上是堆积的经验;人为的经验是有目的的,按一定

  的步骤所获得的,在生长上是有机的经验。

  张雪门是20世纪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具有杰出贡献的教育大家,在幼教改革之路上,他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教

  育思想不仅在当时,就是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这些思想也必定在幼

  儿教育之路上引领着我们,为我们指明方向,将我们带到科学教育幼

  儿的大道上。

  参考文献:

  [1]石筠《张雪门学前教育课程》2007年2月

  -------

  最新【精品】范文

篇九:张雪门幼稚师范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师的培养

  张雪门幼儿园课程思想及其对现代课程发展的启示

  张雪门的幼儿园课程教育思想强调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重视幼儿直接经验的获得,这对于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过程中强调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以及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等都有深远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对张雪门幼儿园课程思想的基本内容进行简要的概括,并阐述了当今幼儿园课程发展的现状,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张雪门的幼儿园课程理论对我国现代课程实施的启示。

  标签:张雪门、幼儿园课程思想、行为课程、幼儿园课程

  张雪门,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他提出了许多关于幼儿的教育思想,他对幼儿教育的研究主要从幼稚园的课程入手的,张雪门以“直接经验论”为基础,建构了幼稚园课程的基本结构,这不仅为当时幼稚园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参考,也为我国现代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一、张雪门幼儿园课程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幼稚园课程的界定及其组织

  幼稚园课程是什么?张雪门指出,“幼稚园课程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做而又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①张雪门关在定义中,规定了幼稚园课程的对象、内容,并且指出幼稚园课程的内容应该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强调幼稚园课程的内容应关注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活动的主动性。

  关于如何组织幼稚园课程,张雪门认为,“一方须顾到社会意义的重要,他方面须能满足个体发达期中的要求。”②他认为教育内容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社会现实的需要,也应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将儿童与社会联系起来。在选择幼稚园课程内容时要遵循社会需要和儿童特点相结合的原则去,也就是说幼稚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应以幼儿本位为基础,以社会需要为前提。他主张按课程标准来确定幼儿的活动内容。课程的内容要与幼儿的生活发生联系,主要幼儿的兴趣与经验能力,同时也要给幼儿自由发展与创造的机会。

  (二)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内容

  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和实用主义教育学观点为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批判封建传统教育方式,不断的进行发展与改变。关于行为课程的定义,张雪门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③他认为这种课程“完全根据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④

  张雪门认为,幼稚园课程是为幼儿所设计和准备的,幼稚园教材是在幼稚园的时候幼儿生活的经验。其唯一的目的,为充实幼儿的生活,促进儿童健康活泼的发展。张雪门指出幼稚园课程应具有整体性、个体性和直接性三个方面的特点。

  根据幼稚园课程的特点,张雪门构建了幼稚园课程结构和相应的教育目标。认为行为课程主要包括游戏、自然、社会、工作与美术、故事和歌谣(言语与文学)、音乐、常识等方面组成,而每一方面又由不同的具体的内容组成。其最主要的就是儿童周围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能为儿童所接受并有助于其身心发展的各种经验。

  张雪门认为幼稚园课程的组织与小学、中学和大学各级学校的课程不同,它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其特点有三:“第一,幼稚生对于自然和人事界没有分明的界限,他看宇宙间一切的一切,都是整个儿的;第二,在幼稚生的时期中.满足个体的需要.实甚于社会的希求;第三,幼稚园的课程,须根据于儿童自己直接的经验。”⑤

  张雪门指出,行为课程以行为为中心,以设计为过程。重视“做”即行动的价值,提倡“做学教”相结合。认为“从行动中所得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動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驭环境的能力。”⑥张雪门引进了美国的设计教学法,并进行改进,将设计教学法运用到幼稚园课程的设计之中。行为课程的教学法应当是起于活动而终于活动的有计划的设计;根据设计精选有助儿童发展的自然而良好的行为,并进行指导;在进行中必须把握住远大而客观的标准,并注意劳动中亦须劳心的原则。行为课程教学法采取单元教学,即先根据幼儿的学习动机,决定学习目的,再根据目的估量行为的内容。

  二、现代幼儿园课程发展的现状

  课程体现了幼儿教育目的要求,它在培养目标和幼儿个体之间起着桥梁作用。我国的幼儿课程起大致可分为模仿阶段——由照搬日本到学习欧美和探索阶段——由模仿学习到探索实践两个阶段。在转变的过程中,我国的幼儿教育专家在不断的探索适合我国的幼儿园课程体系,不断的改进幼儿园课程实施标准。

  现如今由于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国家对幼儿园课程进行了新的规定,而且各个幼儿园也在不断的开发各具特色的园本课程,发展适合幼儿自身发展特点的课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积累了大量的知识经验,幼儿自身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但是在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农村幼儿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先进的课程理念,教师无法将先进的课程理念融入到本园之中;大班额幼儿教育之下,幼儿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幼儿,教师力不从心;保教分离;教育过程与教育目标不协调;有些活动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已;小学化倾向严重等。在幼儿园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大多数幼儿园是以主题活动为主,并开设了一些个性化的课程,这些课程多数是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确定,并确定相应的教材后,教师自行设计课程目标、内容等。这些课程不会在课程表中体现出来,大多在幼儿离园后开设,相当于兴趣班。这类课程是幼儿自选,无固定教材,完全由教师自己根据所教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课程目标、内容、进度等。

  三、张雪门幼儿园课程思想对现代课程发展的启示

  近几年幼儿教育得到了发展,幼儿园课程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问题,难以在实际的幼儿园活动中实施。张雪门的幼儿园课程理论,特别是他的行为课程思想简单易懂、具体形象,多数幼儿教师很容易接受的,并对现代幼儿园课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园课程应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重视幼儿的直接经验张雪门认为幼儿园课程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将教育生活化和生活教育化,符合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实际,重视幼儿直接经验的作用。

  幼儿园的课程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不能脱离儿童整体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经验。但是教育生活化要求幼儿教师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生活经验,有目的、有计划的将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之中,从而让幼儿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既要将生活作为课程的内容,又要有将生活作为课程的目的。从幼儿的直接经验中发掘幼儿的潜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二)“行动”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中心

  张雪门在以行动为中心的基础上,提出了“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方法,主张让儿童自己做、自己想、自己去发现世界,把儿童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儿童学习活动中自然地“教”,即“做上教”,从而把教师的教和儿童的学统一在“做”上,突出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和直接经验。⑦

  张雪门的幼儿园课程教育思想要求幼儿园课程的设置要以幼儿的行动为中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等。幼儿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教学,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的作用,重视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课程的设置要尊重幼儿自身的学习方式,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辩证的把握幼儿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关系。教师在指导幼儿活动的过程中,要关注幼儿自身的需要及兴趣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引导幼儿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从而丰富幼儿自身的经验。

  (三)幼儿园课程要将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幼儿个体发展需要相结合

  张雪门的教育思想中指出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设计既要符合社会现实的需要,又要符合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将社会需要与个体发展相结合。在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的过程中,既要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也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将两者有机的结合,从而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幼儿园教师既要打破“儿童本位”的教育思想,也要打破“社会本位”的教育思想。在课程设置与组织实施的过程中,要兼顾社会需要和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

  既要充分了解幼儿各个年龄阶段发展的特点,幼儿发展的能力,个体发展的需要等,也要充分的掌握现在社会发展的方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及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等。把儿童置于现时的生活环境中充分发展,既全面反映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对未来社会成员启蒙的需要,又充分科学地反映儿童发展的需要,并把两者协调起来,形成一个既充分体现社会价值,又能体儿童个人价值的目标体系。

  注释:

  ①易慧清著.中国近代学前教育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0:240.

  ②张雪门著.幼稚园教育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四章.

  ③张雪门著.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M].台湾书店1966年版,第1页.

  ④张雪门著.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M].台湾书店1966年版,第4页.

  ⑤戴自俺主编.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上卷)[M].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324.

  ⑥戴自俺主編.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1338.

  ⑦王春燕.张雪门幼稚园行为课程及其现代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78.

  参考文献:

  [1]张雪门著.幼稚园教育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四章.

  [2]张雪门著.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M].台湾书店1966年版,第1页.

  [3]何晓夏主编.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0.

  [4]易慧清著.中国近代学前教育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0.

  [5]戴自俺主编.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上下卷)[M].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

  [6]周玉衡,范庆喜主编.学前教育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9.

  [7]吕智红.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J].学前教育研究,1998(2).

  [8]李江美,陈燕.张雪门行为课程的开发与研究[J].早期教育,2002(8).

  [9]李江美.张雪门行为课程的研究与完善[J].学前课程研究,2007(6).

  [10]王春燕.张雪门幼稚园行为课程及其现代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

  [11]薛超.行为课程对幼儿园课程建构的启示[J].兰州学刊,2009(3).

  [12]沈颖.论张雪门幼稚园行为课程的价值[J].学前课程研究,2009(12).

篇十:张雪门幼稚师范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师的培养

  张雪门(1891-1973),我国现代著名幼儿教育家。早在

  1917年,他就在家乡宁波开始幼

  儿教育工作,创办了星荫幼稚园。后又到北京大学研究幼儿教育。

  1928年在孔德幼稚师范学

  1946年任台

  院主持教务工作,并创办艺文幼稚园。

  1929年任香山慈幼院幼稚师范学校校长。

  他认为要改造中国,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北北投儿童保育院院长。晚年从事幼稚教育的著述工作。张雪门是一位爱国的幼教工作者,“而幼稚教育应居其始”,并强调幼稚教育应

  和民族的命运、时代的使命紧密联系起来。他积极创办乡村教育实验区、农村托儿所、平民

  幼稚园等,免费招收贫苦幼儿入园,直接为贫苦农民子女服务。他的幼稚教育思想,深受陶

  行知的影响,认为“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

  ”强调“教学做合一”。他为发展中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写下的幼教论著达200余万字。

  成书背景

  1924年,张雪门在北平大学边任职员边学习。在此期间,他在时任教导主任高仁山先生

  的悉心指导下,计划用一年时间研究福禄倍尔的教育思想,用一年时间研究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再用一年时间研究世界各国的幼稚教育,然后以毕生精力研究我国的幼稚教育。

  张雪门研究我国的幼稚教育是从幼稚园的课程人手的。

  度关注。同年秋,他兼任《新教育评论》编辑。

  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的基础上。

  1926年。由他拟订的“幼稚园第一季度课程”在《新教育评论》上发表,并引起了同行的高

  1928年秋,孔德学校开办幼稚师范,请他主

  事学校工作。受“骑马者应从马背上学”的启示,他采取半日授课、半日实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实习场所除了孔德幼师开办的幼稚园及由他创办的艺文幼儿园外,还包括一个蒙养园。也就是在这个期间,他着力研究幼稚园的教育。并采取边教学、边研究、边整理的方式,撰写

  《幼稚教育概论》一书,用其自己的话说等到书教完毕,这本书也就草草告成了。在本书

  的自序中他写道人过的若是机械生活,过久了,有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吃饭、睡觉、看书、编讲义、上课、下课,一天一天,就是这样一天一天地过;骤然放了一天课,空下来反弄得怅怅无所适从

  。从中,足见其当时工作和写作的辛勤。

  《幼稚教育概论》一书,成稿于

  内容精要

  1929年6月,193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全书共分八章。

  第一章,幼稚生的生理。

  简要而概括地介绍了

  阐述了幼儿的生长发育与成人的不同之处,6岁以前幼儿的生理特征。

  及护理的方法和措施等。

  第二章,幼稚生的心理。

  包含幼稚生的游戏心,占有心、好奇心、恐惧心、合群心、同情心以及幼稚生的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兴趣、审美心、道德心、情绪等。第三章,教育之意义与目的。张需门从开展说、预备说、个人主义、社会主义等观念出发,引出儿童心身与环境、个人与社会、现在与将来的关

  系,并指出儿童心身的发展全仗于环境的刺激,全仗于对环境的反应;个人的思想

  感情要受社会影响最后得出幼稚教育的目的是以儿童为本位,成就儿童在该时期心身的发展,并培养其获得经验的根本习惯,以适应环境的结论。

  第四章,课程。课程是什么?张雪门认为,课程是人

  类的经验。

  “课程源于人类的经验”“课程是适应生长基本价值的选品,随时代而变

  迁。”第五章,教具。主要介绍了福禄培尔的二十种恩物及其教育作用蒙台梭利的十四种教具及其对训练感官的功能。最后,还提出了选择教具的标准等。第六章。教材。张雪门说何为教材?教材和教具相似,就是能够引起儿童学习的动机,能够满足儿童生活需要者。第七章,方法。他指出教材和方法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事。没有教材就没有方法,没有方法也就得

  不到教材。因此,幼稚园应采用“做学教合一”的方法,即对于幼稚生来讲,“做什么,学什么;学什么,做什么;学就是做,做就是学,学和做打成一片。

  ”对于教师来讲,“教什么,做什么;做什么,教什么;做就是教,教就是做,教和做都由于自己。

  ”第八章,教师。幼稚园的教师在教

  学中起什么样的作用?他强调

  “教师在课程中与其说是教授儿童,还不如说是指

  导儿童。教师的职责不单是知识的传授,乃在于能够利用儿童对于活动的自然倾向,使之和

  几种境遇相接触,因而唤起需要知识的觉悟。

  ”并进一步指出,教师应看清自己职业的重要,应具有高尚的人格和很好的修养;应具有健全的学识,像贤人君子那样,担当起教育幼儿的责任来。

  简要评价

  全书以幼儿的生理、心理为基础来论述幼稚园的课程、教具、教材、教法、教师等,一环扣一环。好比一条链,把幼稚园各个方面的教育都简明扼要地阐述得清清楚楚。书中所体现的幼教思想不仅在当时,而且对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仍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幼稚教育概论》一书的内容,借用了许多国外的教育理论,但决不是照抄照搬,而是经过了一番改造,结合我国的实际来阐释中国幼稚园面临的问题,并试图开创中国化的幼稚教育理论。这也给我们今天如何学习、借鉴和吸纳国外教育理论提供了一个参考。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张雪门论述了幼稚园教师的地位、职业、人格、学识、修养,虽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和要求已发生了变化,但仍有学习和继承的价值。就是说,今天的幼儿园教师仍需从这些方面来严格要求自己。

  总之,《幼稚教育概论》

  有较强的可读性和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值得今天的幼教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学习。

  名言选萃

  ◆好多人以为课程就是知识,甚至于将课程当作了书本上的知识看待。其实课程的范围很大,技能、知识、兴趣、道德、体力、风俗、礼节等种种的经验,都包括在课程里。换一句话来说,课程是适应生长的有价值的材料

  ◆课程的来源,是出于人类的经验。

  可是儿童的经验,决不是成人的经验;

  儿童的生活,又决不是成人的生活而儿童的社会,也决不是成人的社会。

  ◆教材和方法是分不开的一件事,实不是两件事。没有教材就没有方法没有方法。也就得不到教材。方法,本来是从教材上产生,并不是离开了教材,另有方法。

  ◆人类生长的历程,并不是一步能够跨过的;所谓历程,就含有一步进一步的意思。教师所应注意的,儿童现在究竟发达到哪一步,就从哪一步起开始引导,使他一步进一步地学习,也就是使他一步进一步地生长。

  ◆一个人的生长,本来是一种活动,除活动以外,更没有别的种种。但是人类的生活。是团体的生活,是社会的生活。幼稚园是社会生活的小团体。于是对于事物的活动,常附带有对己对人的两种关系。

  ◆“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

  ”这种课程

  “应

  完全根据于生活,她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

  ◆“从行动中所得知的知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

  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驾驭环境的能力。

  ”

推荐访问:张雪门幼稚师范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师的培养 幼师 师范教育 幼稚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