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简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历程(18篇)

简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历程(18篇)

时间:2022-11-19 08:3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简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历程(18篇)简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历程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百度文库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简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历程(18篇),供大家参考。

简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历程(18篇)

篇一:简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历程

tle>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百度文库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中国特色教育理论,是指在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实践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带有普遍性的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系统认识与总结。本文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分析,从教育理论的研究意义,理论基础,方法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概括。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对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方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意义;理论基础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都高度重视教育,一直把教育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布局的重要方面,认真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邓小平、江泽民、***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出发分别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思想,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和实践特色的教育思想,形成并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知识经济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经济,人力资源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的素质逐步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的作用也因此被赋予全新的意义。教育不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而且还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动力和保障。因此,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格局,面对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中国,面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使命,面对党中

  央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任务,如何正确认识新时期教育的功能,如何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等,都迫切要求我们加强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予以解答回应。

  2、我国教育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指导。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至2010年底,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高中、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9.3%、97%、59.8%、22%;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达到8年以上和10年以上。但是,面对上述成绩,我们仍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教育事业在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教育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强烈需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协调,素质教育推进仍然面临困难和阻力,公共教育投入不足,等等。在当前及今后一段较长时间内,这些问题将长期存在。因此,如何全面解决上述问题、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就迫切要求我们加强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予以解答回应。

  3、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时机已基本成熟。

  实践呼唤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从理论基础来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变革,社会实践的变革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突破。改革开放以来,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基于整个社会实践变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突破创新,为我国社会其他子系统、尤其是教育系统的变革提供着新的理论指导与旗帜方向。从现实基础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蒸蒸日上,飞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已经逐步建成。从研究内容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自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全方位教育改革的热潮。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们在教育理论上有了许多突破,如教育价值观、教育人才观、教育投资观、教育质量观等,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因此,上述条件的具备与时机的成熟,一方面为我们提出了重大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课题——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提供了可能与前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是包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着党的行动指南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指导方针和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研究,应纳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之中,即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整体框架内来进行;应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战略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全面地进行实践,总结与提升;应把握和体现现代教育的整体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深入研究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内涵和体系框架。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总结,是对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教育改革发展理论的深入研究,更是对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一种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是立足我国现阶段国情,总结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实践,借鉴国外教育发展经验,适应我国教育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是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总结,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理论体系。它需要广大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协调一致,共同完成。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支撑与指导。但是,当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研究者习惯于将具体

  教育实践问题简单地转入操作性讨论,而对于思想方法、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变革研究还很不充分,明显地存在跟不上社会、经济变革步伐的情况”。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为了更好地总结与归纳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从方法论的高度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就变得十分必要。

  1、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第一性的,“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

  确或歪曲的反映”,人的认识要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的情况来理解事物。毛泽东将这一原则做了中国化的诠释,就是“实事求是”。按毛泽东的解释,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研究其规律性,用以指导实际的工作,“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结论。”因此,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首先,要求我们反对本本主义,反对照搬照抄。中国的国情具有特殊性,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任何一个小数字只要乘上13亿,就会变成一个大数字;任何一个大数字只要除以13亿,就会变成一个小数字。对于中国的教育国情同样如此,因此单纯的照搬照抄,或者按照本本主义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都会造成巨大的灾难。如,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与模式,照搬照抄并没有解决我国的教育问题。其次,还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相统一。实事求是,是指一切从事实与实际出发,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解放思想,是指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敢于不断纠正对社会实践不科学的认识,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与时俱进,则是指我们的认识与理论要跟上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不仅要正确认识到时代的主题,更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认清并把握时代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进而始终站在时代发展和世界潮流的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不断发展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也将不断变化。因此,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时,就不仅要从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还要敢于打开自己的眼界,敢于学习与接受有利于我国教育实践发展的新的思想与理论,要立足于长远与未来,与时俱进,以中国化、本土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指引我国教育实践的发展。

  2、坚持唯物辩证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及其过程都始终存在矛盾,这是矛盾的普遍性;然而,每一事物及其过程的矛盾各有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在研究问题的发展与变化过程时,必

  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任何社会的发展或者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是存在矛盾的。从宏观背景来说,当前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研究中国教育实践时必须认识到,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同有限教育供给能力之间这一主要矛盾在较长时期内仍会存在。矛盾的特殊性则表明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教育领域具体矛盾的特点是不同的,如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教育事业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还存在教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强烈需求、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协调、素质教育推进仍然面临困难和阻力、公共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与矛盾。同时,坚持用矛盾论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还要求我们必须认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正如上文所言,当前我国还存在许多矛盾,但是主要矛盾仍表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与教育供给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其他许多的次要矛盾都是主要矛盾的具体或间接表现。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主要表现为政府供给教育资源能力的有限性方面。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解决我国教育问题的主要措施仍然是大力发展与优化提升各级各类教育,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

  3、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开宗明义地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或为少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这就明确地昭示了共产主义运动是为了人民谋利益的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教育利益。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直接关系着每个社会成员的发展命运。******多次强凋指出: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是不同的,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如随着人民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当前教育公平演变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因此,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求我们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教育利益需求,时刻留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求我们在研究制订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时,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与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

  实践决定认识,理论来源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植根于中国的教育实践,脱离了中国教育实际的空想或思辨理论必然经不起实践的推敲与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理论体系,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中国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中必须尊重教育实践发展的事实,尊重我国所处的历史现实。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各方面还存在相当多的实际困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还不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这也就注定了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理论体系,任何不顾或忽视现实情况所进行的研究都将是空想,也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教育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理论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对全面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凝聚各方面力量关心支持教育、整合各种资源投入教育,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新进步,不断续写我国教育改革开放的新篇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金一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3]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郑淑芬.孙中山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发展的多维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3).

  [5]王卫霞,李化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J].现代农业.2009,(06).

  [6]姜树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初探[J].教育探索.2008(10)[7]刘世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9)

篇二:简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历程

tl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百度文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进行了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辟

  和拓展,从十二大起,十五年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11次概括和论述,十五大正式将这个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并阐述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为***的党中央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深刻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是我们毫不动摇的行动纲领。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即致力于探索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结

  合。提出“以苏为鉴”,“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

  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二大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随之丰富发展。从十二大到十五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内涵的概括和论述从未间断,直到十五大将这个理论正式命名为“邓小平理论”。15年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括与论述,举其要者有11次之多。

  1993年

  11月

  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了全面的论述和相应的规定,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新旧世纪之交,面对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回答新问题,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

  科学发展观这一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

  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而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它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全面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确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任务,并提出了工作要求和政策措施。

  ***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是我们毫不动摇的行动纲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全正确地运用并彻底贯彻了马克思的理论逻辑和方法,是当代中国真正深刻和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地位。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理

  念。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

  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社会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思想。

  提出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

  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篇三:简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历程

tle>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百度文库

  1、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这个理论体系的基本线索就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如何正确认识,把握和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丰富和发展这个理论体系,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载体,是在与时俱进的实践中**难题、创立发展的。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得更加壮阔、更加优美,就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实践基础上,始终不渝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在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进程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每一步进程,都透射出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充分体现着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

  2、阅读毛泽东的文章《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载《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21-656页),摘抄其关于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主要观点

  1、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而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中国革命的敌人,不但有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一定时期还有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资产阶级反动派,这就使中国革命具有长期性和残酷性的特点。

  2、革命的主要形式必须是武装斗争,革命力量只能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中国革命有可能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3、当前革命的主要任务,一是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二是推翻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其中主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

  4、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不是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而是特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专政;它的前途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

  5、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最基本的动力,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民族

  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与妥协性,必须对其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态度。无产阶级通过它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实现革命的领导权,在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写的关于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对象、任务、动力及性质的政治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现存两章。《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明确了革命的任务和性质,分析了各阶级、阶层对革命的态度,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战略和策略,较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对推动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党是主动积极的,国民党是被动接受的。从这个角度说,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难道没有道理吗?

  二、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创造性地把游击战上升为抗战战略,拖住了侵华日军的一半以上。

  三、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建立抗日根据地,与日军相周旋,与西南大后方相比,其艰苦程度是可以想见的。设想,没有敌后战场,没有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侵华日军全部压在国民党政府军队上,国民党政府能够坚持两年以上吗?

  四、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在阻滞日军迅速****的图谋中还是起了重要作用。这方面也应该如实评价。

  五、正是两个战场的战略配合,才把日本军队的大部分拖住在中国,使它既不能迅速****,也不能把更多兵力投放到太平洋战场,投放到亚洲其他地区。这是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

  六、国民党的传统观点是不承认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领导作用,认为共产党“游而不击”,这是不值一驳的。现在一些“国粉”与国民党的传统观点相呼应,全面美化国民党抗战,否认共产党抗战,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4、概述20世纪以来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①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它开创了完全意

  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②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完成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并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资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③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并赋予中华民族复兴以新的强大生机。

  5、从历史影片《辛亥革命》(张黎执导,2011年)、《建党伟业》(韩三平执导,2011年)《南京!南京!》(陆川执导,2009年)、《建国大业》(韩三平,2009年)中选择一部观看,自拟题目,写一篇与影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史实相关的观后感。(800字左右)

  《建党伟业》(韩三平执导,2011年)读后感

  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那是一段激情澎湃的岁月,那是一个苦苦求索的过程,那是一段向往光明的历史,电影《建党伟业》公映了,他让人瞩目的不单单是规模庞大的演员阵容,还真实地在闲聊那个时代看似混乱无序的社会表象下涌动的众心归一的大道。

  影片从武昌起义胜利,孙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到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恢复帝制,蔡锷在云南誓师讨袁,再到溥仪在张勋的帮助下复辟,围绕这条主线电影给我们充分展示了那个时代各种错综复杂的思想,各种势力交织纠结的历史背景。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外国列强的欺凌侮辱,各路军阀的你争我抢,国已凋零,家何以附,人何以堪!种种丧权辱国的事实,大大激发了国人寻求国家富强之路的思想,中国的出路在何方?封建主义苟延残喘,资本主义诸多缺陷,共产主义尚在萌芽,乱弱岂可以继续,富强重心使之!不但是当时人们所考虑的问题,也是观众所思考的问题。戊戌变法,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社会各阶层都在尝试让中国富强的办法。虽然都有一些进步,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都没有成功。归根结底是因为什么?是因为那些做出诸多尝试的人让中国富强的办法代表的是少数人的阶层,是那些当权者和富贵者,既得利益者,并没有代表社会最广大阶层的民众,例如工人农民这些无产者

  如果说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不如说是中国共产党把握了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各方割据,军阀混战,纷争不断,更有甚者或委身于外寇借爱国之名行汉奸之事,或执天下大公以私小我小欲,皆有爱民之言却无为民之实,多以大义掩私念,少以公心求国存,相互压榨,不求大同,如此何以得统一,无统一又怎能谈国之富强?只有中国共产党紫成立伊始就确立了“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纲领,这代表了在社会阶层中占最大比重的底层工人农民等无产阶级者的意愿,必定会得到社会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也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根本利益,才能担负起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重任!也正是因为紧紧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中国共产党才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保持长久不败的状态。

  还有一点,给我很大感触,就是那个时代人们的信仰和追求,理想和抱负,是那么的鲜明,是那么的高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负五尺之躯以报国家。影片中我们看到了青年时期的毛**,北大旁听,放弃出国,矢志追求思想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看到了周恩来带领学生运动的睿智机敏;看到了朱德在护国战争中勇猛过人。这些伟人们在淬炼中逐步确立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成长为一个纯粹的人。

  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政党体系,中国共产党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不断在完善自我,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民族必然会实现伟大复兴,让华夏文明再次焕发出永恒的青春和活力。

篇四:简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历程

tle>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百度文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摘

  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教育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姿态不断进行探索,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在满足广大人民对知识文化教育的迫切需求的同时,也很好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然而,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矛盾。教育发展如何更好地承担起知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完成未来中国人才培养的艰巨使命,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认真概括、总结这些宝贵经验,是进一步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是进一步推进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持续开创教育发展新局面的需要。认真回顾、分析、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有利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把握其发展方向与趋势,展望教育发展的未来美好前景,开创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局面。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辉煌成就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党历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主张,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和实践特色的教育思想。从理论角度而言,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含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系统、具体地回答1

  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指明了方向。从实践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创建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中国当代教育发展的实践过程。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探索中高举教育发展“三个优先”的鲜明旗帜,强调教育的公益性和政府的教育职责,追求教育的公平和协调发展,主张教育以人为本和推进素质教育,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和制度,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在实践探索中构建起世界最大规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体系。

  2.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体系。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到20XX年中国“两基”战略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初步实现,再到20XX年“两基”战略任务全面完成,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建立起了基础教育规模最大、受教育者最多的中国教育体系。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另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壮举——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20XX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1%,在校生已超过2300万人,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审时度势做出决定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同时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办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愿望。另外,在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植、引导下,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也取得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以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能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也发展迅速,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的需求。总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从普及教育到高等教育各级各类教育都实现了巨大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严峻挑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教育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姿态不断进行探索,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在满足广大人民对知识文化教育的迫切需求的同时,也很好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然而,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矛盾。教育发展如何更好地承担起知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完成未来中国人才2

  培养的艰巨使命,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

  1.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衡成为严重阻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依然稀缺,义务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城乡和校际不均衡,西部与农村地区教育尤为薄弱;教育政策也以城市为中心,教学、考试和录取分数都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异;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投入也严重失衡,我国在高等教育投资上的比例较大,基础教育投资比例偏小。我国教育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不仅给社会公众造成了一定的消极认识和影响,也严重制约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健康发展,应成为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积极面对、着力解决的工作重点。

  2.教育经费投入跟不上教育规模增长和质量提高要求的问题日益严重。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实现了较快增长,20XX年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例一度达到3.32%,是自1989年对此项指标进行监测以来的最高水平,但远低于同期世界4.4%的平均水平。另外,虽然中国目前基本上形成了“政府投入、社会多方参与、受教育者合理分担”的教育和培训经费筹措机制,但是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

  3.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突显的人才培养质量、结构和模式不合理问题亟待解决。自20世纪末以来持续的、大规模的高校扩招使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然而现实的高校师资力量、办学条件、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高等教育发展不能充分适应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结构与模式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4.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彻底革除传统教育体制机制的各种束缚与弊端的进程有待加快。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建设和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各级各类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另外,目前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交织,教育领域新老矛盾叠加,都迫切要求我们采取改革的办法、创新的举措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理论与实3

  践经验。认真概括、总结这些宝贵经验,是进一步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是进一步推进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持续开创教育发展新局面的需要。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党对教育发展的坚强领导。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道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是国家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这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2.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就是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教育为人民服务最根本的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切实保障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深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精神,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基本特点。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与道路。

  3.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党的十七大把教育列为民生的首要问题,要求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这是对教育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飞跃,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坚持好、落实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先导和前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以教育为本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人才,是提高人口质量和科学文化素质,加速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关键举措。

  4.坚持推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要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理念。坚持推进教育公平,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原则,根本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行和扩大义务教育,着力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巩固免费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着重推进4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资助贫困学生的助学支持体系和制度,确保适龄少年儿童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真正实现十八大报告关于“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殷切期望,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民工子女充分接受平等教育,真正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学有所教”的伟大目标。

  5.坚持解放思想,推动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先导,以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创新为动力,实现了历史性的进步与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内容、方式和教育体制机制,消除观念障碍,冲破体制羁绊,在拓展思维空间中打开开放空间,在提升思想活力中激发发展活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新突破;坚持教育创新,突破教育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力求在教育实践领域各个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改革,并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教育改革的自觉性、紧迫性、坚定性。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科学发展,只有不断地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创新,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众多的困难与挑战,与时俱进。

  6.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教育工作的主题,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进步,充满生机活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功地、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正确认识和解决好这个问题,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素质教育的实施毕竟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全局性的和战略性的思想共识,继续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7.坚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探索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体系。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探索实践,并从整体上引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变革对教育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5

  育理论不断更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清晰地展现了教育理论与实践在探索中既有区别又彼此包容、依赖、补充和循环发展的关系,更深刻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是一个不断开放发展的体系,实践探索永无止境,与之相伴的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这是一切科学体系的内在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中日益蓬勃发展。

  8.坚持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就是要把教育的重点转向人本身,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位置,以人的全面发展和满足人的需求为目标,以人性化、人格化的教育着力培养具有全面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命题和基本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首要解决和回答教育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为谁发展的问题。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很好地回答和解决了这一问题。

篇五:简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历程

tl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简述-百度文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简述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好,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也好,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个理论体系,特别是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毫无疑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就是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由于这三大理论成果是在改革开放的不同发展阶段形成的,而每一个阶段必然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也会有所不同,因而在各个阶段所形成理论成果的具体内容肯定会有所侧重。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着力解决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这三大理论成果既然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那就必然具有其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内在逻辑联系。按照其内在逻辑联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观点进行梳理,是非常必要和很有意义的。

  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上,强调思想路线是个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

  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发展。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问题上,排除了一系列错误观点,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科学地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明确提出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实际和最基本的国情。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因此,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所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本世纪头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问题上,强调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实际出发,确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强调要以重点带动全局,把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作为战略重点;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在21世纪的头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实施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包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

  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实行改革“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改革是社会主义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与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加广阔的通途。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问题上,强调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努力使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国内改革发展。”

  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问题上,强调现代化建设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

  的首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二者都得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为此,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总之,要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问题上,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民主问题,把社会主义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个人主义民主严格地区别开来,把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结合起来,把民主和集中、民主和法制、民主和纪律、民主和党的领导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此,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十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问题上,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和其他各种专家,思想文化和教育战线上的同志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十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问题上,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十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和军队建设问题上,强调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要求军队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不断增强国防实力,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同时,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自觉地在这个大局下行动,积极支持和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必须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要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

  十四、在“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问题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强调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香港和澳门回归后,提出发展台海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和重要意见。强调台湾问题事关祖国完全统一,事关国家核心利益,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并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十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根本区别于历史上的封建主义中国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标志。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国家,就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十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和国际战略问题上,明确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极为重要的科学论断,并据此确立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和国际战略。强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我们坚持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在处理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上,我们坚持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四项原则。面对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埋头实干,做好我们自己的事。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十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建设和改革最基本的动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广大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工农联盟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深化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国知识分子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

  历史责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还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和主人翁作用,使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竞相迸发,依靠人民群众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要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十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问题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坚持党的先进性,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归根结底,是要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十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建设问题上,强调“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切实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强调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围绕这个目标,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要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

  部队伍和人才队伍;要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要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二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问题上,强调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使他们不断得到看得见的物质文化利益,从而使他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实行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祖国的富强之道,也是自己的富裕之道,也从而使他们更加自觉地为之共同奋斗。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对外开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依靠力量、领导核心、执政党建设、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个理论体系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的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既以其独创性地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11

篇六:简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历程

tle>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百度文库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中国特色教育理论,是指在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实践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带有普遍性的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系统认识与总结。本文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分析,从教育理论的研究意义,理论基础,方法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概括。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对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方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意义;理论基础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都高度重视教育,一直把教育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布局的重要方面,认真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邓小平、江泽民、***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出发分别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思想,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和实践特色的教育思想,形成并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知识经济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经济,人力资源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的素质逐步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的作用也因此被赋予全新的意义。教育不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而且还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动力和保障。因此,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格局,面对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中国,面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使命,面对党中

  央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任务,如何正确认识新时期教育的功能,如何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等,都迫切要求我们加强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予以解答回应。

  2、我国教育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指导。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至2010年底,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高中、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9.3%、97%、59.8%、22%;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达到8年以上和10年以上。但是,面对上述成绩,我们仍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教育事业在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教育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强烈需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协调,素质教育推进仍然面临困难和阻力,公共教育投入不足,等等。在当前及今后一段较长时间内,这些问题将长期存在。因此,如何全面解决上述问题、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就迫切要求我们加强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予以解答回应。

  3、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时机已基本成熟。

  实践呼唤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从理论基础来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变革,社会实践的变革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突破。改革开放以来,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基于整个社会实践变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突破创新,为我国社会其他子系统、尤其是教育系统的变革提供着新的理论指导与旗帜方向。从现实基础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蒸蒸日上,飞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已经逐步建成。从研究内容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自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全方位教育改革的热潮。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们在教育理论上有了许多突破,如教育价值观、教育人才观、教育投资观、教育质量观等,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因此,上述条件的具备与时机的成熟,一方面为我们提出了重大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课题——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提供了可能与前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是包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着党的行动指南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指导方针和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研究,应纳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之中,即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整体框架内来进行;应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战略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全面地进行实践,总结与提升;应把握和体现现代教育的整体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深入研究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内涵和体系框架。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总结,是对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教育改革发展理论的深入研究,更是对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一种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是立足我国现阶段国情,总结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实践,借鉴国外教育发展经验,适应我国教育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是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总结,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理论体系。它需要广大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协调一致,共同完成。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支撑与指导。但是,当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研究者习惯于将具体

  教育实践问题简单地转入操作性讨论,而对于思想方法、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变革研究还很不充分,明显地存在跟不上社会、经济变革步伐的情况”。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为了更好地总结与归纳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从方法论的高度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就变得十分必要。

  1、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第一性的,“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

  确或歪曲的反映”,人的认识要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的情况来理解事物。毛泽东将这一原则做了中国化的诠释,就是“实事求是”。按毛泽东的解释,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研究其规律性,用以指导实际的工作,“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结论。”因此,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首先,要求我们反对本本主义,反对照搬照抄。中国的国情具有特殊性,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任何一个小数字只要乘上13亿,就会变成一个大数字;任何一个大数字只要除以13亿,就会变成一个小数字。对于中国的教育国情同样如此,因此单纯的照搬照抄,或者按照本本主义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都会造成巨大的灾难。如,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与模式,照搬照抄并没有解决我国的教育问题。其次,还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相统一。实事求是,是指一切从事实与实际出发,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解放思想,是指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敢于不断纠正对社会实践不科学的认识,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与时俱进,则是指我们的认识与理论要跟上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不仅要正确认识到时代的主题,更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认清并把握时代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进而始终站在时代发展和世界潮流的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不断发展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也将不断变化。因此,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时,就不仅要从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还要敢于打开自己的眼界,敢于学习与接受有利于我国教育实践发展的新的思想与理论,要立足于长远与未来,与时俱进,以中国化、本土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指引我国教育实践的发展。

  2、坚持唯物辩证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及其过程都始终存在矛盾,这是矛盾的普遍性;然而,每一事物及其过程的矛盾各有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在研究问题的发展与变化过程时,必

  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任何社会的发展或者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是存在矛盾的。从宏观背景来说,当前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研究中国教育实践时必须认识到,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同有限教育供给能力之间这一主要矛盾在较长时期内仍会存在。矛盾的特殊性则表明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教育领域具体矛盾的特点是不同的,如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教育事业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还存在教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强烈需求、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协调、素质教育推进仍然面临困难和阻力、公共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与矛盾。同时,坚持用矛盾论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还要求我们必须认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正如上文所言,当前我国还存在许多矛盾,但是主要矛盾仍表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与教育供给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其他许多的次要矛盾都是主要矛盾的具体或间接表现。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主要表现为政府供给教育资源能力的有限性方面。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解决我国教育问题的主要措施仍然是大力发展与优化提升各级各类教育,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

  3、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开宗明义地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或为少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这就明确地昭示了共产主义运动是为了人民谋利益的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教育利益。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直接关系着每个社会成员的发展命运。******多次强凋指出: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是不同的,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如随着人民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当前教育公平演变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因此,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求我们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教育利益需求,时刻留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求我们在研究制订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时,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与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

  实践决定认识,理论来源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植根于中国的教育实践,脱离了中国教育实际的空想或思辨理论必然经不起实践的推敲与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理论体系,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中国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中必须尊重教育实践发展的事实,尊重我国所处的历史现实。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各方面还存在相当多的实际困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还不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这也就注定了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理论体系,任何不顾或忽视现实情况所进行的研究都将是空想,也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教育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理论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对全面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凝聚各方面力量关心支持教育、整合各种资源投入教育,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新进步,不断续写我国教育改革开放的新篇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金一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3]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郑淑芬.孙中山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发展的多维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3).

  [5]王卫霞,李化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J].现代农业.2009,(06).

  [6]姜树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初探[J].教育探索.2008(10)[7]刘世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9)

篇七:简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历程

tl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百度文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

  发展历程

  教育学的中国化问题,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中一个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它伴随着外国教育理论的引进而产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认识逐步深化。如早在1929年,庄泽宣(1959-1976年)就明确提出“新教育中国化”问题。他在《如何使教育中国化》一书中指出:“新教育原本不是中国所固有的,但是非把他中国化了,不能称为中国的。”认为教育中国化,必须符合四个条件,即“合于中国的国民经济力,合于中国的社会状况,能发扬民族的优点,能改良中国的恶根性”。强调建立适合中国需要的中国化的新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不是少数人用几年的工夫可以改造成功,非有多数人长时间的研究和努力试验是没有结果的”,认识弥足珍贵。

  建国后,在全国教育系统学习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的热潮中,1957年有研究者又提出“教育学中国化”问题,并就“教育学中国化”的含义以及如何中国化等问题作了具体阐述,意在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学,见解十分难得。差不多与此同时,我国教育理论界也开始了建设中国化教育学的探索。然而遗憾的是,不久反“右”斗争开始,随后又发生“*****”,讨论和探索被迫中止。再次重提教育学的中国化问题,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初。

  1982年9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并做出了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之一的重大决策,激励了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探索新时期教育理论的热情。1983年5月,教育部召开全国第二次教育科学规划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研究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过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中心,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科体系。在此背景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科体系。在此背景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便被明确提了出来,成为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努力探索的课题和积极为之奋斗的目标。

  基本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称《规划纲要》)的发布,引起了教育界和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这是容易理解的,因为此事着实重大:教育不仅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而且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上最广大人群的希望与前景。《规划纲要》的基本理念是最为重要、关乎根本的,是其他一切具体的方法和举措围绕着旋转的枢轴,所谓“纲举目张”是也。《规划纲要》提出并且体现了这样的基本理念,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原则目标,其二是核心内容。这两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值得深入发掘。如果此事不明,理念缺失,那么各种初看起来似乎是合理的要求和主张也会是无的放矢,甚至是纠结抵牾的。

  就原则目标而言,《规划纲要》所体现的基本理念是“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它不仅强调其目标是现代教育体系,而且要求这一体系是中国特色的和社会主义的。这一点确实非常重要,因为它关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必须以改革创新为主线;而为了改革创新,又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充分吸收在我们的历史性实践中所形成的经验和创造,借鉴国外的先进观念和方法,以冲破传统的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如果说在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方面较为容易达成共识,那么在如何改革、特别是改革的方向上进一步形成共识、加深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这里可能存在的一个最大误区是:把现代教育体系直接等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教育体系,仿佛我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复制一个完全西化的教育体系。这种比附看起来似乎是自然的、合乎逻辑的:由于现代教育体系确实首先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所以全部问题就在于用西方的教育体系来取代我们现有的——亦即“传统的”——教育体系。这种观点是非常普遍的,甚至比在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领域中还要普遍,它往往构成人们行使各种判断和作出取舍的或者公开、或者隐蔽的思想前提。然而,中国自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性实践已经表明(并且还将继续表明):这种观点从根本上来说是幼稚的、非现实的和严重误导的,它在理论上仅仅从属于黑格尔所谓的主观思想及其“外部反思”。总而言之,我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必然是依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来制订方向的,它将理所当然地构成中国现代化发展之独特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任务。因此,我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原则目标不能不是建设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

  就核心内容而言,《规划纲要》所体现的基本理念是人的培养,即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个问题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是全部教育的根本问题。显而易见,这个问题的解决是与我们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的,因而是与前述的原则目标根本一致的。《规划纲要》在人的培养方面要求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把推进思路确定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这样的提法不仅包含着重要而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使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进一步明确化了。

  由于种种原因,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的教育概念实际上被大大地狭隘化了,似乎与之相关的内容仅仅是知识的获取,从而仅仅意味着智

  力的增益和发展。这样的教育概念不仅在教育界起作用,而且在社会上也颇为盛行。然而其偏谬之处恰恰在于:它所关注的仅只是人的工具性能力的片面发展,而不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全面发展。毫无疑问,在全面发展的个人能力中,以知识为取向的智力发展必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端,然而它归根到底只是其中的一端,也就是说,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如果说,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确实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那么就必须把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真正的育人重点确定下来。这样的重点决不排斥知识型的智力,它在很大程度上还往往需以后者作为支撑和辅弼;然而,无论是社会责任感,还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意志力(意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个方面几乎被完成忽视了,现在的学校和家长,还有多少在关注孩子的意志能力的发展呢?可以断言,未来的真正人才将更多地取决于意志能力,也就是说,其知识能力只有在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应提高的前提下才可能有大的作为。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做到这一点,不必去上太多的补习班,倒是必须更多地关注其意志能力的培养,要像古人所说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很显然,这样的教育概念已不仅仅关乎学校教育,而且也将扩大为全社会的事情,它需要通过整个社会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的教育来实现。

篇八:简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历程

tl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活动-百度文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活动

  在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梦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活动中,一、坚持“三个到位”,把宣传教育措施落到实处。

  1、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局“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安排和督导检查。

  2、是宣传发动到位。积极召开动员部署会,制定实施方案。制定了《政治学习制度》、《科室政治理论学习考核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学习制度,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理论体系的学习。

  3、是氛围营造到位。通过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的形式,号召全局干部职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想“中国梦”,积极参与“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当中,增强了全局人员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围绕“两个结合”,促进宣教活动的拓展延伸。

  1、是与“两学一做”活动相结合。把“中国梦”宣传教育作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局中心组学习计划,并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生动解读“中国梦”的历史底蕴、时代内涵和根本要求,不断提高理性认知和思想升华。

  2、是与推进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以“中国梦”推动防汛抗旱、水环境治理、建设美丽乡村等工作。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广泛收集“百姓梦想”,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社会关注的

  民生难题,促进民生实事落到实处。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体现到工作实践中,以优良的作风和业绩,凝聚共识,激励全市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同心共筑“中国梦”。

篇九:简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历程

tl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百度文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显著成果和鲜明特点

  2010-03-1711:08:3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显著成果和鲜明特点

  沈建钢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经历了四个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全社会民主政治意识日益增强;民主政治制度日趋健全;民主政治行为日趋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目标明确性、原则坚定性、改革系统性、稳步渐进性、突出导向性、凸显基础性、富于独创性等鲜明特点。

  【关键词】

  民主政治

  显著成果

  鲜明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发展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一大创举。******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切实贯彻,民主政治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基层民主活力增强,法治建设更加健全,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之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开始并逐渐推进阶段(1978年底-19*****)

  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强调:“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2]真理问题的大讨论,使全党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进程。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宣言书,揭开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1986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邓小平比较集中地提出和强调了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他指出:“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3]

  “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改革。”[4]党的十三大明确要推行公务员制度。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同时,我们批判了精神污染和“全盘西化”的思潮,始终坚持住了四项基本原则。

  第二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转为理论探讨为主阶段(19*****-1991年底)

  在这一阶段,政治体制改革一方面仍在推进,国务院在六个部委和两个地方搞了公务员制度试点,但另一方面政治体制改革碰到了一些阻力和干扰。其国际背景是东欧六国的演变,苏联戈尔巴乔夫政权从无序到解体,使一些人担心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前途和方向,是否会重蹈苏东复辙。在理论界,出现了“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一些同志认为经济上搞市场经济,政治上搞公务员制度(认为是西方的文官制度),还能不能坚持社会主义,他们提出要以反和平演变为工作中心,并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公务员制度的试点一度也因此而出现了停顿。

  第三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继续推进并取得重大突破阶段(1992年初-2002年10月)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明确强调“不争论”,“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

  ‘左’,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

  ‘左’”。“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5]。邓小平同志对改革停顿作了批评,不讨论姓社姓资问题,要把改革搞下去,这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清除了疑虑,扫除了障碍。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目前,党政机构臃肿,层次重叠,许多单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脱离群众,阻碍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党的十五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党的十五大首次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7]1992年至2002年的十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推进,并在许多方面如干部制度、行政制度、机构改革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第四阶段: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加快发展民主政治阶段(2002年10月至今)

  关于政治文明,在2002年著名的“5.31”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进一步明确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指出:“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8]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明确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9]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了深入的论述,进行了一系列部署,提出了一套基本的遵循。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显著成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果集中体现在民主政治意识日

  益增强、民主政治制度日趋健全和民主政治行为日趋文明三方面。

  (一)民主政治意识日益增强。

  1、全民民主意识普遍增强。

  从我国的国体、政体来看,已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当家作主,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改革开放前,由于我国政治体制和运作机制的问题,曾出现过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家长制、一言堂等问题。特别是“*****”,人民民主受到了践踏和破坏。“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就是缺乏民主所造成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协商已成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公共理念。增强公民的政治参与,推进公民社会发展进程,已成为发展社会民主的动力。

  2、全民法律意识得到较大提高。

  随着法治建设的加强和普法活动的持续开展,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断增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大了立法和监督工作力度,各类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从一五普法到五五普法,干部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的意识明显加强,依法维权,民告官成为社会的风景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物权法》、《劳动合同法》等一批与人民群众现实切身利益关联度密切的法律出台并实施,更调动了群众依法维权的积极性,营造了浓厚的依法办事氛围。

  3、政府依法行政理念明显加强。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要求和工作目标。对照政府职责,自觉纠正政府管理中的“缺位、越位、不到位”现象。按照“小政府、大服务”要求,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坚持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规范行政行为。《行政许可法》、《国家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公务员的行为规范。前不久,新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国务院工作规则》,对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提高决策透明度、坚持依法执政、规范权力运行、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健全监督制度、推进行政问责、加强廉政建设、干干净净为民工作等重大事项作了明确规范。

  4、党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理念成为共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主要是体现在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并不是党临驾于一切之上的领导。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纠正了毛泽东时代的“党领导一切,党大于法”的错误做法,明确提出党也要在宪法的范围内活动。党员确立党章意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党的活动在法律范围内展开等理念深入人心,依法治党已成为广大党员和全社会的共识。

  (二)民主政治制度日趋健全。

  1、民主选举制度不断完善。

  民主选举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体现,它对防止权力蜕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这点意义上说,没有民主选举,就没有民主政治。我国以选举民主为主要标志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恢复。三十年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整体加强,人大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作用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的差额选举已经制度化,他们为人民掌权用权的自觉性、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反映民生热点、善治建议提案逐年增多,都体现了国家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民主化、法制化。党内民主的选举制度也不断发展,党的十七大代表候选人的一线党员比例和差额选举比例都比党的十六大提高了五个百分点。

  2、政治协商制度光芒四射。

  政治协商制度以协商政治为主要标志,是中国政治发展的一大创举,协商民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特色,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模式,已引起许多国家政治学研究专家的极大兴趣。人民政协集中了中国各个政党、人民团体、民族、界别的精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多党协作、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谏言献策,提出真知灼见,对党和政府治国理政有很大帮助,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把立法工作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30年来,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可喜成就,建立了一元化多层次的立法体制。立法程序日臻完善,立法技术日趋成熟,法律体系初具规模,法律质量不断提高。随着《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使各项司法活动逐步走向了正规。近年来,《物权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颁布实施,更凸显社会转型期解决突出社会矛盾着力保护民生的法治特点。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法

  律体系。

  4、自治制度不断扩大。

  根据56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得少数民族的欢迎和拥护。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国家有重点地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推动了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发展。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自治制度的实施,使民主政治在基层得到扎实推进。党的十七大更是明确提出要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5、干部制度改革成果卓著。

  一是打破了领导干部职务变相的终身制。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干部的“小四化”要求,即年轻化、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进一步推进了我党领导干部队伍的年轻化进程。二是推行了国家公务员制度。为了建立高效、精干、廉洁的国家公务员队伍,1993年我国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全国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对国家公务员规范有序地管理。2006年,颁布实施了《国家公务员法》,国家公务员法治化管理进一步推进。三是完善了干部任用制度。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先后颁布了“5+1”文件,使对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化、规范化;四是推行了干部的选任制、聘任制、任期制。五是健全了对干部的监督制约机制。2003年12月,中央相继颁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05年1月党中央又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强了对权力的制约和反腐倡廉建设。

  (三)民主政治行为日趋文明。

  1、党内民主扎实推进。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扎实推进。一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二是推行党务公开,增加党员的知情权;三是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四是建立了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五是重大问题和干部任用重大事项由全委会票决制;六是在基层试点公推公选、公推直选

  党委成员和党组织主要负责人,逐步扩大了基层党组织直选范围,有效探索了扩大基层党内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

  2、行政体制改革引向深入。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先后进行了6次较大规模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特别是1997年机构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部委精简50%,中央政府组成部门由40多个裁减成29个部委,中央党委部门精简15-20%,各省市党政部门参照中央的做法,精简各自机构。其结果是精简了机构,减少了人员,消除雍肿,提高效率。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今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拉开了第7次大规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帷幕,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部门关系,规范政府行为,建设服务型公共政府。

  3、依法行政成为政府行为规范。

  在《行政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国家公务员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下,依法行政已成为政府的行为规范,特别是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各级政府和公务员的从政行为,加大了行政问责的力度,强化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据悉,《江苏省依法行政考核办法》将于近期出台,体现了省级政府对依法行政考核的重视程度,也折射出江苏推进依法行政的力度。

  4、基层民主不断扩大。

  在企业,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障职工民主权利方面,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在农村,村民自治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后的又一创举,村务公开,村里重大决策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厂务公开、政务公正,党务公开,在基层继续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招考竞选,公推公选、公推直选县市长、乡镇长既为群众所欢迎,又收到较好效果。

  5、公民政治参与热情高涨。

  近年来,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同志就民主政治和公民社会发表了一些独到见解,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尤其是俞可平的“民主是一个好东西”一文,更

  为社会广为传播。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热情前所未有。一是他们通过网络平台、大书网民见解,现在许多领导干部通过网络了解民情,沟通民意,听取网民意见,前不久******视察人民日报社,并同人民网网民对话交流,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二是他们参与政府的各种听政会、恳谈会,为科学决策建言献策,如北京地铁票价恳谈会,决定了现在的票价。三是通过舆论媒体,表达诉求和愿望,反映社情民意。四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行风监督员”、“人民检察员”、“人民审判员”活跃在基层一线。五是各群众团体和中介组织正日益发挥着更大的政治作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鲜明特点

  1、目标明确性: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的方针,这一方针后来成为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确定下来。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民主法治位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之首。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指出要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基层民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有这些,都为我们民主政治的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2、原则坚定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是前提,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基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保障,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这个基本原则什么时候都不会动摇。

  3、改革系统性: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相配套。

  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系统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民主法治传统先天不足,改革开放前民主法治又遭遇曲折的背景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总体布局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合、相配套。民主政治发展只有密切适应经济改革

  和经济发展需要,立足于解放生产力,才能充分发挥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突显期,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如果脱离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能承受的条件,就很难顺利推进。

  4、稳步渐进性:形成中国民主化进程的独特轨迹。

  为什么要稳步渐进呢?一是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封建专制文化渗透在思想文化和社会各个角落,这是推进民主政治必须正视的国情。二是吸取毛泽东同志搞****,尤其是发动“*****”的教训。三是原苏联戈尔巴乔夫急功近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行“新思维”、“多元化”、“公开性”,导致苏共亡党亡国的前车之鉴,警示我们民主政治必须适合国情,循序渐进,有序治理,稳步推行。三十年来,我国民主政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中推进,避免了“急风暴雨”或“运动式”推进。有效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5、突出导向性: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在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10]。一方面,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30年来,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确保党员民主权利为核心的党内民主不断推进,党内民主选举制度、民主讨论制度、情况通报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正在不断健全,以此有效地推动全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

  6、凸显基础性:始终不渝放大增量,推进基层民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民主政治建设从基层做起,盘活存量,放大增量,不断推进。在农村:村民选举、村民自治,村务公开,甚至乡镇长直选试点。1998年12月,四川步云乡开创了乡镇长直选第一例试点,2004年2月,云南石屏县7个乡镇同时开展乡镇长直选。江苏省常州市公推公选了金坛市长,公推直选埭头镇党委委员、党委书记,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城市,推进《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贯彻,实行社区自治;在企业实行厂务公开。在机关,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十七大提出“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11]。2008年召开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也鲜明体现了这一特点:一线工人代表比上届增加一倍以上,基层农民比上届增加七成以

  上。正如德国时代周刊所言:“中国的政治变得十分有趣了”,“增量民主向社会底层倾斜”,“民主之风正刮到中国每一个角落”。[12]

  7、富于独创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独特道路。

  发展民主政治,既有普世认同的基本精神,如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又要同各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实际状况相结合,拿来主义不一定行得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具有鲜明的独创性,不论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还是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独特道路。特别是政治协商制度,弥补了选举制度带来的一些不足,如当选人要践行选举时的诺言,就很难兼顾选举中反对者群体的诉求,而政治协商则重在协商民主,能较好兼顾到各个群体、各个层面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民主政治发展是否正确,关键是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对照这三条,在我国三十年的民主政治建设中,政局稳定,社会安定,民族团结,正确处理好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经济走上了高速平稳发展的轨道,从1978年-2007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达9.8%。按照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战略部署,只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不懈努力,扎实推进,就一定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目标。

推荐访问:简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历程 简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育体系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