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九隆神话的文化价值13篇

九隆神话的文化价值13篇

时间:2022-11-18 14:3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九隆神话的文化价值13篇九隆神话的文化价值保山市特有历史文化资源调查-百度文库  保山市特有历史文化资源调查  云南省保山市历史文化极为悠远深厚。早在距今800万年至400万年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隆神话的文化价值13篇,供大家参考。

九隆神话的文化价值13篇

篇一:九隆神话的文化价值

tle>保山市特有历史文化资源调查-百度文库

  保山市特有历史文化资源调查

  云南省保山市历史文化极为悠远深厚。早在距今800万年至400万年间的混沌岁月,这方水土就已是尚在进化中的人类祖先赖以生存的一个家园,而至迟在七八干年前的人类童蒙时期,保山的先民就作为后来崛起的中华民族的一个原始支系在这里生息和奋斗,并创造了璀璨夺目且独具区域特色的史前人类文明“塘子沟文化”—迄今所见的考古成果尤其是“保山古猿”化石和“蒲缥人”化石的发现充分表明:保山既是人类重要的起源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襟沧江而带怒水”的保山是中国版图上开发极早、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边疆地区。战国中期,这里就建立了统一兴盛的奴隶制国家---哀牢国,公元69年,哀牢国内附归汉,东汉在保山设永昌郡,时为东汉第二大郡,其后的保山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山踞“八关九隘”之威势,扼“三宣六慰”之咽喉,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保山市毗邻缅甸,国境线长167.78千米,南方丝绸古道、滇缅公路、中印公路都从这里通过,是国家级边贸口岸和中国西部重要的国际大通道,同时还是中国面向南亚和西进中东的重要桥头堡。

  保山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哀牢归汉、永昌建郡、邓子龙戎边、滇西抗战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这里曾留下永历帝、徐霞客、徐悲鸿、马可波罗等人的足迹;这里曾养育了“九隆传人”柳貌、蜀汉名将吕凯、“永半朝”王宏祚、回民领袖杜文秀、民国元老李根源、一代英哲艾思奇等著名人物。打开典籍,保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三世纪的周郝王时—这里是一度兴盛的哀牢古国的发祥之地和立国之基,其开国之君便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起源神话之一的九隆神话中沙壹“触沉木若有感”而生的“龙的传人”九隆。在哀牢古国存续的数百年历史岁月里,保山先民不仅卓有成效地开发了“三江”流域“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的热土,还创造了辉煌夺目、独步一方的青铜文明。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开疆拓土,在今保山坝东北的金鸡乡设县置吏,并迁中原文化望族吕氏后裔“实之”。这是中原王朝在澜沧江以西立足扬威的最初据点,也是业已精熟的汉文化消解、吸纳直至最终反客为主取代哀牢本土文化的最初的发端。“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渡兰沧,为他人。”这首有典可考的云南历史上最早的诗歌,便是两种文化碰撞出的最初的精神火花。至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内属,历史名郡—永昌郡宣告成立,中原文化再度大举西渐。至三国初期,武侯南征,“攻心为上”,当然得双管齐下:既要“扬武”,又须“扬文”。汉文化更是“随军南下”。而这时节的保山也已颇有些“修齐治平”的人才。当然,这还是古代保山主流文化的“发蒙”期,其成熟期或日黄金时期当出现在明代。明成化至正统年间(15世纪末叶),保山出了个“布衣奇人”杨元,他满腹诗书,甘守清贫,开馆办学,倍养出了一批拔尖人才。接着,名满天下的新都状元杨慎谪戍保山,沧怒之间更是魁星高照,文气大炽。此后,保山“决科登仕者代不乏人”,并有大量著述相继问世。出其类而拔其萃的既有“韵著千秋”的张氏父子,也有身历三部尚书人称“永半朝”的王宏作……尤其是与杨升庵惺惺相惜的诗人张含,其大量诗文“上猎汉魏,下汲李杜”,极大地丰富了地方文库,于滇省亦堪称大家。

  到了近代多事之秋,激烈震荡的政治风云为保山造就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著名人物:回民起义领袖杜文秀、辛亥革命永昌起义组织者杨振鸿、爱国侨领梁金山……特别令人称道的是,这一时期,仅腾冲一县就接二连三地涌现出了许多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大贤大能之才:打响云南辛亥革命第一枪的腾越起义领导人张文光、“天南一枝笔”李日垓、曾任北洋政府代总理的国民党元老李根源、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真是龙腾虎跃,盛极一时。

  1942年2月至1945年1月,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前期,在我国西南边

  地的保山、德宏和怒江、临沧等地,爆发了一场以保卫滇缅国际通道,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为目的的抗日爱国战争,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滇西抗战。这场血战,以日本军队对我国西南后方出海通道——缅甸和

  滇西的进攻为肇端,前后延续约3年时间,战争进程大致分三个阶段:从1942年2月至5月上

  旬为日军进攻时期。这期间,日军从东南亚一路北上,攻入缅甸,中国政府为保卫滇缅国

  际通道和西南后方安全,派遣10万远征军出国抗日。但因盟国各方的指挥协调失当,缅英

  军队不战而逃,致使日军先得利,切断我远征后路,我10万将士有心杀敌,无力回天,声

  势浩大的援缅行动以失败告终,缅甸全境和我滇西德宏、龙陵、腾冲等大片国土相继沦入

  敌手;从

  1942年5月中旬至1944年5月上旬为敌我相持阶段。这期间,我国滇西守军为扼制

  日军进犯攻势,及时炸毁滇缅公路惠通桥,阻敌于怒江之西,同时派部队深入腾冲、龙陵

  等地,组织沦陷区人民掀起声势浩大的敌后游击战争,极大地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从1944年5月中旬至1945年1月下旬为中美盟军大反攻时期。这期间中国政府为打破日军封锁,重开滇缅国际运输线,重组的卫立煌上将为首的20万中国远征军,利用国际反法西战争发生转

  折的有利时机,在美国盟军和滇西各族人民的全力支持下适时强渡怒江,向盘据滇西的数万

  日寇发起全面反攻,经过8个多月的浴血奋战,毙敌21000多人,最终于1945年1月20日将侵略

  都赶出国门,取得了滇西抗战的最后胜利。

  滇西抗战是我国八年抗战中最早向日寇发起的战略性反攻,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

  洲抗日战场从失败走向胜的转折性战役之一。这场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军对我国实施

  东西突击,最终称霸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梦想。在这场事关中华民族存亡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胜败大局的战略决战中,中国远征军、美国盟军、爱国华侨和滇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英勇

  奋战,以伤亡二十多万军民的代价,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大史诗。

  渊远流长的哀牢—永昌一保山文化,经历了数千年时光洗磨,而今已成为边地珠链般璀璨夺目的永恒风景,并以其突出的丰富性、多样性特征,为行将拉开大幕的保山民族文化大区建设酿制了无比丰厚的人文底蕴。

  久远历史刻下的岁月铬印,便利交通串起的多彩风情,重大事件留下的厚重沉淀,杰出人物撒下的智慧结晶……使保山成了一个文化的聚宝盆。在这里,从哀牢文化、永昌文化、民族文化,中原文化、抗战文化到边地文化、异域文化、侨乡文化、兰花文化、翡翠文化……都得到了多元的融合和贯通,从而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保山文化。

  注:参考文献《永昌府志》、《保山地区志》、《保山地区志稿》、《保山县志》、《保山县志稿》、《保山市志》、《纪念滇西抗战60周年文集》、《中国远征军滇西大战》、《滇西抗战史证》、《血肉丰碑----侵华日军滇西暴行滇西抗日战争紀实》、《滇西抗日战争史》、《滇西对日抗战》

篇二:九隆神话的文化价值

tle>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百度文库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文章属性

  ?

  【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

  ?

  【公布日期】2013.11.23?

  【字

  号】云政发[2013]148号

  ?

  【施行日期】2013.11.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

  【时效性】现行有效

  ?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云政发〔2013〕148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文化厅确定的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90项)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36项),现予公布。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规定,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民族文化强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新的贡献。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13年11月23日

  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90项)

  ┌────┬──────┬───────────────┬─────┬──────┬──────────────┐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民族

  │属地

  │保护单位

  │

  ├────┼──────┼───────────────┼─────┼──────┼──────────────┤

  │1

  │民间文学

  │英雄史诗《黑白战争》

  │纳西

  │古城区

  │古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

  │

  │

  │

  │

  │中心

  │

  ├────┤

  ├───────────────┼─────┼──────┼──────────────┤

  │2

  │

  │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

  │哈尼

  │元阳县

  │元阳县文化馆

  │

  ├────┤

  ├───────────────┼─────┼──────┼──────────────┤

  │3

  │

  │叙事史诗《都玛简收》

  │哈尼

  │绿春县

  │绿春县文化馆

  │

  ├────┤

  ├───────────────┼─────┼──────┼──────────────┤

  │4

  │

  │叙事长诗《阿哩》

  │彝

  │石屏县

  │石屏县文化馆

  │

  ├────┤

  ├───────────────┼─────┼──────┼──────────────┤

  │5

  │

  │《九隆神话》

  │布朗、佤、│隆阳区

  │隆阳区文化馆

  │

  │

  │

  │

  │德昂等

  │

  │

  │

  ├────┤

  ├───────────────┼─────┼──────┼──────────────┤

  │6

  │

  │史诗《神蜘蛛》

  │傣

  │昌宁县

  │昌宁县文化馆

  │

  ├────┤

  ├───────────────┼─────┼──────┼──────────────┤

  │7

  │

  │创世史诗《开奔勒笃-六祖古歌》

  │彝

  │南华县

  │南华县文化馆

  │

  ├────┤

  ├───────────────┼─────┼──────┼──────────────┤

  │8

  │

  │创世史诗《敏编咪编》

  │哈尼

  │墨江县

  │墨江县文化馆

  │

  ├────┤

  ├───────────────┼─────┼──────┼──────────────┤

  │9

  │

  │创世史诗《创世纪》

  │纳西

  │玉龙县

  │玉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10

  │传统

  │建水小调

  │汉

  │建水县

  │建水县文化馆

  │

  │

  │音乐

  │

  │

  │

  │

  │

  ├────┤

  ├───────────────┼─────┼──────┼──────────────┤

  │11

  │

  │傣族民歌

  金平县

  │金平县文化馆

  │

  ├────┤

  ├───────────────┼─────┼──────┼──────────────┤

  │12

  │

  │阿勒古歌

  维西县

  │维西县文化馆

  │

  ├────┤

  ├───────────────┼─────┼──────┼──────────────┤

  │13

  │

  │玎三赛弹奏

  瑞丽市

  │瑞丽市文化馆

  │

  │傣

  ││纳西

  ││傣

  │

  ├────┤

  ├───────────────┼─────┼──────┼──────────────┤

  │14

  │

  │唢呐调

  │汉

  │宾川县

  │宾川县文化馆

  │

  ├────┤

  ├───────────────┼─────┼──────┼──────────────┤

  │15

  │

  │阿数瑟

  镇康县

  │镇康县文化馆

  │

  ├────┤

  ├───────────────┼─────┼──────┼──────────────┤

  │16

  │

  │口弦乐

  福贡县

  │福贡县文化馆

  │

  ├────┤

  ├───────────────┼─────┼──────┼──────────────┤

  │17

  │

  │阿苏者跳歌调

  南华县

  │南华县文化馆

  │

  │彝

  ││怒

  ││彝

  │

  └────┴──────┴───────────────┴─────┴──────┴──────────────┘

  ┌────┬──────┬───────────────┬─────┬──────┬──────────────┐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民族

  │属地

  │保护单位

  │

  ├────┼──────┼───────────────┼─────┼──────┼──────────────┤

  │18

  │传统

  │民歌谷气调

  │纳西

  │古城区

  │古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

  │音乐

  │

  │

  │

  │中心

  │

  ├────┤

  ├───────────────┼─────┼──────┼──────────────┤

  │19

  │

  │撒弦乐

  │彝

  │江川县

  │江川县文化馆

  │

  ├────┤

  ├───────────────┼─────┼──────┼──────────────┤

  │20

  │

  │彝族器乐

  │彝

  │石林县

  │石林县文化馆

  │

  │

  │

  │

  ├─────┼──────┼──────────────┤

  │

  │

  │

  │彝

  │永仁县

  │永仁县文化馆

  │

  ├────┤

  ├───────────────┼─────┼──────┼──────────────┤

  │21

  │

  │金江号子

  │汉

  │绥江县

  │绥江县文化馆

  │

  ├────┼──────┼───────────────┼─────┼──────┼──────────────┤

  │22

  │传统

  │地鼓舞

  │哈尼

  │红河县

  │红河县文化馆

  │

  │

  │舞蹈

  │

  │

  │

  │

  │

  ├────┤

  ├───────────────┼─────┼──────┼──────────────┤

  │23

  │

  │同尼尼舞

  绿春县

  │绿春县文化馆

  │

  ├────┤

  ├───────────────┼─────┼──────┼──────────────┤

  │24

  │

  │热巴舞

  迪庆州

  │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

  │25

  │

  │瓦器器舞

  维西县

  │维西县文化馆

  │

  ├────┤

  ├───────────────┼─────┼──────┼──────────────┤

  哈尼

  │藏

  │傈僳

  ││││

  │26

  │

  │阿卡巴拉舞

  │纳西

  │香格里拉县

  │香格里拉县文化馆

  │

  ├────┤

  ├───────────────┼─────┼──────┼──────────────┤

  │27

  │

  │光邦鼓舞

  盈江县

  │盈江县文化馆

  │

  ├────┤

  ├───────────────┼─────┼──────┼──────────────┤

  │28

  │

  │嘎蒙卡兜舞

  永平县

  │永平县文化馆

  │

  ├────┤

  ├───────────────┼─────┼──────┼──────────────┤

  │29

  │

  │羊皮舞

  景东县

  │景东县文化馆

  │

  ├────┤

  ├───────────────┼─────┼──────┼──────────────┤

  │傣

  ││苗

  ││彝

  │

  │30

  │

  │勒巴舞

  │纳西

  │玉龙县

  │玉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

  │31

  │

  │草人舞

  │壮

  砚山县

  │砚山县民族文化群众艺术馆

  │

  ├────┤

  ├───────────────┼─────┼──────┼──────────────┤

  │32

  │

  │金竹舞

  │彝

  广南县

  │广南县文化馆

  │

  ├────┤

  ├───────────────┼─────┼──────┼──────────────┤

  │33

  │

  │男子手巾舞

  │壮

  广南县

  │广南县文化馆

  │

  ├────┼──────┼───────────────┼─────┼──────┼──────────────┤

  │││

  │34

  │传统

  │大词戏

  │汉

  │维西县

  │维西县文化馆

  │

  │

  │戏剧

  │

  │

  │

  │

  │

  ├────┼──────┼───────────────┼─────┼──────┼──────────────┤

  │35

  │传统体育、游│昭通清拳

  │汉

  │昭阳区

  │昭阳区文化馆

  │

  │

  │艺与杂技

  │

  │

  │

  │

  │

  ├────┤

  ├───────────────┼─────┼──────┼──────────────┤

  │36

  │

  │团山民间传统武术

  │彝

  │个旧市

  │个旧市群众艺术馆

  │

  ├────┤

  ├───────────────┼─────┼──────┼──────────────┤

  │37

  │

  │点苍派武术

  │汉

  │大理市

  │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

  │

  │

  │

  │

  │所

  │

  └────┴──────┴───────────────┴─────┴──────┴──────────────┘

  ┌────┬──────┬───────────────┬─────┬──────┬──────────────┐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民族

  │属地

  │保护单位

  │

  ├────┼──────┼───────────────┼─────┼──────┼──────────────┤

  │38

  │传统体育、游│高跷舞狮

  │汉

  │通海县

  │通海县文化馆

  │

  │

  │艺与杂技

  │

  │

  │

  │

  │

  ├────┤

  ├───────────────┼─────┼──────┼──────────────┤

  │39

  │

  │傣族传统武术

  │傣

  │景洪市

  │景洪市文化馆

  │

  ├────┤

  ├───────────────┼─────┼──────┼──────────────┤

  │40

  │

  │沙式武术

  │汉

  │昆明市

  │沙国政武术馆

  │

  ├────┼──────┼───────────────┼─────┼──────┼──────────────┤

  │41

  │传统

  │泥塑

  │白

  │大理市

  │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

  │美术

  │

  │

  │

  │所

  │

  ├────┤

  ├───────────────┼─────┼──────┼──────────────┤

  │42

  │

  │滇南石狮

  │汉

  │通海县

  │通海县文化馆

  │

  ├────┤

  ├───────────────┼─────┼──────┼──────────────┤

  │43

  │

  │彩扎

  │汉

  │官渡区

  │官渡区文化馆

  │

  │

  │

  │

  ├─────┼──────┼──────────────┤

  │

  │

  │

  │汉

  │盘龙区

  │盘龙区文化馆

  │

  ├────┤

  ├───────────────┼─────┼──────┼──────────────┤

  │44

  │

  │面塑

  │汉

  │嵩明县

  │嵩明县文化馆

  │

  ├────┼──────┼───────────────┼─────┼──────┼──────────────┤

  │45

  │传统

  │木碗制作技艺

  │藏

  │香格里拉县

  │香格里拉县文化馆

  │

  │

  │技艺

  │

  │

  │

  │

  │

  ├────┤

  ├───────────────┼─────┼──────┼──────────────┤

  │46

  │

  │阿昌族织锦技艺

  梁河县

  │梁河县文化馆

  │

  ├────┤

  ├───────────────┼─────┼──────┼──────────────┤

  │47

  │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马

  │傣│龙陵县文化馆

  │

  │

  │

  │腿琴、大鼓)

  │─────┼──────┼──────────────┤

  │

  │

  │

  景洪市

  │景洪市文化馆

  │

  │阿昌

  │

  │龙陵县

  傣

  │

  │

  ├────┤

  ├───────────────┼─────┼──────┼──────────────┤

  │48

  │

  │纳西族民居营造技艺

  │纳西

  │古城区

  │古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

  │

  │

  │中心

  │

  ├────┤

  ├───────────────┼─────┼──────┼──────────────┤

  │49

  │

  │滇红茶制作技艺

  凤庆县

  │.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

  │50

  │

  │宝翰轩字画装裱修复技艺

  五华区

  │昆明市五华区宝翰轩书画修复装│

  │

  │

  │

  │裱店

  │

  │

  │汉

  ││汉

  │

  │

  │

  │

  ├────┤

  ├───────────────┼─────┼──────┼──────────────┤

  │51

  │

  │天宝斋制墨技艺

  │汉

  │五华区

  │昆明市天宝斋墨业有限公司

  │

  ├────┤

  ├───────────────┼─────┼──────┼──────────────┤

  │52

  │

  │菱角编制技艺

  呈贡区

  │呈贡区文化馆

  │

  ├────┤

  ├───────────────┼─────┼──────┼──────────────┤

  │53

  │

  │青花瓷器烧制技艺

  玉溪市

  │玉溪技师学院

  │

  ├────┤

  ├───────────────┼─────┼──────┼──────────────┤

  │54

  │

  │昭通酱制作技艺

  昭阳区

  │昭阳万和食品有限公司

  │

  │汉

  ││汉

  ││汉

  │

  ├────┤

  ├───────────────┼─────┼──────┼──────────────┤

  │55

  │

  │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

  │汉

  │罗平县

  │罗平县文化馆

  │

  └────┴──────┴───────────────┴─────┴──────┴──────────────┘

  ┌────┬──────┬───────────────┬─────┬──────┬──────────────┐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民族

  │属地

  │保护单位

  │

  ├────┼──────┼───────────────┼─────┼──────┼──────────────┤

  │56

  │传统

  │酒制作技艺(青稞酒、窨酒、杨林

  │藏

  │迪庆州

  │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技艺

  │肥酒)

  │

  │

  │

  │

  │

  │

  │

  ├─────┼──────┼──────────────┤

  │

  │

  │

  │纳西

  │古城区、玉龙│丽江胜利酒业有限公司

  │

  │

  │

  │

  县

  │

  │

  │

  │

  │

  ├─────┼──────┼──────────────┤

  │

  │

  │

  昆明市

  │杨林肥酒有限公司

  │

  ├────┤

  ├───────────────┼─────┼──────┼──────────────┤

  │57

  │

  │醋制作技艺(禄丰醋、剥

  │汉│云南禄丰鼎鑫醋业有限公司

  │

  │

  │

  │隘七醋)

  │

  │

  │

  │汉

  │

  │禄丰县

  │

  ││

  │

  │

  │

  ├─────┼──────┼──────────────┤

  │

  │

  │

  │汉

  │富宁县

  │富宁金泰得剥隘七醋有限公司

  │

  ├────┤

  ├───────────────┼─────┼──────┼──────────────┤

  │58

  │

  │吉庆祥云腿月饼制作技艺

  │汉

  │五华区

  │昆明吉庆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

  │59

  │传统

  │瑶族医学诊疗法

  │瑶

  │金平县

  │金平县人民医院

  │

  │

  │医药

  │

  │

  │

  │

  │

  ├────┤

  ├───────────────┼─────┼──────┼──────────────┤

  │60

  │

  │无敌治骨疗伤法

  │汉

  │昆明市

  │云南无敌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

  ├────┤

  ├───────────────┼─────┼──────┼──────────────┤

  │61

  │

  │拨云锭传统配方及制作技艺

  楚雄州

  │楚雄老拨云堂药业有限公司

  │

  ├────┤

  ├───────────────┼─────┼──────┼──────────────┤

  │62

  │

  │纳西族医药诊疗法

  玉龙县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医学会

  │

  ├────┤

  ├───────────────┼─────┼──────┼──────────────┤

  │63

  │

  │宁蒗朱氏诊疗法

  宁蒗县

  │朱氏草堂传统医药诊所

  │

  ├────┤

  ├───────────────┼─────┼──────┼──────────────┤

  │汉、彝

  │纳西

  │傈僳

  │││

  │64

  │

  │朱氏正骨疗法

  │汉

  │盘龙区

  │昆明市官渡区中医药临床病理研│

  │

  │

  │

  │

  │

  │究所

  │

  ├────┤

  ├───────────────┼─────┼──────┼──────────────┤

  │65

  │

  │昆中药传统中药文化

  │汉

  昆明市

  │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

  │

  ├────┼──────┼───────────────┼─────┼──────┼──────────────┤

  │66

  │民俗

  │矻扎扎节

  │哈

  元阳县

  │元阳县文化馆

  │

  ├────┤

  ├───────────────┼─────┼──────┼──────────────┤

  │67

  │

  │祭火习俗(阿细祭火)

  │彝

  弥勒市

  │弥勒市文化馆

  │

  ││

  │

  ├────┤

  ├───────────────┼─────┼──────┼──────────────┤

  │68

  │

  │阿卑节

  │彝

  │金平县

  │金平县文化馆

  │

  ├────┤

  ├───────────────┼─────┼──────┼──────────────┤

  │69

  │

  │梅里神山祭祀

  德钦县

  │德钦县文化遗产保护所

  │

  ├────┤

  ├───────────────┼─────┼──────┼──────────────┤

  │70

  │

  │赛马会

  香格里拉县

  │香格里拉县文化馆

  │

  ├────┤

  ├───────────────┼─────┼──────┼──────────────┤

  │71

  │

  │老滔村“赶鸟”习俗

  定县

  │武定县文化馆

  │

  │藏

  ││藏

  │彝

  │武

  │

  └────┴──────┴───────────────┴─────┴──────┴──────────────┘

  ┌────┬──────┬───────────────┬─────┬──────┬──────────────┐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民族

  │属地

  │保护单位

  │

  ├────┼──────┼───────────────┼─────┼──────┼──────────────┤

  │72

  │民俗

  │普洱祭茶祖习俗

  │布朗、傣、│普洱市

  │普洱市文化馆

  │

  │

  │

  │

  │拉祜等

  │

  │

  │

  ├────┤

  ├───────────────┼─────┼──────┼──────────────┤

  │73

  │

  │白族三道茶

  │白

  │大理市

  │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

  │

  │

  │

  │

  │所

  │

  ├────┤

  ├───────────────┼─────┼──────┼──────────────┤

  │74

  │

  │祭署习俗

  古城区、玉龙│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

  │

  县

  │

  │

  ├────┤

  ├───────────────┼─────┼──────┼──────────────┤

  │75

  │

  │米线节

  红塔区

  │红塔区文化馆

  │

  ├────┤

  ├───────────────┼─────┼──────┼──────────────┤

  │76

  │

  │花街节

  新平县

  │新平县文化馆

  │

  │纳西

  ││

  ││汉

  ││傣

  │

  ├────┤

  ├───────────────┼─────┼──────┼──────────────┤

  │77

  │

  │宝峰调子会

  │汉

  │晋宁县

  │晋宁县文化馆

  │

  ├────┤

  ├───────────────┼─────┼──────┼──────────────┤

  │78

  │

  │“三月三”耍西山

  山区

  │西山区文化馆

  │

  ├────┤

  ├───────────────┼─────┼──────┼──────────────┤

  │79

  │

  │大香会

  阳宗海管委会│阳宗镇新街村民委员会

  │

  │

  │

  │

  ├─────┼──────┼──────────────┤

  │

  │

  │

  宜良县

  │宜良县文化馆

  │

  汉

  │西│汉

  ││汉

  ││

  ├────┤

  ├───────────────┼─────┼──────┼──────────────┤

  │80

  │

  │金殿庙会

  │汉

  │盘龙区

  │盘龙区文化馆

  │

  ├────┼──────┼───────────────┼─────┼──────┼──────────────┤

  │81

  │民族传

  │拖姑村回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回

  │鲁甸县

  │鲁甸县文化馆

  │

  │

  │统文化

  │

  │

  │

  │

  │

  │

  │生态保

  │

  │

  │

  │

  │

  │

  │护区

  │

  │

  │

  │

  │

  ├────┤

  ├───────────────┼─────┼──────┼──────────────┤

  │82

  │

  │大过口乡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彝

  │楚雄市

  │楚雄市彝族习俗传袭所

  │

  ├────┤

  ├───────────────┼─────┼──────┼──────────────┤

  │83

  │

  │昙华乡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

  大姚县

  │大姚县文化馆

  │

  ├────┤

  ├───────────────┼─────┼──────┼──────────────┤

  │84

  │

  │芒景村布朗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布朗

  澜沧县

  │澜沧县文化馆

  │

  ├────┤

  ├───────────────┼─────┼──────┼──────────────┤

  │85

  │

  │双河村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彝

  永胜县

  │永胜县文化馆

  │

  ├────┤

  ├───────────────┼─────┼──────┼──────────────┤

  │││

  │86

  │

  │拉伯乡普米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普米

  │宁蒗县

  │宁蒗县文化馆

  │

  ├────┤

  ├───────────────┼─────┼──────┼──────────────┤

  │87

  │

  │署明村纳西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纳西

  │玉龙县

  │玉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

  │88

  │

  │曼旦村傣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傣

  │勐腊县

  │勐腊县文化馆

  │

  ├────┼──────┼───────────────┼─────┼──────┼──────────────┤

  │89

  │民族传统文化│发嘎村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彝

  │寻甸县

  │寻甸县文化馆

  │

  │

  │生态保护区

  │

  │

  │

  │

  │

  ├────┤

  ├───────────────┼─────┼──────┼──────────────┤

  │90

  │

  │芦差冲村壮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壮

  │马关县

  │马关县文化馆

  │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共计36项)

  ┌────┬──────┬───────────────┬─────┬──────┬──────────────┐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民族

  │属地

  │保护单位

  │

  ├────┼──────┼───────────────┼─────┼──────┼──────────────┤

  │1

  │传统

  │洞经音乐

  │汉

  │蒙自市

  │蒙自市文化馆

  │

  │

  │音乐

  │

  │

  │

  │

  │

  │

  │

  │

  ├─────┼──────┼──────────────┤

  │

  │

  │

  大理市

  │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

  │

  │

  │所

  │

  │

  │

  │

  ├─────┼──────┼──────────────┤

  │

  │

  │

  宁洱县

  │宁洱县文化馆

  │

  │

  │

  │

  ├─────┼──────┼──────────────┤

  汉

  │

  │

  汉

  ││││

  │

  │

  │

  │纳西

  │古城区

  │古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

  │

  │

  │

  │

  │中心

  │

  │

  │

  │

  ├─────┼──────┼──────────────┤

  │

  │

  │

  永胜县

  │永胜县文化馆

  │

  │

  │

  ├─────┼──────┼──────────────┤

  │

  │

  │

  广南县

  │广南县文化馆.

  │

  │

  │

  ├─────┼──────┼──────────────┤

  │

  │

  │

  曲靖市

  │曲靖市文化馆

  │

  │

  │汉

  ││壮

  ││汉

  │

  │

  ├────┤

  ├───────────────┼─────┼──────┼──────────────┤

  │2

  │

  │滇南四大腔(五三腔、四

  │彝

  │华宁县

  │华宁县文化馆

  │

  │

  │

  │腔)

  │─────┼──────┼──────────────┤

  │

  │

  │

  │彝

  │峨山县

  │峨山县文化馆

  │

  ├────┼──────┼───────────────┼─────┼──────┼──────────────┤

  │3

  │传统

  │芦笙舞

  │苗

  │彝良县

  │彝良县文化馆

  │

  │

  │舞蹈

  │

  │

  │

  │

  │

  ├────┤

  ├───────────────┼─────┼──────┼──────────────┤

  │4

  │

  │大刀舞

  │彝

  │漾濞县

  │漾濞县文化馆

  │

  ├────┤

  ├───────────────┼─────┼──────┼──────────────┤

  │5

  │

  │象脚鼓舞

  │傣

  │景谷县文化馆

  │

  ├────┤

  ├───────────────┼─────┼──────┼──────────────┤

  │6

  │

  │木鼓舞

  │佤

  │西盟县文化馆

  │

  ├────┤

  ├───────────────┼─────┼──────┼──────────────┤

  │7

  │

  │打歌

  │彝

  │云县文化馆

  │

  │

  │

  │

  │─────┼──────┼──────────────┤

  │景谷县

  │西盟县

  │云县

  │

  │

  │

  │白

  │剑川县

  │剑川县文化馆

  │

  ├────┤

  ├───────────────┼─────┼──────┼──────────────┤

  │8

  │

  │花鼓舞

  │彝

  │新平县文化馆

  │

  ├────┤

  ├───────────────┼─────┼──────┼──────────────┤

  │9

  │

  │甩发舞

  │佤

  │西盟县文化馆

  │

  ├────┤

  ├───────────────┼─────┼──────┼──────────────┤

  │10

  │

  │葫芦笙舞

  永德县

  │永德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所│

  ├────┤

  ├───────────────┼─────┼──────┼──────────────┤

  │新平县

  │西盟县彝

  │

  │

  │11

  │

  │弦子舞

  │彝

  │丘北县

  │丘北县文化馆

  │

  └────┴──────┴───────────────┴─────┴──────┴──────────────┘

  ┌────┬──────┬───────────────┬─────┬──────┬──────────────┐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民族

  │属地

  │保护单位

  │

  ├────┼──────┼───────────────┼─────┼──────┼──────────────┤

  │12

  │传统

  │滇剧

  │汉

  │麒麟区

  │曲靖市滇剧花灯剧非物质文化遗│

  │

  │戏剧

  │

  │

  │

  │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

  │

  ├────┤

  ├───────────────┼─────┼──────┼──────────────┤

  │13

  │

  │花灯戏

  │汉

  │麒麟区

  │曲靖市滇剧花灯剧非物质文化遗│

  │

  │

  │

  │

  │

  │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

  │

  │

  │

  │

  ├─────┼──────┼──────────────┤

  │

  │

  │

  │汉

  │宣威市

  │宣威市花灯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

  │

  │

  │

  │

  │护传承和展演中心

  │

  │

  │

  │

  ├─────┼──────┼──────────────┤

  │

  │

  │

  │汉

  │呈贡区

  │呈贡区文化馆

  │

  ├────┼──────┼───────────────┼─────┼──────┼──────────────┤

  │14

  │传统

  │彝族刺绣

  │彝

  │石屏县

  │石屏县文化馆

  │

  │

  │美术

  │

  │

  │

  │

  │

  │

  │

  │

  ├──────┼──────────────┤

  │

  │

  │

  禄劝县

  │禄劝县文化馆

  │

  │

  │

  │

  ├──────┼──────────────┤

  │

  │

  │

  景东县

  │景东县文化馆

  │

  ├────┤

  ├───────────────┼─────┼──────┼──────────────┤

  │15

  │

  │剪纸

  大理市

  │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

  │

  ││

  │

  ││白

  │

  │

  │

  │

  │

  │

  │所

  │

  │

  │

  │

  ├─────┼──────┼──────────────┤

  │

  │

  │

  │汉

  │呈贡区

  │呈贡区文化馆

  │

  ├────┤

  ├───────────────┼─────┼──────┼──────────────┤

  │16

  │

  │白族刺绣

  │白

  │云龙县

  │云龙县文化馆

  │

  ├────┼──────┼───────────────┼─────┼──────┼──────────────┤

  │17

  │传统

  │云南围棋子(永子)制作技艺

  │汉

  │隆阳区

  │隆阳区文化馆

  │

  │

  │技艺

  │

  │

  │

  │

  │

  ├────┤

  ├───────────────┼─────┼──────┼──────────────┤

  │18

  │

  │银器制作技艺(鹤庆新华、祥云汪

  │白

  │鹤庆县

  │鹤庆县文化馆

  │

  │

  │

  │情)

  │

  │

  │

  │

  │

  │

  ├─────┼──────┼──────────────┤

  │

  │

  │

  祥云县

  │祥云县文化馆

  │

  ├────┤

  ├───────────────┼─────┼──────┼──────────────┤

  │19

  │

  │陶器制作技艺(祥云大营、华宁、祥云县

  │祥云县文化馆

  │

  │

  │

  │易门浦贝、临翔碗窑)

  │

  │

  │

  │

  汉

  │汉

  │

  │

  │

  │

  │

  │

  │

  ├─────┼──────┼──────────────┤

  │

  │

  │

  │汉

  │华宁县

  │华宁县文化馆

  │

  │

  │

  │

  ├─────┼──────┼──────────────┤

  │

  │

  │

  易门县

  │易门县文化馆

  │

  │

  │

  │

  ├─────┼──────┼──────────────┤

  │

  │

  │

  临翔区

  │临翔区文化馆

  │

  ├────┤

  ├───────────────┼─────┼──────┼──────────────┤

  │20

  │

  │传统手工造纸技艺

  罗平县

  │罗平县文化馆

  │

  │汉

  ││汉

  ││汉

  │

  │

  │

  │

  ├─────┼──────┼──────────────┤

  │

  │

  │

  │纳西

  │玉龙县

  │玉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

  │

  ├─────┼──────┼──────────────┤

  │

  │

  │

  │傣

  │勐海县

  │勐海县文化馆

  │

  └────┴──────┴───────────────┴─────┴──────┴──────────────┘

  ┌────┬──────┬───────────────┬─────┬─────┬──────────────┐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民族

  │属地

  │保护单位

  │

  ├────┼──────┼───────────────┼─────┼─────┼──────────────┤

  │21

  │传统

  │火草纺织技艺

  │彝

  │南华县

  │南华县文化馆

  │

  │

  │技艺

  │

  │

  │

  │

  │

  ├────┤

  ├───────────────┼─────┼─────┼──────────────┤

  │22

  │

  │傣族织锦技艺

  孟连县

  │孟连县文化馆

  │

  ├────┤

  ├───────────────┼─────┼─────┼──────────────┤

  │23

  │

  │铜器制作技艺

  玉龙县

  │玉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

  │

  ├─────┼─────┼──────────────┤

  │

  │

  │

  牟定县

  │牟定县文化馆

  │

  │傣

  ││纳西

  ││汉

  │

  ├────┤

  ├───────────────┼─────┼─────┼──────────────┤

  │24

  │

  │象脚鼓制作技艺

  │傣

  │景洪市

  │景洪市文化馆

  │

  ├────┤

  ├───────────────┼─────┼─────┼──────────────┤

  │25

  │

  │普洱茶制作技艺

  勐腊县

  │勐腊县易武车顺号茶庄

  │

  ├────┤

  ├───────────────┼─────┼─────┼──────────────┤

  │26

  │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

  官渡区

  │官渡区文化馆

  │

  ├────┤

  ├───────────────┼─────┼─────┼──────────────┤

  │27

  │

  │月琴(弦子)制作技艺

  砚山县

  │砚山县民族文化群众艺术馆

  │

  │汉

  ││汉

  ││壮

  │

  ├────┤

  ├───────────────┼─────┼─────┼──────────────┤

  │28

  │

  │火腿制作技艺

  │汉

  │永胜县

  │丽江三川火腿有限责任公司

  │

  ├────┤

  ├───────────────┼─────┼─────┼──────────────┤

  │29

  │

  │毛毡制作技艺(马树红毡)

  │汉

  │巧家县

  │巧家县文化馆

  │

  ├────┼──────┼───────────────┼─────┼─────┼──────────────┤

  │30

  │民俗

  │彝族服饰

  │彝

  │石屏县

  │石屏县文化馆

  │

  │

  │

  │

  ├─────┼─────┼──────────────┤

  │

  │

  │

  │彝

  │永德县

  │永德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所│

  │

  │

  │

  ├─────┼─────┼──────────────┤

  │

  │

  │

  │彝

  │寻甸县

  │寻甸县文化馆

  │

  │

  │

  │

  ├─────┼─────┼──────────────┤

  │

  │

  │

  蒙自市

  │蒙自市文化馆

  │

  │

  │

  │

  ├─────┼─────┼──────────────┤

  │

  │

  │

  麻栗坡县

  │麻栗坡县文化馆

  │

  ├────┤

  ├───────────────┼─────┼─────┼──────────────┤

  │31

  │

  │苗族服饰

  威信县

  │威信县文化馆

  │

  │彝

  ││彝

  ││苗

  │

  ├────┤

  ├───────────────┼─────┼─────┼──────────────┤

  │32

  │

  │哈尼族服饰

  │哈尼

  │绿春县

  │绿春县文化馆

  │

  │

  │

  │

  ├─────┼─────┼──────────────┤

  │

  │

  │

  墨江县

  │墨江县文化馆

  │

  ├────┤

  ├───────────────┼─────┼─────┼──────────────┤

  │33

  │

  │傈僳族服饰

  维西县

  │维西县文化馆

  │

  ├────┤

  ├───────────────┼─────┼─────┼──────────────┤

  │34

  │

  │藏族服饰

  德钦县

  │德钦县文化遗产保护所

  │

  哈尼

  ││傈僳

  ││藏

  │

  │

  ├────┤

  ├───────────────┼─────┼─────┼──────────────┤

  │35

  │

  │火把节

  │白

  │大理市

  │大理州文化艺术研究所

  │

  ├────┤

  ├───────────────┼─────┼─────┼──────────────┤

  │36

  │

  │花山节

  │苗

  │师宗县

  │师宗县文化馆

  │

  └────┴──────┴───────────────┴─────┴─────┴──────────────┘

篇三:九隆神话的文化价值

tle>云南的曲艺有哪些-百度文库

  云南戏剧主要是少数民族的戏剧,主要有:白族的白剧,傣族的傣剧,彝族的彝剧等。总体特点是它们歌唱性较强,唱腔音乐主要来源于本民族民歌或说唱,戏曲程式化弱于汉族戏曲。

  云南有哪些少数民族曲艺?

  据统计,云南现有曲艺83种,为全国之冠,其中少数民族曲艺56种,汉族曲艺27种。少数民族名曲目(篇、部)1000余件,汉族曲目也有1000余件。已经出版、发表的曲艺理论专著、评论、理论文章??

  云南少数民族曲艺

  据统计,云南现有曲艺83种,为全国之冠,其中少数民族曲艺56种,汉族曲艺27种。少数民族名曲目(篇、部)1000余件,汉族曲目也有1000余件。已经出版、发表的曲艺理论专著、评论、理论文章、曲艺作品集(包括“晚霞工程”,共1000余篇(部),350多万字。因此,人们又把云南称为“民族曲艺之乡”,“曲艺富省”。

  云南少数民族数量之多,居全国之冠。少数民族中,民间曲艺的历史十分悠久,积淀非常丰厚。

  彝族在云南少数民族当中,人口最多,居住地域最广,民间说唱艺术最为丰富,各个支系中都有世代流传的曲种。彝族民间和彝文古籍记载的《种荞歌》、《撵山歌》、《盖房歌》等,描绘了彝族先民耕作、狩猎、巢居、穴居、屋居的发展过程,粗犷古朴、十分动人。彝族歌谣据统计有七十二调,大的有“梅葛调”、“青棚调”、“阿色调”、“乐作调”、“阿哩调”。它们与当地彝族支系流传的神话、故事结合,说说唱唱,韵味盎然,形成句式规整,结构严谨,善于应用排比夸张的手法和诙谐幽默的格调,叙述状物和塑造人物形象,宣扬本民族的历史、人物、生产、习俗、伦理、道德等,寓教于乐,很有群众基础。

  白族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白族古代先民“人”、“白蛮”,早已创造了各种神话、传说和歌谣。流传在白族地区的古歌《摘果谣》,洱源西山的《白族调》,都是反映古老的采集和农耕的歌谣。《九隆神话》成为白族曲艺“大本曲”的传统曲目《白王的故事》。明清时期,大理地区白族曲艺发展比较成熟,产生了“三腔”(南腔、北腔、海东腔)、“九板”(平板、高腔、脆板、大哭板、大哭边板、提水板、小哭板、小哭边板、阴阳板)、“十八调”(祭奠调、道情调、麻花调、螃蟹调、放羊调等)。

  哈尼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红河和澜沧江两江流域,也是云南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云南全省5个地、州,30多个县。在古代歌谣、神话、故事、祭词的基础上,发展创造了色彩斑谰的曲艺说唱艺术。哈尼族曲艺种有“哈巴”、“腊苔”、“优历克”等,分布在哈尼族不同的支系民众中。“哈巴”传统曲目主要有“十二奴局”或“十二窝果”,“奴局”、“窝果”相当于汉族著作的“篇”、“章”。每一个奴局又包含若干既有联系又可独立成章的唱段。“十二奴局”内容包含古老的神话、传说、生产、生活、伦理观念等,其篇目有开天辟地、天翻地覆、杀鱼取种、砍树计日、火的起源、三个能人(头人、工匠、贝玛)、建寨定居、生儿育女、祖先迁徙、孝敬父母、觉车赶街、四季生产等。

  傣族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其民间艺术十分丰富。在无文字的远古年代,先民就创造了大量的神话故事,人们把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称为“赶木贯”(意为“讲过去的事”)。后来佛教传入傣族地区,产生了文字,这些故事大都刻在贝叶上,人们把它们称为“贝叶经”。傣族神话传说与古歌谣结合,产生了民间歌手演唱的说唱艺术“章哈”。“章哈”曲目很多,大多与傣族的历史文化有关,因而深受傣族民众喜欢,至今仍然流传演唱。

  纳西族民间歌谣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千百年来经过人们不断加工和发展丰富,形成了有一定故事内容的说唱艺术“纳西大调”,其中著名曲目有《欢乐调》、《苦情调》、《相会调》

  等。纳西族信仰原始宗教东巴教,有专门演唱“东巴诵唱”的祭师和歌手,传统的曲目十分丰富,人称“东巴经”,内容多为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反映天地的形成、人类的起源、纳西族的诞生、民族伦理道德等,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傈僳族曲艺“尼丹木刮”,佤族曲艺“柏巧”、“唠琼嘎卜”(木鼓说唱),苗族曲艺“然更”、“巴腊叭”,拉祜族曲艺“嘎门可”等,都有大量的神话传说曲目,它们与民间歌谣结合,通过原始宗教祭师和歌手的演唱,世代传承,流行在各民族当中,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经久不衰。后来经过人们的继承创新,产生了很多歌唱新时代新生活的曲目,不断丰富着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云南土生土长的各民族说唱艺术不断发展丰富,形成了艺术表现手段和内容相对成熟完整的民族曲目,他们以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风格,歌唱本民族的神话传说、英雄史诗、民间故事、生产生活知识、爱情故事、伦理道德等,长期流传民间,并由此产生了一批专业、半专业的歌手、艺人,他们大多数身兼原始宗教祭师,在本民族当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受到人们的敬重,通过父子传承和师徒相传的方式,使民族曲种有一套相对稳定的表演技法和习俗,具有一定规范性。由于具备以上的基础特征,云南各民族说唱艺术与全国其他兄弟民族说唱艺术一样,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地位,得到人们的公认。

  除了少数民族曲艺,云南由于地处边疆、多种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故本地的汉族也有与内地不尽相同的各种曲艺表演形式。

篇四:九隆神话的文化价值

tle>古代神话故事大全:大理白话地区神话传说-百度文库

  古代神话故事大全:大理白话地区神话传说

  大理遍地皆石,有石国之称,由于白族先民居于苍山洱海之间,对奇石、怪石有神秘感,便出现了一些有关巨石的神话,有一篇《石头当本主》的神话说:

  洱海大涨水,从海东冲过来一块茂石,有柜子那么大,石面凸凹不平,别村的人抬不动它,唯独星座的人去抬,轻易地就把它抬回村中,人们视为神灵,便奉为本主。

  大阳神话

  太阳神话反映了白族先民对光明的热爱和追求。《太阳神》就是其中的一篇:

  很久以前,太阳被天狼咬住了,天空乌云密布,地上又黑又冷,树木枯死了,望而却步稼也不长了。阁洞旁村有个青年阿光,冒着危险,翻山越岭找到了太阳神,太阳神用箭射跑了天狼,驱散了乌云,天上又出现了光芒四射的太阳。

  九隆神话

  出于古哀牢国,即今哀牢山一带,这篇神话说:

  有一妇

  人名沙壶,因到江边捕鱼,触沉水而怀孕,生下十个儿子。后沉木化为龙作人言问我的儿子何在?九子惊走,独幼子不去,背龙而坐,因而取名九隆。九隆长大后,雄桀出众被推为王。当时有一妇人,名叫奴波息,也生有十个女儿,九隆兄弟皆娶以为妻,子孙繁衍,散居溪谷。九隆死后,世世相继,分置小王。到了唐代初期细奴逻的父亲自哀牢避难到蒙舍川,耕于巍

  山之麓,当地白国王将女儿嫁给细奴逻并让位于他,这便是流传民间的开国神话。

  观音的神话

  大理神话中有关观音的最多,其中以制服罗刹一事为人民喜闻乐道,至今不衰,因为它反映了正必胜邪的信念。这个神话讲的是:

  远古的大理坝子,是一片汪洋,罗刹统治着这块土地。观音为了使山头上的人民有耕种之地,向罗刹借一块只有白狗跳三跳、袈裟披一被的丁点之地,罗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立了契约,刻在赤文岛上。谁知袈裟被一技,从苍山脚坡退诲水十多里;白狗跳三跳,从上关跳到下关,把罗刹的地盘全占了。罗刹懊悔不及,想要逃跑,观音用手一指,上阳溪旁边忽然出现了一座琼楼玉宇,罗刹刚一进去,从山上滚下两块巨石,就把罗

  刹永远关在里面了。

  从此,大理人民便有了耕犁之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另外,一些观音的传说如《负石阻兵》,《于黄鳝变真龙》,《平定海东》

  等,都寄托着白族人民善良而又美好的愿望,激发人民去思考、去斗争、去追求。

篇五:九隆神话的文化价值

tle>感生神话-百度文库

  成绩

  评卷人

  姓

  名

  学

  号

  杨翠婷

  2013050108001

  贵

  州

  民

  族

  大

  学

  研

  究

  生

  课

  程

  论

  文

  论文题目

  探析感生神话的流变

  完成时间

  2014.08.4

  课程名称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文学关系史

  专

  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年

  级

  2013级

  探析感生神话的流变

  摘要:感生神话是指女子并未与男性交合,而是有感于动物、植物、无生物等,竟神秘的怀孕生子的神话。本文将结合历史文化的流变,分析不同时期的感生神话类型及其特点,指出感生神话在母系氏族与父权制度两大环境下的发展变化,并探讨这一流变所呈现出来的问题。

  关键词:母系氏族

  自然感生

  父权社会

  感生神话

  感生神话,是关于人类始祖诞生的一种神话类型,一般是指女性“感天而生”。我国古代的神话中有大量关于感生的神话传说,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而对于感生神话的关注与探究,已经吸引了一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其内涵。本文将通过分析母系氏族和父权制度两个时期的感生神话来进一步探析其流变的形式。

  一、母系氏族时期的自然感生

  在人类社会早期的母系氏族阶段,感天而生,无夫而孕的“自然感生”、“知母不知父”的现象是这一时期感生神话的共同特点。在母系社会时期,由于蒙昧先民对于生殖观念的缺乏,对于生殖之因莫名其妙,像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指出的,那时“是不知道性交会生出孩子来,吃饭是营养身体。”[1](p29)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中谈及原始土著总是把不妊的原因单方面归咎于女人时,也说道:“她们连想也没有想到有时也应当把不受胎的原因归在受孕的参加者的另一方——男人身上。”[2](p421)生理上原本实际在场的男性,很长时间都被放逐在人类生殖王国之外。生殖观念上男性的缺席往往使得氏族成员们将妇女的怀孕归因于某种机会遇到或梦到的动植物、自然现象或无生物,由此孕育出来的感生神话注重偏向“自然感生”。

  (1)自然感生的类型

  1.感动物:

  凉山彝族史诗《勒俄特依》记载,龙子传九代,个个都是女。第十代有个姑娘名叫浦莫尼衣,制造织机,每天在屋檐下用五色彩虹般的线织着毛布。一天,四只神鹰飞来,神鹰滴下三滴血,一滴滴在发辫上,一滴滴在被毡上,一滴滴在九层褶裙上,她从此有了身孕,不久生下了支呷洛??。支呷洛就是彝族的始祖。这则神话,至今仍在凉山彝族地区广泛流传。

  昔布勒和里湖有三天女俄古伦、京古伦和佛古伦来浴,最末一天,女将一由神鹊衔来的红色果实含于口中,落入喉内,于是身重,随生布库里雍顺,此族即满族。

  湘西土家族,属古代巴人的后裔。其族有则关于族源族祖白帝天王的神话。其神话说白帝天王母是个喝虎奶长大的姑娘。一次提井水洗衣,将戒指掉落井里,便解衣宽带,赤身裸体跳下井去拾捡。这时,从井里跃起一条白龙,向她闪射三道白光,于是就有了身孕,生下白帝天王。

  2.感植物:

  《史记索隐·五帝本纪第一》里说,大禹的母亲——女喜,吞意坎而生禹,因姓拟氏。

  彝族神话说,老妇人吃开白花的青杠子,生1女。

  土家族神话说,姑娘河边洗衣时,吞下从河里飘来的红花,怀孕。

  3.感无生物

  如塔吉克族神话说,西域波斯国王派两名大臣到中国求亲,西行中公主感天孕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成为朅盘陀国第一代国王,该族认为祖先之出,母则汉土之人,父乃日天之种,故自称汉日天种。朝鲜族神话说,朱蒙母河伯女被扶余王闭于室中,为日所照,既而有孕。该类神话所感的“光”一般为“日光”,隐寓着太阳崇拜。彝族神话说,一妈妈被风吹而孕,生1子。布依族神话说,盘果的母亲是被凉风吹而有孕。壮族神话说,姆六甲感风孕生泥人,泥人变成正常的男女等等。

  (2)自然感生的特点

  1.幻想性

  由于生产力低下,原始初民对很多科学现象不能得到解释,但是从这些形形色色的神话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先民们对于生命的不断探求,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赋予自然现象以神秘的色彩。

  2.直接性

  无论是对于动物、植物或者是无生物,我们都可以从这些感生神话中,看到原始初民与自然呈现出浑然一体的状态。直接取材生活,赋予大自然平凡的事物以灵性,这种最原初的信仰观念发展到后来则形成了图腾崇拜的形式。

  3.万物有灵,天地合一

  泰勒的万物有灵观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像人类一样有思维和情绪,各种自然现象的背后,存在着某种神秘的指挥者,他们拥有超自然的能力,支配着一切,这就是“神”。万物有灵论是相信所有物体都是神灵的存在的信仰,这些自然物或者自然现象是具有神圣性的,与人类是可以互相,即信仰所有物体都有神灵和未来的存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且人类尚处于童年时期,所以面对自然万物的千变万化,应接不暇时常常普遍赋予其灵性。在感生神话中,与直接性相对应的结果就是,这种思维方式体现出原始人万物有灵,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父权制度下的感生神话

  感生神话原是关于人类始祖诞生的一种神话,但是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提升,母系氏族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性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

  需求开始瓦解,原始初民一步步走向父权制度社会。于是,在感生神话中,开始出现“有意识”的成份,而随着掌握历史霸权阶层的需要,感生神话也逐步体现出其实用性,伦理性和男权意识,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1)初期——神话与帝王混合体

  在母系氏族过渡到父权制度的阶段,人们的意识形态并未得到良好的分化,所以在父权制初期,这种现象也自然而然的反映到了感生神话上,即神话与帝王的结合。在感生神话中,女性已不占据重要的地位,她们的母性身份被母体所取代,神话的重心向所孕之子转移。母性已经成为代孕的躯体,而感生的神话性则被赋予到感生之子身上,强调感生之子的传奇色彩。例如:黄帝。在中国神话传说中,黄帝的母亲名叫附宝,《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河图稽命征》里说,黄帝是他的母亲感于“大电光绕北斗枢星”而生。《帝王世纪》也有这样的说法。另外,伏羲、炎帝、黄帝、白帝、舜、大禹等。他们长相神异,身怀异禀,都是建功立业的始祖。

  感生神话,由此开始深深的浸染一种帝王崇拜意识,神秘的原始神话在集体无意识的基础上,染上了“天命”、“天意”的色彩,在奇幻的色彩上出现了理性意识,感生神话成为混合体。

  (2)成熟期——王权的统治工具

  随着神话色彩的逐步退却,意识形态的渗入。感生神话沦为了统治阶层的工具,而感生神话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则占据了主导地位。帝王将相利用它编造不平凡的出身,树立“正宗”地位,加强统治。

  学者李福清说:“中国远古神话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神话人物的历史化,这些神话人物在儒家纯理性主义世界观的影响之下,很早就被阐释称上古历史人物。”[3](84)许慎在《说文解字》说:“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古称天子。”所以,历代帝王在巩固统治的时候,都会宣扬其正统性,以及“君权神授”。汉高祖刘邦开启了神话帝王的模式,《史记·高祖本纪》,母亲刘媪曾经在大泽的岸边休息,梦中与神相遇。那时候电闪雷鸣,太公去找刘媪,看见一条蛟龙趴在她的身上。刘媪就有了身孕,产下高祖。其后,历代皇帝如梁武帝、梁世宗、宋太宗、宋神宗、明太祖甚至爱新觉罗福临,都效法刘邦。《宋史》里有记载光宗为恭王时,皇后李氏梦日坠于庭,以手驻承发现有孕后剩下王子。《元史》亦记载,太祖十世祖孛端叉儿,母亲阿兰果火,寡居的时候,某一天夜里,梦白到光自天窗而入,化为金色神人,来趋卧榻。阿兰惊天动地觉,遂有孕,即生孛端叉儿。明太祖的降生,多传为其母梦神赐药丸,吞而有孕。

  (3)对少数民族政权的影响

  而随着汉统治的加强,汉文化的扩散,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文化的融入,也体现在这种“君权神授”的思想对少数民族神话。我们将北方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的神话作一排比,发现其主流已不是原先的民族神话。他们过去的图腾神话已经转变为中国传统的帝王感生神话:《晋书·慕容德载记》记载道,有一个叫慕容德的鲜卑人是南燕的皇帝。他的母公孙氏就是因为梦到太日跑进肚子中,而生下他的。《魏书·太祖记》也记载道,北魏皇帝拓跋珪,鲜卑人,母亲叫做献明贺皇后,因刚刚迁徒到新处,到云泽出游,回来休息的时候梦到太阳出现在房内,大量的光亮来自于天,而后怀孕。在建国后的第三十四年七月七日,生太祖于参合陂北,那一夜也出现了亮光。

  北方民族的统治者如此热衷于编造帝王符命神话,原因在于这些民族在中原统治区内、夷夏交织杂居,他们开始在中原建立政权,文化根基尚浅,便不得不以神话强化其地位。一方面,这些汉人已习以为常的模式会使人产生亲近感信赖感,而少数民族又本信鬼神,其习较汉民更重,这些神话使对其主不得不更加顶礼膜拜之,使统治者政权力量得到神话的支持。

  神话形式的仿造也带来了内容的重演,一定的模式是依凭一定的内容建立起来的,帝王神话袭用了远古先祖与图腾神话的外衣,使帝王跟神发生直接的联系。但是,这些神话已经不是纯粹的图腾神话,它受到汉典的史籍及其经典纬书的影响很深。如果说远古先祖与图腾的神话是为树立氏族的宗神而使民众产生心理向力的话,帝王的神话便是宣扬君权神授,宣告百姓应理所当然服从统治。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神话是对传统统治思想与方略的一种继承,显示出少数民族政权向共同文化的皈依。帝王与统治者的神话是社会的主流神话,当北方民族政权袭用传统的政治神话模式时,便标志着社会的主流文化趋向统一。

  再例:云南一带流传的九隆神话,本是始于汉族,《后汉书》记载,在哀牢夷民族中,有一个名叫沙壹的妇人,住在牢山。有一次在水中捕鱼的时候,因为触碰到沉木而怀孕,十月过后,剩下男孩十人。后来沉木化为龙,飞出水面。这

  则神话后被少数民族借鉴,为帝王造出神圣出身。

  《蒙古秘史》记载了乞颜部女始祖阿阑豁阿感日月之光而生下三个儿子,后来,其中的孛端察儿便成了乞颜孛儿只斤的祖先,成吉思汗是这个不足的后裔,也就是说成吉思汗早起祖先是感天而生的。

  三、感生神话在历史流变中出现的问题

  (1)感生神话的流变是否是文明的进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明程度的逐步提升,神话的编造由最初集体无意识的绚烂多姿、奇思幻想到文明社会的刻意为之,神话沦为政治的附属品,充斥者伦理、宗族的成分,完全抹杀了原始本真性,我们能否找回最初的“人类童年”?人类文明是在进步还是在倒退?但在批判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原始神话的作用,它推进了“天人合一”的延续。

  (2)感生神话的现实意义

  无论是原始初民对生命源头苦苦探索,以及由此引发的生殖崇拜以及图腾崇拜,还是为了巩固王权,加强“正统”统治。对于感生神话来说,它所具有的神秘色彩,离奇的形式,荒诞的内容。在面对现今的科学技术的高冲击下,它还有存在的价值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就如上问的引用一样,拉法格说:“神话既不是骗子的谎言,也不是无谓的幻想的产物,它们不如说是人类思维的朴素和自发的形式之一,只是当我们猜中了这些神话对于原始人和她们在许多世纪以来丧失掉了的那种意义的时候,我们才能理解人类的童年??”感生神话虽然离奇,但是和所有神话一样,它是一种最原始的存在力,它是我们心灵上一种无形的归宿,正如,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一样,它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层处。而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形成,这种原始的凝聚力也是不可忽视的。

  (3)在当下,感生神话的存在形式

  感生神话在当下不仅仅存在于历史典籍中,也作为一种动态存在于变形的方式中。“相关的婚恋制度、求子习俗、生育信仰以及祭祀活动等都以变形的方式曲折地反映感生神话。鹤庆朵美地的祈子仪式,纳西族的祭天仪式都部分地反映了感生神话的内容,体现了人们对‘生’的眷恋,湘西土家族不准打鹰的禁忌体现了鹰图腾的崇拜,而鹰图腾的产生便是通过做梦感生而产生的。”

  四、结语

  无论是母系氏族时期的自然感生还是已经被“变形”政治工具,无论是汉族的还是少数民族,感生神话都在神话学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由此可知,感生神话不仅仅是人们主观臆想出来的,而且它还深深根植于当时的社会基础,是一个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的神话。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感生神话随着社会的变迁于进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对此进行的研究不仅能发现其所反映的社会状态和社会影响力,更能探知当时的生活状态。而随着神话学越来越得到学界的重视,感生神话的文化价值也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掘。

  参考文献:

  [1]马琳诺夫斯基[英].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2]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3]李福清.中国神话故事论集[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8.[4]王凤春、王浩.试论感生神话源于生殖崇拜[J].松辽学刊,1994,(4):38-44.[5]王宪昭.中国少数民族感生神话探析[J].理论学刊,2008,(172):122-126.[6]周云.汉族与少数民族感生神话比较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

  报.2009.29(5):74-75.[7]王小健.“知母不知父”与商周始祖的感生神话[J].历史教

  学.2006,(511):13-16.[8]钱耀鹏.感生故事与早期政权的更迭[J]中原文物.2006,(3):32-57.

篇六:九隆神话的文化价值

tle>非连续性文本洪水神话阅读练习及答案-百度文库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如若洪水神话是初民凭空想象的“纯粹神话”,这在个别民族中倒很正常,但世界范围的杜撰和想象,未免太过巧合。那么是否存在一种可能——大洪水事件确实曾经发生过?

  19世纪20年代,英国的地质学家开始着手检验冰河时期的地层淤积物,看它们是否是由单一的某次大洪水所产生,由此科学开始以自己的手段介入神学。

  有意思的是,对于洪水神话的研究进程却跟神话本身一样,充满了戏剧性。上世纪60年代末,就在人们普遍从地质学角度否认了全球性大洪水的存在之后,两条美国海洋考察船从墨西哥湾底部钻出几条细长的沉积泥芯,这些泥芯中记录了一亿多年来气候变化所留下的信息。

  迈阿密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者各自对此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均发现了海水舍盐量在11600年前的一次剧变。他们认为当时北美冰帽的突然坍塌导致大量融冰涌入墨西哥湾,全世界的海洋水位因此以海啸的速度猛增。如果这一猜测成立,则毫无疑问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全球性洪水大爆发。

  除此之外,19世纪末曾经流行过另一种企图坐实大洪水事件真实性的理论一一黑海大洪水假说。这一假说由美国海洋学家威廉·雷恩提出,他认为伴随着一万多年前最后一个冰期的结束,黑海里的海水大量蒸发,陆地开始形成,与博斯普鲁斯海峡另一侧的地中海形成100米的水位差。横隔在两片海域中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在不久后发生决堤。根据雷恩博士的计算,决堤之后每天有500亿吨的海水从地中海涌向几近干涸的黑海,相当于尼亚加拉瀑布200倍的流量,黑海的水位则以每天20厘米的速度迅速增长,海岸线的扩散速度达到了每天数千米。

  通过放射性碳同位素年代测定,雷恩认为大决堤发生的时间是距今7000多年前,对于居住在黑海沿岸的人类来说,这无疑是灭顶之灾。

  紧接着又有了新的发现,早年间发现“泰坦尼克号”残骸的美国学者罗伯特·巴拉德2015年又在黑海底部发现了大量史前人类生活的痕迹,而半咸水生物的存在痕迹最高只能追踪到6500年前,如此迅速的水域咸度变化更是佐证了大洪水的存在。

  在黑海大洪水假说被提出的同一年,当时还在上海师范大学任教的我国著名学者朱大可提供了另一种极具参考价值的观点。

  他将洪水神话流传最广、最完整的亚洲腹地视作“洪水话语中心区”,而这一区域的中心便是以喜马拉雅山脉为代表的尖锐地域。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第三阶段(亿万年来)与人类文明史大致平行,而古人类进化链的缺环进一步证实了人类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的闪现断代,因此朱大可认为:板块运动所产生的热量造成了气候的短期异常,冰川的消融使得洪水的爆发不可阻挡。

  (摘自《搜狐网》,有删改)

  材料二

  利维坦按:“作为先民解释未知世界的重要手段,神话几乎在每一片人类所涉足的土地上出现。各时各地的人都会在神话中融八当地环境、风俗抑或是信仰,不断引入的素材将替代神话的原始面貌,故事的梗概容易遭到破坏而变得模糊难辨,早期的特征也会被减弱乃至消除。”

  尽管如此,我们仍能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中找寻到一些相似之处,比如意味着毁灭性灾难的世界性神话母题——大洪水。

  古时世界上的各民族鲜有文化交流,更何况先人所面临的不可能只有洪水这一灾祸,旱灾、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变化多端,为何只有洪水不约而同地出现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之中?

  层出不穷的理论解说中接受度较高的有两种。

  第一,各民族人们心理状况的趋同性决定了神话的相似。这一理论通常被称之为“题材自生说”。该理论的代表学者德国学者阿道夫·巴斯蒂安认为神话是一种“人的观念,每个民族自身都会发展出一定的思想”,人类心理的统一性——“自发(或初级)思想”决定了包括神话在内的人类文化的相似性。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也认为,各种族或民族“在观念、幻想、习俗和欲望上惊人的相似度”或许可以解释神话的相似之处。

  第二,各民族神话的相似性也可能是文化扩散的结果——正如人类文化也是由一个或几个地区发源并向其他地区传播一样,而这一理论也被称为“题材游动说”。德国学者西奥多·本·法伊曾断言:印度文学是世界各民族神话和民间故事的唯一渊源,世界各地的神话和民间故事都是从印度传播扩散到各地的。英国学者G·E·史密斯则只承认一个文化传

  播的中心——埃及。他相信一切神话的源头都来自于埃及,然后才由巴比伦继承并传播开来。

  单就这两套理论来说,前者并未对观念一致的深层原因作出充分解释,而只是以宽泛的方法论倒果为因,因此难免显得空泛,缺乏说服力;后者则从根本上抹杀了人类的创造力,把神话和神话的创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做了割裂,同时对于时间顺序的忽视使其显得片面和生硬。两者虽然可能都有一定程度的参考意义,但显然都不是最终正解。

  英国博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曾有言之:“古代的传说,如果用现代严密的科学方法去检验,大都像梦一样平凡地消失了。但奇怪的是,这种像梦一样的传说,往往是一个半睡半醒的梦,预示着真实。”

  (摘自《网易号》,有删改)

  1、下列关于材料一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英国地质学家的洪水神话研究失败之后,科学家们探究的步伐并未停止,而且方法更多样、科学。

  B在墨西哥湾底部钻出的几条记录一亿多年来气候变化留下的信息的沉积泥芯,使洪水神话研究出现转折。

  C.黑海大洪水假说增添了大洪水的真实性,而罗伯特·巴拉德早年间的发现,更佐证了大洪水的存在。

  D.在几种假说中,作者更倾向于中国朱大可提出的洪水理论,最不认可美国海洋学家威廉·雷恩的说法。

  2、下面依据原文所作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界范围的杜撰和想象的洪水神话,应不是巧合,而是一种相同或相似的记忆或经历使然。

  B.如果真有一场席卷全球的洪水大灾变,那么地层深处则极有可能保留有洪水的某些迹象。

  C.如果不存在世界性大洪水,那么世界各地出现的洪水神话传说应该是区域性洪水的反映。

  D.材料二作者否定两套理论,他认为大洪水等相似经历才是世界各民族神话趋同的深层原因。

  3、下列材料不能支撑原文作者看法或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据统计,全世界已知的洪水神话传说有500多则,关于洪水的成因也显现明显的趋同性,如天神的惩罚。

  B.朱大可认为,地球板块运动产生的热量使尖锐地域(高山地域)冰川消融,流水四泄,形成大洪水。

  C.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古老神话九隆神话有诸多民间版本,其中白族的九隆神话与原型相差较远,百濮民族传说中九隆神话的原貌已不复存在。

  D.在一次次的洪水磨难与牺牲中,“……人在对洪水景象的沉思中看到了众神的模糊容颜”。

  4、请简述两则材料内容上的异同。(4分)

  5、对于远古神话传说应该如何定义解释,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6分)

  利维坦按中认为:远古神话。

  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认为:远古神话。

  你对神话的见解是:远古神话。

  1.BA.“在英国地质学家的洪水神话研究失败之后”错,证实没有发生过世界大洪水不能叫“研究失败”,且“方法更多样、科学”无据;C.“早年间”错;D.作者只是客观陈述了几种假说,没作比较,没有否定哪一个肯定哪一个。故选B。

  2.D作者否定两套理论各有原因,也并没有确定“深层原因”就是“大洪水”。

  3.BA.印证材料一、二中“世界各地神话中都有大洪水”的内容。C.支持材料二中“不断引人的素材将替代神话的原始面貌,故事的梗概容易遭到破坏而变得模糊难辨,早期的特征也会被减弱乃至消除”的内容。D.支持材料二中“先民解释未知世界”——人把洪水归于上天神灵的惩罚。B.朱大可理论是材料一众假说中的一种,作者没有从众多理论中肯定或否定哪一个,所以B不能支撑作者观点。

  4.相同点:都是探讨为什么世界各地神话里都有大洪水(只答“神话相似性”不妥)。

  不同点:材料一试图从科学(事实)角度研究,材料二从文化、观念、心理(理论)角度探讨,但都没有得出确定的结论。(意思对即可。相同点2分,不同点2分)

  5、利维坦按中认为:远古神话是先民解释未知世界的重要手段。(2分)

  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认为:远古神话既是传说,又可能是当时现实生活真实反映(或“当时真的发生过”)。(此题必须答出文中“真实”的

  含义)(2分)你对神话的见解是:远古神话是远古时代人类思考与探索自然的想象力。远古神话是先民对超能力的崇拜或恐惧。……(开放型题目,答案不唯一,有理即可)(2分)

篇七:九隆神话的文化价值

tle>南诏风情岛简介-百度文库

  南

  诏

  风

  情

  岛

  简

  介

  (国家AAAA级景区)

  与洱海其他岛屿一样,南诏风情岛也是由石炭岩构成。岛的四周要么渚清沙白,要么悬崖耸立。崖缝中长满一丛丛绿色的仙人掌,还有浓荫如伞的百年古榕树。悬崖下溶洞很多,大的可以容纳小木船,人称“岛中之海”,最大的一个溶洞叫蝙蝠洞,面积有60多平方米。群鸟栖息在溶洞顶或古树上。白天,衣着艳丽的白族渔姑泛舟于波光树影之间。这里是洱海风光最美的地方。

  近年来,大理旅游集团对这个岛进行了全面开发,南诏风情岛就是根据文化开发的内容命名的。目前岛上发现新石器遗址和古墓葬,有石刀、石斧、石凿、石网坠,以及铜柄刃、铜柄铁刃刀、靴形钺

  、陶范等多件文物出土。

  如果乘游艇从南面靠近小岛,游客首先见到的是近岛礁石上的一组“洱海的女儿”铸铜雕塑。这是一立一卧的两个渔女沐浴的形象,矫健而飘逸,与岛上天然岩石“醉八仙”相呼应。

  岛上设有两个码头,东部是主要码头大运码头,北部是辅助码头。大运码头可以一次停靠四艘大型游船,码头面积达6600平方米。广场上有“沙壹母”铜雕,背后是10根石柱,它们代表沙壹母的10个儿于,象征人类的10种原始的劳作方式。这是根据《后

  汉书·西南夷列传》中的“九隆”神话为题材雕刻的。传说在滇西哀牢山中,有一位叫沙壹的妇女,捕鱼时触木头感而怀孕,生下10个儿子,最小的儿子与那块木头变成的龙很亲近,名叫九隆,这是当时的土语“坐在背上的人”的意思。9个哥哥一起推他为王。后来,十兄弟就成了各民族的始祖。九隆神话在滇西一带很有名气,几乎成了创世神话。

  往西即到第二个广场“云南福星”广场,中心有汉白玉观音立式雕像。这是按照南诏大理国时存留下来的阿嵯

  耶观音(或称细腰观音)造像雕成的,高17.56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汉白玉观音雕像。““云南福星”是美国学者海伦在其

  《云南的观音像》一书中对精美绝伦的大理观音造像的赞誉。雕像西面是两堵各长21米、高4.6米的浮雕墙,正面雕大理神话中观音十八化的传说,背面分别为线刻贴金的“观音授记细奴罗立国图”(《南诏中兴画卷》局部)和“蛮王礼佛图”(《大理国张胜温画卷》局部)。

  再往前是岛上的主体建筑南诏行宫,总建筑面积8

  000余平方米。建筑风格以唐代建筑为基调,融南诏、土蕃建筑风格于一体,努力体现南诏时期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时代特征。这是一组多功能的建筑,除供游客吃住外,其建筑风格、展品陈列、声相展示等方面都是高水平的,是观赏、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岛的西端是本主广场,围墙两侧墙体各放置四尊铜质的本主塑像,中间则是“中央本主”的锻铜塑像,他就是被誉为本主之王的五

  百神王之首的段宗榜。广场集白族文化的精华,让游客领略白族本主文化。从岛北部的码头出发向西可以到达蝴蝶泉,往北可以到达天生营或双廊的白族渔村。

篇八:九隆神话的文化价值

tle>云南的曲艺有哪些-百度文库

  云南的曲艺有哪些

  LT

  支系流传的神话、故事结合,说说唱唱,韵味盎然,形成句式规整,结构严谨,善于应用排比夸张的手法和诙谐幽默的格调,叙述状物和塑造人物形象,宣扬本民族的历史、人物、生产、习俗、伦理、道德等,寓教于乐,很有群众基础。

  白族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白族古代先民“

  人”、“白蛮”,早已创造了各种神话、传说和歌谣。流传在白族地区的古歌《摘果谣》,洱源西山的《白族调》,都是反映古老的采集和农耕的歌谣。《九隆神话》成为白族曲艺“大本曲”的传统曲目《白王的故事》。明清时期,大理地区白族曲艺发展比较成熟,产生了“三腔”(南

  腔、北腔、海东腔)、“九板”(平板、高腔、脆板、大哭板、大哭边板、提水板、小哭板、小哭边板、阴阳板)、“十八调”(祭奠调、道情调、麻花调、螃蟹调、放羊调等)。

  哈尼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红河和澜沧江两江流域,也是云南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云南全省5个地、州,30多个县。在古代歌谣、神话、故事、祭词的基础上,发展创造了色彩斑谰的曲艺说唱艺术。哈尼族曲艺种有“哈巴”、“腊苔”、“优历克”等,分布在哈尼族不同的支系民众中。“哈巴”传统曲目主要有“十二奴局”或“十二窝果”,“奴局”、“窝果”相当于汉族著作的

  “篇”、“章”。每一个奴局又包含若干既有联系又可独立成章的唱段。“十二奴局”内容包含古老的神话、传说、生产、生活、伦理观念等,其篇目有开天辟地、天翻地覆、杀鱼取种、砍树计日、火的起源、三个能人(头人、工匠、贝玛)、建寨定居、生儿育女、祖先迁徙、孝敬父母、觉车赶街、四季生产等。

  傣族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其民间艺术十分丰富。在无文字的远古年代,先民就创造了大量的神话故事,人们把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称为“赶木贯”(意为“讲过去的事”)。后来佛教传入傣族地区,产生了文字,这些故事大都刻在贝

  叶上,人们把它们称为“贝叶经”。傣族神话传说与古歌谣结合,产生了民间歌手演唱的说唱艺术“章哈”。“章哈”曲目很多,大多与傣族的历史文化有关,因而深受傣族民众喜欢,至今仍然流传演唱。

  纳西族民间歌谣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千百年来经过人们不断加工和发展丰富,形成了有一定故事内容的说唱艺术“纳西大调”,其中著名曲目有《欢乐调》、《苦情调》、《相会调》等。纳西族信仰原始宗教东巴教,有专门演唱“东巴诵唱”的祭师和歌手,传统的曲目十分丰富,人称“东巴经”,内容多为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反映天地的

  形成、人类的起源、纳西族的诞生、民族伦理道德等,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傈僳族曲艺“尼丹木刮”,佤族曲艺“柏巧”、“唠琼嘎卜”(木鼓说唱),苗族曲艺“然更”、“巴腊叭”,拉祜族曲艺“嘎门可”等,都有大量的神话传说曲目,它们与民间歌谣结合,通过原始宗教祭师和歌手的演唱,世代传承,流行在各民族当中,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经久不衰。后来经过人们的继承创新,产生了很多歌唱新时代新生活的曲目,不断丰富着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云南土生土长的各民族说唱艺术不断发展丰富,形成了艺术表现手段和内容相对成熟完整的民族曲目,他们以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风格,歌唱本民族的神话传说、英雄史诗、民间故事、生产生活知识、爱情故事、伦理道德等,长期流传民间,并由此产生了一批专业、半专业的歌手、艺人,他们大多数身兼原始宗教祭师,在本民族当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受到人们的敬重,通过父子传承和师徒相传的方式,使民族曲种有一套相对稳定的表演技法和习俗,具有一定规范性。由于具备以上的基础特征,云南各民族说唱艺术与全国其他兄弟民

  族说唱艺术一样,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地位,得到人们的公认。

  除了少数民族曲艺,云南由于地处边疆、多种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故本地的汉族也有与内地不尽相同的各种曲艺表演形式。

篇九:九隆神话的文化价值

tle>“九隆神话的原型意义-百度文库

  “九隆神话的原型意义

  九隆神话,其记录最早见于东汉杨终的《哀牢传》,主要通过文献记载和口头传承流传至今,其中包含的原型主要有沙壹、鱼水、感生模式和龙图腾。本文运用原型理论,通过探究九隆神话中的原型,探析神话背后隐含的哀牢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和共同心理。

  九隆神话是哀牢民族的始祖神话,一直以来,哀牢民族都从古老的神话中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与生机,包括白族、傣族等少数民族都广泛流传着九隆神话。面对当今全球多样文化的冲击,传统社会中的集体意识和共同心理呈现出弱化的特征。现如今的保山地区曾是古哀牢国的首邑腹地,通过研究九隆神话,可以强化保山人对本民族的集体认知,找到共同的精神纽带,促进民族和谐稳定。

  一、九隆神话

  东汉时期杨终的《哀牢传》中记载了九隆神话。当代历史学家方国瑜在其主编的《云南史料丛刊》中写道:在历史文献记载中,也不曾出现比东汉时期更早的神话材料。由此可以得知,九隆神话是云南有史记载的最早的民间神话之一。歷代汉族知识分子阶层关注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这一现象十分突出。早在2000年以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就参与到了中国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中,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发展。

  九隆神话作为西南少数民族最有代表性的古老神话之一,在被笔录写定而成为文献神话的同时,也一直以口头传承的形式在保山、大理等各个地区广为流传,成为了云南在民间流传时间最长的活形态神话之一。在与哀牢文化、龙文化等诸多文化的相互融合作用下,九隆神话在史料中呈现出了不同的文本内容。

  东汉杨终《哀牢传》记载了这样一段传说:

  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沉木化为龙,出水上。沙壹忽闻龙语曰:“若为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舐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子曰九隆。及后长大,诸兄以九隆能为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为王。后哀牢山下有一夫一妇,复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为妻,后渐相滋长。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衣皆著尾。

  九隆代代相传,名号不可得而数,至于禁高,乃可记知。禁高死,子吸代;吸死,子建非代;建非死,子哀牢代;哀牢死,子桑藕代;桑藕死,子柳承代;柳承死,子柳貌代;柳貌死,子扈栗代。

  在上文史料记载中的九隆文化,归纳起来为:妇人河边捕鱼,触沉木有感而孕,生十子,九子惊走,龙舔舐小子,取名九隆,十子娶妻,九隆为王,从此九隆代代相伟。无论是文献中记载的九隆神话,还是民间口耳相传的九隆神话,不管神话发生怎样的变异,龙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象征,已经深深扎根于民族的潜意识中,龙是始终贯穿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龙的存在和感生的神秘也是构成九隆神话的重要因素。

  二、九隆神话中的原型解释

  九隆神话以艺术的形式为人们提供了历史记录,其中包含了远古时代的社会规范与变迁,也隐含了哀牢民族真实而隐秘的内心世界。在神话这颗参天大树下,盘旋着的根条就是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在现代人的精神深处,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仍然扎根其中,这也正是神话成为永恒经典的原因。探究九隆神话的原型及其象征意义,运用原型理论,挖掘九隆神话中的普

  遍规律和大概形式,阐述隐含在神话中的哀牢民族乃至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和共同心理是很有价值的。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认为,人的心理和意识是属于个人的,但同时,社会生活也制约着人的心理和意识。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人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同时在他固有的生物特性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心理特性,人的个性心理总是会积淀一定的社会文化。

  (一)原型沙壹的象征意义

  沙壹感生而孕,无夫生子,所生下的十个孩子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是典型的母系氏族社会的反映。由此可以推测,沙壹作为九隆神话的女主角,很有可能是因为其强大的生育能力受到族人的推崇而成为了哀牢民族的女祖先。女性对整个氏族部落的繁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对女祖先的崇拜在初民的无意识中表现的自我意识也就可以理解了。

  九隆神话反映了哀牢夷的史前文化,沙壹能言“鸟语”,因为在水中捕鱼的时候接触到了沉木,感生而孕,生下了十个孩子。从九隆神话的这一部分中,人们可以发现哀牢民族当时的社会组织状况、生产状况以及婚育状况。哀牢山位于云贵高原的西南边,地形复杂,有怒江、澜沧江、大盈江等河流,高黎贡山位于怒江与龙川江之间,这里水源充足,物种丰富,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生产生活。在这其中有许多坝子,面积最大的是保山坝,九隆神话中的沙壹正是居住于该地,优越的地质条件和自然条件为哀牢民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生活环境。

  (二)原型鱼、水的象征意义

  如今保山市内的易罗池传说为沙壹触木而孕的地方,水在九隆神话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水是生命的源泉,大量民间神话故事中都有水的元素参与其中,水孕育了大自然万物,这一点与女性的生育繁衍功能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初民们就自然而然的把水和女性等同,并由此推想人类也是由水所孕育。无独有偶,水崇拜在彝族典籍中还有提到:“人祖来自水,我祖水中生。”在哈尼族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中也讲述了先祖诞生于水的故事:“先祖的人种在大水里,天晴朗的日子,他们骑着水波到处游荡。”这种水崇拜的心理在其他的古籍中也有所体现,如《管子·水地篇》中写道:“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由水崇拜演变而来的还有后期出现的水神崇拜,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帝王和神灵,如黄帝、蚩尤、大禹等,都具有呼风唤雨的能力,这些神灵在民间受到的推崇经久不衰。

  在哈尼族中,流传着许多关于鱼的习俗,如哈尼族妇女喜欢带有鱼的配饰,姑娘们喜欢戴由银打制而成的小鱼饰品,这些都隐含了保证生育的愿望。闻一多先生认为:“为什么用鱼来象征配偶呢?这除了它的繁殖功能,似乎没有更好的解释,大家都知道,在原始的观念里,婚姻是人生第一件大事,而传种是婚姻的唯一目的,这在我国古代的礼俗中表现得非常清楚,不必赘述,种族的繁殖既如此被重视,而鱼是繁殖力最强的一种生物,所以在古代,把一个人比作鱼,在某一种意义上,差不多就等于恭维他是最好的人。”

  (三)原型感生模式的象征意义

  九隆神話中,沙壹捕鱼时触沉木,有感而孕,生下十子,这是典型的感生神话模式。学者耿德铭认为:“九隆神话反映的是女子与神物接触后怀孕,从而孕育哀牢民族的母系制社会生育观念,同时也反映了哀牢民族对于龙和水的崇拜。”沉木后化为龙,所以说沉木是龙幻化而成的。

  在其他神话故事中也能看到类似的感龙而孕。如华胥感赤龙生伏羲。还有《路史》卷十注引《宝椟记》中说:“帝女游于华胥之洲,感蛇而孕,十二年生庖牺。”在此处,蛇为龙的化身,感蛇而孕也就是感龙而孕,那为何这样非自然的受孕模式存在于各个神话之中,感生模式隐藏着初民怎样的集体无意识呢?初民对于大自然的力量有恐惧、崇拜、敬畏等复杂的情感,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神灵,这些生命的力量是可转化、可流动的,而且各领域之间没有限定不变的界限,因女子与神物的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神力就渗透人体而使女子受孕,所生之子也因为神秘力量而具有神灵的神性。这些神话蕴含了原始初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即使是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其归根结底还是萌发于时代的真实历史。

  (四)原型龙图腾的象征意义

  九隆神话作为一种活的社会形态在保山地区一直广为流传,无论是古籍中记载的九隆神话,还是在民间流传的各种版本的九隆神话,因为龙而感生有孕都有着默契般的相同。龙身上所具有的神秘性与权威性都是组成九隆神话神圣性的重要条件,并且被后人的集体无意识所认同。

  龙图腾一方面作为氏族的标志,另一方面也是氏族祖先的象征。沙壹时代的鸟图腾转变为九隆时代的龙图腾,象征了从母系社会转变为父系社会。图腾意识是对氏族起源的最初思考,图腾把本氏族同其他氏族区分开来,是维系氏族成员和团结氏族成员的重要依据,是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的体现。九隆神话所体现出的感生模式是女子与某一神物图腾感生受孕,生下了某一氏族的祖先,而这一神物就转化为该氏族的象征,以图腾的形式表现出来。

  对于龙图腾的崇拜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体现,也是对于获取龙的神力的向往,德国神话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与动物的基本关系是一种

  纯粹的巫术关系,不是彻底实用的,或者是经验的,在图腾崇拜中,人一旦与动物巫术交感结合起来,就会呈现出相同的或相似的特征。神话是一种核心力量,使仪式具有象征意义,20世纪加拿大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理论家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中提到,要打破神话原型的局限,将神话扩大到文学领域,突出神话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使原型由心理学概念转变为文学概念。文学就像是“移味的神话”,人类思维具有共性以及传统性,人们使用特定的某些意象结构在历史积累中意义不断叠加,重复形成了特有模式和象征模式。

  三、结语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篇十:九隆神话的文化价值

tle>从九隆到坤博隆:老挝佬族与我国壮傣民族的源流问题-百度文库

  老挝佬族与我国壮傣民族的源流问题

  韦健锋*

  云南

  昆明

  650118

  [摘

  要]

  和其他傣泰民族一样,老挝主体民族——佬族的族源问题在学术界仍有争议。一般认为,佬族起源于中国的百越,主要由广西、云南等地经景洪、越南北部、老挝东北顺流而下进入现在的居住地。中老两国民间文学作品中的相关记载论证了这一观点:我国的《越人歌》能够同时被壮、老、泰等语言破译,说明老挝佬族与我国百越同源;我国南方葫芦神话与老挝葫芦造人传说、九隆神话与老挝坤博隆传说的如出一辙如,为我们勾勒了佬族先民由我国南方地区自北而南迁徙的大致轮廓。

  [关键词]

  老挝

  佬族

  族源问题

  FromJiuLongtoKhunbolum:theFiliationsBetweentheLaoandtheZhuang-Dainationality

  Abstract:TherearedisputableinacademiccirclesonthefiliationsbetweenthemainethnicgroupofLaoandtheZhuang-Dainationality.Ingeneral,It?sbeliefthatLaoethnicgrouporiginatefromChineseBaiYuenationality,theprogenitorofZhuangandDainationality.TheancestorsofLaostartedfromGuangXiandYunnan,bywayofJinghong,northofVietnamandnorth-eastofLao,tonowadays?residentialregion.FolkliteratureofthetowcountryChinaandLaohavedemonstratedthisstandpoint,forexample:theFolkSongofYUEPeople,the

  FairytaleofCalabash,theFolktaleofJiuLong,theKhunbolum,andsoforth.

  Keywords:Laoethnicgroup;Zhuang-Dainationality;Relations

  *

  韦健锋,男,云南省东南亚研究会讲师、博士

  随着19世纪中叶以来进化派、播化派、社会学年刊派等西方民族学理论的大发展,研究民族包括民族起源问题愈来愈引起人类社会学家的浓厚兴趣。伴随着殖民统治的到来,东南亚各国的民族研究被西方列强以“探险”的名义率先进行,并由此挑起了一百多年来莫衷一是、目前尚无最终定论的泰族族源之争。作为和泰国语言相通、文化相近、地域相连的老挝,其民族源流问题亦颇受研究壮泰民族的学者们的关注。

  我们知道,老挝通常按居住地的高低将其民族划分为老龙、老听、老松三大族系,其中老龙族又称为泰-老族群,包括“佬、泰考、泰岱、泰登、泰丹、泰永、普泰、泰梅、泰蔑、泰听、泰兰、泰勒、泐、藏族和满族等17个民族”

  [1](p38)。老龙族是人口最多的族系,而佬族又是老龙族中人口最多的,是老挝当然的主体民族,2005年人口普查时的数据为280余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0.3%※。因此,探讨老挝的族源问题,自然撇不开佬族这一重要的研究对象。

  一

  民族学界有这样一种共识:古今民族(族群)的发展并非完全是古代的甲民族发展到今天的甲民族,即民族的发展往往非一对一的等同关系,而是复杂的多种模式[2](p16)。常见的情况是:古代的甲民族发展到现在仅仅只是甲、乙、丙、丁、戊等等民族(甚至没有甲)其中的一种,“百越”正是这方面的例子。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老挝的佬族和我国的壮族、傣族以及越南、缅甸、泰国的侬、岱、掸、泰等民族,有着同源异流的亲密关系,它们是同根生的民族,均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百越族群。诚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所指出:“寮人(即佬族),使用老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与泰语相近。……佬族与中国的壮族、布依族、傣族,以及缅甸的掸族、泰国的泰族、越南的京族等,有着密切的历史关系,同源于中国古代的百越。”[3](p248)

  大多学者都认同上述观点。我国著名民族学家黄惠焜先生认为,古代中国的黄河流域地区,是华夏民族的发源地。古代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澜沧江流域,则是越人诞生的摇篮。越人文化相同,言语相通,支系繁杂,被称为“百越”,“就泰族来源而言,他的祖先是越人”[4](p5,p29)。壮学学者潘其旭教授也说,“不但壮族和泰族有着同源关系,其他的东南亚国家的不少民族如越南的侬族、岱侬族,老挝的老族,缅甸的掸族,印度的阿萨姆邦、阿含人等都和壮族有同源关系。”[5]申旭研究员则指出,“老挝的老、泰各族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其先民为百越。”[6](p16)云南大学的何平教授也持同样观点。他说,“一般认为,傣族及与之有关的境外掸族、老族、泰族均由古代的?百越?族群演化而来,这应该是没有什么争议的。”

  [7](p86)傣学学者征鹏先生甚至称,“傣、泰、老、掸、阿洪泰等民族,不仅在历史上同源于百越,而且在今天仍是同一个民族。”[8](p8)

  老挝佬族源出我国百越族群的观点,得到了语言学的强有力支持。已故民族学家罗香林先生对古越族语言进行研究后,认为古越语的特点是发音轻而速急,名词的音缀有辅音和连音成分,词序倒置,形容词和副词置于名词之后(中心词在前、修饰成分在后)。现在的老、泰、掸等民族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均有与古越语相同或相近似的地方。通过对壮语、佬语、傣语、泰语一些基本词汇的比较,我们发现这几种语言的基本词汇相同或近似的部分多达5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70%以上,且保留着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如罗美珍研究员在傣、泰、壮三种语言的词汇中找到了数百个和汉语相近或有对应的词(不包括新借词),“这些词是傣、泰、壮三族人民未分化前的祖先和汉族所共同使用的词。这三种语言同汉语,以及汉藏语系语言的这种密切的关系,说明操这些语言的各族人民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共同的生活、密切有交往。就地域来说,根据汉、泰目前的距离,很难设想在历史上会使用如此相近的语言。由于距离的障碍,也很难设想汉语对泰语产生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如果从使用共同或相似语言的民族必然曾经居住于共同或相近的区域这种观点出发,傣、泰、壮三族人民必然同汉族,以及汉藏语系的各民族曾经有过一个时期居住在共同或相近的地区。也就是说从语言上来看,傣、泰、壮三族发源于中国,应该是有根据的。”

  [9](p58)罗美珍研究员这里所说的泰族,包括了泰族、佬族等泰老族群内的各民族。近年来,研究东南亚的学者已发现,中国的壮族学者到老挝、泰国访问,无需翻译也可利用壮语同当地人进行沟通。这真真切切地反映出了壮泰族群难以割舍的亲缘关系。

  如果说语言的相同或相近只能说明壮泰民族的同源问题,那么《越人歌》相继被泰、壮、老等语言破译,则是它们同源于百越族群的佐证。西汉刘向《说苑·善说篇》里记载:公元前528年,楚国令尹鄂尹子皙举行舟游盛会,百官缙绅,冠盖如

  ※※

  老挝2005年人口普查时的统计数字

  可参阅:张公谨《傣语与国境外的近亲语言》,罗美珍《从语言让看傣、泰、壮的族源和迁徙问题》,陶红《壮语与老挝民族固有词汇比较研究》,范宏贵《壮族与傣族的历史渊源及迁徙》、《壮族与老挝老龙族泰族的渊源关

  云。在盛会上,越人歌手对鄂君拥楫而歌。一位懂楚语的越人给子皙翻译道:“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便是著名的《越人歌》。韦庆稳先生曾首先利用壮语和泰语对《越人歌》进行了破译,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10]。后来,著名语言学家郑张尚芳利用泰语将《越人歌》的古越语版译读为:

  夜晚哎欢乐相会夜晚

  我好害羞,我善摇船

  摇船渡越,摇船悠悠啊,高兴喜欢

  鄙陋如我啊,王子殿下竟高兴结识

  隐藏心里在不断思恋哪

  另一位语言学家周流溪先生参考郑张尚芳的译读,对照楚译文,利用壮侗语言活材料,并参照傣语、水语、布依语等,重新进行古音构拟,借助古汉语的同源词,复原了《越人歌》的全文,他的释读结果被认为较为接近越人歌的原貌[11]。笔者的同学、广西民族大学的潘岳老师也曾用龙州壮语对照越人歌,“发现歌中的23个字(《越人歌》共有32字,除去重复的,仅有23字)中有17个与龙州壮语相同,比例达73.9%;若用佬语对译,则有20个字相同,比例达86.9%。”[12](184)也就是说,用龙州壮语和老挝的佬语均能对译出《越人歌》。

  二

  以上我们指出并以《越人歌》论证了包括老挝佬族在内的壮泰民族同源于百越的观点。关于佬族与其他壮泰民族的源流问题,还可通过铜鼓文化、稻作文化及鼻饮、文身、居干栏、龙崇拜(老挝称“那伽”信仰)等民俗文化的比较研究来推论,本文则意图从民间文学的视野来阐释佬族与我国壮傣民族间的渊源及其自北而南的迁徙型态。

  相对于众说纷纭的泰族族源问题,佬族作为单一的民族,其起源问题极少有人专门探讨,更多的是将其作为泰语民族的一个支系从总体上加以考察。所谓的泰语民族,“是一个人口众多、分布相当广泛的群体,它不仅包括今天泰国

  系》以及覃圣敏的《壮泰族群的渊源》等。

  的泰族、缅甸的掸族、老挝的老族和越南的泰族以及这些民族的众多支系,而且还包括了今天中国的傣族,甚至有一些学者在使用这个词时还包括了中国的壮族、侗族、黎族、水族等几乎所有侗泰语的民族。”[13](p216)我们知道,国际泰学界对于泰族起源问题,主要有“中国川北陕南说”、“阿尔泰山起源说”、“中国南方和两广云贵起源说”、“印尼群岛起源说”和“泰国土著居民说”等观点[14]。那么,老挝的佬族究竟属于哪种起源说呢?“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掸傣民族的发祥地是在今天的广西、云南和越南交界地区,其先民是后来辗转迁徙到今天他们居住的这一地区,并形成今天分布在中国云南和东南亚的傣、泰、老、掸、阿洪泰等民族。”[15](p121)前述我们已指出,佬族起源于中国南方的百越。从百越族群的分布及其变迁上看,“中国南方和两广云贵起源说”应该更符合佬族的实际情况。中老两国的有关传说从某种程度上验证了这一点。

  “人类的起源问题是古代人们十分关心并设法解释的一个大问题。这在各国、各民族神话故事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6](p34)在老挝,流传最广的人类起源神话叫《葫芦瓜》(又译《葫芦传人的故事》)。这则神话版本很多,但主干基本相同。故事说,人类由于得罪了天神,被天神施法术让洪水淹没大地,人们全部被淹死了。后来,曾经下凡的三位天神想念人间生活,便请求天王让他们再次下凡来重建人间的一切。三天神用天王赐予的大水牛把一块荒地开辟成良田,并把开垦出的那块地叫做“纳内爱奴”(“小水田”之意)。那头水牛死后,它的鼻孔里长出一株葫芦藤,并结了一个大葫芦瓜。三天神听到葫芦瓜里有人类喧闹的声音,便用烧红的铁棍去戳钻瓜皮。葫芦瓜被戳穿后,人类便从被戳通的小孔里钻出来。最先出来的是老听族(孟-高棉语族),其次是老龙族(泰老族群),最后是老松族(苗瑶族群)[16](p34~36)。这则神话向人们展现了孟-高棉语族、泰老语族和苗瑶语族三个族群相继出现在老挝版图上的历史概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以稻作为主的老挝农耕生活。

  类似这样“洪水过后人类灭绝”的葫芦造人母题在我国的壮族、傣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布朗族、彝族、佤族等众多南方民族的神话中均出现过。虽说葫芦造人象征的是母体崇拜的文化内涵,但它们在内容和情节上的“雷同”绝非偶然。我国学者多认为,“老挝地区的葫芦传说来源于中国。”[17](p214)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实,“稻作文化的发祥地在我国的长江流域”[18],这和历史上百越民族的分布及其活动区域是基本吻合的,这就不由让人产生这样的推想:同源于百越的佬、泰、掸等泰语民族是从长江中下游几经辗转到达今天的驻地的。

  日本学者饭岛茂曾指出,“由于湿热的气候条件,使东南亚地区难以保留历史的资料与文物,在研究东南亚民族的形成时,不能不依靠某些传说和神话。这些材料大致表明:东南亚民族的形成与他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代从北方的?故乡?向南方迁移这样一个民族大移动的历史有密切的关系。”

  [19]我国的九隆神话演变为老挝的坤博隆传说,可谓印证了饭岛茂的这一说法。

  九隆神话是我国西南地区最早出现在汉族史书中的神话。最早记载九隆神话的是东汉杨终的《哀牢传》,此书早佚,但《风俗通》、《后汉书·哀牢夷传》、《华阳国志》等诸书有相关记述。《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永昌郡,古哀牢国。哀牢,山名也。其先有一妇人,名曰沙壶,依哀牢山下居,以捕鱼自给。忽于水中触一沉木,遂感而有娠。度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沉木化为龙,出谓沙壶曰:「若为我生子,今在乎?」而九子惊走。惟一小子不能去,倍龙坐。龙就而舐之。沙壶与言语,以与龙倍坐,因名曰元隆。沙壶将元隆居龙山下。元隆长大,才武。后九兄曰:「元隆能与龙言,而黠,有智,天所贵也。」共推以为长。时哀牢山下,复有一夫一妇产十女,元隆兄弟妻之。由是始有人民。皆象之:衣后著十尾,臂、胫刻纹。元隆死,世世相继;分置小王;往往邑居,散在溪谷;绝域荒外,山川阻深,生民以来,未尝通中国也。

  老挝有一个关于老龙族起源的传说,和九隆神话如出一辙:“很久以前,在今天中国大陆的四川省边界,紧靠群山的湄公河谷(即澜沧江)住着许多人,其中有一个妇人,她生有九子。在她怀第九子之前,据说她有一次去湄公河边打鱼。在打鱼时,漂来一根粗糙的树干触着了她的腿,从那以后她就怀了第九子。当这个儿子长到一定年龄时,她母亲带着他又到河边打鱼,正在这时,一条蛇游了过来,问她:?我的儿子在哪儿??慌乱之中,她只喊了一声?九隆!?便撇下儿子逃走了。蛇舐了小儿子的背。后来当九个儿子长大成人后,小儿子成为他们中最聪明的一个,成了当然的领袖。这个女人所生的九个儿子就成了老挝人的始祖,并因此而被称为哀牢,意为老挝兄弟。”[17](p213)

  至于九隆神话中的“十子”到了老挝何以成了“九子”、“元隆”为何成了“九隆”,这里不再论述。我们要知道的是,我国的九隆神话缘何成了以佬族为主的老挝老龙族(群)的传说呢?“这显然是由于泰佬人的迁徙,把它传播到老挝去的。”[17](p213)

  郭沫若同志曾说,“民间文学给历史家提供了最正确的社会史料。”的确是这样,因为“少数民族的历史,很少文字记载的依据,大量材料要从世代相传的民间文学

  中去发掘,所以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几乎成为少数民族的历史教科书。”

  [20](p44)不仅少数民族,其他缺乏文献记载的民族的历史,都可从它们的民间文学中觅知一二。我国葫芦造人传说和九隆神话的老挝本土化,为我们勾勒出了佬族人由我国南方地区自北而南迁徙的大致轮廓。难怪饭岛茂先生说:“从历史上可以明显地看出,在东南亚大陆上,确有从北方向南方的民族移动的痕迹。”[19]

  三

  从文学的视角探讨老挝的民族史,还有一个民间传说不得不提。传说的主人公名叫坤博隆,他被认为是老挝的开国始祖。以其名字命名的书面作品《坤博隆》,成为研究老挝古代史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老挝国学大师玛哈西拉·维拉翁认为《坤博隆》是“老挝最古老的即老挝的第一部史书”,是“老挝的历史传记”。我国学者贺圣达教授在《东南亚文化发展史》一书中也指出,《坤博隆》的史学价值高于文学价值。

  16世纪以前,有关坤博隆的故事仅限于口头传说。1503年,维苏拉腊王下令维森寺的住持高僧帕玛哈帝銮龙和帕蒙坤细堤昭将该故事编撰成书,书名叫做《坤博隆的故事》。这是《坤博隆》的第一个文字版本,此后又有《坤博隆的传说》、《坤博隆传》等共5个版本,我们统称之为《坤博隆》。另外4个版本分别编写于公元1567年、1627年、1705年和1856年[21](p91),每个版本在内容上虽有增有减,但变化不大,都是根据民间传说整理而成。第一个版本的《坤博隆》记事“起于坤博隆从孟天来到?纳内爱奴?这个地方建立城邦(来自云南,然后建?孟?于景洪至奠边府一带),止于维苏拉腊王统治时期(1500~1520)”[22](p62)。此后的版本及其他老挝史书,都以第一版《坤博隆》作为脚本和史料依据。

  无论口头的或书面的《坤博隆》都有这样的记述:泰老族群在首领坤博隆的率领下自北向南迁徙,最后定都于孟天。坤博隆“将他的七个儿子分别派往孟刷(琅勃拉邦一带)、巴甘(川圹)、安南、罕达瓦底等七个国家(孟)进行统治”,其中长子坤罗被派去治理孟刷[16](p50)。另据《南掌纪年》记载:“在老族首领坤博隆的长子坤罗率领民众自勐天(今越南北部奠边府一带)来到南掌国的时候,琅勃拉邦一带已有一个由当地土著建立的国家,叫做勐斯瓦(MuongSwa,又译勐爪哇、勐骚、勐兆等)。勐斯瓦一名,是根据这个王国的创始人坤斯瓦的名字得名的。在老族首领坤罗率众来到的时候,正是坤斯瓦王系的坤干哼统治之时。此时坤罗率领民众从勐天沿乌河

  而下,来到勐斯瓦北边的湄公河边,与坤干哼及其子孙大战,最后把坤干哼及其子孙逐走,建立了老族人的王系。”[23](p325~326)

  鉴于《坤博隆》、《南掌纪年》的史学价值,笔者认为:两部作品所反映的包括佬族在内的泰老民族自北方的中国迁徙到孟天,再由孟天迁往琅勃拉邦、川圹等地并取代孟-高棉民族成为当地的统治者这一情况是可信的,至少可以说泰老民族中的某一支系是沿着这样的路线进行迁徙的。另一老挝民间传说佐证了笔者的观点:“大约在公元六、七世纪间,在华南各省的一些泰族人驶船沿着红河、马江进入越南,又沿着南乌江、湄公河进入老挝;沿着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进入缅甸和泰国,在老挝的泰族人叫泰老,在缅甸的叫做泰雅,在泰国的叫做泰逻”,“在民族大迁徙的过程中,泰老族从中国南部的云南、贵州逐渐南迁到老挝来以后,就渐渐地把当地土著人老听族挤上山,自己定居在琅勃拉邦省至占巴塞省一带的湄公河两岸。”

  [24](p12,14)

  泰国学者、《老挝史》一书的作者姆·耳·马尼奇·琼赛认为,老挝的坤博隆传说照搬了南诏国的历史。“最著名的南诏王,中国人称为皮罗阁,老挝人叫坤博隆”,“坤洛,中国人称为阁罗凤,是坤博隆的儿子”,“在皮阁罗和阁罗凤时期泰族的版图十分辽阔……,其中皮罗阁就曾建立了芒滕(按:即孟天)这个城市(越南人称它奠边府)。皮阁罗派他的儿子从卡族人手里夺取了琅勃拉邦,建立琅勃拉王国……在皮阁罗的多个儿子中,切壮亲王被派去统治川圹;楚松亲王统治西双楚泰即东京;克隆亲王统治甘蒙;英亲王统治大城。在缅甸被皮阁罗征服后,建立了木邦(即现在的孟洪)和兴威。”[25]琼赛的观点虽不足取,“南诏国由泰族建立”一说也已被推翻,但他说“皮罗阁(即坤博隆)建立孟天、阁罗凤(即坤洛)掌权琅勃拉邦”和老挝民间传说、史书记载却是基本吻合的。

  四

  前述我们探讨了以老挝佬族为主的泰语民族的源流问题,并认为佬族起源于我国的百越族群。“中国南方是百越的故乡,而老挝的泰老民族先民不是当地的土著,其结论必然是从中国南方迁去。”[6](p16)从中老两国民间文学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历史价值上看,佬族主要是从云南经景洪、奠边府(孟天)一带进入老挝的。至于佬族自云南迁徙到现居地的时间,是否如老挝传说所说的那样“大约在六、七世纪间”,目前尚无法考证。有学者从音韵学的角度考证认为,“哀牢”的“牢”即老挝的“老”或

  “寮”,“哀牢”即“老挝兄长”之意,并由此得出“老挝人的祖先建立了哀牢国”的结论。净海法师《南传佛教史》一书则说:“老挝族系自百越民族演化而来,以僚人为其主要血统,古称?哀牢夷?”。东南亚问题专家、华人学者宋哲美也认为,“……哀牢民族沿湄公河南下,移殖于现在的泰国、缅甸、老挝地区。到达老挝境内的哀牢,就渐形成以后的老挝。又称哀牢(夷)或僚族,亦有称为老挝族的。”[26]缅甸的陈孺性先生及我国学者段立生、申旭、何平等也认为哀牢是泰老民族的先民。如果哀牢确系老挝族(以佬族为主)的祖先,而哀牢夷在蜀汉之时已遭征剿,那么佬族应该在蜀汉时代就已开始向南迁徙。“在公元5世纪至8世纪这一时期,一些主要的泰族支系已经在越南北方的黑水河流域和老挝最东北边和邻近中国的一些地区定居下来了。”[13](p263)到14世纪的时候,佬族首领法昂已在川铜(今琅勃拉邦)建立起盛极一时的澜沧王国。

  尽管佬族迁入老挝的确切时间和线路仍有待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拉古伯里、杜德等人的“中国压迫论”、“七次南迁说”中所说的佬族迁徙的年代和路线,同他们的“南迁论”一样,是站不住脚的。

  [1]马树洪、方芸.列国志·老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范宏贵.同根生的民族—壮泰各族渊源与文化[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

  [3]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4]黄惠焜.从越人到泰人[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

  [5]潘其旭:2004年5月28日在《壮学丛书》首批重点项目成果介绍会上的讲话

  [6]申旭.老挝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0

  [7]何平.傣泰民族起源再探[J].民族研究,2006,(5)

  [8]征鹏.试论傣泰是同一个民族[J].云南文史从刊,1993,(1)

  [9]罗美珍.从语言让看傣、泰、壮的族源和迁徙问题[J].民族研究,1981,(6)[10]参见韦庆稳.试论百越民族的语言[D].北京:百越民族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1]参见周流溪.《越人歌》解读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3)[12]潘岳.壮族与佬族丧葬语言文化比较研究[D].北京:中国壮学(第一辑),2006

  [13]何平.中南半岛民族的渊源与流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4]详见陈吕范.泰族起源问题研究[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15]王文光、周芳.掸傣民族源流问题述论[J].广西民族研究,2006,(3)

  [16]老挝社科院编.老挝文学[M].万象,老挝教育部出版社,1987

  [17]嵇立群、芮信主编.中国文化杂说·中外文化卷[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18]参见裴安平、熊建华.长江流域的稻作文化[M].武汉:北教育出版社,2004[19](日)饭岛茂.东南亚社会的原型——从文化人类学来考察[J].马宁,译,东南亚历史译丛,1982,(2)[20]

  吴蓉章.民间文学理论基础[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

  [21]老挝新闻文化部编.老挝历史(古代和当代史)[M].万象,2000年出版,

  [22](老挝)玛哈西拉·维拉翁.文学的功用[M].万象:老挝国家图书馆出版发行,1996

  [23]秦钦峙、赵维扬主编.中南半岛民族[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24](老挝)富米·冯维希.老挝和老挝人民反对美国新殖民主义的胜利斗争[M].蔡文枞,译,人民出版社,1974

  [25]参见(泰)M.L.琼赛.老挝史[M].厦门大学外文系翻译小组,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4[26]宋哲美.中寮文化关系[J],载新加坡版《东南亚研究》第1卷

篇十一:九隆神话的文化价值

le>云南的曲艺有哪些-百度文库

  云南的曲艺有哪些

  云南戏剧主要是少数民族的戏剧,主要有:白族的白剧,傣族的傣剧,彝族的彝剧等。总体特点是它们歌唱性较强,唱腔音乐主要来源于本民族民歌或说唱,戏曲程式化弱于汉族戏曲。

  云南有哪些少数民族曲艺?

  据统计,云南现有曲艺83种,为全国之冠,其中少数民族曲艺56种,汉族曲艺27种。少数民族名曲目(篇、部)1000余件,汉族曲目也有1000余件。已经出版、发表的曲艺理论专著、评论、理论文章……

  云南少数民族曲艺

  据统计,云南现有曲艺83种,为全国之冠,其中少数民族曲艺56种,汉族曲艺27种。少数民族名曲目(篇、部)1000余件,汉族曲目也有1000余件。已经出版、发表的曲艺理论专著、评论、理论文章、曲艺作品集(包括“晚霞工程”,共1000余篇(部),350多万字。因此,人

  们又把云南称为“民族曲艺之乡”,“曲艺富省”。

  云南少数民族数量之多,居全国之冠。少数民族中,民间曲艺的历史十分悠久,积淀非常丰厚。

  彝族在云南少数民族当中,人口最多,居住地域最广,民间说唱艺术最为丰富,各个支系中都有世代流传的曲种。彝族民间和彝文古籍记载的《种荞歌》、《撵山歌》、《盖房歌》等,描绘了彝族先民耕作、狩猎、巢居、穴居、屋居的发展过程,粗犷古朴、十分动人。彝族歌谣据统计有七十二调,大的有“梅葛调”、“青棚调”、“阿色调”、“乐作调”、“阿哩调”。它们与当地彝族

  支系流传的神话、故事结合,说说唱唱,韵味盎然,形成句式规整,结构严谨,善于应用排比夸张的手法和诙谐幽默的格调,叙述状物和塑造人物形象,宣扬本民族的历史、人物、生产、习俗、伦理、道德等,寓教于乐,很有群众基础。

  白族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白族古代先民“

  人”、“白蛮”,早已创造了各种神话、传说和歌谣。流传在白族地区的古歌《摘果谣》,洱源西山的《白族调》,都是反映古老的采集和农耕的歌谣。《九隆神话》成为白族曲艺“大本曲”的传统曲目《白王的故事》。明清时期,大理地区白族曲艺发展比较成熟,产生了“三腔”(南

  腔、北腔、海东腔)、“九板”(平板、高腔、脆板、大哭板、大哭边板、提水板、小哭板、小哭边板、阴阳板)、“十八调”(祭奠调、道情调、麻花调、螃蟹调、放羊调等)。

  哈尼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红河和澜沧江两江流域,也是云南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云南全省5个地、州,30多个县。在古代歌谣、神话、故事、祭词的基础上,发展创造了色彩斑谰的曲艺说唱艺术。哈尼族曲艺种有“哈巴”、“腊苔”、“优历克”等,分布在哈尼族不同的支系民众中。“哈巴”传统曲目主要有“十二奴局”或“十二窝果”,“奴局”、“窝果”相当于汉族著作的

  “篇”、“章”。每一个奴局又包含若干既有联系又可独立成章的唱段。“十二奴局”内容包含古老的神话、传说、生产、生活、伦理观念等,其篇目有开天辟地、天翻地覆、杀鱼取种、砍树计日、火的起源、三个能人(头人、工匠、贝玛)、建寨定居、生儿育女、祖先迁徙、孝敬父母、觉车赶街、四季生产等。

  傣族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其民间艺术十分丰富。在无文字的远古年代,先民就创造了大量的神话故事,人们把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称为“赶木贯”(意为“讲过去的事”)。后来佛教传入傣族地区,产生了文字,这些故事大都刻在贝

  叶上,人们把它们称为“贝叶经”。傣族神话传说与古歌谣结合,产生了民间歌手演唱的说唱艺术“章哈”。“章哈”曲目很多,大多与傣族的历史文化有关,因而深受傣族民众喜欢,至今仍然流传演唱。

  纳西族民间歌谣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千百年来经过人们不断加工和发展丰富,形成了有一定故事内容的说唱艺术“纳西大调”,其中著名曲目有《欢乐调》、《苦情调》、《相会调》等。纳西族信仰原始宗教东巴教,有专门演唱“东巴诵唱”的祭师和歌手,传统的曲目十分丰富,人称“东巴经”,内容多为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反映天地的

  云南土生土长的各民族说唱艺术不断发展丰富,形成了艺术表现手段和内容相对成熟完整的民族曲目,他们以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风格,歌唱本民族的神话传说、英雄史诗、民间故事、生产生活知识、爱情故事、伦理道德等,长期流传民间,并由此产生了一批专业、半专业的歌手、艺人,他们大多数身兼原始宗教祭师,在本民族当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受到人们的敬重,通过父子传承和师徒相传的方式,使民族曲种有一套相对稳定的表演技法和习俗,具有一定规范性。由于具备以上的基础特征,云南各民族说唱艺术与全国其他兄弟民

  族说唱艺术一样,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地位,得到人们的公认。

  除了少数民族曲艺,云南由于地处边疆、多种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故本地的汉族也有与内地不尽相同的各种曲艺表演形式。

篇十二:九隆神话的文化价值

le>白族的龙文化有什么不一样?神奇的白族龙文化!-百度文库

  白族的龙文化有什么不一样?神奇的白族龙文化!

  本文导读:

  我们都知道,龙是咱们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都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在神话故事当中,龙是一种能够呼风唤雨的神兽,而且非常的巨大,拥有着蛇的身子、鹰的利爪、鱼的鳞片、鹿角等等,而且还充满着玄幻的色彩,让人看到了就会深深的对它迷恋。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下我国少数民族白族的龙文化。

  在高度发达的白族文化体系中,白族龙文化作为一特殊的文化现象始终贯穿白族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它以当事人和见证人的双重身份接受和目睹着白族文化的形成和完善。在它身上体现着白族文化多元性、开放性、兼容性和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特征。

  就白族龙文化现象而言,其组成因素中既有反映白族先民原始宗教意识的原生型龙文化,又有源于本民族土壤却受外来文化影响的次生型龙文化,而且还有本来产生于异质文

  化体系却为白族文化融摄、改造的复合型龙文化。在白族龙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汉族的龙文化、印度、藏传、大乘显密二宗的龙文化等外来文化对其完善起到了至关紧要的作用。

  就其形成过程而言,远古时期的诸夏部族龙文化及三国时期汉民族龙文化对白族龙文化的影响结果基本上导致了白族龙文化的原生型诞生,而初唐后,印度密教、汉传显密二宗及藏传佛教对其的影响,便是形成了次生态型和复合型龙文化,其中尤以佛教对白族龙文化的影响至为关键且巨大。

  白族龙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白族先民氐羌族群就已存在拜龙习俗,加之受到诸夏族群的龙文化的影响,渐形成较强的拜龙意识和崇龙思想。白族中存在的纹身习俗即为拜龙思想的历史见证。据调查,直至近代,大理白族中的段、王、张、杨、李、赵、何等姓氏均有纹身习俗。剑川、兰坪、云龙的白族无论男女都喜穿羊皮衣,羊尾巴保留得完好无损。

  白族纹身历史悠久,史籍多有记载,《南诏野史》中,《南诏历代条》云:“哀牢山下,有妇名奴波息,生十女,九隆弟兄娶之,立为十姓,董、洪、段、施、何、王、张、杨、李、赵,皆刻画其身,象龙文,于衣后着尾。”此十姓皆为洱海区域白蛮大姓。

  另据杨正权先生分析,《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所记“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的“种人”不惟指哀牢夷,亦指僰人。此僰人即为白族先民的来源之一。

  自称九隆之后,并纹身以避龙虫之害或求龙蛇庇护,可从广泛流行于云南的《九隆神话》故事内涵窥见一斑。《九隆神话》实质上是感生(贞洁受孕)型民族起源神话与民族始祖神话的融合,并已熏染上了王权色彩,积淀着人类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我国《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东晋常璩撰《华阳国志·南中志》中均详细记载九隆神话故事,另外,该书还记录了三国时诸葛亮南征南中,为夷制图谱事,诸葛亮所作图谱着重强调了龙与夷之始祖关系,这既是对《九隆神话》故事历史积淀层和族源起源的肯定,又反映出汉文化中龙作为灵物崇拜阶段的神龙意识向少数民族龙文化开始有意识地渗透。

  仔细分析《九隆神话》内容,可看出九隆神话产生的最初阶段,乃是原始的感生神话。而事实上,正是由于水的联结作用,感生型民族起源故事才得以与龙神话相溶。可以说,从《九隆神话》开始,逐渐演变、产生的各种龙文化中,其最原初、最深层的历史积淀层内涵正是崇水意识。正是由于崇水意识的深层积淀,白族龙文化才得以生存、发展。

篇十三:九隆神话的文化价值

le>白族-百度文库

  大理白族

  白族简介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1858063。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还有说法主张白语(白族的语言)、土家语也属于汉语族。绝大部分操本族语,通用汉语文。元明时使用过“僰文”(白文),即“汉字白读”。使用汉字书写,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善经营农业、盐渍杜鹃花。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传统饮茶方式。

  白族自称“白和”(白语:Baipho,白族)、“白子”(剑川Baipzix,大理Baipzi,白族男人)、“白尼”(剑川Baipyvnx,大理Baipnivx,白族女人),或者说白语的人(剑川Baipngvpzixho/p?????v???????xo??/,大理Baipngvzziho),是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少数民族,史书上称为“僰人”、“白人”,明代以后称为“民家”。历史上白族曾经是云南最大的民族。

  白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也有人主张属彝语支)。许多白族人通晓汉语,白族在历史上曾经仿造汉字创制过方块白文,并用方块白文编撰过大量的书籍。云南历史上著名的史书《白古通记》原本即用白文写成,后经四川人杨慎翻译为汉文流传至今。元末明初傅友德、沐英平云南后错误地对白族实行残酷的文化灭族政策,焚毁了所有官方和民间的藏书,以致于后世无法系统了解当时的历史和文字系统。从此白文基本上灭绝。流传于民间的白曲歌谱尚用汉字白读的方法来记录白语唱词,但是因为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而不能流传到其他领域。中原汉文化早于唐朝传播到南中地区,白族人民积极学习先进的汉文化,汉字很早就在白族上层社会中通行。

  白族简史

  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白族先民就在以苍山洱海和滇池为中心的地区生息繁衍,在河旁湖滨的台地上创造了早期的稻作文明,过着农耕渔猎游牧的生活。大致与战国相当时期白族第一个王国_____白国(亦称白子国)形成,从春秋至唐初,白族先民的对外商贸交流初具规模。华夏文明、古印度文明

  两大文明陆续传播到洱海地区。白族先民不断学习借鉴,由此具有梵/汉特色的白族文化初步形成。昆明、东(西)洱河蛮、渠敛诏、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等诸部先后臣服

  白子国。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白国势微,白王张乐进求禅位于蒙舍诏之诏主蒙细奴逻。公元937年通海节度段思平在其舅舅爨判的支持下,与滇东乌蛮三十七部盟誓,进军滇西建立大理国,历

  500多年。公元1253年大理国被蒙古灭亡。元朝在原大理国境建立了云南省。元朝任命投降的大理段氏为“大理总管”,世袭其职。终元之世,大理总管传11代。公元1381年明朝大军平定云南,取消了段氏在大理的世袭特权。元明清三代,白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与中原逐步形成一体。

  白族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的各民族相互往来,创建了灿烂的经济文化。早在先秦时期,白族先民就开辟了一条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蜀身毒道。公元前122年,博望候张骞从西域归来,向汉武帝禀报了他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的奇特发现,“居大夏时见蜀布、卭竹杖,问所从来,曰东南身毒(今印度)国。”历代帝王的官方记载上从未有过通商记录的西域国土上,张骞居然发现了大量独产于四川的蜀布和卭杖。其实早在春秋时期,白族马帮就在崇山峻岭中开辟了一条通向南亚次大陆及中南半岛的民间“走私通道”。这条中国最古老的道路使云南成为古老中国最早的“改革开放”前沿。印度洋的海风从此吹入红色高原,驮着蜀布、丝绸和漆器的马队从蜀地出发越过高黎贡山后,抵达腾越(今腾冲)与印度商人交换商品。或继续前行,越过亲敦江和那加山脉到印度阿萨姆邦,然后沿着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再抵达印度平原。“窃出商贾,无所不通”。印度和中亚的玻璃、宝石、海贝以及宗教与哲学也随着返回的白族马帮进入始终被中原认为是“蛮荒之地”的洱海地区。大理三月街形成于1000多年前,商贸盛况在古籍中均有记载。白族马帮通过不断的发展与整合,到清末民初,逐步形成了叱咤东南亚的“迤西三大商帮”,喜洲商帮、腾冲商帮、鹤庆商帮。另外,白族马帮沿着横断山脉一直往北,将云南的茶叶运到北方的青藏高原,与藏族人民进行茶马互市,这便是神秘绝险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的开通,加强了云南各族人民与藏区的往来,促进了我国西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

  大理当时作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不仅是南诏、大理国的都城所在地,而且也是古代我国与南亚、东南亚诸国商贸交流的重要门户。

  关于白族的起源:

  据白族《九隆神话》载,圣母沙壹尝捕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沉木化为龙,出于水上。沙壹忽闻龙语曰:‘若为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舐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子曰九隆。及后长大,诸兄以九隆能为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为王。后牢山下有一夫一妇,复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为妻,后渐相滋长。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衣皆着尾。九隆乃哀牢开国之君,继哀牢古国之后,白(子)国、南诏国、大理国之开国之君均声称是九隆之后,如此从文化上看白族认同九隆子孙。

  另从民俗考证及古代人口流动的纵向上来看,历史上南下的氐羌人、通过蜀身毒道(南方丝绸之路)到洱海地区进行传教商贸往来的天竺人,以及早期入滇的汉人。与洱海地区的原住民在长期地交流与影响之下,融合成了以认同九隆子孙的有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政治体制、共同的语言与共同的文化共同体——白族。

  2008年云南剑川海门口发掘出迄今3000多年前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表明洱海地区很早就有人类居住,并产生出当时云南最早的青铜器文明。从明朝到1956年白族民族身份得到确立的几百年内,是云南白族大量汉化的过程。现代云南白族除了大理州外,从丘北的马者龙、昆明的西山、元江因远、楚雄南华、保山的旧寨、丽江相互之间呈不连续分布的事实也反映了这一点。历史学家马耀的观点是白族是异源同流,即白族是由一个藏缅文化主心骨的族群同化了大量不同来源的人形成的民族。

  社会经济

  新中国成立以前,白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总的来说,封建地主经济占绝对优势,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在一部分山区尤其是高山地区,还保持着封建领主制、奴隶制以至原始公社残余。农业是白族社会的主要经济部门,在封建地主经济地区,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约60%~80%的土地,而人口占909/6以上的农民只有20%~40%的土地。70%以上的农户沦为贫雇农。地租剥削一般占收成的五、六成,多达七八成;高利贷、雇工剥削也很严重。商业资本比较发达,先后出现一些进口洋纱、洋货和出口石磺、黄丝、猪鬃、茶叶的商行。白族商业资本是在地主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本家又把商业资本转化为土地资本,集中大量土地。

  新中国成立后,白族人民在中国领导下,先后完成了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在白族主要聚居的大理中心地区,采取与汉族地区相同的方式,于1953年完成了改革,并在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残存着封建领主制的泸水、六库等土司统治的白族地区,采取和平协商方式完成改革。在碧江、福贡等人数不多和阶级分化不明显的白族地区,没有把改革作为一个运动来进行,而是发展经济和文化,结合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完成某些环节的改革任务。1956年11月,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

  建国四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州工农业生产发展很快。自治州首府下关市,由建国前的一个消费城市,发展成为滇西重要的工业城市;全州建立了电力、机械、汽车修配、化工、造纸、纺织、皮革、制荣等工业部门。1990年,全州工农业总产值达33453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43369万元,农业总产值191162万元;全州人均工农业总产值111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6元。全州各乡镇都通了汽车。教育、医疗卫生事业也有很大发展。白族人民已经有了一批数量可观的教授、作家、医生和各类科研人员。建国以前蔓延很广的血吸虫病,已基本得到防治。现在白族地区已出现了生产一年比一年好,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改善的繁荣景象。

  文化艺术

  白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祖国的文明作出贡献。苍洱新石器遗址中已发现沟渠的痕迹。而在剑川海门口铜石并用遗址中发现居民已从事饲养家畜和农耕的遗迹。春秋、战国时期,洱海地区已出现青铜文化。蜀汉时,洱海地区已发展到“土地有稻田畜牧”。唐代白族先民已能建筑苍山“高河”水利工程,灌田数万顷;修治高山梯田,创建了邓川罗时江分洪

  工程。南诏有自己的历法,明代白族学者周思濂所著《太和更漏中星表》以及李星炜的《奇验方书》等,都是总结了古代天文和医学的代表作。

  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唐代建筑的大理崇圣寺三塔,主塔高近六十米,分十六级,造作精巧,近似西安的小雁塔。剑川石宝山石窟,技术娴熟精巧,人像栩栩如生。它具有我国石窟造像的共同点又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在我国石刻艺术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元明以来修建的鸡足山寺院建筑群,斗拱重叠,屋角飞翘,门窗用透雕法刻出了一层层的人物花鸟,巧夺天工,经久不圮。它们都出于有名的“剑川木匠”之手。白族的漆器,艺术造诣很高,元明两代王朝所取的高艺漆工,大都从云南挑选;大理国的漆器传到明代,还一直被人视为珍贵的“宋剔”。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帝国主义盗走的“南诏中兴国史画卷”,是**九年白族画家张顺、王奉宗的杰作。它将南诏建立的神话传说,用连续的短画形式精妙的描绘出来,生动优美,是我国珍贵的文物之一。一一七二年张盛温创作的“大理画卷”,被称为“南天瑰宝”。该画全长十丈,一百三十四开,以“护国人王经”为主题,画着六百二十八个面貌不一样的人像。笔法精致娴熟,工巧细腻,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珍品。

  古典戏曲"吹吹腔"发展起来的"白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白族的文化水准较高,各种人才辈出。

  白族能歌善舞,唐朝时南诏歌舞即已流行到中原并列为宫廷乐。白族民歌分为白族调、汉调、长歌、白族小调、叙事歌等,流传最广的是白族调,其中又以大理、剑川和洱源西山的白族调最有代表性。它们常在山野间吟唱,节奏自由,曲调悠扬,纯朴自然。

  古代白族有音乐舞蹈相结合的踏歌。南诏白族诗人杨奇鲲的《途中》、杨义宗的《题大慈寺芍药》、《洞云歌》等诗被称为“高手”佳作,收入《全唐诗》中。《望夫云》、《蛇骨塔》、《杀州官》、《钩曰头》等文学作品,歌颂了古代白族人民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的英雄人物。南诏有名的《狮子舞》,在唐朝时已传入中原,《南诏奉圣乐》在唐朝宫廷里被列为唐代音乐14部之一。《白族调》是流传甚广的“三七一五”(前三句七言,后一句五言)的格律诗。15世纪中叶,有些文人应用这一民歌形式写下了有名的诗篇,如杨黼的“词记山花碑”。白剧“吹吹腔”是在早期“大本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根据《南诏中兴国史画卷》所载,南诏时已有《张氏国史》、《巍山起因、铁柱庙、西洱河等记》的历史著作。大理国时期也有《白史》、《国史》,都已失传,仅《白史》片断散见于明代碑文中。元代白族史书《白古通》、《玄峰年运志》虽已失传,但都是明代云南地方史著作《滇载记》、《南诏野史》等书的蓝本。根据史籍考订洱海地区历史的,有明代白族学者杨士云的《郡大记》,该书为另一白族学者李元阳采入嘉靖《大理府志》,是万历《云南通志沿革大事考》的底本。清代白族史学家王崧在总纂道光《云南通志》时,汇集了记载云南的书籍61种,编为《云南备征志》2l卷,取材广泛,体例谨严,是研究云南民

  风俗习惯

  白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儿子成婚后即行分居,父母一般从幼子居住。在地主阶级中,有少数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有女无儿的可以招赘,无儿无女的也可以抱养同族弟兄的子女(过继)或养子。赘婿和养子要改名换姓,才能取得财产继承权。

  白族在元代以前全民信仰佛教密宗,受此影响白族地区盛行火葬。元代以后,因受内地汉族和汉文化的影响而改为土葬。丧葬仪式一般比较隆重。

  平坝地区白族人食稻米、小麦,山区的则以玉米、荞子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于腌制火腿、弓鱼、油鸡棕、猪肝酢等菜肴,又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丝,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还喜喝烤茶。

  民族服饰

  白族服饰,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银镯,指带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上衣右衽佩着银质的“三须”、“五须”;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

  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词语,它就是:风花雪月。解释:白族少女的帽子,垂下的惠子是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月。

  民族民居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民族婚俗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时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白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礼隆重、热烈。按传统风俗,举行婚礼这天,新郎和小伙子们必须骑高头大马去娶亲。新娘娶回后要拜客,由新郎、新娘对家庭中的长辈一一敬拜,然后是请客吃饭。新郎、新娘要陪客人进餐,这时,客人们可向新婚夫妇出难题,也可以让他们表演节目,婚礼被喝彩声和欢笑声笼罩着。最有特色的是在婚礼上燃起辣椒粉,于是在欢声笑语中许多人都打喷嚏、咳嗽,热

  闹无比。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

  白族的婚姻共有三种形式:一是嫁女儿到男家,这种形式占大多数;二是招姑爷上门,这种情况主要是女方父母没有儿子,即使有也是痴憨病残等,所以才招姑爷上门。上门的姑爷必须改换为女方的姓氏,再由女方长辈重新取名;三是

  卷帐回门

  的形式,即男女双方结婚后七日,妻子带着丈夫携帐子、被褥回女方家居住。因为女方家虽有兄弟,但年龄太小,父母年迈,只好“卷帐回门

  来赡养老人和照顾年幼的弟妹。等弟弟长大结婚后,男方这才带着妻子回到男方家生活。这三种婚姻形式由来已久,至今沿用。但不管属于哪一种婚姻形式,婚期和婚礼的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招姑爷上门是女娶男,而不是男娶女,双方的角色互换而已。

  儿子成婚后,一般都与父母分居,另外组织小家庭。父母和谁一起生活,由父母自己选择,一般选择与幼子一块生活的居多。因此,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是白族普遍的家庭组织形式。

  按白族的习俗,如果丈夫去世,妻子可以终身守节,也可以另嫁,但另嫁时不得带走前夫的家产。在个别地区,还有转房的习俗,兄死后,嫂可以嫁给弟弟,称为叔就嫂,但这种现象现在已不多见。

  洱海一带的白族男方看中某一女子后,便请媒人到女方家来说亲。媒人第一次到女方家主要任务是转达男方家求亲的意图,夸赞准备联婚的男女双方,促使女家同意允婚。女方许婚后,媒人便按约定日期把姑娘的生辰八字取回由男方请人合八字,如八字相合,媒人即带礼物聘金等到女方家回话。给女方家回话时,男方家还要在男方的八字帖上一副对联的上联,交给女方对下联。女方接到回话及礼物聘金以后,在男方送来的八字帖上对好下联,然后送回男方家由男方收藏。至此,定亲一事即告完成。

  婚事定下以后,结婚之前一二个月,男方家要请媒人带着礼物到女方家,与女方家协商结婚日期,谈妥彩礼数目。根据女方家的意愿,男方家或者把彩金如数送到女方家,由女方家备办嫁妆,或者按女方家的要求把嫁妆如数备办以后送女方家,然后才最后确定新娘出嫁的日期。

  迎亲前后共需四天时间。第一天是贺新人和搭喜棚。新娘的女友和母亲一边将新娘的陪嫁衣服花鞋等装进衣箱,一面向新娘祝福叮咛,当晚还需要一位女童来"暖被"。男方家则忙着搭喜棚布置新房等等,晚上也要请一位父母双全的一对男童来"压床"。第二天为嫁日,由男方家备花轿组织迎亲队伍到女方家把新娘接回来。新郎新娘进洞房后,人们给他们献上意为先苦后甜的苦茶和甜茶。第三天新郎新娘双双到堂前三拜祖宗父母,向亲戚长辈敬茶敬酒。第四天新郎与新娘回门,拜见岳父岳母,认识亲戚长辈。

  兰坪一带自称"那马"的白族,家里的女孩长到十五六岁以后,家长大多要在

  住宅旁为她建盖一间小房让她居住。晚上,小伙子们便结伴到姑娘的小房里去拜访姑娘,在小房里,他们或弹口弦唱调子,或低声细语,互诉衷情。夜阑人静,双双困倦时,便和衣相儇,进入梦乡。金鸡啼鸣,小伙子才与姑娘依依惜别。如两情相投,即可私订终身,父母一般不予干涉。[1]?

  宗教信仰

  白族传统社会是一个具有多元宗教信仰的社会,人们曾信奉原始宗教、佛教、道教和本民族的本主信仰。释儒道“三教同源”“万法同宗”,三教相融合,是白族宗教信仰的一大特点。其中本主信仰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本主一词的含义是“本境最高贵的保护神”。白族的本主是“人神兼备”的护卫神,是由原始的神巫崇拜发展而来的宗教。相较原始的神巫崇拜,本主信仰形成了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图腾崇拜为完整体系的宗教,并使祖先崇拜、英雄崇拜构成了“本主宗教”的崇拜核心。佛教约于隋唐之际传入洱海地区,最初传来的是“婆罗门”和瑜珈密宗,密宗僧人称“阿阇黎”,所以又名“阿阇黎(阿叱力)”教,现在称其为“白族密宗”。盛行于南诏大理时期。大理国的22代皇帝中就有10位出家为僧。国中男女都读佛典、诗书,手不释珠卷,因此洱海地区很早就有“古妙香国”的称号。元明之后,大批汉族移民屯驻洱海地区,汉文化开始在洱海地区广泛传播,汉传佛教逐渐开始取代大理本土佛教(密宗)的地位。

  节日

  火把节、三月街(民族节)、清明节、中元节、冬至是白族传统的节日。除此之外,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初一有抢新水的习俗,谁第一个接到新年的第一汤泉水,那么来年里肯定会很吉祥。在初一到初五不准动除了厨具以外的金属器具、泼水、扫地。初二祭天地,初三祭山川、草原

  。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饭前祭祖时,忌讳外人在场。大年三十,要把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回来,否则来年找钱不顺,粮信不丰。因而借了别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还给别人。大年

  初七为女人节,妇女不做饭,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劳动,而是尽情地玩耍;大年初九为男人节,男人休息。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祭祖节。元江县的白族每年的三月会或天子庙会期间,禁止杀生。云龙县的白族,七月半这一天不准人们到处乱走。

  历史上白族崇拜本主,如今作为一种习俗保留下来,表现为: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一个本主庙,庙内

  供奉泥塑或木雕本主神像。进入白族的本主庙,必须虔诚、肃穆,禁止大声喧哗,禁止触摸本主神像。

  白族也崇拜各种神灵。怒江州一带的白族,如果有人生病,必须以牛、猪等做牺牲,进行祭天活动

  。活动一般在村子附近山顶上的一棵大树下进行,全寨人参加。这棵大树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禁止砍伐。

  兰坪县白族则于每年农历九十月间举行原始的祭祀活动。祭祀仪式在村旁一

  棵大树下举行,以黄牛

  做牺牲,称“登天牛”,这棵大树称“天牛树”。“登天牛”和“天牛树”神圣不可侵犯,禁止砍

  伐,禁止在树下大小便。

  三月街

  又名“观音市”,是白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夏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川、藏及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新中国成立后,三月街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大会。

  火把节

  火把节在白族语中叫福旺午,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举行,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节日前夕,全村同竖一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纸旗;升斗下面挂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灯具以及五彩旗。

  火把节的中午,人们带上小火把、纸钱、香烛、供品,到祖坟前扫墓、祭奠。小火把点燃后,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杆后方能回家。墓地如离家甚远,则在家里祭祀。

  太阳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饭,扶老携幼出门观赏火把和跑马。跑马的有大人、有小孩。绕火把跑三圈后,才能向远处驰骋。不跑马的,就挨家挨户欣赏各家门前的火把,看谁家火把精致美观。在全村的大火把点然之前,年轻的媳妇们打着伞,背上新生婴儿在火把下转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夜幕降临时,村中老人领头献祭品,向大火把叩头。几个勇敢矫健的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地攀上高竖的大火把,将小火把逐人上传将大火把点燃。刹时,烈焰腾空,鼓乐大作,鞭炮齐鸣,响切云霄,场面壮观。当火把上悬挂升斗的竹杆被烧断时,人们争相抢夺凌空飞下的升斗。抢到者被视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贺,被簇拥着回家,由主人用烟、酒、茶款待簇拥人。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抢得升斗的人备办。

  火把节的高潮是耍火把。男女青年各持一个火把。见人就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发出耀眼的火光,发出“轰”的一响,火苗燎向对方,叫做“敬上一把”。白族认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气,.故竞相燎耍,喜气洋洋。燎耍过后,青年要成群结队,举着小火把到田间地头,向火把撒松香粉,给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虫保丰收。

  火把节的尾声还要跳火把。午夜前后,把狂欢时燃烧着的火柴棍堆成一堆堆的篝火。男女青年一个接一个地从篝火来回跨越两三次,祈求火神“禳灾祛邪”。

  要看谁跳跨得高、跳得远,直到兴尽为止。

  大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白族人民以他们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化、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

  白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住房多采取

  三房一照壁

  或

  四合五天井

  格式。他们十分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及山墙彩画的装饰艺术。门楼装饰,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组成串角飞檐,花枋精巧,斗拱重叠,雄浑稳重,美观大方,体现

  了白族劳动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白族人民偏爱白色,他们建房的总体色调是白色,白族传统服装的色调也是偏白色,男子通常穿白色的对襟上衣,外面套一件黑领褂;妇女是白上衣,再套一件蓝色、红色或黑色的坎肩、腰上系着绣花的小围裙。已婚妇女的头饰一般是蓝色。姑娘是把辫子和一根红绳结在一起,然后把一块五颜六色的手贴缠在头上,雷白的缨穗在头右边飘飘洒洒,很能显出姑娘的妩媚。

  大理白族酷爱花,几乎家家都种药,当地有

  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

  之说,姑娘的名字大部分都带有花字,如:金花、银花、德花、美花、春花等。

  火把节: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不能去大理的旅游爱好者,可以去离昆明市最近的昆明市五华区沙朗白族乡就可以一睹精彩。

  恋爱

  白族地区节日多、庙会多、歌会多。从春节到正月十八,几乎天天有节日,夜夜耍龙灯。从正月到开秧门的几个月内,月月有庙会,各村各寨都要迎送本主(即本村或本地崇拜的神主),过本主节,非常热闹。此外还有三月街、蝴蝶会、绕三灵、火把节、石宝山歌会、茈碧湖歌会、海西海歌会等等。这些节日、庙会和歌会为青年男女的交往和恋爱提供了极好的机会。白族姑娘和小伙子们充分利用这些机会,物色对象,对唱山歌,或者与情人幽会,借三弦和山歌传情达意,谈情说爱。

  在这些节日、庙会和歌会中,白族青年男女尤其喜欢参加石宝山歌会。每逢农历七月,数以千万计的青年男女都要成群结队地去参加为期

  7-9天的石宝山歌会。只见山上山下、树林崖边、庙宇里外,以处是参加歌会的姑娘和小伙子。姑娘穿上节日盛装,精心打扮,小伙子精神抖擞,人人背龙头三弦。只听三弦声声,歌声阵阵,此起彼伏,昼夜不绝,场面十分壮观。姑娘和小伙子可以用歌唱对与对方相识,可以用歌唱向对方试探,也可以用歌唱询问对方个人和家庭的情况,然后再用歌声充分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这样一来一往、一问一答的男女对歌,有时可达数小时乃至十多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通过对歌、姑娘和小伙子相识了,相恋了,甚至当场互赠了定情物,盟定了终身。

  礼仪禁忌

  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及禁忌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

  三道茶

  就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

  挪卫你

  (谢谢)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激之情。

  尊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起床后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给老人。吃饭时要让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动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说脏话,不准跷二郎腿。一些山区的白族,家庭成员各有比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长辈坐左上方,女性长辈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辈坐下方和上方。白族人家的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吐口水,禁止从火塘上跨过。白族人家的门槛也忌讳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妇女从上面跨过。家庭内忌讳戴着孝帕的人进入,认为这样会给家庭带不洁。

  节日与祭祀活动中的礼仪及禁忌

  三月街是白族盛大的节日,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除此以外,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祭祖节。逢年过节白族有许多礼仪禁忌。元江县的白族每年的三月会或天子庙会期间,禁止杀生。大理的白族大年初一不准动刀、挑水、泼水、扫地。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饭前祭祖时,忌讳外人在场。大年三十,要把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回来,否则来年找钱不顺,粮食不丰。因而借了别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还给别人。怒江兰坪白族有“七不出门八不归家”的说法,也就是说大年初七不能出远门,大年初八不能从遥远的地方回家。大年初七为女人节,妇女不做饭,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劳动,而是尽情地玩耍;大年初九为男人节,男人休息。云龙县的白族,七月半这一天不准人们到处乱走。

  婚丧、生育中的礼仪及禁忌

  白族妇女怀孕后,以系合页双屋围裙,并将头页对折别在腰间作为有喜的标志。外人见了,要懂得注意重点保护。倘若误伤了孕妇,要担保到产后母子平安为止。有些地方的白族,怀孕妇女不能进入新郎、新娘的洞房。婴儿落地后,谁第一个跨进产妇家的门,谁就是踩生。白族认为,谁来踩生,将来孩子的脾气就像谁。白族最忌讳戴孝的人来踩生,所以婴儿降生后,家人要立刻用白石灰在门口撒三道弧线,并在门槛上缠一道青篾子。若是生男孩,还要在青篾子下加一只草鞋,有的还在大门上钉一个甑笆底,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送一碗新鲜稠米汤、红糖、鸡蛋、甜白酒和一土锅猪蹄子炖韭菜根给产妇吃。产后第三天早上,产妇家要请

  粥米客

  或称

  稀饭客

  。到白族人家做粥米客,要用竹篮提着鸡蛋、红糖、小孩的衣帽等前往恭贺。大理、剑川一带的白族,妇女产后,主人要请第一个进家的客人吃荷包鸡蛋汤圆,客人不能拒绝,否则主人会生气。

  白族食俗

  白族主要聚居在中国南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养麦、蚕豆、薯类。雪梨、柑橘和论茶是著名特产。居住在湖、河地区的白族以稻麦为主粮;居住在山区者,以玉米、养麦、马铃薯为主粮。吃大米饭、包谷(玉米)饭及各种米面制品后于脑制牛、羊、猪肉及各种咸菜。洱海盛产鱼类,弓鱼最著名。喜食砂锅菜、酸菜等。口味以酸、冷、辣为主。

  白族日常饮食以一日三餐为主,农忙或节庆用则增加一次早点或午点。平坝地区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常吃玉米、洋芋和养麦。主食一般蒸作干饭,下地携带。此外也喜爱粑柏、饵块、汤圆、米线、稀粥、糖饭(糯米与干麦芽粉制)等。

  白族三餐都配新鲜蔬菜,也善于调制咸菜、院菜、豆瓣酱、豆鼓与面注。用洱海特产的海菜花加工成的海荣炒火腿、海菜豆腐场令人齿颊留芳。肉食以猪为主,兼有牛、羊、鸡、鸭和鱼鲜,善于胶制火腿、腊肉、香肠、弓鱼、猪肝针、螺蛳酱、油鸡棕、吹肝和饭肠等食品,脑年猪和乳用(羊乳点酸水制成)是当地"一绝"。烹调方法多样,口味偏好酸辣,创造出大理砂锅鱼、牛奶煮弓鱼、乳扇凉鸡、松木丽粉蒸鱼、盐炖罐子肉、鱼茸乳扇卷、镶雪梨、生皮、大理饵丝、喜州破酥精粑等一批名食。民间宴会,职业厨师制作的"八大碗"、"四盘五碗"宴席,菜式更为丰富。除火腿、腊肉等外,还善于腌制弓鱼、猪肝、螺蛳酱等!

  白族注重节庆,几乎每节都有一至数种应景食品。如春节(中国农历新年)吃叮叮糖、泡米花茶和江斋饭;三月街吃蒸糕和谅粉;清明节(中国传统祭祀、扫墓节日)吃凉拌什锦和"斋筵香"(炸酥肉);端午节(中国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和雄黄酒;尝新节吃新豆、嫩瓜和陈谷掺新米饭;火把节吃甜食和各种糖果;中无节吃羊肚菌和检鱼包肉;中秋节(中国农历八月十五)吃白饼和醉饼;重阳节(中国农历九月初九)吃肥羊;冬至节(中国传统节气)吃炒养粒和羊肉场,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有节奏。

  白族婚宴习惯用"喜州土八碗",由八道热菜组成:添加红曲米的红肉炖;挂蛋糊油炸的酥肉;加酱油、蜂蜜扣蒸的五花三线肉千张;配加红薯或土豆的粉蒸肉;猪头、猪肝、猪肉卤制的干香;加盖肉茸、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下水、蛋丝、菜梗氽制的杂碎;配加炸猪条的竹笋。此外,每客一包槟椰,丰盛又不奢侈。

  白族大都喜饮酒,由于所用的原料和方法不同,酒的种类很多,制酒时常用40多种草药制成酒曲,制成各种白酒,其中以窑酒和干酒为传统佳酿。另外还有一种用糯米酿制的甜酒,是专为妇女和孕妇制作的,据说有滋补和催奶的作用。

  饮茶是白族人的另一嗜好,白族很注重每天清晨和中午两次茶。晨茶称"早茶"或"清醒茶",一起床就喝茶,成年人都喝;午茶又叫"休息茶"或"解渴茶",内放米花和奶,包括小孩也要喝一杯。

  白族饮茶,一般用本地特产的小沙罐烤过后才饮。小沙罐只有墨水瓶大小,待茶烤到一定"火候",便用溪水或泉水煨茶。烤茶每天须饮三次,每次三道。一二道茶是清茶,第三道加上红糖、米花、乳扇,别具一番风味。白族人常以三道茶待客。其味清香扑鼻,嘴里有苦甜混合的舒适感。

  白族也有饮食忌讳,主要是大年初一不用铁刀,主妇做饭应悄无声息,不能吹火,必须到井边"汲新水"。丧家做饭,一律清煮清炒,不能用红色食料,不能做红包菜肴。进餐时长辈上坐,下辈依次围坐两旁,并添饭加茶,侍侯长辈。

  民族饮食

  大理白族地区的日常饮食,随当地物产不同而有所差异。平坝地区的百姓以稻米、小麦为主食,住在山区的则以玉米、荞为主食。平常食用的蔬菜有白菜、青菜、萝卜、茄子、瓜类、豆类及辣椒等。在白族饮食习俗中,下列几种较具民族特色。

  生皮

  生皮是白族特有的菜肴。这是将整只猪或羊置于稻草火上烘烤。待烤至半生半熟时,去毛再烤,直至皮肉呈金黄色时为止。吃时将肉切成肉丝或肉片,佐以姜、葱、蒜、炖梅、辣椒、芜美等调料,又香又鲜,为款待贵客的民族佳肴。

  海水煮海鱼

  (“活水煮活鱼”或者叫“酸辣鱼”)

  洱海边的渔民煮鱼时,特别是烹煮当地称为“油鱼”等肥美鱼儿时,一般都不用油煎。他们舀来洱海之水,待锅内水沸时,放入鲜鱼,再搁上浓重的辣椒粉和花椒粉,其味鲜美麻辣,俗称“海水煮海鱼”。

  下关砂锅鱼

  这是下关的地方特色菜肴。将洱海的肥美鲤鱼,剖腹洗净,抹上少许精盐,腌上十来分钟,与火腿片、嫩鸡块、鲜肉片、猪肝片、冬菇、蛋卷、肉丸、海参、豆腐、玉兰片等各种适量配料,同置砂锅内,再撒入适量的胡椒、精盐、味精等调料,置炭火炉上文火煮而成。食时,将砂锅以盘衬垫上席,即热气腾腾,又鲜美可口。

  炖梅

  大理地区产梅,尤以洱海东岸,绵延百里的半山半坝地区到处是梅树林。梅有苦梅、盐梅两种。用苦梅制作的炖梅,是白族人民喜欢的调味品。炖梅是将苦梅放入沙罐,加上盐和花椒,盖严后,置于火塘正中,周围堆上稻壳,点燃后,用微火连着炖上一至两天。这时,黑色的炖梅味道酸香异常,老百姓常用作吃生

  皮的调料,或加上红糖做成炖梅汤。炖梅耐贮,能放上一二年而不坏。

  雕梅

  产于洱源县的雕梅,制作时先用石灰水将盐梅浸泡。取出晾干后,用小刀在梅向上雕刻连续曲折的花纹,并小心挤出梅核,使其中空若缕,压扁后其状似一朵朵盛开的菊花。这时,放入酒中浸泡,再用红糖浸渍。几个月后开瓶取出,雕梅色泽金

  黄,清香四溢,是洱源县出产的上乘果品。

  洱源白族姑娘,人人善制雕梅,并成了衡量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因为当地婚俗中,姑娘出嫁前,须依俗给婆家送上一盘姑娘制作的雕梅作为见面礼。新婚之夜,新娘要为亲友宾客摆设点心甜席,此谓“摆果酒”,案十上陈列着新娘带来的蜜钱、干果、雕梅款待客人,并让大伙品评。于是,洱源姑娘皆精心雕刻,她们制出的雕梅,不但是上乘的果品,还称得上是一种工艺美术品。

  饵块

  饵块又称粑粑,是广泛流行于云南的传统小吃。但是,大理饵块别具特色:将蒸熟的米团,放在大理石垫板上,用工搓揉。包入糖和核桃盐、卤腐等,置炭火炉*烘烤。这种现揉现烧的饵块,软香可口。

  乳扇

  洱源邓川坝,土地肥沃,水草丰美,这里的农家素有饲养乳牛的传统。当地出产的乳扇,为远近驰名的特产。制乳扇时,先将鲜牛奶发酵成酸奶水,再放入锅内加热至60C一70℃,随即倾入鲜牛奶,并用竹筷轻轻搅动,使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渐渐凝结成絮状,再用竹筷摊成薄片,晾在竹架上风干而成。

  乳扇

  黄中带白、纯洁光亮、薄似纸张的乳扇,富含蛋白质、脂肪等,营养丰富。它可以生吃,也可煎、蒸、烤吃。但最好是用香油煎成淡黄色,取出置凉,又脆又香,尤为可口。孔词是白族宴客的美味佳肴,是祭祀的必备供品,也是馈友的佳品

  烤茶

  烤茶是白族的传统茶俗。白族人家的堂屋,一般都设置了镶以木架的铸铁火盆,上面放有一个铁三角架,来了客人,主人便让客人到堂屋落座,并在火盆升火,放上砂罐准备烤茶待客。待砂罐煨热后,放入茶叶,迅速抖动簸荡煨烤。待茶叶烤至徽黄色,飘逸出清幽的茶香时,冲入一勺开水。这时,只听“佣”的一声,被冲起来的茶水泡沫也升至罐口,有如绣球花状,堂以立时飘逸一股诱人的茶香。这一冲茶之声,又响又脆,因而又称烤茶为“雷响茶”。

  待茶泡沫落下砂罐时,便可冲入开水,斟茶献客了。煨烤的茶水,茶色澄黄,浓香扑鼻。烤茶一般冲水三道,边煨烤边品茗:初饮觉得其味微苦,再品则甘香醇厚,最后一道更觉其味甘甜,愈品味道愈美,满齿留香,令人回味不止。此谓“头苦、二甘、三回味。”有的地方在饮第二道茶时,还往茶内放入核桃仁片、红糖、蜂蜜和几粒花椒,别具一番风味。

  烤茶的茶具也很别致。烤茶的砂罐粗糙,而茶盅却为小巧玲珑、洁白晶莹的瓷杯。按照“酒满敬客,茶满欺人”的习俗,主人斟茶要少,仅以品啜一二口为宜。当主人双手高举茶盅向客人献第一盅茶时,客人接茶后应将它转敬主人家中的最年长者和座中长辈,彼此谦让一番之后,客人方可品茗。这时,客人一边品啜,还要一边赞赏茶味的甘香,欣赏茶盅的精巧。因而,白族的烤茶习俗,堪称一门茶道艺术。

  白族烤茶所用的茶叶,多为下关沦茶。下关向为制茶中心,这里出产的散茶,远销西藏、四川等地。因路途遥远,常遭风雨,损失甚大。后来将散茶压成碗形茶块,不但耐储易运,还不失茶味。茶叶运至地处长江、沦江汇合口的四川沪州时,茶商为广销此茶,便宣传道:“沦江水,下关茶,香高味醇品质佳”。久而久之,四川人便将下关出品的茶叶称为下关注茶。于是,这种茶味醇厚,汤色澄黄,香气馥郁,解渴提神,又有消食行气、散烟醒酒之效的下关沦茶,便声名远扬了。

  猪肝胙

  霜降过后,鹤庆的一些农家开始宰猪了。这时,他们照例要腌制白族传统风味食品——猪肝胙。

  猪肝胙的制法大略如下:将新鲜猪肝、猪肚、猪大肠和排骨等洗净,入锅煮成半熟,捞起来晾凉后,把猪肝、猪肠、猪肚切块,将排骨剁成小节块。然后,再按10%的比例放入盐巴,12%的比例配辣椒粉,以及150一200克的花椒粉、50—100克的小茵香粉和烈性.酒1斤,调匀拌和后,装入陶罐,压紧,封严,置于通风阴凉之处。

  经三四个月以后,可开罐食用了。启封时,一股猪肝胙特有的香味便飘逸出来。食用时,用一碗盛上猪肝昨,放入饭甑蒸局。蒸后的猪肝脾光洁油亮,香味诱人,吃起来麻辣咸香,鲜嫩可口,是白族农家款待亲友的上好下酒菜。如果食用米线、面条,用它作盖浇菜,其味更佳。

  三道茶

  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属茶文化范畴。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

  白族贺新房习俗与祝贺歌在白族地区,起房盖屋是人生三件大事之一,自然也就要举行隆重热闹的仪式,还要按仪式

  进程吟唱祝贺歌。

  建盖新房先要择吉日动土砌石脚,石脚砌好后隔几个月

  (有的地方要隔二至三年,白族称这段时间为歇墙)才择吉日

  开工营造。在营造中要唱祝贺歌。祝贺歌由“上梁歌”和“封

  龙口”两部分组成,分别由木匠师傅在不同时辰吟唱。“上梁

  歌”要在上梁的时候唱。在一派欢乐的唢呐、锣鼓和前来祝贺

  的欢声中,当头的木匠师傅身挂一道红彩,接过主人递上的大红公鸡,一进步出堂屋,一边唱道:“大红公鸡雄赳赳,你在

  家中报五更,遇着主人造金屋,用你报佳音。吉日良辰放声

  唱。四邻好友贺新声,良辰喜庆大家唱,日子天天新。”他一

  边唱一边在人们祝贺声中爬过脚手架,登上利用两根中柱临时

  搭起的“阳台”,面朝东西南北中各拜了一拜,又高声唱道:“一点龙头出学子,二点龙尾上天。

  喜洲粑粑

  大理喜洲粑粑又名破酥,是一种色、香、味均佳的麦面烤饼,是大理城乡的一种风味小吃,以喜洲白

  大理喜洲粑粑

  族传统粑粑最为有名。

  小麦粉是喜洲粑粑的主要原料,发面相当讲究,要加适量上碱,揉透,再用精油分层,撒上葱花、花椒、食盐为咸味;加火腿、肉丁、油渣、红糖包心为甜味。做成圆形小饼后,一次6个,咸甜各半,整齐地摆在一块圆形砧板上,再用油刷在饼子朝上的一面刷上一层香油,然后放入油锅中烘烤。大约十分钟后,一锅黄灿灿、香喷喷、又酥又脆的“破酥”出锅了。

  喜洲粑粑不仅色美味香,而且价廉实惠,向来一直作为日常生活中的方便食品,倍受人们的欢迎,同时,也是外出劳动或旅游的绝好便携食品。

推荐访问:九隆神话的文化价值 神话 价值 文化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