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6篇

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6篇

时间:2022-11-16 21:3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6篇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第五章  西方文化和艺术的精神特质  文化和艺术是人类的心灵世界的表达,西方与东方的中国大不一样,西方人从一开始就认真地讨论“世界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6篇,供大家参考。

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6篇

篇一: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第五章

  西方文化和艺术的精神特质

  文化和艺术是人类的心灵世界的表达,西方与东方的中国大不一样,西方人从一开始就认真地讨论“世界是什么”、“世界从哪里来”、“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等问题。他们愿意用完美庞大的体系一次性、全面地解释清楚世界的内容结构和来龙去脉。因此,西方人构筑了一个庞大、严密、分工明确的科学体系来一层层、一步步揭示世界。在西方人看来,人类似乎可以理性规划并建设地球的未来,人类可以自觉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然而,现代人类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大都在转化为造福人类生活的工具之前,快速地转化为自我屠杀的方式。而那些改造世界的“工具化理性”和“理性的工具”则快速消耗着人类居住的星球的能源和资产,迅速恶化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于是,人类的理性可信度在现代的西方受到怀疑,心灵体验逐渐变得复杂和混乱,西方文化艺术开始变得标新立异、奇形怪状、花样百出。由此,在西方的思想史上,人类的高贵与独特渐渐被剥夺、消解,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当代文化和艺术就像心灵的镜子,映照出不再“和谐”与“典雅”的一系列心理状态。

  第一节

  西方艺术的文化社会背景

  每一个文化问题都会涉及艺术史的知识,而且与思想背景、文化观念、社会情境、价值态度、技术手段等因素密切相关。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但在世界各民族中,理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却互有差别。古希腊人建立的人本主义世界观和理性主义思维方式是西方文化的传统基因。古希腊人征服自然的经验中逐渐认识了自然的规律,并从混沌的自然现象中看到了宇宙秩序的表现形式。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2-507年)把一切自然现象归结为数学的法则,从而建立了完整的理性主义思想体系,并为西方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理性主义基调。

  一、西方传统写实主义的文化背景

  图5-1米开朗基罗《创造亚当》

  古希腊人对数学的信仰表现在其文化的各个领域,这一信仰在艺术中更是得到了突出表现。古希腊艺术家根据数的规律,赋予艺术作品比例、大小、结构和节奏等要素。在古希腊人看来,一个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而“美”就来源于比例的和谐。这种几何标准成为西方形式主义美学的基石。

  对于西方人而言,理性主义是一种融入血液中的难以改变的遗传基因,探索未知是一种本能的“内在需要”。在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人建立的理性主义观念体现为对自然科学原理的研究与运用,并由此经过数百年艺术家们的不断探索,在对透视学、人体解剖学的深入研究的条件下,西方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写实艺术表现体系。这种艺术追求逼肖客观自然物象的“幻象”,忠实“逼真的再现自然”的信念。

  但随着19世纪光学研究的新成果的出现,即色是光的产物,物体的颜色是由于光电照射而产生,受不同光的支配,同一物体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这一时期出现了印象主义,信奉光学研究的成果,着眼于表现自然物体的外观在人的视觉上留下的印象,焦点透视的准确性被忽视,物象实体和细节描绘的精确性被降低。由此使西方传统写实艺术体系出现了裂缝。

  二、西方现代形式主义美学观与工业文明

  图5-2达利

  图5-3达利《记忆的永恒》

  《记忆的永恒》是萨尔瓦多·达利在1931年创作的油画作品。画面描绘三个停止行走的时钟被画成像柔软的面饼一样,一个叠挂在树枝上,一个呈90度直角耷拉在怪气的生物上,还有一个软表搭在怪物旁边的平台上。在荒凉的海湾背景下,像是一个时间已经绝对停止的世界。达利称自己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自己的梦的每一个意念的结果。

  众所周知,人与自然、人与人(政治)、灵与肉(宗教)这三重关系,既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全部内容,也是人类所有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主题。随着历史的发展,在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历史演变,到资本主义社会,西方进入工业文明阶段。此时,宗教已被抛弃——德国哲学家尼采作出了“上帝死了”的宣判,民主政治得到实行——经济发展成为人类面临的核心课题。因此西方现代文化不再以表现神话和宗教为主旨,也少有表现社会和政治内容,而是将探索自然奥秘作为中心主题。于是西方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抛弃、对新的艺术形式的追求成为必然。

  其中,在色彩心理学的基础之上,野兽派通过形与色的经营追求纯视觉的美感和愉悦。而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所表现的就是爱因斯坦所发现的相对论空间。二者都是对西方传统空间观念的背叛,反映了现代人西方人观察世界的新方法。超现实主义依据佛洛伊德的“梦幻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建立的一个非理性主义艺术流派,表现虚妄无凭、荒诞不经的梦境,但实际上仍然是真实与幻想、理性

  与非理性的对立统一体。超现实主义艺术的目的在于探索作为“内在自然”的人类生命的奥秘。事实上,西方现代文化艺术的非理性表达,正是源于其理性的哲学思考,艺术家们的偶发行为的背后存在着清醒的意识和明确的目的性。

  从立体派开始,西方现代艺术不仅将一切与机器工业文明密切相关的运动、力度与速度等因素作为一种美学追求,而且直接将机器作为文化艺术的题材。现代科技文明正是来自西方人对科学主义的信仰与热爱,不少艺术家本身就是名副其实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20世纪最典型的艺术样式是抽象主义作品,揭示的是人类肉眼看不见的宇宙的宏观和微观世界内有的真实,充分体现了西方工业文明时代的特有文化内涵,是西方人站在人本主义立场上,以理性主义的眼光来观察、认识和探究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代表了西方人借助科学手段探索宇宙及其奥秘的新成果。

  “求真”是西方现代文化艺术的本质特征。西方现代文化艺术与传统文化艺术的根本区别不是风格的不同,而是在于两者关注人类的生命课题的不同:现代文化艺术摆脱了政治、宗教的束缚,只关心自然性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文化艺术从来不只是被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记录人类生命状态,它总是主动地变革现实、表达人类的生命意志。

  三、西方后现代艺术与自由民主思想的实现

  在西方,一个事物名词前加上“后”字前缀,不仅有时间上的位置关系,在词义上亦具有了反对的性质。与现代艺术相对,西方后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思想背景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1.回到具象。当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度发达导致生产力过剩的时候,西方人的科学崇拜意识便日渐淡化,抽象艺术随之受到冷遇,而关注心灵、关注社会的文化艺术创作重新得到提倡。

  2.回归大众。“人人都是艺术家”,从孤芳自赏的象牙之塔中走出来,从自我中心主义的圣坛上走下来,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全心全意地与社会合作,竭力消除艺术与大众的距离。

  3.多元并存。统一的标准,规范的风格及确定的形式都不复存在,后现代艺术走上了一条反对极端、追求折中、不尚单一,提倡融合的多元化道路。由于不再有统一的样式和共同的风格,因而也不存在至尊的权威。有人说,现代艺术遵循的是君主等级制,只有到了后现代主义时期,文化艺术才真正实现了自由民主体制。

  思考题:

  1.说说西方传统写实主义的文化背景

  2.简述西方当代“人人都是艺术家”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第二节

  西方艺术的精神特质

  我们把西方的文化艺术的发展分成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反映着人类心灵的现实,展现出西方文化美学思想的不同标准与追求。

  一、阳光:西方早期艺术的纯美和童真

  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提出“美是数的和谐”,亚里士多德提出美的本质在于“整一”。这一时期哲学家们对艺术精神的普遍观点都是崇尚着和谐、整齐和简单,成为西方古典艺术追求的目标,生成和强化整一的条件是:秩序、匀称、明

  确和完整。所以,西方古风时期艺术的精神特质安宁和单纯。因为,此时的艺术还没有技术和表达方式是自觉,没有心灵叛逆,没有精神的痛苦挣扎,有的只是潇洒自在、自由驰骋,宛如鲜活的生命在苏醒,有的只是简单的和谐与美丽。

  在古希腊美术中,静态的和谐制导古风时期的美术有一种严谨的壮美,而动态的和谐制导西方古典时期的美术呈现一种动态平衡的壮美,就像《掷铁饼者》如此大的动态,亦不失稳重和自然——安静平和的心灵追求,使得西方早期艺术在表现激情时也不会走向崇高或者丑陋。

  图5-4古希腊雕塑《休息》

  二、虔诚:西方中世纪圣神的崇拜和信仰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67年)数百年后,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延续至文艺复兴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止。这是宗教统治一切都时代,这一时期的艺术充满宗教的神圣意味,透露着人类对上帝或他者的迷信和崇拜。

  这种充斥宗教情怀的东西其实在古罗马时期就显现出风貌,他们用万神殿创造一个内部环境,通过与外部世界的隔绝,建造高高伸展的穹窿和天界神灵心灵相通。这种建筑方式,在中世纪的***建筑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中世纪的艺术,不仅在内容上表现宗教主题,而且在表现形式上同样弥漫着浓郁的宗教气息,充盈着虔诚的信仰与歌颂,因而就是表现沉重的悲伤亦不会过于猛烈和张扬。这个时代,神性的光辉、信仰的虔诚掩盖了人性的美丽,长期而集中地表达信仰,逐渐使艺术表现变得单调、空洞、呆板,更重要的是人类的精神被神性压抑甚至戕害。于是,在宗教势力略显疲弱、市民阶层稍有壮大之时,文艺复兴全面展开,人类自身的魅力逐渐灿烂展开。

  三、古典:文艺复兴对人性的推崇和表达

  文艺复兴是在14世纪的意大利开始的一场复杂的文化运动,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主要特点是:全面复活古代的意趣和志向,在艺术方面成为人类进步的发动机。因此,“复兴”社核心,这时的思想和艺术追求自觉地与中世纪一刀两断,而与古代传统一脉相承,艺术的表达手段和技巧成为艺术家们有意的探索和尝试。

  文艺复兴的主旨是复兴古代艺术风格以表达“人性光辉”,科学精神、理性思想、对人的表现成为文化的主流。实际上,文艺复兴就是一场艺术家们具有“自觉意识”的运动,“理性”成为人类新的骄傲。

  值得一提的是,文艺复兴是艺术实践的繁华年代,艺术创作表现出的非凡才能和成绩至今仍无法超越,但在美学理论上却没有非常突出的观念和成绩,我们只能在一些作品或者言论中找到这些美学意图来了解其精神特质:1.通过艺术向神学示威;2.通过科学研究更细致地模仿自然;3.为诗歌不再屈从神和教会的独立性做辩护。

  四、浪漫:18-19世纪欧洲的积极和自信

  18-19世纪的欧洲,在理性主义被极力推崇的光辉之下,在对人类自信满满的感觉下,人类的情感爆发出激情热烈的画面和姿态,充满了美好而大胆的想象,场景和技巧都显示出对人类能力的充分自信,即使是表达悲伤和苦难,也流露着恣意的想象和自信的描绘。

  浪漫主义反映在艺术各个领域,其产生的哲学基础是当时流行的德国古典哲学和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空想社会主义。它强调主观、天才和灵感,强调人性的自由和解放。浪漫主义是人类一次狂放不羁的精神盛宴,因此,在艺术上表现出对古典专制的“逆反”,抛弃了希腊、罗马的古典范式,宣告人和人性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都地位。

  在艺术创作上,浪漫主义表现出对于历史的兴趣和对社会现实中重大事件的关注,同时受风靡一时的东方时尚的影响,还表现出对东方异国情调的向往。强调艺术家的主观创造性,反对纯理性和抽象表现,强调具体的、具有特征的描绘和情感传达;反对类型化和一般化,主张个性化;反对用古代艺术法则束缚艺术创作,主张自由奔放热情的主观描绘;反对刻板的造型和过分强调素描为主要造型手段,强调光和色彩的强烈对比;构图的自觉性更加明显,画面变化更加复杂多样,在空间的处理上充分展示力量的平衡和呼应,以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抒发艺术家的美学追求和社会理想。

  图5-5德拉克洛瓦《萨达纳巴尔之死》

  图5-6鲁本斯《抢夺留西帕斯的女儿》

  五、现实:西方18-20世纪的揭露和批判

  这个时期正是西方开始残酷而不公的原始积累的殖民主义时期,以金钱为代表的利益成为驱动人们行为的最有利工具。西方社会开始显出深刻的矛盾,这些矛盾彰显着理想与现实、美与丑、善与恶的对立,生活的动荡使人们开始怀疑人文主义理想的存在,开始明白自己的贪婪、无耻、阴暗和残酷。所以,带有批判和揭露意味的现实主义,在此时期出现并繁盛,激情满怀的浪漫时代被一个冷静的现实表达所替代。

  现实主义是人们通过对世俗和现实的日益细致的观察,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也逐渐清晰和深刻,于是,“真实感”代替了对理性的盲目推崇,也代替了对感性的热烈迷恋。艺术家们开始了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展现,这意味著,人类的理性

  学会了通过自己的眼睛“直接看到”生活的现实,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

  六、荒诞:西方现代艺术的怀疑和失望

  进入20世纪,西方战胜神性的喜悦早已远去消散,对理性自信而引发的激情也逐渐冷却。进入当代,两次世界大战,摧毁着人们的肉体、生命和家园,同时摧毁了人们对人类理性的最后信任。因为当人们给理性完全自由的时候,却引发了混乱和荒诞。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拥有了“苦恼”,残酷、丑恶、贪婪,现实的恶劣充斥着人类的心灵。于是,整个现代艺术忽然变得纷纷扰扰、五花八门、莫衷一是。各种主张、各种流派、各种方法层出不穷,再也没有能够统一人类精神世界的思想或信仰,每一个灵魂都面临着解放的狂喜和迷惘。每一个群体都选择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人生的理解。

  现代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日渐多变甚至夸张怪异,宁静、典雅、优美、温和的画面和情绪一再被分解破坏。也许,只有这种叛逆的形式才能准确传达乖戾的现代心绪。同时,艺术在内涵上也开始刻意追求意义的消解,平面化、复制化、破碎化成为自觉的追求。

  至此,人类心灵完成了一次最彻底的精神解放,只是,这解放同时也意味着被流放。

  图5-7波普艺术《玛丽莲·梦露双联画》

  图5-8毕加索《梦》

  思考题:

  1.简述西方艺术的精神特质及其流变。

  2.在科技越来越发展的今天,美术与科学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他们是怎样互相作用和产生影响的?

篇二: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商务礼仪之中西方时间观的差异对比

  一、概述

  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由于不同国家间文化传统的差异,世界上各个国家间的商务礼仪文化也是既有其国际性,又有其民族性。以儒家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和以***义为核心的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就必然导致中西方商务礼仪千差万别。随着我国的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我们必须了解不同文化下商务礼仪的差异,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才能避免交际障碍,消除文化冲突,实现更加有效的交际。概括来讲,造成商务礼仪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中西文化中不同的时间观、价值观、饮食观、语言习惯及非语言习惯等。为此,本文着重解析中西方时间观的差异及解决对策。

  二、时间观的概念

  “时间会说话。它比有声语言更坦率,它传达的信息响亮而清晰”(E.T.Hall,1995)。从古希腊与中国的大哲学家们开始,时间问题就一直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也一直是令哲学家们感到非常头疼的问题。他们曾无数次想抛弃它,但都未能如愿——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如幽灵般徘徊于一切哲学的空间。

  时间是客观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物质形态交替的序列。“时间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形式,个体对时间的感知和体会是站在历史与文化背景上通过实践自发形成的,是人类感知世界、阐释人生的方式。”人们对于客观时间的感知和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所以它具有客观性和可感知性。文化是时间中的文化,时间是文化中的时间,所以时间具有文化性。在不同

  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民族对事件的不同理解与看法,便形成了丰富的时间观。

  时间观作为非语言交际要素之一,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已越来越受众多学者的重视。在跨文化交际中,时间观常常直接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表达和信息交流,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会本能地只用自己的“时间语言”与对方交流,而且还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处理安排时间的方式是正确的。这必然会引起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误会甚至冲突。所以我们应该比较不同文化在时间态度和时间行为方面的差异,并了解它们的形成渊源和解决途径,使交际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中西方时间观的差异

  (一)时间认知之哲学基础差异—干支法与“二元”思维模式

  中国传统计时采用的主要是干支法。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组成60对干支。干支两两交叉,可用于年、月、日、时辰的表述。中国文化自古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文化赋予了时间更多抽象神秘的含义(张立文,2001)。天时往往通过某种不可知的力量影响事物的发展。“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化在感知事物时强调主客一体,导致中国人对时间的感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对客观时间的感知界限往往比较模糊。最明显的是汉语语法构词系统中没有表示过去、现在、将来这些时态变化的语法标识,表达时间的常用词汇常常采取模糊表达方式,如“过了半天”,“一小会儿”,“好长时间”等等,大多需要说者和听者依靠特定语境才能准确理解。

  西方文化采取的则是“二元”思维模式,将主体与客体明确分开,研究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这种哲学观使西方人对时间的认识更加注重对

  自然时间和物理时间的探讨,具有很大的客观性。在西方文化中,年、月、日是严格按照天体星球的运动来计算的。西方人很早就意识到时间中的过去、现在、将来,并对此有所区分。与汉语截然不同,西方语言大多需要通过动词复杂变位表示动作时间的明确差别。例如,英语时态有过去时、完成时、将来时、进行时等等。同时,钟表的发明使得计时往往精确至分和秒这样的单位,使西方人更严格遵守时间,注意时间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二)时间观形态差异—循环时间观与线性时间观

  时间的形态是人们对时间的传统认知,主要有两种,即循环时间观(circulartime)和线性时间观(lineartime)。循环时间观认为时间像一个圆圈,世界上的事物在经历了一个时间周期之后又会回到原来的状态。线性时间观将时间看成延伸的直线,反映事物形态序列不断更新、延展、流动的过程:过去不断走向现在,现在不断走向未来,未来不断走向更远;时间的形态是连续的,方向是唯一的、不可颠倒的。

  古代中国人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悠闲生活。这种田园文明把人与自然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由此形成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循环时间观。这就意味着,时间的变化与自然界运动速率相协调,是一种始终沿着自身做永恒周期性圆弧式或螺旋式运动,如昼夜交替、季节往复、月份轮流、年龄更替、植物的周期生长、农时劳作更替等(贾玉新,1997)。这种循环的时间观让中国人觉得时间很富有,可以较随意支配时间,做什么事都不着急,这便养成了不紧不慢的做事方式。如教师上课,一个重要内容没讲完,可以拖一段时间再下课;中国婚宴请柬上的时间很少有人去遵守,赴宴早到者与晚到者相隔有一个

  小时之长,一场宴席可以持续两三个小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说“请慢走”、“请慢用”,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时间观念。

  西方文化深受传统和***的影响,强调理想化的外在时间观,把时间看做一根没有尽头的直线,做线行的单向持续运动,永不停息,一去不复返。在西方***文化中,由于基督降临被认为是全部历史中最重大的事件,它不可以重复出现,因此被当做时间的原点。而***的原罪论和末日审判论基本上奠定了历史不可循环的基调。汪天文教授(2004)说:“线性时间论认为时间是物质形态普遍固有的延续性和一般顺序的统一性,它反映事物形态序列不断更新、延展、流动的过程,未来不断走向现在,现在不断走向过去,过去不断走向更远的过去,整个序列做线性排列,时间形态是光滑的、连续的,方向是唯一的、不可颠倒的。”线式时间具有单一性和不可回复性的特征。因此,在西方人的思维中,变化是不确定的,同时也是不可逆的,时间于他们意识中的存在方式不具有形态上的多样循环性,只是线性的前行。唐智霞教授(2011)也提出,线性时间观认为事件是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有始有终的,是能够用时钟或日历来衡量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其大意是在时间这条河流中一切事物变化得十分迅速,转瞬之间此物已是彼物。

  (三)时间取向差异—过去时间取向与未来时间取向

  时间取向是时间观中的重要内容。通常人们根据其文化在时间连续体上的侧重点来确定立场,指导自己的行为。时间取向不仅意味着一个民族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看法,而且也表现出其对时间的重视程度。美国人

  类科学家FlorenceKluckhohn与FredStrodbeck(1960)把不同的文化群体的时间取向分为三种:过去时间取向(pasttimeorientation)、现在时间取向(presenttimeorientation)和未来时间取向(futuretimeorientation)。一般而言,时间取向与民族的历史背景有关。如曾剑平(2000)所言:“传统包袱过重的民族注重历史和过去,一般为过去的时间取向。而历史较短的民族则往往为现在或将来时间取向。”

  具有过去时间观的人,总是将过去的事铭记于心,将过去的经历作为现在和将来行动的指南。中国五千多年来的悠久历史使中国人向来以历史、祖先为荣;深刻影响中国人思想的儒家文化历来重视传统,注重历史,主张把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作为现在行事的重要参考。法国学者路易·加迪(1998)在《文化与时间》一书中提到:“对祖先,甚至那久远的死者的尊敬、赞美和崇拜,在中国人心理和行为中产生了结构性的影响。”故而有成语“前车之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等等。所以,中国人倾向过去时间取向,在做事情时通常要考虑这件事过去有没有人做过,有什么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喜欢引经据典、追本穷源。古时,“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宇宙观被认为是一种美德,而标新立异往往会被斥为离经叛道,因此循规蹈矩、墨守陈规已成为一种社会规范。人们崇拜祖先、敬老尊师,重视经验和年龄,因为这些都与“过去”有关。

  相较而言,西方人则是以未来为时间取向的。他们强调未来,期待着未来会比现在更为精彩,这可以在其所信仰的宗教上找到原因。深受***“原罪说”影响,西方人认为,回归过去,如同走向“原罪”,后退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向前超越才有希望。所以他们把“跟上时代”(Keepingupwith

  thetime)、“关注未来”(Keepinganeyeonthefuture)作为行动的指南。人们普遍相信:机会人人均等,历史无足轻重,只要努力奋斗,就可获得成功;变革意味着进步,新事物总是优于旧事物。因此西方人很少循规蹈矩,很少崇拜祖宗,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尊老敬师。汉语称呼中的“老”、“大”等常表示敬意的词,在西方意义却大相径庭,在他们的心目中,“老”就意味着青春已逝,是不中用的代名词,如果确实要称呼,就必须用“Respected…”或“Senior…”。西方人认为每个人都应靠自己的奋斗来改变命运。尤其是美国人,他们历史比较短,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对他们来说,回顾过去没有什么意义,他们崇尚个人独立与奋斗,坚信只要目标正确、坚持不懈,将来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正因为这两种时间取向的差异,汉英两种语言文化的人们,在用“前”与“后”分别指称过去和未来时,他们采取了不同的观点。中国人习惯于面对过去看问题,故而有“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绝后”、“后来者居上”、“继往开来”等说法。而英语民族的人正好相反,如英语Butwearegettingaheadofthestory.汉语应译成“不过,我们说到故事的后头去了”;thelatestnewsbulletin,不宜译成“最后的消息”而应译成“最新的消息”;Thelatestormhaddestroyedmanyhouses.应译为“不久前的一场暴风雨摧毁了许多房屋”。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时,我们应注意两种语言表达上的不同。

  (四)时间制式观差异—多向计时制与单向计时制

  不同文化对时间的使用习惯也不相同。美国人类科学家Edward·Hall(1982)根据自己的观察,在《超越文化》(BeyondCulture)

  一书中把不

  同文化对时间的使用分为两种范畴,一种是遵守多向时间制(Polychromictime),另一种是遵守单向时间制(Monochromictime)。多向时间制把时间看成是分散的,提倡同一时间内做很多事,有很多事情可以同时出现,事物、交易的完成可以不受日程、计划和安排的限制,灵活性较强。单向时间制强调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做一件事,重视计划、安排、时间分段,行事果断干脆,把时间看成是可以分割但不能重复、有始有终的一条直线。

  传统的中国文化注重整体,善于综合性思维,因此趋向于采用多向时间制式。中国传统的时间观来源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体悟,把时间与天象紧密联系起来。尽管中国也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谚语,但在内容和实践的精确程度上与西方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人们在用时、计时、守时等习惯上也比较随意和模糊。在钟表传入中国之前,古人用鸡鸣报晓、阳光投影等方式来确定时间的早晚,用沙漏、燃香等方法来计时,对事件的计算也只是大致的、模糊的,时间观念不是很强。比如汉语口语中的“一袋烟的功夫”、“掌灯时分”都反映出这种模糊的时间观念。中国人善于同时计划多件事,亦可同时与多人谈话。中国人在做事时,注重审时度势,行动的每一个步骤经常是依据周围环境随机决定,不受时间表的制约,因此灵活性很强,计划性较差。因此,中国人在进行社交活动时很少提前预约,走亲访友经常是随时随地串门而不必事先打招呼;即使预约了一句“不见不散”也意味着时间可以拖延,没有确定的时间期望值,只是人们对活动结果的一种愿望,是最没有时间效应的守时方式,但又是最富有人情味的守时方式。在商店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售货员可以一边给第一个顾客结账,一边取出商品给第二个顾客看,甚至还向第三个顾客打招呼。这样的

  情形在西方国家是极为少见的,甚至是西方人所不能接受的。

  西方人很懂得“心无二用”的道理,习惯于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只做一件事,当计划或安排的时间结束,不论这件事是否完成都必须停止,不能影响下一阶段的安排,讲究计划的周密性与严谨性。所以在西方社会里,calendar,schedule,diary,annual,accountingleader等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它极客观地操纵人们的社会生活,时刻决定他们做什么,不做什么,什么必须先做,什么可以留到最后一分钟。美国人深受时钟的“铁腕”控制,他们甚至称自己是slavetonothingbuttheclock(时间的奴隶)。正如Edward·Hall(1982)所说:“在西方世界,任何人都难逃单向时间的铁腕的控制。事实上,社会及商业活动甚至性生活都受时间的操纵。时间完完全全地编织人们生活的网络。”也就是说,在西方,不论社会生活还是商业活动都要受时间的主宰。时间本身深深制约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时间也协调着西方人的人际关系。不遵守预约通常会被视为以自己为中心、不顾他人或没有礼貌的表现。这体现在跨文化的商业活动中,西方人要求严格依照时间表办事,而中国人更讲究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事情发展的水到渠成,不允许时间表碍事,所以双方的交易常常就因为deadline而功败垂成。

  中西方人们对时间制式的不同态度,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导致误解和冲突。如西方人讲求实际、直截了当,不会以长时间闲谈来营造氛围、建立关系;中国人恰恰乐于花费大量时间进行闲聊,以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再如西方人对待约定非常严肃认真,不守时是极不礼貌的行为。如果不能充分了解这一点,而是想当然地以本国时间制式观念去进行跨文化交

  际,就必然会造成交际障碍。唐智霞教授曾提过:“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人好像时间的主人,而西方人好像时间的奴隶,实质上,这是中西文化中人的主体觉醒上的差异,即西方人能更好地支配时间,而中国人却通过事件被时间约束。”

  (五)时间序列观差异—重过程与重开头的时间序列观

  时间序列可以说是思维方式的产物,是时间观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时间序列的选择方面,中西方人的言与行都存在一定差别。

  中国人写日期采取年、月、日这样由大到小的顺序,西方人则恰好相反。中国人写信的地址顺序为国家、省、市、县(或区)、街道、门牌、收件人。而大多数西方人则完全反过来,认为收件人最重要,所以收件人放在最前面,采取的是门牌号、街道、市、省、国家的顺序,如:203AliceStreet,NewYork,U.S.A.写日期和写地址这两种排列方式,反映了中西方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时间观念:中国人重过程,过程优先,从大到小,一切事情都喜欢循序渐进,认为只有第一阶段通过了,才能进入第二阶段。如寄信行为,如果一封信不寄到一个国家,就不能进一步到达某省、某市,更无法送到收信人手中。因此信的地址应遵循由大到小的顺序。西方人重开头,开头优先,从小到大。西方人习惯把信息量最大的、时序最近的排在最前面予以强调,因为他们认为开头最重要。同理,在西方书面语中,每句话的开头都必须大写。有学者甚至认为,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响亮的开头之所以产生那么强烈的效果,就是因为它迎合了西方人重开头的文化传统。

  在日常交往中,如打电话,中西方对时间序列的选择也有明显的差异。

  中国人打电话时,一般是拨打电话的一方负责明确双方身份,如“喂,是***吗?”,“请问是***家吗?”等。如果需要通报姓名,也是拨打方自己先报名。假如有人打电话来,我们拿起电话说“喂”,对方却问:“你是谁?”这时我们肯定会大为不悦。然而在西方国家,却往往是接电话的一方先报上姓名。可见,谁先开口,中西方文化各有自己不可言明的时序规则。

  经贸与商务谈判中,也能反映中西方人对时间序列选择的差异。西方人在谈判时通常喜欢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摆出问题,然后逐渐加以论证;中国人则喜欢一点一点地摆出理由,让对方有思想准备,然后再归纳观点,提出实质性问题。所以西方人常常抱怨中国人是老兜圈子,而中国人则认为西方人谈判的方式令人感到唐突和莽撞。此外,中国人习惯于在说可能会让使对方感到不舒服的话之前,先说些好听的话,起缓冲的作用;西方人则习惯于直来直去,不喜欢绕弯子。

  (六)时间品性差异

  时间的品性是时间本质及现象在现实社会中所表现出的性质,时间品性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中西方文化中的时间品性差异主要表现在时间的秩序性与无序性、时间的精确性与模糊性、时间的即刻性和持续性方面。

  1、时间品性之一:时间的秩序性与无序性

  时间序列可以理解对于事物轻重缓急及实施次序的认识,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产物。

  西方文化中,时间具有明显的秩序性。他们非常重视关键问题的第一放置顺序,先到的就是重要的,凡事讲究先来后到,这也与西方传统的线

  性时间观有关。在西方的交往和商业活动中,他们直接切入实质,而淡化实质之前的交流;在书信往来的地址书写序列上,西方人把与收信人联系最紧密的部分写在最前面,接着才是城市、国家;在西方人的文章中,主题句一般放在段落的开头,接着才是论证、说明;在接受服务上,排在末尾的总统并不比排在开头的普通百姓更具优势。

  中国文化中,平常的学习、工作、商业活动中,人们往往花很多时间在人际关系、人情交往方面,然后才迂回地扯至主题上;在书信往来中,地址书写上是大地点套小地点;在中国人的文章中,往往是旁征博引后道出主要内容和观点;在接受服务方面,中国没有排队等候的习惯,现在虽然有了这种现象,但一旦权势人物出现时,秩序就会被打破。这是中国人由于时间序列意识的淡薄而约定俗成的言语行为习惯。时间的无序性问题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社会组织从伦理情义出发,人情为重”(梁漱溟,2005)。

  2、时间品性之二:时间的精确性与模糊性

  时间的模糊性与精确性品性主要表现在时间的把握和使用上。

  西方文化很早就具有时间分割的思辨理念,并把时间看成一条伸向未来的道路,“这条道路分成各个独立部分(一次一个)。不会安排时间的人被人瞧不起,是不切实际的人”(Edward·T·Hall,1991)。因此,西方人擅长对时间进行精确安排,每件事都有事先已经计划好的时间来处理,精确而有效率。因此预约成为西方人在时间精确性表现上的一种文化。看病、会朋友都要预约,并且西方人约会一般会约定起始时间,“准时的观念在美国人的生活中被十分看重。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守时,就常被看作是傲慢或

  11

  不负责任”(Edward·T·Hall,1991)。

  中国文化注重和谐,重视人情关系,强调“中庸”,因此,中国人强调对时间的适应,在时间的使用上体现一种模糊原则,时间的精确性被多向时间思想所代替,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做几件事情,并且可以随时调整做某事情的时间。正如儒家“适时”说强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时机”和“时运”(罗朝秀,2007);强调状态的完成,却忽视具体耗时。此外,中国人一般会约定开始时间,而会在双方认为合适的时间结束约会。可见,时间上的模糊性使得中国人在时间的使用上显得更灵活、富有弹性。

  3、时间品性之三:时间的即刻性与持续性

  时间的持续性和即刻性是指在某件事情、某项活动中所用时间的长短。一件事情所花时间的长短在中西两种文化中有不同的理解。

  西方人珍视时间价值,因为西方的线性时间观使他们认为时间一去不复返。因此西方人有一种强烈的时间紧迫感,他们把守时(punctuality)看成是一种社会美德,他们采用较短的单位来计量时间,在时间的安排和使用上比较精确,强调时间的秩序性、精确性与即刻性。并且在西方人看来,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因此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重视时间的即刻性,做事风风火火,重视效率,强调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效率最大化。一个有效率的人是受人尊重的,因此他们创造各种各样的提高效率的装置,如生产线、各种各样的即时食品等。美国有句名言:Procrastinationisthethiefoftime.(拖延就是偷盗别人的时间)中国人的时间观是根植于农耕文化基础上的。时间确实飞逝,但就像春夏秋冬交替、日月轮回一样来回旋转进行,人们认为失去的时间可以补

  12

  回。这就使人们产生了时间充裕的感觉。所以中华民族往往坚持多元时间观,在守时、计时和用时上具有相当大的持续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时间的持续性,做事讲究十平八稳,事情或活动所用的时间越长越能显示出重要性。“只要功夫真,铁棒也能磨成针”、“业精于勤,荒于嬉”等是这种思想的写照。在当前,“研究研究”、“考虑考虑”等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中的常用语,造成一种做事不讲求效率的形象。这些现象表现了时间持续性上的“拖”文化,已经成为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

  四、中西方时间观形成差异的渊源探究

  人的时间观念来自何处?简单地回答,来自人类观察感知到的自然时间或物理时间。人们的社会历史条件、宗教信仰、人文环境等的差异也影响着对时间的理解。我试从以下四方面对中西方时间观的差异进行探源。

  (一)历史原因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有着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四大发明,丝绸之路及中国曾作为世界大国的辉煌历史,值得每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正因为从老祖宗那里得到荣耀和自豪,中国人就倾向于往后看。中国有句俗话,“以史为鉴”,从盘古开天地开始的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的历史渊源,这期间经历了诸多古老的发明、战争的爆发、朝代的兴衰等古人留下的很多经验和财富,给我们子孙后代提供了太多的参考价值。中国人向来有种定势思维,认为好的事情总发生在过去,并且一去不复返。所以中国百姓中“从一而终”、“厚古薄今”、“祖宗之法不可变”等观念根深蒂固,也都是不思变革和过去取向的表现。

  西方人则极少回顾过去,一切着眼于未来,未来取向有着重要的价值。

  13

  例如,美国不像其他民族那样注重历史与传统,他们普遍相信人人机会均等,只要努力奋斗,就可获得成功。AmericanDream早已深入人心,他们相信未来是可以驾驭的,或至少是可以受他们影响的,现在所发生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为更美好的未来做准备而已。因此,西方人很少循规蹈矩、崇拜祖宗,年龄和经验也不会作为受人尊敬的资本,人人都必须靠个人奋斗改变命运。

  (二)宗教信仰原因

  “人之初,性本善”,即人类美好的东西总在过去,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性开始堕落(贾玉新,1997)。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一贯主张回归自然,回归过去。其创始人老子创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发生论的时间观,还提出“周而复始”的命题。“周而复始”意味着,从时间的一个循环圈到另一个循环圈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在道教主张的时间观和时间哲学中,一方面,时间之流是周行循环,有始有终的;另一方面,周行或循环不断进行下去,时间又是无始无终的,于是时间有了自己的无限进程。儒家也是持这一观点。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温故知新,其时间观念带有较重的过去倾向和循环形态。中国后来发展的佛教讲究的“因果轮回”也是一种循环的时间观。

  西方人以美国人为例,普遍信仰***,《圣经》中最重要的两句话刚好与《三字经》相反:“人之初,性本恶。(InAdam"sFall,wesinnedall.)”***主张“性恶说”和“原罪说”。每个人出生时都有原罪,“回到过去”就意味着“回到原罪”。所以每个人都试图洗清自己的过去(theoriginalsin),带着希望走向未来。只有走向未来、远离过去才能摆脱有罪之身。这就奠

  14

  定了西方人的时间观。

  (三)传统文化原因

  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孔子认为周朝的一切都好,主张恢复其典章制度。“恢复”即意味着向后看,向前人学习。其次,孟子认为,人先天具有向善的要求和为善的能力。强调人们要从善性出发,并固守其善良的本性。这种文化容易使人向后看,向善的本性复归。此外,儒家文化历来重视历史,主张研究过去来指导现在和未来。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了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统治地位的官方学术,并对历朝历代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的儒家思想规则、方法等也延续至今,为大家所认同,变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规定着人们的行为。

  对西方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文化了,此点已在上文中阐述,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四)民族性格原因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性格趋向内向和保守。中国人喜欢依据前人的经验来做事情。他们认为经过时间洗礼的古老经验是值得信赖的经验,过去的东西就是财富。因而古老、年长、悠久意味着受到人们的尊敬,经验、资历在社会生活中显得非常重要,年纪大就是智慧的标志。俗话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姜还是老的辣”。以史为鉴,回顾历史,从中取得经验的做法在中国很流行。

  相反,西方仍以美国为例,人们常说美国是年轻人的天堂,是老年人的坟墓。在生命的历程中,丧失了作为时间标志的年龄优势则意味着处于劣势。而且美国人比中国人更加外向和开放。因为从英国来到美国的移民

  15

  先驱正是具有革新精神的清教徒,在英国经历了黑暗的压迫残酷的统治后,他们来到美国寻求光明的未来,他们相信未来肯定更美好,所以,他们努力工作来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个“向后看”的传统被后代延续下来。

  五、解决跨文化交际中不同中西方时间观的途径

  不同民族的时间观是在不同文化基础上自然而然形成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现象。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民族性格和交际行为。而且人们对时间语言的运用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是无意识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会本能地运用自己的时间观与另一个民族的人交往,在此情况下,如果只坚持自己民族的时间观,对其他民族的时间观不予以了解和尊重的话,必然会引起误解和冲突。为了避免因时间观不同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了解差异,正视不同

  了解差异是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不断增强跨文化意识,多渠道多途径地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时间的态度及其支配使用时间的方式。同时还要理解分属不同文化的人由于所处的地理、历史、社会环境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形成的时间观当然也各有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对对方的言行举止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二)学习和借鉴

  文化无优劣之分,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随着社会进步,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我们也应学习和借鉴西方时间观中的有益成分。我们要不断增强时间价值观,不断提高时间紧迫意识,做事要讲求效率;交谈开会时不要漫无边际地闲谈,而要直入主题,切中要害;走亲访友也要

  16

  事先预约,迟到、失约都是不礼貌的、不负责的行为。同时我们还应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立足现在,着眼未来,而不是沉湎于过去的辉煌。

  (三)尊重和容忍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会本能地运用自己的时间观与另一个民族的人交往,而且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处理时间问题的方法是绝对正确的,其他民族应当按照本民族的文化来交际,这就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民族中心主义”。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不可能有平等的沟通,文化冲突就会不可避免。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当双方的时间观念不同并由此引发冲突时,要站在不同文化背景及社会习俗的立场上给对方充分的理解,在不影响交往和损坏自己的利益的前提下对对方的违反了自己时间观的行为要尽量容忍。

  (四)解释

  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单靠一方理解另一方,对另一方采取宽容的态度,也不利于进一步的长期交往。应该在彼此尊重的同时,双方将自己的时间观向对方作出解释,例如:美国人在和中国人合作时,不妨事先解释一下,一定要严格按照时间表的进程办事。

  (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现代中西时间观

  时间观是文化差异中一个比较稳定的因素,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人们交往日益增多,无疑将会对各自的时间观产生一定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中国人旧有的时间观发生了不少变化。突出表现在现在的人们开始习惯把时间量化,提高工作计划性,时间紧缺意识增强。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17

  只有不断向前超越才有希望。我们应该以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中西方不同的时间观。既要看到时间观念中的普遍性,也要看到其中的特殊性。

  六、中西方时间观的嬗变与融合

  一种文化的时间观是在长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一定时期内会保持相对稳定,但并非一成不变。生活条件的改善、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往日益增多,这些无疑都会对各自的时间观产生微妙的影响。中国加入WTO

  后,受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一切都在表明中国人传统的时间观受到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一种全新的时间观开始逐步形成。尤其是中国新一代青年人的时间观在一定程度上受西方时间观的影响,逐渐融合,出现趋同现象。

  (一)过去取向向未来取向转化

  新世纪的世界瞬息万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只有不断向前超越的民族才有希望。现在很少有中国人再沉湎于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自我陶醉之中;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改革开放、开拓进取,已成为社会时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年龄、经验、师长等权威开始受到挑战;倚老卖老、排资论辈的做法逐渐被人嗤之以鼻。“移风易俗”、“勇于创新”、“把握机遇”、“与时俱进”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时不我待,人们在正视自己过去或辉煌或暗淡的历史的同时,都在着手为未来制订各种计划与目标,并为之忙碌地工作着。

  (二)时间价值观与效率性增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源于农耕社会的模糊时间

  18

  系统开始逐步向更严格、精确的现代时间系统迈进。人们的时间价值观大大增强,时间紧迫意识不断提高。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开始习惯把时间量化,做事讲究效率,以最大限度实现个人价值。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一方面更加务实,感情淡薄了;另一方面彼此更尊重个人时间,不随意打乱他人的生活秩序,时间观的社会协作性大大增强了。

  在21世纪,一种建立在理性、务实、效率的现代观基础上的线性的、以当下为核心并面向未来的时间意识逐渐融入到中国文化中。同时,西方人对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时间观的理解和接纳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中西方的时间观正开始走向嬗变与融合。

  七、结语

  礼仪是在一定社会中人们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礼仪文化是这种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时间是礼仪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时间观念与时间行为。时间观是无声的语言,栖存于文化的深层结构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时间观的差异反映了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的心理倾向和文化积淀,反映到跨文化交际中,必然会引起人际交流的冲突与障碍。但中西方时间观念作为各自文化的深层因素,其定势与偏见有其根深蒂固的一面,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它们的差异不仅表现在非言语系统的表达层面(词汇、句法、语域等),而且更多的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们的思维、言语和行动中。在全球化语境下,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时间观念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信仰及价值观念等,由此当中西方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可以尽量避免因时间观

  19

  差异所引起的冲突和障碍,从而取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20

  参考文献

  [1]E.T.Hall.TheSilentLanguage[M].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2]E.T.Hall.MonochromicandPolychromicTime[A].LarryA,Samovar,RichardPorter.A

  Reader.WadsworthPublishingCompany,1982.

  [3]Samovar,LarryA.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4]陈磊,王琳.从中美影视作品中不同的时间取向看中美文化差异[J].考试周刊,2011(46).[5]方燕妹.时间观的来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4).[6]高华伟.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念[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6.[7]葛志宏.东西方时间与跨文化比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6).[8]韩银燕,钱鑫.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对比[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侯静华.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10]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11]黄慧霞,董剑桥.中西方时间观的差异对比[J].苏州大学学报,2002(3).[1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4]刘喜芳.从跨文化交际看中西方时间观差异[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业学校学报,2009.[15]刘喜芳.中西时间观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反映[J].新闻爱好者,2009.[16]路易·加迪.文化与时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17]罗朝秀.时间会说话—中西时间观之比较[J].文教资料,2007(3).[18]吕敏.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时间取向的根源探究[J].新西部,2008(18).[19]唐智霞.中西方时间观念的跨文化比较[J].郑州航天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汪天文.三大宗教时间观念之比较[J].社会科学,2004(9).[21]温莉.中西时间观之比较[J].考试周刊,2009(16).[22]闫春宇.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时间观[J].科教导刊,2010.[23]杨发青.中西时间取向的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3).[24]杨小红.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念[J].深圳大学学报,2001.[25]曾剑平,廖晓明.时间观与民族文化[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1(3).[26]张广斌.时间与时间观的文化学研究:东西文化比较视角[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3).[27]张金宝.从时间观角度剖析不同文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28]张劲松.东西方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9]张立文.和合之境—中国哲学与21世纪[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0]赵佳.小议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时间观[J].法制与社会,2008(3).[31]郑立华.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1).[32]周志浩.文化全空缺视野下的中美时间观比较与跨文化交际[J].文教资料,2009.

  21

篇三: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哪里

  文化的核心是观念的共识,在当前的世界上,有两种不同的观念的共识,那就是东方文化的整体性和西方文化的个体性,它们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观念,产生了不同特性的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

  1、如果说东方文化是偏精神的,那么西方文化相对就是偏物质的,这里称之为“西方物质文化”。

  西方文化的发展远比东方文化的发展要简单得多,他的内容变化是由神学到哲学,最后到科学。西方的神学与东方的神学不一样,东方的神学建立在深刻的经学上,而西方的神学没有很深刻的思想,就只是以敬仰美好的神来净化心灵,没有东方神学中那种很强的精神理念上的指导。所以西方神学思想并不影响政府的管理思想,这个问题在东方就完全不一样了,特别是在中国,经学和理学思想是政府管理思想的基础,杂糅其中的神学思想也会渗透到政府的管理思想中。

  2、西方神学与东方神学的最大区别在于:西方神学不排斥物质,东方神学极力排斥物质。这种文化内涵上的差异,导致西方物质文化的产生,由此带来了西方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意识。东方文化由于排斥物质,也就产生不了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意识。

  西方哲学文化的产生,是西方物质文化产生的前奏和思想准备,也是西方文化理性思维的开始。从神学文化走向物质文化,西方的哲学文化起到了过渡作用。在西方哲学文化中,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物质是第一性的,还是精神是第一性的?是物质决定精神,还是精神决定物质?这种哲学上的大辩论,最终把西方文化从神学的混沌思维中解脱出来,建立了偏重于物质的理性思维,也就是物质文化的思维,这是西方文化中的一大进步。

  在这期间,科学文化的产生有力地支持了唯物论,并因此而把神学思维撇在了历史的后面,神学从此而成了一个名存实亡的文化“摆设”。

  3、西方的物质文化是以科学思维为基础的。哲学文化解放了西方人的思维,同时孕育出了科学思维,也孕育出了科学理论。“分子论”的诞生,宣告了西方物质文化的产生,因为这是西方人物质思维的开始,物质思维是以探索物质构成和崇尚物质光华为思维特征的。

  4、东方人的思维是物性思维,以“阴阳论”为基石,注重对事物属性及其功能的分析,优点是宜于看到物质与精神的运动共性,掌握事物运动与人之间的

  关系,根据这种关系作出预测和运筹,借势运力,寻找最佳决策,讲究思维能力;西方人的思维是物质思维,以“分子论”为基石,注重对事物内部构成的发现,掌握事物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优点是宜于根据事物结构创造新事物和新功能,讲究创造才能。所以,“分子论”成为东西方文化的分水岭。

  5、从思维方式上来说,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是以儒家为主、兼有诸子百家各学派的文化。这种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强调整体的定性思维方式,这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体局部的实证思维方式大不一样。西方主要是***文化。儒家哲学体系里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是修身第一位,也就是讲究道德文化;西方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分析,所以分别形成了侧重整体思维或个体思维的差异。如果把东方的文明比做一个充满感性的女性,那么西方文明就是理性的男性,东方人重视的是精神上的忠孝道义,西方人重视的是物质上的快捷便利;东方人喜欢看事物的整体,西方人则喜欢化整为零。我们中国人总是强调“和为贵”,“天人合一”等,而西方则讲究多样的标立新说。我们思维方式里经常有意会性;他们是一种直观性。这之间没有什么优与劣,只是发展的方向不同,适应的对象不同罢了。

  6、两种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极其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处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孩子,先说西方的教育,他们的主体是过于培养孩子的自我能力和素质,从小时就锻炼他们自己的生活能力,比而较之,除了环境因素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文化的背景太深,很难改变这种传统。还有,中国的素质教育过分强调应试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对能力的培养及自我能力的提高,这就在根本上造成了中国学生在国际竞赛的水平很高,而生活则远不及人。我想,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并不能说明孰好孰坏,这只是两种文化及社会制度的产物,他们各有好坏,我们应该互相吸取对方的好的方面,使得教育在不同的土地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7、关于时间观念,西方人一般都是很守时的。德国人的守时是出了名的,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约好几点的事情就是几点,不存在前后五分钟的误差。对于习惯了用定性的方法来描述事情、凡事喜欢说

  “差不多”、“还可以”的中国人来说,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机械式的,如同机器一样精确,也如同机器一样不尽人情、不知变通。

  8、东西方对义利观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人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东方人的意识就是义字当先。当然,这也只是针对东方的绝大

  多数而言的。在东方比如中国人的生活中,谦让是一种美德,而西方人对此不知如何是好;西方人在多数时候为了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义。

  9、关于饮食习惯的差异,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他们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然而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中国人是很重视“吃”,“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作与天一样重要。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致。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用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对美味追求。中国人吃饭使用筷子,而西方用的是刀和叉子;中国人在一起吃饭是是将菜放在盘子里大家一起吃,而西方不同;中国人请客吃饭一般是邀请人付款的,而西方比较重视

  AA制。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的模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卫生与营养了。还有,人们因为越来越繁忙的工作,觉得中餐做起来太麻烦,不如快餐方便等,这样一来在饮食上差异也就不太分明了。

  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这些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民族文化也相互交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我们共同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定,东西方的文化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这样,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篇四: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中西文化差异之我见

  

  驻马店市委党校

  胡志翔

  摘

  要:中西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正确审视它们各自的特色和差异,是维护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的需要。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语言文化差异;思维方式差异;价值观念差异。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中西文化有融合趋势。

  关键词:中西

  文化

  差异

  中西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文化构成了西方文化的一条主脉,儒家的伦理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条主脉。中国文化在古代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国曾占据重要地位,而源于希腊、盛行于欧洲的西方文化(主要是指欧美文化)则与中国文化有着根本的不同。正确审视中西文化各自的特色和差异,积极地促使中国文化融入全球化的潮流,这不仅是维护和发展中国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的需要。

  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语言文化差异

  在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同一词语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含义相差甚远。

  如dragon(龙),在中国古代,龙是皇帝的象征,是权利、吉祥的表现,是中华民族的化身,炎黄子孙骄傲地自称为“龙的传人”。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贬义词,在西方神话中,它是使人恐惧的妖魔、怪兽;在《圣经》故事里,它是罪恶的化身。比利时蒙斯市有一个打龙节,龙被视作恶魔,被传说中的保护神圣?米歇尔杀掉,故设打龙节庆贺除灾并感谢米歇尔。所以,中国的“龙头企业”会把老外吓一跳,他们纳闷中国怎么会有生产怪兽头的企业?还有汉语成语“望子成龙”,也会使他们目瞪口呆,中国人怎么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魔鬼”“怪兽”呢?因此,“亚洲四小龙”在译成英文时就要把“龙”转译成“虎”,因为虎在西方人的眼里才是“朝气蓬勃、坚忍不拔、努力奋斗、充满希望”的人。

  特定的地理环境也会产生不同的生态文化,给相同的词汇带来不同的含义。例如东风(eastwind)和西风(westwind),在汉语中东风是温暖的,明朝蓝茂有诗"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支开";唐代韩愈有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可以见证;西风是寒冷的,毛泽东的“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可以见证。但是对于英国人来说,则正好相反,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风,和我国的西风乃至北风相似,因此它包含了“寒冷”“凄凉”的意思;而西风则是来自于大西洋的暖湿空气,相当于我国的东风或春风,含有“昂然春意”的意思。英国大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一例。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一)整体综合与个体分析

  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思维模式明显不同:东综合而西分析。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汉民族倾向于把世界看作一个综合的整体,崇尚“天人调和”、“天人合一”的信念,务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一致,不善于将事物割裂开来看待,而习惯于从总体上融会贯通、辨证把握。他们虽看到物我、人我之间的矛盾,但总是力求相互协调,化解矛盾。这种在统一中存对立或一元统一的宇宙观可以说是所有中国古代思想流派(儒、道、佛等)都认可的根本思想。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的交感、共振、屈伸、推移而生成。老子更将阴阳升华为解释宇宙本源的“道”、“无”、“一”,由此化生出世间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传统儒学则以“究天人之际”为最大学问,以追求“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这种从整体上把握世界的思想观点在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已逐渐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成为了汉民族所习惯的整体思维框架。

  而英语民族(以及其他西方民族)则倾向以分解的观点看世界,倾向于将事物进行分解剖析以求充分了解。他们将重点放在事物的部分而非整体。他们强调物我、人我之间的界限划分,将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本体与现象、物质与精神对立,强调差异分析,尽力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搞得清楚透彻,泾渭分明。这种从对立中求统一或二元对立的观点,或主对立而不主调和、重分解而不重合一的倾向,是西方文化的特点。以矛盾律和排中律两个公理为基础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思想将这一点表现得最为清楚。

  (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模糊”与“精确”)

  东西方在认识世界的途径上大相径庭。汉民族认识世界时注重直觉感受与切身体会,对事物善于作整体的思考和“即事见理”式的品味,使得感性与理性、直觉与思辩、经验与良知以及情与理、知与行、身与心等诸方面都能协调、均衡地发展。这种重直觉的形象思维与整体思维有着内在的联系。整体思维使汉民族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融契无碍的境界。这种境界所达到的内心和谐又使人以一种直觉眼光来看待一切,这样的思维不免就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其实世界上难有绝对一清二楚的事情)。如《论语》中多处讲到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仁”,但“仁”的本义究竟是什么,孔子没有明确说出,这使得后来的学者众说纷绌中医上有种说法叫“医者,意也”,意思大概是中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全凭经验。中医所讨论的寒、热、湿、脉理、筋络等无不显得有些玄乎,不能解释得很清楚明白,由此可看出汉民族思维方式的模糊性。

  西方人则惯于以分析的眼光来看问题,注重客观验证,充满理性精神,喜好对事物作细密解剖和层层推衍,透过表象研究事物的本质,从而形成高度发达的抽象思维,以及一整套的逻辑推理方法。比如,西方很早就出现了系统完整的百科全书,对动植物的分类研究也达到了相当的高水平。其基础在于西方人长于根据事物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区分不同的类别、次类别等,进而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考察。

  (三)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

  中国人在哲学上强调“天人合一”,“和为贵”,“求同存异”,或者“求大同存小异”。中国社会“强调绝对的和谐,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乃至整个宇宙之间的洽和无间”。追求“天人合一,孝悌忠义,不尚争斗”。中国人攻击他们的对手或复仇,常以不致人于死地为限度。有许多俗语表达了这种态度,“不要得寸进尺”,“不要把退却看成软弱”,以及“不要逼人太甚”等。中国人一般不愿意“孤注一掷”或“走极端”。而西方人强调“天人相分”。他们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甚至人与人,人的灵魂与肉体,也是分裂的、对抗的,这就使西方的思维方式带有强烈的对抗性、求异性的色彩。

  中国中庸之道的思维方式在把握事物上往往采取模棱两可、适可而止的态度,缺乏大胆创新的精神。而西方的许多科学大师都具有创新精神,如克劳修斯发现热力学第二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原理等。正是这种勇于创新的思维方式以及义无返顾、坚持到底的科学精神,在科学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并使科学家走上了成功之路,达到光辉的顶点。

  三、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西方文化以个人主义和自我为核心,强调个体本位,张扬主体性。在英语中只有I永远是大写的。西方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不能等同于汉语词语的个人主义,它强调的是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并无贬义。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意识:第一,个人奋斗意识。为自己而奋斗,靠自己来奋斗。我们看过的美国西部牛仔电影,还有《老人与海》等文学作品,都体现了这样一种个人奋斗意识。

  第二,独立意识。西方人独立意识较强,并且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冷眼旁观孩子摔倒哭泣,鼓励他们自己爬起来。小孩一到18岁就主动离家,自谋路。第三、创造意识。西方崇尚标新立异、不与人同。第四,权利意识。西方人权利意识普遍较强。

  西方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一直色彩浓重地描述着这种追求独立人格、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主义的画面,这一方面促使西方文化异军突起,人才辈出,成绩卓著;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意识形态的混乱,个人主义的无限膨胀。南京大学张风阳教授提出:“西方个性张扬(个人主义的张扬)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中国文化讲集体本位和人伦责任。儒家文化培育了中国人自施自律,集体本位的价值观,形成了中国人谦和、礼让、重社会责任的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它主张仁者爱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仁义礼智信;主张约束自己,三省吾身,达到至善;主张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等,强调在个人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在自己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优先尊重他人利益。这种价值观念一方面保证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使中华民族千年延续,但另一方面也禁锢了人的个体性、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中西文化也在不断的碰撞、渗透,并出现融合趋势,但基于历史原因形成的这些差异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还会继续存在。

  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的不同,由此产生的中西方文化也存在诸多差异,本文笔者试从中西方饮食,姓名称谓,社交礼仪,服饰,宗教信仰,迷信与禁忌七大方面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谔谔士

  于2007/1/217:05:29发布在

  凯迪社区>文化散论

  (中国)

  1思维——辩证逻辑、整体综合、混沌模糊

  、得意忘形

  2伦理——孝、孝道、孝文化,百行孝为先

  3道德——人性本善、仁爱

  4政治——王道、仁政

  5处世哲学——中庸、含糊、不偏不倚

  6人际国际关系——和为贵、和而不同

  7制度——三纲五常式稳固的等级制

  8价值观——群体高于个体,家庭家族高于个人

  9宗教观——祖先崇拜代替上帝佛祖真主等神崇拜

  10人性观——强调社会性一面,收敛克制束缚节制乃至禁锢人性本能欲望一面

  11音乐——幽冷娴静悠长简约

  12休闲放松——纵情山水,踏青‘咏而归’、琴棋书画

  13男女之爱——羞涩含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方)

  1思维——形式逻辑、分解分析、明析透彻、量化

  2伦理——有一般的孝敬,无孝道、孝文化

  3道德——人性本恶、原罪

  4政治——霸道、民主

  5处世哲学——彻底、明确、极端

  6人际国际关系——弱肉强食、丛林法则

  7制度——优胜劣汰、物竞天择式动荡的等级制

  8价值观——个人为中心、个体先于群体

  9宗教观——神崇拜高于一切人类

  10人性观——放纵崇尚本能欲望等动物性一面

  11音乐——交响摇滚热烈躁动

  12休闲放松——狂欢节式

  13男女之爱——大胆直露

  一孔一得之见,抛砖引玉之举。。。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是以群体为本位的整体主义,而西方传统文化价值现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个人主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两种文

  化价值取向在某些方面有互相融合的生长趋势.一是现代民主的发展取向--科举与选举的融合;二是现代治理国家的制度取向--礼制和法制的融合;三是现代国家权力制衡结构的发展取向--五权分立制;四是科学研究方式上的革命--"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融合;五是协同性思维的产生--整体性思维与个体性思维的融合.

  东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是在地理,是在人种,还是在上帝?这个追根溯源的问题,我无法回答。我想探讨的,只是科技革命开始自欧洲而非中国的原因。这一原因毫无疑问,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并且在之后拉大了这种差异。

  古希腊与古中国

  古希腊是城邦文明,而城邦的一大好处就是聚集了众多的人口。而奴隶制又将广大市民从日常劳动中解放出来。这些解放了的闲人们中,总有一些天生喜欢研究学问,热衷于思考古人流传下来的种种问题。民主的城市管理制度,又可以使他们自由地在城中集会演说,开展辩论。这大大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而古代的中国是以村落居多,城市则都是王城。村落里的要么如奴隶、农民终日劳动,要么无所事事如奴隶主、地主却无处与人交流思想;王城之中,要么研究如何升官发财,要么为人奴役、受着政治压迫。伟大思想的产生难上加难,其传播则几乎无法进行。

  中国与古希腊都是文明古国,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在这些文明中最具表象象征的就是他们的科技和艺术。科技,我将其理解为科学和技术。我认为,中国文化中更多的是技术而非科学,真正的系统科学起源于古希腊。中国古代发明创造众多,但受农业经济以及政府“重农”政策的影响,很大一部分的科技成就是与农业有关的。例如适合我国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令,各式各样的水车、播种工具。这些发明精巧绝伦,是古代人民千年智慧的结晶,但是,我国古代的科技不能形成一种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因此,不能称为科学,应该是技术。即使是某些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知识体系,但是却不具有代表性。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

  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研究万物本原的工作才会促使认识方法的提高,直至产生正确的认识方法------科学。

  我们知道,古希腊的大哲们,多数研究的是自然哲学,他们更乐于探讨的正是万物本原。他们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知识问题。这些问题和人息息相关。

  但在中国思想最活跃的百家争鸣时期,又有几家去关注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呢?我们的大哲先贤们研究的都是社会哲学,“争鸣”的都是些“齐家治国平天下”、“兼爱非攻”、“清静无为”、“道法者治”??我们与西方相比,在发展文化根基阶段,就已埋下了科技落后的种子。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有压迫就有反抗,不同形式的压迫产生不同形式的反抗。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压迫主要来自于统治阶级的压榨或民族压迫,属于社会关系范畴。而儒家思想(并不等同与封建礼教)作为一种自有其道理的处世哲学,对人来说,算不上是过于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压迫。并且儒学不是宗教,也不要求每个人都将其作为一种信仰,只有当一个人想要当官发财时才会自愿的研习之,而且对于很多人来说,它是帮助人改变命运的法宝。因此人们首先反抗的,总是压迫感更强的东西——过度剥削和民族压迫。其结果不外乎是改朝换代和一段时期的轻徭薄赋。如此轮转反复,直到西方的枪炮敲开我们的大门,让我们的有志之士看到,哦,原来还有民主、自由和科学!

  而处于宗教压迫下的欧洲民众则更在乎他们思想上的重压。这一压迫使欧洲人开始思考宗教的真伪,而这一过程中,就产生了对哲学、自然、人的探索,出现了天文、物理、数学、化学、生物等一系列学科,让科学出现在人们面前。

  中西文化差异之我见

  2011-08-0801:05:01|分类:

  学术文章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从直观表面来看,中西文学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文学体裁的差异上.中国文学在"意境"说(重表现)的文学理论的影响下,自古抒情性文学体裁就十分发达;与之相反,西方文学在"典型"论(重再现)的文学理论的影响下,则是叙事性文学体裁较为发达.究其原因,这主要是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直接造成的,它首先主要表现在双方的语言观(言意观)上.这就是说,导致中西文学巨大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乃是中西语言观(言意观)的不同,也即言意观的不同。而事实形成东西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差异也是精彩纷呈的。

  一:中西文化中人们关于自然界和世界观的不同认识造就了不同的文学差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即所谓“靠天吃饭”。农业、土地与民生息息相关,所以就形成了“天人合一”这一中国文化的精髓。即把人与自然视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类文化与天命自然统一。

  这种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使中国人习惯于崇尚自然、行于自然;不违天命、顺其自然的处世哲学和宿命论,而在人与天地万物协调共存的世界中,则存在着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发展变化。中国的儒家与道家哲学就深深体现了这种观点。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于道”等,这就是汉民族的循回式思维方式,比如在语言表现法中有回环式: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及递进式表达: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以,中国人表达事物总是按时间和事理发展顺序由因到果、由先到后、由大到小进行阐述,这种思维模式可称为具体一般型表达。习惯于问题解决型模式),它们不仅在语言上如此,在文化艺术、经济活动中也都占有统治地位。也就是说中国人擅长具象思维。

  西方人恰恰相反,他们一向将人与自然分隔开来,认为思维是独立于自然之外的客观事物,讲究“人物分立”,人能够通过斗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中西文化的不同,根本上体现的是世界观、宇宙观上的差异。在中国,一般把宇宙的起源和发展视为一种健动不息的自然过程,而人则是宇宙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要适应宇宙的流程,也就是“天人合一”。使我们的古先帝西起沙漠东至大海将沿河流域的人民在治水斗争中凝聚一起形成了一个伟大的民族,铸造了一个治水的伟大时代,造就了一种古老的东方文明。而在西方,却试图为宇宙寻找一个不变的绝对存在,并从这种绝对存在出发规定万事万物的基本性质。作为西方文明源头之一的犹太——***神学,就把上帝作为时间和万物的创造者,是上帝拯救了诺亚,从而演绎了西方文明。

  这种突破原有平衡取得新的跃进和突变,是西方文化的突出特征。因而在哲学上表现为充满躁动和遐思,在文学上对骑士精神进行歌颂,在艺术上张扬运动精神和阳刚之美。而在思维方式上则表现为片面的掘进,用哲学家的语言就是一分为二,同中求异。这凝聚了东方文化典型的思维特征为综合,积淀了东方文化的核心为稳健和娴静,用哲学家的语言就是合二为一,异中求同。因而中国哲学的整体观念年深日久,中国文化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成为底蕴,中国美学的阴柔之美成为崇尚。它就像大海深处,有美丽的珊瑚,飘曳的海草,也有悠闲的海鱼,同波涛汹涌的海面相比,构成了一幅娴静多彩的图画。这就是东方文化的境界。

  从深层次看则体现了西方文化讲究天赋人权,强调个体本位,张扬主体性,而东方文化更强调礼治,讲集体本位和人伦责任的差异。西方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从古希腊文化的民主思想,到文艺复兴发展到极致,色彩浓重地描述着追求独立人格、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主义的画面。这一方面促使西方文化异军突起,人才辈出,成绩卓著;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意识形态的混乱,个人主义的无限膨胀,形成了自我表现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而中国自省、自律,从集体本位主义出发的礼治思想和重义轻利的文化观,形成了中国人谦和、礼让、重社会责任的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这种文化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妇随的外儒内法的社会结构和人伦责任,一方面保证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使大民族千年延续,但另一方面也禁锢了人的个体性、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的建立。此外,西方重横向夫妻关系,东方重纵向血缘相承。

  二:中西文学的差异是中西文化的差异造成

  历史潮流中的文化差异造就了中外的文学差异。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文学侧重于封建与封建实例以及冲破牢笼追求自由,例如《西游记》、《红楼梦》等,当然了中国古典小说很出色的还有讽刺小说,如《儒林外史》……但到了近代由于中西文化的冲撞以及国家的巨大变化,使得文学形式有了很大的转变,作家们更乐于表达他们的愤懑,还有对社会现象的抗议。而对于外国文学来说,他们都比较近似于哲学的、“空想的”、……当然了,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特别是政治背景的不同,外国的文学表达形式还是有一定差异的,但有一点他们都比较追求人性的解放,导致了他们的笔法也都比较。

  三:中西方人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造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据最新阅读调查,最受读者喜爱的中国作家依次为金庸、巴金、鲁迅、琼瑶、贾平凹、老舍、古龙、冰心、余秋雨和曹雪芹。当然文学史另有五四新文学以来“10大家”的几种排名,几乎所有的中国文学机构、作家批评家、读者都以为,诺贝尔文学奖应该给“以其文学成就来看最有资格”的那一位,所以上个世纪80年代发生过100人提名巴金、艾青这种在西方看来近乎闹剧的中国特色的“提名”,近年海外华人又炒过王蒙等人。

  但诺贝尔奖和许多西方的文学奖恰恰不给这类“总分最高”的作家。虽然巴金总的文学成就可能更显著,但假若当年有人提名李劼人《死水微澜》,却更有可能获奖。只要那些西方评委认为《死水微澜》的艺术成就高于巴金的《家》或者具体的某一部长篇就行了。换句话说,外国的文学奖给的是一线或接近一线作家中写出一部出类拔萃作品的那一个。而不像我们那样“选”一个文学代表人物。

  诺贝尔文学奖不给文学流派主帅只给偏将是有迹可寻的。比如法国“新小说”派,最有代表性的领袖公认是罗伯-格里耶,结果获奖者是西蒙;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最有影响力的本来是博尔赫斯,但马尔克斯凭借

  巨著《百年孤独》夺冠;“意象派”的创始人、写出长诗《比萨诗章》的庞德是不会得奖的,反而是他帮删改的《荒原》成就了其作者艾略特。除了政治因素,在文学观念上,西方人看中的往往不是从已有的文学里学会了什么而是提供了新元素的作家,更看重一部拔尖的作品。打个比方,他们不给“总分状元”,只给“单篇”状元。

  这跟东方思维比较“大一统”,西方比较强调“个人”有关系。例如翻译,中国介绍西方某国的诗歌,翻译家一个人恨不得译完该国的代表诗人。而外国介绍中国当代诗歌,翻译者只译他个人喜爱的几个诗人的诗,而并不管这个诗人在中国是不是在所谓公认排名最前面的几位。

  最近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获诺贝尔文学奖,但号称“和他很熟”的中国人在书店里却卖不到他的书。按照市场嗅觉敏锐的中国书店的常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书,一般在其获奖第二天就会出现在书店一楼最显眼的位置,甚至给予专柜的待遇,但是克莱齐奥没有。不是书店不想卖书赚钱,而是实在没书可卖,因为就在并不遥远的2006年,一些书刚刚被出版方收回,化了纸浆,重新变了纸拿去印书。因为克莱齐奥的书,实在不好卖。

  事实上在中国,诺贝尔奖和图书销量越来越没有关系这个现实,正在被广泛认同。

  有意思的是,克莱齐奥在国外很受欢迎,尤其在他的祖国法国。这就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吧,西方作家的一些思路和表述,是东方人理解不了的,不理解就读不下去,人家才不管你是不是诺贝尔奖得主。

  我们根据中西文化差异的源头,启发我们思索走向西文化的特质和精髓,促使我们相互借鉴、彼此“扬弃”。使“娴静”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跃动”的西方文化相映,使东方的责任意识和西方的权利思想相辅,从而生成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图画

篇五: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第五章

  西方文化和艺术的精神特质

  文化和艺术是人类的心灵世界的表达,西方与东方的中国大不一样,西方人从一开始就认真地讨论“世界是什么”、“世界从哪里来”、“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等问题。他们愿意用完美庞大的体系一次性、全面地解释清楚世界的内容结构和来龙去脉。因此,西方人构筑了一个庞大、严密、分工明确的科学体系来一层层、一步步揭示世界。在西方人看来,人类似乎可以理性规划并建设地球的未来,人类可以自觉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然而,现代人类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大都在转化为造福人类生活的工具之前,快速地转化为自我屠杀的方式。而那些改造世界的“工具化理性”和“理性的工具”则快速消耗着人类居住的星球的能源和资产,迅速恶化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于是,人类的理性可信度在现代的西方受到怀疑,心灵体验逐渐变得复杂和混乱,西方文化艺术开始变得标新立异、奇形怪状、花样百出。由此,在西方的思想史上,人类的高贵与独特渐渐被剥夺、消解,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当代文化和艺术就像心灵的镜子,映照出不再“和谐”与“典雅”的一系列心理状态。

  第一节

  西方艺术的文化社会背景

  每一个文化问题都会涉及艺术史的知识,而且与思想背景、文化观念、社会情境、价值态度、技术手段等因素密切相关。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但在世界各民族中,理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却互有差别。古希腊人建立的人本主义世界观和理性主义思维方式是西方文化的传统基因。古希腊人征服自然的经验中逐渐认识了自然的规律,并从混沌的自然现象中看到了宇宙秩序的表现形式。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2-507年)把一切自然现象归结为数学的法则,从而建立了完整的理性主义思想体系,并为西方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理性主义基调。

  一、西方传统写实主义的文化背景

  图5-1米开朗基罗《创造亚当》

  古希腊人对数学的信仰表现在其文化的各个领域,这一信仰在艺术中更是得到了突出表现。古希腊艺术家根据数的规律,赋予艺术作品比例、大小、结构和节奏等要素。在古希腊人看来,一个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而“美”就来源于比例的和谐。这种几何标准成为西方形式主义美学的基石。

  对于西方人而言,理性主义是一种融入血液中的难以改变的遗传基因,探索未知是一种本能的“内在需要”。在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人建立的理性主义观念体现为对自然科学原理的研究与运用,并由此经过数百年艺术家们的不断探索,在对透视学、人体解剖学的深入研究的条件下,西方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写实艺术表现体系。这种艺术追求逼肖客观自然物象的“幻象”,忠实“逼真的再现自然”的信念。

  但随着19世纪光学研究的新成果的出现,即色是光的产物,物体的颜色是由于光电照射而产生,受不同光的支配,同一物体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这一时期出现了印象主义,信奉光学研究的成果,着眼于表现自然物体的外观在人的视觉上留下的印象,焦点透视的准确性被忽视,物象实体和细节描绘的精确性被降低。由此使西方传统写实艺术体系出现了裂缝。

  二、西方现代形式主义美学观与工业文明

  图5-2达利

  图5-3达利《记忆的永恒》

  《记忆的永恒》是萨尔瓦多·达利在1931年创作的油画作品。画面描绘三个停止行走的时钟被画成像柔软的面饼一样,一个叠挂在树枝上,一个呈90度直角耷拉在怪气的生物上,还有一个软表搭在怪物旁边的平台上。在荒凉的海湾背景下,像是一个时间已经绝对停止的世界。达利称自己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自己的梦的每一个意念的结果。

  众所周知,人与自然、人与人(政治)、灵与肉(宗教)这三重关系,既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全部内容,也是人类所有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主题。随着历史的发展,在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历史演变,到资本主义社会,西方进入工业文明阶段。此时,宗教已被抛弃——德国哲学家尼采作出了“上帝死了”的宣判,民主政治得到实行——经济发展成为人类面临的核心课题。因此西方现代文化不再以表现神话和宗教为主旨,也少有表现社会和政治内容,而是将探索自然奥秘作为中心主题。于是西方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抛弃、对新的艺术形式的追求成为必然。

  其中,在色彩心理学的基础之上,野兽派通过形与色的经营追求纯视觉的美感和愉悦。而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所表现的就是爱因斯坦所发现的相对论空间。二者都是对西方传统空间观念的背叛,反映了现代人西方人观察世界的新方法。超现实主义依据佛洛伊德的“梦幻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建立的一个非理性主义艺术流派,表现虚妄无凭、荒诞不经的梦境,但实际上仍然是真实与幻想、理性

  与非理性的对立统一体。超现实主义艺术的目的在于探索作为“内在自然”的人类生命的奥秘。事实上,西方现代文化艺术的非理性表达,正是源于其理性的哲学思考,艺术家们的偶发行为的背后存在着清醒的意识和明确的目的性。

  从立体派开始,西方现代艺术不仅将一切与机器工业文明密切相关的运动、力度与速度等因素作为一种美学追求,而且直接将机器作为文化艺术的题材。现代科技文明正是来自西方人对科学主义的信仰与热爱,不少艺术家本身就是名副其实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20世纪最典型的艺术样式是抽象主义作品,揭示的是人类肉眼看不见的宇宙的宏观和微观世界内有的真实,充分体现了西方工业文明时代的特有文化内涵,是西方人站在人本主义立场上,以理性主义的眼光来观察、认识和探究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代表了西方人借助科学手段探索宇宙及其奥秘的新成果。

  “求真”是西方现代文化艺术的本质特征。西方现代文化艺术与传统文化艺术的根本区别不是风格的不同,而是在于两者关注人类的生命课题的不同:现代文化艺术摆脱了政治、宗教的束缚,只关心自然性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文化艺术从来不只是被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记录人类生命状态,它总是主动地变革现实、表达人类的生命意志。

  三、西方后现代艺术与自由民主思想的实现

  在西方,一个事物名词前加上“后”字前缀,不仅有时间上的位置关系,在词义上亦具有了反对的性质。与现代艺术相对,西方后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思想背景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1.回到具象。当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度发达导致生产力过剩的时候,西方人的科学崇拜意识便日渐淡化,抽象艺术随之受到冷遇,而关注心灵、关注社会的文化艺术创作重新得到提倡。

  2.回归大众。“人人都是艺术家”,从孤芳自赏的象牙之塔中走出来,从自我中心主义的圣坛上走下来,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全心全意地与社会合作,竭力消除艺术与大众的距离。

  3.多元并存。统一的标准,规范的风格及确定的形式都不复存在,后现代艺术走上了一条反对极端、追求折中、不尚单一,提倡融合的多元化道路。由于不再有统一的样式和共同的风格,因而也不存在至尊的权威。有人说,现代艺术遵循的是君主等级制,只有到了后现代主义时期,文化艺术才真正实现了自由民主体制。

  思考题:

  1.说说西方传统写实主义的文化背景

  2.简述西方当代“人人都是艺术家”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第二节

  西方艺术的精神特质

  我们把西方的文化艺术的发展分成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反映着人类心灵的现实,展现出西方文化美学思想的不同标准与追求。

  一、阳光:西方早期艺术的纯美和童真

  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提出“美是数的和谐”,亚里士多德提出美的本质在于“整一”。这一时期哲学家们对艺术精神的普遍观点都是崇尚着和谐、整齐和简单,成为西方古典艺术追求的目标,生成和强化整一的条件是:秩序、匀称、明

  确和完整。所以,西方古风时期艺术的精神特质安宁和单纯。因为,此时的艺术还没有技术和表达方式是自觉,没有心灵叛逆,没有精神的痛苦挣扎,有的只是潇洒自在、自由驰骋,宛如鲜活的生命在苏醒,有的只是简单的和谐与美丽。

  在古希腊美术中,静态的和谐制导古风时期的美术有一种严谨的壮美,而动态的和谐制导西方古典时期的美术呈现一种动态平衡的壮美,就像《掷铁饼者》如此大的动态,亦不失稳重和自然——安静平和的心灵追求,使得西方早期艺术在表现激情时也不会走向崇高或者丑陋。

  图5-4古希腊雕塑《休息》

  二、虔诚:西方中世纪圣神的崇拜和信仰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67年)数百年后,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延续至文艺复兴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止。这是宗教统治一切都时代,这一时期的艺术充满宗教的神圣意味,透露着人类对上帝或他者的迷信和崇拜。

  这种充斥宗教情怀的东西其实在古罗马时期就显现出风貌,他们用万神殿创造一个内部环境,通过与外部世界的隔绝,建造高高伸展的穹窿和天界神灵心灵相通。这种建筑方式,在中世纪的***建筑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中世纪的艺术,不仅在内容上表现宗教主题,而且在表现形式上同样弥漫着浓郁的宗教气息,充盈着虔诚的信仰与歌颂,因而就是表现沉重的悲伤亦不会过于猛烈和张扬。这个时代,神性的光辉、信仰的虔诚掩盖了人性的美丽,长期而集中地表达信仰,逐渐使艺术表现变得单调、空洞、呆板,更重要的是人类的精神被神性压抑甚至戕害。于是,在宗教势力略显疲弱、市民阶层稍有壮大之时,文艺复兴全面展开,人类自身的魅力逐渐灿烂展开。

  三、古典:文艺复兴对人性的推崇和表达

  文艺复兴是在14世纪的意大利开始的一场复杂的文化运动,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主要特点是:全面复活古代的意趣和志向,在艺术方面成为人类进步的发动机。因此,“复兴”社核心,这时的思想和艺术追求自觉地与中世纪一刀两断,而与古代传统一脉相承,艺术的表达手段和技巧成为艺术家们有意的探索和尝试。

  文艺复兴的主旨是复兴古代艺术风格以表达“人性光辉”,科学精神、理性思想、对人的表现成为文化的主流。实际上,文艺复兴就是一场艺术家们具有“自觉意识”的运动,“理性”成为人类新的骄傲。

  值得一提的是,文艺复兴是艺术实践的繁华年代,艺术创作表现出的非凡才能和成绩至今仍无法超越,但在美学理论上却没有非常突出的观念和成绩,我们只能在一些作品或者言论中找到这些美学意图来了解其精神特质:1.通过艺术向神学示威;2.通过科学研究更细致地模仿自然;3.为诗歌不再屈从神和教会的独立性做辩护。

  四、浪漫:18-19世纪欧洲的积极和自信

  18-19世纪的欧洲,在理性主义被极力推崇的光辉之下,在对人类自信满满的感觉下,人类的情感爆发出激情热烈的画面和姿态,充满了美好而大胆的想象,场景和技巧都显示出对人类能力的充分自信,即使是表达悲伤和苦难,也流露着恣意的想象和自信的描绘。

  浪漫主义反映在艺术各个领域,其产生的哲学基础是当时流行的德国古典哲学和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空想社会主义。它强调主观、天才和灵感,强调人性的自由和解放。浪漫主义是人类一次狂放不羁的精神盛宴,因此,在艺术上表现出对古典专制的“逆反”,抛弃了希腊、罗马的古典范式,宣告人和人性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都地位。

  在艺术创作上,浪漫主义表现出对于历史的兴趣和对社会现实中重大事件的关注,同时受风靡一时的东方时尚的影响,还表现出对东方异国情调的向往。强调艺术家的主观创造性,反对纯理性和抽象表现,强调具体的、具有特征的描绘和情感传达;反对类型化和一般化,主张个性化;反对用古代艺术法则束缚艺术创作,主张自由奔放热情的主观描绘;反对刻板的造型和过分强调素描为主要造型手段,强调光和色彩的强烈对比;构图的自觉性更加明显,画面变化更加复杂多样,在空间的处理上充分展示力量的平衡和呼应,以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抒发艺术家的美学追求和社会理想。

  图5-5德拉克洛瓦《萨达纳巴尔之死》

  图5-6鲁本斯《抢夺留西帕斯的女儿》

  五、现实:西方18-20世纪的揭露和批判

  这个时期正是西方开始残酷而不公的原始积累的殖民主义时期,以金钱为代表的利益成为驱动人们行为的最有利工具。西方社会开始显出深刻的矛盾,这些矛盾彰显着理想与现实、美与丑、善与恶的对立,生活的动荡使人们开始怀疑人文主义理想的存在,开始明白自己的贪婪、无耻、阴暗和残酷。所以,带有批判和揭露意味的现实主义,在此时期出现并繁盛,激情满怀的浪漫时代被一个冷静的现实表达所替代。

  现实主义是人们通过对世俗和现实的日益细致的观察,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也逐渐清晰和深刻,于是,“真实感”代替了对理性的盲目推崇,也代替了对感性的热烈迷恋。艺术家们开始了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展现,这意味著,人类的理性

  学会了通过自己的眼睛“直接看到”生活的现实,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

  六、荒诞:西方现代艺术的怀疑和失望

  进入20世纪,西方战胜神性的喜悦早已远去消散,对理性自信而引发的激情也逐渐冷却。进入当代,两次世界大战,摧毁着人们的肉体、生命和家园,同时摧毁了人们对人类理性的最后信任。因为当人们给理性完全自由的时候,却引发了混乱和荒诞。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拥有了“苦恼”,残酷、丑恶、贪婪,现实的恶劣充斥着人类的心灵。于是,整个现代艺术忽然变得纷纷扰扰、五花八门、莫衷一是。各种主张、各种流派、各种方法层出不穷,再也没有能够统一人类精神世界的思想或信仰,每一个灵魂都面临着解放的狂喜和迷惘。每一个群体都选择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人生的理解。

  现代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日渐多变甚至夸张怪异,宁静、典雅、优美、温和的画面和情绪一再被分解破坏。也许,只有这种叛逆的形式才能准确传达乖戾的现代心绪。同时,艺术在内涵上也开始刻意追求意义的消解,平面化、复制化、破碎化成为自觉的追求。

  至此,人类心灵完成了一次最彻底的精神解放,只是,这解放同时也意味着被流放。

  图5-7波普艺术《玛丽莲·梦露双联画》

  图5-8毕加索《梦》

  思考题:

  1.简述西方艺术的精神特质及其流变。

  2.在科技越来越发展的今天,美术与科学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他们是怎样互相作用和产生影响的?

篇六: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中外文化比较

  中外文化比较所说的是中国同西方一些国家在文化等方面的不同。我认为中外文化最大的差异在于他们的人文与审美观念的不同。

  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起源不同,又经历了相对封闭而又漫长的发展过程,所以在对事物的认识和自身的思考方式等方面中外文明有着较大的不同。

  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经历了许许多多朝代的更替,其中对中华文明发展影响最大的便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重视“德治”,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思想对古代封建统治影响很大,很多朝代都将其视为正统学派而加以传播,导致儒家思想在中国人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在现在中国人身上仍然能看到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影子。

  儒家思想本身有着许多不可取之处。首先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正是这种老套而又古板的政治理念,造就了不平等的社会。二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种封建的等级制度是儒家思想更为“卑鄙”的“三纲”理论,它把人分为了三六九等,而这种划分是与生俱来的。甚至到今天,在中国农民的孩子一出生就是农村户口,在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生存和发展机会都远不如城市户口的孩子。这种论出身,论血统的伦理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遗存。第三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种看似合乎礼仪的规定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活动。而在真正的民主社会里,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所指明的条款,人们就可以做他们想做的事,看他们想看的东西,说他们想说的话。最后便是以期盼明君来麻痹人民。在古代中国,当权者不是来自人民的授权。如果遇到一个暴君,受苦的便是人民。就算是遇到一个君主修身养性,可谓“明君”,但他仍然是一个独裁者。再加上历朝历代的更替都要经历一番血

  雨的洗礼,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难。世界上也有不靠血腥镇压,不用靠屠杀人民,不用靠恐怖统治而上台的政府,但这些政府多数出自不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欧美国家。也许这些国家的统治者自身涵养并不高,但国家可以治理的井井有条,这正是民主制度同专制制度的天壤之别。

  当然,儒家思想更多的不是这些不可取之处,它所强调的“善”、“仁”等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时,儒家思想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导致了民族创新能力不强,这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上从领先到落后的原因。

  我们再来看看西方的文化。西方的文明主要来自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文明三大源流。这三大文明才百川归海,汇入西方近代文明之中。所以说,西方文明是一种多元文明。西方文明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多元文化的融合使它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这也使它充满活力与生机。西方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崇尚自由。在西方文化中,“自我”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强调个人自由,不受约束的观念使他们的思想更加开放,创新能力更强。这便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最大的不同之处。

  中西文化的区别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体现出来。例如饮食习惯、交流方式等等。这里就以中西教育的不同来谈。中国的教育注重的是给学生们不断地灌输知识,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个学习机器。而西方的教育所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的才是真正的学生教育首先是一个名族的希望,有希望的民族一定是能够不断创新的民族,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教育可以说是失败的。中国的学生从小就喜欢遵循“规则”、“标准”。这本身没错,但是刻板的遵循原则就使得他们缺乏大胆的想象和创新。这与长期形成的教育模式有关,也与中国文化的那种“保守”有关。但可喜的是,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创新精神也被我们所提倡。这也是世界的文化融合所带来的结果。

  而中国文化中的这种保守也有一定的好处。中国人有钱总是喜欢存起来,存在银行中才觉得踏实。中国人一般不会贷款去买房,去买车。

  而西方的消费观念与我们不同,在他们看来贷款买房、买车是一件很普遍的事,他们习惯以“享受”为先。正是西方人的这种“超前消费”的理念才导致了今天的经济危机。因为从很大程度上讲西方社会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一种关系上的,而这种信任一旦出现问题,其影响就像多美诺骨牌一样使西方经济遭受重创,使如今西方许许多多的人失业甚至无家可归。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别还可以体现在语言上。语言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字音、字形还是语义中外的语言都有很大区别。第一,语音的差别。汉语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单音节,一个音一个字,或者一个字一个音,而且大部分都是开音节。另外,汉字每个字有韵调,有“一二三四”声,很规则,而且声音很响亮。西方的语言文字主要是单音节,同时还有多音节的,这些多音节词成为与中国语言文字区别的关键特征。此外,西方语言文字还有轻音节或是重音节,用轻重音表示语调。第二,字形的差别。我们注意到,汉字的结构是方块型、建筑型,是立体的,笔划上下左右都可以通,象形的味道非常浓,它诱导我们把字本身和外部自然界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说汉字是自然界存在外貌的浓缩和简化的形式。西方的文字是符号化的像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的文字,实际上是一种逻辑联系,即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很强的人文性,把人的轨迹打在文字上面。中西两种文字的外形的差异,造成了不同文化的潜在因素。西方很多语言学家认为,汉字或汉语是一种描述性、艺术性的东西。因此,中西两种文字系统的差别表现在诗词上是一目了然的。第三,语义的差别。中国文字和印欧语系文字语义上的差

  别,来自于语音和语形的差别。还是以诗词为例,中国文字的多义性造成中国文化的概括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西方语言文字,定义性的功能相对强一些,由于条分缕析的能力强,就会促使人们走到求真的路上去,尽量模仿自然。因此,西方文字表意精确性比较高,这也造成西方文化的精确性。

  这种种问题和中外文化的不同有着很大的关系。虽然中外文化之间有着这种种的差异,但在如今这个信息交流越来越快捷、越来越频繁的社会,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也越来越深入。民族与国家的接线慢慢被淡化,中外文化的差异在慢慢缩小。但是,这种差异是不可能消失的,现在各个民族之间还是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的。

  ——511

  语教2班

  余丽琴41号

推荐访问: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精确性 体现 文化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