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建立理念指导下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7篇

建立理念指导下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7篇

时间:2022-11-15 16:2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建立理念指导下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7篇建立理念指导下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张双德  田禾彦  来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立理念指导下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7篇,供大家参考。

建立理念指导下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7篇

篇一:建立理念指导下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张双德

  田禾彦

  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31期

  摘要:在认真分析办学特色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立并践行了培养目标,即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实现上述目标建构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三位一体

  作者简介:张双德(1968-),男,湖北应城人,武汉轻工大学教务处,副教授;田禾彦(1967-),男,湖北宣恩人,武汉轻工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湖北

  武汉43002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24-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学校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品质特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以宽口径、重应用为原则,构建并完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培养体系;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构建并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及大学生各类科技文化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培养体系;以成人教育、成才教育为目标,构建并完善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有机结合的素质拓展培养体系。加强“三大培养体系”之间的相互协调与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在知识应用、实践动手、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能力,全面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高等学校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使学生由内而外地把其自身潜在的能力和素质激发、引导、显现出来,并实现心智、人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强调学生知识的“应用性”,即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另一方面要强调学生的“创新性”,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是高等学校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并形成与该目标相适应的育人理念、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人才培养过程等学生接受教育和进行学习的一个综合环境。武汉轻工大学在认真分析办学特色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立了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篇二:建立理念指导下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

  协同理念下的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普通高校始终是地方区域人才的培养基地,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发展,始终是高校的责任和使命。如何探寻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一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路径,是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始终思考的问题。人才培养不仅仅是高校单方面的责任,只有高校、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多方合作才能为地方输送优秀的人才。实践结果充分表明,协同理念下的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培养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既提升了学生就业、发展空间,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同时也为高校与企事业单位搭建了科研合作的平台,使得高校教学走向了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高校与社会不再被围墙相隔,高校应多掌握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办学空间、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标准等与社会不断开放和交融,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略,以适应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不断需求。通过协同理念的推动,处理好社会与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同,以产、学、研为切入点,处理好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协同、高校与企业的协同、理论与实践的协同、教学与科研的协同、教师团队的协同、课内与课外的协同等。通过协同理念下的人才培

  养模式,更好地向社会培养和输送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一

  协同创新理念和协同教学的由来及其意义

  1协同创新理念和协同教学的由来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协同概念就是从古希腊语中借鉴过来的。它的出现标志着开放系统中大量系统之间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整体与片段的合作。近现代以来,协同学则是由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赫尔曼·哈肯在研究激光理论的基础时,于1970年初提出来的,并于1997年正式面向社会。它的研究内容,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还包括社会科学。而协同教学则是由TeamTeaching翻译过来的,是协同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研究。

  美国华盛顿大学夏普林教授,当今“协同教学之父”,他对协同教学有着自己的定义:首先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教师、学生和助理人员,在两个或者多个教师的相互合作下,相同群组学生的部分或者全部教学。同时,他还提出协同教学的三个明显特征:第一,在同样共同学习的学生群组里,教师则跟他们有非常亲密的关系;第二,必须是有两人或者两人以上的学生和老师共同组成;第三,教师可以根据一些特殊情况,具有多样、多变化的分配手段和权利,例如学生、时间、空间或者分组等。

  2以协同创新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义

  美国就是协同创新的典型。作为发达国家领头羊的美国而言,其协同创新发展比较早,经验也相对比较丰富,主要合作模式就

  是以“硅谷”为代表的工业园区,主要通过法律法规完善的专利许可、工程研究中心、技术转让等形式来实现。

  随着协同创新理念和协同教学思想由国外的传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赋予了协同创新的新理念和新含义,指出协同教学具有涵容性、连续性、系统性等特征,便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教师教学和科研的双赢。面向区域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使命,也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宗旨。人才培养质量不仅取决于教学系统纵向的组织和管理,同时还取决于相关的横向系统。可以说,人才培养质量是一种多方“合作生产”的结果。因此,构建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各种资源和要素围绕人才培养发挥积极作用,协同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确保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高校培养的人才,为其能适应当今社会高速度发展的需求,需要高校、政府与市场不断联系与交融,地方高校只有做好传统教学思想与现代教学理念的协同与创新;做好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同与创新;做好科研院所与地方高校之间的协同与创新,做好实践与理论、科研与教学的协同与创新,才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

  协同创新深刻反映了当代科学发展的总体态势,“协同”可以包含多种形式,跨区域、跨国界、跨学科等。近几年,随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核心概念的推广普及和协同创新合作的有效开展,高等学校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通过协同理念

  的运用,保证了教师与企业、公司之间的横向联系;提高了教师理论联系工程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教师课堂的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上课质量和理论、实践能力。教师思想上开始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变灌输为引导教学,带领学生深入厂矿,开展综合性实验和科研项目开发。高校只有结合自身办学的特点和教学特色,在课堂上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调动起来,并通过协同其他学科进行交互学习,相互借鉴,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早日成为具有工程师素质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国内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2011年北京邮电大学联合其它11所高校共同组建的协同创新联盟,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全方位高校联盟。随着协同理念的深入和推广,省内外高等院校校企、校际之间的联盟与合作、专业联盟与合作、学科联盟与合作层出不穷。校企、校校通过多方位的协同合作,创建根据自己学科、自己行业相关的产业链,在扩大协同创新模式下,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多方互赢”的理念,全方位进行人才协同培养,使得高等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由此高校将收到巨大的社会影响和效益。

  二

  协同创新理念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困境

  高校在跟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实施时,为了更好地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随着合作项目进入实质性的研究和拓展,影响企业和高校协同构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困境也开始慢

  慢浮现出来。尽管协同合作对于高校人才的培养和社会服务都有双重好处,但是具体操作和实施起来还有一些困扰和困难,需要各方正视问题并加以完善解决,具体问题如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思想观念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他们作为教师授课非常认真负责,但却很少关心和清楚学校的生存与社会休戚相关,自己所讲的内容是否陈旧,能否跟上先进技术的发展,培养的学生是否受到企事业单位的肯定和欢迎。

  2高校一些关于教师职称晋升的制度

  高校跟高中不一样,在高中教师的业绩跟学生的成绩及录取的学校关系很大。而高校则不然,高校教师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并不能直接反映教师的业绩,高校更看重的是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尤其是高校教师为了晋升职称,都在写论文,申请各级项目,很少去关心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除了不得已地上课,就是在写论文、申请专利、申请项目等跟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而很少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更难得关心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是否适应当前人才的需求,更难得去关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问题。

  3高校教学周期时间较长

  由于高校课程安排的比较多,高校教师不是在授课,就是完成出题、考试、判卷和成绩登分等后续工作,很少有时间深入厂矿企业了解专业技术的发展状况,更难了解企业急需什么样的专

  业人才,从而就把校企合作当成一句空话,没有一点实际效果。

  4团队合作不默契

  高校教师之间的联系很少,自己上自己的课,由于职称竞争关系,处处只想自己的利益,教师之间也很少有交流,大都以个人申请项目,没有团队意识,也很难为企业做出较大的贡献。

  5教师的自身水平不够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许多行业的标准及技术已经更新,但很多高校教师仍停留在以前的技术层面,给同学解释不到位,同学理解不了,就很少能将新的技术运用到生产实际中。

  6教师的心态问题

  许多高校教师跟企业合作,都是为了自己的项目和课题,从来没有为学生和企业的利益长远着想。由于教师的工作环境比较优越和轻松,而企业现场的环境比较恶劣,他们很难驻守在现场和企业技术人员、工人打成一片,也很难与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高校一直是人才的聚集地,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首先要从管理者和教师的思想、观念和制度上进行转变。教师要走出校园,走进企业与社会,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与时俱进,走多渠道融合与协同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高教教师才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道路上发挥知识分子的优势和潜能,在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

  协同理念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当前,各高校积极行动,开始制订相应的协同创新计划,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扩大各种类型人才培养规模和层次。高校要针对企业对人才培养需求和实践能力的强化进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调整和改革,要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动态调整课程体系和课程大纲,制定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协同创新模式,克服传统教育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弊端,为学生营造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環境,以自身办学方向和教学特色为路标,强调学生创新精神与务实能力的培养,加强和突出实践型教学以及学科交叉等教学环节,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1建立高校合作联盟,创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平台

  经过联盟和平台建设,可以更好地分享各自的教学资源,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借鉴兄弟院校之间的教改思路和情况,熟悉企业对人才的计划需求以及产品、技术的需求信息,同时也便于互相发布毕业生资源,企业人才需求计划,实习资源等信息,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全共享。

  2构建高校与企业的协同机制,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可以聘请一些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与高校相关专业负责人、优秀骨干教师,组成高校专业人才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关于高校人才培养的专题研讨会,分析当前时间段内行业内的一些领先技术。通过交流,高校可以根据市场及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根据

  市场适当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通过市场调整教学计划和授课内容,不仅教学相长,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同时保证毕业生在短时间内与企业和社会对接,实现由在校学生到企业技术员和工程师、管理者的转变。

  3建立企业实习基地

  无论是读多高的学位,最终都得毕业走向社会;在学校学的内容再多都是为了学以致用,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上再多的课程,不动手操作实践,都是纸上谈兵。通过如长春一汽、中石化、中移动、三一重工等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实习基地的建立,保证了学生实训、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诸多实践环节的完成。通过参观、上岗实训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信心,企业现代化的生产规模、流程和自动化生产线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再通过企业工程师的现场授课,将课堂理论与实际完全统一起来。现代化的生产线是学校不可能提供的,而生产实习基地的建立,为全国高校学生提供了巨大的实训学**台,发挥了卓有成效的作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举办技能大赛

  通过举办技能大赛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比赛中的问题或者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课题,或者由参赛队伍拟定的实际生产课题。例如,在自动化专业中,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西门子杯”、“台达杯”等全国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都深受全国自动化专业

  的教师和学生所瞩目,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比赛、论坛、企业参观和学习交流,增强了校际之间、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文化、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为毕业生搭建了就业平台,有的学生通过比赛直接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通过比赛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产品设计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生为了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激发了解决问题和学习的潜能,又把以前学的专业课重新梳理起来,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5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高校老师一般情况下都特别忙碌,很少有时间大家坐下来进行交流与合作,通过协同理念,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教学与科研合作,增加互信,为教师营造了更加愉快的教学和科研环境,也提高了教师为学生的服务质量。

  实践证明,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了学校、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以及校际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教师、网络、实验室设备等资源的有效利用。协同创新理念使得学校、企业各方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同时也有效地推动了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合作和成果转化。协同理念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逐步成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流,并将有力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的就业与有效利用,在高校教学改革和建设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应用前景。

篇三:建立理念指导下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

  浅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浅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育工作是培养祖国接班人的一项崇高的职业,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命运的,所以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能够高瞻远瞩,能够知晓祖国未来的形式,世界的发展趋势,根据未来的需求培养一批与世界接轨的新型人才。而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为了迎接未来的挑战,对于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我有以下见解: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首先要有自己的认识,到底怎样的人是创新型人才。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从广义上看,创新型人才是专指那些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的人和那些敢想敢闯、敢作敢为、敢试敢冒的人。也就是那些具有经验、知识、信息,并将其融合运用到实际中,能够对行动目标有效地进行整理、判断、创新的人。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观念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不受传统认知或书本老师的认知观点所限制,不受学科限制,有自己的独特想法。

  2、思维具有灵活性.创新型人才可以轻易摆脱惯性,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根据不同的信息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3、认识具有新颖性。创新型人才思想活跃,能够经常提出不同寻常且又可以被人们所接受、认可的观点。

  4、人格特征鲜明.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立性,敢于质疑,敢于探究,敢于从想象中探求食物的本质,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清醒的认识。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几方面;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坚持的基本理念

  首先需要我们革新教育思想,要清楚的认识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才,该怎么培养。其次就是评价体系的创新,明确怎样的学生是优秀的学生,怎样的正确的衡量一个学生。为此,必须树立教书育人和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重点、以成才为目标的教育理念。

  1.教书育人的理念

  创新型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创新教育要把指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放在首位,注重培育学生的爱国、诚信、责任等情操和创业、协作、奉献等意识,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文艺术教育,培育学生健康优良的人格品质。这就要求坚持教书育人的理念,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我们教师的第一天职。

  浅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2。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必须坚持“主体主导”的师生关系,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按照“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和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构建以“个性化学习”为主导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兴趣先导,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潜能.

  3.以创新为重点的理念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基础是实践。以实践为基础,就是要求我们教育加强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开放的课堂氛围,积极表扬敢于创新敢于发言的学生,鼓励学生质疑并加强研究。

  4。

  以成才为目标的理念

  实施创新教育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我们引导学生成功、成才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师的责任,学校的任务,摆正考试分数的位置,明确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喇叭花”而是银杏树。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创新教育应该是以古为进用,外为中用,是以继承为基础,以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更加重视以下几种教育模式:

  1。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与自学结合

  坚持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在创新教育中,营造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学;教师发挥主导性,创造性地教。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学主要体现在学习的目的性、学习的兴趣和创造性上。明确的学习目的可促进学业进步。改变学生学习的观念体验“学海无涯乐坐舟”,以老师为孩子王带领孩子们乐学,创造性地学习,以身示范。这既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本质要求,也是今后从事实际工作的需要。

  2。

  课内与课外并重、校内与校外结合

  课内和课外是学校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课内教育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课外教育通过课外活动开展,侧重于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是对课内教育的强化和补充。

  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1.建立先进的创新教育文化

  文化观念对人才培养具有非同寻常的影响力。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就创新人才培养而言,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对创新教育是有消极影响的.而创新包含着否定,包含着批判,也蕴含着超越,而追求服从与统一,是对创新的反动。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敢于从价值态度和文化情感上去超越这些阻碍创新

  浅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育的传统文化,即需要在大学里建立一个有利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宽松、活跃、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环境.2.加强创新教育实践和教学质量监控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教师为前提,带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教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注意激励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要通过典型引路,鼓励创新,活化教法,引导创新,分析比较,启发创新。还要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在“模仿"中创新,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

  总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情,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去努力的探索,只要我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我们的创新型教育一定会蓬勃发展,我们祖国将会更美好。

篇四:建立理念指导下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

  深化教学改革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XX:1672-5913(20XX)10-0130-02

  B

  1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框架

  基于“加强基础,强化实践,突出特色,柔性培养”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我们以培养基础实、能力强、具有创业创新精神的高素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业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导向,从设置柔性课程体系、创建实践教学平台、培育专业特色等方面入手,全面实施教学改革。改革框架思路见图1。

  图1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基本框架

  2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实践

  2.1精心设置“柔性化”课程体系,注入“多元化”的创新元素

  课程体系的设置既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柔性化课程体系能够较好地解决传统课程体系过于强调“刚性”的不足,通过增删单元和模块,便可实现教学内容的新陈代谢,通过调整模块化的组合方式,便可实现专业方向的调整,使课程设计注入“多元化”的创新元素,体现灵活柔化的特点。

  柔性模块课程体系是在两级基础课程平台上,构建特色突出的专业特色模块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必修模1

  块、专业实践模块、专业限选模块、专业任选课程、外向型课程模块几大组成部分。其中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又包括软件选修模块、嵌入式选修模块、XX络工程选修模块、定向式课程模块、认证课程模块、公共组选修模块。整个课程体系结构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解决复杂多变的生源和就业两个动态市场的需求与实现稳定办学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可能,进而可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课程体系的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

  图2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示意图

  以“3+1+外”方案具体实施培养模式,即:

  (1)大学前3年完成全部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夯实基础;

  (2)在大学四年级1年中主要开设大量专业方向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需要在主修专业内自由选修不同方向课程,按照专业方向进行培养,即专业方向分流。同时在方向课程模块中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强化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个性化能力;

  (3)这里的“外”具有三层含义:

  其一是“外”语。外语教学与应用实现四年不断线,在大学一、二年级进行基础英语的学习,三年级根据计算机类学生就业方向及特点,特别开设了外向型课程模块,如进行高级英语、专业英语、基础日语和专业日语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其二是“国际化”课程建设。与国际知名的IT公司Cisco1

  公司和Sun公司签订合作办学事宜,成立了思科XX络技术学院和SunSI技术学院。在课程建设中,将认证课程纳入选修课体系,不断引进国外教材、课件及其先进的课程体系、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及时了解国际技术前沿,紧扣专业技术进展的脉搏;

  其三是“国际性”人才培养。通过与国际、国内知名大企业合作试验了石油大学特色的高等教育“校企联合培养”,探究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扩大学生的国际性视野。

  2.2致力创建“立体化”实践体系,依托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计算机专业对工程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实践教学作为教学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培养体系中必须坚持拓宽专业口径,充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强化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

  根据专业特点和实践现状,将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定为研究构建计算机专业立体化、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内容调整、整合,形成多层次、具有弹性结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新的体系做到了一条龙、不断线、分层次,由基础,到提高,再综合,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创新能力(见图3)。

  图3实践教学体系结构示意图

  基础层由各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课程设计组成,如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操作系统内核实习等,它是金字塔的底座,影响面最大、最广、最深。通过该层次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培养基本的实验技能,实现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反作用,辅助学生加深对理论课程内容的理解,为进一步进行综合性的实践奠定基础。

  提高层采取专业特色课程与方向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如驱动程序开发、C++应用开发、软件开发技术、WEB应用开发、数据库实践等。重点引导学生熟悉和掌握现代化的设计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以及自主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综合创新层包括暑期实习、毕业设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各种省市级科技竞赛以及学校的各种科技竞赛等多项竞赛活动。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让学生掌握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创新能力。

  2.3努力制造“多样化”培养机制,提供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健全相应的教学监控体系,树立质量意识和全面质量观,坚持严格的质量标准,才能保障教学改革得以顺利实施。

  (1)建立科学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1

  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专业改造和进展方向等;

  人才培养过程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教材的选用、师资的配备、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性环节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考核方式和试卷质量等;

  人才培养质量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课程合格率、各项竞赛获奖率、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毕业率、学位授予率、考研率、就业率就业层次、用人单位评价等。

  (2)落实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

  由院、系构成二级监控组织,根据治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教学系是实施教学及治理的实体,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重要、最直接与最关键的组织。院、系常设监督机构即教学督导小组,对教学基本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

  (3)完善治理制度,提供制度保障

  为实现以上三个体系,除落实学校学院相关的文件外还制定了符合专业教学特点的教学质量监控的文件,并完善了治理制度等配套措施。

  通过对教学各项制度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健运行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优化了教学环境,保障了教学体系改革的有效实施。

  3结论

  作为一个系统化的教学改革项目,本着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施同步推进,在培养目标1

  定位、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究。在推行教学改革的几年间,教学体系有了本质上的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显著,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发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不断体现,对社会的适应性也显著增强。

篇五:建立理念指导下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

  阐述新形势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当前,我国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1]。高等教育大众化随之带来的是高等教育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即从一元的精英教育向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转变。但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突兀,与此同时,市场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却愈演愈烈。为此,国内不少高校已经意识到缓解上述矛盾的当务之急,乃至将来该矛盾的彻底解决的关键是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市场机制,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从传统的系科专业、固定模式化教育走向动态化调整、市场化设置、订单式培养的教育模式[2]。

  相对于高精尖理论型、学术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掌握应用型知识、具备更直接的实践能力的人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就是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目前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有:普通高等教育趋同化的倾向日益严重;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尚不很完善、科学与规范;培养特色区分不明显,缺乏有的放矢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理念等。

  在全面落实科技创新、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适应市场机制和时代需求,建立、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目前乃至以后需要不断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之一[3]。本文基于该课题提出了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环境、构建多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结构等观点,为适应市场机制,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1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1.1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标准,是人才观在高校的集中反映和培养什么人的价值主张及具体要求,也是人才培养活动得以发生的基本依据和人才培养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4]。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综合能力,能够满足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需要的人才。

  适应市场机制,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确保人才培养应有质量的基本前提。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无所适从,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体系中最重要的要素,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乃重中之重。

  1.2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从人才供给总量不足转向了所供给人才的质量和素质能否满足各行各业的现实需要,正是这一转变,促使高等教育从同质精英培育转向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建设需求的多元化人才培养,这一转向也意味着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5]。适应市场机制,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以知识发展为导向的学科中心

篇六:建立理念指导下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

  精品资料

  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

  【摘

  要】大规模的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培养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首先要深入认识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特征和核心能力,同时要从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综合性创新实践基地等四方面科学合理地构建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本科层次

  应用型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一、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一)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国际高等教育的共同主题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国民素质和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富有科学技术竞争力和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的竞争。大力培养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科技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走向全球:美国创新的新发展报告》中说:“没有人去创造、应用和开拓新思想,就不会有创新过程。创新事业不仅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来推进,而且需要有文化和思想敏锐的人才来经营和管理。获得智慧型人才是全球化主要推动力。”

  近年来,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本科阶段非常注重创新教育。在美国,各级各类学校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对教育进行全面改革,注重开发个性、原创精神和创新能力。英国的大学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研究方法论的教育,又要发展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提高文献检索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日本一直倡导“启发式”和“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德国更是提出大学是创新运动的缔造者。

  精品资料

  正是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才使得美国、德国、日本和英国等国家率先成为创新型国家,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综合创新指标明显高于其它国家,其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通常在70%以上,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强。

  (二)本科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保证

  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推进和加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同时也需要大批能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据统计,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3200万人,居世界首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总量1000万人,研发人员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研究和发展总经费也居世界第六位,但创新综合指数则排名28,属中等偏下的水平。同时,人均产值很低,每百万元产值所需的人数,约为美国的16倍、德国的一三倍。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绝对值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五位,但很大一部分是依赖国外直接投资,关键技术掌握在投资商的手中。2002年,在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一些与人才有关的指标(如合格工程师、信息技术人员),我国在49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最后,与科技人员数量排名第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因此,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匮乏、特别是本科层次的匮乏,严重阻碍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就大学而言,不仅要认识到自己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选择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更要重新审视自己本科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办学思路,改变培养模式,更好地担负起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使命。

  精品资料

  (三)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正迈向大众化阶段,在注重追求量的扩张过程中,忽视了质的内涵深化与提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普遍不够,影响和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这种现象迫切需要引起我们全方位的深刻反思。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要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突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创新教育在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把教育的核心追求从知识转向发展、从继承转向创新,创新教育对于高等学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就不言而喻。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必需从以知识发展为导向的学科中心走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生中心模式。

  大众化教育办学理念下培养的本科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有别于精英教育办学理念下培养的学术研究型人才,也有别于一般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而是介于两者之间都有所兼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特征、素质构成及培养目标

  (一)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

  应用型人才的概念是相对于专门学术研究型人才提出的,他们不以学术型、研究型的精英教育为取向,而以适应用人单位为实际需求,以大众化教育为取向,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在知识被运用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有更宽广或者跨学科的知识视野,注重知识的有用性,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不一味追求精深的理论知识。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既要注重智育,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创新人才是指培

  精品资料

  养的人才要比职业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有更宽的知识结构和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具有胜任某种职业的技能,而且具有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显而易见,应用型人才和创新人才两个概念是有区别而又互为补充,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除了受到系统的大学通识教育外,既要在创新中应用,又要在应用中创新。

  (二)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征

  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从知识结构上讲,强调以知识为基础的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系统和科学性;能力结构上讲,不仅要在科技的应用方面有突出的能力,还应具备较强的科学探索精神,较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三是面向社会、服务社会,能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通过创新产品生产技术和工艺,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科学管理等方式创造价值;四是受到系统的实践训练和锻炼,具有适应社会科技发展的较强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五是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围绕着工程应用和科技创新而构建,既要有“知识”、“能力”,更要有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素质”,应当具备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三个突出特点。

  (三)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和能力

  核心竞争力是以学生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在不断学习中创新、整合各项可供利用的资源,充分凸现资源要素的效用而使自我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其关键是创新,以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赢得竞争优势。对于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而言,除了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外,主要体现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等关键要素。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应是合格的未来职场人,在校期间学生应受到系统的职业化训练,具备最基

  精品资料

  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操,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尚的精神追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诚信意识和文明的行为举止等等;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际为导向的知识转化能力,以协作为手段的组织工作和学习能力。实践是应用的基础,只有通过系统的实践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才会得到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也表现为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一种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创业能力主要指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只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才能引导学生更多地创造就业岗位,发挥“就业倍增”的效应。

  (四)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没有走出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三中心”,即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主要教学方法是“灌输式”或“填鸭式”,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做笔记是最常见的模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这种传统教育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形成,不利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不尽相同的,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这需要在教育实践上正确处理好能力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三者的关系。因此,培养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构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宽厚的知识基础,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学生应用知识和技术解决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精品资料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经过8年的快速发展,已经由“上规模”阶段进入“创特色、上水平”阶段。为实现“创特色、上水平”的办学目标,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学院不断研究、积极改革,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综合性创新实践基地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构建以“应用”为目标、“创新”为特征的理论教学体系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和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上,城市学院对现有的学科结构、课程体系及其它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和创新,增设创新类课程,加大应用性教学力度,进一步重组和优化教学体系。对于专业课程,讲透应用技术、实用技术、各类实务,同时,根据专业技术课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来设定,而不是为了理论与学术本身拓展深度、广度服务。另外,还应采用模块式的课程结构,各类模块课程具有相对独立性,紧紧围绕培养对象所要求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紧密链接,给学生根据市场需要与个性特点以较大的选择性。因此,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紧紧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与增强职业素质为主线,坚持先进性、针对性、应用性和综合化的原则,构建了一个与培养目标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紧密吻合的,以模块化课程结构为主的柔性化理论教学体系。

  (二)构建以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大学培养始终的实践教学体系

  着力改变轻实践、轻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做到既坚持理论教学,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又强化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应用能力的训练。学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强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促使学生打下坚实宽厚的基础,具有较强的“后劲”,在此基础上,学院

  精品资料

  又重点在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中强调应用性,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侧重点突出“学以致用”。学院还压缩第一课堂课时,增加第二课堂实践,建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衔接的教学体系,让学生把第一课堂学到的知识更多地应用到实践锻炼中,做到“实践引导教学,实践推动教学,实践检验教学”。教师也像重视第一课堂一样重视第二课堂的指导,推动第二课堂的教育模式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另外,学院还把职业训练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过程,强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一

  个合格的“准职业人”。

  (三)构建以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体系

  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城市学院积极开展各类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创新产品设计大赛、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赛等,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第二,大力开设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如创新学、创业学、创意学等;第三,在所有的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把创新创业的意识传授给每位学生,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第四,搭建一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锻炼的平台,比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第五,特别注重师资队伍和其他教学资源及实践条件的保障。从而真正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使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主动适应现有岗位的就业能力,而且具有能够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业能力,这是学院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宗旨所在。

  (四)着力建设一批校内外综合性创新实践基地

  建立校内综合性创新实践基地,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新型教学实践平台。这些平台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和能力的重要基地,而且

  精品资料

  还是教师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充分利用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对学生进行职业化的训练,注重人才培养结构与学科建设相衔接,注重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以满足学生需要。创新实践平台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可以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自主开发的场地、设备、环境和技术指导,培养学生实际开发制作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积极构建大学生学科竞赛和科研训练的平台,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倡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中去,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积极为学生成长提供自由发展的学术空间和创新实践的操作平台。

  当然,这仅仅是城市学院近年来在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不成熟的探索,有待进一步的完善。然而,通过对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不仅可以更新教育观念和办学理念,升华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认识和理解,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积极投入校内外各种创新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亲爱的读者:

  1、只要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一切都会变得得心应手。22.2.192.19.202215:3115:31:31Feb-2215:312、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定功。二〇二二年二月十九日2022年2月19日星期六

  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15:312.19.202215:312.19.202215:3115:31:312.19.202215:312.19.2022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2.19.20222.19.202215:3115:3115:31:3115:31:31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Saturday,February19,2022February22Saturday,February19,20222/19/2022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3时31分3时31分19-Feb-222.19.2022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22.2.1922.2.1922.2.19。2022年2月19日星期六二〇二二年二月十九日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15:3115:31:312.19.2022Saturday,February19,2022

篇七:建立理念指导下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

  CDIO理念下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赵丽莎

  (宿州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安徽

  宿州234000)

  摘

  要:本文结合CDIO的教育理念,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方案,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及培养评价方面着手,使CDIO的教育理念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有机融合,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CDIO;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21)08-0206-021CDIO教育理念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作为当代工程教育改革的一种创新模式,CDIO致力于“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做中学”、“知行合一”和“教学做合一”等理念.CDIO的含义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体验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方法获取知识、实践经验、能力与态度[1].CDIO教育模式以产业行业的需求为导向,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紧跟产业行业的发展,注重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目标是培养适应产业行业发展的合格人才[2].CDIO模式力求使学生在学习学科专业基

  础知识的同时,个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对产品、过程和系统进行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能力也得到较好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概述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的目标、质量标准和要求,按照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和规律,为了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这个目标而形成的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要素构成的整体性、系统性的制度与机制[3].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关键要素:

  培养目标: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培养内容:依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

  培养制度:为保证各环节规范有序的进行,制定相关的制度予以支撑;

  培养过程: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有机融合,实施个性化培养;

  培养评价:重点突出“知识、能力、素质”的考评,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

  特色理念: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CDIO理念下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3.1内涵

  基于CDIO理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按照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和规律,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引入CDIO教

推荐访问:建立理念指导下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 指导下 理念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