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价值13篇

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价值13篇

时间:2022-11-15 09:1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价值13篇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价值  作者:陈文轩[1];张国启[2]作者机构:[1]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150025[2]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价值13篇,供大家参考。

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价值13篇

篇一: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价值

  作者:陈文轩[1];张国启[2]作者机构:[1]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150025[2]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510641出版物刊名:边疆经济与文化

  页码:55-56页

  年卷期:2017年

  第9期

  主题词: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人

  生命价值取向

  摘要: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总体的生命价值取向,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自有阶级以来就一直存在,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一种灌输方式和手段。而这些意识形态会直接间接地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价值取向。就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和新时期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国家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对生命价值取向加以思考,即能把握当代中国人的思想特点,不断加强和改善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篇二: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价值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延安时期的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当代价值

  作者:周岩

  来源:《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第08期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的延安时期,联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将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由此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转变。在本文中,对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思想基础、内容方法以及当代价值进行了科学探索,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8-0116-02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8.051[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诸多喜人成果,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拜金、享乐、本位等腐朽堕落之风也在滋生,对社会主义事业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新时期,我们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理论,与破坏和影响党与国家建设事业的负面思潮作斗争,所以,在当代中国,深入挖掘与宣传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于促进党建、保持我党先进性而言具有重要价值。

  一、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思想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联系现实情况,将其运用到革命中来指导实践,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员干部必须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重视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这是革命成功的关键所在。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等共产党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批判了原封不动照抄马克思主义原理与经验教条主义。在我国,马克思主义要紧密联系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研究中国革命的特征,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唯此,才是革命成功的重要保障。

  (二)中国传统文化。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汲取了传统文化中有益于革命事业的优秀文化,去除了阻碍发展的糟粕文化,既没有完全否定传统

篇三: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价值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当代价值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了初步探索、创建、成熟、发展和经验总结阶段。在这一时期,经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团结一致和艰苦奋斗,克服了革命途中的种种困难,积累了十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用马克思主义指引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

  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的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过程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党和人民群众的努力奋斗下,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逐渐形成,并逐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给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引了方向,促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快速发展,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我国在某种程度上一直受到西方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一些腐朽、落后的东西使人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引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进方向。

  首先,在当前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面临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对青年人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贯穿到思

  想政治工作的各个方面去,引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对受教育者的良性教育,逐步实现人的自我提高、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面对挑战,我们必须消除非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民群众,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引领环境,构建共同的价值取向,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其次,在新时期,我们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更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要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群众所需要、为人民群众所服务的理论,要批判地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用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各种文化形式来加大先进文化对人民群众的影响,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最后,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坚持,深化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认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力量,引领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进方向。

  回望过去,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才使得中国日益摆脱封建落后的旧社会,中华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时期,我们的党在马克思主义的号召下,一如既往的进行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必须坚定信念,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未来的前进方向。

  二、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与付出确立起来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党的方针、政策,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推翻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开始屹立于东方民族之林。

  新时期,面临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在进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不论在哪个历史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想进一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从严治党,下决心惩治党内各种腐败现象,坚决同党内各种敌对分子进行斗争。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正确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来改善党的领导,使我们的党不断地自我完善和自我革新,促进党的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坚持党的领导,要始终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用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来开展群众工作,努力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人民群众创造出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坚持党的领导,广大党员干部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同时,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和业务能力水平,只有党员干部做到以身作则,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促进党的决策的科学性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的发展。

  不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都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坚持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地位,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向前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团结一致,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决策。广大的党员干部也应做好带头模范,坚持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去,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做好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保证党在每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能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努力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在取得巨大进步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各领域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这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结果。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本质内涵。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当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适应于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所主张的以人为本,努力促进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与当前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契合。实践,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方针,更是指导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指针。因此,在新时期新阶段,在面临国内外复杂的形势下,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任务,我们的党必须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内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把人看作是根本,看作是一切发展过程的最终的价值取向。就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领导干部要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走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办事,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维护党的方针政策。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好地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逐渐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关心人、理解人和尊重人,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树立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全面、协调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做到全面、协调,就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

  本价值目标。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缺乏全面协调的发展,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抓重点、不注重协调配合等问题。因此,我们的党必须加强落实全面协调的理念,用全面协调的观点安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尤其是加强我国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广大青年大学生,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培养出理论、道德和其他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政治素养,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持续发展。

  第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的理论方针,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指引作用。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只有从实际出发,落实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与实践,才能培养出素质高、纪律严、业务精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当前我国实际出发,切实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结合,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切实发挥出科学发展观的导向作用,不断开拓创新,努力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联系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路线,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步伐。

  四、把理论创新作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这一革命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阶级觉悟,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解决了革命途中遇到的一次又一次的困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根本

  保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环境日益复杂,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普遍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了巨大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必须充分发挥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把理论创新作为推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以此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新的国际国内环境,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只有培养出有理想的优秀人才,才能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才会有进行开拓创新、实现理想的勇气,才会更好地担负起身上的历史使命。在理论创新中,党一直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针对变化了的时代背景,大力开展创新实践教育活动,深入实际,从人民群众的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在群众工作的实践中,发现、解决人民群眾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增强党员干部的实际践行能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进行理论创新时,党坚持做到以人为本,注重德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党员干部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贴近群众,关心群众,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拥护人民群众所拥护的,赞成人民群众所赞成的,激发出人民群众变革社会的创新精神,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同时,党员干部要加强德育工作,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建设。使群众通过学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有道德、有理想的创新型人才,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开辟新途径,在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创新。必须结合当前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变,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变,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在实践中发现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用理论创新推进当前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共同应对未来发展道路上的机遇和挑战。

篇四: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价值

  董仲舒思想政治教育学说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董仲舒是儒家杰出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基本上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并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后代的思想家、政治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董仲舒思想政治教育的学说,对于今天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董仲舒的义利双养的价值观、必仁且智的人才观及其董仲舒的价值激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究董仲舒的学说及其当代价值。

  关键词:义利;必仁且智;价值激励法;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090-02董仲舒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董仲舒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地位。他上承孔子,下启朱熹,对儒学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一、董仲舒的义利价值观及其当代价值

  (一)义利双养的价值观

  董仲舒有一句名言,“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传》),“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他把义、利二者并列,认为义、利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在董仲舒的思想中,“利”有公利和私利之分,并且公利大于私利,因此公利被他提升到“义”的高度来认识。维护天下之公利,为公利作贡献,为公利牺牲,这是符合儒家“义”的原则和要求的。

篇五: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的一种属性,是依赖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生活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即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思想统治、思想教化和人的意识发展的促进功能而形成的为社会一定主体所认可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合理性或依据性。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对教育主体,同时也对客体具有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外在的,是基于功能而为社会所赋予的,它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合理性的社会认同。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

  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但决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它是在人们主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的,在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协调发展中实现的,这其中就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扩展人的价值的直接手段。

  (一)引导政治方向

  (二)激发精神动力

  (三)塑造个体人格

  (四)调控品德行为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

  1.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价值

  2.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方向保证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其确定的政治性。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性,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做,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这些工作,这其实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党的利益,党是人民利益的普遍代表者,因而坚持思

  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就是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最根本的政治原则。

  1.社会精神生产的价值

  2.政治关系再生产的价值

  3.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和发展的价值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

  1.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2.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播、变异功能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渗透、创造功能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

  1.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责任感和生态责任感

  2.形成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

  (五)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管理、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

  念。

  (六)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价值

  1.从价值显现的时间来看,可分为现实价值和理想价值;2.从价值的性质来看,可分为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3.从价值的实现与教育活动的联系程度来看,可分为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4.按评价分,可分为相对价值和绝对价值;5.从价值主体来分,有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6.从价值结构来看,可分为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

  7.从价值的效用范围来看,可分为动力价值和导向价值、宏观价值与微观价值、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现实价值和理想价值;8.就劳动效能来说,可分为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9.从文化的运行过程来分析,有文化渗透价值、文化传承价值、文化过滤价值、文化控制价值、文化纠偏价值和文化变迁价值。

篇六: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价值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作者:李一晨

  来源:《决策探索》2013年第24期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现社会价值的社会性功能和实现个体价值的个人性功能。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好社会价值本位和个体价值本位对立的两种极端形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于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和谐统一。

  一、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泛政治化的功利化倾向

  长期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论上一直坚持政治至上的功利主义立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个体价值的情况。人为地把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对立起来,并过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而忽视其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不重视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泛知识化倾向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往往满足于特定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传递,停留在道德知识的宣讲和伦理的高谈阔论上,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判断、选择能力的培养。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学校过分重视学生的物质层次的发展,严重偏向于实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培训。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简单化、教条化

  回顾以往,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基于教育和管理两个方面来开展,方法简单化、条件化,起不到应有的社会效果。

  二、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回归本位

  (一)

  确立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

  当代中国社会所构建的主导价值观应该是一种代表历史进步、促进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这一主导价值取向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并重,它符合当代人民的思想实际。

  (二)通过社会化实践,对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进行定位

篇七: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价值

  国之重器-思政为先——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以及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

  国之重器,思政为先

  ——浅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以及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

  组长:郭紫鹣(土木2班20145045)

  组员:叶美琳(土木1班20145015)、段晨(土木卓越班20145014)、朱竞高(土木5班20145134)、付莉丽(土木10班20145286)、石宪(土木10班20145285)、曾安会(土木2班20145046)、石子滢(土木9班20145253)

  土木工程学院

  2015.12

  目录

  1、思想政治课程现状

  ..........................................2

  1.1思政课程现状

  ..........................................2

  1.2当代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的认识与现实偏差

  ....................................................................4

  1.3当代大学生对思政课程不重视的原因分析

  ....................................................................6

  2、思想政治课程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

  ..............7

  2.1思政课程中的“时代性”价值

  ..............7

  2.1.1时代性定义

  ...................................7

  2.1.2时代性在政治理论课中的体现

  ...7

  2.1.3时代性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

  .......9

  2.2思政课程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树立的作用

  ....................................................................9

  3、给予思政课改革与完善的建议

  ....................11

  3.1课堂内容更多元化与实践化

  ................11

  3.2课堂教学与新媒体相结合

  ....................11

  4、参考文献

  ........................................................12

  5、附录

  ................................................................12

  5.1分工详细表

  ............................................12

  5.2成员具体表现

  ........................................12

  5.3调查问卷电子稿

  ....................................13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当代大学生必修的思政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今大学生对思政课程不重视、认为该课无聊且没有意义的现状也令人担忧。笔者从思政课程的现状出发,比较了当代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的认识与现实偏差,以及思政课程所具的时代性、美德性等特点,分析了思政课程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作用,并且对思政课未来改革的方向提出了新媒体化、多元化、实践化等行之有效的建议。思政课改革道阻且长,吾必将上下而求索。

  关键词:认识与现实差异;时代性;价值观树立;新媒体化;多元化;实践化

  1、思想政治课程现状

  1.1思政课程现状

  此次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调查,被调查人群主要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以及已经上过不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二学生。接受调查的大三及大三以上人员较少。对此,可以从两类人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以及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进行分析。根据大一新生和大二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可以分析得出上课前后的改变,也可以反映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效率,进而得出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改进的地方。

  据调查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同学每节课都能够去上课。虽然去上课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但每节课都按时去上课也是对课堂本身的一种尊敬。对于上课情形,情况就比较松散了。玩手机,做作业等占了一大部分,真正上课听讲的只有少部分人。而大部分同学对于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或者国家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则了解甚少。学生不够重视课堂,对于思想政治课抱有得过且过的态度。而老师只注重课堂纯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学生对于课堂的互动并且忽视了学生的反应,导致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普遍忽视。

  老师上课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听课的效率。据我们的调查显2

  示,理论课上大部分课堂都是以老师自己讲课为主,虽然也有部分班级有小组讨论的2

  形式相结合,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的。死板、枯燥的课堂学习不仅没办法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还可能使学生对于课堂抱有消极的态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达不到预计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老师仍旧喜欢课堂上主讲,但可以适当增加一点其他形式的活动比如情景剧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而学生对于理论课的期待,也是有比较大的分歧。但总的来说,学生都希望上课方式能够更加灵活自主,而不是简单地单纯依靠老师讲课。有关形式的视频、情景剧等新颖的上课方式将更加受到学生的喜欢。灵活机动的上课方式不仅可以使课堂生动有趣,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增加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喜爱。当然,这也可以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国家相关政策,了解党和国家的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当代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的认识与现实偏差

  经过我们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绝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修够学分、为入党做准备、考研)当然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占学分非常高,站在综合发展的角度上来看,这门课程的成绩对于综合绩点产生着影响,而综合绩点往往直接关系着学生个人评优、奖学金的获得、保研资格以及找工作时的优势,所以这也是不难理解的。换句话说,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其实是适合整个大学学习的大环境的。

  当然也有一部分的同学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提升他们的个人修养以及综合素质,而这一部分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往是积极参与,从不逃课,并且是与老师有所互动的。由此看出,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已经开始产生一定影响。

  而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这类课程的价值是提高个人素质,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于是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这门课程的初衷,而是抱着一种随波逐流的心态,认为社会主流是什么样自己就应该是跟随着什么样子的生活,拒绝去思考去探索,而他们所拒绝的思考和探索正是大学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

  相对的,也存在一部分同学,认为这门课的价值是更深入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社会,了解社会,并且这样的大学生还不能算是少数,他们认识到了这门课的意义并且真真正正的从这门课程当中有所收获。

  当询问到当代大学生是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候,绝大部分同学选择了不太重视,甚至还有将近10%的同学选择了完全不重视。这不难看出这类课程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远不及它最初设立时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1.3当代大学生对思政课程不重视的原因分析

  对于他们不重视的原因我们发现,有接近35%的同学认为这种课程很无聊,同样也有接近35%的同学认为这门课对自己的用处不大。这表明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阶段,有些同学们认为它缺乏趣味性,意味着同学们对于思想政治并不感兴趣,处于一种拒绝思想的放空状态,有些同学认为它没有作用,意味着现在有一部分同学还没有具有对政治的敏感性,也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学生对这门课没有兴趣,有一部分原因是部分老师忽略了对学习方法及学习创新性的引导与培养,不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合理迁移运用,导致学生认为所学知识与现实脱节,最终导致学习兴趣丧失。

  从数据分析看来,当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依然没有达到其设立的最理想效果,仍然有大部分的学生将这门课更倾向于的看成是提升自己综合实力的一种手段,而不没有理解到它真正的意义。学生对这门课程只存在一个很浅层次的粗略的认知,大部分人在真正了解它之前就已经给它判了死刑,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某些学生口中被称为“洗脑课”,并给它冠以无聊、无用等形容。从大体方向来看,这门课程要想得到真正的重视需要改变的地方还很多,虽然就目前而言,已经开始有一部分学生认识到了它所想传达的真正思想,但这毕竟还是少部分,思政教学的道路任重道远。

  2、思想政治课程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

  2.1思政课程中的“时代性”价值

  我们就“对政治理论课所具有的‘时代性’的理解程度”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50%左右的同学对其的理解程度一般,25%的同学不太理解这类课程所具有的“时代性”。

  2.1.1时代性定义

  要对这个问题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深入的研究,首先要理解“时代性”。关于对时代性的理解,不同学科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释,从文化角度来讲,“时代性是指一个文化系统在时间演进中表现出来的维度转换,它体现着不同文化系统之间可通约性的方面。”[1],在马克思主义学科,有人认为:“时代性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重要特征。”

  [2]

  “时代性,就是指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不断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

  [3]尽管这些学科对于时代性的解读各具特点,但可以归纳为,时代性是一种伴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进步的特性,[4]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与时俱进”。

  2.1.2时代性在政治理论课中的体现

  调查问卷显示,部分大学生认为政治理论课是很无聊的,没有什么意义,这与他们对政治理论课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在他们印象中这类课程是呆板的,跟不上当今的主流,是落伍的,这是他们对于政治理论课所具有的时代性认识不清造成的。

  其实政治理论课也在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及时地补充新理论和新观点。从这类课程教材地不断修订,就可以窥知一二,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每次修订除了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和可读性等,都会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除了在教材方面及时加入这些时代性的元素,在课堂内容方面也是如此。形式与政策课上,老师会引导学生来解读当今的时事热点问题,并且以各种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出来,这都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其中,真正了解并深刻认识时事热点问题,时刻关注国家和世界动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老师所教导学习的道德观,人生观等,都是符合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而在毛概课上,老师会在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时代化。

  相比于课堂,实践环节更具有代表性,实践环节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切身参与实践的同时,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和其具有的时代意义。无论是做调查问卷,还是参与素质拓展活动,都可以让学生在参与中了解社会形势和时代潮流,明白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性和价值。总的来说,时代性在政治理论课的各个环节中均有体现。8

  2.1.3时代性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

  政治理论课所具有的时代性,是时代特点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是政治发展的需要,[4]更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终究是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不论是专业课还是基础课,教给大学生的都只是抽象、呆板、一成不变的理论知识。理论脱离时代,就变得没有价值。不了解时代形式,所学的知识就可能没有用武之地。而政治理论课可以告诉大学生当今时代需要的人才类型,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发展前景,相关的政策制度等等。正确理解这类课程的时代性,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规划、发展走向极为有利。

  同时,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所以,大学生有必要也有义务去了解世界形势和国家政策。了解并不是简单的看一看新闻或是听一听广播,需要认真地去思考,去分析。思考和分析需要一定的政治基础,而政治理论课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坚实的基础和理论知识,也可以教会大学生一些思考政治问题的思想方法,以及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关注时事热点等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可以教给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让大学生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的内涵,理论体系的实用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以教给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思想道德,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和法律素养。形势与政策课可以帮助大学生清楚地了解世界形势和国家政策,关注时事热点和国家大事。简而言之,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的思想修养和政治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政治理论课提供了一个平台,而它具有的时代性是一个枢纽,把当代大学生与社会实际巧妙的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类课程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通过这类课程,大学生可以从多方面更好的了解这个时代,从而助力于个人发展。

  2.2思政课程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树立的作用

  “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体现着对一定价值的追求和选择。其价值取向对其发展起着定向的重要作用,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思想政治课健康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5]经该问卷调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一些具体能力的影响,如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大部分同学表示赞同;也有部分同学表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期望太过于理想化。但如今随着上课方式的多元化,新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再加上学生课下分小组讨论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培养了大学生的合作能力、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坚定信念,增加民族豪感、自尊心”这样的非智力因素,大多数同学表示赞成。他们反应在思想政治课上,通过老师讲的历史人物故事,还有观看的一些视频,他们感受到“有时候一腔热血汹涌澎湃”。可见具体的事例相比理论知识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产生共鸣。

  而至于其对树立正确的三观的效益,不太赞同的人较赞同者却相对更多。笔者觉得原因可能在于思想政治课指导学生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付诸实践。可以适当增加对当代大学生所遇到的现象和事件进行探讨和剖析,引导当代大9

  学生9

  如何正确看待问题、合理解决问题。

  建国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经历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等全方位变革和文化变迁。

  价值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必然随着社会实践的变革而不断变化。“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知识群体,对社会现象的反应最敏感、最直接,其价值观的变化更是社会历史变迁的晴雨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大学生价值观的重建,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6]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必然取决于社会现实存在,并随着社会环境和时代主题的变迁而变化。“今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7]在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若不能被重视,将会引发极大的危机。若大学生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反而嗤之以鼻,产生反感,无疑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因此,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迫在眉睫。

  3、给予思政课改革与完善的建议

  当今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会学习的人。学生不够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那么有些课堂上老师讲述的政策、方针,以及当代社会的形态,社会的发展趋势等,学生都会相当程度的忽略。而如果学生自己私下又没有去关注国内外的事件,与社会脱轨也不是没有可能的。现在要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从课程,老师和学生这三方面来解决。

  3.1课堂内容更多元化与实践化

  课堂上应该尽可能的采用相对活泼的上课方式,加强学生与课堂的互动。形式多样之后,学生也可以作为主讲上台展示自己。课堂的考核方式也可以多样化,既要考虑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要注意学生对于国内外新动态的了解。而对于老师而言,调动课堂的气氛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既要负责知识的传授,又要负责课堂的调动,是比较辛苦的。老师就可以采用知识问答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考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而学生自己,需要加强对于国内外形态的了解,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课堂上不需要太死板太循规蹈矩,但也不能不顾课堂纪律,树立关于思想政治课的正确认识。并且,应重视实践课程的学习,不应仅仅将实践课程定成写论文等形式,可以开展辩论赛、外出参观等多元化的形式。

  3.2课堂教学与新媒体相结合

  当然,长久以来,无论是从国家社会还是学校教师,都在不断地改革创新,致力于给大学生更好的思想教育。而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同样,把它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也将慢慢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传统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信息的拥有者,具有主导权,授课形式一般采用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同时授课教师的思想观念守旧、墨11

  守成规,在教学上大多是“照本宣科”,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单一,使思想政治课11

  的教学效果收效甚微。新媒体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因为新媒体的出现,使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加强,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注重教学活动的互动性。”[8]一般来说,多媒体教学能较好地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课堂效果会有显著提升。所以,可以适当采用课堂教学内容与微博、微信公众号、易班等新媒体相结合的方法。当然,一切方法都需合理运用,具体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点,还有许多细节有待研究。

  4、参考文献

  [1]饶涛.论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运行机制.孝感学院学报[J],2002,5,121.[2]尚鹏飞.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J],2007,6,7.[3]卢丹凤.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研[J],2008,8,40.[4]魏之臣.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上海师范大学,2011.[5]彭波.关于思想政治课价值取向的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0.[6]廉永杰、陈怀平、张华伟.建国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之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09.[7]刘卉、王俊刚、葛超.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河北农业大学,2011.[8]李彩娟.浅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团委,2015.5、附录

  5.1分工详细表

  论文主笔:郭紫鹣、叶美琳、曾安会、朱竞高、石子滢、段晨、付莉丽、石宪

  论文修改:郭紫鹣

  问卷:郭紫鹣、叶美琳、曾安会、朱竞高、石子滢、段晨、付莉丽、石宪

  问卷修改:郭紫鹣、叶美琳

  问卷制作:叶美琳、石子滢

  PPT制作:郭紫鹣、叶美琳、曾安会、朱竞高、石子滢、段晨、付莉丽、石宪

  PPT美化:段晨

  12

  5.2成员具体表现

  本次毛概实践从策划到执行,本组成员坚持团结统一、精诚合作的原则,共12

  同参与了问卷的制作、发行、修改以及问卷结果的统计和最终论文的撰写。由于是网上派发问卷,所以不存在谁交几份问卷的问题。实际总共回收问卷210份。

  大家均表现优异,其中叶美琳、石子滢作为组员主动承担了更多的工作,郭紫鹣作为组长也完成了组长的工作与责任。愉快顺利地完成了实践任务,受益匪浅。

  5.3调查问卷电子稿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以及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的调查问卷

  (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

  1、年级A、大一B、大二C、其他

  2、性别A、男B、女

  3、上课情况

  A、经常跷课B、偶尔跷课C、从不跷课

  4、上课状态

  A、玩手机B、睡觉C、写其他科作业

  D、认真听课E、其他

  5、上课形式

  A、老师上课为主B、小组讨论为主

  C、小组讨论和老师上课结合D、其他

  6、理想的课程结构(多选)

  A、老师上课B、小组讨论C、观看视频、电影

  D、知识问答E、素拓游戏F、情景再现

  7、您是否赞同部分当代大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

  A、非常赞同B、一般赞同C、不太赞同D、完全不赞同

  8、学习这些课程的目的

  A、考研需要B、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C、修够学分D、为入党做准备

  9、您觉得这类课程有什么价值

  A、提高个人素质B、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入的了解

  C、提高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凝聚力D、其他

  10、①当代大学生是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

  A、非常重视B、一般重视C、不太重视D、完全不重视

  ②一些大学生不重视这类课程,原因是

  A、无聊B、对自己用处不大

  C、专业课程过于繁重D、考核简单,容易通过

  ③您觉得这类课程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课程有没有帮助

  13

  A、非常有用B、一般有用C、不太有用D、完全没用

  11、能否正确理解这类课程所具有的时代性的意义(一种伴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13

  不断进步的特性)A、非常理解B、一般理解C、不太理解D、完全不理解

  12、①您觉得这类课程的内容和实践方面,哪个部分更具有时代性

  A、授课内容

  B、实践环节

  C、二者都具有

  D、二者都没有

  ②您觉得这类课程对您了解当今的形势政策有没有帮助

  A、非常有用B、一般有用C、不太有用D、完全没用

  ③您觉得这类课程对您的人生规划、未来走向有没有帮助

  A、非常有用B、一般有用C、不太有用D、完全没用

  13、您对通过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这一观点

  A、非常赞同B、一般赞同C、不太赞同D、完全不赞同

  14、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注重对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核这一观点

  A、非常赞同B、一般赞同C、不太赞同D、完全不赞同

  15、您对通过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坚定信念,增加民族豪感、自尊心这一观点

  A、非常赞同B、一般赞同C、不太赞同D、完全不赞同

  16、您对通过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树立正确的三观,并提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一观点

  A、非常赞同B、一般赞同C、不太赞同D、完全不赞同

  17、您是否赞同将思政课程和实践环节与新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相结合

  A、非常赞同B、一般赞同C、不太赞同D、完全不赞同

  18、①您是否赞同现在的思政课程实践环节过于单一化

  A、非常赞同B、一般赞同C、不太赞同D、完全不赞同

  ②您认为我们思政课程实践环节可以有哪些新形式

  A、外出学习参观

  B、参加社会义工服务

  C、实地考察调研

  D、其他

  19、您对思政课程的想法或建议。14

篇八: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价值

  国之重器-思政为先——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以及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

  国之重器,思政为先

  ——浅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以及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

  组长:郭紫鹣(土木2班20145045)

  组员:叶美琳(土木1班20145015)、段晨(土木卓越班20145014)、朱竞高(土木5班20145134)、付莉丽(土木10班20145286)、石宪(土木10班20145285)、曾安会(土木2班20145046)、石子滢(土木9班20145253)

  土木工程学院

  2015.12

  目录

  1、思想政治课程现状

  ..........................................2

  1.1思政课程现状

  ..........................................2

  1.2当代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的认识与现实偏差

  ....................................................................4

  1.3当代大学生对思政课程不重视的原因分析

  ....................................................................6

  2、思想政治课程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

  ..............7

  2.1思政课程中的“时代性”价值

  ..............7

  2.1.1时代性定义

  ...................................7

  2.1.2时代性在政治理论课中的体现

  ...7

  2.1.3时代性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

  .......9

  2.2思政课程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树立的作用

  ....................................................................9

  3、给予思政课改革与完善的建议

  ....................11

  3.1课堂内容更多元化与实践化

  ................11

  3.2课堂教学与新媒体相结合

  ....................11

  4、参考文献

  ........................................................12

  5、附录

  ................................................................12

  5.1分工详细表

  ............................................12

  5.2成员具体表现

  ........................................12

  5.3调查问卷电子稿

  ....................................13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当代大学生必修的思政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今大学生对思政课程不重视、认为该课无聊且没有意义的现状也令人担忧。笔者从思政课程的现状出发,比较了当代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的认识与现实偏差,以及思政课程所具的时代性、美德性等特点,分析了思政课程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作用,并且对思政课未来改革的方向提出了新媒体化、多元化、实践化等行之有效的建议。思政课改革道阻且长,吾必将上下而求索。

  关键词:认识与现实差异;时代性;价值观树立;新媒体化;多元化;实践化

  1、思想政治课程现状

  1.1思政课程现状

  此次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调查,被调查人群主要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以及已经上过不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二学生。接受调查的大三及大三以上人员较少。对此,可以从两类人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以及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进行分析。根据大一新生和大二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可以分析得出上课前后的改变,也可以反映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效率,进而得出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改进的地方。

  据调查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同学每节课都能够去上课。虽然去上课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但每节课都按时去上课也是对课堂本身的一种尊敬。对于上课情形,情况就比较松散了。玩手机,做作业等占了一大部分,真正上课听讲的只有少部分人。而大部分同学对于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或者国家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则了解甚少。学生不够重视课堂,对于思想政治课抱有得过且过的态度。而老师只注重课堂纯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学生对于课堂的互动并且忽视了学生的反应,导致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普遍忽视。

  老师上课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听课的效率。据我们的调查显2

  示,理论课上大部分课堂都是以老师自己讲课为主,虽然也有部分班级有小组讨论的2

  形式相结合,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的。死板、枯燥的课堂学习不仅没办法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还可能使学生对于课堂抱有消极的态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达不到预计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老师仍旧喜欢课堂上主讲,但可以适当增加一点其他形式的活动比如情景剧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而学生对于理论课的期待,也是有比较大的分歧。但总的来说,学生都希望上课方式能够更加灵活自主,而不是简单地单纯依靠老师讲课。有关形式的视频、情景剧等新颖的上课方式将更加受到学生的喜欢。灵活机动的上课方式不仅可以使课堂生动有趣,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增加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喜爱。当然,这也可以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国家相关政策,了解党和国家的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当代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的认识与现实偏差

  经过我们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绝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修够学分、为入党做准备、考研)当然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占学分非常高,站在综合发展的角度上来看,这门课程的成绩对于综合绩点产生着影响,而综合绩点往往直接关系着学生个人评优、奖学金的获得、保研资格以及找工作时的优势,所以这也是不难理解的。换句话说,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其实是适合整个大学学习的大环境的。

  当然也有一部分的同学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提升他们的个人修养以及综合素质,而这一部分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往是积极参与,从不逃课,并且是与老师有所互动的。由此看出,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已经开始产生一定影响。

  而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这类课程的价值是提高个人素质,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于是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这门课程的初衷,而是抱着一种随波逐流的心态,认为社会主流是什么样自己就应该是跟随着什么样子的生活,拒绝去思考去探索,而他们所拒绝的思考和探索正是大学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

  相对的,也存在一部分同学,认为这门课的价值是更深入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社会,了解社会,并且这样的大学生还不能算是少数,他们认识到了这门课的意义并且真真正正的从这门课程当中有所收获。

  当询问到当代大学生是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候,绝大部分同学选择了不太重视,甚至还有将近10%的同学选择了完全不重视。这不难看出这类课程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远不及它最初设立时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1.3当代大学生对思政课程不重视的原因分析

  对于他们不重视的原因我们发现,有接近35%的同学认为这种课程很无聊,同样也有接近35%的同学认为这门课对自己的用处不大。这表明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阶段,有些同学们认为它缺乏趣味性,意味着同学们对于思想政治并不感兴趣,处于一种拒绝思想的放空状态,有些同学认为它没有作用,意味着现在有一部分同学还没有具有对政治的敏感性,也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学生对这门课没有兴趣,有一部分原因是部分老师忽略了对学习方法及学习创新性的引导与培养,不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合理迁移运用,导致学生认为所学知识与现实脱节,最终导致学习兴趣丧失。

  从数据分析看来,当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依然没有达到其设立的最理想效果,仍然有大部分的学生将这门课更倾向于的看成是提升自己综合实力的一种手段,而不没有理解到它真正的意义。学生对这门课程只存在一个很浅层次的粗略的认知,大部分人在真正了解它之前就已经给它判了死刑,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某些学生口中被称为“洗脑课”,并给它冠以无聊、无用等形容。从大体方向来看,这门课程要想得到真正的重视需要改变的地方还很多,虽然就目前而言,已经开始有一部分学生认识到了它所想传达的真正思想,但这毕竟还是少部分,思政教学的道路任重道远。

  2、思想政治课程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

  2.1思政课程中的“时代性”价值

  我们就“对政治理论课所具有的‘时代性’的理解程度”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50%左右的同学对其的理解程度一般,25%的同学不太理解这类课程所具有的“时代性”。

  2.1.1时代性定义

  要对这个问题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深入的研究,首先要理解“时代性”。关于对时代性的理解,不同学科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释,从文化角度来讲,“时代性是指一个文化系统在时间演进中表现出来的维度转换,它体现着不同文化系统之间可通约性的方面。”[1],在马克思主义学科,有人认为:“时代性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重要特征。”

  [2]

  “时代性,就是指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不断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

  [3]尽管这些学科对于时代性的解读各具特点,但可以归纳为,时代性是一种伴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进步的特性,[4]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与时俱进”。

  2.1.2时代性在政治理论课中的体现

  调查问卷显示,部分大学生认为政治理论课是很无聊的,没有什么意义,这与他们对政治理论课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在他们印象中这类课程是呆板的,跟不上当今的主流,是落伍的,这是他们对于政治理论课所具有的时代性认识不清造成的。

  其实政治理论课也在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及时地补充新理论和新观点。从这类课程教材地不断修订,就可以窥知一二,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每次修订除了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和可读性等,都会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除了在教材方面及时加入这些时代性的元素,在课堂内容方面也是如此。形式与政策课上,老师会引导学生来解读当今的时事热点问题,并且以各种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出来,这都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其中,真正了解并深刻认识时事热点问题,时刻关注国家和世界动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老师所教导学习的道德观,人生观等,都是符合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而在毛概课上,老师会在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时代化。

  相比于课堂,实践环节更具有代表性,实践环节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切身参与实践的同时,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和其具有的时代意义。无论是做调查问卷,还是参与素质拓展活动,都可以让学生在参与中了解社会形势和时代潮流,明白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性和价值。总的来说,时代性在政治理论课的各个环节中均有体现。8

  2.1.3时代性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

  政治理论课所具有的时代性,是时代特点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是政治发展的需要,[4]更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终究是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不论是专业课还是基础课,教给大学生的都只是抽象、呆板、一成不变的理论知识。理论脱离时代,就变得没有价值。不了解时代形式,所学的知识就可能没有用武之地。而政治理论课可以告诉大学生当今时代需要的人才类型,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发展前景,相关的政策制度等等。正确理解这类课程的时代性,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规划、发展走向极为有利。

  同时,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所以,大学生有必要也有义务去了解世界形势和国家政策。了解并不是简单的看一看新闻或是听一听广播,需要认真地去思考,去分析。思考和分析需要一定的政治基础,而政治理论课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坚实的基础和理论知识,也可以教会大学生一些思考政治问题的思想方法,以及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关注时事热点等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可以教给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让大学生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的内涵,理论体系的实用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以教给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思想道德,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和法律素养。形势与政策课可以帮助大学生清楚地了解世界形势和国家政策,关注时事热点和国家大事。简而言之,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的思想修养和政治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政治理论课提供了一个平台,而它具有的时代性是一个枢纽,把当代大学生与社会实际巧妙的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类课程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通过这类课程,大学生可以从多方面更好的了解这个时代,从而助力于个人发展。

  2.2思政课程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树立的作用

  “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体现着对一定价值的追求和选择。其价值取向对其发展起着定向的重要作用,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思想政治课健康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5]经该问卷调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一些具体能力的影响,如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大部分同学表示赞同;也有部分同学表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期望太过于理想化。但如今随着上课方式的多元化,新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再加上学生课下分小组讨论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培养了大学生的合作能力、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坚定信念,增加民族豪感、自尊心”这样的非智力因素,大多数同学表示赞成。他们反应在思想政治课上,通过老师讲的历史人物故事,还有观看的一些视频,他们感受到“有时候一腔热血汹涌澎湃”。可见具体的事例相比理论知识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产生共鸣。

  而至于其对树立正确的三观的效益,不太赞同的人较赞同者却相对更多。笔者觉得原因可能在于思想政治课指导学生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付诸实践。可以适当增加对当代大学生所遇到的现象和事件进行探讨和剖析,引导当代大9

  学生9

  如何正确看待问题、合理解决问题。

  建国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经历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等全方位变革和文化变迁。

  价值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必然随着社会实践的变革而不断变化。“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知识群体,对社会现象的反应最敏感、最直接,其价值观的变化更是社会历史变迁的晴雨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大学生价值观的重建,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6]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必然取决于社会现实存在,并随着社会环境和时代主题的变迁而变化。“今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7]在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若不能被重视,将会引发极大的危机。若大学生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反而嗤之以鼻,产生反感,无疑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因此,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迫在眉睫。

  3、给予思政课改革与完善的建议

  当今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会学习的人。学生不够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那么有些课堂上老师讲述的政策、方针,以及当代社会的形态,社会的发展趋势等,学生都会相当程度的忽略。而如果学生自己私下又没有去关注国内外的事件,与社会脱轨也不是没有可能的。现在要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从课程,老师和学生这三方面来解决。

  3.1课堂内容更多元化与实践化

  课堂上应该尽可能的采用相对活泼的上课方式,加强学生与课堂的互动。形式多样之后,学生也可以作为主讲上台展示自己。课堂的考核方式也可以多样化,既要考虑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要注意学生对于国内外新动态的了解。而对于老师而言,调动课堂的气氛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既要负责知识的传授,又要负责课堂的调动,是比较辛苦的。老师就可以采用知识问答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考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而学生自己,需要加强对于国内外形态的了解,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课堂上不需要太死板太循规蹈矩,但也不能不顾课堂纪律,树立关于思想政治课的正确认识。并且,应重视实践课程的学习,不应仅仅将实践课程定成写论文等形式,可以开展辩论赛、外出参观等多元化的形式。

  3.2课堂教学与新媒体相结合

  当然,长久以来,无论是从国家社会还是学校教师,都在不断地改革创新,致力于给大学生更好的思想教育。而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同样,把它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也将慢慢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传统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信息的拥有者,具有主导权,授课形式一般采用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同时授课教师的思想观念守旧、墨11

  守成规,在教学上大多是“照本宣科”,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单一,使思想政治课11

  的教学效果收效甚微。新媒体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因为新媒体的出现,使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加强,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注重教学活动的互动性。”[8]一般来说,多媒体教学能较好地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课堂效果会有显著提升。所以,可以适当采用课堂教学内容与微博、微信公众号、易班等新媒体相结合的方法。当然,一切方法都需合理运用,具体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点,还有许多细节有待研究。

  4、参考文献

  [1]饶涛.论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运行机制.孝感学院学报[J],2002,5,121.[2]尚鹏飞.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J],2007,6,7.[3]卢丹凤.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研[J],2008,8,40.[4]魏之臣.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上海师范大学,2011.[5]彭波.关于思想政治课价值取向的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0.[6]廉永杰、陈怀平、张华伟.建国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之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09.[7]刘卉、王俊刚、葛超.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河北农业大学,2011.[8]李彩娟.浅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团委,2015.5、附录

  5.1分工详细表

  论文主笔:郭紫鹣、叶美琳、曾安会、朱竞高、石子滢、段晨、付莉丽、石宪

  论文修改:郭紫鹣

  问卷:郭紫鹣、叶美琳、曾安会、朱竞高、石子滢、段晨、付莉丽、石宪

  问卷修改:郭紫鹣、叶美琳

  问卷制作:叶美琳、石子滢

  PPT制作:郭紫鹣、叶美琳、曾安会、朱竞高、石子滢、段晨、付莉丽、石宪

  PPT美化:段晨

  12

  5.2成员具体表现

  本次毛概实践从策划到执行,本组成员坚持团结统一、精诚合作的原则,共12

  同参与了问卷的制作、发行、修改以及问卷结果的统计和最终论文的撰写。由于是网上派发问卷,所以不存在谁交几份问卷的问题。实际总共回收问卷210份。

  大家均表现优异,其中叶美琳、石子滢作为组员主动承担了更多的工作,郭紫鹣作为组长也完成了组长的工作与责任。愉快顺利地完成了实践任务,受益匪浅。

  5.3调查问卷电子稿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以及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的调查问卷

  (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

  1、年级A、大一B、大二C、其他

  2、性别A、男B、女

  3、上课情况

  A、经常跷课B、偶尔跷课C、从不跷课

  4、上课状态

  A、玩手机B、睡觉C、写其他科作业

  D、认真听课E、其他

  5、上课形式

  A、老师上课为主B、小组讨论为主

  C、小组讨论和老师上课结合D、其他

  6、理想的课程结构(多选)

  A、老师上课B、小组讨论C、观看视频、电影

  D、知识问答E、素拓游戏F、情景再现

  7、您是否赞同部分当代大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

  A、非常赞同B、一般赞同C、不太赞同D、完全不赞同

  8、学习这些课程的目的

  A、考研需要B、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C、修够学分D、为入党做准备

  9、您觉得这类课程有什么价值

  A、提高个人素质B、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入的了解

  C、提高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凝聚力D、其他

  10、①当代大学生是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

  A、非常重视B、一般重视C、不太重视D、完全不重视

  ②一些大学生不重视这类课程,原因是

  A、无聊B、对自己用处不大

  C、专业课程过于繁重D、考核简单,容易通过

  ③您觉得这类课程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课程有没有帮助

  13

  A、非常有用B、一般有用C、不太有用D、完全没用

  11、能否正确理解这类课程所具有的时代性的意义(一种伴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13

  不断进步的特性)A、非常理解B、一般理解C、不太理解D、完全不理解

  12、①您觉得这类课程的内容和实践方面,哪个部分更具有时代性

  A、授课内容

  B、实践环节

  C、二者都具有

  D、二者都没有

  ②您觉得这类课程对您了解当今的形势政策有没有帮助

  A、非常有用B、一般有用C、不太有用D、完全没用

  ③您觉得这类课程对您的人生规划、未来走向有没有帮助

  A、非常有用B、一般有用C、不太有用D、完全没用

  13、您对通过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这一观点

  A、非常赞同B、一般赞同C、不太赞同D、完全不赞同

  14、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注重对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核这一观点

  A、非常赞同B、一般赞同C、不太赞同D、完全不赞同

  15、您对通过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坚定信念,增加民族豪感、自尊心这一观点

  A、非常赞同B、一般赞同C、不太赞同D、完全不赞同

  16、您对通过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树立正确的三观,并提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一观点

  A、非常赞同B、一般赞同C、不太赞同D、完全不赞同

  17、您是否赞同将思政课程和实践环节与新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相结合

  A、非常赞同B、一般赞同C、不太赞同D、完全不赞同

  18、①您是否赞同现在的思政课程实践环节过于单一化

  A、非常赞同B、一般赞同C、不太赞同D、完全不赞同

  ②您认为我们思政课程实践环节可以有哪些新形式

  A、外出学习参观

  B、参加社会义工服务

  C、实地考察调研

  D、其他

  19、您对思政课程的想法或建议。14

篇九: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价值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试述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袁红梅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01期

  【摘

  要】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儒家希望受教育者成为“君子”“圣贤”的教育目标,是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核心,在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促进人类社会道德品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我国当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儒家;君子;圣贤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任何阶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核心,教育目标的确立、培养与实现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始终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儒家希望培养具有理想人格的“圣贤”和“君子”,这种教育目标不仅影响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重大的价值与影响。

  一、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君子”、“圣贤”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人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前就确立的希望达到并争取达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果,是实施教育活动后应该达到的状态标准。”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它认为“君子”“圣贤”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状态。儒家思想认为,君子的培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君子要有道德。道德标准是成为君子的最主要的条件,孔子认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用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而小人则是用土地钱财来衡量,当义利发生冲突时,君子应该舍利取义。

  (二)君子要注重修养。要成为君子,必须要注重自己的修养,养成一种道德自觉。儒家的社会政治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先修身,才能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孔子曾对子路说,要想成为君子,就要做到“修己以敬”,就是要修养自己,以认真对待一切。孔子还认为一个人有了这种修养,并且把这种修养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可以利国安民,就算是君子。

  (三)君子要做到不说空话,而干实事。孔子认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要不轻易说话而行动上却要敏捷。“君子”的品质,不仅是思想层面的,更是行为层面的。君子要做到知行统一,不仅要有道德、重修养,还要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思想必须转化为

篇十: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价值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试述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袁红梅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01期

  【摘

  要】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儒家希望受教育者成为“君子”“圣贤”的教育目标,是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核心,在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促进人类社会道德品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我国当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儒家;君子;圣贤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任何阶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核心,教育目标的确立、培养与实现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始终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儒家希望培养具有理想人格的“圣贤”和“君子”,这种教育目标不仅影响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重大的价值与影响。

  一、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君子”、“圣贤”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人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前就确立的希望达到并争取达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果,是实施教育活动后应该达到的状态标准。”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它认为“君子”“圣贤”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状态。儒家思想认为,君子的培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君子要有道德。道德标准是成为君子的最主要的条件,孔子认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用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而小人则是用土地钱财来衡量,当义利发生冲突时,君子应该舍利取义。

  (二)君子要注重修养。要成为君子,必须要注重自己的修养,养成一种道德自觉。儒家的社会政治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先修身,才能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孔子曾对子路说,要想成为君子,就要做到“修己以敬”,就是要修养自己,以认真对待一切。孔子还认为一个人有了这种修养,并且把这种修养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可以利国安民,就算是君子。

  (三)君子要做到不说空话,而干实事。孔子认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要不轻易说话而行动上却要敏捷。“君子”的品质,不仅是思想层面的,更是行为层面的。君子要做到知行统一,不仅要有道德、重修养,还要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思想必须转化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行为才能真正起作用。孔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把要说的话做到了,然后才跟着行动把话说出来。

  (四)君子要知识渊博。“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就是指君子广泛地学习知识,用礼节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呀!要想成为君子,就必须博览群书,成为样样都懂的通才。孔子提倡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内容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些内容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二、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当代价值

  儒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统治,它本质上是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儒家“君子”“圣贤”的教育目标,在当时的条件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一)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利于我国国家建设。首先,儒家的“德育”思想有利于我国现代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核心价值体系完善。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我国的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国公民的价值取向也从一元走向多元。近几年,我国公民素质不断提升的进程中,“道德滑坡”现象也不断出现,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强道德观教育。其次,儒家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知行统一的思想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中国梦的实现既包括国家层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包括实现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对国家而言,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广大政工干部带领人民群众把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目标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对每个人而言,要想实现个人的理想、目标,也必须做到多干实事,少说空话。

  (二)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促进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好的开展。儒家“君子”观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和任务的确立与实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儒家思想政治教育提倡的德治、博学等对我国目前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国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四有”新人的根本任务的实现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的的培养要求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培养受教育者多方面的素质。

  (三)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利于我国公民健全人格的培养。儒家注重修养的培养方式有利于我国公民健全人格的培养。儒家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格培养上特别重视“内省”“修身”,强调内省在道德实践中的重要性。并且儒家倡导的“诚意”、“正心”正是强调把主体的道德认知转化成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儒家强调的内省、慎独正是当代社会我国公民所缺少的,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需要我们有道德认知、知道善恶美丑的标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将这种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在没有外在的法律以及规章制度的制约下,仍然能够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君子”“圣贤”的理想道德人格,这种教育目标的培养也对我国当今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国家建设都需要从中汲取养分,儒家思想政治教育提倡的君子、圣贤的目标,需要我们批判的继承,并且将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张向东,孙征.孔子“君子”人格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3]何玲.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及其实现对当代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9.12.[4]段宏亮.儒家君子人格与现代公民教育[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篇十一: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价值

 简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本文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视域,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认为新时期我们要更加注重多角度、多方位和多领域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更多有益的价值。

  五位一体总布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国对于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体现在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这毕竟是一个小范围的集体。跳出高校,站在社会的角度上来看,对于整个社会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价值性。对于思想教育的价值的探究也可以通过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个方面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鉴于目前我国的形势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以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而体现出来的。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又是什么?概括地说就是教育的主体,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对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起到的作用,也就是说人们在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以后,对人们的思想觉悟所起到的一些作用和推动力,它代表了人们对于社会的认可的程度和自身所具有的一些观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政治建设方面的体现

  通过对人们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我国的一些政治立场,并严格地掌握我国的政治方向来从事一些政治方面的行为。拥护国家和党的一些相应的政策,对于社会中一些不利于国家和社会团结的一些行为要勇于制止。传播我国主导的政治意识,引导人们进行相应的拥护国家和社会的行为,进而传递社会正能量。维持整个社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另外,对于人们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还可以促进人们和社会的双向的交流。人们通过其自身良好的素质对于社会有一个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时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清扫作用,进而使得社会保持更好的前进方向。将社会上一些低劣的思想通过人们身上所携带的正能量进一步进行清除。使得社会在坚持党的领导下能够得到进一步的良性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方面的体现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从宏观方面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能够形成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道德和经济思想,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为整个经济社会的方向指明了前景。从微观方面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改变人的思维观念。作为具

  有思想意识的人,他们的经济行为和生活会受到一定思想意识的支配,从而影响人们的思维观念。在经济社会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竞争意识、经济意识等。从一定程度上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功能

  生产力的发展依靠的是劳动力的付出,而思想政治教育能改变劳动力的潜意识思想,提高劳动者的思想政治素养,使其具备良好的社会品德,在进行相关的社会活动的同时也能够着眼于大局,从而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方向保证功能

  我国的经济基础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决定的。若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定向导航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必定会迷失方向,从而导致“私有化”吞没社会主义公有制局面的出现。因此,对经济发展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建设,从一定程度上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的巩固和发展。

  3、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进步的环境营造功能

  通过对个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人们可以全面、辩证地看待经济社会的进步问题,客观分析经济社会的新形势,从而使人们从以往狭隘的思想禁锢中走出来,取而代之的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为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创造

  良好的环境,提供总的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

  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方面的功能越来越突出,这势必会引起高度的重视。不容置疑的是,在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将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进步,通过对社会良好氛围的营造,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创造出一种新的高度。

  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调动人们参加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让其认识到自我本身的作用与责任。

  我们必须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政治性与文化性相统一的基础之上,将人们的思想性和文化性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引领功能。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占领文化高地的身份,弘扬时代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功能始终保持创新性和时代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文化选择和文化素养能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

  注重引导教育对象“始终保持对文化意义、文化作用、文化地位”的深度认同,并能够“牢固树立对文化建没、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

  五、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社会建设方面的体现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人们意识到在社会发展的大

  环境中,只有依赖客观的经济社会状况,坚持以社会的发展为导向,才能拥有实现理想的空间。只有把个人的需要与愿望彰显于社会历史的前进方向上,才能把握实现人生价值的机遇。

  在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意识到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在提高自身保持高洁的思想政治觉悟的同时,也要时刻谨记以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最终的方向,通过个体的努力,促进整个社会建设实现最终目标的进程。

  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协调人的心理状态,使人们得主观感受同复杂客观事物的发展与变化相适应,化解不同主体间的矛盾与冲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日常的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中,环境恶化现象也肆意蔓延起来,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对社会的生态多样性也造成一定的威胁。通过对于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人们开始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环保意识得到加强。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协调功能,有利于人们更好的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努力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

  基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尤为明显,在新时期,我们要更加注重多角度、多方位和多领域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更多有益的价值,为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做强有力的支撑,为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武汉大学,2018.

  [2]胡新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3]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思想掌握群众[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09)128-137.

  [4]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18.

  [5]陈勇,陈蕾,陈?F.立德树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4)9-14.

  [6]吴广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8.

  [7]张艳.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8.

  [8]银红玉.论社会管理创新视阈中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D].中南大学,2018.

  [9]陈炳.现代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8.

  胡小慧,河南信阳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

  .

篇十二: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价值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价值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

  一

  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一直用“生命线”来概括和表述思想政治工作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934年2月,周恩来同志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这一科学论断。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我军的许多领导同志,都进一步阐述了政治工作作为“生命线”的重要意义,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军队工作的“生命线“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按语中明确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这一著名论断。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2000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又说:“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件大事,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了全党必须牢固树立“生命线”意识。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战略地位的高度概括,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和丰富的实践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论断,既是坚持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也是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唯物史观认为,虽然经济决定政治,但是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论断,反映了经济与政治的辨证关系,强调了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唯物史观还认为,在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政治,总是强烈地反映着阶级对经济运动的某种需求,并通过种种政治手段,干预整个经济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把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理论、纲领、路线、政策等,通过一定的政治形式,灌输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从而推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唯物史观还强调,社会存在决

  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在诸多社会意识形式中,先进的政治观点代表着历史潮流的方向,反映着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武器,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科学的理论体系灌输到人民群众的头脑中去,激发他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论断,具有十分丰富的实践基础。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来看,在几十年革命和建设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正是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生命线”,才唤起工农千百万,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惊涛骇浪和艰难曲折,夺取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从现实来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社会变革时期的大量新情况、新问题,都要求我们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决定了意识形态领域矛盾和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社会变革期带来的社会生活多样性、多元性和多变性,使社会生活更加复杂和难以掌握。特别是邪教“***”的猖獗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唯物论同唯心论的斗争、科学同伪科学的斗争、无神论同有神论的斗争还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是很激烈的。这一切决定了只有在“生命线”意识的指导下,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始终占领思想政治领域。还应看到,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今天,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多种手段,加紧向我实施“西化”和“分化”的图谋,这一斗争也是长期的、尖锐的、复杂的。总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必须牢固树立“生命线”意识。

  牢固树立“生命线”意识,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六条方针原则,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全1[1]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坚持

  从实际出发,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全社会共同来做。同时,要切实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和方法。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讲,树立“生命线”意识,就要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在行动上给群众作出表率。

  二

  思想政治教育是团结全党和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

  江泽民同志2000年6月28日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深刻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领导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战略地位的高度概括。中国共产党依据这一思想指导革命和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今后还将取得更大的成就。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深刻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①邓小平同志总结几十年领导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的经验,深刻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形成全党和全体人民凝聚力的重要作用。他说:“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②又指出:“我们说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③可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团结全党和全体人民,坚定共同理想和信念,形成凝聚力,无坚不摧的最主要工作。只有紧紧抓住和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个中心环节,才能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排除万难,实现党和国家的各项任务。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109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第190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第365页。

  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正是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个“中心环节”,有效地克服了党内、军内和人民内部各种有害思想和分歧,齐心协力,夺取了革命的胜利。我国革命是在产业工人十分有限,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开始的,这种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农村中大量发展党员,造成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大量存在。如古田会议决议就列举了党内八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表现: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盲动主义残余。中国共产党正是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个“中心环节”的作用,才从党内做起,妥善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几十年革命和建设的曲折复杂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就是靠思想政治工作这个“中心环节”,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同时期的共同理想和信念,把党和人民凝聚起来,团结起来,夺取胜利的。

  社会变革时期复杂多变的情况,决定了必须牢固树立“中心环节”意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生活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益明显。多样化的社会生活现实,势必导致人们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矛盾、冲突和复杂多变。这个社会现实要求我们必须牢固确立“中心环节”意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巨大作用,以共产主义理想和我国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说服人、教育人,团结和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现不断深化改革和稳定发展的目标。任何淡化、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倾向,都是错误的和有害的。

  牢固树立“中心环节”意识,最根本的是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深入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形势政策教育,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的巨大作用。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提供强大动力与保证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提供强大“动力与保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一条重要结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战略地位的科学概括。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6月28日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各项工作和群众中去,才能及时排除和战胜各种错误东西的干扰,才能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从而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与保证。”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战略地位和功能的精辟论述和科学概括。这一论述和概括有着科学的理论依据和丰富的实践基础。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看: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核心之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也对经济基础有着重要的反作用,能够制约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促进或阻碍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这种反作用是巨大的,有时是决定性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对于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反作用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与保证”的机制和理论依据。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人是社会生活实践的主体。人的行为方向如何,积极性的高低,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向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通过引导人的思想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为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向和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与保证”。回顾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们的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经受住无数次内外严峻环境的考验,转危为安,再展鸿图;我们的军队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我们的人民之所以能在白色恐怖下坚定不移,在经济困难时期艰苦卓绝,在国际社会主义低潮时期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就是靠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团结和引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充分发挥其“强大动力与保证”作用的结果。

  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决定了必须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与保证”意识。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也是我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转型的时期。在社会转型的过程

  中,社会分化的烈度、速度、深度和广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深刻,以至新的社会矛盾大量积聚,因此,这个时期也被称为“矛盾凸显期”。如何处理这些矛盾,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大业的成败,也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实现。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看,正确化解这些矛盾,需要在健全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加强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同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功能,做好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和沟通协调工作以及社会心理的调适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化解各种矛盾的“清道夫”和调适社会心理的“润滑剂”,从而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得到尊重,合理的诉求得到满足,正常的社会秩序得以恢复。从根源上看,社会各种矛盾一方面是由必然性因素引起的。这是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可逆规律引起的,如我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进行的各项改革所引发的地区贫富分化矛盾。另一方面是由偶然性因素引起的。这是由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可控性因素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这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现在发生的一些严重的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工作不落实、不扎实、不切实。工作部署了,没有抓到底,口号提出来了,没有落实。结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没有实效。”对于前者诱发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务必既要从大局出发,从“大”处着眼,向当事人讲清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的法律、法规,讲清楚党和国家的事业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前途命运的利害关系,讲明白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同个人生活改善的关系。又要从“小”处着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维护好他们的实际利益。对于后者诱发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则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求相关的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勇于承担责任,主动及时地改变工作作风和改正工作方法,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唯有如此,误会才能得以消除,积怨才会慢慢消解,人民群众才会甘心情愿地为党和国家的事业竭尽全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保证。江泽民同志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党的先进性、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的新的阐述和总结,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发展。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既是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又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同时,真正落实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党的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真正达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也为成功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最好的组织领导保证和基础。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宣传、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只有通过深入持久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使全体党员干部、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党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的决定性意义;只有通过深入持久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将“三个代表”思想变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党员的行动,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变为现实;只有通过深入持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检查和纠正不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党员向“三个代表”的标准努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不竭的生命力。总之,只有进行深入持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普及到全体党员干部、全体党员和整个社会,真正变为现实。

  思想政治教育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巨大功能,就是激励人的干劲、发掘人的潜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始终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面对新世纪的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进而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战略构想。这个目标的实现将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新的更高的阶段。实现这样的目标不仅是党的事,也是每一个群众的事,不仅需要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更需要他们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发挥聪明才智。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各种激励手段激发出来的。从本源上看,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源于人的需要,需要越强烈,积极性就越高,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越强。人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缺一不可,与此相对应,激励也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需要是人们的第一需要,忽视或否定它的合理性,不去设法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将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失去物质动力。但是,一味强调物质利益,仅仅依靠物质手段而忽视或否定精神动力作用,全社会将会呈现惟利是图的混乱局面,导

  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化为泡影。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把物质激励手段和精神激励手段统一起来,一方面要运用坚持物质激励手段,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群众生活,了解群众的实际需要,配合有关部门想方设法地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解决好他们的实际问题,让他们享受到真正的实惠;另一方面又要善于运用目标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手段,深入细致地向群众宣传和解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具体措施等,适时地引领他们正确地看待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化解思想“扣子”,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激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向往的情感和情绪体验,激发热情和动力。唯有如此,广大人民群众才会紧紧地跟随中国共产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坚定的意志投入到各项事业的建设中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实现。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来源,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的概括还有一些。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灵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为大规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服务”等等,都是科学的、正确的,必将对社会整体和党的全局性工作产生指导性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

  (一)引导政治方向

  所谓引导政治方向,就是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监督、批评等方式,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是建立在对教育对象充分信任的基础上的。重在启发自觉。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有进取心的人的共同特性。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利用这种进取心,引而导之,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达到教育群众的预期目标,就要摆正思想政治教育者与群众的位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做群众工作的,而做群众工作的实质是引导群众。因此,要相信和尊重群众,相信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接受正确引导的能力,尊重群众的感情、人格和创造精神,以便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人民群众进行正确的导向,正是树立这一正确态度的体现,也只有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必须尽快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从思想上、心理上、感情上和行动上认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全社会都形成共识,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坚实的基础。而建立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社会认同感,就应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因为,当前,人们正在适应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但也有不少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社会道德标准等与这种巨大变化不相适应,甚至形成了一些模糊乃至错误的认识,因此,需要我们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监督、批评、灌输等手段,引导人们从转变观念入手,端正态度,解放思想,正确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主要特征、重大历史意义以及中国共产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从而使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统一到中国共产党所作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决策上来,只有这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从美好的愿望化成理智的现实行动。

  (二)激发精神动力

  所谓激发精神动力,就是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个体价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积极性是指人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在行为活动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主动自觉、认真负责、勇敢顽强的进取精神。人的积极性受多种因素制约。具体说来,它是以需要为动力核心,以意识为调控中枢,把认识、情感、意志、动机、兴趣联系起来而构成的。需要在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制约着各种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是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因此,人的积极性来源于人的需要,需要越强烈积极性就越高。人的需要又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应地,激励也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大类。物质是第一性的,忽视或否定物质利益原则,不注意发挥物质力量在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是错误的。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①邓小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82页。

  平也明确指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②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物质利益原则。但是仅仅依靠物质手段,信奉“金钱万能”,忽视或否定精神力量的作用,也是极端错误的。因为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相辅相成的,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对物质又具有反作用。激发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既要靠正确的经济手段,又要靠有效的精神激励,要靠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夸大物质利益原则,忽视精神的作用;或是片面强调精神的能动性,忽视物质利益原则都是错误的。无论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的一部分。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对物质生产起着间接作用,它通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端正人的社会态度,启发人的思想觉悟,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对精神生产起着直接作用,它是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对于培养人们的智力和能力,丰富人们的需求体系和情感世界,从而发展人们的自我意识和创造精神都具有重要价值。

  (三)塑造个体人格

  人格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通俗地讲,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品格、品质、思想境界、情操格调、道德水平等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塑造个体健全的人格,使社会成员形成崇高丰富的精神境界,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在这种塑造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依据人的意识与活动相关联的规律,一方面通过教育措施使受教育者不断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确立相应的认知、态度、情感,产生相应的行为;另一方面,又通过组织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去形成和巩固受教育者的认知、态度、情感、行为等。坚持两者的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知识传授教育相区别的重要特点。通过传导社会价值准则、行为规范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才能使受教育者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品德能力等。更具体地说,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措施促进受教育者的知行转化。这里所谓的知行转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先把外在社会要求(价值准则、理论观点、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的个人意识,而后再由受教育者将个人意识、思想动机转化为外在行为和行为习惯。实现两个转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才的人格发展的具体表现。人才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第146页。

  的人格塑造也包含着丰富的人的需求体系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在丰富人的需要、尤其是人的高尚的精神需要方面起着导向作用。人格塑造和发展的重要表征是需要的不断丰富,这种丰富性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和社会的三方面。丰富人的物质需要是物质文明建设的目的,而丰富人的精神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是丰富人才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它旨在培养高度的政治自觉性和正确的道德观,提升和丰富人才的精神世界,发展人才的需求体系和选择满足人才需求的正确方式,帮助人才形成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

  (四)调控品德行为

  所谓调控品德行为,就是对人们的思想、品德、行为的规范、调节和控制,它肯定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目标的思想、品德、行为的正确性,它界定偏离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目标的思想、品德、行为的不合理性,它排斥和纠正干扰、冲击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目标的思想、品德、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和规范性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把方向性与规范性分割开来,方向性就会成为无规无范的、飘忽不定的想象与意愿,规范性也会成为没有一定取向的、随意设置的框框与律条。从实际来看,现代社会由于具有开放、复杂、多样、变化快的特点,人们的思想、品德、行为也呈现出多层性、多样性、多变性状况。面对这种状况,如果我们仅用一种原则的、抽象的思想观念进行引导,而没有明确的要求加以规范,就很难把人们的思想、品德、行为导向一个基本一致的方向,甚至可能会出现更多思想道德越轨、失范的情况。所以,在现代条件下必须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发挥其规范作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作用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特性,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在对人们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的时候,就应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作用,制定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法纪、法规,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增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所创造的能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效应。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经济

  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所谓宏观作用层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能够形成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道德和经济思想,即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以此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在宏观层次上作用于经济以外,还在微观层次上对经济的发展直接发挥作用。人是经济的主体,作为具有思想意识的人,他们的经济行为、经济生活总要受到一定思想意识的支配。在现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激发人们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还帮助人们确立效益观念、时间观念、科技意识,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面进步。具体表现在:

  1.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价值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价值(是指能持续地满足或驱动精神需要的价值。)是基于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生产力,归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归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根据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规律,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从思想政治教育与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劳动者的关系看,劳动者是指有一定体力和智力的人,是首要的生产力,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来看,生产力由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构成,其中,人的因素是生产力最活跃,最具潜能的主导性因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列宁也指出,全人类的首要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所以,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对生产力主要因素劳动者的作用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首先,激发人的活力,即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联系生产力的内涵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作用,可以具体理解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加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其次,变革生产关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必要性,才能使人们投入到变革生产关系的实践中去,最终使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而且,通过生产关系变革推动生产力发展时,都必须先有先进的理论和思想准备,而先进理论和思想准备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去完成,在变革生产关系的过程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劳动者具有坚定的思想政治信念、坚忍不拔的思想政治品质去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推动

  生产力的发展。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中起着推动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能使劳动者对掌握科学技术的目的性和重要性有明确认识。它培养劳动者的思想品质,能调动起劳动者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精神动力价值。

  2.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方向保证价值

  思想理论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思想前提,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导向和调节的作用,不受一定思想支配的纯粹经济发展是不存在的。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任何一种社会,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要以自己的思想体系影响社会生产,制约经济的发展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把先进的思想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灌注于人,就成为经济建设的有力保证。首先,它保证我国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产生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其次,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我国经济基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若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定向导航作用,势必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迷失方向,出现“私有化”吞没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局面。最后,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正常运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社会主义的制度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着强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和强大的政治优势的市场经济,这个政治优势既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又是使经济沿着正确方向有序运行的有力保证。

  3.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进步的环境营造价值

  毋庸置疑,任何社会形态的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都要受到思想意识的支配,而思想意识又有先进与后进之分,那么要促使物质生产及经济建设的提高和发展,就必须破除落后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进步的重要作用之一,就在于扫除精神障碍,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具体地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人们全面地、辩证地看待经济的进步问题,使人们的眼光从片面的、狭隘的纯经济=噌长的旧框框中解放出来,代之以全面的系统的发展观念,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总的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首先,形成有利于经济进步的认识环境。其次,形成有利于经济进步的道德环境。最后,形成有利于经济进步的社会心理环境。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

  1.社会精神生产的价值

  马克思曾经指出:“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①因此,统治阶级要使自己的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控制思想上层建筑,调节社会精神生产。和社会的物质生产一样,社会的精神生产也是构成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说,精神生产服从并服务于社会物质生产。在整个精神生产领域中,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和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即思想上层建筑起着指导和决定作用。而无产阶级政党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控制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从而实现对精神生产的导向和调节,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限制和取缔与无产阶级相对立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揭露和批判与无产阶级相对立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公众政治舆论方向,净化社会的精神领域,鼓励有利于无产阶级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使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直接为现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服务。

  2.政治关系再生产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历来被视作为再生产既定的政治关系的重要工具。政治关系是基于经济关系之上的诸种社会关系的集中、综合的表现,是从事一定政治活动的人们之间的内存、本质的关系。这种政治关系的再生产的价值主要是通过促进受教育者,尤其是青年的政治社会化,实现政治角色的认同而实现的。所谓青年政治社会化,就是指青年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从价值标准、行为规范、政治态度、理想信念等方面采用社会已确立的政治标准来衡量、约束自己,使自己达到内化并和社会保持同一,形成一定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并外化为自己的政治行为模式,扮演该政治体系所需要的政治角色,这样,他就成了该政治体系的支持者和维护者。今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系统地对广大青年一代进行主旋律的教育,其中,包括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集体主义道德观和各种行为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92页。

  规范的教育等,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这样才能使未来各级党政领导权力都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手里。

  3.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和发展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化为群众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反馈来自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倾听群众的呼声,使之成为领导决策的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纵向和横向的社会联系和交往中,对于协调党和人民的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增强民族凝聚力,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江泽民说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任就落在了思想政治教育上。当然,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发展,仅靠思想政治教育还不够,还应和社会的其他功能系统,如法制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立体的功能网络,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治发展的目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

  1.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是一个目的系统,一定的社会观念、思想、知识、习惯、风俗等文化因子,如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相一致,则以积极的姿态加以吸取、编整,纳入其教育的体系。相反,如果一定的社会观念、思想、知识、习惯、风俗等文化因子与教育目的不一致,甚至相悖,教育则予以摒弃,甚至以批判的方式,拒斥出教育体系,确保教育目的的顺利实现。教育目的是教育对文化发挥选择功能的重要标准。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功能,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肯定性选择,即吸收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的文化因子。在肯定性的判断基础上,吸收积极的文化因子,并进而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轨道,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否定性选择,即对与思想政治教育异向的文化因子的排斥,抵制与清除劣性文化对受教育者的侵害,借以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反推力。对此,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应从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应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吸收和批判改造。这是纵向学习。二是对西方文化合理借鉴和批判改造,即横向学习。

  2.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播、变异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讲,是指社会或社会集团用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里讲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就是一种文化,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即政治文化。它所要达到目的是实现个体的政治、道德的社会化。作为传播政治文化的基本手段,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现象,而且也是一个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两个方面的活动,一方面,社会的每个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学习、模仿、影响等)获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知识和政治f青感;另一方面,社会凭借各种手段,传播政治信息和意识形态,使人们接受政治生活的思维和行为的基本模式。前一种活动是个体的政治学习,后一种活动是社会的政治文化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政治文化的过程,不应是过去的“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投注,而应是一种同为信宿、同为信源的双向信息交流和情感互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之文化变异性功能,即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改变社会文化内容与结构,使其不断发展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深层变迁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建国后,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培养,在改变旧文化、形成社会主义新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深远持久的,至今我们还能感受其深层次的影响力。在现代条件下,通过促进各种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从而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渗透、创造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社会整体文化大背景下进行,它所传播的是社会主流文化。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就是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但是,当今社会,除了主流文化以外,还有非主流的各种亚文化形态,如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等。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应自觉吸收各种亚文化中的合理成分,以促进主流文化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但是,这些亚文化现象也有一定的自发性,其中还包括一些不健康的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应发挥自己的文化渗透功能,将社会主流文化渗透到各种亚文化中去,引导其发展方向,调节社会文化冲突,创建良好的文化交流、文化吸收、文化融合氛围,进而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服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在于为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造就大量具有创造活力的人。世界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加,实际上竞争也在增加,其文化发展的趋势呈开放型、竞争式。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想始终走在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其文化体内必须有一大批具有创造发明能力的人才。能否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尤其是具有个性特征的人才,是衡量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根本指标。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参与政治文化的创造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政治文化的过程中,并不是一个机械的“传声筒”,它需要对政治文化进行整理,组合,并以最恰当的方式进行传递,正是在这种文化渗透、创造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着他的文化价值。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

  自然环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它既是最大的生态空间,又是基本的生态环境,它给予思想政治教育以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局限于政治价值、精神价值,片面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解决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其实,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作为道德观念应当反映的现实关系之一,他们指出“这些个人所产生的观念,是关于他们同自然界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自己的肉体组织的观念。”①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所带来的人类生存的新危机,面临自身发展领域所发生的新的变化,必须冲破原有的价值局限,重视其生态教育价值的创造,这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课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具体表现如下:

  1.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责任感和生态责任感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在于帮助人们使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统一起来,道德责任和生态责任统一起来。一方面学校和社会都要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和生态学知识的教学,使生态学的准则成为一种行为的规范,而另一方面“人――自然”道德的教育则可以进一步赋予这种行为规范以道德、伦理学的意义。它培养人们的道德良心、道德信念,使生态的责任感深入人的心灵并与道德责任感溶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崇高道德情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第29页。

  人类的精神文明层次不断得到提升,使他们能在与自然交往中克服自我的近视和短视,以人类的生存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抛开既得利益,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从而使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

  2.形成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

  千百年来,在人类与自然关系中存在的是一种“人类中心观”,这种观念认为人类始终是自然界的主人和征服者,自然界的一切必须服从于人类的利益和需要,人类对自然拥有绝对的使用和开发权,认为只要对人类有利,对其他存在物所采取的任何掠夺行为,都是合乎道德的。很显然,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纠正人们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帮助人们形成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了解人类只是自然大家庭一名成员,与其他成员之间只能是和睦共处,爱护与关心,惟有这样,人类的自我实现和幸福才能得到连续延绵和可靠保障。因此,批判地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避免“人类中心论”观念的负面影响,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直面的现实境遇。

  思考题:

  1、如何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

  2、为什么说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3、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有哪些?

  4、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有哪些?

篇十三: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价值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试述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袁红梅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01期

  【摘

  要】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儒家希望受教育者成为“君子”“圣贤”的教育目标,是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核心,在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促进人类社会道德品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我国当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儒家;君子;圣贤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任何阶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核心,教育目标的确立、培养与实现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始终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儒家希望培养具有理想人格的“圣贤”和“君子”,这种教育目标不仅影响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重大的价值与影响。

  一、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君子”、“圣贤”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人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前就确立的希望达到并争取达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果,是实施教育活动后应该达到的状态标准。”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它认为“君子”“圣贤”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状态。儒家思想认为,君子的培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君子要有道德。道德标准是成为君子的最主要的条件,孔子认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用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而小人则是用土地钱财来衡量,当义利发生冲突时,君子应该舍利取义。

  (二)君子要注重修养。要成为君子,必须要注重自己的修养,养成一种道德自觉。儒家的社会政治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先修身,才能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孔子曾对子路说,要想成为君子,就要做到“修己以敬”,就是要修养自己,以认真对待一切。孔子还认为一个人有了这种修养,并且把这种修养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可以利国安民,就算是君子。

  (三)君子要做到不说空话,而干实事。孔子认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要不轻易说话而行动上却要敏捷。“君子”的品质,不仅是思想层面的,更是行为层面的。君子要做到知行统一,不仅要有道德、重修养,还要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思想必须转化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行为才能真正起作用。孔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把要说的话做到了,然后才跟着行动把话说出来。

  (四)君子要知识渊博。“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就是指君子广泛地学习知识,用礼节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呀!要想成为君子,就必须博览群书,成为样样都懂的通才。孔子提倡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内容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些内容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二、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当代价值

  儒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统治,它本质上是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儒家“君子”“圣贤”的教育目标,在当时的条件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一)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利于我国国家建设。首先,儒家的“德育”思想有利于我国现代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核心价值体系完善。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我国的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国公民的价值取向也从一元走向多元。近几年,我国公民素质不断提升的进程中,“道德滑坡”现象也不断出现,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强道德观教育。其次,儒家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知行统一的思想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中国梦的实现既包括国家层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包括实现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对国家而言,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广大政工干部带领人民群众把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目标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对每个人而言,要想实现个人的理想、目标,也必须做到多干实事,少说空话。

  (二)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促进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好的开展。儒家“君子”观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和任务的确立与实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儒家思想政治教育提倡的德治、博学等对我国目前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国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四有”新人的根本任务的实现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的的培养要求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培养受教育者多方面的素质。

  (三)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利于我国公民健全人格的培养。儒家注重修养的培养方式有利于我国公民健全人格的培养。儒家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格培养上特别重视“内省”“修身”,强调内省在道德实践中的重要性。并且儒家倡导的“诚意”、“正心”正是强调把主体的道德认知转化成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儒家强调的内省、慎独正是当代社会我国公民所缺少的,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需要我们有道德认知、知道善恶美丑的标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将这种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在没有外在的法律以及规章制度的制约下,仍然能够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君子”“圣贤”的理想道德人格,这种教育目标的培养也对我国当今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国家建设都需要从中汲取养分,儒家思想政治教育提倡的君子、圣贤的目标,需要我们批判的继承,并且将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张向东,孙征.孔子“君子”人格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3]何玲.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及其实现对当代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9.12.[4]段宏亮.儒家君子人格与现代公民教育[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推荐访问: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价值 当代中国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