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20篇

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20篇

时间:2022-11-14 08:0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20篇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  毕业设计(论文)  论如何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  姓  名  :  专  业  :  班  级  :  指导教师  :  学  号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20篇,供大家参考。

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20篇

篇一: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

  毕业设计(论文)

  论如何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

  姓

  名

  :

  专

  业

  :

  班

  级

  :

  指导教师

  :

  学

  号

  :

  2017年

  月

  日

  摘要:我国企业改制之后,在企业财务监督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监督体系,以保证企业财务活动的规范化、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我们应当对企业的内部财务监督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财务监督;财务监督主体;财务监督内容

  引言

  1相关概念概述

  1.1会计监督的定义

  所谓会计监督是指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工作人员、依法享有经济活动监督检查职权的政府相关部门、依法批准成立的有效社会审计中介组织,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善性以及本单位内部预算执行实施情况所进行的监督检查。

  1.2会计监督的重要性

  1.2.1合理有效的完成单位经营方针和目标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利用单位会计核算所提供公司的资金、成本、利润等价值目标,对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系统全面的控制与改进调节,促使公司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公司内部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公司计划的经营方针和目标。

  1.2.2保护单位资产安全和信息完整

  公司资产管理的混乱就会导致公司资产可能被盗窃或者偷拿,可能被占为己有,亦或者被滥用或损坏事件的发生。实施应用会计监督职能,其一是通过对资产的最接近掌控,完全限制或阻止了无关人员对公司资产的接触和了解,防止公司人员贪污或者盗窃现象的发生;其二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财产清查,确保公司了解清楚公司各项资产的实存数和账面数,并查明账实不符的具体原因和人员责任,从而加强了公司对资产的保护,也对资产的安全和发展有了一定的保障。

  1.2.3保证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合法性

  公司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都应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或法规的规定,任何单位不能以任何形式从事违法违规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经济业务活动。但是会计工作是公司一切财务收支的“关口”,公司的每一项经济业务活动都只有通过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双重管理程序后,才能得以被认可和实现,然后在会计上完全进行真实完整的反映。

  1.2.4保证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性

  公司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弄虚作假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会计信息会导致公司管理决策的失误和最终决定的偏差。运行内部会计监督职能是通过单位内部建立岗位责任制,对会计资料的原始记录进行有效管理,单位会计人员进行认真仔细的复式记账后,然后采取先进科学的账务处理程序等其他方式,对公司的会计资料和信息的存在实施有效的掌控和了解,保

  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和信息质量的高低。

  2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会计监督现状

  2.1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不力

  许多企业为了局部或少数人的利益,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欺上瞒下,随意利用会计程序进行技术处理,会计报表严重失真。例如,编造假账,挤占生产成本;随意核销费用,偷税漏税;隐瞒收入,私设小金库;虚报盈余,欺骗国家。

  会计对公司经济活动的监督不力是造成近年来公司资本大量流失的主要因。主要表现在:公司会计不能参与生产项目的确定、设备的引进等活动,,或者不能为之提供正确的信息;公司快进不能参与或无法参与公司承包合同的制定,不对资产进行评估,使得承包指标定的过低,有的甚至不抵设备折旧。

  2.2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全,主要体现在有的单位是根本就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以致会计秩序混乱,徇私舞弊现象经常发生

  2.3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会计监督职能的实施最终要靠会计人员来完成,因而会计人员素质也就成为影响会计监督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对于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和生产经营中不符合效益原则的行为不能及时发现,使会计监督职能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些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弱,不能依法进行会计核算,日常核算工作不符合规范,平时出了问题还不知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而会计人员思想素质不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法制观念淡薄,则会出现知情不举、串通舞弊、监守自盗等违法行为,使会计监督职能失效

  3民营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3.1会计工作的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

  会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是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主体,一般来说,单位虚假的会计信息出自于会计之手,因此,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观念在财务监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有成千上万的内部审计人员,但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其中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有的还是无证上岗。另外,内部审计人员的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自我管制能力差,唯命是从。在权人于法的思想支配下,有意造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在所难免。

  尽管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一个不可否定的原因就是:所有会计数据都是产生于内部审计人员,所有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都有内部审计人员的参与,内部审计人员对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2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全,由于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比较落后,一些企业的经营权和管理权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分离,使得企业内部各项

  规章制度都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很多企业都没有一整套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企业内部由于某些内部控制的基本制度的残缺或者执行不够影响财务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企业内部的一些基本的制度包括稽核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清查制度等。在现实的工作中由于执行力度不够造成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不强,造成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违规违法现象,造成企业的会计核算缺少有效的会计信息,缺少真实的企业经营数据。会计核算的处理结果对企业的真实经验状况不能够有效地反映。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却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以致会计秩序混乱,拘私舞弊现象经常发生。

  3.3相关的法律制度缺失

  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是由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规基础对企业的会计活动进行监督的行为。而当前财务监督工作之所以难以发挥良好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丁缺乏相对健全完善的法律约束机制。尽管新的《会计法》已经颁布,但是与其相关的法规制度的建设却存在很大的滞后性,甚至部分单位仍然沿用传统的则一务管理制度,出现了一种新制度、旧观念的会计管理状态,使得财务监督工作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3.4信息公开不透明

  由于会计信息没有全部公开性,这对运用会计信息的相关方和个人形成了严重阻碍。因为没有正确真实的财务信息,不能对企业的经济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辨别,从而导致决策者不能做出高效有力的决策措施。由于会计信息的不完全,使相关利用者不能分辨企业的好坏,降低了企业监督工作的工作效率。

  4完善措施

  4.1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不仅要懂得业务知识,还应具备参与管理、决策、进行分析的能力,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全面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内部审计人员应不断努力学习,钻研业务,及时更新知识、适应形式、掌握新政策、规定。会计主管部门或单位领导应重视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对内部审计人员从严考核、从严要求,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4.2加强企业的内部制度建设

  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涉及到企业生产、管理与经营的不同方面。内部财务监督就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要求,在企业内部对会计部门和工作人员之间实行相互监督的方法。外部监督既有政府的监督,也有社会的监督。通过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共同作用,提高企业的会计工作质量,实现财务监督的职能,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4.3完善有关法律体系

  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是财务监督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会计体系

  在逐渐完善过程中有法可依的基础。没有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会计核算的质量难以保证。加强我国法律体系建设,为财务监督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使财务监督真正履行其职能权力,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1999年10月31日修订后的《会计法》,明确了财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在机制上、制度上达到规范行为、控制风险、防范舞弊、纠正差错的效果。为防止财务监督弱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切实保证会计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4.4健全会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

  单位建立会计信息披露制度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1)为了公司的会计信息成为公开性信息,要开始制定相关会计信息公开披露的机制,对于约束企业会计信息公开和报告的具体行为也要制定相关的制度;(2)建立企业专用的会计信息公开方式,如公司内部网站、公司内部报刊杂志、公司专属广播电台等;(3)建立企业会计信息的讨论区,提倡并准许社会各界人员提问。这些会计信息公开披露的制度和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看到监督管理成效,进而为公司内部会计监督奠定了坚实的社会监督基础,避免了会计监督管理漏洞的形成和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总结

  由于本人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不够全面和完整,又加之对实践的经验与能力有所不足,因此对会计监督这一课题研究还不够深刻,有很多方面都阐述的不够具体与完整,希望能在以后的实践和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此同时,希望企业能够了解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能积极改进,以满足企业自身的需求,使得企业能够发展的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隋欣.中小民营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7,(02):122-124.

  [2]韩茵茵.民营企业集团内部会计控制优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

  [3]杨智博.关于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6,(11):191.

  [4]蒋智敏.民营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论,2016,(31):85-86.

  [5]李长福,张慧.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的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06):13-14.

  [6]吴丽,纪海荣.民营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13):181-182.

  [7]赖晶贞.我国企业会计监督问题及发展建议[J].技术与市场,2013,20(08):236+238.

  [8]陈佳香.试论现代企业会计监督[J].商场现代化,2013,(13):144.

  [9]宋丽媛,李凯旭.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制度[J].经营管理者,2013,(04):195+164.

  [10]端木庆军.民营企业会计规范问题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2,(02):218.

  [11]王继东.浅析我国小型民营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1,(14):93-94+128.

  [12]何建华.论民营企业的会计诚信建设[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04):35-37.

  [13]刘伟.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比较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5,(05):67-69.

  [14]田钊平,胡丹.试论治理民营企业会计造假的有效途径[J].北方经贸,2005,(04):45-47.

篇二: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论民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存在的漏洞及改进对策

  作者:岩云莉

  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19年第07期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民营企业逐渐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将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与企业治理结合起来,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化,很多民营企业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和提高经济效益,忽视了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导致内控管理制度存在着一些漏洞,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民营企业需要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对策来完善内控管理制度。本文从H公司为例分析了民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民营企业改进内控管理制度的对策,目的在于提高民营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内控管理制度

  漏洞

  改进对策

  一、民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存在的漏洞—H公司为例

  (一)H企业概述

  H企业是由房地产开发及工程建设、物业管理、酒店及商贸科技、农林及园林绿化等业务组成的民营企业,公司现有员工20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500余名。H企业以“共同发展,创造财富,回报社会”为企业使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构建“和谐企业”作为一项重要管理举措,不断传承和创新;公司以“执行力、战斗力、学习力、凝聚力”四力团队建设为主线,坚持以打造“学习”型企业的企业经营理念,提倡“高效、务实的狼性精神”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努力不懈的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高效专业的服务。

  (二)H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存在的漏洞

  H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存在的漏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1)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H企业从成立以来,由于业务范围不断增加,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公司治理机构虽然建立,但没有建立起相互牵制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就体现不出高效、精简,内控管理人员工作过程中的责任心不强。

  (2)缺乏风险评估体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H公司与供应商、客户之间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用和资质评估系统,很多年来没有评估供应商的信用等级,对其资信情况也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存在仅凭人为的判断作为依据,未发挥出风险评估的作用。

  (3)缺乏到位的控制过程

  H公司在采购授权、选择供应商、计划审批、票据审核等工作虽然建立了相应的流程机制,但流程执行过程中由于企业管理中负责人的决策权限相对集中,在大宗物资采购、固定资产采购事项中存在着形式化严重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该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导致后续业务开展、提供服务出现问题。

  (4)内控管理流程繁琐但无效率

  H企业由于业务涉及面广,管理流程繁琐不够清晰,看似有人管但却无人真正管,责任划分不清。例如:在购买物资的过程中,只是凭借生产计划来进行采购审批,但过程中缺乏成本效益意识,只管购而不管用,没有联动机制,做到有需要再采购。此外,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并不能够明确具体的生产计划,这就会增加大量采购物资的积压。

  (5)信息沟通不顺畅

  在H公司的内部,由于业务交叉,所服务的客户也会重叠,在客户管理、应收账款管理、采购管理方面,内部并没有定期建立起完善的联系机制,导致信息沟通的不顺畅,出现了重大的资金安全问题。

  (三)H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漏洞存在的原因

  从以上情况来看,H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存在着一些漏洞,其中具体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

  民营企业近几年来虽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很多民营企业采用的是“家族式”的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这种集权模式导致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健全,其中主要表现在治理环境的内生性和自发性,在内部没有建立起专门的组织结构,缺乏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的评价,对检查出来的问题也并没有提出合理的整改意见。

  (2)成本效益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健全的内控管理制度需要较高的成本,H公司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并不会花费较高的成本来应用成本较高的内控管理制度。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3)人员素质是影响

  H民营企业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业务范围的拓展和经营规模的扩大上,因此内部人员并没有认识到内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导致内控管理制度的形式化比较严重,执行力、落实力不够。

  二、民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改进对策

  (一)不断改进内控管理制度的设计

  (1)以预防为主,前移关口。民营企业需要按照业务活动的具体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内控管理程序和规章制度。

  (2)侧重对关键控制点的选择。在选择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点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到哪个控制点可以对业绩进行更好的衡量。

  (3)侧重相互牵制。在内控管理制度的横向关系上,民营企业的管理者要认识到一个业务在办理的过程中至少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人员进行经办,并积极的接受其他部门人员的监督和检查;在内控管理制度的纵向关系方面上,一项业务需要经过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环节和岗位,接受上下级的相互监督,相互协作也是一种牵制。

  (4)增设补救措施

  内控管理制度需要具备能够及时差错纠正、规范其他不规范行为的能力,因此民营企业需要在内控管理制度中增设相应的补救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内控管理制度的完善性。

  (二)持续优化内控管理制度流程

  (1)从发行性控制向预防性控制转变

  发现性控制主要是指发现和控制那些可以检查出来的风险;预防性控制主要是防止舞弊和错误的发生进行的积极控制。

  (2)从检查性控制向指导性控制转变

  检查性控制一般是对已经存在或发生的错误进行控制,指导性控制一般是对现在有利的结果进行严格的控制,重点是管理层定期做出的指导性工作。

  (3)从专项监督向常规监督转变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一般来说专项监督主要是指对内部控制的活动进行专项评价,一年进行一次或是多年进行一次;常规监督主要是将内控监督活动制度化、常态化。

  (三)充分发挥评价在内控管理制度中的作用

  民营企业在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是内控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就是有必要、充分的控制程序;第二个是合理性,就是内控管理制度层序的合理性、科学性;第三个是有效性,就是内控管理制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否产生效益。民营企业可以将内控评价分为以下五个等级:第一是健全有效,主要是指被评价的内部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被评价的对象也不存在较大的缺失,所设计的内部控制也得到了认真的执行;第二个是基本有效,主要是指被評价的内部控制的运行是基本有效的,设计的内部控制也基本适当,存在着个别执行效果不好的,并不存在控制不足的问题;第三个是值得关注,主要是指被评价的内部控制的运行结果是可以接受的,对战略目标并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内部设计存在着少量的缺失问题;第四个是基本无效,一般是指被评价对象的内部控制在运行时需要进行关注和改进,被评价对象有较大的缺失;第五是完全缺失无效,一般是指被评价的对象的内部控制在运行上是无效的,被评价的对象也是存在较大的缺失。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对内控评价的分级,完善内控评价体系,降低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风险,改进内控管理制度,提高内控管理制度的科学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对于民营企业的长期发展可以起到重要性的作用,因此民营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及时发现内控管理制度中的漏洞,并积极的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改进内控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充分的发挥出内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作用,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龙.民营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D].山东财经大学,2014.[2]张建宗,赵景阳.试论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10).[3]张秀丽.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与改善[J].经营管理者,2015(24).

篇三: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薛强

  来源:《中外企业家》2014年第4期

  薛

  强

  (江苏八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江苏

  睢宁221200)

  摘

  要: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增加国家税收和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我国的民营企业在财务管理尤其是内部控制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以至于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的问题,对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0-0120-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改革,民营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技术创新以及增加市场的有效性方面。但是,在民营经济这支大军逐渐发展起来的时候,其财务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其表现在有融资困难、投资渠道狭窄以及内部控制不完善等方面,其中内部控制的缺陷尤其突出。实际上,内部控制的不足已经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当务之急就是找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

  二、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存在良好的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的概念是对建立、加强以及削弱内部控制系统产生影响的因素,其中包括着管理人员的操守、素质、价值观、品行以及企业文化和信息沟通体系等内容。从民营企业的来源来看,我国的民营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就是从个体户起家,慢慢发展,最终成为家族式的企业;第二种是个人或者是个人组织合资参股开办的合伙企业;第三种是从国有或者是集体企业在转型的情况下改制为民营企业。总之,民营企业的特点就是企业的所有权的私有化,其中更为普遍的是家族式企业。私有化的民营企业是采用家长式的集权管理,该类管理方式缺乏合理规范的治理结构,也没有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在风险应对上也就会很被动。举个例子,中国大陆最大的家电零售企业国美电器,其在2009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企业,其中黄光裕占有34%的股份。但是好景不长,黄光裕出事了,国美几乎是陷入深渊,市值大幅度缩水。其主要原因就是黄光裕的权利太大,没有建立监督和制衡机制,没有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机制,最终出现了很大的风险危机。

  (二)企业风险难以控制

  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目标,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结合实际情况,及时的进行风险评估。在民营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中,最缺乏的是战略风险的控制。在民营企业的起步阶段,仅仅依靠经营者的经验和智慧就能应对各种风险,但是在企业的随后发展中,就需要经营者统筹帷幄,在各种信息和政策交叉的情况下,对企业准确定位,做好战略风险的防范。其存在的战略风险主要有:首先是战略风险的管理具有盲目性。其表现在民营企业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决策,不注重各种外部信息和内部条件,从而出现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最终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的现象。还有的企业,只是单纯的要快速的把企业做大做强,在没有综合分析和研究的情况下进行多元化的投资,最后出现投资失败。比如巨人集团、飞龙集团以及三株集团就是出现了战略管理缺陷的问题。

  (三)信息交流和沟通不通畅

  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的基本要求。在企业内部要建立健全畅通的内部控制的信息收集和传递程序,及时的进行信息沟通,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信息的有效性。目前,民营企业大多出现这个问题。究其原因是民营企业认识不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不愿意接受新的企业管理制度。信息的阻塞就会造成真实的信息不能及时的反馈到决策者手中,民营企业的劳资问题矛盾严重,员工不愿意反应信息,再加上决策者很少去企业基础部门了解情况,企业决策者对外部市场的了解也不深入,最终就会影响决策者的决策,出现决策的实际可操作性较弱甚至决策失误问题。比如,曾经轰动一时的“富士康十三跳事件”,其原因就是内部没有做到及时的信息沟通,企业经营者没有及时的联系和关心员工,员工也没有主动反馈信息,这才酿成了悲剧。

  (四)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民营企业应该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和其他的内部监督部门,明确职责权限,做到日常的连续监督。其中内审部门应该重点关注财务收支审计,其中有资产、负债以及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公允性。很多民营企业不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内审部门的员工由会计人员和出纳人员拼凑而成,这就阻碍了内部审计部门职能的发挥。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建设的核心。但是,由于内部审计人员隶属于企业,其独立性也会受到影响,也就不能对正常的经营活动进行制衡和约束。总之,内部审计部门是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核心,建立具有独立性的内部审计部门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由于经营者的不重视内部审计以及外部审计的滞后性等原因,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缺陷,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三、解决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影响内部控制措施实施的执行性和有效性,是内部控制实施的前提。民营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环境的构建:首先是对民营企业进行产权改革,建立规范的组织结构以及运营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监督机制,明确职责和权限,从而促进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其次提高民营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做好宣传工作,使其认识到内部控制的优势和效果。最后是建立良好的企业传承文化,树立内部控制的意识,培养现代的管理理念,形成风险识别和管理的观念。

  (二)增强风险识别与评估

  当今的经济社会变化迅速,企业处在风险时刻存在的环境中,在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必须重视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其中加强风险的评估和识别是重中之重。民营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风险控制机制,及时的收集信息,以便进行及时的风险识别和评估。在进行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的过程中,具体的措施如下:首先在战略风险分析时建立战略目标。只有确定了目标,才能使企业凝聚各个部门的力量,增强企业的团结凝聚力,从而使目标更好更快的实现。其次是进行战略风险评估和识别。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价机制,以便更好的、及时的进行评价。通过风险评价之后,才能认识到存在的风险,进而不断改善,最终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最后是建

  立风险的预警机制。对民营企业的风险进行预警管理,才能更好的防范风险,以便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三)畅通信息交流与沟通

  信息交流与沟通指的是信息在不同部门之间的传送,这些信息包括与内部控制有关的信息以及与企业决策有关的信息。由于民营企业的性质特殊,信息交流不及时或不畅通是目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建立合理的信息交流沟通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有助于增强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具体的措施有:首先,管理者应该传达加强沟通的理念,积极鼓励员工和领导之间的沟通。其次,建立规范的沟通渠道,比如定期开会,鼓励员工发言等。最后,建立信息沟通中的保护机制,以免去信息交流着的后顾之忧。

  (四)健全监督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的监督评价机制能够促进内控措施的更好执行,从而保障内部战略目标的实现。具体采取的措施有:首先是民营企业要建立具有独立性的内部审计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做到实时监督。其次是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定期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培训。

  四、结束语

  现在,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企业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作为我国经济体制中重要的成员的民营企业为了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更应该关注和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目前,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通过营造良好内部控制环境、增强风险识别与评估、畅通信息交流与沟通和健全监督评价机制等方法的实施,才能使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彤.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J].中国集体经济,2012(16).

  [2]沙娜.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2(02).

  (责任编辑:陈喜辉)

篇四: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目

  录

  一、会计监督的重要意义

  (一)会计监督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二)会计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三)会计监督是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需要

  (四)会计监督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会计监督的现状

  (一)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二)会计法的宣传不到位

  (三)财务信息失真,有些企业会计管理工作随意性较大

  (四)企业管理体制不全,内部控制制度失调。

  三、会计监督职能的强化措施

  (一)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二)加强外部监督即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作用

  (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是执行

  (四)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制意识建设

  (五)监理会计人员统一管理机构,完善会计委派制

  参考文献

  论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同时也暴露了民营企业在会计监督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和薄弱环节,不能适应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需要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优化民营企业会计监督体系。本文通过在民营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实际经验谈谈民营企业在会计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

  键

  词】会计监督意义;

  会计监督现状;措施

  民营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迅速发张的同时也暴露了民营企业在会计监督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远远不能适应民营企业经济持续、迅速、健康发张的需要、依稀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工作。

  一、会计监督的重要意义

  (一)会计监督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与企业经营活动及其结果息息相关的企业所有者、债权人、管理者以及政府等方面的利益存在一定矛盾与冲突。为了使经济活动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这些不同的利益集团只能依靠法律、法规和制度约束下的会计信息来协调关系,依靠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来表述经济活动,根据会计提供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这样,会计监督就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二)会计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还是国有独资公司,都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要求进行经济活动,规范经营行为,并且依法设置会计监督。由于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所以没有有效的会计监督和控制,会计核算的质量就难以保证,会计监督如果脱离了会计核算过程,也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会计监督寓于会计核算之中,只有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实行有效、及时、连续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会计核算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终达到预期效果。

  (三)会计监督是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需要

  政企分开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其前提是政府的双重职能分离,即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职能分离。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所有企业实施宏观调控和间接管理,以实现社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会公平和经济的稳定增长。而政府的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职能则是通过理顺产权关系,行使所有者的终极所有权权力。企业则按照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权责,认真组织经营,正确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达到对所有者的资本保全、保值、增值的要求。

  (四)会计监督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成来看,会计监督应该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帮助企业实行最优化的经营管理,合理、有效地组织各项经济活动和运用各项资金,努力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在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简而言之,就是帮助企业经营者合法、有效地完成受托责任。因此,会计监督不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而且其本身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目前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

  (一)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企业一般财务的记账工作较为简单,表面上看,很容易做且工作较为舒适,一些有人事关系的人,进行短期培训,甚至连短期培训都没有就被安排到财务岗位,虽然解决了量方面的问题单会计人员素质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以致财务队伍的素质较低,弱化了会计监督的作用。

  (二)会计法的宣传不到位。

  在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心目中,对《会计法》存在一个模糊的概念,把《会计法》和“会计制度”等同起来,把《会计法》理解为一般的会计制度,企业所习惯的是具体执行,末能预见法律对企业可能的影响,也就缺乏对法律的关心。

  (三)财务信息失真,有些企业会计管理工作随意性较大。

  一些企业经常出现“无账”、“假账”、“账外”等三账现象。一是“无账”,部分企业为了用钱方便迎合社会的不正之风,逃避检查,干脆以不变应万变———有些收支不设账,或只有点“小包账”,不对外提供财务信息,“无账”可查;二是“账外账”,有些企业为了方便花钱,把一部分业务正常进账,另一部分收入或者现金收入另外设账,作为自已的“小金库”使用,管理权层有关人员随意支配使用并从中偷税;三是“造假账”,有些企业根据目的不同,人为地造出几个不同结果的账表。如一些企业为应付不同部门的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检查,竟造几个不同版本的会计账簿:“逃税账”、“邀功账”、虚增资信用的“贷款账”、应付工商部门的“年检账”等,假账之风相当严重。企业“三账”现象。

  (四)企业管理体制不全,内部控制失调。

  我国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全,主要体现在有的单位是根本就缺乏背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然监理了相应的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以致会计秩序混乱,徇私舞弊现象经常发生。目前企业的会计监督的手手普遍还比较落后,主要集中在时候稽核、会计检查上,定性检查的所,定量检查的少,工作缺乏规范。例如,我国财政支出实行的是国库分散支付制度,财政经费按期拨付到个单位或各部门在银行开立的账户,尤其自主使用,这种支付制度存在很多弊端,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支出过程脱离财政监督,财政部门职能靠个支出部门的财务报告进行事后监督,不能及时发现和纸质支出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

  三、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职能

  (一)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法律法规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准则,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的企业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曝光并给予处罚;同时强化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并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职责和权限;坚强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加大处罚和执行力度,对违法的企业和责任人以严厉的处罚,做到有法必依,有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加强外部监督即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作用。

  社会审计监督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依法公开披露的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因此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是提高会计监督力度的外部基础之一。政府监督主要是指财政部门对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我国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督、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监督检查,进行宏观调控。这样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础上,规定单位外部监督层次,将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使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配合协调一致,为会计人员创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科学的基础。

  (三)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是执行

  4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会计监督制度的保证。内部审计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有助于单位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自觉遵守财经法纪,促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提高经济效益。

  (四)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建设。

  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首先是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这样才能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其次是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用一定的行为规范来自我约束,遵守公共道德,保持良好的信誉;再次,会计人员能够不断地参加继续教育;最后,会计人员还要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

  (五)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加强快自己职业道德建设和法制意识建设。

  会计人员职业化管理指会计人员从业前必须通过财政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并取得相应的任职资格证书。《会计法》已经作了明确规定,还对因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会计人员重申了处罚决定。由于会计人员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应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受法规制度和职业纪律的约束。不具备条件的人员,不允许从事会计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会计工作从业人员的管理,并对每个会计人员的从业成绩、执业执行情况做出完整记录并定期进行考核。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等内容。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工作,在我国还刚刚开始,实践不多,经验也有待积累,因此,有必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督和检查工作。监督和检查,主要是监促和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同时通过正反典型案例的宣传,逐步树立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良好风尚,这样才能维护好会计职业的社会形象,增加会计监督的力量,财务管理工作更需要有合格的总计师、财务科长等财务主管人员,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财务主管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应做好对财务主管人员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业务理论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

  (六)

  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加强快自己职业道德建设和法制意识建设。

  会计人员职业化管理指会计人员从业前必须通过财政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并取得相应的任职资格证书。《会计法》已经作了明确规定,还对因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会计人员重申了处罚决定。由于会计人员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应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受法规制度和职业纪律的约束。不具备条件的人5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员,不允许从事会计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会计工作从业人员的管理,并对每个会计人员的从业成绩、执业执行情况做出完整记录并定期进行考核。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等内容。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工作,在我国还刚刚开始,实践不多,经验也有待积累,因此,有必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督和检查工作。监督和检查,主要是监促和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同时通过正反典型案例的宣传,逐步树立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良好风尚,这样才能维护好会计职业的社会形象,增加会计监督的力量,财务管理工作更需要有合格的总计师、财务科长等财务主管人员,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财务主管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应做好对财务主管人员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业务理论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玉民,《加强会计监督的措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75页。

  [3]湖州市财政局课题组,《加强我市会计监督工作的对策建议》,《浙江财税与会计》,2003年第2期;

  [4]宋昕:《内部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及预防对策》,《山东建筑》,2000、3[5]高一斌.《我国〈会计法〉的制定与发展》[J].《会计研究》,2005:(8).[6]范雪玲、范先国。对会计委派制的疑义。财会月刊。1998年第10期。

  [7]宋希亮。强化企业财务监督机制措施的几点看法。财务与会计。2005年第6期。

  6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篇五: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加强企业外部监管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作者:韦红

  来源:《审计与理财》2014年第11期

  “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中央电视台的广告宣传几乎成了一种“挡不住的诱惑”,一时间,郑州亚细亚集团声名鹊起,“亚细亚”现象令中国商界内外人士趋之若鹜,甚至引起了理论权威、政府高层的关注。确实,亚细亚集团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它走的是一条与传统经商之道相悖的现代营销之路;它采用的是先进的CI战略系统、别具一格的公关手段、新颖而又温馨的广告宣传、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这一切使得亚细亚集团在硝烟弥漫的“中原商战”中脱颖而出,给同行带来了危机感和紧迫感,给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商界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然而,亚细亚集团却从昔日辉煌的顶峰匆匆滑落下来:效益猛降、债台高筑、官司缠身、集团瓦解。曾经照亮中国商界的那一轮“亚细亚”太阳陨落了,它那一抹残留的余晖给人们以深深的思索。由“亚细亚”引发的思考: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严格进行外部监管。由于亚细亚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存在问题,必然最终走向倒闭之路。尽管它只是我国企业的一个个案,但这种现象却颇具普遍性。因此,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如何进行企业外部监管将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难题。经济现实迫切要求我国企业早日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外部监管的效率和效果。目前,我国企业经营效益普遍较差;会计造假行为严重,财务报告严重失真;企业违法违规现象愈演愈烈,进而成为普遍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内部控制的缺失与缺陷难逃其咎。问题还在于,我国很多企业还未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还存在很多误解,以为内部控制就是十堆堆的手册、文件和制度,或者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性控制等,甚至对企业内部控制根本没有概念。现状急需改变!

  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合理保证企业合规经营、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和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而合规经营、真实的财务报告和有效率的经营也正是企业风险管理所应该达到的基本状态。从这个角度出发,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内部控制的动力来自企业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相反,如果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则往往会导致各种错误和舞弊的产生,甚至造成企业的破产倒闭,从国内的亚细亚倒闭、巨人集团衰败、“银广厦”案到国外的巴林银行倒闭、“安然事件”等无不是由于其内部控制缺损或失效所致。因此,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风险事件发生的一种长效机制。既然内部控制是作为防范企业风险的机制而存在,那么如何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又如何加强外部监管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建立健全财务机构和制度,为企业监管做好准备

  1.合理设置财会机构。目前,一些企业将财务机构与会计机构合并设置在一起,这是同传统的管理模式相适应的。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财务活动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集团企业,资产规模大资本链条长、管理跨度宽、筹资渠道及方式多样化,财务与会计职责不明的弊病越来越明显。因此,财务机构与会计机构分设就显得尤为必要。建立和落实财务监管工作的责任机制是做好企业承包监管工作的根本保证。财会机构应在企业总会计师的领导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下开展工作。财务部门可分设财务处和会计处,再根据工作内容下设专业科。财务处的主要工作包括:(1)筹措资金及跟踪管理;(2)参与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及项目的跟踪管理;(3)预算的编制、考核;(4)利润分配;(5)财务分析。会计处的主要工作包括:(1)按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出具会计凭证,编制会计报表;(2)根据企业管理者的要求编制内部会计报表;(3)负责纳税计算、申报;(4)办理日常报销等。财务处与会计处分设,可使各部门工作目标及职责明确,分别把关,既可保证部门之间工作有章可循,又能保证相关职责之间的相互制约。

  2.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具体包括五项内容:一是资金监管方面:包括筹资管理、资本金管理、消费资金管理、运营资金管理等各项制度;二是资产监管方面:包括损失的核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年限等重要会计政策,对外担保、对外投资的审批制度,损失及固定资产报废制度等;三是成本费用监管方面:包括业务招待费的开支办法和标准、递延资产的计列、固定资产的竣工入账、待摊和预提费用的处理等各项制度;四是收入、利润及其分配的监管等制度;五是严肃财务报告及其监管制度。

  3.制定严密的内部牵制制度。新《会计法》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为研究制定单位内部牵制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企业有大量资产和经营活动都在运行,企业要加强对其财务监控就必须制定并实行严密的内部牵制制度,这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控制经营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制定企业内部牵制制度首先必须明确控制目标,要找到控制点,即容易产生错弊而需要控制防范的环节,如审批、核对、审签、结算、记账等等,以达到纵向(即在同一部门内不同岗位、上下级之间的相互牵制)与横向(即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应由不同部门分别处理,使一个部门的记录受到另一个部门的牵制)的有机结合。其次,要实行企业重大经济活动联签制度。企业在明晰产权关系后,应明确各级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责任与权利,建立健全集体决策机制,特别是企业重大的贸易、投资活动必须有财务人员、审计人员参加,经集体研究分头把关。再次,加强企业内部稽核工作。内部稽核从广义上讲应该包括内部审计机构对整个企业经济活动的审查及财务部门内部的日常审核。

  二、构建严密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配套的奖惩制度

  1.构建严密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层次:(1)在企业设立委派财务总监,进行事前监督。企业应明确财务总监的职责,当好领导的参谋,在其任期内常驻企业,对资金实施全面监控,尤其大额资金运用应实行双签制,由财务总监及企业负责人共同签字。至于大额、小额资金划分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2)“供产销”全过程中应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进行事中控制。有关人员在处理业务时,应明确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大宗业务应由部门负责人及企业负责人双签,还必须有多家单位至少是三家单位的报价,经手人员报经部门负责人及企业负责人签字同意购进,零星小额由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查,但应由企业负责人授权。禁止一人独自处理业务的全过程。(3)设立事后监督,即根据会计部门提供的核算资料,对各部门各项业务进行定期或日常检查。事后监督可由财务总监负责,将监督的过程和结果直接反馈给企业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提交企业负责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2.建立配套的奖惩制度: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在执行中逐步完善内控制度,对不执行或执行不力引起恶果的应进行严惩。

  三、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促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正常进行

  内部审计是企业对其内部各项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合规、有效所进行的监督和评价,它可以说是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内部审计有助于企业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企业依法经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建立由上级审计部门或本级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内审体制,内审不受管理层制约,独立客观地开展工作。明确内审的宗旨、职能和地位、权限以及内审范围、程序、方法等。内审机制要有畅通的报告关系,能直接向内部管理层之外的阶层报告。内审与外审、上一级审计与下一级审计相结合多层次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由于客观地位的局限性,内审无法对本企业领导者和同级管理层进行审计,为弥补这一控制的薄弱环节,应该会同社会审计或上级内审部门负责对下级管理层的审计,对各级管理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充分发挥内审的作用。

  2.加强对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与评价。通过一般性的财务收支审计,发现内部管理方面的漏洞,提出改进措施,防止或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促进企业提高效益。

  3.抓好经济责任和效益的审计。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领导的素质和管理行为将直接决定企业的兴衰,搞好企业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投资者和管理者对经营者监管的共同要求,这就必须使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成为一种制度。同时,要加大对企业效益的审计力度,审查其核算是否合规准确,有无虚报盈亏的情况,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变企业短期行为为长期行为。

  四、实行科学的、全面的预算管理,为企业监管提供检验标准和考核依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企业经营也不例外,必须实行有效的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指企业为达到既定目标而编制的经营、资本、财务等年度收支计划,这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预算是控制的基础,只有在预算体系正确完整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完善的内部控制。

  1.预算的内容。凡是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内容,如采购、销售、成本费用、固定资产投资、人员流动、现金流量等都应纳入预算管理范畴,但应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量作为预算重点,以利润目标为预算起点,实行有效监控。营业收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营业收入预算是否得当,关系到整个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成本费用预算是支出预算的重点,既要考虑经营性支出,更要对资本性支出项目实行“量入为出”的预算管理,杜绝没有资金来源或负债风险过大的资本预算。现金流量则是企业在预算期内进行正常经营管理活动的保证,没有先进的现金流量预算,整体预算管理将成为无米之炊。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2.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全面预算是一项集体性工作,需要企业的各部门和员工的积极参与,但无论采用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编制方法,决策权都应该落实在内部管理的最高层,如成立由厂长、经理层及各部门主管组成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并由其进行决策、指挥和协调整个预算工作。预算调整或追加实行逐项申报、审批制,各部门不得擅自调整预算。预算的执行由各预算单位组织实施,并辅之以对等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关系。

  3.预算的监控与考核。预算管理的核心是监控,监控有序可以确保预算目标的完成。内部审计部门将经营活动同企业的预算目标相联系,随时根据预算目标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向管理层报告。预算期终了时,将其作为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对预算执行者执行预算效益实绩的考核依据;预算的实际执行必须与预算相符,并将其作为考核预算制定者制定预算效益实绩的标准。

  五、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

  加强各部门的信息沟通,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企业的内部控制主体是人,如果相关人员不配合,内部控制制度就会失效,经营风险、会计风险就会加大,因而应加强人员沟通,共同把内部控制工作做好。企业应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起覆盖的网络系统,特别是财务部门,应使用设置了严密稽核系统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的统一的财务网络软件。在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活动可以进行远程处理,进行实时监控,同时也可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大大提高财务、经营等各方面信息的传播、处理、反馈速度,以提供给决策层最新、最全面的相关数据资料,使其所做出的决策更具实效性、准确性,产生最优的决策方案。

  当然,网络技术的应用也将使企业承受一定的财务风险。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网上投资、网上结算、网上报税等业务的发展,直接将会计核算及财务监控带入一个更广阔的领域,如果有效监督机制跟不上,就会给经济犯罪打开方便之门,将严重威胁到企业财务安全,因此,企业必须采取相关内控制度加以防范。

  六、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高企业人员素质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能为内部控制程序的执行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直接影响到企业中每一个人的表现和业绩。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对培养企业人员,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更好地贯彻和执行企业内部控制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企业应面向人才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合理配置企业人力资源,形成任人唯贤、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行为,进而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因此,企业应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学习教育,从知识、技能到职业道德、经营理念等方面提高其素质,逐步形成学习型企业,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在进行人员控制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人员素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必须面对新环境培育新的企业文化,将适应时代特色的新管理理念、管理风格灌输给企业的各管理阶层和普通员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以顺利实现企业的各项目标。同时,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2.推行财务总监委派制。财务总监委派制是世界各大跨国公司进行财务集权管理的基本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事前控制性、审计经常性、反馈及时性、高度专业性和独立性等特点,可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控制。具体施行时可按上级部门与下级部门之间的隶属关系、管理权限,逐级委派各级财务总监。

  3.加强对“内部人”的管理。一是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的内部控制监督,建立企业重大决策集体审批等制度,以杜绝个别负责人独断专行,胡作非为;二是加强对职能部门的控制监督,建立部门之间相互牵制的制度,以杜绝部门权力过大或集体循私舞弊;三是加强对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的控制监督,建立关键岗位轮岗和定期稽查制度,以杜绝重要岗位人员以权谋私或串通作案。

  七、不断强化外部监督,督促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目前,我国企业的外部监督乏力。为了加强监督,企业应有政府监督(如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监管等部门的监督)和社会监督(如注册会计师、社会舆论等的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来监管。然而,如此大的一个监督体系其监督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各种监督的功能交叉、标准不一,再加上分散管理、缺乏横向信息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二是各种监督没有按照设定的目标进行,有的甚至以平衡预算和创收为目的,监督弱化问题严重。三是不规范的执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以及对注册会计师监督不力,使得“经济警察”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笔者认为对企业进行外部监管,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要合理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并注意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定期互通情报,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应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了解、检查与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增强威慑力;有关部门必须切实抓好对注册会计师职业质量的监管,使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职责到位;鼓励与支持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企业违法违纪行为曝光,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政府主管部门及相关社会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定期评价,有利于及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忽略或难以发现的问题,从而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自我完善。

  (作者单位: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井冈山卷烟厂)

篇六: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

  二、抓法治,完善企业监督约束的机制

  近几年,党和国家逐步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营运体系和严格的责任制度,同时依法惩处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和改善了司法、行政执法行为.为国有企业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监督环境。我们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和上级领导机关要求,结合自身实践,把传统的人本管理和现代的法治管理、他律形式和自律形式、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结合起来,逐步建立与完善监督约束机制,把企业的资金运作、生产经营、收入分配、用人决策和廉洁自律等方面逐渐纳入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

  为了维护正常的经营和管理秩序,我们在实践中将内部的财务审计监督、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和外部的社会法律监督和所有者监督的“五大监督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以制度来监督和约束党员和干部的管理和从业行为。第一、在财务审计监督方面,我们通过依法制定《在经营活动和业务交往中有关问题处理的暂行规定》、《对职工在经济活动中违规违纪造成损失的经济责任追究办法》等规章制度,实行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重点是强化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并结合推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较好地规范了生产经营行为。1995—1999年全公司共有136人次上交礼品礼金达45.4万元,上交回扣142.4万元;第二、在党内监督方面,制定了《关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的规定》、《关于执行中央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实施细则》、《关于认真执行干部党风廉政监督卡的规定》、《关于重申和补充处以上领导干部购房、住房有关规定》等,主要是抓好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对执行党纪条规情况进行监督;第三、在民主监督方面,主要是利用职代会、管委会等形式推行厂务公开。从1996年以来,我们坚持每年开展一次全员参与的“大讨论”活动,扩大职工民主管理的参与面,提高民主决策程度,提高企业管理的透明度;第四、在社会法律监督方面,主要是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切实履行国有企业的法定义务,自觉接受有关国家机关依法进行的检查监督和新闻舆论等社会监督;第五、在所有者监督方面,主要是接受国家财政、税收、审计监督以及国务院稽察特派员监督。国务院稽察特派员进驻我公司以后,我们积极配合开展工作,并比照稽察办法的有关规定自行组织实施内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继续试行特派员制度,同时要积极贯彻十五大精神,健全和规范监事会制度,过渡到从体制上、机制上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这就需要从体制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法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特别是依照《国有企业监事会条例》的规定,充分发挥其法定职能。我们公司去年已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现正在完备规范之中。

  三、抓管理,增强内部监督约束的成效

  我们把监督约束机制的建立和运作落实到企业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去,坚持抓管理促监督,抓监督促管理,实现良性互动,努力取得实效。

  (一)加强合同管理,树立企业良好信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是信誉经济,是以契约为纽带的经济。实现对契约的有效管理,增强企业的信誉已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对经济合同的有效管理十分重要。我们配备了专职或兼职合同管理人员,建立完善了《合同管理制度》、《法人授权委托制度》、《合同会签制度》等规章制度,对合同实行归口管理。这些举措,既加强了企业管理、减少了经济纠纷,树立了依法经营的良好形象,又有效地堵塞了效益流失的漏洞,预防和减少了经济犯罪的发生。多年来公司的合同履行率均保持在95%以上,全公司有14个单位被评为南京市“重合同守信用先进企业”。

  (二)严格实施查处,确保约束机制.落实。为了确保监督约束机制落到实处,我们主要抓了三个环节:一是明确领导监督责任,加强责任追究。如针对私设“小金库”的现象,我们从1995—1999年,连续多次进行清理整顿,共清查出“小金库”金额1675万元。根据不

  同情节,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少数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铲除了干部违法、违纪的“温床”,遏制了私设“小金库”等违规事件的发生。二是明确监督部门的监督权限和职责,落实监督措施。我们建立了办案责任制,明确规定对于监督部门有案不查的失职行为,要严格追究监督部门的责任,做到领导落实、办案人员落实、办案方案进度落实、办案经费落实。1995至1999年,公司领导和监督部门,积极配合市、区检察院,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66件,其中大要案29件,受党纪政纪处理75人次,移送司法机关判刑18人。查处案件工作力度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得公司系统内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做到奖罚分明。对在监督工作中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的、作出积极贡献的同志,除了适当给予奖励外,还通过岗位交流,提拔重用,近年来有21人次被调整到重要岗位。

  (三)强化效能监察,提高国有企业效益。我们根据《金陵石化公司效能监察暂行规定》,针对企业的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工程管理、设备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生活后勤管理、三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效能监察。1995—1999年,全公司累计立项58个,为企业避免和挽回损失达1亿元。在提高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同时,促进了企业的廉政勤政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我们将继续加强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工作,积极进取,开拓奋进,为把我们企业的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预防和减少经济犯罪,使企业适应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00年8月16日

篇七: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

  浅析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作者:狄文法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年第2期

  摘要:伴随着我国民营企业飞速发展,逐渐占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但很多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完善。本文主要浅析当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的对策,最终促进民营企业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一、加强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意义

  社会经济的改革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使其一再成为推动市场经济前进的动力因素。而在民营企业的发展中,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着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也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的壮大,企业内部的关系也是呈现多样化趋势,在市场环境的作用下,企业需要面对的竞争压力很大,企业的经营风险也是逐步增加。所以民企更加需要一套全面完整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来挑战在市场环境下的风险,这也是企业在不断发展中增加其竞争力的一种方式需要,能够体现出民企发展最现实的意义。首先一个完整科学的内控体系,能够促进民企内部员工责权统一,保证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加强对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可以提高企业风险预测能力,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再次强化民企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意义非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以得到有力保证,这也为企业领导的决策提供有力数据支持,还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我国民营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由于民营企业经营者的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有限,导致民营企业的内控制度不健全,内控所管理的环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而且制度制定的不尽详细。就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来看,还存在一部分公司没有真正的内部控制体系,这部分公司的管理局面混乱,全无章法;而另一部分企业却认为公司只要盈利就好,没有必要把内部控制制度单独罗列出来,认为其可以用财务制度来代替内控制度,对财务的管理就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这一观点也是有很大的缺陷的;就算有的民营企业有内部控制制度,这种制度也是落后的,他们好多还在延续计划经济的工作方式,并没有依据现在经济的发展形势而调整自己的内控体系,所以在企业的内控管理中工作效率低、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分工不明确、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缺乏等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这就要求民企应该有一个健全完整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民营企业内部会计工作制度薄弱。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的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在企业的运营中,要充分控制好企业生产的成本、企业资产、企业资金流动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企业的内部会计工作能够为企业提供完整的经济数据,只有运用现代化的企业财务运作手段、经营决策方式以及正确可实现的管理目标才能更好地推动民营企业分析其企业现状与所面对的困难与优势,但是现实情况是民营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分工不明确,制度不规范,结构简单,会计基本工作错漏百出;会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足,不能充分认识企业发展现状;很多民营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体制,会计工作不能创新方法,导致会计工作缺少独立性,内部控制管理形式化严重,达不到内部管理科学的效果。

  (三)人员素质成为限制企业内控制度落实的障碍。现在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是“家族型”的企业,所以在人才聘用上也大都是“自己人”的模式。这就制约了民营企业的人才聘用,给民企的发展带来很严重的阻碍,外面的很多人才进不来。企业随着市场的发展不断的扩大自己经营规模,企业的财务工作也变得繁重,而如果企业的财务人员也是依靠关系进来的,那么企业的财务工作必然出现拖后腿现象,因为这些工作人员无法解决复杂的财会问题,或者出现严重的会计信息不真实现象。(四)民营企业缺乏内部监督力度。有一些民营企业没有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或者有的没有专门的监督人员,很多监督人员都是兼职的人,这就造成监督质量大打折扣,因为他们在进行监督的时候大都会受到企业领导者的约束,地位缺少独立性、客观性和权威性,这就导致监督力度不够,监督工作只能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主义严重。

  三、改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一个完整的民企内控制度不仅有利于制度的落实,更有利于企业财务的管理,最终的意义就是对民企的发展有利。民企的内控制度应该对只符合责任进行规定,责权统一,相互制约。对于重要的岗位如财务部门的主管等的任职,企业应该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企业高层不能兼职相关重要职位,对于重大决定应执行集体审批原则。民营企业还要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依据企业的实际经营需要,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包含财会报表、工作流程、财务资产管理、资金流动等一些管理制度的设立。还要完善各种考评制度,做好风险预测和管理,制定风险应急预案,做好风险评估。这样一来企业才能够拥有全方位的内控管理体系,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二)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制定良好的用人机制。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关键性因素,所以企业要想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企业就应该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要制定合理的用工机制,把有用的人才安排到适合的岗位上,对人才的招聘、培训、薪资待遇和考评,职位晋升都做好规定,实行一体化管理,打破人情关系的约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的用人。同时人才队伍的建设也是企业需要考虑的改变方向。规范人才选拔机制,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做好人才培训管理,强调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对现有员工做好思想道德和职业水平的培养工作,储备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人翁意识。

  (三)强化内部监督和审查力度。企业由于自身的工作局限性形成企业很多都没有自己专属的监督审计部门,建议民营企业应该成立自己独立监督审计部门来监督企业的经营情况,这里所说的监督部门要是独立的部门,拥有权威性和独立性,自己的权利不受企业管理者的约束,要监督企业的经营过程是否存在违纪行为,改变以往的监督审计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审计报告、审计制度都要完整,做好迎检准备。在监督和审计检查的过程中,如发现问题,民企应该及时处理或者改正,而审计部门也应该公正的进行处罚,对于没有及时处理的问题。应加大处罚力度,只有严格按照制度来开展工作,不走私情的情况下,企业监督和审计部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为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提供保障。

  (四)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提供环境支持。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实践需要企业给予充分的环境支持,这主要指的是企业的内部环境,在企业中应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制定严格的企业内部报告流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做到资源共享,节约时间,拓宽信息渠道,为民营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

  结束语

  企业的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已经逐步被广大企业家们广泛的认可,但是真实情况是在很多民营企业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民营企业还是一味的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对内部控制的管理,这就导致在民营企业中的内控存在一些问

  题和缺陷,只有强化制度管理,加强人才培养,强加监督审计力度,才能正确认识民企内控对企业管理的意义,为民企的发展增加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爱玉.关于实施内部控制中的问题[J].赤子(上中旬),2016(20).

  [2]苗雨.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J].经营管理者,2016(35).

  [3]李佰玲.浅析企业全面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J].中国商论,2016(34).

  (作者单位:山东晨光胶带有限公司)

篇八: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

  完善监督检查机制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我国经济正处于和世界接轨的阶段,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经济发展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尤为重要。然而,部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存在各种违法乱纪现象,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管理和控制弱化.内部控制不健全是各种违法乱纪现象出现的温床。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就必须加强内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内部监督检查机制主要指内部控制机制和内部审计机制,内部监督通过企业自身的制度建设和组织机构来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是监督检查的主要形式.企业外部监督检查机制包括政府部门的检查监督和社会监督。政府监督主要包括各行政职能部门的监督,如财政、审计、税务、工商等部门,社会监督主要指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如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受托对企业进行的监督。

  目前,县级供电企业的财务监督检查机制还不完善,无论是制度上还是机构设置上都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本文就如何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内部控制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财务监督检查机制中的现状和问题

  1、内部控制环节薄弱

  多数县级供电企业已经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这些制度还不健全或者不完善,没有将各项规定予以细化和具体化,不适合企业自身的特点,不能完全达到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的目的,不能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行为.企业的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存在内部管理松弛、控制弱化的现象。资金控制方面,现金支出超出限额,空白支票没有按照顺序编号,作废支票没有加盖作废戳记;采购与付款控制方面,采购与付款授权制度执行不严格,部分单位存在越权审批的现象,相关单据、文件保管不健全;销售与收款控制方面没有按照规定的结算纪律和结算办法进行结算,坏账计提不准确,销售退回和折让会计处理不正确等。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给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多数电力企业还仅仅停留在应用的水平上,在数据维护和安全保证上还有一些缺陷.2、内部审计不到位

  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没有建立健全内审机构,设置上往往隶属于财务部,或者与监察部门混岗,独立性和权威性较弱,内部审计职能的充分履行和内部审计目标的实现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审计方法陈旧,基本上靠手工的方法进行相关信息的汇总和比较鉴别,审计报告质量不高。审计内容不全面,偏重于服务职能而忽略了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上有所欠缺,心理上、技能上的行为未能达到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对内部控制的程序或措施理解不到位,真正科班出身的审计专家很少,不熟悉经营管理,也缺乏监督意识,不能为控制财务风险提供正确的信息依据,内部控制制度很难充分发挥作用。

  3、政府监督的指导性不强、缺乏协调

  政府各监督部门依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某一方面的监督检查,没有向日常全方位的监督检查转变.只重检查、不重管理整改和提高,只重事后监督、不重事前预防.监督检查与管理服务相脱节,没有把监督检查与和企业的建章立制和堵塞漏洞结合起来,不能为企业控制财务风险服务.各职能部门随时随地就能派员检查,导致政出多门、功能交叉、多头监督、标准不一,缺乏横向信息沟通,既加重了被检查单位的负担,又影响了监督效果的提高。

  4、社会监督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

  不规范的执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使社会监督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目前改制完成的会计师事务,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在执业的过程中,往往把经济效益放在首要的位置,在不出现大问题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往往会屈从管理当局的意见,普遍存在着消极监督的现象,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视而不见,没有在防范财务风险上发挥重要作用。

  二、完善监督检查机制的建议和对策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要完善企业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是严格会计管理,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

  县级供电企业应该结合内部控制的原则,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来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如财产清查盘点制度、现金收付复核制度、物资收发复核制度等,使各项制度具体化、明细化、合理化,使内部会计控制的资金管理、会计流程等方面都有章可循,特别是职务分工和岗位设置,保证岗位、职权的合理设置及划分,做到互相制约、互相监督,从源头上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要制定严格的岗位工作标准和交接手续,划清责任。

  同时兼顾与会计相关环节的控制,比如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工程预算等关键环节,切实加强内部控制,降低财务风险.另外,可以聘请中介机构或相关专业人员对本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报告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整改,不断地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加强系统安全控制和程序操作控制,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二、完善内审组织机构和职能

  健全内审机构,在企业内部建立独立于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避免同级监督,使其直接对总经理负责,以增强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制定严密的内部审计制度,详细规定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和职责,在目前服务职能的基础上,强化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的监督和评价的职能,注重发现风险、控制风险、化解风险,发现问题及时向管理层提出建议,全面监督检查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管理活动。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审计方法,强化审计手段,规范审计程序,健全评价体系,提高审计水平,提升审计建议的层次。注重事前、事中的审核控制与事后的检查评价,同时对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于内审报告中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处置建议,管理层应及时研究并给予反馈,确保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着力于审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除从院校引进专业人才外,加强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教育,把掌握现代化审计知识的人作为考核聘用财会人员的首要条件,把精兵强将选配到内审岗位上来。

  三、政府监督应加强指导性和协调性

  政府监督要从突击监督到日常全方位监督转变,把检查监督与管理服务结合起来,寓服务与监督之中,通过监督检查来发现财务管理和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违法、违章的苗头,强化建章立制和堵塞漏洞,防微杜渐,使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来降低各种财务风险。同时各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协调,加强横向信息沟通,在检查监督的时间、内容和方式方法上进行交流沟通,杜绝功能交叉、多头监督、标准不一的现象,减轻被检查单位的负担,以促进监督效果的提高.

  四、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社会监督的主要力量,应当在控制风险方面发挥更

  大作用。除了完成年度审计和工程审计工作之外,企业可以定期聘任会计事务所对企业的各项财务制度、账务流程、岗位和职权设置等方面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全面评价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合理性,能否实现整体控制目标,找出漏洞,查漏补缺,提出内部会计制度评价报告,阐明今后应该改正的计划与进度安排。在日常业务处理方面也可以向专业人员咨询,寻找更加合理、完善的处理方法,来控制和防范企业的各种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篇九: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工作的几点举措

  作者:石峰

  来源:《企业文化·中旬刊》2014年第12期

  摘

  要:监督就是发现和查找问题,及时纠正问题,达到规范有序。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监督责任,不断提高监督效能,全面促进权力正确行使、工作程序规范、人员行为安全、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监督;举措

  监督就是发现和查找问题,及时纠正问题,达到规范有序。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监督责任,是企业堵塞管理漏洞、规避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是减少腐败机会、防止各种腐败问题发生的关键环节,也是确保实现权力正确行使、工作程序规范、人员行为安全、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企业内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多数企业在“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工程项目建设、大宗物资材料设备采购、废旧物资处理、招投标工作、干部任用等方面建立了相应的监督制度或监督措施,但从监督的实际效果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监督标准缺乏。监督措施和规定还不完善,监督标准不统一,偏重于事后惩戒,忽视防范和事中控制监督。

  (二)监督力量不足。纪检监察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到位,一人身兼多职,导致在开展监督工作中分身无术,造成有的工作监督缺失。

  (三)合力监督乏力。由于各监督主体条块分割,相互间沟通协调不够,缺乏合力监督的意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监督。

  (四)群众监督不到位。职工群众因平时对企业重大决策缺乏参与和了解,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知之甚少,对领导人员实行的民主监督乏力。

  加强企业内部监督的几点举措

  企业内部监督涉及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工作十分复杂,要搞好内部监督,必须提高监督意识,整合监督资源,创新监督方式,建立更加有效的权力监督约束机制,从而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健康发展。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一)增强监督意识。一方面企业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增强接受监督意识,坚决摒弃把上级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不关心;把同级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不支持、不友好;把下级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不拥护的错误认识,把自己完全置于监督这双眼睛之下,时刻提醒自己增强自律意识,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另一方面各级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强化监督意识,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严格执行和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诫勉谈话、任前谈话等制度,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研究相关对策,制定防范措施,增强监督实效。

  (二)突出监督重点。一是注重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各级领导干部是企业的骨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所当然是监督的重要对象。纪检监察机构要通过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廉政承诺、述职述廉、廉政考核、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诫勉谈话和经济责任审计等措施,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二是注重对实权部门和重点岗位的监督。对那些直接管人、管钱、管物的部门和岗位进行重点监督,认真查找重要岗位权力运行中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把监督关口前移,确保权力行使规范。三是注重对物资采购、干部任用、工程建设、招投标和财务管理等重要经济活动的监督。以上环节是腐败易发多发之地,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要通过调查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公布举报电话(邮箱)等方式,采取随机抽查、跟踪检查、专项检查、明察暗访和社会评议等办法,强化对以上领域的监督,规范工作程序。四是注重对“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要按照“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要求,明确决策主体、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进一步规范决策行为。在重大决策方面,重点抓好是否存在不执行、不按规定执行或擅自改变集体决定等问题的监督;在重要干部任免方面,重点抓好对拟任职干部的资格审查、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及任前公示等环节执行情况的监督,积极开展拟任干部群众认可度调查;在重大项目安排方面,重点抓好材料招投标、物资采购等是否按规定程序、工作流程实施,以及是否存在随意扩大规模、提高标准、违规“超投资”现象;在大额资金使用方面,重点抓好大额度资金使用是否符合政策规定。

  (三)整合监督资源。整合监督资源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优化监督资源配置,提高现有监督资源的效率,防止重复监督和无效监督,减少盲目监督。各级党委、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工会、宣传等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外部民主监督、职工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同时,要健全各监督机构之间信息通报与交流,建立定期的工作联系制度、情况通报制度、信息交流制度,形成监督工作有人牵头、有人配合、有人落实的良好协调机制,实现各监督主体在信息、手段、成果等方面的资源共享。

  (四)创新监督方式。一是开展“公示式”监督,按照厂务公开的要求,利用公示栏、内部期刊、内部电台、内部网站等平台,及时、全面公开有关信息,接受职工群众监督。二是注重“参与式”监督,积极参与招标、物资采购、工程建设、干部任用等环节工作,实现过程监督。三是坚持“暗访式”监督,组成暗访小组,不定期深入重点单位、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及敏感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所暗访暗查,发挥震慑作用。四是强化“专项式”监督,针对腐败易发多发领域及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及时开展专项治理或专项检查,增强监督实效。五是深化“治本式”监督,通过查办案件发现体制、机制、制度以及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堵塞漏洞,实现源头防范。

篇十: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作者:丁宇

  来源:《财会学习》2020年第25期

  摘要:民营企业要发挥本企业优势地位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就需要重视强化内部管理水平,这是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文就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为企业的科学经营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改善措施;探析

  引言

  我国民营企业具有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特点。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积极践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极大调动了民营企业的活力,以新能源技术开发为主的民营企业成为市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推动我国技术进步、经济水平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经济新常态形势下,民营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化,这对于民营新能源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企业需要重视技术创新,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需要重视强化内部管理。强化内部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关键,民营新能源企业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可以实现以管理驱动效益,发挥企业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各环节的统筹协调作用,为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经济效益提升助力;通过构建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民营企业可以实现对经营活动的合理调整、规划、控制、评价,从而保证企业的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发挥最大的管理效益。

  一、民营企业强化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帮助企业实现既定战略目标

  民营企业要实现长期经营发展必须以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加强内控,可以使企业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发展计划,优化资源配置,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服务;同时能够促使企业将宏观的决策、制度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民营企业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可以实现对业务开展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使全体员工积极贯彻和落实既定方针,以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有利于规避经营风险

  就民营企业而言,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风险主要有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其中内部风险来自管理、资金、人员、制度等,外部风险来源于政策、经济、市场等。企业的发展与内外环境具有相关性,加强内部控制,可以及时对关键风险点进行防控,保证企业信息安全;同时能够有效地提升民营企业的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避免企业遭受经济损失。

篇十一: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强化策略

  现代服务业的服务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整体的发展质量,民营企业作为现代市场上的重要组成,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运转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内部控制作为维系企业经济运转的关键,在民营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就当下多数民营企业实际运营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并未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相关的实践力度不够,无法以内部控制约束企业行为,达到提升管理效率的目的。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市场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其在内部治理中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再加上其质量参差不齐,对自身管理也好,对外部市场客户来说也罢,提升内部控制力度能够提高民营企业的服务质量,对充沛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理论和实操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

  1.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即是指在企业内部决策层、管理层以及相应的治理机构等通过,并经过全体职员同意后施行,旨在顺利完成企业战略目标的系列控制活动。构成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有五要素,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检查,这也是国际和我国公认的内部控制五要素,当下企业展开内部控制管理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五方面展开,再涵盖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内部控制不仅是

  参与到企业展开的各项业务活动中去,更是对业务展开进行分析、检验,以保证其与预期的情况保持一致。虽然很多企业都在强调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实际上的内部控制是分散到各个管理程序上的,因此其具备以下几点明显特征。①全面性。即内部控制工作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环节上,并非阶段性、短期性行为,除了控制财务、人力以及制度等的实施情况,还要对其有效性进行分析总结,并不断改良。②潜在性。即内部控制不会在企业运行中表现出来,与日常的管理活动始终共同体现,无法明确分割,任何业务的进行都会隐性的表现出控制意识和行为。③关联性。即内部控制工作与企业内部的制度、准则之间相互牵扯,一种控制行为发生变化一定会产生连带作用,导致另一种控制行为加强或削弱。

  2.内部控制重要性。在社会生产和经济运行中,企业的内部控制作为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基本机制,起到了重要调节、平衡的作用。尤其在规模大的企业中体现更为明显,可以说内部控制是决定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根本。具体来讲,企业实行内部控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重要性。①企业财务质量的保证。内部控制能够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实现会计数据财务、整理、分析以及汇总的标准化、规范化,从而透明处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并将其中问题展示出来,通过改进和分析达到提升企业信息

  质量的目的。②削弱企业风险攻击。这里提到的风险不仅是财务风险,还包括企业的其他风险,如舆论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而起到“中枢神经”作用的内部控制,能够率先对风险作出反应,发现企业经营中的风险薄弱环节,加以控制,保证企业经济效益。③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基于国家政策要求下开展业务活动是保证企业持续经营的根本,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在企业对内、对外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控,详细把控各个流转环节,及时调整,确保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都得到有效落实。

  二、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1.内部控制制度未完全发挥作用。在很多民营企业中,虽然构建了相应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但是并非完全发挥作用,尚未形成优良内控环境。其一,民營企业文化下沉不足。像本文提到的资产评估公司,其主营业务为各类单项资产评估、企业整体资产评估、市场所需的其他资产评估或者项目评估、企业改制信息咨询服务等,如内部控制这类起管理辅助作用的业务,通常情况下关注较少,且不会上升到企业文化层面。再加上新老员工交替,导致企业文化渗透力降低,全员对企业的认同感、理解度也在下降,虽然口头呼吁内部控制,但是这种形式主义无法成为驱动内控质量提升的精神力。其二,部分资产评估公司存在信息堵塞的弊端,在公司

  上下沟通的过程中,由于工作任务、个人理解等的不同,导致在内部控制上的交流上无法达到高度统一,最终导致理解差异,即使企业管理层牵头构建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真正的内部控制却鲜少通过制度出效益,一般会隐性地体现在经营中的各个具体环节上,理论层面虽起到了约束引导作用,但难以在实践中贯彻执行。

  2.潜在风险隐患高。在民营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很多都还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机制,制约了内部控制在企业的落实。以资产评估企业为例,在业务处理层面,随着新《资产评估法》的出台和实施,意味着未来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会逐渐从严,对资产评估行业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但是目前资产评估行业正在迅速壮大,然而内部的风险管理尚未跟上企业发展的速度,甚至出现一些企业急功近利、低价竞标、评估报告质量差等问题,在风险管理上的缺失使得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在思维模式层面,目前很多民营企业尚未设置风险管理针对性的职能岗位,很多都是以完成目标任务为导向,忽略了过程中各环节的潜在风险,当然还存在由于个人能力、信息渠道狭窄等客观因素导致无法及时识别项目风险。

  3.内部控制人才缺乏。民营企业多呈现规模小、人员少的特点,当然也存在极个别民营企业发展势态十分良好的情

  况,但对于大多数常年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来说,内控管理中高端人才的缺失是制约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升的关键瓶颈。一方面,很多民营企业呈现业务发展与从业人力资源不匹配的现象,很多人员对于独自承担业务建设有些吃力,导致业务完成效果不佳,甚至还存在缺少基本职业道德操守的个例。另一方面,很多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依旧以资产评估行业为例,这类企业较为重视人员的综合能力,而对后续的成长空间关注较少,相应的培训体系也不完善,缺少科学、公平的晋升渠道,无法形成内部人才的循环管理机制。

  三、民营企业强化内控管理策略

  1.实行内部控制动态化管理。明确的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是形成企业内部管理层次感的基础,民营企业必须形成正确且有指导意义的企业文化,以此树立正确价值观,便于指引企业形成高质量的内部控制管理。第一,民营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到企业所在的行业环境,从外部监管机构、市场客户、舆论影响等方面入手,实时掌握行业形势,在基本的大框架中定义内控环境,推动全周期战略规划的内部控制动态化管理。第二,形成权责清晰的治理结构,构建多层次内控管理体系,治理结构的优化除了一一对应的岗位职责外,还需要相应的管理机制、业务处理流程、监督渠道等外力进行

  约束。第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诚信建设,通过交流汇报、印发手册等,强化企业上下沟通,使得企业上下一体,在共同目标和价值观引导下与民营企业共同成长,不断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2.构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换到中高速发展,经济下行压力大,面对内外风险都骤增的局面,民营企业必须强化全过程风险管理。第一,制定风险预警机制。民营企业需要结合实际经营情况与外部经济市场现状确定合理风险预警指标,基于政策要求下,科学预测会影响到战略目标和业务展开的风险因素,并进行监控,控制风险负面影响。第二,构建风险绩效评估体系,发挥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的作用,定期或不定期的核验业务关键风险控制情况,划分风险档位,进行风险优先防范排序。第三,确定风险处理机制,设计企业风险信息库,根据风险特性,选择合适风险应对策略,避免对企业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同时注重风险防范的经验总结,不断丰富企业风险防范经验,提高其风险管理质量,形成良性循环,进而强化内部控制质量。

  3.增加民营企业人才储备。人才始终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大前提,不管是内部控制管理还是其他管理工作,最终都需要落实到相应执行人才身上,所以必须强化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提升其人才储备量。第一,在业务管理层面,民营企

  业必须明确业务性质,分析其业务操作难度,配备能力匹配的人员,既要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也要保证该项任务能够对人员起到操练作用,以此不断提升企業人才实力,优化人力资源储备量,为内部控制提供人力支撑。第二,在薪酬设计方面,企业可在现有薪酬体系上加以改进,提高对企业人员的待遇,梳理绩效体系,发挥隐性薪酬作用,如团建、带薪休假等,提升人员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继而提升企业整体的创造力和活跃度。第三,在人才引进方面,民营企业必须明确在内部控制建设下所需人才类型,给定标准,打开招聘渠道,吸引业务能力与管理能力俱佳的优秀人才。同时注重这部分人员的新人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工作,提高其与企业自身的适配度,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的内部控制水平。

  四、结束语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组成中的重要部分,其内部管理质量不仅影响了自身职能的发挥,也对其能否为社会创造更大经济效益产生影响。而内部控制作为民营企业与现代经济市场重要的连接方式,在内部管理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从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以及人才建设等方面入手,提出了简单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够帮助民营企业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实现企业长足、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创造社会价值,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当下已经小有成就的民营企业来看,未来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篇十二: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

 欢迎下载

  摘要: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新颁布的会计法明确要求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是保证会计有效发挥其应有作用的重要举措,而作为会计监督重要基础的内部控制,特别是与会计监督直接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又是会计控制得以最终实现的前提。

  关键词:内部控制;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完善措施

  一、内部控制制度作用

  1.1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的管理制度它通过检查和改进有关的管理政策和程序,有效控制企业运行,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益,实现投资人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

  1.2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的会计制度它通过适当的业务权限设置和授权、准确的会计记录、及时的实物盘点以及公允的报告程序和方法,保证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信息的可靠性,保障投资人财产安全。

  二、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

  2.1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薄弱首先,由于企业组织结构简单,经营权与所有权高度集中,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使得内部会计控制无法健全。再有,企业出于成本

  欢迎下载

  费用考虑,不易建立完备的内部会计控制岗位,一人常担任多种工作,甚至担任不相容职务。还有,一些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存在误解,认为会计控制就是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性控制,从而导致企业会计控制残缺不全。

  2.2制度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督仅靠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本身还不能自动发挥管理效能,切实实施内控制度并严格按制度办事,并在运行过程中适时加以审计和评价,才能真正实现提高效能的目的,保证会计控制的有效性。现实中有的企业虽有各种内部制度办法,但却没有严格的监督机制来保障实施,导致内控制度形同虚设;有的企业侧重于事后监督,属于事中控制范畴的核算程序其相互牵制弱化,属于事前控制范畴的制度建设滞后。

  2.3组织机构不完善首先会计机构独立性差,不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另外企业会计及管理人员素质不高,造成制度执行不到位,造成了内部控制系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3.1交易授权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交易是管理人员在其授权范围内授权才产生的。如重大资本支出、个别顾客赊购等。

  欢迎下载

  3.2责任划分明确各部门及各人员的职责,做到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主要是授权与执行、执行与审查、执行与记录、记录与保管、保管与清查、记总账与记明细账及日记账的分离。如,采购部门人员应负责签发采购单,会计部门应记录已收到的货物,仓库人员那么应负责货物的保管工作,在记录此项采购交易之前,会计人员应确定采购已经过授权,所订购的货物已实际收到。职责划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及时发现在执行所分配的责任时所产生的错误或舞弊行为。

  3.3明确资产保管与记录分工应明确规定管钱、管账、管物岗位相互分离,人员因故离开或者调动,应由主管领导指定人员进行交接工作;现金收支与记账的岗位分离,银行票据的签发必须有两人掌管,提取大额现金时,必须有两人全过程共同负责;票据的贴现和换新〔即票据到期后顾客未付款而是签发新的票据〕也应经主管人审核和批准,否那么经办人员可能在贴现或顾客付款后截留现金而用伪造票据加以掩饰。票据到期时如果顾客只付了其中的部分款项那么应将付款日期、金额、余额等记在票据背面,并在票据登记簿上进行适当记录,以免经办人员剽窃部分付款的现金收入。

  3.4加强人员的轮岗及培训制度企业应建立内部会计人员定期轮岗制度,通过定期轮岗,可以无形中增加对会计工作的

  欢迎下载

  全面复核,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同时,由于各岗位都要定期轮换,如有弄虚作假的现象,在轮岗交接手续时也会被发现,这样既培养了会计人员的敬业精神,也增强了内部会计控制的功能。

  在控制制度建立之后,为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必须加强相关人员的会计培训,其对象包括企业领导者和会计人员。让他们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分析判断力和执行力,使得企业内部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和不断完善。

  3.5建立存货的实物流转程序、价值流转记录程序的控制存货是一个比重很大的资产项目,在流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最大,它流动性强、周转快,企业应将存货的内控制度,作为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的重要方面。存货实物流转的内部控制主要有以下各项程序:

  ①采购:应由独立的采购部门负责,采购部门根据存储或其他授权部门的请购单采购,须填顺序编号的正式订货单,并将订单副本分送会计部门和验收部门,注意发出订单之前取得财会部门对合约的核准。②验收:应由独立于采购、存储等部门以外的部门负责验收,验收完毕转送存储部门,并将验收单分送采购部门、存储部门和财会部门。③存储:入库时,由存储部门先行点验和检查,签收后,将实际入库货物的数量通知会计部门,据此确定了其本身应负的责任,存储

  欢迎下载

  部门还应将存货分类存放,并填制标签。④发货:存储部门须据预先编号并经批准的领料单发货。领料单一式三份,由领料、存储、财会部门各存一份。⑤生产:根据顾客订单、销货合同,市场预测以及经济生产批量来确定生产产品的品种和数量。⑥发运:由独立的发运部门进行。装运货物时须持核准的发运通知单,并据此编制出货单,出货单一式四联,分交存储、发运、顾客、开单〔开发票的依据〕部门。⑦永续盘存制:即应由会计部门设立各种有数量金额的存货明细账,每月核对总账与明细账,存货账面记录结存数要定期与存货实地盘点数量核对。公务员之家:企业应该注重和加强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和健全,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适时对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进行修改、完善,并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内部控制制度在实践中才具有现实的可运行性与有效性。

  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影响企业经营的环境日益复杂,市场竞争更是日趋激烈,如何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企业最关注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那么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保证,同时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制度的完善。

篇十三: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

 民营企业内控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建议

  作者:金建荷

  来源:《财会学习》2018年第5期

  所谓民营企业,主要侧重于“民”字,无论是资金来源,还是管理体制,都有很明显的民营特色。我国民营企业起步晚,规模以中小型企业居多,大多采用家族式管理,企业中的核心管理岗位都由家族成员任职,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管理状态。很多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管理层没有内部控制意识,也没有设立相应部门,有的相关部门由亲近的人员担任,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这样的管理方式导致企业出现了风险系数增加,应变能力差,开放程度不足等缺点。因此,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一、我国民营企业中内部控制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民营企业普遍缺乏内部控制的意识

  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盈利,如果企业目前处于盈利状态,管理层很少能从企业以往运营中发现潜在问题。一些示范性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忽略,会引起新兴企业的模仿行为,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忽视内部控制问题。

  企业管理者缺乏管理技巧,决策的时候只是简单地依照过去的经验,很难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企业所有权、经营权高度集中

  企业的所有者也是管理者,在公司规模小的时候,管理者往往独揽大权,企业的大小事务一个人说了算。在公司规模壮大之后,企业管理跟不上企业发展速度,很多领导者还是延续之前的管理风格,为加强对企业的控制依然一人独揽大权,这种拒绝分权的做法,一是会导致下属人员缺乏责任感,二是管理者会为了减轻工作负担减少对工作流程的控制,让管理出现松动。

  有的民营企业实行股权制,但是大股东依然是家族成员,一些小股东对企业的管理权被限制,员工和股东之间沟通困难,存在信息极度不对称的情况,导致工作效率底下,内部控制问题严重。

  (三)审计部门起不到应有作用

  民营企业的许多重要岗位都由家族成员担任,他们中间有些人可能并不是专业人才,却是管理者的心腹。他们犯了错误不怕被批评,工作失误却不怕被开除,因为亲情的关系让他们工作不够尽职尽责,影响工作质量。这些成员在岗位上不作为,又阻碍了高级人才的引入。

  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理解不到位,而会计工作仅停留在表面数据统计上,管理者掌握的信息你都是不全面的,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管理者工作起来也是苍白无力的。

  二、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现状

  (一)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监督制度一般包括财产清查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但是不少民营企业并不在存在三种制度,而是存在其中一种或者两种,有的甚至两种制度功能由一个岗位完成。

  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但是部分民营企业根本没有设立审计部门,有的审计部门人员采用兼职形式,使审计工作人员对企业负责程度降低,导致审计部门职能弱化,甚至使审计工作流于形式。

  (二)人员配置不合理

  在民营企业中,为节省人力开支,很多员工身兼数职,甚至很多原则上是互相监督的两个岗位也由一人担任,比如会计和出纳,工作材料的审批和采购,如果员工监守自盗,企业资源流失将是无法控制的。

  一些民营企业家族观念重,重要岗位的员工都有家族成员担任,两个本该互相监督的岗位,由两个关系亲密的员工担任,比如负责审批的是丈夫,负责材料采购的是妻子。人力资源部门应制定相应法则,避免让关系亲密的员工同处重要岗位。

  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注意,在员工工作调动和离职的时候,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检查,包括工作交接的监督。对于新员工的入职,进行工作背景调查,以及与公司其他部门员工的人际关系调查。

  (三)授权审批制度不完善

  缺乏明确的审计目标,授权审批制度不规范,使授权审批制度过于繁琐或者过于简单,缺乏可行性。企业应充分重视岗位职责及权限的划分,“一支笔”的权限容易导致贪腐,过于细分的责任容易丧失目标感。绩效指标的设定,应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尽可能增加审批工作的有效性。

  三、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解决的策略

  (一)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在民营企业中,管理者普遍缺乏风险意识,企业也没有风险预警系统,对突发事件缺乏应变能力。把风险意识放在管理者脑海里,是建立风险预警系统的第一步。学会风险评估,分析风险的种类以及风险的性质和强度,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能力。能在风险来临的时候,及时做出相应的举措。

  (二)完善信息系统

  民营企业在规模扩大之后,企业成员多部门也越多,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成为最常见的问题。比如财务信息,因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对企业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记账,而且数据要有真实性、准确性。对非财务类企业信息,则应该设置专门的机构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要收集竞争对手的信息,以及行业状态信息,保证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处理信息的设备也应跟上时代的需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企业都应该及时更新,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为企业有效沟通作保障。

  (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目前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解决办法可以通过借鉴,也可以通过引用高级经理人。

  如果企业通过借鉴上市公司的管理模式,可以尝试推行董事会制度,当然重要董事会成员不可全是家族成员,应选用经验丰富且专业知识丰厚的管理者。决策层的多元化,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对企业内矛盾的认识更加客观。

  如果企业选择引进职业经理人,可以实现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一定程度上实现责任划分,从而比此牵制。如果企业发展状况不允许外聘经理人,可以委托专人管理,当然目的还是为了划分所有权和管理权的界限。

  (四)培养专业素养

  如果民营企业存在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有助于增进员工对企业的信心,也有助于联络员工之间的感情,同时也是交流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机会。可以从管理层和普通员工两方面入手,必要的时候可以聘请外部讲师进行专业培训。组织培训人员对培训过程要进行计划和监控,对培训结果要及时考核,并且在工作中观察员工的工作行为有无改善,并及时把培训成果反馈给领导。

  培训内容要贴近企业基本情况,和工作内容相关。也可以从工作纪律、工作心态、员工对企业忠诚度和责任感方面培训,督促员工在工作的时候规范操作,增强工作效果。

  (五)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

  要实现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改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强员工凝聚力,提高企业软实力,在民营企业发展大潮中提高竞争力。

  任何一个企业,在实现盈利的同时还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敬业精神,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候义不容辞。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形象,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给自己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在良好的氛围中健康发展。

  企业文化应提倡以人为本、团结协作,在消除人治积弊的同时加强制度建设,把员工作为发展企业的根本,把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有效结合起来,给员工建立宽松又不失严肃的工作环境,充分把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

  四、结语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之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愿意到民营企业中工作。只要民营企业及时意识到内部问题,并通过完善制度来促进企业发展,兼顾企业盈利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将会为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做出杰出的贡献。财

篇十四: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

 企业内部财务监督体系中的问题及改善

  刘烨

  【期刊名称】《理论视野》

  【年(卷),期】2009(114)008

  【摘

  要】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企业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内部财务监督体系发挥有效的作用.不过,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却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或者矛盾,从而影响和妨碍了许多企业内部财务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和企业管理质量的提高.我国企业需针对相关问题,完善财务监督体系.

  【总页数】4页(P33-36)

  【作

  者】刘烨

  【作者单位】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275

  【相关文献】

  1.试论中小民营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秦云霞;陈虹

  2.企业内部财务监督体系中的问题及改善[J],赵丽英

  3.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李桂萍

  4.企业内部财务监督体系中的问题及改善[J],骆文柱

  5.探究企业内部财务审计中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周月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十五: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

 建设与完善民营企业内控制度的探讨

  随着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被提到了民營企业管理的议事日程。内控制度是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

  标签:

  民营企业

  内控制度

  问题

  措施

  近年来,我们身边的一些民营企业经过成长初期的发展,企业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开始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财务战略实施的组织结构过渡到采用事业部制及其他组织结构。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以保证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但我们的民营企业在企业内控上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治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很多民营企业重生产经营、重开发轻内部管理。没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意义,甚至将内部控制仅仅看成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职能,未将内部控制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战略高度来考虑,所以未能制订完善的内控制度。即使已经制订了相应的内控制度,相当一部分企业也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

  2.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

  民营企业最大的特点是家族经营、亲戚代理。大多数民营企业中,董事长或总经理由最大的股东担任,且董事长和总经理合一的占多数,少有外来的职业经理人专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相对薄弱的公司治理结构几乎成为制约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3.未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一个好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环节。它所包括的评价、考核、晋升、奖惩等业务向员工传达着有关诚信、道德行为和胜任能力的期望水平方面的信息。多数民营企业却缺乏规范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追求低投入低成本,对职工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关于培训、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的制度。

  4.管理层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国情所至,我国民营企业家存在文化层次较低、诚信不够、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而且民营企业家的权威性太重,领导者有时凭主观判断代替科学分析,以个人喜好作出决策,不管你对不对,也不管事情的大小,经常是老板自己说了算。

  5.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不到位

  很多民营企业在这一基本内部控制上做的并不到位。处于重要岗位、关键岗

篇十六: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工作的几点举措

  作者:石峰

  来源:《企业文化·中旬刊》2014年第12期

  摘

  要:监督就是发现和查找问题,及时纠正问题,达到规范有序。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监督责任,不断提高监督效能,全面促进权力正确行使、工作程序规范、人员行为安全、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监督;举措

  监督就是发现和查找问题,及时纠正问题,达到规范有序。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监督责任,是企业堵塞管理漏洞、规避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是减少腐败机会、防止各种腐败问题发生的关键环节,也是确保实现权力正确行使、工作程序规范、人员行为安全、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企业内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多数企业在“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工程项目建设、大宗物资材料设备采购、废旧物资处理、招投标工作、干部任用等方面建立了相应的监督制度或监督措施,但从监督的实际效果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监督标准缺乏。监督措施和规定还不完善,监督标准不统一,偏重于事后惩戒,忽视防范和事中控制监督。

  (二)监督力量不足。纪检监察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到位,一人身兼多职,导致在开展监督工作中分身无术,造成有的工作监督缺失。

  (三)合力监督乏力。由于各监督主体条块分割,相互间沟通协调不够,缺乏合力监督的意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监督。

  (四)群众监督不到位。职工群众因平时对企业重大决策缺乏参与和了解,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知之甚少,对领导人员实行的民主监督乏力。

  加强企业内部监督的几点举措

  企业内部监督涉及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工作十分复杂,要搞好内部监督,必须提高监督意识,整合监督资源,创新监督方式,建立更加有效的权力监督约束机制,从而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健康发展。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一)增强监督意识。一方面企业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增强接受监督意识,坚决摒弃把上级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不关心;把同级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不支持、不友好;把下级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不拥护的错误认识,把自己完全置于监督这双眼睛之下,时刻提醒自己增强自律意识,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另一方面各级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强化监督意识,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严格执行和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诫勉谈话、任前谈话等制度,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研究相关对策,制定防范措施,增强监督实效。

  (二)突出监督重点。一是注重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各级领导干部是企业的骨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所当然是监督的重要对象。纪检监察机构要通过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廉政承诺、述职述廉、廉政考核、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诫勉谈话和经济责任审计等措施,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二是注重对实权部门和重点岗位的监督。对那些直接管人、管钱、管物的部门和岗位进行重点监督,认真查找重要岗位权力运行中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把监督关口前移,确保权力行使规范。三是注重对物资采购、干部任用、工程建设、招投标和财务管理等重要经济活动的监督。以上环节是腐败易发多发之地,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要通过调查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公布举报电话(邮箱)等方式,采取随机抽查、跟踪检查、专项检查、明察暗访和社会评议等办法,强化对以上领域的监督,规范工作程序。四是注重对“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要按照“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要求,明确决策主体、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进一步规范决策行为。在重大决策方面,重点抓好是否存在不执行、不按规定执行或擅自改变集体决定等问题的监督;在重要干部任免方面,重点抓好对拟任职干部的资格审查、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及任前公示等环节执行情况的监督,积极开展拟任干部群众认可度调查;在重大项目安排方面,重点抓好材料招投标、物资采购等是否按规定程序、工作流程实施,以及是否存在随意扩大规模、提高标准、违规“超投资”现象;在大额资金使用方面,重点抓好大额度资金使用是否符合政策规定。

  (三)整合监督资源。整合监督资源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优化监督资源配置,提高现有监督资源的效率,防止重复监督和无效监督,减少盲目监督。各级党委、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工会、宣传等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外部民主监督、职工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同时,要健全各监督机构之间信息通报与交流,建立定期的工作联系制度、情况通报制度、信息交流制度,形成监督工作有人牵头、有人配合、有人落实的良好协调机制,实现各监督主体在信息、手段、成果等方面的资源共享。

  (四)创新监督方式。一是开展“公示式”监督,按照厂务公开的要求,利用公示栏、内部期刊、内部电台、内部网站等平台,及时、全面公开有关信息,接受职工群众监督。二是注重“参与式”监督,积极参与招标、物资采购、工程建设、干部任用等环节工作,实现过程监督。三是坚持“暗访式”监督,组成暗访小组,不定期深入重点单位、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及敏感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所暗访暗查,发挥震慑作用。四是强化“专项式”监督,针对腐败易发多发领域及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及时开展专项治理或专项检查,增强监督实效。五是深化“治本式”监督,通过查办案件发现体制、机制、制度以及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堵塞漏洞,实现源头防范。

篇十七: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

 谈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剧增,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想要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加强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竞争中巩固自身地位,更好地面对当前的市场。因此,对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进行分析,以期对相关从业者有一定的帮助。

  一、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能够推动企业内部结构进行转变,提升企业的经营质量以及效率,并且通过内部控制,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从而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在内部控制中,该方式贯穿于企业的各个方面,从企业的部门、人员、经营活动以及内部管理等方面都有所涉及,并且在内部控制实施之后,企业能够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出预测,从而保证企业的发展[1]。

  二、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缺乏,员工的内控意识不强。在民营企业之中,很多领导人都不是主修财务类专业,因此在面对内部控制方面,缺乏明确的认识。这就导致企业内部没有形成内部控制环境,体现在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企业内部控制氛围不足,缺乏领导支持,这就导致了内部控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公信力不足,很多部门以及员工只是口头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遵守;第二,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了解不够,导致内部控制在实施的时候,制定的政策以及制度不能够有效结合企业当前的情况,实施效果不佳;第三,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很多员工以及部门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因此在很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时候,无法得到员工的认可和支持,导致内部控制工作开展困难,自然无法形成内控氛围。

  2.缺乏风险评估体系。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当前在民营企业中,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方面,往往有以下几个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第一,风险意识不足。民营企业往往规模较小,企业建立的时间也比较短,企业的发展多数是由企业高层进行决策,这就导致民营企业内部缺乏正规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政策自然难以实施。第二,民营企业风险控制不能与市场变化进行结合。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面对的市场更为庞大,同时其中的风险也更大。在这种情况下,风险评估应该与市场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充分分析市场的发展趋势,并且对未来的发展做出预估。但是在实际工作时,民营企业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没有对市场做好充分调研,数据收集不足,这就造成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无法有效地对风险做出评估,无法适应风险的出现,最终造成当前企业风险评估不完善[2]。

  3.控制活动执行不到位。控制活动主要是在内部控制实施的过程中,制定相应的政策以及制度,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这方面民营企业没有做到位:第一,由于当前我国市场较大,并且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发展,这就导致了民营企业数量急剧增长,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因此提升企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很多企业应建立相应的考核与内部控制机制,以提升竞争力。但是在当前的企业中,内部控制机制无法有效完善,这就导致内部控制工作效率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企业发展自然会面临更大的风险。第二,在当前内部控制体系之中,缺乏相应的监督手段,使得审计等工作难以顺利进行,造成了企业对自身的监督存在更大的不足,最终导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造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无法顺利实施。第三,绩效考核制度不够完善,很多时候考核的标准不够统一,并且对应绩效的奖惩制度也没有充分建立,造成民营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无法对当前的情况进行总结,导致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困难。

  4.缺乏全面预算管理手段。在内部控制中,预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

  环节。但是在当前的民营企业中,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并没有太多的深入,这就导致当前民营企业无法对自身的业务进行有效规划和约束,预算的使用也往往无法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这才造成当前的企业内部控制无法有效实施。在民营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预算编制方面,民营不能够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当前的市场情况进行制定,这就导致相关的预算无法有效落实。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自然无法对预算进行有效控制,这才造成后续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第二,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缺乏对预算的控制,这就造成了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无法切实实施预算编制的内容,效果也不够理想。第三,预算结束之后,缺乏有效的考评,导致整个预算工作的公信力不足。并且考评更重要的是总结此次预算工作中的经验,并且对后续的工作做好参考。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预算考评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这就造成当前的全面预算管理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

  三、民营企业解决内部控制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氛围建设。在当前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思想方面的问题较大,想要内部控制能够顺利实施,必须增强员工的认识。因此在思想建设方面,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当前在民营企业中,由于其自身发展轨迹往往存在高层权力过大的现象,因此想要内部控制能够实施,就必须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机械的治理结构,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避免个人因素影响到企业整体的发展。因此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应该优化企业的治理结构,让企业高层部门参与企业治理中,从而能够避免出现“一言堂”的情况,让制定的政策能够更加科学。第二,在建设企业的过程中,制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想要在内部控制实施的过程中,对内部控制的实施进行约束,可以对此做出明文规定,强制实施内部控制。第三,增强员工的认识,企业内部刊印宣传册,并且自上而下进行内部控制的知识普及,由企业的高层带头实施内部控制,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内部控制的公信力,各级部门以及员工也能够从心底重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从而推动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在企业的内部形成内部控制氛围,帮助内部控制更好地在企业内部进行实施,推动企

  业的发展[3]。

  2.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企业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必须建设风险评估体系,这样不仅能够让企业规避可能遇到的风险,同时也能够让企业充分对自身的资产进行使用,增强企业对于市场的了解,从而让企业的基础更加牢固。因此在建设风险评估体系的时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建立专门的风险评估部门,该部门主要工作是对市场信息进行收集,并且进行分析,从而对企业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估,同时做出风险预案,确保企业能够平稳发展。第二,企业应该强化内部的沟通体系,各部门增强信息设备建设,并且增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统筹各部门的发展。这样在遇到风险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与风险控制部门取得联系,进而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建立内部沟通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第三,在制定政策的时候,需要充分地对政策的风险进行评定,并且通过各级部门领导共同审核后才能够通过,这样能够大大加强企业政策的科学性,从而保证企业不会遇到太大的风险。第四,转变各部门员工的认识,增强企业内部风险意识,这样才能够充分保证企业的发展,帮助企业建设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促进企业的发展。

  3.增强企业监督体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在企业的监督方面,只有完整的监督机制,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因此在增强监督体系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需要对企业内外情况做出充分调研,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顺利实施;第二,审计部门从财务部门中独立出来,主要对各部门的内部控制进行监督,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其进行纠正;第三,将内部控制工作进行量化,从而制定相应的绩效考评机制,增强对员工工作的监督,对绩效优秀的员工,可以选择升职以及金钱等多方面的奖励,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表现较差的员工,可以予以一定的惩罚,严重者甚至可以劝退,以此增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刚性。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员工增强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并且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让民营企业能够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从而推动内部控制的发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4.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在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中,资金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内部控制也应该对资金的流向进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民营企业中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优化预算编制,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充分考虑预算的可行性,并且预算的编制应该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这样才能够发挥民营企业预算管理的作用,对企业的发展以及资金进行有效控制;第二,编制好预算之后需要对预算执行进行全程把控,主要是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优化,从而促进预算编制的发展;第三,在预算结束之后,需要对预算过程中的数据以及失误进行总结,并且进行分析,在下次的预算编制中继续使用这些数据,从而汲取预算管理中的经验,帮助后续的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进行实施,对企业的资金以及工作进行有效管控和约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民营企业的规模一般较小,因此企业想要进行改革的阻力也是非常小的。只要企业能够找准正确的方向,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建设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提升自身对抗风险、获取利润的能力,实现企业的价值,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篇十八: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

 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

  作者:张

  伟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年第5期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民营企业在政策鼓励及市场环境的孕育下成长起来,具有经营形式灵活、活跃市场环境等特点,并为社会新增就业及提高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民营企业也日益暴露出了许多财务问题,尤其一些企业易受经济利益诱惑,对财务管理并不重视,更缺乏有效的会计监督。对此,本文着重从民营企业会计监督体系构建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出一些可操作性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会计监督;体系

  一、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现状

  (一)外部监督现状

  针对民营企业,在《会计法》中明确规定了“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其中包含了政府监督及社会审计监督两大部分。具体来说,外部监督的具体内容涵盖四个部分:第一,财政监督。主要是政府各级财政部门对民营企业经济活动及经营成果等实施的监督;第二,税务监督。各级税务部门在征税过程中对民营企业纳税情况实施的监督;第三,审计监督。各级政府审计机关针对企业财政收支进行的监督;第四,社会监督。注册会计师协会针对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合法性、真实性等依法实施的审计活动。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一些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监督会计市场,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在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从业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外部监督环境并不完善,尤其在规范制度方面仍然不能满足现实工作的需求。例如当前我国有许多民营企业已经挂牌上市,但是在会计信息监管方面却依然存在较多问题,监管体制不完善,像《证券法》中,对于会计信息失真及造假的处罚力度不足,且并未严格规定对受害者的赔偿责任范畴,从而使得会计信息造假成本较低,这样的现象屡禁不止。而且,在此过程中,有关部门在相关会计、审计及税务方面的监督工作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执法功能模糊,执法权责有待进一步明确。加之,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两大行政外部监督体系:政府监督体系(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监督)、社会监督体系(注册会计师、社会舆论等监督)。但是监督体系依然十分乏力,主要原因是不能形成监督合力。上述的各种监督部门,其功能出现交叉现象,而且不同部门监督标准也存在差异,相互之间互不干涉、分散管理,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从而出现合力不足的局面。

  (二)内部监督现状

  民营企业内部监督过程是会计人员在企业内部,依照当前相关法律法规对记账凭证、财务收支情况、会计账簿登记情况等进行合法性、准确性审查,以保证企业各项财务收支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企业内部监督的主要意义是“自控”,然而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内部监督上却依然问题较多。第一,内部监督流于形式。当前我国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并未设立相关的部门和人员来监督内控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仅仅是指定某一财会人员负责该项工作,工作内容也主要是针对会计核算中的费用、材料采购的记账、单证、支出凭证等进行审核,目的是为了确保其真实性;第二,内部监督地位弱化问题严重,许多民营企业财务内控监督部门并没有按照设定目标执行监督,甚至有些监督部门将创收和平衡预算作为监督目标,根本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监督职能。加之一些企业内部管理及控制制度建设并不健全,会计职责不清且混岗现象较为普遍,从而使得监督工作不能顺利实施,无法对财务进行严格管理;第三,“家长制”引发会计监督水平低下。许多民营企业依然采取“家长制”管理形式,企业决策者即企业所有者,其他从业

  者只是处于从属地位,公司内部的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只能跟着领导的意识走,会计监督空泛化,缺乏可行性高的“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的考核办法。

  二、民营企业构建会计监督体系的具体对策

  (一)构建外部监督体系,增强政府监督权威性

  对于我国财税及工商等部门而言,增强监督体系建设是构筑社会良好审计监督环境的重要保障。具体来说:第一,强化审计制度及审计流程。政府有关部门要严格规定会计报表上报时间,例如在企业年终定期时间段内将会计报表及年报上报予以审计,以确保企业报表的严肃性。而且,财政部门更要牵头税务、审计、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工商部门等共同参与会计审核制度建设,并划分不同单位的审批范围;第三,加强立法建设。进一步完善针对民营企业会计监督的法律法规,实现以《会计法》为中心,《注册会计师法》、《总会计师条例》、《会计管理条例》等持续修订完善的立法策略,提高针对民营企业外部会计监督的可操作性,真正使政府会计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第一,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工作可以使民营企业财务监督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在审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科学的计算和弊端,有效抑制企业内部财务运营中出现的疏漏及风险问题。对此,民营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估,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出现的薄弱问题,并及时做好修正及改进工作;第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即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根据职务、岗位等进行职责权限设置,形成企业内部管理相互制衡机制,例如任何一个公司员工都不能同时兼任可以隐匿自己所犯错误或不轨行为的职务,不相容经济业务要由两个或以上部门共同参与完成等;第三,完善审计风险管理体系。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让潜藏在市场当中的风险性问题开始逐步影响民营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但是从民营企业部门设置来看,多数企业对风险管理重视不足,在整体认知上依然存在较大局限性,很难通过风险管理发现内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对此,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在全面了解我国相关产业基础情况下,对企业内部的优劣势进行综合评估,并找出风险点和风险规避措施,一方面通过专业角度分析风险监控措施能否全面执行、执行后果如何,另一方面帮助企业管理者建立起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尤其要注重强化风险防控建设,以“防”为主,将风险点提早予以遏制,提高企业审计管理能力;第四,加强内部审计监督信息化建设。以往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往往更多是走传统工作渠道,监督效率不高。对此,民营企业可以加强内部审计监督信息化建设,实现企业会计监督信息化、高效化。具体来说,企业在监督数据采集环节中,要对被查的分支机构、各部门等财务数据进行深入剖析,了解不同分支机构、不同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及账务流程,明确表表、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并将这些逻辑关系转化到信息系统当中,让财务电子数据替代原始计算数据,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财务管理、审计及监督信息化。而且,在系统中还要针对公司内部财务数据通过账套查询、大数据分析等,在扩大财务数据检查范围的同时,提高内部审计监督的效率。

  结论

  总而言之,当前民营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建设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外部监督制度不严、内部监督体制不健全的问题依然存在。对此,要构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就必须要从这两大部分着手,通过内外部共同完善、相互结合的原则,真正将会计监督工作落到实处。事实上,民营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内外并举、多管齐下,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学军.构建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若干措施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6):60.

  [2]庄丽玫.浅谈如何构建企业会计监督体系[J].知识经济,2015(04):121.

  (作者单位: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巴中市水电学校)

篇十九: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

 民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漏洞及对策探讨

  摘要:在经济开展环境日益复杂、企业之间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有效防备经营管理风险,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确保企业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当前民营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没有坚持根本的制度建设原那么,因此导致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暴露出诸多漏洞,妨碍了内控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不利影响。有鉴于此,民营企业应当在严格遵循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原那么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特征采取有效的改良对策,完善内控管理制度,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发展提供指导与支持。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漏洞;改良对策

  一、民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漏洞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我国民营企业的开展起步较晚,很多民营企业都具有规模小、资金有限、管理人才不足等特点,导致企业在经营开展中往往以扩大市场规模,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而无视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有些民营企业短少专业的管理人才,管理者由业务部门晋升而来,不足专业的管理经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以自身经验为主,无视了制度建设,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1】。同时,民营企业对内部审计也重视缺乏,没有建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导致企业无法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全面监督,对企业的可持续开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由于局部民营企业对内部控制重视缺乏,在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中没有遵循互相协作、互相监督的原那么,导致各组织机构之间存在工作内容重叠,一旦内部经营管理中出现问题,企业无法及时找到相关的负责机构与人员,对内控管理的优化改良非常不利。同时,局部民营企业在组织结构设置过程中没有确定科学合理的权利分配原那么,各机构以及工作人员之间无法实现互相监督,对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实施非常不利。当前一些民营企业虽然设置了董事会与监事会,但是董事会与监事会权力有限,监管职能没有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妨碍了企业内控管理水平的提升。另外,在各组织机构内部也存在岗位设置不科学、岗位职责权限不明确等问题,影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三)经营风险管控不到位民营企业内控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息息相关,当前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不断增加,给内控管理制度的完善带来众多挑战。很多企业由于经营风险管控不到位,导致内控管理制度中存在诸多漏洞,影响内控管理工作的顺利

  发展【2】。当前有局部民营企业对经营风险管控工作不重视,没有成立专门的经营风险管理部门,无法将企业开展战略、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等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联系在一起,导致风险管理规划与部署不到位,无法有效防备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四)内控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督管理是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强有力的监管机构可以确保信息来源的准确性,对企业加强资金管理、有效防备经营风险等具体经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有局部民营企业对监督管理工作重视缺乏,在内控管理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的内控监管体系,无法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与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导致企业的内控管理流于形式,内控管理制度也就无法得到完善。

  (五)短少复合型管理人才局部民营企业在经营开展过程中对管理人才重视缺乏,导致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经营管理活动中暴露出的诸多实际问题无法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给企业的内控管理增加了难度。在经济开展环境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下,企业面临的经营管理环境更加复杂多变,需要更多具备综合性知识储藏的人才,更好的应对市场环境的开展变化。但是当前很多民营企业短少拥有综合性知识储藏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比方财务人员对业务经营状况不了解,业务人员对财务知识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诸多问题,无法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民营企业完善内控管理制度的根本原那么

  (一)遵守法律原那么民营企业在建立并完善内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这是任何企业制定经营管理制度必须严格遵循的最根本的原那么,也是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自觉维护和执行我国的各种经济规章制度的根本方式。因此,民营企业在制定内控管理制度时必须详细了解我国的法律法规,参考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根本法律法规条文为依托,制定出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内控管理制度,为内控管理提供根本的方向指导与制度标准。

  (二)适应性原那么我国的民营企业种类繁多,各种不同的民营企业经营开展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为了确保内控管理制度与实际经营管理需求相符,企业必须在制定内控管理制度时遵循适应性原那么,使内控管理制度与企业的经济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风险水平、股东构成、人员组织结构等实际情况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加以调整。还要求内部控制应当具有前瞻性,方便内控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3】。

  (三)本钱效益性原那么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资源的支持,这些资源会消耗企业大量的本钱,因此企业在制定内控管理制度时必须充沛考虑本钱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严格遵循本钱效益性原那么,使企业在完善内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为了确保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保障,在制定内控管理制度时民营企业应对财务管理审核、重要工程投资、生产本钱等内容进行重点关注,通过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使企业的内控效果得到不断提升,以此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时效性原那么当前的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失,企业必须在制定内控管理制度时充沛考虑时效性原那么,使企业能够有效应对市场环境的开展变化【4】。同时,民营企业还应根据市场环境的开展变化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度,使内控管理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需求相符。为了使内控管理制度的时效性原那么得到有效保障,民营企业还应该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内控管理制度的更新完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内控管理漏洞得到及时修复。

  (五)制衡性原那么民营企业在建立内控管理制度时需要遵循制衡性原那么,对内控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权限与责任进行明确规定,对内控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使不相容职位别离,以此到达互相协作、互相监督的目的,确保内控管理工作更加顺利有序的发展。比方可行性研究与决策审批;决策审批与执行;执行与监督检查等;出纳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同时,民营企业的领导与全体工作人员应增强对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视,强化内控管理执行力度,确保内控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三、民营企业改良内控管理制度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民营企业在内控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内部控制活动的执行提供更加标准的指导,确保内部控制活动顺利发展。首先,民营企业应根据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改革组织管理机构,并在内部控制制度中对机构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规定,为内部控制活动的发展提供支持。对具体的经济工程民营企业应通过相关监督机构进行监督,使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中规定的权利与责任认真完成任务,使各岗位工作人员之间互相协作、互相监督,防止不标准行为的发生【5】。其次,民营企业应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积极运用预算管理,不断提升内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的开展变化及时调整预算指标,使预算管理与实际情况相符,确保预算管理的资源优化配置与本钱控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再次,在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民营企业还需要不断改善、优化企业内外部环境,为内部控制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支

  持。民营企业的管理层应加强学习,全面、正确的认识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在企业管理中加大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企业领导应催促管理人员设计并不断改良内部控制制度,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使全体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中的具体规定,确保内部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

  (二)科学设置组织机构民营企业在不断提升内部治理水平时应从改善组织机构做起,按照权利制衡性原那么科学的设置组织机构,确保各部门获取与其实际工作要求相符的管理权力,使各组织机构之间可以互相牵制、互相制约、互相监督,又能实现互相协作,方便各部门更加顺利的完成内控管理工作要求。同时,民营企业在组织机构的建设中也应该严格遵循?公司法》中的相关规定,加强对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重视,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使其充沛发挥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管作用。企业管理层应积极履行自身的责任,充沛发挥民主管理理念,使企业的具体决策更加客观公道,使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得到充沛的保障。另外,民营企业还应该设立权威性与独立性较强的内部审计部门,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管,使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得到充沛发挥,以便及时找到并解决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三)加强经营风险管控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民营企业在经营开展过程中面临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也在不断增加,针对这种情况民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构,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辨认、评估、预警、防备与管控,防止风险扩大,对企业造成较大损失。首先,民营企业应详细的分析自身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完善的风险辨认与评估机制,以便工作人员在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及时辨认各环节的具体风险。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沟通反应机制,当工作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辨认具体风险时可以及时向风险管理部门反应具体信息,方便管理部门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有效防备并管控具体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具体风险,防止风险扩大给企业带来更大损失【6】。通过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民营企业还可以充沛了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对经营管理中面临的各种风险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对企业有效提升自身的决策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其次,民营企业的管理层必须树立全面系统的风险管理思想,对企业面临的风险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站在企业长远开展角度与战略全局角度系统的安顿风险管理工作,使各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互相联系,确保企业面临的各项风险都涵盖在风险管理体系中。在实践操作中管理层应根据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对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科学评估,确定不同风险的严重程度,针对不同风险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应对计划,以便风险发生时可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此外,企业管理层的综合素质也是影响风险管理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企业管理层需要加强学习,不断学习新的管理思想与管理理念,尤其要掌握一定程度的财务知识。通过企业的财务状况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为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促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有效落实。

  (四)健全内控监管体系监督管理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加强内控管理的重要

  方式,对企业有效防备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民营企业必须根据内外部环境以及企业实际情况的开展变化不断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健全内控监管体系,加强对企业内控管理活动的监管,推动内控管理活动执行到位。首先,民营企业应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由一名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专门负责内部审计部门的管理,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得到有效保障,防止其他部门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对内部审计部门的具体工作造成干扰。在此根底上内部审计部门的管理者应科学合理的设置审计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确保不相容职位实现别离,使各岗位工作人员可以在互相协作的过程中实现互相牵制与互相监督,防止岗位设置不合理,造成舞弊、贪腐等问题。同时,内部审计机构还需要根据企业经营开展状况的变化不断优化内部审计制度、梳理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对岗位设置、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与权限等具体问题进行优化调整,使内部审计制度为审计人员的具体工作提供标准指导。其次,内部审计部门还积极需要发展定期与不定期的审查工作,对具体的内控管理活动进行事前预测、事中监管、事后评价,使内部审计贯通民营企业内控管理的始终,方便及时发现并解决内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另外,民营企业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活动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其责任意识,使其充沛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对查找内控管理制度的漏洞,发现企业面临的经营管理风险等工作的重要作用,催促内部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

  (五)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在我国经济开展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民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较大优势必须不断完善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发展各种培训活动,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对民营企业来说,工作人员的创新活力与动力是企业经营开展的助力,因此企业必须通过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使企业拥有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的内控管理提供人力资源支出。首先,企业必须在充沛分析人才结构与人力资源需求的根底上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明确企业需要的各项人力资源比例,积极招聘专业人才,建立专业水平较高的人才队伍。其次,企业需要在分析自身人才结构的根底上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定期发展各种培训教育活动,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学习时机与条件,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与创新能力。同时,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保障制度、绩效管理制度与人员奖惩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科学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工作人员进行奖励与惩办,以此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与责任意识。在考核过程中企业可以利用平衡计分卡等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评价方式,使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平、公道。

  四、结束语

  为了有效提升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的全体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学习,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在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了解内控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漏洞与缺陷。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坚持内控管理制度建设的根本原那么,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通过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内控管理组织机构、加强经营风险管控、健全监督监管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等具体举措,完善内控管理制度,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袁洪涛.中小型民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漏洞及对策探讨.时代金融,2008,714(32):398-399.

  【2】尹丽娜.建立企业内控制度,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现代经济信息,2008(15):69.

  【3】杨国强.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中的难点和解决措施.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05):250-251.

  【4】陈金权.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时代经贸,2008,No.438(13):82-84.

  【5】杜旋.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全国流通经济,2008(24):45-46.

  【6】吴榕渲.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元谋木材公司为例.中国市场,2008,No.869(02):48-49+53.

篇二十: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原因及应对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企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民营企业开始向多元化的发展,因此,对其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营企业在新的经济时期明确内部控制建设的作用以及地位,对其自身的控制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现阶段,加强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势在必行。本文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出发,对其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原因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探讨。

  标签:民营企业

  内部控制

  不足

  原因

  措施

  内部控制指的是企业为了保护资产安全,经济活动顺利进行,避免徇私舞弊,实现会计资料信息的完善性、合法性以及真实性而进行的程序和政策。内部控制在民营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大部门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对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严重的制约作用,本文分析了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必要性,探讨了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

  1.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内部控制建设有助于促进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大部门民营企业还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内外监督力度交叉,组织结构不够合理,诸多问题对企业顺利的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行有效的内部控制,还可以缓解并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高资金的安全性,降低投资者以及债权人的风险,从真正意义上促进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增强企业竞争力

  有效的内部控制建设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一般情况下,民营企业比同种类型国有企业的经济实力差,由此可见,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1.民营企业缺少良好的控制环境

  现阶段的民营企业通常忽略了企业的文化软环境建设,过度重视企业的盈利和生产的管理。民营企业的员工素质普遍较低,管理者对员工素质的培训也不够重视,企业员工没有较强的法律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民营企业整体的价值观念不够积极健康,内部控制也缺少良好的建设环境与氛围。同时,员工也缺少对企业的认同感,不认真遵守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企业缺少能够保障控制系统正常运行的统一规范和准则。除此之外,公平、科学、人力资源的相关政策对控制环境也具有严重的影响作用,我们民营企业多采用人际关系以及松散型的员工招聘方式,并未对员工进行严格的制度约束,其中存在的亲属关系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失,以至于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发展。

  2.内部活动不够全面

  首先,我国的民营企业缺少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内部控制程序与建设,经常把内部控制体系与少数的业务规章制度等同起来,过度重视事后控制,主要进行补救工作,往往在发生一些违规违章等状况后,再进行惩处,并未做好预防准备,以至于加大了内部控制的成本,而且取得的效果也不够显著。其次,在民

推荐访问:民营企业怎么完善内部监督体制 民营企业 体制 完善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