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古代祭祀活动所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12篇

古代祭祀活动所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12篇

时间:2022-11-13 15:0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古代祭祀活动所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12篇古代祭祀活动所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  谈传统节日课程为载体的幼儿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究——以“清明节”为例  摘要:在新时期为真正实现素质型人才有效培育,学前教育领域针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祭祀活动所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12篇,供大家参考。

古代祭祀活动所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12篇

篇一:古代祭祀活动所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

  谈传统节日课程为载体的幼儿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究——以“清明节”为例

  摘要:在新时期为真正实现素质型人才有效培育,学前教育领域针对幼儿的思想观、价值观培养提出了全新要求,主张幼儿园需积极开展思政教育,进而实现立德树人教育。而传统节日其中所蕴含的文化要素和道德内涵十分丰富,在思政教育实践中所具有的功能也十分突出,因此,幼儿园需充分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资源,将其合理运用到思政教育中。下面,主要以清明节为例,就其所具有的思政功能,以及在思政教育领域的实践运用展开合理分析。

  关键词:传统节日课程;幼儿;思政教育

  前言:幼儿园在全新的教育领域需要把握立德树人的战略思想,规范开展思政教育,从而引领幼儿形成正确的思想观,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而在全面落实思政教育时,传统节日作为重要的民族文化具有着突出性的教育价值。清明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蕴含的道德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并将其有效整合到思政教育活动当中,让幼儿受到良好的熏陶,实现思想的启蒙,助力其形成优秀的素质品格。

  1.

  清明节的起源以及所具有的思政教育功能分析

  清明节是祭祀先人的一个节日,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自古以来与清明节有关的文化典故具有一定的多元性,包括“臣在九泉心无愧,秦正清明复清明”、“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等,都有效诠释了主人公的忧国忧民意识以及所彰显的爱国精神品质。当前,人们在清明节会通过扫墓祭祀的方式追思革命先烈、英雄伟人和已故亲人。可以说其所具有的思政功能比较突出,能够让个体在节日氛围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民族意识,树立优秀的爱国情操。也能够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情感认知,学会感恩和珍惜当下的生活。为适应学前教育[1]

  所提出的立德树人战略方针,教师需要将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要素,合理的整合到幼儿的思政教育活动当中。通过多元化活动组织让幼儿能够更好的感恩祖先、缅怀英雄,并积极学习优秀革命先烈所具有的民族精神和伟岸品格。

  1.

  “清明节”传统节日课程在幼儿思政教育中的实践分析

  1.

  发掘清明节日内涵,培养正确文化观念

  在幼儿思政活动中,教师需要遵循传统节日课程所具有的思政助学功能,科学开发和整理与清明节有关的节日内涵。获取清明节的来源、演变以及具体的习俗活动等基础知识要素,然后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有效渗透给幼儿。让其在聆听和感受的过程中能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并对民族的传统节日形成正确的认识。树立良好的传承意识,增强对节日深入探索的参与热情。

  1.

  整合传统文化素材,渲染清明节日氛围

  在依托清明节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时,教师需清楚认识到文化氛围的有效渲染,对于幼儿思想启蒙和价值观引领所具有的支撑作用。并通过多种举措搜集与清明节有关的文化内涵,通过进一步整理与渗透对具体的思政教育环境进行优化,设置渲染良好的活动氛围。

  首先,教师可以搜集与清明节有关的古诗词,合理设置清明节主题的文化走廊2]。在张贴古诗词时也要做好备注和解释,以便幼儿能够更清晰而准确的理解相关古诗词的内在含义以及所诠释的主题内涵和情感价值观,达到思想启蒙和价值观培育的目的。

  同时,教师也可以搜集当下与清明节有关的习俗活动,以案例的方式进行呈现,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清明节背后的含义。教师可以从家国情怀、缅怀亲人、珍惜当下等不同维度和主题搜集相关文化,实施针对性的思政教育。

  [

  1.

  开展主题思想教育,增强清明节情感感悟

  为了更好的突出清明节所具有的思政功能,教师在规划落实相关思政活动时,需要根据幼儿的认知基础以及清明节所呈现的内在含义,设置多元化的教育主题,并对具体的活动形式进行有效创新和拓展。从而让幼儿能够获得良好的文化感受和体验环境,促使其在多元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在思想上、精神上,以及情感上获得深刻的认识和领悟。首先,教师可以积极围绕清明节组织古诗词的传经送典活动。引导幼儿自主朗读与该节日有关的诗词,并进行自主赏析,以增强其对节日内涵的感悟。

  同时,教师也要设置直观的动画视频,为幼儿渗透清明节的起源以及具体的习俗活动。促使其对传统节日形成正确的认知,并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能够利用自身所具有的文化习俗知识储备,规范参与到清明节日各项习俗实践活动当中。

  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围绕清明节自主绘制文化主题板报3]。通过绘画与文字结合的方式,让幼儿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节日的了解,并从中获得启发,树立正确的节日感知。

  1.

  拓展清明节习俗体验,培养文化传承意识

  为突出清明节的思政功能,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兴趣需求设置多元化的实践体验活动。在清明节当天,组织幼儿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为烈士陵园扫墓,以引导其深入思考优秀革命烈士身上所具有的爱国品质和牺牲奉献精神。其次,也可以规范组织亲子活动。引导家长在清明节带领幼儿为已故亲人进行扫墓,从而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孝顺、感恩意识。

  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清明节日含义设置生命教育活动。在节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延伸,提升教育层次和境界,让幼儿通过对节日剖析增强对生命的认识,并在今后更加懂得珍惜生命。

  [

  此外,教师还需要与当地社区进行有效合作,进一步利用社区资源以及环境空间,科学开展清明节实践体验活动。利用社区构建清明节日文化宣传走廊,就具体的内涵和习俗活动加强宣传。并组织幼儿以小志愿者的身份,积极投身于清明节宣传和实践当中,就其中所蕴含的优秀精神理念和正确价值观进行宣传,促使其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理解。

  结论:依前所述,传统节日在幼儿思政领域所具有的支撑作用比较突出,能够引领和启发幼儿形成正确的思想观、文化观。也能够促使其在感受节日内涵和体验相关习俗活动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建立其优秀的品质素养。因此,教师需充分认识到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所包含的内在含义,以及所呈现的思政功能,并将其科学地运用到幼儿园教育领域,真正搭建富有魅力的思政活动。

  参考文献:

  [1]肖文静.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教育中的德育探索[J].教师教育论坛,2021,34(06):92.

  [2]王小斐.传统节日文化构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2):252-253.

  [3]夏腾,赵越.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20,9(44):49-50+99.

篇二:古代祭祀活动所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及影响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姓名:***年级:

  学号:

  2013级

  ****************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及影响

  范文浩

  摘要: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起源于商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特点。其教育方法内容丰富,但其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会教化方法和自我修养方法两方面,主要特点是:教育方法的伦理化和强制性;肯定主体自觉与自我修养;强调知行合一;重视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等,这些特点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批判地分析和借鉴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古代思想政治教育

  特点

  方法

  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古代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只是统治者从维护其自身根本利益出发,力图用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来影响全社会的成员,从而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进而形成了最初的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从而使得古代中国历史上的道德教育与政治统治密不可分,成为古代中国社会的一大鲜明特点。这些理论与方法都是古代的学者或是有影响力的人们自己先进行学习,根据自己的体会与理解在传授他人,流传下去。主要以儒家的思想为代表,以“修身为本”的教育途径对大众灌输儒家的思想,推崇仁德。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特点,吸收其优秀成果,对新形势下不断完善和发展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深入研究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对其进行思考与归纳,以辩证的眼光,客观分析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从中找到有益的启示并古为今用。

  一、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纵观我国五千年封建文明,思想政治教育硕果累累,方法也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进行理论教育灌输。统治者为了传播儒家思想,使儒家的经典《诗》、《书》、《春秋》、《论语》、《孟子》等得以普及,历代统治者采取这种方法来灌输儒家伦理道德思想。而统治者也会编写一些读物,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故事来传播儒家道德思想,使其在民间大量广为流传,从而达到普及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目的。

  第二,教化百姓,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统治者实现“化民成俗”一方面是教育灌输的结果,同时也是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养成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秦汉时期,地方设“三老”专职教化,他们的任务是发现本地区的为民法式的人和事。一经发现,就会奏报朝廷,以门庭悬挂荣誉匾额大事宣扬以示表彰,并且树立为典范加官进爵。通过这些方式营造出统治者所需要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了深受儒家伦理道德影响的社会民俗。

  第三,树立理想榜样,身教示范。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重视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育者应该是完美的体现者,是学生的道德楷模,要以对自己负责的精神、谦恭态度和博学多识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为学生树立好典范,以此实现道德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二、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伦理化在中国古代社会就已经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与此相适应,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方法是伦理方法,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化的特点。儒家思想的突出特点就是强调伦理道德,强调政治和伦理的密切结合,这就使封建社会各种政治制度、礼仪规范、社会习俗无不渗透着强烈的伦理道德要求。

  1、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强制性。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和政治上的专制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其方法必然带有强制性。自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就只能以儒家为正统,不允许其他的内容与方法与之相抗衡。所以历代统治者都通过制订一系列严格的制度、规则和措施,来保证儒家伦理道德及其方法的推行。

  2、强调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孔孟等儒家先贤都高度赞扬那些虽不善言辞、却能遵循道德规范身体力行、亲身实践的君子,而耻于那些言过其实、知行不一的小人。孔子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而要有益于人民,就必须体现在能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谋利益,做出自己的贡献就是“行”。如果没有“行”,就不能体现一个人的良好道德品质。

  3、重视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儒家思想主张,思想道德教育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对象的性格、能力等自身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儒家思想还认为,思想道德教育要“循序渐进”,因为教育对象的天赋各不相同,教育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教育的进程也不能齐头并进。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并注意教育过程的循序渐进,符合教育的认识规律,有利于教育对象的接受。

  三、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深远影响

  我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历史久远、源远流长,其中许多内容反映了人类某些共同的生活规则,体现了人类的基本智慧和情感。我们要继承和借鉴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精华,对于加强和改进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引导当代人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立志就是确立目标和理想,使一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历来把树立远大志向当作塑造完美人格的前提。比如孔子认为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立下志向是非常关键的,要求学生激励自己下决心去以亲身实际行动实现仁德,以便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去实现自己的志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以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理想、道德情操、道德品质,激励人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为目的的思想,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其次,我们要高度重视自我教育,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一直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都存在着一种倾向,就是过分重视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却忽视了自我教育和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近年来,自我教育的价值正在逐步受到重视,但在如何进行自我教育问题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对此,中国古代的自我教育法及其实践就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在儒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中,自我教育法居于核心地位,针对如何实施自我教育,也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它对我们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于:达到了自我教育方法为中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教育对象自己反省的勇气、自律的精神和能力,让他们在开放的情境下学会辨别美丑,并且能自主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最后,要学会运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注重运用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事,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学校是个人成长的必经之地,在学校期间,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并且会对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是人们最开始接受教育的地方,尤其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家长的一言一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则是巩固家庭、学校教育成果的保证,三者缺一不可。因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十分重视运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法,重视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综合教育机制,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紧密协作的情况下,才能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青年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立足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大胆借鉴古代思想,利用其精华部分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所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继承历史优良传统,开拓创新,不断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丰富和完善。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形式。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审时度势,联系实际,既要继承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合理因素,又要开创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的方法,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在新形势下焕发出新的光彩。今天,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灌输、开会宣讲等传统方法,也要充分利用各种大众传媒,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高科技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载体更加丰富多彩,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如互联网正在全社会逐渐普及,教育者应该去占领这块广阔天地,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论语·里仁。

  [2]论语·述而。

  [3]邓球柏: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陈悦悦,张正霞: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5]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曹影:“教化”的缘起、内涵及与道德教育的异同,长白学刊,2005。

  [7]祖嘉合:儒家道德教育方法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示,党校出版社,2005。

  [8]谭凤娥:论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

篇三:古代祭祀活动所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祭祀活动的文化含义

  郭灿辉

  儒家文化的祭祀传统,有祭天地(神)与祭祖宗(鬼)两类,亦即所谓“别事天神与人鬼也”(《礼记?郊特牲》)。祭天地与祀祖宗,最先都是缘于原始宗教仪式,“原始人虔诚于神灵,他们总是将自己的智慧、技艺和劳作的收获视为神灵的恩赐,甚至将自己的智慧本身也认为是神灵所赐。”儒家文化认为:“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礼记?郊特牲》)。祭天传统的真正思维是在终极回溯中得人和天地万物的本源之道,或进入本源一体、人神沟通、上下交灵的精神境界。古代在祭天祀地礼仪上的政治含义,我们今天不再取君权神授之义,而取每个人在精神上面对神性的上天时,从天而“得”(德)的本分正当、神圣性和“成己”的使命精神,并对上天的好生之德和天道秩序带给人的和平与福址表达感谢。我们现在要追求内含上的精致,而不是同一意义中礼仪环节的繁杂(“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礼记?祭义》),做到每一环节和形式都有精神上的深义,礼仪活动应当象“诗歌”那样精练,不要搞成“散文”。

  祭祀祖先是作为人的经验来源因素在返本得道的思维中获得精神意义,它不同于祭天礼仪。对人的祭祀可以考虑从情感的缅怀和纪念中表达感恩和“不忘本”的意思,对有功德的人可以表达铭记、传扬、学习和告慰逝者的这类意思,后面这一点可以与电子功德碑的制度联系起来。这是一种既可鼓励活着的人去建立功德成就,也可以为死者留下永恒的纪录而万古流芳。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习俗,可以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它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祭祀的本意是为了表达追思之情。那种互相攀比讲究排场、粗俗愚昧甚至伤风败俗的祭祀行为,败坏社会风气,完全失去了寄托哀思的本意,不仅与传统美德相悖,也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格格不入。

  当然,中国现在的祭祀活动,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由最先对天地神灵的敬畏,演化成对先祖情感的缅怀与纪念;由一种纯粹的宗教仪式,变化成为维系民族的精神纽带与促进人们和谐相处的重要因素。祭祀活动内涵的演变,体现着文明进步的时代要求,它可以在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旗帜下,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出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现在,国家将清明节正式定为法定节日,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尊重民族传统文化、顺应民意的执政理念。很多地方的政府或个人,以及一些殡葬单位都会举办公祭活动。这在某种程

  度上也会助长本已轰轰烈烈的“公祭”之风。但怎样让此种活动进入更规范、更理性、更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却是我们学界或理论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怎么做?杂志、媒体都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值得深思。但是,我们往往是在“闭门思过”,大多没有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调查活动,往往拘于一孔之见、一面之词,很难让人看到事实的全局。

  中国古代特别重视祭祀活动,是儒家“德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左传?成公十二年》:“国之大事,在祭与戎”,指国家以祭祀与军事为重;《周礼?天官?大府》:“邦都之赋,以待祭祀”,意即诸侯的贡纳,主要用于祭祀,说明祭祀是国家的大事。但是,中国的祭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在祭祀的对象上,重人事而轻神灵,对神灵是敬而畏之,没有西方人那种为神灵献身的宗教精神。中国人会祭五谷神、祭人文始祖、祭家族的列祖列宗,但一般普通人很少祭太阳神、风神、雷神等(出现灾异时除外)。说到底,被祭祀的主体,仍然是人,不过,这里的“人”,应该是指人死后而没有消失的灵魂。人们认为,人之形体消失,但灵魂仍然存在。祭祀的产生与演变,也许都受到这种观念的制约。但中国的灵魂不死观念,主要着眼于活着的人,即逝者对生者人事活动的干预。子贡曾问孔子,人死后究竟有无知觉?孔子的回答很玄:我想说人死后有知觉,又怕孝子用妨碍活人生活的方法来厚葬逝者;我想说人死后无知觉,又怕不孝子孙弃亲不葬;究竟有没有,待你死后,自然就知道了(《说苑?辨物》)。由此至少可以看出孔子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人死后有没有灵魂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它对活着的人的影响;二、对待逝者应该采取恰当的方式(既不厚葬,也非不葬)。这种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也必然影响到祭祀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的祭祀可以说是一种剥离了宗教的仪式行为。祭祀的目的,主要是追念始祖大德、先圣先贤、列祖列宗、社会贤达等的美德和功劳,宣示孝道,或是弘扬某种精神,并以此激励生者。

  除开古代国家特有的祭祀活动(如祭天、封禅等),一般情况下祭祀可以分为“家祭”和“公祭”。家祭是家属祭祀先人,中华民族的家祭,在宗法制社会里尤显重要,但进入现代社会后,家祭的时间、地点、规模等,都具有更多民间文化的意味。公祭则是由公众团体(如国家、地方政府、行业团体、单位)等组成筹备执行委员会,组织祭祀某些特定的人。根据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公祭对象主要有以下六类:

  (一)人文始祖,如黄帝(陕西黄陵县)、炎帝(湖南炎陵县)、伏羲(甘肃天水)等。

  (二)历史文化名人,如孔子(山东曲阜)、包公(安徽合肥)。

  (三)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集体或个人,如公祭抗日烈士(湖南南岳忠烈祠);公祭2003年11月衡阳大火中英勇牺牲的消防官兵;公祭2006年暑假为抢救落水儿童而牺牲的现代优

  秀大学生李春华。

  (四)社会贤达名望,如公祭2006年逝世的香港商界领袖霍英东、中国优秀相声演员马季等。

  (五)某单位有突出贡献的人士,如对某集团作出重大贡献的某人进行公祭等。

  (六)对一般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个人也可以进行公祭。

  上述祭祀活动,可以说是对于逝者一种情感的缅怀和纪念,以及人伦关系在情感上的延续,有时,又是一种敦教化顺人伦的政治伦理需要,即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最近几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升温,各地刮起了一场不小的“公祭风”。一场场公祭大典在全国许多地方鸣锣开场,从每年陕西、湖南的祭黄帝、炎帝与山东曲阜的祭孔,到地方上的祭屈原、李白、关公、包公;从庆祝“中华母亲女娲诞辰”,到“诸葛亮出山1800周年纪念”,诞辰祭、逝世祭、出山也祭,从三皇五帝到三教九流,不一而足。一时间,一些历史文化名人甚至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都成了“香饽饽”,有时多个地方争相抢着祭奠同一人物。这些公祭活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为什么这么热?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一)公祭的目的多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人感觉既不是发扬传统文化,也无益于促进地方经济。在这场“公祭风”中,提得最多的就是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说穿了就是借“文化”的幌子,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也无可厚非。但关键要看搭什么台,唱什么戏。解放前,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国共两党多次组织过大规模的祭祀黄帝活动,毛**还亲自撰写过祭文,其重大意义在于昭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在国难当头面前,是不甘忍受外来侵略和压迫的,表明要把侵略者赶出中国神圣国土的坚强决心。今天我们仍然每年都举办这样的祭祀黄帝和炎帝的活动,这既是对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认同,也是全体炎黄子孙的一种自我文化认同。每逢清明时节,祭扫黄帝陵,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庄严典礼。诸如此类的祭祀活动,其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但是,我们发现,现在走在公祭活动“前列”的地方,往往经济发展都相对滞后,与其说是通过祭祀缅怀先祖,倒不如说是仓促开打文化牌,希冀通过声势浩大的公祭活动扩大影响,吸引投资。这些地方财政本不宽裕,却动辄拿出巨资,去树一个可能跟当地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祖先”或“偶像”的牌位。而且,一些县市之间还相互攀比,“前赴后继”,竞相上马,你那里建“全国第一”,我这里就建个“亚洲第一”,甚至“世界第一”。然而,最后拉动当地经济发展,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的,又有几个?其中,财政资金的巨大浪费又知多少?

  文化的“高台”搭得太离谱,经济的“大戏”肯定也没法唱好,还会制造虚假的文化记忆,糟蹋了文化。最终,这些活动往往沦落成一次次劳民伤财的竞赛:比“面子”,赛“政

  绩”。如此盲目、一窝蜂地乱搭“文化台”,对人民群众与子孙后代是不负责任的。

  (二)祭祀活动的内容多是“不伦不类”,难登大雅之堂,迷信化、娱乐化的倾向比较突出。祭祀仪式在我国古代具有非常深厚的内涵,陈戌国先生《中国礼制史》有至为繁复的考证与论述,仅就周代祭祀先王的礼仪程序来看,内容也是非等闲人能了解得了的。当然我们现在要真正恢复古礼既不必要,也不可行。

  朱熹说过:“古礼难行,后世苟有作者,必须酌古今之宜。”“古礼繁缛,后人于礼日益疏略,然居今而欲行古礼,亦恐情文不相称,不若只就今人所行礼中删修,令有节文、制数、等威足矣”、“使圣贤用礼,必不一切从古礼,疑只是以古礼减杀,从今世俗之礼,令稍加防范节文,不至太简而已。”这些话语出自古代道学先生之口,确为通达警策之言。“繁缛”须减,“不至太简”,这是两方面的意思,亦即“过犹不及”之义。但是现在很多地方的祭祀活动,确乎文化内涵不深,难以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和熏陶;格调不高,装神弄鬼搞迷信,或是请一些娱乐明星来走走场子,有违祭义之本;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往往使人兴味索然。这些现象,实际上体现的是一个组织或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与精神面貌。铭德追远,齐风正俗,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一个很重要的精神性的因素。

  (三)从举办者来说,往往是从民间运作到官方策划、组织、举办,最后祭奠活动一步一步地过渡到“官办”,并且相对于官办来说,最初的民办祭祀活动往往更具有文化底蕴,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现在很多地方的祭祀活动,都成了官方活动,有些人还刻意旗帜鲜明地宣称是“官方公祭”,生怕别人不明白其伟大的“政治意义”。祭祀时,往往是地方行政长官作主持、读祭文。而且还形成了攀比之风,不仅要搞成“官方公祭”,还要比谁的排场大,谁的气势宏,主祭人、来宾中谁的官衔高;还要比谁能创造划时代、破纪录的意义,于是乎,“建国以来”、“XXX年代以来”、“省级规格”、“国家级规格”、“首次公祭”等字眼格外醒目,可谓煞费苦心。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集中一些科研力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公祭现状调查,从调查中得出结论,建立起规范化、可操作的祭祀议程,使我们不至于在无知或偏见中对待我们的祭祀文化。

篇四:古代祭祀活动所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我国古代祭祀文化特征分析

  作者:张兆琰

  来源:《丝绸之路》2016年第10期

  [摘要]中国古代社会,所有礼仪中比较重要的活动就是祭祀,它是“五礼”的核心。祭祀文化历史悠久,被称之为文化活化石,古代祭祀与我国传统文化互相验证,水乳交融,研究我国古代祭祀文化对挖掘古代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古代祭祀文化的对象和场地进行分析,总结古代祭祀文化的特征。

  [关键词]礼仪;祭祀文化;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0-0050-02

  通过特殊的形式来表现出对具有超自然精神的信奉和崇拜,以祈求满足自己的愿望的行为被称之为祭祀。祭祀是宗教行为的衍生物,是伴随着原始宗教活动而出现的。由于对创造神的恐惧,人们将这种力量赋予了人格,从而使得具有万物灵性的神鬼观念出现。人们普遍认为,能够给人们带来福祉的灵就是神,那些给人们造成伤害和不幸的灵就是鬼。受到趋吉避凶本能所影响,人们希望通过祈福可以将一些凶险消灭,从而使人们比较崇拜神,渴望得到神灵的保护,将鬼魅尽量驱逐,由此颇具特色、内容丰富的祭祀文化便诞生了。

  一、祭祀对象

  天、地、人是中国古代社会宇宙的主要构成元素,在《礼记·礼运》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在《史记·礼书》中也记载:“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一)祭祀神

  从文字本身来说,神,从示,中声。神的本意是天上的雷电,进而引申出世间万物,对世间万物生长进行着主宰和控制。祗,从示,氏声,指的是地神,提出万物的是地祗。灵指的是天神,祗指的是地神。比如在少数民族中就有集体祭拜山神的活动存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就是布依族。对于不同地区来说,他们祭祀山神的日子也不一样,有的是二月二,有的是三月三,还有的是六月六。祭祀山神的时候,由村中具有威望的摩师或者是长老进行主持,祭山以前,所有的村民都要上缴钱财,以此来购买祭品,通过祭祀活动祈求上天的保佑。祭山的时候,家中男性长者要跟着长老或者是摩师进行祭拜,摩师选择最佳的祭祀位置,同时摩师也主持整个祭祀活动。祭祀用的猪或者羊等需要在山上宰杀,将它们的头、内脏和脚祭供山神,肉需要就地烹煮分给村民享用,以此来祈求上天保佑。祭祀结束以后,长老们组织村民制定规章制度,年轻人可以开展对山歌、赶表等集体活动。

  (二)祭祀祖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祖先神灵所依附的神主被称之为“祖”,仰韶文化中,曾经使用陶罐偶像将其展现出来。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在节日里或者是家中发生喜事的时候,都会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就是布依族,这个民族会在正月里举行大型的祭祀祖先活动。比如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郑屯镇的坡岗村寨,他们在过年期间举行的祭祖活动从腊月二十九开始,直到正月十五才结束,期间举行各种隆重的祭祀活动。祭祖的时候,从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初二家家户户都要打大榆耙,以此来展现家境的富裕和子孙的孝心,这其中包含着浓厚的攀比之意。从初三开始,村寨中天天舞狮闹新春,家家邀请舞狮队伍来自家舞狮,舞狮队的节目比较多,有杀狮祭祖、仙鹅抱蛋、竹筷拆字等。

  二、祭祀场地

  平地是最简单、最适合、最为原始的祭祀场地。古人觉得,祭祀场地应该质朴简单,不可以封土作坛,只要有一块比较平整且非常干净的地方就可以当作祭祀场地,这被古人称之为“邺”。在《礼记·祭法》中就有“除地为邺”、“封土为坛”的记载,意思就是使用土石堆砌成一块平整高地来当作祭坛。受祭祀对象的影响,祭祀场地的形状也大不相同,方坛是祭地的,圆坛是祭天的,坛的宽度和高度也会因等级、地点和时间的不同而不一样。秦汉时期,在泰山之巅封土为坛以祭天,以此来行封禅礼;在梁父山扫地为邺,以此来祭地,二者合在一起被称之为“封禅”。在地上挖平坑当做祭祀场地,这被古人称之为“坎”。《礼记·祭义》中就有详细记载:“祭日于坛,祭月于坎。”《说文解字》:“宫,从占,貂省瞥。凡宫之屡皆从宫。”在邺或者是坛的基础上修建屋舍,这就是“宫”,在宫中将需要祭祀的对象陈列在其中,这就是“庙”。《说文解字》中对于宗和庙是这样记载的:“宗,尊祖庙也。”“庙,尊先祖也。”这就是祖庙的真实含义。

  三、祭祀文化的特点

  (一)祭祀活动的原始性和古朴性

  从人类宗教文化演变过程来看,经历了多神论到一神论的演变过程,经历了原始宗教和人为宗教两种阶段。布依族地区没有一神教存在,只有从多神教中演变而来的摩教,摩教是具有明显神教雏形的民族宗教。从宗教形式来看,少数民族地区没有比较正式的宗教书籍,没有组织机构、教规和教义,也不存稳定的教众,他们的宗教信仰全部是对原始自然的崇拜,普遍信封神灵,比如石神、树神以及山神等。这也表明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依然停留在低级阶段,是自发的原始宗教,这就使宗教祭祀活动具有比较明显的多神崇拜和自然崇拜的原始性和古朴性。

  (二)祭祀对象的多样性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由于民族不同,祭祀的对象也不一样。红水河和南北盘江流域中下游一带聚居着布依族,他们的居住环境依山傍水,是比较典型的农耕民族,他们依托自然和周边环境繁衍生息。费尔巴哈曾经说过:“人们生存和生活所依赖的东西也就是他们所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认为的神灵。”所以布依族比较崇拜自然、信奉多神论,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来祭拜自然神,渴望得到自然神的庇佑,从而五谷丰登。此外,布依族还非常崇拜祖先,他们认为人死以后,灵魂是不会消失的,只是变成了神灵而去阴间生活,会对阳间子孙进行庇佑。所以,子孙后代会对他们的祖先进行祭祀和供奉,期盼得到祖先的保佑。受多神崇拜的影响,布依族的祭祀形式种类比较多,祭祀次数比较频繁,村寨每年举行的祭祀活动有十余次。

  (三)民族传统教育的交融性

  祭祀活动具有属于自己与众不同的文化氛围,人们置身其中,通过不断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就会形成属于本民族自己特色的传统教育。比如祭祀神灵而因此产生的有关禁忌,从客观的角度给人们传达了爱护自然的理念,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处。扫寨等祭祀活动,不仅预示着驱逐邪魔,同时还集中教育了民众要有安全防火意识和讲卫生观念。在进行祭祀的时候,摩师要唱诵经文,经文中包含着深刻的伦理观念,通过经文唱诵可以使民众的觉悟得到提高。祭祀文化和民族传统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使祭祀文化具有比较明显的交融性。

  (四)社会制约性

  祭祀活动中出现了很多规范和禁忌。比如坟地不可以设在土地神、石神以及山神的附近,祖宗灵位前不可以出现任何不礼貌行为;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定要祭祀先祖和神灵;正月间不可以动土;在进行扫寨的时候,外人不可以随意进入;树神不可以随意触碰,更不可以进行砍伐;祭祀山神以后,三日之内不可以耕作,也不可以动土;祭祀活动中残疾人、鳏寡孤独者以及女人不可以参加等等。在布依族社会,这些古老的禁忌和规矩依然具有较强的执行力,比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法规更具有约束力。就像马林若夫斯基说的那样:“宗教使人类的行为和生活变得更加的神圣,甚至会演变成具有较强效力的社会控制力。”通过祭祀活动形成了群体意识观念,使本民族民众对群体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归属感、认同感和约束力,民众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自觉的规范和约束,使正常的生活秩序和生产秩序得到维持。

  (五)精神抚慰性

  民间信仰中,神灵主宰着一切,人生的富贵与贫贱、事情的吉与凶都会受到神灵左右。人们的祭祀活动实质上就是一种收买和讨好,通过献祭一些贡品来祈求神灵保佑,这与人们之间交换关系通则有着相同的寓意。人们天真地认为神灵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崇拜和虔诚,他们享受了民众祭品以后,一定会帮助人们消灾避祸,会保佑人们安居乐业。从今天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行为和心理非常可笑,但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缺乏科学理念的社会中,面对自然的瞬息万变,人类又显得是多么的弱小。饱受自然灾害伤害,人们本身又没有办法进行处理,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通过自己的虔诚祭祀和祈求,从而获得神灵的庇佑,使人们的生存状态得到改观。人们通过祭祀活动,将自己的美好愿望寄托在神灵身上,希望他们可以赐福人类,使悲苦的心灵可以在神灵那里得到抚慰,使他们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这对社会和谐稳定、人心安宁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四、结语

  总之,我国古代祭祀文化已经将民俗进行了全面的展示,其中包括娱乐方式、民族饮食、民族礼仪以及民间艺术等多个层面,同时还在祭祀活动中集中展示了审美情趣、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和民间信仰等。我国古代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包容性的人文景观就是祭祀文化,它具有比较明显的民俗性和民族性。

篇五:古代祭祀活动所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祭祀活动的文化含义

  郭灿辉

  儒家文化的祭祀传统,有祭天地(神)与祭祖宗(鬼)两类,亦即所谓“别事天神与人鬼也”(《礼记?郊特牲》)。祭天地与祀祖宗,最先都是缘于原始宗教仪式,“原始人虔诚于神灵,他们总是将自己的智慧、技艺和劳作的收获视为神灵的恩赐,甚至将自己的智慧本身也认为是神灵所赐。”儒家文化认为:“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礼记?郊特牲》)。祭天传统的真正思维是在终极回溯中得人和天地万物的本源之道,或进入本源一体、人神沟通、上下交灵的精神境界。古代在祭天祀地礼仪上的政治含义,我们今天不再取君权神授之义,而取每个人在精神上面对神性的上天时,从天而“得”(德)的本分正当、神圣性和“成己”的使命精神,并对上天的好生之德和天道秩序带给人的和平与福址表达感谢。我们现在要追求内含上的精致,而不是同一意义中礼仪环节的繁杂(“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礼记?祭义》),做到每一环节和形式都有精神上的深义,礼仪活动应当象“诗歌”那样精练,不要搞成“散文”。

  祭祀祖先是作为人的经验来源因素在返本得道的思维中获得精神意义,它不同于祭天礼仪。对人的祭祀可以考虑从情感的缅怀和纪念中表达感恩和“不忘本”的意思,对有功德的人可以表达铭记、传扬、学习和告慰逝者的这类意思,后面这一点可以与电子功德碑的制度联系起来。这是一种既可鼓励活着的人去建立功德成就,也可以为死者留下永恒的纪录而万古流芳。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习俗,可以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它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祭祀的本意是为了表达追思之情。那种互相攀比讲究排场、粗俗愚昧甚至伤风败俗的祭祀行为,败坏社会风气,完全失去了寄托哀思的本意,不仅与传统美德相悖,也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格格不入。

  当然,中国现在的祭祀活动,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由最先对天地神灵的敬畏,演化成对先祖情感的缅怀与纪念;由一种纯粹的宗教仪式,变化成为维系民族的精神纽带与促进人们和谐相处的重要因素。祭祀活动内涵的演变,体现着文明进步的时代要求,它可以在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旗帜下,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出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现在,国家将清明节正式定为法定节日,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尊重民族传统文化、顺应民意的执政理念。很多地方的政府或个人,以及一些殡葬单位都会举办公祭活动。这在某种程

  度上也会助长本已轰轰烈烈的“公祭”之风。但怎样让此种活动进入更规范、更理性、更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却是我们学界或理论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怎么做?杂志、媒体都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值得深思。但是,我们往往是在“闭门思过”,大多没有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调查活动,往往拘于一孔之见、一面之词,很难让人看到事实的全局。

  中国古代特别重视祭祀活动,是儒家“德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左传?成公十二年》:“国之大事,在祭与戎”,指国家以祭祀与军事为重;《周礼?天官?大府》:“邦都之赋,以待祭祀”,意即诸侯的贡纳,主要用于祭祀,说明祭祀是国家的大事。但是,中国的祭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在祭祀的对象上,重人事而轻神灵,对神灵是敬而畏之,没有西方人那种为神灵献身的宗教精神。中国人会祭五谷神、祭人文始祖、祭家族的列祖列宗,但一般普通人很少祭太阳神、风神、雷神等(出现灾异时除外)。说到底,被祭祀的主体,仍然是人,不过,这里的“人”,应该是指人死后而没有消失的灵魂。人们认为,人之形体消失,但灵魂仍然存在。祭祀的产生与演变,也许都受到这种观念的制约。但中国的灵魂不死观念,主要着眼于活着的人,即逝者对生者人事活动的干预。子贡曾问孔子,人死后究竟有无知觉?孔子的回答很玄:我想说人死后有知觉,又怕孝子用妨碍活人生活的方法来厚葬逝者;我想说人死后无知觉,又怕不孝子孙弃亲不葬;究竟有没有,待你死后,自然就知道了(《说苑?辨物》)。由此至少可以看出孔子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人死后有没有灵魂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它对活着的人的影响;二、对待逝者应该采取恰当的方式(既不厚葬,也非不葬)。这种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也必然影响到祭祀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的祭祀可以说是一种剥离了宗教的仪式行为。祭祀的目的,主要是追念始祖大德、先圣先贤、列祖列宗、社会贤达等的美德和功劳,宣示孝道,或是弘扬某种精神,并以此激励生者。

  除开古代国家特有的祭祀活动(如祭天、封禅等),一般情况下祭祀可以分为“家祭”和“公祭”。家祭是家属祭祀先人,中华民族的家祭,在宗法制社会里尤显重要,但进入现代社会后,家祭的时间、地点、规模等,都具有更多民间文化的意味。公祭则是由公众团体(如国家、地方政府、行业团体、单位)等组成筹备执行委员会,组织祭祀某些特定的人。根据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公祭对象主要有以下六类:

  (一)人文始祖,如黄帝(陕西黄陵县)、炎帝(湖南炎陵县)、伏羲(甘肃天水)等。

  (二)历史文化名人,如孔子(山东曲阜)、包公(安徽合肥)。

  (三)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集体或个人,如公祭抗日烈士(湖南南岳忠烈祠);公祭2003年11月衡阳大火中英勇牺牲的消防官兵;公祭2006年暑假为抢救落水儿童而牺牲的现代优

  秀大学生李春华。

  (四)社会贤达名望,如公祭2006年逝世的香港商界领袖霍英东、中国优秀相声演员马季等。

  (五)某单位有突出贡献的人士,如对某集团作出重大贡献的某人进行公祭等。

  (六)对一般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个人也可以进行公祭。

  上述祭祀活动,可以说是对于逝者一种情感的缅怀和纪念,以及人伦关系在情感上的延续,有时,又是一种敦教化顺人伦的政治伦理需要,即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最近几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升温,各地刮起了一场不小的“公祭风”。一场场公祭大典在全国许多地方鸣锣开场,从每年陕西、湖南的祭黄帝、炎帝与山东曲阜的祭孔,到地方上的祭屈原、李白、关公、包公;从庆祝“中华母亲女娲诞辰”,到“诸葛亮出山1800周年纪念”,诞辰祭、逝世祭、出山也祭,从三皇五帝到三教九流,不一而足。一时间,一些历史文化名人甚至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都成了“香饽饽”,有时多个地方争相抢着祭奠同一人物。这些公祭活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为什么这么热?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一)公祭的目的多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人感觉既不是发扬传统文化,也无益于促进地方经济。在这场“公祭风”中,提得最多的就是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说穿了就是借“文化”的幌子,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也无可厚非。但关键要看搭什么台,唱什么戏。解放前,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国共两党多次组织过大规模的祭祀黄帝活动,毛**还亲自撰写过祭文,其重大意义在于昭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在国难当头面前,是不甘忍受外来侵略和压迫的,表明要把侵略者赶出中国神圣国土的坚强决心。今天我们仍然每年都举办这样的祭祀黄帝和炎帝的活动,这既是对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认同,也是全体炎黄子孙的一种自我文化认同。每逢清明时节,祭扫黄帝陵,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庄严典礼。诸如此类的祭祀活动,其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但是,我们发现,现在走在公祭活动“前列”的地方,往往经济发展都相对滞后,与其说是通过祭祀缅怀先祖,倒不如说是仓促开打文化牌,希冀通过声势浩大的公祭活动扩大影响,吸引投资。这些地方财政本不宽裕,却动辄拿出巨资,去树一个可能跟当地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祖先”或“偶像”的牌位。而且,一些县市之间还相互攀比,“前赴后继”,竞相上马,你那里建“全国第一”,我这里就建个“亚洲第一”,甚至“世界第一”。然而,最后拉动当地经济发展,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的,又有几个?其中,财政资金的巨大浪费又知多少?

  文化的“高台”搭得太离谱,经济的“大戏”肯定也没法唱好,还会制造虚假的文化记忆,糟蹋了文化。最终,这些活动往往沦落成一次次劳民伤财的竞赛:比“面子”,赛“政

  绩”。如此盲目、一窝蜂地乱搭“文化台”,对人民群众与子孙后代是不负责任的。

  (二)祭祀活动的内容多是“不伦不类”,难登大雅之堂,迷信化、娱乐化的倾向比较突出。祭祀仪式在我国古代具有非常深厚的内涵,陈戌国先生《中国礼制史》有至为繁复的考证与论述,仅就周代祭祀先王的礼仪程序来看,内容也是非等闲人能了解得了的。当然我们现在要真正恢复古礼既不必要,也不可行。

  朱熹说过:“古礼难行,后世苟有作者,必须酌古今之宜。”“古礼繁缛,后人于礼日益疏略,然居今而欲行古礼,亦恐情文不相称,不若只就今人所行礼中删修,令有节文、制数、等威足矣”、“使圣贤用礼,必不一切从古礼,疑只是以古礼减杀,从今世俗之礼,令稍加防范节文,不至太简而已。”这些话语出自古代道学先生之口,确为通达警策之言。“繁缛”须减,“不至太简”,这是两方面的意思,亦即“过犹不及”之义。但是现在很多地方的祭祀活动,确乎文化内涵不深,难以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和熏陶;格调不高,装神弄鬼搞迷信,或是请一些娱乐明星来走走场子,有违祭义之本;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往往使人兴味索然。这些现象,实际上体现的是一个组织或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与精神面貌。铭德追远,齐风正俗,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一个很重要的精神性的因素。

  (三)从举办者来说,往往是从民间运作到官方策划、组织、举办,最后祭奠活动一步一步地过渡到“官办”,并且相对于官办来说,最初的民办祭祀活动往往更具有文化底蕴,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现在很多地方的祭祀活动,都成了官方活动,有些人还刻意旗帜鲜明地宣称是“官方公祭”,生怕别人不明白其伟大的“政治意义”。祭祀时,往往是地方行政长官作主持、读祭文。而且还形成了攀比之风,不仅要搞成“官方公祭”,还要比谁的排场大,谁的气势宏,主祭人、来宾中谁的官衔高;还要比谁能创造划时代、破纪录的意义,于是乎,“建国以来”、“XXX年代以来”、“省级规格”、“国家级规格”、“首次公祭”等字眼格外醒目,可谓煞费苦心。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集中一些科研力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公祭现状调查,从调查中得出结论,建立起规范化、可操作的祭祀议程,使我们不至于在无知或偏见中对待我们的祭祀文化。

篇六:古代祭祀活动所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及影响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姓名:范文浩年级:

  学号:

  2013级

  1310170305051196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及影响

  范文浩

  摘要: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起源于商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特点。其教育方法内容丰富,但其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会教化方法和自我修养方法两方面,主要特点是:教育方法的伦理化和强制性;肯定主体自觉与自我修养;强调知行合一;重视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等,这些特点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批判地分析和借鉴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古代思想政治教育

  特点

  方法

  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古代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只是统治者从维护其自身根本利益出发,力图用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来影响全社会的成员,从而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进而形成了最初的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从而使得古代中国历史上的道德教育与政治统治密不可分,成为古代中国社会的一大鲜明特点。这些理论与方法都是古代的学者或是有影响力的人们自己先进行学习,根据自己的体会与理解在传授他人,流传下去。主要以儒家的思想为代表,以“修身为本”的教育途径对大众灌输儒家的思想,推崇仁德。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特点,吸收其优秀成果,对新形势下不断完善和发展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深入研究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对其进行思考与归纳,以辩证的眼光,客观分析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从中找到有益的启示并古为今用。

  一、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纵观我国五千年封建文明,思想政治教育硕果累累,方法也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进行理论教育灌输。统治者为了传播儒家思想,使儒家的经典《诗》、《书》、《春秋》、《论语》、《孟子》等得以普及,历代统治者采取这种方法来灌输儒家伦理道德思想。而统治者也会编写一些读物,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故事来传播儒家道德思想,使其在民间大量广为流传,从而达到普及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目的。

  第二,教化百姓,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统治者实现“化民成俗”一方面是教育灌输的结果,同时也是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养成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秦汉时期,地方设“三老”专职教化,他们的任务是发现本地区的为民法式的人和事。一经发现,就会奏报朝廷,以门庭悬挂荣誉匾额大事宣扬以示表彰,并且树立为典范加官进爵。通过这些方式营造出统治者所需要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了深受儒家伦理道德影响的社会民俗。

  第三,树立理想榜样,身教示范。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重视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育者应该是完美的体现者,是学生的道德楷模,要以对自己负责的精神、谦恭态度和博学多识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为学生树立好典范,以此实现道德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二、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伦理化在中国古代社会就已经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与此相适应,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方法是伦理方法,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化的特点。儒家思想的突出特点就是强调伦理道德,强调政治和伦理的密切结合,这就使封建社会各种政治制度、礼仪规范、社会习俗无不渗透着强烈的伦理道德要求。

  1、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强制性。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和政治上的专制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其方法必然带有强制性。自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就只能以儒家为正统,不允许其他的内容与方法与之相抗衡。所以历代统治者都通过制订一系列严格的制度、规则和措施,来保证儒家伦理道德及其方法的推行。

  2、强调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孔孟等儒家先贤都高度赞扬那些虽不善言辞、却能遵循道德规范身体力行、亲身实践的君子,而耻于那些言过其实、知行不一的小人。孔子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而要有益于人民,就必须体现在能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谋利益,做出自己的贡献就是“行”。如果没有“行”,就不能体现一个人的良好道德品质。

  3、重视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儒家思想主张,思想道德教育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对象的性格、能力等自身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儒家思想还认为,思想道德教育要“循序渐进”,因为教育对象的天赋各不相同,教育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教育的进程也不能齐头并进。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并注意教育过程的循序渐进,符合教育的认识规律,有利于教育对象的接受。

  三、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深远影响

  我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历史久远、源远流长,其中许多内容反映了人类某些共同的生活规则,体现了人类的基本智慧和情感。我们要继承和借鉴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精华,对于加强和改进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引导当代人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立志就是确立目标和理想,使一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历来把树立远大志向当作塑造完美人格的前提。比如孔子认为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立下志向是非常关键的,要求学生激励自己下决心去以亲身实际行动实现仁德,以便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去实现自己的志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以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理想、道德情操、道德品质,激励人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为目的的思想,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其次,我们要高度重视自我教育,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一直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都存在着一种倾向,就是过分重视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却忽视了自我教育和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近年来,自我教育的价值正在逐步受到重视,但在如何进行自我教育问题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对此,中国古代的自我教育法及其实践就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在儒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中,自我教育法居于核心地位,针对如何实施自我教育,也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它对我们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于:达到了自我教育方法为中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教育对象自己反省的勇气、自律的精神和能力,让他们在开放的情境下学会辨别美丑,并且能自主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篇七:古代祭祀活动所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研究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及现状

  (一)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1.重亲情、尚伦理

  起源于农耕文明的古代中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创造了特有的经济模式,形成了以家族为基础的政治结构。在特有的社会环境下,中国自古以来奉行以孝为先的价值准则,崇尚忠孝意识,形成孝道至上、礼治为本的伦理道德观,重视亲情,崇尚伦理。“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传统节日蕴含了厚重的亲情伦理观,表达着人们对亲人、故乡的思念,形成了人们对家庭团圆幸福的文化价值取向。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佳节,身处异乡的游子,无论多远的距离都无法阻挡他们回家的脚步。除夕之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聊家常,在欢声笑语中体会亲情的温暖。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日子,表达子孙后辈的“缅怀”之心和对亡亲的怀念之情,更是表达了国人“慎终追远”的悲痛情怀。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年八月十五月圆之日,也是亲人团聚之时,吃月饼,赏月,正是历代中国人對“人月两圆”的美好追求。几乎每个传统节日都体现着人们对亲人团聚的美好希冀。

  2.贵和谐、亲自然

  中国是以农为本的农业大国,在古代农耕社会形成了“天人和谐”的价值观念。“和”是中国人民从古至今秉承的重要价值理念,“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目标,也是当今社会着力建构的社会规范。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观念,“‘和’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表现的尤为显著,并成为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在精神。”

  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一大特色就

  是珍视、推崇人际关系的和谐,特别是亲族之间的和谐,我国很多的传统节日都非常注重人际间的交往”。作为中国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期间亲朋好友通过拜年、探亲访友、互赠礼品等节庆活动,凝聚情感,消除隔阂,增进亲朋好友之间的人际交往,维持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清明节有祭祀祖先和悼念亡亲的传统,身在异地的人们在这天回乡祭祖,家族成员相聚在一起,缅怀祖先,“慎终追远”,在祭祀活动中凝聚宗族情感,促进家庭内部、宗族之间的关系稳定;中秋节以家人团圆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家庭圆满和睦的美好希冀。

  其次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传统节日植根于中国农耕文明,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且中国传统节日大部分都是依靠岁时节令而形成的节日,与固定的节气,四季更替的自然周期规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例如在清明节草长莺飞、万物生长,通过踏青、插柳等活动亲近自然。

  3.爱家国、聚民族

  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特色标志,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节日更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激励人心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传统文化造就了无数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典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成为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有“大诗人屈原忧国忧民行吟汨罗江畔的身影,有介子推居功无争自敛退隐的风骨,有万众一心驱除鞑虏的民族气节,还有各族人民战胜邪恶、追求幸福生活的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提到端午节,人们无不想起那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忠贞铁骨屈原,在国家大义和民族气节面前,屈子怀着他悲壮的爱国情怀投身汨罗江,化作汨罗江的灵魂,与他所挚爱的家国共存亡。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可歌可泣的民族操守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民的士气,激励着中华儿女的

  爱国之情。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之情和民族精神,是国家兴盛、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二)传统节日文化的现状

  1.传统节日文化处于边缘境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改变了过去积贫积弱的局面,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追求越来越胜过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人们共同处于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难以免受影响,以至于人们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中沉迷物质享受而放弃自身的精神建构;此外,市场经济制度下,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个人利益,一切朝“钱”看,物质追求远胜精神追求,导致了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缺失,从而使传统节日文化处于边缘化境地。

  2.西方流行文化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成功渗透中国社会,并且西方流行文化对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产生冲击,西方流行文化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影响持续升温,尤其是以西方节日和中国传统节日的碰撞最为突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渐渐被洋节喧宾夺主的趋势,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一方面因为互联网时代下,文化多元化深入人心,某些西方节日习俗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需要,也为生活、工作紧绷的人们提供了相聚狂欢的氛围,例如圣诞节前夜的狂欢,送苹果祝平安;情人节的浪漫约会,赠送玫瑰花、巧克力表达爱意等。另一方面是人们的“崇洋媚外”心理,认为只要是外来的就是好的,更何况在西方影视文化作品的影响下,人们对西方文化有一种仰视的态度,对影视文化上带来的视觉享受充满好奇与赞赏,为他们释放内心的压抑找到合理精神寄托,致使他们盲目的追随西方流行文化,增加自己的“优越感”。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价值渗透功能

  1.在日常生活中崇尚勤劳节俭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劳节俭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传统节日扮演着弘扬中华美德的作用,在农业文明的逐步演进中,传统节日文化渗透着勤劳节俭的美好品德。传统节日在物质贫乏的农耕年代产生并逐步流传至今,小农人民敬畏自然,感谢自然的恩赐,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人们坚守着勤劳节俭的价值观念进行自我约束,在以“吃文化”为本的传统节日中,更是教育子孙后代秉持克勤克俭的优良风气。“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驕奢淫逸为耻”,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对大学生进行勤劳节俭的价值渗透,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

  2.在待人接物上秉承贵和持中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中庸思想,无论是古代君王先贤,还是现代文人政客都在待人接物中力求贵和持中。论语有云:“礼之用,和为贵”。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主张“以和为贵”,崇尚“中庸”。和谐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核心内涵,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春节、中秋节强调家人团圆,寄予了家人之间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人们对家庭和谐美满的企盼。人们在安静祥和的节庆氛围中欢庆佳节,享受生活的美好,感受家人之间的温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和谐的生活状态的追求。通过春节走亲访友、拜年祝酒,重阳节年轻一辈会回家看望老人,给予关心等活动,也表现出了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里的那份伦理和谐的观念。

  (二)文化整合功能

  1.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整合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重要方面,显著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

  涵,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之情和民族精神的价值内涵。此外,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节庆活动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交流整合,传统节日文化在新的时代环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几千年,经久不衰,与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竞争力,打造了中国的独特文化品牌,使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永葆活力。

  2.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当今西方流行文化的整合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联系日益紧密,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改革开放后,西方流行文化主要是随着欧美影视文化的入侵和互联网的普遍应用进入中国市场的,并且深为部分中国人民追捧,尤其是迎合了大学生需求的大学生主体。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以“吃”为本源,更多的偏向于物质层面,而西方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精神信仰,追求的是精神上的享受。采取优秀的西方文化,摒弃中西文化对立的观念,在多元文化共存的今天,促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当今西方流行文化并行互补发展,形成以中为主的互补的中国特色文化体系,赋予中国文化新的文化内涵,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力量凝聚功能

  1.传统节日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

  中国传统节日不仅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而且凝聚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广大人民在中国传统节日中追求安定祥和、幸福圆满、慎终追远等共同理想,传统节日又扎根于家国亲情、伦理秩序上,因此传统节日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系着整个中华民族,体现了中华儿女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春节是阖家团圆的节日,外出的游子都会踏上归乡之路。在春节期间的普天同庆,所有家庭成员聚在一起守岁、吃年夜饭、放鞭炮,共度除夕,即使是身处海外的华侨,每年春节都会庆贺祖国的传统佳节,表达自己的思

  乡之情和对祖国的无限眷恋。这充分说明了中华儿女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漂泊海外,都有着对家的牵挂,都有着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对祖国强烈的归属感。

  2.传统节日文化凝聚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和谐

  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秉持着传统的人际交往原则,谦卑有礼,贵和中庸,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和家国伦理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有利于凝聚各社会阶层的力量,增强民族认同感,尤其是听到对中国不好的言论时,更有利于增强社会向心力,维持社会的正能量。通过春节访亲、清明节祭祖、中秋节家人团圆、端午节祭祀屈原、吃粽子等多种节日仪式,传递人世间美好的情愫,“使传统节日超越时空界限,始终发挥着凝聚民族情感、融洽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

  三、传统节日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对策

  (一)学校方面的主要对策

  1.课堂上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加强传统节日教育是大学生传承传统节日的重要手段,而纵观当前全国各大高校教育,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几乎是空白。在各个高校中,几乎没有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专门开设的必修课程,选修课也是寥寥无几,质量层次不齐。此外,学校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设计不合理。首先,学校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要过分的强调升学率、就业率、发明专利等功利性成果,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文化建构。其次,学校应该把传统节日文化内容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课程中,加强德育教育。最后,作为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然后结合学科特点由浅入深地教学。通过讲授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来源和风俗习惯,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寓教于乐,在教学过程中唤起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

  2.活动中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在高校教育中,更要利用好第二课堂即课外活动的教育引导。高校各社团、部门应积极探索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融合现代特色的社会活动,尤其是在节日期间,更应该以节日为依托,举办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各色品牌活动,发挥学生自己的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水平。在互联网时代中,微信、微博、QQ和贴吧等社交网络平台的兴盛,为高校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提供了有力的契机。学校应该加快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比如校园贴吧,学校的官方微博、微信等,宣传传统节日文化,吸引大学生的广泛参与。

  3.立足学校教育的同时纳入家庭教育,实现双轮驱动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立足学校教育的同时,加强家庭教育,实现学校与家庭的双轮驱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家庭教育对孩子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和家庭生活的紧密结合,使节日文化的内涵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父母和亲戚长辈的言传身教,孩子从小的耳濡目染,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和认同感。家庭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教育的第一平台,所以在启动学校教育的時候,强化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合作,实现互补驱动。

  (二)家庭方面的主要对策

  1.重视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于孩子的初步教育要求父母细心的在生活各个方面寻求教育价值的实现。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父母先要养成这种教育意识,同时也要具备认同并热爱传统节日文化的优秀素养。只有父母认同并重视传统节日文化,才可能为孩子的节日文化启蒙教育奠定基础。父母可以通过以故事的形式告诉孩子节日的来源以及节日的意义,并带领孩子参加节日活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对孩子进行节日文化教育。

  2.营造良好的传统节日文化育人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历来被社会所关注。家庭环境容易对孩子形成价值渗透,尤其是在孩子缺乏理性,认识不足的童年时期。一个家庭环境的好坏对孩子的性格、价值取向以及人生目标产生巨大影响。近年来,由于父母的溺爱导致孩子成年后独立能力差、面对挫折心理脆弱等严重的脱离社会化现象,最后一蹶不振丧失希望,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案例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问题的源头还是出在家庭教育上,父母在养育孩子时没有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使孩子在第一任教育时没有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优良品格。而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包含着贵和持中、慎终追远的价值追求,对于孩子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父母可以通过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营造良好的传统节日文化育人环境,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3.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曾子杀猪”的故事家喻户晓。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同时这个故事也教育无数父母,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要以身作则,自己的言行要对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在待人接物上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对子女造成负面的价值效应,不利于子女美好品德的形成。家长做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要担负起言传身教的作用。在家庭环境中,家长通过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正确的价值取向,赏罚分明,通过亲情感恩教育与传统节日文化相整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社会方面的主要对策

  1.积极保护传统节日文化

  近年来,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力度并没有太大加强,每年传统佳节的时候,政府举办的节庆活动还是形式单一,不具品牌特色,以至于不足够吸引人们的参与兴趣。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进一步挖掘各种传统

  节日中蕴含的内涵,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于现代社会主义文化、优秀的西方文化相整合,打造富有的品牌活动,形成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主的文化产业链。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的保护,比如逐渐消亡的民族技艺和风俗习惯。

  2.重视大众传媒、善用大众传媒

  互联网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快速发展的现代网络媒体具有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方便快捷等优势,在社会舆论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现代传媒的受众对象是民有言论的自由,这就容易造成对某一问题盲目跟风的不良社会现象,也容易造成反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人们发表不利于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影响,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同时完善相关法律,如有扰乱网络秩序的行为,严惩不贷。此外加强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离不开大众媒体的支持和参与。大众媒体应在传统节日期间营造良好的节日宣传氛围,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要摒弃自身缺陷,去娱乐化和肤浅化,认真对待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

  3.在传承的基础上,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多元文化的并存,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转变,所以作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要在继承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基础上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广大青年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因此开辟年轻人的文化市场是关键,而广大青年学生作为流行文化和开放的受众群体,创新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要符合年轻人的特点,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来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形式,比如古代春节拜年是磕头行礼,如今可以利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微博、微信等网络拜年形式,也可以在网络上举办春节祝福语、春联或者最受大众喜爱的春节习俗评选等活动,全国各地的网民聚集在一起,各自发表自己对于春节的看法,吸引民众的参与热情。这些新的形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

  一个认识传统节日文化的新平台,能够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增加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

篇八:古代祭祀活动所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

  孔庙祭乐的传播学探微

  孔庙祭祀音乐是祭祀孔子仪式中所专用的音乐,因为地域和时空的不同,在孔庙祭祀音乐二千年多年的传播发展中,其规格、形式、旋律等等诸多方面有所差别,但是孔庙祭祀音乐(“乐”)一直在不断地传播儒家所主张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礼”)。二者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礼”是儒家秩序,礼“主”乐“辅”,“礼”通过“乐”来传播儒家的价值观――与每个时代的不同需求和传播媒介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

  一、作为传播载体的孔庙祭祀音乐,适应时代的需求及时地传承和表达了儒家所追求的秩序。

  《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音乐的出现,即“乐”的出现,是人类对社会秩序描绘、追求和传承的结果。人类由原始蒙昧的状态进入文明初阶社会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管理秩序,秩序能够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平衡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调节分配社会利益,进而安定稳定社会。社会管理秩序,如“周礼”,被古代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所认同。当然,奴隶制的社会管理秩序和封建社会的管理秩序有一定的区别,但是,本质上都是一种剥削阶级

  统治的秩序,有改良,但是大体差别不大。奴隶制社会管理秩序,就是孔子向往的是周礼,其实就是一种等级分明,社会阶层相对固化,社会稳定性高的一种社会管理秩序。古代中国所指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就是指奴隶制的社会管理秩序向封建制社会管理秩序的转变的过程。其中,也包含了“社会管理秩序”传播载体变化的过程。即社会管理秩序的载体由“文字”转向“音乐”。

  社会管理秩序被整个社会所遵守,需要管理者在建立统治之后,还必须将秩序贯彻执行,让全社会认知并认同,此时秩序就需要一种可以向全社会传播的载体。原始社会没有文字,奴隶社会的文字非常简陋,“祭祀音乐”应运而生。在全社会所认同的一些典礼和仪式上,如古代人在敬畏鬼神、神话自然,模仿万物的时候,就需要祭祀音乐。在庄严肃穆的各种祭祀仪式中,统治阶级就通过“音乐”来传达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中各个阶级所必须遵守的等级观念和制度。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历史赋予了“音乐”这样一种教化的功能。儒家最重教化,教化需要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祭祀音乐是一种口、眼、耳相结合的教化载体,具有直观性,与人的生理、人的感官相契合。而且,因为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庄严的祭祀音乐有着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所以,在缺少文字的时代,音乐就被统治阶级所喜好,所掌握,所传播。孔庙祭祀音乐虽然是在孔子

  过世之后才定名出现,然而,孔庙祭祀音乐想表达的内容,所承载的价值,却是与上古原始社会、商周奴隶制社会祭祀天地、鬼神、祖先的各种祭祀音乐一脉相传。最初,孔们弟子在孔庙前演奏《六乐》以“追思”孔子,其实就是人们的一种心理定势:以祭祀音乐追悼先人,也是时代的惯有的追掉的习惯。在祭祀音乐对儒家思想传播起主要作用的时代,孔庙祭祀音乐宣扬和追求的是上古尧舜禹三代的礼仪制度等。在孔子死后翌年(公元前478年),孔门弟子在孔庙前所演奏的《六乐》实际是流传已久、描绘上古时代制度和理念的《大韶》和《大武》,该二乐并非专门为哀悼孔子而作。因为孔子生前十分喜欢该二乐,如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孔子在高昭子家中欣赏齐《韶》后,由衷赞叹曰:“不图为乐至于斯!”“学之,三月不知肉味。”(《史记?孔子世家?述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可见孔子对《大韶》和《大武》的高度评价。该二乐所包含的儒家理念让其成为了孔庙祭祀音乐的基调。

  随着时代的推移,孔庙祭祀音乐就成为了传承儒家思想的载体,通过祭祀音乐,形成习惯和制度,以教化万民。

  二、成熟的文字在传播儒家文化的同时对孔庙祭祀音乐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距今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其实是商代统治者在占卜祭祀时预测、祝词和简单记事的符号。其后有金文,也即

  将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之上,从这可以知道文字的发展至成熟,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文字的不成熟,给予了祭祀音乐的发展传播机会,一直到西周,祭祀音乐依然被统治阶级所重视,作为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秩序宣传工具。在文字成熟、能够精确完整表达儒家所追求的秩序传承之前,孔门祭祀音乐只能由专人掌握,口传心授,即使文字成熟能够精确表达之后,因为音乐的专业性,孔庙祭祀音乐也大都是一对一的师徒传承方式。文字成熟之后,对于制度(也即儒家的“礼”)的传播,就显示出了比祭祀音乐(也即“乐”)更大的优势。如,虽然祭祀音乐是形象生动的,但是因此祭祀音乐也就比文字少了精确性,多了模糊性。制度对于社会的控制、人的行为的规范是要求准确的。祭祀音乐传播秩序、制度,它的模糊性是一个致命的短板。因此,随着文字的传播和发展,如文字符号的统一,文字载体由龟壳变竹简进而纸张等,文字就取代了音乐传播儒家价值观的主体地位,祭祀音乐成为了传播“礼”的辅助手段。因此,祭祀音乐的重要性由此降低,加上音乐用文字表达记录存在着天然的缺陷,一些祭祀音乐就此失传。统治阶级在重视文字的作用的同时,不断忽视祭祀的礼仪,进而忽视祭祀音乐在传承儒家价值观中的作用。当然,与此相应的是,孔庙祭祀音乐的审美娱乐性、专业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对于音乐旋律的追求慢慢在增强。

  孔庙祭祀音乐恰好处于这个变化的时代,也经历了这样一个音乐专业化不断增强的过程。孔门弟子在孔庙前演奏的《六乐》简单肃穆,此时的孔庙祭祀音乐的儒家传播目标更加明确。在隋代之前,历代统治者均以原来就流传已久的《大韶》和《大武》作为孔庙祭祀音乐的基调,规格则是参照皇家祭祀的规格,一直到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太和16年),孝文帝时在六佾舞中增加了“三献礼”的项目,晋代才使孔庙祭祀音乐基本定型。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出现了专门用以祭祀孔子的乐章《夏》,这是在原有的祭祀音乐《五夏》和周代的“文武”二舞的基础上加工而成,歌词以颂扬孔子教化万民的事迹为主,采用诗经体,四字一句,音调平和淡雅。至宋元,孔庙祭祀音乐进一步复杂。明到清代中期,封建制度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孔庙祭祀音乐也随之定型并到顶峰,对于孔庙祭祀音乐的专业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如清康熙就指出:“……章法皆以四字为句,而乐人未娴声调……”,对于孔庙祭祀音乐的曲调、表演者的熟练程度以及表现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因此责令对孔庙祭祀音乐进行修改完善,最后比较精确地考订了黄钟声律。在这个过程中,从简单的《六乐》到“金声玉振”,慢慢地、将孔庙祭祀音乐发展成为了集中了歌曲、舞蹈、器乐为一体的高雅艺术形式。孔庙祭祀音乐的专业性在不断强化。

  时代的发展,传播媒介不断更新,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明显。文字、广播、网络等等,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儒家文化继续对人们的生活起着一定的影响。但是,孔庙祭祀音乐的儒家文化的传播功能在不断减弱,在现代社会更多的是一种祭祀音乐活动。现在的孔庙祭祀活动一般从每年的9月26日持续到10月10日。历次孔庙祭祀活动均有所创新,如2004年9月28日,孔子诞辰2555周年纪念日的祭孔大典,孔祥楷先生将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孔庙祭祀音乐与西方现代音乐精髓完美结合,创作了《大同颂》,进一步地增加了孔庙祭祀音乐中的人民审美情趣要求内容,获得了社会的认可。现有的孔庙祭祀音乐的专业性不断增强,如曲阜祭孔大典分为四个部分:明故城开城仪式、孔庙开庙仪式、现代公祭和传统祭祀。在音乐方面,在原有乐谱的基础上,制作了开城、祭孔音乐,引入交响乐和合唱乐团等表现形式和手法,整体上让人感觉磅礴大气、震撼人心。在舞蹈方面,孔庙祭祀音乐参照《中国历代孔庙雅乐》等有关文献图谱,对祭孔乐舞进行了重新编排,使其更具感染力。更新了演出服饰,请来了专业的舞蹈演员,而不再是当初的“乐舞生”。现代孔庙祭祀音乐追求“古朴、庄严、凝重”,重现了"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盛况。

  参考文献:

  1、《祭孔乐舞的形成和对外传播》文启明;

  2、《从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看音乐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柳潇

  本文为浙江省社科联课题《孔氏南宗家庙祭祀乐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N149

  责任编辑:李佳?

篇九:古代祭祀活动所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中国传统孝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作者:田浩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06期

  摘

  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在古代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长久作用,而且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大学生而言,弘扬孝文化,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家庭观念,实现家庭和谐,进而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6-0117-02

  孝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一些大学生对孝的理解还普遍局限于对父母长辈的孝,只有少数人会将孝的范围扩大。然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备主力军,如果缺乏孝意识,不重视孝文化教育,那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就会出现一系列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应重视传统孝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并且采取合理的、有效的措施来实现其价值。

  一、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

  传统孝文化的发展历程跌宕起伏,其历史地位和内涵都发生了变化。几千年来,许多思想家及学者都对其内涵给出不同的见解,笔者综合各家之言,概括出以下几点:

  (一)爱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

  《孝经·开宗明义》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失去生命就没有了谈孝的意义。在生活中,子女不要打架斗殴,不要自残自虐,不要触犯法律,否则不仅使父母悲痛,也会给他们带来耻辱。为了更好地尽孝,不但要谨言慎行、遵纪守法,而且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珍爱生命。

  (二)尊祖敬宗、承志立身

  《论语·为政》云:“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从类似史料中,可以看出追念父母和祖先的主要形式是祭祀,以此来缅怀祖先的生养之恩,同时祈求祖先的灵魂庇佑子孙后代。《伪孔传》讲:“继先祖之志为孝。”即继承先祖的遗志、美德。继承、弘扬父辈祖先们的美德和志向,成就一番事业,光耀门楣,也是重要的孝行。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三)成家立室,繁衍子嗣

  这是一个家庭生命的延续,也是孝子必尽的责任。《孟子·离娄上》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封建社会,“无后”作为一种衡量标准而掌控着女子的命运。孝要求子女依父母之意去娶去嫁,而且必须婚后有子,如婚后无子,就是对祖先最大的不尊,对父母最大的不孝[1]。因为祭祀祖先,养老送终,继志承业,必须后继有人。

  (四)养亲孝亲,尊长敬长

  养亲敬亲即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物质上,解决父母的吃穿住问题,让其在晚年有基本的生存条件。精神上,用敬重温和的语言和行为对待父母,给予其精神上的慰藉[1]。长辈在生活中倾注了对晚辈的爱,应得到晚辈的孝敬。老师教会学生知识道理和为人处事,也应对其有足够的尊重[2]。

  (五)友爱他人,关爱社会,忠爱国家

  孟子云:“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子女要孝敬父母,还应把这种关爱、责任与感恩扩大到社会和国家。传统孝文化中“忠”与“孝”是紧密相连的,在封建社会中,事君为忠,事亲为孝,忠孝两全,是古人们一直所追求的,这种忠孝观也成为巩固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3]。然而,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忠孝内涵有所改变,但其培养一个人对社会、民族承担责任的内涵没有变。

  二、中国传统孝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来说

  1传统孝文化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统孝文化蕴涵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进而丰富家庭美德教育。孝文化推崇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关爱他人,与社会主义道德有相通之处,它也为社会公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注入新鲜血液。虽然孝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内容都丝丝相关,又渗透其中。但笔者认为单独把孝文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全新的内容,更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2传统孝文化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完善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内容丰富,覆盖面广。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不能固守于老套的体系,要有自己完善的科学体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体现这门学科的社会价值[4]。“以传统孝文化为切入点。”[3]加强孝文化教育,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所以,充分发掘传统孝文化的教育价值,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完善与发展。

  (二)对于大学生来说

  1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珍爱生命的意识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近年来,高校发生过多起大学生自残自杀事件。这种漠视自己生命的行为,不仅得不到同情,反而会遭到众人的批判。大学生本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却因一念之差而自残自杀,这不仅是对父母的不孝,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对人生价值的否定。如果大学生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父母将老无所依,老无所养[5]。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孝文化的内容,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到父母的艰辛而爱惜自己。

  2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孝老敬亲观念和家庭观念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逐步实现了低生育率,人口老龄化问题却成为新时期中国人口问题的核心[6]。而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体制虽有所改善,但仅靠这些不能解决养老问题,还必须依靠家庭成员的敬老养老行动。大学生树立孝老敬亲观念,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社会风尚。一个健全的、健康向上的家庭有利于青少年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大学生是国家重点培育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担当起应有的责任,做到言行一致。

  3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

  父母给子女的最大恩情莫过于给予生命,让子女感受人间温情、领悟生命意义。每个人都应懂得感恩父母,更应学会感恩老师、朋友以及对自己伸出援助之手的人,感恩社会和祖国[1]。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关爱他人,帮助他人,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国之栋梁,大学生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尽职尽责。

  4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并制约着人类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规划的关键期,若不能把握人生价值方向,就会误入歧途,悔恨终生。孝文化教育,以孝为基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期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中国传统孝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途径传统孝文化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历史价值,但也掺杂着一些封建、糟粕和愚昧的内容。我们应该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孝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注入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孝文化为切入点,营造良好的校园孝文化氛围,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充分运用课堂教学进行孝文化教育

  弘扬孝文化,实现其价值,最直接的方式是课堂教学,而学校有关孝文化的内容也只能在伦理学专业、历史专业的一些课程中学到,其他理工科学生却只能在公共政治课的只言片语中听到。因此,首先,有必要增加孝文化的课堂教学内容,在公共政治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重点讲解孝文化。其次,结合孝文化的内涵,还必须把生命安全教育、责任教育、感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恩教育、三观教育融入到德育教育中。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说理引导法、寓教于乐法、情感陶冶法等来丰富教学素材,增强课堂感染力。

  (二)采取各种形式践行孝文化内容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学校还应寻求一些具体方法,把弘扬孝文化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做到知行统一。一是组建大学生社团,带动全校学生参与行孝活动。如举办孝文化知识竞赛、演讲会等;在母亲节、父亲节、清明节、重阳节开展相应的感恩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孝文化遗产;利用宣传栏、海报、校报等宣传孝文化;学校社团还应借鉴“齐鲁卫士十大孝老爱亲模范评选”等活动,开展校园孝子评选活动,发挥榜样的作用。二是构建校园孝文化网站。中国孝文化研究网站如“中国孝子网”、“中华慈孝网”等,在孝文化教育普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作为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组织机构,是弘扬孝文化,实现其价值的最基础平台。校园孝文化网站能够及时更新孝实践动态,扩大宣传范围和影响力,使大学生自觉践行孝道。学校孝文化教育应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社团活动为辅,并把校园孝文化网站与前两者的实施紧密结合,使孝文化的理论教育和体验式教育相结合,才能正确地实现传统孝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伦理之本。虽然传统孝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内含一些糟粕,但它又具有与时俱进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发挥其优势,抑制其消极影响,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为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

  参考文献:

  [1]肖波.中国孝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张彩霞.传统孝文化与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朱国材.以孝文化为切入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N].中国贸易报,2013-10-29(14).

  [4]陈成文.思想政治教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

  [5]乔德阳,冷士良,阮浩.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利弊思考[J].教育探索,2008,(9):109-110.

  [6]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EB/OL].中国新闻网,2011-04-28.2014年6月第33卷第6期

篇十:古代祭祀活动所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

  ·[作者简介]汪洪(1961-)女,湖北罗田人,武汉工程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摘要]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容丰富,但其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会教化方法和自我修养方法两方面,其主要特点是:教育方法的伦理化和强制性;肯定主体自觉与自我修养;强调知行合一;重视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等,这些特点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特点;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就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1](P22)。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特点,吸收其优秀成果,对新形势下不断完善和发展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一、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儒家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为主要代表。儒家先贤以自己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对思想道德教育及方法进行了全面阐发,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系统的并具东方特色的方法体系,其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会教化方法和自我教育方法两大方面。1.社会教化方法在古代思想教育方法中,社会教化方法体系完整而有效。其中经典的做法有以下几点:第一,进行理论灌输,灌输儒家政治思想和“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一方面,在学校教育中把德育放在首位,利用课堂系统灌输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和“三纲五常”等维护封建统治的等级制度、道德规范和行为礼仪等内容。另一方面,采用编写启蒙读物等手段对民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价值引导,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等编成故事、格言、画本,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灌输。其中,用于青少年启蒙教育的读物有《童蒙须知》、《三字经》、《幼学琼林》、《二十四孝图》等;用于妇女教育的读物有《女论语》、《女儿经》等;用于教人为人处世的读物有《名贤集》、《增广贤文》等。这些读物通俗易懂、易于接受,便于普及和流传,其灌输方法是非常成功的。第二,教化百姓,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教化,即政教风化、教育感化、上教下化[2],是统治阶级对全社会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古代教化民众的方法有一套完整的操作程序,主要有强制训化和民间自发养成两种形式。强制训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立机构,设置专事教化的官吏,履行思想道德教育职能,对民众进行常规教育。如中央政府设立礼部,地方设立“三老”,都是专门负责教化的官方机构和官员。二是倡导“乡约”,实现民众互教互助。乡约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民间自订道德规范、群众互教互助的道德教育形式,最早见于北宋,到清代变为朝廷规定的道德教化制度[3]。乡约宣传“以孝为本”、“以和为贵”等道德观念,提倡尊老爱幼、礼让谦和的社会风尚。三是将封建伦理道德、礼仪规范等内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汪洪(武汉工程大学,湖北武汉430205)[作者简介]汪洪(1961-)女,湖北罗田人,武汉工程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摘要]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容丰富,但其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会教化方法和自我修养方法两方面,其主要特点是:教育方法的伦理化和强制性;肯定主体自觉与自我修养;强调知行合一;重视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等,这些特点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关键词]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特点;启示[中图分类号]K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155(2009)03-0076-042009年第3

  期湖北行政学院学报总第45期JournalofHubeiAdministrationInstituteNo.3,2009GeneralNo.452009年第3期汪洪: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容教育寓于村规、族规、家规之中,以规范民众的言行。由于上述训化的内容具有针对性、通俗性和普及性,因而对民众的影响十分深远。民间自发养成是指通过生活实践,逐渐养成一定的饮食起居、礼仪、婚姻、游艺竞技等特定礼俗。这些礼俗在民众中通过推广普及形成民俗文化,并通过家教、家风等世代相传。第三,重视统治者和教育者的言传身教。儒家思想特别注重身教的示范作用。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社会道德风尚的好坏也取决于统治者的道德面貌,统治者有德行,才能使百姓有德行。所以当政者必须率先遵守道德,进行道德修养。儒家认为,一个贤明统治者要具备“圣人”的人格,做纲常伦理的完满体现者和道德的表率,如此才能教化万民,开启民智。孔子还认为,如果教育者自己行为不端,却要求教育对象遵守道德准则,是不能令人心悦诚服的。因此,教师要为人师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自己的负责精神、谦恭的态度和渊博的知识来感化学生。第四,注重环境的陶冶作用。儒家思想认为,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应该使教育对象始终处于有利于德性培养的良好的环境中。认为,良好的环境熏陶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入手,家庭教育环境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其重点在于孝德的培养,因为孝德是一切道德实践的起点。学校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最好环境,教师首先要育人之德,教学生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社会环境对人的道德陶冶作用也十分重要,孔子就把人的道德品质的差异归结为习染的结果,即向社会学习而形成个人品性,所以很注意利用环境对人的陶冶,讲究“居必择邻,游必择士”,孟母三迁的故事也说明了这一点。第五,塑造理想人格。儒家思想认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力量源于道德理想人格的感召力,主张通过塑造理想人格,来激励人们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各种需要中的最高层次的需要。为此,孔子塑造了圣人、贤人、君子、仁人等理想人格,作为引导人们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榜样和标准。孟子塑造的理想形象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认为做到了这三条才算得上一个无愧于天地、具有高尚品德的人。经过不断完善,儒家所塑造的“圣人”具有了以下品质:拥有圣明的智慧,明万物之理,集孝、悌、忠、义、直、礼、信、谦、勇等美德于一身[4],能时时为社会和他人着想。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成为历代为爱国爱民不惜舍生取义、无私奉献的仁人志士的精神支柱,对塑造中华民族之魂、提升人类品性作出了巨大贡献。2.自我修养方法儒家思想认为,自我修养是个人立身处世、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因而将修身与治国联系在一起,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公式。儒家的自我修养方法也有一个内涵丰富的体系,其主要做法是:第一,学思结合。这是一种认知自我的修养方法,是解决认知问题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人的修养包括理论修养和实践修养两方面,其中理论修养就是一个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过程,即既要学习道德知识,掌握道德理论,又要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对行为的分析和思考。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认为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变得迷惑,只空想而不肯读书,也很危险,明确指出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第二,自省内求。也就是自我内省、自我反省,是一种思想深处的自律修养。孔子认为自省是完善人格、达到道德至高境界的途径,他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并提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的修养方法(《论语·里仁》),即遇到贤德之人,主动向他学习并争取赶上他;遇到不贤良的人或过失的行为,要自觉地对照检查自己,看看自己是否

  有同样的缺点和问题并加以改正。孟子对孔子自省方法进行了发展,提出“反求诸已”的方法,即当遇到别人以不合理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时候,要进行“自反”,即反省自己和进一步要求自己,检讨自己的不足,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达到“迁善改过”的目的。第三,克己自律。也就是自觉用统治阶级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是一种重要的行为修养手段。孔子说“克已复礼为仁”,是说只要用礼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都能符合礼的要求就是“仁”了;孔子还提出了四条克己的办法,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要求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有非分之想,要清心寡欲、禁欲养心。克己还包括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等,倡导自卑尊人,先人后己、以已度人、将心比心等内容。第四,慎独。这是一种习惯的自律修养,即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小心谨慎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照一定的思想和道德准则来思考和行动,而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慎独”与“内省”一样是我国古代修养传统的精华,它不仅是一种重要77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的自我修养方法,也是道德修养应该追求的一种崇高境界。二、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伦理化在中国古代社会,伦理道德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一切领域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与此相适应,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点是伦理方法,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化的特点。儒家思想的突出特点就是强调伦理道德,强调政治和伦理的密切结合,“三纲五常”既是等级制度的基本要求,又是封建道德的核心。这就使封建社会各种政治制度、礼仪规范、社会习俗无不渗透着强烈的伦理道德要求。如,在政治上主张“德政”、“德治”,将政治与道德紧密结合,即政治伦理化。孔子认为,统治者只要将德作为治国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人间的秩序就会像天上的众星拱北斗那样和谐而有序了;在对民众的教化上,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根本,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也就是说,用政令来引导百姓,用刑罚来约束他们,这样他们虽然能够免于犯罪,却不知道犯罪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他们,用礼教来感化他们,那么他们不但知道廉耻,而且也会自觉地改正错误。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强制性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和政治上的专制结合在一起的,其方法必然带有强制性。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就只能以儒家为正统,不准其他的内容与方法与之相抗衡[5]。这种文化上的专制是以政治专制为基础的,历代统治者通过制订一系列严格的制度、规则和措施,来保证儒家伦理道德及其方法的推行。所以,在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无法自由选择的。正是由于长期强制性地使用被统治者改造的儒家思想及其教育方法,才使中国古代社会,特别是明朝中叶以后,长期闭关自守,发展缓慢。3.肯定主体的自觉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注重开发个人的内在潜能,发挥内因的作用,强调主体的自觉性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其表现为:特别强调向内扩充人性固有的“善端”,倡导反诸求己的修养途径。儒家主张“为仁由已”,人皆可以成尧舜,即无需外在的拯救,只需要内心的觉悟,就可以成为像尧舜一样的圣贤。使人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能达到圣人、贤人那种理想人格的境界,从而树立自信、开启道德的自觉意识,发挥主体改过迁善的主观能动性。儒家种种强调自我修养的方法,如内省、克己、慎独等都充分体现了强调个人的自我克制、自我教化、自我修养的自觉性的特点。4.强调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孔孟等儒家先贤都曾高度赞扬那些虽不善言辞、却能遵循道德规范身体力行、躬行实践的君子,而耻

  于那些言过其实、知行不一的小人。孔子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他认为,看一个人的品德好坏,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一个人仅仅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并不算有修养,只有身体力行,实践道德规范才算是真正有道德修养;在道德修养中知与行是不可分离的,知行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一个人的道德人格的完善。5.重视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儒家思想主张,思想道德教育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对象的性格、能力等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据《论语》记载,孔子总是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在学生问仁、问孝、问政等诸多内容时,孔子对每个学生的问答都不相同,因为每个学生的特点不一,孔子的不同回答,正是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儒家思想还认为,思想道德教育要“循序渐进”,因为教育对象的秉赋各不相同,教育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教育的进程也不能整齐划一。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并注意教育过程的循序渐进,符合德育的认识规律,有利于教育对象的接受。三、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我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许多内容反映了人类某些共同的生活规则,体现了人类的基本智慧和情感。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正确态度,继承和借鉴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精华,对于加强和改进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诸多重要的启示。1.坚持“以人为本”,重视自我教育,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一直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都存在着一种倾向,就是重视他律教育和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忽视自我教育和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近年来,自我教育的价值正在受到重视,但在如何进行自我教育问题上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对此,古代的自我教育法及其实践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在儒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中,自我教育法居于核心地位,对如何实施自我教育,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它对我们的启示在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应以自我教育方法为中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合,坚78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其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注意培养教育对象自省的勇气、自律的精神和能力,让他们在开放的情境下学会自辨善恶美丑,并能自主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2.强调身体力行,重视道德践履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在于,不仅要使主体获得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力,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内化为主体自身的内在素质,这样的德育才有意义。目前,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言行不一、躬行不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往往说得多、做得少,这与当前思想道德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不无关系。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传统道德教育提倡身体力行、躬行践履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学校进行道德教育必须从知、行两方面入手,强调知行统一,使道德教育真正成为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要大力加强实践性教育环节,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要通过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坚持“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道德实践精神。3.重视教育者的榜样示范作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借助真理的力量,还需要教育者的人格力量。教育者崇高的品德和端正的行为有着巨大示范效应和感召力。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特别重视统治者和教育者的身教示范作用,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启迪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时期,改革开放的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但同时也带来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问题。在全社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一方面,党的

  领导干部必须严于律已,取信于民。另一方面,要加强师德建设,发挥教师在思想道德方面的身教示范作用。通过身教示范,把思想道德教育寓于教育者的日常行为之中,以自身作楷模,启发教育对象的自觉,使学生学有榜样,行有方向,并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4.运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注重运用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事,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学校是个人成长的必经之地,在校期间,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并对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是人们接受教育最早的地方,尤其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家长的言传身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则是巩固家庭、学校教育成果的保证,三者缺一不可。因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十分重视运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方法,重视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综合教育机制,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紧密协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少年养成良好社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5.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视教育的载体,除了利用制度载体、教育活动载体、教育资源载体外,还特别重视利用种种大众传播载体开展教化活动,如以编写和普及蒙学的手段来进行社会教化,借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形式与喜闻乐见的故事图画来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道德要求,使其在民间广为流传,从而达到普及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与道德规范的目的。今天,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灌输、开会宣讲等传统方法,也要充分利用各种大众传媒,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高科技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载体更加丰富多彩,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如互联网正在全社会逐渐普及,教育者应该去占领这块广阔天地,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参考文献][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曹影“.教化”的缘起、内涵及与道德教育的异同[J].长白学刊,2005,(2).[3]陈悦悦,张正霞.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4]祖嘉合.儒家道德教育方法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责任编辑张秋实)2009年第3期汪洪: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79

篇十一:古代祭祀活动所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古代统治者从维护其自身根本利益出发,都力图用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来影响全社会的成员,从而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为此他们采用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思并重。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调既要“学”,又要“思”。光“学”还不够,还必须使“学”与“思”结合,因为孔子有在《论语》里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指什么呢?“思”包括对于行为的思考,是将所学的道德知识用之于行为的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在思考中进行主动地学习。

  第二,省察克治。“省察”是指自我反省、自我检查。“克治”即自我纠正、自我改过。“省察克治”,是道德的自我教育方法。

  第三,道德内化。人们需要有持续的生活.这就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手段维护社会秩序,并对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加以控制。儒家充分认识到人是社会活动的最根本因素,要把社会管理控制起来,必须进行人心控制。为此儒家在治国教民方面,强谓以德教民,让民众归服。

  第四,身体力行。强调身体力行是孔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要求。所谓行既包括与言行相对的行,也包含道德规范、道德观念的实行。

  总之,方法作为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在几千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有其参考借鉴的价值。立足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大胆借鉴利用其精华部分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所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形式。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跟时代同步,审时度势,联系实际,既要继承我国古代思

  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合理因素,又要开创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的方法,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在新形势下焕发出新的光彩。.

篇十二:古代祭祀活动所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起源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问题,学界从不同维度与视域分别作了论述,但都没有把握到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历史维度。有学者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利益维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是处理利益冲突的需要,其起源于统治阶级利益最大化追求的需要,起源于开展利益活动的需要。但依旧没有明确提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起源较为准确的历史阶段。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起源问题的探讨,显然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历史的探讨,即说明在历史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从无到有的形成过程如何呈现,推动其从无到有的历史动因又是什么?当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探讨也是比较重要的,它影响着推理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原因、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起源于何时、推演着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必然性。因此,要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就必须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做一定性,在涵义的规约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就更为严谨。

  一、思想政治教育起源探究的理论前提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实践活动,它绝对不会以人的客观意志为转移。纵观历史发展的每一个时期和每一个社会阶层,都会出现不同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只不过他们是为了维护各自不同阶级的利益而产生的。就如同秦朝时期的法家思想让秦国迅速崛起并统一了六国,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帝国的正统思想。要想深刻地探析思想政治教育起源,就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涵義,即其具体所包含的内容及其指向。“思想政

  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①在实际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将其统治思想及理念传播和根植于被统治阶级的头脑中,使其形成一种对统治阶级思想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产生的,也是为统治阶级而服务的。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我们的生活必须依赖于社会这个大群体,也就必须遵守有社会大多数人制定的、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行为规范。我们也就必须时刻学习这个社会群体的主流思想,接受社会的主导政治文化,按照这个社会固有的政治文化模式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每一个社会个体接受统治阶级的主流思想和阶级统治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就是维护自己生存的利益。这就必然会出现两种不一样的结果,一种是当个体来到这个社会中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社会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这个框架是由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文化所构筑出来的。那么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社会的繁荣稳定,统治阶级就必然会采取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一种方式将自己的政治理念得以传播和灌输,使每一个个体都接受和认同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理念。另一种就是,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和利益博弈,积极主动地去接受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融入到社会的主流思想当中,主动地去学习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以便自己能够跻身于统治阶级的行列中,以自己的意志和思想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思想。人的政治社会化,用文化的角度来解读,就是一个人接受统治阶级思想文化的过程。

  而这里的文化便就是政治文化、制度文化和道德文化等规范性文化的整合体,或者可以这样说,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的文化都具有很强的阶级性,是阶级统治意志和理念的表现形式,是把一个“自然人”转化为“政治人”、“社会人”的这样一种教育规范机构。每一个社会个体在实现这一身份转化中也传承了这些规范文化。因此,我们就可以这样大胆地推论,在阶级社会里,人们传承这种规范性文化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得以产生。换一种思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是人们渴望建立一种规范性文化来约束人们生活的一种积极回应,思想政治教育一经产生就充当了统治阶级教化被统治阶级思想的一种工具,即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必然性与存在的合理性也就基于教化被统治阶级的目的直接相关。当“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专门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定的这样一种教育活动时,不管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需要,还是社会个体为了寻找社会归属感的需要,它都有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存在的合理性,从本体论角度来看,这都源于人的社会本性。而这种本性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社会个体。可以这样说,从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产生了,因为当时的社会就出现了对特定群体教化的需要,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萌芽阶段应该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二、思想政治教育起源探究的物质基础

  “物质决定意识”这一经典理论在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中同样适用。思想政治教育是体现意识形态的内容,它是由一定的物质基

  础所决定的。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阶级、政治的产生,为思想政治教育萌芽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应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和产品交换,生产资料私有制。私有制出现后,由于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不同,产品的分配不平等,人们分配到得剩余产品不均以及社会分工的出现,使得社会中出现贫富、好坏的差距,使得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人们在生产中的社会地位也会随着分配的变化而变化。利益关系把人们分成不同的阶级。恩格斯也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阐述了这一经典论述: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产生了私有财产,因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級的对立。为了使社会能够顺利稳定的发展,必须有一种思想或行为的强制力来对社会成员进行约束,从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萌芽便应运而生。因此,在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的出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萌芽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阶级的产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萌芽出现的关键因素。原始社会末期阶级产生,形成了统治阶级。进而产生政治活动,禅让制就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活动。当时的统治阶级或部落首领就已经开始对人们进行接受统治是天命所然的思想教育。这种教育已经带有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雏形。

  三、思想政治教育起源探究的实然表现

  物质基础只能说明在原始社会末期,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存在的可能性,并不能证明其存在的必然性。但在原始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然表现是足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是原始社会末期存在的实际

  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提出与演变有一个历史的过程,这个概念不是从古至今就存在,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后经过不断发展,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基本确定。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却从古至今存在,只是呈现形式不同,但其本质却是相同的即一种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教育。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分类,原始社会可分为:原始群时期、血缘家族公社时期、氏族公社时期三个阶段。在原始群时期人类发展的总特点是:能劳动、使用天然工具,不能制造石器,没有文化,有合群能力,没有真正的社会组织,没有婚姻规则,没有形成家族,实行杂乱的性关系。血缘家族公社时期,开始按辈分划分婚姻,形成社会法则,成为社会组织的原则。氏族公社时期,婚姻脱离氏族。从文化发展来看,出现原始艺术,壁画雕刻,产生了宗教观。氏族社会是一个图腾社会,形成了一整套有关的习俗、礼仪和观念。从原始社会的三个阶段依次看来,从原始群时期到血缘家族公社时期再到氏族公社时期,原始社会迅速发展,不论是从经济、文化还是政治的维度,在原始社会的末期社会呈现一种稳定有序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孕育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萌芽。

  在原始社会末期,不仅出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萌芽,并且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当时社会所形成的特殊性。原始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表现在:从教育内容维度来看,原始社会末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传递一些基本的原始禁忌和原始宗教。原始社会末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不能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来看待,因为对于原始人来说,他们根本不知道他们对儿童或整个社会

  成员的某些行为的培养或教化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这时人类的教育还在不知而为的过程中进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原始社会末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主要是原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教育途径维度来看,原始社会末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寓于生活,主要通过宗教和仪式两种途径来进行。由于原始社会末期没有学校,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和实际的生活与劳动融合在一起的。宗教的产生源于人类知识的贫乏和对大自然的无谓能力,人们相信有一种超自然的能量存在并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联系甚至控制这种力量。这个时期的宗教,在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巩固氏族团结,维护传统道德,甚至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宗教一开始就有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味;从教育方式维度来看,在原始社会末期,原始人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所使用的各种方式是一个不知而为的过程。原始人类有各种各样的仪式把人们聚拢起来,通过祭祀、祈祷、歌舞等形式沟通人神、培养虔敬、传递规则,仪式庄严而神圣,使成员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教化。

  注释

  ①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参考文献

  [1]李坤,王秀阁.科学实践观: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的新取向:兼谈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J].思想教育研究,2015(7).[2]段建斌,祝黄河.思想政治教育起源分析的三重维度[J].思想

  教育研究,2012(4).[3]李高东.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兼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J].前沿,2012(23).[4]李维昌.论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利益维度[J].学术论坛,2009(7).[5]孙佩锋,尉天骄.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兼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J].学术论坛,2011(10).[6]金林南.从政治的意识到意识的政治: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政治哲学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10(10).

推荐访问:古代祭祀活动所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 祭祀 思想政治教育 古代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