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五篇】(全文)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五篇】(全文)

时间:2023-07-11 16:0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创立的关于社会主要矛盾正确认识的理论成果,其内容涉及关于中国近代以来不同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具体历史表现的重要论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基本矛盾论文【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五篇】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历史演进;
经典论断

作者简介:侯德泉,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湖南长沙410082)

赵象举,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82)

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创立的关于社会主要矛盾正确认识的理论成果,其内容涉及关于中国近代以来不同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具体历史表现的重要论述,以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中心工作等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探索和创新发展可大致分为民主革命时期、从过渡时期到社会主义探索初期、改革开放以来等三个历史时期。本文拟通过梳理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历史行程,探讨中国共产党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创新的规律性,思考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经典论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指导性。

一、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构成的特点,直接决定了这个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在探究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过程中逐渐深化的。

早在1912年和1916年,列宁在论及中国时曾分别使用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概念。1922年7月,在接受了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后,党的二大初步分析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23年6月党的三大强调“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国民革命失败及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人们对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及其前途感到困惑,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出现了分歧,一场长达十年之久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发生了,从共产党内扩展到党外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或影响下,马克思主义者从各方面论证和说明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任务。

1937年5月,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当时中日矛盾已成为“主要的矛盾”,国内矛盾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中国很久以来就是处在两种剧烈的基本的矛盾中――帝国主义和中国之间的矛盾,封建制度和人民大众之问的矛盾。”着重分析了这种矛盾在“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后出现的新变化。

同年8月,在《矛盾论》别研究了作为矛盾特殊性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一般理论原理,并分析了半殖民地国家如中国,其主要矛盾的复杂情况:一是当帝国主义向这种国家举行侵略战争的时候,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地位;
二是当帝国主义不是用战争压迫而是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比较温和的形式进行压迫的时候,人民大众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同盟,而帝国主义往往采取间接的方式援助国内反动派,显出内部矛盾的特别尖锐性;
三是当国内革命战争发展到从根本上威胁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内反动派的存在的时候,帝国主义往往采取或者分化革命阵线的内部、或者直接出兵援助国内反动派的方法企图维持其统治。还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及其转化规律。

合乎逻辑的发展,1939年12月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完整地阐明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指出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又变成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并分析了这个社会的特点,提出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的表述,并非说有两个主要矛盾,而是一个矛盾的两方面内容和两种表现。正如后来党的所确认的那样,旧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的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在抗日战争时期已经形成,在此后的革命岁月中得以坚持和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纲领,领导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有过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重点论及蕴含于其中的矛盾发展不平衡性思想,列宁在此基础上提出帝国主义矛盾发展不平衡理论,这些无疑是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形成的重要思想源泉,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确立起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范畴。完整提出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概念,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重要贡献。

二、从过渡时期到社会主义探索初期的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就开始分析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主要矛盾。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第一种是国内的,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这里提到的“基本的矛盾”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在八届三中全会上特地就此作了说明。1953年12月,在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学习和宣传提纲中沿用了七届二中全会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提法。后来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中,还分析了过渡时期国内主要矛盾两方面的关系性质、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以及用和平方法解决这个国内矛盾的可能性。

由于过渡时期就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或称为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所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侧重于从国内阶级矛盾的角度来认识。这种认识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1956年9月党的第一次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这次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并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整个决议内容都是围绕实现工业化、

推进经济文化建设而展开的。

尽管的社会主要矛盾论断在表述上还不尽完善,然而在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论断突出了实现工业化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历史已经证明其基本思想是完全正确的。这一论断把握住了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转变,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发端。

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这样的思想:在“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我们提出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
“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这些思想与的社会主要矛盾论断是一致的,二者之间互相呼应、互相论证。在这里,还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的这样一种情况。”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利益根本一致,需要与生产的关系问题凸显。这一思想继承了斯大林提出的“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利润,而是人及其需要,即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的论断,直接启发了改革开放后将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规范地确立在需要与生产的关系范畴之上。

然而,和关于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并未能坚持多久。1957年10月八届三中全会上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说法在翌年5月二次会议上被正式确认,到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则进一步被系统化。解决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主要矛盾,只能以阶级斗争为纲。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认识成为“”时期“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理论的重要依据。

三、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创新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重新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解放了思想。1979年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和五届二次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现阶段主要矛盾的新论述是认识转折的开始,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完整而准确地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经典论断,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基本形成,此后经过30年的坚持和发展,这一理论得以逐步展开、充实和完善。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把社会主要矛盾科学地规范于需要与生产的关系范畴,克服了表述的缺憾,又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殊国情的具体历史性,论断严谨科学,微言大义,堪称经典(以下简称为“经典论断”)。经典论断中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都有具体历史性,其中“落后的社会生产”为主要方面,规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性。30年来,这一经典论断为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及修改的所肯定和坚持,并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执政党以此为理论基点,科学总结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表现,提出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思路和重大战略思想,这些内容与经典论断及其科学内涵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下面我们粗略地梳理一下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

(1)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在提出社会主要矛盾经典论断的同时,指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次年,经典论断被写进了十二大修改的总纲。

(2)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了现阶段指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非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全过程。该报告从五个方面总结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程特征,指出:“为了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十三大第一次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3)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九个方面,其中,把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本质、“三个有利于”标准相联系进行综合论述并作为其内容之一,强调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4)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在坚持经典论断的基础上,强调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十三大基础上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概括为九个方面,进一步丰富了“落后的社会生产”的内涵;
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5)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从七个方面具体说明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特征,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6)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条件这个角度来论述社会主要矛盾,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八个方面阶段性特征。这八个方面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也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仍然落后的具体表现。进而提出了“两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十七大第一次按照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来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基本纲领,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作了新的全面部署。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既反映了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增长和提升,也体现了发展社会生产的新思路新理念。

(7)2011年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进一步提出“三个没有变”,即在“两个没有变”的基础上增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三个没有变”,是基本国情论、主要矛盾论、国际地位论的有机统一,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既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又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特殊性;
既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又具有国际视野,

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更加完善。

四、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历史演进的若干启示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考察中国共产党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和思考。

1 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方法论

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是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现实矛盾问题正确认识的理论概括,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矛盾学说的创造性发展。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基本纲领及不同阶段的政策策略,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也正是基于对过渡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才确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理论萌发于社会主义探索初期,又在改革开放的壮阔实践中创新和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石。三个历史时期、三种基本形态,党的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不同于一般哲学思想,更是一种策略思想。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最基本的方法论意义,在于为我们果断地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坚定不移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我们清醒地认识现阶段基本国情及其具体表现提供了必要的逻辑前提。

2 主要矛盾是矛盾的特殊性问题,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创新发展顺应了90年来中国社会的重大变迁和历史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贯穿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始终,是矛盾的普遍性;
社会主要矛盾是基本矛盾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集中、突出表现,是矛盾的特殊性。有的研究者认为,需要与生产的矛盾是社会根本矛盾,存在于任何社会形态,生产相对于需要永远是落后的,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经典论断没有实际意义。这是明显的误读。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阶级社会里,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互相分离,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者又不劳动,劳动被“异化”了,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而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里,需要与生产之间的矛盾以直接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在需要与生产的相互关系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方面,但需要又能动地促进生产发展,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并非“生产永远落后于需要”。经典论断中的“落后的社会生产”具有具体针对性,即特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状况,基本没有实现现代化。

3 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与一定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和党的基本路线相联系相一致,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不可轻易放弃或任意否定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对经典论断的质疑,认为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从建设“两个文明”到“三个文明”、从私人品需要到公共品和公共服务需要等社会转变,表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然改变,从而提出了林林总总的所谓“新论”。这些“新论”的错误要么在于不能从整个中国现阶段社会复杂的联系和矛盾中抓住居于首要地位、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
要么在于概念的滥用,缺乏严谨的逻辑性,没有完整准确理解社会主要矛盾经典论断中“需要”和“社会生产”的内涵及其结构和层次。经典论断中的“需要”不等同于经济学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市场经济的供需互动机制不等同于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不仅是“需要”的数量增加,而且应包括“需要”的质量提高和结构改善。既然人民的需要是日益增长的,那么我们的认识也应与时俱进。“物质文化需要”已成为有着具体时代内涵的特定概念,不限于经济和文化需要,也不限于私人品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包括物质资料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

4 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与“不变”的临界度,也要充分认识其质的相对稳定性中包含着量的变化和扩张

一方面,社会主要矛盾理论要顺应客观实在的社会矛盾历史转变而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在一定历史时期又要坚持社会主要矛盾基本理论不动摇。准确把握“变”与“不变”的临界度,在于抓住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落后的社会生产”是主要方面。只要我们还未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的“社会生产”相对于世界先进水平就仍然是“落后”的,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就没有变,我国就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我们也承认,一定事物在其质的相对稳定性中包含着量的变化和扩张。中国共产党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历史演进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具体内容的发展变化。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里,社会主要矛盾在各地区、各部门必然有其特殊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过程的各个较短阶段里也必然有其具体表现,经典论断包容、涵盖、反映了这种特殊性,又具有高度的理论概括性、较强的时效性和普遍适用的指导性。

5 认识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应注意分析矛盾的双方面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运动状况不同于以往的阶级社会

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基本形态是不平衡的,主要矛盾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规定着事物的性质。在阶级社会里,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二者之间的力量对比、消长的过程,当矛盾的主要方面转变为次要方面,进而为原来的次要方面所完全战胜而消灭,社会的质变便得以完成。然而,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机理不再是你死我活的对抗性。在这里,生产决定着需要,创造着需要;
但需要作为人的一种本质力量,必定会对生产起到能动的促进作用。这样,需要驱动生产,生产满足需要,同时又创造出新的需要,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了解决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社会主要矛盾两方面的良性互动,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并充分认识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以此为发展社会生产的出发点和目的归宿;
另一方面,要改变“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就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又要认识到社会生产的结构性和层次性,善于统筹兼顾、把握平衡,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注释:

自1956年党的以来,学术界一般认为这一表述中

的后一句,即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实质的提法有不完

全准确的地方(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397,)。我们认为,这一表述中

的前一句也不很严谨,把人民的需要局限于“经济文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形态 动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透过历史的表象,探寻并发现了社会历史深处的“动力的动力”即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但对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意义来讲,对其有一个长期的不断深入的认识过程。

一、 在贯穿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意义上,毛泽东指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概念。

1859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总结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时候,曾经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作为贯穿人类社会一切形态的基本矛盾,做了总体性的科学揭示,但却并没有在贯通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意义上,明确地提出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恩格斯和列宁在论及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的时候,曾分别指出,“这就是产生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 [1],是“现代经济制度中的另一个更深刻的基本矛盾” [2]。但他们使用的这个“基本矛盾”概念,主要是为了揭示现代社会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根源,并没有赋予它以贯通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意义。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囿于所处的历史条件,他们却只能对未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致方向,做出一些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预见,而并没有也不可能对推动这一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运动,作出系统和明确的科学分析。此后,经过相当长的理论探索和社会主义社会实践,直到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部伟大著作中,进一步地解决了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第一次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概括为贯通人类社会一切形态的“基本的矛盾”。可以说,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极其伟大的科学发现。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生存需求与自然条件的矛盾是原始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奴隶制生产关系代替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过时的原始社会生产关系,进而奴隶主在经济和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奴隶占有制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发展方向。到了封建社会,封建主在经济上是土地所有者,在政治上是统治者。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解体,简单商品生产向资本主义生产的过渡。然而这些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却不是归那些真正使用生产资料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者所共有,而是归资本家所有。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产生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实现社会主义,就是为消除资本主义对生产的人为障碍以及对生产和产品的明显浪费和破坏。

进入到社会主义,是否同样存在社会基本矛盾,1956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讨论而由人民日报编辑部写成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明确提出,“任何一种生产关系以及在这种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都有它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生产关系基本上不能再同它相适应;
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上层建筑基本上不能再同它相适应。在这样的时候,就必然要引起根本性质的变革。谁要抵抗这种变革,谁就会被历史所抛弃。这一规律,以不同的形态适用于一切社会”,当然“也适用于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途径

社会基本矛盾要通过一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或表现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阶级斗争甚至革命,进而促使一定社会形态的变迁、更替。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是对抗的、尖锐的,因此,解决基本矛盾的途径只能是社会革命。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根本不相同”。就内在性质而言,“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 [3],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了,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也是相适应的。他据此得出结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发展了毛泽东关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思考,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党的十七大,再一次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科学地判断新中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基本国情。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党中央十分清醒而准确的判断,是当前和今后全部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党中央坚持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为指导对变化着的中国基本国情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413页.

〔2〕《列宁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0版,第137页.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基本矛盾、主要矛盾。

TOTHEOURCOUNTRYSTAGEINENTRY-LEVELINSOCIALISMBASICSELF-CONTRADICT,MAINSELF-CONTRADICTKNOWAGAIN

Abstract:Underthenewhistoryterm,accordingtoarequestof16greatestreports,socialbasicantinomyrequestinstageinentry-levelinsocialism,democracylegalsystemdevelopmentandpoliticaldevelopmentswiththerequestthatpoliticalsetupreform,therequestthatpoliticalcivilizationdevelopmehavethenecessityfromdeveloptheself-contradicttheoryinstageinentry-levelinperfectsocialismtheoretically,deepturntotheourcountrystageinentry-levelinsocialismbasicself-contradict,mainself-contradictcognition.

Keywords:Basicantinomy,primarilyself-contradict

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基本矛盾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由于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只提供了一些认识的原则和方法,而没有作出具体的阐述;
同志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总的来说,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他在这个问题上是有得也有失的;
邓小平同志则在总结社会主义事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虽然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它已不是主要矛盾。由于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当前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基、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认识无疑是符合当时中国实际的,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政治文明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我认为现在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认识应该有新提法,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政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一、是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要求

十六大报告中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呼吁:“同志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地在党的报告中出现是第一次,反映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全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还应该包括政治文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认识显然是与十六大报告以前的形势相适应的,即注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没有提及政治文明,很显然这与现在的实际情况不相符。新的历史条件下注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即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补充完善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政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是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要求

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促进作和阻碍作用。如果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则会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进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范畴的关系。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跃居世界第六位,成绩的取得大部分来自于经济本身的发展潜力,政治文明对于经济的发展作用表现得很有限,甚至现在成了阻碍生产力、经济基础进步、发展的障碍。所以,为了更好地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势在必行,而且还要处理好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人类文明系统的各个部分及其发展从来就不是孤立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相协调,才能真正得到发展。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着其他两个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其他两个文明的发展水平。就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而言,一方面,政治文明的发展要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为基础,另一方面,物质文明的发展需要政治文明提供制度支持和政治保障,需要政治文明为其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就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来看,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政治文明为其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基本的政治方向和必要的政治保障,政治文明的发展则需要精神文明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是互相依赖的,如果脱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去抓政治文明建设,就会使政治文明建设失去基础和依托,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想真正开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必须在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并使政治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有序地发展。

三、是民主法制发展以及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邓小平说过没有民主不是社会主义,没有完善的民主也不是社会主义。完善的民主制度主要体现在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二一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维护社会稳定。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

政治体制改革要想完成上述任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基本矛盾认识不全面、不站在时展的高度看、不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方法论是不行得,有必要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补充完善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政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四、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明的政治,不能自立于人类政治文明的大道之外,而应当与人类政治发展的总趋势一致起来。倘若没有这样的进程,中国现在不可能是一个“共和国”,而仍然会是一个封建皇权国家。但也正如许多文章所说,“由于长期封建社会的影响”,或者由于“用封建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的一些做法,以致封建主义的遗风仍然可谓举目皆是。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因子,和有违人类政治文明大潮的蒙昧、野蛮因子,区分起来未必能够一步到位。

人类有着丰富的政治文明成果。近代以来,世界政治文明从观念和制度层面得到全面的刷新。人类观念的进步和文明理念的传播,在观念层面,民主、平等、自由、人权以及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得到确立,而特权观念、等级观念、人治观念则在一般意义上成为政治落后腐朽的标志。在制度层面,规范、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与之相应的权力运行机制、监督制约机制被越来越多的民族和国家所采用,而专制、独裁、极权则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至少在观念上被否定。

人类观念的进步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如此迅猛,以至于不同的政治状态被赋予了不同的褒贬属性。众所周知的是,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词,无论在哪里都被认为是好的,而专制、独裁、极权、特权等词则如同一种罪名,没有人乐于认领。这是世界政治文明的成果,是世界政治文明在一般观念上走上了近代化道路的一个证明。中国也在这一进程之中。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明确写入中共十六大报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好,并非与当代世界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全然不同的凭空创造,而是建立在对人类全部政治成果充分吸收的基础之上,继承人类文明的所有优秀成果,才能创造出人类文明的更高形态。就目前状态而言,“初级阶段”的定位,不仅适用于判断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水平,也适用于判断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水平。这意味着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有着相当长远的路要走。

综上所述,“政治文明”的中国出现,可以理解为在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的态势下,启动政治更新进程已是众望所归。为了人的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开辟一个全新美好前景,为了更好的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中国经济、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中国综合国力的,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基本矛盾的认识上很有必要补充、完善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政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六大报告原文。

2、《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

3、《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1987年2月-7月)。

4、1957年1月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

5、《列宁全集》第33卷。

6、《斯大林选集》上卷。

7、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理论的贡献。

8、十六大报告重点内容摘录。

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范畴的现实价值。

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

1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规律(南方网)。

12、关于《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全文)。

13、从的“矛盾动力论”到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

14、:成就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石仲泉。

15、论封建残余政治文明建设的障碍及其肃清对策--学习十六大报告的思考。

16、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梁栋,《邓小平理论研究》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范文第4篇

邓小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具体分析和把握的基础上。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年,结合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创新和实践,深入了解和把握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背景及丰富内涵,对新时期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是必要的。

一、邓小平同志社??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提出的背景

1.国内背景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如何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会议中心议题。这次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党有历史转折性的重要会议。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分析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提出切实有效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途径。毛泽东同志说过,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由社会主义制度自身调整而得到解决。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发展可以通过自身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调整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但并没有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方式方法――改革。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理论论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2.国际背景

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世界上国与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融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也存在矛盾、冲突、竞争。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世界并不安宁,出现了局部的战争、局部的动荡。邓小平同志根据世界的新变化和新发展,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新主题。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世界发达国家出现了向新兴国家直接投资的浪潮,这就为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加快工业化发展的机会。能否赶上这班列车,直接关系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善于抓住机会,促成了中美的正式建交。两国建交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两国的经贸额也逐年攀升。

二、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内容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论断表示赞同,他这样说过:“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1]181-182他对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特点上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论断基本同意。同时邓小平同志也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做出创新,主要论述如下。

第一,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应该把生产力的发展放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重心”。他克服了从前过于强调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而不太重视生产力的错误,提出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中起决定作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极大满足,这才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也只有这样,人民才会相信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正确选择。

第二,邓小平同志正确地、科学地剖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实际情况。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来,我国与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当前,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完全适应,它们自身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说经济管理的计划性抑制了私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国家公共权力缺少完善制约机制,社会的民主法治不健全等等。当前存在的这些问题,都对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有阻碍作用。我们只有准确把握当前的具体情况,才能制定出科学、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第三,邓小平同志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角度区分了基本制度和体制、具体制度。社会向前发展是需要具体的制度来完成的,如管理制度、岗位制度、法规制度等等。某一领域的若干具体制度的总和,就有了专门体制,如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等。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要始终坚持,不能动摇,而各种专门体制和具体制度可以随着具体情况的变化而改变。邓小平同志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实践告诉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体制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必要的,是可以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

(二)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工作重心转移的重大决定,此次重大决定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做出。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1]182由此,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后来,他又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应该把经济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工作的首位。从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来看,他的论述与从前党的工作重心不同。从前把阶级斗争当作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偏离中心任务。邓小平同志正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路径。

(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总结了国际、国内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同时又认真考察和具体分析改革开放后国家的新情况,对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理论进行了系统论述。

邓小平同志承认当今我国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两类矛盾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了新特点。如何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和办法。

第一,在经济生活领域,要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这三者之间的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当三者之间有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统筹兼顾,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第二,在政治生活领域,既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又要健全社会主义法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解决人民内部各种矛盾需要建立健全法治,使国家社会生活正常平稳进行。因此,把民主和法治紧密地联系起来,是十分必要的。民主和法治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和方法。

第三,在思想文化领域,应该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方针。双百方针对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有重大指导意义,也是处理在思想研究中出现的不同意见的基本原则。在思想领域中,可以存在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创作,也可以存在不同观点和不同学派的思想碰撞。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人才敢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文化繁荣的目标也不会远。

三、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对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_展有着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掌好舵。全面深化改革这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要做好顶层设计,也要在具体实践中把握好方向。朝什么方向走,决定着改革的成功和失败。回首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掌好了舵,坚持了正确方向。当前,我们国家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在社会中各种新矛盾相互碰撞、相互交织在一起。如政府与市场、民主与法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矛盾的具体体现,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可以化解矛盾。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各种严峻考验,我们要有勇气和意志,敢于啃硬骨头,突破束缚和制约,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矛盾动力;
改革动力;
创新动力;
和谐动力

Abstract: The motive for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eternal themes in human history.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ointed out that social basic contradiction is the basic power for soci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theory, several generations of leadership of our party have introduced the concepts of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to the theory on the power of social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they have formed their unique concepts on the power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cluding Mao Zedong’s concept of the contradiction impetus, Deng Xiaoping’s concept of reform impetus, Jiang Zemin’s concept of creation impetus and Hu Jintao’s concept of harmony impetus. All these theories have caught the basic contradiction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y have promoted and are constantly promoting our country’s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ntradiction impetus; reform impetus; creation impetus; harmony impetus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人类历史永恒的话题。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思想家都没有正确地认识到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直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才得以科学地解决。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由于历史的局限和其他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的认识是不完全清楚的。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这一重大而严峻的历史性课题就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都对社会发展动力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观、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观、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观和***的和谐动力观。这些观点的演变都是根据具体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观的坚持和创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毛泽东:矛盾动力观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早就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进行了探索,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基本矛盾进行了深入分析,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基本观点,它包括以下三个要点:

1、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许多人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存在矛盾,即社会主义是无矛盾的。对此,毛泽东在1956年12月致黄炎培的信中指出:“社会总是充满着矛盾,即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如此。”并批评说,认为社会主义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天真的想法[1]。他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说来,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过渡的,因而是相对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2]以此方法论为指导,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充满着矛盾与斗争的社会,绝不是无矛盾的社会。他还在《论十大关系》中具体论证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的各种矛盾和斗争,而十大关系其实也就是十大矛盾:“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3]

2、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4]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在人们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产生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两者之间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决定了要以调整为主的方式解决矛盾。当然这些矛盾解决后还会出现新的矛盾,矛盾的产生、发展和解决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然而正是在解决矛盾的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才不断地向前发展。

3、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两类矛盾与社会基本矛盾是紧密相连的。在我国,社会基本矛盾更多地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这就决定了要通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发展。毛泽东认为,一方面,要发展国家经济,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我们的经济、文化,建设我们的新国家。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刚刚确立,还很不完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过程。人民内部矛盾的不断解决,促进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从而推动了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毛泽东又重提阶级斗争,把阶级斗争当作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并由此派生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这直接导致了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途径和方式发生了错误的转变,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陷入了误区,致使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正确认识没有得以进一步贯彻,这就给第二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探索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二、邓小平:改革动力观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全面总结了过去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并指出:“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但“许多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5]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了毛泽东矛盾动力观的合理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改革动力观,进而把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实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深化与发展。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6]首先,从改革的目的来看,就是要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使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和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7]即改革的目的同“过去的革命”一样,都是为了解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即解放生产力。其次,从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看,改革不是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作一般性的调整或细枝末节的修剪,而是从根本上改革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这场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深刻革命。同时,为了经济体制改革能够顺利进行,还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再次,从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来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同时,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大国,这就更增加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现代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又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在国内现实的基础上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取得改革的成功,其艰巨性与复杂性是可想而知的。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作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它不是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首先,改革的对象是各种具体制度和体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基本适应的。邓小平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8]但他又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9]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这样邓小平就正确把握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明确了改革的对象不是针对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而是针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体制。其次,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10]要促进和加速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改革,使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符合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水平,使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适应经济基础。再次,改革的原则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既然改革是为了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就只能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取得改革的胜利,这就决定了中国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因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邓小平说:“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11]改革有效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基本矛盾动力观,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为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思想提供了理论前提。

三、江泽民:创新动力观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观,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形势,结合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创新动力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说,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与时俱进。主要表现在:

1、理论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理论创新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江泽民非常重视理论创新,因为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的先导作用首先表现在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还表现在它对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引导、推动作用上。理论创新要体现时代性和把握规律性,要反映世界变化的要求,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前进的要求,反映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发展的要求,在创新中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

2、体制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促动力。江泽民指出:体制创新“就是要不断完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各方面的体制。”[12]首先要进行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创新。因为如果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会出现阻碍甚至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所以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创新,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次,要进行政治体制的创新。没有政治体制的创新,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成果。除此之外,江泽民同志认为,还要进行其他方面的体制创新,如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管理等方面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使之与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创新形成互补并配合协调,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3、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增长的内驱力。科技是当代生产力系统中的关键性因素。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中成败的主导因素,科技竞争力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增进民族凝聚力的关键所在。江泽民指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离不开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我们必须把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摆在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13]要把科技创新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要把原创性创新和跨越式发展结合起来。为此,第三代领导集体实行了社会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放弃了高耗低效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以及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创新动力观揭示了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性,深化了党对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认识,为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探索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和谐动力观

经历了改革开放攻坚阶段的发展,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上高增长、国家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的同时,收入差距加大、城乡失衡、环境破坏等问题却开始凸显。在这种“黄金发展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交织阶段,以***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动力观和创新动力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动力观,进而把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提升到了新的水平。

1、科学发展是和谐动力观的指导思想。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如何发展,实现怎样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回答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有效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新时期新阶段,国内形势出现了新局面,“发展黄金期”与“社会矛盾凸显期”相伴随而存在,人民内部矛盾十分凸显。面对这种复杂情况,以***为***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对改革动力观和创新动力观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动力观,反映了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谐动力观”是关于社会发展最新的动力学说,是对如何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等问题的最新理论成果。当前社会发展物质承担者是劳动者,要想整个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就要使劳动者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都充分涌流出来,使劳动者利益实现最大化。但是,与此同时又不能损害其他要素的发展,也就是使科学发展这个核心指导思想不仅要充分发挥动力作用,同时也释放出足够的平衡能量,以保证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保持社会的稳定,从而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

2、以人为本是和谐动力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及其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它很好地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的问题。第一,它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民逐步走向更殷实宽裕的小康社会、更方便的医疗、更有效的教育、更充分的就业、更繁荣的文化等。第二,它强调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全体人民,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既满足了人民自己的利益需求,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第三,它强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走共同富裕道路,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和谐动力观的平衡机制。我国现在所倡导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即又好又快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经济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性。促进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一旦启动,就会进入经济的发展轨迹,产生一种不可控制的内在力量而不断地自我膨胀,进而抛弃了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造成经济纯粹是为了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以至于使手段变成了目的,这样经济发展就背离了它的最初目的。这时候,扭转这种局面,便成了平衡机制义不容辞的职责。要通过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提醒经济发展原本只是手段和方法,并不是目的。社会的发展应当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发展的各个方面要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就是要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再者发展要注重可持续性,即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和谐动力观的平衡机制就在于将发展的各个方面辩证地统一起来,在不妨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4、统筹兼顾是和谐动力观的方法论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些方面的统筹,拓展了统筹兼顾的内涵、对象和范围,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同时也成为解决现实问题、实现发展的根本方法、科学方法。当前我们面临着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掌握统筹兼顾的方法,是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对于党提出的新要求。统筹兼顾在于使社会与自然以及社会内部各要素实现有序和谐发展,促进发展的良性互动。而构成社会的各种要素,它们必然有各自的不同利益和要求,必然处于多种矛盾的交织中,而统筹兼顾就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社会生活中充满了矛盾,存在种种不和谐的因素,这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能否通过对矛盾和问题的分析研究,通过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将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以及减少严重问题的出现。只有掌握统筹兼顾的这个科学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矛盾,才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统筹协调发展。

实践证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敢于并善于应对各种挑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既一脉相承,同时又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在继承的前提下创新,实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与时俱进,大大拓展和深化了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尤其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致黄炎培[A].毛泽东书信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p514.

[2][4]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A].毛泽东选集(第五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p372, p373.

[3]毛泽东.论十大关系[A].毛泽东选集(第五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p288.

[5]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A].邓小平文选(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p181~182.

[6]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A].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113.

[7]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A].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370.

[8]邓小平.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A].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116.

[9]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A].邓小平文选(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p250.

[10]邓小平.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A].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134.

[11]邓小平.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A].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138.

推荐访问:基本矛盾 社会 论文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五篇】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精选5篇) 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论文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