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初级工程师职称论文【五篇】(范文推荐)

初级工程师职称论文【五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7-10 19:4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为更好地落实政务公开措施,公平、公开、公正地选拔高级会计人才,进一步规范高级会计师材料申报、评审工作,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根据省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试行)》的通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级工程师职称论文【五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初级工程师职称论文【五篇】

初级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

为更好地落实政务公开措施,公平、公开、公正地选拔高级会计人才,进一步规范高级会计师材料申报、评审工作,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根据省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试行)》的通知”(*职称[2001]2号)精神,结合会计业务工作特点,制定**省高级会计师材料申报评审工作程序。

从20**年度起,我省辖区内(**市除外)从事会计或会计相关专业人员按本程序申报评审高级会计师材料。

一、申报程序

1、拟申报人应自行对照《**省会计专业高级会计师资格条件》(以下简称《条件》),基本符合规定要求的,可以向本单位人事(或职称)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资料;

2、各单位人事(或职称)部门接到申请后,应对照《条件》对申报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初步审核,并按本单位申报职称评定的工作程序决定是否同意推荐;

3、将同意推荐的申报人的学历、资历、专业工龄、取得会计师或会计相关中级职称的时间、取得中级职称以来主要业绩及撰写的专业文章、论文、职称计算机考核有效证明情况等在本单位显著位置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

4、公示无疑义的申报人员按照要求提供下列申报材料:

(1)《**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一式3份;

(2)《**省申报高级会计师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简介表》一式20份;

(3)《申报高级会计师任职资格初审登记表》1份;

(4)免冠大一寸近期正面相片一张;

以上材料不需要装订。对于上述(1)至(3)项表格请认真如实填写,并按照表上要求签字和加盖相应部门公章,未签字或盖章的无效。

(5)会计从业资格、学历、会计师或会计相关中级职称证书、年度考核、继续教育、职称计算机考核等有效证明材料;

(6)取得会计师或会计相关中级职称以来专业技术工作业绩总结报告(本人签名,单位人事和财务部门共同鉴定并盖章);

(7)取得会计师或会计相关中级职称以来的获奖情况、证明专业工作能力和业绩成果的有关材料、财会管理或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推广情况;

(8)取得会计师或会计相关中级职称以来撰写的具有代表性的本专业论文、论著或译著;

(5)至(8)项除论文、论著等需要提供原件外,其余可提供复印件,复印件应由本单位人事(或职称)部门核实盖章并由核实人签字;
各市申报的材料,其中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师或会计相关中级职称证书、高级会计师考试证书、继续教育证明复印件还应有财政部门核实人签字;

将上述材料按顺序装订成册,并编写《送评材料目录》编上页码,并将(1)至(4)项材料一并装入档案盒(档案盒封面格式见附件5)。

省级主管部门或市人事局职称办(无主管部门的省级单位由本单位人事或职称部门或人事机构)在对本部门或本地区申报高级会计师材料审核其手续齐备后开具委托评审函,连同申报人员公示情况说明,在规定的申报时间内一并送我厅会计处;

对外省或部属等非本省辖区内单位会计人员需要我省会计专业高评委代评高级会计师职称的,应向省人事厅职称办办妥有关委托手续后,我厅才能受理。

我厅对收到的申报材料进行整理并报省职称办进行审查,对符合申报条件的申报人的单位和姓名在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七个工作日。

二、评审程序

公示结束,对无疑义的申报材料转入评审阶段。

1、向省职称办报送《评审委员会活动申报表》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审批表》

2、根据申报数量和评审对象情况,在省职称办的监督下,按规定从高级会计师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适量的专家组成专业评议小组和执行评审委员会。

评议小组对申报对象的业绩、成果及其他材料进行评议,形成初评意见,提交评审委员会会议审定。

评审委员会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职称政策,对照《条件》对评审材料和评议小组意见进行审议。对于申报者有成果共用发生争议或申报材料与实际工作有出入、论文雷同等评委会会议认为需要进一步核实的,申报者应积极配合评审组织部门作出的安排,接受答辩、电话答辩或提供单位证明等。在此基础上,评审委员会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赞成票超过出席会议的执行委员三分之二(不包括三分之二)的为通过。

3、评审会议结束后,将评审情况、通过评审人员花名册及电子材料报送省职称办,同时将通过评审人员的单位和姓名在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七个工作日。

三、评审结果公布及材料退回程序

1、根据省职称办公布的评审结果(以省人事厅发文为准),及时办妥各项后续工作(包括申报表盖章、办理资格证书等);

2、公告省人事厅公布结果;

初级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第2篇

(一)凡在广西的各律师事务所和其它律师执业机构从事律师工作的人员,符合律师系列相应级别申报条件者,均可按规定程序申报相应的律师专业技术资格。

(二)2010年12月31日以前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再评审专业技术资格(根据桂政发[]42号文件规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办理了延缓离退休手续者除外)。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离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今年仍可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三)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推荐、评审、重新确认专业技术资格,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职等问题,仍按《广西壮族自治区专业技术资格推荐评审认定暂行办法》(桂职办[]49号)执行。

二、评审时间安排

2010年10月为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准备和申报阶段,同时,也是各单位、各人事(职改)部门收集、审核、公示、审议、呈报材料阶段;
11月至12月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阶2011年1月至2月为高级职称审批公布阶段,中、初级职称审批公布应在2月底至3月初完成。根据审批权限,申报高级律师系列职称的人员和需要由广西律师系列高级律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代评的人员务必于2010年11月10日前把全部申报材料交到自治区司法厅律师管理处,过期不予受理。各市司法局律师管理科将《2010年度取得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统计表》电子版(电子信箱:)和纸质材料于2011年1月28日前报自治区司法厅律师管理处。

三、关于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问题

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仍按照《关于进一步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桂职改[]1号)、《关于调整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办法的通知》(桂职办[42号)、《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桂职办[]93号)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免试暂行规定》(桂职办[]4号)执行。

四、资格审批程序

申报一级律师专业技术资格的,经自治区职改办同意,委托自治区外有关高级评委会代评;
申报二级律师专业技术资格的,由广西律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报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区直律师事务所和区直单位其他律师执业机构的律师申报中、初级律师系列技术资格的,由广西律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代评,报自治区司法厅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同时报自治区职改办备案。各市律师事务所和其他律师执业机构的律师申报中、初级律师系列技术资格的,由各市律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报各市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同时报自治区司法厅职改办备案。不具备条件组建律师系列评委会的市,可经该市职改办批准同意并出具委托函,委托广西律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代评,报自治区司法厅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同时报自治区职改办备案。

五、关于职称评审条件和申报材料的要求

律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仍按照《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律师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的通知》(桂职办]122号)执行。

(一)评审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者需填交以下材料(复印件均要求与原件核对):

1、《专业技术资格申报人基本情况及评审登记表》(含电子版,A3纸打印);

2、《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表》一式3份(含电子版,16开约双面打印);

3、学历证书、现任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证书和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或者《外语和计算机免试或可不参加考试审批表》)各一式3份(按上述顺序分别粘贴在每份评审表的第1页与封面之间);

4、任现职以来公开发表的著作或论文各一式3份(均为复印件,要求装订成册并在封面附上目录,专著复印件要有专著封面、版权页、目录和相关内容;
论文或作品复印件要有相应报刊的报头或封面、目录及论文全文);

5、任现职以来的获奖证明,其它能够证明本人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的材料(需提交有理论分析的实例材料)各一式3份(均为复印件,按上述顺序装订成册,并在封面附上目录)。不具备条件组建律师系列评委会的市如需委托广西律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代评的人员除交上述1-5项材料外,另需增加如下材料:

1、由市职改办向自治区司法厅职改办出具的委托函一式1份。

2、由市职改办向自治区司法厅职改办出具对拟评人员的公示

结果情况说明材料。

(二)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需要提交的材料。

1、《专业技术资格申报人基本情况及评审登记表》(含电子版,A3纸打印);

2、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实行全程无纸化操作,申报人员通过互联网免费下载《广西壮族自治区职称信息化申报系统个人版》,自行填报相关电子表格并扫描(或用数码相机拍摄)录入相关附件材料(必须保证扫描的电子材料清晰可阅读),申报人对电子申报信息要认真填写,报送后一律不允许修改,同时将纸质材料送自治区司法厅律师管理处各一式3份。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称信息化申报系统个人版》可以从以下网站免费下载:

六、其他事宜。

以上未尽事宜,原则上参照2010年的做法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律师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及相关表格可以在广西律师协会网站上(律管通知栏内)下载,网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附件:

1、《专业技术资格申报人基本情况及评审登记表》

2、《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表》(初、中、转正定级)

初级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教师;
职业韧性;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32-0071-04

当前,高校教师普遍承担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多重任务,不断攀升的职业压力,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导致许多教师工作缺乏激情、成就感低落、幸福感下降,职业发展遭遇困境或危机。这种状况会影响到教师个体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会影响到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素质来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因而,教师的职业韧性日益受到关注。

一、概念界定

职业韧性(Career Resili-ence),又称职业弹性,它最早由London在其论文《职业动机理论》中提出。在London的职业动机理论中,职业韧性是一种个体特质,其含义为“在不乐观的环境中个体对职业破裂的反抗”[1]。Collard等认为职业韧性是职业自我依赖的结果,而职业自我依赖是指终身承诺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致力于积极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活和积极学习[2]。Ginny则认为,职业韧性是在持续变动的职业环境下保持可雇佣性的一种能力[3]。国内研究者李焕荣等认为,职业韧性是个体积极应对职业变更或职业变更倾向所带来的压力而拥有的一种心理特征和能力的总和[4]。职业韧性是一种动态、有延展性、可开发的心理能力或心理优势[5]。综合观点,本研究中将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界定为:教师在自身职业发展中面对各种职业压力或逆境时做出积极的调整和适应,且具有较强的从逆境中恢复并反弹至良好心理和工作状态的能力。

二、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样本来自广东省6所普通高校中从事一线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任教师。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512份,有效回收率56.89%。在问卷发放过程中,考虑了学科专业的不同分布,以确保本次调查问卷数据的有效性。其中,男性290人,女性222人;
已婚449人,未婚63人;
学历结构为本科20人,硕士57人,博士及在读435人;
职称分布为助教34人,讲师245人,副教授135人,教授98人;
年龄构成为30岁以下101人,31~45岁269人,46岁以上142人;
担任院/系主任或学科带头人等职务的86人,未担任任何职务的426人。

(二)研究工具

采用曹科岩等编制的《高校教师职业韧性问卷》对教师职业韧性进行测量。该问卷共计16个题目,包括职业愿景、持续学习、灵活应对、自我效能等4个因素,采用Likert5点量尺计分,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其中,职业愿景是指教师善于给自己设定有效的职业发展目标、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有着清晰的认识等;
持续学习是指教师通过进修、访学或研讨等途径不断提高自我,更新知识技能等;
灵活应对是指教师乐于接受新的任务、不会担心学校会对个人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等;
自我效能是指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充满信心、对职业发展中带来的变化能够从容应对等。各因素及总问卷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5、0.79、0.76、0.72、0.86。背景变量问卷包括教师的性别、婚姻、年龄、学历、职称及职务等。

(三)施测程序

正式调查问卷由各高校人事部门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协助完成,主要采用现场调查、委托施测或电子邮件三种形式。在调查对象填答问卷之前,研究者分别对其进行施测程序和指导语的相关说明,同时告知被试,调查结果完全保密,仅用于科学研究。

(四)数据处理

全部调查问卷回收后,根据问卷填答质量进行废卷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

三、调查结果

(一)高校教师职业韧性总体状况

由表1可知,高校教师职业韧性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均在3分(中值)以上。其中,平均分最高的维度是持续学习,最低的维度是灵活应对,排序依次为:持续学习>职业愿景>自我效能>灵活应对。

(二)高校教师职业韧性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检验

性别对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的影响。T检验的结果表明:男教师与女教师在职业韧性总体及职业愿景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见表2。

婚姻对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的影响。T检验的结果表明:已婚教师与未婚教师在职业韧性总体及其各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见表3。

年龄对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的影响。方差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阶段教师,在职业韧性总体及各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见表4。经事后比较分析发现,31~45岁教师的职业韧性显著高于46岁以上的教师,而30岁以下教师的职业韧性最低,但其在职业愿景维度上得分却高于46岁以上的教师。

职务对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的影响。T检验的结果表明:担任院/系主任或学科带头人等职务的教师,与普通教师在职业韧性总体及职业愿景、自我效能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且都达到显著水平,见表5。

职称对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的影响。方差检验结果表明:不同职称教师在职业韧性总体以及灵活应对、自我效能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且都达到显著水平,见表6。经事后比较分析发现,高级职称教师的职业韧性显著高于中级和初级职称教师,而中级与初级职称教师之间差异不显著。

四、讨论分析

(一)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的总体状况分析

研究发现,高校教师职业韧性发展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在持续学习维度上的得分最高。这主要是因为在实际工作中,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获得职业成功,高校教师不仅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还要通过培训、进修等途径来不断地汲取新知,更新技能,以便于更好地应对内外环境对自身职业带来的危机感。而高校教师职业韧性在灵活应对维度上得分略高于3分,这可能是由教师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相对于企业员工、医务工作者、警察、公务员等群体,高校教师除有寒暑假外,在工作时间上实行非坐班制,薪酬待遇稳定,这些无不让其他行业从业者所羡慕,而这种宽松舒适的工作条件则会导致高校教师应对工作变化的韧性减弱。

(二)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男教师在职业韧性总分及职业愿景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教师,这验证了London等的推论[6]。从心理特征来看,男教师倾向于解决复杂的问题,具有果断、顽强、勇敢等心理品质,属于“理智型”;
女教师倾向于解决简单的、规范化的问题,当面对困难或挫折时情绪波动会比较大,属于“情感型”[7]。因此,男教师在工作中面对挫折和压力时的应对力要明显优于女教师。另外,男性在工作中通常会被期望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以及获取更高的职业成就。这使得男教师在工作中要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制定发展目标,以便实现职业成功。

已婚教师职业韧性显著高于未婚教师。该结果与Greeff等提出的观点遥相呼应,即家人的关爱、鼓励和帮助可以使个体在压力或挫折面前变得更加坚强[8]。良好的婚姻状况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韧性,当他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压力时,可以从家人那里获得心理上的慰藉,消极情绪和负面行为能够及时得到有效化解。

就年龄因素来看,31~45岁教师的职业韧性高于46岁以上的教师,而46岁以上教师的职业韧性则高于30岁以下的教师。根据著名职业管理学家萨伯的生涯发展理论,25~30岁为尝试期,31~45岁为建立期,46岁以上则为维持期。31~45岁的教师正处于晋升和职称评聘的关键时期,因此干劲十足,勇于挑战教学科研上的难题,经验日渐丰富,阅历业绩优良,这一阶段也是教师事业上的黄金时期。46岁以上的教师事业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该阶段主要任务是维持既有的成就与社会地位,但随着工龄的增加,其教学理念、工作方式等被固化,灵活性、适应性等逐渐被削弱。30岁以下的教师刚步入职场,工作或生活上的压力接踵而来,内心又倾向于寻求职业及生活上的稳定,因而其职业韧性亟待提高。

职务与教师职业韧性数据表明,担任院/系主任或学科带头人等职务教师的职业韧性显著高于普通教师。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职业愿景和自我效能维度上。这可能是由于担任院/系主任或学科带头人等职务的教师多是高校教师群体中的骨干或精英,他们有着扎实的教学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教育教学成绩显著,科研成果突出,自身职业发展路径清晰。同时,在院/系工作或学科建设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因而其职业自我效能感较好。

职称与教师职业韧性数据表明,高级职称教师职业韧性高于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教师,而中级职称与初级职称教师之间差异不显著。特别是在灵活应对和自我效能维度上。究其原因可能是,中级、初级职称教师大都处于成长的适应和发展阶段,平时主要从事一些教学或科研辅助工作,工作较单一且相对固定,解决的问题相对容易些[9];
而高级职称教师经历多年的教学与研究实践,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的大多是前沿性和复杂性问题,其应对能力较强,因而,对于工作中的突况能从容应对,在困难面前呈现良好的职业韧性。

五、结论

高校教师职业韧性总体及其四个维度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男性教师职业韧性高于女性教师,已婚教师职业韧性高于未婚教师,31~45岁教师的职业韧性高于46岁以上和30岁以下的教师,担任院/系主任或学科带头人等职务教师的职业韧性高于普通教师,高级职称教师的职业韧性高于中级和初级职称教师。

参考文献:

[1]李霞,谢晋宇,张伶.职业韧性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7):1027-1036.

[2]Collard B, Epperheimer J W,Saign D. Career Resilience in a Changing Workplace[M]. Columbus, OH:
ERIC Clearinghouse on Adult, Career,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1996.

[3]Ginny H. Building Career Resilience:Should Employers Get Involved?[J].Human Resource, 2007(12):14-15.

[4]李焕荣,曾华.职业弹性的研究现状述评及展望[J].经济管理,2010(5):172-179.

[5]Fred Luthans,著.心理资本[M].李超平,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6]London M, Noe R A. London’s Career Motivation Theory:
An Update on Measurement and Research[J].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1997(1):61-80.

[7]李夏芳.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04-105.

初级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西北高校 阿拉伯语专业 师资 问卷调查

1.引言

我国西北地区是穆斯林的主要聚居区,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阿拉伯语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语言,穆斯林在接受伊斯兰文化教育的同时也伴随着阿拉伯语教育。阿拉伯语教育在西北地区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从明中叶胡登洲创办经堂教育,到20世纪初阿拉伯语新式学校,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经学院和高等院校,阿拉伯语教育的发展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当前西北地区开设阿拉伯语专业的高等院校有四所:西北民族大学、宁夏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分别于1996年、2002年、2005年、2006年相继开设阿拉伯语专业,已经具有一定的办学经验和办学规模。另有新疆大学和石河子大学于2013年开设了阿语专业并招生,因为是刚刚开办此专业,所以不作为此次本文的调查研究范围。

2.西北高校阿拉伯语师资状况的分析与讨论

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西北四所高校阿拉伯语专业的教师,总共44人。笔者于2013年6月中旬向四所高校阿语专业的教师发出调查问卷,除了青海民族大学的调查是委托调查联系人组织教师填写的电子版调查问卷外,其他三所高校的调查都是笔者亲自走访发放及回收问卷。截至7月中旬,笔者收到4所高校教师的有效答卷25份,笔者用SPSS19.0对所有答卷进行统计,在录入过程中发现部分答卷漏填了个别问题的答案,或者出现答案不清晰的情况,笔者将这类答案处理成缺失项。因此,在使用的数据中某些不同变量的总数会出现差别。以下笔者将对此次调查的师资状况进行分析和讨论。

2.1基本情况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中男性占调查总数的36%,女性占调查总数的64%。其中汉族占16%,回族占72%,撒拉族占4%,东乡族占4%,维吾尔族占4%。年龄结构上,20―30岁者占34.8%,31―40岁者占34.8%,41―50岁者占30.4%,年龄最大者48岁,最小者23岁,平均年龄为34.7岁,此项数据为有效百分比,漏填者2人。可见大多数西北高校阿语教师是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这与西北地区的民族区域特色是有关系的。师资队伍呈现出“女教师多”、“年轻教师多”的特点。调查对象中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分别为40%、28%和32%。学士学位获得者中,60%的教师是在国外获得的学位;
硕士学位获得者中,52.9%的教师是在国外获得的学位;
博士学位获得者中,50%的教师是在国外获得的学位。可见西北高校阿语教师海外留学经历还是很丰富的,但是师资队伍中本、硕多,博士少,在学历提升上还存在一定的缺口。在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中,学历是评职称、申报项目、获得进修机会的条件之一,学历低是职业发展的障碍。

2.2教学情况

从调查对象的教龄看,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占68%,6―10年者占24%,11―15年者占0%,16―20年者占8%。一些教师从学校毕业便直接走上讲台,承担教学任务。由于初任教师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所接受的学术训练不足以帮助他们成功转型为胜任的教师,部分年轻教师对教学理解还存在片面性。

2.2.1教学目标

调查结果表明,青年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有所偏差。一些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其次是听、读、译的能力,最后是写的能力。但是初级职称者对培养学生的读、写、译的能力的重视度远低于中、高级职称者,尤其是写的能力,只有38.5%的教师重视此能力的培养。对于主要担任基础阶段教学的初级职称者来说,该阶段教学除了突出和强化听、说技能训练外,也必须进行读、写训练。学生应通过听、读途径,逐步加大语言输入量,接触大量的、多种题材和体裁的语言材料,以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丰富词语积累,增强对语言规律的认识,加深对语言整体性的理解,为更有效、更自觉地进行语言实践,提高说、写的表达能力创造条件[1]。中级职称者在对学生进行读、写、译技能的培养上较初级职称者更重视,而高级职称者对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有最好的认识。

2.2.2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上,56%的教师支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68%的教师支持精讲多练;
44%的教师支持学生言语运用为主,教师言语输入为辅,这三个原则是外语教学过程中首选的基本原则。基础阶段的语言教学应该突出和强化听、说技能训练,但是赞同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初级职称者比例却低于中、高级职称者。可见主要担任基础阶段阿语的初级职称者对该阶段阿语教学的教学原则领悟得并不是很深。赞同精讲多练的教师百分比是最高的,而且职称越高,赞同的比例越高。中国高等学校阿拉伯语教学大纲的教学原则主张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成为教学实践的主体,但仍有24%的教师选择读写领先,听说跟上和教师言语输入为主,学生言语运用为辅,而且初级职称者中选择此项的比例较高,说明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得到一部分人的维护,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普及与推广上还不到位。

2.2.3课堂活动

根据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学习者在与同伴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并在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的引导和帮助下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就是影响学生学习水平和发展潜力的关键。笔者对教师课堂活动的考察是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的。从反馈情况看,教师精读课堂上安排最多的活动是,大多数(82.9%)学生选择单词、句型和课文的讲解,只有8.2%的学生选择了学生间进行口头练习或对话,其中低年级选择比例不如高年级。这说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言语运用为主的原则很难实施,还是以教师的语法翻译法为主,所谓交际法、听说法、视听法或综合法只是大部分教师认为较好的教学方法,但并不一定能真正实施。其原因可能有很多,譬如近年来西北高校增加阿拉伯语专业的招生数量,平行班增多或是班级人数增多,有的班级人数达30多人,再加上课堂上有教学进度要求,可能不宜采用交际法开展口语活动。

2.3科研情况

每一位学者为了在某一学科领域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平,不仅要通过学科培养证明自己具备从事学术职业的基本素质,而且要对学科体系作出贡献,并通过学者的物化的劳动形式――文本载体来体现[2]。所以科研是考察教师素质的另一方面。

2.3.1科研成果

调查结果表明,西北高校阿语教师的科研水平较不均衡,有两极分化的趋势。所有教师总数的方差和标准差分别达到135.827和11.654,而且调查对象中有10人(占调查对象的40%)没有发表过论文,发表最多者达到56篇,从而可以看出教师的科研水平相差很大,较不均衡。

2.3.2科研投入、科研中遇到的问题

阅读学术著作和刊物论文是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而西北高校阿语教师的教学任务偏重,投入科研文献阅读的时间是很少的。调查结果表明,没有一位教师每周的科研文献阅读时间达到14小时,16%的教师每周约10小时,20%的教师每周约6小时,40%的教师每周投入约2小时,24%的教师几乎没有投入时间阅读。对于不同职称的教师,每周的时间投入有很大差距,职称越高,每周的科研文献阅读的时间投入越多,投入相同时间的人数比例越高。中级职称者中71.4%每周能投入约2小时的时间阅读科研文献,14.3%能达到10小时,虽然绝大多数的中级职称者能够每周投入时间去阅读,但是投入的时间还是相对较少。

某些教师反映科研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资料匮乏,其中高级职称者认为资料匮乏为最大问题的比例高于初、中级职称者,高级职称者从事多年的科研工作,有了一定的科研成果,达到了一定的科研高度,想进一步地深入研究或提升科研高度,就面临资料不足的问题。而初、中级职称者认为无人指导和缺乏时间为最大问题的比例高于高级职称者,初级职称者常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没有什么科研经验,中级职称者的科研处于起步阶段,科研经验不足,他们的科研更需要有经验者的指导。而且教学工作量大给教师的科研带来困扰,调查数据表明,初级职称者周课时数平均为13节,中级职称者周课时数平均为15节,西北高校阿语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较大,对教学的投入多了必然会影响科研。通过对Pearson相关性的分析,我们发现教学工作量和科研成果之间是有负相关关系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459*(p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笔者在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过程中发现:目前西北高校阿语师资队伍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在教学和科研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有些方面仍有不足,如职称和学历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较重,科研水平发展不均衡;
教师的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
青年教师对教学和科研的认识尚显不足。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根据教师发展需求,推进针对性培训机制

西北高校阿语教师对于培训的渴求度是较高的,88%的调查对象表示工作以后仍有必要继续进修或深造,其中本科学历的教师对继续进修或深造的需求高于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初级职称者的需求高于中、高级职称者。不同类别教师的发展需求也不尽相同,数据显示,总体上,过半的教师继续深造的原因是出于提升专业技能,其次是改善教学方法,最后是提高学历。根据阿语教师的发展需求,学校及主管部门应该为教师开设带有针对性的进修课程,发展教师专业化能力的短期、强化、有主题的课程,让教师在研修班里合作交流,互动分享,体验实践,通过探究的方式达到学习效果。文秋芳学者对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联合成功举办的42期大型专题研修班调查研究发现:此类研修班时间短,成效高,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是提升在职教师专业能力的最佳形式之一。[3]

3.2建立与国内外同类学科交流沟通机制

问卷调查过程中,有45.8%的教师反映存在与外界联系少,缺少专家指导这种情况。从教师的基本情况看出,我国西北高校阿语教师的海外留学经历很丰富。应当充分利用海外留学机会,与国外院校沟通交流,向国外学者、专家请教探讨,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材建设,充实文献资料,解决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资料匮乏的困境,为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信息保障。除了可以与国外院校沟通交流外,西北高校还可以与北京、上海等阿拉伯语专业办学经验丰富的高校交流沟通,如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分别于1946年、1954年、1960年、1961年开设阿拉伯语专业,办学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师资水平、专业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已经成熟。西北高校的阿语教师可以前往访学,如果条件允许则可以邀请北京、上海各高校的专家到西北各高校,与各位青年教师进行面对面的现场指导。

4.结语

西北高校在建立阿拉伯语专业学科点后,要重视后续的学科点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既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又扩充师资队伍,既培训专业技能,又改善教学方法,确保阿语教学更好地进行。随着国家“向西开放”战略的出台、银川成为中阿博览会的永久主办地、宁夏大学成功获批教育部国家阿拉伯研究中心培育基地,西北地区正致力于培养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开放合作的人才,只有阿语教学的师资水平得到发展,阿语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对发展地区经济,实施开发大西北战略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基础阿拉伯语教学大纲研订组,高级阿拉伯语教学大纲研订组.高等学校阿拉伯语教学大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7.

初级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

分类号 B849:C93

1 问题的提出

工作满意度研究自Hoppock的经典研究发表以来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体对工作及所从事的职业、工作条件与状况的一种总体的、带有情绪解释的感受与看法。本文把“教师工作满意度”定义为教师对其工作、工作条件以及工作状况的一种总体的、带有情绪解释的感受和情感反应。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所涉及的因素非常多,除了性别、年龄、文化、工龄、行业、工种、婚姻等人口变量外,还涉及到组织规模、组织气氛、领导行为、职业声望、工作压力、人格特质等环境及心理因素。冯伯麟采用因素分析法发现了领导行为对教师工作满意度中的自我实现、领导关系和工资收入等因素影响显著。陈伟旗的研究发现。中学教师对同事关系和社会认可感到满意,对领导与管理、工作成就、工作条件、福利、工作压力、教育的社会环境等方面满意度不高。Diekmann等人研究表明,工作环境的程序公正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工作满意度。Liu Xiaofeng等人通过多层次分析美国全国教育统计中心1999-2001年国家调查的数据发现,教师最不满意的是工作条件和报酬,同时性别、教学经验和职业声望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显著。Skaalvik等人调查了挪威中小学的563名教师。结果发现,学校对于教师的监督支持、工作压力、与家长的关系和自我实现的行为对于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减少教师职业倦怠有重要作用。Rebora的研究表明学校在领导管理和工作条件方面的改善和教师进修机会的增加使美国学校教师工作满意度上升。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人际关系、领导的态度、行为和教师的自我提升等。本文将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维度界定在工作环境、报酬、人际关系、领导管理、进修及工作压力6个方面,分别讨论不同类型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在这6个维度上的差异。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对象

从天津市市内6区、郊县的市属重点中学、区属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中抽取12所学校的328名初中教师组成样本,剔除无效答卷后有效个体为302名,有效率达92.07%。其中男教师占28.47%,女教师占71.53%;
30岁以下教师占40.40%,31~40岁教师占38.08%,41岁以上教师占21.52%:专科学历教师占9.93%,本科学历教师占85.43%。研究生学历教师占4.64%;
中学高级教师占25.17%。中学一级教师占38.42%。中学二级教师占36.41%;
文科教师占50.66%。理科教师占49.34%;
七年级教师占28.48%,八年级教师占46.35%,九年级教师占25.17%;
市属重点中学教师占34.43%,区属重点中学教师占35.43%,普通中学教师占30.1%:市内6区教师占69.87%,郊县教师占30.13%。

2.2调查工具

自编“初中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包括6个维度:工作环境、报酬、人际关系、领导管理、进修和工作压力,项目总数为40。分类变量是: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任教科目、任教年级、任教学校类型及学校所在区域等。问卷的Spearman-Brown修正折半信度为0.9227。

各维度间的相关介于0.28-0.43之间,呈现中低程度相关:各维度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介于0.76-0.87之间,呈现较高程度相关。说明本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

本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赋分。其中1表示“非常不符”,2表示“不符合”,3表示“说不清”,4表示“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对于负向计分的项目得分进行反转。得分越高,则工作满意度越高,反之则越低。无效问卷的筛选遵循以下原则:①整份问卷答案呈规则做答的,如同一性做答、有规律的波浪形做答等;
②整份问卷漏答或修改做答项目数≥3。问卷的施测采用直接发放的团体测验形式。

2.3 调查数据的处理

首先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类、整理和审核,所得数据用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

3 结果

表1是对样本测量结果的描述统计资料,给出了天津市初中教师的各类群体的满意度总分和6个维度得分的平均数及标准差。

3,1 性别差异

初中教师满意度总分(F(1,300)=13.094,P

3.2 年龄差异

初中教师的满意度总分(F(2,299)=22.631.p

3.3 学历差异

不同学历教师在报酬(F(2,299)=4.198,p

3.4 职称差异

不同职称教师在领导管理方面的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2,299)=17.735,p

重比较(LSD)发现,中学高级教师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职称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中学二级教师。

3.5任教科目差异

不同科目初中教师在报酬方面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F(1,300)=17.685,p

3.6 任教年级差异

初中教师的满意度总分(F(2,299)=5.192,p

3.7 学校类型差异

不同类型学校的初中教师在工作环境(F(2,299)=6.358,p

3,8 学校区域差异

不同区域初中教师的满意度总分(F(1,300)=25,604。p

4 讨论

4.1 满意度总分方面

教师工作满意度性别差异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不存在性别差异。其理由是我国所实行的男女平等政策长期有效地执行,传统的女性角色定位已经淡化。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存在性别差异。本研究的结果与后者一致,女性教师的满意度总分显著高于男性教师,这可能与男性和女性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点有关。很多男教师认为以教师为职业并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满意度总分。

对于年龄因素,现有研究对年龄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结论不一致。张忠山通过年龄分组后进行统计检验,发现年龄与满意度呈“U”形关系。孙汉银等人、申艳娥等人的研究认为,教师的总体工作满意度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基本上呈现“J”形关系,他们认为这与老教师有更多教学经验,更能顺利处理各种教学困境有关。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初中教师的满意度总分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整体的就业压力,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还具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和较高的职业声望,青年教师进入教师这个队伍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另一方面,与教师管理政策有关,天津市现行的中学教师职称系列只有中学二级、一级和高级,教师转正后就是二级职称,但是高级职称名额有限,晋升的难度很大。这些因素导致年龄大的老师出现了“天花板效应”,进而导致满意度总分低下。

不同年级教师的满意度总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八年级教师的满意度总分最高,而且与其他年级相比有显著差异,九年级教师的满意度总分最低,这与刘磊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九年级教师工作量很大,面临着更多的升学压力,因而九年级教师的满意度总分最低。

4.2 报酬维度

初中教师报酬维度的满意度在性别、年龄、学历、任教科目、学校类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初中教师对报酬的满意程度不高主要体现在男教师、31~40岁的教师以及理科教师群体中。报酬维度的满意度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中青年教师和男教师比其他教师肩负着更多的家庭责任,他们对于经济收入的要求更高,因此报酬的不均衡容易使他们产生不满意感。尽管近年来教师的工资在持续上涨,但教师对此的满意度并没有提高,因为教师的收入和付出的劳动相比不能令教师满意。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他职业的高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教师的报酬维度的满意度。类似的研究结果也出现在Liu Xiaofeng等人旧对美国1999-2001年调查数据分析中,虽然美国与中国的国情不同,但是对美国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教师最不满意的因素之一也是报酬。

4.3 进修维度

初中教师的进修维度的满意度在性别、学历、学校类型和所在区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教师对进修的满意度显著高于男教师,可能缘于男女不同的社会期望。高学历教师的进修维度满意度显著低于低学历的教师,市重点中学教师的进修维度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学校的教师。

基础教育的改革需要教师增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普遍有较强的进修愿望。但本次调查表明,初中教师的进修维度的满意度相对偏低,尤其是郊县和普通中学的教师。由于资源有限,获得培训和进修的机会较少:同时学历较高的教师的进修维度的满意度也偏低,这是由于他们的学历起点比较高,因此对培训和进修的水平要求较高,但现存教育体制的缺陷使得教育培训不能够满足他们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因此存在着满意度较低的情况。应进一步完善教师进修提高的制度,鼓励教师定期脱产或在职进修,通过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让教师实现自己的价值。在鼓励教师职业发展的同时,还应拓宽教师的职业选择机会,给有志有才的教师提供到各级教育行政机关甚至文化科技部门供职的机会,以利于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和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4.4 工作压力维度

初中教师对工作压力维度的满意度在年龄、任教年级、学校类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近年来,中学教师对考试分数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学生,这主要源于社会、家长和学校给教师的压力,而各种义务教育改革与实验也不断对教师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压力和要求在客观上都使初中教师不堪重负,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被调查的302名初中教师总体感觉工作压力偏大,尤其是在郊县的初中,很多教师同时担任三个年级的任课教师,工作强度和压力较大,同时升学的压力也使教师感到疲惫不堪。在工作压力方面的满意度还存在着明显的年龄差异,中年教师由于承担着赡养父母、抚育子女的责任,更加感觉到繁重的工作压力,有时甚至难以应对繁重的教学工作,对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倦怠。九年级教师由于承受着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因此他们对工作压力的满意度最低。另外,在参加调查的91名市属重点中学教师普遍对工作压力的满意度偏低,其原因在于社会、家长对这样的学校培养的学生给与了更高的期望。王毓等人的调查报告显示,近半数教师感到工作压力较大,而且多数教师没有学会积极应对压力的方式。教师获取压力管理知识的途径很有限,学校领导对缓解教师职业压力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工作压力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尤其是主管部门的重视。

推荐访问:工程师 职称论文 五篇 初级工程师职称论文【五篇】 初级工程师职称论文(精选5篇) 初级工程师论文范文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