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五篇】【精选推荐】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五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7-10 11:4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党和国家历来都非常重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并出台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十二五”规划等诸多政策文件。党的十报告更是具体提出到2020年要达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的宏伟目标。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乡义务教育论文【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五篇】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义务教育;
均等化;
泰尔指数

党和国家历来都非常重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并出台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十二五”规划等诸多政策文件。党的十报告更是具体提出到2020年要达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的宏伟目标。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领域之一的义务教育,由于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教育制度影响,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与城市义务教育质量存在一定的差距,致使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严重失衡。

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二元结构”提出的发展新思维,使城乡结合起来,共同发展。近些年来,城乡一体化被不断推进,并取得了积极进展。本文采用泰尔指数对2007―2012年东部地区各省份的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进行分析,探索这些年来我国在义务教育均等化领域的成效,为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目标提供建议。

一、城乡一体化与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研究与实践

国外对城乡一体化的研究较早,而且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较典型的是马克思的城乡融合理论。但是,由于国外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数量远远高于农村人口数量,因此,国外有关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研究比较有限,有的理论主要是从教育公平展开的,其中比较经典的就是科尔曼的教育平等理论、麦克马洪的教育公平三类型说、胡森的教育平等三阶段论。此外,各国政府为实现教育均等化,还开展了多种实践举措,主要表现为通过立法保证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资金的投入,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权和实现教育券制度。

上述表明,国外关于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研究较多,但直接关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义务教务均等化的研究并不多,有的成果大多是从公平正义方面研究教育公平问题,没人融入城乡一体化的背景情况。

我国对城乡一体化中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的20世纪90年代之后,尚处初级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城乡义务教育中存在的不均等现象、原因以及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方面。如鲍传友①(2005)指出,造成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校政策等制度根源。石绍宾②(2008)指出通过建立“以中央为主”的新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来解决城乡教育差异问题。陈冲③(2011)从制度保障角度提出了通过拓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渠道、改善义务教育资源分配格局、消除户籍制度等建议。

上述研究为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实现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政策建议,但目前国内学者对城乡教育均等化的研究及对策多从宏观层面探讨,从区域及具体省份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指标说明

1.研究方法

目前,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实证研究常用泰尔指数法、基尼系数法、变异系数法、综合评价法和因素分析法④。以上这些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提供比较科学的参考结果,但已有的研究往往都使用单一的变量进行分析,即在一次研究中要么从地域差别入手,要么从城乡差别入手,这就很难准确反映出一个区域内城乡均等化水平的差异或城乡均等化水平在区域间的差异。

由于泰尔指数具有可分解性,不仅能反映整体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还能进一步按区域或城乡进行分解,反映区域―城乡两维指标的均等化水平,所以本文采用泰尔指数进行区域―城乡的双变量分析,以得出更具参考价值的结论和建议。

区域―城乡的双变量泰尔指数计算模型如下:

式中,N={1,2,……n}为东部地区小学生的人群向量,X={x1, x2, ……xn}为相应的教育经费投入,按城乡或区域将人群N分为m个组,每组相应的教育投入为Xk,`X与`Xk为相应的教育经费均值,nk为每组的人口数;
每组再按区域或城乡再次分为p个组,nki为k组下细分的第i组人口数,`Xki为对应的教育投入均值。

2.数据指标

教育均等化一般我们常从教育机会均等、过程均等和结果均等三个方面进行衡量,其中查尔斯・赫梅尔、指出教育机会均等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最关心的”。因此,本文将对教育机会均等进行分析,并且采用多数学者常用的教育经费投入均等指标来衡量。

义务教育包括初中和小学两个阶段,因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在小学阶段存在的问题更为显著,故研究中仅对小学义务教育的教育经费收入进行分析,研究集中在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的10个省、直辖市,时间跨度为2006―2011年,原始数据均来自《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7―2012年)。

三、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双变量泰尔指数及分解

1.城乡维度优先的双变量分析

按城乡维度对东部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收入进行分组,其不均等分为城乡之间不均等(即组间不均等)、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不均等(即组内不均等),将对应年份数据代入上述计算模型,得到2006―2011年东部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的泰尔及其构成数据,具体如表1所示,为使分析更为直观,将城市泰尔指数、农村泰尔指数及总泰尔指数绘制图一。

由图一可清楚的看到,东部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总泰尔指数逐年下降,表明东部地区义务教育教育经费收入的总差距缩小了,且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每年都较前一年有所改善,均等化程度呈现出向越来越好方向发展的趋势,其中2006年到2008年总T值下降明显,说明此期间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取得卓有成效的效果。

再从城市和农村的泰尔指数来看,农村T值一直高于城市T值,说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在城市的差异要远远低于农村,由这一现象可推测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越发达,教育教育均等化的程度越高,差距也就越小,并且这也正好验证了现实的实际情况;
其次,城市泰尔指数与农村泰尔指数这些年来,两者出现了相反的发展趋势,即农村T值在逐年下降,城市T值逐年上升,并且两者间的差值越来越小,说明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大力推动,此前被城乡二元结构分隔的这种差距正在缩小,证明了城乡一体化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实际效益。再从表1的组间贡献率和组内贡献率来看,八成以上的贡献率来自组内差异,即城市内部、农村内部的差异,城乡间的差异较低,说明东部地区义务教育均等化的主要问题不是在于城乡间这种差异,而是在于城市、农村在各省之间差异较大。

2.区域维度优先的双变量分析

通过城乡维度优先的双变量分析,我们得到了东部地区城乡之间、城市内部与农村内部的不均等情况,但无法进一步了解东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在各省市之间及省市之内的不均等情况,故对东部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收入采取区域优先的双变量分析,得到表2所示数据,并以此数据绘制了图二、图三,以便更清晰的了解发展趋势。

由表1和图二可知,东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的总泰尔的趋势与此前分析一样,此次就不再说明。组内T值一直低于组间T值,且组间贡献率占到6成以上,并且占比还逐年增长,说明东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各省在城市、农村间的差距,反而东部整体城市与农村间的差距相较不太显著,这个结论也验证了此前按城乡维度优先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再进一步来看,从2006年开始,组内T值一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区域,并且数据也越来越接近0,说明东部各省份内部在城市、农村间的差距在缩小,而且均等化水平越来越高。组间T值的表现分成了2截,先是从2006―2008年表现为逐年下降,即各省市之间的差距也在缩小,但到2009年,组间T值又回到最开始的状况,再次拉开了各省市之间的差距,并在此后3年基本维持不变的状态,这可能与各省市出台的义务教育政策有关,使得省市差距表现显著。

上述分析均表明东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各省市间差异不同,并且从图3中我们可以更清晰的看到这一现象。由图3可知,东部地区各省市的泰尔指数总体趋势都呈下降状态,其中海南、浙江、山东、天津地区的泰尔指数接近于0,表明此4省市的义务教育均等化程度相对较高。但是,上海、江苏地区的泰尔指数相对较高,且与其他省市也差距较大,远高于其他地区,这一现象解释了此前推断东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差异来自省市间差异的结论。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通过对东部地区2006―2011年的教育经费数据利用双变量泰尔指数研究东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差异,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收入的总差距已大大缩小,并且每年都在进一步缩小,说明从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较好推动了中国城乡基础教育的均等化发展。城乡维度优先的双变量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城乡间的义务教育差异较低,但东部地区在城市内部、农村内部的差异较为显著。此外,从区域维度优先的双变量分析也表明,东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各省在城市、农村间的差距,反而东部整体城市与农村间的差距相较不太显著。

2.建议

缩小地区间和城乡间义务教务均等化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对于我国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⑥。在中央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的推动下,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实现了快速增长,城乡间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已大大缩小,但各省份间的差距仍较为显著,未来需进一步缩小地区间的差异。

(1)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由义务教育均等化泰尔指数的测算和分析发现,我国东部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均等的构成上,城乡间的差异不到二成,八成以上的差异主要来自各省间在城镇和农村内部的不均等引起。因此,缩小各省在城乡义务教务的不均等现状,应为落后省份给予相应的政策保障,通过相应的财政、经济发展等政策扶持,使教育经费更多地向教育薄弱地区和学校倾斜,加强薄弱地区的教育和学校建设,缩小省份间的差距。实施以上这一系列具有战略性的政策,将带来多重的均等化功效,受益的并不局限在义务教育这一领域,而是有益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整体实现。

(2)加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建设。从上述研究可知,东部地区在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配置上这些年来所制定的标准的确缩小了城乡差距,但整体而言,农村的不均等程度仍落后于城镇,说明此前的一些资源配置仍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建议应树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制定城乡无差别、区域统一的教育资源配置标准,从教育经费到学校设施、教学设备、班级编制、师资配备等方面都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以统一的规格保证区域内各省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从而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实行区域、城乡的义务教育均等化。

(3)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城乡差距首先体现为经济上的差距,所以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应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实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从而为城乡教育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和资源储备。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首先需要将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统一的规划发展,使城乡协调发展。其次,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带动农村的发展,促使城乡结合共同发展经济。第三,完善户籍制度改革, 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从管理体制上破除二元结构,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引文注释

①鲍传友.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政策审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②石绍宾.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③陈冲.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制度保障[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3).

④冯海波,陈旭佳.公共医疗卫生支出财政均等化水平的实证考察[J].财贸经济,2009(11).

⑤查尔斯・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⑥姜鑫,罗佳.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现状及对策[J].经济论坛,2012(5).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机制”政策;
城乡;
义务教育;
财政资源;
均衡配置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1)05-0044-09

一、引言

由于历史、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的原因,在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进程中,公共教育资源在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社会不同群体间的配置并不均衡,影响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为此,我国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中一项重要的政策是2005年年末国务院下达的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后文简称“新机制”政策),该政策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适当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该政策从2006年农村中小学春季学期开学起在西部实施,2007年扩展到全国。

“新机制”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问题,巩固“普九”成果。同时其依据现实国情设计的“分地区、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实施方案,也兼顾了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目标。截至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表明“新机制”政策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但鲜有实证研究评估“新机制”政策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试图分析“新机制”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讨论其政策效果,期望能为我国政府制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

随着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的日益凸显,许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本研究着重关注“新机制”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张力和李孔珍通过对全国2001~2006年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经费变化情况分析,发现“新机制”政策缩小了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范先佐和付卫东通过对中西部部分县市的调研,发现“新机制”政策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缩小了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薛海平和王蓉运用2006年、2007年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东、中部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和教师资源配置非常不均衡,但在2007年春季学期实施“新机制”政策后,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有了明显缩小。孙志军、杜育红、李婷婷基于2004~2006年广西、湖北、浙江三个省的学校和县级层面的数据,对“新机制”政策的增量效果和分配效果进行经济计量分析发现,改革提高了义务教育经费中来自财政拨款部分资金的水平和分配的公平程度,改革前获得财政拨款资金较少的学校在改革后财政拨款明显增长,然而改革对于经费总量都没有产生明显的效果。研究还显示,改革对财政投入的增量效果在原来经济水平低、财政能力低、区域面积大的县效果更好。

概括说来,目前我国学者关于“新机制”政策对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影响的实证研究比较缺乏,许多研究表明“新机制”政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问题,但鲜有实证研究评估“新机制”政策的实施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已有的几项研究也不够系统和深入,没有全面、深入评估“新机制”政策对全国、区域间、县域间三个层面的城乡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此外,以往的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在指标的选取上,或从教育经费收入的维度,或从教育经费支出的维度展开分析,而教育经费由收入和支出两部分构成,有必要从这两个维度展开考察。因此,本研究将从教育收入和支出两个维度,全面分析“新机制”政策对全国、区域间和县域间的城乡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

三、数据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2006年、2007年中国东部浙江、山东,中部河南、湖南和西部甘肃、贵州六省县级义务教育经费统计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基尼系数对其进行全国、区域间、县域间三个层面的分析。在指标方面,教育经费由收入和支出两部分构成,由于现有数据比较全面,本研究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维度全面进行考量。本研究将教育收入细分为教育总收入(由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构成)、预算内收入(主要包括教育事业费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基建拨款、其他经费拨款)、预算外收入(主要包括教育费附加征收,集、捐资助学收入,勤工俭学收入和学杂费等)三个具体指标,其中预算内收入为政府的财政拨款,可以测量出政府投入在整个义务教育投入中所占的比重。而将教育支出细分为教育总支出(由事业性经费支出和基建支出构成)、事业性经费支出(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部分支出)、基建支出三个具体指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西部是从2006年开始实施“新机制”政策,东、中部是从2007年开始实施“新机制”政策,但由于本研究的数据样本大部分来自于东、中部地区学校,为了方便比较分析,本研究统一以2006年、2007年作为“新机制”政策改革前后两年,这并不会对研究结论造成较大影响。

四、“新机制”政策对全国义务教育财政

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影响分析

(一)“新机制”政策对全国小学财政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影响

通过对小学教育收入和支出经费各项指标的城乡差距比较(见表1、图1),可看出:

第一,2007年,小学的收入指标中,生均教育总收入城市高于农村,生均预算内收入农村明显高于城市,生预算外收入城市明显高于农村。从2006年到2007年小学教育收入经费指标城乡差距的变化趋势来看,生均教育总收入的城乡差距略微缩小,生均预算内收入农村高于城市的幅度更大,生均预算外收入的城乡差距明显拉大。

第二,2007年,小学的支出指标中,生均教育总支出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城市均明显高于农村。生均基建支出城市略微高于农村。从2006年到2007年小学教育支出指标城乡变化趋势来看,生均教育总支出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城乡差距均明显拉大,生均基建支出这一指标城乡差距略微扩大,变化不明显。

(二)“新机制”政策对全国初中财政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影响

通过对初中教育收入和支出经费各项指标的

城乡差距比较(见表2、图2),可以看出:

第一,2007年,初中的收入指标中,生均教育总收入和生均预算外收入城市明显高于农村,生均预算内收入一项,城市略微高于农村。2007年较2006年,初中生均教育总收入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生均预算内收入从农村略高于城市变为城市略高于农村,生均预算外收入城乡差距有所缩小。

第二,2007年,初中的支出指标中,初中生均教育总支出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城市均明显高于农村,生均基建支出城市略高于农村。2007年较2006年,生均教育总支出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的城乡差距略为拉大,生均基建支出的城乡差距略为缩小。

五、“新机制”政策对区域间义务教育

财政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影响分析

(一)“新机制”政策对区域间小学财政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影响分析

1.小学生均教育总收入

(1)2007年,东部小学生均教育总收入城市明显高于农村,西部次之,中部城市略高于农村。(2)2007年较2006年,东、中、西部小学生均教育总收入城乡差距均有所拉大(见表3)。

2.小学生均预算内收入

(1)2007年,东、中部小学生均预算内收入,农村明显高于城市;
西部,城市略微高于农村。(2)2007年较2006年,东、中部生均预算内收入农村高于城市这一趋势更为明显,西部由农村略高于城市转变为城市略高于农村(见表4)。

3.小学生均预算外收入

(1)2007年,东部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外收入远远低于城市,中部农村明显低于城市,西部农村略高于城市。(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小学生均预算外收入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中部由农村略微高于城市转变为城市明显高于农村,西部仍然是农村略高于城市,城乡差距变化不大(见表5)。

4.小学生均教育总支出

(1)2007年,东、中、西部小学生均教育总支出城市均高于农村,中部城乡差额最大,其次为东部,西部差额最小。(2)2007年较2006年,东、中、西部城乡差距均有所拉大,中部城乡差距大幅拉大(见表6)。

5.小学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

(1)2007年,东、中、西部小学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城市均高于农村,中部城乡差额最大。(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城乡差距明显拉大,中部城乡差距大幅拉大,西部城乡差距略为拉大(见表7)。

6.小学生均基建支出

(1)2007年,东、中部小学生均基建支出城市均高于农村;
西部农村略高于城市。(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城乡差距有所缩小,中部由农村高于城市转变为城市高于农村,西部农村仍然高于城市,但幅度有所减小(见表8)。

(二)“新机制”政策对区域间初中财政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影响分析

1.初中生均教育总收入

(1)2007年,东、中、西部初中生均教育总收入城市均大幅高于农村。(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初中生均教育总收入的城乡差距有所缩小,中、西部城乡差距均有所扩大,中部尤为明显(见表9)。

2.初中生均预算内收入

(1)2007年,东部初中生均预算内收入城市略高于农村,中、西部初中生均预算内收入城市均明显高于农村,西部城乡差距大于中部。(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初中生均预算内城乡差距由农村高于城市变为城市略高于农村,中部初中生均预算内收入由农村高于城市变为城市高于农村,西部城市仍然高于农村,城乡差距有所拉大。(见表10)

3.初中生均预算外收入

(1)2007年,东部初中生均预算外收入城市远高于农村,中、西部初中生均预算外收入城市明显高于农村。(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中部略为缩小,西部有所扩大(见表11)。

4.初中生均教育总支出

(1)2007年,东、中、西部初中生均教育总支出城市均明显高于农村。(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城乡差距有所缩小,中、西部城乡差距有所扩大(见表12)。

5.初中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

(1)2007年,东、中、西部初中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城市均明显高于农村。(2)2007年较2006年,东、中、西部城乡差距都有所扩大,中部最明显,东部次之,西部变化幅度最小(见表13)。

6.初中生均基建支出

(1)2007年,东、中、西部初中生均基建支出城市均高于农村。城乡差距不大。(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中部也有所缩小,西部由农村高于城市转变为城市高于农村(见表14)。

六、“新机制”政策对县域间义务

教育财政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分析

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设计的判断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基尼系数就越小,反之,基尼系数就越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目前,基尼系数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对教育公平程度的测量,本研究将运用这一指标来衡量我国义务教育县域问财政资源城乡配置的均衡程度。借鉴收入分配指标的基尼系数划分思想,本研究将2006年、2007年各项指标的所有县域城镇及农村教育经费数据按从低到高划分为10个组,分别计算得出各项指标的基尼系数。这些指标基尼系数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县域间义务教育阶段城乡财政资源配置的均衡程度。

2007年,小学生均预算内收入基尼系数在0.2到0.3之间,表明县域间小学阶段的生均预算内收入分配处于比较平均的状态,初中的生均预算内收入基尼系数处于0.3到0.4之间,表明县域间初中阶段的生均预算内收入分配相对合理;
县域间小学和初中的生均教育总收入基尼系数也均处在0.3到0.4之间的相对合理状态;
小学和初中的生均预算外收入基尼系数均大于0.6,表明县域间义务教育阶段预算外收入差距悬殊。2007年较之2006年,除生均预算外收入外,各项收入指标的基尼系数均有所缩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学的生均预算内收入基尼系数由2006年的相对合理状态转变为2007年的比较平均状态。

2007年,县域间生均教育总支出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小学和初中均处在0.3到0.4之间的相对合理状态。2007年较之2006年,县域间小学的生均教育总支出基尼系数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基尼系数略微扩大,县域间初中的生均教育总支出基尼系数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基尼系数有所缩小,但变化都没有超出0.3到O.4的相对合理状态的范围(见表15,图3)。

七、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农村义务教育

经费保障“新机制”政策虽没有改变义务教育阶段城乡间学校教育财政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现状,但在缩小城乡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政资源配置差距方面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来说,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1.2007年义务教育阶段全国城乡间学校各项生均教育经费指标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来说,2007年,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学校生均预算内收入均低于农村学校,其原因可能与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义务教育投入上向农村学校倾斜政策有关;
城市学校其它各项生均教育经费指标(生均教育总收入、生均预算外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生均基建经费支出)均明显高于农村学校。

2.全国城乡小学生均教育总收入差距在“新机制”改革后有所缩小,城乡初中生均教育总收入、生均基建经费支出的差距在“新机制”改革后也有明显缩小。然而,全国城乡小学生均预算内收入、生均预算外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则在“新机制”改革后明显扩大,城乡初中生均预算内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的差距在“新机制”改革后也有所扩大,其原因可能在于尽管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上述指标在“新机制”改革后增幅较大,但城市学校上述指标在“新机制”改革后增幅更大。

3.2007年区域间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各项生均教育经费指标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来说,除东、中部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收入明显高于城市小学外,各区域城市学校其它各项生均教育经费指标(生均教育总收入、生均预算外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生均基建经费支出)均明显高于农村学校。东部初中生均教育总收入、生均预算外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基建支出城乡差距均有所缩小,而中、西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教育总收入、生均教育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城乡差距在“新机制”政策实施后均有所拉大,其原因可能在于尽管中央政府在“新机制”改革中努力缩小不同区域间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投入差距,但由于不同区域间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投入上差距的继续拉大,进而导致了区域间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生均教育总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差距在“新机制”政策实施后仍扩大。

4.2007年,义务教育阶段县域间除生均预算外收入外其它各项生均教育经费指标城乡差距较小,其原因可能在于“新机制”政策以及更早以前实施的“两免一补”政策对那些教育经费投入和支出水平较低的地区和学校最为有利,这部分地区和学校得到了更多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从而缩小了与其它地区和学校的经费差距,该解释得到了孙志军、杜育红和李婷婷研究结论的支持。义务教育阶段县域间除生均预算外收入外其它各项生均教育经费指标城乡差距在“新机制”政策实施后有所缩小。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及讨论,本研究提出如下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以完善“新机制”政策,从而促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政资源均衡配置,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需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金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政资源均衡配置。本研究的分析发现,“新机制”政策通过大力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为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平等化效果,城乡小学生均教育总收入差距在“新机制”政策实施后有所缩小,城乡初中生均总教育收入、生均基建经费支出的差距在“新机制”政策实施后有明显缩小。虽然城乡学校上述指标差距仍然明显,但是如果没有“新机制”政策,城乡学校上述指标的差距会更大,因此该政策取得了部分成效。然而,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预算内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等差距在“新机制”政策实施后有所扩大,表明政府在解决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经费投入差距方面还需继续努力。因此,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金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政资源均衡配置。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教育;
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015-04

一、引言

美国城市理论家芒福德基于城市发展的角度,曾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
城与乡,同等重要;
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要想区域或国家平衡发展,就不能任由城乡间自由两极分化,而是要正确引导,合理制定制度,重建城乡间的平衡。

民生问题是“十”重要议题之一,而教育是民生之源,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促进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是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教育服务是一种国家行为,有着基础性、平等性、免费化等表征;
而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教育也有着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人口基数大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导致我国人均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影响到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层面的非均衡化造成了城乡间文化发展政策失衡、文化投资失衡、城乡居民收入失衡以及体制失衡。[1]浙江省政府作为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责任主体和动力主体,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保障制度的提出,督促政府要不断加强对教育产业的转移支付,更加注重教育的公平性,推动地区间、城乡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拓宽教育投资渠道,统筹和分配教育资源。从宏观角度看,教育均等化是受教育权力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宏观经济和社会需求都对其有深刻影响。从中观层面上看,是区域、城乡、学校和各种软硬件之间的统筹和协调。而微观上则涉及到教育观念、培养模式、人事管理制度和教育结果均等化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课题组于2012年7-8月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实证调研,通过填写问卷的形式,侧重观察浙江省各大地区城乡教育质量、发展水平、教育管理模式以及政府在民生保障教育制度方面的各种政策。本调查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浙江省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困境和瓶颈,找出主要矛盾。由于杭州、湖州、宁波、嘉兴四大地区城乡一体化水平一直处于浙江省前列,因此调查主要集中于四地展开,开展浙江省城乡一体化民生教育研究。

二、浙江省城乡民生保障的教育问题

(一)户籍制度造成入学难,义务教育体制尚待完善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也显现出一系列的民生问题。其中户籍制度造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难问题是许多重点问题之一。没有城市户籍,农村孩子几乎无法跟随父母在城市就学。即使能够入学,往往需要交纳昂贵的借读费。

“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2]义务教育是教育之基础,在社会个体人格形成期和急速发展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虽然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然而经济发展高水平与教育发展滞后造成很多劳动力并没有完成我国规定的九年义务制教育,流动儿童更是面临入学机会不均等等教育非均衡化问题。[3]在教育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基础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如教育模式过于单一。枯燥单一的教学形式不仅会降低青少年对知识的渴求度、思维发散能力,也潜在地提高了辍学率。教育资源分配也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向教学质量更好的学校集中,使得乡镇学校教学效率低下,教育公平性逐渐缺失,而随之形成了严重的学生择校、择班问题。

(二)基础教育费用庞杂

教育费用庞杂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是公立学校,家长在缴付孩子学费时,也会面对较多的杂费、书本费、借读费,甚至是补课费、资料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而寄宿制学校更会面对住宿费、伙食费等,私立学校更甚之。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生均支出的总体差距在不断扩大,1997年全国小学教育支出扩大显著。[4]1997-2007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普通小学、普通初中及全国基础教育事业经费配置差异较大。[5]调查研究过程中,很多家长表示,子女教育所需费用已经成为他们家庭日常开销中最大一个负担。教育费用庞杂问题,亟待解决。

(三)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经济水平导致各地区的人受教育水平以及对教育本身的认识千差万别,中国的教育水平太不平衡。近年来,浙江省积极开展高校扩招,从源头上致力于提高民众教育水平,但综合全国来看,严格的说不能算高水平。

按照有关类别分组,被调查者基本教育情况如表1所示。

(四)职前教育意识淡薄

职前教育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个板块。这种教育相较于普通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更加现实化,更加具有实际操作性,更接近社会。调查发现,浙江省城乡居民职前教育的意识普遍较为淡薄,接受过专业职前教育或培训的人仅占到受访群众的35.9%,只进行简单培训的群众占32.3%,剩余的31.8%均表示自己是自学或没有培训。(见表2)

(五)招生制度不完善

青少年升学过程中,必须参加国家或地区的统一招生考试,同时很多学校也设立自己的第二次招生考试,以划分学生的重点或非重点班别。正是这种非公平性的划分,人为地将原本就并不充足的教育资源再进行分层,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加重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严重阻碍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公平化、均衡化。教育机会应向所有合乎条件的人开放,而且是应该建立在后天基础之上,即任何人通过努力均能得到。[6]

要想恢复教育的公平性,首先就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招生制度,坚持以受教育者为出发点和关注点。[7]破除原有的按分划班制度,以保证每个进入学校的学生有着相同的教育起点,均衡地享有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

(六)师资管理不成熟

师资是教育体系中关键部分之一,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师资配置的不均衡是教育公平中的最大障碍,[8]积极进行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刻不容缓。[9]目前浙江省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造成了优秀的师资力量容易从非城市地区流入城市地区;
城乡教师之间交流匮乏;
教师队伍缺少定期培训和学习
城乡教师及教职工间薪酬差异较大等诸多问题。由于自身职业发展、薪酬以及就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群体形成了一种“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流动现象,长此以往,城乡间,名校与非名校间教育资源水平差距逐渐扩大。缺乏对教师的定期学习培训及城乡教师间的交流,一方面减缓了整体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增长速率,降低了教育先进性,另一方面阻止了农村教师的学习进步。

三、浙江城乡民生保障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教育观念滞后

长期存在于我国的城乡二元制度,不仅分流了城乡两个主体的经济发展,也分流了其教育发展。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城乡间依然存在巨大差异,非城市地区在物质基础、人力资源、经济环境等方面普遍落后于城市地区,物质的落后使得该地区人们教育观念的落后。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通常更偏向单纯劳动收入,这种出卖劳动力的活动并不需要过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不需要更高水平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居民自身及其子女的教育水平都会偏低,而受教育机会也较城市居民更少。从长期角度看,教育对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人在未来具有更强经济能力的可能性更大。若是对基础教育不重视,继而无法完成一些更高层次的教育,那么个人的发展会受到限制,受限的经济水平又会继续造成下一代的教育水平低下。总而言之,只有改变了全省民生教育观念,才有可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发展,缩小浙江省城乡差距。

(二)政府对教育方面的转移支付力度不够

浙江省城乡间义务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存在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财政分权对教育均等化的影响。[10]其中人均财政收入的影响最大,[11]而政府的财政投入是教育稳定长期发展的基础。以生均教育费用指标为例,政府财政对城市学校的支持远远大于农村,2001年城市小学初中的是农村的1.7倍,生预算内公共经费则分别是农村的3.4倍和3.2倍。[12]近年来,浙江省财政支出中教育总支出一直稳步增加,同时教育带动的科学技术以及文化体育与传媒方面的支出也在同步上升(表3)。

政府对教育部门的转移支付可以保证教育的资源、质量、效率和公平性。从表3可知,浙江在教育方面投入的资金每年都有所增加,但教育支出占全省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总体上处于缩减的态势。我国正处于科技兴国,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浙江省只有不断加大对教育部门转移支付的规模,才能保障和满足全省教育资源的充足,确保教育公平性,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

(三)终身教育意识不足

根据调查发现,很多受教育水平低者,在青少年时期接受过教育之后,便不再接受任何教育。一方面表现为不参加培训学习;
一方面表现为未曾试图通过参加成人教育方式学习新知识;
同时还表现为平时购买阅读报章书籍量少。表4为浙江省各级成人教育基本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成人中等学历教育和初等教育由于需求原本就较少,处在一个相对较稳定的状态,而近年来,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这两个比较重要的成人教育部分的毕业人数和在校人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这也表现出社会群体,特别是青少年阶段学历较低的人群,对成人教育的忽视,继而忽略了终身教育的问题。教育是终身化的,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所需人才的素质也日益提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人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四、浙江省城乡教育一体化保障制度的构建

教育一体化和教育公平化是浙江省推进城乡一体化民生保障工作的基础,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长久动力。教育是强国之道,科技是兴国之策。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城乡也逐渐向一体化发展,使得浙江省将教育一体化、均等化作为民生工作重点。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教育发展的主题,是从资源上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公平、公正地享受优质教育,确保每一所学校都能得到较好发展。[13]浙江虽为经济大省,但在教育均等化方面还未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因此,为了达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均等性,我们要不断推出各种政策,调节各方面资源,改变教育发展格局,就要从教育经费投入、招生制度改善、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教育观念改变等多方面入手,打破桎梏,全面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保证浙江省平均教育水平的提高。

(一)破除二元户籍,完善教育制度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从新中国建立伊始便开始实行,其最初目的是为了辅助完成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所谓的资源配置涉及到了民生的教育、住房、就业、食品等各个方面。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二元户籍制度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辅助作用,产生了许多弊端。

特别在教育方面,浙江省的二元户籍制度造成农村户籍学生就学难、入学贵的问题,同时也造成了浙江省教育资源无法均等分配。由于二元户籍制度在我国根深蒂固的历史基础,以及连同户口涉及到的一些土地、计划生育等问题,浙江省无法实现较短时间内消除二元制度,但是弱化其影响是很有必要的。从教育角度看,弱化户籍在各方面的制约,将其渐渐淡化出历史舞台,是真正实现浙江省教育均等化的重要一步。

(二)提高教育转移支付,减少居民教育负担

义务教育由政府兴办,其经费有政府公共经费承担,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是教育机会均等的最根本财政要求,[14]也是被教育经济学理论以及各国证明了的最能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做法。[15]只有通过浙江省政府的转移支付,增加教育的投资,才能最直接、高效地维护地区教育稳定,促进教育发展。大力发展教育,是政府为国家准备后续人才的长线投资,只有用教育带动科技,用科技拉动经济,国家才能真正兴旺。

为解决义务教育方面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浙江省已在全省推行实施了《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新条例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不收取任何学费、杂费、借读费、书本费。新条列的推行,标志着法律将维护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它将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均衡发展,保障义务教育投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使得基础教育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完善,促进基础教育发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三)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效率

影响基础教育资源均等化的主要因素是宏观经济和社会需求。[16-17]从宏观角度看,经济发展没有达到一定的层次,无论是有形物质还是无形服务都会处在匮乏的状态。当资源处于一个匮乏状态下时,谈论其均等化,几乎不存在实质意义。而从社会需求角度看,当社会需求强烈时,资源的均等化尤为重要,只有配置均等才能保证社会公平;
反之,即使不对资源进行人为配置,人们也会感觉它处在一个均等化的状态。教育资源作为众多社会资源的一个类别,其道理亦是如此。

浙江省整合教育资源要从优胜劣汰、政府主导、制定法律手段等多方面进行。教育作为一种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有政府主导其资源整合能够保证其作为公共产品的特性。为了提高教育的效率,需要优胜劣汰,采用淘汰、合并等手段,对教育资源进行一些选择,能促进教育系统整体向优良方向发展。另外,制定教育类法律,从内容上看包括:教育经费原则、经费来源和筹措、经费的分配和使用等。[18]

(四)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提高教育者素质

浙江省在推行教育一体化过程中,需要完善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制度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提高教师及教职工薪资水平,这样既能解决教师队伍的后顾之忧,也能吸引更多的后备力量注入教师队伍。二是建立健全教师流动的体制,鼓励和推动优秀教师在一定范围内合理流动,鼓励名师、优秀教师、特级教师跨学校教课;
反对优秀的教师资源单向地向城市、名校流动。三是加强城市教师与乡村教师,名校教师与一般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这样的交流能帮助其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五)引入国外先进经验,促进科教水平

目前,发展基础教育的做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实行学区制管理的美国模式;
另一种是将所有的学校都归于某一级次的政府直接管理,而不论其坐落在城市或者乡村,法国和韩国就属于这种模式。[19]浙江省普遍采用了学区模式,来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划分。

其次,针对政府对教育部门转移支付不足问题,浙江省亦可学习美国等教育先进国家的方法,通过社会途径拓宽教育融资渠道。例如,收纳校友捐款,设立校友奖学金等。通过社会层面的帮助,得到部分资金,用以改善教育条件。

最后,许多教育发达的国家都会采用一些法律手段来保证、巩固教育的发展,如美国的宪法性教育经费法,日本的教育基本法,英国的教育经费改革法,还有法国等国的教育经费专项法等。[19]

(六)摒弃滞后观念,重视全民教育

农村地区在物质基础、人力资源、经济环境等方面普遍落后于城市地区,物质的落后使得该地区人们教育观念的落后,这是人们的普遍共识,即使在经济水平较高的浙江地区也不例外。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通常更偏向单纯劳动收入,而这种出卖劳动力的活动并不需要过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不需要年限更长的教育,于是农村居民在思想上逐渐将教育放在了次重要的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身及其子女的教育水平都会偏低,而受教育机会也较城市居民更少。这种思想上的桎梏和陈旧滞后的观念必须被打破。教育是一种面对全社会群体的公平的服务,客观上不因为其受众的户籍种类而产生不同,因此,社会群体,特别是农村户籍的群体必须排除主观的消极思想,在教育上积极向上。

(七)接受职前培训,掌握科学技能

职前培训虽看似无关紧要,但实则这个教育过程,不但可以掌握一些科学技能,提高综合竞争力;
还可以帮助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浙江省大力发展巩固义务教育,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基础上,还应为中间人群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之掌握一定技能,全面提高浙江省人口教育水平和素质。

五、结论与讨论

教育一体化和教育公平化是浙江省推进城乡一体化民生保障工作的基础,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长久动力。但是,我国固有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造成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其壁垒依然在束缚着教育公平的推行,城乡教育水平在质量、规模、效率、环境等多方面存在严重差异,主要体现在二元户籍制度造成城乡不同户籍学生入学受到区别待遇、基础教育阶段费用区别、城乡间教育水平差距巨大、成人教育受重视度不同、招生制度科学性不同、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成熟度等方面。这种差异限制了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阻碍了城乡一体化推进。教育是兴国之本,科技乃发展之基。教育问题在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效应,教育能为经济腾飞提供更直接有力的动力,能提高人口素质,能提升国家国际形象。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制定出规范、实用的教育框架结构、完善教育制度,给国之少年提供一个基础教育的平等机会,给国之青年打造一个深造和职前教育的平台,给国之老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休闲氛围。浙江省要想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就要改变教育发展格局,就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完善招生制度、加强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及改变教育观念等多方面入手,打破桎梏,全面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跃新.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浙江城乡文化发展[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2):111-114.

[2]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 刘 思.试论教育机会均等化——以诚实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为例[J].理论观察,2011(5):117-118.

[4] 钟宇平,雷万鹏.公平视野下中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J].教育与经济,2002(1):1-7.

[5] 李晓嘉,刘 鹏.财政支出视角下的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研究[J].财经科学,2009(11):110-116.

[6] 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 冯 博.城乡教育一体化与和谐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08 (2):126-127.

[8] 周 晔,张海燕.均衡师资配置 促进教育公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28-30.

[9] 朱云福,郭云凤.“名校托管、一校两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助器[J].教育行政管理(中小学管理),2010(12):30-32.

[10] 孙蚌珠,陈雪娟,余向华.论财政分权背景下义务教育地区差异与财政责任的再配置[J].税务与经济,2009(3):23-32.

[11] 潘天舒.我国县级义务教育投资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0(4):36-44.

[12] 石绍宾.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研究[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8.

[13] 陆 峰.城乡统筹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去义务教育成效均衡工作探析[J].基础教育参考,2008(8):67-68.

[14] 谢荣国,陈湘枝.教育公平与社会长治久安论析——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机会均等”为视角[J].新余学院学报,2011(6):67-71.

[15] 林勇明.外国促进基础教育公平性与卫生资源配置均等化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06(23):35-36.

[16] 李 力.社会需求——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切入点[J].高等理科教育,2003(12):25-27.

[17] 何莎莎,张 煜.论市场经济运行中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兼论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J].科教文汇,2007(7):3.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湖北省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截止2006年青壮年文盲降至61万人,非文盲率为98.42%。与此对应全省15周岁人口中99.26%的人完成了初级教育,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也达到了96.14%。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起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而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受制于教育均等化程度的高低。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带来的问题也不可忽视。

教育均等化指的是教育资源(教育经费、享受群体、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等) 在全社会得到了合理公平配置。本文通过实证的计量分析1998-2007年湖北省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现状。

二、 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研究教育均等化问题有部分文献采用教育基尼系数的定量分析。解垩(2004)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用2000年各地区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作为被解释变量, 教育基尼系数、人均GDP、城乡收入比等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建立了回归模型, 对中国地区教育差距进行了分析。安晓敏、任永泽、田里(2007)用教育基尼系数作为测度指标,从区域间义务教育经费配置和城乡经费配置两个角度对我国义务教育经费配置公平性进行了研究。孙百才(2009)基于教育基尼系数测度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基础教育服务,测定不同地区或不同家庭所得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程度。崔惠玉、刘国辉(2010)基于辽宁省1987-2007年的数据测算出基尼系数,评价了辽宁省20年义务教育均等化情况。吕炜、刘国辉(2010)测算了全国31个省市区教育基尼系数,并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因素。

通过文献回顾和梳理可见,大多数文献仅仅局限于对测算出来的结果做一个简单的定性分析,对造成这种变化的相关原因却很少有人进行研究。也有部分进行了计量实证分析,但将评价教育服务均等化投入、产出、效果的解释变量在同一个模型中进行分析,本文认为有不妥之处。

三、 研究模型、变量描述和数据说明

(一) 湖北教育基尼系数测算方法

教育基尼系数的基本思想与收入基尼系数一致,教育基尼系数越大说明教育服务不均等情况越严重。本文在计算教育基尼系数的时候,采用改进后的基尼系数测算公式( Thomas、Wang和Fan,2000),数学表达式为:

(1)

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解析以上基尼系数公式,可得到具体的教育基尼系数公式的展开过程,如下所示:

Edugini=1/e[ p2 ( y2 - y1 ) p1 + p3 ( y3 - y1 ) p1 + p3 ( y3 - y2 ) p2 + p4 ( y4 - y1 ) p1 + p4 ( y4 - y2 ) p2 +p4 ( y4 - y3 ) p3 + p5 ( y5 - y1 ) p1 + p5 ( y5 - y2 ) p2 + p5 ( y5 - y3 ) p3 + p5 ( y5 - y4 ) p4 ] (2)

其中,p1是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的比例;
p2是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
p3是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
p4是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
p5是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y1是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的受教育年限;
y2是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的受教育年限;
y3是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的受教育年限;
y4是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的受教育年限;
y5 是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的受教育年限。按照中国通常的教育年限设置,y1=0;
y2=6;
y3=9;
y4=12。

(二) 变量选取和模型构建

1、教育基尼系数:我们用Thomas提出的直接计算教育基尼系数的方法计算出湖北1998-2007年各年的教育基尼系数,教育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教育资源分配越不均等;
反之,则表示越均等。

2、教育投入指标:从教育投入方面考虑,用预算内教育经费与预算内财政支出的比值(jyzc)来表示教育财政投入的程度。本文认为教育财政支出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进而影响一个地区的教育均等化程度。

3、城乡差距指标――城乡收入比:城乡收入比(cxb)是指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城乡收入比是衡量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指标。因此本文选取城乡收入比作为教育过程不均等的一个影响指标,认为城乡收入差距将会影响和制约教育均等化程度的大小。

4、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受教育年限(year)可以衡量教育投入的产出。受教育年限较低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农村,而城镇人口受教育年限的趋同化,使得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从一定程度上能够衡量教育投入产出的均等化效果。

基于对上面变量的分析,本文以教育基尼系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得到回归模型如下:

模型一:(3)

模型二:

(4)

其中,Edugini为教育基尼系数,cxb为城乡收入比,jyzc为预算内教育经费占本年度财政支出的比例,year为人均受教育年限, 为不能自变量解释的部分。模型一主要从城乡收入差距来解释对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模型二主要从教育经费投入的角度来解释对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影响。

(三) 数据来源

以数据可获得性为前提,本文选取湖北省1998-2007共10个时间样本。根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和《湖北统计年鉴》中的受教育程度分布状况来计算教育基尼系数。城乡收入比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数据来自《湖北统计年鉴》。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年度财政支出的数据来自1999-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表。

表11998-2007年湖北省

教育基尼系数和人均受教育年限

表2湖北省1998-2007年

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

四、实证检验与结果

由于受数据数量的限制,鉴于平稳性检验可能失效,根据数据的图表统计可以看出,平稳性较好,因此直接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对两个模型进行回归后发现存在都异方差性,分别以w=1/resid为权数对模型进行修正得,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城乡收入不均等、教育投入和资源配置不均等都对教育服务不均等有着显著的影响。第二,湖北省教育经费支出占预算内财政支出比重的回归系数为正,表明湖北省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会提高教育服务的非均等化。第三,城乡收入比的回归系数为正,与定性分析的结论相吻合。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导致教育基尼系数越大,教育越不均等。

五、 研究结论和建议

在教育资源和经费的投入分配方面,要加大对教育的稳定投入,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将教育资源和经费向农村和偏远贫困地区倾斜。逐步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也是促进均等化的重要方式,而提高人均教育年限的重点更是应该放在农村地区人才的培养。在教育资源和经费的投入分配方面要重点关注义务教育的投入,要适应财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 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合理确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最低标准,建立起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出制度和贫困学生资助制度。此外,还要加强农村教师业务培训,保障农村教师的合法权益,按时发放工资,提高福利水平,在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同时使他们能安心执教于农村。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县域城乡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目前来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力量配置不均

高等教育大众化为义务教育储备了大量教师,而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待遇的持续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教师行列,长期以来农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局面大有改观。城乡教育师资力量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质量上。首先,城乡教师学历上存在差异。我国教师法规定,小学教师应具备中专及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应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近年来得益于大规模的函授教育、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教育形式,城乡教师的学历基本达标了,据统计“2007年全国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1%和97.2%,其中农村小学、初中分别达到98.7%和96%,基本达到和接近国家规定标准”嘲。然而面对这组可观的数据,欣喜之余我们还必须清醒认识到,由于培训质量、考试腐败等原因,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并没有随着学历的提高而相应改进。除此之外,农村教师学历起点水平也普遍低于城市教师。虽然就个体而言,学历起点高并不意味着教学能力强,学历起点未必和教学水平呈正相关,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整体上来说,学历起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其次,城乡教师年龄结构上存在差异。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阳新县王英镇希望小学校长王月娥用当地流传的顺口溜反映了师资问题: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对大多数学校来说,这句话有些言过其实。但在一些偏远艰苦的山区中小学,老教师的比例居高不下也是确实。再次,在城乡教师职称结构方面存在差异。据统计,“2007年,全国小学中高级职务教师比例为48.2%,城市高于农村9.5个百分点以上,全国初中中高级职务教师所占比例为48.7%,城市高于农村19.2个百分点”I31。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在学历起点、年龄和职称结构等方面的差距必然导致教学水平上的差异,而教学水平的差异最终将体现在教学质量上。城乡学校师资力量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城乡学校在教育质量上的巨大差异。

2、城乡学校办学条件有差距

义务教育办学条件通常是指学校的教学场地、教学仪器设备等硬件方面的条件。自从新《义务教育法》以及“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教育投入的持续增长,通过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方式,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有了极大保障和改善。但是和城市学校相比仍有距离。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和图书配备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

3、外部环境和学习氛围不同

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整体不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水平相对不足,其家庭教育能力普遍较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学习也是一个学习者个体和环境相互的作用的过程。农村相对闭塞的信息环境和落后的文化氛围或多或少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开拓和见识的增长,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一些不利作用。

二、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

1、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造成农村义务教育先天不足20世纪5O年代我国逐渐形成了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国社会分成了截然对立的城乡两级。“长期以来,在城市二元结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国家的公共政策优先满足甚至只反映和体系城里人的利益”[4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导致了城乡二元教育体制的形成,“重城轻乡”的价值取向和“先城后乡”的发展战略渗透到教育领域,无论是教育经费的统筹、师资的分配还是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目标的确立都以城市为中心。1986年我国实施了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城乡儿童有相同的教育权利和义务。但1986年9月11日颁发的《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2条规定“城镇,凡国家举办的中小学新建、扩建校舍所需的投资,按学校隶属关系,列入主管部门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予以照顾。农村中小学校舍投资,以乡村自筹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28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城市教师住房的建设、租赁、出售实行优先、优惠。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裸的歧视和忽视使得农村义务教育自存在的那一天起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2、政府公共职能缺位导致城乡义务教育后天失调义务教育首先是政府的义务。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该文件规定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并明确指出“县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提出“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6年9月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除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外,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由此可见,县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无旁贷的法定权责主体。长期以来教育主管部门执行的是一种“重点扶持”“城市优先”的战略。城里的学校往往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而农村学校则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教育经费先往城里投,优秀教师先往城里放,甚至至今居然还存在以奖励的方式把优秀教师调入城市,把不够努力的教师贬到乡村作为惩罚的现象。一批批“重点学校”、“示范性学校”拔地而起成了政府展示政绩的窗口。由于政府没有切实履行责任导致了义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失衡,可以说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3、监督考核机制缺失导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动力不足目前,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未能建立问责、评估和考核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没有纳入政府官员的绩效考核体系之中,因此,对于农村教育领导们往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政府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激励不足。

4、农民民利意识的淡薄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失衡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以及生活的贫困,生存成了农民的中心问题,广大农民为生计所困无暇且无心关注教育。当自身利益和权利被侵犯被剥夺时,他们往往因无力抗争而忍气吞声。农民民利意识的淡薄和文化教育的低下,致使农民争取平等教育权利的认知和抗争不够,维护自身利益的愿望和能力不强,城乡义务教育长期差异发展的态势没有得到及时制止和遏制。

三、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

2008年秋全国城乡义务教育真正实现全免费。教育权利和义务平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目前我们应该在如何向城乡孩子提供同质教育这个核tl,问题上进行深入思考。

1、农村城市化是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基础

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就是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如果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一致或者相当,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便指日可待。在已有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反复强调农村教师待遇低下使得农村地区无法吸引优秀教师长期任教。笔者想特别指出的是,实际上教育管理权限上升到县以后,农村教师工资拖欠问题基本解决。广东省政府办公厅于2008年9月了《广东省解决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工作方案》,2009年起在广东省全面启动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和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大体相当、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城镇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大体相当的“两相当”工作。绝大部分县市基本实现了城乡统一工资标准,有些地区还在此基础上给农村教师发放了山区补贴或者交通补贴,甚至个别县市个别农村学校由于“地广人多”,收入渠道多样,教师福利比城市中小学更加丰厚。但遗憾且奇怪的是,“同工同酬”、“大体相当”、“额外补贴”都未能阻挡农村教师千方百计进城的强劲步伐,农村优秀教师往城市涌进、小城市优秀教师向大城市流动,这在全国依然是一个十分普遍与显著的现象。广大教师不能在农村安居乐业,除了受经济待遇制约之外,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农村地区地理环境的偏远和闭塞、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严重匮乏、思想观念的封建落后,使得广大教师望而生畏,工资和福利只是农村教师离开的部分原因。因此,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绝不是简单地加大教育投入就能自动解决的问题。“只有实现了农村城市化,农民居民和城市市民一样富裕,农村生活和城市生活一样便利,甚至乡村比城市更有吸引力的时候,教育人力资源的流动才会具有自发的合理性和现实可行性。”[51否则,城乡差别明显背景下的教师轮岗、下乡支教等都只能起到“应急”的作用,教育均衡很大程度上只是行政高压下带有强迫性的“被均衡”。同样农村城市化也是提高家长教育重视水平和教育能力、改善农村文化氛围、增强农民民利意识的最有效手段。因此,离开农村城市化这个现实基础,就不会有县域城乡义务教育真正的均衡。

2、教师轮岗是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尝试

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多,办学条件的不均衡通过建设标准化学校这个措施在短期内是可以解决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依然在“教师”。农村优秀教师往城市涌进,小城市优秀教师向大城市流动,这种“人往高处走”的非正常师资单向流动趋势是市场自由选择的必然结果。要扭转这一状况,光靠市场自发的调节作用是不行的,还需要政府采取行政手段。近年来,迫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强烈呼声而出台的“教师轮岗制”备受青睐和推崇。在我国教师轮岗作为一种崭新的制度,目前并没有成熟的方案可以参考,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照,需要各个地方“摸石头过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虽然教师轮岗不可避免会给部分教师及教师家庭带来不便,比如住房、搬家和分居,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无论市场经济多发达,社会多市侩多功利,教师永远是一个讲求奉献的职业,均衡发展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观,一个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必须信仰这个理念、具备乐意为农村学校服务的精神。要实现县域义务教育的实质均衡,通过轮岗推进教师合理流动已经迫不可待,势在必行。

3、强化政府责任是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

教育是政府最重要的公共服务领域。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方针。邓小平同志说过,“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不仅要抓,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61。城乡义务教育的失衡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当前教育改革的呼声很高,但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问题上,目前我们最迫切的需求不是改革,而应该是落实,即政府和相关人员必须将已有的教育政策和法规真真正正落到实处,这就必须将推进公共服务均衡化的理念转化为行动,落实到实践中。“我国的行政体制本质上还是集权体制,地方各级政府在某种意义上仅仅是中央政府不同层级的人,处在从基层到中央的行政体系的不同节点上,下级政府主要对上级政府负责”r7】。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政府在义务教育这个公共服务领域的职能缺位问题,上级政府可通过政治激励机制,即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促使地方政府调整支出结构,切实承担起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主体责任,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到实处。

推荐访问:义务教育 城乡 论文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五篇】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精选5篇) 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状况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