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学历史论文【五篇】

中学历史论文【五篇】

时间:2023-07-09 11:5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因此,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基本特征是历史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与高中生在心理发展上有很大差异。从学习积极性方面看,初中生的学习需要除了认知的需要外,主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历史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中学历史论文【五篇】

中学历史论文范文第1篇

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因此,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基本特征是历史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与高中生在心理发展上有很大差异。从学习积极性方面看,初中生的学习需要除了认知的需要外,主要是附属的需要,高中生除了认知需要外,主要是自我提高的需要;
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偏重于直接兴趣、广阔兴趣,主要处于有趣和乐趣水平,而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偏重于间接兴趣、中心兴趣,主要处于乐趣和志趣水平;
初中生的学习动机主要表现为近景性动机、外部动机,而高中生的学习动机主要表现为远景性动机、内部动机;
高中生的学习态度更趋于自主、自觉。从认知结构方面看,相比初中生而言,高中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持久,观察比较全面、深刻、精确,思维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想象更具有创造性,记忆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加牢固。从学习基础方面看,高中生较之初中生,生活体验更丰富,历史知识存量更大,初始学习能力更强。因此,在选择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时,既要以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依据,又要以他们的认知结构特征为依据,还要考虑他们的学习基础。比如同样讲“秦朝的统一”这一课,给初中生讲述的内容主要有战国七雄的名称、秦朝统一的时间、秦朝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等;
对于高中生,不仅要讲述这些简单的知识点,还要讲解秦朝统一的原因、意义等更深刻的知识。

二、中学学生历史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指历史教学内容准确,无科学性错误,这是由历史教学的科学性原则决定的。科学性是中学学生历史教学内容选择的首要条件,教师必须提供给学生科学而不是错误的历史知识。它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等符合国家标准。二是历史时间、历史地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要符合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是错误的、歪曲的,更不是虚构的,要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历史知识。三是历史规律、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评价等历史观点必须是得到史学界公认的、比较普遍一致的,而不能是个人随心所欲的观点。正如李景旺书中所言:“我们所传授给学生的历史知识并非是过去发生的一切历史现象,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经过选择、分析并作出正确解释和说明的那一部分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所以,还必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2.系统性原则

这是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这种课程内容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是由历史学科知识的结构性、逻辑性特征决定的。它要求选择的历史教学内容保持历史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能反映历史学科的基本轮廓。因此,中学学生历史教学内容至少应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史等八部分内容。当然,还可以安排地方史作为选学内容,其中各部分内容包括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内容。

3.基础性原则

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的具体体现之一,是由中学教育的基础性质和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决定的。它包括两方面意思:一方面要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生活体验、知识存量、起始能力、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选择历史科学中难度不大、通俗易懂的知识,不选那些太深太难的历史内容。另一方面要根据中学学生历史教育的目的,选择历史科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如中国近代史中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内容。不选那些过偏过细的内容,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些历史人物的生平介绍,平型关大捷、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战役的详细经过。

4.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是指教师选择的历史教学内容要点要覆盖教材内容的要点,可以增加,但不能有所遗漏。例如在讲“洋务运动”这一课时,教材中有两个标题:“自强”与“求富”;
洋务运动的评价。若教师选择的历史教学内容要点为:洋务运动的兴起;
洋务运动的内容;
洋务运动的评价。这就符合一致性原则,因为它不仅包括教材知识点,还进行适度拓展。但如果教师只选择“洋务运动的内容”这一知识点,遗漏教材知识点,就没有和教材保持一致。

5.丰富性原则

中学历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历史 三维目标 教学

三维目标是感知历史、学习历史、理解评价历史的有机结合,是由浅入深,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只有落实“三维目标”,才能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呢?

1、知识与能力: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称之为“双基”。

学科基础知识——指各个学科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该学科所特有的基本事实、概念、规律、规则、原理、定理等。

学科基本技能——指各学科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该学科所特有的操作技能。

知识和技能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把“知识与技能”列在三维目标的第一维,既肯定了“双基”本身半个世纪以来在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也是肯定了“双基”现在乃至今后在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中仍应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过程——指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主实践的过程。包括:文本的认知发展过程;
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
强化思维训练,提高思维品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
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的过程;
情感体验的内化升华过程。

方法——指学生在动态的、开放的思维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掌握目标达成时的最好方法。

过程与方法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过程中常常蕴含着一定的方法,一定的方法也只能体现在一定的过程之中,并通过一定的过程掌握一定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是从广义而言的,是指人的心理素质,包括动机、兴趣、感情、意志乃至品格、个性等在内的心理特征,即非智力因素。它所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

态度——是指最根本的态度,是对人生的态度,涵盖了一个人对方方面面的正确态度,社会责任。包含着德育的全部内容。

价值观——指一个人一生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价值定位,也就是生活理想,人生目的,亦即通常所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1、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教师必须改变旧有的过于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把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密切地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

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提出的“黑猫白猫论”也告诉我们,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在教学方法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学情分析,从学生实际出发,必须选择科学化、合理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达到课堂教学的最高效。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不是排斥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因此,在教学方式设计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以及自身素质等综合因素,实事求是、科学地取舍各种教学方法,而不能一味地求“标新立异”,走入“什么都搞‘探究’,否定接受式和观察、模仿学习;
不顾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储备,也没有具体目标,彻底放开,让学生凭空想象,无据辩论”的形式主义的怪圈。

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方式,是达到学习目标的重要前提。因此,课程目标特别强调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在这方面,课程目标特别提倡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如:开展课堂讨论与辩论;
举办历史故事会、演讲会、讲座等;
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与访谈;
进行历史考察;
仿制历史文物;
鉴赏历史文物;
采访历史见证人;
编演历史剧;
编辑、出版历史板报、刊物;
举办历史专题展览;
拟写历史论文、札记、社区史、家庭史等;
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
搜集各种历史材料;
制作、填写历史图表和年表;
学唱历史歌曲等。

学习历史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包括:记忆、听说、阅读、观察、练习、写作、参观、表演、欣赏、研究、总结、评论、创作、讨论、调查、游戏、收集资料、制作图表、社会活动、辩论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结构程序、不同的遵循原则、不同的呈现方式和不同的获取手段。但无论怎样,历史方法的掌握都要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完成。历史学习的许多特有的方法,带有技能性质的,如阅读历史读物,识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其他带有综合性的方法,如搜集与整理材料的方法,运用历史的

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方法、迁移的方法等。历史课程目标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这表明,新课程不仅关注历史学习的结果,更关注这种结果是如何获得的。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把“以教论学”,转变为“以学论教”。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并以好的教学方法推进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注意以下几点。

①善于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

②善于从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提出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中学历史论文范文第3篇

(一)什么是课程教学设计

一个优质的课堂的前提应该是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将学习和教学的理论知识转换成课堂上的教学目标、难重点、教学流程、教学评价和反思等环节的具体计划上,进而创设出有效、高质的课堂。那么,一门学科的知识更应该有一个完善的课程教学设计思路。课程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是教学过程得以有序进行的保证,它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为目的,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为宗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可见,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环节很重要的一环,教学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而学科课程设计是否合理也直接决定着学生们的接受程度,因此,一定要注重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

(二)课程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

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第一,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三维教学目标位基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细致认真的观察学生情况,从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发现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课程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对待。比如,同样学习双十二事件,初中和高中的侧重点就应该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统筹规划,从实处着笔。

第三,要仔细深入的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重要知识体系,如在实际课堂上可以根据需要收集整合文字、图片等教学资源,通过教材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充分为实际教学服务。

第四,要让具体的课程教学设计有可操作性,要结合目前的教师课堂教学现状,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他们的优势,处理好课程内容,才能够及时弥补课程教学设计上的不足,进而形成独特的教学设计思路。

二、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研究

(一)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研究现状

近年来,历史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现今的历史课程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弊端,如课程目标过分的关注政治和思想教育方面,课程结构强调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知识偏陈旧,这样的课程设计使得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灌输教学现象明显,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学生正确历史观念的形成。

(二)中学历史课程设计思路的研究

全国现行的历史教材有很多版本,但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教材,在新课标理念的影响下,进行教材课程设计时都不只是想单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现就中学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做如下分析:

1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的目标很明确

课程目标的制定方式可以很多样,但必须有利于目标的实现。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把历史课堂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说明虽然初中和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结构不同,但在课程理念上却是和谐统一的。

2.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的内容标准可操作性强

在展现课程内容的同时,也体现了课程目标的相关情况,因此课程设计的“内容标准”是“课程目标”的直接体现。例如,初中历史课程具体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几个部分,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学习重点,并在每个部分之前用引言的形式简要介绍该部分历史的总体学习内容和目标。这也就配合了课程目标中关于“知识与能力”目标的相关设计。并且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符合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使历史学科内容标准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现实。但这样的设计思路也相应的产生一些不足之处,划分版块学习就很容易割裂历史,学生难以做到完整把握历史的发展线索。例如,中国古代史中第三章的主题是“统一国家的建立”,主要是讲述汉武帝大一统的史事内容,第四章的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主要是讲述三国鼎立形成的相关史事。而对其中经历的东汉时的史事却没有表述,这样会使学生认为西汉之后便是三国鼎立,所以应该增加一些内容上的连续性,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这样的设计,也会让学生因为主题过大,而产生难以建立因果关系的问题,如在世界古代史部分,关于学习中古亚欧文明这一内容时,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以及的主要事迹,但两个内容之间似乎没很么关联,这样让学生在学习时就只能生硬的接受和理解,过于抽象的记忆很快就会不记得了,对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形成也会有很大影响。

3.中学历史课程设计中划分专题形式

中学历史课程设计时做到了以历史学科的特点为依据,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把更多的目光关注到了历史学科的课程性上来。并且提倡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和探究性的学习,丰富教学实践活动形式,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学习专题,让学生多方探索,解决历史问题。

4.中学历史课程设计构建了新的知识体系

中学历史课程设计把每一个教学单元都围绕着一个主要的时代主题构建知识体系,突出时代感和相关的重点问题,做重点阐释。同时,也兼顾到了对课程内容的择优精选,避免出现繁杂的知识点,尽可能的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5.改进建议

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学历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除了那些最重要的史事外,还应当增加一些相关的趣味性的内容。这样可以增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就更适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例如,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社会习俗和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等史料,这些内容生动有趣,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与生活息息相关,和社会紧紧相连,这样的设计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标是一致的。将人类的社会生活史引入到中学历史课程设计中来,让学生通过特定历史时期生动的社会面貌去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活动,拓展他们对历史学科的认知范围。三、结束语历史学习是一个从积累历史资料到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学历史课程设计希望学习者通过自主的比较和概括,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帮助他们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培养正确建康的历史观。

中学历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堂提问探索

引子

这样的问题究竟有多大价值

一位教师在讲授《全面内战的爆发》时,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

“同学们,最想发动内战的是谁?”“。”“那么谁来充当的帮凶呢?”“美国。”“要发动内战,明说不就得了,干嘛还要欺骗人民呢?”“时机不成熟,内战的准备还没有完成。”[1]

显然,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是相当普遍的。

学生不会提出问题,究其原因,与教师不会提问,或不善于提问有关。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新课程倡导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因此,问题教学法也得到不少教师的重视,即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问答来组织教学并完成教学任务。但实际上很多师生的问答是假的,因为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教师对学生“对不对啊”、“好不好啊”之类的提问;
问题过浅、无需思考的提问;
题意笼统、题目过大的提问等等。“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往产生的教学是假教学。”[2]

那么,教师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提出问题?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一、教师学会提问的意义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教育学的角度说,提问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从心理学角度说,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动机、启迪思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教师的角色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3]所以,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为宗旨的课堂教学并不否定教师的作用,而是强调教师要完成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的角色转换。

教学实践也表明:教师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干层浪,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课堂气氛也随之而活跃。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提问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大有裨益。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提问,教师首先要学会向学生提问。

二、历史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

教师往往只根据教材内容预设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往里面“钻”。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所以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出发进行提问。

1、知识性的问题

(1)直观设问法。即直截了当、浅显明白的发问。如“的口号有哪些?”“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提问的目的在于检查和强调应该记忆的基础知识。

(2)综合归纳法。让学生将相关、相似内容或纵向或横向,分门别类一一说明,达到编织经纬,表现全貌的目的。如“中国古代有哪几个政治清明的统治时期?”“近代中国人民是如何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的?”这种提问多用于归类复习或专题训练,其纵横交叉,是建立知识结构的基础。

记忆性与总结性的问题是源自于历史学科的知识,在课本中可找到,是封闭性问题,难度不大,可让学习不大好的学生多多回答。

2、开放性的问题

开放性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设计这类问题时,要求教师关注史学界的研究动态,了解各种观点,以保证问题设计的质量以及思路点拨的恰当、到位。

(1)层层剖析法。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层层发问,以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揭示历史的本质。例如“面对民族危机,张学良杨虎城将军采取了什么行动?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后来又如何处理的?对中国的时局有什么影响?”这样提问,事情的前因后果表象本质就一层层理清,有助于对重点问题的掌握。又如:围绕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抗战形势的变化这一史实,提出一连串问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为什么会进入相持阶段?”“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的侵华政策有何变化?”“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对中国抗战形势有何影响?”这样经过四步设问,加上教者的进一步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他们就会得出有关结论,因而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2)逆向思维法。从问题的反面发问,以突出正面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进而揭示历史的本质规律。例如:讲完后,可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假如光绪帝是一个有才能的皇帝,能不能成功?”这一问题,能引起学生的不同看法。通过设问,激起了学生的积极讨论,教师总结时,不要求唯一答案,只要有理有据就行。

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时,向学生提问:“假如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可以避免?”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一战的发生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产物,也是帝国主义两大侵略集团疯狂扩充军备的结果。如果再讲到“五四”运动时,再向学生提出“假如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还会爆发吗?”学生就会实现知识的迁移了。

(3)对比区别法。将相类似或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以加深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理解。例如“西安事变与皖南事变有何异同?”“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有何异同?”这种提问多用于理清易混淆的概念或事物。要确定好对比项,才能理清脉络、去伪存真,达到解疑析难的目的。

在对《甲午中日战争》一章进行讲解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问大家:“《马关条约》的内容与以前的不平等条约有何不同?”学生答:“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我追问:“为什么会有这个不同?它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这就将“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资本输出”与本节内容联系起来,使新旧知识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了。

(4)神入讨论法。历史不能假设,但在历史教学中,为了形象、深刻地分析一个历史现象,我们不妨作点假设。例如,在教学“西安事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串问题:“假如你是当时普通的老百姓,你的愿望是什么?假如你是张学良、杨虎城,你有何打算?假如你是以为首的中共中央,你有何主张?”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学生由被动接受老师分析国内各阶层的主张转变为以当事人身份主动探究时局,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理解西安事变的性质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

又如:在讲解《美国内战》一节时,可设问:“美国内战前,假如有一个资本家在南方开了一家织布厂,你认为这家工厂发展的前景会怎样?”学生们积极回答。有人说:“他(资本家)买不到原料,因为棉花控制在奴隶主手中,奴隶主要把棉花卖到英国去。”有人说:“他织出的布卖不掉,因为南方的奴隶没有购买力。”通过这种假设后的讨论,学生对美国内战的原因、性质就理解得更深刻了。

学生在各抒己见的同时,其多角度的分析能力也得到了极好的锻炼。

(5)转换角度法。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提问,提问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就不一样。例如,“的原因是什么”,就可改问“为什么在历史发展中有必然性”。前者属复习性提问,缺乏启发性;
后者则可诱导学生思维,带有启发性。

又如,在讲“重庆谈判背景”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假和平、真内战”这一难点,我补充了与来往的三封电文,并提问:“从电文中可看出,邀请去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其真实用意何在?为什么要接受邀请?”。第一个问题学生通过阅读史料能较容易答出来,后两个问题学生一时答不全,于是我启发学生换个角度思考:“假如去重庆,可能会怎样?假如不去重庆,又可能怎样?学生通过回答这两个多思维指向、多思维结果的问题,既真正理解了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又展示了自己的观点,自信心大增。

(6)联系现实法。抗日战争是中日关系史中的重要部分,学完这一内容后,我作了这样一段开场白:“目前,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一再抬头,军国主义势力复活,他们否认侵略罪行,否认历史,文部省甚至通过了歪曲历史的初中历史教科书,这极大地伤害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人民的感情。请同学们运用史实,谈谈自己的感想。”这几句话一下子就将学生引入了对“日本对中国犯下的罪行”的控诉之中,但是,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中国已不是当时的中国,国际形势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我们既要感性认识历史,更要理性认识当今中日关系,你能为如何处理当今中日关系发表高见吗?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体验了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加强了历史学以致用的目的。

(7)学生质疑法。让学生学会质疑,并探索解疑的方法,是进行问题教学的最高境界。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目标不仅是预设的,更是在人性化的课堂中生成的。为此,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生问生答”的师生多元互动来实现教学目标。

如商鞅变法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变革,课本中作了肯定性的评价。学生能不能表达自己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呢?比如,“禁止弃农经商”这一方面显然利弊并存。又如:在讲完统治的覆灭这一内容后,学生能不能跳出课本的框框,问一问是不是对中国的发展一点也没有贡献呢?我让学生把自己所知道的有关的知识都讲出来,然后,我告诉学生,统一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鼓励发展工商业、交通运输业,193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加80%;
从帝国主义列强手中基本上收回了关税自等等,但是总的来说,政府是腐败的,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因而失去了下层人民的拥护。评价历史人物,不能光凭阶级性来划分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们要尊重历史事实,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分出主流与支流。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训练。

以上提问方法都是围绕着对历史的看法,是开放性问题,历史课本中无现成答案,必须在大范围、多章节中,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经过深入思索才能整理出来的问题;
或是教材只提供了资料而没有结论的问题。需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帮助学生开展思维活动加以体会与理解,难度较大,但它远比知识性问题有价值,更应该引进教师的重视。

三、课堂提问时的注意事项

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认为,教师提的问题应该符合以下要素:(1)围绕着教学的重点提出问题,使问题的提出与解答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2)提出的问题是明确而具体的,便于使学生领会要求;
(3)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探究;
(4)问题有一定的疑难性,能够调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5)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又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经过努力是可以回答的,等等。[4]这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自己的灌输代替学生的思考,历史教师要注意设计问题的语言带有启发性,做到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在学生想搞懂而搞不懂时发问。

在提问时,要想方设法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对每一个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给予简短而确切的评语。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只要学生的回答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应当肯定。在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时,可作适当提示。学生的回答若与教师预设的答案不同,更应鼓励学生说出其理由,等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齐健编著:《初中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P91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第一版,P115

[3]《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东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叶小兵:《历史老师的提问》,《历史教学》(津),2005年11期

鼓励学生,教会学生发问

中学历史论文范文第5篇

长期以来,高中生对历史充满了厌恶的心理,兴趣更是谈不上的。通过几年的教学我深刻地体会到:如果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强调对知识点的学习,就会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时也就无法让学生们点燃激情。那么学生学习历史也就变成了纯粹是被动地接受、反复记忆的过程。难以对历史事件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压抑了他们自由的个性,窒息了他们的思维,影响了他们智力的提升。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少之又少。那么这就是现代历史教育莫大的悲哀。因此,改变这种状况,适应新时期的历史课程改革,已成为历史教学刻不容缓的重任。而重任的承担者无遗落在了我们这些一线老师身上,任重而又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历史教学方法的思考

1、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开启课堂教学,让高中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享受历史课堂。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才能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就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历史学习的过程应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教师对学生有积极的态度或高期望,在平时教学中经常用微笑、手势、语言等方式进行肯定和鼓励,学生就能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潜力,用内心的体验与行为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再仅仅是韩愈老先生所说的“传道受业解惑”,而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引导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积极的参与。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更要用平和的、温柔的语气,而不要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让学生的心态放平,思维也会自然而然地活跃起来,学生也会给我们一个惊喜的回答,我们时刻都不要怀疑学生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会到历史课堂的魅力,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使高中生从历史学习中得到充分的成长。

2、知识之间是相通的,让学生学会知识点的迁移和融会贯通。语文课上的神话故事、名家点评历史事件,政治学科上正确的哲学观点,以及地理知识的山川地形的认识等等,都可以促进历史知识的学习。同样,历史学科的学习也可以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其他学科知识恰当灵活地运用到历史学习中来。前后知识要学会联系、融汇贯通。我们可以把同一时间不同国度发生的事件进行对比,还可以把不同国家发生的性质相似的事件进行对照。从宏观上了把握各地历史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以了解最真实的情况。我们需要打开思维的天窗,

3、历史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与探索是历史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一堂成功的历史课,除了要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更要注重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最客观的评价标准是看学生是否接受和理解了课堂的教学内容,是否积极主动地去参与课堂教学。所以老师除了要掌握好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还要把这些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教育手段要实现多样化,教学方式也要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教无定法,教可择法,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更可以改进方法。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要提高历史教学水平必须认真研究历史知识的基本特点,发掘历史学科本身的优势,摒弃传统的、落伍的教学模式,立足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我们要做好“导游”的工作,引导学生,充分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探索,不断地创新,以适应学生不断提高的能力的需要。我们除了可以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展示物品、图片、或者使用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段、百家讲坛、讲述历史典故外,也可以运用诙谐幽默、充满智慧的语言来讲述历史,把传统的授课模式变得灵动多样,有时间,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些历史情景剧,再现历史场景,充分体会历史人物心情,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在快乐中得到自我能力的提升,充分体会到历史课堂的无穷魅力。

4、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时政热点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集思广益。这样处理课堂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从十九世纪上半期的美国跨入了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这种发散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教师再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比较鉴赏学习的方法。

5、教师课堂提问多样化,针对不同学生提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成就感。提问问题是检验课堂效果的重要手段,质疑精神也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提问问题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要手段,更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干层浪,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那么课堂气氛也会随之而活跃。我们也要更好地把握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对于知识性的问题我们可以直截了当的提问也可以让学生将相关、相似内容或纵向或横向进行归纳整合后,系统的去问;
对于开放性的问题我们可以用深入探讨的方式来问,也可以让学生转化角度去想问题,用对比的方法去深挖问题等等。然后老师再深入浅出的讲解,活用这些方法,让知识在问题中得到升华。

三、小结

推荐访问:中学 历史论文 五篇 中学历史论文【五篇】 中学历史论文(精选5篇) 中学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