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父母自我总结【五篇】(完整文档)

父母自我总结【五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7-05 09:3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图分类号】R179R395.6G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09)09-0822-03RelationshipBetweenSelfCongruenceandParen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父母自我总结【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父母自我总结【五篇】

父母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自我评价(心理学);教育;方法;回归分析;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G 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9-0822-03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Congruence and Parental Rearing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JIANG Wen-ming,CAO Yan.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Anhui University, Hefei(23003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congruence and parental rearing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psychological refere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By using EMBU and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 (SCCS), 116 college students from a university in Anhui were tested individually. Data was analyzed by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statistical methods. Results Self congruence 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parental rearing styl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Further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father"s severe punishment, mother"s affectional warm and understanding and mother"s favoritism had significant predictive ability to self congruence level. Conclusion Parental rearing style can forecast college students" self congruence to some extent.

【Key words】 Self assessment(psychology);Education;Methods;Regression analysis;Students

自我和谐(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指的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一致性,由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灵活性和自我刻板性3个维度构成[1]。自我和谐是心理和谐的基础,而心理和谐又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当自我处于不和谐状态时,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目前,不少研究考察了自尊、自我价值、生活应激、生活满意度等与大学生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2-4]。有研究显示,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自我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5-6]。本研究试图运用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父母的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以深入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于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影响,进而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和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安徽省某综合性大学每个年级抽取30名学生,男、女各半,4个年级共计抽取本科生120名被试,年龄为(19.7±2.3)岁。获有效问卷116份,有效率为96.7%。

1.2 测量工具

1.2.1 自我和谐量表(SCCS) 采用王登峰等1994年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7],量表由35个题目组成,包括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3个分量表。量表采用5级评分,分量表的得分为其所包含题目的得分之和,量表总分是将“自我灵活性”分量表反向记分,再与另外2个分量表得分相加得到。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刻板性2个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自我和谐程度越低;自我的灵活性得分越高,表示自我和谐程度越高。该量表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在0.64~0.85之间。

1.2.2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的中文修订版[8],共有66个题目,其中父亲教养方式由58个题目组成,共有6个因子,分别是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度干涉、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教养方式由57个题目组成,共有5个因子,分别是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过度干涉、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母亲偏爱被试。该量表由被试独立完成,回答“从不”记1分,“偶尔”记2分,“经常”记3分,“总是”记4分。

1.3 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包,统计方法主要为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自我和谐情况 大学生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灵活性、自我刻板性得分分别为(45.95±8.14),(46.15±5.56),(16.95±3.78)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刻板性2个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年级和生源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父母教养方式

2.2.1 不同性别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比较 父亲在对不同性别孩子的教养方式上存在差异,其中男生的“父亲惩罚严厉”(17.84±5.19)、“父亲过分干涉”(21.11±3.91)、“父亲拒绝否认”(9.43±2.48)显著高于女生(15.75±5.20,19.37±4.29,8.12±2.37)(t=2.164,2.281,2.917,P值均

2.2.2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比较 城镇学生的“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 (53.80±6.29)、“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35.68±5.76)显著高于乡村学生(51.52±3.24,33.53±4.12)(t=2.578,2.486,P值均

2.2.3 父母教养方式在独生与非独生子女间差异的比较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感受到的父母教养方式有所差异,主要表现在“情感温暖与理解”维度上,即父母给予独生子女更多的情感温暖和理解(t=2.078,P=0.042)。

2.3 自我和谐总分及各维度与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的相关分析 表2显示,除母亲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外,父母教养方式的其他因子与自我和谐总分均呈显著相关,其中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与自我和谐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其余因子与自我和谐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的维度来看,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呈显著负相关;父亲惩罚严厉、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与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呈显著正相关。

从自我灵活性的维度来看,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与自我灵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惩罚严厉、父母拒绝否认与自我灵活性呈显著负相关。

从自我刻板性的维度来看,父母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过分保护、父母偏爱被试、父母拒绝否认与自我刻板性呈显著正相关。

2.4 自我和谐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关系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和谐状况的影响,分别以“自我和谐总分”、“自我灵活性”、“自我刻板性”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为因变量,使用逐步回归法(stepwise)对11种父母教养方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父亲惩罚严厉、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偏爱被试对自我和谐总分有重要影响,联合解释变异量是26.9%,其中父亲惩罚严厉为17.8%,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为5.0%,母亲偏爱被试为4.1%,其余8种教养方式均未进入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程度有重要影响,联合解释变异量是21.5%,其中父亲过度保护为10.7%,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为10.8%,其余9种教养方式均未进入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自我灵活性程度有重要影响,联合解释变异量是15.0%,其中父亲惩罚严厉为8.1%,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为6.9%,其余9种教养方式均未进入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惩罚严厉对自我刻板性程度有重要影响,联合解释变异量是18.7%,其中父亲偏爱被试为12.6%,父亲惩罚严厉为6.1%,其余9种教养方式均未进入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大学生的自我刻板性、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程度上,独生子女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罗薇等[9]的研究结果也发现,独生子女的自我和谐总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究其原因,独生子女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从而使得独生子女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以及自信心和自我悦纳的程度都相对较高。而本次调查也发现,独生子女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我国家庭内部角色定位的不同, 父母教养方式确实存在差异。本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差异体现在性别差异,城乡差异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等差异,差异集中体现在“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偏爱”以及“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等维度上。而这种教养方式的特点势必会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自我和谐水平[10]。

父母的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相关分析表明,父母教养方式的多数因子与大学生自我和谐有着密切关系,这与初中生群体中得出的结论[11-12]一致。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程度有显著预测力;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能够较好地预测自我灵活性程度;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惩罚严厉对自我刻板性程度有显著预测力;父亲惩罚严厉、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偏爱被试对自我和谐总水平有显著预测力。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于个体的社会化进程非常重要[13]。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表现为尊重理解孩子,注重与孩子的交流,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进其心理的和谐发展[14];相反,父亲惩罚严厉表现为对孩子的强制性约束和控制,容易使孩子产生挫败感、缺乏信心,导致自我和谐水平较低;父亲过度保护和父母偏爱被试表现为对孩子的宠爱和溺爱,这些一定程度上会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霸道的不良品质,对其健康人格形成会产生一定消极影响。

4 参考文献

[1] ROGERS CR. A theory of therapy, 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s developed in the client centered framework Koch SA study of science. New York: McGraw-Hill, 1959:184-256.

[2] 桑青松,葛明贵,姚琼,等. 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生活应激、生活满意度的相关. 心理科学,2007,30(3):552-554.

[3] 黄知荣,李朝霞,李哲,等. 大学生自我和谐的调查与分析.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9(下):95-98.

[4] 张虎祥,田宇,杨建文,等. 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8, 35(21):4 199-4 200.

[5] 谷长芬, 张庆平. 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学业不良儿童孤独感的影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 22(3): 179-182.

[6] 黄悦勤, 王淑梅. 中学生人格偏离与父母教养方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 14(2): 84.

[7] 王登峰. 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4, 2(10): 19-22.

[8] 岳冬梅,李鸣杲,金魁和,等.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 7(3):7-11.

[9] 罗薇, 戴晓阳. 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研究.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22(6):669-672.

[10]铭怡, 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感、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 1998,21(6) : 553-555.

[11]王华栋, 王绍瑜.父母养育方式与初中生自我和谐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16(11): 1 241-1 242.

[12]邹琴, 李文虎.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相互关系研究.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3): 203-204.

[13]关颖, 刘春芬. 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4: 47-51.

父母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对于生长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的人,父母在成长期几乎缺席。回忆起来,父亲永远在下连队在出差,回来时总记得给我带一本书,多的是成语故事。父亲似乎迷恋历史与古典文学,我的童年有不少时光在围魏救赵,邯郸学步中度过。记忆中父亲最好的一帧黑白照片,是父亲坐在一张藤椅上,白衬衫,藏青的背心,手中是一本《柳河东集》,与硬朗的时代与严谨的部队表情不合。

母亲身上永远有所在地方的味道,最初是机器上的机油味,在油腻腻的袖套上怎么也洗不去,后来则是热烘烘的糕点味,那是母亲从部队的下属军工厂调到了糕点厂工作。母亲后来随父亲转业回到无锡,身上永远有一股子酒气,那是因为母亲在糖烟酒公司的仓库里掌管着无数种酒类。

母亲的性格里有一种永不服输的蛮劲,随便走到哪里,一定拿到计件工资的第一名,成为某个单位永远的三八红旗手或者先进工作者。因为忙碌,根本无暇顾及三个性格迥异的孩子。

少时的我,孤独敏感,喜欢用沉默对抗母亲的粗枝大叶。书,成为我安静的出口。1983年,父亲预备转业回无锡,那时流行打家具,母亲上班之余忙活监制木工,家具一点点地眉目疏朗,母亲开始有了骨质增生与腰椎间盘突出,有时痛得直不起腰。

父亲写信来时,母亲正在收拾木工留下的一地刨花,示意我读给她听。父亲在信里说:昨天读了巴金的《寒夜》,不知为什么想起你。是难得的温柔语气。母亲问《寒夜》是什么书?我告诉她是巴金的一个中篇小说,写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命运。母亲嘟哝道:你爸这傻样儿,写这个干啥?

那时,父母之间其实有过唯一的一次冷战。作为长女,我旁敲侧击从母亲处略知一二,似乎是因为祖母而起。母亲让我带了弟弟妹妹去看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弟弟妹妹回来时很是兴奋,回来的路上,叽叽喳喳议论不休,间或辅以旋风腿或者落叶掌。我因为父母的冷战而忧郁无比,沉默了一路。

若干年后,父母拒绝承认他们有过争论。父亲的解释是,大人就算有错也是大人。等于间接承认当年母亲的责问或许有理。彼时,祖母已经入土为安。

同所有那个时代的好男好女,顺理成章地结婚,生子,把事业举在头顶,仗着一点可疑的才情进行着所谓的奋斗。一个人永远匆匆忙忙地赶路,风风火火地处理事情。是什么时候起,我开始长得像母亲,性格里多了大大咧咧的一面,也粗心,也满不在乎。因为根本无暇过分细腻。

才明白,忧伤只是岁月赋予少年或者闲愁者的奢侈品,待眉宇间开始有了温柔平和,已是中年。

中年,让骨子里的一些东西,譬如倔强,譬如忧伤,变成酒,只适合月光下独自啜饮,洗把脸,走在人群里,又复看不出深浅的温和饱满与明媚。中年,没有资格轻言忧伤。

因为少时很少有与父母发嗲的机会,所以格外地宠溺自己的孩子。甚至将父母做了老孩子,回过去宠溺发嗲。

父母都老了,两人几乎倒了个个儿。母亲中年时落下的腿疾腰疾更甚,几乎懒得出门,话也少。父亲的脾气比之温和的年轻时也倔也孤僻,话却明显增多。总说,年轻时亏欠母亲太多,老了才一定回报。

父亲怕母亲老年痴呆,总是陪母亲打牌,喝酒,说话。母亲在父亲犯倔驴脾气滔滔不绝时常常选择性耳聋。

有一回我建议父亲走远些,不要老窝在家中,父亲笑着指着母亲说,你妈怎么办?她老了,娇得很。

娇,这个词从七十又二的老父亲嘴里出来,我笑了。

回首,七十岁的母亲脸上真的有了点撒娇的味道。

像一朵花,娇嫩,光鲜,带着湿漉漉的水分,好看极了。

【阅读试题】

1. 怎么理解标题《时光:温柔的慈悲》?请从文章内容与结构两方面分析标题的含义。

2. 文中写父母的往事,为何穿插“我”给母亲读父亲来信这一细节?

3. 全文多用对比手法,试举一二例赏析其作用。

⒋ 结尾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 提示:选文主要叙写了父母及作者在时间流逝中的变化,父母从最初的忙碌争吵到现在的相濡以沫,“我”从少时的孤傲到现在的逐渐平和,全文分别以时间流逝及主人公情感的变化为明线与暗线,表达了亲人之间的温情及性格的逐渐丰满。

2. 提示:突出了父亲对母亲辛劳的心疼与理解。其中母亲嘟哝道:“你爸这傻样儿,写这个干啥?”一句,貌似嗔怪,实则深情,更好地突出了那个年代父母亲之间朴素无华的深情。

父母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自我伤害行为;
青少年;
父母教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8-0019-04

自我伤害行为即刻意造成对自己身体伤害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不是要造成自己死亡的结果。国外研究显示,自我伤害行为通常发生自青少年早期,大约十三四岁,往往持续10到15年,也可能会持续几十年。国内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第一次自我伤害的高峰期在初二和初三年级,年龄大约12~15岁,发生时间较早。自我伤害行为有很高的反复发生率,根据研究,有反复自我伤害行为的个体曾自我伤害的平均次数达到50次,有的甚至超过400次。许多人随着自身的成熟而自然停止自我伤害,但是也有一些人需要临床干预和帮助。有证据表明,随着症状的持续,自我伤害行为可能发生得越来越频繁和强烈。

在各种家庭因素中,对儿童行为影响最大的是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亲子关系为中心,父母在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待孩子的固定行为模式和倾向。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观念、教养行为以及对儿童情感表现的组合方式,反映着亲子交往的实质。父母通过具体的教养方式和态度,传达着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社会规则,从而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社会大环境的不同以及父母的个性特征、受教育水平的差异,不同父母采用的教养方式也不同。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人格完善、认知发展、性格形成和价值观的形成等多方面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子女能否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采用的教养方式是否正确。不当的教育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也有研究表明,如果父母用身体惩罚的方式对待儿童,儿童就会用攻击的方式来回击他人的攻击行为,而自我伤害行为就是一种攻击向内的行为。

国内外有关自我伤害行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结论,但国外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临床病人上,对于普通青少年的自我伤害行为仅限于对临床个案的描述,而国内对自我伤害行为的研究时间较短,定义缺乏统一标准,研究较为分散,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从理论上,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普通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家庭原因,对于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相关工作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研究程序与步骤

本研究分为三个研究进行,顺序如下:

研究一:中学生自我伤害问卷的编制

研究二: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基本情况的研究

研究三: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等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

二、研究一 :中学生自我伤害问卷的编制

1.研究设计与方法

(1)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资料收集阶段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工具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

(2)自我伤害行为问卷的编制

自编的自我伤害行为问卷通过广泛开放性问卷和单独深入访谈进行项目收集,访谈对象为普通中学生31 人、中学班主任和一线教师16 人、中小学心理专职教师14 人、大学心理辅导教师3 人、深圳心理咨询机构咨询师4 人、精神科医生2 人,共计70人。通过访谈对中学生的自我伤害行为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根据访谈内容总结出了27种自我伤害行为方式。问卷采用4点计分方式,由1至4分别表示从来没有、很少有、有时有和经常有。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1)自我伤害行为问卷的项目分析

自我伤害行为问卷中的27道题目参与项目分析,方法如下:把287份有效问卷分为高分组(27%的高分者)和低分组(27%的低分者),对两组被试在每个项目上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T值大于0.05)的题目删除。根据结果分析,问卷中的第6题、11题的T值大于0.05,则该两道题不具有鉴别度应删除,项目分析后保留25个题目。

(2)自我伤害行为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为进一步完善问卷及分析问卷的结构,对保留的25个项目进行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并根据以下标准确定题项的数目: (1)因素的特征值大于等于1 ;

(2)因素必须符合陡阶检验;
(3)抽出的因素在旋转前至少能解释2 %的总变异;
(4)每个因素至少包含3 个题项;
(5)因素比较好命名。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和相关文献最后确定5个因子,19个题目。分别命名为冲动性自我伤害行为、间接性自我伤害行为、强迫性自我伤害行为、刻板化自我伤害行为(使用工具)、刻板化自我伤害行为(未使用工具)。

表1 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特征值与累计贡献率

(3)自我伤害行为问卷的信度分析

问卷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作为检验问卷信度的指标(结果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问卷在各因素上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 6 以上,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52,达到了心理测量的要求,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表2 自我伤害行为问卷的信度

(4)自我伤害行为问卷的效度分析

本问卷各个因素之间呈中等偏低的相关,说明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而因素与总分之间都达到了中等偏高的相关,且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各个因素较好地反映了问卷所要测查的内容。并且各因素与总分的相关都超过了各因素之间的相关,说明该问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研究二 :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基本情况的研究

1. 研究方法

(1)被试

正式测试被试采取整群抽样法。在深圳市福田区公办初中选取三所中学,并在该三所中学的每个年级抽取一个教学自然班进行整班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 450 份,回收有效问卷 419 份,有效回收率为 93.1%。年龄为 12~18岁,平均年龄14.35岁,其中男生210名,女生209名。

(2)测量工具

使用研究一中编制的自我伤害行为问卷。

(3)数据统计

数据分析工具采用SPSS13.0软件包。

2. 结果分析

(1)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本研究最后回收有效问卷419份,419名中学生回答了自我伤害行为的19个项目,总频数为7961。结果发现:填了“有”以上的学生为1430人次,占总频数的17.96%。填了“有,但很少”的学生为984人次,占总频数的12.36%;
填了“有时有”的学生为340人次,占总频数的4.27%;
填了“经常有”的学生为106人次,占总频数的1.33%。

(2)初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总体得分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本研究中预测自我伤害行为总体得分的自变量多是分类变量,因此与多元线性回归相比,方差分析和T检验两种分析方法更合适。方差分析与T检验结果显示,自我伤害行为总体得分情况在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家庭居住条件、父母亲关系这几个因素上差异显著,而在其他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四、研究三: 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1. 研究方法

(1)被试

同研究二。

(2)测量工具

所用量表为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研究一编制的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问卷,均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Perceived Parental Rearing Practices,EMBU),是1980年由瑞典的C.Perris 等人共同编制的用以评价父母养育态度和行为的自评问卷。本研究采用的是我国岳冬梅等人1993年翻译和修订的中文版。

EMBU 问卷包括父亲教养方式的58个条目6个因子,即: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
以及母亲教养方式的57个条目5个因子,即: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

(3)数据统计

数据分析工具采用SPSS13.0软件包。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1)父母对初中男女学生教养方式比较

将父母对不同性别子女的教养方式进行比较后得出:母亲对男生和女生的教养方式没有明显差异,而父亲对男生要比对女生有更多惩罚、更为严厉、更多干涉、更多的拒绝和否认。

(2)初中学生自伤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及差异分析

①高自伤组与低自伤组的差异检验

根据研究被试在自伤行为上的得分结果,将得分在前27%的被试分为一组,将得分在后27%的被试分为另一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下表的结果显示,高自伤组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因子分显著低于低自伤组(P

②初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

相关分析显示,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因子间存在相关,相关系数在-0.23到0.28之间。

表3 初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注:*P

总体来说,五类自我伤害行为与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都呈显著的负相关,和父母亲惩罚严厉因子、父母亲拒绝否认因子、父亲过分干涉因子、母亲过分干涉和保护因子都呈现出显著正相关。

③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伤害行为的回归分析

表4 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伤害行为的逐步回归分析表

将父母教养方式所有因子作为自变量对自我伤害行为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有两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分别为F2“父亲的惩罚、严厉”和M3“母亲的拒绝、否认”,其回归方程为:自我伤害行为=0.329×M3+0.204×F2,说明这两个自变量能较好地预测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

五、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编制的“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问卷”具有较好的理论构想和良好的信效度指标,是研究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方式的一个有效工具;
自我伤害行为程度不同的中学生在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居住条件和父母亲关系方面存在差异,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伤害行为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在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的惩罚、严厉”因子和“母亲的拒绝、否认”因子对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具有预测作用。

国内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立足于实际,通过广泛的项目收集工作,编制了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问卷。该问卷比较全面地涵盖了中学生的自我伤害行为方式,具有理想的信效度,为后继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研究工具。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未成熟时期,对于自我伤害行为也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容易受到情绪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一些自我伤害行为的出现。本研究通过编制的“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问卷”,探讨了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自我伤害行为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同时家庭因素尤其是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产生深远影响,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研究虽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但是限于时间、精力和研究条件,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希望在后继工作中加以探讨研究:(1)由于客观原因限制,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问卷编制过程中的测量取样以深圳市福田区的初中学生为样本,是否适合高中生等其他人群有待进一步研究,今后的研究可增加样本类型和容量进行问卷修订;
(2)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问卷只从行为方式的单维角度来评估自我伤害行为,以后可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相关研究;
(3)本研究只考察了家庭教育中父母教养方式和部分家庭环境因素对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家庭环境中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考察。因此,今后的研究应该从家庭、社会、学校等多角度出发,全面考察对中学生产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 Matthew K. Nock. , Mitchell J. Prinsiten.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assessment of self-mutilative behavior,Yale Universit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4, Vol. 72 No. 5: 885~890

[2] Winchel RM, Stanley M. Self-injurious behavior: a review of the behavior and biology of self-mutilation. Am J Psychiatry,1991,148:306~317.

[3] Favazza A, Simeon. Self-mutilation, in lmpulsivity and aggression. Edited by Hollander Eand Stein DJ. Chichester, England: John Wiley and Sons, 1995.

[4] Favazza, A. R. The coming of age of self-mutilation.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998, 186: 259~268.

[5] Ross, S., & Heath, N. A study of the frequency of self-mutilation in a community sample of adolescent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02, 31(1): 67~77.

[6] Daphne Simeon & Eric Hollander著.自我伤害的评估与治疗[M] .唐子俊,郭敏慧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印行,2002.6~7.

[7]岳冬梅.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1999,161~167.

[8]施显.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与青少年所面临的挑战[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351~352.

[9] Dr Ong Say How著. 自我伤害的行为[M].李文姬译.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10]谭友果.自伤行为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1997, 24(1):20~24.

[11]冯玉. 国外有关自我伤害功能模型的研究述评[J] .医学与哲学,2007,28(8):60~61.

[12],王玲.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研究进展[J] .中国健康文摘2007,11: 134~136.

父母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落叶归根的时节也是父母们希望最大的时候,他们满心以为落叶都知道根归故里,在外闯荡的儿女们自然也会知道回家看看。可是等了一年又一年,白发添了又添,门前的树叶落了又落,还是不见儿女们的身影。皱纹多了,人也老了,儿女们是否越来越健壮了呢?床上的老父老母叹息着想着。

年少的我们,都喜欢粘着父母,放学回家,亦或是玩耍回来,总是很亲呢的叫一声“爸,妈,我回来了!”;
参加学校的比赛,总希望爸妈陪着去,觉得有他们在身边自己就有勇气;
第一次离家住校,就躲在被窝里偷偷的哭泣,想爸爸,想妈妈;
每次放假都是迫不及待地往家赶,希望快点见到爸妈,吃到妈妈亲手烧的菜,听到爸爸哼的小曲;
在学校取得好成绩总是第一时间报告给父母,听到他们的夸奖声,觉得再努力也是值得的;
那时的我们是爸妈的小乖乖,赶也赶不走。那时的父母应该是最幸福的时候,笑容最多的时候。

长大了的我们,学会了独立,做任何事情都不告诉父母,哪怕是取的再好的成绩,也总忘记了告诉父母,让他们也高兴一下。在情感上出现了问题,也不再向父母透露。成绩一落千丈也不觉得对不起父母。大学四年生涯,回家的次数加起来还没有四次,电话更是少之又少,除了向父母索要生活费外。那时的父母该是怎样的伤心啊。

工作后的我们,与父母的距离更加远了,常常以加班的理由拒绝回家。有了心仪的对象,也不对父母说一下。结婚的前一晚才打电话回家,告诉父母自己明天就要结婚了,路途遥远叫父母不要来了。那个晚上父母是怎样熬过来的,儿女们可知?

成家后的我们更是一心扑在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上,天气转凉,是父母打电话过来叮嘱他们一家注意添加衣服,可儿女们却忘了提醒父母,他们也要多注意身体。自己生日的时候,是父母打电话过来祝自己生日快乐,而父母的生日过去好几月了,才记起父母的生日。自己的儿女们都快读大学了,还没见到自己的爷爷奶。

时光匆匆,容颜易老,自己的白发也添了又添。自己的儿女们离自己也越来越远了,有什么话都不再对自己说了,越来越怀念从前了,家乡的面孔从记忆的深处渐渐的浮现,也勾起了自己对父母的依恋和怀念,更多的是深深的自责,回想自己将近二十年没回家了,不知道烛光下的老父老母怎样的将自己牵挂,将自己痛恨。

多少次从梦中醒来,父母的眼神不断的浮现眼前,梦中的呼唤清晰可见,落叶归根,而远离父母的我们是否真的明白这四个字的涵义。

父母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怨起心头,母女摩擦让懵懂的女儿嫉恨母亲

从我记事时候起,我就觉得母亲无论从哪方面都比不上父亲。

父亲是一家科研单位的高级工程师,长得高大英俊,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平时,父亲下班后常带我到户外散步,给我讲故事,教我背唐诗,让我倍感亲切。而在一家小医院当医生的母亲,不但相貌平平,还喜欢没完没了地唠叨,更让我难以承受的是,她总埋怨我不听话,因此,我和母亲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小摩擦。

父亲工作繁忙,经常出差开会,家里常常是我和母亲两个人。母亲总是希望我按着她的意愿做事情。如果我不听她的,她就会生气甚至骂我。有时我忍受不住了,就和母亲顶嘴,然后几天不和她说话,直到父亲回来后在我和母亲之间“斡旋”,母女间的“危机”才得以化解。随着我上了小学,我愈发地排斥母亲,而对父亲有了一种依赖,只要父亲回家我便一头扎进父亲的书房去和他说话,故意避开母亲。

有一次,学校要开家长会,恰巧那阵子父亲不忙,我便央求父亲去学校给我开家长会。以往,都是母亲给我开家长会,老师和学生家长都说我长得像母亲,尤其是鼻子像,而我认为母亲恰恰就是鼻子最不好看。如果父亲能去给我开家长会,别人就会说父亲长得很帅,我的虚荣心就会得到满足。父亲见我急切希望让他去,便笑眯眯地说:“好,我去,我要听听老师是怎样夸奖我的乖女儿的。”我高兴得快要跳起来。

谁知,母亲却拦住了父亲:“还是我去吧,我比你了解女儿,这样和老师沟通起来更具体些。”我立刻急了,边拉着父亲的手往外走边埋怨母亲说:“我跟爸爸说好了,你怎么能中间插一杠子呢?讨不讨厌啊?”母亲也抓住父亲的一只手,呵斥我说:“你怎么和我说话呢?谁去给你开家长会不都一样嘛。难道我和你爸还能给你开出两样结果来?”我气呼呼地对母亲说:“就是不一样,你去,同学们都笑话我……”我的话音还没有落地,脸上忽然挨了母亲一巴掌。“你怎么这么没有教养?你的意思是我给你丢脸了?”我终于忍不住“哇”地一声哭起来。

可是,这一次父亲非但没有哄我,而且站到了母亲的立场上严厉地批评了我,说我不懂得尊重母亲。尽管父亲话说得很重,但我心里并没有怪罪父亲,而是将一腔怨愤转嫁到母亲头上。我想,是母亲分去了父亲对我的爱,如果没有她,我会生活得更开心。

苦心设计,独占父爱的欲念使她“离间”父母

上初中时,我们班里有个和我要好的同学,她的父母离婚了,她和父亲住在一起。父亲待她很好,给她买很多漂亮的衣服,还带她出去旅游。我非常羡慕她。有时候我就想,若是我的父母也离婚了,我也会像那个好同学一样,得到父亲全部的爱,那将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2000年初,父亲的一个老同学从国外回来了。这是一个漂亮的女人,有时来我们家做客。母亲偷偷地和我说过,这个女人在上大学时曾喜欢过父亲。我能感觉到每次这个阿姨来我家的时候,或者父亲提起她的时候,母亲的脸色就不好看,看得出来,母亲挺戒备她。有一次,父亲再一次提起他那个女同学,母亲终于和父亲大吵起来。最终,父亲以长久的沉默,才结束了这场争吵。

不久,父亲出差了。那些日子,母亲整天魂不守舍,父亲来电话,她总是问父亲在干什么,并且要求父亲每天都要往家里打电话。一天,父亲没有来电话,傍晚时分,母亲竟然把电话打给父亲的那个女同学,假惺惺地问候人家。当确认那个阿姨仍然在哈尔滨时,母亲这才长舒口气。看到母亲疑神疑鬼的样子,我忽然有了一个让父母离婚的主意。

这天,我和母亲正在吃晚饭,忽然电话响了。虽然电话就在我身边,但我却将嘴里饭菜慢慢地咀嚼,做出无法接听电话的样子。电话响了几声后,母亲从饭桌对面绕过来拿起了话筒。可是,对方听到母亲的声音却把电话挂断了。听到话筒里传来“嘀嘀”的盲音,我一阵窃笑,知道电话是我的一个同学按着我的交待打过来的,这是我的计策。母亲放下话筒,还没有回到座位上去,电话又响了起来,母亲回身抓过话筒,刚“喂”了一声,对方又将电话挂断了。母亲感到有些狐疑。当电话第三次响起的时候,我抢在母亲前头接起电话,然后对着话筒一本正经地说:“噢,你找我爸爸?他不在家。”我刚撂下电话,母亲就急切地问:“谁呀?”我故意吞吞吐吐地说:“不知道……是个女的打来的。”

我和同学这样三番五次地闹腾后,母亲终于变得有些神经质,听到电话响,她的面色就会出现潮红。有一次母亲听到我对电话里说父亲还没有回来时,突然抢过话筒,对着电话就大叫起来。我的同学被母亲的喊叫吓得赶紧挂断了电话,谁知,这样更加重了母亲的猜疑,她气咻咻地对我说:“不知你爸什么时候有了花花肠子,等他回来再和他算账。”

父亲出差回来,母亲不停地追问他女人给他打电话的事。父亲完全不知道家里所发生的一切,他根本解释不清,便说母亲无理取闹。为此,他们开始吵架。

后来,母亲对我说:“丹丹,为了给你一个完整的家,你爸爸即使真有外遇,我也不会跟他离婚的,你安心学习吧。”我怕刚把父母间引燃起来的战火熄灭了,便装作同情母亲的样子说:“妈,你怎么能够容忍爸爸背叛你呢?他如果真的不喜欢你了,你也没必要在他这棵树上吊死,该离就离,你不用担心我。”

就这样,父亲和母亲越吵越厉害,到了2002年10月,父亲终于向母亲提出了离婚。母亲见父亲去意已决,便没再坚持,答应和父亲离婚。我的目的终于达到了。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法院竟然将我判给了母亲。父亲离开家的那天,我伏在他的肩头哭成了泪人。父亲的双眼也湿润了,他轻声地安慰我、叮嘱我,说他会经常回来看我。可他哪里知道,我的眼泪是为把我判给了母亲而流――我想要和父亲在一起,才设计拆散了父母,可命运却将我推给了我不喜欢的母亲,这个结果和我原来的设想背道而驰。

以后,我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冲母亲发火,但母亲总觉得是由于他们离婚,给我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我才变得如此不可理喻,无论我怎样对她耍脾气,她都不怪我。这使我感到郁闷。母亲不让我见父亲,说父亲是因为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才和她离婚的。我知道母亲说的别的女人子虚乌有,因为那是我设计出来的人物。而母亲却坚持自己的想法。

尽管母亲限制我和父亲接触,但父亲还是会在周末带我出去吃饭。一次,父亲把我带到饭店,让我意外的是,饭桌上突然多了一个女人,而且这个女人并不是父亲的同学。父亲给我和那个女人相互作了介绍。我这才明白,母亲说的话没有错,那个女人是爸爸的情人,父亲原来真的有了另外的女人。我的眼里忽然涌上了泪水,“爸爸,你让我感到失望。”说完,我转身离开了饭店。

悔愧难当,心结难解的女儿祈求父母宽恕

我突然感到父亲很陌生,我再也不想见到父亲,也不愿意和母亲住在一起,我要离开这个家。2003年高考,我所有的志愿都填写了外地的学校。不久,我收到了上海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入学后,我尽量不和家里人联系,每天都刻苦读书。课余时间,我做了两份家教,想以此忘记过去。母亲有时会打电话给我,我只是告诉她我没事,也让她注意身体,可是我并不想见她。父亲也时常打电话给我,问我需要什么,我总是匆匆和他说几句话就挂断了电话。

在这样的心境下,我在大学度过了两年时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视野拓展,我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看着同学们和父母亲亲热热的场景,我在羡慕他们的同时,似乎也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慢慢地,我开始反思自己,最后,我终于明白了由于自己的“恋父情结”作祟,亲手拆散了父母,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随着反思的不断加深,我逐渐产生一种罪责感,我夜里常常想起母亲,想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家里会是怎样的情景?我暗暗地下了决心,等我工作了就把她接来上海,好好照顾她,弥补我的过错。如果有可能,我还要父母破镜重圆,我们一家人重新开始生活。

然而,这样的机会永远都不会有了。2006年2月末的一天,我忽然接到父亲的电话。父亲的声音变得有些沙哑:“丹丹,你妈妈得病了,你快回来看看她吧。”

我匆匆地赶回了哈尔滨,并在医院的病床上看到了憔悴不堪的母亲。母亲好像一下子苍老了几十岁,两鬓间已是花白一片。母亲看到我,原本干涩的眼睛突然湿润起来,随即大颗大颗的泪珠顺着眼角滚落下来。我的泪水也模糊了双眼,站在母亲的床前掩面痛哭。过了片刻,母亲抓住我的手,嘴唇哆嗦着说:“丹……你还好吗?回来,别耽误功课啊。”我盯着母亲的脸,轻声责怪她说:“妈,你病了多长时间了?怎么不早告诉我?要不是爸爸给我打电话,我还蒙在鼓里……”听我提到父亲,母亲的脸抽搐了一下,随即把脸转向了一边。我的心里一阵难受,看样子母亲丝毫没有原谅父亲。

躲在走廊角落里的父亲看见我从母亲的病房出来,急忙迎住我,告诉我母亲得的是肝癌,医生说她已经时日不多了。我的大脑忽然一片空白,心也仿佛被掏空了似的,整个身子朝地面倾斜,父亲急忙伸手扶住了我。“现在,你是你妈唯一的精神支柱,你要挺住啊。”我望了一眼父亲,发现父亲的眼角也已是沟壑纵横。我的鼻子一酸,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父亲一直要来医院探望母亲。可是,母亲一看到父亲,情绪就会激动,甚至想要拔掉手臂上的针头,我只好让父亲离开。这天,母亲的精神突然变得好了,她伸出一只手抚摸着我的面颊,满眼慈爱地叮嘱我:“丹,妈妈走了以后,你还是回到爸爸身边吧。你爸爸虽然对不起我,但我知道,他是爱你的……”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给母亲跪了下来,泪流满面地说:“妈,都是女儿不好,拆散了你和爸爸……”接着,我怀着忏悔的心情把我所做的一切,对母亲含泪说出。

没想到,母亲却显得很平静,“丹,不要为了安慰我,编这样的故事骗我了,我知道感情是不能勉强的。我和你爸的恩怨,是我们两个人的事情。只是,我们离婚给你造成的伤害太大了,妈对不起你啊。”母亲愈是这样说,我的心愈是刀割般地难受。我不知道母亲到底是宽恕了我,还是真的没有相信我的话。但这对我已经不重要了,我心里最期盼的是,母亲能尽快好起来,给我一个赎罪的机会。

可3天以后,母亲的病情突然恶化,中午时分,母亲的生命之火熄灭了。我当时并没有哭,相反,我镇静地用温水替母亲擦拭着脸颊。擦拭到鼻子时,我蓦然发现母亲的鼻子其实很美,鼻梁挺直,鼻翼饱满,透着一股刚毅,使整个脸颊看上去生动而又安详。

一缕青烟将母亲的灵魂送入天堂,却将无尽的思念和忏悔留给了我和父亲。父亲再没有和别的女人在一起,看得出母亲在他的心里仍然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放寒假的时候,我回家了,在我们原来的家里和父亲一起吃晚饭。墙上还是挂着我们当初拍的全家福,父亲母亲颔首微笑,中间是一脸幸福的我,一家人显得亲密无间。而现在,母亲已永远定格在镜框里,年轻英俊的父亲也不知不觉变得苍老了,他总是念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我。面对这一切,我的心灵背负上了沉重的十字架,自责让我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

2006年6月初,是母亲逝世百天的忌日。我再次回到家乡,和父亲一起来到母亲的墓前。父亲仍是口中喃喃着求母亲原谅。我终于明白了,因为我的罪过,不但拆散了父母、拆散了家,而且使父亲也衍生出了负罪感。再这样下去,我和父亲都会在自责中毁灭,我们必须要从过去的阴霾中走出来。现在我唯一要做的,就是将事情告诉父亲,求得他的谅解,然后开始全新的生活。于是,我搀扶住父亲说:“爸,请原谅女儿在无知的时候犯下的错误吧,其实,妈妈看到我们这样,在天堂里也不会开心。我们应该解开心结,朝前看啊,爸爸……”看到父亲露出了浅浅的笑意,我的心忽然感到一阵轻松,泪水也再一次夺眶而出……

推荐访问:父母 自我 五篇 父母自我总结【五篇】 父母自我总结(精选5篇) 父母自我评价怎么写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