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语音教学法论文【五篇】【优秀范文】

语音教学法论文【五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3-07-04 18:00: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语文教材在汉语拼音部分编排了帮助学生学习声母和韵母的情境图和语境歌。它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吸引着学生。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些因素组织教学。如在教学第一册第一课“a﹑o﹑e”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音教学法论文【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语音教学法论文【五篇】

语音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篇

1. 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和语境歌学习

语文教材在汉语拼音部分编排了帮助学生学习声母和韵母的情境图和语境歌。它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吸引着学生。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些因素组织教学。如在教学第一册第一课 “a﹑o﹑e”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看图,然后说图上画了什么?在学生对事物有了初步感受的基础上学习“a﹑o﹑e”的音﹑形和四声,就能使学生在看﹑听﹑说﹑读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再如教学“b﹑p﹑m﹑f”一课,教师先引导学生自己看图,然后教师根据图讲述小故事:大家爬上山坡(po)去看大佛(fo),一个小朋友想要摸(mo)大佛,爸爸告诉他:“你听,大喇叭里正广播(bo)大佛是文物,大家要爱护!”故事中把“bo﹑po﹑mo﹑fo”的读音巧妙地含在其中了。再利用语境歌加强记忆,爸爸带我爬山坡(p),爬上山坡看大佛(f),大喇叭里正广播(b),爱护大佛不要摸(m)。这样就把字母教学寓于故事和语境之中,既有了学习兴趣,又渗透了人文教育。

2.设计游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如果让学生整堂课都在反复的读。他们肯定感到枯燥乏味。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游戏中,他们会学得既主动又轻松。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游戏。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拼读的要领,可以制作这样5张卡片:“m﹑a﹑q﹑i﹑ao”。首先,让全班同学把这5张卡片读准;其次,将这5张卡片分发给5位同学;最后,让他们按一定的顺序组合成两个音节。一个是m a Ma,学生 拼读时要做到“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另一个是q i ao qiao。这样的音节,声母﹑韵母中间有介音的情况,则采用“三拼法”。“声轻﹑介快﹑韵母重,三音相连猛一碰 ”。学生反复朗读这两个音节,让拼读的要领在学生心目中根深蒂固。

3.创设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

刚入学的小学生学习拼音,往往感到枯燥无味。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孩子们学习拼音的兴趣呢?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兴趣来自于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有些字母的形状容易混淆,如:“f”和“t”;有些字母的发音均相近,如:“u”和“o”。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欢乐的活动中学习。例如教学“f”和“t”,先出示模型让学生观察,然后教师朗读儿歌:“伞把钩钩朝上f f f,伞把钩钩朝下t t t”。由此,教师将学生引入学习情景,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不会厌倦,而且越学越有味。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氛围,如编顺口溜﹑儿歌﹑制作教具﹑组织游戏﹑表演等方式,学生学习氛围就会自然变得活泼﹑有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变抽象为形象,提高拼音教学质量。

4.突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拼音的小主人

语音教学法论文范文第2篇

一、对比分析理论的概述

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 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将两种语言进行共时对比,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卢布特·拉多)Robert Lado认为,第二种语言获得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形成的结果。该种现象被称之为“迁移”(transfer)。对新知识学习起促进的迁移称为“正迁移”( positive transfer),反之则称为 “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也叫“干扰”。

该理论运用于英语课程教学,就是最大限度发挥正迁移功效,刺激学生语言学习思维,形成对比有效的学习策略,强化语言知识技能的内化生成。

1.1对比理论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1.1.1语言彼此之间的对比能够产生迁移的作用;

1.1.2对比分析能够发现外语学习中重点和难点;

1.1.3运用强化教学模式来减少母语干扰,便于培养学生合理学习习惯和思维。

1.2对比分析的主要步骤:

1.2.1描写:对目的语和学习者的语言进行详细的,具体的描写,作为对比的基础;

1.2.2选择:在两种语言中选择进行对比的某些有意义的语言项目或结构;

1.2.3对比:对两种语言中选择好的语言项目或结构进行对比,找出两种语言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2.4预测:在对比的基础上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发生的错误进行预测。

二、对比分析理论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的价值意义

2.1对比分析理论运用于英语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学习对比分析能力。通过对比分析来加深理解认识,更好地在学习过程中运用。

2.2对比分析理论运用于英语教学中能够有效预测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错误。以母语为参照物,以异中求同来理解学习英语,更能够减少错误发生。

2.3对比分析理论运用于英语教学中能够为教师提供有效教学策略。母语和英语的差异学习者大部分错误产生的根源,教师可通过运用强化教学模式可帮助学生克服母语干扰。

三、对比分析理论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例谈

3.1对比分析理论运用于语音教学,提高发音标准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的重要性决定了语音教学是是语言教学的基础,是掌握听说读写技能和交际能力的前提。汉语和英语作为世界上两种的重要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从音位学的角度去看,两者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1.1有些音素,汉语中没有,英语中却有。

例如,在英语语音的音标中有 [θ]、[δ],而在汉语中则没有。不少学生把他们和汉语的两个拼音字母[ts]和[ts’]的发音混为一谈。其实从发音部位来看[θ]、[δ]属于齿间音,发音时舌尖放在上下牙之间,两者的差别是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差别;
而汉语中的[ts]和[ts’]是舌尖前音,发音时舌尖轻抵上腭,两者都是清辅音。所以教授学生时一定要吃准发音部位,运用正确发音方法。

3.1.2有些因素,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发音部位相同,而发音方法不同。

从音位的角度看,在英语辅音系统中,有些音标有清辅音和浊辅音之分,例如,[p]和[b]两者发音部位一样,都是双唇音,差别是声带是否震动。而汉语中,却无这样的区别,只有送气音和不送气的区别,例如,[p]和[p’]两者都是清辅音,发音时声带都不振动,区别是呼出的气流有强弱之分。教授此类发音时,告诫学生不要与汉语等同。好在笔者所在的苏州地区属于吴方言区,吴方言中还保留着一些清浊辅音,这对学生学习学习也是一个地缘优势。

3.1.3两种语言的声调和与重音区别

汉语属于语素文字,用汉字表示,读音用拼音表示。每个汉字都有语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而英语属于音素文字,用字母组合表示单词,英语中单个单词没有声调,只是在语流中,有语调之分,例如一般疑问句句末单词读声调,而其他读降调。笔者在教学中,感觉到学生对此不太敏感,需经常强化。

关于重音,汉语中只有在句子中由于表达意义的需要,某些词语需用重音表达,以突出重点。单个汉字都是单音节,没有重音。而在英语中,有些单词属于双音节或多音节,这就出现了重音。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太重视,造成发音不准,甚至引起意义表达错误。因为英语中有些单词,字母组合相同,但重音不同,从而它的词性和词义也相对不同,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不少教师都有所忽视甚至避开。因此,我们的英语教育工作者需有细节意识。

3.1.4英语语流中的音变

音语单词组合成词组或句子中,两个相邻的单词结尾和开头的音标会出现发音变化,最常见的是连读和失去爆破。在汉语中这种情况较少,像儿化音有些变化。而英语比较常见。例如Can I help you?中 can和I 之间连读变成/nai/. 在英语语音系统中/p/, /b/, /t/, /d/, /k/, /g/这6个爆破音中的任何两个音素相邻时,前者发不完全爆破音,后者则要完全地。彻底地进行爆破。如: 1) He has a ba(d) col(d) today. 2) You shoul(d) ta(k)e care of the children. Gla(d) to meet you.

所以在掌握了英汉之间语音系统的异同基础上,更能够提高其发音标准。这样的对比分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找出母语和英语在语音上的彼此区别,更能够有助于他们强化记忆,提高发音标准。

3.2对比分析理论运用于词汇教学,灵活记忆并善于运用英语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构词造句的基本单位。没有词汇就无法传递信息,也就无从交际。词汇教学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系统,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只想从两方面谈论一下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感悟和理解。

3.2.1从英汉两种语言词汇的构词的不同,努力提高学生词汇的识记能力。

按照词的结构和词素的关系来看,汉语接近根词语,根词语的特点是缺少构形后缀,根词较多,派生词较少。而英语属于屈折语,根词前后都可以加上词缀派生出新的单词,英语对我们中国学生而言,是一门外语,学习的时间也不像汉语那么充裕,识记英语单词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而掌握英语这种不同于汉语的构词规律,则可以以点带面,提高识记效率。例如,英语一些单词可以加上前缀,表示否定的意义:honest-dishonest polite-impolite helpful-unhelpful. 也可加上一些后缀,表示词性或词意的变化:care-careful careful-careless.许多学生怕记单词或者不善于记单词,就是没有掌握这些英语构词规律。

3.2.2从英汉两种语言词汇的语法意义和文化意义的不同,努力提高学生英语词汇的运用能力。

学生在完成英语单词识记后,目的还是要能正确运用。和汉语相比,英语通过词形的变化来表达丰富的语法意义。像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时态,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人称代词的主格和宾格。这些汉语中都不具有的,汉语大多借用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需要不断强化练习。还有同样的词汇,但是在两种语言中所反映的文化意义有所区别,众所周知,西方人爱狗,视狗为好朋友甚至作为家庭成员。Dog这个单词普遍含有褒义,用来喻人表示友好和亲昵。例如:a lucky dog(幸运儿),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而在汉语中,“狗”多是贬义,像“狗仗人势”“狗头军师”等等。这些需要学生在平时的比较和体会中加以积累,才能做到减少汉语的负迁移,进而学习和运用地道的英语。

对于上述问题,教师可采用对比分析的教学方法来予以解决。首先,可建议学生对汉语中相关词汇的表达使用规则和英语使用规则进行比较,找出不同。其次,加强英美文化学习,注重差别,注意积累。最后,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来增强使用的技能。

3.3对比分析理论运用于语法教学,准确运用语言

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用以指导言语技能训练并培养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语法是学生学习英语最为头,不掌握这些规则,就难以真确理解和表达某种语言。所以语法教学是处于英语教学的中心地位。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在语法上有共通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相同之处:语序都是主+谓(+宾)基本模式,词性分类也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与汉语相比,英语多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两者重大的不同:

3.3.1从句法角度看,英语词类与句法成分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而汉语则是一对多的关系。例如英语中主语由名词或性质相近的代词充当,其他词类做主语,需要一定的变化。例如:

a. Daniel went to school early as usual this morning.

b. Eating too much is bad for your eyes.

上面两句中,a句中主语Daniel是个名词,和汉语一样,学生容易理解。而b句中动词eat变化为eating,中国的学生就难以理解,这是受到汉语负迁移的作用,所以我们在作业中经常碰到类似的错误: Pick apples is interesting.

3.3.2从词法角度看,在具体的句子中,英语单个的词语有很多的形态变化:

像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时态语态变化等等。关于这些,上文已作阐述,这里不再详谈。

上述两点的不同,造就了不少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屡屡犯错。究其原因,除了要求记忆内容多和比较抽象之外,更多的是学生受母语学习思维习惯的影响,在语言学习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负迁移而导致“中式英语”现象的存在。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通过比较,反复练习中帮助学生掌握。

3.4对比分析理论运用于文化教学,提高甄别能力

跨文化教学是新课程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任务。这是因为,任何语言知识现象的存在都受其文化影响。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应该自觉按照异域文化思维习惯来学习运用,倘若把本国的民族文化内容不加审辨地照搬到外语交际中,结果导致文化负迁移,会适得其反。

教师可在教学中,对于西方的问候、饮食、交际等文化习惯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深入学习。例如,在表达问候过程中中西方的文化就有明显区别,如果生搬硬套的结果会严重影响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难免导致文化冲突。我们遇到熟人打招呼,往往是“吃过饭了没有?”、“到哪里去?”而在西方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问法,认为在有意打听别人的隐私,而用“How are you.”、“hello(hi)”等。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更能够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和得体性。

四、结束语

思维是人类共同具有的认知世界的能力,而语言是实现思维活动的物质形式。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由于地域,风俗,文化等等诸因素的不同,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形式也是同中有异。表现在语言上也是如此。而自觉运用对比分析理论,对英汉这两种重要语言进行对比分析,教师就能找准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在教学中就能把握先机,有的放矢,真正做到重点突出,提高教学效率。而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也少走弯路,会自觉运用这些老师教授的方法,结合自身实际,找出一条符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从而真正掌握这门语言,以便更好地与外国朋友交流,达到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

[1] 刘 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0(1).

[2] 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语音教学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 音段音位 对外汉语教学 教学障碍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086-02

1 提出问题

目前国内关于建构主义或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成果较多,现阶段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所呈现的趋势:首先,语言的本体研究仍占首位;
其次,语言教学研究仅次于本体研究;
再次,语言学习和习得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不足之处在于大多数论文都集中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或偏误分析上,即在微观上的研究较多,而从宏观上把建构主义理论和对外汉语特别是对外汉语音段音位的教学相结合者比较少。

我们有怎样的对外汉语音段音位的教学障碍,该如何通过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来解决?本文从宏观上分析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之对外汉语音段音位教学策略,试图在建构主义中把握对外英汉语音段音位教学策略。

2 分析问题:下面将以母语为英语的学生为例,分析对外汉语教学障碍

(1)英汉元音音位的差别引起的对外汉语教学障碍:在元音系统方面,母语为汉语的交际方运用英语作为目的语交谈时的错误主要包括单元音的长短音对立不明显、单元音发音口型不到位、双元音发音不完整等。而母语为英语的交际方运用汉语作为目的语进行交际时的错误在于过于吹毛求疵和将复元音韵母当做英语中的长元音来读。①从结构上看,英语中虽然没有鼻化类的元音音位,但在音节中,元音后面跟上鼻辅音的组合却很多见,如“ang、eng、ong”等,而且汉语中的鼻辅音/n/、//在韵尾出现时与英语中的读音听起来很相似,所以汉语带鼻音尾韵母的发音特征对准确把握以鼻音结尾的音节有很大的帮助。反之,英语亦是。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由于带鼻音尾韵母引起的歧义及错误并不多见。如:英语单词wrong/r/或//中[]的和汉语“荣”(rong)//中的[]在读音上基本没有区别。②从发音部位上看,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容易吹毛求疵,过度敏感,咬的太细使得听话方听起来不自然,不舒服。如:这是我爸爸(bàbà)。a/A/这是我爸爸。容易用母语中的//或//较真。③从发音长短上看,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会在双元音上遇到困难。发音过程中受母语双元音的影响,容易将复元音韵母当做英语中的长元音来读,使得口型不到位而发音不准,为不可以变换口型的元音变换口型和舌位。如:报(bao)/au/ball/:/容易受母语的/:/的影响,变换口型,将“报”读成“ball”。④从双元音发音方式上看,受母语复元音发音习惯的影响,母语为英语的学生汉语学习过程中,遇到发双元音时会因滑动幅度过大,过渡太明显而导致发音不准,不自然。如:害/ai/high//;
为/ei/way/e/。

(2)英汉辅音音位的差别引起的对外汉语教学障碍:在辅音系统方面,母语为汉语的交际方运用英语作为目的语交谈时的错误主要包括辅音发音部位偏移、辅音群发音困难等。而母语为英语的交际方运用汉语作为目的语进行交际时的错误主要在于送气与否的不在意引起的歧义,英语中中没有的音咬音不准等问题。下面将逐条说明其所引起的跨文化交际障碍。①在清浊音送气与否的分类上,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忽视送气与否而发生错误。在英语中,送气与否并不会在意义上造成影响。没有辅音浊化的话,最多会被说成是发音不标准、不地道,交际双方不会因为送气与否而造成语义理解上的失误。如:spring的发音/spr/或/sbr/无论读上面哪个音对方都会知道是春天的意思,不会引起歧义。但在汉语中就不同了。如:肚(du)兔(tu);
饱(bao)跑(pao);
哥(ge)棵(ke)在汉语中,送气与否的差别是相当大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非常值得关注与重视。②在辅音空缺上,母语为英语的学生不容易掌握自己母语中没有的部分。容易把空缺的音用母语中相近或相似的的代替使用。如:唇齿音/v/在汉语中并没有,绝大部分人用/v/代替零声母w来代替。如:把“五”的声母读成唇齿音/v/。咬不咬唇,发出来的音会完全不同,如果把不咬唇的音发成了咬唇的音,那么听起来会非常别扭。

3 解决问题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应当遵循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完成意义建构。目前较为重要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即进入教学三种模式。下面就对这三种模式逐一分析并分析其可用的教学方法。

(1)支架式教学模式:围绕当前的学习主题,搭建一个便于登攀的脚手架(即搭脚手架),然后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即进入情境),让学生独立探索(即独立探索),并且进行小组协商、讨论,使学生自己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即效果的评价)。比如,在语音教学中,对于清浊音送气与否的教学上,以兔(tu)与肚(du),跑(bao)与饱(pao)这两对的发音为例。教师可以读由于送气与否发生错误而造成的歧义的小故事。如:老师:有个英国人在中国朋友家吃饭,吃完一碗后,朋友要再给他添饭,他不停的对朋友说:我“兔”子“跑”了,朋友很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其实他是想告诉朋友他“肚”子“饱”了,由于送气与否而发生了歧义(搭脚手架);
继而引发同学思考当时的状况,头脑里出现老师讲的小故事的情境(进入情境);
让同学们自己觉得送气音与否在汉语中非常重要,如果出错会出现歧义,(独立探索);
让大家讨论送气与否该怎样发音才不至于发错音产生歧义(效果的评价)。

在此间,可以用到建构性的教学方法:发现法。有指导的发现更加行之有效。学生成为提问与学习的重要部分,可以在教师的小故事的引导下,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从在自己国家送气与否不影响意义(把spring读成/spr/或/sbr/并不会影响意义)到意识到送不送气差别非常大,甚至会引起歧义。就是学生用提供给他们的信息来构建自己的理解的过程。

(2)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和真问题将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础进程,来让学习者感受体验解决问题的框架。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双元音上遇到困难。例如:在讲上文所提到的报纸的“报”这个字的发音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与报纸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真实的情境,最简单的是用形象化的教具报纸(创设情境);
拿出报纸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确立问题),教师领读后,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读,用手摸着自己的嘴,自己注意自己的双元音发音时的口型变化(自主学习);
之后分组讨论、交流(协作学习),使学生对双元音/au/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及唇形变化深刻的理解并运用在双元音的发音上(效果评价)。

在此间,可以用到建构性的教学方法发现法、分组讨论法。学生提出并回答他们自己的问题:汉语的双元音与英语的长元音发音上到底有哪些不一样?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及唇形变化是怎样的?等等一系列问题。再相互讨论,教师并不扮演主要的角色。此方法的优势是允许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在相互的讨论作用中,让学生明白,其他同学与他有同样的问题与困惑,就不会感到孤立与异样。此外还有合作学习、小组作业法。可以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且在合作中更好地交流。

(3)随机进入教学模式:因为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应随着其知识点进入相应的改变教学的模式。

对于母语为英语的学生不容易掌握自己母语中没有的辅音空缺这个问题,例如:在教声母w的发音时,对同一教学内容“五”的声母发音,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多媒体课件的发音部位的呈现,老师自己在读时的口腔状况及发出的音等等(呈现基本情况),使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多次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在模仿发音过程中,随机进入错误区域(/v/、/o/等)(随机进入)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让学生在思维上得到强化,从而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思维发展训练)最后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小组协作学习)。

在此间,可以用到建构性的教学方法有:(1)个别化教学。有效实施:教师可以允许学生花不同时间来达到教学目标。教师使每个学生的实际进行的学习活动不同。以学生为中心的,允许学生犯不同的错误,也允许学生不同的形式的提问。如果情况允许,教师可以给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材。(2)询问的方法:问学生问题,学生犯不同的错误来回答问题,评价不同的错误,学生回顾他们思考问题的过程及所犯的错误。(3)计算机的应用。多媒体课件。

当然,每个建构性的教学方法不止用在一种教学模式中。教学方法可以穿插用于各种教学模式。对外汉语教师可以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发出更多的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特点的教学模式及策略。

小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是重中之重。我们必须正确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把语音教学的位置摆正,并把语音教学贯穿在整个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时刻了解学生的语音问题引起的对外汉语教学障碍是什么,这些障碍在建构主义教学下该怎样解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开阔出一片天空。

参考文献

[1]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语音教学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音标教学;
教学方法

在初中英语音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音标教学的重要性,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掌握音标,从而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下面就初中英语音标的实际教学方法进行具体论述。

一、化整为零,循序渐进

在初中英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音标对于学生而言并不算陌生。但是,在初中英语音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化整为零、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初中英语音标的教学效率。其中,在实际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地将单词拆分成若干个字母的发音、若干个字母组合的发音。

学生只有全面掌握20个元音音素、28个辅音音素,才能够将每一个单词读准确;
而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英语专业教学水平,才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因音标学习不到位而不敢发音的现象。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标的发音,便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地将各个单词中的音节拆分,让学生能够根据音标准确进行单词拼读。

二、互动教学,合作学习

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听、说、读、写教学环节中,“说”一直是最难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是初中英语音标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参与性,让其树立主人翁意识。其中,通过采取合作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没有准确掌握音标时,能够问问小组的其他成员,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兵教兵”的现象,快速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样便能够较好地实现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当堂消化,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音标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浊辅音之后,教师便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要求各个小组的学生将28个辅音重新进行分类。教师的问题一提出,便引发学生进行激烈讨论。其中,学生通过讨论音标的分类,发现28个辅音的分类方法不止一种。主要包括:按照成对的辅音和不成对的辅音分;
按照爆破、摩擦、破擦、鼻音和边音的方式分;
按照清辅音和浊辅音的方式分。同时,部分小组成员在沟通讨论的过程中,还针对清辅音的情况编写了一个顺口溜,即婆特客、福西施、七尽垂。虽然在初中英语音标教学过程中,利用谐音来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并不值得大肆提倡,但是,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沟通,让音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对提高音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朗读训练,培养语感

在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非常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将书面文字和语言发音有效结合在一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发音和对文字的反应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切实归纳和总结英语的发音规律,有效增强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其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英语语音规则,巩固英语学习水平,从而保障英语音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英语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语调和语言是否流利,并及时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发音,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合理地将发音、语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

四、系统教学,全面了解

当教师采取了互动教学和朗读训练的教学策略之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系统性的音标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更加灵活地运用48个英语音标。因此,在初中英语音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教会学生48个英语音标的正确读法,然后让学生将其中两个音标组合在一起进行拼读,教师及时纠正,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音标的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先讲授/i:/,/i/,/e/,/A/与|p| |b| |t| |d| |k| |g|六个爆破音,然后让学生将其两两组合在一起进行拼读。同时,将组合的音标写在卡片上,学生便写出了/get/、/bed/、/eg/、/i:t/等多个单音节词,有利于学生从根本上掌握英语单词的正确读音。同时,教师还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让学生将破擦音和双元音、元音组合在一起进行拼读。通过长时间的练习,让学生掌握一些单音节和双音节的正确拼读方法,从而为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英语音标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造成学生听说能力低下以及单词学习困难。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需要教师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音标的兴趣,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渐掌握音标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应变能力,有效改变“哑巴英语”的现象。

参考文献:

语音教学法论文范文第5篇

(三明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三明365004)

摘要:认知科学与语言教学的相互结合产生了不少新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的词汇教学进行分析,从建立语音图式、建立构词图式和利用语境图式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图式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意义与运用,以帮助广大学生运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词汇学习。

关键词 :图式理论;
大学英语;
词汇教学;
词汇学习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1.03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1—0078—03

收稿日期:2014—08—16

作者简介:吴晓斌(1986— ),男,江西宁都人。三明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翻译及英汉语言文化比较。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其许多理论已被广泛地运用于语言的认知与习得当中。其中的图式理论更是被广泛地运用于阅读、口语、听力、写作、语篇甚至翻译理论等外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可见,图式理论与外语教学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1997年以后,图式理论与外语教学这一课题的研究在国内开始进入活跃阶段。[1]尤其是2001年之后,对图式理论的研究进入理论应用阶段,在外语教学方面的运用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2]尽管如此,关于运用图式理论进行词汇教学的研究文章并不多,且多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词汇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正如Wilkins所说:“没有语法,很多事情无法表达;
没有词汇,什么也表达不出。” 本文旨在结合图式理论,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一、 图式理论与词汇的关系

德国哲学家康德于1781年在其《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最早提出“图式”的概念。[3]他认为,概念本身并无意义,只有与人们已知的事物相联系时才具有意义。概念不是孤立地储存在记忆中,它们相互连接在一起,构成了反映现实领域中相互关联的事物的认知结构图式。[4]而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在《记忆、经验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真正使用了“图式理论”这一概念,并作了展示。[5]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被学习者储存在大脑中的一种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6]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尔哈特进一步完善了图式理论,他认为人们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会影响其对于新信息的理解,因而,人们认识新事物时,总是设法将其与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以促进对新事物的理解。[1]

由以上理论可以看出,图式其实就是我们所获取的知识、经验和信息等在大脑中存储而形成的知识结构,这些知识结构随着我们的学习和阅历的丰富而不断地改进。无论已形成的图式是否全面或完善,我们都会以此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并选择性地结合,从而进一步丰富图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

语言的习得过程就是一种对新信息的识别、加工和整合的过程。无论是对句法,还是对词汇,学习者都会用自己的认知图式进行加工存储。由此可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图式对语言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进行语言教学时,更应该考虑学习者原有知识图式的特点,充分调动其已有的知识,从而完成对新语言点的学习。

在高中,学生就基本学完了英语语法,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其实,大学英语词汇学习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图式理论来解决。

二、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对于词汇的学习、记忆和运用,方法众多。然而,无论何种方法,都离不开与学习者原有图式的联系。而且,随着学习者年龄的增长,其认知图式会变得更加丰富,具体表现就是学习者理解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增强以及机械记忆能力的减弱。这样,学习者认知图式的作用就更大了。词汇的掌握应该包括掌握正确的语音、拼写、词法及其用法。基于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分别构建语音图式、词法图式和利用语境图式,让学生对词汇的学习可以准确、全面且有章可循。

(一)建立语音图式

词汇是集语音、词形和语义于一体的产物。在实际教学中,师生一般比较重视词义的解释,忽视词的读音和读音规则的教学。[7]而语音图式的不健全往往会导致单词拼写错误,或认识单词,但不会说,也听不懂等问题。这些问题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比较普遍,因为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语音学习,所以,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可以融入语音系统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语音图式。

第一,将国际音标和语音规则融入词汇教学。在大一上学期,教师可以通过前几个单元的词汇学习,

计划地、系统地教授

48个国际音标和语音规则(如重读、爆破音等)。任何单词的读音都无外乎48个国际音标的组合,所以,通过教授几个单元的词汇,基本上可以把48个国际音标和语音规则完全教完。同时,语音教学的融入也可以避免学生产生枯燥感。

第二,建立语音和拼写的联系。语音和拼写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比如th在单词中往往读作/θ/,这些词有thrill、thrust,等等。学生若能意识到th与 /θ/ 的联系,拼写单词enthusiasm时,就不容易出现 “entusiasm”或“ensusiasm”的拼写错误。同样地,在学会了en-的读音后,对environment、enlightenment等词的读、写和记忆都会有帮助。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写作当中出现的很多拼写错误都和读音不准有关。因此,在有了语音基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语音和拼写之间的联系,达到音、形相互促进的效果。

第三,通过语音解释构词规则。英语是一种表音文字, 很多词汇现象都可以用语音来解释。比如,名词前加哪个不定冠词的问题就可以从语音上来解释。house 单数前加a,而hour 前加an,a和an 的使用不是由前面的元音字母来决定的,而是由其首字母读音是元音还是辅音来决定的。hour读作[?au?],音标已经是双元音加一个单元音,若前面再出现一个元音a /?/,读起来就会非常别扭,所以,需要一个辅音来辅助发音,因此,会说an hour。同样,university 前不用an,而用a, 也是为了避免辅音相连的原因。

对于英语这种表音文字来说,建立语音图式很有必要,而且它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词汇学习可以成为很好的切入点。

(二)建立构词图式

与汉语的表意文字和象形文字不同,英语词汇大多无法从字形上直接显示词义。但是,英文单词也和汉语字词一样,有着自己的偏旁部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词根和词缀。同时,还有一些构词方法,如合成、派生、转换等,英语词汇的构词法以及词根、词缀和词源等共同形成了英语的构词图式。建立构词图式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了解英语的基本构词法。英语词汇的构词方法主要包括缀合、派生、合成和转换。根据大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明白这些基本的构词法并不困难,重要的是要知道英语构词的基本规律,并能在接触新词时,自觉地和已掌握的词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强化记忆的作用。

第二,重视词根、词缀和词源的导入。一些学者提倡用联想的方式来记忆单词,比如将pest 理解成“拍死它”,从而记住“昆虫”这个单词。[8]这种方法对只需粗浅地学习外语的人来说未尝不可,因为这也是一种通过信息加工进行记忆的方法。根据认知心理学,记忆痕迹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函数。[9]因此,对词汇进行深度加工是有利于记忆的。然而,这种用汉语语音、语义进行联想记忆的方式对于要进行系统学习的大学生来说可能会是一种误导,因为英语语音和汉语语义毕竟没有直接的联系。但英语词汇的记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涉及到词源、词根和词缀的问题。比如要讲incredible一词,可以首先指出其词根cred。cred源于拉丁文,意思相当于to believe,比如credit就有“相信,信任”的意思。而前缀in-表示否定,可以联系单词inconvenient、infinite、 insecure等,后缀-ible往往表示“能,可”,因此,incredible 的两层含义就可以引申出来了,即一是表示“不可信的”,如incredible explanation;
二是表示“不可思议、难以置信的”,如incredible speed。这样学习词汇,便可快速地建立起构词图式,触类旁通,甚至在接触陌生单词时,也能通过构词法推断其含义。

(三)利用语境图式

在这里,语境图式是指学习者对语境进行理解、分析、推断的背景知识。语音体系和构词法相对稳定,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一定的训练可以很快地将图式建立起来。而语境图式涉及面较广,因而,此处不讲如何建立语境图式,而只是讲如何利用语境图式来学习词汇。根据图式理论,信息处理有两种方式,即自上而下的处理和自下而上的处理。自上而下的处理就是从话语层面开始到句法层面,再到词汇层面和语音层面。[10]自下而上的处理方式则正好相反。

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会发现,有些单词我们知道词义,但将词义放到原文中去理解时却觉得很难,这也是阅读理解中常见的问题。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是非常灵活的,其中甚至包含隐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词汇。“最足以体现从上而下的过程的是图式的作用”。[10]学习者可以利用语境图式来掌握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词义。通过图式理解、推断词义有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利用上下文语义。例如,Harvard allows freshmen to sample classes during “shopping week”,[11]sample作为名词,词义为“样品”,而此处做动词用,可以先判断为大概是“把……作为样品”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这个句子就可以翻译为“哈佛大学允许新生试听课程”。当然,sample本身没有“试听”的意思,此处对词语的理解就是从语境中去推断的。而“shopping week”这个表达更属于一种文化概念,仅从字面上是不容易理解的,不能翻译成“购物周”。教师可以结合语境引导学生思考:“对课程进行试听,又像购物一样可以选择的一周是指什么呢?”当然就是选课周。

第二,利用逻辑关系。语言表达存在转折、并列、递进等多种逻辑关系。这些逻辑关系同样可以用于对词义的推断。比如,Some people think this is fully justified while others think it is unfair,从while一词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语句。要理解justified的词义,可以先从unfair入手,fair是指“公平的,合理的”,加上否定词缀un-, 就变成“不公平的,不合理的”。而这句话又是转折关系,所以justified就应和unfair相反,意为“合理的”。再如,…and through many triumphs and failures I came to know more about myself,[11]此句中triumphs and failures应是并列关系,但从语义上理解可知triumphs 是failures的反义词,也就是“成功”的意思。

第三,利用词性和语法。在具体的语境中,除了语义和逻辑关系之外,还可以利用词性和语法规则对词义进行推断。比如,The sun was gently filtering through the trees,[11]通过filtering 这个词的分词形式,可以确定这是一个谓语动词。而through本身就有“穿过”的意思, 所以,我们不需要知道filter是“滤过”的意思,就可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柔和的阳光透过树林间隙”。

通过上下文语义、逻辑关系和词性、语法来推断词义进而掌握词汇是用自上而下方式处理信息的三个层次,这三者共同构成了词汇的语境图式,在使用时,应将其结合在一起,共同为词汇学习服务。这样,既能进一步调整、重构学习者的语境图式,又能使其更加灵活地运用词汇。

三、结论

图式理论与词汇教学关系密切,如果学生能够在词汇的音、形、义、用四个要素方面建立起语音图式、构词图式,并充分利用语境图式,就会对词汇有更全面的认识,而且会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等途径主动、迅速地扩大自己的词汇量。相比于传统的机械式重复记忆,这种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会对词汇的记忆、理解和运用有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韦汉,章柏成.图式理论和中国外语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

[2]康立新.国内图式理论研究综述[J].河南社会科学,2011(7).

[3]陆世雄.图式理论与中国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二十年[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

[4]刘世文.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J].龙岩师专学报,1998(2).

[5]Sir Frederic C.Bartlett.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M].Cambridge:CUP,1932.

[6]李文英.试论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一项基于图式理论的实证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05(3).

[7]唐建福.认知图式理论与词汇习得策略[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11).

[8]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03.

[9]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推荐访问:教学法 语音 论文 语音教学法论文【五篇】 语音教学法论文(精选5篇) 语音教学的论文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