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五篇】(全文完整)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五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7-04 17:4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面对社会对体育舞蹈人才需求的多层次性,如何加强体育舞蹈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拓展体育舞蹈运动员毕业后的出路面,以满足多层次需要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焦点。那么,目前我国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舞蹈专业办学现状如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舞蹈专业毕业论文【五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五篇】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体育舞蹈 毕业 出路 调查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

一、选题依据

面对社会对体育舞蹈人才需求的多层次性,如何加强体育舞蹈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拓展体育舞蹈运动员毕业后的出路面,以满足多层次需要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焦点。那么,目前我国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舞蹈专业办学现状如何?我们的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怎样?能否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又应该如何根据变化了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这些问题都是体育舞蹈专业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重大课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将逐渐从绝对的卖方市场走向相对的买方市场。我国体育运动学校应该主动顺应时展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积极研究,主动开展就业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体育舞蹈运动专业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湖南省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舞蹈专项2012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登录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查阅了大量体育舞蹈专业办学现状、社会需求状况及大学生就业的文章,并对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政策等文献资料进行考证。查阅1994年-2012年所有体育类核心期刊有关体育舞蹈毕业生就业、择业、就业指导方面的论文。

2.专家访谈法。对湖南省体育运动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及有关专家进行相关问题访谈。

3.调查问卷法。向湖南省体育运动学校五年制高职大专体育舞蹈专业2012届应届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就毕业的意向,包括就业地区意愿、就业职业意愿等内容。

三、结果与分析

影响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就业去向的因素。作为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其就业率本身,与就业去向是息息相关的,就业去向问题从某一个角度也体现着就业率的问题。经调查分析,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最适合的职业是专业演员或者体育舞蹈教师,然而,由于专业扩招和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均衡,导致目前的岗位处于过饱和状态,对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而言就是僧多粥少。当然,影响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就业的因素除就业岗位过饱和之外还有很多,大体上可以看成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方面。

(一)主观因素

1.同年级不同专业的比较。湖南省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舞蹈专业现设标准舞和拉丁舞两个专项,从近两年的统计数字看,拉丁舞专业的学生就业率明显好与标准舞专业。体育舞蹈专项的学生做教师的比较多,做演员的少。

2.在相同专业内,形象好的学生就业相对容易,男生比女生就业情况好。这既是目前我国就业情况的普遍情况,由于湖南省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舞蹈专业在招生时男生入学比较少,或者说男生学习体育舞蹈专业的比较少,使得目前舞蹈业内男演员稀缺。

3.形象差距不是很大的学生,成绩好、社会实践经验多、做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在就业时更容易找到专业对口、发展前景较好的岗位。

4.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课是湖南省体育运动学校为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开展的特色工作,包括心理辅导、礼仪培训、就业材料制作等几大项目。这项工作对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5.学校的干预力度,对学生的就业有重要的意义。从湖南省体育运动学校两届学生就业情况来看,学校对学生就业的重视是直接影响学生就业率的因素之一。

(二)客观因素

对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影响学生就业的唯一客观因素就是市场需求。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精神层面需求的增加,艺术逐渐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体育舞蹈事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会。同时我们必须看清几个问题:

1.体育舞蹈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将加大,体育舞蹈在国内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催生了体育舞蹈热,一方面高校扩展将会带来大量的体育舞蹈教师缺口,这为体育舞蹈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途径;
另外,体育舞蹈热必然催生了大量的培训机构,这也为体育舞蹈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还有一部分毕业生敢于自主创业。

2.提高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因为随着文化层次的提高,人的欣赏能力也更为挑剔,编导类人才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应对市场的挑战。

3.民族文化逐步觉醒,需要有人对我国本土的体育舞蹈艺术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研究,需要更多的理论研究者;
同时体育舞蹈演员的需求增加也意味着体育舞蹈教师的需求增加。

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们也要用发展的眼光认清形势,毕竟社会对体育舞蹈教师的需求远远不比对体育舞蹈演员的需求。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就业去向受多方因素的共同制约。从主观上说,专业限制、形象差异、成绩、社会实践、就业指导和学校干预等都能影响其就业去向;
从客观上说,社会需求是制约其就业的主要因素。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一、当前高师舞蹈学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师资需求之间的差异。

我国综合性大学舞蹈学本科的学制为四年,其目标是培养高水平的舞蹈专业人才,能够胜任中小学舞蹈教学与研究,能在少年宫、电视台等单位从事舞蹈教学、创作、研究、策划、管理等工作。

从培养目标来看,其定位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舞蹈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 “舞蹈艺术高级专业人才”。但实际就业情况是,大多数用人单位都希望能聘用到一专多能的可以胜任普及型艺术工作的专业人才。从我校今年的用人单位来函看:各中小学校对毕业生的要求是,具备一门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能力,能组织校园文娱活动,会合唱指挥;产业类单位则要求能歌善舞,能策划组织员工文娱活动,会合唱排练、指挥、主持等。由此可见,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实际的就业需求相矛盾,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是知识结构较为全面,能唱能跳,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业务水平要拔尖,能编能导,舞台讲台都能站得稳的复合型人才。而且,有的单位如学校、幼儿园等,在人事制度上受编制的局限,希望毕业生能包揽音乐舞蹈教学。由此,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逐渐为用人单位所青睐。这体现出了新世纪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教育要顺应时代,高师舞蹈教育就必须向多元化发展。

据了解,笔者所在城市周边近百所中小学,艺术基础教育多由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担任,他们舞蹈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仅是在求学期间简单接触,未曾系统地学习过舞蹈教学法。仅就这一点来看,舞蹈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市场容量与需求量还是有很大的空间。从历年的招聘学校来函看,多数单位也都提出了具备中、小学生舞蹈编导教学能力的应聘条件。尽管就业环境如此眷顾舞蹈专业的学生,但是舞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在逐年下滑,此为何因?在我院2009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我们了解到,尽管舞蹈教育人才奇缺,但各单位的用人要求不局限于舞蹈教学,中小学的艺术教育是比较随机展开的,通常伴随着学生的成长,不同年级需实施不同的教育,因此对专业老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而舞蹈专业的学生大都只抓舞蹈专业的课程学习,忽视其它如音乐理论的学习,学过钢琴声乐的只是极个别的学生,更有甚者竟然不会识谱。基于这种现状,用人单位只能根据中小学艺术基础教育的特点,向既学过声乐钢琴又学过一些少儿舞蹈编导知识的“非科班”毕业生抛出了绣球,所以才出现舞蹈专业人才在中小学教育的缺失。这种状况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仅仅因为专业的单一而使优秀的毕业生滞留社会,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调整普通高校舞蹈学专业本科教育的思路?答案是肯定的,作为非专业院校的普通舞蹈教育应该视培养一专多能的普及型舞蹈教育师资为己任。

二、准确定位办学方向,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要致力于转换教学思路,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舞蹈教育人才“多元化”的培养模式。高师舞蹈专业必须放开传统教学模式, 打破以往狭窄和单一化的格局,顺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所提出的高素质要求,以舞蹈学科专业能力培养为轴心,强调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一)注重学生舞台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师舞蹈专业毕业生,其就业多以中小学及幼儿园为主,作为舞蹈专业的毕业生,在单位除正常教学外,还将担任学校各种文娱活动及单位所在系统的比赛或联谊晚会的表演主力军。无疑,出色地完成这些课外活动是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所以,在校学习期间就要注重加强这方面的锻炼,多参加舞台实践。在实践中积累表演经验,积累舞蹈音乐、动作素材,同时在舞台调度、舞美灯光,和服饰选择上也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些都是在练功房中学不到的知识,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引导使其成为显性的素质,只有这样,将来就业后才会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

因此,在安排舞蹈专业课程时,笔者主张在三、四年级增加舞蹈编排与实践课程的比重。在舞蹈编排课程的教学中,不仅要系统地学习舞蹈编排的理论,更要注重实践,让学生更多更早地介入舞蹈编排中去。比如参与校园文艺活动的节目编排,教师在一旁进行协作和指导,这种编排实践是舞蹈编排课程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我们在重新思考学生的培养方向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二)注重学生艺术综合素质、教学能力的培养。

作为师范类舞蹈专业毕业生,就业进入教学岗位后,不但要从事舞蹈教学、编排等工作,还要兼带部分音乐课教学。特别是在办学规模较小的街办小学,可能会出现一名老师兼顾全校学生艺术课程教学的现象。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包括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属于音乐教育的范畴。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综合的艺术修养,以适应艺术素质教育的多样性。因此,高师院校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优秀的、合格的师资人才。而一名优秀的、合格的舞蹈专业毕业生的教学能力也是表现在多方面的。

1、教学能力体现在讲授舞蹈知识时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浅显易懂地表述动作要领,用什么样的课堂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需要从教学对象的生理、心理加以考虑。众所周知,知识的传授只有得到心理学知识的辅助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结合到舞蹈教学中,就是把握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喜好,观察学生的课堂情绪,制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只有学生的求学欲望被调动起来、内在的潜力被合理激发,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我们的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2、教学能力体现在舞蹈专业的教学实践中。2007年9月1日,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正式推广《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校园舞蹈文化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课程当仁不让。各中小学在学生的兴趣培养上也是煞费苦心,每周安排一定的课时,选拔一些身体条件适宜舞蹈训练的学生开展兴趣培训活动。其间,舞蹈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的主动性,吸收新思想、不断出新,不做权威维护者和教材的代言人,而是要起到桥梁的连接作用,将舞蹈活动融入到中小学舞蹈课堂中,为学生搭建起自己的舞台。

3、教学能力体现在相关专业的教学上。前面提到有些教学单位受条件所限,往往是一名教师将所有艺术课程“包干”,音乐课上要求能弹琴能歌唱,美术课上要求会简笔画,还要能组织学校的文娱活动。如此看来,优秀的、合格的舞蹈专业毕业生不仅要有舞蹈专业能力,还要有相关的音乐技能、美术理论的基础,只有具备相关艺术的教学能力才能适应基层艺术教育的要求。

因此,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从多方面能力入手,既要做到专精,又要尽自己的最大接受力向艺术领域更好地纵深发展,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成为有价值的“复合型”教育人才。

结 语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舞蹈专业的办学规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扩大,各类舞蹈学校也争相扩招,越来越多舞蹈专业的学生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如何让舞蹈专业学生能更好的适应就业岗位,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闻一多先生说过:“舞蹈是人的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简单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这种表现方式应该说是最美丽和最自然的方式。但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对编导和舞者本身的表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同时对于音乐、舞美、灯光、道具甚至观众的契合度都有较高的要求。这种非常专业而又有限的因素无疑提高了舞蹈专业学生就业的难度,如果再一味强调舞蹈专业的这种专业化就业性,这种做法将会严重影响舞蹈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而保证就业率的根本因素就是就业去向。

一、就业去向分析

从舞蹈的专业特点来说,舞蹈专业学生越早接触专业方面的学习和训练越好。因此,在从附中到大学的七至八年甚至更长的可谓十年寒窗中成长起来的专业学生们,都舍不下这份专业,都会选择从事与舞蹈相关的工作。据调查,他们一般有以下几种就业渠道:

1、进入各级专业演出团体

这类学生多数是舞蹈表演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的形象、身材和专业素质都很好,无论身材扮相都让人赏心悦目,因此他们不必担心找不到工作。而且一般情况下他们都能进入各省、市、县级歌舞团和较好的艺术团体当演员。

2、进入各级院校

这类学生多数是舞蹈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这类学生较前一类学生而言,只能说是形象、身材和专业素质较好,相对前一种学生而言,除专业外,学院侧重培养他们的文化等综合教育素质,毕业后他们一般都会选择教育行业, 进入各省、市、县级院校从事舞蹈教育教学工作。

3、进入各级群众艺术馆

这类学生较以上两种专业学生而言,身体条件和专业素质相对一般,因此他们选择进入各省、市、县级群艺馆从事群众文艺辅导工作,带动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普及文艺工作,相对前两类学生要求低些。

4、考研

这类学生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家庭条件较好,毕业后会选择考研或通过其它途径继续深造,另一种是专业技能一般,面对专业好的学生不具备竞争力,因此,他们想通过考研来提高自己,从事理论方面的教学和研究,避开热门报冷门来保证自己的就业岗位。

5、临时兼职

这类学生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自身专业素质和各方面条件一般,通过跑场和带班来保证自己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但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的谋生手段,它没有长久性和持续性。

6、改行

这类学生属于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都较差的一类,毕业后他们会选择改行,通过各种社会关系改做一些其他行业的工作。

7、自主创业

由于舞蹈专业的局限性,剩余的这类学生无法找到工作,于是便选择自主创业,他们要么办培训班,要么开店等,以保证自己有一定的经济收入。

8、待业闲赋

最后一种情况,这部分学生因形象、专业素质、文化素质都很差,又没有任何社会关系,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只能待业在家无事可做。

二、影响就业去向的因素

就业去向是保证就业率的根本,根据以上就业去向的分析,舞蹈专业学生,大多数选择的职业是专业舞蹈演员和舞蹈教师,但受目前扩招和诸多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不均衡因素影响,使得舞蹈专业岗位都处于饱和状态。这种局面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舞蹈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当然, 影响舞蹈专业学生就业率的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 大致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1、内在因素

(1)不同专业的情况不同

比如舞蹈表演专业和舞蹈学专业,如今表演专业的要求不再是单一性的,提倡的是编表合一,即编导和表演合二为一,这种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编导基础和编导技法,同时还要有表演方面应有的素质,舞蹈学专业则主要是侧重于文化素质和舞蹈教育方面,两者的要求不同,培养的人才去向也就不同,在当今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前提下,表演专业的学生自然就比舞蹈学的学生就业率高。

(2)相同专业的情况不同

在相同专业内,外形条件好的学生就业率相对较高, 男生就业率又比女生相对较高。这既反映了目前我国就业情况的普遍性,又体现了舞蹈专业的特殊性。舞蹈专业学生最大的就业途径就是当演员,外形条件好是必备的首要条件,在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必定就会成为行业中抢手的人才。还有舞蹈专业在招生时,报考的男生就比较少,进校后人数自然就少,这就使得舞蹈这一行业内男演员紧缺,也就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男生比女生就业率高这一情况。

2、 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差

由于舞蹈专业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学生在校期间只注重编导、舞蹈学、舞蹈表演方面的专业学习,而忽略了其它如文化素质、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学习,这就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在以上几种就业渠道饱和的情况下,学生们对其它专业的就业适应性就显得力不从心,因为目前的用人单位都存在一个普遍问题:那就是注重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高,不能适应当今其他就业岗位的需要,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3、外在因素

对于所有艺术类专业来说,影响学生就业的外在因素不外乎市场需求。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毕业生就要能够适应这样的要求,当今社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单一性很强的人才,无论是高校还是毕业生都应该适应当今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岗位,因此我们在扩招的前提下应该考虑到就业的适应性,权衡好扩招与就业率的比重,谨慎行事,不要盲目。

三、提高就业率的措施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怎样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让更多的学生能找到工作,是我们学校和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以下几点措施仅供参考。

1、学校措施

(1)正确对待学生就业适应性问题

当前对舞蹈专业学生就业适应性问题,在一定的程度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其一:重招生而轻就业。尤其是在扩招的前提下, 学校的重点工作都围绕着招生来制定计划,安排工作, 而学生的就业问题常常是交给就业指导中心负责, 其它部门就很少介入。其二是对就业指导工作实施得不够具体,平时就很少安排一些有关工作,只是到了学生临毕业前才临时抓一抓。其三是把就业适应能力的培养问题看作只是学生个人的事情, 似乎围绕着就业指导所做的事情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并不是学校工作的重点。这些观念不转变, 学生就业适应能力的培养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1]

(2)教学改革应以就业适应为依据

当前高校的教学改革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强调要尽量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 重视基础学科; 二是在教学方式上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特别是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 三是十分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 强调教学效率的提高。但这样做却忽略了对就业适应性至关重要的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以及更为重要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学校应从育人目标上确认重视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在安排课程和开展教学质量评估时, 还应该注意通才与专才的结合, 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结合, 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结合, 学习能力与社交能力的结合。此外, 在学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上也应该充分考虑今后毕业生就业的需要。[2]

(3)教学计划中应该强化社会实践环节

在校期间缺乏社会实践的机会, 几乎是众多学生的一致意见。为了加强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环节,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 教学计划中应有适当的社会实践课, 并安排一定的学分, 列入对学生的考核指标。第二, 学生工作中应适当安排社会实践的内容, 利用假期组织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三, 加强对实习工作的组织与指导, 争取实习单位的支持, 提高实习的实效性。实习不仅是业务知识与技能的实践与锻炼, 更是工作态度与人际交往能力的见习与锻炼。有些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可以考虑增加实习的次数和时间。[3]

2、自我措施

(1)准确定位明确发展方向

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有自身的优势,舞蹈专业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个人的不同条件、特点和目标,准确自我定位,明确发展方向,为自己的艺术之路作好定位与规划。

目前舞蹈专业学生就业需求日益多样化,国内各艺术高校和院系打破以往舞蹈专业“精英”教育的模式,开始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舞蹈教育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学生个人的发展铺设了更多的可选道路。毕竟,“精英”或 “明星演员”只是凤毛麟角,因此,舞蹈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自身条件、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注重其他科目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修养,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尽早明确发展方向,并在教育、编导、理论、策划、管理、传播、文化交流等与舞蹈专业相关的领域做出多方面的选择,为日后的择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挖掘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近些年艺术类专业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反馈的信息表明: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是用人单位普遍参照的选择依据。许多用人单位反应,一些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存在“心浮气躁、恃才傲物、眼高手低、夸夸其谈”等现象;
有的受自身素质或就业方向的局限,产生改行和放弃的念头;
有的因为受不了工作单位的严格管理、善意批评或难以适应理想与现状之间的巨大差距;
有的沮丧之余,不能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审视,陷入了频繁“跳槽”却依然没有找到满意工作的尴尬处境,给用人单位与个人都造成了巨大损失。由此可见,舞蹈专业学生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更需要提高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提高文化素质的整合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等。从某种程度上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舞蹈专业学生只有将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

(3)培养创造思维适应时代需求

当代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新思维,舞蹈专业学生更应顺应这样的时代潮流,充分挖掘个人潜能,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在现实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某些缺乏创造力的同学很难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脱颖而出。我在一次编导课上发现,只有少数同学会在表达某一情感动作时联想到其他与此相关的动作,并举一反三,归类、总结,附以生动形象的动作描述。这些同学大都具有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和想象的特点。由此不难看出,创造思维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在开发人的潜能中培养出来的。舞蹈专业学生只要注重平时生活的点滴积累,积极参加各种创造活动,勇于发现和敢于探索,善于联想和勤于创新,那么在经过多年系统的舞蹈专业化训练后,必然会让自身的各方面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而更有实力去面对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问题。

在当今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就业大环境下,舞蹈专业学生应该扎实走好大学阶段的每一步,为日后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用不断创新的精神去实现人生价值,成为德艺双馨的从业者。

参考文献

[1]赵增福. 高校就业教育简论[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4 (15- 16).s.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大学的艺术教育中包括了舞蹈教育,在大学中开办的各类舞蹈课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为了使舞蹈教育能够更加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本文对我国高校大学生舞蹈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了解我国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舞蹈教学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

舞蹈教育;
改革;
教学转型

一、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舞蹈教育的认识需进一步提高。现在很多人对舞蹈的认识还仅是表面,一方面原因是很多人认为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组合在一起蹦蹦跳跳就是舞蹈,而舞蹈教育也就是简单地教些技术,做一些身体方面的训练;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教师为了使舞蹈能够被高校学生接受,从而使舞蹈课程的难度有所降低;
还有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人们更加注重经济效益,从而忽视舞蹈教育的重要性,仅将舞蹈视为生活中的调味品,一个小爱好。因此,高校在开展舞蹈教育工作的时候首先要加强学生对舞蹈教育的认识。

(二)高校舞蹈教育的教学方式需不断创新。最具表现力的身体开发是舞蹈教育不能缺少的,但是高校学生接受舞蹈教育的年龄早已过了“黄金期”,这时高校舞蹈教师就需要思考怎样对学生进行身体训练。很多学校的舞蹈赏析课内容都是由老师自行决定,教学的规范也不统一,课程比较随性,有部分教材也是照搬专业院校的样式。因此,高校舞蹈专业的教材需要具有规范性和针对性,同时教师应该不断地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三)高校舞蹈教育师资素质需不断提高。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拥有高学历的舞蹈教师相对较少,这是因为我国对舞蹈研究生的培养起步比较晚。最开始仅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设有舞蹈专业,培养舞蹈硕士生,之后才逐渐有学校培养舞蹈硕士研究生。由此可以看得出来,高校舞蹈教育的师资素质还需要提高。

二、我国舞蹈教育改革与转型中的问题

(一)结构性“错位”。舞蹈的教育方式通常是最为传统的“口传身教”,在高校的舞蹈课堂上教师更偏重“技艺性”,更多的是一些身体上的训练。很多高校重“艺”轻“文”,学习艺术类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课成绩弱的现象。高校内的课程设置也体现出重“艺”轻“文”,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而艺术人才的发展并没有做到全面发展,这是一个严重的隐患。

(二)结构性矛盾。舞蹈教育为了适应新的时代格局逐渐逐渐向着多元化全面发展。一些专业的艺术院校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精尖的专业型人才,普通的综合大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在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材上两种类型的院校是一样的,普通高校与专业艺术院校并没有区别对待。现在的毕业生结构逐渐向着单一化发展,专业院校只有很少一部分专业极强的学生能够顺利毕业,而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又少,导致供需结构存在矛盾。我国高校艺术专业仍然在扩招,供需结构的矛盾更加深化,使得艺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三、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改革思路

舞蹈教育不仅是对技能的教育,通过舞蹈教育可以使自身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和舞蹈欣赏的水平有所提升。目前我国对于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的定位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将舞蹈教育归为专业技能教育这一类,普通高校的学生通常没有舞蹈基础或是基础很差,但是给学生定的目标又过高,从而导致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因此,要对我国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做出相应的改革。一是舞蹈教育统一性的强化。根据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来看,舞蹈课程基本上是不可能成为主修课程,但是很多学校将舞蹈课程列为学校的选修课程,为了使舞蹈课程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教育部门应对教学大纲统一制定,同时编写出统一的教材,避免出现学生无从选择的情况。二是普通高校舞蹈教育普及性的加强,使舞蹈教育进入到更多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与舞蹈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各种活动促进舞蹈教育在各高校的推行。普通高校学生的舞蹈基础大多比较差,所以在开展这些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深度适中,注意因材施教,不同的活动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三是对普通高校舞蹈教师专业性与复合性的强化,使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水平能够有所提升。普通高校里的舞蹈教师不仅要专业性强,更重要的是复合型能力,高校在引进专业舞蹈人才的同时也要加大对原有教师的培训。现在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那么高校内的教师在强化舞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对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社科知识有所了解。对于舞蹈教育的定位是目前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改革的重点,在正确定位的基础上逐渐转变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向艳华.浅谈舞蹈教育中规范的重要性[J].新丝路(下旬),2015(10).

[2]卢圣兰.浅析高等舞蹈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启示[J].大舞台,2011(04).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舞蹈教育;
重庆大学;
科学发展观;
定位与思考

中国的舞蹈伴随着中华文明经历了上百万年,从原始人类的前艺术活动期就出现光彩,无论是击石附石的先民兽舞还是奴隶专职的纪功之乐,或是后来封建社会的唐舞、宋舞,都是舞蹈文明的发展历程;
其中舞蹈的教育在发展中承载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寓教于乐的大儒精神还是乡里百姓的自娱自乐都是舞蹈教育的需要,从汉代的乐府到唐代的梨园都对当时的舞蹈起着推动和历史的保留作用。历史发展至今,舞蹈的传承与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幼儿社区教育,都呈现着我国舞蹈教育市场的多元发展,逐渐走向科学化的轨迹。同时,在兴办高等舞蹈教育的时候,也有很多院校没有清楚的教育定位,没有一个科学的规划与思考,致使舞蹈的市场环境出现种种困境,也给我们这些从事舞蹈教育的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挑战,因此,我们从求本溯源开始,找到源流看问题,理清历史的脉络,重整属于我们的舞蹈和教育。

一、我国舞蹈教育的溯源

我国正规的专业型舞蹈教育始于建国初期,五十多年来,我国的舞蹈教育基本上是沿着这一单纯专业型,职业型的教育体制在发展。现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从中专―本科―研究生学历层次专业型舞蹈教育系统。

回顾、探索我们专业型舞蹈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分析、思考专业型舞蹈教育的现状,在充分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冷静客观地直面我们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检点我们在急速发展中所产生的浮躁,无疑对我们如何深化舞蹈教育的改革、提高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我们从中专舞蹈基础教育谈起。

中专舞蹈教育是舞蹈教育系统的基础教育。

1978年以前,我国专业型舞蹈教育仅限中专教育。全国有5所专属的中专舞蹈学校及各省市的艺术学校中设有舞蹈学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舞蹈艺术人才的急切需求,中专舞蹈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中专舞蹈教育是专业型舞蹈教育的基础工程,基础工程不坚实,势必会上延,严重影响到高等舞蹈教育。没有坚实的基础教育,是无法构建我们这座舞蹈教育系统大厦的,高等舞蹈教育离开了基础教育,有如“空中楼阁”,这也是本文为什么在高等舞蹈教育发展研讨上从中专舞蹈基础教育说起。

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专舞蹈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约近十年时间的“过热期”,当时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众多的以舞蹈教育为主的艺校和舞校。尽管名目繁多、体制各异,其实无非是国办中专的扩招,及民办艺校的大量建立。而各校居然都是生源济济,门庭若市。可惜“好景”不长,三、五年后,生源递减,那些不具备办学条件的中专校很快就终止办学了。

二、现代教育的几个发展误区

究其原因是多种的:有迅猛发展中教育部门宏观管理失控;
有当时教育市场商业化思潮的影响;
有用办学获取经济效益的驱使;
有社会的浮躁和家长对舞蹈教育认知的误区等等。总之是我们在发展前进中的一种失误。然而这种失误至今还影响着我们中专舞蹈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1.学校教学质量下滑,信誉下降,造成生源递减。为了维持学校的运转与创收,采取不计学生的专业条件,降低生源质量。超出教学能力的扩招,国办校有之,民办校更为严重。

2.学制的混乱:有三年制、四年制、五年制、六年制不等,入学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从小学五、六年年级,初中初一、初二,个别甚至有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3.教材杂乱,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与规范性,师资质量急待提高。

4.综合性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极度缺乏:我国根据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法的规定,现阶段实施九年制国民义务教育,而中专舞蹈毕业生,如实地讲,大多数学生其综合性文化基础知识尚达不到九年义务制国民教育的水准,这一点是让人触目惊心的。

三、专业型高等舞蹈教育现状分析

1978年,北京舞蹈学院建立,标志着我国专业型舞蹈教育向上延伸,形成高、中相接的舞蹈教育系统。当时北京舞蹈学院是我国唯一的一所高等舞蹈教育学府。紧随其后,我们一些综合性艺术院校也相继设立了大学专科过渡到本科的舞蹈学系。进入90年代,更多的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及民办大学也设立了舞蹈教育学系。我国专业型的高等舞蹈教育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目前我们高等舞蹈教育主要面临两个问题:

1.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

目前高等舞蹈教育的师资是一支非常年轻化的队伍,他们大都是近年来高等舞蹈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主要是北京舞蹈学院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这一点也突出了北京舞蹈学院在舞蹈教育中的领军地位和重要作用),他们充满了朝气与活力,是专业教育一线的骨干力量。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专业知识面过窄,专业技能过于单一,综合文化知识及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但是他们是一批宝贵的资源,对他们的教育理念和综合知识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2.高等舞蹈教育学生培养问题

我们呼吁教育部门要规范中等舞蹈基础教育,同时更应关注已经低文化进入大学,受高等舞蹈教育学生的培养问题,使他们通过四年的学习成为名副其实的具有舞蹈专业及综合文化素质的大学毕业生。

这些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相比,入学时大多数年龄偏小,平均约在十六七岁,天真烂漫、形象靓丽、思想单纯,热爱舞蹈。今天的舞蹈大学生基本上是小学未读完就来到艺校或者舞校,经过四五年的学习再考大学,正所谓“自幼学舞,一日出师”,一个没有读几年书的小孩,正值青春年少爱玩的年龄,即使走入管理严苛的中专,也大都“弃文从舞”,从思想上和文化划清了界限,反正我就是跳舞的,只要跳好舞,练好功我就可以上大学、当演员,有的还不乏当明星。追求的是做舞蹈表演艺术家,在舞台上展现亮丽的青春。他们崇拜“杨丽萍”“黄豆豆”,对专业老师很敬畏,认为舞蹈就是技能技巧与技法,整日踢腿下腰,跳跃翻腾,苦累都能忍受,但一进入文化及理论的学习就感到头疼,因体力的消耗打开书本犹如催眠。教育对文化的忽视是文化教育的根源所在,导致大学的文化考试只需两百分,可悲可叹。

对这些学生的培养,要不同于普通大学生,要充分利用他们的优长。首先培养他们建立良好的文化理论学习习惯,在入学教育阶段,设立专业导论课,结合他们的自身情况,深入简出地讲解舞蹈本体及舞蹈的社会功能与作用,树立他们正确的文艺观,让他们对舞蹈是文化及文化形态有初步的认识,在公共课和理论课上一定要针对具体情况,尽量把较为深难的理论通俗化。从诱导兴趣入手逐渐由浅入深。

在这一细致培养过程之中,专业教师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作用尤为关键,我们的青年专业教师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就有着“重技轻文”的思想倾向,在他们实际的工作中,对文化基础的薄弱导致工作的困境也深有体会,那么由他们直接参与到这一培养过程中,以自身的实例教育学生,师生互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专业教师应成为专业教学与文化理论教学紧密联系的纽带。

这一培养过程是细致和艰辛的,也是长期的,我们期盼着中专基础教育的规范会使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高等舞蹈教学的科研中。那时我们的高等舞蹈教育才会有“质”的提高与真正的发展。

四、重庆大学舞蹈系的成功经验与挑战

重庆大学是国家211工程与985工程的教育部直属大学。重庆大学舞蹈系成立于1999年,在近十年的舞蹈教育实践中,我们首先确立我们对舞蹈本体及社会功能与作用的认知。舞蹈不单纯是技能技巧与技法,它是文化、文化形态。舞蹈艺术是人民大众创造的,在诸多的艺术门类中,舞蹈艺术不仅是供人们欣赏,更是人们自身直接参与的艺术品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更多的外延与扩展。

基于这样的认知和社会的需求,我们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我们不单纯是为专业文艺团体培养舞蹈人才,而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具有综合文化素质,服务于社会的应用型舞蹈艺术工作者,他们可从事演艺,也可从事专业型、普及型的舞蹈教育工作,及企事业文化与社区公共文化工作。

我们以继承、弘扬中国民族文化为主体,以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民族民间舞为专业基础课程,把舞蹈编导与剧目课结合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公共课与基础理论课上依托重庆大学的优势教育资源与良好的学风与学习氛围,强化综合性文化理论知识。在选修课上对现代舞、体育舞蹈与流行舞蹈,做一些基础性的学习。在所有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专业课的实施中,强调对学生政治思想品德,文艺观与价值观的教育

对于我们在校的学生来说,先不能说现在一下就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但就其学习方法和指导思想必须确立,这是原则的问题,摆脱旧有的学舞蹈只跳舞不学习的陋习。

推荐访问:舞蹈 专业毕业论文 五篇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五篇】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精选5篇)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