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发表国际论文【五篇】(全文完整)

2023年发表国际论文【五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7-03 19:2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国际政治作为一级学科政治学下属的二级学科,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和方向。国际政治是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是其相互间形成的各种政治关系的总和。它主要研究的是各国对外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发表国际论文【五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发表国际论文【五篇】

发表国际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国际政治 分析评价 CSSCI 文献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7)4-0096-08

引言

国际政治作为一级学科政治学下属的二级学科,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和方向。国际 政治是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是其相互间形成的各种 政治关系的总和。它主要研究的是各国对外政策及其发展演变,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合作,国 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及其变化,国家集团的形成、分化和改组,世界秩序的形成、发展与变革 等[1]。本文借助2001―2005年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 ,通过大量的数 据对我国国际政治领域的发展概况和期刊影响力研究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在很多方面与政治 学进行了相应的比较分析,试图给出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总体面貌、特征和趋势。

根据我国2005年公开发行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目录统计,我国公开发行的政治学期刊700 多种,排除通俗读物、政治读物、二次文献以及非中文文献的期刊,政治学学术期刊大约34 0余种。2001―2005年间,CSSCI收录政治学期刊32~36种[4.7]。每年大约收录政 治学论文4000多篇(这个数据包括其他学科期刊发表的政治学论文,当然也排除掉了政 治学期刊所刊载 的其他学科的论文)。为了对国际政治方面的文章进行研究,在各年的论文中,我们按照文 章所属的学科分类,通过中国图书馆分类号将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各国政治和外交等方面 论文挑选出来;
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关键词检索,将那些论文关键词中提及“国际政治” 、地区政治、各国政治等方面但并未分到上述类别中的文章也纳入其中进行 分析。

国际政治论文概述分析

按照上述的原则,我们一共从CSSCI 2001―2005年的数据中,检索出来源文献8553篇和 相应的67362篇引文文献,这些文章分布在283种各类期刊上,本文对国际政治的研究都 是根据这 些文献信息得出的。

1.国际政治论文发文情况

在国家公布的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包括了8个二级学科: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 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政治、国际 关系和外交学,而本文研究的宽泛概念的国际政治学(包括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论文数量接近政治学论文的1/3。表1给出了2001―2005年这5年来国际政治领域论文的发文 数量以及在政治学中所占比重的情况。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伴随着整个政治学领域论文数量的增加,国际政治学领域的文章也 在这5年中稳步增加,其研究队伍和研究成果不断增加,反映了该学科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 。此外,国际政治研究论文在政治学的总数中一直占有30%左右的比重,可见国际 政治是政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研究方向。

2.国际政治学论文和引文概况

论文的引文数量从一个方面表现出作者的研究广度、学术深度和规范程度,并且能够特别地 反映作者所在的学科的研究广度、学术深度和规范程度。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2001―2005年间, CSSCI收录国际政治领域论文8553篇,引用 文献67362篇,篇均引用文献数为7.88篇,要高于整个政治学的平均量(5.81)[3]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平均量(6.06)[3];
无引文文章所占的比例也低 于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平均数(33.6%)[3 ] ,更低于政治学论文的无引文比例(39.2%);
同时篇均引文数在这5年里由2001年 的5. 7篇增长到2005年的10.18篇,增长速度非常的快,这些都说明了这些论文与整个政治学其 他 学科相比,其研究深度和学术规范都表现了明显的优势。从历史角度来看,国际政治领域在 2001―2005年间的发文量基本保持稳定,但是与此同时,篇均引文数和有引文文章的数量则 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这说明国际政治领域学者的研究越来越走向规范和成熟,其主要原因 大致有二:一是随着借鉴国外成果的增多,我国学者与国际学术规范接轨的速度加快,学术 研究和规范上的差距相应缩小;
二是随着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硕士和博士研 究生两个层次的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该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逐渐显露出良好成效。

3.国际政治论文引文语种分析

对国际政治领域论文引用文献的语种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该领域学者的阅读范 围和习惯,了解政治学学者对国外国际政治学术成果的接受状况,以及不同语种国家的研究 对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影响。表3给出了2001―2005年国际政治领域论文引用文献的语种统计。

2001―2005年间国际政治领域的论文引用文献的语种最多的是英文文献,为27544篇次 ,占全部被引文献的40.9%。中文文献有23710篇次,占全部文献的35.2%;
译文文献 有11402篇次之多,占全部文献的16.9%。如果将所有被引用的外文文献和译文文献进 行相加,合计为57500篇次,在国际政治论文引用的外文文献中占64.8%左右。这 一比例远远的超出了整个政 治 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外文文献平均引用率(45%和33%左右)[3]。国际政治学论文 的外文文献引用之多,是和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吻合的。

表3中的数据表明:第一,国际政治由于其本身研究内容和范围具有国际性,所以外文文献 的引用率相对地高于其他学科,说明我国学者高度重视借鉴国外研究成果;
第二,国际政治 研 究的开放度较高,中国政治学学者能积极主动地阅读和使用国外国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成果, 各种外国专业文献成为中国政治学者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
第三,大多数该领域的学者使用 的外国语言是英语,而且增长速度之快(5年间增长了245%)表明中国国际政治学界受英语 世界国际政治学研究的影响相对较大;
第四,日文、德文、法文的增长速度也很快(分别增 长了248%、206%和186%),说明英语世界以外的国际政治学研究成果对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 的影响也在逐步增强。最后,它们说明中国国际政治学仍是一门比较年轻或不太成熟的学科 。

4.国际政治论文引文类型分析

对论文所引用文献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学者的阅读习惯以及获取知识的主要 来源,可以反映不同类型的文献在国际政治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同时,这些数据还可以让 我们去发现一个学科的发展速度和学科成熟度。表4给出了国际政治学论文引用文献的类型 数据。

在国际政治领域论文引用的各类文献中居于首位的是图书,被引篇次达33101,是期刊 论文 的两倍左右,若加上另一种图书形式(汇编文献)则高达38482篇次,占全部参考文献 的近5 7%,这说明大多数国际政治的学者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图书,而且许多政治学经典著 作至今仍被学者们广泛引用;
引用数量处于第二位的是期刊论文,接近引用总数的24%,低 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平均数,这说明期刊论文对国际政治研究的影响相对小于图书。以下的依 次顺序是汇编文献、报纸文章、网络资源、报告文献、会议论文、法规文献、学位论文、信 函、标准文献等。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报纸文章在整个引文类型中所占有的比重相对较高,达到8%(政 治学只有6%,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仅3%),说明国际政治学学者非常注重国际新闻、动态或时 事,其研究和国际热点问题非常紧密;
二是学位论文在这些引文类型中比例非常小,说明其 对国际政治研究的学术影响很小,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获取学位论文的渠道不够畅通,国内 各高校和研究机构或相关学科点之间的交流不够密切,另一方面也说明学位论文的整体学术 水平还有待提高。

国际政治期刊发文和被引分析

期刊对某一个学科领域的发文说明该期刊对这一学科领域研究的重视程度,一个期刊的 论文被某学科论文的引用,说明该期刊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影响度。因此,我们通过所选出的 8553篇国际政治学学科论文,考察这些论文所刊载期刊的分布和引文期刊的分布,从而 分析这些期刊对我国国际政治学研究的影响。

1.期刊发文分析

通常,国际政治学论文主要发表在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或其他国际问题研究期刊上 ,但也有许多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刊载在综合性期刊上。通过对国际政治学论文所刊载期刊的 统计分析,我们可以考察各期刊对我国国际政治学研究的贡献。表5给出了2001―2005年期 间CSSCI所收录的国际政治学论文最多的50种期刊。

在我们对检索出的国际政治领域的论文进行分析之后发现,这些论文所发表的期刊(共283 种)除分布于政治学之外,还分布于历史学、民族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 等其他非政治学领域,这说明了国际政治的研究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非常密切。分析表5 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与国际政治密切相关的刊物最多,说明我国学者最瞩目的还是本学科专 业的重要和核心期刊;
其次是一些与政治密切联系的理论性刊物;
再者是一些社会科学综合 性期刊。毫无疑问,这些期刊在我国国际政治学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期刊被引分析

期刊对某一学科的学术影响可以通过该学科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反映出来,影响的大小主要表 现为引用的频次。一般说来,期刊所载论文被某学科引用的次数越多,那么该期刊在这一学 科影响就越大。如表6所示,国际政治学论文引用国内外期刊约3318种,其中国外期刊1 600余种。这里列举了2001―2005年CSSCI中发表的国际政治领域论文被引用数量位于前 60名的中外文期刊。

从表6的数据可以看出:其一,进入前60名的期刊中有21种外文期刊,而且在排名前20名的 期刊中有将近一半都是外文期刊,这再次说明我国国际政治学研究受国际学术界的影响之大 ,也反映了我国国际政治的学者们密切关注着国外国际政治研究的发展和动向。在这20多种 期刊中,16种是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和外交类期刊,4种是综合性期刊,其中,8种为外文期 刊,且均为美国期刊,说明我国国际政治的研究受美国的影响较大。如果再作进一步区分, 这8种外文期刊中有6种为国际政治类专业期刊,2种为政治类专业期刊。其二,这60种期刊 中有相当数量的非政治学类的期刊,涉及到管理学、历史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等学科,涉及面非常广泛,表明了国际政治学研究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密切关系。当然, 在这60名期刊中,最多的还是有关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类杂志,约占1/3;
其次是各 种综合性期刊,如《中国社会科学》、《读书》、《国外理论动态》、《国外社会科学》。

其三,表6中的中文期刊中,有相当数量期刊的主办单位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下属研究所 ,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国际政治学研究中的突出的地位。如果将其他单位 计入统计,那么中国国际政治研究期刊及其影响的两个中心,分别是北京和上海。

结 束 语

本文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1―2005年的数据对国际政治这一领域的 发展概况和期刊的影响力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国际政治作为政治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与 方向,在学术研究方面表现出一些以下重要特征:我国国际政治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发展 速度快,队伍不断扩大,成果逐渐增多;
中国国际政治研究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无论是研 究对象和内容,还是期刊分布和影响,都是如此;
中国国际政治研究大量借鉴了国外的特别 是英语世界的研究成果,其中,以美国国际政治研究界的影响最为显著;
中国国际政治研究 的地理中心是北京,上海则是北京以外最重要的研究重镇。总之,中国国际政治研究是一个 与时代联系紧密的领域,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正不断拓展,正在日益成长和发展。

注释:

[1]黄晓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nju.省略(访问时间2007.03.20)

[3]苏新宁.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2000―2002年CSSCI来源期刊.cssci.nju.省略/cssci.lyqk2000.htm

[5]2003年CSSCI来源期刊.cssci.nju.省略/cssci.lyqk2003.htm

发表国际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国际化;
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3-0026-04

[作者简介]李沐纯,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华南理工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与财务管理。(广东广州510006)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使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渗透,并对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立足站稳,规模与效率成为根本。中小企业借助于机制灵活、产权清晰、决策迅速、低成本、集群等优势(樊增强,2005;
孔泰,2004),以信息技术利用为契机,同样能够在国际市场中大展拳脚。

一、概念界定

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各国主要基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并以定量为主。定量界定包括企业雇佣人数、企业资产和企业经营收入等三方面。在2000年9月,我国经贸委中小企业司提出企业划分标准的最新方案中,将资产总额和年销售额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划分为小型企业,资产总额或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5亿元之间的企业划分为中型企业。

中小企业国际化是近30年来跨国公司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国外学术界的主流刊物上有关研究层出不穷。国际化阶段论流派(Carlson,1975;
Fo~gem&johanson.1975;
Johanson&Vahlne,1977)将国际化视作一个企业对国外市场逐渐提高承诺的连续过程。我国学者梁能(2000,2001)提出国际化是企业走向世界的过程,包括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和企业自身的国际化。对于选择国际化方式的影响因素,学者们主要从公司内、外两方面进行探讨,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市场风险、竞争状况、政府影响、文化、合作伙伴、市场规模等;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经验、关键资源、公司战略、知识扩散风险等(Hill,Hwang&Kim,1990;
Erralnilli&Rao.1993;
Osland,Taylor&Zou,2001)。

二、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基础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借助经济学等基本理论的发展,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发展也经历了不同时期,主要包括国际化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网络论、资源基础论、互联网影响论、天生全球化理论等。

1 国际化阶段论

国际化阶段论由Carlson(1975),Forsgern&Johanson(1975),Johanson&Wiederheim-Paul(1975),Johanson&Vahlne(1977)等为代表的北欧学派提出。该学派借助于企业行为理论的研究方法,将企业国际化视作一个企业对国外市场逐渐提高承诺的连续过程。企业资源投入量在阶段的演进过程中逐渐增加,对海外市场信息渠道的控制能力逐渐增强,同时不断地获取、整合及利用国外市场的相关知识,逐渐进入“心理距离”越来越大的市场,从而保证在最小的不确定条件下获得最佳商业机会。部分学者针对该理论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主要有Bilkey & Tesar(1977)对美国威斯康星中小企业出口行为的考察;
Johanson and Nonaka(1983)对日本企业出口战略的经验研究;
Ali&Camp(1993)对阶段论模型进行的检验也表明该模型主要适用于中小企业国际化行为;
George(2000)运用结构方程以美国68个中小企业为样本,得出企业国际化步骤的系统性与国际化表现和绩效正相关,呼吁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遵循系统化步骤,例如动机和战略规划、市场调研、市场选择、进入模式选择、对意外和困难的规划和补充战略等。

2 小规模技术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Louis T.WeHs(1983)在19世纪80年代指出,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企业将国家市场特征与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以小市场需求服务为目的,充分发挥小规模生产技术、低成本与低价格优势,并有效利用“民族纽带”进行跨国投资,使得在多层次、多元化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即使存在技术不够先进、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不够大等劣势,仍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英国经济学家Sanjaya Lall(1983)的研究也表明,在技术变动的过程中,集中于小规模生产技术的发明与应用的技术创新往往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这些创新活动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资源与成本优势、民族的或语言的联系同样可以构筑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

3 网络论

约翰逊和麦特森(Johanson and Mattsson,1985)等学者认为,国际化意味着企业在国际市场网络中建立、发展网络关系,因为企业在国际生产(市场)网络中的地位决定了国际化的程度。处于天然网络之中的中小企业为了开展国际化经营,就必须与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及政府组织建立并保持持续、动态的联系,并在共同学习过程中进行拓展、渗透与整合。例如,通过与新市场上的国外企业建立关系,实现国际扩张;
或者通过与国外已有网络加强协作,实现渗透;
也可以通过完善自己在不同国家网络中的地位,实现国际性的整合。

国际化网络理论借助于网络的概念,强调在市场网络中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以及对国际化产生的影响。主要的研究成果见表1:

4 资源基础论

沿着Penrose(1959)开创的资源基础论,许多学者以中小企业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研究。Bloodgood(1996)的研究表明,中小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能力与累积的有形、无形资源储备有直接关系。有不可模仿、不可替代的资源储备的企业比其他竞争者更具优势,更易国际化。Karagozoglu andLindell(1998)研究了美国34个小型科技企业,发现44%的企业缺乏管理经验和开拓国际市场的机会;
44%的企业存在收集国际市场信息的困难;
32%的企业与国际竞争者相比存在资源获取方面的困难,从而意识到资源和能力的限制是小型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并进行了讨论。在国际化过程中,中小企业也拥有一些独特的资源优势,其中,企业家能力是中小企业国际化资源基础中的一个重点。不受国内常规导向束缚的中小企业,比那些束缚较长时间后再进行国际化的竞争对手表现更为出色。

5 互联网影响论

以Internet为代表的网络通讯技术日新月异,使得其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成为近些年一个新的研究热点。Internet技

术的不断发展有助于企业改进与海外顾客的沟通方式,便于企业接近目标顾客,克服心理、运行、组织和市场障碍(Hamill&Gregory,1997),因此,使一些中小企业完全有可能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实现国际化经营。Bermet(1997)、Kalakota&Whinston(1997)等通过深入研究,将Internet在降低国际市场开拓成本方面的功能归纳为六方面:低成本存储大量信息;
强有力却又价格低廉的信息搜索、组织和传播手段;
根据需要提供交互式信息;
提供给顾客生动的产品体验;
作为交易媒介;
作为某些特定产品(如软件等)的在线销售媒介,降低卖方的进入成本。这些优势帮助企业把产品销售到遥远的异国他乡,向不熟悉的市场渗透,树立国际化意识,避免建立海外销售分部和免于受国外文化和商业习惯的影响。Hsieh&Lin(1998)的研究还表明,Intemet还有助于小企业建立有效的企业合作联盟,帮助小企业实施有效的全球化战略。

6 天生全球化理论

近10年来,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天生的全球化企业现象(相关研究成果见表2)。例如,Oviatt&McDougall(1993)的研究表明,借助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近10年来许多中小企业从成立之初就活跃于全球市场,利用多国资源向多国销售并从中积极寻求竞争优势。总体说来,这些被学者们称之为的“Innate exporters”(Ganitsky,1989)、“Intemadonal new venture”(oviatt&McDougall,1993)的主要特征,就是销售中相当部分收入来自国际市场。国际化速度与程度成为定义天生国际企业的主要参数。

三、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研究的代表性观点

开放边境互市贸易,改革外贸管理体制,放宽企业自营进出口管理及通讯技术和设施变革等,直接推动了我国企业国际化的热潮。与实践发展相映照,国际化逐步成为国内管理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大量的著作和文献涌现,经过梳理与分析,我们发现存在以下特点:第一,早期国际化研究以描述和引介国外理论和观点为主,大多数文献停留在对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动因、条件、影响因素、模式等方面的浅表层次的分析与探讨,定性研究多,定量和实证研究缺乏,多数研究泛泛而谈,缺乏深度。第二,2003年以后在我国的高层次学术期刊上逐渐出现了一些有深度的相关研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国际化环境角度,如研究企业集群、地方政府的作用;
国际市场战略,如OEM、对外直接投资等国际化方式或进入模式战略以及国际战略联盟等;
解释国际化过程的适用模型,如对国际化阶段模型适用性的讨论以及提出国际化成长中体现的共生、群居、独居等模式;
应用创业、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有关理论解释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国际创业或国际化新创企业现象。主要研究结论见表3。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如樊友乐和尹柳营(2001)、廖勇凯(2004)、黄兆银(2005)、尹红欣(2006)、韦昌鑫和冯德连(2006)等对欧盟、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中小企业国际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察,主要从企业发展和政府支持两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一些可借鉴的做法。

四、结论与前瞻性研究

当前,企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无论在国际还是我国学术界都相当活跃,研究角度和领域主要包括交易成本、制度、文化、社会网络、营销、企业家和创新等,非常广泛。不同领域或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虽然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现象提供了一定程度解释,但也存在较多局限与不足,主要表现在:

1 当前关于国际化的研究绝大多数针对的是欧美发达国家企业,所选取的数据也大多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而对于新兴经济体和转型经济国家,如中国、印度等国家的企业研究在国际主流杂志上还十分鲜见。

2 对大型跨国公司国际化的研究仍占主流,由于数据资料可取得性、代表性等的一系列障碍,使得针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经验研究与定量考察不多。

3 在国际化理论与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注重企业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例如,母国和目标国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而近几年,多数研究逐渐转向组织文化、企业家因素、企业资源等内部视角的研究。但如何将内外因素整合起来,进而探讨对企业国际化的综合影响仍值得研究者关注。

发表国际论文范文第3篇

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低、发表周期长、管理水平低等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高校期刊国际化水平的方法,如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加强高校学术期刊编辑人才培养,引入先进国际科技期刊经营管理模式,完善出版法律法规等。

关键词:

高校学术期刊 国际化发展 科技期刊管理 出版信息化

由于高校的理论创新、学术研究和科技成果等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高校学术期刊成为我国科技期刊队伍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前沿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随着新时期学术成果的快速涌现和大量交流,尤其是借助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平台,高校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成为新趋势和新要求。[1]在目前的信息环境下,国际化的信息传播借助互联网,进入到科技工作者科学研究、信息收集、资料整理、问题讨论和成果发表的每一个环节。如果能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实现高校学术期刊的国际化,除了可以使学术论文的作者和读者在学术成果交流上获得更大的益处外,还可以大幅度稳固和提高高校学术期刊的地位,对学术期刊及整个出版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与国外先进学术期刊相比,目前,高校学术期刊的论文投稿、评审、编辑、出版的模式仍然比较落后,在期刊编辑和出版的质量、时效性、发行量等一些期刊评价的衡量指标上还有明显的差距。

一、国际化学术期刊的特点及发展现状

国外的高水平国际化期刊的国际化体现在期刊种类规模、期刊运营模式、期刊发行制作水平等方面。典型的国外学术专业期刊发行集团Springer、Elsevier等已经和常规的出版集团合作,发行大量的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图书、音像制品、网络信息等全面的学术资料,成为科技出版发行界极具影响力的专业期刊出版巨头,引起世界范围内科技出版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国际化出版集团下的各种科技期刊,也借着这种国际化影响,成为发表最新学术成果的平台。他们的办刊特点和发展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

1. 国际化期刊出版规模大。近年来,国外的出版业结合新兴的互联网和数字化出版媒体的迅速发展,进行了兼并重组等集团化和规模化运作,甚至形成了明显的跨国经营的模式。例如美国的Blackwell Science Inc.是专业的科学出版公司,出版的学术期刊达600多种,而一些美国大学的出版社,如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也被并入该公司。该公司是英国著名出版商(Blackwell Science, Ltd.)的子公司,后者以出版科技图书、医学图书和期刊而著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学会和协会出版社。总部设在英国牛津,另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日本东京、法国巴黎、德国柏林和美国波士顿、波多黎各、危地马拉、巴西设有子公司。[2]在学术期刊方面,荷兰的Elsevier出版公司,出版期刊达1800多种;
德国的Springer出版公司,出版期刊达700多种,都是国际性大型出版公司。[3]由此可见,这些国外学术期刊的集团化和规模化出版趋势是期刊市场化发展和伴随目前信息爆炸时代特征发展起来的新型模式。

2. 国际化期刊内容更加专业。随着出版规模的扩大,国际性学术性期刊大多对专业进行了更精确和更细致的划分,因为专业的期刊可以迅速反映本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和信息而受到作者的重视。例如美国的IEEE(电气与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刊),包含电气技术各个领域研究的68种期刊。[3]期刊内容划分的专业性还包括同种期刊对不同种类论文的明确归类,例如涉及材料学科的专业期刊Mater.Sci.&Eng.就根据期刊中不同论文种类和侧重点,发展出不同的期刊分册,如针对研究型论文的A、B、C分册和针对综述性论文的R分册,每月同时出版,这样的专业性划分,使作者投稿的目的更明确,读者的选择更清晰,十分有利于期刊的迅速发展。

3. 国际化期刊学术水平高。首先,高水平论文是反映期刊学术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尤其是学术性期刊,它是反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需要发表有高度创新价值的研究成果,才能不断维持和推动整个期刊水平的提升。很典型的国际权威期刊Nature和Science就是通过吸引世界各国的高水平科研论文,逐步形成了公认的国际品牌。其次,作者和读者的国际化程度是衡量期刊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显然,互联网络是实现作者和读者的国际化的重要工具。

4. 国际化期刊管理水平高。高水平的国际化期刊必须具有高水平管理模式。这些管理模式包括期刊编辑、编委、审稿人的国际化,排版、出版、印刷甚至语言标准的国际化等等。学术期刊的编委组成代表了期刊的影响力。直接的证明是国际著名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SCI)就明确将期刊编委构成和来源的广泛性作为收录期刊的重要参考。一般来说,审稿的国际化包含了审稿人的国际化和审稿程序的国际化。国际化期刊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作者、读者之间实现交流,尤其是科技论文更需要明确的编排标准,才能确保学术期刊中的内容得到准确的表达,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此外,出版和印刷也是国际性期刊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介之外,电子媒介的出现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国际性期刊的电子出版物获得重要的发展和关注,很多通过文字不能全面反映的论文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方式(例如,视频、音频文件等)展示在读者面前。同时,论文的开放获取使信息的传播更具便捷性和时效性,从而使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二、我国高校学术期刊现状及其与国际化期刊差距

首先,我国高校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低。最明显的指标就是高校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低。我国高校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约88%的期刊低于0.3,约40%的期刊低于0.1。[4]一般来说,在科技论文的关注中,期刊影响因子低于0.5的论文就会被很多读者所忽视。虽然影响因子的评价标准并不是唯一和完全可靠的,但它确实反映出我国高校学术期刊的影响力远远低于国际性期刊。造成这个差距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期刊作者局限在中国国内甚至大部分局限在高校的教师和学生范围内,引用的参考文献作者局限在国内,期刊编委会中国外编委数量过小等等。其次,我国高校学术期刊的发行周期长。因为高校的学术期刊往往受到人力资源和稿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期刊以月刊、双月刊和季刊为主,导致学术期刊周期过长。一些典型的著名国际性期刊,可以在60天之内将重要文章刊出,而我国高校期刊的发表周期平均在9个月,明显落后于国外期刊发表周期。而且,在出版发行方式上,与国外出版商完备的销售网络和发行手段相比,高校学术期刊的发行模式还相对落后,这种情况在我国现有的英文版学术期刊中尤为明显。再次,我国高校学术期刊的管理水平低。目前,各个行业、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期刊,学术期刊种类分散,即使是著名的大学,也缺乏具备号召力的名牌期刊,高校学术期刊各自为政,无法发挥期刊规模化发行的效果,制约了期刊的发展速度和期刊质量的提高。

三、我国高校学术期刊的发展策略

1. 论文质量国际化。要实现高校学术期刊的论文质量国际化,首先要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结合自身刊物特色,主动与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单位和个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国内高水平论文入手,扩大影响力,从而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如在我国的学术研究中,中医学、量子物理学、纳米材料、杂交水稻、转基因技术等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些领域中容易出现高质量的论文,而这些领域的前沿研究大多集中在国内著名的高校中。因此,具有相关栏目的高校学术期刊应引导和鼓励这些尖端领域的研究学者向自身的期刊投稿,发表最新的研究成果,加强高水平作者队伍的培养。此外,通过国际学术会议、出国访问学者、向国外作者约稿等形式,吸引国外著名学者投稿,优先、快速发表国外作者的高质量论文,实现期刊作者的国际化,来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从而使科技期刊的发展走上国际化发展道路。

2. 出版过程国际化。出版过程的国际化包括实现期刊编委组成的国际化、出版语言国际化、审稿专业化和出版信息化。

编委的国际化是要求编委覆盖尽量多的国家和地区,从而影响编委所在地区的作者和读者。例如,《应用数学与力学》(英文版)于1980年创刊时就有8名国际编委,编委组成包括来自美国、乌克兰、瑞典等多个国家,编委的国际化促进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实现出版语言的国际化是期刊国际化的前提条件。高校学术期刊的作者层次主要来源于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作者的外语能力较强,这为高校学术期刊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即使是中文期刊,也可以将摘要等关键信息翻译为英文,以便扩大传播的范围,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审稿专业化要求建立专业的专家审稿制度,选择更多的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审稿,以保证审稿的质量,为学术论文提供更多自由空间,避免因为不恰当的审稿因素而丢失高水平的论文。同时,及时更新审稿专家的构成,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高水平论文的审稿要求。例如,《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从2002年起尝试建立科技论文完全国际化的评审体系。在操作中,从科技论文所引的文献中发现并确定审稿人,并将稿件送请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十多个国家的学科专家审稿。实践已经证明,此举对科技期刊提高学术水平、严正学术风气、扩大刊物影响具有积极作用。[5]

出版的信息化要求高校学术期刊进行编辑出版技术现代化改造,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建立期刊网站,利用网络来加强科技期刊与世界各地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创立期刊的网络版和光盘版,这样才能缩短科技时间,提高论文的时效性。目前,许多高校学术期刊已经建成了自己的网站,而且网站上大多设置了远程投稿系统,这显然对作者和读者国际化具有突出的贡献。但是,这些网站中有英文网站的不多,特别是功能强大、制作精良的英文网站就更少了。例如《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和《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的英文网站为刊物在扩大国际化影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 管理模式国际化。建设国际化期刊需要加强高校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管理人才培养,引入先进国际科技期刊经营管理模式,实现科技期刊管理与国际接轨。科学技术是跨越国界的,作为科学技术发表的平台,高校学术期刊只有与国际标准、国际运营模式吻合,才能融入国际化期刊的团体中而受到关注。一方面,与国际权威检索系统合作是提升期刊国际化影响力的重要方法。目前,各大外文数据库有50多种,高校学术期刊根据自身的特色,与这些权威检索机构合作,能进一步提升其影响力和关注度。另一方面,借助高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的独特优势,我国的高校学术期刊,尤其是英文版学术期刊在海外与合适的、高效率的伙伴合作,是开发可行的、有效的海外发行途径的重要方法。例如,《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从2006年开始与Springer公司合作。目前,在国际化程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Springer下载的论文数量逐年攀升,2010年论文下载总量达到52376次,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297%。

4. 出版法律法规国际化。建立健全完善的出版法律法规,是期刊国际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与国际期刊接轨,满足WTO相关法律要求的出版法律法规,是确保我国高校学术科技期刊受到国际认可,提升国际知名度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障方面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6]同时,高校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专业素质及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例如,编辑应该具备一定的对专业科学发展宏观态势的判断能力,了解期刊出版的法律法规,提高外语水平,加强与国际作者、读者和国外期刊同行的交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国外来稿,从而实现稿源的国际化,同时充分发挥编委会在审稿和推荐优秀稿件上的作用,获得高水平的论文来提升期刊的整体质量。

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是一种发展趋势,加强高校学术期刊向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是我国高校学术期刊在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学术期刊编辑部门的努力和科技界的支持。

基金项目:中国科技期刊学研究基金(GBJXC0948)

参考文献:

[1] 张琰玲.学术期刊发展新趋势及其影响[J].宁夏社会科学,2007,(6):208-209.

(下转第58页)

(上接第47页)

[2] 何朝晖.美国图书情报学期刊的运作模式――Library+Resources++Technical+Services+主编+Peggy+Johnson+访谈录[J].图书馆杂志,2007,26(4):57-60.

[3] 周远成.期刊国际化、网络化时代的质量管理运营策略[C].第七届(2009)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2009:369-373

[4] 杨兵,彭超群,李向群,何学锋,王海东.开放存取出版模式与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3):516-518.

[5] 张月红,袁亚春.科技论文国际化同行评审的尝试――《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的新举措[J].编辑学报,2002,14(4):294-295.

发表国际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舆论场;
软实力;
“一带一路”;
国家形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5-0053-02

文化部“十三五”规划深入剖析了国内国际新的发展局势,作出了“文化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的重要论断。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一种尝试与路径。而国际上对此扭曲、猜疑的看法公开出声,印度关于“一带一路”国内已经有舆论公开质疑中国此举是“朝贡制度”的翻版,是建立新的霸权制度,甚至是“围堵”他国[1]。

一、两大舆论场:联动内宣与外宣

国内、国际两大舆论场影响着中国国际形象的建构,“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国家新的发展战略,其基本立场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充分利用好此举,不断提升国家“硬实力”,增强国家“软实力”,整合二者的有效发展,处理好内宣与外宣的关系,树立和传播中国的国家形象,才是实现“民心相通”的有效路径。

1.国内舆论场:民间力量的再造。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公民借助社交媒体表达自我意见和情绪的技术因素、环境因素和自我因素逐渐成熟,网民的意见集合影响着国家宏观或微观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当下,中国的社会矛盾凸出,社会结构变化明显,其凸出表现为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网络社会的发展使得利益主体从媒体借力展开互动,形成新的意见阶层,民间舆论场成为新的舆论阵地。关于“一带一路”建设,国内主流媒体顺应国家和世界的发展潮流给予的高度评价。相反,民间舆论场却对此显得有些“冷眼旁观”,公众舆论几乎对“一带一路”的议题“视而不见”,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战略的高度与民众的矮化心理形成差距,另一方面国内舆论主体复杂化,“公众”的概念很难界定。诸多网友对于“一带一路”的态度虽然缓和,但并非真正理解,甚至对此持反对意见。民间舆论场的意见为国家对外行为和外交政策提供了合理性与合法性依据。正如摩根索所说:“一个政府可能正确的理解对外政策的需要和支持@些政策的国内政治需要......他必须使它的人民赞成并支持它的对外政策。[2]”因此,重视民间舆论场的“热效应”,营造良好的国内舆论环境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石。

2.国际舆论场: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也为提升国际话语权提供了发展契机,而如今我们面临着中国中心主义的巨大悖论[3]。中国对外传播仍然存在着“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三大短板,中国在全球网上信息资源的占比并不明显,这就造成中国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面临着不利于其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在传统媒体时代,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逆差”特征明显,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新媒介成为中国与世界对话的新形式,为中国改变国际传播格局,提升国际话语权提供了契机。第一,学会讲中国故事,以受者为中心。中国传统的传播理念是以传者为中心,只强调传播动机显然是不可取的,只有充分考量受者的接受心理和可接受的传播形式才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第二,增强学术话语的议程设置能力。中国的科研能力与西方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西方媒体曾把“一带一路”战略误读为美国早年提出的“新丝绸之路”,由此可见美国在议程设置上的强大能力[4]。提高中国的学术国际视野,既要加大对国际公共议题的参与力度,也要充分发表中国意见,传播中国声音。第三,塑造集体认同,创新国际新机制。中国与世界在国际公共议题上有着共同的认知,诸如环境问题等国际问题,中国应协同世界解决好当前的共同问题。

二、一带一路:中国软实力构建的发展之路

关于“软实力”概念的界定,美国政治学家约瑟夫・奈认为主要表现在两个维度:一是政治维度,二是国家维度。“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更多要表达出来的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价值体系和社会制度,正如约瑟夫・奈所强调的软力量是由共同的价值观产生的吸引力,并为实现这些价值观作出贡献的正义感和责任心[5]。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软实力构建的“西游之路”,同时给增强中国软实力提供了有效实现路径。

1.实行新公共外交,传播中国声音。移动互联网时代所产生的新的媒介形式丰富了公共外交的手段,尤其是网络民间力量的崛起,淡化了传统外交强硬的政治色彩,新公共外交更强调双边对话与互动,重视民意的形成。“一带一路”沿线既涵盖了古老而优秀的文化遗产,又笼罩着诸多宗教、民族等历史遗留问题,多元文化和地缘冲突已经成为凸出的国际问题,中国既要充分利用主流传统媒体传播中国声音,宣传与表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立场,也要充分利用新的媒介形式,通过社交媒体传递中国信号,搭建与沿线各国民众沟通平台。

2.增强民众互信,落实民心相通。约瑟夫・奈曾指出,国家缺少是关注,而关注取决于可信度,但是政府宣传很少是可信的,如美国等许多国家的软实力产生于民间而非政府[6]。“一带一路”虽然是由中国政府主导的重大国家战略,但是务必转换其主体性,激发公众的主动性。近年来,中国一方面加大了对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援助项目,在经济上惠及他国,惠及民众,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要逐步重视民间力量作用,逐渐培养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商会组织和非政府团体;
另一方面,中国通过建立孔子学院能有效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吸收,从教育上保障他国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三、国家形象传播的战略要求

国家形象的建立是国内外公众对一个国家本身、国家的行为表现、国家的国际活动以及国家的国际贡献的总体评定,是力量和民族的象征,是综合国力的集中表现,是最为宝贵的无形资产[7]。关于“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国际上还存在大量对此误读的舆论观点,中国目前要亟待解Q中国形象被误读的理论根源和现实意义,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增强媒体的传播力和国际话语生产能力,确保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1.媒体战略:树立传媒话语强国形象。信息全球化时代,信息主导权与国际话语权密切相关,也体现了国家软实力的逐渐增强。对我国而言,当务之急是通过建立起与国家硬实力相匹配的传媒软实力,拓宽传播渠道[8],改变国际传播格局,争取国际话语权。当下,国内诸多媒体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传播困境依然明显。第一,国内媒体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短视报道与传播,缺乏大局意识和全局意识;
第二,随着2017年全国两会、十三五规划都将“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地位,国内众多媒体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报道形成集束传播效应,新旧媒体的融合报道,使得信息泛滥;
第三,媒体本身缺乏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宏观把控,造成民众对此认识的舆论错位[9]。国内媒体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不仅仅存在着国内传播困境,对国际传播依然问题凸出,一方面表现为我国传媒话语权较弱,传媒软实力有待提高;
另一方面表现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基本立场和现实意义的实现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国家传播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构建传媒文化软实力,既要利用“一带一路”的战略地位提高中国传媒的软实力,也要通过逐渐建立起来的传媒体系反哺“一带一路”建设,塑造和传播中国的国家形象。从总体来看,应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打造强有力的主流新闻媒体,逐渐转变传统的报道形式。新闻媒体的报道是影响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而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新闻流动中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说是一国在他国新闻媒介的新闻言论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10]。中国主流媒体要转变传统严肃的媒体报道形式,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提升综合传播影响力。第二,丰富媒体产品,注重影像传播。从数量上看,我国的传媒产品生产力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但依然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近年来,由、国务院新闻办牵头,由中央电视台全力打造的纪录片《一带一路》,将宏观主题与细致的叙事风格相结合,用纪录片这一通行的国际语言,为新时期构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立创新了表达、树立了典范。

2.文化战略:展现文明东方大国形象。中国的国家吸引力逐渐增强,这是因为中国的优秀文化逐渐被世界人民所接受和认同。然而在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全球化的浪潮要求我们必须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一个国家的社会能力主要体现为该国的文化进步能力和民众的整体素质与水平、社会凝聚力的组织动员能力以及社会制度化水平和社会秩序,而所有这些均取决于该国整体的文化创造能力[11]。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要转变揠苗助长的方式,注重国家自身社会文化的提升,走出重视国家外部形象传播的思维定式,提高社会文化能力,才能在世界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展现大国风采。中国文化既要传播,也要吸收。十三五规划强调要坚持“开放包容”的原则,既要运用人们所乐意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中国精神,也要逐渐丰富与各国人民文化交流的形式,中国要发挥“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导国地位,积极召开关于“一带一路”的大型国际会议,共同探讨和实现文化建设、成果共享的良好愿景。(本论文受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市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动态研究咨政中心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 赵瑞奇.三个舆论场与对印传播战略―一带一路下的中国国际话语权建构[J].齐鲁学刊,2016(1).

[2] 吴雄.论国内舆论场在当代中国外交政策中的作用及其引导[D].沈阳:东北大学,2011.

[3] 张涛甫.改变国家舆论场的“话语逆差”[N].解放日报,2016-04-19.

[4] 王翼.国际话语权演变特点与中国话语权建构[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4).

[5] 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6] 刘昌明.孙云飞.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反响与应对策略[J].山东社会科学,2015(8).

[7] 管文虎.国家形象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8] 约瑟夫・奈.门洪华译.硬权利与软权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 董小玉,黄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传播困境及突围战略[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12).

发表国际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始国际化;
区位选择;
多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6-0049-02

加快对外直接投资步伐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企业扩展国际市场或提升研发能力的战略性举措。然而,面对后发国家跨国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主要以发达国家成熟的MNEs为基础的国际化理论并无法给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可见揭示发展中国家企业OFDI的特征并据此探索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化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 理论框架与研究命题

企业国际化过程一直是国际商务领域的研究热点。自海默(Hymer,1960)开创性提出垄断优势理论之后,学者们从不同研究视角不断丰富着这方面的研究。其中Johanson国际化过程理论和邓宁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被认为是解释企业国际化过程的两个主要理论。

国际化过程理论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干中学”是企业获取经验知识的唯一途径。由于初始国际化时企业缺乏特定市场知识和一般国际化知识,注定了国际化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另外,从规避风险角度该理论建议企业应把心理距离近的国家作为初始目标市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则提出企业OFDI所能利用的优势有三种: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只有同时拥有这三种优势企业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否则应该选择出口或许可证等方式参与国际市场。

综合分析发现:首先,这两个理论是在对发达国家MNEs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而发展中国家企业不论是外部环境、自身优势还是国际化动机同发达国家相比都不尽相同;
其次,国际化过程理论强调国际化的困难,国际折衷理论则更加关注企业国际化所具备的优势。但国际化本身是一个困难与优势交互影响的过程,单从某一方面进行分析都具有片面性;
最后,这两个理论本身存在局限性,如:OLI分析框架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逆向投资问题、对于“干中学”观点,Forsgren(2002)指出模仿学习及专业人才引入都是获取国际经验知识的方式。可见,将两大理论单一直接地运用到发展中国家显然是不妥的,有必要将它们加以整合,并根据研究发现对整合的理论框架进行扩充,以更好地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过程。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本文将以中国电子信息企业为例,试图揭示中国企业初始国际化区位选择的特征,并根据案例发现分析企业是如何在权衡国际化困难和优势后作出决策。

2 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相对于其他研究方法,案例研究能够修正已有理论中相关概念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而扩展现有理论体系的解释力。Yin(1994)指出案例研究特别适合于回答“如何”与“为什么”性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揭示中国企业国际化决策特征来评价现有理论的适用性并根据研究发现扩充相关理论,这点与案例研究方法的优势不谋而合。另外,相对于单案例研究,不同案例之间的比较有利于对结论形成有力支撑,使分析更具普遍性(Yin,2002a)。因此,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

(2)案例选择。案例研究中选择样本的标准是根据案例的特殊性而非一般性,即所谓的“探索性逻辑”(Yin,2002b)。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市场化程度和竞争程度最高的产业,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而且在国际化活动中表现突出。因此,选择电子信息产业是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决策特征的有效途径。关于案例数量,毛基业(2010)指出案例数量应足够多以达到印证所提出理论模型目的。本文以2006-2009年四届电子信息产业百强企业名单为基础,在综合考虑全球竞争力、国际化程度及影响力基础上,最终选取了华为、海尔、联想、海信、中兴、TCL、长虹、康佳、创维、格兰仕、格力、春兰、京东方、美的14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

(3)数据收集。资料收集过程遵循多样化信息来源有效性原则,考虑到案例企业公共数据充分,本研究主要通过如下三种途径:第一,公司原始文件,包括公司发展战略规划文件、重大事件记录及主页文字;
第二,公开出版物,包括公司内部刊物、年报及案例企业国际化相关书籍;
第三,通过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电子信息网等检索与案例企业相关的文献资料。多种来源的证据形成“三角验证”提高了研究信度和效度。

(4)数据分析。遵循多案例研究从案例内分析到跨案例分析的步骤,本文先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创建14个案例企业的“活动项目表”,重点关注企业国际化方面的活动。然后就区位选择维度进行汇总,绘制 “初始国际化区位选择表”。

3 案例发现

为了体现国际化过程困难与优势的交互影响,同时也以整合的理论框架保持一致,我们用文化距离和发展水平两个指标来衡量目标市场。具体而言,基于Hofstede对文化距离的研究,本文用他提出的权利距离指数(PDI)、个人主义指数(IDV)、男权主义指数(MAS)和不确定规避指数(UAI)4个维度来评估目标国的文化特征,并运用Kought和Singh提出的公式计算出各国与我国之间的文化距离:

CDj=Iij-Iic2/Vi/4

(1)

其中CDj表示第j个国家与我国的文化距离;
Iij、Iic表示第j个国家或本国的第i个维度指数;
Vi表示我国第i个维度的方差。在评估东道国发展水平时,本文则利用联合国公布的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它是健康状况、教育和生活水平三个指标的平均值由于联合国每年的HDI指数是根据前两年甚至更久前数据计算出来的,为了增加时间和各国发展程度的匹配度。因此,我选用2000年联合国的HDI指数。。根据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HDI=0.8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界线,HDI数值越大意味着发达程度越高。结合“案例企业初始国际化区位选择表”就可测算出案例企业初始国际化目标市场的发展指数及其同我国的文化距离。

根据文化距离远近和东道国发展程度进行归类发现,企业初始国际化区位选择存在A、B、C、D四种战略模式。其中,选择A模式的企业最多,共7家占样本总数50%,B、C模式次之,分别有4家和3家,而选择D模式的企业暂时还没有。显然,这同案例企业主营产品无关。因为中兴和华为的主营产品都是程控交换机,但是中兴选择A模式,而华为则选择B模式,类似的还有美的和海尔。但如果从国际化困难与优势角度出发就不难解释上述现象,对于这点在案例讨论部分我们将进一步分析。

4 案例讨论

我国大部分企业选择到文化距离小于2的国家设立销售子公司,这点与国际化过程理论相符,文化的相似性使母国产品及国内积累的知识和资源转移到东道国更容易,这实质上减少了国际化的困难。另外,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完善全球销售网并提升品牌知名度除了国际化难度的下降外还离不开企业的国际化优势,但在具体依赖的优势上A、C模型又因发展水平而呈现差异性。A模型选择发展水平一般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多的体现了MNEs的所有权优势——所利用的生产技术使得产品能更好的调整以适应其他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或东道国不完善的基础设施。而选择C模型的企业更多的是出于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如: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及健全的法制;
接近高收入者,提高利润率。由于C模式对企业产品及技术管理各方面的要求较高、难度更大,因此选择该模式的企业数量较A模式少。

另一方面,虽然进入文化距离和发展水平均差距较大的发达国家增加了企业国际化的难度,但如果企业OFDI的优势收益足够大,企业到这类地区投资也是可能的,特别是对于资源寻求型企业,把发达国家作为东道国很大程度是因为发达国家拥有更加先进的技术,因知识具有情景依赖性,只有到发达国家去才能获取,即东道国的区位优势相比困难更加显著。案例中联想、华为、京东方和长虹选择B模式,纷纷到发达国家设立联合实验室或并购发达国家的企业,其获取东道国先进技术的意图就是印证。

最后,对于文化距离大、发展水平一般的D模式,因为既不利于母国优势资源的转移又不具有发达国家高收益、新技术的优势,所以案例中还没有企业选择该模式。

5 结论与展望

为了全面体现国际化过程困难与优势的交互影响,本文首先对现有理论进行整合,然后通过多案例研究方法对企业初始国际化区位选择进行分析,以评价整合理论的适用性。研究表明OFDI区位选择是权衡国际化困难与优势的结果,企业应该做好战略规划,统筹分析困难与优势后再做出决定。当然,本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后续研究应搜集更多不同产业的样本,对本研究的框架与结论进行验证与补充,以更全面的揭示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

推荐访问:发表 论文 国际 发表国际论文【五篇】 发表国际论文(精选5篇) 发表国际论文有什么好处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