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两化融合项目申报材料【五篇】

2023年两化融合项目申报材料【五篇】

时间:2023-07-03 14:35:3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两化融合项目申报材料范文第1篇为发挥财政资金引导、调控作用,加快形成发展新动能,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东营市委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十条意见》《东营市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两化融合项目申报材料【五篇】,供大家参考。

两化融合项目申报材料【五篇】

两化融合项目申报材料范文第1篇

为发挥财政资金引导、调控作用,加快形成发展新动能,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东营市委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十条意见》《东营市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编制申报指南如下:

一、申报范围

(一)“四新”促“四化”示范企业

1.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3D打印、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地理信息、高端软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拥有自主产权,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且新技术及技术服务收入占比超过80%的企业。

2.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市内同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前5名的企业。

3.以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为重点的高技术服务业;
以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等为重点的科技服务业;
以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节能环保服务、服务外包、人力资源服务和品牌建设等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市内同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前5名的企业。

4.网络经济、数字经济、信息经济、共享经济以及军民深度融合等领域,市内同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前5名的企业。

5.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智能工厂、智能车间、供需对接、资源整合的供应链协同平台等试点、示范,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管理、生产等环节,在全市或同行业起到明显示范带动作用,并取得市级以上试点示范称号的企业。

(二)“四新”促“四化”示范项目

1、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传感器、虚拟现实等关键核心技术应用项目,工业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链项目,基础软件、高端工业软件研发项目。

2、高端石油装备、石化装备、海洋装备、农机装备、动力机械等成套装备及关键零部件项目。

3、新能源电池、汽车电控技术项目,动力电池、关键总成、驱动电机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

4、碳纤维、石墨烯、生物基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磁性材料等新材料项目,有色金属精深加工项目。

5、延伸拓宽石化产业链条的特种橡胶、特种纤维、特种工程塑料、前沿新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高端化工材料项目。

6、新型工业电商、军民深度融合、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个性化定制、云智造等新业态新模式项目。

二、支持方式及额度

采取定额奖补形式,“四新”促“四化”示范企业奖补资金最高不超过50万元,“四新”促“四化”示范示范项目奖补资金最高不超过40万元。

三、申报条件

(一)“四新”促“四化”示范企业。申报企业须在东营市辖区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运营和财务状况良好,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利润逐年递增,无重大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
各类项目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产业政策、规划、布局,技术水平高、发展前景好,安全环保节能质量水平高。同等情况下,市级及以上百年品牌重点培育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优先认定。

(二)“四新”促“四化”示范项目。各类项目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产业政策、规划、布局,技术水平高、发展前景好,安全环保节能质量水平高。技术类项目应为2017—2018年完成研发并实现产业化。平台类项目应为2017—2018年投入运营并取得较好成效。军民融合类项目应为2017—2018年完成建设并取得较好业绩。软件类项目应为2018年前完成研发,并取得知识产权,于2018年投入使用并取得较好业绩。

(三)每个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单位只限申报一个项目;
同一项目已通过其他渠道获取市级以上财政资金扶持的,本次不得申报。

(四)技术类项目,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应为发明专利。

四、组织程序

(一)申报企业对照条件和要求,编制申报书,按照属地关系向县区工信部门、市属开发区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申报企业要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出具项目材料真实性的声明。对提供虚假材料的申报单位,一经查实,取消该单位申报资格并予以通报。

(二)各县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属开发区有关部门对所申报的企业、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确定推荐企业名单,填写《东营市“四新”促“四化”示范企业汇总表》、《东营市“四新”促“四化”示范项目汇总表》,并将推荐企业的申报材料及审核意见在规定时间内上报。

(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委托中介机构或组织有关专家对企业申请材料进行评审。

(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评审结果等进行综合审查,择优提出拟公布示范企业、示范项目名单,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门户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

(五)对正式公布的“四新”促“四化”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会同市财政局根据《东营市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十条意见》有关规定进行奖励。

四、申报材料

(一)东营市“四新”促“四化”示范企业

1.《东营市“四新”促“四化”示范企业申报书》;

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3.企业上年度审计报告;

4.创新平台、试点示范认定文件;

5.发明专利证书;

6.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二)东营市“四新”促“四化”示范项目

1、《东营市“四新”促“四化”示范项目申报书》。

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3、企业上年度审计报告;

4、创新平台认定文件;

两化融合项目申报材料范文第2篇

1.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一是对另设门槛和隐性限制事项进行排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直接衔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二是制定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方案,调整联系会议制度及成员单位,对存量文件清理正在实施当中。三是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区招标采购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已全面完成。

2.持续压减行政许可事项。按照省、市统一规范的调整意见,根据区级机构改革职能划转情况,对全区政府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2018年本)进行动态调整。印发《关于开展2019年区级政府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动态调整工作的通知》,调整后,政府权力事项由1480项调整为1384项(含共性权力9项),区政府公共服务事项由1234项调整为1338项(含共事项5项),区级行政权力中介服务保留事项由107项调整为109项。印发《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目录(2019年本)的通知》《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区公共服务清单目录(2019年本)的通知》《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区区级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目录的通知》,并将“三个清单”在政府网公布实施。

3.衔接落实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压减工作。印发《关于开展2019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等。依据最新目录及时调整辖区内获证企业名单,依据企业生产条件、质量状况等因素将企业划分为四类,分别实施信用监管、责任监管、常态监管和加严监管四种方式。对调整出目录范围内的产品实施监督抽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4.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压减企业开办时间。一是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邀请市直部门对证照分离单位的联络员进行了培训,并督促各单位按照改革方案要求,做到工作不断,确保工作有序衔接、推进。二是进一步压减企业开办时间,全面推进企业开办提升行动,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推进企业开办“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采集、一套材料、一档管理、一日办结”。三是建成实体大厅“一窗式”服务窗口。优化互联网“一站式”服务大厅,因我区行政服务大厅正在建设,为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与区税务局对接,由市场局设立专门窗口,在办理完营业执照后将税务需要的相关资料告知企业,并将整个企业开办流程及材料一次性告知;
组织雕刻公章单位进驻大厅,并两个小时内完成公章刻制;
对有需求办理税务业务的,市场局安排专人陪同到税务局办理相关手续;
对需要提交的材料中的欠缺部分市场局和税务局采取容缺受理的方式,先为企业办理。实施后条件具备的或有需要的企业在材料齐全情况下,时间由三个工作日压缩为一个工作日,即领取营业执照、雕刻公章、税务信息认定三个环节为一个工作日。四是升级完善电子税务局功能,更新“全程网上办”清单,引导纳税人全程、全税种网上申报缴税。简并办税资料,优化办税流程,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预约办税、延时办税等六项制度,推行容缺办理制度,实现“最多跑一次”和“全程网上办”事项逐步增加。认真落实减负政策,积极推行所有纳税人勾选认证,实现一、二类出口企业“无纸化”退税,做好小规模纳税人自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试点扩围及全面推行准备工作,确保减负政策落到实处。积极推广网上办税,加大新版电子税务局等涉税软件的培训力度,通过税企交流QQ群、微信群远程为纳税人解决问题,让纳税人少跑马路、多跑网路。

5.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万事通办”。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对各单位认领的监管事项进行任务分解,迅速推进进程。监管平台录入工作已经完成,截至5月底,区已完成认领事项总数409项,录入检查实施清单183项,任务完成质量走在了我市其他区的前列。12月10日,组织区有关部门开展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试用业务培训,指导参会单位增设使用账号、执法检查信息采集填报工作。

6.扩大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应用,实施市场主体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惩戒。2019年,共有38户企业获批信用贷;
“税融通”业务联席会议共办理4批次共2880万元,涉及7户企业;
区市场监管局、国家税务总局区税务局等部门开展“容缺受理”,开辟“绿色通道”。2019年,全区共归集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信用信息1059条。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487例,对1582人限制高消费,敦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执结28件,到位金额1650万元。在拖欠工资、食品安全、质量、环境保护等开展联合惩戒,5户企业进行了信用修复。

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1.完善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印发《区促进现代农业机械和高端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政策的若干规定》。

2.负责现代农业机械、新材料产业的研究与推进,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做强核心创新链。2019年,现代农机基地核心区共引进重点农机项目6个(其中20亿元项目1个,亿元以上项目4个),总投资27.7亿元。分别是总投资20.5亿元的中联重机智能农机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升级改造项目;
总投资1亿元的康顺机械年产1000万套精密农机轴承生产线项目;
总投资1.5亿元的际华()农业科技新能源粮机装备及粮油检测设备建设项目;
总投资3亿元的朗坤兰德玛克智能装备大数据云平台智能精密免耕播种机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总投资1.5亿元的济南润友模塑农机零部件项目;
总投资0.2亿元的聚力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项目。

3.做好2019年度支持“三重一创”建设若干政策相关事项申报。2019年,组织申报了4个新建项目类别,分别是远景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年产500万套精密注塑件项目、新兴新材料产业园有限公司DN80-150mm管件自动化生产线项目、通利预应力科技有限公司预应力混泥土用钢绞线、预应力混泥土用钢丝项目和东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保温装饰一体化及XPS板生产研发项目。

4.组织参加2019年“创响中国”省创新创业大赛。根据《省发展改革委合肥市人民政府省科协省投资集团关于举办2019年“创响中国”省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组织聚创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市海格瑞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瑞驰兰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贝昂科技有限公司、艾达索高新材料有限公司5家公司报名参加。其中贝昂科技有限公司、艾达索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入围2019年“创响中国”省创新创业大赛省内赛区复赛。

5.完成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工程的推进任务。2019年10月11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三重一创”建设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重大新兴产业专项2019年省级引导资金计划的通知》(芜发改高技〔2019〕569号)下达我区第三批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区海洋工程装备”2019年省级引导资金410.53万元,主要承担单位造船厂有限公司84.13万元、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319.2万元、福记恒机械有限公司2.68万元、上海打捞局潜水装备厂4.52万元。

6.申报2019年省工程研究中心。根据《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2019年省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申报及验收评估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区申报2个工程研究中心,分别是格丰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格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农业大学和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申报“省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工程研究中心”;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院()股份有限公司申报“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三、推进重点研发创新平台建设

1.全力打造现代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等6个重大公共研发创新平台。2019年8月,《关于下达2018年度市重点研发创新平台补助计划的通知》(芜产创〔2019〕25号)下达我区第一批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研发创新平台2018年度补助资金1541.94万元(其中市级补助资金1135.71万元、区级配套406.23万元)。分别是:现代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593.29万元(区级配套188.09万元);
特种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研究中心0.9万元(区级配套3.32万元);
农机传感器与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41.78万元(区级配套11.06万元);
环保科技产业技术研究中心-97.65万元(区级配套6.29万元);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中心195.83万元(区级配套55.63万元);
防水材料检测研发中心401.56万元(区级配套141.84万元)。

2.做好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研发创新平台谋划。2019年,我区谋划报送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研发创新平台,分别是伦丰电子触摸屏产业技术研究院、德邦大为新型农业装备研究院、艾达索先进复材技术研究产业化平台。中联重机参与组建的洛阳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获批2019年第二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专项政策

1.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引进。2019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3个,1个团队(陈舟团队)获得省高层次人才团队B类(600万元)股权投资。

2.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中联重机分别与信息工程学院、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与农业大学签订“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冠名协议;
格力电器启动格力产业园员工技能实训中心项目建设。

3.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在市人才办、市战新办等单位的指导下,我区认真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专项政策的落实工作。收集5家企业的申请,分别是中科智能感知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德邦大为()农机有限公司、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谷王烘干机械有限公司,共计34人。

五、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

1.推进制造强省战略。2019年,全区23家企业39个项目获批制造强省及民营经济发展项目。

2.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一是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2019年我区新增玉柴、集瑞、卧牛山、新材料产业园4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二是做好创新项目建设工作。集瑞联合重工获批省级新产品认定,造船厂获批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玉柴联合动力、格力电器、中联重机、瑞集物流、远景塑胶申报2019年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相关项目。三是积极为企业申请项目资金。2户中小企业获批为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3.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申报省级数字经济项目。中联重机、艾瑞德农业装备获批支持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格力、集瑞、新兴铸管3户企业获批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完成企业登云30户。

六、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发展体系

两化融合项目申报材料范文第3篇

围绕基本思路,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

第一,突出科技项目建设,加速膨大高新技术产业

做好已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的跟踪落实,继续实施东佳集团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项目,并加以完善,力争申报部级项目。抓好华成集团的“风力发电增速齿轮箱”项目和粉末冶金有限公司的“30万吨粉末冶金材料”项目,申报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抓好“区有机农业的综合开发”、“园茶厂的有机茶叶的示范推广”、“集团与合资的豆乳饮料”等3个农业高新技术项目的实施。力争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

第二,突出特色产业载体发展,推进泵业、电子两大产业集群升级

从国家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园区发展规划进一步做好论证和完善。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积极为企业引进项目,以山博电机为骨干,加快集研发、制造、展示为一体的微电机产业园的规划和建设。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市新材料技术论坛系列活动,联系有关院校和科研单位,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技术难题和人才需求。积极配合兰州理工大和合肥工业大学做好科研工作站科研开发和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区骨干企业工程师联谊会的作用,以引进项目、引进人才为重点,邀请全国知名院校,与我区开展科技项目洽谈合作,为两大产业集群发展提供项目、技术与人才保障。

第三、突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做好已申报项目的跟踪落实,重点抓好山博电机的“工业控制微电机生产建设”项目,调压器厂的的“新型智能控制系统在大功率调压电源上的应用”、博航电子陶瓷有限公司的水基注凝法规模化生产大尺寸、高性能、低成本陶瓷基片等项目,促其尽快达产达效。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意见》,围绕机电、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进行改造提升。推进射频识别技术在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应用,特别是传感器领域的企业(如新颖传感器厂、宇海电子陶瓷有限公司),引导其积极探索RFID技术结合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不断以新的应用带动产业发展。

第四、持续完善自主创新体系

加强产学研联合,引导、鼓励和支持规模以上骨干企业,尤其是重点骨干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的技术合作,共建科技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基地、博士后工作站等,提升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建设水平。以博泵科技、华成集团、颜山泵业等骨干泵类企业为依托,申报部级泵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处。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为企业及研发机构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项目等各类重大科技计划的实施创造条件,在创新的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两化融合项目申报材料范文第4篇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区工信局全面落实“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任务,更大力度推进复工达产、转型升级、精准服务,充分释放发展活力,推进全区工业经济行稳致远。

一、强化服务和指导,扎实推动“六稳六保”工作 (一)突出复工达产,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

1.落实政策兑现资金,力促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在全面落实抚州市“17条措施”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出台《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共渡难关稳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东府发〔2020〕5号)及《抚州市东乡区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共渡难关稳定发展若干措施操作指南的通知》(东府办字〔2020〕15号);
继续出台《关于鼓励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的通知》(东府发〔2020〕13号),以“真金白银”和精准服务帮扶企业纾危解困,助力企业恢复发展,此外,2019年的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兑现工作也正在有序落实,预计我局牵头兑现奖励资金共计591.713万元。

2.发挥金融支撑作用,为“六稳六保”保驾护航。始终坚守政策性担保职能定位和准公共服务产品定位,一是快速落实融资担保服务政策,督促抚州市东乡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主动对接企业,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先后出台《关于做好政府性融资担保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关于做好疫情期间续保业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措施。二是保障业务延续。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在保企业,积极协调银行共同做好续保、续贷工作;
对因疫情影响或防疫工作影响较大的在保企业,协调银行采取延期还贷、贷款展期、无还本续贷等措施。三是减免担保收费。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及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新发生融资担保业务收取的担保费率不超过0.5%;
对受疫情影响特别严重的企业减免担保费,原则上取消反担保抵(质)押要求,不收取客户保证金;
对于纳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范围内的融资担保业务,自2020年1月1日起,新发生的单户金额在100万元及以下的再担保业务免收再担保费;
四是降低贷款利率。协调东乡区农商行下调担保贷款利率,将担保贷款利率下调由月利率6.8‰下降到6.6‰,降低担保贷款利率0.2%,预计为受保企业减少融资成本40多万元。

担保公司根据新增担保贷款条件,经调查、审核流程后,会同区金融办、相关合作银行根据各自意见,报区担保贷款领导小组批准,综合申请企业的实际需求意愿,2020年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99家,担保金额22025万元(新增企业担保18户,新增担保金额2900万元),授信担保115家,授信担保金额11500万元。

3.全力推动工业项目建设。始终坚持“工业强区”战略,抓牢总投资20亿元的江西爱索轻合金深加工项目、20亿元的南方新材料砂石骨料生产线建设项目、10亿元的永久新能源两轮智能车辆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等23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建设,拉伸补齐产业链条,全面提升同行业竞争力。

4.实施技改扩建转产行动。在疫情防控最紧张的时段,我区共有6家企业新增、转产口罩生产线30条,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防护口罩企业新建、转产,有效保障了抗击疫情需要。通过上级工信部门、省、市药监局,协调江西鲍斯高服饰有限公司、城市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完成产品检验、体系核查、注册申报等资质申请报批工作;
开辟绿色通道,协调泉朵拉医疗器械用品有限公司、安普康实业有限公司等生产备案、原料供应等问题。

5.围绕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提前部署,紧抓快干。上半年工业经济发展呈现由断崖式下降到稳步复苏的发展态势,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发展韧性发挥作用,1-8月,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2.3%,延续上半年增长势头,比上半年加快0.8个百分点;
营业收入累计降幅实现由负转正并连续2个月保持正增长;
盈利水平不断好转并连续3个月保持正增长;
工业用电量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且增速不断加快。

(二)突出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供应链链条

1.继续加大企业上云推进力度。深入实施企业深度“上云上平台”行动计划,推动工业企业加快云化改造和云端迁移,培育打造以荣成机械、台德智慧科技、彭彩新材料为重点的上云标杆企业,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区当年新增上云企业1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率达到91%。今年2-9月份,新增签约企业105家,其中完成云平台订购企业80家。

2.把抓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等工作,作为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抓手,每年认定一批两化融合示范、智能制造、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我局初步拟定了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智能制造项目拟申报企业,并指导帮助相关企业对项目申报等事项提前作了解和学习,对企业熟悉运用政策、提升项目申报成功率提供了有益帮助。

3.互联网+云销售,拓展工业产品销售新渠道。6月16日,“抚州市首届电商网购节·东乡区家居直播活动”在农博城欧亚达一楼成功举行。我局牵头为此次直播活动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调研准备,与参与的13家工业企业、10家家居建材商户和直播平台反复沟通、协调,推出工业产品共计30个。据了解,直播同时在掌上抚州及京东平台同步播出,观看超30万人次,此次直播云销售不仅拓宽了本土企业的销售渠道,加大了区域特色产业品牌传播力度,同时也是对工业电子商务的积极探索。

(三)突出精准服务,搭建产业供应链交流平台

1.积极当好政策宣传员。疫情期间,我局与经开区印制3百余份《省、市、区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政策汇编》通过走访、调研等形式下发至企业,动员干部职工组成3个小组进企业、下车间面对面宣传政策,了解企业需求,帮助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下一步,我局将编印《工业发展文件政策汇编》,通过工业产业振兴大会发放至各企业。

2.因企制宜,实施驻企帮扶。一是实施挂点帮扶制度,我局将30项重点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安排”清单,对30家重点企业和20个重点项目实施“局领导挂点服务”和“驻企特派员”制度。二是学习借鉴江西省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区实际,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提升东乡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目前我局印发《东乡区关于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初步拟定了重点产业链链长分工,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工作体系和重点任务。

3.为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2020年5月15日,由东乡区工信局组织召开的东乡区重点企业“共克时艰 共谋发展”座谈会,在天达纺织五楼会议室召开,此次会议共邀请了40家企业负责人、10家区直单位负责人参会。会上,40家企业围绕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复工复产的意见建议等分别做了交流发言,10家区直单位分别就对口业务工作进行了表态发言。会后,针对企业提出的困难和问题,我局整理了座谈会问题台账,并逐一落实到相关部门回访解决。

4.为畅通产业供应链,全面激活产业链效应,6月17-19日,为期3天的江西-抚州(2020)工业产业链发展推进会隆重开幕。工信局精心组织、积极筹备,优中选优,组织了20家重点企业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3大产业链参展,充分直观地展示我区工业发展成果,据统计,本次对接大会我区共计14家企业对接到18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或签订采购协议,金额达28361万元。

5.为摸清我区数字经济企业现状,加强工作针对性,今年3-4月,我局在全区范围开展了数字经济调查行动,通过实地走访调研120余家企业,摸清全区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和信息化建设现状。同时,为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我局积极对接企业上云服务商,为9O家企业提供“上门会诊”服务,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目前存在问题

(一)工业发展速度落后于抚州市其它县区。虽然我区工业经济稳步复苏,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好转,但在全市以“速度论英雄”的背景下,我区工业部分指标在全市排位靠后,工业增加值增速列全市第5位,用电量增速列第8位,增值税增速列第10位。

(二)园区土地清理对工业负面影响显现。东山工业园、渊山岗一期共1176.48亩工业用地清理工作已全面启动,涉及33户企业,其中规上企业8户。这些企业基本已停产,尤其是5户陶瓷企业的停产,对工业负面影响大。据测算,拆迁停产企业预计影响工业用电6300万千瓦时,影响营业收入7.5亿元。另外,9月份东同矿业关停了,该企业2019年度营收1.16亿元,上交税金1078万元,用电3000万千瓦时,关停对2020年工业指标有轻微负面影响。

(三)主要经济指标内在支撑不足。一是企业经营困难。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萎缩,企业普遍面临产品跌价、订单下降的困境。据统计,124户规上企业中,85户企业产值出现下降,占比达70%,其中40户企业下降20%以上。二是存量企业增长点不足。去年新入规17户企业普遍规模小,平均营收在3000万元左右,拉动能力有限。三是缺乏新项目大项目带动引领。雨帆生物能源燃料乙醇项目建设总体进度90%以上,设计产能7亿元,预计今年10月中旬试产。南方新材料项目生产建筑用沙石骨料,设计产能10亿元,真正投产预计要到今年底,目前已办理入规,产值5千万元左右。台德电子1-8月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其它工业项目短期可见新增长点尚不明朗。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加强工业主要指标的调度监测。强化部门联动,坚持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工作机制,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切实推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企业复工复产、达产达能,突出强化对工业增加值、用电量、税收的调度,强化对重点企业产品价格、产销衔接、进出口情况的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影响行业、企业发展的堵点卡点。

(二)着力**企业发展难题。继续用足用好国家、省、市、区各项惠企帮扶政策,发挥财园信贷通、中小企业担保、科贷通等融资平台的输血作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点问题。继续实施驻企特派员制度,调查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努力解决企业在复产达产、生产经营、疫情防控、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加速企业达产达效,推动更多企业尽快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三)强化人才培育。继续实施企业家培训计划,优选20位龙头骨干企业的总经理或董事长参加高端培训;
组织企业家参加国家工业投资博览会、广交会、军博会和高峰论坛;
组织企业参加省市军民融合、智能制造、提升创新能力培训。通过电视台、报纸、微信平台等媒体,宣传展示企业家精神,营造全社会关心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的氛围。

(四)加强对企业技术改造引导服务工作。抓好技术改造项目备案、核准工作,深入企业开展指导,一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切实加强对项目实施事中事后以及验收环节的监督检查。二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出台财政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切实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具有影响带动作用的大项目落地,以增量带动存量,努力解决我区工业经济面临的动力转换和后劲不足的问题。

(五)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一是引导科伦药业、亿友药业、唯妮尔家居等企业申报省级两化融合体系贯标;
支持书源科技、回音必东亚等企业申报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全年力争申报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3户。二是继续实施“企业上云”计划,确保全区规上工业企业100%上云,基本实现园区工业企业100%上云,打造上云示范标杆企业2-3户,形成具有东乡特色的企业上云试点观摩区。三是统筹推进新型基础建设,力争快步实现全区5G网络连续覆盖。

两化融合项目申报材料范文第5篇

企业办

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工办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市“打造工业经济新高地”的奋斗目标,加大产业升级力度,着力解决发展瓶颈,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加大产业升级力度。6家规上工业企业发展势头强劲,1-5月份营业收入突破1.28亿,同比增长45%,利润总额突破1500万,同比增长32%。建安业总产值突破75亿元,同期增长7.5%。对三泰、泓江、桃都建材3家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动态监控,及时协调处理发展难题。二是鼓励企业创新争优。引导战略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服务机构积极申报荣誉。三泰公司已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朝晖科技已获批“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并同时申报省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锦程伟业已获批包装行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省工信厅已推荐为部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三是强化品牌建设。一方面,“前寨子大樱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重新修改申报,争取年底前获批;
另一方面,建安协会注册登记工作正在进行,预计6月底获批执照,以协会名义再次重新申报“安庄安装”集体商标。四是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安东食品已投资近300万元新上自动包装生产线,下半年计划再投资300万元购进环保设备;
泰安三英、山东三合已多次安排专业人员到常熟、无锡等地考察设备,计划改造2条复合材料生产线。五是加强政银企合作。在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和市金融办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两次举办政银企对接洽谈会,累计金融机构10余家,企业50余家参加。并分别陪同农商银行、民丰银行、泰安银行和显通、泓江、三英等企业进行面对面合作洽谈,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六是强化企业安全、环保督查。安全方面: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和“安全生产月”工作要求,按照检点,配合应急办逐一对镇域内31家工业企业开展督查,特别是对荣祥化工和达沃斯2家化工企业严格加强驻点监管,累计检查问题155条,已整改123条。环保方面:要求有信访举报案件的荣祥化工、三泰2家企业积极整改,并上报整改报告;
督促文锋不锈钢、宏典木业、瀚海木业、亮点木业、新麦城5家企业上环保设备,解决飞尘、噪音等污染。累计检查问题25条,已全部整改。七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措施。按照镇指挥部要求有序组织企业接种新冠疫苗,目前已接种20余家企业累计800余人;
要求企业认真摸排广东等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地区来肥人员;
对各企业经常出差的销售经理、采购员、司机等人员落实新冠疫苗“应打尽打”制度;
对泰安三英、梦菲尔、农牧等企业涉及集装箱消毒的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应检尽检”。八是完成企业党建方面的工作。严格把关显通、四方、三英、农牧、骨科5个企业党支部10名党员发展对象双推会、预备党员接收会、2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双推会会议程序,并督促党支部按照组织室要求进行相关材料整理上报。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工作层面:镇域内重视研发、有科研投入的企业较少,再加上企业主要分布在传统行业,思想开放程度不高,所以在企业上云、两化融合、数字经济等工作上提升上面临一些难度。

个人层面:一是理论学习不够全面系统,看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
二是创新意识不足,习惯于用旧方法、老思路解决新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及措施

下一步,在查找问题、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将提振精神,自我加压,奋起直追,确保今年各项指标能够达到既定任务完成。

(一)总体目标

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创优发展环境,**企业发展难题,确保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以上;
小升规企业新增2家;
省级以上荣誉争创3项;
重点企业在技改、上云、科技研发、两化融合、数字经济等工作实现新的突破,智能化、数字化、工业化、信息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争取年底综合考核在B组中取得第一。

(二)工作措施

1.培植壮大规模企业。立足企业实际,协助谋划发展方向。制定“一企一策”,全力**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引导泰安三英、三合在科技研发上做文章,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方实业、汇功建材在扩宽销路上下功夫,大力增加订单量;
梦菲尔、安东食品在产品质量上做精做细,努力开拓国外市场。

2.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向企业宣传上级对企业技改的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投资力度,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并督促安东食品、三英、三合和其他有技改意向的企业办理立项手续,并留存好合同、发票等纸质材料。和统计站对接,协助办理项目纳统手续,年底积极和市局对接争取技改资金补助。

3.引导企业积极使用云平台。向企业大力宣传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和发展理念,引导企业上云,推动企业按照业务需求,弹性快速使用云平台的各种云服务器,实现计算资源集中管理和动态分配。联合移动公司引导2020年上云的8家企业拓宽上云业务,并与其他有上云意向企业座谈,为企业答疑解惑,推动企业完成上云。

4.拓宽数字经济基础。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期,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工业骨干企业融合。以泰安三英、泓江智能2家企业为试点,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关注泓江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督促企业申报“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
认真学习有关数字经济相关文件及知识,以《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为标准,拓宽数字经济企业覆盖范围。积极配合上级政策,大力拓展我镇数字经济基础。

5.鼓励企业争创荣誉。引导企业积极申报省级以上,具有一定含金量的重要资质、平台等。以泓江、普华为中心,借助高等院校研发优势和企业现有专利,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申报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以泰安三英为中心,发挥新材料生产传统优势,积极申报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

6.探索企业上市路径。将显通、四方安装、泓江、普华4家企业纳入上市后备资源库,并首先以泓江为试点,组织金融专家、知名券商进企业,实行“一对一”指导帮扶,帮助梳理上市思路,制定战略步骤,督促企业积极筹备。

7.深化政银企对接。在建立资金需求动态管理库的基础上积极与银行和市金融服务中心进行对接协调,争取有授信意向的银行根据企业资产状况、征信情况为企业量身定做特色信贷产品。

8.继续强化企业安全、环保督查。加大对企业安全、环保问题的排查力度,严格督促企业整改,确保在中央、省、市各级检查中不发生任何问题,为建党100周年创造安全、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9.继续加强对企业疫情常态化管理。对重点人员随时摸排,及时上报,并跟踪管理。平时特别是节假日期间加强对企业的督导检查,确保思想不松懈、人员不聚集、措施要到位。

推荐访问:申报材料 融合 项目 两化融合项目申报材料【五篇】 两化融合项目申报材料(精选5篇) 两化融合项目申报条件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