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世界经济形势论文【五篇】【优秀范文】

2023世界经济形势论文【五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3-06-30 21:3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报告指出,2004年全球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经济增长率高于20世纪90年代高速增长时期的平均水平,创造了过去20年来的最高记录。报告同时指出,受周期发展的制约和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2005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世界经济形势论文【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五篇】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范文第1篇

报告指出,2004年全球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经济增长率高于20世纪90年代高速增长时期的平均水平,创造了过去20年来的最高记录。报告同时指出,受周期发展的制约和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会明显放缓,但仍能保持适中的速度,预计在4.3%左右。

一、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趋势

报告显示,2004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普遍提高,美日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欧元区经济增长率相对较低。2004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增长率分别可达到4.3%、4.5%和2.0%。其中,日本经济承接上年度经济增长的势头,多年来增长速度第一次有可能接近美国。

就经济增长的贡献因素来看,美日欧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消费和投资,但受就业市场的影响,第二季度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对增长的贡献度大幅下降。由于贸易收支状况的持续恶化,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为负。日本经济在继续依赖外需拉动的同时,消费开始成为增长的重要动力,政府支出的作用逐渐淡出。

报告预测,2005年三大经济体的基本增长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只是要比2004年的增长率有所降低。根据多数国际组织的预测,美国的增长率为3.4%~3.5%,日本的增长率为2.2%~2.3%,欧元区的增长率为1.9%~2.2%。其中,下调幅度最明显的是日本,,相反,欧元区经济基本上能够继续维持2004年的增长水平。

二、主要发展中国家与转轨国家经济的增长趋势

报告指出,2004年主要发展中国家均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东亚地区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地区;
印度的增长率虽然有所放慢,但在发展中国家大国中仍然位居前列,仅次于中国和俄罗斯,其连续稳定的高增长正在令世界所瞩目。根据不久前修正过的数字,按照财政年度计算,2003年财政年度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为10.4%,首次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俄罗斯经济已经连续实现第六年的增长,并且内需增加已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从2003年的3.9个百分点上升到2004年上半年的4.7个百分点。南美洲的巴西已经摆脱阿根廷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上年度的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阶段。南非作为非洲经济的领头羊创造了过去50年来连续5年增长的新记录。

主要发展中国家与转轨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以下几种因素:第一,发达国家复苏进程的加快,对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尤其是东亚地区经济,许多国家2004年上半年出口增长率超过了20%。第二,世界初级产品价格上升改善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增加了外汇收入。此外,世界石油价格上升对墨西哥、俄罗斯等石油出口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第三,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基本上保持了稳定,为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和国内货币政策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第四,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在经历了2002~2003年低位徘徊之后开始明显回升,其主要推动力就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增加。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将从2003年的1476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669亿美元,其中对非洲地区的投资从136亿美元增加到144亿美元,对中东欧地区的投资从515亿美元增加到532亿美元,对独联体国家的投资从38亿美元增加到57亿美元,对东亚地区的投资从528亿美元增加到798亿美元。

报告预测,2005年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都将会随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而有所放慢,但印度、俄罗斯、中国、东盟等经济体仍将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三、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

报告指出,2004~2005年全球经济将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危及经济的持续增长。如石油价格上涨、美国的“双赤字”以及发达国家的房地产泡沫风险等。

(一)世界石油价格上涨风险

截止到2004年10月18日,世界原油价格已经冲破55美元/桶,比年初的32美元/桶上涨了70%左右。过去5个月期间OPEC的日产量已经增加了350万桶,美国也决定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但石油价格仍然在不断攀升。对此,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是,目前的油价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投机的结果,但这种投机的背后是世界石油供求的不稳定性。虽然石油供给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受非经济因素的冲击,全球石油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合作关系被破坏,降低了市场对稳定石油供给的信心。因此,短期内石油供给的稳定性将取决于美国的中东政策和国际石油需求的变化。

从需求方面来看,全球经济复苏,美国等发达国家大量增加库存直接拉动了石油需求的增长。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加上对外部能源的依存度不断上升,客观上助长了这种趋势。

从供给方面看,短期内,伊拉克战争后伊国内政局的不稳定性、俄罗斯政府对尤克斯公司的处理方式以及其他国家特别是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发生的政局动荡和工会运动都制约着供给的正常增加。在这种形势下,各大石油公司和产油国出于安全和规避风险的考虑而采取的审慎投资态度,不利于供给增加。全球剩余生产能力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4%左右降到目前的1%左右,达到历史最低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每年对世界石油资源勘探开发的投资需要2100亿美元,由于大公司和产油国担心价格回落造成的巨大损失,实际投资缺口每年为15%左右。

但就目前而言,世界石油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变化。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的估计,2004年前两个季度全球原油需求分别为8197万桶/天和8006万桶/天,同比增长191万桶/天和314万桶/天;
全球原油供给量前两个季度分别为8234万桶/天和8151万桶/天,同比增长362万桶/天和319万桶/天。预计2004年全年需求和供给的增长率分别为2.8%和3.4%。世界原油市场仍然是供略大于求。

在全球石油供求基本保持平衡的格局下,石油价格的高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投机的结果。针对1997~1998年世界石油价格暴跌(达到12美元/桶,最低曾经出现9美元/桶),美国运用其在国际石油体系中的霸权成功地进行了干预:“收买”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前三大生产国,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委内瑞拉,使它们倾向于扩大各自的产量和市场份额;
促使各国支持石油输出国组织所希望的22~28美元的价格。这一进展几乎受到普遍欢迎。代表供需双方的两大国际石油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和国际能源署携手监督供需关系,迅速且有效地重建了市场的稳定局面,将价格稳定在希望的价格区间内。但随后发生的政治事件(特别是“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却摧毁了上述协议的基础。虽然伊拉克每日200万桶石油出口几近消失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自从沙特公民卷入“9•11”恐怖袭击,及后来美国公司被排除在沙特巨大的天然气储量开发合同之外,沙特和美国之间强有力的关系遭到了破坏。在石油供求问题上,石油输出国组织与国际能源署之间出现意见不合,并出现公开的相互侮辱,取代了以往的井然有序状态。无组织的市场不可避免地出现混乱,导致最近价格的投机性飞涨。

报告认为,如果我们认定对石油供求不稳定性所做的投机是最重要的因素,那么目前的油价上涨趋势将不可能持久。虽然短期内油价也可能维持在高位,甚至继续创出新高,但中期内油价回落是不可避免的。

(二)美国“双赤字”的风险

“双赤字”本身并不是新问题,历史上里根执政时期就出现过,但最终以1985年“广场协议”美元大幅贬值得到了解决。布什政府执政以来,财政状况从盈余转化为赤字,贸易状况持续恶化。2004财政年度美国财政赤字预计为4220亿美元,财政赤字/GDP为3.6%;
贸易赤字/GDP的水平连续创造新记录,2004年预计为5.5%。

“双赤字”的根源是美国国内的储蓄率不足和由此所引发的投资缺口(储蓄与国内投资的差额)扩大。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已经降到危险的水平,只有1.5%,不仅低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7.2%的长期平均水平。2000年美国的投资缺口大约为-2.5%,到2004年第二季度已经上升到-6%。

(三)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风险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的房产价格连续攀升,甚至在2001~2002年的经济衰退期间也没有停止。以美国为例,1995~2003年房屋实际价格已经上升了36%,远高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两次高涨阶段的上升幅度(分别为13%和17%)。截止到2003年第三季度,居民持有的房屋不动产总价值达14.6万亿美元,占居民总资产的28%,相当于当年GDP的130%。

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很大程度上是低利率促成的结果。以往房地产市场周期发展的历史表明,房屋价格的下跌都是和利率的提高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房地产市场已经处于高位很久的情况下,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将面临两难困境: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加息行为有可能会触发房地产市场的暴跌。今后一段时期内,能否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使房地产市场实现“软着陆”是对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国中央银行的一项严峻的考验。

四、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报告指出,国际金融领域2004年呈现出相对平稳的态势。世界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不大;
国际资本流动出现恢复性增长;
世界股票市场处于泡沫经济崩溃后的稳定状态;
主要发达国家开始提高利率,全球经济将脱离过去三年的低利率时期。

到2004年10月中旬,美元的名义有效汇率(effectiveexchangerate)(相对7种货币)基本维持在年初的水平,只是在上半年有过小幅上升;
欧元的名义有效汇率(相对12种货币)比年初略有下降;
日元的名义有效汇率(相对15种货币)比年初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从90点下降到10月14日的87.8。

在经历了2003年恢复性增长之后,世界主要股票市场基本上是原地踏步。和年初相比,除了日本Topix指数略有上涨外,美国的SP500和欧盟的Euro-Sto**都没有明显的变化。

受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加快的推动,发达国家已基本上摆脱了通货紧缩的威胁,进而各国中央银行开始关注通货膨胀的风险。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除日本外(它尚未完全摆脱通货紧缩),多数国家在2004年都提高了利率。这标志着连续三年的低利率时期已经宣告结束。美联储迄今已经连续三次提高利率,从1%上调到了目前的1.75%。考虑到石油价格上涨的风险和房地产市场的接受能力,美联储一直在试探性地加息。在正常状态下,4%的利率被认为才是可持续的。市场预期到2005年底美联储才有可能提高到这一水平,但这要取决于油价上涨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和房地产市场的反应。在美国连续提高利率的同时,欧洲中央银行没有做出同步的调整,这一方面是因为欧元区的通货膨胀压力还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另一方面也是经济复苏乏力的结果。日本仍然在维持多年来的零利率政策,至少在消费物价指数变为正数之前不会改变这一政策。

五、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进展

报告指出,过去十年来,全球区域经济合作一直在保持高速发展。2004年有两个突破性的进展。一是欧盟第一轮东扩正式完成;
二是美洲自由贸易区(FTAA)的谈判有可能在年内结束。如果后者顺利完成的话,将标志着大西洋两岸区域经济合作和经济竞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报告分析,中东欧10国加入欧盟在2004年6月30日正式完成,从此欧盟由15国扩大到了25国。虽然就区域内贸易规模而言,这次东扩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就增加的国家而言,这是欧盟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扩张,作为一个更大的经济体,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会有明显的提高。据估算,欧盟东扩使欧洲地区原有的区域贸易协定有60项要停止运行。鉴于欧洲地区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已经达到了极限,今后欧盟的每一次东扩都将意味着已有区域贸易协定数量的减少。

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已经进行了多年。按规划2004年年底前将完成整个谈判程序。由于参加者涵盖除古巴以外的所有34个美洲国家,各方对待协议的内容存在很大分歧,在2003年底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达成了一种被称作“自助餐”式的框架协议,即成员国根据自身的情况可以有选择地执行相关条款。这就为整个谈判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2004年大西洋两岸的区域经济合作同时取得突破性进展并非是一种时间上的巧合。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两岸的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有着惊人的时间对应。其背后的真正动机反应了一个基本的趋势:大国之间的竞争日益转化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间的竞争。这为东亚地区的合作提出了新的压力和挑战。

六、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互动关系

报告指出,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步伐加快,在我国受世界经济影响越来越大的同时,外部世界也越来越感觉到中国经济的巨大影响力。因此,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型的互动阶段。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范文第2篇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点一般有两层含义:人类不断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的进程;
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的进程与趋势。国内有学者认为,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拓展了世界市场,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全球化进程应与资本主义进程“属于同一过程”,因为两者有着“时间上的契合性与历史的同步性”。(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经济全球化进程究竟在何时启动,争论不少。其实,这应依据客观的历史与经济全球化基本特征的出现而定。如果我们从世界文明史的进展及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一层定义出发,那么很容易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不与资本主义进程同步。因为在世界文明史的进程中,各民族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并不是始自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早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前,不同民族之间就采取各种方式相互交往。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往,既包括和平方式,例如,不同民族间的产品贸易、外交和文化交往;
也包括战争方式,如掠夺、侵略和征服。马克思曾指出,“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应“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

如果从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二层定义出发,以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启动标志,那么同样可以得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不同步的结论。因为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只有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时才有可能。而统一的商品、劳动力、资本的世界市场,直到革命进入高潮之时的19世纪中叶才形成。既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直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时各国经济才初步形成全球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才有可能启动,那么,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的论点,就难以自圆其说。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十分丰富,贯穿在众多的专著中。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代表性著作中有较集中的论述。如果我们完整阅读这些,就会发现,马克思主要是在论及大工业的历史作用时,提出其“世界历史”观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论及机器大工业的伟大历史作用时强调,是它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促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从而把一切民族与国家联成一体,是“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经济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2001年第6期。)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的这段话的主语“它”,应是机器大工业!但是,国内有的学者却认为,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可得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的结论,因此,“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相同,也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等同。(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这种理解与以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引文的意思以及全文内容的原意并不相符,因为资本主义进程,并不能与机器大工业等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机器大工业发生前,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不是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而是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启动了“世界历史”。但是直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进入高潮时,“世界历史”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才启动。可见,马克思关于由机器大工业启动的“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以及全球化进程并不重合。总之,应依据世界文明史,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为指导,理顺资本主义进程、“世界历史”进程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全球化的讨论夯实基础。

就全球经济的联系与制度安排而言,经济全球化进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中期,工业化进入高潮,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全球化开始启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西方少数工业化国家完全依赖世界市场,大多数非工业化国家并不完全依赖世界市场,不少国家仍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之中。因此,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程度较低。

第二阶段。二战以后,新革命将工业化进程引向新高潮,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力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提高,不但制度安排基本完成,包括国际及国际贸易机构与体制建立并完善,而且经济全球化的物质载体已具备,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但是东西方冷战与“两个平行市场”的存在,使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受阻,因此,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出现,充其量只出现了经济“半球化”现象。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新科技革命进入信息革命,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出现了全球的制度创新与扩散,以及跨国公司的更大规模的渗透,企业经营国际化程度普遍提高,新自由主义思潮盛行,资本的国际流动借助因特网而速度空前、规模巨大,经济全球化程度空前提高。由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及亚洲一些国家仍处在经济全球化的“边缘状态”,因此,至今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仍没有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仍然很漫长。

二、经济全球化、“世界历史”与社会主义运动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运动,是全球化讨论中的一个热点。有的国内学者认为,“‘世界历史’或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是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与实践展开的条件”,“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其基本论据是:

(1)世界历史形成,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提供了条件;

(2)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

(3)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内在的矛盾与危机必将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经济全球化没有消解这些矛盾,也不能改变其灭亡的命运,但是资本主义可以“在全球化中转移自身矛盾,由此延缓它的存在。”而“社会主义则将以其历史逻辑的力量,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4)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将把各国无产阶级联在一起,使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全球性性质”。马克思说过,“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因此,由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可得出社会主义必胜的结论。

以上的观点与推论是否站得住脚,值得逐一推敲;
同时有必要认真核对一下,其中引用的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是否准确,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否准确无误。

首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固然离不开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但是,20世纪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主导着世界体系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多数落后国家尽管深受资本主义剥削与压迫之苦,但在二战后还是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

历史昭示,落后国家要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中选择社会主义的化道路,往往需要某些相应的国际条件和一定的国内社会条件。当国际资本主义处于空前危机而国内社会处于历史转折时,例如,帝国主义陷入两次世界大战时,落后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可能取得重大成功或突破的机会。一战中,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后,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通常状况下,仅仅依靠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并不可能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在21世纪更是如此。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很多,其中,一些落后国家在一定的内外历史条件下,尽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普遍忽视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与利用,过度强调与资本主义制度及意识形态划清界限,排斥市场经济,完全否认了对现存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果付出沉重的代价。剧变的惨痛教训令人深思。

其次,资本主义既然在全球化进程中能转移内部矛盾,延缓生存期,那么如何理解全球化是“主义生存和的客观条件与根据”的结论?如何推导出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2001年第6期。)的论点?显然这一推论过于简单牵强。

第三,仅仅用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这一抽象的概念,得出社会主义“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的结论,尚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是什么?必须加以明确的阐述。国内有的学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的论点,以证明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结论,其实并不恰当。因为这两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与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而这段论述的基本论点,却是恩格斯晚年郑重声明放弃的过时论点。

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在回答单个国家能否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时,说:“不能”,“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同样含义的话:机器大与世界市场会扩大交往,“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章都是马恩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写的。当时他们设想,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已将所有“文明国家”的经济联成一体,同时造就了相同的社会阶级状况: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世界市场已把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并消灭了他们的地域性特征,一旦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就可能使所有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同时行动起来,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爆发世界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目标。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曾与此论点相关。但是,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的事实却与马恩的这一判断并不一样。1895年恩格斯临终前,根据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情况,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郑重宣布,放弃半个世纪前的“所有‘文明国家’同时爆发革命”的论点。他认为,“历史清楚的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大工业”在1848年还是有很大的扩展能力”,因此“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达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22年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用事实证明了1848年前马恩关于发达工业国无产阶级“同时革命”的判断有误,恩格斯晚年的纠正是明智的。

今天,当人们在运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经济全球化问题时,如果不能全面理解该的内涵,仅仅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某些论据,甚至是被马恩晚年纠正的论点,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有失偏颇,并且可能有违马恩相关论述的基本立场。

三、全面客观地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

对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人们已达成共识。它既使全球经济的要素配置更合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使南北差距日益扩大。应该承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这是历史造成的客观现实。但是,无法回避的经济全球化潮流是否仅眷顾发达国家,给它们带去的都是机遇,却将挑战都留给了发展中国家?国内有些学者对此似乎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优势的发达国家能借助经济全球化“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而处于劣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不但遭到“一定的威胁”,而且“如果听任经济自由化的摆布,就会深受其害”。(注:夏兆龙《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部分》,载于2002年1月24日《社会科学报》。)事实究竟如何?如果我们全面客观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那么就应承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遭到削弱,发达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也遭到跨国公司、资本和劳动力全球流通的“一定的威胁”。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处置不当,发展中国家会遭灾,发达国家也“会深受其害”。就具体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应理解为对任何参与者在带来挑战的同时给以机会,在给以机会的同时伴随风险。能否趋利避害,驾驭这种双重效应,取决于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

其实,当全球南北差距扩大时,发达国家内的贫富差距也在扩大。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统计数据,基尼系数从1995—1996年的0.33,扩大到1996—1997年的0.34,再到1998—1999年的0.35,贫富差距在拉大。

当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时,发达国家也面临巨大压力。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连续十余年疲软,国内失业情况加剧。欧盟同样面临两位数的失业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亨利·费伯预测,未来三年内,美国有近25%的失业者难以找到工作,近75%的人在找到新工作前被迫忍受没有任何收入的生活。其实,正是发达国家面临的巨大压力,使其成为世界反全球化活动的策源地与中心,折射出发达国家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时遇到的挑战与困惑。90年代以来的世界反全球化活动,主要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反全球化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那些受全球化冲击较大的产业部门和弱势群体组织,如工会与农会。美国的劳联和产联是大闹1999年西雅图世贸组织部长会议的主角;
法国的“农民联盟”则是2001年11月巴黎反全球化示威游行的主要参加者。此外,还有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掌控的新国家主义者、极左和极右势力分子、无政府主义者和环境保护主义者等。这些反全球化的组织和活动,主要并不是为了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是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在2000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言时曾指出,“最近形成了一个奇特的联盟。极左派、极、环境保护组织、发达国家的工会和自封的文明社会代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这个目标就是不让发展中国家人民获得发展。”(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尽管不少第三世界领导人也批评全球化,但是他们并不是全盘抵制全球化,而是要求公平有序的全球化,参加者都能公平分享全球化的果实,参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与修改,避免发达国家独占全球化“红利”,而自己被边缘化。

东亚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正是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才可能趁势发展起来,成为新兴国家。中国社会主义的巨大发展与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更证明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虽有风险,但也是机遇。亚非一些日趋落后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也说明,如果发展中国家因为怕冒风险而游离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之外,如果不能积极应对与参与,也就意味着丧失与放弃发展机会,就有被边缘化和淘汰出局的危险。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排斥经济全球化,也可能重蹈苏联崩溃的覆辙。

对待经济自由化的态度与对待经济全球化一样,排斥经济自由化必然抵制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只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适应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只有接受挑战,抓住机遇,才能求得发展。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对经济全球化双重作用的评价必须客观,避免情绪化而有失偏颇。

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是全球化问题研究中的另一个大课题。

国内有些学者在肯定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同时,也不无忧虑地认为,“全球化为资本主义势力颠覆、瓦解、演变社会主义提供了某些有利条件”,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遏制以至和平颠覆的目的与主张,将在全球化进程中得到强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

毫无疑问,在一个半世纪多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占绝对优势,并主导这一进程;
社会主义形态作为只有不到一百年历史的新生事物,仍处在相对的劣势地位。必须指出,由于历史文化与理念的差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至今仍有一批死抱冷战思维不放的人士,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持敌视态度。冷战虽已结束十几年,但“帝国主义肯定想要社会主义国家变质”的战略意图并没有改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世界经济 经济全球化 经济发展 国际分工 国际产业

一、引言

世界经济格局是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间通过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形成的一种世界经济结构。传统的世界经济格局主要描述各类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及其演变,如20世纪90年代之前,经济实力最强,人均生活水平最高,对世界经济事务影响力最强的美国、欧盟和日本三“极”之间的经济权力分配关系是世界经济格局的主要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全球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由于各国或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上的差距,各国的知识经济发展水平和进度出现较大的差异。在知识经济发展水平各异的前提下,各主要国家经济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趋势,各国之间在国际分工、贸易、金融和投资关系上也发生了较大改变,它们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也因此发生显著变化,世界经济正形成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经济格局。

二、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和各国国内经济发展之间矛盾运动的产物

区域集团化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深的情况下不断加强的,这种现象绝非偶然。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必须结合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来探求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原因。二战以后,亚、非、拉各洲落后国家纷纷独立,曾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西欧已雄风不再。美国作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开始在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推动其经济自由的理念;
各国也吸收战前高贸易保护、以牺牲他人利益来获取自己利益的零和竞争方式的教训,客观上也有减少贸易壁垒,促进经济合作的要求。这样,经过布雷顿森林会议,全球层次的各种经济协调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等逐步建立。这些组织的一个基本宗旨就是推进全球范围的经济自由。这些组织对促进经济的全球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全球范围的经济自由和国家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深刻的矛盾。幼稚产业论、保护就业论、平衡国际收支论等许多保护贸易理论为一国贸易保护提供了充分的论据。这样,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为了在和发达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的竞争中获得优势,落后国家纷纷联合起来,组建各种形式的区域组织;
西欧发达国家各自的经济实力有限,同样为了共同利益,与美国和苏联竞争,也纷纷组建起各种形式的区域组织。于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第一次区域集团化浪潮就开始了。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整个世界出现了市场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正是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的一体化,才真正使世界经济出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规律在全球范围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这样,经济全球化趋势第一次是在全球范围,而不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全球性经济竞争大大加剧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国要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资源,不开放是不行的,这方面,自由贸易理论提供了充分的论据;
但在一国经济实力较弱的情况下,这种开放又必须是有条件的,这方面保护贸易理论提供了同样充分的论据。这样,一国既想利用世界资源,又不想使自己的竞争力受到损害,和有共同文化渊源、地理位置相近、生产力发展程度相当或经济结构具有互补性的国家结盟,在一定范围内享有更高程度的经济自由就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选择。这种情况使区域集团化趋势再次得到加强,于是,区域集团化的第二次浪潮就开始了。由此可见,区域集团化不过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

三、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延长了国际产业链,提高了世界经济的整体效率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引发了世界价值体系的组合重构和产业链的跨国延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范围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和逐步完善,各国贸易壁垒逐渐降低,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产业链的众多环节越来越具有了空间上的可分性。处于主导地位的厂商,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考虑,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有利的区位进行相关产业链环节的生产布点,使得传统的主要以产业或产品为界限的国际分工,逐渐演变成为同一产业、同一产品内某个环节或某种工序的国际分工。产业链国际分工作为全球化经济本身发展出现的新特点,即使没有中国的参与也会发展,但中国的积极参与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产业链的延长,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国际产业链分工。中国无与伦比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大大延长了产业链条上的劳动密集型环节,中国相对廉价而数量增长惊人的科研人员,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条上的技术密集型环节和产品的研发环节,现代服务业中的一些环节也在中国国内得以延伸。可以相信,随着中国的发展和更为深入的融入世界体系,国际产业链会得到更大的拓展效率要求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社会分工或专业化的不断深化是效率提高的主要途径。相对传统的以不同产业或产品为对象的国际分工,产业链国际延长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公司利润,发挥了各国的比较优势,因而更能够促进世界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而中国通过对国际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深化了国际分工,为世界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总结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贸易多年持续顺差。但是客观地分析中国经济实力可以看出,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国要求人民币升值,是富有的工业化经济大国不愿意为治理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承担相应的责任。全球经济是世界的,各经济大国应通过协商和妥协,各自承担相应的合理的责任,不仅有利于各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时代主题;
新科技革命;
经济全球化;
世界多极化;
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1)03-0102-05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论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三者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特征的自觉把握。正确认识世界形势和科学把握时代特征,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时代依据。中国共产党人正确把握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特征,顺应时代潮流,回答时代要求,解决时代问题,引领时展,开辟了符合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时代特征的认识

马克思在《序言》中深刻地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个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这些精辟的论述为无产阶级政党认识时代特征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列宁首先明确提出要把时代特征作为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考察,并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实践。他在《打着别人的旗帜》中提出:“只有首先分析从-个时代转变到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理解我们面临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即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
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

邓小平根据时代特征发生的变化,明确指出:“现在世界突飞猛进,科技领域更是如此,中国有句老话叫‘日新月异’,真是这种情况。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指出:“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进一步提出:“正确判断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制定目标任务,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政党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衡量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根据。”“历史表明,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的总趋势,科学制定和实施符合我国实际和人民愿望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党才能始终站在时展的前列和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潮头。”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

邓小平率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这―重大判断。1984年10月,他指出:“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意义。”1985年3月,他明确地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_他认为:“对于总的国际局势……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一九七八年我们制定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方针,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判断上的。”

根据邓小平的这一科学判断,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党的十四大报告延续了党的十三大报告的提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提出:“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开篇就明确提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认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中指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始终没有变化,这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上都有明确的认识。在2004年明22日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策宣言。2005年12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新科技革命”的准确把握

早在1958年1月就明确提出:“现在要来一个技术革命,以便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英国”,“提出技术革命,就是要大家学技术,学科学”,“从今年起,要在继续完成政治路线上和思想路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把党的工作的重点放在技术革命上去,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全党注意。”1963年12月他又说:“科学技术这一仗,―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邓小平一贯重视科技工作。1975年,他在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时就曾指出:“科学技术叫生产力。”1978年,他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

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邓小平总结了新科技革命发展以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经验、新趋势,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他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陕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近十几年来我国科技进步不小,希望在九十年代,进步得更陕。每一行都树立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一定要打赢。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邓小平用宽广的世界眼光看到了新科技革命的勃兴,由此制定了科技和教育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宏伟战略,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多次论述了新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深刻的革命,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从总体上逐步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接近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是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要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发展科技,才能事半功倍。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国情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确定的这项国策,必须在各级干部的思想上牢固树立起来,切实贯彻执行,长期坚持下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他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正是基于新科技革命勃兴的时代特征,中国共产党人确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在1995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中国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这是顺利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正确抉择。”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把科教兴国战略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多次论述了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关键在创新的思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提出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以为***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科技革命的时代特征,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人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人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发轫于上个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也引起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起直追。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高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地位,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四、中国共产党人对“经济全球化”的高度自觉

邓小平虽然没有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论述,但是始终用全球化的思维,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为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提供了时论依据;
提出了中国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为中国在全球化条件下的对外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方向;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参与全球化的基本途径,为中国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强的基础;
倡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全球化进程中为中国对外开放提供强有力的国际环境。

多次论述经济全球化是时代特征,并以此作为国家制定大政方针的依据。他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世界经济而孤立地发展。如果能够加以正确引导和驾驭,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社会稳定。”“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两重性。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弱势,如果没有正确的对策就会落入更加不利的位置。”“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发展有利也有弊。”“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不能看到有风险、有不利因素,就因噎废食,不敢参与进取。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能力,以切实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自己。”

加人世贸组织,是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决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要在这个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新形势,继续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在2003年6月指出:“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这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在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市场更为开放,资金、技术、人才等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更加广泛和

迅速,为加强国际合作、解决共同发展问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南北差距拉大,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经济和金融风险增大,全球环境继续恶化,跨国犯罪严重,面对挑战增加了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的紧迫性。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刻,我们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求同存异、扩大合作,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方向演进。”“经济全球化,既给各国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努力使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体制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多极化”的深刻认识

邓小平在1990年3月3日指出:“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看起来,我们过去对国际问题的许多提法,还是站得住的。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苏联总还是多极中的一个,不管它怎么削弱,甚至有几个加盟共和国退出去。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邓小平的这段话包含着多极化是世界格局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应做好明确的定位。

多次论述了世界多极化的时代特征:“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新格局的形成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的形成尽管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种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充满复杂斗争的长期过程,但这一历史方向不可逆转。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当代世界矛盾,全面审视和平力量和战争因素消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判断。”“推动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称霸和反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一走向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的党中央,始终把世界多极化看做是一个时代特征,认为“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并提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重大战略理念。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和谐世界”思想再次写入中央正式文件。2007年10R,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和谐世界”的思想作了进一步阐发。

六、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发展”的坚定意志

中国共产党人_贯重视“科学发展”这一时代的要求,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编的《邓小平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两本书,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自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尤其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进一步界定后,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意志,成为引领时展的理论指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典型的时代特征。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认清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认清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要发展起来就必须对外开放;
认清了世界各种经济体制的长短利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的惟一选择;
认清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世界各国的竞争突出地表现在综合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上,等等。我们才制定了许多不同于过去的政策,才使我们所做的一切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整个世界还会发生许多新的变化。我们仍然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进一步走向世界。”

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以及中央文献中的相关论述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时代特征的认识是科学的、自觉的,并一以贯之地、坚定地把时代特征作为制定国内外大政方针的主要依据,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 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7

[4]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42―143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 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07―01(1),

[8]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351

[11]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1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社会主义理论;
影响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090-03

一、引言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自诞生以来,已经经历了15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助推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科学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发展到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每一次发展与突破,都是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过程中实现的。总之,经济全球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大舞台。

二、经济全球化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客观依据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证世界社会主义时指出:“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个民族‘突然间’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在此论述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重点强调“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世界的普遍交往”是产生世界社会主义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并且,他们认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没有发达的社会生产力,那么国家就只会贫穷,如果发展到极端贫穷的情况下,社会一定会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整个社会又会回到以前的发展状态。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进一步强调,共产主义不是地域性的,它是世界性的革命,它“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在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并向全球扩展,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向全球扩展的同时,世界往也得到了普遍发展。由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各国的生产和消费都具有了世界性,这样,人类社会便逐渐由过去的那种孤立、封闭状态向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时代过渡。经济全球化在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物质基础的同时,也为全球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社会力量。资本主义经济的全球扩张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等生产资料,成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过:“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以此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从根本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并进一步总结出了“两个必然”的科学结论,完成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论证,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创立,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它使该理论由空想变为科学。这一伟大学说成为了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揭开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篇章,使整个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扩展到整个世界。

三、经济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进步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当时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指引了方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列宁通过对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各国经济的考察,得出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并进一步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也是有先后的,可以在一个国家或者数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同时,列宁还提出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共存和共处思想。这一思想极大地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将其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一)一国胜利论

列宁根据经济全球化呈现出的新特点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行分析、总结、论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或者少数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取得胜利的科学论断。列宁从帝国主义时代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阐述了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在主客观条件上存在着很大差别,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同时在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并取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资本主义国家获得胜利。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一些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较快地赶上和超过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并瓜分世界,这导致后起帝国主义国家和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日益激烈,并最终演变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就是最好的例证。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生战争的条件下,矛盾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将成为帝国主义世界体系内最薄弱的环节,在这薄弱环节上,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无暇顾及,这就为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机会。因此,革命首先会在这里爆发,并取得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就是一个成功的实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是这样的。这充分证明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科学论断是正确的。

(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存和共处思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宁对当时的世界局势做了认真分析,他认为全世界向共产主义过渡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共存。然而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如何交往呢?列宁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对当时的客观形势作了科学地分析,他认为:由于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从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帝国主义为了寻找出路,重振经济,必须借助苏联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扩大同苏联的贸易。而社会主义苏联为了经济上能够不断地发展必然会引进外资、先进设备、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扩大同资本主义的贸易。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列宁提出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存和共处思想。事实上,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帝国主义才被迫接受同苏维埃国家“共处”。共存共处思想从本质上讲是在暂时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一种思想。共存共处思想是列宁思想晚年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今天我们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逐渐形成互为依存的关系,这就要求社会主义理论必须与时俱进,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发展。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先后形成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邓小平理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而邓小平之后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思想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一)思想

思想是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结合马列主义理论而形成的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对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创造性的发展。一是在革命问题上,把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代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运用到中国。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状况,系统回答了“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提出的革命的理论在当时看来具有超前性和开放性。二是在建设问题上,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局势,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在开放中进行的初步构想。

(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一次迎来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出现,对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视野关注世界,关注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把中国的发展置于经济全球化当中,创造性地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根据世界格局的新变化,科学分析概括出了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邓小平通过对时代特征的把握,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旋律,首次初步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此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脚”。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不仅继承了马列主义、思想,同时也开拓了马列主义理论的新境界,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又一划时代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遇到了空前的挑战,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摆在我党面前的重大课题。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科学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准确把握世界局势,抓住机遇,勇于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三个代表”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它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新形势下的党建提出了新的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我们党既能保持长期执政,又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根本保证。

进入21世纪,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个伟大时刻,以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各个时期的建设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总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它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实际问题。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最新的理论,是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它指导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

五、结论

历史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理论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因此,我们在研究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时,必须把视野置于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进程中,积极地准备理论发展空间,不断完成新的飞跃,实现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6-88,257.

[2]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88.

[3]列宁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1.

推荐访问:经济形势 论文 世界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五篇】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精选5篇) 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论文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