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投资审计论文【五篇】【精选推荐】

2023年投资审计论文【五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6-26 20:0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当前,政府投资项目因设计漏项、建设单位擅自增加建设内容、扩大规模、提高标准,导致概算超支的现象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1)概算范围不清,经济补偿不明有的业主对工程项目的投资概算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投资审计论文【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投资审计论文【五篇】

投资审计论文范文第1篇

当前,政府投资项目因设计漏项、建设单位擅自增加建设内容、扩大规模、提高标准,导致概算超支的现象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

(1)概算范围不清,经济补偿不明

有的业主对工程项目的投资概算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与造价咨询单位衔接好,没有交待清楚项目的报送范围及分期报送的项目。应特别注意的是:有的项目概算投资会牵涉到拆迁补偿费用,有的项目拆迁补偿费用占概算投资的比重相当大。在审核过程中,应注意考察建设单位前期工作的完备性。规定变了,概算不变。概算投资审核工作中要密切关注政府有关政策规定,及时调整概算投资组成、各项费用的计算标准。一些企业不能严格控制工程变更与现场签证。不重新制定项目的实施进程,由于不可预见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诸如施工条件的变化、原设计条件的变化、地质地貌情况的变化等情况,发生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这些变更将影响造价控制目标,有可能使项目投资超出原预算,从而影响项目投资效益。因此审核应根据政策的变化,工程的变更情况及时调整,减少损失。

(2)概算编制混乱,概算监督不够

缺乏超概算的责任追究制度和概算执行结果有效监督考核制度。概算编制粗糙,缺乏可操作性,甚至以估算代替概算,项目设计质量不高,设计变更较多,甚至改变或提高原设计标准。项目管理不规范,存在组织施工不合理、随意签署施工联系单等问题,以及由于建设单位政策处理不稳妥及资金未及时到位,造成施工工期延迟、工程成本增加,导致损失浪费。这是目前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概算审核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3)重视设计审查,轻视概算审核

概算审核项目的相关管理部门在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时,存在重设计审查、轻概算审核的现象,对设计概算的审核未严格把关,对报批的设计概算,不论其是否合理、准确,建设单位报多少就批多少,致使目前许多编制的概算脱离工程实际、子项偏粗,失去了设计概算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造价控制的作用,同时,也给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带来不良影响。

(4)概算人员素质低,概算与实际脱节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对概算和概算的审查与实际要求不符合。不深入实际,概算编制人员无法详细、准确地编制设计概算;
其次是因设计单位轻视设计概算,使概算编制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下降,编制人员也缺乏积极性和压力,敷衍了事,不认真按国家有关规定编制设计概算,少算或任意扩大概算造价现象时有发生,并且,由于根算编制人员对定额的理解模糊,工程量计算不准、定额错套、费率计取错误等问题比较严重,造成概算与设计脱节,与施工脱节。

2、政府投资概算审核应采取的措施

(1)要提高投资概算的认识

政府投资概算审核关系国家的利益,关系政府的形象。要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要把投资概算控制看作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政府投资项目概算控制上应成为所有建设项目的榜样和典范。要加强教育,要树立为政府负责,为百姓负责的高度责任感。。

(2)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

有些建设单位出于工程实际的原因,希望项目投资额比正常造价高,这样在以后工程管理中可以出于主动状态,而对于政府财政投资部门来说,当然是希望工程投资在合理造价情况下越低越好,所以一个合理的工程投资额显得很重要。要完成政府投资的前期限额设计预算,做到不超额预算,就必须严格按照《福建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府基础施工工程概算编制办法》执行,做到严格审查,严格执行。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和投资概算控制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3)要推行领导问责制

对超编制项目概算的建设项目要实行领导人问责制。严查推诿扯皮不负责任的领导。要严格制定业主编制项目概算,确保概算质量,力求准确。建设项目审批主管部门应严格把关,规范项目概算管理,批准的概算要具有可行性并有利于检查和监督。政府应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超概算建设项目要实行“问责制”,对严重超概算的,应当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以保障项目概算对投资规模的控制作用,从而有效合理地安排和使用政府性建设资金。

(4)设立概算变更负责人制度

由于政府投资项目概算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国家或地方政府政策的调整的可能,有时在拆迁过程中由于拆迁方赔偿资金的较大变化等。都可能对原有的投资概算需要更改变动。如果碰到这些问题,就会发生个别领导不经集体研究,不通过上级领导批准,私自更改政府投资概算方案。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浪费。同时也严重影响政府部门的的形象。建立一个严格的变更负责人制度。就有可能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政府职能部门不能坐在屋里只制定概算,不管具体落实。对投资概算出现变化不管不问。要建立政府领导巡检责任人制度。政府投资项目从立项开始要安排,就要有相应的计划。要重点检查项目落实情况。发现需要变更,要有专门领导负责审查核实,要设有专门的负责人制度。确定项目责任人定期实行报告制度。

(5)认真落实概算“限额设计”

管好、用好政府投资项目,有效控制项目概算和工程质量,是每个政府部门的共同责任。落实“限额设计”,将初步概算投资控制在立项批准的投资内。工程设计文件是编制项目总体建设经济指标的充分依据,是决定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必要条件,因此加强对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的审核,对合理控制项目总造价是十分重要的。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通过运用价值工程分析设计经济指标,制定不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目标。运用多种,技术经济比较指标认真审核设计文件等方法,都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我们在审核一业主设计预算时,发现他们在建设某综合楼外墙送审概算投资为700多万,超出立项批准的投资,其中外墙采用铝塑板影响总体项目投资较大,经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行政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协商一致,考虑外墙采用“贴砖配合涂料”就能达到设计要求,于是他们采用此方案。很好的完成前期“限额设计”的审核。

投资审计论文范文第2篇

目前对于绩效审计的改善主要由以下各方面,主要是发现绩效审计中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和解决,对绩效审计的管理模式进行改善,还有就是对审计的方法进一步的改善,这样有利于提高审计的效率。在对绩效审计进行改善的时候还要注意的是,要避免个人主义对绩效审计的影响,通过这些方面的改善加强对绩效审计的控制,从而提高收益。在满足投资项目的要求和规定的同时还要实施投资节约和高效投资,使投资项目效益达到最大化,同时还要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处理和及时控制。国内目前对于绩效审计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并且适用的领域还在进一步的扩大,目前对于绩效审计大多是对资金的运转和对项目的管理进行绩效的审计,对于绩效审计这一部分国内也对其进行了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首先,对于绩效审计必须要做的就是要构建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这个对于绩效审计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通过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构建,分别就是对项目投资时需要进行绩效审计,还有就是对于项目的管理也必须进行审计,以及项目的财务管理和资金的运转等等都需要绩效审计,所以对于制定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不仅能够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出现,还能够提高效率。其次,对于绩效审计可以采用平衡计分卡来实施,通过计分卡可以有效地对审计项目进行评价,并且平衡计分卡对于项目的审计更加有效,对于审计评价的结果更加具有真实性。对于不同的项目设计需要制定不同的平衡计分卡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对项目进行绩效审计,使审计结果更加有效,因为平衡计分卡对绩效审计非常有作用,所以国内有许多对平衡计分卡的构建也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平衡计分卡还可以找准评价的核心,并对审计绩效评价结果进行解释说明。然后,国内的投资绩效审计有很多是围绕5E进行构建的,经研究发现对于投资绩效审计评价管理与政府和相关的管理部门也有一定联系,同时还要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为社会带来的许多影响,除此之外对投资资金的运转也要进行审计和评价,并确定投资后的结果和效益。本文对于绩效的审计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主要内容是对投资的项目进行审计,评价投资的项目是否具有高的利润和实施起来是否高效,同时对于投资的项目还要满足成本较低的条件。最后,目前国内对于绩效审计还没有一定体系,对于绩效审计没有具体的标准,同时对于经济效益和对环境的影响也没进行具体的量化和管理,在对项目的绩效审计还依然是对项目的进行定性分析和通过传统的非货币的形式进行评价。

二、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选择

绩效评价对于一个项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如若想进行系统的绩效审计评价,那么就需要构建绩效审计指标评价体系,通过这一个指标,可以对投资的各个环节和流程进行严格的绩效评价。但是目前的绩效审计评价还不是很完善,还只是停留在对项目的资金的投入和利润进行绩效审计评价,还有就是对项目的管理阶层进行绩效审计评价。并且单个指标的构建不能对整个项目进行说明,为了能够更好地反应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需要建立一个好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对于一般的绩效审计都是分为三个阶段的,分别是前期和中期以及后期的绩效审计。在这三个阶段对于审计的要求也不一样。前期的绩效审计就是对项目的资金的投入进行预算的审计,以及对招投标的项目进行详细的绩效审计。对于中期主要就是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完成的质量进行审计,以及对资金的运转情况进行审计。后期的绩效审计侧重于对项目对于未来的影响。

三、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项目进行绩效审计的时候,如果想要达标那么就需要按照评价体系来完成,并且审计人员要了解这些评价的标准,还有就是审计人员本身也要有较高的审计能力,通过这个评价体系来对环境的效益和社会的效益进行评价。对于体系的构建主要分为三点:首先该体系结构是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结构,其特征是内容完整、形式比较特殊以及定义更加的详细和具体,还有具有协调性和比例行以及完整性,其次对项目的前期和中期的项目管理和项目的投资进行很好的控制,控制的好坏决定了项目的好坏。最后,对项目的后期的绩效审计评价,主要就是通过对项目的完成的质量和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

投资审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因素。文章从理论、信息理论和保险理论三个角度来说明审计选择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的影,进而得出了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对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提高企业价值具有积极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资本市场 审计选择 股权融资成本

一、引言

内源融资由于风险小,资金容易获得,所以成为企业融资的首选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技术的进步,仅仅依靠内源融资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因此外源融资也逐渐成为企业获取资金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成本以及逆向选择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外源融资的成本高于内源融资的成本。

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是解决信息不对称、成本以及逆向选择的重要方法之一,高质量的审计师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传递着积极信号,为投资者提供了监督和保险等功能,能有效降低资金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等问题。伴随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情况的改善,企业的股权融资能力会变强,从而股权融资成本也会下降。

本文从理论、信息理论和保险理论这三个角度来说明审计选择对企业股权融资能力的影响,一方面高质量的审计报告能够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有用信息,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

二、企业融资成本与审计质量内涵

企业融资是指企业资金的筹集过程,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来源。由于市场环境变化、技术进步和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仅仅依靠内部融资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外部融资显然已经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能帮助企业融资和降低股权融资成本,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影响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审计师选择的动机。

审计质量有两方面内涵:审计师是否能够发现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
审计师是否能够报告已发现的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对审计质量的衡量主要有如下几个替代变量:(1)审计规模。审计规模主要是指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质量可能越高。(2)收费与佣金。注册会计师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收费和佣金,因此其收费标准直接影响审计质量。(3)事务所品牌。声誉高的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质量通常要高于普通的事务所。(4)审计师的专业性。审计师越专业,提供的审计质量越高。

三、审计选择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机制

(一)基于审计需求理论的研究

审计需求理论认为高质量的审计需求产生于企业中的委托关系。委托关系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分工的细化而产生的。它通常表现为两种问题,第一种是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问题,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成为委托关系,但其二者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管理层的行为是可以被观察到的,股东可以根据观测到的管理层的行为对其进行奖惩和激励。然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由于股东知识经验的不足等导致股东对管理层不能有效的监督,股东不能直接观察到管理层的行为。当两者利益不一致时,管理层有动机为了自身利益而做出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因此,财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作为反映管理层财务质量和经营状况的有效手段成为股东对管理层报酬激励契约的基础,所以管理层有动机和能力操控会计信息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管理层通常会聘请高质量的审计师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增强股东对管理层组织和管理能力的信赖程度,这就产生了企业对外部审计的需求。在我国现阶段,企业全部的生产经营活动都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和审计,管理层只能寄希望于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其舞弊等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因此,审计需求转化为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

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很多公司股权都相对集中,在这种情况下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也存在问题。大股东掌握的公司经营的信息要远远多于中小股东,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大股东为了自身利益有能力也有动机对公司的管理层进行监督,同时随着他们对管理层控制能力的增强,极有可能完全控制管理层,因此大股东通常会通过关联方交易、资产转移等手段进行利益输送,侵占并逐渐掏空上市公司。为了防止其利益侵占行为被发现,大股东会有粉饰财务报表或披露虚假信息的动机,由于高质量的审计师发现违法违规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控股股东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就会降低。

可见,高质量的外部审计是一种有效的外部监督手段。从企业管理层的角度来说,管理层有选择高质量外部审计的动机来减少企业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冲突和道德风险,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和成本,提高企业的价值。而从企业控股股东的角度来说,为了防止其违法违规行为被发现,控股股东不太愿意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通常情况下,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成本问题,成本越大的企业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就越强,所以企业更倾向于聘请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

(二)基于审计需求信息理论的研究

审计需求信息假说的观点认为,财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可以向外部投资者传递关于企业价值的信息,而审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计结果可以使企业财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能够减少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行为,还可以增加会计信息的价值,进而提高会计信息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有用性。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投资者能否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因此,投资者为了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率,会要求管理层选择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一般情况下,会计信息质量较高的企业通常也会选择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从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声誉,以期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能力。

此外,该理论还认为,投资者如果不能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情况,出于谨慎性考虑他们将会以市场上全部企业的平均价值来确定目标投资企业的市场价值,这就会导致价值高的目标投资企业的市场价值被低估。价值高的目标投资企业为了防止市场价值被低估和吸引潜在的投资者,他们通常会采用信号传递的手段,向外部潜在投资者传递其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信号,以此来区别于价值低的企业,从而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和更低的融资成本。信号传递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聘请高质量的审计师,并且由于高质量审计师的审计收费通常较高,价值高的企业较价值低的企业更有能力支付较高的审计费用,因此这种行为不容易被价值低的企业所模仿,由此产生了对高质量的外部审计的需求。投资者不能直接观察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他们只能根据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来进行投资决策,因此审计质量的高低成为他们判断企业价值高低的重要信号,投资者通常认为审计质量越高的企业其企业价值也较高,因而价值高的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会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进行审计,以便向外界传递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情况良好的信号,从而吸引投资者的投资,增加企业的融资机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三)基于审计需求保险理论的研究

基于审计需求保险理论的观点认为,高风险的企业更愿意聘请高质量的审计师。企业通过聘请高质量的审计师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一方面为了降低财务报表可能带来的投资风险,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另一方面将外部审计作为一种投保的方式,主要为外部投资者提供保险担保,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实现风险的分散和转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由于注册会计师的失职导致未能发现被审计企业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而投资者根据财务报表信息进行投资导致了投资损失,除了企业外,注册会计师也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赔偿相应的损失。这种连带责任使得高质量的审计师和企业合谋的可能性小,因此高质量的审计师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情况提供一定的合理保证,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增强外部投资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高风险的企业一般会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师来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吸引潜在投资者的投资。高质量的审计师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相应的审计意见,提高了企业声誉,为投资者做投资决策时起到了参考作用,降低了投资人与企业之间的成本,从而提高了企业的融资能力。

四、结论

高质量的审计师能合理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起到降低信息不对称、监督以及保险的作用。审计所具有的降低信息不对称功能,可以减轻企业融资前的逆向选择问题,监督功能可以减轻企业融资后的道德风险问题,而当企业出现经营失效时,审计保险功能则可为投资者追偿投资损失提供可能。

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吸引潜在投资者;
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的能力。因而,为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需要从制度层面和法律层面,加强对企业选择高质量外部审计的激励与约束,为企业治理提供有效的外部监督环境。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国家在制定相应政策时可以向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方面多倾注力量,从而在法律上确保审计师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这样既有利于企业的融资需要,也保护了企业外部投资者的利益。

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只是分析了审计师选择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而对于审计师选择对企业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并没有涉及,未来可以在这一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和分析。J

参考文献:

[1]荣桂范.我国系族企业债务融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

[2]李明辉.成本与审计师选择行为研究综述[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8).

[3]解梦文.家族企业高管出身、审计师选择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3.

[4]张嘉兴,余冬根.产权性质、审计师声誉与债务融资能力――基于中国2010―2014年A股IPO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论丛,2015,(11).

[5]江伟,雷光勇.制度环境、审计质量与债务融资[J].当代经济科学,2008,(02).

投资审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投资审计 审计关系 谈判技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多,投资审计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目前我国部分投资审计工作者的素质能力与专业能力没有适应当前投资审计工作的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对投资审计工作有关的概念理解不深,甚至没有正确认识;
没有处理好与投资审计工作有关的各方关系;
自身没有掌握一定的谈判策略与技巧。因此,加强国家投资审计工作,提高投资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和专业能力,显得格外重要。

一、与投资审计有关的概念介绍

(1)政府投资项目。随着我国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出现了“政府投资项目”这一新概念。国家审计署曾对政府投资项目作出解释,即政府投资项目是指通过政府的主导作用,建设满足公共需求的,以公共公有设施与公务公产为内容的,以融资或国有资产直接投资的公有性、公用性、行政性的项目。2010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即全部使用财政资金如专项建设基金、投资资金、债务资金等兴建的项目;
或财政资金占总投入资金一半以上,或者财政资金占总投入资金一半以下,但政府拥有该项目的建设与运营控制权的项目,都成为政府投资项目。

(2)审计。审计从本质上讲属于一种经济监督,与其他的经济监督不同,审计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独立性。从审计的管理职能中派生出其监督职能,即为了某项具体业务进行监督,在经济监督手段中,只有审计监督存在专职人员与专门的机构,因此审计是我国进行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3)审计分类。将审计活动按照一定的标准与特征进行归类即为审计分类。例如按照审计的目的,可以分为经济效益审计、财经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
按照审计的范围,可以分为专题审计、局部审计与全部审计;
按照审计的主体,可以分为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等。

二、投资审计的作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明确规定审计机关的作用在于“监督政府投资项目或主要以政府投资进行建设的项目的预算、决算和执行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赋予了审计机关监督审查政府投资项目的职责,因此,各级审计单位必须对此开展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将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作为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内容。

我国审计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探索,已经初步形成投资审计体系,在节约政府资金、提高投资项目管理水平与查处揭露违规法问题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政府投资方式的改变,资金渠道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投资审计工作目前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当前,政府的投资审计工作应着眼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项目建设成本等方面,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规范政府的投资行为,并加强政府廉政建设。

三、各类投资审计关系的处理

(1)合同法与审计法的关系。在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过程中,会涉及到施工方、建设方与审计机关三个法律主体,出现双重法律关系。因此,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必须充分理解合同法与审计法的关系。其中,审计机关与施工方、建设方是行政监督法律关系,处于审计与被审计的地位,由于行政监督具有强制性,因此审计机关的地位要高于施工方和建筑方,双方通过审计法的相关规定,行使权力并履行自身的义务。而施工方与建筑方则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双方应在合同法的规定上认真履行自身的权责。然而由于合同法与审计法在对待具有双重法律关系的主体上缺少共同的规定,因此当两种法律关系产生交叉时就容易出现法律冲突。

(2)传统审计、绩效审计与跟踪审计的关系。目前我国审计署在强调审计的合法性、真实性的同时,也大力推行绩效审计。坚持多种形式的审计方式,对大型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不仅是审计工作本身的发展需求,更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保障。传统的审计方式能够促进投资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跟踪审计能够有效减少投资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率与投资项目的管理水平。然而,由于目前绩效审计与跟踪审计在我国的发展仍不成熟,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持与理论依据,因此想要综合开展仍有一定的难度。

四、投资审计谈判的策略与技巧

(1)善于倾听原则。善于倾听是谈判者基本策略之一,优秀的审计工作者必须认真倾听对方的话语,并在此理解对方表达的重点,寻求双方互利的突破口。

(2)控制情绪原则。在投资审计谈判的过程中,双方处于平等友好的地位,因此审计工作者必须尽可能的保持友好的态度与合作的精神,在回答与提问的过程中都要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此外,还要正确的看待对方出现的错误。无论出现任何情况,失态式的吼叫都是错误的方式,即使通过这种方式取得暂时的成绩,那也是失败的,因此这将永远不可能与对方再次合作。

(3)互利互惠原则。互利互惠原则是谈判的最高境界,审计工作者应不断朝这一目标努力,在具体的谈判过程中,应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思考,关注被审计单位所关心的问题,从而及时调整谈判策略,有利于保证谈判的高质量。

投资审计工作在投资审计部门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投资审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掌握涉及到的各方关系。本文介绍了与投资审计工作有关的概念与投资审计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审计法与合同法的关系,传统审计、绩效审计与跟踪审计的关系,并探讨了审计工作人员在谈判中应掌握的策略与技巧。

参考文献:

投资审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投资;
绩效审计

1 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概述

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是审计人员对建设项目投资活动和结果进行综合系统的审查、分析,对照一定的标准,综合评价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现状和潜力,提出提高项目效益的建议,促进建设单位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的活动。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的实质是指对建设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所谓“经济性”。是指在充分考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投资成本,即少支出;
所谓“效率性”,是指项目建设与其所用的资源(如:土地、建筑材料、机械、人工等)之间的关系,即一定的投入所能得到的最大产出,或一定的产出所需的最少投入,即支出合理;
所谓“效果性”,是指项目的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项目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目标以及其他预期效果,即支出合理。

2 新疆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的现状

(1)审计理论研究落后。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重要性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审计界专业人士都开始注重对投资绩效审计方面的理论研究,在翻译国外的学术论文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但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有一定的差距。客观的说,我国投资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水平目前还处于一个较低层次,其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①理论研究的广度、深度及力度不够。从现有的成果看,就事论事的居多,对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的标准、方法、手段等具体问题缺乏深入研究,且大都是在常规财务审计理论之前冠以“绩效”两字,再加入一些财务管理方法、经济活动分析方法等。

②缺乏必要的实证研究及其成果。相当一部分学者发表的有关投资绩效审计的文章都主要是借鉴国外的具体案例和参照国外的一些做法,缺乏国内相关实证研究,使我国投资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水平只停留在表面层次,质量不佳。

(2)法律法规滞后并且审计标准尚未出台。

审计机关开展投资绩效审计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有效的法律保障。目前,只有《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审计署第3号令)第22条规定“审计机关根据需要对国家建设项目投资效益进行审计时,应当依据有关经济、技术及社会、环境指标,评价国家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有效性,分析影响投资效益的因素”。除此之外,尚未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保证审计机关开展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工作,审计法对审计机关开展投资绩效审计的授权、审计报告的报送对象和法律地位等方面尚无明确规定;
审计署颁布的38个规范中基本不涉及投资绩效审计。法律法规的缺乏制约了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开展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的进程。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的条块利益、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的冲突,更是加大了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绩效审计的难度。

(3)建设项目前期建设程序执行情况的审计力度不深。

尽管开工前审计制度已经执行了十多年,但审计署于1992年出台的开工前审计暂行办法并未真正将项目的决策合理性纳入建设项目投资审计范围,对盲目上马的工程项目缺少审计监督,尤其是一些“政绩工程”,损失严重。同时,开工前审计对建设项目前期建设程序审计的规定比较笼统。往往项目在进行开工前审计时,已经完成了勘察与设计工作,由于开工前审计在对勘察设计单位的选择方面未按招投法的规定而相应做出规定,导致勘察设计质量缺少审计监督。开工前审计对资金来源的合理性方面的规定也不全面,尤其是在对银行资金用于公共投资建设项目时,审计很少涉及对项目还贷能力的评估。

(4)对建设项目违反招标投标规定的处罚不严。

现阶段,国家及地方对建筑市场的招标投标工作越来越重视,出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法规与制度,对规范建筑市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实践中发现,这些法律法规并不是能被完全执行,如肢解工程项目招投标情况、工程材料往往未按规定执行招标采购手续等。审计部门在开展投资绩效审计时虽然已经逐步将对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审计纳入审计范围之内,但执行力度不严,处理时一般也只反映及建议主管部门处理,导致在我国投资领域中,项目招标投标违规现象屡禁不止,绩效也难以提升。

(5)建设项目概算超支情况严重、设计变更随意性较大。

尽管国家对建设项目的概算明确要求进行审计监督,但实践中发现,超概算情况仍无法有效控制。初步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有些地方故意压低概算,或同一项目分步立项以逃避国家审批;
二是设计变更性大,变更手续不完备。

3 加强新疆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的对策

针对前文所分析的我国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在理论与实务方面存在的不足,我认为要加强新疆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投资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步伐。

针对我国投资绩效审计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深度、广度及力度不够的现状,我国学术界应根据我国国情,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加快理论研究步伐坚持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规范与实证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原则,以改进充实投资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方法,进而保证和提高理论成果的水平与质量将研究重点放在对投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和具体方法上,以便为新疆开展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

(2)加快绩效审计准则体系的建设。

从各国绩效审计的发展来看,凡是绩效审计开展得比较好的国家都较早地制定和颁布了绩效审计准则及相关的规范。美国是世界是最早制定绩效审计准则的国家,早在1972年,就颁布了《政府的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的审计准则》,对“3e”审计或绩效审计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为了尽快的开展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我国应加快绩效审计准则体系的建设,并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确保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的落实。

(3)增强依法独立审计意识和探索创新意识。

要加强新疆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必须要树立依法独立的审计意识,从审计体制上确保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增强探索创新意识对加强我国投资绩效审计也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开展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所以投资绩效审计的许多做法(审计的标准、手段、方式、原则),都需要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去探索,去创新。

(4)坚持“三个结合”降低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风险。

即在审计目标上,应当将查处问题与促进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完善政策法规和推进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在审计内容上,应当将揭露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问题与查处影响效益发挥的违纪违规问题和腐败行为有机结合起来;
在审计方法上,应当将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有机结合起来,并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效益审计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审计工作。

推荐访问:审计 投资 论文 投资审计论文【五篇】 投资审计论文(精选5篇) 投资审计的作用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