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委参谋助手9篇

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委参谋助手9篇

时间:2022-11-17 15:0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委参谋助手9篇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委参谋助手  机关干部如何为首长当好参谋  机关干部如何为党委首长当好参谋  同志们:  加强机关建设是师党委年初确定重点抓的一项工作。前段时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委参谋助手9篇,供大家参考。

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委参谋助手9篇

篇一: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委参谋助手

  机关干部如何为首长当好参谋

  机关干部如何为党委首长当好参谋

  同志们:

  加强机关建设是师党委年初确定重点抓的一项工作。前段时间,政委就加强机关建设和机关干部如何搞好调查研究进行了辅导。今天,我主要讲一讲机关干部如何为党委首长当好参谋的问题,共讲三个方面:

  经常、及时地为党委、首长决策提供信息、建议;

  更要善参善谋,多提有价值的意见和独到的见解。这是职责对机关干部提出的要求。

  从我们师机关来看,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比较重视机关的建设,通过强机关而强部队,这是历届党委的一贯思想。我们师机关是个强机关、好机关,也出了大批的人才。机关建设比较好,参谋作用发挥比较好,具体来讲,集中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治意识比较强,能从加强部队政治建设的高度为党委首长出主意提建议。大家关心政治,关心大事,能够把“讲政治”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观察、分析和思考问题;

  思想比较敏感,在重大政策出台、重大事件发生、重大任务转换时,注意及时掌握部队的思想动态,为党委首长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和控制部队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看问题的站立点比较高,能从部队建设全局出发为党委首长出主意提建议。大家能牢固树立整体观念和“一盘棋”的思想,提建议、出点子不囿于部门、科室和个人分管的工作,注重从全师部队建设的全面发展和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出发,给党委提建议,拿对策,我们机关的同志都能从全局出发积极为党委首长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保证了这些大项任务的圆满完成。三是注重转变思想观念,能运用创新思维为党委

  首长出主意提建议。我们师机关有很浓的学习氛围和研究问题的氛围,在学习中不断汲取新知识,确立新观念,工作中善于从新的视角,以新的思维方法,去研究和分析问题,提出了不少具有创新性的建议和办法,在解决部队的现实问题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四是站位比较准,能紧紧围绕党委首长工作意图出主意提建议。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党委、首长的意图,按照党委确立的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围绕中心工作和大项任务,积极提建议,主动抓落实,促进了各项任务的完成。党委对机关是比较满意的。

  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我们在发挥参谋作用上,与党委首长的要求相比,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不能大胆主动为党委首长当参谋。有的担心自己提的意见不准确,怕领导不采纳,遇到问题领导不问不讲,发现问题不主动去讲,对问题有看法有见解不积极去讲。这不但不利于党委首长决策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我们自身的锻炼提高。二是视野不开阔,提建议的层次还不够高。机关应该是各方面的专家,本职业务的行家。但现在研究问题、决策问题时,有些同志发挥不了这种“专家”和“行家”的作用。研究问题提不出建议,决策问题拿不出高质量的方案,甚至是被动执行,做不到与党委首长同步思维,更谈不上超前思维。三是创新意识不强,缺乏独到见解。我们机关的

  同志都比较年轻,思想应该更活跃,观念应该更超前。但目前,有的同志朝气不足,暮气有余,思想不够活跃,研究问题提不出新看法,没有新见解,工作缺乏创意。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

  有站在部队建设全局的高度上把握和思考问题,出谋划策,才有可能谋到“点子”上。因此,大家必须要有全局意识,对事关全师建设、大型任务等方面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研究,创造性地思考,不失时机地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机关工作虽然有分工,有本职专业,但在思考问题、运筹谋划时我们不要把自己囿于本专业、本单位、本部门的小圈子里,必须把视线扩展到更大的空间、更大的工作范围。要考虑到全师建设的方方面面,经常想一想全局的要求是什么,面上的情况怎么样,而不能将眼睛只盯在自己的分管工作上。要透过自己分管的工作,立足本职想全师,宏观思考提建议。

  二要从党委、首长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党委首长关心的是部队建设面上的工作。机关干部要想为党委首长服好务,在出谋划策时,也必须站在党委、首长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和思考问题,达到与领导同位思考,同步思考,同向思考,想领导所想,虑领导所虑。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超级思维”,即超越自己的职位,提高一级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立得高,看得远,谋得深,给领导提供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建议。我们讲站在党委、首长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就是要善于站在党委、首长的位置上出主意、拿章法,多提一些大的思路和策略。多从领导的角度左右探讨,纵横思索,适时提出关系全局的建设性意见。一项工作展开前,一个大的行动开始前,要站

  在领导的角度来制定预案,研究、了解领导可能考虑的问题,需要提供的帮助和支持,进而提出有针对性地建议。

  三要从部队建设规律的深度观察思考问题。部队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部队建设的发展变化,有其自身内在的客观规律,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揭示这个规律,并依据规律适时提出建议,这样就能使所提建议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这就要求机关干部在孕育建议时要站在部队发展需要的深度上谋全局、提建议,紧紧跟上形势的发展变化,用灵敏的嗅觉和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准确地把握形势任务发展的方向,适时为党委、首长提出贯彻落实的建议。要善于认识和把握部队建设发展变化的特有规律,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我们提建议绝不能仅仅滞留在一时一事上,而要通过分析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预测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独特见解,保证领导的决策既“虑”在当前,又“谋”到长远,切实防止因我们的“短视”,造成领导决策的“短效”。

  四要从国家“大政方针”的高度观察思考问题。党、国家、军队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首长、机关的指示精神听起来很大,好像离我们很远,其实,与我们机关提建议、党委做决策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大政方针揭示和反映的是党和国家及军队发展的大局,都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原则性、方向性很强。我们讲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保持一致,具体体现在哪

  里,就体现在以这些“大政方针”为依据,思考和谋划我们的具体工作上。这是我们机关干部做好工作的重要依据。只有站在“大政方针”的高度上当参谋,才能保证提出的建议立足点高,符合上情,方向正确。日常工作中,有些同志提建议,不太注意把握政策规定,看似是个好主意,实际上是违背了上级指示,如果一旦成为党委决策,必然会给部队建设带来重大损失和负面影响。所以,机关干部不管提什么样的建议、出什么样的主意,都要注意从讲政治的高度审视建议意见的可行性,凡事要多从符合上级的要求上出谋划策。

  二、要用创新的精神去思考,力求提出的建议有份量

  机关干部作为党委、首长的参谋和助手,出谋划策,既是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要求,也是党委、首长实施科学决策的实际需要。俗话说,“良士一计,胜过三军”。真正来源于对军事实践活动和事物本质深刻认识的好主意、好建议,一旦进入党委、首长的决策,就会成为整个部队的统一行动,成为推动部队建设和发展的巨大力量。机关干部要想提高“参谋”水平和谋划层次,成为党委、首长的“高参”,就必须克服“职小位卑、人微言轻”的自卑感,紧紧围绕大事去出谋划策,在出大主意上下功夫。

  一要围绕部队中心任务出主意。围绕中心工作出谋划策,关键要强化中心意识,在跟踪中心、了解中心中提出合理化建

  议。机关干部尽管分工不同,有的直接参与中心工作,有的则担负服务保障中心的工作,但不管具体分工如何,都要对自己担负或重点保障的中心工作的现状、发展趋势、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以及上级党委、首长对该项工作的最新指示要求、兄弟单位在该项工作上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跟得紧、谋得深。要高度关注军委、总部出台的政策规定指示,对给部队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哪些工作需要及时抓,哪些工作需要全力抓,哪些工作需要上下步调一致抓,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领导的意图,更要认真领会,寻觅中心工作的点位。党委、首长一个时期的决心意图,大都体现在一些重要讲话、综合性文件中,像党委工作报告、决定、决议等,围绕这些文件精神思考问题,就不会出大格、离大谱。

  二要抓住工作主要矛盾出主意。毛泽东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任何过程如果有多个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矛盾。”部队工作落实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尤其解决影响和制约部队建设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各级党委、首长经常思考研究的重点问题。比如,针对我师作为其他部队,在新

  的形势下如何有所作为,加快发展,跟上集团军部队建设步伐的问题;

  如何适应高技术战争的要求,提高作好军事斗争准备的质量问题;

  面对战士入伍前经历比较丰富的特点,如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基层干部做好“两个经常性工作”能力问题等等。但这些问题也都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要想提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好点子,必须下一番功夫,动一番脑筋,不认真思考,不深入分析,就不可能提出好的建议。必须要有一种钻的精神,把问题研究透;

  必须从多角度思考,全面分析和把握问题;

  必须有一种不怕困难的精神,对这些问题不可能轻易拿出新招,没有多次的反复,是不可能有独到见解的。要这招不行换那招,往往就能到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三要突出部队建设根本出主意。建议带有根本性、长远性,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建议是否带有根本性、长远性,关键看它能否抓纲带目、牵一发动全身。说到底,就是要看它能否促进部队提高“打得赢”、“不变质”的能力素质。机关干部要围绕抓根治本出谋划策,必须要有善于把握部队建设发展趋势和建设规律,想长远、谋全局的本领。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军仅用两个月时间,就把美李伪军赶到朝鲜

  东南角一带。时任周总理军事秘书的雷英夫同志,在组织参谋人员研究朝鲜战争状况时认为,美军不会甘心失败,很可能组织驻日本的两个师在朝鲜中部的仁川登陆。后来的情况证实了雷英夫的判断,毛**高兴地对大家说,不要认为美国如何如何,我们的小参谋都能预测出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行动。机关干部作为党委、首长的参谋助手,无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从事哪项工作,首先都要抛弃“身份论”的桎梏,不管何时何地,都要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关注官兵的思想动态,关注部队的倾向性问题,多作宏观思考,这样,提出的建议才会有层次、有思想性。相反,忽略从根本上想问题,提出的建议也只能是小打小闹、小鼻子小眼,进入不了党委、首长决策。

  四要紧扣部队实际难题出主意。由于受政策、条件、环境等因素影响,部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比如干部随军家属就业安置难问题;

  小、散、远单位人员管理难问题对策。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影响工作落实的效果,影响官兵思想稳定,还直接制约着部队战斗力的提高。这些问题既是各级党委、首长关注的重点,也是机关干部出谋划策的难点。解决这些问题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各方面入手,反复搞好调查,对解决时机、解决办法、配套措施等进行综合论证。要善于用辩证的眼光、科学的思维方法,透过复杂纷繁的表面现象,从历史原因、政策原

  因、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入手,步步深入,层层剖析,切实找准问题的根本症结。寻找新途径,提出新建议。去年机关住房难的清理问题,粥店营区老家属区的综合整治问题,这两个问题应该说解决起来比较难,但现在来看,只要我们大家去认真对待,上下一起想办法,瞪起眼睛抓落实,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要用科学的思维去研究,力求提出的建议要准确

  看一名机关干部是否是党委、首长的高参,关键要看他出的主意是否对部队建设起推动促进作用。作为机关干部,给党委、首长当“参谋”、出点子,不是越多越好,而应在建议的准确性上下功夫。

  一是建议的方向要正确。提的建议方向是否正确是衡量一条建议有无价值的最重要的一条标准。如果机关干部提的建议偏离了方向,不仅不能帮助领导正确决策,而且还有可能添乱。方向正确,是提建议的同志首先要考虑和必须把握好的问题。怎么样才能做到所提建议的方向不偏?关键是提建议前要对对“表”。就是对自己要提的建议,先与上级的指示精神、政策法规和要求对对“表”,看有没有相悖的地方,使自己提的建议不脱纲离谱。

  二是策略的重点要准确。所谓准确,就是机关干部提建议时,紧跟领导意图,紧贴部队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建

  议。这要求大家必须对工作进行全面深刻的了解,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全面熟悉相关情况,只有这样才能谋得实、谋得准。毛泽东同志在谈到战争指挥时说,“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连贯起来的思考。”指挥战争如此,谋划指导平时工作也是如此。任何一个高质量的点子都来源于实践,也要付诸于实践。脱离了实践,任何点子都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想谋求建议的准确性,就要在谋略前深入搞好调查研究,并对所获取的调查材料进行认真地综合研究分析,研究逾深,对事物的特点规律认识越深刻,问题才能抓得越准,所出主意才能越准确。

  三是创意要独到精确。下棋,千古无同局,设计,万事不同谋,创意是建议的生命。只有坚持开拓创新,才能产生出高质量的精点子。点子要有新意,就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特别是创新思维的方法。有关思维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创新实践中最常用思维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发散式思维。就是要把思维触角伸向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办法。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在多种多样的思维结果中,选择最佳办法,达到突破前人的目的。另一种是逆向思维。就是敢于跳出习惯性逻辑推理模式,勇于否定一些现成的结论,在其对立面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三国

  演义》中“草船借箭”的典故大家都不生疏,按照周瑜也就是大多数人的思维习惯,要造箭就要有造箭的材料和制作人员,而在当时条件下,3天内诸葛亮怎么也不可能造出10万支箭。而诸葛亮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跳出了这种思维定势,不是在“造”箭上做文章,而是从“不造”箭又能得到箭上想办法,从而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再一种是辩证思维。就是客观、全面、发展地思考和分析问题,从偶然中求必然,从结果追溯原因,从量变联系到质变,从而更加深刻地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规律,自觉运用这种规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掌握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提出创意独到的建议。

  四是应对的招数要明确。衡量一个建议质量高不高,关键看管用不管用,用不上的点子再精再新,也不能称得上是好点子,只能是花花点子,好看不能用。建议的价值在于对工作取得好的成效。如果抛开这一点,所谓的点子就会脱离实际,偏离正确轨道,成为单纯的标新立异。机关干部提建议,必须着眼部队建设需要,把着眼点始终放在解决部队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上,放在攻克部队建设中的难点弱项上,放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机关的同志在这方面能为党委首长出一个好的点子,解决一两个方面的问题,就是对部队建设的贡献。

  机关干部要想谋得高、参得准,成为一名称职的“高参”,光有提建议当“参谋”的愿望不行,还必须不断提高思维层次,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素质没有捷径可走,主要的还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要勤于学习。

  “学习是智慧之源。”江**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学习型社会。渊博的知识是大家做好工作的基础,是发挥好“能参善谋”助手作用的必备条件。我们首先要做一名学习型的机关干部。尤其在当今新知识不断涌现的新形势下,要使思想观念紧跟时代,知识更新紧跟时代,就必须把学习作为终生的课题,在机关大兴学习之风。

  一要明确学习内容。各级都在强调学习,都在抓学习,当务之急我们到底该学习什么?以哪些内容为主呢?一是学好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以“三个代表”为重点的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高新技术知识、领导科学知识等,这些知识必须掌握,这是思考研究问题的基础。基础理论知识功底不厚实,很难有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也不可能提出高质量的建议。二是学好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我们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领。对本职工作的业务知识、政策规定和有关要求要做到如数家珍,要成为本职工作的业务通、政策通。三是学好辅助知识。也就是知识面要宽。不但要学习理论,精通专业知识,还要博览群

  书,广泛涉猎包括心理学、人才学、领导科学、社会科学、文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只有广学博识,我们才能在工作中赢得主动权,才能把为党委首长当好参谋的愿望变成实际成效。

  二要做到坚持不懈。学习贵在坚持。坚持不懈地学习,是提高机关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但现在机关干部在这个问题上面临着一个矛盾,就是工作比较忙,难以抽出大块时间来学习。忙是现实,但只要有学习的愿望,时间还是有的。要提高工作效率,为学习争取时间。工作效率提高了,学习的时间相对就多了。要善于利用一些零散的时间。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八小时之外,是一个有丰富弹性的广阔空间,谁利用得好,谁就有收获。要少一点满足,多一点压力,少一点应酬,多一点学习,把业余时间这一“资源”开发出来,利用起来。要有学习的紧迫感。不能像古人说的那样:“春日不是读书天,夏日南风正好眠,秋多蚊虫冬又冷,一心收拾待来年。”学习要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搞好学习。

  三要做到善于钻研。“天才来自勤奋”。学习就是要有一股“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劲头。要肯于吃苦。学习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轻轻松松学习,不会有收获,也不会成为知识的占有者。一定要舍得在学习上付出。付出一份劳动,付出一份辛

  苦,就会有一份收获。每年定的自学计划一定要落实,每年有重点地读上几本书。今后,半年和年终机关干部都要结合工作总结进行述学、评学。要注意积累。学习不能像看小说一样,搞浏览式学习。要把读书与积累结合起来,尤其我们机关干部要养成积累资料的好习惯,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观点要注意把它记下来或剪下来,分类成册,长期坚持必会受益。机关干部要注意培养这种习惯,这也是许多优秀机关干部的成长之道。要勤写、勤练。我们机关干部讲学习不是光读几本书,要把读与写结合起来,把写、练的过程变成消化运用知识的过程。机关干部给党委首长提建议、指导基层靠什么?基本的形式是靠文字,也就是把你的思想、想法、方案、意见通过文字这种形式反映给党委首长。所以勤写、勤练是机关干部成熟的必须过程。这几年各部对提高文字水平都比较重视,也采取了许多办法,如大的材料集体研究,集体撰写;

  开展的周写一文,季刊一篇活动;

  交任务、压担子,规定每个机关干部每年上稿的数量等等。这些办法都比较好,希望下一步继续坚持下去。

  二、要学会思考

  思考是学习的题中应有之义,“好学”与“深思”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有句名言: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我们机关干部是党委、首

  长的助手和“外脑”,不能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认识的深度,决定工作的力度。用力工作仅能及格,用脑工作才会优秀。一个不善于思考的机关干部,很难称得上是称职的机关干部。我们要想准确领会首长意图,多提好建议,多出好点子,必须学会思考。尤其要经常站在全局的高度、领导的角度思考全师建设和发展的大事;

  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成败;

  经常研究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思之要深。思考问题不能局限于对表面现象的“品头论足”,而要善于“刨根问底”,做深层次的思考,透过现象去分析问题的实质,把握问题的内在规律性;

  善于“解剖麻雀”,从个性中抽象出共性,再用共性的东西去指导工作;

  善于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能够由此及彼,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善于从政治上去思考问题,始终保持工作的正确方向,看问题要看得深一点、复杂一点,决不可简单从事,大而化之。一项工作完成了,一个时期过去了,就静下心来总结一下,思考一下,哪些比较成功,还有什么工作需要改进;

  下部队了解情况,发现了问题,注意做到一叶知秋,把个性问题放到全师来认识,来思考。做到了这一点,在给党委首

  长提建议时,就不会犯简单化的错误。把建议建立在深思熟虑之上,就使所提建议有质量。

  二是思之要远。思考问题要有超前意识,要立足现在,考虑和研究未来,这实际上是一个预见性问题。人们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通过敏锐的洞察,准确的判断,严密的推证,谋划好事关未来的行动,做到干今天,思明天,想后天,把工作方针、目标及措施订于行动开始之前。这样,在今后的工作中即使出现意料不及的问题,也会因手中有事先拟定好的多种应变措施而“泰然处之”,使工作朝着既定的目标顺利发展。

  三是思之要细。要求我们机关干部在考虑问题时要全面、细致。列宁曾经说过:“要真正的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这就是提醒和要求我们,研究问题提出建议,不能只看到一点,更不能只把握表面,要对问题的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各个环节作全面、系统的思考和研究。只有对问题深钻细研,才会对问题看得更深,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更准。思考问题要细,这既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也是我们机关干部应该具备的一种工作作风和一种能力素质。

  三、要培养高度的负责精神

  机关干部是党委、首长的智囊,也是领导了解情况的信息

  库。机关干部要想当一名好“参谋”,就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只有树立对部队建设高度负责的精神,才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才能对工作有真知灼见,才能遇事不谋眼前谋长远,不计个人得失谋全局,才能对影响和制约部队建设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主动献计献策。解决不了问题,夜不安席,食不甘味,而不犯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自由主义错误。

  一是提建议不怕人微言轻。我们有些同志可能会认为领导站得高、看得远,而机关干部是管具体事的,只要干好本职工作就行了。因此,表现在行动上只满足于奉命办事,积极出主意提建议不够。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从总体上说,一级领导一级水平,领导是要比我们机关干部看问题看得准一些,深一些,但具体到每项业务工作,就不完全是这样,领导的工作范围相对较大,不可能对每项具体工作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滴水不漏,这就要求我们机关干部要充分发挥补台作用。我们决不能因为自己职务低、角度小而不愿去发挥自己应有的参谋作用。

  二是提建议不怕谋不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志给领导提了建议,结果没被采纳,于是便消极接受教训,不再积极提建议。对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两个方面去认识:第一,要正确理解没有被采纳的原因。比如因为

  我们所站的角度不同。有些建议你在局部上看是正确可行的,但领导在全局上看可能还不太行;

  有些建议本身很好,但眼前的时机还不成熟、还不能办等等。再说谁也不可能所提建议都每谏必成。因此,作为下级不要苛求自己提的每一条意见都被领导采纳,有些意见没有被领导采纳,决不是什么丢面子的事,更没有必要因噎废食。第二,从实践中看,领导是欢迎大家提建议的。我们提的有些建议虽然现在没有被采纳,但将来不一定不被采纳;

  有些建议本身虽然没有被采纳,但也可能在其他方面给了领导一定的启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帮助开阔思路,给领导抛砖引玉也是很有成绩的。退一步说,即使我们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但你主动提建议的精神,本身就非常值得肯定。

  三是提建议不怕事多。我们有些同志可能认为现在机关事情很多,领导交办的工作都忙不过来,再给领导提建议不是忙上加忙吗?还有的同志可能还担心谁建议领导会让谁办,容易自找麻烦。对此,我们也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待:第一是我们要想信领导一般情况下不会不按职责分工,不管什么事都是谁出主意让谁干。第二即使领导让自己去干,也应当把它当作锻炼自己的好机会,要看作是领导对自己的信任。树立多干工作多一次锻炼机会,多增长一点才干,多做一份贡献的思想。

  四是提建议不怕承担责任。有的同志在给领导提建议前,往往心里揣个小兔子:这个建议提错了怎么办,会不会影响自己在首长心目中的形象?于是掂量来掂量去,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给党委首长提建议是对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不要想得太多,更不能怕这怕那。要相信领导决不会因为你的那个建议提错了,就记你的帐。相反,对任何事情都没有意见的机关干部,领导是不会欣赏的。大家要打消顾虑,大胆地提建议。那怕讲得不是很准,也应大胆地把自己的看法提出来。下一步,我们欢迎机关的同志给党委首长多提建议,提好建议。

  总之,作为机关干部要想当好党委、首长的“高参”,就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作前提,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做基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作保证,要有直言的品格做支撑。希望每一个同志都奋发努力,积极进取,提高业务素质,增强谋划能力,多为常委、领导出“高谋”、献“良策”,真正把我们单位机关建设成一个能参善谋的高水平机关。

篇二: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委参谋助手

  机构编制工作如何适应XX发展需要

  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经济外向化,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是我县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大战略,是县委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作为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我们必须从多角度、多方位去考虑顺应新形势,立足科学持续的发展观,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思路,建立适应XX发展需要的新型管理体制,积极主动为我县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机构编制服务。

  一、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履行政府职责,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

  作为上层建筑的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是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机构,因此,既要抓好机构编制的宏观管理,为县委当好参谋,又要抓好机构编制的具体管理,为县政府当好助手。要按照“党委政府的参谋与助手”这一角色要求,找准自己的位置。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恰当使用政府权力,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责和功能。

  (一)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对建立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要转变政府部门职能,将其作为建立和完善新型管理体制的中心。从“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切入,在政府部门转变

  职能上下功夫,一是要解决政府部门“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问题,进一步梳理政府职能部门职责,依法规范政府职能部门权限,按照管宏观、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的要求,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将原由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回归政府部门管理,把政府部门从办事业中解脱出来,使政府部门集中精力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提高政府对公共服务的统筹能力和管理水平;二是解决事业单位人、财、物、事的管理问题,规范好现有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加强其社会管理方面的力量,建立新型的管理体制。使公共资源更多地、更好的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使领导机关的职责更多地放在推进社会发展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

  (二)建立城市管理机构,推进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重视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建立,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近几年来,我县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中心城区面积逐年扩大。特别是诗乡映像、幸福大道等一大批项目建设有力推进,XX打造20万常住人口的目标将会逐步实现。同时随着两个工业园区、绿洲商贸城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县外来人口也将随之迅速增长,给我们的城市执法任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一是尽快组建好城镇综合执法机构,集中行政处罚权,建立与我县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统一、规范、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建设廉洁公正、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行政执法队伍,降低行政执法成本,提高城市管理依法行政水平,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为促进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统一、健康、深入开展,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加强对城市环境的长效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示范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示范镇社区管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

  (三)加强招商机构设置,建立招商服务平台

  我国新时期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得益于对外开放;我县在未来激烈竞争中要取得绝对优势,也取决于对外开放。目前我县虽然设有投资促进局,负责全县的招商投资工作,但是我们机构编制部门也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招商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上作文章,保障我县招商引资与重大项目引进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二、立足科学持续的发展观,顺应新形势发展,更新观念,开拓创新

  (一)坚持发展与改革相结合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创新是建立适应滨海新区发展需要的新型管理体制的关键。首先我们要以“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项目大突破、工作大进位”主题实践活动为统领,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旧机制、旧观念,建立健全新型管理体制。

  一是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超前谋划我县事业单位如何科学分类的问题,对条件成熟的服务单位做好改企转制准备,积极探索机关后勤工作社会化管理。二是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培养文化市场,调整结构,探索建立新型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三是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为重点,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四是以完善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为重点,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工作就是要不断地通过改革,调整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不断完善党政工作机构,使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相适应,与服务XX发展的需要相适应,进而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二)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目前,我们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还存在着一定的僵化、保守现象,比如,在机构管理与编制管理上,重编制管理,轻机构管理;在机构管理上,重机构的建立与改革,轻机构的运作及调控;在编制管理上,重控制,轻调节等。因此,机构编制部门,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推进与优化机构编制管理。一是要拓宽思路。机构编制管理现有空间是广阔的,尚待开拓的空间也是十分广阔的。比如,在机构职能的界定、配置、调整、监控上,在编制的分配、调整、监控上,在事业单位及其法人行为规范的监督、调控上,在机构

  编制管理执法执纪执规的实施上,还有许多课题值得我们探索。二是挖掘潜能。大力挖掘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潜能,把住应把住的关,办好该办好的事,做活可做活的文章,为XX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这是我们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必须着力加强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要整合现有行政编制资源,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重要决策、工作部署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市里为我区下达的编制总数内,适当减少职能弱化部门的编制,充实职能增强部门的编制,使我县现有行政编制资源得到调整和优化,从而充分发挥编制对机构职能的调控作用,真正体现出服务与管理的统一结合。

  (三)创新与继承相结合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必须在继承的同时,加大创新力度,创新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的开拓创新。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一靠务实高效,二靠开拓创新,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推力。要在管理内容上开拓创新,填补“空白区”,突破“盲区”,勇闯“新区”;要在途径上开拓创新,坚持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并举,主体途径与辅助途径并重。例如:政府在金融管理机构设置方面还是“空白区”,那么我们就应该参照其他地方的做法,积极主动的向上争取,建立和完善我县的金融办公室。又例如:我们在设立贵州XX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和5

  个纪工委的时候,在县级行政编制紧缺而乡镇行政编制空编的情况下,我们勇闯“新区”,大胆提出把乡镇空余的行政编制调剂一部分到县级使用,目前我们已经将调整的请示逐级上报到了中央编办。

  三、深入调查研究,在工作方法上由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

  机构编制部门要对一些部门职责不清、职能交叉重复,易产生矛盾的问题进行调研,加以妥善解决,避免给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对一些部门人浮于事,结构失调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调研搞清人员情况,在全局范围内部调整解决;对一些部门岗位特殊、人才紧缺,因编制满员无法引进人才的问题,通过调研搞清选调人员的情况,采取“腾岗招才”的办法解决;对一些部门业务拓展、工作量大,因人员编制少而超负荷运转的问题,通过调研提出方案,适当调整增加编制。

  调查研究是机构编制管理的基础工作,对于准确把握形势要求,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机制,增强工作主动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调研工作向上延伸到市编委办,向下延至基层,通过调查研究,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详实的依据,保证领导决策更科学、更合理。一是加强对机构编制管理的前瞻性研究。对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编制中存在的总体性、重大性问题,研究创新机构编制

  工作思路、内容和方略。二是加强对机构编制管理的规律性研究。如:每次领导班子换届和领导干部调整后,都有要求增加机构编制的高峰;每次部署中心任务、阶段性任务或强调某项工作时,都有要求加强机构编制的问题;每年的编制使用,都必须考虑军转干部和招考公务员这两个重点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给予跟踪关注,探索研究有关规律性的东西。三是要认真积极地改变工作作风,由原来地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围绕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思考和研究问题,深入掌握第一手资料,把工作做活、做巧,争取市编办最大程度的支持。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的职能作用,为全县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机构编制保障。

篇三: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委参谋助手

  “三管并重发挥机构编制管理效益

  机构编制管理是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职责、人员、工作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原核定的机构编制有些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一方面事业要发展,经费要严控,机构编制要增加,给机构编制工作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中央控制机构编制的要求很严。需要增加的机构编制从何而来?面对改革的新形势和各种矛盾的困扰,作为机构编制部门,就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手段,优化管理方法,“三管”并重,充分发挥机构编制管理效益,应对挑战,化解矛盾。

  “三管”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三管”呢?“三管”就是“管住”、“管活”与“管好”。长期的实践证明,“管住”就是控制好机构编制总量,包括机构总量,编制总量和领导职数总量。“管活”就是在机构编制控制总量之内采取积极灵活的方法,适时合理调整机构编制,适应工作需求。“管好”就是把机构编制管理职能发挥好,最大限度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效益。

  “三管”之间的关系。

  那么,“三管”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三者之中,“管住”是前提,是基础,如果没有管住,“管活”与“管好”无从谈起。“管活”是手段,是方法,是“管住”与“管好”的实践途径。“管好”是目标和落脚点,是“管住”与“管活”的最后归宿。三者是统一的三位一体,并非对立的矛盾体。三者关系处理得当,会相得益彰,互为因果,实现机构编制管理效益最大化。

  然而,在实践中如何才能做到“管住”、“管活”和“管好”呢

  一、严格总量控制,切实做到“管住”

  先谈一下“管住”。“管住”就是控制机构编制总量,这是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切实做到“管住”,我想应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一是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机构编制部门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现有的机构编制法规、政策、规定、纪律、通知等等,尤其是要宣传贯彻好最近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在全社会尤其是在决策层面牢固树立起机构编制就是法规、违反机构编制法规政策将受到追究这样一个意识,从而自觉遵守机构编制法规、政策和纪律,理解支持机构编制工作,推进机构编制工作制度化。

  二是要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凡涉及机构编制的事项,严格实行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一家承办,一支笔审批,一家行文的“三个一”制度,禁止条条干扰,或以批项目、批资金为由变相干涉机构编制工作,坚决禁止其它会议决策机构编制事宜。坚持按照规定的程序,严格履行报批手续,严禁自行其是。对单位无专题申报,违反审批程序和制度的机构编制送审事项,一律不予受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尤其是领导明确批示的机构编制事项,坚持集体研究,严格办事程序,守住底线,把住应把的关。通过各项制度的深入贯彻,推进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

  三是要严格控制数量。首先要严控机构数量。要按照区域面积、人口,经济发展状况,把机构数量控制在一定规模之内,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设置机构时,根据工作特点,可设置综合性办事机构,实行一厅式办公,综合性服务。如在县级设立综合性服务中心,实行政务一厅式办理,提高服务效率,方便办事人员。在乡镇设立综合性事业站所,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发挥整体效益,这样就可以减少机构数量。去年乡镇机构改

  革中,通过撤销、调整、整合,综合设置了事业站所,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洛南而言,乡镇事业机构就减少了

  76个。其次要严控编制数量。行政编制方面,坚持在上级机构编制部门分配的总额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再分配,保持总量绝不能突破。在事业编制方面,根据事业发展,在控制规模内进行调整。第三要严控领导职数。按照部门“三定”方案设置的领导职数,加以严格控制,并在实配的时候,保证绝不超配,以切实解决官兵比例不协调的问题。

  四是要加强监督检查,注重惩防并举,严肃查处擅自设置机构、增加编制、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条条干预等违规违纪行为,切实维护机构编制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坚持动态调整,切实做到“管活”。

  再谈一下“管活”。“管活”就是在总量不增的前提下,按照从严掌握,区别对待,优化结构,保证重点,有增有减的原则,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这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我想在“管活”上应把握四点:

  二是要合理调整机构编制。在调研的基础上,对于已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的机构要坚决的撤销,编制予以收回,人员予以消化。对于需要加强的重点工作,需要设立机构或增加编制时,要严格按照增一减一,总量平衡的原则,予以调整,严禁在总量之外增加机构和编制。

  三是要整合机构编制资源。对于职能、职责相近的部门、单位要进行整合,精简机构,压缩编制,提高效益。今年开展的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调整整合机会,可以利用清理规范工作,撤销、整合有关闲置的、工作量不饱和机构,收回编制,为“管活”腾出空间。

  四是要切实建立起机构编制动态管理系统。要尽快研究开发使用机构编制管理软件,实行机构编制人员信息化管理,从而及时准确地掌握机构、编制和人员的变化情况,为“管活”提供信息支持,推进机构编制管理动态化。

  三、把握重点导向,切实做到“管好”。

  下面再谈一下“管好”。“管好”就是科学合理地配置机构编制,提高机构编制的配置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体制保障,这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目标和落脚点。如何才能做到"管好”呢?具体地讲,要着眼“四个重点”:

  一要着眼服务重点部门。要学习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自觉地将机构编制工作融入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去,充分发挥机构编制服务保障职能,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要将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保障、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部门和单位作为服务重点,全力做好保障服务,在机构编制上给以倾斜。

  二要着眼服务重点工作。在保持机构编制总量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确需新设或增编的重点工作予以支持。如工业集中区,招商服务,旅游开发,民生事业,社会保障,维护稳定等方面,都应作为服务重点。在机构编制紧缺的情况下,也要采取先减后增、撤一增一的办法下茬加以保障,不能使这些重点工作因无机构和缺编制而受到影响。

  三要着眼服务基层。近年来,乡镇干部年龄普遍偏大,退休、转任人员较多,以至于出现人员短缺的现象。因此,应着眼于服务基层的工作理念,通过编制调整、人员调配,下大气力调整人员结构,着力改变不相适应的状况。

  四要着眼发挥编制效用。要把编制用到该用的地方,有钢用到刀刃上。要积极配合人才振兴计划和智力引进计划等项工作,在编制上予以倾斜,在工作运转中予以支持。在引智核编时,要明确引进人才的学历、专业、年龄、岗位要求等条件,从而保证引进高学历或专门的实用人才,有效发挥机构编制资源效用。

  在机构编制管理中积极推广“管住、管活、管好”三管并重的工作理念,并且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必将极大限度的发挥机构编制管理的调控作用,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走出机构只设不撤,欲设无数,编制只增不减,欲增无量的“一潭死水”的困境,实现有撤有设,有减有增的“源头活水”的顺势,更好地实现机构编制从传统微观计划控制管理向科学总量控制管理的转变,从收放循环管理向结构调整管理的转变,从简单审批向科学配置的转变。

篇四: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委参谋助手

  编办工作心得体会

  编办工作心得体会

  【篇一:对市县编办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对市县编办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作者:陈希斌

  来源:《机构与行政》2021年第06期

  随着国家各项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呼声日益高涨,机构改革的节奏不断加快,机构编制工作的地位也提升到新的高度,编办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市县编办主任作为基层机构编制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很大程度上决定编办的水平,代表编办的形象,如何才能当好角色、挑好重担?

  一、把握特点规律,做到心中有数

  从事编办工作以来,深刻体会到无论从主管领导到服务对象,还是从工作程序到资源配置,编办与别的单位都有明显不一样的地方,工作中责任大、协调重,权衡多。总结起来有四个特点:

  一是分管领导多。或者说主管领导多,管大事的重要领导多。编办列党委部门,在党委书记的领导下工作,对书记负责,大事要向书记汇报。同时,编办又在编委会的领导下行事,编委主任是市长、县长,副主任是常务副市长、副县长,以及市县组织部长,委员包括两办主任、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负责同志。可以看出,不管是上级主管领导,还是常打交道的编委会部门同仁,编制工作涉及领导多、份量重,话语权也很重。仅分管领导多这一点,就没有任何一个部门可比。因此,凡我们部门涉及上会研究的事项,都需要向各位领导依次汇报沟通,从而有了更多与领导直接面对面的机会,这既是工作的推动剂,同时也对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对工作的把握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服务对象层次高。机构编制工作不仅与组织、人事、财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涉及所有的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政策性强,情况复杂。就服务对象而言,不像别的单位,服务对象大多都是办事人员,我们打交道的都是部门一把手,话语权比较重,协调有难度。这样的特点也造成编办长期以来不为群众所熟知,保持一种神秘感。

  三是办事程序繁杂。许多事情的议定出台,要历经编委会、常委会及上级编委会的逐级审批,时间长,程序多,关口多,受形势发展的制约因素多。比如批一个副县级机构,需要编办拿意见,然后主

  管领导批,市长书记批,之后上编委会研究。编委会一两个月开一次,通过后再报省里批,省里也要有个审批过程。整个过程至少半年以上,稍有准备不妥、协调不周或时机不成熟,就有可能前功尽弃,使相关部门对编办产生意见。

  机构编制资源,特别是财政供养编制,上级只减不增的刚性要求与各单位的现实需求形成了十分突出的供需矛盾。

  二、理清思路理念,找到方向路子

  以真心让领导放心。坚持谁授权为谁负责,谁主导向谁报告的原则,对每一名领导都真心相待,真诚面对,不厚此薄彼,不阳奉阴违,不去故意夸大事实或隐情不报,认认真真做好沟通解释,以真抓实干的作风干好工作,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赢得信任和支持,让领导放心,让组织放心。

  以服务让基层信服。要变冷漠应对为热情服务,严禁冷横硬拖,杜绝吃拿卡要,主动服务发展大局。面对政策的刚性要求和服务对象的弹性需求,邯郸市编办树立“能办推定”服务理念,对完全符合相关要求的,马上办;确实是事业发展急需,不违背政策要件,需上级支持的,想办法解决;实在不符合政策要求不能办的,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2021年7月,由于支持就业创业工作实绩突出,邯郸市编办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机构编制系统唯一一家“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荣誉称号。市委书记专门批示:学先进、赶先进,进一步浓厚“创先争优”氛围。市委、市政府在《邯郸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贺信表示祝贺。

  以高效让工作奏效。编办对机构设置的批复直接关系工作的启动开展,一方面很多事情都有时效性,另一方面本来办事程序就繁杂,因此编办自身就更不能再耽误拖拉时间,必须把提高效率作为工作的重要抓手。我们强树“工作不在我手中耽搁,工作不在我手中出错,工作不在我手中滞留”的工作作风,通过每周办公例会,对机关的重点工作现场调度、跟踪督查,对重点工作每天检查、全面监控等措施,促进每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有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廉洁保队伍纯洁。古人云,公生明,廉生威。基层编办主任带队伍,要靠人格感染,靠纪律约束,靠制度奖罚,自己公正廉洁,站的正、行的端,维护纪律的严肃、制度的权威,使同志们敬畏,这样才有威严,才有说服力,才能带好队伍,提升执行力。

  三、讲究方法措施,工作借势而为

  一要勤汇报。编办分管领导多,要让领导真正理解我们的工作,就要经常将有关机构编制方面的信息和简报送至分管领导的案头,让领导对机构编制方面的条例、规定和最新动态有及时的了解,同时还要将有关机构编制、体制改革等热点、难点的建议顺畅地反映上去,帮助领导对有关问题科学决策、及时解决,赢得领导对机构编制工作更多的重视和认可。另外,一些部门在涉及机构编制事宜时,不是首先与编办沟通、协调,通常是直接向党委、政府或编委领导汇报,使市县编办处于被动尴尬的境地。通过勤汇报勤沟通,一是能消除误解,二是避免好多不必要的麻烦,三是取得领导的理解支持。

  二要善协调。机构编制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作为编办负责人,要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协调工作。协调的重点是不直接分管的市县领导和纪委、财政、检察、组织、人社

  【篇二:编办

  心得体会】

  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导机构编制工作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作为承担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任务的机构编制部门,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以推进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为目标,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为保障,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为机构编制管理体制调整发挥好职能作用。

  一、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增强机构编制工作的前瞻性。

  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是机构编制工作的生命力所在。要在工作思路上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敢于跳出机构编制工作就是“定机构、管编制”的条条款款,主动克服视野不够开阔、思维不够活跃、手脚不够放开的问题,主动研究解决有关机构编制管理与经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在工作方法上贯彻科学发展理念,善于运用调查研究的手段,自觉将机构编制工作放到党委、政府工作的全局中去思考,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做到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路设想联系实际来规划、目标任务围绕大局来确

  立、政策措施适应发展来制定,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二要坚持城乡统筹原则,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的服务性。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支撑、组织支柱和智力支持,是机构编制工作的价值所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对统筹城乡发展作了重要阐述,这是机构编制部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要着眼于推进“三个集

  中”,立足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积极探索区域划分、机构设置、人力配置的体制机制;要着眼于促进农民进城居住,加强就业、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公共性服务机构设置的调查研究;要着眼于解决城乡人力资源配备不均衡问题,探索建立人员编制优化整合、合理调配的长效机制,使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用在经济社会发展最急需的地方。

  三要紧贴依法行政要求,突出机构编制工作的规范性。

  服务突破发展需要依法行政来保驾护航,也是机构编制工作的生产力所在。要牢固树立“编制就是法”的思想,强化法制意识,广泛宣传机构编制法规政策,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都来了解机构编制工作的职能职责,积极支持机构编制工作;要从制度建设入手,规范完善机构设置、职能划定、编制确定、用人审批以及人员进编等工作流程,严

  把审核关口,做到不越权审批、不违反程序审批、不在限额外审批,促进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

  四要在行政机构编制管理上谋创新。

  要按照“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做好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增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总体方针,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运行机制创新。要研究制

  定管政策、管总量、管标准、管结构的行政机构编制宏观管理机制,从区域人口、区划面积、财政收入、工作总量以及行政职能等指标入手,合理确定行政机构编制总量控制范围。在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方面有所突破,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设置和调整机构,及时了解党委、政府的中心和重点工作,认真分析各部门、各单位职能任务变化情况,及时跟进,随时调整,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五要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上谋创新。

  要严格执行中央、省、市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办法规定,健全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实名制,对机构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做到超编单位只出不进、满编单位先出后进、空编单位按需进人,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盲目增长。要建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联席会制度,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人社、财政、审计等部门联系,继续做好“12310”机构编制举报电话受理工作,强化机构编制管理。要认真研究部门机构编制和履行职能的量化评估及考核办法,争取党委、政府把执行机构编制情况纳入领导班子考核和单位目标责任考评范围,树立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性。

  【篇三:心得体会

  编办】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充分肯定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工作,高度评价“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为机构编制工作指明了方向。经过学习,我深受鼓舞,决心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结合工作实际,为机构编制工作做出贡献。

  一、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应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

  全会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今后,要牢牢把握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到机构编制工作的各个方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一是深刻领会“四个明确把握”、“四个确保”的重要精神:即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发展的目标任务,确保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重大举措,确保落实到位。二是深刻领会“两

  个必由之路”的重要精神:即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是应对当今世界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适应世界发展大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由之路。

  二、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应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上下功夫。

  当前,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项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

  重要内容,也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强调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完善体制机制,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

  三、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应在工作实践中认真执行。

  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求,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机遇、新挑战,作为机构编制部门,应加大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力度,创新机构编制

  管理工作方法,采取科学有效措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改革工作。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把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创先争优的学习中去。在学习贯彻中,要切实了解此次会议就我国今后五年的经济、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所做出的重大安排部署,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局势的科学判断上来,并对照行政执法实际,找准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机遇空间,更好地指导实践。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与推进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要坚持一手抓学习、一手抓执行,与今后工作计划结合起来。要深入把握十七届五中全会所确定的今后五年更加注重科学发展、结构调整、保障民生、消费主导等趋势,进一步制定今后工作计划。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五: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委参谋助手

  在全市机构编制工作调研成果交流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讨交流今年完成的机构编制工作调研课题,总结今年全市机构编制部门调研工作,安排今后一个时期的调研任务,对当前我市机构编制部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作出部署。会上,宣读、交流了部分优秀调研文章,大家听后颇受启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近年来,我市机构编制工作坚持服务大局、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为党委、政府做好参谋助手职能作用,不断加强前瞻性研究,调研工作每年都有新亮点,每年都有新突破。从XX年开始,每年都召开了调研成果交流会,集中展示了全市编制系统干部职工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成果。在这里,我谨向获得今年优秀调研论文奖励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祝贺!同时,也借此机会,向北湖区委编办的同志们为此次会议所做的工作表示诚挚的谢意。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近三年来调研工作的简要回顾

  近三年来,全市机构编制部门调研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大局,认真研究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机构编制工作的新路子,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领导重视,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势。市县两级编办的领导都十分重视调研工作,把调研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定期进行研究部署,经常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并亲自撰写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文章。有的文章在全省编制系统调研论文评选中获得了奖励,有的在中央、省、市报刊杂志公开发表。这些都为推进全市机构编制调研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年,全市机构编制部门开展了“机构编制调研年”活动,广大干部职工热情高涨、行动积极,紧紧抓住机构编制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超额完成了任务。

  夯实基础,建立健全了调研络。市县两级编办都成立了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专门的信息调研员。同时,以各部门各单位政工干部为机构编制调研联络员,以相关部门为调研协作者,建立了上下贯通、范围宽广、反映灵敏的机构编制调研络体系。为进一步提高信息调研员的素质,市委编办综合科充分发挥牵头、协调和指导作用,不仅注意经常保持与各级信息

  调研员的联系,还定期与作者商讨调研文章的修改,有力促进了广大信息调研员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同时,采取加强督促检查,有效促进了县编办和市直单位调研工作的开展。总的看,我市机构编制调研络的作用发挥得越来越好,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的工作格局。

  围绕重点,精心选题并抓好成果转化。年初,市委编办根据全省人事编制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下发了《XX年全市机构编制工作调研方案》,确定了4大块18个重点调研课题,各县也根据实际合理设置了自己调研主题和内容。这次的调研文章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围绕重点工作开展决策性调研,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建设性观点、建议。例如,市委编办机构编制管理科自去年下半年来,深入各事业单位调查摸底,撰写了《我市事业单位基本情况及改革思路》,提交市委主要领导参阅。资兴市委编办围绕如何控制机构编制、防止改革后机构编制再度膨胀,撰写了《资兴市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建议》。汝城县委编办针对个别单位职能划分不清影响政府作为现象,撰写了《关于理顺县经济局和商务局管理体制的汇报材料》。宜章县委编办抓住乡镇如何转变职能、创新工作机制、调整组织机构、整合事业站所等关键,撰写了《关于乡镇机构改革的思考》,等等。二是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对策性调研。针对市直机关人员超编及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问题,市委编办机构编制监督科先后联合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开展了几个月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撰写的调研报告数据准确、翔实,提交了市委、市政府及市委编委会领导审阅。苏仙区、北湖区、临武县、永兴县针对机构编制监督工作问题、事业单位登记问题、官多兵少问题分别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供有关领导参阅。三是围绕工作创新,开展经验性调研。推行编制实名制管理是近几年机构编制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安仁县委编办在此项工作中由于措施得力,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肯定,他们撰写了《推行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实践和探索》,进一步总结经验,提升水平。资兴市在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方面作了有关探索,他们撰写了《依托审计做好管理文章》,进一步推介自己的经验。其它县也根据各自不同特点,撰写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近三年来,全市共收到调研文章100多篇,文章内容涵盖了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机构编制管理、机构改革、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等各方面工作,有的转化成了领导决策的依据,有的调研成果及时转化成了机构编

  制管理措施,有力推动了我市的机构编制工作。去年,市委编办将全市优秀调研文章及时汇总,经过修改整理后,发往中央编办中国机构,被连续采用20多篇。同时,我们印刷了《XX年调研论文选编》,赠送给市直机关各单位、各县编办、省编办及各市编办进行交流,进一步扩大了成果交流,提高了我市的知名度。

  强化措施,完善了调研工作机制。市、县两级编办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调研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统一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办法,将调研课题落实到各分管领导、各科,强化了对调研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市委编办健全了调研工作监督考核机制,将调研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各地各单位申报机构编制事项、事业单位登记的审批参考依据,作为全市机构编制部门评先评优的考核指标,基本做到年初有部署,平时有检查,年底有考核;各县编办也都建立了目标责任制度、定期研究调研工作制度以及调研成果奖励制度,有效促进了调研工作的开展,每年基本按时筛选了至少2篇以上优秀文章上报市委编办参加全市年度评选。

  回顾这几年的调研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做好调研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编办领导只有真正把调查研究当作一项基本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身体力行,发挥示范作用,才能使调研工作得以有效开展。二是做好调研工作,队伍建设是基础。各项工作归根到底,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要发挥资源优势,增强调研工作的战斗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调研工作队伍,才能提高调研工作水平,使调研工作不断创新、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做好调研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根本。调研工作一定要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特别是机构编制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调研工作才有生命力,才能达到服务和推动工作的目的。四是做好调研工作,健全机制是保证。健全的制度,良好的机制,可以使工作正常有序地运转,并不断规范化。科学完善的制度和严格有效的管理是确保调研工作扎实深入开展的重要保障。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各地调研工作存在不平衡现象。有的地方对调研活动安排还欠合理。平时深入基层一线调研不够,调研文章有临时抱佛脚,闭门造车,甚至有从上下载之嫌。二是调研文章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今年收集到的文章来看,大部分文章具备了一定水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是也有一些文章存在视野不宽、偏重微观、就事论事等问题。有的文章分析问题较多,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却过

  于草率。有的文章逻辑思维不严谨,语法不通时有出现。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进一步做好机构编制调研工作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目前,中央正在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在新一轮机构改革工作启动前,机构编制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加强调研,为新一轮机构改革作好准备。机构编制工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和管理方式,从繁锁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重大举措、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

  1、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在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上实现新突破。一要强化认识。要强化对调研工作的认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贯彻群众路线、实现科学决策的一大法宝。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任务,调研工作开展得不好,就发现不了工作中的亮点、找不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重视调研,学会运用调研来开展工作,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要继续高度重视调研工作,切实把调研工作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来抓。二要围绕中心。党的“十七大”吹响了我国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号角,我们要通过调

  查研究,切实找准机构编制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科学定位,提出机构编制工作服务大局的途径和办法,不断提高为全市中心工作服务的水平,充分发挥好为市委、市政府的参谋服务作用。三要突出重点。突出重点开展调研是我们调研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根据每个阶段的机构编制工作重点任务,积极开展好调查研究。每年上半年,市委编办要根据全省人事编制工作会议精神,结合郴州实际,筛选一批机构编制重点调研课题。通过对这些重点课题的突破,推动一批问题的落实与解决,从而促使我们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2、转变作风,改进方法,在提高调研质量上取得新突破。一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求真务实,是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离开了真和实,调查研究就是自欺欺人,一钱不值,甚至有害无益。新的形势下,机构编制部门面临许多棘手的问题长期无法解决,如,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问题、上级部门干预下级部门机构编制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深入实际、问计于基层、求教于广大干部群众,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从事调研的同志,要敢于说实话,报真情,做求真务实的模范。要从加强作风建设的高度来抓好调研工作,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

  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做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表率。二要把握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形势在不断发展,我们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也要注意不断改进。我们党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基本的工作方法,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蹲点调查”、“解剖麻雀”等方法。我们要继承和运用好这些优良传统。同时,还要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的调研方法和手段。比如,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法等。多进行量化分析和典型剖析,以全面、系统、准确地研究揭示问题,增强说服力,避免出现以偏概全、以好遮丑、以小夸大的毛病。三要切实改进文风。撰写报告是调查研究的重要环节。调查再全面,研究再深入,报告写不好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写文章要有新观点、新思路、新办法,看了以后给人以启迪,并且能够在工作中得以应用。要写短文章。领导同志和决策机关日理万机,很难有时间读长篇大作,因此,调研报告应力求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3、发挥作用,拓宽渠道,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上实现新突破。一要充分发挥作用。要努力发挥好三面“镜”的作用。一要做“广角镜”。要重视调查研究的广度,关注机构编制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

  大局,抓住主流与本质,为领导实施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二要做“显微镜”。调查研究必须深入具体,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精心提炼,把深藏于形态各异、错综复杂的大量现象之中的带有根本性、规律性的东西揭示出来。三要做“望远镜”。调查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对以往情况的研究上,不能只盯着目前状况的分析上,还必须要有超前意识,眼光要放得远一点,思维要想得更深一些,使调研具有前瞻性。只有做到了以上几个方面,才有可能拿出较高质量的调研成果,才能提高参谋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二要拓宽成果转化渠道。做好调研工作,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因此,决不能把调研活动仅仅停留在认识事物的阶段上,而要及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决策、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思路,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一个好的调研成果有着多方面的应用价值,除了可能转化政策法规性文件外,还可通过多角度的开发,转化成理论文章、讲话、言论、经验、意见建议等。

  4、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在推进调研工作上水平上实现新突破。一要继续强化责任。调研工作开展的优与劣,成效大与小,与领导对调研工作的重视与否有着密切关系。要切实把调研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实行“一把手”责任制,继续推进领导带头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在发挥好调研络以及信息调研员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全体机构编制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有效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在全系统形成“人人抓调研、人人会调研、人人出成果”的“大调研”工作格局。二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机构编制工作繁忙,如果没有制度作保证,调研工作很难深入开展。因此,要继续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来保证调研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要进一步完善调研定题制度、奖惩制度。对于措施不到位,工作拖沓,调研工作开展不好的单位要给予批评。三要切实提高机构编制干部的调研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是每一名干部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机构编制部门必须把提高干部的调研能力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机构编制干部要注重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参与调研工作,虚心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特别是专门负责调研工作的同志,要注重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练好基本功。要加强对编制法规、行政管理体制、市场经济知识及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机构编制工作的需要。

  三、用“十七大”精神指导推进机构编制工作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召

  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当前,各级各部门都在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前段时间,我市机构编制部门在党委、政府统一安排下,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取得了初步成效。就后阶段学习贯彻工作,我再讲几点意见。

  1、进一步掀起热潮,精心组织学习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关系机构编制工作全局,关系机构编制工作能否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新局面,关系机构编制工作能否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保证。全市机构编制部门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热潮,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讨论、办班培训等多种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要重点学习和领会十七大报告,系统钻研和理解贯穿其中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要认真学习修正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通读全文,全面领会其精神实质。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联系我市改革发展大局,联系机构编制工作实际,联系个人的思想和工作,确保十七大精神入脑入心。在学习过程中,编办机关党支部要牵头组织,中心组要示范带动,党员干部要带头坚持。同时,要制订详细的

  学习计划,科学安排学习时间,自觉撰写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

  2、要突出重点,进一步理清机构编制工作思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同时,对我国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划,提出了具体任务。比如,“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等。对于十七大提出的这些规划任务,有的我们已经在探索试行,有的正在调研,有的则尚未列入议事日程。十七大后,我国即将进行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此,我们要正确把握机构编制工作的走势和重点,理清思路,切实掌握工作主动权。要继续加大调研工作力度,按照《关于开展机构编制调研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澄清我市机构编制底数,为新一轮改革作好准备。

  3、要联系实际,认真做好当前机构编制工作。学

  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坚持边学习边贯彻,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把十七大的部署和要求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今年,我市机构编制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市委编委会的领导下,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管理,取得了新的成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等条例、法规的宣传贯彻工作有声有色,机构编制管理日趋规范,机构改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有创新,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下阶段,我们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振奋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一是坚决维护“冻结令”的严肃性。要坚决贯彻执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冻结全省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有关事项的通知》,在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启动前,对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实行冻结。二是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基础工作,搞好自身建设。扎实搞好民主评议机关作风活动的扫尾工作。按照人事编制系统“三强四好”创建活动要求,组织全市编办系统机构编制目标管理年度考核。抓好机构编制制度建设,规范各单位进人用编管理,明确用编审批程序。创新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方式方法。加强事业单位管理,组织筹备好郴州市第三届优秀事业单位法人和法定代表人

  表彰大会。

  同志们,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机构编制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多的要求。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拼搏、锐意进取,站在新起点,再攀新高峰,不断取得调研工作新成绩,为开创机构编制工作新局面做出新贡献。

篇六: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委参谋助手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意见

  文章属性

  ?

  【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

  ?

  【公布日期】2000.09.16?

  【字

  号】皖发[2000]16号

  ?

  【施行日期】2000.09.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

  【时效性】现行有效

  ?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

  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意见

  (皖发〔2000〕16号)

  近年来,我省乡镇事业单位作了一些改革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条块分割严重,布局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顺;政事职责不分,管理方式单一,事业单位缺乏活力;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财政负担沉重。这不仅严重制约着乡镇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而且也严重制约着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势在必行。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中发〔1999〕2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发〔2000〕7号文件)和国家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有关文件精神,适应我省农村改革和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推进乡镇党政机构改革的同时,开展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现就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适应税费改革,深化农村各项体制改革,促进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根据国家有关事业单位改革方向、目标、内容的要求,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轻农民负担,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基本思路,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符合乡镇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

  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一)政事分开的原则。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改进乡镇机关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规范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各自职能,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分别收归县(市、区)、乡镇政府承担。

  (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大力精简乡镇事业单位和财政供养人员、调整乡镇事业单位布局,压缩国有事业单位建制,搞好人员的合理分流,减轻农民负担,增强乡镇事业单位活力。

  (三)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以乡镇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强化为农业服务功能,促进农村改革的深化,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四)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各地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力资源状况和自然环境特点,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范围是县(市、区)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管理的各类乡镇

  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是理顺条块关系、压缩机构建制、大力精简财政供给人员。

  (一)理顺乡镇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1、按事业单位承担的职能,界定管理主体,理顺条块关系。对从事社会服务和为农服务的事业单位,实行条块结合,一般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以强化乡镇政府统一管理本区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对具有执法职能、涉及区域性建设和管理的事业单位,实行条块结合,一般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具体乡镇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由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确定。乡镇事业单位无论实行何种管理体制,条块双方都要互相尊重、支持和配合。要扭转对事业单位管理方式上的行政化倾向,乡镇对事业单位的管理主要是管好领导班子或法定代表人,监管政策执行和国有资产。事业单位的业务工作由其业务主管部门通过制定行业政策、技术标准等进行行业管理和监督检查;县(市、区)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要从微观转向宏观、从直接转向间接,加快事业单位从行政依附型向社会自主型转变。

  2、合理界定乡镇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实行政事分开。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得承担行政管理职能,将其行政管理职能收归政府机关,克服事业单位社会功能上的行政化现象。同时,把党政机关承担的技术性、辅助性、事务性、服务性工作交给事业单位或社会中介机构,使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这两种性质不同的组织机构,按照各自的社会功能、管理规范、行为准则科学有效地运行。

  3、确立事业单位法人地位,增强事业单位生机和活力。通过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赋予乡镇事业单位独立法人资格;乡镇政府及县(市、区)有关部门,要简政放权,赋予事业单位必要的自主管理权限,增强事业单位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意识;事业单位要在组织形式、人员、经费上与党政机关分开。

  (二)规范乡镇事业单位机构设置

  1、压缩国有事业单位建制,优化事业单位所有制结构。除必须由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外,支持和鼓励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兴办社会事业,实现举办主体和投资主

  体的多元化。鼓励和支持事业单位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经同级机构编制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允许事业单位实行联合、兼并、转企或组建事业单位集团等多种形式的改革。

  2、合理调整事业单位的布局,统筹规划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在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型的基础上,稳定并加强涉农服务以及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事业单位,支持并发展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急需、又不需要国家财政拨款的社会中介机构等;撤销、划转一批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脱节的事业单位;调整撤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按部门重复设置、职责任务基本消亡、长期不具备开展业务条件、多年不出成果的事业单位;将不具备事业单位性质和功能,以市场为导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原则上成建制转为企业,不再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现承担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凡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予以撤销;大力清理精简用各类规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养人的机构,以后不得增设此类机构。

  全省乡镇事业单位(不含中小学校、卫生院,下同)平均由12.2个压缩到7个以内,实行限额设置。中心建制镇和城关镇限额为7个,其他乡镇限额为6个,并采取综合设置。在限额内的乡镇事业单位具体设置,由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确定,严禁重复、超限额设置机构。

  乡镇教育事业单位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调整规模,并认真解决师生比例、教师与员工比例不合理等问题。乡镇卫生院要按照城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精神,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医药分开核算、规范财政补助范围和方式。全省农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结构(布局)调整、编制精简及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意见,分别由省教育厅、省卫生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省政府批准后另行下文。

  (三)大力精简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编制

  全省乡镇事业单位财政供给人员平均由43.2名精简至30名以内,实行限

  额配备。中心建制镇和城关镇限额为30名,其他乡镇限额为25名。

  乡镇非财政供给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各地在清理整顿基础上,严加控制,履行报批手续。

  (四)妥善分流人员

  各地要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类型和特点,结合我省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建立各具特色的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尽快建立乡镇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积极稳妥地做好乡镇事业单位未聘人员的分流安置工作,多渠道分流人员。一是鼓励创办或领办经济实体,包括兴办各类示范基地、领办乡镇或村级经济实体、创办农民股份合作社、建立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等。二是下派任职、挂职,主要是安排到村任职或挂职。三是对具备中师以上学历,并符合教师条件的人员,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择优充实到缺编的中、小学任教。四是鼓励辞职自谋职业。五是对接近退休年龄的人员可实行提前离岗。六是继续清理清退乡镇事业单位不在编人员。

  三、改革的方法步骤

  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按照全省机构改革的总体部署和统一要求,由县委、县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各地事业单位的情况差别很大,改革的基础条件也不一样。因此,各地要根据事业单位的布局结构、社会功能、自然属性、运营状况、经费来源等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改革措施,分类指导改革。并按照200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改革的总体要求,分三步实施:

  (一)方案报批。各县(市、区)在充分调查摸底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拟定本县(市、区)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方案,经市、地编办审核后,报市、地党委、政府(行署)审批,并报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备案。

  (二)组织实施。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由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各地要加强对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和协调,并结合改革对乡镇事业单位实行定机构名称、机构性质、机构规格、职责范围、隶属关系、人员编制、领导职

  数、经费渠道等“八定”工作。

  (三)检查验收。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任务完成后,由省、市地组织检查验收。通过检查验收,督查改革方案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改革中的问题,完善各项运行机制。

  四、改革的几点要求

  (一)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乡镇党政机构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这项改革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精心组织,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各级编制部门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认真做好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省、市地、县各部门要积极支持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不得以发文件、给经费、批项目、评优达标等手段干预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乡镇事业单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配备。过去制定的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标准,凡与本意见相抵触的,一律以本意见为准。

  (二)加强机构编制的宏观管理,建立各项管理制度,把乡镇事业单位及人员编制的总量控制在与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力状况相适应的范围内。乡镇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以县为单位实行总量控制,根据各县(市、区)乡镇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及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总量控制目标,由省编办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各县(市、区)乡镇事业单位年度机构编制总额增长计划,实行动态管理。要坚持需要和可能兼顾的原则,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增长要充分考虑财力的承受能力,考虑农村税费改革的实际情况,全省乡镇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两年内实行零增长。

  严格机构编制“一支笔”审批管理制度,防止机构编制的盲目增长。乡镇各类事业单位的设立,在省下达的总额内,由县(市、区)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审核、县(市、区)政府同意后报市、地政府(行署)或同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批。今后凡未经省政府批准,各地不得突破省下达的总额,擅自增设乡镇事业机构和增加人员

  编制。各地要修改并完善设立各类事业单位机构的审批条件和人员编制的审批标准,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实施不同的财政政策,逐步削减对事业单位的财政补贴。除基础教育和确需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外,其他目前实行财政拨款的乡镇事业单位,要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继续抓紧实施事业单位分类管理,确保“九五”期间“两个过渡”(全额预算向差额预算过渡,差额预算向自收自支过渡)任务的完成。对以各类规费、行政事业性收费为主要经费来源的事业单位,省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在抓紧清理整顿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机构编制管理办法。

  (三)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是一项难度大、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事关广大事业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事关乡镇和县(市、区)的责权利调整。各地一定要从大局出发,严格执行政策,严明组织纪律,增强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乡镇事业单位在机构改革期间真正做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人员妥善安排,国有资产不流失。鉴于事业单位在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都与党政机关有所区别,各地要抓紧制订相应的配套改革政策和措施,切实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

  二000年九月十六日

  d23355--010521cjk

篇七: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委参谋助手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新时期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刘玉

  来源:《机构与行政》2012年第03期

  机构编制管理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处于源头和基础地位。做好机构编制工作对于提高国家行政管理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基层机构编制部门,要始终把准确职责定位、理顺内外关系、强化自身建设贯穿整个工作过程,坚持边研究边实践,边实践边思考,彻底解决困扰机构编制部门“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变被动为主动,勇于改革创新,奋力创先争优,有效推动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一、坚持把服务发展大局作为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根本前提

  机构编制管理是配置执政资源的重要手段。做好机构和编制工作,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机构编制部门应当树立战略思维,跳出“就机构论机构、就编制论编制”的传统管理模式,切实找准机构编制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定位,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桥梁纽带、参谋助手和保驾护航作用。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潍坊市被确定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这一重大契机,认真谋划机构编制工作为发展大局服务的思路重点和具体措施,切实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先后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对城区5大板块的党工委机制、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组建等,及时跟进提出组织领导体制、工作运行机制和人员编制调整方案;围绕全市重点发展领域,超前性地从体制机制方面提出发展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节能减排和民生事业的意见建议,加大对重点工作的支持力度;围绕蓝黄两区建设,研究提出沿海开发管理区域调整的机构设置意见,对高新区、滨海区的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理顺,打破在体制机制方面制约发展的瓶颈。潍坊市的机构编制工作始终坚持贴紧中心、服务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和坚强的体制机制保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二、坚持把健全体制机制作为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基础

  机构编制管理存在一些“困境”,机构编制工作“龙头作用”发挥不明显,还存在管理受牵制,机制不健全,关系不理顺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机构编制科学化管理,需要把加强管理、加大协调、强化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长效机制。近年来,我们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加大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力度,在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为顺利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建立健全宏观管理机制,实现机构编制动态化管理。先后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编制实名制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的审批程序和议事规则。在机构编制管理中,不是简单地做“加减”法,而是积极做好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等“乘除”法,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完善组织、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共同负责把关的人员流动机制,落实机构编制的前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性作用。二是建立健全协作配合体制,实现机构编制协作化管理。加强与纪检、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在机构编制管理上的沟通衔接和协调配合机制,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的主体责任,其他部门分段协调,密切把关,形成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组织人事管理协作配合、互相监督、共同促进的管理机制。三是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实现机构编制规范化管理。在全省率先出台机构编制事项审批和执行全程监督检查制度,真正实现事前审查把关、事中跟踪监控、事后检查考核的递进管理流程。2011年将机构编制工作纳入县市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调动了各方面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积极性,在全市机构编制系统形成了比学赶超、奋发进取的生动局面。

  三、坚持把改革创新创优作为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动力源泉

  温家宝总理指出,编办是综合性管理机构,是负责推进改革的机构。基层机构编制部门不仅是编委的“办事员”,更应当是推动行政事业改革的“研究员”和“践行人”。近几年,潍坊市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全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等,改革创新的任务十分繁重。工作中,我们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许多改革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一是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全省最早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并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理顺职责关系、控制机构编制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全国率先于2007年进行了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减少机构975个,精减编制2900多名;在全国最早推行了农村社区化管理,设立农村社区1093个,建立覆盖县乡村三级的便民服务网络,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2010年,启动以扩权强镇为重点的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服务“三农”工作体制,加快强镇向城市转型升级步伐。二是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2007年,在全省率先对事业单位分类进行了探索,并将部分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改企转制。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全省较早制定实施报业集团、广播影视集团和国有文化资产经营公司组建方案,提出了“文艺三院”改革意见,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在教育、卫生系统取消了行政级别。2004年,全市600多所中小学全部取消行政级别,统一实行校长职级制。2006年,又在公立医院取消了行政级别,实行院长聘任制。在全省率先出台公立医院人员配备标准,探索开展了事业单位绩效考评,有效推动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三是全力做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潍坊是全省唯一的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近两年,先后根据市里部署安排,牵头承担了10余项改革任务,在优化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机制、创新城市建设管理发展机制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总之,改革创新、创先争优,已融入潍坊机构编制干部的精神血液,成为推动机构编制工作上水平、上台阶的有效激励和强大动力。

  四、坚持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坚强保障

  自身建设过硬不过硬,不仅关系到各项机构编制工作的成效,更影响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当前,面对日益繁重复杂的改革管理任务,加强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提升机构编制干部能力素质,成为摆在基层机构编制部门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加强自身建设,健全组织机构是前提,完善规章制度是关键,提升能力素质是根本。我们坚持打基础、求创新,提素质、抓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突破,采取过硬措施,运用多种形式,着眼长远发展,努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推动机构编制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提高学习能力。开展“强学习、提素质、创先进、争优秀”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干部的学习意识。先后在深圳大学、人民大学举办了全市编办主任高级研修班,拓展了战略思维,开阔了视野。建立业务干部轮流授课、年轻干部轮岗锻炼、定期组织业务考试等制度,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干部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明显增强。二是强化调研能力。针对机构编制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确立10多项重点课题,逐一立项分解,实行领导包靠,明确责任,定期调度,确保推进。建立重大事项专题调研制度,做到不调研不决策,努力提高服务发展的水平。组织全体干部多次深入经济社会发展现场参观考察,增强服务意识,感受发展氛围。三是增强执行能力。先后出台了主任办公会、民主生活会等20多项内部管理制度,制定重大事项督查督办、机构编制年度立项等10余项业务工作规范,确保机关高效有序运转。大力倡树追求卓越的理念,发扬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高效完成。四是激发整体活力。确立了“忠诚敬业、创新争优”的部门精神,不断增强团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打造了和睦相处、和谐共进的团队精神。关心干部的成长进步,以感情凝聚人,以事业激励人,以机制培养人,许多年轻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激发了全体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营造了人人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编辑:张毅

篇八: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委参谋助手

  如何做好党委办公室的参谋和助手作用

  党委办公室作为党委的核心服务部门,是各级党委的参谋部、司令部、作战部,担负着总策划、总协调、总调度的职能。要加强和改进党委办公室工作,充分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严、细、实、快、精、新”的要求,切实增强总策划、总协调、总调度能力,努力提高办文、办事、办会水平。

  当前,随着形势发展,对党委办公室履行好参与党(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三大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市人社局党委办公室牢牢把握当前发展新阶段的特征,紧紧围绕人社工作“民生为本,人才优先”总体目标,始终贴近中心工作、贴近部门实际、贴近领导决策,在探索调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寻求突破,在创新督办方式上提升效果,在不断提升“三办”能力水平中谋求发展,努力为局党委谋事、决策、**难题当好参谋助手和落实抓手。

  一、突出全员参与,搞好牵头组织,形成大调研格局

  调查研究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关节点,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工作中,积极发挥党办的牵头作用,在抓好自身调研的同时,还注重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全员参与、全员调研的大格局。

  一是强化自身,抓好本职调研。工作中始终坚持围绕局

  党委中心工作,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化优服务环境、转变工作作风、构建和谐社会等为重点,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事关襄阳民生、就业、社保、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提出科学建议,为局党委掌握全局、把握大势、正确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力求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

  二是整合力量,搞好分组调研。工作中,我们将单独调研与协同调研结合起来,在加强内部分工负责、协同作战的基础上,统一规划调研课题,统一整合调研力量,组织不同课题的联合调研组,合力调研攻关,提高调研质效,形成大调研的格局。我们专门将相关部门文字功底较好的同志整合起来,分成调研组,指定分管局领导为调研组长,围绕就业、社保、人才、公务员、和谐劳动关系、公共人事管理等方面开展全方位调研,全面掌握实情,全系统涉及到此方面的情况,负责的调研组必须清楚,实行一个口子管总,既保证了各方面的情况能够及时收集,又杜绝了多头调研带来的诸多不便。在相对分组的基础上,我们还围绕局党委的中心工作,开展适时调研。比如:围绕军转安置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我们在全市开展集中调研,形成了《我市军转干部随军家属就业安置与社保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刊发在《襄阳论坛》和襄阳日报《内部参考》上,为市领导决策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三是健全机制,做好全员调研。根据省厅的调研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及时出台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调研

  宣传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办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关调研宣传工作奖励办法》下发各相关科室、部门。并将调研工作纳入全系统干部年度工作考核内容,要求在全系统范围内开展优秀调研成果评选活动,对评选的优秀调研文章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近两年来,共组织开展优秀调研文章评选活动2次,将获奖调研文章汇编成册,印发到各科室、部门,并推荐到省人社厅参加评比,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同时,为了提高调研针对性,我们在全系统实行调研课题征求意见制度,每季度向局党委成员及各单位负责人发放征求意见函,并对课题进行汇总整理,统一进行安排,按需求开展适时调研。

  四是扩大影响,注意调研成果转化。在一些思路性调研较为成熟后,及时融入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中,使之进入决策;对一些问题性的调研,在领导签批后,及时将领导签批意见反馈到相关单位,并完善建议和措施,促进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对一些经验性的调研成果,通过内部刊物或文件进行转发或交流,指导实际工作;对一些优秀的调研成果,推荐到上级部门或有关报刊,体现领导意图,反映决策倾向,使其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认同,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如《谱写“两新”组织人才工作新篇章》、《专项联合检查解扩面征缴难题》被《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刊登,《构筑引才平台,强化政策扶持》被《中国人才》刊登,《抓好人社部门党

  建工作的思考》、《为构建“四个襄阳”提供人才支撑和社会保障》被《襄阳论坛》刊登。近年来,我们在各级刊物发表调研文章百余篇,实现了调研成果的转化延伸。

  二、运用督办手段,提升督办效果,构建抓落实机制

  长期以来,我市人社部门各项工作得以有效推进,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督办手段的合理应用。除了电话督办、通报等传统的督办手段外,我们还努力创新督办手段,提升督办效果,建立有效的抓落实机制。

  一是实行电话督办。对一些推进不力、与上级要求有偏差、进度不一致的工作,我们及时进行电话督办,将电话直接打到各科室科长、局属各单位和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处,努力争取他们的重视和支持,使有关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二是实行通报。通报是督办的有效手段,我们在运用通报的过程中,除了通报批评外,还大量实行通报表扬。通过通报的形式,有效弘扬了正气,鞭策了歪风,提高了党委办公室的组织水平。XX年以来,我们印发《工作通报》13期,开展大型通报表彰活动4次,及时发布主要业务工作的进展情况,让上级机关及时掌握人社工作动态,了解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解决人社工作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表彰奖励了一大批人社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弘扬了正气,鼓舞了士气,提振了场气。

  三是创新督办形式。除了传统的手段外,我们还尝试网

  络督办,运用电子邮件、QQ等网络通讯手段,实时掌握各地各部门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快捷有效的第一手资料。如在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中,我们就通过QQ群等网络工具,及时掌握了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进展情况,适时对工作滞后的单位在网络上进行通报,促进了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提高“三办”水平,加强综合协调,夯实服好务功能

  办文、办事、办会是党委办公室的经常性工作,必须强化工作人员的素质训练,提高工作水平,夯实为党委决策服好务的基本功。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党委办公室的“三办”工作,着重在规范办文、搞好会务服务、用心办事上,抓好协调配合。

  1、提高办文水平。“办文”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公文起草,二是公文运转。起草公文是党委办公室最基本的政务服务,也是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基本功。工作中,我们要求起草公文必须把握最基本的三个要求:一是观点正确。观点是文稿的灵魂。没有正确的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一方面,要符合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符合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有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能够从错综复杂的情况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的结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二是表述准确。无论是起草文件还是撰写

  讲话稿,都要做到思维缜密、逻辑严谨、语言精准。要求党委办工作人员既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要有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起草的公文,起码要使人感到“说的是这个事,讲的是这个理”。三是语言精炼。长文好写,短文难作。要按照市委提出的讲短话、开短会、写短文要求,尽量用最精短的文字表达出最精当的语言,体现出局党委雷厉风行的作风,反映出人社干部高效快捷的办事风格。在公文运转中,则要求做到拟办得当、运转快捷、反馈及时。

  2、提高办事水平。办一件事容易,办好一件事难,办好每一件事更难。因此,我们要求党办工作人员一要按实际办事。不同的事情,办事的方法各不相同,同一件事情,也有多种办法。要因事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不拘泥于惯例。二要按规律办事。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内在规律性。要注意增强悟性、把握规律。学会见微知着,懂得举一反三,善于一叶知秋,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三要按标准办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所办事情要有一个评判标准,能够给予定量或定性的评价。工作中不断完善工作标准评价体系,所有事项都应该有一个客观评价的标准,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依照标准办事,努力把事情办好。XX年,我们举办了3期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培训班,分别邀请了市委党校专家、市直机关工委领导现场授课,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党务工作者的能力水

  平。

  3、提高办会水平。会议活动是重要的党务政务活动,是传达党委决策部署、促进各项任务落实的重要渠道。一个会议、一项活动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精心制订方案,注重每个细节,逐项抓好协调落实。平时,无论组织多大规模的会议,党办工作人员都要制订详细的会议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出席领导、参加人员、议程安排、会议形式、会议主题、会议材料、会议组织、会议报道等,每一项都要精心研究、精心谋划;都要周到细致服务,关注细节,如灯光亮度、室内温度、通风情况、音响效果、会风及会场秩序、座签摆放、座位图制作、入会场引领、端茶倒水等,每一次会议活动都要进行总结;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在总结中完善提高,以期下次做得更好。去年以来,我局先后组织大小会议数十场次,基本做到了场场成功,没有出现明显的失误。

  总之,做好党委办公室工作还有许多路径值得探索,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党办工作队伍建设,提升人员整体水平,在抓全局、谋大事、当好参谋助手上下功夫,努力实现领导、群众、基层“三满意”。

篇九: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委参谋助手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机构编制管理涉及党、政机关和各民主党派机关、群众团体机关及各级事业单位。创新体制,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善政府政权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创新机制,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对于确保我们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政府管理能力,保证各项工作高效协调运转,实现党政群各机关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对政府的行政理念、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如何顺应新形势,立足科学持续的发展观,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思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呢?我们认为,要从"三个结合,四个环节,五个加强"方面做好工作。

  一、顺应改革,搞好"三个结合""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平时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在制定机构改革方案和部门"三定"方案时,都要对照这些观点去检查、去衡量。为此,必须顺应改革形势,搞好"三个结合"。

  一是坚持发展与改革相结合。首先要改革行政体制,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旧机制、旧观念,为经济发展清障铺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就是通过机构改革,调整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不断完善党政工作机构,使其达到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相适应,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二是坚持创新与继承相结合。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必须在继承的同时,加大创新力度,创新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根本要求,机构改革本身是一种机制创新。比如,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如何建立财政预算机制,坚持机构编制与经费划拨挂钩;如何建立编制调控机制,实

  行编制总额控制与分解管理相结合;如何建立运行监督机制,把"三定"方案运行情况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列入有关部门全年工作的督查之中;如何建立协作机制,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与纪检、组织、人事、财政、审计等部门有机结合,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强化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纪律的制约机制,纠正过去"管庙不管神、管编不管人、管职能不管运行的"三管三不管"现象,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好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把关、协调、监督"作用。

  三是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克服和纠正长期以来在机构编制管理系统中形成的机构编制重管理、轻服务或只管理、不服务的现象,做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并在服务上做文章。要经常组织编制部门的同志搞好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共同商量、及时解决。对一些部门职责不清、职能交叉重复,由此产生矛盾的问题,通过调研找准问题症结,加以妥善解决,避免给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对一些部门人浮于事,结构失调,由此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调研搞清人员底细,在全局范围内部调整解决;对一些部门岗位特殊、人才紧缺,因编制满员无法引进人才的问题,通过调研搞清选调人员的情况,采取"腾岗招才"的办法解决;对一些部门业务拓展、工作量大,因人员编制少而超负荷运转的问题,通过调研提出方案,适当调整增加编制。

  二、更新观念,抓好"四个环节"

  目前,我们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还存在着一定的僵化、保守现象,比如,在机构管理与编制管理上,重编制管理,轻机构管理;在机构管理上,重机构的建立与改革,轻机构的运作及调控;在编制管理上,重控制,轻调节等。究其原因,与我们长期以来拘泥于"本本"、固守于"传统"、受制于"定势"等密切相关。因此,机构编制部门,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本本"中解放出来,从"传统"中解放出来,从

  "定势"中解放出来,不断推进与优化机构编制管理。怎样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我们认为,至少应当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找准位置。作为上层建筑支柱之一的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既是县以上党委的工作机构,也是县以上人民政府的工作机构;既要抓好机构编制的宏观管理,为党委当好参谋;又要抓好机构编制的具体管理,为政府当好助手。要按照"党委政府的参谋与助手"这一角色要求,找准自己的位置。第二个环节,拓宽天地。机构编制管理现有天地是广阔的,尚待开拓的天地也十分广阔。比如,在机构职能的界定、配置、调整、监控上,在编制的分配、调整、监控上,在事业单位及其法人行为规范的监督、调控上,在机构编制管理执法执纪执规的实施上,还有许多课题值得我们探索。

  第三个环节,挖掘潜能。大力挖掘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潜能,把住应把住的关,办好该办好的事,做活可做活的文章,充分释放编办的能量,为地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竭诚服务,这是我们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必须着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以编制管理为例:在机构改革和日常工作中,我们应当打破编制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坚持实事求是,让强化部门的编制少减、略增甚至不减,让弱化部门的编制多减、精简甚至锐减,从而充分发挥编制对机构职能的调控作用。

  第四个环节,管住管活。衡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思想是否解放、观念是否更新,最终要看其职能作用是否充分发挥,要看一个地方的机构编制是否管住了、管好了、管活了。

  三、强化管理,注重"五个加强"

  一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过去,我们对编制管理投入多,有章法,有成效;对机构管理却相对投入少,研究少,因而存在着一些薄弱环

  节。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在继续加强和改进编制管理,优化编制资源配置的前提下,大力加强与推进机构管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必须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凡涉及职能调整,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的增减,都要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报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审核后,提交机构编制委员会或党委、政府审批。除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外,上级业务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下级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定,不得对下级的机构编制作出规定;部门下发文件和召开会议擅自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的,一律无效。二是加强机构编制监督。特别要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法律、法规、纪律、规定的人和事进行严肃查处。凡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超机构数没置机构、超编制配备人员和超职数配备领导于部的,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要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限期纠正。

  三是加强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的总结调研。一方面,通过不断总结反思,不断提高干部素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总结调研推进实践。

  四是加强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的开拓创新。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一靠务实高效,二靠开拓创新,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推力。要在管理内容上开拓创新,填补"空白区",突破"盲区",勇闯"新区";要在途径上开拓创新,坚持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并举,主体途径与辅助途径并重。

  五是加强推进机构编制工作者队伍建设。作为各级编办的领导同志,必须始终坚持抓工作与抓队伍并举的方针,高度重视、大力加强与推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者队伍建设。要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以适当的待遇留人"的原则,关心编办干部职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从政治上、思想上、心理上、业务上促进干部职工的成长与进步。

  新形势下,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搞好改革与创新工作,作为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同志,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同时要借助有关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方面的杂志与信息,宣传机构编制管理的政策法规、重要文件及上级有关精神,帮助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及专兼职机构编制工作者增强机构编制意识,确立依法依纪依规管理机构编制的理念;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简报等多种宣传工具,多层面、多角度、大力宣传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参与机构编制监督,支持机构编制事业。

推荐访问: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委参谋助手 参谋 党委 助手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