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18篇

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18篇

时间:2022-11-16 11:0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18篇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现状及原因浅析  作者:王蕴慧  沈琪  来源:《科教导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18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18篇

篇一: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现状及原因浅析

  作者:王蕴慧

  沈琪

  来源:《科教导刊》2016年第11期

  摘

  要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地区经济发展也越来越不平衡,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差距日益加大,并且这些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这些差距的扩大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中国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的巨大挑战。因此,通过分析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并提出导致这些不平衡现状的原因是有一定意义的。本文在分析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并总结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区域失衡

  经济失衡原因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4.070AbstractChina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totheoutsideworldtomaintainsustainedandrapideconomicgrowthatthesametime,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alsomoreandmoreuneven,easternregion,centralregionandwesternregioneconomicgrowthdisparityenlargesandthesegapshavegraduallyexpandingtrend.Thegapbetweentheexpansionwillhinder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Chinaeconomytoagreatextent,isChinaeconomicstabledevelopmentchallenges.Therefore,byanalyzingthecurrentsituationoftheunbalanceddevelopmentofChinesearea,andputsforwardthecauseoftheseunbalancedsituationbecausethereisacertainsignificance.BasedontheanalysisofcurrentsituationofthedevelopmentofeconomyChineseeasternregion,middleregionandwesternregion,analyzeandsummarizethecauseofthesedifferences.Keywordseconomicdevelopment;unbalancedregion;causesofunbalanceddevelopmentofeconomics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浅析了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原因。

  1问题的提出

  经济增长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主题之一,主要以人均GDP为指标进行量化。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GDP增长非常缓慢,有些省份甚至没有GDP统计数据。而随着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中国的GDP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与此同时,中国区域间的人均GDP差异也越来越明显,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开始显现。

  其实,关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和讨论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中国也不例外。但中国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有和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源于中国的历史原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因,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是诸多因素在经历多年累积而造成的结果;二是由于中国本身地理上的幅员辽阔,所以造成的中国地区发展差距更加明显,并且以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为代表的区域性差距非常突出。自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失衡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年至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时的中国经济严重缺乏经济基础上的需求膨胀,中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很大,且这一阶段中国采取的宏观政策是适度紧缩的,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分割程度逐步扩大,开始导致中国人均GDP出现差距,从而造成中国地区性的经济增长失衡。并且由于中国的政府只是长期重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忽略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由于城乡商品流通的信息成本、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的存在,加之农村的市场化水平低下,导致城乡人均GDP的失衡,从而加剧了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失衡(欧阳志刚,2014)。第二阶段为1998年下半年至2010年,中国的内需不足是中国城乡经济增长失衡的主要原因(刘伟,2014)。

  2原因分析

  造成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有很多。由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走的是非均衡发展的道路,采取了“中西部地区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先发展,东部地区发展起来后支持中西部发展”的发展战略,这一历史原因经过逐年的积累,直接导致了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区域性失衡(候新烁等,2013)。

  政府是影响中国不同地区人均GDP差距的一个重要角色。不同的非正式权利结构会影响地方干部的行为动机,进而影响不同地区经济政策取向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又会进一步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不同地区人均GDP的差异(刘明兴等,2015)。不仅如此,中国政府的GDP政绩考评体系(杜亚军、陈灯塔,2012)和政府调控(李敬,2014)也会导致不同地区政府投资的激烈竞争而引发“诸侯经济”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的市场分割,从而造成不同地区人均GDP的差异。

  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也是导致不同地区人均GDP产生差距的因素。虽然中国的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明显的促进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时应该注意,并不是所有种类的出口都会对经济增长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出口结构的不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同的。例如,近几年出口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对东部沿海地区的GDP正面影响已经不如改革开放初期的作用显著,但对于目前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GDP的正效应却是很大的(陈怡、孙文远,2015),但由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规模比东部地区小,因而这种正效应不是很明显。曾国彪和姜凌(2014)通过测度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基尼系数和贫困指数,并构建地区贸易开放指标,指出中国的贸易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城市贫困的同时,对减少农村贫困并没有显著影响,反而进一步拉大了我国农村和城市的GDP差距。林祺和范氏银(2014)通过构建中国省际空间面板计量的模型,将中国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三个部分来研究贸易开放对中国省际及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空间效应,发现贸易开放对中国省际及区域经济增长是有正效应的,但西部地区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对其GDP增长的贡献程度明显小于对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贡献程度。同时,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GDP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西部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GDP增长的贡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献较小。尹建华和周续(2011)通过分析2009年中国31个省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态势,认为不同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会影响该地区GDP的增长的幅度,进而增大了不同地区人均GDP的差异。

  教育水平是影响地区人均GDP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陈飞、卢建词,2014)。黄燕萍(2013)等人通过对不同层级教育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影响的分析,得出初级教育和高级教育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的结论,且高级教育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地区,但高级教育在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普及是不均衡的,从而导致了不同地区人均GDP差异。

  市场机制的不同也是影响中国省际GDP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李敬,2014),而经济结构的变动会导致这种差异的进一步扩大(候新烁,2013)。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14)指出,国内市场的“条块”分割状态降低了社会流通的效率,无法有效激发社会内需潜力,因而增大了不同地区的GDP差异,进而影响不同地区的人均GDP。米增渝(2012)等认为,税制结构也是影响不同地区人均GDP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一些学者还提出了许多其他造成不同地区人均GDP差距的原因。刘修岩(2014)利用中国1999-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空间集聚对中国地区总体经济增长影响的角度入手,认为空间集聚是导致中国不同地区人均GDP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进而导致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平衡。郑世林(2014)等人认为,移动和固定电话等基础设施在1990-1999年的行业发展早期,对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正效应。而在2000-2010年之间,其对总体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逐渐递减,但对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一些落后的区域仍有很大的影响。加之近几年互联网在东部地区的普及,但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普及速度较慢,更加剧了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人均GDP的差距,进而导致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邵帅和杨莉莉(2011)通过检验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指出在我国区域层面存在“资源诅咒”效应,并且这一效应导致了不同地区人均GDP的巨大差异。除此之外,过度消费和过度生产(郑之杰,2015)、非农经济活动、地理位置、耕地面积(陈飞、卢建词,2014)、城乡结构的调整(候新烁,2013)和劳动力质量的不同(钞小静、沈坤荣,2014)也是增大国内不同地区人均GDP差距的原因。

  3总结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导致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制度原因、政府作用、教育不平衡原因等。通过实施相应的对策来克服这些因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进而可以促进我国经济更加稳定、和谐地发展。

  基金项目: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项目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1]邵帅,杨莉莉.自然资源开发、内生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1(2).[2]李敬,陈澎,万广华,付陈梅.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及其解释——基于网络分析方法.经济研究,2014(11).[3]林祺,范氏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空间效应——基于贸易开放的视角.国际贸易问题,2013(8).[4]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中国经济增长的低效率冲击与减速治理.经济研究,2014(12).[5]候新烁,张宗益,周靖祥.中国经济结构的增长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世界经济,2013(5).[6]黄燕萍,刘榆,吴一群,李文溥.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基于分级教育的效应.经济研究,2013(4).[7]欧阳志刚.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是否阻滞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世界经济,2014(2).[8]陈飞,卢建词.收入增长与分配结构扭曲的农村减贫效应研究.经济研究,2014(2).[9]刘明兴,张东,章奇.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历史起源:以江浙两省为例.管理世界,2015(3).[10]曾国彪,姜凌.贸易开放、地区收入差距与贫困:基于CHNS数据的经验研

  究.国际贸易问题,2014(3).[11]陈怡,孙文远.贸易开放、出口商品结构与收入不平等——基于南北贸易模

  型的经验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5(10).[12]刘修岩.空间效率与区域平衡:对中国省级层面集聚效应的检验.世界经济,2014(1).[13]米增渝,刘霞辉,刘穷志.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财政均衡激励政策研究.经济研究,2012(12).[14]刘伟.经济失衡与深化改革.经济研究,2014(1).[15]杜亚军,陈灯塔.宏观失衡与政绩考评.管理世界,2012(11).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16]许召元,张文魁.国企改革对经济增速的提振效应研究.经济研究,2015(4).[17]郑世林,周黎安,何维达.电信基础设施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4(5).[18]钞小静,沈坤荣.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4(6).[19]尹建华,周续.2009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分省(市)排行榜及其评析.国

  际贸易问题,2011(3).

篇二: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

  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各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待这一现象要有一个客观的、历史的、辩证的认识。既不能放任各种不平衡发展,对不断拉大的不合理差距熟视无睹,也不能抽肥补瘦,搞平均主义。既不能因不平衡的客观存在产生消极负面情绪,怀疑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也不能过分强调发展不平衡的合理性。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是不断运动发展的,在运动发展中旧的平衡被打破,不平衡出现,再通过矛盾的不断解决使新的平衡得以实现。不平衡是绝对的、长期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

  一、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成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较严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主要体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加剧等方面。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其原因有历史的、现实的、自然的、社会的、体制与机制的、政策与措施的等很多方面。

  自然原因:我国地区间自然条件迥异,决定了不同地区发展存在“先天性”差异。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占据先天发展优势;西部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和戈壁沙漠,气候干燥,生态恶化,交通闭塞,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及贸易往来受到限制,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因素多。

  历史原因:数千年来我国就一直存在发展差距,国家的经济重心处在不断变迁中。唐代以后特别是北宋以后,经济中心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转移。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70%以上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主要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改革开放以来,纵向比较,各个地区都有很大发展;横向比较,地区差距在拉大。

  政策原因:我国发展不平衡的一些问题,也与一定时期内实施的具体政策有关。改革开放后,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采取积极促进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率先开放的政策,在投资、财税和金融等方面对东部地区进行倾斜.这些政策给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但客观上也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发展的差距。

  改革开放前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包括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国家对东北和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主要项目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当时东北的经济总量与东部差别不大。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1992年以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不断强化,东部地区具有地理位置优势、人才优势、政策优势、投资环境优势,成为吸引和利用外资的主要区域。由于投资效益最高,国内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流向东部地区,形成了东部地区快速发展之势,迅速拉大了其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差距.改革开放的前30年,我国实际实施的是不平衡发展战略,即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地区,实现共同致富.开放政策的路径是由点到线再到面,即由四个特区,到沿海14个开放城市,再到内陆。沿海省份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占尽了政策优惠、区位优势,率先发展起来.等到优惠政策惠及内陆地区,区域发展差距已经拉开。可以说,今天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是过去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结果。

  我们对发展的片面理解和不科学的认识是导致今天产生不平衡的思想原因。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之前

  30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后的正确抉择。但实际上,我们把发展片面理解成了经济总量的增长,片面追求

  GDP的数量扩张。由于对发展的不科学、不全面的认识导致发展方针的偏差,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方式长期无法转变,结构不合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生态的矛盾不断加深,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出现内外失衡,内部失衡表现为产能过剩和流动性过剩,外部失衡表现为“双顺差"。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根本性问题。1984年以后我国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城市发展加速,三农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工业化重点在城市推进,城市的定位视野窄,没有做城乡一体化考虑,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局限于自我发展的圈子里,辐射功能、带动功能、聚集功能、龙头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城市的功能不全、基础设施没有向周边乡镇延伸,户籍制度阻碍了城乡人口流动,使我国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体制原因: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有体制的因素。比如,计划经济时代不尽合理的价格体制对城乡、区域差距扩大有明显影响,国家为积累工业化所需资金,长期维持了能源原材料产品和农产品的低价格,使中西部和农村发展受到抑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观念、资金和管理等的差异,市场竞争会造成不同市场主体的优胜劣汰,从而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也会扩大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主体间的差距。

  在分配问题上,我们先是采取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际执行的结果是要素收入高于劳动收入占比,突出效率优先了,公平原则没有兼顾,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二、正确认识发展不平衡问题

  一是要看到发展不平衡的存在是有客观性、合理性、积极性的一面.从积极的角度看,经济社会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有利于保持竞争的压力与活力,有利于打破平均主义,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正是当初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建立了“四个”特区,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僵化局面,整个经济开始有了活力.珠江三角洲的搞活和率先改革开放带动了其他地区的比学赶超,虽然地区差距出现了,但是起到了满盘皆活的效果。没有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不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就难以做到人尽其才,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只要我们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市场化改革就必然出现发展不平衡问题,产生区域、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和“外部性"问题,这些是市场机制失效的具体表现,也意味着政府宏观调控的不可或缺。我们要看到,改革开放后期不平衡的产生和存在与改革开放前的不平衡是不可等同的,这是在经济持续30年的快速发展、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2位的基础上出现的发展不平衡,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在各地区、城乡、全体居民实力大增,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基础上的相对不平衡,同改革开放前一穷二白、物资匮乏、资源短缺的不平衡不可同日而语。二是要看到当前的发展不平衡存在着严重的弊病,孕育着严重的后果,危及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长期得不到改善,差距过大,会进一步造成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集中,发达地区资本过剩、人才过剩、人口过密,出现城市病。而欠发达地区则相反,易产生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更弱。分化的结果是整个经济体结构功能下降,发展速度下滑。城乡差距过大会加剧城乡矛盾,广大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进一步萎缩,对于构建内生型经济增长方式、扩大消费需求不利,也不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在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差距不合理扩大会使一部分低收入者生存成为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三是既要正视和承认发展不平衡这种客观现实,又不能以此否定改革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对发展不平衡这一严峻问题视而不见是错误的,但也不能因发展出现严重不平衡问题而否定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目前出现的发展不平衡说明我国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改革还不到位,开放还不全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不是相反.三、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不是要彻底消除各种差距,而是要把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协调发展。发展不平衡问题是长期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能通过有力的政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一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城乡、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际五个方面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检验我们的各项工作,使我们的发展观念从过去的片面、不协调的、不够科学的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来,坚持以人为本的出发点。

  二要落实好已有的区域发展政策,保持东部发展势头,加快实现东北振兴,促进中部崛起,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积极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充分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发挥区域优势,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鼓励对口支持,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三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为

  45。6%,推进城镇化不但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措施,也可以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以加强“三农”为根本立足点,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饮水、公路、沼气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新一轮农

  村电网改造,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

  四要加大力度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收入差距。提高工资收入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完善个人所得税机制,规范垄断部门的高收入,消灭各种不合理、不合法收入。

  五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低碳经济形成的倒逼机制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环境生态压力。

篇三: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析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形式

  作者:翁光明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35期

  摘要: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本文从经济发展角度阐述了我国经济领域存在着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居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和经济内部结构失衡等四大经济不平衡表现形式。

  关键词:经济发展;经济失衡;经济不平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改革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包括经济、民生、社会治理等各个方面,其中在经济方面主要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还有待提升。具体而言,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但是城市和农村之间发展依然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仍然较大。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61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363元,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2.72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导致农村的年轻人涌入城市,农村剩下几乎全是老年人和儿童,出现大量的房屋闲置和土地抛荒,许多农村呈现出衰败的迹象。很多人认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城市化。但是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一个国家最终的城市化率会稳定在75%左右,还有25%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未来我国人口的峰值会达到14.5亿,25%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就是3.6亿,超过了当前美国的人口总和。这么多人口生活在农村需要加大农村建设力度,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让农村具有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便利的生活设施,实现城乡之间协调发展。

  二、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

  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等各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中西部与东部沿海区域发展差距有所缩小。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当前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指标上均存在显著的差距,要实现追赶还需要较长时间。2016年东部最发达的北京、上海和天津三个直辖市的人均gdp达到11.5万元以上,其他发达省份如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的人均gdp在

篇四: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哪些?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1.区域发展不平衡

  2.城乡发展不平衡,差距拉大

  3.不同阶层的群体收入差距拉大

  4.国企与民企的资源分配问题,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不公平竞争问题。

  5.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增长质量不高。

  6.物价上升,通货膨胀,房价偏高,影响经济长期平稳发展。

  7.经济与资源,人口,环境的矛盾突出。

  8.过于偏重GDP的增长,不注重人民群众收入的提高,幸福感的提升,社会进步较迟缓。

  9.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农业的比重较大,占用劳动力较多,生产效率较低。

  10.城市化率低,人口城市化进度落后于城市面积的城市化。

  对策:

  1.切实执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原崛起,中部崛起,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成渝等区域发展战略,国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建设,吸引国内外投资,缩小区域差距。

  2.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改革户籍制度,重点实现人口的城

  市化,不断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服务业转移。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程度,兴修现代化水利设施,提高劳动生产率。

  3.要通过政府的政策,法律引导,提高民众的现金收入和其他财产性收入,通过税收政策,二次分配,缩小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限制国企等垄断性企业的收入。

  4.给予中外企业,国企民企同样的发展,竞争,融资等环境,公平竞争。

  5.国家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重点是发展现代教育和培养创新性人才,建设科技强国。

  6.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和素质。切实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7.转变发展观念,从单一重视GDP增长到注重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为主。

  8.国家要实行宏观调控,强力控制物价,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一、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剧

  这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矛盾。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处于新一轮上升周期,势必加大对资源的需求和消耗。另一方面,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必将加剧自然资源的供求矛盾,导致经济运行成本上升。我国人均资源紧缺,而资源消耗量却排在世界前列,矿产资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见附表)。经济高速增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过于高昂,环境质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局部有改善、整体在恶化”的状态。

  资源和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本质上是技术含量低和经济效率差的问题。我国科技发展不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需要,技术水平低制约着经济效率的提高和增长潜力的发挥。由于缺乏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保护环境的产业技术,或是有了这些技术而又缺乏推广应用的动力,致使我们难以走出粗放型增长的怪圈。

  二、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体制性根源日益凸显

  投资体制改革明显滞后。政府投资范围过宽,习惯于借助预算内投资来调控经济运行,而不善于通过政府消费来提供公共服务。在市场准入方面偏重经济性指标,忽视社会性

  指标。对全社会投资重监管、轻服务,缺乏科学的、有预见性的宏观产业导向。

  财政税收体制不规范,政府存在过多干预经济的内在动因。公共财政体系不健全,分税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公共服务开支不足,一般经济建设开支过多。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划分不够合理,地方政府缺乏独立的正常收入来源。预算外收入和体制外融资的使用随意性很大,其中相当多资金直接用于盈利性投资。

  金融体制改革进展迟缓,金融参数失真。银行体系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市场化融资的需要。利率、汇率机制僵化,资金价格扭曲,容易刺激粗放型经济增长,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证券市场的制度创新久拖不决,难以发挥扩大直接融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

  环境和资源的使用成本过低,难以形成节约资源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设项目几乎不计环境、资源的使用成本。矿产资源税目前还是按照实物量征收,刺激过量开采。煤、电等资源型产品价格失真,容易导致不计成本、忽视效益的低水平扩张。

  土地配置缺乏规范、长效的管理制度。土地产权主体和权利界定不清,保护不力。土地供应方式过于行政化,导致地价严重扭曲。土地使用性质缺乏明确界定,土地收入的分配和管理相当混乱,各种“黑箱操作”和腐败行为猖獗。缺

  乏权威的国土资源总体规划和跨行政区域规划,导致地方各自为政、任意调整规划和贪大求洋。

  政治领域的改革滞后于经济领域,诱发增长速度攀比和数量扩张冲动。我国经济波动的“政治周期效应”十分明显,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长的高峰,往往正是地方党委和政府换届的时间。现行干部选拔、考核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都存在明显缺陷,对权力的监督制衡机制也很薄弱。

  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尖锐

  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公共教育资源向高等教育过分倾斜,而义务教育的公共投入严重不足。高等教育占教育经费的比重2003年上升到24%(通常为20%左右),农村义务教育却面临危机。公共卫生资源过分向城市倾斜,而农村缺医少药仍很严重。

  现有公共财政和社会协调机制不适应社会流动性增强、社会分层加快的新挑战。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市大量转移,而城市财政体系远远没有做好准备。强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日益高涨,而贫困群体和社会边缘群体的呼声往往被忽视;部分社会成员既得利益的减少或丧失将引发不满情绪甚至过激行为。

  人口发展态势仍然严峻。基数大、增长偏快、素质偏低、“未富先老”,是未来二三十年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态势。在现有技术水平和制度框架下,这种态势必将加剧对资源环

  境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多重经济社会压力必将接踵而至。

  城乡贫困问题有所反弹。随着城市化浪潮和社会转型加速,在失业人口、流动农民工、失地农民和老年人口中正在形成新型贫困群体,贫富差距迅速拉大。这也鲜明地折射出社会保障不健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以及收入再分配手段不完善等问题。

  四、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

  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生产要素流动将越来越取决于投资回报率和区域专业化分工等客观经济规律的导向,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势将继续扩大。尽管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在加快,但与东部的差距仍然在拉大,正是必然反映。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要害并不在于经济发展差距,而在于社会发展差距。目前中央财政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还不够,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还较低,区域政策在消弭市场缺陷方面的效果尚不理想,还没有明显改善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还没有显著增强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后劲,还不能普遍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全民福利水平,因而也将不利于逐步改变目前全国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状况。

  五、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加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并存,各国和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将长期持续,并且可能发生分化重组。参与全球化将给我国带来一系列新的经济风险,而我国符合开放型经济要求的宏观调节手段和风险防范机制还不健全。

  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将带来持续的贸易摩擦。由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而出口增长方式粗放,加之处于非市场经济地位,因此已经处于贸易摩擦高发期。今后我国还会遇到绿色标准、技术标准、劳工标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等“新贸易壁垒”。

  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中国经济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对国际市场和资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主要经济体和国际市场波动可能引发国内经济运行出现异常。

  入世过渡期结束后,我国将要全面兑现开放市场的承诺。国内弱势产业面临更为严峻的国际竞争,同时还会进一步暴露现行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存在的缺陷。

  此外,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对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干扰加大,台海局势动荡和朝鲜核问题等区域不稳定因素正在凸现,对我们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构成严峻威胁。这种复杂局面必将对我国完善趋利避害的机制和艺术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来讲,宏观经济出现了很严重的矛盾,突出的问题就是长期高速增长累积下来的一系列的结构矛盾和国际经济的变化以及经济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影响,导致中国经济在目前出现了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的趋势。

  中国从08年春天开始到09年春天,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从10.6%到10.1%到9%到6.8%再到6.1%,这么长时期的持续下降,这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

  那么由此带来的最为严重的宏观问题是当前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失业率持续攀升,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经济不活跃。大量的企业停产、破产导致国民经济当中的就业岗位受到严重削弱,然后伴随着劳动力的增加,社会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2007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是4%,中国城镇劳动力2亿多人,4%是多少呢?2亿多人的4%差不多就是1000万。2008年是4.2%,就是1000多万;2009年,预计的数据,政策目标是力争不超过4.5%,就算控制住,达到这个政策目标不超过4.5%。那从07、08到09,城镇登记失业率也是直线上升,从4%上升到4.2%再上升到4.5%。

  除此之外,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开始让位

  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所以同样的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机会直线下降。我国劳动力的供给有三个世界第一(劳动力的增量,劳动力的存量,有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劳动力的需求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直线下降的阶段。所以经济增长速度一旦慢下来,在目前这个阶段,对中国宏观经济层面带来最深刻的威胁就是失业率的持续攀升,而失业率的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它背后有更复杂、更宽泛的社会内涵。

  失业问题就是由于经济增长速度直线下降,导致的宏观层面的突出矛盾,就是中国当前实体经济目前存在的最突出问题。针对这问题,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应做出调整。

  我认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结合并调整好其结合方式。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政策类型

  对利率的影响

  对消费的影响

  对投资的影响

  对GDP的影响财政政策(减少所得税)

  上升

  增加

  减少

  增加财政政策(增加政治开支,包括政治购买和转移支付)

  上升

  增加

  减少

  增加财政政策(投资津贴)

  上升

  增加

  增加

  增加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

  下降

  增加

  增加

  增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由上图来看,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图中E点,收入为y0,利益为r0,而充分就业的收入为y*。为克服萧条,达到充分就业,政府可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将IS右移,也可实行扩张

  性货币政策将LM右移。采用这两种政策虽都可以使收入达到y*,但会使利率大幅度上升或下降。如果既想使收入增加到y*,又不使利率变动,则可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使用的办法。如图中所示,为了将收入从y0提高到y*,可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使产出水平上升,但为了使利率不由于产出上升而上升,可相应地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使利率保持原有水平。这两种政策结合使用时对利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例如,上图中,IS和LM移动幅度相同,因而产出增加时利率也不变,若财政政策影响大于货币政策,IS右移距离超过LM右移距离,则利率就会上升。反之,则会下降。接下来这个表,给出了各种政策结合使用的效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政策混合

  产出

  利率1扩展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不确定

  上升2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减少

  不确定3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展性货币政策

  不确定

  下降4扩展性财政政策和扩展性货币政策

  增加

  不确定

  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目标,选择不同的政策组合。目前,我国经济处于通货膨胀又不太严重的情况,因此可用第三种组合,用紧缩性财政压缩总需求,又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免财政过度紧缩而引起衰退。

  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主要是:

  一、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从2008年下半年起明显下滑,到2009年第一季度下降到谷底,但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扭转了下滑趋势,开始逐季回升,走出了一个标准的V字形反转,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因为经济的回升主要是依靠政府实施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等政策发挥作用的结果,而社会投资意愿尚未明显跟进,居民消费后劲亦感不足,进一步扩大内需难度加大,而外需的萎缩和低迷状态又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二、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目前,总体上说,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我国已有近200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却很少。在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尚不到10%。由于我国出口产品大量是贴牌产品,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很低,导致利润大量流失。据统计,在我国出口的通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品中,外国公司获得授权的专利数占到90%以上。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我国总体上也缺乏核

  心技术和领军人才。与此同时,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而淘汰落后产能和兼并重组又面临就业压力大、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制约。不仅一些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而且一些新兴产业也出现重复建设倾向。

  三、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一方面,从劳动力供求总量看,一定时期内仍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很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也还很大。另一方面,在就业上又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供不应求的用工短缺情况。2010年新春伊始,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就出现了“用工荒”问题。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期调查,东部沿海地区有70%被调查的企业存在“用工荒”。这一来是因为经济回升向好,企业特别是沿海外贸企业的订单增多,因此用工需求旺盛,更需要具有一定经验和技能的熟练工、技术工;二来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对工作选择、生活待遇、未来前途等有了新要求。这就使得用工需求方与劳动供给方二者出现不匹配。

  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一来,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还很大;二来,农业科技推广等社会化服务的基层体系尚不健全,其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不足;三来,粮

  食连续6年实现增产,粮食生产基数不断提高,农业种养的比较效益又偏低,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亦较大,粮食持续增收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都在加大;四来,农村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还很滞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也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保护耕地问题、保障农民权益问题、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等。

  五、财政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国及时、果断地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一揽子计划,有效扩大了内需,很快扭转了经济增速明显下滑趋势。但与此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财政金融风险。2009年,货币信贷超常增长,人民币新增贷款高达9.6万亿元,同比多增4.7万亿元。这对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上涨和滞后的消费物价上涨产生了很大压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迅速发展,潜伏的财政信用风险不容忽视。

  六、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是我国社会矛盾凸显期。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任务还很艰巨。据新华网、人民网2010年“两会”前夕分别所做的民意调查显示,医疗卫生、教育公平、调控房价这“三难三贵”问题(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买房难、买房贵)仍被选入前十大热点问题,其中,特别是房价过快上涨问题从来没有像2010年这样备受关注。同时,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也被选为前十大热点问题,而且在新华网调查结果中还被列为榜首。调查认为,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居民并不是没有消费意愿,而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一些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消费能力不足。另外,户籍改革、养老保险、反贪反腐、司法公正、民主监督、网络问政等社会管理方面的问题也受到广大网民的高度关注而被选为前十大热点问题。

  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判断形势,决不能把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等同于经济运行的根本好转。要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努力化解矛盾,更加周密地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篇五: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

  浅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作者:张媛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7期

  张

  媛

  (西北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

  西安710069)

  摘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要求不仅是基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提高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还在于协调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区域、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考察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不但要关注其发展较高部分的水平,还要要看其发展较低部分的水平。只有注重不同地区、不同部分的协调,才能提高整体发展水平。要完成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我们要面对来自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各方面的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从理论上研究和把握这些问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全面;建设;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不平衡;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7-0103-0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要求不仅是基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提高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还在于协调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核心是强调“全面”,可以说这里的“全面”包着含两层意义:首先是指要让全国广大的人民群众都共同享有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特别是在物质上的改变提高。其次是指我们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过程中要注重从不同层面、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对发展作出全面的规划和实施,旨在统筹协调,让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一、从“建设”到“建成”的形势变化

  “小康社会”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邓小平提出的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整体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从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过十七大不断深入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和“建成”虽一字之差,却意义深远。

  上世纪末已确认我国已初步达到小康水平,但这种水平仍是偏低的、不完善和不全面的,只是刚进入小康社会的初级水平。特别是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而没有注重其他方面的利益,导致了社会其他层面发展的不平衡和滞后性。这突出表现在一些贫困的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广大山区,而区域间、社会成员阶层间由于发展不平衡也逐渐了出现了分配不公等一系列不协调的社会问题。所以在“建设”时期就是要摆脱大部分人还处在亟需要解决温饱问题的层面。

  当下更新“建设”为“建成”小康社会,这体现了我们党把过去的长远目标有计划地变成再过8年就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实践现实。从“建设”到“建成”说明我们党的目标在转变,一个“成”更体现着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我党在十八大后的建设目标是鲜明的:“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同时,报告中还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要求,指明在未来5年明确的历史方向,以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建设”是一个在实践中进展的过程,“建成”是一个要将实践变成现实的成果。特别是经过不断的奋斗,我国将逐步实现这一目标。虽然我国人民目前解决了温饱问题从而实现了总体小康,但是要完成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历史迈进,我们还将要面对来自新形势下在发展中社会各方面的亟待解决和新出现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这也将成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二、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表现及重要性

  当前地区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逐渐凸显出来。据《理论热点面对面》统计,我国当前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不光体现在经济方面,还体现在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其一表现在城乡间的发展差距大,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突破万元;其二表现在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明显,地区间收入差距特别是东西部差距扩大,西部地区占全国比重的94.1%;其三表现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上,教育、卫生和医疗资源配比上的不平均;其四表现在社会事业特别是教育资源、医疗服务和公共设置等方面的发展滞后。

  总体来说,考察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不但要关注其发展较高部分的水平,而且还要看其发展较低部分的水平。因此就当下我国发展不平衡所表现出来的问题看,主要体现出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理论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循环渐进上升的过程,没有绝对的平衡而是绝对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平衡存在。而不平衡在一定意义和程度上是有利于经济社会保持其内在活力的存在,竞争和优胜劣汰的规则有利于打破平均主义,有利于市场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但同时也应注意到,不平衡的长期存在必然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不容忽视的危害。

  一方面,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体地位的当下,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经济方面的发展不平衡,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尤其当城乡经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而居民消费增长缓慢,会严重制约社会消费需求总量的增加,阻碍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生产要素的有力流动,从而拖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造成恶性循环。另外,当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但会加剧地区间的利益竞争,还会出现以区域保护为由的贸易壁垒或不正常的贸易保护和市场分割,造成区域间经济、贸易的摩擦,直接导致利益冲突的增多,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精神,进而降低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同时这种经济的不平衡还会直接和间接地造成人才资源的偏向性流动,更造成了中西部资源的严重缺失,也从整体上阻碍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另一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也会对社会成员的心理、情绪和行为等造成影响,影响社会和谐和稳定。发展的不平衡在社会及社会结构上会表现为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平和分配不公,使社会各阶层所占有的生产要素、资金资源、基础设施等出现严重差异。这种客观物质实质表现的差距过大,会引起社会成员间敌对情绪的滋长,出现沟通和调配的障碍,削弱社会的核心凝聚力,加剧社会矛盾的激化。尤其是近年来由于社会阶层间出现的仇富心理而引发的社会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增多,这都与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成员间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影响着社会发展,如果这一问题不能被妥善处理,将会诱发更严重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甚至引发整个社会的动荡和国家的分裂。

  三、引起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发展的不平衡是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这一概念当下主要指的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社会资源的分配、经济的增长、政策法规的制定等影响造成的不协调发展关系和出现造成社会不和谐结果的影响因素,从而导致整体发展的不健康和不可持续的现象。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平衡的问题基本会始终存在,但在不同发展阶段会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

  而我们需要全面而具体地应对每个阶段或每个时期的由于不平衡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如今造成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除了自然原因和历史原因造成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扩大以外,主要还有政策和体制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在计划经济时代需要为工业化发展积累资金,政策性地压低能源原材料产品和农产品的价格,以农业补给工业,这给以农业和工业资源为主要产业的中西部造成了经济滞后的长远的影响。其次,在改革开放期间根据国家现实的建设实践情况,实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首先促进东部沿海的发展,实施沿海贸易等开放政策,无论是政策、资金投资都向这些地区倾斜,虽然在当时带动了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但也为后来东西部发展差距扩大埋下了种子。

  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对策

  应对国家尤其是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首先在政策上作了调整和长期部署,先后制定了西部开发战略、振兴东北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战略,逐渐重视并加大了对中西部发展的各项扶持,从整体上初步实现了发展的总体性战略。虽然在政策倾斜、资金投入、资源配备上所有增加,但依然在很多方面落后于东部地区,仍需要国家从经济、政策等方面给予关注。另外,对于薄弱和建设匮乏的农村,依旧要重点关注“三农”问题,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之路。要着手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就要看到这将是一个长远的过程,需要长期和短期目标相结合,立足当前实践,准确定位,高瞻远瞩,合理规划发展方向。

  推进和完善整体发展战略。继续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筹规划,协调各项机制。坚持加大对西部开发的投入,不仅是资金和资源上,还要在人才和技术上强化和支持,正确引导开发中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健全资源保障的长效机制,推动经济社会的内在发展动力。在城镇化问题上,立足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间的互动协调,发挥城市资源向农村辐射的作用,积极引导优秀人才向农村回流。

  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政策是发展营造积极环境的根本保障,在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引导城乡间、区域间的合作互补关系。其次要根据发展的实践情况,区分不同发展阶段,明确不同发展主体的发展要求,优化发展格局,细化发展重点,突出解决发展难点。在进一步推进发展的配套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深化、细化具体项目保障和补偿制度,从社会事业、公共基础设施、公共卫生服务等多方面缩小发展差距。

  针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乡镇实行特殊发展建设策略。加大财政扶持投入,促进如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体制的转变,改善这些地区的发展观念,引导合理有效的长期自我发展能力。鼓励优质资源、技术和人才去这些欠发达地区进行支援,重塑落后地区群众的生产观念,改进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在农村地区继续促进新农村建设,以“三农”为根本立足点,以城市工业反哺农业,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和产业结构布局,健全惠农机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公共服务与城市均等化,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推进教育、卫生等社会保障公共事业建设。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方面,还表现在基本社会公共事业发面。从科技水平、教育水平、文化事业、卫生医疗条件到社会基本保障的各个方面,都体现着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差距性,因而提出整体统筹发展的概念就包括要改善这些方面的情况。对于基础公共服务和设施的改善除了要从财政上给予扶持外,还要转变当地政府的执政能力,提高政府间合作协调能力和解决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应对能力。建立健全沟通、开放和融合的机制,在公共社会事业上秉持以民为本、为民所想的方针,解决人民最迫切最关注的各方面问题。

  参考文献:

  〔1〕***.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人民日报,2010-2-4.

  〔2〕崔功豪.区域分析与规划[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学习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王文江)

篇六: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

  政治社会论文http://www.lunwenstudy.com/zzshehui/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相当严重。这种不平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自然原因,还有发展过程中策略选择的人为原因。当前,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发达,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三农”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给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问题十分明显,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及文化诉求与现实社会生产发展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这个“发展很不平衡”(十六大报告)已经成为导致当前主要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的基本问题。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中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差异较大,先天的差异导致在适应改革和把握发展机遇能力方面的巨大差异,随着优势地方经济的迅速起飞,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呈“马太效应”式的急速放大。有些地方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而另一些地方则连农业社会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都没有解决。在中国社会我们几乎能够同时看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三种形态并存的奇特的历史景观。据统计,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之多,其中江苏省为21,500亿元,山东省为22,000亿元,广东省为25,000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年全国主要城市白领工资标准显示:全国共分七档。除了位居第一档的香港和澳门不具有可比性外,第二档的上海(5,350元/月)、深圳(5,280元/月)、温州(5,020元/月)、北京5,000元/月),要比第七档的兰州(1,500元/月)、银川(1,100元/月)、西宁(1,000元/月)高出3-4倍。这组数字清晰地反映出当前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这还仅仅是省会级城市的比较,如果向下延伸,差距将会更大。

  第二,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目前,在我国经济布局上,各类经济要素迅速向城市集聚,特别是向沿海大城市集中,这是市场配置资源在经济布局上的客观反映。点和面的发展不平衡,已使城乡差距成为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核心问题。199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2倍,1995年是2.7倍,③2002年扩大到3.1倍,2007年是3.3倍。

  此外,城乡差距的另一个表现是区域的不平衡性,总体看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比较迟缓的。2002年,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是3.66倍⑤,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表现在收入差距上,消费及生活质量差距也在扩大,广大农村的公共卫生条件、教育整体水平薄弱的问题十分突出。城乡差距迅速扩大,是造成“三农问题”长期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

  第三,公民收入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中国人创造了连续二十几年经济高速增长的世界奇迹,但人们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也是不争的事实。当今中国,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将近50%,收入最低的10%的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仅为1%左右,80%中等收入的家庭占据了财产总额的另一半。在城镇居民财产中,金融资产呈现迅速向高收入家庭集中的趋势,在20万亿元的国内金融资产中,80%为占总人口30%左右的城市居民所拥有,其中近一半又被只占城市人口20%的少数高收入阶层所占有。也就是说,占总人口6%的人占有了将近40%的金融资产。

  据新华网报道,中国平安保险公司3名董事及高管2007年的税前薪酬都超过了4,000万元,其中董事长马明哲税前报酬为6,616.1万元,折合每天收入18.12万元。一个国有(控股)公司高管一天的收入足够一个普通农民挣一辈子,这种巨大的差距让人不禁唏嘘。

  目前我国人均纯收入低于785元的绝对贫困人口还有1,479万;人均纯收入在786-1,067元的低收入贫困人口还有2,841万。另有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接续产业,经济增长乏力,下岗失业人员迅速增加,很多城市有将近1/3的职工处于失业状态。这些问题既影响到当前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也给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的长期目标带来了困难。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一种平衡与不平衡的互动状态下进行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实现平学术堂提供各专业论文范文参考,所有论文资料完全免费欣赏,在这里您将会找到您想要寻找的论文资料。

  政治社会论文http://www.lunwenstudy.com/zzshehui/衡的条件非常复杂。客观地说,这种不平衡是后发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巴西,由于地区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形成了“发达的巴西”和“落后的巴西”两个迥异的世界;在墨西哥,联邦区、哈利斯科州和新莱昂州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支柱地位,相应的,其他地区的经济显得无足轻重。在阿根廷,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中心的潘帕斯地区的发展一支独秀,其他省份则长期被排除在增长的繁荣之外。这些例子说明差别的存在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因此中国出现一些类似的问题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关键问题是差别是否已经超出必要的限度。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即便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也应该尽可能让所有社会成员共享社会财富,而不是走向两极分化和对立。

  差别性社会安排的合理性可以肯定地说,人类迄今为止还没有经历过一个完全没有差别的社会。差别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但是,解释差别并不比差别问题的产生更简单。例如,面对一个身患残疾导致工作能力受到一定影响的工人,企业该不该给他一份工作?在哲学家眼里,答案是肯定的;但经济学家却不这么看,因为无论哪个企业雇佣了他都会承担效率的损失。显然,哲学是从人道的角度考虑问题,经济学则是从效率的角度考虑问题,出发点不同结论也完全不同。即便都从人道的角度考虑问题,还有一个人道尺度不同的问题。还是这个例子,企业可以给他一个工作的机会,接下来给他怎样的报酬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如果依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就要比其他劳动能力正常的工人少一些;如果按照人人平等或者根据努力程度而不是工作实绩来分配,就应该给他与所有工人一样的报酬。无论采用哪一种原则,都会有支持和反对的声音。由此看出,差别性社会安排是否合理几乎是一个无法根本说清的问题。我们只能选取一个角度,即根据具体的需要来判断,也就是简化问题,否则必将陷入无休无止的争论当中。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必然性的。黑格尔说过,“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作为既成事实的差别性的社会安排显然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我们这里就是选取现实需要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的,看一看差别性的社会安排将以怎样的理由为自己辩护。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是通过社会合作这种整体形式实现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的。这样,任何人的存在都不再只有个体的、主观的维度,还要有社会的、客观的维度。无论个人自由也好,还是人道原则也好,都不能损害人类通过合作获得的社会发展的能力。换句话说,人类需要建立怎样的交往方式从根本上说要以是否适合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现实需要来确定。差别性社会安排就是这种在人类既有历史上能够起到促进社会发展作用的有效的人类交往方式。

  学术堂提供各专业论文范文参考,所有论文资料完全免费欣赏,在这里您将会找到您想要寻找的论文资料。

篇七: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

  摘要: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许多地区日益凸显出来。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突出社会问题,成为理论和实践工作中的热门和焦点问题。本文从各地区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以及造成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开始从注重公平转向注重效率,在东部沿海地区基础好、投资效益高的情况下,实行了向东部倾斜的区域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高涨和新的经济增长源的形成。然而,与之相伴随的区域差距的日益显现,这违背了我国和谐发展战略。本文对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全国各地上半年GDP增幅普遍好于预期,显示了中国经济发展平稳、较快、良好的运行态势。但各地增减不一的GDP数字,也暴露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什么叫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多种经济形式为补充的经济制度。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另一部分人共同走向共同富裕,这是一个不短的过程,需要全国人的共同努力。

  而在地区分布上,地区资源分布不平衡。有些地方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产品富饶,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快一些;反之亦反之。这就叫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和原因: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只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在历史中由于自然、政治和社会因素的积累,逐步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是非常明显。可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首先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实行东部优先发展,然后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方针,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其有利的地理和社会因素,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区域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成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经济腾飞的引擎。这样,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就显现出来,并且不断扩大。西部要想赶超东部,关键在于努力发现自身优势,采用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东部地区以及国际分工,并根据经济增长条件适时推动产业升级,才能实现赶超,并取得比较好的经济发展效果。

  2、地区经济结构差异。如第三产业的比重。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工业中主要采掘业、原材料工业为主,长期以来扮演着东部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角色,而加工工业基础薄弱,产品附加值低,增值能力弱,致使资源优势难以转化和经济优势。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致使中西部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缓慢,区域内的工业化程度偏低。较低的工业化程度难以形成中心城市向周边产业扩散的生产要亲传递网络,与周边地区经济联系比较松散,辐射能力较差。而东部地区不仅产业结构相对合理,而且工业化程度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这种差异使中西部丧失的大量附加值流向东部地区。这是区域经济结构的不同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部地区要强调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商业和金融性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在中部地区要强调第二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发展,在西部地区要强调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与生态环境保护、旅游、文化和科技,以及军事相关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3、人民生活水平差异。由于人民的收入、消费观的不同,我国各地区人民的消费水平也有较大的差异。西部地区拥有最高的消费率,而东部地区的消费率最低,各地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相应的有强有弱。中部地区消费需求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

  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有:

  1、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开发建设程度的不同导致经济发展不均衡。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丰富,向有“地大物博”之说。但是其分布很不平衡,尤其以水、能源和矿产资源更为突出。中国水资源的分布,南方多,北方少。能源方面,煤炭探明储量将近80%分布于中国北方,10%在西南地区,而江南8省只占很少一部分。

  2、工业基础以及技术条件的差异导致发展不平衡。工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部地区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发展落后,大型工业企业很少,规模较小,所以经济发展比较滞后,而一些沿海地区,开放时间早,引入外资较多,科技投入较多,科研开发能力较强,工业基础好,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机制具有使要素价格和要素收益均等化的作用,当发达地区的水、土地、劳动、能源、环境及其他资源价格上涨、收益下降时,资金必然流向这些要素

  价格较低的欠发达地区,从而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我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要素价格还没有充分反映其稀缺程度,特别是多数发达地区对土地费用等要素价格进行补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金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由于户籍、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不能充分地在地区间自由流动,难以形成区域间合理的竞争关系,发达地区利用了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但没有付出应有的社保、教育等成本。资源价格偏低,既造成对资源的过度需求和浪费,又误导一些地区盲目发展高耗能、资源性产品。

  3、生态建设以及市场化运作程度等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生态建设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市场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市场化进程是不平衡的,不用的领域和地区的市场化成都有很大的差别,东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较快,而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较慢。

  4、经济发展政策导致发展不均衡。

  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尚不健全。实施区域管理和区域规划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各类规划之间如区域规划、行业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缺乏法律支撑下的协调机制,因此造成“规划规划、墙上挂挂”,区域规划的内容在实际管理中无法落到实处。区域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出多门,机构职能交叉重叠,资金多头分散,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和稳定的资金渠道。

  5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的不均衡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进入“基本适应型”;中部地区属于“随后—跟进型”;西部地区则处于滞后状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结论及政策建议

  首先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到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经济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控制,甚至不断扩大,将会造成发达地区的资源过度集中,人口过度密集,地区负担加重,而对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人力、技术、资金等区域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流向了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无从保障,会导致长期增长缓慢甚至衰退。因此政府应当重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出面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既保证宏观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又使区域经济能够协

  调共同发展。

  第一,在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本投资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创造区域间趋同的条件,达到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预期效果。所以,从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政策角度看,首先应该把钱投在教育等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领域。

  第二,开放程度的差异,也是造成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越是开放的经济,市场机制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明显,资源配置的效率也越高。加快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步伐,也是促进其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杠杆。但开放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生的制度决定的,因此要实现地区间经济增长的趋同,首先要做到政策的趋同。

  第三,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法规政策规范市场秩序,确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整体发展方向,改善投资环境,推进体制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政府还可以运用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调控宏观经济活动,在财政和金融领域,集中财力物力,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增长潜力较大地区的投资。通过转移支付制度,政府投资,税收优惠等国家收入、支出体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篇八: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

  浅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许多地区日益凸显出来。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突出社会问题,成为理论和实践工作中的热门和焦点问题。本文从各地区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以及造成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开始从注重公平转向注重效率,在东部沿海地区基础好、投资效益高的情况下,实行了向东部倾斜的区域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高涨和新的经济增长源的形成.然而,与之相伴随的区域差距的日益显现,这违背了我国和谐发展战略。本文对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全国各地上半年GDP增幅普遍好于预期,显示了中国经济发展平稳、较快、良好的运行态势.但各地增减不一的GDP数字,也暴露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什么叫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多种经济形式为补充的经济制度。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另一部分人共同走向共同富裕,这是一个不短的过程,需要全国人的共同努力。

  而在地区分布上,地区资源分布不平衡。有些地方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产品富饶,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快一些;反之亦反之。这就叫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和原因: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只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在历史中由于自然、政治和社会因素的积累,逐步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是非常明显。可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首先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实行东部优先发展,然后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方针,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其有利的地理和社会因素,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区域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成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经济腾飞的引擎.这样,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就显现出来,并且不断扩大。西部要想赶超东部,关键在于努力发现自身优势,采用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东部地区以及国际分工,并根据经济增长条件适时推动产业升级,才能实现赶超,并取得

  比较好的经济发展效果.2、地区经济结构差异。如第三产业的比重.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工业中主要采掘业、原材料工业为主,长期以来扮演着东部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角色,而加工工业基础薄弱,产品附加值低,增值能力弱,致使资源优势难以转化和经济优势。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致使中西部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缓慢,区域内的工业化程度偏低。较低的工业化程度难以形成中心城市向周边产业扩散的生产要亲传递网络,与周边地区经济联系比较松散,辐射能力较差。而东部地区不仅产业结构相对合理,而且工业化程度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这种差异使中西部丧失的大量附加值流向东部地区。这是区域经济结构的不同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部地区要强调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商业和金融性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在中部地区要强调第二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发展,在西部地区要强调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与生态环境保护、旅游、文化和科技,以及军事相关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3、人民生活水平差异。由于人民的收入、消费观的不同,我国各地区人民的消费水平也有较大的差异。西部地区拥有最高的消费率,而东部地区的消费率最低,各地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相应的有强有弱。中部地区消费需求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

  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有:

  1、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开发建设程度的不同导致经济发展不均衡。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丰富,向有“地大物博"之说。但是其分布很不平衡,尤其以水、能源和矿产资源更为突出.中国水资源的分布,南方多,北方少。能源方面,煤炭探明储量将近80%分布于中国北方,10%在西南地区,而江南8省只占很少一部分。

  2、工业基础以及技术条件的差异导致发展不平衡。工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部地区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发展落后,大型工业企业很少,规模较小,所以经济发展比较滞后,而一些沿海地区,开放时间早,引入外资较多,科技投入较多,科研开发能力较强,工业基础好,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机制具有使要素价格和要素收益均等化的作用,当发达地区的水、土地、劳动、能源、环境及其他资源价格上涨、收益下降时,资金必然流向这些要素价格

  较低的欠发达地区,从而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我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要素价格还没有充分反映其稀缺程度,特别是多数发达地区对土地费用等要素价格进行补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金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由于户籍、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不能充分地在地区间自由流动,难以形成区域间合理的竞争关系,发达地区利用了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但没有付出应有的社保、教育等成本.资源价格偏低,既造成对资源的过度需求和浪费,又误导一些地区盲目发展高耗能、资源性产品。

  3、生态建设以及市场化运作程度等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生态建设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市场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市场化进程是不平衡的,不用的领域和地区的市场化成都有很大的差别,东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较快,而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较慢.4、经济发展政策导致发展不均衡。

  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尚不健全。实施区域管理和区域规划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各类规划之间如区域规划、行业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缺乏法律支撑下的协调机制,因此造成“规划规划、墙上挂挂”,区域规划的内容在实际管理中无法落到实处。区域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出多门,机构职能交叉重叠,资金多头分散,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和稳定的资金渠道。

  5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的不均衡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进入“基本适应型”;中部地区属于“随后—跟进型”;西部地区则处于滞后状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结论及政策建议

  首先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到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经济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控制,甚至不断扩大,将会造成发达地区的资源过度集中,人口过度密集,地区负担加重,而对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人力、技术、资金等区域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流向了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无从保障,会导致长期增长缓慢甚至衰退。因此政府应当重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出面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既保证宏观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又使区域经济能够协

  调共同发展。

  第一,在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本投资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创造区域间趋同的条件,达到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预期效果。所以,从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政策角度看,首先应该把钱投在教育等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领域。

  第二,开放程度的差异,也是造成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越是开放的经济,市场机制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明显,资源配置的效率也越高.加快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步伐,也是促进其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杠杆.但开放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生的制度决定的,因此要实现地区间经济增长的趋同,首先要做到政策的趋同。

  第三,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法规政策规范市场秩序,确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整体发展方向,改善投资环境,推进体制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政府还可以运用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调控宏观经济活动,在财政和金融领域,集中财力物力,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增长潜力较大地区的投资。通过转移支付制度,政府投资,税收优惠等国家收入、支出体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篇九: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潜在问题分析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水平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攀升,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加速,令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焦点。但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经济出现过热现象,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资源浪费和失业问题。本文基于对中国经济的现状概述和潜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了探讨,也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做出了初步的讨论。

  关键词:经济过热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发展不平衡

  中国经济的发展虽取得了世界的瞩目,在各个经济领域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但毕竟我国的国情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中国的综合经济发展还需承受诸多的考验,在探索的过程中求发展。回顾近年来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我国在经济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找出根本原因所在,怎样更好的规划新的发展蓝图,都是需要重点研究和仔细思考的问题。

  中国经济是否存在过热问题

  不可否认,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在保持高增长高速度发展的同时,是否在某些领域也出现了过热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国内经济学家们已经开始展开研讨,但可以初步肯定的是,现今中国经济运行的总体上还是正常的,只是在部分行业已局部产生过热的情况。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的增长方面也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五年计划接连完成的基础上,国家经济财政状况明显好转,配合积极合理的财政政策,和与国际接轨且有中国特色的金融货币政策,令中国的经济水平持续上扬。但在中国的金融产业不断扩大和投资规模增长加速的背景下,部分市场确实也出现了因投机行为和泡沫性的炒作而产生的经济过热虚假繁荣的现象。对世界而言,中国新开放的金融投资领域是人们投资的热土,国内外炒作基金的进入,加上国内不少投机商刻意的非法经营,也造成了金融市场诸多不稳定情况的产生。如房地产业,证券和衍生金融产品价格的过度高涨,都为后期金融问题的产生埋下了伏笔。对于个别领域及方面出现过热的现象,政府也已按照实际的情况,配以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了严格的规划,预计过热问题也只是出现在局部而已,总体不会对中国整体的综合经济面形成负面的效果,中国经济过热问题已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

  在制定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之后,在经济发展水平向前推进的同时,也产生了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化和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有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城市与农村发展差异化严重,在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所统计到的数字显示,中国的农业从业者的收入增幅一直在下降,粮食产品价格下降,即使收成增产了,但收入却不见增加,地方政府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农业的关注。除了农村经济发展失衡外,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问题的深化,造成的社会分配不公平现象的剧增,也令社会当中不稳定的因素有所增加。

  有资料显示,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绝对量之比在20世纪80年代为较低的1.8∶1,到2001年上升为2.9∶1,而到了2002年已经上升至3.1∶1。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地区差异化程度快步发展,而中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日益下降,在1997年为4.6%,1998年的增幅水平为4.3%,在1999年降至2.1%,而在2003年上半年农民人均收入1158元,同比增长2.5%,增速下降了3.4个百分点。

  除了农村经济问题之外,中国各地区的人群收入差距也正有扩大愈演愈烈之势。广东沿海地区由于开放得比较早,经济发展基础较西部偏远地区较好,近几十年来更依赖国家的优惠经济政策,人们的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内地多数城市。特别是靠近港澳台地区的城市,其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更是优于内陆居民。而一些传统的经济发达城市,如上海的平均居民的消费力也高出内陆西部地区的居民指标。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人们的生活消费差异问题已成为事实摆在人们面前,为了改变这类经济现象,国家已有步骤有选择的出台了对内陆欠发达城市实行优惠政策的措施,积极努力的缩小中西部间的经济差异,鼓励人们向西部城市就业发展,支援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在中国政府已注意到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性与严重性后,及时采取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方案。在税收方面,对低收入者减税和补贴,对高收入者适当增加税负,坚定不移的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等,都是国家针对贫富差异和地区经济差异问题所制定的政策举措,其最终的主旨在于平衡国内经济的发展,杜绝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劳动者就业与失业问题

  中国是个经济大国,同时也是人口大国,怎样运用有限的资源,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解决人口就业,安置下岗职工组织再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中国政府及经济学家的一个重要难题。作为拥有世界人口数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劳动人口基数大、素质偏低,前期中国通过提供廉价劳动力和进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吸引了国外投资者到中国办厂进行低技术的加工产业,从而带动国内劳动力的就业和资金在国内的投资。然而中国每年能提供给劳动者的就业机会,远远满足不了庞大的劳动者的需求,而目前国家已出台新的劳动法,已经有逐渐转移劳

  动密集型产业的初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减少也将令更多的劳动者下岗,失去工作机会。中国新的经济政策基本方向,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高技术含量产业,虽然转型带来了失业问题,但这是每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但每年能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也正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求职者供过于求的现象也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在处理就业和失业的问题上,首先中国政府需要在保持经济继续向前推进的基础上,在缓和社会矛盾的出发点上,应做出较为合乎情理的安排及调整。每年新成长的劳动力和适合劳动年龄的人口总数一直在增长。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于庞大,劳动力总量还会逐年继续增多。找不到工作或者被企业裁员的下岗者人群总数的膨胀,令社会存在不和谐的隐患。失业者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下岗者面临无生活保障的危险,就业失业问题如果没法根本解决,那么这将成为日后制约中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弊端。当今中国已是经济大国,而且正处于产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阶段,国内和谐社会的保持,将为中国提供一个安定的内部环境。在全球一体化步伐加快、经济金融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的进程加快的局势下,员工的下岗及就业问题的激化是不可回避的现象。中国城市劳动者就业率不足的同时,还面对着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的问题。一方面是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在逐渐减少,另一方面是劳动力资源不断增加。依照现在中国经济的转型模式,今后经济增长对国内就业的拉动作用还会继续降低,因而中国政府也正日益注重就业和失业安置的问题,强调在保持经济建设不间断的前提下,努力把就业等问题妥善解决。从近况来看,国内就业市场找不到工作的难题虽还存在,但形势也较往年有所改善,对经济的发展暂时来说没有起到什么明显的负面影响。

  资源的运用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资源与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中国虽拥有丰富的资源,矿产也居世界前列,但回顾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代价,不难发现在社会经济和国民生活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接踵而来。长期以来,中国模式的经济发展,都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高度消耗为代价的,地大物博的中国,即使拥有广阔的国土和相对较多的自然资源,但我国其实国土地形复杂,资源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也较为缺乏,加上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过程中浪费现象普遍,因而在资源的运用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中国政府也是十分重视的。经济发展迅速必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在经济起飞比较晚,生产和消费方式落后的中国,经济复苏发展的初始阶段必将对自然资源进行严重的破坏。在回顾中国取得辉煌的经济发展的同时,过度开发水资源、破坏自然植被和乱垦滥伐等现象,贯穿着整个中国企业和产业的发展过程,自然环境已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矿产和原油资源也被大量开采使用,中国经济发展的代价确实很大。另外,中国各省市的许多部门及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都较低,经济增长方式都显得比较粗放,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大,而利用效率却很低,从而导致污染排放严重,带来的社会和经济的损失也十分大。

  所以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一时间里,也应高度重视资源环境问题,制定切合实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扶持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列为基本国策。而在具体实施上,要有计划的对国土资源进行开发,保护和节约并重,并培养企业树立起环保的生产管理理念,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排放废弃物的管理方面要加大监管力度,制定相应的保护环境监督企业生产的法律法规,来实现绿色生产的发展模式。

  未来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

  在力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对未来中国模式的经济所可能产生的问题,也需要进行前瞻性的预测,提早制定应对措施,来为中国未来经济的再度走强奠定基础。在就业问题解决上,要努力扩大社会上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在保证社会和谐进步、力保居民生活得到有效改善的先决条件下,改革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医疗制度改革,做好社会民心的稳定工作,推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全面发展。在保持出口增长、对外贸易稳定的局面下,着重优化国内投资环境,推行适合中国国情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措施来刺激国内经济的增长,扩大内需。

  其它相关问题上,对农业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只有建设好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农民获得了稳定的收入,才能确保农业的振兴和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前进。在推动经济转型方面,国家仍会长期坚持以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的振兴产业战略,在培养新型产业的同时,对传统产业和企业进行改造,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路线,加强区域经济化进程的协调发展。在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问题的补充上,国家需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出台新的财政政策,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发挥财政政策在收入再分配上的功能,通过调节过高收入和取缔非法收入的方式,来确保保障最低收入,进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因此,国家银行及金融监管部门将力促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发展货币市场,借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进而促成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的货币政策。最后,大力主张科教兴国的策略,培养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所需要的人才,优化教育产业,发挥科学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培育优秀员工进厂下乡,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结论

  综上,改革是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中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快速增长期,中国

  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已经十分丰硕,但中国经济体制中仍存在一些深层次弊端需要改变。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中国政府仍需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来推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政府需通过实施宏观的经济政策来加大对经济的调控能力。近几十年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中国经济的神话,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遗留下很多未解决的问题,而在未来也将遇到越来越多新的经济问题。为了令中国的经济在未来不至于停滞发展,中国政府应该在经济法律和制度上,推进改革,提高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解决存在于一些经济领域的潜在问题,消除各个领域和各地区之间的市场化程度严重不平衡的隐患,在新政策的调整和配合下,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力保中国在世界的经济竞争中处于领先水平。

  参考文献:

  1.高希均,林祖嘉.经济学的世界(上下版).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

  2.格里约翰逊,凯万斯科尔斯.战略管理.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3.StephenPRobbins,MaryCoulter.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尤建新,陈守明,林正平.高级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十: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

  近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作者:陈亮

  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20年第27期

  城市化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缩影,中国近代以来的城市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从传统的乡村社会到现代的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一系列深刻变化。本文将简要梳理近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并分析其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以期高中学生能对城市化有一个较系统的认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一、影响中国近代城市化的主要因素

  城市化主要表现是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的扩大,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走向城市。从世界历史发展来看,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是工业革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是伴随着工业革命开始的,到185年前后,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百分之五十的国家,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紧随其后。

  中国古代城市化进程比较缓慢,明清时期,随着东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一些新兴的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但这不是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化。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开启,与西方的侵略鸦片战争密切相关。鸦片战争后,西方通过不平等条约,打开中国大门,中国沿海、沿江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苏州、杭州、重庆等成为通商口岸,自然经济加速解体,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随之发展起来。一方面大量破产的农民涌向城市寻求生计,另一方面城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并发展壮大。

  从世界主要国家城市化发展进程来看,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因为城市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必然导致人口的聚集和用地规模的扩大,同时,城市人口的聚集又为城市中劳动者分工、合作提供了便利,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可见,城市化的过程也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者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由于近代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受三座大山的压制而得不到独立发展,制约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规模和水平有限。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受历史和战争等因素影响,我国的经济基礎薄弱,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受到影响。改革开放后,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并取得长足发展。

  二、中国近代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一是大大改善了市民居住条件,也改善了生活服务。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市民居住条件大大改善,建筑技术的革新也使住宅发生重大变化,城市规划在西方影响下也发展起来。城市化

篇十一: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

 针对中国目前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问:我国目前的城乡差距有多大?

  张正河:在我的学术活动和旅游中,接触过很多来自国外的专家和游客,第一种情况是初次来中国,看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他们的评价是,中国拥有现代化的城市、豪华的宾馆、完善的基础设施、较高的生活水平,是一个发达国家,旧金山、洛杉矶、东京、伦敦、巴黎也不过如此。第二种情况是看了河南、山西、陕西、新疆及东北,吃住在县城。在他们眼里,中国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第三种情况是在中国工作时间较长,对农村有较深认识,去过诸如甘肃、贵州、青海、内蒙古等地的农村,在乡镇、村庄体验一段时间。他们认识到,中国是一个还很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评价差异?是因为他们所体验的地方不同。由此可见,中国城乡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需关注差距进一步扩大

  问:从理论上该如何看待我国的城乡差距问题呢?

  张正河:增长极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表明,在某一时段内,特别是工业化阶段,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共同存在的现象。按照经济理论,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总是先逐步扩大,然后缩小的。但如果这种差距过大,就不可避免地带来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矛盾。美国经历了70年的努力,工农收入才趋向平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基本处于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态势,这种不均衡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目前,我国人均GDP接近2000美元,接近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情况下,城乡非均衡发展还继续惯性推进,城乡之间的差距以及农村内部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就应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并着手解决。

  中国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目前城乡差距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更有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应给予高度重视。

  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问:差距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张正河: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近年来,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的情况下,城乡收入比例也还维持在3.21∶1,如果把城市居民收入中一些非货币因素,如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福利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能更高。

  二是城乡教育差距。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更重要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

  三是城乡医疗差距。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10%多,8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近几年,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四是城乡消费差距。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生活资料的质量低,假冒伪劣横行。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整整落后10年。

  五是就业差距。城市劳动人口的登记失业率为5%,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没有人计算得出,抛开进城务工的1.3亿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4亿劳动力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

  六是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由于我国城乡之间以及城乡内部在制度、市场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分割问题,在城市内被认定为的公共产品,可能在农村就不再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公共产品”具有了排他性,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以将其看作是个人收入。我国城乡收入中对这部分个人收入都不同程度上存在低估计的问题,城市较农村的低估计更大。

  一般城镇居民的个人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此以外,还要有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城乡收入差距将会更大。

  政策措施须有战略眼光

  问:该如何促使城乡协调发展?

  张正河:各种机会平等比收入平等更重要,收入不平等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而以起点和过程不公平为标志的机会不平等,却折射出中国50多年来公共政策选择上的偏差。

  从2006年开始,国家用30—50年,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差距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会在一年两年内缩小。想在这个问题上取得根本的成效,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发展必须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希望政策具有连续性,如改变城乡之间的逆向再分配,减免农业税和各项杂费,逐步取消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限制条件等,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农村最低

  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时,通过加强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就业能力等,这些都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1中国:

  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

  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后,25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

  世界瞩目的经济成就,从1980-2000年,年均GDP增长速度达到9.8%,1995年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2003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

  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的人均经济总量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中国从低收入国家

  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

  但是,在经济增长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把单纯的经济增长,特别是GD

  P增长作为发展的核心,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重视不够的现象,出现了城乡

  差距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脱节、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社

  会问题。

  中国政府对于经济增长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高度重视。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

  政府又制定了快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方针,特别是制定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注意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协调问题,开始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中国的“十五”计划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2003年召开的中国共

  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强调

  在发展中必须注意“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本报告主要阐述近年来中国在发

  展中所出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例如贫富差距、失业上升、教育发展、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以及城市社会矛盾等问题,并介绍中国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实

  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

  (一)

  贫富差距问题

  改革二十多年来,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随着收入渠道多元化,收入格局多样化以及改革的过程中对利益格局重新调整,贫富

  差距不断拉大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经济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

  从基尼系数反映的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之前,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78年

  城乡合计基尼系数为0.2强,从来没有超过0.31的水平;从1992年到19

  9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从0.376上升到0.403。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

  基尼系数上升速度过快,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1988年为0.382,根

  据本课题组的数据,1994年为0.434,1996-1997年为0.457

  7。到2003年,本课题组根据多项抽样调查的数据,按照保守的估计,认为中国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不低于0.5的水平,这应该是不为过的,从趋势上看,还在进一步上升。而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资料: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基尼

  系数最高的10个国家是塞拉利昂0.629,巴西0.601,危地马拉0.59

  6,南非0.593,巴拉圭0.591,哥伦比亚0.572,巴拿马0.571,津巴布韦0.568,智利0.565,几内亚比绍0.562。从基尼系数看,2中国已经快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从财富分布的情况来看,高中低收入户的比例呈金字塔形,差距也有放大的趋势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从1992年到1998年,中国最低和最高的20%居民的

  收入份额分别从6.2%和43.9%变为5.9%和46.6%。1998年,最

  低和最高的10%居民的收入份额为2.4%和30.4%,后者是前者的12.7

  倍。从当前家庭财产总额的差距来看,最高的达到158.1万元以上,相当于户均

  财产22.8万元的近7倍。而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城乡高收入户占总

  户数的2%,中低收入户占18%,低收入户占80%。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资料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国内10%最富人口占总收入比例最大的10个国家是

  巴西47.9%,哥伦比亚46.9%,津巴布韦46.9%

  危地马拉46.6%,巴拉圭46.6%

  智利46.1%,南非45.9%,巴拿马43.8%,塞拉

  利昂43.6%,莱索托43.4%。而当时中国为35.68%,美国为26.1

  %。

  (二)贫困阶层问题

  贫困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很大

  的成绩,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2000年的3000

  万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全球贫困大幅度减

  少在许多方面归因于中国经济神奇的增长,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贫困人口减少1

  .5亿,如果没有中国的贡献,世界贫困人口反而会增加2000多万人。

  但是,中国的贫困问题面临农村与城市的双重挑战。根据2000-2001年

  亚洲发展银行组织的“中国城市贫困问题”课题研究,全国城市贫困人口约1480

  万人。2001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公

  布全国农村贫困人口30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3%左右。

  首先,绝对贫困人口仍然庞大,相对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其次,贫困线标准相对

  较低,各地贫困线标准各异;再次,农村贫困仍然严重;最后,城市弱势群体贫困问

  题日益突出。

  (三)就业与失业问题

  从就业的角度看,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有两点:一是巨大的人口总量;二是巨大

  的农村人口数量及其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中国当前就业面临来自城乡的双重压力,即总量与结构的彼此困扰、新生劳力与失业人员的相互交织。到2003年6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795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356万人,虽然“城镇登记

  失业率”为4.2%,但加上其他企业、农民工和大学生中未登记的实际失业人员,“城镇调查失业率”超过了10%。2003年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只有50%。进

  入21世纪以来,中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在600万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

  转移压力800万左右,下岗需要再就业的600万左右,再加上上一年下岗和待业

  结转的,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在2500万左右。

  3在就业总量矛盾尖锐的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一是求职者年龄结构

  发生了变化,青年失业人员明显增加。二是县一级的就业问题突出。三是资源枯竭的

  城市就业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就业的挑战加剧。这些挑战主要来源于几个

  方面:

  首先,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了大量企业富余人员。

  其次,历史因素导致的落后的产业结构在世界范围新技术革命的压力下,必须进

  行迅速的结构调整;结构调整和与之相关的技术进步在一定时期内也会产生大量下岗

  失业人员。

  再者,中国农村存在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这对城市就业也会产生一定

  压力。

  最后,新生劳动力的增加。受到人口出生高峰的影响,“十五”(2001-2

  005)期间达到劳动年龄的新生劳动力较“九五”(1996-2000)平均每

  年多290万人。

  (四)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

  目前,我国的教育发展中最严重的弊病在于不均衡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

  方面:区域之间的不均衡发展,区域内部的不均衡发展以及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发展。

  从区域的角度看,我国的教育发展存在着东部强、中部中等水平、西部弱的由东

  向西的三级梯度差。

  在三大区域内部,教育发展也表现出显著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集中

  在少数省份和大城市。

  另外,我国经济发展的城乡差异不断加大也导致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不均,农村与城市在教育发展方面严重不均衡。造成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宏观上说,是教育资源供给的总量性短缺的长期存在,不能充分满足社会日益增

  长的教育需求。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水平地区主要表现为:满足基本教育机会的资

  源供给短缺,扩大和增加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接受高水平、高质量教育机会的

  资源供给短缺。微观上说,有的是历史原因形成的,不同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积淀;

  有的是地理位置的差异形成的,沿海和内陆、城市和农村的差异;有的是制度政策上

  的原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一个重要特征,而改革开放以来

  以追求效率为准则的经济梯次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又加剧了这种倾斜的幅度,使东部

  与中西部地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以经济为标尺的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五)医疗与公共卫生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医疗保障制度,在城镇实行了劳保医

  疗和地方财政负责的公费医疗,在农村基本上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是198

  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原有的医疗保障体制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迅速发

  4展,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基本已经完全崩溃,而城镇公费医疗体系也困难重重。

  目前医疗保障方面出现了几方面的显著问题:

  一是社会医疗保障总体水平非常低,但医疗费用居高不下。例如,1998年全

  国人均卫生费用由1980年的13.4元增加到280元以上,增幅达到20倍以

  上。城乡居民次均就诊费用和住院费用也大为增加,全国次均诊费为63.1元,城

  市比1993年增长2.7倍,农村比1993年增加2.5倍;住院次均费用23

  84元,城市比1993年增加1.5倍,农村增加1.4倍。

  二是在卫生服务资源投入和供给显著增加的同时,医疗结构的服务效率却逐年下

  降。1998年全国医院和卫生院门诊总量为21.3亿人次,比1992年减少4

  .4亿次;住院人次4995万,比1992年减少227万。由于医疗机构人员迅

  速增加,门诊量减少,住院病人增加不多,平均每个医生全年负担诊疗人次和住院床

  日数量均呈现下降趋势。1998年和1990年相比,诊疗人次由1683下降到

  1178次,住院床数由767次下降到506次,全国病床使用率由80%下降到

  60%。医院服务质量差,病人满意度低,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医疗事故已经成

  为消费者主要投诉热点之一。

  三是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大为降低,1998年和1993年相比,自付医疗

  费的比例由27.28%增加到44.18%,农村从84.11%增加到87.4

  4%。

  从原因上分析,城镇公费医疗体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家和企业包揽过多,医疗费用攀升,各级财政难以承受,企事业单位不堪

  重负。据统计,全国职工医疗费用1978年为27亿元,到1995年增至653

  亿元,1997年超过773亿元,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的增长。

  2、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和合理的激励机制,医疗机构和患者在利益驱动下

  都来吃公费劳保医疗这块“唐僧肉”,使医疗成本上升,效率低、浪费严重。

  3、医疗经费来源无保证,财政对公费医疗拨款与支出相距甚远,难以弥补。劳

  保医疗因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佳,名存实亡。因看不起病、报不了帐而上访、告状不

  在少数,风波迭起危害社会安定。

  4、覆盖面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没有纳入医疗保障体系,得不到基本医疗保障

  。因存在“双轨制”,“搭便车”行为大行其道,使公费劳保医疗成了无底洞。加上

  疾病模式的转化、人口年龄的老化,药品价格的上涨和检测手段的更新等客观因素,使医疗费用更加窘迫。

  农村方面,由于合作医疗体系依赖于乡镇、村等农村集体经济,实行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度以后,这些组织对于农村经济资源的控制相对削弱,财政能力下降,从而

  使得合作医疗体系基本趋于瓦解。目前,90%的农民事实上已经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体系。

  总体上看,以往医疗保障体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制度的风险共担程度低,政府投

  入不规范,缺乏投资效率,公平性差,对社会弱势群体缺乏照顾。因此,建立适应新

  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医疗保障体制已经迫在眉睫。

  5(六)城市化引发的社会矛盾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征地和拆迁引起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新隐患,有些社会矛盾还存在进一步激化的可能性。这方面的问

  题又集中表现为两类:农村征地引发的“失地农民”问题和城市拆迁引发的拆迁户权

  益保护问题。

  1.农村征地开发引发的社会矛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扩张和各地兴起大办开发区的热潮,农民土地被

  大量征用,但在征地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对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又没有配套的社会保障

  措施、盲目上马导致“征而不用”、“暗箱操作”而滋生腐败、征地补偿安置费分配

  混乱等多方面的问题,从而成了基层农村社会矛盾尖锐化的导火索,有的地方基本利

  益受到损害的农民甚至不得不采取集体上访、诉讼等手段甚至一些过激行为来保护自

  己。

  “失地农民”的问题难以解决与经济体制的转型也有很大关系。据保守估计,目

  前全国失地农民的数量超过2000万人,而且还将以大约每年250万到300万

  的数量增加。由于失去负载着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的土地,出现大批“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成为“城市化浪潮中的新弱势群体”。

  2.城市房地产开发引发的社会矛盾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中,房地产开发引起的拆迁、业主维权

  等社会矛盾也开始突出起来。据统计,2002年全国城市房屋拆迁总量超过了1.

  2亿平方米,接近当年房屋竣工面积的20%。在城市改造中,由于拆迁管理工作不

  到位、拆迁补偿标准确定机制不完善、滥用行政裁决和强制拆迁的行政行为、适合被

  拆迁人需求的中低价位房屋供应不足等原因,引起大量的群体性上访事件甚至引发恶

  性事件,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与拆迁问题一样,房地产的建设与销售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社会矛盾。

  从土地的角度来看,农村征地中的失地农民、城市改造中拆迁的居民和购买商品

  房的业主的社会矛盾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他们都是因为土地功能的调整而程度不同地

  成为权益受损群体。农民面对的是农业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过程;城市居民面对

  的更多是土地由居住用途转变为商业用途或者是提高其原有利用率的过程。实质上是

  作为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土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升值利益的分配问题。

  近年来中国政府为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努力与对策

  (一)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政府致力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国家提出

  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东北振兴计划;在农村加

  大了扶贫开发的力度,增加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贫困地区农民

  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城镇建立了全面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就业再就业的工作力

  度;保障进程务工人员的权益。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扶贫攻坚计划

  6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和农村的贫困问题,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反贫困政策。

  1994年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城市的反贫困政策包括:下岗

  、离退休职工养老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2000年国务院分别下发了《

  关于继续做好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工作

  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有企业下岗

  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对城镇下岗离退休职工的生活保障做了明确的规定。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扶贫攻坚计划取得明显成效。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充分意识到反贫困任务的艰巨性。2001

  年5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2001-2010年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要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完

  善扶

  贫开发机制和认真安排好灾区和困难农户的生产生活。

  (三)加强管理和引导,努力改善就业环境

  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十六大前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召开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会议,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各地政府也纷纷为

  就业再就业工作做了大量工作。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

  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

  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

  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要求

  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

  (四)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发展

  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是造成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两个

  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中国政府对于促进教育发展的问题高度重视。

  1992年,中共中央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发展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

  的根本大计”。1997年,中共中央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深刻阐明:把实施科教

  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教育首次成了领先于经济发展的“根本大计”。

  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义

  务教育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发展原则,即:约占总人口40%左右的城市及经济发

  展程度较高的农村在1997年前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占总人口40%左右的中

  等发展程度的农村在2000年前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其余占总人口20%左右

  的经济落后地区根据具体情况在2000年分别要普及九年、五至六年及三至四年义

  7务教育。

  针对地区间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2000

  年6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以县为主”的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的新体制,强化县级政府的管理责任,同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

  困难地区财政转移的支付力度,使上述问题有所解决。

  “十五”期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还有:

  1、依法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提高使用效益,保证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需求

  2、认真组织实施六项教育工程:素质教育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西部教育开发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一流大学及学科建设和211工程、高校高新

  技术产业化工程

  3、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增强办学活力

  4、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和学校管理队伍的水平

  5、大力进行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深化用人制度改革

  6、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育人环境

  7、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全面实施依法治教

  (五)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随着人口增加,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经医疗技术和费用的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已

  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难题。中国政府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相当多的改革和探索。

  1993年11月,中共第十四界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

  的城镇医疗保障体系。1998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城镇基本医疗保障

  体系的决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经过几年努力,目前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截至2002年10

  月底,全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口达到8691万。按

  照计划,我国力争在2020在覆盖范围上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

  与此同时,农村也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制。2003年1月23日,国家卫生部、财政部和农业部3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

  见的通知,要求从2003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要选择2到3个县(市

  )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到2010年,实现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

  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遵循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保障适度,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原则。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乡(镇)、村集体要给予资金扶持,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2003年11月25日,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又出台了关于实施农村医疗

  救助的意见。《意见》指出,政府将对患大病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实行医疗救

  助。要求各地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基金主要通过各级财政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

  多渠道筹集。各级财政、民政部门对医疗救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六

  维护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公正和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

  8城市化中出现的失地农民、拆迁、业主维权本质上都是如何实现社会公正的问题,其中涉及到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尤其是对失地农民)、基层民主和社区建设(村

  委会、社区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土地财产权和使用权的进一步明确、土地资源行

  政配置和市场配置的关系、行政规划和审批过程的透明和公开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

  题。中国政府在这些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尝试,其中主要措施包括:

  1.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

  中央1号文件印发实施。文件提出,要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各级政府要切实落实

  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严格遵守对非农

  占地的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

  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

  为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国土资源部正在积极配合中农办起草中央关于改革和

  完善征地制度的政策性文件;继续深化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抓紧修改完善《征地

  制度改革试点总体方案》;配合国务院法制办起草《土地征用征收条例》和修改《土

  地管理法》。

  2003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商务部4部委以

  “特急”件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发布了《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

  政策界限》。此文件的下发标志着开发区整顿到了关键时刻。据国土资源部介绍,目

  前已基本刹住了乱设开发区“圈地”之风,各地停止了新设开发区和扩大规模的审批,初步遏制了违法乱批滥占耕地的势头。截至目前,全国共清理各类开发区(园区)

  6015个,规划面积达3.54万平方公里。现已撤消2426个、整合294个。

  2.加强房地产市场规范和管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政府对于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权益保护问题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对城市房屋

  拆迁问题十分重视,多次做出批示,要求下大力气化解拆迁纠纷。2001年7月,根据拆迁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1991年发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进行了修订。2003年9月,中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

  布了《关于贯彻中央领导批示切实做好城镇房屋拆迁中维护稳定工作的通知》、《国

  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城镇房屋拆迁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紧急通知》。

  建设部结合上述通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及时完善配套政策。针对拆迁评估、行政

  裁决不规范等问题,于2003年12月先后下发了《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

  和《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对于更好地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将起到

  积极作用。

  2003年6月8日国务院颁布了《物业管理条例》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业主大

  会/业主委员会、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各自的权利和责任。随后,建设部又颁布了

  配套的《业主大会规程》。

  近年来,针对经济高速增长中出现的贫富差距、失业、贫困、教育发展不平衡、9公共卫生保障体系薄弱等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

  有效的措施和政策,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

  衡、以及许多问题的长期积累,在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还需要长期持续的努

  力。

  2003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实现经济社会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强调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要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切实

  改变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格局,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

  督的同时,政府更要切实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把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促进城

  乡经营福利、提高人民生活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安定作为重要任务做好。

  相信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经过各级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一定

  能够更快的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篇十二: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

 作者:曹文炼;方正

  作者机构: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

  出版物刊名:中国产经

  页码:56-59页

  年卷期:2018年

  第2期

  主题词: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活需要;时代条件

  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新的重大判断,对在新时代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认为,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主要存在收入分配、经济与民生、教育事业和区域发展等十个方面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需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或政蓑创新加以解决。

篇十三: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中国发展不平衡

  论中国的发展不均衡

  ——形势与政治论文

  中国经济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结构问题或者说是不均衡发展,不均衡发展的突出表现是资源和财富过度集中到少数地区和少数的人手中,不到1%的人占有了超过41%的社会财富。从而集中引发一些问题,一些城市的房价奇高,普通百姓根本接受不了,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等。

  历经30余年改革开放的风雨磨炼,中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前三位,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和广泛赞誉。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

  从地理区域上看,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人曾经形象的比喻:经济发展东部开汽车,中部开摩托,西部骑自行车。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东部地经济发展无论从贸易往来、经济体制还是产业结构,更容易与国际接轨,特别是在入世以后。而中西部地区则缺乏这样的机遇和优势。诚然,造成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2、城乡经济的发展不平衡。

  从城乡分布看,城市经济发展大大好于也快于农村。城市由于人口相对集中,人口素质相对较高,有利于发挥人才优势来发展经济;城市交通便利,利于商品流通;网络发达,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和资源共享。诸多优势,均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反观农村,与城市的优势相比,则完全转化为劣势。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就可见一斑。

  3、区域内经济的发展不平衡。

  以城市为例,城市中心地区和周边地区同样也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二、教育发展不平衡

  1、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存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呈现出东部发展水平大于中部发展水平,中部发展水平大于西部发展水平的格局。

  2、城乡教育的发展不平衡。

  与中国经济发展一样,中国的教育也存在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城市中教育的发展,无论从教育设施、师资力量、学生素质、文化环境、资金投入都优于农村地区。这些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存在很大联系。

  三、城乡发展不平衡

  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不断扩大等方面。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针对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党中央国务院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各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待这一现象要有一个客观的、历史的、辩证的认识。既不能放任各种不平衡发展,对不断拉大的不合理差距熟视无睹,也不能抽肥补瘦,搞平均主义。既不能因不平衡的客观存在产生消极负面情绪,怀疑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也不能过分强调发展不平衡的合理性。

  经济学所讲的平衡,是指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处于一种结构合理、相对协调的状态,此时系统功能达到了最优。不平衡则是指相反的一种状态。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是不断运动发展的,在运动发展中旧的平衡被打破,不平衡出现,再通过矛盾的不断解决使新的平衡得以实现。所以,不平衡是绝对的、长期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成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较严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主要体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加剧等方面。

  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其原因有历史的、现实的、自然的、社会的、体制与机制的、政策与措施的等很多方面。改革开放前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包括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国家对东北和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主要项目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当时东北的经济总量与东1/3doc格式

  可编辑

  部差别不大。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1992年以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不断强化,东部地区具有地理位置优势、人才优势、政策优势、投资环境优势,成为吸引和利用外资的主要区域。由于投资效益最高,国内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流向东部地区,形成了东部地区快速发展之势,迅速拉大了其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差距。

  改革开放的前30年,我国实际实施的是不平衡发展战略,即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地区,实现共同致富。开放政策的路径是由点到线再到面,即由四个特区,到沿海14个开放城市,再到内陆。沿海省份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占尽了政策优惠、区位优势,率先发展起来。等到优惠政策惠及内陆地区,区域发展差距已经拉开。可以说,今天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是过去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结果。

  我们对发展的片面理解和不科学的认识是导致今天产生不平衡的思想原因。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之前30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后的正确抉择。但实际上,我们把发展片面理解成了经济总量的增长,片面追求GDP的数量扩张。由于对发展的不科学、不全面的认识导致发展方针的偏差,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方式长期无法转变,结构不合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生态的矛盾不断加深,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出现内外失衡,内部失衡表现为产能过剩和流动性过剩,外部失衡表现为“双顺差”。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根本性问题。1984年以后我国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城市发展加速,三农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工业化重点在城市推进,城市的定位视野窄,没有做城乡一体化考虑,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局限于自我发展的圈子里,辐射功能、带动功能、聚集功能、龙头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城市的功能不全、基础设施没有向周边乡镇延伸,户籍制度阻碍了城乡人口流动,使我国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在分配问题上,我们先是采取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际执行的结果是要素收入高于劳动收入占比,突出效率优先了,公平原则没有兼顾,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正确认识发展不平衡问题

  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各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待这一现象要有一个客观的、历史的、辩证的认识。既不能放任各种不平衡发展,对不断拉大的不合理差距熟视无睹,也不能抽肥补瘦,搞平均主义。既不能因不平衡的客观存在产生消极负面情绪,怀疑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也不能过分强调发展不平衡的合理性。

  一是要看到发展不平衡的存在是有客观性、合理性、积极性的一面。只要我们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市场化改革就必然出现发展不平衡问题,产生区域、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和“外部性”问题,这些是市场机制失效的具体表现,也意味着政府宏观调控的不可或缺。我们要看到,改革开放后期不平衡的产生和存在与改革开放前的不平衡是不可等同的,这是在经济持续30年的快速发展、人均GDP已超过3千美元、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2位的基础上出现的发展不平衡,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在各地区、城乡、全体居民实力大增,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基础上的相对不平衡,同改革开放前一穷二白、物资匮乏、资源短缺的不平衡不可同日而语。

  从积极的角度看,发展不平衡能够形成竞相发展的局面,导致活力倍增,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正是当初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建立了“四个”特区,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僵化局面,整个经济开始有了活力。珠江三角洲的搞活和率先改革开放带动了其他地区的比学赶超,虽然地区差距出现了,但是起到了满盘皆活的效果。没有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不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就难以做到人尽其才,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二是要看到当前的发展不平衡存在着严重的弊病,孕育着严重的后果,危及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长期得不到改善,差距过大,会进一步造成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集中,发达地区资本过剩、人才过剩、人口过密,出现城市病。而欠发达地区则相反,易产生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更弱。分化的结果是整个经济体结构功能下降,发展速度下滑。城乡差距过大会加剧城乡矛盾,广大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进一步萎缩,对于构建内生型经济增长方式、扩大消费需求不利,也不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在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差距不合理扩大会使一部分低收入者生存成为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三是既要正视和承认发展不平衡这种客观现实,又不能以此否定改革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对发展不平衡这一严峻问题视而不见是错误的,但也不能因发展出现严重不平衡问题而否定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目前出现的发展不平衡说明我国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改革还不到位,开放还不全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不是相反。

  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不是要彻底消除各种差距,而是要把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协调发展。发展不平衡问题是长期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能通过有力的政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一、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城乡、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际五个方面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检验我们的各项工作,使我们的发展观念从过去的片面、不协调的、不够科学的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来,坚持以人为本的出发点。二、落实2/3doc格式

  可编辑

  好已有的区域发展政策,保持东部发展势头,加快实现东北振兴,促进中部崛起,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在已出台的政策基础上尽快完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调整投资结构和战略性资源的配置,充分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发挥区域优势。三、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为45.6%,推进城镇化不但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措施,也可以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四、加大力度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收入差距。提高工资收入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的比重,完善个人所得税机制,规范垄断部门的高收入,消灭各种不合理、不合法收入。

  五、利用国际金融危机、低碳经济形成的倒逼机制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环境生态压力。(——部分摘自《光明日报》焦方义:如何看待发展不平衡问题)

  感谢您使用本店文档

  您的满意是我们的永恒的追求!

  (本句可删)

  ------------------------------------------------------------------------------------------------------------

  3/3doc格式

  可编辑

篇十四: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

 我国经济结构协调平衡发展

  作者:刘金凤

  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8年第5期

  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要求我国必须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以经济稳定发展为目标实现国内经济结构的优化。只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使发展的平衡性、发展的充分性有坚固基石。我国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上导致了传统经济优势的弱化,同时新时期环境质量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公平经济环境等需求也造成了我国新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及环境发展的变化。针对我国现代社会义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针对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需求,在我国现代经济发展中必须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及平衡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以此为基础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目标。

  一、我国经济结构现状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依赖出口及投资,服务业及民生产业增长严重滞后,进而抑制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区域经济差异影响了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构建。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优化及平衡发展对国民经济、和谐社会构建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市场经济角度出发进行经济分析,解决发展不平衡,最直接的是要树立新发展理念,更加强调从全局的高度思考发展、筹划发展,更加注重城乡协调、区域协调、社会群体间的协调以及经济与社会其他方面之间的协调。国家经济现状调查也指出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人口迁移、交通压力等问题。因此,我国必须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平衡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以此为基础满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二、我国经济结构协调平衡发展分析

  1.行业、产业不平衡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分析。解决发展不平衡,关键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破除一切制约生产力发展的障碍,释放一切社会活力与创造力,不断提高发展水平、发展能力与发展绩效。我国现代经济发展中,基础建设工程对相关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使得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远超其他行业人员工资水平,应先了国内经济的平和。另外,医药、科研等行业的高速发展也造成了行业竞技水平差异,进而影响了我国经济结构的健康发展。虽然,我国通过宏观调控等政策手段对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但是受国内基础建设及民生工程等需求,行业发展速度仍存在差异,进而影响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及经济平衡发展。从经济发展及投资数据的分析也可以看出,我国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及行业发展远超于内地西部城市,因此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以保障全面小康社会的构建。

  2.以经济结构现状调研为基础,指导经济结构优化。针对新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及平衡发展的需求,我国必须加快对经济结构现状的调研。根据经济结构现状及不平衡现象,确定经济结构优化方向及重点,并通过政策倾斜等方式鼓励弱化结构的快速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在进行结构基础调研及现状分析中,除发展现状调研外还需要对行业发展前景、发展速度等因素进行考虑,避免行业结构快速发展或规划不当造成发展后的结构不平衡问题。

  3.以中国产业结构不平衡根源为基础进行经济结构优化。为了保障我国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在经济结构优化前必须加强对产业机构不平衡根源的分析。我国经济结构的不平衡表现在市场化行业的不平衡发展。市场化行业主要以制造业为主,我国必须加快市场化行业的改革,根据市场经济环境下各行业发展情况及经济结构平衡发展需求,确定经济结构优化内容,满足经济结构平衡发展需求。

篇十五: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

 OnthePerformance,CausesandCountermeasuresofimbalancedandIncompleteDevelopmentinChineseEconomy

  作者:杨继瑞[1];康文峰[2]作者机构:[1]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成都611130;[2]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550001出版物刊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71-84页

  年卷期:2018年

  第3期

  主题词:中国经济;不平衡;不充分;表现;对策

  摘要:促进经济平衡、充分发展,乃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基础。当前,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其中,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则主要表现为推进改革不充分、创新驱动不充分、对外开放不充分、要素供给不充分。由于不平衡、不充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众多内外部因素失衡所造成的,因此,其解决之策在于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发展中优化各种要素配置,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平衡及充分发展。

篇十六: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与对策建议

  作者:许飞

  来源:《对外经贸》2012年第12期

  [摘

  要]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稳定,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加凸显。分析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及原因,并从主体战略、市场与政府关系、财政投入和承接产业转移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1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2-0086-03

  作者简介:许飞(1982-),女,中共漯河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

  一、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发展不平衡,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不匹配和不和谐的关系。它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无论在全球还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始终广泛存在,只不过在不同阶段表现程度不同而已。目前我国经济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凸显。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从空间上看,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2010年,东部地区人均GDP水平最高,前三位上海80344.86元,北京76544.11元,天津71723.07元;后三位云南15628.01元,甘肃14403.71元,贵州11749.28元,均为西部省份。最发达的上海人均GDP是最贫困的贵州的近7倍,这个差距在2004年的时候高达13倍,虽然近几年差距有所缩小,但是总体上差距还是很大。此外,不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也很大。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年人均收入为38587元,西部地区为18090元,差距达2万余元。目前全国4007万贫困人口中,高达90%以上都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二)区域社会发展不平衡

  不仅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东高西低的状况,社会发展水平也是如此。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地区间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社会发展总指数低于全国水平的16个省区都属于中西部地区,而居前10名的都位于东部地区。在公共基础设施、环境、文化、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目前西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仅为东部地区的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73.5%。另外,我国70%以上的优质卫生资源都集中在城市,而广大中西部农村只拥有不足30%的卫生资源,医疗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2007年河南省农村平均1600人拥有1张乡卫生院的床位,1200人拥有1名卫生技术人员;在2500个乡镇卫生院中,救护车、B超机、X光机、检查床等基本医疗设备,每个乡镇卫生院平均不足1台(件)。另外,农村医生的文化和专业水平也很低。湖北、河南、湖南等省农村医疗队伍中,本科生仅占1%左右,专科生仅占10%~20%,其余为中专以下水平。

  (三)城镇化发展差距

  从城市化发展水平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也远低于东部地区,中国目前城市总数达667个,其中50%以上都集中在东部地区(面积为10%左右),中西部地区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0%和20%,据统计,东部平均每100万平方公里有各级城市330多个,而中西部平均每100万平方公里仅有各级城市80个和30个,东部城市密度是西部的11倍。我国新公布的百万人以上特大城市有52个,其中西部有10个、中部有16个、东部有26个。胡鞍钢教授把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这种状况形象地概括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第一世界”是高收入发达地区,相当于世界的高收入发达国家水平,如北京、上海等。“第四世界”是广大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中国目前约有一半以上的地区属于“第四世界”,主要集中在贵州、甘肃、陕西、西藏等地。“第四世界”和“第一世界”差距非常悬殊,在某些方面社会经济发展至少要相差半个世纪,甚至更多。

  二、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自然条件迥异,决定了不同地区发展存在着“先天性”的差异。东部地区面临海洋,地势平缓,土壤肥沃,气候宜人,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占据了先天发展优势。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先进、人们市场意识较为浓厚,是改革开放、吸引外资的最佳区位。而中西部地区却相对处于内陆封闭或半封闭地带,尤其是西部地区,尽管资源丰富,但是地形上崇山峻岭,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闭塞,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及贸易往来受到限制,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因素较多。

  气候与水土资源情况差,生存环境极为恶劣,既不利于人类居住,也不利于农业生产。东西部自然条件的显著差异,形成了极其不合理的人口分布。我国地理上有一个著名的“瑷珲—腾冲”线,此线的东南方约36%的国土面积却集中了96%的人口,此线西北方64%的国土面积只分布了4%的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0人。

  (二)历史方面的原因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在我国历史上,唐朝以前,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唐朝末期开始,经济重心逐步南移,特别是宋朝以后,长江以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得到进一步发展,经济重心逐步转向了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形成我国经济南盛北衰的局面。从南宋开始的经济重心的南移,到明清时期更加明显,尤其是清末各种因素更加剧了发展的不平衡。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西方国家争相瓜分中国原料产地和市场,把当时中国纳入他们的国际分工体系。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沿海地区在参与西方国家经济循环中走在国内经济发展的前列。而且清末的洋务运动所创办的现代工业也主要集中在沿江和沿海地区。东部地区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畸形经济中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资源遭到更加残酷的掠夺,经济越发落后。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凋敝,交通闭塞,社会制度极其落后,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当时在工业发展指标方面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全国75%以上的工业总产值,而占全国总面积70%以上的西部地区则仅有3.8%的工业产值;工业总产值最高的上海与最低的宁夏两者之比竟为292∶1。

  (三)政策原因

  国家政策取向是一定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从改革开放开始一直到2000年,国家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特殊需要,实施了向沿海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国家政策导向下,东部地区的投资急剧增加。改革开放前20年国家投资的主要重点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国家投资具有很强的集聚效应,吸引大量民间资本向东部区域流动。另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区域布局上实行的是“梯度推进战略”,各项改革开放措施的出台基本上都采取了由沿海向内地逐步展开的梯度推进方式。这种推进方式给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了明显的先发优势,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加上沿海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东部地区的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此外由于沿海地区还享受国家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但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同时,中西部地区大量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也均流向了东部发达地区。这进一步加剧了中西部与东南沿海的差距,形成“马太效应”。

  (四)科技水平和人口素质差异

  科技水平和人口素质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的科技水平和人口素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学家徐逢贤历时7年实地考察了东西部30多个县后,所得出的结论令人惊讶:调查结果表明,东西部综合人才差距是10:1,东部每100人拥有科技人员18名,西部只有2名。东部乡镇领导干部大中专以上学历占64%,西部不足20%。东部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0年零8个月,而西部为3年零6个月。目前,全国约有8500多万文盲、半文盲,有3/4集中在西部地区。劳动力素质低下,直接影响了中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促进我国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往往决定着区域经济的整体水平。可以说,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全面小康。因此,能否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是个严峻的挑战。

  (一)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改革开放和逐步建立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为保障,切实做好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应该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强化支持,增强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战略布局。

  2.积极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

  所谓主体功能区是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的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因素,将特定的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可以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细化国土开发格局的空间尺度,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建立健全资源开发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制度,加大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和落实相关规划和政策,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快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注重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协调统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起着基础性的配置作用,但市场不是万能的,也有缺陷。首先,市场的本质是竞争,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最终追求目标,存在“外部不经济”,对于国家长远的、公共的事业,每个个体都不会主动去考虑。其次,市场“重效”,不能解决公平问题。因为,市场机制会自发地向效率倾斜。有效率者或因种种原因而在竞争中致胜进而积累财富,而那些没有效率者或因种种原因而在竞争中失败者便愈来愈穷,贫富悬殊就会越来越大。这与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不相适应的。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由于市场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要搞好统筹,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要利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完善法律法规和区域政策,合理配置各种公共资源。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使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区域形成结构完善、功能健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完善的市场网络,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促进区域贸易,推动协调发展。

  (三)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在“十二五”期间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改善老少边穷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老少边穷”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65%左右,有52个少数民族分布在这里,大多地处祖国西北部边陲,空间位置偏远、经济发展滞后。我国陆地上与周边相邻的国家共有15个,其中有14个是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直接接壤的国家。积极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对于巩固祖国统一、维护边疆稳定、抵御外部势力的渗透,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政治、军事以及长远的战略意义。为进一步促进“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近年来中央政府不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2010年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平均60%以上的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在区域政策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力度,为中西部地区颁布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产业布局作出宏观调整,引导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同时,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发展。

  (四)中西部地区应抢抓机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产业格局出现了新的调整,同时加速了沿海产业转移的步伐。从2002年开始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制造中心、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为代表的高端产业就已经开始向我国东部地区转移。目前我国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80%左右的加工工业,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的国际产业正在形成。但是近年来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开始出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紧张、企业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腾笼换鸟”势在必行。此时中西部各地特别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筑巢引凤,增强开放合作意识,营造招商引资良好环境,以更积极的姿态、更有效的措施,抢占先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吸引大批东部产业进入,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积极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但也不能过于盲目,应该有规划、有质量、有创新地承接转移。首先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防止增加新的污染源。事实上,从中国的发展现状看,中西部地区当前除了要加快经济发展,在生态保护方面也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因此引进产业时应遵循“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绿色发展”的原则,吸取发达地区发展的经验教训,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其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注意坚持节约与开发并重,不能不顾土地、资源、生态以及劳动力等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方面的承载能力而盲目发展。要把节约资源、节能降耗放在首位,积极推行绿色生产和消费,切实做到可持续发展。另外就是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招商引资的目标,尤其是西部地区不能只将数量作为招商引资成果的衡量标准。

  [参考文献][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金永进.数字中国60年[M]人民出版社,2009.[3]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十二”五时期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10(5).[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www.gov.cn,2011-03-16.

  (责任编辑:牟洪波)

篇十七: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

 中国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张正河教授2006年

  中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关注。针对中国的城乡差距问题,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张正河教授。

  区域不同外界评价迥异

  张正河:在我的学术活动和旅游中,接触过很多来自国外的专家和游客,第一种情况是初次来中国,看到北京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上海点击查看上海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广州点击查看广州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深圳点击查看深圳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香港点击查看香港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他们的评价是,中国拥有现代化的城市、豪华的宾馆、完善的基础设施、较高的生活水平,是一个发达国家,旧金山、洛杉矶、东京、伦敦、巴黎也不过如此。第二种情况是看了河南、山西、陕西、新疆及东北,吃住在县城。在他们眼里,中国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第三种情况是在中国工作时间较长,对农村有较深认识,去过诸如甘肃、贵州、青海、内蒙古等地的农村,在乡镇、村庄体验一段时间。他们认识到,中国是一个还很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评价差异?是因为他们所体验的地方不同。由此可见,中国城乡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需关注差距进一步扩大

  问:从理论上该如何看待我国的城乡差距问题呢?

  张正河:增长极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表明,在某一时段内,特别是工业化阶段,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共同存在的现象。按照经济理论,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总是先逐步扩大,然后缩小的。但如果这种差距过大,就不可避免地带来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矛盾。美国经历了70年的努力,工农收入才趋向平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基本处于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态势,这种不均衡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矗目前,我国人均GDP接近2000美元,接近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情况下,城乡非均衡发展还继续惯性推

  /3

  进,城乡之间的差距以及农村内部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就应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并着手解决。

  中国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目前城乡差距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更有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应给予高度重视。

  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问:差距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张正河: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近年来,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的情况下,城乡收入比例也还维持在3.21∶1,如果把城市居民收入中一些非货币因素,如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福利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能更高。二是城乡教育差距。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更重要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

  三是城乡医疗差距。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10%多,8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近几年,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四是城乡消费差距。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生活资料的质量低,假冒伪劣横行。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整整落后10年。

  五是就业差距。城市劳动人口的登记失业率为5%,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没有人计算得出,抛开进城务工的1.3亿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4亿劳动力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

  六是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由于我国城乡之间以及城乡内部在制度、市场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分割

  /3

  问题,在城市内被认定为的公共产品,可能在农村就不再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公共产品”具有了排他性,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以将其看作是个人收入。我国城乡收入中对这部分个人收入都不同程度上存在低估计的问题,城市较农村的低估计更大。

  一般城镇居民的个人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此以外,还要有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城乡收入差距将会更大。

  政策措施须有战略眼光

  问:该如何促使城乡协调发展?

  张正河:各种机会平等比收入平等更重要,收入不平等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而以起点和过程不公平为标志的机会不平等,却折射出中国50多年来公共政策选择上的偏差。

  从2006年开始,国家用30—50年,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差距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会在一年两年内缩校想在这个问题上取得根本的成效,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发展必须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希望政策具有连续性,如改变城乡之间的逆向再分配,减免农业税和各项杂费,逐步取消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限制条件等,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时,通过加强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就业能力等,这些都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记者熊建)

  下半年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拉大低收入者压力大

  新华网北京7月31日电(记者韩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1日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下半年中国农民现金收入增速可能继续减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发改委表示,中国将加大对农民增收的政策扶持。

  据悉,2006年上半年中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97元,比去年同期实际增长11.9%,但增速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幅下降已经引起官方关注。

  /3

篇十八: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

 针对中国目前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问:我国目前的城乡差距有多大?

  张正河:在我的学术活动和旅游中,接触过很多来自国外的专家和游客,第一种情况是初次来中国,看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他们的评价是,中国拥有现代化的城市、豪华的宾馆、完善的基础设施、较高的生活水平,是一个发达国家,旧金山、洛杉矶、东京、伦敦、巴黎也不过如此。第二种情况是看了河南、山西、陕西、新疆及东北,吃住在县城。在他们眼里,中国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第三种情况是在中国工作时间较长,对农村有较深认识,去过诸如甘肃、贵州、青海、内蒙古等地的农村,在乡镇、村庄体验一段时间。他们认识到,中国是一个还很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评价差异?是因为他们所体验的地方不同。由此可见,中国城乡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需关注差距进一步扩大

  问:从理论上该如何看待我国的城乡差距问题呢?

  张正河:增长极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表明,在某一时段内,特别是工业化阶段,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共同存在的现象。按照经济理论,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总是先逐步扩大,然后缩小的。但如果这种差距过大,就不可避免地带来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矛盾。美国经历了70年的努力,工农收入才趋向平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基本处于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态势,这种不均衡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目前,我国人均GDP接近2000美元,接近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情况下,城乡非均衡发展还继续惯性推进,城乡之间的差距以及农村内部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就应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并着手解决。

  中国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目前城乡差距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更有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应给予高度重视。

  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问:差距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张正河: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近年来,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的情况下,城乡收入比例也还维持在3.21∶1,如果把城市居民收入中一些非货币因素,如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福利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能更高。

  二是城乡教育差距。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更重要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

  三是城乡医疗差距。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10%多,8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近几年,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四是城乡消费差距。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生活资料的质量低,假冒伪劣横行。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整整落后10年。

  五是就业差距。城市劳动人口的登记失业率为5%,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没有人计算得出,抛开进城务工的1.3亿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4亿劳动力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

  六是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由于我国城乡之间以及城乡内部在制度、市场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分割问题,在城市内被认定为的公共产品,可能在农村就不再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公共产品”具有了排他性,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以将其看作是个人收入。我国城乡收入中对这部分个人收入都不同程度上存在低估计的问题,城市较农村的低估计更大。

  一般城镇居民的个人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此以外,还要有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城乡收入差距将会更大。

  政策措施须有战略眼光

  问:该如何促使城乡协调发展?

  张正河:各种机会平等比收入平等更重要,收入不平等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而以起点和过程不公平为标志的机会不平等,却折射出中国50多年来公共政策选择上的偏差。

  从2006年开始,国家用30—50年,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差距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会在一年两年内缩小。想在这个问题上取得根本的成效,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发展必须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希望政策具有连续性,如改变城乡之间的逆向再分配,减免农业税和各项杂费,逐步取消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限制条件等,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农村最低

  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时,通过加强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就业能力等,这些都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1中国:

  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

  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后,25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

  世界瞩目的经济成就,从1980-2000年,年均GDP增长速度达到9.8%,1995年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2003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

  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的人均经济总量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中国从低收入国家

  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

  但是,在经济增长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把单纯的经济增长,特别是GD

  P增长作为发展的核心,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重视不够的现象,出现了城乡

  差距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脱节、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社

  会问题。

  中国政府对于经济增长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高度重视。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

  政府又制定了快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方针,特别是制定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注意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协调问题,开始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中国的“十五”计划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2003年召开的中国共

  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强调

  在发展中必须注意“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本报告主要阐述近年来中国在发

  展中所出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例如贫富差距、失业上升、教育发展、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以及城市社会矛盾等问题,并介绍中国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实

  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

  (一)

  贫富差距问题

  改革二十多年来,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随着收入渠道多元化,收入格局多样化以及改革的过程中对利益格局重新调整,贫富

  差距不断拉大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经济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

  从基尼系数反映的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之前,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78年

  城乡合计基尼系数为0.2强,从来没有超过0.31的水平;从1992年到19

  9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从0.376上升到0.403。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

  基尼系数上升速度过快,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1988年为0.382,根

  据本课题组的数据,1994年为0.434,1996-1997年为0.457

  7。到2003年,本课题组根据多项抽样调查的数据,按照保守的估计,认为中国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不低于0.5的水平,这应该是不为过的,从趋势上看,还在进一步上升。而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资料: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基尼

  系数最高的10个国家是塞拉利昂0.629,巴西0.601,危地马拉0.59

  6,南非0.593,巴拉圭0.591,哥伦比亚0.572,巴拿马0.571,津巴布韦0.568,智利0.565,几内亚比绍0.562。从基尼系数看,2中国已经快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从财富分布的情况来看,高中低收入户的比例呈金字塔形,差距也有放大的趋势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从1992年到1998年,中国最低和最高的20%居民的

  收入份额分别从6.2%和43.9%变为5.9%和46.6%。1998年,最

  低和最高的10%居民的收入份额为2.4%和30.4%,后者是前者的12.7

  倍。从当前家庭财产总额的差距来看,最高的达到158.1万元以上,相当于户均

  财产22.8万元的近7倍。而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城乡高收入户占总

  户数的2%,中低收入户占18%,低收入户占80%。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资料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国内10%最富人口占总收入比例最大的10个国家是

  巴西47.9%,哥伦比亚46.9%,津巴布韦46.9%

  危地马拉46.6%,巴拉圭46.6%

  智利46.1%,南非45.9%,巴拿马43.8%,塞拉

  利昂43.6%,莱索托43.4%。而当时中国为35.68%,美国为26.1

  %。

  (二)贫困阶层问题

  贫困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很大

  的成绩,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2000年的3000

  万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全球贫困大幅度减

  少在许多方面归因于中国经济神奇的增长,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贫困人口减少1

  .5亿,如果没有中国的贡献,世界贫困人口反而会增加2000多万人。

  但是,中国的贫困问题面临农村与城市的双重挑战。根据2000-2001年

  亚洲发展银行组织的“中国城市贫困问题”课题研究,全国城市贫困人口约1480

  万人。2001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公

  布全国农村贫困人口30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3%左右。

  首先,绝对贫困人口仍然庞大,相对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其次,贫困线标准相对

  较低,各地贫困线标准各异;再次,农村贫困仍然严重;最后,城市弱势群体贫困问

  题日益突出。

  (三)就业与失业问题

  从就业的角度看,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有两点:一是巨大的人口总量;二是巨大

  的农村人口数量及其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中国当前就业面临来自城乡的双重压力,即总量与结构的彼此困扰、新生劳力与失业人员的相互交织。到2003年6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795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356万人,虽然“城镇登记

  失业率”为4.2%,但加上其他企业、农民工和大学生中未登记的实际失业人员,“城镇调查失业率”超过了10%。2003年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只有50%。进

  入21世纪以来,中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在600万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

  转移压力800万左右,下岗需要再就业的600万左右,再加上上一年下岗和待业

  结转的,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在2500万左右。

  3在就业总量矛盾尖锐的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一是求职者年龄结构

  发生了变化,青年失业人员明显增加。二是县一级的就业问题突出。三是资源枯竭的

  城市就业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就业的挑战加剧。这些挑战主要来源于几个

  方面:

  首先,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了大量企业富余人员。

  其次,历史因素导致的落后的产业结构在世界范围新技术革命的压力下,必须进

  行迅速的结构调整;结构调整和与之相关的技术进步在一定时期内也会产生大量下岗

  失业人员。

  再者,中国农村存在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这对城市就业也会产生一定

  压力。

  最后,新生劳动力的增加。受到人口出生高峰的影响,“十五”(2001-2

  005)期间达到劳动年龄的新生劳动力较“九五”(1996-2000)平均每

  年多290万人。

  (四)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

  目前,我国的教育发展中最严重的弊病在于不均衡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

  方面:区域之间的不均衡发展,区域内部的不均衡发展以及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发展。

  从区域的角度看,我国的教育发展存在着东部强、中部中等水平、西部弱的由东

  向西的三级梯度差。

  在三大区域内部,教育发展也表现出显著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集中

  在少数省份和大城市。

  另外,我国经济发展的城乡差异不断加大也导致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不均,农村与城市在教育发展方面严重不均衡。造成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宏观上说,是教育资源供给的总量性短缺的长期存在,不能充分满足社会日益增

  长的教育需求。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水平地区主要表现为:满足基本教育机会的资

  源供给短缺,扩大和增加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接受高水平、高质量教育机会的

  资源供给短缺。微观上说,有的是历史原因形成的,不同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积淀;

  有的是地理位置的差异形成的,沿海和内陆、城市和农村的差异;有的是制度政策上

  的原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一个重要特征,而改革开放以来

  以追求效率为准则的经济梯次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又加剧了这种倾斜的幅度,使东部

  与中西部地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以经济为标尺的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五)医疗与公共卫生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医疗保障制度,在城镇实行了劳保医

  疗和地方财政负责的公费医疗,在农村基本上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是198

  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原有的医疗保障体制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迅速发

  4展,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基本已经完全崩溃,而城镇公费医疗体系也困难重重。

  目前医疗保障方面出现了几方面的显著问题:

  一是社会医疗保障总体水平非常低,但医疗费用居高不下。例如,1998年全

  国人均卫生费用由1980年的13.4元增加到280元以上,增幅达到20倍以

  上。城乡居民次均就诊费用和住院费用也大为增加,全国次均诊费为63.1元,城

  市比1993年增长2.7倍,农村比1993年增加2.5倍;住院次均费用23

  84元,城市比1993年增加1.5倍,农村增加1.4倍。

  二是在卫生服务资源投入和供给显著增加的同时,医疗结构的服务效率却逐年下

  降。1998年全国医院和卫生院门诊总量为21.3亿人次,比1992年减少4

  .4亿次;住院人次4995万,比1992年减少227万。由于医疗机构人员迅

  速增加,门诊量减少,住院病人增加不多,平均每个医生全年负担诊疗人次和住院床

  日数量均呈现下降趋势。1998年和1990年相比,诊疗人次由1683下降到

  1178次,住院床数由767次下降到506次,全国病床使用率由80%下降到

  60%。医院服务质量差,病人满意度低,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医疗事故已经成

  为消费者主要投诉热点之一。

  三是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大为降低,1998年和1993年相比,自付医疗

  费的比例由27.28%增加到44.18%,农村从84.11%增加到87.4

  4%。

  从原因上分析,城镇公费医疗体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家和企业包揽过多,医疗费用攀升,各级财政难以承受,企事业单位不堪

  重负。据统计,全国职工医疗费用1978年为27亿元,到1995年增至653

  亿元,1997年超过773亿元,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的增长。

  2、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和合理的激励机制,医疗机构和患者在利益驱动下

  都来吃公费劳保医疗这块“唐僧肉”,使医疗成本上升,效率低、浪费严重。

  3、医疗经费来源无保证,财政对公费医疗拨款与支出相距甚远,难以弥补。劳

  保医疗因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佳,名存实亡。因看不起病、报不了帐而上访、告状不

  在少数,风波迭起危害社会安定。

  4、覆盖面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没有纳入医疗保障体系,得不到基本医疗保障

  。因存在“双轨制”,“搭便车”行为大行其道,使公费劳保医疗成了无底洞。加上

  疾病模式的转化、人口年龄的老化,药品价格的上涨和检测手段的更新等客观因素,使医疗费用更加窘迫。

  农村方面,由于合作医疗体系依赖于乡镇、村等农村集体经济,实行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度以后,这些组织对于农村经济资源的控制相对削弱,财政能力下降,从而

  使得合作医疗体系基本趋于瓦解。目前,90%的农民事实上已经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体系。

  总体上看,以往医疗保障体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制度的风险共担程度低,政府投

  入不规范,缺乏投资效率,公平性差,对社会弱势群体缺乏照顾。因此,建立适应新

  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医疗保障体制已经迫在眉睫。

  5(六)城市化引发的社会矛盾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征地和拆迁引起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新隐患,有些社会矛盾还存在进一步激化的可能性。这方面的问

  题又集中表现为两类:农村征地引发的“失地农民”问题和城市拆迁引发的拆迁户权

  益保护问题。

  1.农村征地开发引发的社会矛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扩张和各地兴起大办开发区的热潮,农民土地被

  大量征用,但在征地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对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又没有配套的社会保障

  措施、盲目上马导致“征而不用”、“暗箱操作”而滋生腐败、征地补偿安置费分配

  混乱等多方面的问题,从而成了基层农村社会矛盾尖锐化的导火索,有的地方基本利

  益受到损害的农民甚至不得不采取集体上访、诉讼等手段甚至一些过激行为来保护自

  己。

  “失地农民”的问题难以解决与经济体制的转型也有很大关系。据保守估计,目

  前全国失地农民的数量超过2000万人,而且还将以大约每年250万到300万

  的数量增加。由于失去负载着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的土地,出现大批“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成为“城市化浪潮中的新弱势群体”。

  2.城市房地产开发引发的社会矛盾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中,房地产开发引起的拆迁、业主维权

  等社会矛盾也开始突出起来。据统计,2002年全国城市房屋拆迁总量超过了1.

  2亿平方米,接近当年房屋竣工面积的20%。在城市改造中,由于拆迁管理工作不

  到位、拆迁补偿标准确定机制不完善、滥用行政裁决和强制拆迁的行政行为、适合被

  拆迁人需求的中低价位房屋供应不足等原因,引起大量的群体性上访事件甚至引发恶

  性事件,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与拆迁问题一样,房地产的建设与销售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社会矛盾。

  从土地的角度来看,农村征地中的失地农民、城市改造中拆迁的居民和购买商品

  房的业主的社会矛盾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他们都是因为土地功能的调整而程度不同地

  成为权益受损群体。农民面对的是农业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过程;城市居民面对

  的更多是土地由居住用途转变为商业用途或者是提高其原有利用率的过程。实质上是

  作为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土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升值利益的分配问题。

  近年来中国政府为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努力与对策

  (一)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政府致力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国家提出

  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东北振兴计划;在农村加

  大了扶贫开发的力度,增加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贫困地区农民

  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城镇建立了全面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就业再就业的工作力

  度;保障进程务工人员的权益。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扶贫攻坚计划

  6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和农村的贫困问题,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反贫困政策。

  1994年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城市的反贫困政策包括:下岗

  、离退休职工养老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2000年国务院分别下发了《

  关于继续做好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工作

  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有企业下岗

  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对城镇下岗离退休职工的生活保障做了明确的规定。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扶贫攻坚计划取得明显成效。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充分意识到反贫困任务的艰巨性。2001

  年5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2001-2010年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要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完

  善扶

  贫开发机制和认真安排好灾区和困难农户的生产生活。

  (三)加强管理和引导,努力改善就业环境

  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十六大前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召开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会议,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各地政府也纷纷为

  就业再就业工作做了大量工作。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

  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

  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

  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要求

  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

  (四)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发展

  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是造成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两个

  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中国政府对于促进教育发展的问题高度重视。

  1992年,中共中央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发展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

  的根本大计”。1997年,中共中央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深刻阐明:把实施科教

  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教育首次成了领先于经济发展的“根本大计”。

  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义

  务教育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发展原则,即:约占总人口40%左右的城市及经济发

  展程度较高的农村在1997年前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占总人口40%左右的中

  等发展程度的农村在2000年前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其余占总人口20%左右

  的经济落后地区根据具体情况在2000年分别要普及九年、五至六年及三至四年义

  7务教育。

  针对地区间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2000

  年6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以县为主”的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的新体制,强化县级政府的管理责任,同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

  困难地区财政转移的支付力度,使上述问题有所解决。

  “十五”期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还有:

  1、依法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提高使用效益,保证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需求

  2、认真组织实施六项教育工程:素质教育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西部教育开发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一流大学及学科建设和211工程、高校高新

  技术产业化工程

  3、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增强办学活力

  4、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和学校管理队伍的水平

  5、大力进行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深化用人制度改革

  6、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育人环境

  7、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全面实施依法治教

  (五)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随着人口增加,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经医疗技术和费用的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已

  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难题。中国政府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相当多的改革和探索。

  1993年11月,中共第十四界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

  的城镇医疗保障体系。1998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城镇基本医疗保障

  体系的决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经过几年努力,目前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截至2002年10

  月底,全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口达到8691万。按

  照计划,我国力争在2020在覆盖范围上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

  与此同时,农村也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制。2003年1月23日,国家卫生部、财政部和农业部3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

  见的通知,要求从2003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要选择2到3个县(市

  )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到2010年,实现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

  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遵循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保障适度,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原则。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乡(镇)、村集体要给予资金扶持,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2003年11月25日,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又出台了关于实施农村医疗

  救助的意见。《意见》指出,政府将对患大病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实行医疗救

  助。要求各地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基金主要通过各级财政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

  多渠道筹集。各级财政、民政部门对医疗救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六

  维护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公正和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

  8城市化中出现的失地农民、拆迁、业主维权本质上都是如何实现社会公正的问题,其中涉及到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尤其是对失地农民)、基层民主和社区建设(村

  委会、社区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土地财产权和使用权的进一步明确、土地资源行

  政配置和市场配置的关系、行政规划和审批过程的透明和公开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

  题。中国政府在这些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尝试,其中主要措施包括:

  1.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

  中央1号文件印发实施。文件提出,要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各级政府要切实落实

  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严格遵守对非农

  占地的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

  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

  为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国土资源部正在积极配合中农办起草中央关于改革和

  完善征地制度的政策性文件;继续深化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抓紧修改完善《征地

  制度改革试点总体方案》;配合国务院法制办起草《土地征用征收条例》和修改《土

  地管理法》。

  2003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商务部4部委以

  “特急”件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发布了《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

  政策界限》。此文件的下发标志着开发区整顿到了关键时刻。据国土资源部介绍,目

  前已基本刹住了乱设开发区“圈地”之风,各地停止了新设开发区和扩大规模的审批,初步遏制了违法乱批滥占耕地的势头。截至目前,全国共清理各类开发区(园区)

  6015个,规划面积达3.54万平方公里。现已撤消2426个、整合294个。

  2.加强房地产市场规范和管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政府对于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权益保护问题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对城市房屋

  拆迁问题十分重视,多次做出批示,要求下大力气化解拆迁纠纷。2001年7月,根据拆迁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1991年发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进行了修订。2003年9月,中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

  布了《关于贯彻中央领导批示切实做好城镇房屋拆迁中维护稳定工作的通知》、《国

  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城镇房屋拆迁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紧急通知》。

  建设部结合上述通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及时完善配套政策。针对拆迁评估、行政

  裁决不规范等问题,于2003年12月先后下发了《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

  和《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对于更好地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将起到

  积极作用。

  2003年6月8日国务院颁布了《物业管理条例》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业主大

  会/业主委员会、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各自的权利和责任。随后,建设部又颁布了

  配套的《业主大会规程》。

  近年来,针对经济高速增长中出现的贫富差距、失业、贫困、教育发展不平衡、9公共卫生保障体系薄弱等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

  有效的措施和政策,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

  衡、以及许多问题的长期积累,在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还需要长期持续的努

  力。

  2003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实现经济社会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强调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要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切实

  改变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格局,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

  督的同时,政府更要切实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把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促进城

  乡经营福利、提高人民生活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安定作为重要任务做好。

  相信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经过各级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一定

  能够更快的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推荐访问:中国城市经济基础建设水平有限不平衡表现在什么地方? 平衡表 基础建设 什么地方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