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课题12篇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课题12篇

时间:2022-11-13 19:4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课题12篇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课题  对隔代教养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研究  李晓南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家庭教育作为影响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课题12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课题12篇

篇一: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课题

  对隔代教养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研究

  李晓南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家庭教育作为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最重要因素也受到了重视。如今,隔代教养逐渐成为幼儿家庭教育的主力军,针对隔代教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研究就很有意义。本研究选取四名幼儿,结合时间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发生进行观察研究和分析,发现隔代教养下儿童亲社会行为水平低于亲子教养下的儿童,研究针对这一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并对父母、祖辈家长和教师都提出了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幼儿,隔代教养,亲社会行为

  1.问题的提出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许多年轻父母工作强度高,生活节奏快,无暇照顾子女,而家中的老辈既时间充裕,又有教育子女的经验,所以许多父母将子女托付给老辈照养。但是另一方面,祖辈家长们由于教育观念和方式成旧,对幼儿的教育只是局限于吃饱喝足,健康无病,没能意识到早期教育也是门科学。

  近来,随着人们对早期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儿童早期经验对个体终身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儿童期更是社会性发展的“大关键期”,而亲社会行为又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典型的,代表性的一方面。儿童早期最重要的环境就是家庭,而隔代教养不同于亲子教养的特点也必将对儿童社会性发展产生影响,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探讨隔代教养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2.概念界定

  2.1隔代教养

  所谓隔代教养指的是幼儿教育的主体为祖辈(或大部分由祖辈)来承担,父母与孩子接触时间少,甚至完全放弃对孩子的抚养与教育[1]。

  2.2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亲社会行为已引起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教育心理学家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促使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将有助于儿童更好的适应社会,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也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2]。

  2.3儿童亲社会行为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有: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等。

  3.观察研究

  3.1观察时间

  选取2013年4月8日到4月22日,一共观察记录三次。

  选取每周一早上在“微型小社区”进行观察,为避免幼儿对“小社区”区域产生疲倦,这三周只有周一请幼儿选择小社区,剩余四天请幼儿选择其它区域角活动,以此保持幼儿对“小社区”活动的兴趣,并提高观察记录结果的可靠性。

  3.2观察地点

  幼儿园“微型小社区”区域角。

  区域角内设自助银行,小餐厅,理发店,照相馆,小医院,裁缝店,超市,娃娃家。幼儿在这里一定会和同伴产生交流,并且展现出同伴交往能力和策略,展现出各种亲社会行为能力。

  3.3观察对象

  本观察研究选取较具有代表性的四名大班幼儿进行观察。

  3.3.1观察对象A阳阳,男,7岁。隔代教养幼儿。平时性格调皮捣蛋,有时还显得有些蛮横。阳阳父母从事特产销售生意,长期四处奔波,他们一个月能和阳阳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阳阳主要由奶奶抚养照顾,奶奶现在已经退休在家,对阳阳的照顾无微不至,宠爱有加。

  3.3.2观察对象B阿业,男,7岁,亲子教养幼儿。个性性格活泼,聪明机灵,课堂上发言踊跃,思维活跃。阿业父亲是中学老师,母亲是幼儿园保健医生。平时由父母教养,亲子关系非常融洽。

  3.3.3观察对象C亦云,女,7岁,隔代教养幼儿。平时非常懂事乖巧,但性格很内向胆小,平时说话声音也很小。家境普通,父母是装潢工人,经常在各处工作。亦云平时由爷爷奶奶教养。

  3.3.4观察对象D点典,女,7岁,亲子教养儿童。点典非常喜欢看书,是班里的“小科学家”,懂许多科学知识,性格文静,父母都是公司白领,是知识分子。在对点典的教育方面,父母为她提供了很好的环境,点典的发展也较全面。

  3.4观察方法

  时间取样法与事件取样法结合。时间上选取连续的三周,每周一对幼儿观察20分钟,每五分钟观察一次。事件上针对选取的四种亲社会行为进行观察。

  3.5观察内容与操作定义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有: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等。在本次观察研究中主要选取分享、合作、帮助、谦让四种预定类型。并对这四种亲社会行为做出操作定义。(见表1)

  3.6观察记录表

  序号

  类别

  1分享

  幼儿亲社会行为观察量表1行为类型

  愿意将自己喜欢的东西和同伴分着享受。如:你和我一起来吃小餐厅的食物吧

  为了达成一个目的,同伴之间能够相互配合的一种方式。如:两个小朋友合作完成裁缝店一件小衣服的制作,一个负责构图,一个负责裁剪。

  当有小朋友遇到困难,能出力,出主意给他支援,使其获得成功。

  与小朋友共同喜欢某样事物或共同想参加某个区域角,但是人数和物资有限时,能有礼貌的退让。

  2合作

  34帮助

  谦让

  4月8日在“微型小社区”,针对四名幼儿进行第一次观察,观察前5分钟,幼儿A和幼儿C对于新环境有些不适应,幼儿B则是一开始就和同伴一起合作,并且亲社会行为在20分钟内持续出现。幼儿D也很快在5分钟内成功产生亲社会行为。(见表2)

  观察记录表2(4月8日9:55-10:15)

  时

  类

  间

  第1个5分钟

  第2个5分钟

  第3个5分钟

  第4个5分钟

  幼

  别

  儿

  ABCD

  合作

  帮助、合作

  合作

  合作、谦让

  谦让

  合作、帮助

  合作、分享

  帮助

  帮助

  合作、帮助

  帮助

  4月15日针对四名幼儿进行了第二次的观察。在这一次的小社区活动中,四

  名幼儿明显都有了提高和适应。幼儿A也很快找到朋友一起合作游戏,但是性格较为内向的隔代教养幼儿C还是有些难以适应和融入,在观察了5、6分钟后才选择了和同伴的合作行为。幼儿B与幼儿D非常喜欢小社区,两个幼儿在小社区的表现俨然一个“小大人”。(见表3)

  观察记录表3

  (4月15日9:55-10:15)

  时

  类

  间

  第1个5分钟

  第2个5分钟

  第3个5分钟

  第4个5分钟

  幼

  别

  儿

  ABCD合作

  合作

  合作

  合作

  合作、帮助

  合作

  合作

  合作、分享

  合作、分享

  合作

  合作、帮助

  帮助

  谦让

  合作、分享

  4月22日进行了最后一次的观察记录。这一次四位幼儿都对小社区的活动有了熟悉和了解,四名幼儿都在活动开始的前5分钟就产生了亲社会行为,并且亲社会行为都能持续整个观察。幼儿A在活动尾声时,扮演了旁观者的角色,而没有选择和同伴一起的交流和互动。(见表4)

  观察记录表4

  (4月22日9:55-10:15)

  时

  类

  间

  第1个5分钟

  第2个5分钟

  第3个5分钟

  第4个5分钟

  幼

  别

  儿

  ABCD合作

  合作、帮助

  合作

  帮助

  、谦让

  合作、分享

  合作

  合作

  合作

  帮助

  帮助

  分享、帮助

  合作

  帮助

  分享

  谦让

  3.7观察结果

  1.如图3.0,幼儿A与C是隔代教养方式,幼儿B与D是亲子教养方式,三次观察中,隔代教养幼儿亲社会行为出现的次数略低于亲子教养幼儿。

  2.如图3.0,幼儿A与C在第一次观察中,亲社会行为出现次数都略低,之

  后两次逐渐增加。幼儿B与D亲社会行为出现次数较稳定。幼儿A与C在面对新环境时,适应和融入能力都比另外两名幼儿薄弱。

  3.幼儿A在三次观察中没有出现谦让行为。幼儿C亲社会行为出现的次数相比于其它幼儿比较少。

  亲社会行为出现次数76543210AB幼儿

  C

  4月8日4月15日4月22日D

  图54名幼儿亲社会行为发生次数柱状图

  4.原因分析

  4.1祖辈家长溺爱,幼儿无法习得亲社会行为

  前苏联儿童心理学家列昂节夫指出:“幼儿期是个性最初开始实际形成的时期”。婴幼儿期(0-6岁)的孩子具有高水平的感知觉模仿、学习能力,她们对周围的一切常常是不分好坏的全盘接纳[3]。阳阳(幼儿A)从小主要有奶奶抚养,奶奶对阳阳非常疼爱,恨不得一个人给予阳阳三份的爱。一直被奶奶悉心的呵护着的阳阳,习惯了有什么要求奶奶都会满足他,习惯了奶奶对他的溺爱,阳阳的性格也逐渐变的骄纵。当在幼儿园里面对其它小朋友和自己争抢时,阳阳不能够谦让,也没有谦让这个概念。所以在三次观察中,阳阳看到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区域或玩教具时,就一定要争抢来,绝对不会谦让给其它幼儿。

  4.2缺乏亲子交流,幼儿安全感流逝

  对孩子来说,安全感来自很多方面,既包括饱足感,又包含稳定的养育关系、与父母形成良好的亲子协作等。亦云(幼儿C)的爷爷奶奶能过为她提供温饱,但是亲子协作方面却无能为力。而且长期与父母的分离,会让亦云产生对父母的疏离感,甚至会认为可能“爸爸妈妈不爱我”的想法。长期下来,容易造成安全感缺乏,内心怯懦胆小。所以亦云面对新环境和新同伴时难以较快适应,从而影响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4.3生活单一,同伴交流较少

  阳阳和亦云的课余生活较之阿业和点典显得单一。由于祖辈家长身体和精力有限,他们很少能带这幼儿去各处游玩。他们更多的时间就是呆在家里,平时与

  幼儿园小朋友的交流外,就只有和爷爷奶奶的交流。缺乏更过的同伴交流。这也不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5.解决策略

  5.1强化责任,父母多陪伴幼儿成长

  蒙台梭利认为,“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不在大学,而是从0-6岁这阶段。因为人类智慧就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不仅是智慧,人的心理定型也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4]。”所以,父母不论工作多么忙碌,也要努力抽空陪伴幼儿成长,对于幼儿来说,童年只有一个,错过了就再难弥补了。具体来说,父母可以先从一点一滴做起,比如周末闲暇一家人去公园野餐,增加亲子交流和互动。平时忙碌的时候,可以先告知幼儿可能一段时间不能常见面,但是爸爸妈妈会非常想念他的,让幼儿知道父母是爱自己的,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亲子之间的感情,还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产生关心爱护他人的情绪。

  5.2更新祖辈的教养观念和方法

  隔代教养是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但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面对这个暂时难以改变的现实,我们可以先从提高和更新祖辈的教养观念和方式做起。首先,我们要让老辈们认识到幼儿期的重要性,认识到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亲社会行为对幼儿将来成长的重要性。其次,改变溺爱娇宠的教养方式,凡事给幼儿一个自己努力的机会,让幼儿通过尝试合作,请求帮助等亲社会行为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一味无条件的给予。从小培养幼儿这种亲社会行为,幼儿将来能够更好的融入新环境,更好的与同伴交往。

  5.3教师给予关注和帮助

  对待像阳阳这样典型的隔代教养幼儿,教师可以主动和祖辈家长,和父母进行沟通。对阳阳奶奶溺爱的行为进行纠正,并且多灌输一些科学新鲜的家庭教养方式。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教师也要多关注阳阳这类孩子,注意他们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当看到他们有合作、分享等行为出现时,要及时表扬,鼓励他们出现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参考文献:

  [1]阙攀.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及解决对策[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2):122-144.[2]巴伦,伯恩.社会心理学[M].华东大学出版社,2004(12)

  [3]陈莉.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J].幼儿教育,2007(12):49.[4]玛丽亚·蒙台梭利.有吸引力的心灵[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篇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课题

  浅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概念界定: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有: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等。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受到人类社会的积极肯定和鼓励。

  新的教育观指出:幼儿教育应为人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培养他们终生受益的品质.象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以及现在特别强调的诚信这些亲社会行为是未来社会的人必备的品质。人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人的某些亲社会行为的出现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相反却在减少。因此我们应从小注意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园孩子的非亲社会行为集中体现在不能和不愿与人分享、帮助、谦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冲突性行为上。这里我为什么要提“不能”与“不愿”呢?“不能”是因为孩子年龄小,缺乏帮助别人、与人分享或相互谦让的经验,以至与他们在与人分享、帮助、谦让方面出现问题,这和幼儿的年龄特征紧密相关。而这个“不愿"是幼儿主观上已形成的态度和倾向,它则是来自于教育的问题了。我认为作为教师和家长应好好的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

  有这样一些事例:(一)有小朋友说:老师,洋溢不借水彩笔给我。老师:洋溢你为什么不借水彩笔给他呢?洋溢:我奶奶说不能借给别人。老师:你借给他嘛。洋溢:不。老师:你不借算了,我们借别人的.然后老师另找小朋友借到水彩笔了事.(二)某已被接走的幼儿又由家长带回,家长:老师,明明脸上这么大一条抓痕,我问他谁抓的他说是东东。老师:明明,东东为什么抓你?明明:东东他。。.。。。.老师:好我明天好好的批评东东。幼儿、家长满意的离开。(三)美术活动开始,老师:我们今天要比一比谁画得最漂亮,谁画得最漂亮老师就最喜欢谁.

  以上这些事例是幼儿园经常发生的,很具有代表性。通过这些事例我们可以发现来自教师、家长的这样一些问题:

  一、家长的教育方式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1、家长的私心.事例(一)中洋溢不愿借笔给小朋友就是因为奶奶告诉他的,当然奶奶叫洋溢不借笔给小朋友不一定是出于自私的心理,也许是因为怕笔弄坏了或弄丢了这样一些理由.但不管什么理由,洋溢不愿帮助小朋友却是事实。还有,象有的幼儿不愿把自己的东西与小朋友分享,也是因为家长告诉他小朋友会给他弄坏、弄脏等。2、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偏袒。象事例(二)中,两孩子发生矛盾,相互间肯定都有不对的地方,但家长却非得在别的孩子身上找到问题才罢休,“好我明天好好的批评东东”这句话能说明什么?能让家长心理的到平衡吗?更何况两孩子发生矛盾,有时是属于很正常的事,但家长总夸大其词归咎于别的孩子,这无形之中也助长了自己孩子的坏脾气—反正有家长撑腰以后就更不能容忍别人了。在幼儿园你常常会听到家长说:老师,某小孩老欺负我们孩子;某某老拿我们孩子的东西..。..。,家长们从不在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3、错误归因.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一小孩摔倒了,家长为了安抚小孩会说:打地下、打桌子、打。。。。。,或有小孩不肯听大人的话,大人就说:不听话嘛,小朋友要羞你、小朋友要拿你的东西等,这样,孩子自然就对别人产生了戒备心理或有错也在别人身上找原因。

  二、教师教育的武断态度。当幼儿相互间出现矛盾时教师往往因缺乏耐心而显得很武断。在幼儿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两小孩发生矛盾,如果其中一方是常常犯错误的孩子,老师会先不分青红皂白的把常犯错误的孩子批评一通或有的事情老师还没搞清楚就下结论.就象事例(二)中老师最后一句话“好我明天好好的批评东东"的暗示:好我知道了,这件事不是你

  (你孩子)的错,是东东的错,我会教育他的.请问老师并没有找东东谈话,怎么就知道这件事一定是东东的错呢?。

  三、教师教育行为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群体意识的一种体现。但教师在教学当中往往无意识的把个别个体从群体中孤立出来,如:某某最乖,我最喜欢他,某某最听话,我。.。。..。同时教师在行为上也的确有偏袒某些幼儿的倾向。这种方式也许可以起到一定的榜样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他的反作用—就是容易使幼儿形成一种好胜和自大的心理,有时为了这个“最”而不愿帮助别人或产生故意影响别人的行动等.在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方面,我们老师觉得很累:为什么明明告诉你们玩具要共同耍,你们却还要抢呢?为什么告诉你们要团结友爱你们还要打架呢?。.。。..但是我们仔细反思一下,有了前面教育上的问题,我们怎能不累呢?其实前面教育上的问题都集中反映在一点上-—那就是我们教育时对幼儿主体的忽略。儿童同成人一样是鲜活的个体,具有能动的主体积极性。新教育观强调尊重幼儿,从幼儿的主体出发引导幼儿发展.也就是说任何事情我们都应站在幼

  儿的角度,让他们从自身出发进行建构,正所谓自我建构。作为教师和家长往往忽略幼儿的这种主体性,处理幼儿出现的问题总是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总是象裁判官似的告诉幼儿这是你不对,那是他不对;你这里该这样做,他那里该那样做,而忽略了引导幼儿通过自身建构形成经验。当幼儿之间发生一件事或出现一个问题时,我们为什么不引导幼儿从自身发现问题建构经验呢?比如两个孩子为争抢玩具发生抓扯,老师总是会问:你为什么打他?(因为他抢我的玩具)然后老师会转向另一幼儿:你为什么抢他的玩具?(因为他不给我耍)往往到这里老师就总结呈词了:他抢你的玩具,你怎么就能打他?(向另一幼儿)人家不把玩具给你耍,怎么就能抢?都不对,互相道歉.老师这样的判决其实两个幼儿都不服,不但不能使两个孩子认识到错误,可能老师转过身,他们的矛盾还会进一步激化。我们为什么不就这件事多问几句:他为什么抢你的玩具?玩具可不可以给他耍?或对另一幼儿:他为什么不把玩具给你耍?玩具他也想耍,你也想耍,该怎么办呢?让幼儿通过思考找到答案—-原来我们可以分享、可以互相谦让呢!当我们在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时,我们应通过幼儿身边熟悉的事和物,更多的引导幼儿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从他们的主体积极性上进行建构。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他们对抽象的道理不能理解;老师、家长的“告戒”能记住但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在进行亲社会行为培养时应注重他们自身的体验.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是我们要注意:

  一、作好家长工作。由于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更多的受着教育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幼儿重要生活学习环境之一的家庭就承担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家长应重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应和家长沟通,让他们明白亲社会行为培养的意义以及自己的态度会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造成什么影响,同时鼓励家长和老师共同商讨教育

  幼儿的方法,使其协助教师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二、在具体的情景中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不能空谈,要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这除了教师刻意的设置情景外,教师还要善于抓住随机教育时机。现代幼儿教育强调从幼儿身边熟悉的事和物中发现教育内容。既然有这么活生生的事例我们为什么不抓住、发掘它的教育意义,到达教育幼儿的目的呢?象前面的事例(一)发生时教师就可顺着这事引导:奶奶为什么不让你把笔借给小朋友呢?笔借给小朋友为什么会坏呢?我们叫他注意或我们借给他试试看会不会坏好不好?该幼儿把笔借给小朋友画了之后我们再让他看看笔坏了没有,幼儿就可通过亲身体验知道:原来笔可以借给别人。另外我们还可以让他看看小朋友用这笔画的画让他提验到帮助别人的乐趣。这样不但让幼儿建构起爱笔的经验、还使幼儿形成了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注重移情的运用。在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中,移情的运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它能让幼儿在别人的立场上进行体验,从而产生亲社会行为。一次绘画活动越越没有彩笔,很着急,找洋洋借,可洋洋不愿意.问洋洋为什么不愿意呢?洋洋说不出理由,但怎么也不愿把笔借给越越。后来我说:洋洋你看你画的画多漂亮呀!越越也想画这么漂亮的画,但他没有水彩笔,多难过呀.要是你把水彩笔借给他就好了。这时洋洋说:越越我借水彩笔给他嘛。

  四、教师注意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师应尊重幼儿,当幼儿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时应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善于引导幼儿从自身建构起与人相处的经验.另外教师要善于营造亲密和谐的氛围,尽量不要当众指责幼儿,或让幼儿感到老师不是一样的喜欢每一个孩子,要让幼儿体验到同伴共同学习生活的乐趣。

  五、注意对教玩具提供的有效控制。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外在的物质因素也很重要.教师要确保提供给幼儿学习、游戏材料的充足和恰当。尽量让幼儿能有事可做、有玩具可玩,这样就能减少幼儿发生冲突的机会,避免他们养成坏的亲社会方面的行为习惯。

  第一节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它是一种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指标,又是社会化的结果。

  一、亲社会行为的早期发展

  (一)3岁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20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已经开始注意到儿童早期的亲社会行为。斯特恩(L.Stern)在1924年从观察中得出结论,即使2岁幼儿也已经有感受他人悲伤的能力……并力图安慰帮助他人.勒温(1942)研究了18个月的幼儿,认为在对社会事件的理解意义上的社会敏感性,是早期儿童的突出特点。沙利文(H.Sullivan)也认为,早期儿童对他人需要表现出极大的敏感性和同情心.3个月婴儿就能对友善和不友善作出不同反应,6~7个月的婴儿能分辨愤怒和微笑的面孔。布雷瑟顿(I.Bretherton,1981)等人研究认为,在儿童开始使用语言不久,他们的语汇即表现出对他人的需要和意向等内部状态的理解和推测.例如,一个2岁儿童会说:“他哭了,他想要糖.”莱茵戈德(H.Rheingold)认为,许多行为反映了儿童给予他人及与他人分享的早期能力,这是实验室里观察15~18个月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得出的结论.

  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研究发现,12个月的婴儿会与别人“分享”他感兴趣的活动,偶尔还会把玩具给同伴玩。将玩具出示和递给不同的成人(母亲、父亲或陌生人),在18个月的儿童中是很常见的行为。研究者认为,分享行为,包括第一次拿物体给别人看,第一次送东西给人……正是发展的里程碑.这些年幼儿童的分享行为表明他们已经开始参与人际交往活动。

  (二)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格鲁塞克(Grusec,1982)考察了4~7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他要求母亲在为期4周的时间内用摄像机记录下他们的孩子试图帮助另一个孩子的一切行为(规定的任务除外)。结果(见表

  3-11)显示,当母亲看见自己的孩子作出助人行为时,很少有人不对此作出反应。大多数孩子的这些行为都获得了母亲的言语“报偿”:或被感谢,或受到赞扬,或被报以微笑,或被拥抱.同样,表中另一半数据表明,如果母亲认为孩子应该助人,而孩子并没有表现出助人行为时,那么母亲就很少接受孩子的这种行为.

  表3—11母亲报告的对儿童行为的反应

  承认、感谢、表示赞赏

  微笑、热情感谢、拥抱

  赞扬行为或赞扬儿童

  无外在反应

  儿童没有作出助人行为/%

  道德告诫

  利他要求

  责备、皱眉

  移情训练

  指导或强迫性训练

  接受利他的缺失

  4岁组

  26

  22

  18

  6[

  7岁组

  30

  30

  15

  儿童自发作出助人行为/%

  4岁组

  33

  17

  19

  7岁组

  37

  18

  16

  Eisenberg,N.(1983),TheDevelopmentofProsocialBehavior。NewYork:AcademicPress,p.140。

  我国学者王美芳、庞维国对学前儿童在幼儿园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亲社会行为主要指向同伴,极少数指向教师;(2)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伙伴和异性伙伴的次数存在年龄差异,小班儿童指向同性、异性同伴的次数接近,而中班和大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伙伴的次数不断增多,指向异性伙伴的次数不断减少;(3)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最为常见,再次为分享行为和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公德行为较少发生。

  葛沚云对幼儿谦让行为的发展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幼儿在未接受专门的谦让行为训练前,也就是说在日常的教育影响下,他们的谦让行为水平不高,能够自觉谦让的幼儿,小、中、大班都不到半数,分别为11.36%、18.37%、41.35%,但各班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在自然教育影响下,幼儿的谦让行为水平虽然不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有所提高.实验班幼儿经实验的专门训练后,与实验前比,各班的谦让行为都有提高,小、中班提高尤快.

  满晶采用自行设计的实验情境,探讨了幼儿互助行为的发展水平和一般趋势.结果表明,幼儿期儿童存在以利他为目的的互助行为.随着年龄增大,各年龄组之间在发展水平上差异不显著,但在互助行为发生频率上却有下降趋势。

  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换位思考问题

  儿童在与他人发生交往的过程中,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能够理解别人观点的能力或者缺乏理解别人观点的能力,即是否能换位思考问题,与儿童亲社会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

  塞尔曼研究了换位思考的五个等级模式.他让从学龄前到青春期的儿童对一些两难社会问题(见信息栏3—9)作出回答,这些回答对同一事件提供了不同的信息(见表3-12)。

  信息栏3-9两难故事

  霍丽是一个8岁的女孩,喜欢爬树。她在自己的社区中爬树能力最强。有一天,她从一棵大树上爬下来时摔了下来,但没有受伤。她父亲看到了很不安,警告她不能再爬树。她答应了。后来,霍丽正和她的朋友希恩玩时,希恩的小猫爬上树下不来了。霍丽是唯一会爬树并有能力把小猫救下来的人,但她记起了对父亲的承诺。

  问题:

  希恩知不知道霍丽为什么会犹豫要不要爬树?

  霍丽的父亲会怎样想?如果霍丽爬树,父亲会理解他吗?

  是不是霍丽认为她爬树会受惩罚?如果她爬了,应不应该受罚?

  表3—12塞尔曼换位思考的五个等级

  等级

  0级:

  无显著特征

  1级:

  社会信息角度

  2级:

  自我反省角度

  大约年龄段

  3~6岁

  描述

  孩子认为自己和别人有不同的想法,但两者常常有混淆。

  对霍丽两难处境的反应

  孩子认为霍丽不想让小猫受伤害,因此她会去救小猫,父亲也会因此而高兴,他也喜欢小猫。

  当问及霍丽父亲知道她爬树会怎么想时,孩子说:“如果他不知道是为了小猫,他会生气.但如果告诉他是为了救小猫,他会改变主意。"

  当问及霍丽是否会因此而受惩罚时,孩子说:“不会,因为父亲会理解她爬树的原因。”这说明霍丽的想法受父亲的影响,也认为父亲会站在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当问及霍丽该不该受罚时,孩子说:“不,因为霍丽认为救小猫很重要。她也知道父亲不准她爬树。但她知道如果能向父亲说明爬树的原因,父亲就不会惩罚她。”这说明能跳出霍丽和父亲的圈子,同时从两个角度考虑问题。

  当问及霍丽会不会受罚时,回答是:“对动物的人道主义原则会决定霍丽的行为。父亲对女儿这一行为的评价会影响他是否惩罚女儿。”

  4~9岁

  孩子认为不同观念是有可能的,因为人们接受不同的社会信息.

  7~12岁

  孩子能“踏着别人的脚印”寻思别人的想法、感情和行为。他们也认为别人能这么做。

  3级:

  第三者角度

  10~15岁

  孩子能站在两人之外想象,站在第三者(旁观者)的角度上考虑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4级:社会角度

  14岁到成年

  认识到旁观者的看法会受社会角度、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儿童会根据大量的信息理解他人行为。开始,他们理解他人想法和感觉的能力是有限的。后来,他们开始认识到人们可从不同角度来思考同一问题。不久,儿童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寻思别人的想法、感情和行为。最后,他们能分析两个不同的人思考同一问题的角度之间的关系。开始他们是站在旁观者客观的有利角度上看的,后来渐渐能以社会价值观为参照。

  (二)移情作用

  移情是体验他人情感的能力.移情训练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张其龙让幼儿观看一系列情景表演(由教师表演),并通过讨论与回答某些问题让幼儿体验其中角色的情感,再让幼儿扮演类似的角色,自由抒发幼儿所理解角色的感受。结果表明,移情训练对增强幼儿的分享、安慰、仗义、保护等助人行为有明显效果,但对谦让行为的培养却不显著。有研究者通过移情榜样训练、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性的训练、情绪追忆训练和情感换位训练等方式对幼儿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移情训练。结果表明,移情训练对增强幼儿的助人、分享、合作、礼貌等亲社会行为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三)父母抚养方式

  社会学习有助于促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过程中,父母的直接教育和对亲社会行为的强化起了重要作用。霍夫曼的抚养幼儿的研究表明,温和养育型的父母趋向抚养利他幼儿,父母与幼儿的温和养育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有重要的作用。当年龄较小的幼儿观察慈善或助人的榜样时,他们自己一般会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尤其这个榜样是他认识和尊敬的,并和这个榜样建立了温和、友好的关系。

  父母如果作出了亲社会行为的榜样,同时又为儿童提供了表现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机会,则更有利于激发亲社会行为。有人观察四组12个月的婴儿,四组婴儿分别处于四种情境中:成人向他们提供物品(示范目标行动),成人向他们索取物品(补偿性行动),既提供又索取物品(试图做一种“给予—获取"游戏),只与父母说话而不表现任何行动.仅仅看到成人的亲社会方式还不足以增加婴儿的亲社会行为,只有看到榜样索取物品和玩过“给予—获取”游戏的婴儿比控制组的婴儿更多地向榜样提供物品,并且“给予—获取”的经验促进了日后婴儿与其母亲之间的分享。

  (四)不同文化的影响

  每一种文化在赞同和鼓励亲社会行为方面显然是不同的.一项跨文化研究考察了六种文化的3~10岁儿童的行为。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最多的幼儿来自未开化的社会,而西方社会幼儿亲社会行为得分较低.

  一项研究发现,来自新几内亚这样一个合作社会的幼儿,一旦他们在西方文化的学校里度过三年,在思考亲社会行为问题时,就会较少考虑他人而是更多地考虑自我.当要求幼儿玩双方必须合作才能取得高分的游戏时,墨西哥的幼儿要比美国的幼儿得分高.

  此外,电视对儿童亲社会行为也会产生影响。普里德瑞奇(Preidrich,1975)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评定观看“罗杰斯先生的邻居"节目片断所产生的效果,这是一个集中表现理解他人的情感、表达同情和援助的电视节目.让5岁和6岁儿童观看亲社会的电视节目或中性节目,每天一次,共看4天。看了“罗杰斯先生的邻居”的儿童不仅懂得了这一节目的特定亲社会内容,而且能将其应用到其他情境。与看中性节目的儿童相比,看亲社会节目的儿童学会了一些有关亲社会行为的一般规则.

篇三: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课题

  在角色体验中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实践研究

  摘要: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幼儿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关心、合作、分享、助人与感恩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主要是以“角色体验”为平台,组织幼儿通过“自我”真实角色的体验、生活场景中的角色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角色扮演以及社会虚拟角色的模拟等多元化角色体验“通道”来有效促进幼儿感恩、分享、合作、关心与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养成,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角色体验

  亲社会行为

  一、课题的提出

  目前,从我国社会生活的现状来看,独生子女属普遍现象。独生子女虽然有很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弊病:他们从小生活在比较优越和娇宠的环境中,加上现代的居住环境让孩子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社会环境,使孩子自我为中心、利己的心理学定势更加牢固。另外不少家长还存在着某些错误的教育观念,如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因此教育孩子万事抢在前头,使孩子产生认识上的混乱。在我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的幼儿个性化很强,不会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不会关心他人,而且攻击性行为倾向较严重,缺乏亲社会行为。显然,这是不利于幼儿今后社会性发展的。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中明确指出:教育孩子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等。为了能使幼儿的行为适应社会需要,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幼儿消退幼儿自我中心的心态,学会感恩、学会“与人分享”、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关心他人”等亲社会行为,为其的社会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时期,由于思维的自我中心特征,他们往往考虑问题时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缺乏转换“社会视角”的能力,即缺乏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用他人的眼光看待问题。而角色体验是以扮演某种社会角色为基本特征,使幼儿能够亲自实践他人的角色,从思想上尽量地摆脱自我,把自己放在角色的地位看待周围事物,想角色之所想,急角色之所急,能准确认识角色的义务、职责和角色规范,不断演习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内心的情感,有利于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可以说,角色体验在发展幼儿亲社会行为能力方面有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也并非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亲社会行为行为必然增多,其攻击性行为必然减少。因此,要培养的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我们必须采用

  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教育和培养。在实践中,我们尝试以“角色体验”为平台,积极探索运用多元化的角色体验通道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有效途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1.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又叫做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主要包括关心、助人、分享、合作、感恩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其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2.角色体验:本课题中的“角色体验”是指教师创设特定的环境,以一定的角色为参照,让幼儿通过观察、感悟、模仿、训练和认同、扮演一些相关的角色,并把自己情感融入到活动中而进行的角色体验活动。从而增进其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在认识、情感、行为等方面达到相关要求的过程。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本课题主要是组织幼儿在多元化角色体验“通道”中对一些“特定的角色”进行模拟、扮演、体验、迁移,以拓展幼儿对各角色所处的地位、身份、角色规范的认知,从而丰富幼儿社会情绪感染,消退自我中心而建立亲社会行为。让幼儿真正学会“感恩”、学会“关心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分享”等亲社会行为。

  2.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包括角色体验中各年龄段亲社会行为的内容选择、组织实施和评价标准等这三个方面内容而进行研究的。

  内容选择

  探索不同年龄段的亲社会行为内容,即依据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选择不同的亲社会行为内容。

  组织实施

  探索亲社会行为角色体验的多元化“通道”。如通过文学作品的角色体验、角色对换体验和社会虚拟角色的模拟等实施方法。

  评价标准

  探索运用情景测验法测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评价方法。设置合理的亲社会行为情景,建立亲社会行为评价指标,进行观察、评价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以文献法、行动研究法与经验总结法为主进行探索、研究。

  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有关文献,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2.行动研究法:根据亲社会行为所界定的内涵,依据幼儿年龄特点,有侧重地开展各年龄段有关亲社会行为角色体验活动。并在多元化通道中探索角色体验的方法,策略的研究,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3.经验总结法:对亲社会行为角色体验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梳理,形成亲社会行为角色体验的方案集。

  三、实践操作

  (一)亲社会行为的内容选择——分年龄段确定亲社会行为主题

  幼儿的关爱、分享、合作、助人和感恩是幼儿典型的亲社会行为。依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和心理特点,我们有所侧重地开展不同内容、不同主题的亲社会行为角色体验活动。

  年龄段

  小班

  亲社会行为

  爱与感恩

  培养目标

  在感受爱与被爱的情感氛围中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学会感恩父母、长辈、老师及身边息息相关的人,为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奠定基础。

  中班

  分享与关心行为

  在角色体验中学会关心父母、老师、同伴,并乐意与同伴分享玩具、食物等,从而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大班

  合作与助人行为

  在角色体验中学会与同伴合作,并乐意帮助父母、老师和同伴养成助人行为,从而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小班幼儿年龄小,因而在亲社会行为内容主要定位于爱与感恩的教育,让幼儿在感受爱与被爱的氛围中关注自己的情感体验开始,来唤醒幼儿的感恩意识;中班幼儿角色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主要定位于幼儿关爱与分享行为的角色体验活动,让幼儿体验中关注他人的情感体验,学着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随着年龄的增加,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开始了最初的萌芽阶段,也逐渐从个性人向社会人过渡。因而随之的亲社会行为层次会更高些,主要定位于合作与助人行为的角色体验活动。当然,每个年龄段的亲社会行为培养目标是作为该年龄段培养的侧重点,作为参考依据,也不是绝对的。在角色体验中,我们也会囊括亲社会行为中的其他内容。

  (二)角色体验的组织实施——多元化的角色体验“通道”

  1.“自我”真实角色的体验

  “自我”真实角色的体验活动主要是通过设计专门的亲社会行为体验活动,安排幼儿承担工作任务即真实的角色,来达成对自己角色的体味感知,对自身角色的反省,以增进幼儿对自己社会角色及原有角色的理解。

  活动内容

  《母亲节活动》

  扮演角色

  我自己

  年龄段

  小班

  亲社会行为

  体验“我”的自身角色,产生爱妈妈的情感体验。

  《父亲节活动》

  我自己

  小班

  体验“我”的自身角色,产生爱爸爸的情感体验。

  《重阳节活动》

  我自己

  小班

  体验“我”的自身角色,产生爱老人的情感体验。

  《玩具/食物分享日》

  我自己

  《教师节活动》

  我自己

  小中班

  体验“我”的自身角色,产生分享意识。

  小中大班

  体验“我”的自身角色,产生爱老师的情感体验。

  《小小值日生》

  我自己

  小中大班

  体验值日生的职责,强化自身行为。

  中大班

  体验“我”的自身角色,产生关爱妇女的情感体验。

  《三八妇女节活动》

  我自己

  《我是小老师》

  《一天小班长》

  我自己

  我自己

  中大班

  中大班

  体验教师的角色,强化幼儿自身的行为。

  体验班长的职责与任务,强化自身行为。

  2.生活场景中的角色体验

  幼儿与幼儿之间,由于能力、个体差异、家庭、经历的不同,往往会产生对他人理解造成一定偏差。通过场景、事件、人物的置换而达成的真实角色转换的体验活动,会淡化原有的权威,使我变成你,你变成我,从而经历对方情感体验。主要包括在真实、自然的场景中和在针对性、特定情境中的两种角色体验活动。

  (1)在真实、自然的场景中的角色体验。

  真实、自然的场景是幼儿在生活、游戏中自然发生的关于助人、分享、合作、关心等亲社会行为为基本素材而创设的场景,使幼儿在真实的场景式体验中引发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自发的亲社会行为场景和拒绝性亲社会行为场景两种。

  ①自发的亲社会行为场景体验。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不论是分享行为还是关爱、合作行为,他们的产生和具体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指导和具有明确提示性的情境。在日常活动或区域活动时,当发现幼儿表现出较好的亲社会行为时要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表扬和激励。即抓住时机对幼儿自发产生的一些合作、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创设场景进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及时摄下场景镜头,播放这些的照片,展开交流、讨论:“这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这样的做法对吗?你能做到吗?”等问题,从而帮助幼儿树立亲社会行为榜样,强化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这有利于他们对自己的亲社会行为做出正面确认。而且我们的表扬和激励尽可能地从精神激励出发,如:“XX做得很棒,我们都向他学习!”“你真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等等。

  ②拒绝性的亲社会行为场景体验。

  幼儿的生活学习中,经常会发生拒绝亲社会行为的场面,我们也会及时捕捉幼儿的拒绝亲社会行为作为教育场景进行体验。如在一次中班“玩具分享日”的社会中,孩子们把自己的带来的玩具与同伴进行分享。有部分始终不肯把玩具与大家分享玩。教师就将计就计,设计了第二次“玩具分享日”活动场景:事先与家长沟通,故意不让这些幼儿带玩具来。在分享玩具玩时,教师特意引导幼儿:“上次XX的玩具不要我们去分享,我们也不让她分享我们大家的玩具,同意吗?”结果,孩子们都没去与这些幼儿分享玩具玩,没带玩具的幼儿都很难受,可见,这些小朋友已强烈地体验到了自己拒绝分享后的孤独感、失落感,教师不必说教,就达到了教育的效果,因为孩子内心的情感体验是激发分享行为最有效的动机。

  (2)在针对性、特定情境中的角色体验。

  针对性场景体验是专门针对关爱、合作、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而设计的场景式角色体验活动。其主要采用情境分析扮演和角色互换表演两种。

  ①情境分析扮演

  情境分析扮演具体说可以包括事例分析和行为练习。是让幼儿进行分析讨论和角色扮演,从而使幼儿转换到他人的位置去体验不同情境中的不同情绪,提高幼儿对他人设身处地想象的能力,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即先举出假设的各种典型的事例,让幼儿分析出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做才合理的、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并根据幼儿的提议,让大家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如在中班“关爱”这个主题活动中,教师假设了一个情境“今天是奶奶的生日,你会怎样做,让奶奶高兴?”全班幼儿集体讨论分析,可以做哪些事情帮助奶奶庆祝生日让奶奶高兴,然后再按不同角色把幼儿的想法表演出来。

  通过分析讨论和角色扮演使幼儿易于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迁移到相应的情境中去,使自己置身于其中,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从面产生情感共鸣,摆脱“自我为中心”,产生亲社会行为。

  ②角色互换表演

  角色互换表演具体说是在亲社会行为场景中进行移情的体验活动,是让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考虑问题、感受他人的愿望、识别并体验他人情绪、情感,从而逐步形成自身积极的、正确的、内心体验,这是一种替代性的情感反应。让一个幼儿在一个表演中同时扮演两个角色,体验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反应,可以先演成功角色,再演失败的角色;先演快乐的角色,再演悲伤的角色;先演妈妈,再演孩子等等。如中班建构活动时,天天小朋友缺了一扇“门”,他推倒了东东搭的

  “楼房”,从中拿走了

  一块积木。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就地取材,编排了情境表演“搭积木”,让天天和东东担任主角,第一次表演是情境的再现,第二次表演就各自互换了角色。通过情境的再现,角色的换位,天天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而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了幼儿接受他人观点的能力,逐渐学会替他人着想。

  3.文学作品中的虚拟角色扮演

  文学作品中虚拟角色的模拟是指对文学作品中角色的模仿,使幼儿暂时置身于文学作品中角色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幼儿对该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让幼儿在模拟中产生相应的亲社会行为。

  (1)选择合适的文学作品,在阅读中移情。

  文学作品以其语言优美、情节简单生动、想象丰富、人物形象可爱等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我们挖掘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因素,通过文学作品来对幼儿进行社会方面的教育,以达到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目的。于是我精心收集了关于亲社会行为方面的文学作品,如文学作品《好朋友夹心饼干》《小铃铛》和《聚宝盆》等关于分享的角色体验;文学作品《热闹的小院》、《微笑》、《七彩虾》和《刺猬树》等关于关心他人的角色体验;文学作品《拔萝卜》等关于合作的角色体验;文学作品《“大乌龟”和“小绒球”》和《房顶上的大蘑菇》等关于帮助他人的角色体验。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反复阅读和提问来发展幼儿对作品中的角色认知,使之产生共鸣,从而移情到幼儿的身上引发亲社会行为,移情为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做好了铺垫。

  (2)提供操作材料,在角色扮演中体验。

  角色扮演是通过再现或模仿故事角色的体验活动。可以说,这是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过渡环节。幼儿在收悉了故事中的情节,了解故事中人物情感及行为动机结果后,我们会给孩子创造一个演的环境,如提供头饰、道具或参与其中,让幼儿担当角色、扮演角色、走入角色,在角色中体验不同的情感,加深角色的印象,逐渐把这演引向深入。演的过程就是感知、理解他人感受、行为经验的过程,也是模仿、强化故事中亲社会行为的过程,更是内化“移情”后那种情感共鸣的过程。如中班故事表演《哗哗哗,下雨了》。幼儿戴上头饰在“哗哗哗”的雨声伴奏下一个个出场了:平时攻击性行为较多的XX、XX戴上鸡妈妈、鸡爸爸的头饰,用动作、语调、语气表现着对他人关心时的那份着急:“小猫小猫,快快进来躲一躲”。“小兔小兔,快快进来躲一躲”。……小猫、小兔用表情、语气表现着对他俩的感激,青蛙、小鸭用表情、语气表现着雨中的自在,小姑娘打着伞手舞足蹈表现着雨中的欢快。孩子们还增加了一些角色,小羊、小狗、小草、小鸟大树……。每个孩子都通过角色扮演表现着对鸡妈妈、鸡爸爸的感谢,体验着故事中的那份浓浓的情。细细品来,在别人关心、帮助下成长的孩子,哪怕是模仿或再现故事中这样的情景,孩子们的行为会更接近故事中的行为,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在这种情景下还会少吗?攻击性行为还会多吗?

  可以说,角色扮演的热烈情绪渲染了整个学习情境,不仅是角色扮演者,而且是全体幼儿都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从而形式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3)有效指导幼儿表演,加深角色情感体验

  在文学作品的角色扮演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可以说,有效的教师指导能帮助幼儿加深角色的情感体验,能更好地增进幼儿对角色所呈现的亲社会行为体味感知。其主要包括以同伴的身份参与指导和以观众的身份参与指导两种。①以同伴的身份参与故事表演,在引导中实现指导作用。

  教师以同伴的身份参与故事表演,是对幼儿故事表演指导的重要形式。有了老师的参与,幼儿在表演时会特别的认真、兴奋,这也是将内容表演好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教师在故事表演中所扮演的角色应当是能把整个表演组织起来的角色,或者是幼儿还不是很熟悉、扮演起来有困难的角色。在表演游戏过程中,通过和幼儿一起商量表演形式、位置,选择、使用哪些材料,什么时候更换、怎样更换等一系列活动,给幼儿以一定的启示,使他们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表现出各种生动、活泼的形象。

  ②以观众身份欣赏幼儿的故事表演,在表演外实现指导作用。

  幼儿喜欢我们看他们进行故事表演,他们会以最大热情和最好的表演来向我们汇报,因此观众的身份给我们的指导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但既然作为观众,我们的指导就必须符合观众的身份。首先,在欣赏幼儿表演时要做到认真、全神贯注,因为这种态度不仅是对幼儿表演的支持与鼓励,更是为幼儿提供如何以正确态度对待别人表演的一种示范。其次,我们可以以观众身份,用提问、建议等方式指导幼儿顺利表演,并对他们的表演加以评价,提出改进的建议。如有一次看见小班两个幼儿在“表演区”戴着手偶在玩,他们像是在表演,但又各自在玩自己的手偶,再看看台下,观众一个都没有。于是,我提问道:“你们在表演什么故事啊?我想来观看你们的表演。”一听我要来看,他们立即高兴地说:“我们表演《小铃铛》的故事。”于是我鼓励他们表演给我看,并

  以极大兴趣看他们的表演。活动中我以观众身份对他们的表演进行提问、建议,使他们的表演获得了成功。在表演结束后,我还对他们的表演给出了肯定的评价,并激发了他们再次创编故事内容和表演的欲望。

  文学作品中的角色体验是社会性情感的积聚,亲社会行为的养成需要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反复、多次、多维度进行相应角色体验以后形成的。因而我们要让幼儿反复在表演中练习、反复实践,才能逐步形成自觉、稳固的亲社会行为。

  4.社会虚拟角色的模拟

  实践中,我们开展了“社会虚拟角色的模拟”练习。社会虚拟角色的模拟是指对社会、历史角色的模仿,即让幼儿通过对所设定的学习榜样(角色)的模拟,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在模拟中产生相应的亲社会行为。这种模拟练习推进了幼儿与榜样之间的人格互动,不但生动有趣,而且能起到实际锻炼的作用。我们着重针对“雷锋”和“环卫工人”等两个典型的亲社会角色进行模拟练习。

  (1)“雷锋”角色的模拟练习。

  雷锋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物,他永远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雷锋,我们让幼儿观看电影《雷锋》,给孩子们讲述“雷锋叔叔做好事”的故事;教孩子们学习演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利用晨间谈话的活动大家一起讨论“为什么要向雷锋学习?”“什么样的事情是好事?”“在生活中,怎样做好事?”等等。让孩子们知道了雷锋叔叔是一位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经常为别人做好事的叔叔。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实践活动——“雷锋”角色的模拟练习。让孩子置身于“雷锋”的角色,开展“雷锋”关心帮助他人的角色模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牢记像“雷锋叔叔”那样做好人好事。如看到伙伴或弟弟妹妹摔倒了要马上把他扶起来;看到小伙伴不开心要给予安慰等等。小班开展了《关心我的朋友》的角色模拟练习,让幼儿学会关心自己的同伴、好朋友;中班开展了《关心弟弟妹妹》的角色模拟练习,通过班级与班级结对,让中班的哥哥姐姐帮助小班的弟弟妹妹穿衣服、穿鞋子、叠棉被等活动;大班开展了《关心身边的人》等角色模拟练习,让大班的孩子收集家中的玩具、图书,并把这些玩具、图书赠送给农村的孩子们。

  (2)“环卫工人”角色的模拟学习。

  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着重组织幼儿采访了“环卫工人”,了解环卫工人的工作及工作意义。并组织幼儿进行了实践模拟练习,让幼儿扮演“环卫工人”,把自己置身于“环卫工人”的角色中。小班开展了《我给垃圾找家》、《捡落叶、捡垃圾》、《我给小树浇浇水》等劳动模拟练习;中班进行了《擦桌子》、《抹椅子》、《擦滑滑梯》等爱护幼儿园系列劳动模拟练习;大班进行了《爱护社区公共设施和环境》等系列劳动模拟练习。让幼儿在劳动中体验劳动的辛苦与重要,从而产生尊敬环卫工人的情感体验。

  (3)“Do都城”角色模拟体验活动

  杭州“Do都城”城里就是一个生活体验馆,各种商店和部门应有尽有:医院、报社、画廊、冰激凌屋、西点屋、照相馆、消防局……,这个小社会既是虚拟的也是现实的。我们组织了大班的幼儿参加杭州“Do城”角色模拟体验活动。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或兴趣扮演各种角色亲身参与其中,尽情选择自己喜欢的各种职业:消防员、宇航员、考古学家、记者、医生、机长、设计师、主播、驾驶员、建筑工人……既体验了真实的社会活动,还熟悉了每个角色的、职责与规范。

  (三)亲社会行为的评价——运用情景测验法测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依赖于成人的评价,他们评价自己是好孩子是“因为老师说我是好孩子”。

  如果教师给幼儿贴上了“助人为乐”的标签,那么幼儿就会在这种评价的驱使下做出亲社会行为。针对幼儿这一特点,在评价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表现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对幼儿的精神奖励。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角色体验游戏中获得亲社会行为的愉悦体验,使有过真正亲社会行为经验的幼儿在日后的困境中继续发扬光大,得以巩固。

  那么,如何衡量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达成,我们尝试运用情景测验法来测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情景测验法即在教育与实际情况下,将幼儿置于与现实生活场景类似的情景中,由教师观察在该特定情景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目标设置了相应的情景,并制定了亲社会行为的评价指标。

  年亲社龄会行段

  为

  情景设置

  评价指标

  情景1:阿姨当着孩子们的面站A.会主动地关心阿姨:“阿姨,您小心点!”

  B.不关心。

  小爱与着高处做事。

  班

  感恩

  情景2:提供小任务——每天说A.会拥抱、亲吻父母,不乱发脾气。

  一句爸爸、妈妈的话。

  中班

  B.经常发脾气。

  情景1:部分孩子有许多糖果,A.会主动把糖果分给没有糖果的小朋友。

  B.只顾自己吃,不愿分享。

  分享

  部分孩子没有糖果。

  情景2:玩具分享日,只有部分A.会主动与同伴分享或轮流玩玩具。

  幼儿带玩具来玩。

  情景1:早上来园有小朋友哭B.只顾自己玩,不愿分享。

  A.会主动关心小朋友,并给他拿纸巾擦眼泪。B.不关心或嘲笑。

  关心

  闹。

  情景2:教师当着孩子的面不停A.会关心老师,给老师拿纸巾。

  地打喷嚏。

  大班

  合作

  情景1:在公共区搭积木。

  B.嘲笑。

  A.会主动与同伴合作、商量搭积木,不争抢。

  B.独揽喜欢需要的积木,不给其他小朋友玩。

  情景2:请孩子看书,提供的书A.会主动与没有书的同伴合作看书。

  本数是孩子人数一半。

  B.不愿与同伴合作看书。

  助人

  情景1:玩脚踏车(提示请会骑A.在提醒下,会主动帮助不会骑的幼儿。

  的幼儿去扶不会骑的幼儿)

  B.不肯帮忙,喜欢自己玩。

  情景2:小朋友走路不小心滑到A.会主动把他扶起来,并给予安慰。

  了。

  B.不关心或嘲笑。

  通过以上情景的设置,我们分别对各年龄段的亲社会行为指标进行了测查,测查结果如下(见附件三):

  年龄段

  小班

  中班

  亲社会行为

  爱与感恩

  分享

  关心

  大班

  合作

  助人

  达标百分比(前)

  13%19%6%23%23%达标百分比(后)

  92%97%83%90%89%

  11

  我们的设置的情景、制定的评价指标不是很成熟,但在这些达标指标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的亲社会行为确实有了一定的提高。

  四、研究成效

  可以说,角色体验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有效手段。在角色体验中对幼儿进行社会行为的培养是行之有效的,它克服了空洞单调的口头说教形式,以直观、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方式为幼儿所接受。一学年下来,我们发现,幼儿的认识、情感、行为有明显的变化,幼儿在角色体验中其潜在的领会、观察和模仿能力被开启了:他们真正了解了关爱与被爱的关系;知道帮助和关心别人;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感恩……

  (一)幼儿关爱意识的焕发

  最引人注目的是幼儿比以前更有爱心了,他们学会了关爱他人,并时时唤发出耐人寻味的关爱情绪。在家里,孩子们知道怎么关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人,会主动给奶奶捶捶背;还很乐意帮助爸爸妈妈做事情,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幼儿园里,幼儿懂得了去主动关心朋友、老师和阿姨。遇到同伴不开心时,还会主动地安慰、关心她,还给她拿餐巾纸等等。如一次小一班的小乐乐从卫生间里出来不小心摔了一跤马上哭了起来,丰丰听到了马上跑过边扶边对她说:“不要哭,我哥哥来扶你!”

  (二)幼儿感恩意识的唤醒

  感恩教育绝不是简单地回报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以及健全人格的体现。我们通过一些文学作品《快乐的大石头》、《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和《谢谢你》等进行作品中的角色体验,体验帮助与被帮助都是快乐,知道受别人帮助别忘了感谢……活动后我们发现幼儿从刚开始说不出别人帮助过自己的事到会发现同伴、老师、家人等周围人帮助自己的小事,并知道去感恩。得到同伴、老师的帮助,会主动说“谢谢”;看到阿姨在高高的窗户擦玻璃,孩子们会关心地说:“阿姨,你小心点!”当看到食堂阿姨送饭来时,孩子们会热情地“拥”上去说:“阿姨,您辛苦了!”阿姨看到孩子们这么懂事都欣慰地笑了。

  (三)幼儿分享意识的增强

  在日常活动中,幼儿的分享意识开始焕发,也变得更友爱了。能够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里与同伴一起分享;喜欢把家里好吃的糖果带来与大家分享。当玩具或材料缺少时,幼儿也能够分享或轮流着玩。

  (四)幼儿助人意识的激活

  12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与生俱来的自我为中心明显减弱了,大大地激活了幼儿的助人意识。在家里,能主动帮助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幼儿园里,能主动帮助有需要帮助的同伴,还乐意老师、阿姨擦桌子、扫地等等。

  (五)幼儿合作能力的提高

  在角色体验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的合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小班幼儿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能与同伴合作看一本书、合作、分享玩玩具;中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合作中,孩子们学会了商量、分配任务,能按大家规定好的任务完成自己份内的事;喜欢与小伙伴合作完成一件作品等。

  (六)自我角色定位的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让孩子进行了“自我”角色的体验,在活动中能自觉完成自己的职责。幼儿在扮演这些角色过程中非常投入,而且逐步明确了角色意识,了解、人之社会中个角色本身的特殊性,同时充分体验了帮助别人的快乐、感染了获得帮助的愉快情绪。

  总之,幼儿与同伴合作能力、交往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学会关心同伴、爱护同伴了,孩子间的冲突也少了,能积极遵守班级常规制度,形成了较好的班风。

  当然,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很多,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社会、家庭、幼儿园要通力合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把亲社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上,让亲社会行为植根于幼儿的行为习惯中,使幼儿亲社会的个性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五、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2]李幼穗﹒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J).天津师大学报,1999,2.[3]赖新元﹒世纪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典范(上)·台海出版社,2000版.[4]彭华茂﹒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5]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

  13

篇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课题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目标研究概述

  作者:王丹丹

  来源:《师道·教研》2017年第01期

  “亲社会行为”通常指人们符合社会期待的积极行为

  。“亲社会行为”亦称“利他行为”。与“反社会行为”相对。对他人或社会有益的、能够带来积极影响的助人行为、利他行为

  或其他更为广泛的行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也是其社会性良好发展的重要途径。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对于儿童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大作用,尤其对人生观和世界观处于形成阶段的儿童来说,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增强幼儿的理解、分享、关爱他人,与人友好合作、互相关心、帮助,有利于儿童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因此,开展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实践研究是尤为重要的,而深入了解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及制定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目标又是开展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实践研究的前提。因此,本文将借助大量文献进行幼儿亲社会行为概念的研究及目标的制定,以便更有效的开展相关实践研究。

  一、“幼儿亲社会行为概念”的界定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不难发现:幼儿亲社会行为发生的背后的动机是很难判断的。因此,当前对亲社会行为的界定一般以结果为依据。即不论幼儿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是什么,只要结果是有利于他人或集体的行为都是亲社会行为。3~6岁儿童在人际交往中倾向于做出积极的行为,因此3~6岁是培养社会行为的最佳时期。张明红提出:《指南》对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做了描述性的规定,主要涉及同情、安慰、帮助,分享、合作和社会公德行为(如诚信与保护环境)等与学前儿童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行为。而慷慨、牺牲、保卫、无畏、忠诚、抚养他人、拒绝非正义事物等行为则不太适合3~6岁儿童行为特征的范围。

  因此,基于国内外对于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现状研究及目前我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现状,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把幼儿亲社会行为概括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发、主动表现出来的一切有利于他人和集体的,符合社会期待的积极行为,如:友善、分享、合作、帮助、诚信、同情、安慰、谦让、尊重等。

  二、确定“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目标的依据

  1.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特点和需要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与其身心发展的整体水平,特别是心理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又与其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即主体对自己和自己心理的认识。是儿童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幼儿期是幼儿自我意识进一步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自我评价进一步发展,而且这个时期幼儿活动的独立性逐渐加强,但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幼儿自身认知水平发展的需要。影响幼儿社会性行为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儿童对社会性行为的认识、对情境信息的识别、观点采择及归因等。幼儿作为不断发展的社会人,其作为社会人的需要也在不断加强。

  当儿童知道了什么是可以的、什么是不可以的道理后,他就可能在实际行为中表现出为或不为的倾向。如果儿童在头脑里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利他观念,比如“小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有东西和其他小朋友共同玩才是快乐的”等,他们在面临分享或帮助的情境时,便会提供帮助或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其他小朋友。

  幼儿已有的经验。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能力,制约着幼儿园社会性教育目标的广度和深度。幼儿阶段,孩子所拥有的生活经验还相当有限,主要涉及家庭、幼儿园及常见的社会机构的生活经验,而其学习能力还处于发展过程中,思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具体形象性是特点,抽象逻辑思维还没有得到发展,所以说幼儿获得的经验主要是感性经验。因此,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目标的制定应该建立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上,适当扩展。

  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样也为幼儿各领域的学习提供了依据。从《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每一次的目标更加具体,指导更加明确,更具操作性。

  《幼儿园工作规程》

  (以下简称《规程》),1989年试行,1996年实行,2016年新修订并颁布实施。无论是新版《规程》还是旧版《规程》,在第一章总则第五条: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中都提出: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规程》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亲社会”这一概念,但目标的表述详尽具体,为这幼儿园社会领域的工作开展做出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同时《规程》的颁布,对建立与完善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提供了法规、政策及理论上的支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并试行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第一次明确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在“社会”领域中,提出了五个目标: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纲要》的颁布与实施为幼儿园社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会领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更加全面具体,也为《3~6岁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因此,本课题在《指南》中社会领域的具体目标指导下,基于文献的查阅,结合幼儿亲社会行为概念,将幼儿亲社会行为方面的目标分为:“人际交往”、“社会适应”两个子目标。其中“人际交往”包括:“友善”、“分享”、“合作”、“帮助”、“尊重”、“同情”;

  “社会适应”包括“诚信”、“谦让”与“保护环境”。

篇五: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课题

  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对策研究

  摘要:幼儿好比一颗种子,如何培养决定着他们的一生。亲社会行为在当代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和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认为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可以促进幼儿的个体身体健康,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最后,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关注幼儿的成长环境、进行亲社会行为的榜样示范、教会幼儿换位思考和借助游戏进行亲社会行为训练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能力。

  关键词:幼儿;亲社会行为;对策研究

  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从词面上理解,亲社会行为就是亲近社会,不做对社会有害的事情。这是一种发自本心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受社会制度约束而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亲近社会的意愿并通过具体行动表现出来,如帮助孤寡老人、给儿童让座、捐助灾区等行为都属于亲社会行为。这些行为可以给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带来利益。在亲社会行为中,双方的关系利他但不损及,双方可以建立愉悦友好的交流基础,通常包括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两种。亲社会行为不是天生就能形成的,它需要后天的学习和引导,要求个人能够对社会和人性有正面的认识,才能形成亲社会行为。

  二、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因素

  (一)环境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受到环境因素的密切影响,对幼儿来讲,主要受到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和朋辈群体的影响。家庭是幼儿接触最多的场所,父母、爷爷奶奶和兄弟姐妹是他们最熟悉的人,如果家庭关系恶化,经常出现吵架、冷战甚至打架的情况,那么幼儿就会对人际关系产生陌生感和冷漠感,认为每个人的关系都是这样,最终导致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如果幼儿的家庭关系非常和睦,父慈母爱,那么幼儿就会产生对人亲近的冲动,乐于主动与人沟通和交往,能够善意的和陌生人交流,有利于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形成。社区环境是幼儿初步接触社会的第二环境,它包括小区环境、社区人员和医院等社区设施等,幼儿的室外活动大部分时间在此区域内进行,社区环境的和谐与否也影响着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朋辈群体指和幼儿年龄相仿的儿童,双方具有伙伴或共同学习的关系,朋辈群体的喜好、性格和双方的交往方式等也深刻的影响着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家长要对幼儿的朋辈群体进行关注,引导幼儿的正确交往行为。

  (二)幼儿的认知水平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幼儿的认知能力也影响着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亲社会行为难以在短期内形成,它受到幼儿认知水平、生活环境和心理变化的综合影响。幼儿的认知水平高,那么对人际关系的洞察能力就更强,能够准确察觉人的喜怒哀乐,同时分析出出现各种不同情绪的原因,便于他们在后期同别人交往时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如果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低,对人际关系的感知能力较差,那么在社会交往中对某一事物或某一事件的认识时间就会较长,做出正确反应的几率也就比较低,从而影响他们亲社会行为的顺利形成。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进行个性化教育是培养他们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策略。

  (三)幼儿的移情能力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幼儿的移情能力是指体验对方感受,能够根据自身感受理解不同情感,产生与他人情感共鸣的能力。亲社会行为要求情感的共鸣,很多亲社会行为中都伴随着同情、认可等情感,因此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深刻影响着他们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如果幼儿的移情能力强,那么他们可以更加容易的进行换位思考,将对方的感受溶于已身,从而产生同情、认可等心理感受,进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如果幼儿的移情能力较弱,对于别人的遭遇无法理解,难以出现情感共鸣,那么他们就不会因为对方的喜怒哀乐而产生情绪变化,出现“无所谓”、“不明白”的心态,最终导致他们难以融入群体或在集体内找不到存在感,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也会大打折扣。

  三、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幼儿个体身心健康的发展

  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亲社会行为的培养需要幼儿走进群体,在同他人的交往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共情和换位思考的能力,体会他人的情感,同时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让自己的行为不至于伤害到对方,这种能力的练习和培养可以帮助幼儿和其他人进行积极互动,得到他人的喜爱和理解,对社会群体产生亲近感,从而培养自己积极表达、勇于探索的行为。幼儿在这种温暖友好的氛围中成长,身心可以健康发育,不会出现自卑、自傲等心理。幼儿的心理健康可以反馈到各个方面,促进幼儿的整体提升和稳步发展。

  (二)有利于幼儿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有利于促进他们社会行为的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现代社会要求个人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能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和其他人进行良好互动,具备关心他人和被他人关心的能力。对幼儿来讲,无论在和父母相处、和同学相处或日后的工作乃至家庭生活中,都需要培养卓越社会能力才能够处理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与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在群体交往中产生幸福感。从小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可以让幼儿逐步锻炼社交能力,在社交活动中理解他人,理解自己,不会出现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行为,以便帮助幼儿摆脱不良习惯和错误心理的影响,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未来。

  四、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策略研究

  (一)关注幼儿的成长环境

  幼儿的成长环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养成非常重要。家长要注重幼儿良好生活环境的营造,在家庭关系中营造和谐开放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展示礼貌友好的一面,在公共场合遵守社会规则,主动给幼儿进行示范。对于幼儿的小伙伴,家长也要认真甄别,保证幼儿在一个安全优良的关系中成长,促进他们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当父母带幼儿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交车、购物时,要教给幼儿给有需要的人主动让座,帮助身体不便、行走困难的人,培养他们的同情心,教会他们进行换位思考,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在环境中塑造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二)进行亲社会行为榜样示范

  幼儿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且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尤其需要父母进行有效的示范。要想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给幼儿进行榜样示范。当父母带孩子坐公交车时,如果看到有需要让座的老人或儿童时,家长要主动给他们让座,同时教育孩子坐公交车时面对需要帮助的人,要及时伸出援手,以此培养他们的亲社会性。家长带着孩子过马路时,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也要及时帮助,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帮助他人的行为。当他们遇到此类事情时,就可以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人,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进而培养其独立完善的亲社会行为。

  (三)教会幼儿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对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亲社会行为要求幼儿具备共情的能力,而共情就需要将自己和他人的清感连接起来,处于同一频道,能够对他人的遭遇和处境感同身受,理解他人产生心理的原因和心理变化。以此来产生共情,并做出相应的行为。要想学会换位思考,家长要经常和幼儿讲解自己的感受,如幼儿说脏话时,妈妈就可以说:“我好伤心,你的话让我很难过”,然后把幼儿讲过的话再复述一遍,让幼儿体验被被别人说脏话的感受,以此帮助他们进行换位思考,体验共情的力量。当幼儿掌握换位思考的技巧后,就能切身体验别人的感受,产生同情、关注的心理,最终导致亲社会行为的出现。

  (四)借助游戏训练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游戏和幼儿具有很强的契合性,借助游戏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如母亲和幼儿在家庭中进行角色扮演,母亲扮演过马路的老奶奶,幼儿扮演上学的学生,当路灯亮起,两个人一起过马路,此时老奶奶突然摔倒,小学生负责把老奶奶扶起,搀扶着老奶奶过马路。另外,双方也可以模拟在公交车上阿姨给小孩子让座的场景,当阿姨看到1名儿童走上公交车而且没有座位时,便主动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他。这些游戏内容简单,便于幼儿理解,而且可以培养他们帮助他人的行为,在他们心底种下助人的种子。当幼儿真的有一天碰到类似情形,第一反应会去帮助别人,这样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就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福芹;通过移情训练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J];上海教育科研;2019年10期.

  [2]毕凤娟;儿童文学中爱的教育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9年24期.

  [3]莫冰;拳头不再举起来——幼儿移情教育(个案追踪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8年28期.

  [4]钱麟;林晓萍;宁波市绿梅幼儿园4—5岁幼儿分享教育的实验研究分析[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5]顾蓓丽;科学活动中幼儿问题意识的激发和培养[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19年.

  [6]毛志宏;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与同伴接纳、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20年.

篇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课题

  亲社会行为的开展

  亲社会行为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亲社会行为已引起开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教育心理学家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根底,将有助于儿童更好的习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有助于幼儿今后更好的习惯社会,也有利于学校素养教育实践的深入开展。因此,探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含义、阻碍因素及培养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亲社会行为定义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关心或打算关心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2.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开展

  一岁之前,儿童能够对别人微笑或发声,这表达了儿童最初的一种友好倾向。能够说儿童在1-2岁时就表现出了亲社会行为的萌芽。比方,3个月的飞飞和翔翔是一对双胞胎,一天,飞飞因为尿湿了开始哭泣,紧接着翔翔也开始哇哇大哭。妈妈手忙脚乱的帮他们换尿布,才觉察翔翔全然就没有尿湿,他只是因为飞飞的哭泣而哭泣。

  2岁时,儿童越来越表现出同情、分享和助人等利他行为。他们常常把自己的玩具拿给别人看,或者送给别人玩,有时候拿着自己的玩具参加他人的活动中,有时候关心妈妈做些简单的情况。尽管这时的儿童专门难弄清别人遭受困境的

  缘故,但他们却明显的表现出对处于困境的人们的关注。看着哭泣的同伴,他们会妈妈走进并轻轻拍拍同伴。会给弄伤手指的母亲拿来创可贴。

  2岁以后,随着儿童生活范围和交往经验的增多,他们的亲社会行为会进一步开展。他们会逐渐的依据一些不太明显的细微变化来识别他人的情绪体验,推断他人的处境,并作出相应的关心行为。比方,5岁的欢欢和佳佳在一起玩玩具,欢欢不小心碰到了自己搭的玩具,之后心情不行,开始不讲话。这时佳佳会觉察并抚慰欢欢,并和他一起搭玩具。

  3.阻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1)生物因素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开展,逐渐形成了一

  些亲社会性的反响模式和行为倾向,如微笑、乐群性等等。这些逐渐成为亲社会行为的遗传根底。

  〔2〕社会生活环境

  经济文化水平各不相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利他和合作行为的鼓舞程度也不同.

  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更多地鼓舞儿童友好、合作、关心他人的社会行为;而工业化程度高或经济比较兴盛的国家和地区,那么更多的鼓舞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个人的独立奋斗。

  这些不同文化传统对社会性行为的不同态度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开展中的儿童,对其社会性行为发生阻碍。

  文化人类学家M?米德(1935),观看了新几内亚三个原始部落社会中人们的行为,觉察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有不同阻碍,而在同一个文化圈内生活着的人们都具有共同的行为方式与人格倾向。例如,住在山地上的人,传统上一向和平相处,因此该地居民人与人之间专门合作,性格和气,对人亲切;住在河岸的土人,由于传统上好斗、残酷,不管男女,其性格极为相似,因而当地居民也是相互攻击,不合作,占有欲专门强。

  电视对幼儿亲社会行为也会产生阻碍。普里德瑞奇〔Preidrich,1975〕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实验者让5—6岁幼儿观看“罗杰斯先生的邻居〞节目片断,这是一个集中表现理解他人的情感、表达同情和援助的电视节目。幼儿每天一次,共看4天。看过“罗杰斯先生的邻居〞的幼儿不仅明白得了这一节目的特定亲社会内容,而且能将其应用到其它情境。与看中性节目的幼儿相比,看亲社会节目的幼儿学会了一些有关亲社会行为的一般规那么。

  〔3〕家庭的阻碍。

  家庭是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要紧阻碍因素。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开展过程中,父母的直截了当教育和对亲社会行为的强化起了重要作用。这要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典范的作用,父母自身的亲社会行为成为幼儿模仿学习的对象;二是父母的教养方式,这是关键因素。从目前的研究看,人们普遍认为,民主家庭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霍夫曼的研究说明,和气养育型的父母趋向抚养利他幼儿,父母与幼儿的和

  气养育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有重要的作用。当年龄较小的幼儿观看慈善或助人的典范时,他们自己一般会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尤其那个典范是他认识和尊敬的,并和那个典范建立了和气、友好的关系。

  〔4〕同伴的相互作用。

  在儿童的抚慰、关心,同情等能力形成过程中,同龄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幼儿有许多时刻是与同伴一起进行活动的,在与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他们专门容易受到同伴亲社会行为的阻碍,而对其进行模仿。幼儿在幼儿园中接触最多确实实是周围的同龄伙伴,他们在一起游戏、学习,同伴的言行举止直截了当感染幼儿的行为。要专门注意的是幼儿的区分能力有限,不能分辨好的行为与不良行为。例如,见有的幼儿说脏话,许多幼儿都会去跟着模仿也说脏话,他们只是觉得好玩,而不明白这是不文明的语言。因此,幼儿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群体活动,鼓舞积极亲社会行为的模仿,防止幼儿受到不良行为的阻碍。

  〔5〕移情

  移情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识别和同意。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全然的内在因素。霍夫曼认为移情是诸如助人、抚慰、关心、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根底。它激发、促进人们的亲社会行为,是个体亲社会行为的推动器。

  大多数研究显示,儿童青青年的移情能力与他们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呈正相关,即一个小孩越具备移情的能力,就越有可能引发助人、抚慰、分享、合作等亲社会行为。关于幼儿来说,由于其认识的局限,专门是容易自我中心地考虑问题,因此,关心幼儿从他人角度去考虑问题,是开展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要紧途径。

  张其龙让幼儿观看一系列情景表演〔由教师表演〕,并通过讨论与答复某些问题让幼儿体验其中角色的情感,再让幼儿扮演类似的角色,自由抒发幼儿所理解角色的感受。结果说明,移情训练对增强幼儿的分享、抚慰、仗义、爱护等助人行为有明显效果,但对谦让行为的培养却不显著。

  如何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

  1.听故事:利用有味和丰富的故情况节教育和感染幼儿,在讲述故事之后讲述者能够带着幼儿一起回忆故情况节和强化故事中亲社会行为,从而让幼儿产生心理共鸣,到达移情的效果。

  2.续编故事:是讲述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依据情节的需要停顿下来,给幼

  儿留下悬念,进而启发幼儿积极考虑,从而引导幼儿向积极的社会行为方向开展,既能锻炼幼儿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幼儿语言开展能力。

  3.角色扮演:一种让幼儿临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的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学技术。角色扮演能够让幼儿亲身躯验他人的角色,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

  4.视频法:利用影像视频资料,通过影像中丰富的情节内容感染幼儿,这种方法乐于被幼儿同意,而且便于操作。在幼儿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实验者能够观看幼儿的面部表情从而推断出幼儿的心理变化。

篇七: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课题

  幼儿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将有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身心俱健的社会栋梁,为幼儿的终生发展奠定扎实的情商基础,也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因此,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进行幼儿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势在必行,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使他们能在未来充满竞争的社会中获得生存的空间,赢得更好发展。

  一、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首先是激素的作用。目前一些研究证明,攻击性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的水平有关。不仅人类如此,在关于动物的研究中也发现,雄性动物在受到威胁或被激怒时,比雌性更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男女儿童在攻击性上的性别差异。其次是遗传基础。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些亲社会性的反应模式和行为倾向,如微笑、乐群性等等。这些逐渐成为亲社会行为的遗传基础。再次是个体气质差异也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有着影响。幼儿从其出生之日起便开始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父母和其他成人对他们的特别的抚育方式,也决定着他们自己在交往中采用的具体的行为方式。

  (二)环境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1)社会文化传统

  社会文化传统对于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攻击性行为的态度有程度上的差异,如有的极端反对和抵制攻击性行为,有的则对攻击性行为比较宽容。(2)大众传媒

  对教育和社会的意义而言,一种媒体的优点可能是另一种媒体的缺点,如果我们能综合运用各种传媒的优势,加上儿童传媒使用过程中父母积极的中介作用,就能使传媒在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2、家庭环境因素。幼儿(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父母的唯一宝贝,他们整天与父辈、祖辈交往、只有亲子、亲孙的纵向关系,而无兄弟姐妹的横向关系。在这种家庭结构里,极易造成幼儿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识,养成“小霸王”、“小公主”的娇纵性格。还有另一种是单亲家庭。长期生活在这种氛围里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家庭教育和照顾、极易造成各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3、幼儿园教育环境因素。幼儿园的物质空间文化,是指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中物的要素总和。它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念的培养以及创造性、主体性的养成等,都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研究表明:整洁优雅的环境能增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杂乱无序的环境,增多幼儿的攻击行为。

  二、幼儿自身的情感因素

  1、幼儿的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对幼儿亲社会性行为发展有很大影响。它主要包括幼儿对亲社会性行为的认识和对情境信息的识别等。当幼儿认识到“打人给别人带来痛苦和伤心,是不应该的行为”之后,其攻击性行为则会受到一定的抑制。如果幼儿在头脑里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利他观念,他们在面临分享或帮助的情境时,会毫不犹豫地提供帮助或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其他儿童。

  2、自我意识因素。个体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与其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与攻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

  识。”

  三、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对策

  1、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创设环境。(1)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幼儿受年龄局限,缺乏辩别力、控制力和免疫力,很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诱惑和侵袭。而幼儿的行为习惯又大都是在非正式学习的课程中潜移默化习得的。(2)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幼儿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其核心是尊师爱幼。师幼关系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以及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师幼关系良好时,幼儿都乐意接受教师所施加的影响,甚至带有一种盲目性;而师幼关系恶化时,即使教师所施加的影响是正确的,幼儿也可能会拒绝接受。可见,师幼关系的好坏对教师能否取得满意的教育与教学成效来说至关重要。在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与训练方面,更需要有良好的师幼关系作为实施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依托。(3)争取家长配合,保持家园教育一致性。幼儿园及幼儿教师要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由于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更多的受着教育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幼儿重要生活学习环境之一的家庭就承担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幼儿园及幼儿教师也应积极和家长沟通,让他们明白亲社会行为培养的意义以及自己的态度会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造成什么影响,同时鼓励家长和老师共同商讨适合幼儿的教育方法,共同对幼儿实施教育。

  2、为幼儿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交给幼儿必要的交往技能。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多为幼儿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多给幼儿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鼓励他们相互交流、磋商、协调。我们还鼓励家长多带孩子去串门,让孩子多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鼓励孩子把自己的书和玩具带到幼儿园来与小朋友一起看、一起玩,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与别人交往时应具有的良好品德。如我们开展的“大带小”活动,让幼儿在生活、劳动、学习、游戏、交际等方面互相体贴、互相模仿、共同努力、共同分享,从而唤起其利他行为的情感共鸣。年长的哥哥姐姐由于集体荣誉感或竞争意识的作用,他们会表现出较高水平的自觉性和意志行为,并逐渐协调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认识,学会理解和帮助他人,这也能为年幼的弟弟妹妹提供了可塑又可及的榜样作用。

  3、引导幼儿通过自身建构形成经验。儿童同成人一样是鲜活的个体,具有能动的主体积极性。也就是说任何事情我们都应站在幼儿的角度,让他们从自身出发进行建构,正所谓自我建构。当我们在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时,我们应通过幼儿身边熟悉的事和物,更多的引导幼儿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从他们的主体积极性上进行建构。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他们对抽象的道理不能理解;老师、家长的“告戒”能记住但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在进行亲社会行为培养时应注重他们自身的体验。

  四、结论

  在幼儿的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良好社会行为的学习和形成,是在周围环境中,主要是在社会、幼儿园、家庭、同伴群体及幼儿自身心理发展水平的影响和作用下逐步实现的。在实践教育活动中除了要结合社会力量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在幼儿园和家庭中教师和家长也要积极配合,让幼儿通过与他人交往,逐步增进对人和事及其关系的有关道德问题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处理各种行为的能力,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篇八: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课题

  幼儿亲社会行为养成实践路径的研究

  摘要:幼儿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幼儿时期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时期,是人类人生观、价值观、语言、思维、习惯、品质等养成的最重要时期。因此,对幼儿进行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教育,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文章基于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视角,在立足于具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学界及社会中关于幼儿亲社会行为养成的研究成果,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养成的实践路径进行研究,探讨幼儿亲社会行为养成的有效方法,为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亲社会行为;养成方式

  引言:

  幼儿教育一般是一个人接受正式系统化教育的最初阶段,囿于传统教育的桎梏,我国的幼儿教育长期饱受“重智育,轻德育”的影响。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善,但就总体而言,幼儿教育的知识技能型教育比重依然远高于思想道德教育。这不仅不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养成,也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实践中,幼儿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都没有与时俱进有所革新,其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作为幼儿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长期处于滞后状态。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幼儿亲社会行为是指幼儿在与小伙伴交往中能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周围的小伙伴。[1]因此必须构建出一套适合我园幼儿实际情况的切实有效的教育体系,形成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论文以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在立足我园的实际情况上,吸收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霍夫曼的移情理论进行实验设计,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对比与分析,对幼儿园培育幼儿亲社会行为提出合理建议,以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养成教育的发展。

  一、研究基础

  1.具体教学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性格,在和小伙伴的日常交往中也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比如在发放晨间点心的时候,有的幼儿争先恐后的去拿点心,有的幼儿则会按照老师的要求,按秩序排队拿取;又比如在手工课的时候,有的幼儿会积极的和其他同学合作,但有的幼儿则比较内向,不愿与他人交流;还有日常生活中,有的幼儿非常有礼貌,但有的幼儿则自私自利,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幼儿在亲社会行为方面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幼儿亲社会行为与他们头脑中稳定的社会观念有着重要的联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受其主观行为规则的影响。[2]幼儿社会观念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于家庭教育,一方面来自幼儿园的教育。在幼儿时期,幼儿在家庭的受教育时间约占整体受教育时间的三分之二,幼儿园教育则占受教育总体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不仅需要在幼儿园的受教育过程中逐渐养成,更需要家庭教育的耳濡目染和家长的言传身教。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通常是以游戏方式、故事学习、手工活动为主,而且幼儿的年龄较小,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幼儿在图像和实践方面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因此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更多的应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展开,以隐性教育为主,以显性教育为辅。[3]

  2.国内外学界的理论成果

  国内外学界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养成的研究比较深入,基本形成了多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教育思想,其中影响最大的有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霍曼夫的移情理论等。[4]他们都把幼儿的心理发展按照一定特点进行阶段性划分,根据不同的阶段特点设置不同的训练方法和训练目标以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综合来看当前的学界把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基本划分为意识、确认、行为三个阶段,意识是指在幼儿的心理中建立起“关注他人需求”的概念,确认是指在幼儿的心理上把亲社会行为从自发阶段上升到自觉阶段,行为是指幼儿可以将亲社会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具体实践,并形成自身道德意识的一部分。三个阶段是互相交织、紧密联系的,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划分界限,更多的是一种相互融合的状态,具有强烈的的反复性和螺旋性的特点。但三个阶段的上升与演变,必须通过教师有目的性的教学实践加以引导以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二、研究设计

  本次实验以合肥市滨湖启明星幼儿园的四个大班中的幼儿为实验对象,四个大班总计270名幼儿,其中女生130名,男生140名,平均年龄为6岁。根据性别、年龄的不同经过整合评平均分为四个班,每班男生为30名,女生为15名,平均年龄为6岁。

  1.游戏法

  本次实验采取的是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方法,本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养成互相帮助的良好习惯。教师选取一个年龄较大、体力最强的同学做老鹰,另外选取一个年龄较大、体力较强的幼儿做母鸡,其他同学都作为小鸡的角色参与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记录母鸡、小鸡同老鹰角逐的结果,每一次的结果都要从领导力、团队合作、个人意外、内部矛盾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

  2.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对某一事件或者特定环境中不同角色的行为进行角色扮演,选取的故事既有《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传统古典故事,也有“娃娃家”、“熊熊抱”等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的游戏。幼儿不仅要进行角色扮演,还要在游戏扮演结束以后对自己的角色做出简要的评析,教师要关注幼儿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表现,判断其表现是自发行为还是自觉行为,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对幼儿在角色扮演结束后的行为进行观察,对比前后的变化,总结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3.访谈法

  访谈法是指教师对幼儿进行非正式性的询问,在这种询问中,教师要注意避免出现直接规定的的现象,而应是采用“助产婆”式的语言技巧,引导幼儿内在亲社会意识的产生与形成。在询问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避免人为环境的创设,应通过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点滴去自然的与幼儿进行交流。在交流内容方面教师应当就事论事,把现实情况同亲社会行为的道德意识结合起来对幼儿进行“灌输”,把隐性教育放在首位,坚决避免说教式教育的出现。

  4.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教师对幼儿的日常生活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步骤的科学观察和记录,并从记录中总结幼儿亲社会行为意识产生的特点及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因子。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围绕幼儿的矛盾冲突、集体生活、规则意识、秩序意识、合作意识、利他意识等方面进行重点观察,要重点分析幼儿自身对同学之间矛盾与冲突的处理方式以及其自身的思维驱动因素。观察法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进行第三方式的观察,观察者自身要积极融入受观察对象,在充分了解受观察对象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推进和结果分析。

  三、结果分析

  本次实验以实验前后四种方式在幼儿亲社会行为养成的方面的有效性程度为标准,从利他意识、规则意识、秩序意识、集体意识四个维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对四个实验小组的结果对比发现,采用角色扮演法的班级,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效果最为理想,次之是游戏法,然后是访谈法,最后是观察法。

  1.有效性分析

  通过对四组实验的对比总结发现,以角色扮演为主要方式的移情式训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具有显著效果。根据皮亚杰的幼儿发展阶段理论,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大多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对直观性较强的直接性动作有强烈的敏感度。并且由于该阶段的幼儿认知水平发展并不全面,他们不擅长对抽象的观念进行正确理解,更多的是凭借自身对于外界的直观感受做出应激性的生理性判断,加之该阶段的幼儿在情绪上有易感染的特点,他们更习惯于在现实中去感受情感。角色扮演法是借用一定的故事情节营造出特殊的环境氛围,幼儿在这种特定的环境氛围中去感受角色的情感活动,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努力实现个人情感与角色情感的一致,使得幼儿可以在他人的位置上去考虑问题,感受他人的处境,从而在幼儿的心理上产生积极、正确的情感体验。[5]游戏法同样是将幼儿处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直接的情感体悟,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游戏都有竞争性的因素,在这个因素的的作用下,幼儿往往会忽视利他行为的意义,他们会更多地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去做出相应的行为,这需要教师在游戏过程中把握住游戏的主动权,引导游戏在一个良性的趋势上进行发展。访谈法囿于教师的思维发展水平同幼儿思维发展水平的差距,使得教师很难在情感上与幼儿产生共情效果,即使教师通过专业的教学手段与幼儿在思维方式上达到某种程度的一致,这种方式产生的延续性也并不乐观。观察法作为一种与实验对象结合程度最低的实验方法在对幼儿的情感形成方面收效甚微,但它可以作为其他实验方式的辅助手段贯穿整个实验过程,以促进对实验效果的有效总结和概括。

  2.综合因素的分析

  在实验的过程中,除了以上四种实验方法之外,还引入了一些必要的辅助手段,如看视频、表情观察、故事编写等方式。看视频的方法可以长时间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直观性较强的动态画面和丰富而有趣的情节,可以使幼儿在心理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采用看视频的方式的时候,教师必须选择合适的视频来给幼儿进行观看,有些视频既有亲社会的行为,也有反社会的行为,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视频来给幼儿观看。表情观察法是指让幼儿通过镜子去观察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可以通过夸张的动画表情加深幼儿对不同表情的记忆,甚至可以让幼儿模仿不同的情绪下的不同面部特征,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加强幼儿对情绪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情绪反应做出相应的回应。幼儿在理解自身情绪的基础上也便于其对于其他人情绪的理解,则使得幼儿可以更容易地产生关爱他人的心理,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故事编写法则是角色扮演实验法的延伸,幼儿通过对相关故事进行合理化的想象与扩展,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编写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也使得幼儿在集体的讨论中加强了与其他人的互动,更有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四、研究结果

  1.关于幼儿园培育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建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学应以游戏为主要向导,孩子在游戏中得以不同发展和提高。[6]游戏又是幼儿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幼儿通过游戏去认识社会,学会适应周围。因此幼儿园要重视游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养成的积极作用。并且要逐步增加游戏的难度,让幼儿发现更多的游戏需要和他人共同完成,只通过自己的努力无法完成游戏。此时,幼儿就会寻求与同伴交往、协商、配合,达到完成游戏的结果,而这个过程也是幼儿逐步去除自我中心的过程。通过引导,幼儿在简单的博弈中学会了分享、谦让、合作、帮助等各项亲社会行为,并且逐步养成由不自觉向自觉、偶发的向稳固的亲社会行为的习惯。其次,幼儿园还应该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环境,包括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班级环境、角色扮演的环

  境、展板、装饰品、音乐歌曲、影视作品等,发挥环境对幼儿心理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教师与幼儿共同制作与我国特色节庆、亲社会专题展板有关的环境,像“元宵节”“我环保、我节约、我行动”“给地球穿绿衣――植树节”“端午节”等系列主题展板,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丰富幼儿的知识,还使环境很好地发挥了对培养幼儿亲社会情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7]

  2.关于家长培育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建议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儿童需要通过观察他人来学习,儿童可以模仿榜样并加以内化来习得亲社会行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龄前儿童在家庭的时间远多于在幼儿园,因此家长要提高自身修养,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形象。家长培养幼儿亲社行为的过程中除了给幼儿做好自身的榜样外,也应该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让孩子有一个性格形成的健康外部环境,可以让孩子保持一种心情愉快的常态,更容易让孩子养成活泼开朗健康阳光的性格。此外,家长可以放手让幼儿接触社会进入社区,让孩子到社区结实新的朋友,通过和新朋友做游戏的过程,不仅锻炼幼儿的融入社会能力,还能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家长还可以带幼儿去挖掘社区和自然的资源,让幼儿感受邻里间的和睦,团结友爱的文明精神。我们不仅仅要为幼儿提供一个优质的环境而且更要注重成长环境的多样化,并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孩子亲社会行为养成的活动空间。

  总之,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不能依靠简单的说教和模式化的行为训练,广阔的社会舞台,丰富的生活经验才是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最佳途径。通过幼儿园和家长的合力,让幼儿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生活、培养情感,才是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正确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幼儿社会教育[M],2008,07

  [2]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04

  [3]王美芳.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与教育[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74-76.

  [4]董晓楠.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培养方法[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7):17-19.

  [5]罗美华,徐菱应.基于发展视野,引导幼儿自主建构户外游戏[J].新课程(上).2016(08)

  [6]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6.

  [7]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8]王震.创意建构,让幼儿多维度触摸[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09)

  [9]张兰.论幼儿园建构游戏的拓展[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1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7,02.

篇九: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课题

  课题名词:儿童亲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学

  校:重庆医科大学

  院

  系: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专业年级:2010级应用心理学

  报

  告

  人;蒋学蹇

  指导老师;黄小兰

  2011年12月22

  儿童亲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一.亲社会性行为的定义:

  亲社会性行为(prosocialbehavior):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类似这样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心理学家把这一类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该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研究儿童亲社会性行为的目的旨在探求何为儿童的亲社会性行为、如何培养儿童的亲社会性行为以及对儿童亲社会性行为培养的影响因素。亲社会性行为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利他行为,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能极大增强父母或者教育工作者对于儿童亲社会性行为的认知度和重视培养度从而增强儿童亲社会行为使得儿童健康成长发展。

  三.国内外该课题的研究:

  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西方心理学家从20世纪60年代末就开始了,中国的学者则从80年代才开始。

  (一).

  我国学者王美芳、庞维国对学前儿童在幼儿园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亲社会行为主要指向同伴,极少数指向教师;(2)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伙伴和异性伙伴的次数存在年龄差异,小班儿童指向同性、异性同伴的次数接近,而中班和大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伙伴的次数不断增多,指向异性伙伴的次数不断减少;(3)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最为常见,再次为分享行为和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公德行为较少发生。

  葛沚云对幼儿谦让行为的发展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幼儿在未接受专门的谦让行为训练前,也就是说在日常的教育影响下,他们的谦让行为水平不高,能够自觉谦让的幼儿,小、中、大班都不到半数,分别为11.36%、18.37%、41.35%,但各班之间有非常显着的差异。这说明在自然教育影响下,幼儿的谦让行为水平虽然不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有所提高。实验班幼儿经实验的专门训练后,与实验前比,各班的谦让行为都有提高,小、中班提高尤快。

  满晶采用自行设计的实验情境,探讨了幼儿互助行为的发展水平和一般趋势。结果表明,幼儿期儿童存在以利他为目的的互助行为。随着年龄增大,各年龄组之间在发展水平上差异不显着,但在互助行为发生频率上却有下降趋势。

  (二).

  格鲁塞克(Grusec,1982)考察了4~7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他要求母亲在为期4周的时间内用摄像机记录下他们的孩子试图帮助另一个孩子的一切行为(规定的任务除外)。结果(见表3-11)显示,当母亲看见自己的孩子作出助人行为时,很少有人不对此作出反应。大多数孩子的这些行为都获得了母亲的言语“报偿”:或被感谢,或受到赞扬,或被报以微笑,或被拥抱。同样,表中另一半数据表明,如果母亲认为孩子应该助人,而孩子并没有表现出助人行为时,那么母亲就很少接受孩子的这种行为。

  母亲报告的对儿童行为的反应表

  承认、感谢、表示赞赏

  微笑、热情感谢、拥抱

  赞扬行为或赞扬儿童

  无外在反应

  儿童没有作出助人行为/%

  道德告诫

  利他要求

  责备、皱眉

  移情训练

  指导或强迫性训练

  接受利他的缺失

  4岁组

  26

  22

  18

  6[

  7岁组

  30

  30

  15

  儿童自发作出助人行为/%

  4岁组

  33

  17

  19

  7岁组

  37

  18

  16

  Eisenberg,N.(1983),TheDevelopmentofProsocialYork:AcademicPress,p.140.

  四.该课题研究的立足点:

  (一).

  斯特恩(L.Stern)在1924年从观察中得出结论,即使2岁幼儿也已经有感受他人

  悲伤的能力……并力图安慰帮助他人。

  (二).

  勒温(1942)研究了18个月的幼儿,认为在对社会事件的理解意义上的社会敏感性,是早期儿童的突出特点。

  (三).

  沙利文(H.Sullivan)也认为,早期儿童对他人需要表现出极大的敏感性和同情心。3个月婴儿就能对友善和不友善作出不同反应,6~7个月的婴儿能分辨愤怒和微笑的面孔。

  (四).

  布雷瑟顿(I.Bretherton,1981)等人研究认为,在儿童开始使用语言不久,他们的语汇即表现出对他人的需要和意向等内部状态的理解和推测。

  (五).莱茵戈德(H.Rheingold)认为,许多行为反映了儿童给予他人及与他人分享的早期能力

  五.理论框架和实验设计:

  (一).研究对象:

  重庆市两所城市小学和两所农村小学以及两所城市幼儿园和两所农村幼儿园。

  (二).研究的材料:

  1.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编制问卷;

  2.借助相关研究人士的研究成果或者是教育成果,了解关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的过去状况和当前现状;

  3.访谈社会人士,从而获得相关的资料;

  4.请教相关领导或者老师寻求解答途径。

  (三).研究方法:

  1.观察法:

  到相关学校或者科研基地进行实地实时的研究和观察,真是的记录和观察相关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情况。

  2.问卷法:

  通过请教老师或者相互讨论,依照理论依据,准确的编制相应的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父母老师或者学生本人那里获得相关的理论数据。

  3.测验法:

  制定科学严谨的测量表,科学测量,通过儿童的语言行为从而推断儿童亲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情况。

  4.访谈法:

  通过对社会人士、家庭成员以及教育工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从他们那里获得他们熟知儿童亲社会性行为发展的第一手资料。

  六.预期成果:

  (一)准备阶段(2012年3月1日-3月10日)组建研究小组,明确分工。共同制定调研的实施的计划及备案。系统丰富相关的理论知识,设计相对科学严谨的课题方案并请相关老师对该课题进行论证;

  (二)摸底阶段(2012年3月10日-3月20日)走访课题设计中提到的重庆学校相关领导以及老师商榷具体的活动事宜记录并总结相关信息。及时调整计划,做好预备;

  (三)收集资料阶段(2012年3月20日-3月31日)系统收集前期准备的相关资料文献,制定、发放问卷并收集问卷;

  (四)整理并分析资料(2012年4月1日-4月10日)对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和问卷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为研究成果做好准备;

  (五)撰写论文并开展总结工作(2012年4月10日-4月20日)及时做好总结工作,撰写

  好相应论文并开展相关研讨会总结成败;

  (六)申请结题验收和研究成果鉴定(2012年4月20日-4月30日)邀请老师对该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和评价;

  (七)开展经验交流会(2012年5月1日-5月20日)在校内或者各学校教育机构之间展积极的经验交流会,增强交流,分享成果。

  七.实验可能存在的难题极其解决措施:

  (一)可能存在的问题:

  1.课题研究成员对于相关知识的匮乏或者工作方法的不得当、不科学、不严谨;

  2.实验工具的运用不熟悉,造成资料收集和研究难度增大;

  3.需要跨区域跨学校进行调研,为工作增加了难度,需要相关学校的领导老师进行大量的配合;

  4.对老师或者是家长进行访谈的时候可能因为主观因素造成相关结果的不准确性和不科学性;

  5.儿童的活动性强自主性相对较差也可能会为工作带来一些难题。

  (二)解决措施:

  1.必须寻找能积极主动与儿童交往的相关工作人员,还必须做好工作前宣传工作,成员必须要有耐心和爱心,不怕吃苦。另外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背景,能熟练的操作相关工具,分工要明确;

  2.请求院系领导对这种跨区域的工作进行协调,使得工作更加的方便轻松。

  3.记录工作前做好访问对象的工作,客观分析,力求数据来源的科学严谨性。

  八.经费预算:

  (一)前期宣传:喷绘50元。信息登记表、宣传册、登记表等共20元。

  (二)问卷:200份,共计50元。

  (三)资料夹及档案袋,结果统计表演讲稿等供50元

  (四)饮食费用:500元。

  (五)车费200元。

  共计870元

篇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课题

  浅谈

  幼儿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策略

  [摘

  要]

  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幼儿道德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幼儿园、社会,减少他们的反社会行为,因而,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年龄特点及其培养策略等方面作了阐述。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

  幼儿

  培养策略

  “亲社会行为”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威斯伯乐在1972年提出,用来指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普遍的,亲社会行为已引起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教育心理物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同情、关心、谦让等行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将有助于儿童更好地通的会,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指南》将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视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中必不可少的行为;是一种道德行为,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因而,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其社会性发展的好坏,尤其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社会化发展的进程。重视和加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对于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幼儿健全的人格,矫正其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等不良行为和个性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亲社会行为是学前儿童融入周围环境的通道。通过亲社会行为的榜样作用,学前儿童可以获得积极的自我认知,并惠及一生。其次,亲社会行为可以成为儿童学习的范例,促进儿童对自我行为的调书,每一个亲社会行为都会成为儿童的榜样,儿童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以备自己后所用。

  再次,除了对儿童个体有益之外,亲社会行为还有助于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团体,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环境。

  二、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幼儿乐意与他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谦让和分享,富有同情心: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和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会自律和尊重他人等等。在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过程中,开展各类活动,有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一)为儿童创设与同伴交往和合作的机会

  交往对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同伴交往。通过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发现同伴交往不仅有助于幼儿认知技能的学习、情绪安定和愉快,更重要的是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会了与人相处的技能。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不妨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给孩子们创造交往的机会,如鼓励幼儿参与扶贫助困手拉手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在交往中增长才干,培养良好品质,树立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亲社会行为。

  在未来社会中,只有乐于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因此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儿童创设与同伴合作学习、游戏、运动和共同生活的机会,比如让儿童一起搭积木、玩娃娃家、看图书、画言是歌、跳舞等,在交往活动中学会合作。正是通过这种合作与相互支持,同体之每相互学习,坚持完成任务。

  (二)教给儿童合作的方法

  由于学前儿童年龄较小,他们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不会自发地表现出合作的行为,有时甚至不知如何去合作。因此,教师要教给儿童正确的合作方法,指导儿童进行合作。例如,开展游戏或其他活动前,应与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冲突时,要相互协商解决问题;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足时,应相互谦让,可轮流或共同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动用动作、语言帮助同伴;当自己

  遇到困难、无法独自解决时,可以主动寻求同伴或成人的帮助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儿童逐渐掌握合作的方法与策略,在共同生活与活动中学会合作。具体说来,可用榜样、强化、表扬等手段来指导儿童合作。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有点滴进步便及时鼓励,强化反馈机制,使儿童心理上产生愉快的体验。

  (三)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

  任何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需要通过反复的行为训练,教师尽可能通过多种渠道丰富幼儿的分享经验。教师可以专门在教室里设立了一个玩具分享区,让幼儿带一件自己的玩具就到分享区,凡是带玩具来的幼儿可以向全班的小朋友介绍玩具的玩法。分享区的玩具一个月更换一次,最后分享区成了幼儿们最喜欢的地方。

  (四)家园合作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父母的育儿方式和教养态度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园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展示平台。例如:家长半日开放活动,让家长直接目睹自己的孩子在生活活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邀请家长参与本班的社区活动,观察自己的孩子与人共处、与人交往的发展情况。通过这些活动,家长更加了解了自己孩子在群体中的发展状况,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并为对孩子进行个别化教育创设了条件。

  总之,当今社会是一个讲究和谐的社会,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幼儿良好社会性的发展也同样推动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崇高的内心体验,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靠后天的培养,帮助幼儿从关心周围最亲近的人开始,提高其体谅、安慰、关心、谦让、分享、帮助、奉献等亲社会行为水平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幼儿教育最闪光的魅力莫过于让幼儿学会爱,我们携起手来,打开心窗,让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人人沐浴在温暖阳光下,共同奏响爱的乐章。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

  [2]马娥、丁继兰:3-6岁幼儿自由活动时间亲社会行为性别差异研究;

  1.

  寇王磊: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

  [4]王小英、张宇: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5]吴念阳、许政援: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一致性的研究

篇十一: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课题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Abstract..............................................................II

  一、引言

  ...............................................................1(一)研究缘由...........................................................1(二)概念界定...........................................................11.区角活动...............................................................12.亲社会行为.............................................................2(三)研究现状...........................................................21.区角活动的研究现状.....................................................22.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现状...................................................3(四)研究价值与意义.....................................................3二、对区角活动中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调查...............................4(一)现状调查...........................................................41.调查目的...............................................................42.调查工具:问卷.........................................................43.调查对象...............................................................44.调查数据处理...........................................................4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41.区角活动中材料投放数量、种类少,幼儿间易发生矛盾.......................42.区角活动的设计与安排未能完全满足幼儿的需要,幼儿参与度低...............53.教师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注度不够.......................................5(三)案例分析...........................................................61.案例一:“我们一起玩吧”——合作.......................................62.案例二:“面包房”区角活动——乐于助人.................................6(四)区角活动中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归纳.......................71.材料投放的数量、种类较少,新异度低,幼儿间不爱分享.....................72.教师缺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指导.........................................73.环境创设不符合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需要.................................8三、区角活动中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8(一)主观因素...........................................................8

  1.幼儿的性格.............................................................82.幼儿间的同伴关系.......................................................8

  (二)客观因素...........................................................91.区角活动中材料投放的数量、种类和新异度.................................92.区角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指导...................................93.区角活动中的环境创设...................................................94.家长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教养方式.........................................9

  四、在区角活动中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建议..........................10(一)根据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需要创设区角活动..........................101.大力开展类似角色扮演、积木构建等需多人合作的活动......................102.为幼儿提供数量种类多、新异度高的活动材料,并定期更换补充..............103.依靠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引导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11

  (二)加强教师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指导....................................111.运用正面反馈,强化幼儿的亲社会行为....................................112.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树立榜样典型....................................113.鼓励不同性格的幼儿共同参与区角活动....................................124.对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不当行为进行适时指导..............................12

  参考文献

  ..............................................................13

  一、引言

  (一)研究缘由

  在古代,幼儿教育讲究学以致用,学以报国,以学习知识文化和体能锻炼为主。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幼儿教育已经不能仅局限于知识的学习和体能的锻炼,更需要注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在独生子女居多的社会形态下,幼儿往往会受到家长的过渡宠溺,从而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同时,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幼儿的活动范围被逐渐压缩,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如何在幼儿园内积极健康地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已经成为了教育者研究讨论的重点。

  其次,笔者亦在徐州某公立幼儿园的实习中发现,多数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不完善,幼儿间的矛盾与冲突较多,有时候仅仅是一个小问题,幼儿间也会发生激烈的争吵,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在新《纲要》的社会领域内容中提到: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这表明亲社会行为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幼儿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区角活动正是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途径。比如,角色扮演区、建构区可以促进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美工区、图书区可以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等。那么究竟如何在区角活动中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将通过对区角活动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调查记录与案例分析,深入研究区角活中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组织实施区角活动,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二)概念界定

  1.区角活动

  区角活动简单地说就是小组或个别活动。也就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有意识地将整体活动范围分割成小区角活动空间,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进行探索和交往的活动[1]。

  2.亲社会行为

  [1]邵长青.浅议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创设和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152

  亲社会行为是指由个体自愿执行的一切符合社会期望并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行为。[2]亲社会行为一般分为两类,一般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和紧急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其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与人合作的行为属于一般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而“见义勇为”就属于紧急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

  (三)研究现状

  1.区角活动的研究现状

  截至2018年5月13日,在中国知网上检索主题词“区角活动”,知网数据库进行模糊匹配,共检索到3424篇有关文献。按文献的发表时间来看,从1996年到2008年,有关区角活动的研究较少,处于萌芽阶段,而从2008年以后,有关区角活动的文献内容增多,证明区角活动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中研究的重要主题,但是研究时间尚短,研究内容不完备。

  根据文献研究的内容来看,1998年至2008年,我国关于区角活动的研究仍处于在吸收引进国外理论的同时,开创符合本国特色的区角活动理论,但整体仍处于探索完善阶段。2009年至2012年,我国主要研究探讨如何创建区角活动以及区角活动对幼儿学习有何影响。2012年至2014年,我国对区角活动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活动设计方案上,包括如何投放活动材料以及教师如何对活动进行指导等。同时,我国也开始注重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并对区角活动进行了全面化的推广研究。2014年以后,我国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对不同地区的幼儿教育进行了实践研究,整体探讨区角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完善区角活动的教学理论,使其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如今,我国区角活动的教学内容主要以语言、音乐、美术、体育为主,目的是发展幼儿的智力和体力,让幼儿更多地学习知识和如何保护身体,但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及社会性发展缺乏一定的重视。

  2.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现状

  [2]董冠平.感恩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截至2018年5月13日,在中国知网上检索主题词“亲社会行为”,知网数据库进行模糊匹配,共检索到2840篇有关文献。按文献的发表时间来看,从1980年开始,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出现,但总体数量较少,而从2004年以后,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文献增多。根据文献发表的时间和内容来看,我国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

  可以发现从1990年至2001年间,有关研究幼儿亲社会的参考文献为105篇,从2002年2010年间,有关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文献则多达680多篇,是十年前的六倍多。从2011到2018年间,其文献数量更多达1900多篇。特别是在2017年,仅仅一年就出现了106篇有关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硕博论文。而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改革,教育者、家长和社会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培养越来越重视。

  (四)研究价值与意义

  当今,我国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迁,各种多元文化的侵入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都影响着人身心的发展。而对幼儿来说,这种社会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更为深刻、复杂。尤其是在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方面凸显出许多实际问题,如独生子女的教养,单亲,离异,重组家庭等不同家庭结构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同时,幼儿网络依赖症,学校课本教育的压力,城乡幼儿享受教育资源失衡等,也给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其次,研究表明在幼年时期出现亲社会行为发展障碍的人,在成年后也很难获得完善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因此教育者有必要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帮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利的人。

  二、对区角活动中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调查

  (一)现状调查

  1.调查目的

  运用编制好的《区角活动中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调查问卷》,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幼儿在区角活动中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教师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干预、区角活动中的材料投放等进行调查分析,以获取区角活动中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并搜集调查资料与数据,为提出在区角活动中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建议和策略等提供论述依据和事实支撑。

  2.调查工具:问卷

  问卷设计主要以区角活动、幼儿亲社会行为、教师指导干预、材料投放等内容为关注点,并围绕区角活动创设和实施中的各个要素,及教师对幼儿指导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细致处理。

  3.调查对象

  本调查随机选取了30位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保证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4.调查数据处理

  运用百分比和柱状图对所收集到的资料与数据进行详尽的分析和整理,并运用交叉分析的方式,对不同因素之间影响关系进行对比,找出在区角活动中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对调查数据的百分比处理分析发现:

  1.区角活动中材料投放数量、种类少,幼儿间易发生矛盾

  上图是对“幼儿会因为区角活动的材料投放数量不够,或新异度不够发生矛盾吗?”问题结果分析柱状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有73.33%的教师认为幼儿会因为材料投放数量不够,或新异度不够而发生矛盾。这表明,区角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没有满足幼儿的需要,导致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常常因为某些材料的使用与占有发生矛盾,不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2.区角活动的设计与安排未能完全满足幼儿的需要,幼儿参与度低

  上图是对“您认为您班幼儿对区角活动的参与度高吗?”问题结果分析柱状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幼儿对区角活动的参与度都不高。

  实际上,根据问卷结果还可发现,多数幼儿园内的区角活动都能够满足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区角活动的设计和安排不完善,及区角活动中材料投放的数量、种类的缺少等原因,导致很多幼儿参与区角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些幼儿不愿意参与区角活动,这也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3.教师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注度不够

  上图是对“您认为幼儿区角活动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影响吗?”的问题结果分析柱状图。从图中看出,只有26.67%的教师认为“肯定有”,甚至有30%的教师认为没有影响。这表明在区角活动中,教师自身对亲社会行为的关注度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培养意识,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认识不够深刻。

  (三)案例分析

  1.案例一:“我们一起玩吧”——合作

  在幼儿园大三班的建构区,教师安排幼儿A与幼儿B一起完成艾菲尔铁塔的积木搭建,但是两人不愿意合作,想分开进行搭建活动。之后,幼儿A的积木缺少一些部件,幼儿A未经同意就直接拿走了幼儿B的一个积木。幼儿B发现后想将自己的积木拿回来,幼儿A不愿意。幼儿B说:“你这样,我不和你做朋友了。”幼儿B转身离开幼儿A。过了一段时间后,幼儿A发现自己一个人无法完成积木搭建,于是将自己的积木拿到幼儿B面前说:“我们一起玩吧。”两人交谈一会后,一起搭建积木。(该案例是笔者在2017年3月14日对徐州八一幼儿园大三班区角活动的观察记录)

  (1)区角活动中材料投放的数量不足,引发了幼儿间的矛盾

  自我中心意识是指幼儿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以自已的角度出发,不顾及他人感受和看法。在案例中,由于积木的数量不够,幼儿A未经允许就擅自拿了他人的积木,甚至在幼儿B提出想要拿回积木后,幼儿A仍旧拒绝了。这表明幼儿A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而且在活动中,幼儿A对材料的占有欲很强,不愿意与人分享。但是如果区角活动中材料数量足够,两人之间是不会发生矛盾的。

  (2)区角活动中的合作游戏,促进了幼儿间的合作与交流。

  幼儿A本应和幼儿B一起合作完成积木的组建,可是两人却不愿意合作,分开搭建积木,最后导致积木数量不够,发生了争吵。可以看出单纯的独自游戏是无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友能力的,只有合作游戏才可以做到。而在区角活动中,无论是建构区、美工区、还是角色扮演区等,这些区域都包含了一定的合作游戏,都为幼儿提供了合作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2.案例二:“面包房”区角活动——乐于助人

  幼儿C性格腼腆,很少说话,其他幼儿也很少主动与幼儿C进行交流。一天,教师以“面包房”为主题开展区角活动,幼儿C用橡皮泥制作了各式各样的面包,获得了教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当教师发现幼儿C主动帮助同学制作面包时,教师对其进行了表扬,并鼓励其他幼儿向幼儿C学习,要乐于助人。在之后的区角活动中,幼儿间的互助行为增加了。(该案例是笔者于2017年3月20日对徐州八一幼儿园大三班区角活动的观察记录)

  (1)幼儿的内向性格阻碍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在案例中,幼儿C的性格较为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导致幼儿C丧失了很多与同伴进行交流互动的机会。尤其当幼儿拒绝同伴的请求时,体现了幼儿C没有乐于助人的意识,是一种消极的交往行为。如果在今后的生活中,幼儿C一直保持这种性格,将不利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2)区角活动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在案例中,教师对幼儿C的夸奖,让幼儿C成为了同伴们心中的榜样。同伴对幼儿C的行为学习体现了幼儿C的榜样作用,即当幼儿看到他所崇拜的人做出亲社会行为时,他也愿意进行模仿。合作、助人、分享和安慰都属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在区角活动中,这些行为也是幼儿间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师很容易就可以在活动中发现榜样的存在,并能利用幼儿的向师性,鼓励幼儿学习榜样行为,从而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四)区角活动中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归纳

  1.材料投放的数量、种类较少,新异度低,幼儿间不爱分享

  3到6岁的幼儿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习惯从自已的角度出发,不顾及他人感受和看法。且由于我国家长对幼儿的教养方式,总是以满足幼儿的需求为主,这导致很多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较强,认为我看见的东西就是我的,不愿意与同伴分享。而一旦区角活动中的投放材料数量不足,就会导致幼儿对材料的使用与归属问题产生矛盾,从未引发消极的交往行为,例如:争吵、打架等。

  其次,如果区角活动中的材料投放种类不足,或新颖度较低,这会导致幼儿只专注于一种材料的使用,而对其他的区角活动不感兴趣。比如,某幼儿只喜欢在运动区玩跳绳,那么当其他幼儿也想去玩时,他就会拒绝,不愿意分享。

  2.教师缺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指导

  在区角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翁,掌控着活动的进程,并推动着活动的发展。教师只是活动的指导者,所以当幼儿遇见困难或发生矛盾时,教师往往是处在间接引导的位置上。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区角活动中各个区域之间是存在界限和距离的,教师无法第一时间就发现幼儿间的矛盾与冲突,容易错失对幼儿进行指导时机。

  其次,在幼儿园内,教师对幼儿的培养重心主要放在幼儿的文化知识学习以及身体锻炼上,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不够关注。在幼儿发生矛盾时,教师往往是用严厉的话语来制止幼儿的行为,而忽视了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引导。比如,当两个幼儿因为抢夺材料发生矛盾时,教师会大声训斥他们:“你们两个人干嘛呢?赶紧分开!”这种解决方式,虽然暂时控制了幼儿间的矛盾,但并没有化解幼儿间的矛盾。实际上,教师应该适时的利用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矛盾冲突,鼓励幼儿间相互理解,相互谦让。

  3.环境创设不符合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需要

  在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中,为了让幼儿能够尽快地融入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教师不仅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身体发育状况,还需要考虑到幼儿的认知

  水平、心理发展水平等因素。但是在很多幼儿园中,教师对环境的创设不够用心。比如图书区,就是放一些故事书;语言区,就是随便表演一个小故事;这些简易的区角设计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并没有任何好处。

  实际上,环境创设不仅要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感受到舒适和安心,还要能间接地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比如在图书区放一些类似“孔融让李”的书籍;在语言区让幼儿讲诉一些自己帮助他人的故事等。以此为幼儿营造一个友好的环境,帮助幼儿明白互助、友爱的重要性,推动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三、区角活动中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

  1.幼儿的性格

  性格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幼儿的性格虽然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但其特有的性格特征已经出现。在区角活动中,如果幼儿性格内向,或胆小等,就会不愿意走出自己的小圈子,不敢与周围环境中的人或物进行互动,这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巨大的阻碍作用。此外,性格好强、自私自利的幼儿也无法获得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因为该性格的幼儿对事物的占有欲强,自尊心强,他们一般不愿意与人分享,也不愿意与人进行合作、交流。

  2.幼儿间的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指幼儿在与同龄人的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稳定的人际关系,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3]。在区角活动中,只有建立了良好同伴关系的幼儿,才愿意在活动中去帮助自己的同伴,与同伴进行分享、合作等。而如果该幼儿没有与人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那么在活动中,他既不会去帮助别人,也不会获得别人的帮助,最终导致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滞后。

  (二)客观因素

  1.区角活动中材料投放的数量、种类和新异度

  区角活动中的投放材料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投放材料的数量不足会引起幼儿间的争抢,比如在图书区,书籍的数量不够就会让幼儿发

  [3]喻小琴.幼儿同伴关系问题及交往能力培养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6,(07):49-51.

  生争执;另一方面,投放材料的种类较少或新异度低,会降低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在种植区,一个幼儿想种兰花,但是活动区没有兰花,这就会让幼儿不想进行游戏。且如果投放材料超过幼儿可接受的范围,也会阻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比如在建构区投放一些不适合幼儿使用的大型材料,或难度过高的材料等。

  2.区角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指导

  在日常教学中,幼儿常常会因为各种小事情与同伴发生矛盾,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而在区角活动中,由于幼儿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增多,幼儿间发生矛盾与冲突的可能性就增大。如果教师不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明确的、适时的指导,那么幼儿间的矛盾就会扩大,甚至引发争执、打架等行为。

  3.区角活动中的环境创设

  环境创设的好坏会影响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表现。比如,在轻松、充满童趣的环境中,幼儿就可以带着积极愉悦的心情与人交往,发展亲社会行为。而如果环境压抑,不符合幼儿的需要,那么幼儿就无法获得自由、积极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幼儿的情绪,产生不良行为。

  4.家长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教养方式

  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当一个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是关注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那么他就会积极主动地鼓励幼儿帮助他人,或者教幼儿学会分享等。而如果该家长并不注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那么该幼儿也许就无法形成积极的亲社会行为观念。

  四、在区角活动中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建议

  (一)根据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需要创设区角活动

  1.大力开展类似角色扮演、积木构建等需多人合作的活动

  在区角活动的创设中,为了让幼儿能够尽快地融入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教师不仅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身体发育状况,还需要考虑到幼儿的认知水平、心理发展水平等因素。因此区角活动的设计与安排一定要顺应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在区角活动中,最能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活动就是角色游戏、建构游戏了。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会围绕角色、情节、对话、材料等进行沟通协商,学习如何通过交流来合理地分配角色,并学会在表演中互相提示、帮助等,这使得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获得了合作、互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在积木游戏中,搭建空间的有限以及材料数量的不足,常常会让幼儿陷入争抢积木、或者抢占场地的冲突之中,然而这些矛盾与冲突正是幼儿发展亲社会行为的良好时机。比如,某幼儿在活动中发现有人缺少积木材料,那么该幼儿如果主动地将自己的积木与他人分享,那么他就获得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在区角活动中大力开展角色游戏、积木建构等多人合作的活动,利用活动中的合作、交流,来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2.为幼儿提供数量种类多、新异度高的活动材料,并定期更换补充

  材料的投放不仅需要注重安全性,更要符合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征。比如小班阶段适合简单的

  、易操作的材料,中班阶适合具有创造性的材料,大班阶段则适合一些大型的、复杂度较高的材料。且因为幼儿对事物总是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的,所以当幼儿长时间使用同一种材料后,幼儿会逐渐丧失参与活动的热情。那么,为了保证区角活动能够长期有效的进行,教师就需要定期对材料进行更换和补充以满足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需要。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提出,幼儿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幼儿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现有水平,另一种则是幼儿在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能够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而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幼儿所具有的发展潜力。因此材料的投放一定要具有创造性和发展性,比如投放沙盘、皮影等需要幼儿一起开动脑筋进行活动的材料。这有利于在无形间推动幼儿的合作交往,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3.依靠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引导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环境创设是指在区角活动中通过区域划分、墙面设计、情境设置等环节为幼儿营造一个舒适愉快的活动环境。在人的生长发育中,环境的影响必不可少,研究表明在大压力的环境下,人会感到抑郁烦闷,而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人会感到更加开心快乐,个性也更加开朗。比如,在种植区,教师通过植物的种植和墙面绘画等方式,创设了一种自然和谐、积极阳光的活动环境。这使得幼儿进入种植区后,总能感受到一

  种和谐稳定的氛围,激发幼儿想要亲近自然,爱护自然的心理特征,并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形成亲社会的人格特征。

  其次,班杜拉认为幼儿是通过不断的行为强化来进行社会活动的,也就是说当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时,他会通过自身内在感受是愉悦还是不愉快,去决定是否进行这项活动。因此,在区角活动中,如果幼儿的愉悦性得到了充分的保证,那么他就会带着积极的态度与人交往,而如果幼儿处在一个压抑的环境中,她则会带着消极的态度与人进行交往。

  (二)加强教师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指导

  1.运用正面反馈,强化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对于3到6岁的幼儿来说,他们并不具备分辨行为好坏的能力,其主要的行为判断来源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比如,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有同伴因不能完成活动而感到难过,该幼儿就对其进行了安慰与帮助。那么当教师对其行为进行夸奖时,幼儿就获得了正面反馈,并能在之后的活动中继续保持这种亲社会行为。

  因此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区角活动中表现出的分享、互助、合作、安慰等亲社会行为,并及时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给予积极的评价与鼓励。比如,通过注视、微笑等非语言行为给予幼儿肯定,或者是直接运用语言表示对幼儿的赞许等。同时,教师还要在评价过程中指出幼儿展现亲社会行为的好处。例如,在幼儿帮助他人进行美工制作时,教师就可以对幼儿说:“老师刚才看见你帮助小伙伴画画了,老师觉得你做的特别好,现在其他的小朋友也想和你一块玩。”

  2.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树立榜样典型

  亲社会行为的习得途径主要有三种,包括移情反应的条件化、直接训练与观察学习。其中观察学习,即社会榜样作用是指当幼儿看到他所崇拜的人做出亲社会行为时,他也愿意进行模仿。而在区角活动中,由于幼儿间的交流增加,幼儿之间的合作、分享、互助等行为也开始增加。某些幼儿还会在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亲社会行为特征,此时,教师就可以将其树立为榜样,鼓励幼儿对其进行学习,引导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例如,当某个幼儿在活动中帮助他人时,教师就可以说:“在刚才跳绳的时候,小红摔倒了,小明将她扶了起来,老师觉得小明做的很棒,大家要向小明学习哦!”

  3.鼓励不同性格的幼儿共同参与区角活动

  在幼儿园,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样,有些幼儿开朗大方,有些幼儿腼腆害羞,有些幼儿谨慎严肃等等。但是对幼儿来说,幼儿园就是一个小集体,是其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场所,所以教师需要对不同性格的幼儿进行关注,鼓励拥有不同性格的幼儿进行交流与合作。例如,将一个性格害羞但细致的幼儿,与另一个性格开朗但莽撞

  的幼儿放在一起,鼓励两人一起进行构建游戏。在活动中,两人就会产生一定的性格互补,并能通过在区角活动中的交流,促进双方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4.对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不当行为进行适时指导

  在区角活动中,幼儿经常会因为一些突发事件发生矛盾,虽然双方都不是故意的,但由于幼儿缺乏对人情世故的理解,很容易导致矛盾的激化,这时教师的适时指导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指导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明确提出幼儿的错误,还需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纠正,并鼓励幼儿主动地改正行为。例如,当教师发现某一幼儿独自霸占游戏区域,不愿意让其他幼儿加入进来时,教师可说:“小明,好孩子是不可以这么霸道的。你看,小红都没有地方玩了,如果你一直这样,那小红以后就不会再找你玩了。现在,你能主动去邀请小红过来玩吗?”

  参考文献

  [1]邵长青.浅议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创设和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152[2]董冠平.感恩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3]喻小琴.幼儿同伴关系问题及交往能力培养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6,(07):49-51.[4]王硕.父母养育方式对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17.[5]罗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24):92-93.[6]刘晓丽.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0,(03):32-33.[7]卞志红,蔡子英.中班幼儿区角活动中合作行为的研究[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2(05):26-28.[8]肖芳.游戏方式、情绪理解能力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9]郝春花.幼儿合作行为特点及指导策略的研究[J].山西教育(幼教),2017(01):29-30.[10]王海霞,汤善芳.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6,3(29):253-254.[11]宋文婷.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16.[12]于浩.在游戏中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策略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5(02):84-85.[13]邢莉.移情、母亲教养方式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系[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7.

篇十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课题

 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蚌埠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

  学生姓名:学

  号:

  专

  业:年

  级:

  指导教师:职

  称:

  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1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国外的研究内容很多,也更为全面,主要集中在动画片与幼儿亲社会行为方面,但就是对于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美国学者施拉姆的研究表明,一般2岁的幼儿开始瞧电视,3岁幼儿完全可以成为固定的电视观众,能够对所喜爱的电视节目与人物进行认知。针对幼儿社会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20年代末期,主要集中在幼儿情绪方面的研究。著名学者Hactshpornc针对11000名学龄儿童分别进行10次以上的观察,包括儿童5种情境中的33种亲社会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由教师对每个儿童的表现进行评分,结果表明儿童的行为表现与老师以及伙伴的评分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ushton、J、P针对Hactshpornc的研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具有跨时间与跨情境的异质性;到了60年代,由于美国社会问题较为突出,再加上行为主义哲学的盛行,环境对于人的行为的影响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于就是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开始日渐增多。Latanc&Darlcy设计了一个以成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围观者越多时,助人行为的发生率也就越低。CarolvnZahn-Waxlcr选择24个1到2岁的幼儿进行为期9个月的观察,研究结果表面那个,幼儿对她人的痛苦反应不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反应日益增强。18个月以上的幼儿当瞧到她人痛苦时,有近1/3的幼儿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Lang、G、T&Lerner、M、J针对四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组织她们进行劳动,并且提高劳动报酬,鼓励学生将多的报酬用于向贫穷儿童的捐赠,研究表明,能够等待延迟满足的儿童将提供更多的捐赠;LoisMurphy的研究表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具有连续性,也就就是说儿童在幼儿园所表现出来的亲社会行为,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就已经表现出来了;Rushton、J、P研究表明针对儿童的捐赠行为与糖果分享行为,这两种行为在儿童7岁时呈现出不相关关系,而在11岁时呈现出相关关系。由于国外探讨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影响的研究还不就是很多,这将就是一个研究发展方向,它的研究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1、2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相比国外研究,就动画片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而言国内的研究时间较短,但就是关于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相对国外而言就比较多了,这对于研究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十分有利。在上世纪的80年代,我国开始了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创设假设情境法与短期训练法,并且针对幼儿亲社会行

  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李丹(2000)利用假设情境与实物情境里来探讨幼儿的谦让行为,结果表明,这种行为普遍较少;郑健成(2002)利用类似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结果表明,中班幼儿基本上没有出现过谦让行为,而大班儿童则出现过这种行为,说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多;岑国桢,刘京海(1988)以幼儿园中班、小学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的30名学生进行分享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分享物品的数量与分享人数相同时,其分享行为倾向于均分,而当数量不相同时,则倾向于进行分享行为;周敏研(2005)选择80名3到6岁的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享观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均分的倾向最高,其次就是分享,随着年龄的增长,均分与分享行为的人数逐步上升。在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影响的研究方面,如徐晓坤,于敏(2014)以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就是人的社会化所形成的一种持续的过程,动画片的发展成为影响人社会化的重要因素;田雨(2011)分析了同伴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与同伴共同游戏可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周燕(2014)从家庭教养方式、幼儿自身的认知发展水平、同伴关系以及环境分析等四个因素分析幼儿亲社会行为;孟博(2015)选取了40名4到5岁的男孩,研究动画片对其攻击行为的研究,认为动画片中的角色关系以及角色行为对其行为有着明显的作用;王栋(2015)通过幼儿观瞧动画片,分析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提出如何正确引导幼儿观瞧动画片后的行为,从而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学术界针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就是整体上研究结果较为散乱需要进一步加强调查与研究,才有利于培育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2、选题的理由或意义,论文研究内容

  2、1选题理由或意义

  动画片就是幼儿在亲社会行为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孩子观瞧什么类型的动画片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具体来说,关于将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当中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研究意义:一就是理论意义。开展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有助于进行幼儿发展的理论探索,从而大大丰富了我国幼儿亲社会行为方面的研究,为理论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对于幼儿素质全面发展的研究也有很大的益处;二就是实践意义。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能够帮助从小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捐赠行为等等,具有重要的社会性意义,该研究结果对幼儿的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2、2论文研究内容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二、相关概念综述

  (一)动画片

  (二)亲社会行为

  三、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一)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积极影响

  (二)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消极影响

  四、如何使动画片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

  (一)避免动画片对幼儿产生的消极影响

  (二)为幼儿选择适合的动画片

  (三)引导幼儿正确的观察与模仿行为

  (四)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观瞧习惯

  五、结论

  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3、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1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为完成本文的撰写以及相应工作,对于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通过相应的数据库以及图书馆等进行了文献资料的检索,了解动画片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且对于在文献阅读的同时进行了相应的梳理与总结,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手的理论资料,从而能够为本文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2)案例分析法:在论文的撰写以及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发现,仅仅只就是依靠已有的资料与文献进行研究,对于本文研究而言,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因此,需要采用实际的轶事记录观察法对本文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补充。因此,在研究中,将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进行实际的案例分析,并且给出意见以及建议。

  3、2技术路线

  绪论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相关概念综述

  动画片、幼儿亲社会行为

  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如何使动画片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

  结论

  本文结论与研究不足之处

  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4、进度安排

  (1)2016年5月至7月:查阅文献,进行论文选题,构思论文框架,提交开题报告。

  (2)2016年8月至11月:经指导教师审阅通过后,筛选已有的文献资料,并扩充相关信息资料,初步撰写论文。

  (3)2016年12月至2016年2月:完成论文的初稿部分。

  (4)2017年3月至4月:向指导老师寻求意见,优化论文结构,修改不当之处,补充不足,修改论文二稿与三稿。

  (5)2017年5月至6月:完成论文定稿,准备毕业文论答辩。填充论文材料装袋存档。

  5、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6、院(系)意见:

  院(系)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教务处制表

推荐访问: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课题 研究课题 幼儿 社会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