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景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科技创新培训【五篇】

科技创新培训【五篇】

时间:2023-07-13 14:4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2011年初,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与英特尔公司合作,引进了英特尔公司开发的《DesignandDiscovery》(《设计与发现》)教材,这是一门通过各种具体活动,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创新培训【五篇】,供大家参考。

科技创新培训【五篇】

科技创新培训范文第1篇

2011年初,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与英特尔公司合作,引进了英特尔公司开发的《Design and Discovery》(《设计与发现》)教材,这是一门通过各种具体活动,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系统地介绍工程与设计流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教材面向11~15岁的在校学生以及校外科技教育机构和科技场馆的青少年,是一门介绍设计与工程领域相关内容的科学与技术教育课程。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设计与工程领域的重要科学概念,亲历并体验设计与工程领域的实践活动,掌握工程设计与模型制作的流程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兴趣,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设计与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提高其与他人有效的沟通与合作的社会情绪能力。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组织专家团队将《设计与发现》教材本土化,旨在使中国的学生了解技术系统与产品设计领域的相关内容,提高他们的科学想象力和运用直觉选择最佳方案的创新能力;
培养他们运用木材、金属、塑料、食物、纺织品、纸张等材料操作并形成三维作品的技能,以及反思和评价自己决策结果的能力;
引领他们形成在工业产品设计过程中关注文化、社会和环境热点问题的多元视角。鼓励他们在使用教材中开展多种活动,通过各种具体活动,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积极推动青少年后备人才的成长。

《设计与发现》教材本土化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如何培训教师使用这套全新的教材,则更具有挑战性。2012年5月,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专家团队和东南大学科学教育中心共同合作,依据教材特点,举办了开放性、实践性非常强的教师培训。在培训班上,来自全国14个省的33名科技骨干教师与科技辅导员参加了培训。

培训根据教材的每个主题,把参训教师编成小组,小组成员间要求相互配合,妥善分工,合理安排时间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后,每个小组都要和其他小组进行作品的展示、经验的交流与分享。培训过程中,大家会经常处于“教师—学生—培训班的学员”之间的角色互换当中,这样有利于授课教师去探索学生学习的过程。

学员在7天的培训中,还要在培训手册中记下反思、体会、总结等。通过“设计无处不在”这个主题,逐步了解工程设计领域的设计流程和发现问题的方法,让第一次接触《设计与发现》课程的学员们理清思路,明白教材的编排。

科技创新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字:农民科技;新型培训;意义;方法

科教兴农的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人民进入了农业科技学习的热潮,并在实践中取得了重大的进步,粮食年均产量和农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但是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落实的还不够全面,其培训形式还有很多问题,还有很多农民群众没有普及到科技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将来的工作中,创新思路、发挥特色、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工作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一、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重要意义

1、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是建设新农村的必要前提

近年来,由于党中央国务院下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以来,各级政府都积极地做出了相应举措。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是农业的建设工作,而其中最重要的能动性就是人,只有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才能使农业科技更好的发展,通过普及农民科技种植、科技蓄养和科学经营的理念,通过具体实践应用到农业的建设中,才能更好的实现农民科技培训的重要意义:保障人民小康生活和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2.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将粗放型、家庭化耕作模式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就必须从提高劳动者素质着手,通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使其成为“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劳动者,促进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从而为土地向生产能手集中、农业生产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奠定基础,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对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很有成效的地区调查后,我们不难发现,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都有了重大的变化。在培养农民技术骨干后,通过农民骨干的积极响应和落实,带动了更多的同村农民进行了到科学的种植和养殖中,合理的利用田地进行科学的种植,粮食亩产增加,养殖技术和养殖业也都不断扩大,在科学的经营中,部分农民还有空闲的时间进行副业工作,从而全方面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做法及成效

1、设定多个培训环境

在乡政府实施农民科技培训中,由于农民的参与数量有限、次数有限,导致了宣传和教育的普及发展缓慢。政府部门不仅要在乡镇机关和村委会建立相关的工作机构,还要针对农民的工作密集场所和生活聚集地进行深入的指导教学,并且还要成立田间教学和巡回指导的教学团队。解决因为农民务农繁忙和时间不足而引发的不参与培训工作的现象。

2、选择培训主体,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培训

各项目县按照“相对集中、点面结合、择优推荐、公正合理”的原则,通过村社推荐,乡镇把关,选定核心农户,建立核心农户档案。除普遍开展普及技术培训外,还结合当地实际,选择致富快、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技术培训。从各地反映的情况来看,由于培训的针对性较强,核心农户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普遍提高,培训效果较为明显。

3、因地制宜,探索培训模式

有些地区农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通讯不畅,从而加大了农民科技培训的难度。对此,各项目县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因地制宜探索出“集中培训”和“入户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模式。“集中培训”统一采取“五个一”模式,即“免费发给农民一个培训记录卡、一本公共知识手册、一本技术手册、一张明白纸、在每个培训点配送一张生产技术光盘”;“入户分散培训”采取田间指导、专家咨询和电话答疑的方式,即指导教师按农事季节深入农户进行田间指导,并留下联系电话,农户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疑难问题随时可以进行电话咨询。

4、广泛宣传发动,扩大工作影响

为了实施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各项目县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利用广播电视、墙报专栏等形式,对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进行广泛宣传,营造科教兴农的良好氛围,并在广大农民特别是骨干(青年)农民中广泛动员,积极发动,充分调动了农民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三、当前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一些地方主管部门只是就培训抓培训、就项目论项目,把农民科技培训当作一般性、阶段性工作,对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目标体系、支撑体系、创新体系建设以及新形势下如何建立农民科技培训的长效机制缺乏认真的研究和思考,不能将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纳入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中统筹规划、有序推进。

2、统筹力度不够,培训资源分散

涉及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有农业、教育、劳动、妇联、财政等多个部门,但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由于政出多门,管理分散,未形成权威的管理部门,往往有利的事争着干,无利的事没人管,造成培训资源分散,培训内容重复,培训成本增加,导致农民科技培训的效果不理想。

3、培训规模偏小,投入不足

由于农业人口多,农民文化素质低,需接受培训的受众面大,而当前农民科技培训面窄、规模小,无法满足广大农民对科学技术的要求。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培训资金的投入,但面对面广量大的农民,也只是杯水车薪,在进行农民误工等补贴后,所余资金在培训课件的开发、授课老师的聘请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显得十分拮据。

4、培训形式单调,培训对象流动性大

目前除农技推广体系开展的入户指导、田头会诊、现场观摩等培训外,由农广校、农技校等培训机构开展的培训形式基本以课堂理论传授为主,培训形式和内容单调。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已经参加培训的骨干农民,有一部分已转移到二、三产业,或外出打工,培训后难以在当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难以形成骨干科技群体,需要进行培训对象调整。

结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更好地发挥亿万农民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的治本之策。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模式的选择是影响培训效果的关键。为培育能够适应我国现代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致力于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进步和自身全面自由发展,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较强的民主法制意识的新一代农民,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体系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2012(05).

科技创新培训范文第3篇

一直以来受到教育体制的限制,我国的学生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生存在着动手实践能力差、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欠缺的问题。这一问题很长时间成为教育界甚至全民的关注,与教育相关的各层次的研究者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专业技能培训和科技竞赛是提高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主要对专业技能培训和科技竞赛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影响从理论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专业技能培训;
科技竞赛;
学生;
创新实践能力

1 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教育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无论是软实力还是硬件的提升都要良好的教育打基础,在教育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又是重中之重。但是,受到我国固有的课堂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差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多方面的研究者们都对其改进措施进行了研究、探讨和分析。首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主要体现着以下几点: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无论是物质领域还是精神领域,人的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愈加重要,成为了一个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的发达程度的标志。2)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科技知识、设备以及概念层出不穷,不断地被改革和更新,如果没有具备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学生很难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不能在社会上体现自身的价值,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3)对于未来社会生产的特点来说,以前的生产活动都需要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如果学生不加强对这方面的学习就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4)创新实践能力是其他一切能力发展的基础。从哲学上说,劳动创造了一切,人类是靠双手来开发大脑的,可见创新实践能力对于其他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2 专业技能培训和科技竞赛的相关知识阐述

2.1 专业技能培训的概念

对于当前的学生来说,专业技能培训一般是指按照一定的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要求,对在校的学生进行从事某种职业和做好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等的培训工作。

专业技能培训是社会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学生就业的需要。学生如果想从事任何一种职业,进行生产劳动,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的操作技能,所以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外,学生还需要通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来培养自己的业务知识和操作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掌握专业技能,还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

2.2 科技竞赛的概念

对于学生来说,科技竞赛是一种与科技课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在教导老师的带领下,参与的某项校级、地区级、部级甚至国际级的针对某种项目或某个研究范围的各类科技竞赛,一般可单人参加也可学生自由组队参与。例如较为常见的“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青少年数学论坛、数奥等。这些科技竞赛大多都是基于对学生理出学科知识(包括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生物等)、动手技能和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考察和培养。

2.3 创新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创新能力是除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等以外的最为重要的一项能力,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等诸多要素。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点是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使之在主观上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并怀有极大的兴趣对现有的知识开展探索创新。

3 专业技能培训和科技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力分析

3.1 专业技能培训和科技竞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人学习、生活和工作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那种想要创造崭新的、尚未出现的新的事物或观念的某种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关意向、想法和设想。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创新能力的基点和出发点,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才会进一步的产生出创新能力。

专业技能培训和科技竞赛的相关概念和内容决定了其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在这两项活动中,学生都需要接触新鲜的事物和知识,为了很好地完成这两项活动,学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想法,要有钻研的精神,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这两项活动,学生对新鲜事物和知识的探索兴趣被激发出来,从而产生了探求心理,进一步引导出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产生出创新行动。

3.2 专业技能培训和科技竞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

当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的层面上才产生出了创新思维,这个升华过程就是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实现飞跃的过程。在长期的校园学习中,受到旧有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容易形成某些惯用的、格式化、大众化的思维模式。一旦面对外界的新鲜事物或者某些从未经历过的现实问题时,他们会一贯地、不加考虑地应用这些固定化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并处理问题。这在处理问题方面往往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针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就是要打破这种固有的思维定势、思维惯性,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思维成果。

针对学生开展的专业技能培训和科技竞赛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和开发的途径。在专业技能培训中,通过认识、操作、摸索到熟练应用;
在科技竞赛中,通过选题、分析、到设计完成作品,无不对学生的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起到帮助作用,此外,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多样性创意,训练其思维的发散性,通过缜密的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锻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专业技能培训和科技竞赛有利于学生创新技能的掌握

对于创新能力而言,创新技能同样居于创新素质的核心地位。只有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技能才能得以表现和确认的(的字不要)。专业技能培训和科技竞赛活动就是一项技能的实践环节,在这两项活动中能够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自身学习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这个过程能够最大程度地对创新技能起到锻炼的作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专业技能培训、科技竞赛和创新能力的概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专业技能培训和科技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重点阐述。这两项活动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这三个方面的作用来对创新能力施加影响。

【参考文献】

[1]周雪梅,何昆鹏,许德新,等.基于科技竞赛的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184-185

[2]孔丽英,梁汉昌.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创新型人才[J].肇庆学院学报,2011(5):8-10

科技创新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村科技人才培训;
关键机制;
培训基地;
内蒙古

中图分类号 G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9-0066-04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及建设新农村的重要路径之一,而农村科技人才培养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目前农村科技人才是科技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从某种程度上说,农村科技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农村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重视和开展对农村科技人才的教育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城乡人力资本的分布现状是城市富集、农村匮乏。其主要原因,一是城乡家庭在教育费用上的差距很大,农村在教育经费投入上远少于城市,二是农村学生离校后缺少后续教育,使得人力资本状况得不到改善。从宏观角度看,改善农村人力资本状况主要依靠两个途径:一是人才引进,包括鼓励和引导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中小企业就业创业,成为农村科技人才;
二是开展培训教育,培育乡土人才,提高其在农村科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培育创业人才和服务人才。由于城乡在工作环境、条件以及待遇等多方面的差距,目前人才引进并不足以满足农村科技发展的需求。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现实状况,通过科技培训利用好、培育好乡土科技人才,是缩小城乡人力资本差距,改善农村人力资本状况的重要途径。农村乡土科技人才是留得住的人才群体,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力资本现状,该群体也是本文所述的主要培训对象。乡土科技人才分布广、群体大,经过科技培训使之成为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已成重要趋势。

一、开展农村科技人才培训的关键机制

城乡教育和科技资源分配不均是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状况,冯宇提出我国农村科技人才还存在总量不足、来源不广、流失严重、结构失衡、分布不均、素质不高等诸多问题,与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的现实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1]。农村科技人才结构存在缺陷也是一个现实,智敏提出农村科技人才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但目前还存在着农村科技人才区域分布失衡,农村科技人才年龄、性别比例失衡,农村科技人才技能单一、培养机制亟待完善等一系列问题[2]。喻科认为我国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
培养工作缺乏系统性;
培养模式缺乏创新、区域特色差异不明显;
培养过程缺乏事后辅导等问题[3]。另外,农村科技人才培训缺乏持续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从农村科技人才培训的效果看,无论是农民还是其他受过培训的人员,经常是阶段性、临时性的培训,普遍缺乏持续性。

农村科技人才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如何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如何使相关主体有效参与、如何提升培训效果以及如何把科技培训和市场衔接等诸多方面,因此,确立开展农村科技人才培训的主要机制成为关键。

(一)通过政府参与,解决市场失灵的机制

农村科技培训体系的建立之所以要由政府来引导,其原因有三:一是教育培训属于准公共物品,需要政府来参与,而农村科技培训由于科技人才、培训设施、培训渠道等不完善,主要依靠市场不能完全得到满足;
二是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其往往更信任政府;
三是政府能够从科技需求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出发,统筹考虑、全面布局。可见,培训体系建设需要把多种资源,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示范基地,以及人事、教育、科技、信息等多个部门的资源引导进来,这些都需要政府来协调。因此,建立政府的协调引导机制是必要的。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筑产业主体连结机制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能够增强培训的实际效用。一是增强农村科技人才的服务及创业能力;
二是在农户方面,培训要达到提高农户科技素质和能力,使农户能够参与农村科技人才的创业与服务活动,并在区域产业链上找到自己的分工,生产出符合产业链发展的产品;
三是要提升农村科技人才、农户、政府等各参与方的合作效果,为实现多赢奠定合作基础。

(三)结合培训、示范和产业链,构建“三位一体”的融合机制

制度创新理论认为,必须给予参与主体相应的激励才会使新事物得以持续和发展[4]。在培训体系中,培训者、农村科技人才、生产经营实体等多个参与主体通过培训共同实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并推动培训体系的发展。

农村科技人才培训需要面向产业链,在产业链上开展创业与服务,促进产业链发展。实行培训、示范和产业链的“三位一体”融合机制,意味着将培训基地、示范基地与产业链相互关联,三者相互依托,有序联接,互不分割,从而能够较好地将培训、示范与生产经营相衔接,将源自于生产经营的激励和动力向培训参与主体传导,扩大参与群体,提高应用技术的积极性。具体落实到培训实践中,不仅要在培训过程中把相关产业链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受训者,还要在培训后加以跟踪,解决学以致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再反馈到培训过程中来,最终形成“培训、示范和产业链”相辅相成的局面。

(四)完善高校等多部门参与培训的合作机制

科技传播理论和规律认为,传播系统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等四个要素组成[5]。结合农业科技培训的特点来分析,传播者应包括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龙头企业等多方的科技人员,科技信息在传播者向受传者传递过程中,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龙头企业等部门影响着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因此应从多个角度考虑发挥高校等部门参与的积极性,建立其参与培训的机制。2012年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

二、乌兰察布市农村科技人才培训基地案例分析

(一)培训基地基本情况

乌兰察布市利用农村科技人才培训基地开展对乡土科技人才的培训。该基地由乌兰察布市科技局、丰镇市科技局以及乌兰察布劳动就业中心等部门联合创办,具体由内蒙古慧明科技有限公司管理,基地占地面积15亩,有专兼职教师18名,具有标准办公室、学生宿舍、教学大棚、实验室等基础设施,能够一次性完成100多人的长期培训任务。其主要任务是把乡土人才培育成乡土科技人才,培训方向包括科普培训、技工培训以及技术员培训等。

从结构上看,参与科技培训的相关主体主要包括组织者、培训主体、受培训主体和依托部门。由于科技培训的公益性,组织者一般是政府部门,农业产业化企业部门也可参与;
培训主体是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企业的专家人才等科技传播者;
受训主体是乡土人才或农户;
培训依托部门是各类农村学校或其他培训基地等。

乌兰察布市以农村科技培训基地为依托,以在产业链上增强农村科技人才的创业和服务能力为根本目标,通过高层次专家培训农村科技人才,再由农村科技人才培训农民的形式开展科技服务。具体目标包括:其一,把有技能基础的农民逐步培育成能够开展创业与服务的乡土人才类型的科技人才,并提升现有科技人才的科技素质,强化其创业与服务能力。其二,构筑农村科技人才之间、农户之间相互交流与扶助的平台,为培训农户创造条件。具体培训流程见图1。

图1 乌兰察布市农村科技人才培训基地培训流程

基于创业和服务两项重要科技服务内容进行培训。对于以创业为主的受训者,不仅要授予专业技能,而且要加强创业知识、经营管理技能的培训,并在创业与服务关系上加以引导;
对于以服务为主的受训者,除基本技能外,还要在服务理念、服务意识等多个方面加以指导。目前,该培训基地的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基本技能、研发创新和引进示范三项,如图2所示。

图2 乌兰察布市农村科技人才培训基地培训内容

(二)培训基地的主要启示

1.培训、示范和产业链的“三位一体”融合机制

农村科技人才培训具有系统性、全局性的特点,必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各方协作”的方针,建立健全农村科技人才培训机制。从调研看,乌兰察布市农村科技培训是以政府组织为主线,配套相关措施与条件,以科技专家培训乡土科技人才、乡土科技人才培训农户为路径开展科技传播,其运行中融合了政府协调机制,需求导向机制,培训、示范和产业链的“三位一体”融合机制等,其成功经验可供借鉴。

2.多部门参与的合作机制

乌兰察布市农村科技人才培训基地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科技局和教育局联合共办,领导机构由科技部门牵头,与教育部门、人社部门共同组成,实现了人事、教育和科技部门的优势互补、优化组合。科技部门主要是提供科技成果和实践知识,教育部门提供教学设施和部分师资,人社部门颁发学历教育资格证书。

3.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科技培训往往是免费培训,但这并非是脱离市场经济的原则,原因在于科技培训往往是围绕农业产业链的发展需求开展的,而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这就决定了开展什么样的科技培训、培训哪些内容、由谁来参加、达到怎样的培训效果等,要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

三、加强农村科技人才培训的思路

(一)优化外部环境,发挥政府支撑作用

推进科技培训工作需要发挥政府重要支撑作用。一是制定规划。结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农村科技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农村科技人才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创立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对于开展培训的教育机构、企业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如补贴、税收优惠等。三是对培训效果、培训规划执行等行使政府的管理和监督作用。

(二)多渠道投入,扩大培训机构的数量与规模

农村科技人才培训不仅要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引导设立农村科技人才培训基金等,更要鼓励多方主体参与进来,使培训经费能够可持续性投入,形成以各级政府投资为主、产业链相关企业、教育部门、各类培训部门、农民个人共同投资的格局。此外,农村科技人才培训基地数量少、规模小,不能满足广大主体的科技需求。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促进培训机构扩大规模。一是充分发挥现有培训基地的作用,完善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扩大招生规模等;
二是将农村职业学校、农村成人学校等培训机构纳入培训支撑体系中来;
三是创新培训模式,鼓励城市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城乡联合办学模式等;
四是鼓励培训市场上的培训机构承办各类专业科技培训班,扩大培训师资及服务供给;
五是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等利用自身优势条件主办各类科技培训班,扩大科技培训规模与水平。

(三)突出创业与服务能力,完善培训内容

从农村科技人才职业要求角度看,尤其是对乡土科技人才而言,他们既可是受训主体,也可充当科技传播主体,因此,农村科技人才培训要把创业服务能力放在突出位置,根据产业链的需求设置培训内容。具体来说,培训内容要涵盖:农业科技推广理论;
创业理论;
专项技能;
创业实体的经营管理培训,如开展建立合作组织相关知识与实务的培训等;
职业道德和法律常识等相关课程。

(四)强化高校等部门与培训基地的合作机制

高校、科研院所等部门具有人才、科技、教育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农业相关企业也具有自身优势,而培训基地具有硬件设施及地缘优势。因此,应探索创新高等院校与培训基地的合作机制,积极实施“政产学研密切结合”、“企业研发机构进基地”、“多学科团队下基地”、“实用农业高新技术推广”等具体措施,进一步通过“产学研”的结合推进农村科技人才培训。

参考文献

[1]冯宇.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J].生产力研究,2009(19):42-44.

[2]智敏.建立灵活多元的农村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国外成功经验对陕西的启示[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11):137-139.

[3]喻科.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探究[J].农村经济,2009(9):76-79.

[4]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15.

[5]林坚.科技传播的结构和模式探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8):49-56.

The Key Mechanism and Countermeasures to Carry out Training for Rural Technological Talents

——Based on Survey of R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ining Base in Wulanchabu City of Inner Mongolia

WANG Zhen1,XIA Ying2

(1.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Tangshan Hebei 063009;

2.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R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sonnel plays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ervice platform. Case analysis on the training of rural technological talents of Wulanbucha City shows that, the key mechanism for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rural technological talents including government coordination mechanism, market demand-oriented, trinity fusion mechanism of training, demonstration and industrial chain. In order to boost training for rural technological talents, the following measures can be taken:
optimiz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exert the support function of government;

form multi-channel investment mechanism and enlarge the scale of training;

attach importance to entrepreneurship and service abilities;

strengthen cooperation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and training bases.

Key words r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training;

key mechanism;

training base;

Inner Mongolia

收稿日期:2013-05-29

科技创新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农民;
科技培训;
现状;
问题;
对策;
建议;
陕西岐山

中图分类号 F3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329-02

岐山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多年来从事全县农业职业技术培训工作,隶属于岐山县农技中心,属于公益机构,现有干部职工57人,技术干部4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6人,农艺师17人,助理农艺师15人,技术员4人。现建有办公、监测及科技培训大楼6 418 m2,配备仪器设备120台(件),自有试验基地4.25 hm2,资产总额274.5万元,单位管理规范,规章制度健全,是一个功能齐全、技术力量较为雄厚且具有完善的教学设施设备的培训服务机构。农广校自成立20年以来,在省、市业务上级及县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在不同时期,根据农业生产形势及岐山县农业发展需要开展培训工作,为该县广大农村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近年来,随着现代设施、特色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农民教育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训格局、形式、目的和要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岐山县农广校要积极适应现阶段农村发展形势,及时调整培训的方法、目标和要求,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大力普及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改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及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的设施条件,提高培训服务能力,努力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岐山县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1 岐山县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现状

1.1 参与培训部门多,培训内容广

随着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2012年一号文件提出的“大力培育职业农民”的号召,各级政府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岐山县人事、科技、卫生、农业、林业、水利等职能部门都围绕农村、农民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参与培训。内容涉及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推广、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及法规,农民权益的保护,卫生保健知识、农业特别是设施农业及特种农业的种植管理技术、畜牧业养殖技术、退耕还林、节水灌溉等各项领域中新、特、优技术的推广。参与部门多,培训宣传内容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增强了生产技能和创业能力,为新农村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2 围绕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及技能提高搞好技术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近年来,结合承担的“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项目,每年在产业特色明显、示范带动作用强、农民培训需求愿望强烈的村镇选6个村作为培训基地,围绕粮食、蔬菜、瓜果生产就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后销售、储藏、加工、经营等环节开展培训,增加了产业规模,提高了村品优势。另外,就效益较高的设施农业如温室、大棚的建造,设施瓜、辣、菜新品种的引进栽培管理,花卉、药材的栽培管理技术,果树栽培管理、养殖业及特种养殖(鱼、兔、鸭等)技术等,聘请省市有关专家或农广校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通过培训使农民基本掌握1~2项实用新技术,提高了劳动力水平,增加了生产效益。为了搞好经营流通,便于统一管理,积极开展有关农村合作社知识培训,引导协助基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申请注册商标等,为各基地规范运营、协调合作、搞好生产管理及产后加工销售做好服务工作发挥了应有作用。

1.3 培训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培训技术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岐山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现建有办公、监测及科技培训大楼6 418 m2,配备仪器设备120台(件),自有试验基地4.25 hm2,资产总额274.5万元,组建了由20名中高级职称农业技术干部组成的专兼职培训教师队伍,其中6名教师具有高级农艺师技术职称,承担教学和管理工作。实训基地内建有培训楼1座,结构为砖混3层,建筑总面积679.8 m2。教室4间,室内配备桌椅100套,电脑4台,投影仪2套,复印机2台,打印机1台,实习操作间2间,配备有普通生物显微镜、解剖镜2台,光照培养箱1台,消毒除害处理设备1台,样品采集与储运设备1台,监测诱捕器100个,防治诱捕器200个,诱蛾杀虫灯20台,超净工作台1组,试验台2组,小型机动喷雾器20架,数码照相机2台,摄像机1台,资料档案柜3个。培训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技术力量的不断壮大,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及软件支持和保障。

1.4 培训范围广,人数多,培训形式灵活,培训效果好

近年来,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结合村组实际情况,在培训基地开设教学班,每班固定学员至少40名,每个学员理论培训不低于120个学时,课堂采用多媒体幻灯片形式,直观新颖,形象生动,吸引力强。培训采用理论讲课、实践指导和技术服务相结合的形式。累计开展各类培训1 830场次,培训农民20.13万人次,其中高级菜农培训146场次,培训专业农民5 580人,培训农民土专家及村组干部720人,农民技术能手560人,辐射带动农户2万户。在现场实践指导上,做到全程技术服务,有始有终,使学员真正掌握所参与的农业技术,并能熟练应用于农业生产。据对岐山县凤鸣镇八角庙、太子村大棚瓜菜产业调查,示范基地瓜菜产量较对照区高出10%,产值高15%;
受训农民平均增产12%,收入增加1.5万~3.0万元/hm2。截至2011年,带动岐山县发展设施瓜菜逾533.33 hm2,产值超过18万元/hm2。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依靠科技致富,大大提高了农民素质和农业科技含量。

2 岐山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女性学员偏多,年龄偏高,文化素质偏低,管理难度较大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的转移,农村“能人”大量外流,在岐山县农村劳动力中,留守人员以老年及中年妇女为主,能接受教育并将所学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以40岁以上、55岁以下女性居多。她们文化水平偏低,思想较为保守,接受新生事物慢,风险意识低,科技致富意识淡薄,在开展培训时组织管理难度较大[1-2]。加上农业生产中体力劳动所占比例较高,劳动强度相对较大,中老年妇女难以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更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及信息化、产业化不断发展的需要。

2.2 科技培训宣传力度不够,农民重视程度不高

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力度,把农民科技培训作为农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不断开展各个层次的技术培训、交流活动,如省农干校统一组织的全省农技干部大培训活动,各市、县不定期组织的技术培训等,农技人员更是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开拓知识领域,学习各种高、新、优农业技术,增强业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但由于培训工作覆盖不广,没有在全县范围内创造一种声势浩大的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活动氛围,部分村镇、农民对科技培训认识不到位,对农业知识的学习重视不够,导致农业实用技术、技能掌握等方面提高较慢。另外,由于县级财政困难,资金投入有限,教学基地设备技术不能及时更新,而对农民参加科技培训优惠激励措施也较少,不能有效组织农民外出参观学习、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转变观念,无法提高农民参加培训的兴趣,影响了科技培训工作进一步的开展[3]。

2.3 培训工作创新点少,起步低,科技培训步子进展慢

农广校在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中主要根据农村、农民需要及上级业务部门安排进行各类内容丰富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活动。但在培训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没有把教育培训和岐山县农业领域的成功典型有效结合,未能形成一套完善、灵活的培训体系。在农业创业、就业技能和特色化建设方面培训内容较少,范围不宽,形式简单,不能满足新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农村中的实用技能型人才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培训工作思路、模式缺乏灵活生动性、新颖性,不能极大地调动农民学习兴趣,影响了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 发展对策

3.1 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要抢抓机遇,利用科技培训年的有利时机在岐山县城及全县各镇村开展声势浩大的科技培训宣传活动,采取县、乡联动的方式,广泛发动教育培训、技术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多方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各种农业活动节,办好宣传版面,印发各种技术资料,举办各种农业知识竞赛、技术比武活动,加强新闻、媒体的采访宣传报道力度,农业科技培训直通车进村入户的广播、幻灯片制作宣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农业科技培训活动的宣传力度,形成广泛参与、上下联动、层层落实的大培训格局[4]。在岐山县农村掀起“学科技、用科技”高潮,营造一种良好的科技培训氛围。

3.2 开拓创新,抓典型,树亮点,为农业科技培训注入活力

在农业科技培训活动中,要不断开拓创新,既要从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出发,解决农民所需,把培训内容与农事活动结合起来,按照生产需要讲授生产措施和相关知识,了解农民的文化水平,经济承担能力,使所讲内容适合农民所需。又要不断引进高新农业科技,吸取大量新信息,紧紧围绕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如无公害栽培管理、立体栽培,无土栽培、特种种植、养殖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同时,要突出地方特色,与岐山县的农业成功典型结合起来,如蔡家坡宋家尧日光温室生产基地、凤鸣镇南郭村温室大棚生产基地、枣林镇北营村“奶—沼—菜”温室大棚生产基地等。要树立全县的农业特色教育,推广“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农业实训基地+农民”、“农业科技特派员+龙头企业”等成功培训模式,树立“大棚西瓜—秋延菜”生产模式、“种—养”相结合的“奶—沼—菜”三位一体高效生产模式等农业特色生产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加大宣传活动力度,抓典型,树亮点,提高知名度,为培训活动注入活力。

3.3 提高学员认识,营造培训学习环境

在科技培训中,首先要让学员明白参加科技培训的重要性,增强学用结合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学习掌握适用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市场经济管理知识教育等。培训部门要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带领和促进培训老师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钻研农业新科技,及时了解和掌握岐山县农业生产新动态,把农业产业发展,科技培训同市场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增强送教下乡的责任感、使命感。

农广校在农民科技培训活动中要不断研究和探索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办学规律,农民学员年龄文化程度不同,接受能力有差异,在培训中要灵活地确定培训内容,选择恰当的培训时间及地点,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提高培训质量,不断完善、推广;
做好内部管理,协调各方面的沟通和联系[5];
要动员培训基地村党员、领导带头参加,建立农民资格制度、规范职业农民的培训考核,发证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同时在培训工作中积极争取培训项目,整合培训项目资金,以项目为支撑,合理地使用培训资金,使其发挥最佳效应,促进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

3.4 注重培训质量,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

在培训中要紧密围绕岐山县农业结构调整,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加重高效、特色种植技术的比重,逐步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种养结构。进行分类指导,对文化水平较低,没有专业技能和稳定收入的农民,使他们掌握1~2项见效快、适销对路的实用技能。对现代农业、农村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从业人员及文化水平较高或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农民,要扎实开展创业培训,使其掌握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使其树立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促进其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农业企业,成为支撑当地农业生产的专业户和中坚户[6]。培训内容要突出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紧紧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以创业、就业技能和农业产业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农业生产新知识、新技术、农业环境保护、无公害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农民职业道德、农村政策与法规、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等方面的教育。

3.5 加强责任感,不断提高服务意识

农民培训工作应坚持“依照农民意愿培训,依照主导产业办班,依照市场机制授课,依靠社会广泛参与”的思路,不断创新培训模式。一是进村入户,建立村级培训基地,结合产业特点,进村办班,举办“田间课堂”;
开展手把手培训、面对面指导、心贴心服务;
组织农民到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科技园区等生产基地,开展示范教学、现场培训和实操训练。二是积极组建农民夜校,使农民不出村组、不误农时,利用闲暇时间就能学到科技知识。三是积极发挥广播、网络和手机信息的作用,向农民发送有针对性的农事信息。

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要牢固树立为农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发展意识,在农业生产发展中,不断加强自身队伍力量建设,按照省、市安排部署,结合当地生产条件,在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过程中,以主人翁的思想精神,不断探索,创造出适合岐山县农业生产发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特色之路。通过开展科技培训,显著提高农民种田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农民学技术、用技术的热情高涨,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依靠科技致富的增收典型村和典型户。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和新型农民队伍。

4 参考文献

[1] 余贤强.浅谈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南方农业,2007(5):72-73.

[2] 黄卫红,赵福江.农民科技培训的问题探讨[J].北京农业,2011(6):305-306.

[3] 祝士苓.现阶段中国农民教育培训成就及存在的问题[J].世界农业,2008(8):60-63.

[4] 崔建宗.海原县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现状与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0(6):133,151.

推荐访问:科技创新 培训 五篇 科技创新培训【五篇】 科技创新培训(精选5篇)

版权所有:耀景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耀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耀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2016148号-1